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喝酒文章

2023/02/01好文章

喝酒文章(精选18篇)

年 是酒酿的

文/兰草ygl

年,是酒酿的,这话有失偏颇,但我一直这样认为。

远古的时候,雨水淋湿了采集的野果,天长日久发了酵,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怪香。后来人们有意识地让这种经过自然浸泡的怪香流传,于是就发明了酒。

关于酒的记载始于西周。从《齐民要术》、《酒经》、 《天工开物》等有关酒的代表作中能寻觅到酒文化的历史进程。

年,是365天中最隆重的节日。《史记》中称正月初一为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一年伊始,古人常要举行朝贺,人们就是从酒中尝出了鲜活,想唱,想眺,想哭,想笑,使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等各种娱乐尽情尽兴。

所以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人的文化活动便有了酒,有了酒,年就越发热烈、火爆。记得我小时候,过年常常喜欢去隔壁老张家,他家的年过得像模像样,完全浸泡在酒里。老张头一辈子喝了多少酒,自己也无法说清楚,按张大娘的说法,他挣那点钱除了填饱家人的肚子全都捐给酒厂了。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华,时常拎着小酒瓶子给父亲打酒,过年打酒的家什换成了桶。

他们家的年饭也特别热闹,一家人不时举杯同饮,酒让家人的话题格外亲切。借着酒兴,饭桌一推又支起麻将。看着他们说说笑笑的热闹劲儿,我心里都跟着高兴。

过去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吃大喝是生活的奢侈品,只有到了年才能痛痛快快地享受。如今人们对年的兴奋点早已转移了,但绝少不了酒的助兴。

喝酒和吃饭差不多,到啥时说啥话。穷时散装酒、杂牌酒,什么酒都行,有酒喝就不错了。富了、阔了,就换成了瓶酒、名牌酒。酒的变迁,年的餐桌是面镜子,说到位是社会的变迁的结果。

当然这种变迁有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好像就在屈指瞬间,因为啤酒批发要比市场价格便宜,有的单位就开着车一箱一箱地给职工送啤酒,过完年再将喝空的啤酒瓶收回来退给厂家。

过去一到年,饭店、酒楼的门早早地关闭了,有的直到正月十五,辛苦了一年的伙计们归心似箭地回家过年去了。再说那时家庭的餐桌上,大多只不过是添了点浑的菜,无论是用公款还是自掏腰包很少有人到饭店摆桌请客。

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做生意的老板们,不仅将饭店、酒楼的门通宵达旦地敞开,还不断推出一道道很有特色的下酒菜。许多家人间、朋友间、同事间的年饭从家挪到饭店,点几道菜,要两瓶酒,边喝边吃边聊,轻轻松松、潇潇洒洒。

酒中有年,年中有酒,酒中有人,人中见心。过年喝酒的名目越来越多。每逢佳节倍思亲,天南地北的亲人汇到一起,喝的是团圆酒;世界又小又大,你有空时他没空,你得闲时他无闲,过年了有约相邀,喝的是感情酒;平时有心攀附和有事相求不好开口,借年的喜庆倾吐真言实情,喝的是醉翁之意酒。

酒有度又无度,喝酒的人心态千变万化。酒是沟通人与人、心与心的溶液,所以有人醉了不服醉,舍命陪君子。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反正喜欢喝酒的人,过年买穿的用的一省再省,买酒却从不吝啬。

酒的市场有形又无形,酒的价格一涨再涨。可一到过年,大大小小的商店里,酒的生意特别火。杂牌的、名牌的;中国的、外国的;低度的、高度的;陈年的、新酿的,各种各样的香槟酒、果酒、啤酒、白酒,一次排开,像个酒的博览会。在酒一进一出的买卖过程中,老板们的心也像酒一样香甜。

喝酒的人不一定买酒,买酒的人也不一定自己喝,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孝敬长辈,忘不了酒,成家立业的孩子过年回家带瓶酒,老人就会觉得在这个世上还是血浓于酒;亲戚走动,忘不了酒,平时很少有时间来往,过年送瓶酒,一股亲情暖在心头;朋友交流,忘不了酒,大事小情常麻烦,过年送瓶酒,似乎尝还了一年的人情债,酒有价而情无价。

正是这种流动的酒的飘香,把年味搅得浓浓的。酒中有文化,酒中有品味。或许正因为如此,尽管我不胜酒力,喝口酒就腾云驾雾似的难以招架,但我却喜欢交没有眼泪却有酒的女友。去年过年,她约我作客,餐桌上我一次次地欣赏她那纤细的夹在一群男人中举杯的手,觉得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昂扬义气。

女友说是酒让她忘记了性别、忘记了眼泪、忘记了年龄,因为女人是在男人的世界里闯天下。酒给了她敢爱敢恨的刚烈的性格,于是便有了许多让人感动也让人悲伤的故事。去年整个一个年,我的话题一直没有离开她和她的酒。酒为人生增添了独特的情韵,也为年的氛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年在选择酒的同时,酒也在选择年。去年的酒为今年的酒铺垫,明年的酒又在今年的酒中升华。酒由荒蛮到文明、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年的欢愉和喜庆也在酒香中让人品味出生活的甜美和幸福。

酒的发展史,实则是年的变革史。酒借年身价百倍,年因酒而情趣盎然。

是谁在深夜喊你喝酒

文/李晓

中年以后,享受天高云淡,静水深流的生活。饭,吃得素了,喜欢白水煮青菜,保持食物在天光雨露中的本味最好。

至于多少次声称要戒了的酒,依然在纠纠结结中喝得缠缠绵绵。

两年前的一天,我郑重作出一个决定,退出酒江湖,做一个常回家吃饭的好男人。这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当我缓缓告诉多年的酒友老何时,还是感到有点难为情。老何怔了怔,捂住胸口干咳了几声,他望着我吐出了两个字,也好。但我相信,那不是诀别的眼神。果然,他补充了一句话:“我们还可以去喝茶,一起去钓鱼嘛。”

这些年,我和身边的朋友车马熙熙来来往往,大多不是靠几口酒来维持的,喝酒就如给友情打点滴,要是能发发酵就更好了。我有时在这个城市落寞地闲逛着,或者靠在一棵树上轻微喘息,这时电话就腾空而来,邀我去城南城北喝酒。我如浮云一样飘到了他们的酒桌前,有时喝很暴烈的白酒,有水深火热的感觉。有时酒过三巡,便开始絮絮叨叨说一些温情绵绵的话。有次,我还和王老四说到一起去北极旅游,和刘大胡子聊到哪天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一场场酒局下来,北极的雪已开始融化,珠穆朗玛峰依然屹立在云霄之上,我的腰却已悄悄佝偻了。

无意中到医院去做了一次体检,一些身体健康的指标已悄然越过了红线。做医生的朋友严肃告知,必须戒酒了,不然……朋友抬眼望了望窗外一所白色的小房子,那不是诞生童话的小屋,那是医院的停尸房。人到中年后,我明白每天的生活,一直在死神翅膀扇动的苍穹下。

我当然对这个世界还保持着热情与敏感的心。我还要去看群山和大海,去亲吻那衰老过后皱纹垒起的额头。但我要告别酒了,这是在我生命中的秋意季节。某天早晨在散步的郊外路上,我看见一层白霜覆盖的草叶,夜里它和一场风的缠绵过后,有早晨离别后温润的泪。我戒酒了,似乎也与这个季节的植物有关,不再那么热烈鲜艳,不再那么夸张地摇曳。我甚至喜欢落叶,不然我为什么迷恋在山冈落叶铺满的地上睡觉。那种澄静后的深黄,也是我在这个季节对世态人情的体悟。

但戒酒真是很难。在一些宴席上,我首先表态不喝酒了,但杯子已被他们抢了过去,满满盛了一杯。再次集体举杯,声音起伏灌耳,有多少感情,你就喝几口,你不是写作么,喝酒后灵感如泉涌,李白就是那样的,别扫兴啊,你一人不喝,大家都不喝,人生得意需尽欢……我就这样在“意乱情迷”中再次喝了起来,再次酒后胡言乱语,再次把一头石狮当马骑,再次醉倒在家门口。

去年,我所在单位的一个同事退位了,我是单位里唯一发微信给他的,我说,喝一次酒吧,这些年来感谢默默的关照。他甚为感动,从外地一个城市坐高铁回来后,已是深夜,就我们俩坐在城东一家小酒馆里,一杯一杯喝着酒。从小酒馆的窗里望出去,是一湖灯影晃动的大水,我喝得微醺后告诉他,我在这单位里坚守着,也有一种情义上的东西在浇灌。平时,我和他保持着一种淡淡的关系。那天他告诉我,好几年前,有次我陪他去应酬一个事,那次他放开喝,直喝得差点吐血,是我悄悄换过他的杯子,递了一个装了白水的杯子给他。自那次一个小小的行为以后,他把我看作了可以托付的人。我只是无所啥求,在单位为材料的写作字斟句酌,把自己的心思交付给我自己吐纳的文字。

那天晚上的酒,一直喝到了凌晨时分,直到我们的舌头都搅不动了。同他道别时,他用力地抱住了我,我没觉得别扭,他说:“其实我早戒酒了,但今后啊,你哪怕是深夜喊我出来喝一杯,我也会来。”他的声音,有如老唱片一样沙哑,但清晰。

一阵风吹来,我顿感神清气爽,也突然觉得,有这样一个深夜出来陪你喝酒的人,这酒,还是可以喝的。

花下眠

文/覃寿娟

夏初,窗下读诗。“花下眠”三个字映入眼帘,不禁莞尔。

在什么地方睡觉呢,花下呀。是啊,“花下眠”这三个字,仅是念着,就让人心生欢喜。想想啊:头上是繁花满树,地上是落英缤纷,风柔柔地吹来花的香,睡觉的人,即使是眼闭着,眼前也是漾着花海吧。那么,此刻人的心呢,定是远离尘世喧嚣的安宁和喜悦,轻盈得如一片花瓣。

再看诗句“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此人是喝酒醉了才在花下睡觉,那倒是另一番滋味了。醉在花下眠的人是明朝的唐寅,字伯虎。诗句就是出自他的诗作《桃花庵歌》。唐伯虎诗文书画兼擅,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合称“明四家”,又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往来唱和,号称“吴中四才子”。仅看这两个称谓,就知道他才华横溢。但据《明史》本传记载,唐寅虽“性颖利”,博通经史,然“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他一心想中状元“显亲扬名”时,却意外地牵连进科场舞弊案,羁囚诏狱一年,虽终不了了之,却也彻底断送了他的仕进之路,被谪往浙江为小吏。以唐寅的个性,他怎么能受此耻辱呢?干脆捡包袱回家,以卖文墨为生。归家后,他大部分时间就住在苏州城北的桃花坞,日日的呼朋唤友,吟诗喝酒,好不快乐。也就是在这时候,他写下了《桃花庵歌》。花下眠的人,天作帐,地作缦,多闲逸,多自在。当然,“桃”与“逃”谐音,也有人说他是逃避世事罢了。而不管怎么样,能在“花下眠”的日子,大抵也是安宁的。

他的“花下眠”,是看透人生的超脱,是淡泊功名的释然。

看《红楼梦》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也是写“花下眠”的情景。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在众多的红楼女子中,是很有个性的一个。那天贾宝玉、薛宝琴、邢岫烟、平儿四个人正好同一天过生日。大家凑在一起行酒令喝酒,一边取乐。最后史大姑娘不胜酒力,独自一人跑到花园中的石凳睡去了。《红楼梦》中对她的花下眠有精彩的描述“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药花瓣枕着”。可不是,微风轻柔柔地吹着,花瓣儿一瓣又一瓣地落下,湘云不仅是头上、脸上落满了花瓣,就连身上也全是花瓣啊。只可惜,这样率性的美好只是转瞬消失,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她先是失去郎君,最后被卖身烟花柳巷,在贫困潦倒中度过痛苦的一生。

她的“花下眠”,是性格使然,却也是昙花一现的美好。

其实说到在“花下眠”,还有一人,那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诗作领域里成就较高。“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这是他所作的《花下醉》中的两句。在美好的春天里,诗人一边喝酒一边追寻繁花的足迹,不知不觉就醉了,醉了的他干脆倚靠着开花的树睡觉,此时太阳已经西斜。想必当时的他整个身心都为花的馥郁所包围、所熏染,连梦也带着花的醉人芳香吧。当然,这还不够,醒来后,他还要“更持红烛赏残花”。这赏花爱花的心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应该是会昌二年冬(842)至会昌五年冬这三年期间写下的。当时诗人因母亲去世就到永乐闲居。在此期间,他天天栽花植树,游山玩水,终日与酒为伴,生活有些颓废。在诗中诗人还表达了在残花中看到美,实属难得,这与他早年失意科场时之作《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留得枯荷听雨声”相似,但有了更多的暖意,毕竟,在残花中他看到了美。

他的“花下眠”,是文人情怀的一种雅兴,也应是失意生活中的希望。

日日花下眠,岁岁风情好。原来“花下眠”,是一种情怀啊。

远方的好兄弟

文/唐顺生

海南岛的冬天是不冷的,哪怕北方冰冻三尺,岛内依然温暖如春。

12年前的那个冬天的月夜,战友阿安买了一堆海鲜烧烤和一瓶750毫升的椰岛鹿龟酒,把我拉扯到海边,说要与我喝顿“告别酒”,因为第二天我俩将同时转业回地方工作。

海南的夜,风特大。在临近海湾一隅,我们选择了一处稍许平坦的岸礁。汹涌海浪不时拍打礁石,使得熟识的涛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俩席地对坐,临海观月,举杯小酌。现在想起来,那“举杯邀明月”的意境,惬意又伤感。其实阿安不胜酒力,平时滴酒不沾的。但与我一起,他总要陪我小酌一杯。那晚,阿安醉了。我们相互搀着,东倒西歪,摇摇晃晃,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绵绵海滩。我虽略有几分醉意,但那“沉醉不知归路”的情景,至今存于脑际。

阿安,名陈德安。是我十二载军旅生涯中最要好的兄弟。为人纯朴善良,憨态可掬,是一个性情中人。与我一样,生性爱笑,不善言辞,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渗透着几分倔强和傲气。唯一不同的是,他喜钓鱼,我嗜饮酒。

同住一个院落。刚开始不熟识,他从不喊我去钓鱼,但每次钓鱼归来,他总送上一两斤给我。憨笑地说上一句:野生的,煲点汤给小朋友喝!一来二往,他成了我的“酒友”,我成了他的“钓友”。其实,他喝酒与我钓鱼一样,都不行。但在一起,我们有“酒逢遇知己,点滴皆喜狂”的快乐。这份情义,别人是读不懂的。

他钓技特高、瘾也特大,清早出去,总要坐到日头偏西。一到周末,他就开着摩托车,载着我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寻找那偏僻静幽的野塘、寒凉平静的水库和风平浪静的海湾。一天下来,总能收获好几斤野生鱼。他把钓鱼当成修身养性的事儿。他说,钓鱼要比吃鱼快乐。所以每次回营区,第一件事,就是分鱼。家属区的战友和仓库职工纷纷拿着盛器,前来分享他收获的喜悦。

日子风轻云淡地一天一天飘过,瞬间转业十二个年头了。偶有闲暇,就会想起我与阿安在海南岛那点琐碎的生活轶事。这不是淡淡地想,不是闲敲棋子落灯花时才想,而是歇斯底里地想。其实,刚转业那两年,我们是有联系的,久不久通过电话或QQ,聊上几句,问候几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地失去联系,听说他去了一个神秘的单位工作了。去年,重返海南岛,听战友说,他落户南海了,并且很幸福。阿安老家是湛江偏僻农村的,父辈都靠躬耕田地养家糊口。阿安能够走出大山,安置到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用他的话说,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分。

今年五月,出差佛山。几经周折,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你在哪里?我马上开车过去。”当我拨通阿安电话时,极快的语速和熟识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他的热切和期待。在我下榻的宾馆,见面第一句话,我们异口同声:你的伤疤印子还在吗?我们都憨然大笑。“伤疤印子”是烙在我俩身心上的一件事。现在想起那事,还心有余悸。那是一个周末,照样去钓鱼,照样早出晚归。那天幸运,收获了至少有七八斤石斑鱼。阿安一路狂喜,我总感觉车轮几乎没有着地。一路上,我提醒。阿安嘿嘿一笑,怕什么?特种兵出身的。在一拐弯处,摊上事了。路滑车快,加上操之过急,人仰马翻。我的左膝盖和他的右手腕留下了一道终身印迹。自此,这事成了我俩的笑谈。

阿安发福了,但很憔悴。与我聊了一会儿天,他竟四仰八叉地在我的床上睡着了,萦绕于房里每个角落的呼噜声和他那满脸沧桑,让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什么。

那晚,他从车上取了一瓶高档洋酒,很得意地对我说,兄弟,离开部队就没喝过酒了,这瓶酒保存6年了,今天陪你搞两下。阿安说话还是那么随意和直率。

酒过三巡,我顺便问他,令尊身体如何?没想到,这一问,阿安竟双手捂面,像受过天大委屈的小孩一样,嚎啕大哭起来。顿时,我的兴奋与喜悦被他的哭声给摧毁了,仿佛头脑一下子迟钝了许多,一时半会找不到半个安慰他的字眼,只一个劲地喊他喝酒、喝酒,不谈那些伤心事儿啦。足足哭了大约有两分钟,他见我那不争气的手老擂眼眶,才静了下来。喝酒、聊天,还是老话题。阿安终于在缓和、轻松的气氛中,倒出了自己的郁闷。那年,因老父亲身患重疾,兄弟们都不愿拢边,加之妯娌们成天唠唠叨叨,搞得家里鸡犬不宁。阿安把老人从农村接回自己的家。阿安作为公安特警,经常出差,端屎倒尿,翻身擦背,都落到了要管小孩的爱人身上。今晚,如果不是你来,我不会出来的,因为我要照顾父亲。听到这话,我心中蓦然升腾起些许愧疚,但同时,又感受到阿安的身上散发出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和消融苦难的力量。那晚,他依然醉了,但他一直很清醒。

第二天清晨,佛山街头,随风飘洒的木棉花随处可见。小花球洒落在我们头顶、身上和周边绿地上很美。临别时,阿安憨笑地对我说:世界上最无情的不是人,是时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情感。当我反应过来时,他说,走了,照顾老人家去了。

父亲与酒

文/周小明

每每看到酒就不禁想起父亲,每每想到父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就有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酒是父亲的至爱,父亲的至爱是酒,酒缸里装着他一生的故事,一生的记忆,一生的梦想。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家境并不殷实,父亲所喝的酒全都是母亲一手酿做的。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在不停地为父亲酿着酒。家里存放的酒缸高低不齐,大小各样,一字排开,它们全是父亲的亲密伙伴。这缸即将喝完、那缸便已酿好,一年四季,交替进行,从未间断。父亲因此给母亲写了一联:“酿酒坛坛好;真情款款深”。

母亲会利用闲暇制作酒药。有一种草叫酒药草,把它的叶花采来捣烂,按比例和米粉调和,捏成一个个小圆子,置放在竹匾里让其充分发酵,直等到有菌丝长出了,再放置在太阳底下将其晒干。三粒酒药可以酿一斗糯米,酿一次酒起码要两斗糯米。一斗糯米十五斤,两斗也就是三十斤。邻居上门要酒药,母亲都是慷慨相赠,从不收钱。母亲做酒时,我们帮忙烧火、挑水、洗酒缸。每次把热气腾腾的蒸笼从灶上端下来淋水之前,她都会从里面掏出一把糯米,捏成饭团,递给我们吃。淋过冷开水,等温度冷却到不烫手时就把糯米倒进一米多高的大酒缸里,加上酒药完全拌匀。然后在缸边再包上草,不用三天就会有米酒溢出来了。初酿出来的糯米水酒醇厚甜蜜,有一次,我因为偷喝而醉倒在缸边。再过上四五天,便可以把开水倒进去做成满满的一缸糯米水酒了。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他劳累一生,清苦一生,善良一生,历经那段沧桑的岁月,不知饱受了多少苦难和辛酸。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父亲高小没毕业便辍学在家,独自支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从此,酒伴着父亲的人生,酒让父亲忘却生活的疲惫,也激励着父亲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乐观前行。父亲为了送我们三兄妹上学,经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于田地里。村边数里之外的荒地弃耕多年、无人种植,父亲却视之为宝,焚烧灌木、铲除杂草、挥锄翻耕,悉心耕耘成了种植烤烟的良田沃土。每日父亲翻山越岭、返往劳作、带月方归。尔后,又要侍弄猪场。五十余头大猪、几十头小猪、三头母猪,那时的养猪条件甚为落后,全靠人力。拌料喂食、打水清扫全都是肩挑手提,奔来赶去,累得父母亲精疲力竭,上气不接下气。但他却自谑道:“辟良田种烤烟勤经营,变废为宝,收入数千,辛劳也值;办猪场养家禽细打理,物尽其用,价格翻番,乐在其中。”

回到家中,父亲喝上一壶自家酿造的水酒,释放满身的疲劳,深深抿抿,细细品品,唇齿甜香,甜意未尽,连声说:“还是酒好!”疲惫不堪的父亲,喝得有滋有味,喝得痛快淋漓,父亲借酒释放自己的压力和苦痛,酒成了父亲劳动之余最好的慰藉。他用酒支撑着身体,支撑理想信念。我深知他不仅是在品酒,更是在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他常说,酒醉英雄汉,今朝有酒今朝醉,“感情深,一口闷”;冬天喝酒驱寒养生,夏天喝酒安神助眠;喝一口小酒啊,啥烦恼都忘得一干二净……酒融入了他的生活,他的血液,成了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父亲喝酒并非海量,但只要觉得是有缘之人,他便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为表达真情,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喝酒,父亲竟然是端两杯敬客人一杯,说是要尽地主之仪,畅快痛饮,往往最后醉倒的都是父亲。大凡到过我家做客的,都能体会父亲的爽直真诚、重情重义。父亲喝的糯米水酒,虽不浓烈但却很地道,清纯、厚重、持久,回味无穷。他常说,酒道即人道,只有慢慢品味,才能悟出真谛,品尝出其中真味。

随着时光流逝,在父亲天长日久的熏陶下,母亲也会陪父亲喝一点酒,而我们兄妹对酒还是敬而远之。不过一到除夕那天,父亲便会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斟上一杯酒,不用说,这是必定要喝的。团圆夜,少了酒,就缺了那气氛。青菜、藕、鱼、酒是必上的,别的菜,可有可无。对于这些菜,父亲自有他一套说法:青菜,亲亲热热;藕,年年有后;鱼,岁岁有余;酒呢,自然就是调节气氛的调味剂。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烟花璀璨整个夜空的时候,空气里满满都是年的味道,酒的醇香。

掐指一算,父亲离开我们已十余年。忆及他大病之时,许久都未喝酒了,我给他斟了一杯红酒,父亲微微地啜了一口,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喝酒其情浓浓,其乐融融,微醉时,如躺云里,舒飘飘,忘却烦恼;酩酊大醉时,如从高处往下坠,又如低处往上升,亦仙亦死,妙不可言。我是生不逢时,你们都要走好自己的路。”随后,父亲用颤抖的双手捧着酒杯一饮而尽。惜哉,痛哉,哀哉!不久,父亲便离开了我们。走后,遵照生前嘱咐,我们把他葬在他自择的墓地,墓碑上刻上他亲自撰写的墓联:睡地六尺凭我尽,山川万里任人忙……

父子“酒”情

文/于成杰

父亲退休了。起初,他还是保持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清晨早早起床,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晚上早早上床,读书看报,和母亲聊聊一天的事情。但没过多久,我就从父亲的脸上看出了一丝落寞。他退休了,每天起那么早还有必要吗?以前天天都拎在手里的公文包还会再派上用场吗?渐渐地,父亲的笑容越来越少。

作为儿子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劝父亲多到外面走走。可时间一久,父亲就没了兴趣。我又劝父亲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但父亲不甚“感冒”。父亲变得有些慵懒,白天躺在床上琢磨事情,夜里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后来又发展成为不思茶饭,与退休前比判若两人。怎么办?我请父亲喝酒。爷俩坐到一起,喝的是茅台,说的是家长里短。一杯杯酒喝下去,父亲开心地笑着,可以看出,父亲喝得很开心,对父子无障碍交流很满足。

不久,我的儿子来到这个世上。妻子出院后,母亲和岳母轮流负责照顾。父亲虽然暂时搬回老家,心里却一直记挂孩子。妻子休完产假上班后,父亲母亲就过来与我们同住照看孩子。孩子的衣服、尿布换起来很频繁,洗起来也很辛苦,但父亲总是抢着干。喝周岁酒时,父亲点名喝茅台,说茅台喝着有劲,心情好,还非让孩子舔一点,美其名曰“沾沾福气”。

在照看孙子的同时,父亲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读书看报、勤动脑筋的好习惯。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得知一位同事退休后搞起了文学创作。这勾起了父亲年轻时的爱好,他又拿起了那支尘封已久的钢笔。

父亲从那些老人老事开始,从他的青春岁月开始,把自己的亲身经历都倾泻到稿纸上。看着父亲写稿时投入的神情,我深切感受到,父亲又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很快,他的文学作品在地方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媒体还主动向他约稿。得了稿费,父亲请我喝酒,喝的还是茅台。父亲动情地说:上次你请我喝酒,我刚退休,心里不适应,这回我请你喝酒,你又让我重新找回忙碌的感觉,找回曾经的自己。咱爷俩好好喝一顿。

其实,对每个子女而言,都面临着如何让父母安度晚年生活的问题。做好物质上的保障自不必说,加强精神上的交流也是至关重要。敬老不仅要陪老,更要知老,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所需所求。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父亲在意的或许不是满盘满碗的“豪华自助餐”,而是有茅台作陪的父子精神交流。

酒醉英雄汉

文/九满

小时候,当我将米饭混杂着菜一碗又一碗地往肚子里倒的时候,母亲实在忍不住了,便会告诉我:“酒醉英雄汉,饭撑死呆坨”,提醒我不要狼吞虎咽。母亲说得多了,激起我对“英雄汉”的向往,让我对酒有一种神圣的情感。可那时侯家里实在太穷了,很多人一年到头也难喝上一顿酒,“死呆坨”我是常见,“英雄汉”总是难寻,所以,在我幼小的心里,“英雄汉”的位置总是空着。

后来,我上学了,经常看到邻居范满爹农闲时到学校隔壁的代销店里喝酒,看他喝酒的样子,着实让我眼馋,他像成了仙似的,每喝完一盅酒,就吐出一口气来,那惬意劲,好像那酒分子已经渗透到他的骨子里去了,使得他的每一寸肌肤都彻底地放松,让他被一种幸福感环绕。那韵味,不知让我流了多少口水。范满爹每次喝酒,只喝一两杯,醉酒,离他还遥远着哩。因此,直到我考上大学离开故乡,都没能在家乡见到一个“英雄汉”。

当我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领到工资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该亲身体验一下酒的滋味了!

那天,我买了两支高梁酒、几包花生,叫上同事小章,像模像样地五魁首起来。我先给自己斟了一杯,品尝了一小口,感觉这酒味很不对劲,完全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爽口顺溜,还有点辣,让我对“英雄汉”的冲动一下子凉了半截,这难道是我从小就梦寐以求的酒吗?我给小章也倒上一杯,只见小章头一仰,咕噜,对我亮亮杯底,端起酒杯,脸不改色,真伟大啊!佩服!

于是,我们的酒便在你一口,我一杯,你敬我,我回你的吆喝声中喝将起来。斟满又清空,清空又斟满,可喝上几杯后,我感觉这酒的辣,还有一种让我说不出的快感,我突然领悟到了李太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的诗意。于是,我便以为自己就是李太白,十杯八碗不在话下,所以,不一会功夫,一瓶酒就下到我俩的肚子里去了,小章说:“能喝多少喝多少,不要藏着,还开吗?”我意犹未尽地放下酒杯,从我的嘴里嘣出:“开!”

此时的我,脸红耳赤话题多,人也特别地激动,但我的双手没有闲着,左瓶右杯,举起放下,放下又举起,一来二往,不变的是酒的高度,变的是喝完酒后的感受。不停地喊唱着“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唯恐人说我“天生我才没有用”。酒喝到这种程度,我和小章便没有了平时的矜持严肃,有的只是称兄道弟、搂肩搭臂、无话不谈的亲密,平时不敢或不便说的话说了,对某个女同事的爱慕,对梦里水乡的女同学的想恋……此刻,不遮不掩,无所顾忌,想说就说,想唱就唱。

喝得有点醉意的我,突然想起范满爹喝酒的神态,觉得此刻的我,也许有了范满爹喝酒的那股“神气功”,应该成了母亲所说的“英雄汉”了吧?到了此时,我才真正的领悟到:饮酒之趣其实并不在饮酒本身,而在于那种难以形容的味觉刺激和心里的感受。

这次喝酒,打开了我的潘多拉盒子,我的“酒”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泻千里。从此,我便开始了我的喝酒生涯,在我们那个圈子里,我获得了“酒王”的美誉,也树立了自己在酒坛上的霸主地位!

2000年10月,司机阿标的儿子满月,全公司的人都去他家喝喜酒。酒桌上,刚开始时大家还文质彬彬,推杯换盏谦谦君子。七杯八盏过后,温度就起来了,你争我夺豪气冲天,你的脸红我的心跳。或单挑、或围剿、或投井下石,频频举杯,你呼我叫。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劝酒词了,诸如“酒是粮食精,麻雀喝了敢斗鹰”,同时用“感情深一口扪,感情浅舔一舔”之类的俗语为突破口,加上微醉后没完没了的校友酒、老乡酒,只要餐桌上的人能找出彼此间的共同点,便成了非喝不可的理由,每一次的使用,总能让那些想逃避的人无法拒绝的把酒喝下。

如此一来,能使大杯的决不用小盏,能喝半斤的决不喝四两,一杯接一杯,一盏换一盏,喝得大家豪言壮语气吞山河,渐入“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境界了。有人借酒互诉衷肠,把喜悦和痛苦浸泡在酒里;有人在酒精的“刺激”下,在恍恍惚惚的半醉半醒之间话多了,回忆起从前的人和事,倾谈着彼此之间的情和意,平时懒得动嘴或羞于出口的心灵私语,此刻和盘托出,激动时竟会弹出成人不轻易落下的泪。

在相互的恭维和赞许声中,在不断的认同和肯定之中,气氛融合了,心情舒畅了。也让一个又一个“英雄汉”轰然倒下,奏响起一曲又一曲的英雄壮歌。

我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了,也喝了三十多年的酒,我把人世之酸甜苦辣混和着那入口即化的烈酒,一口口生生吞下,于是,酒便和着我身上的血液一起流淌。与此同时,我的生活和工作也在一次次的迷恋、沉醉,一次次的清醒,一次次的东倒西歪中前行着!

清浅的幸福

文/李品如

昨晚,跟朋友小聚。

推杯换盏中的快乐,春风满面的幸福,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我知道,我一直是生活的宠儿。

真的好久,没有喝酒了。那次与君相聚,说起喝酒之事,我说,真的不喜欢喝酒,要忌了。君语,相聚无酒不欢,无酒不悦,无酒不语。

是呀,一直在跟朋友有着聚会,一直是很少喝酒,一直是在众人面前很少说话。不能说,我是否能喝,只是实在没有喝酒的欲望。

朋友一直劝我,少喝些红酒,有益于健康,还能美容,为此,他还专门送给我了一些红酒。并叮嘱我说,晚上临睡前少喝点,对睡眠好。我虽然嘴上答应着,但没有喝过几次。然而,这种幸福的味道,已如浓浓的醇香的红酒,早已浸入心扉。醉了。

自入夏以来,一直是晚上十一点以前安寝,早上四五点即醒,那样的习惯成为了自然。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在安睡前,躺在床上,想想心事,亦或双眸穿越窗棂,窗纱,去看夜空里的月,而每当圆月高挂苍穹,我总要关掉床头灯,陶醉于清雅,浅浅的联想中。月光如水一样的洒在我的床头,和着我宽衣解带的欢愉浅唱。那时,幸福是种快乐。月圆月缺,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只是知道,月圆我即快乐,月残,即是种浅藏的幸福的播种。

清早的慢跑中,我体验着身体每个细胞的释放,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林中的花香鸟鸣,河水的汨汨流动,未曾留住我的轻盈跳跃,我顺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感觉着免费的光和作用,那时,阳光,让我感受了一种幸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太阳免费地照射着尘世间的万物生长,生生息息,我们于阳光中繁衍生命的平衡。

酒,只喝到半酣,是种幸福的佳酿,我一直这样想,只是于生活中,很少践行这样的欢畅。

是性格吗?不够豪爽;是矜持吗?也许有些;是清高吗?骨子里的东西,说不清楚。只是一个诗人告诉我,唯有才情,才得以清高。我不知道,他这样的诠释是否得当,也不想追究。

做最好的自己,不与人比,只超越自已。这是我的幸福的做人味道——浓淡相宜,清浅淡雅,安静从容。

不知从何时起,我学会了转身。

游荡在街角的黄昏,是否在等待谁给安稳,不知去向,我会驻足,停歇,我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人如我一样在等,在等一种可能。我不信什么永恒,我需要一个人跟我一起等。这时,前边两条路上,总是有人叫着我的名字,而我很少答应,只是默默的走着我的路,因为,我知道,等我的人,会带着我走过人生的细水长流,会给我一个温暖的吻。也许,他也曾在街的拐角在等着一个疑问,在等着一个幸福的无限可能。而此时,我即从这里走过,牵手,转身,让我们都找到了彼此对的人。

此时,窗外风起雨落,黄豆大的雨点敲打着书房的窗。退台上的黄瓜叶,于风中摇曳,黄瓜花的黄,装点着本无生机的大理石面的退台。生机,有时,是人为制造的。装点生活,亦是一种本真的幸福。

酒逢知己千杯少,莫使金樽空对月。听君一席话,感受着,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味道,未尝不是幸福!

2014.7.7,是个值得一生纪念的日子。义结金兰,是可遇不可求的事。都说万劫修得双栖飞,世事沧桑难得一回醉,今世有缘,因为有你,都说尘世会很累,只是有君,人间会很美。

不贪心,浅尝幸福。足矣!

陪父亲喝酒

文/邹奇

我到市里上班已有两个多月。每天下班的路上,总能碰到几个卖小吃的车子,老远就能瞧见车子冒着白烟,车上的灯泡闪烁出暖黄的光,像极了一团火,缓慢的在我心里流淌。我幻想着自己下一刻一口面饼、一口烈酒的模样,不觉得加快了脚步,最好是吃的微饱、喝到微醺了,再热乎乎的睡上一觉,美着哩!走到车子跟前,忽然想起自己有胃疾,夜里不敢多吃东西,又觉得好像不那么饿了,一时间酒兴全无,只好悻悻而归。

这些天雨水多,初秋的深夜有些清冷。我蜷缩在被窝里,忽然想起一些往事。我喝酒,头一天喝第二天醉,醉一回要管好几天。虽然酒量不行,隔那么一阵子就想喝点,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为我醉酒的事情,父亲曾当着全家人的面叮嘱我,说:“你成家后,别的方面我都放心。只是要注意身体,尤其要防止醉酒。我也爱喝几口,这方面当着你说不起硬话,可你酒量不如我,一定要控制量,我今后也少喝。”父亲说我没有自制力,我是不服气的。为此,我还顶撞过他几回。只是每逢醉酒难受的时候,就会想起他的叮嘱,毕竟他也是在关心我,酒醒了更加觉得自己不懂事,这让我很羞愧。

可能父亲想要给我树个好样子。此后,我们俩就很少在一起喝酒。他偶尔实在想喝酒了,就亲自下厨炒几个小菜,只给自己满上一杯,然后试探性地问我,说:“想喝吗?想喝,就自己去倒。”我是想陪他喝几盅的,但马上就想起他先前那些关于“我酒量不如他”的话,于是有些赌气的朝他笑笑,说:“今天身体不太舒服,不喝了。”他听了我的话,并不劝我,只顾喝他自己的,但仅是把他面前的那一小杯喝完,就不再继续斟了,我估摸着他是觉得一个人喝酒没意思。

如果能把时间拨回到从前,就全然不是这般场景。比如我大二的那个暑假。有一次,我和父亲坐在老屋的院子里边喝边聊。那个夜里的月亮特别大,有好几种虫子在叫,泥土的香味一阵一阵的。我们坐在葡萄架下面谈人生,说些鸡毛蒜皮的事,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酒也醒了。还有我大四的那个寒假,由于着急找工作,过了年我就返校了。那时,我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有一次我坐了6个小时公交车去面试,到地方了才知道对方根本不考虑招聘本科生。夜里,我一个人跑到学校外面的天桥上喝闷酒,恰巧父亲的电话就来了。我到今天都记得他那浑厚的声音,说:“你毕业了想干啥,我都支持,只要能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就好。外面要是不好混,你就回来,还能时不时陪我喝一杯。”听了他的话,北京的冬天好像也没有那么冷。

时间如果再早些,比如我上高三的那个冬天。每逢周末下了晚自习,我就飞似的往家跑。父亲有一个“幸福盒”和一把“快乐罐”,其实就是一个不锈钢的饭盒和一把小铁壶。在我从学校回家这段路上,他先取出“幸福盒”放在蜂窝煤炉子上慢慢烤,当盒底子被烤的黢黑了,就倒入一点油,拿起盒子转上一圈,让油铺成薄薄的一层,然后放入豆腐干,等豆腐干微微起卷泛黄了,再抹上一层油泼辣子,撒上一小撮盐,当听到噼里啪啦响声的时候,他把“幸福盒”挪到炉子边上,让出火来烤装满酒的“快乐罐”。这时,他会仰在椅子上,觑着眼睛,慢慢等,等着“快乐罐”冒出热气,也等着我回家。我若回来早了,酒还没热,就和他一起等。后来,“幸福盒”在我们搬家时丢失了,“快乐罐”由于多年不用,起了厚厚的一层锈,丢在杂物间的角落里也找不到了。

再后来,我成了家,和父母分开住。我住的地方离父母住的地方,走路要走半个钟头,由于来去不方便,母亲帮我照管女儿后,父亲就一个人住。他近些年工作也忙,但时不时就来看我和女儿,给女儿唱歌,夸女儿有乐感,逗着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玩的晚了,留他吃饭,他几乎不沾酒。即使经不住妻的劝说,会勉强喝一点,但吃完饭了立马就要回,他从不在我那儿留宿,说:“我撑着酒劲没上来,早点回。你放心,我喝酒了决不骑车,到家了就睡。你知道的,我在老房子睡习惯了,在你这高层楼房里睡不踏实。”

我到市里上班后,就不沾酒了,主要是因为一个人喝不起来,又没有合适的朋友一起喝。安康离着平利并不远,回去不到一个钟头,但依旧会思念家人,往往还附带着思念家乡的亲戚朋友,思念和他们一起喝酒的日子。所以,只要周末不加班,我都会回平利一趟,约上三两个伙计,随便找个理由聚在一起,喝喝酒、诉诉苦、吹吹牛,仿佛一周的疲惫感在一瞬间都被消除了。我初到市里工作,各方面都不太适应,一切需要从头开始,但总觉得自己三十老几了,有些茫然和压力也都正常,尤其在父母面前不能随意说苦。每次回到家里,就尽量笑着和他们说话。可我心里毕竟是烦躁的,碍于父亲的威严,就忍不住说落母亲,有时候是因为她的生活习惯,有时候又因为她太溺爱女儿。有一次,父亲见我发脾气,起身就走了。我独自坐了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妻悄悄告诉我,父亲知道我今天要回来,早早就到家里等着。我听了心里愈发难受了。

没过多久,父亲又折回来了。他胖,多走几步路就满头大汗。只见他一边擦汗,一边从包里掏出卤牛肉、卤鸡爪和花生米,还有一瓶酒。我刚想说话,他先开口了,说:“奇儿,我们父子俩喝点酒吧!”我先给他满上一杯,又给自己倒了半杯,他摇摇手,说:“你的酒量我知道,倒满!”他喝了一大口,慢慢发出“哈”的一声,说:“我现在说的话你不爱听,可有时候老年人的一些经验还是管用的。”他停顿了一会儿,看我没有应声,接着说:“你去市里这段时间变化大,有进步,我为你高兴,现在做啥事不难呢?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还是那句话,只要能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就好。”他又咂了一口,说:“我今后和***把身体养好,不给你们添负担,你就安安心心工作。”母亲也在一旁搭腔,说:“嗯,我帮你把女儿照看好,也不让你操心。”父亲拿起酒盅和我碰了一下,说:“来,喝酒,喝醉了就去睡一觉。”我赶忙把头转向窗外,眼泪在眼眶转了一下,强忍着没有流出来。情绪稍稍平静后,我慢慢端起酒盅喝了一口,才发现酒竟然是热的。我抬头看了一眼父亲,他笑了,又转身看了一眼母亲、妻和女儿,他们也笑了。

想着这些事,尽管没有喝酒,被窝也分外暖和。外面的雨还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却安然的进入了梦香。

别把自己吃“没”了

文/谢玉荣

算算离开家乡的日子,来深圳转眼已半年有余了。往事如过眼云烟,好些却挥之不去。

回想起在家乡的几年时光中,目睹身边的好些朋友,活生生的,从彼此亲密的交往圈中突然消失,心中不禁生起无限凄凉,有不舍的思念,有留恋的情怀,更多的就是无奈的感慨。

林,是一南杂店的老板。四十多岁,肥肥胖胖的,壮实得象头牛,但有高血压。我上下班都要经过他店门口,闲时常坐一起聊天,很谈得来的。他爱喝酒,虽然血压很高,但他不愿意戒。几乎每餐都要喝两杯烧酒。我们常劝他别喝或少喝点。他却说,人生在世,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那活着还有啥意思?!在一个晚上,他和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吃煎米果时,突然剧烈头痛,在送往医院途中,因严重脑溢血,抛下妻子儿女,离世而去。

辉,是我的一亲戚,五十多岁。因彼此住得近,农忙时常请他帮忙干些活。他身体精瘦结实,但有高血压,晚上好打猎,而且他有一异于常人的本能,热天出除了冲过凉后,基本整天不穿鞋。晚上上山打猎也光着脚,踩在满是棘刺的山路上,沙沙作响,叫人听了心里发麻,而他却安然无恙。辉也爱喝酒,来我家帮忙干活时,每餐都会给他倒上一大碗白酒。若是水酒,他要喝上好几大碗。一年清明节,他扫墓回来,晚上族人聚餐,喝得多了些,就先回去睡了。但一直到第二天晌午还没起来,因他平时都起的很早的,所以家人急急推门进去,辉已躺在床上,再也醒不过来。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去了,没留下一言半语。

田,是我的一个同门兄长,60岁,身体结实得很,但有高血压。他在太阳底下干活从不戴草帽,光着膀子,一身皮肤晒得黝黑,下雨时雨滴都沾不上他的身。兄长很勤快,也爱喝酒,每餐都要喝上一大碗烧酒,说这样干活有劲。在一个下午,他喝了些酒后又出去种菜了,却突然间倒在菜地上,村人把他送回家后,当晚就离开了人世。

童,读小学三年级,父母在外打工,奶奶带着在家念书。奶奶年纪大了,种不了太多的菜,每餐饭都给他煎些麻辣片当菜吃,也常吃快餐面充饥,有时饿了就在学校旁的小店里买些果冻等零食。有天孩子突然就很不舒服,村里的卫生员给看了,开了些药吃后好些。不久又发作,而且更严重了。父母回来把他送进医院检查,诊断是因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导致肠胃糜烂,最后殃及五脏六腑。几天后,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在父母的悲泣声中,就这样不幸夭折了。

身边的朋友也常谈起这些事,感叹世事难料,人生苦短,人生如梦埃可我说,要真如梦才好,醒来时就啥都没有发生,你还是你,我还是我,都活生生的、好端端的活在这世上。但他们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他们的悲剧在于没有正确的健康观念,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就这样糊里糊涂,又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给吃"没"了。

怀念之余,也颇多感慨,写下这么短短几句,但愿能给活着的朋友,留点什么……

喝酒……

文/樵子

最近常喝酒却易醉。

一直来,我的酒名在外,和我喝酒的人都认定我能喝,将我的酒量定在高手级。但我却不以为然,喝到什么程度和自己体质能承受的度只有自己清楚。但大凡喝酒的人对酒量的评级都有谦逊的美德,故辩解是徒劳的,反让人家觉得你谦虚了。

听父母说,我自小善喝,十多岁的时候一个在阁楼上的酒缸前就着番薯枣喝了不知多少的冷黄酒,在老家四合院的大厅里闹了许久,大人才发现我喝醉了。

上学后,晓得自律,许多年滴酒不沾。师范三年中,曾有数次和要好的几个同学夜间溜出校门,在学校对面的小酒馆里偷着小酌,因为夜里还要翻墙进校回宿舍,不敢喝多。师范毕业时同学就要分别的前夜,大家纵着心情痛饮,第一次发现自己挺能喝,为了离别和许多人一样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喝酒,虽有酒意却不曾醉倒。

工作后,我们住在宿舍的单身年轻教师都是外地人。晚自修放学后尚早,常买来五元一瓶的白兰地白酒来围在一间宿舍里喝两小杯,喝的是意思和心情,自然也不会喝醉。我教的是学校史上最调皮的一个班级,费了两年多心思,将班级凝聚成一个整体,也算为学校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学生也很认可我这个班主任。他们毕业时聚餐请我赴宴,我忽然豪气干云,独自要了一瓶宋井白酒,和他们一个个喝过去,席未散,那瓶白酒已见底,完后带着八九分酒意还参加了教师会,尚知道怕影响别人躲坐在最后的角落里,心头明白却实是醉了。那时方知自己有一斤高度白酒的量,此后不论何处喝酒便有了底气。

在小镇的中学一呆八年,除了和学生醉的那场酒外,还醉过两回。一回是和妻恋爱中途曾经分手过,一个人在宿舍里空腹喝了一瓶白酒,用拳头砸碎了房里的穿衣镜,那纯粹的是买醉,把自己弄得憔悴样,有点苦肉计的想法。一回便是结婚那天,敬酒时一桌桌喝将去,次后又陪亲友喝,喝了多少酒已经不可计量,一醉到底,新婚夜成了醉酒夜。

后来到了小城,先在一所新办的中学任教,业余也常和同事喝酒,都不是尽兴尽醉的那种,偶有酒意也只是几分。后去了政府机关,年轻同事里有几个善喝的人,加上臭味相投,大家一拍即合,在我宿舍的食堂常用粉板计瓶酣饮。那年传统会市节,机关同事同乐,一向严谨的头儿居然兴致勃发,让我放开酒量打圈,喝的是家酿的热黄酒,两三个年轻人将酒店里二三十斤的黄酒全部喝得一干二净。后来去读县里的中青班,班里善喝的人不少,大家异常活跃,喝酒的名声到了引起领导关注的程度,我也算其中顶级人物之一,从此酒名更是远扬,无人敢公然叫板。

此后,每有酒席,为酒名所累,想不喝都难,不喝酒就得有一番辩解。随着年岁增长步入不惑之年,早没有当初那样的酒量,尤其是酒后体力恢复也远没有先前快,越发觉着岁月不饶人,纵酒承欢终是青年人的特权。如今已然学会有节制的喝酒,难得遇知音时才会偶尔纵饮一回。

其实喝酒的感觉并不坏,尤其是和一班贴己的人一起喝酒的时候,总迷恋那喝酒的过程,却受累于喝酒后的伤身,对喝酒这事是又恨又爱,个中滋味只自知了。

酒香动情

文/游水方

酒,乃杯中之物,醇香芬芳,本无情感,却有动情之能。韦庄有“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的诗句,当然这里并非指酒多情,而是因为乱世颠沛,年华蹉跎,诗人与酒变得多情起来,常常借酒浇愁。酒易动情,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境,喝酒就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这是沉浸在喜庆中的祝酒,酒的醇香便张扬着欢乐的气息。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纠纠。”这是英雄赴敌前喝酒,这酒催生了一种临危不惧的气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曹操的诗句,诗中之酒便弥漫着行乐人生的情调,竟成了后世劝酒的名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友人即将离别时喝酒,这酒便渗透了依依惜别之情。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是李清照孤独凄苦时喝酒,这酒便散发着凄凄惨惨戚戚的忧伤情怀。

酒,是兴奋添加剂,是友情黏合剂,是忧愁缓和剂。喜庆日子,大家开怀举杯,其乐融融。家人团圆,大家把酒叙伦,其喜洋洋。朋友相聚,大家推盏话旧,其情切切。

酒香动情,如喝酒多了,情就动过了头,此时,酒就成了理性的麻醉剂。医生就十分理性地告诫说,酒少喝提气,强身健体;多喝伤身,乱性失态。

何谓之少,何谓之多?那次,我在车上听人说,喝酒有“星星、月亮、太阳”三种喝法,“星星”是拿小杯喝,“月亮”是拿大杯喝,“太阳”是拿大碗喝,“星星、月亮、太阳”就把喝酒量化得很具体形象了。我还听朋友说过喝酒四层次理论,第一层次甜言蜜语,第二层次豪言壮语,第三层次胡言乱语,第四层次沉默不语。这四个层次是从少到多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位名人说过,从猴子变成人需要成千上万年,从人变回猴子只需一瓶酒。此话信然。酒喝多了,人就发生了质变,成了猴子。

一个酒鬼醉熏熏深夜归来,在村里大喊,地震啦,地震啦,结果全村大小老幼都慌慌张张地跑出家门来。大家你问我,我问你到底是咋回事,谁也懵然。后来见到酒鬼倒在村巷边,满身酒气,才知道是他作祟。

一个酒鬼夜里醉骑自行车回家,半路跌倒在地,车躺在路边草丛里。他爬起来,竟不要了车子,东倒西歪地走回家。第二天醒来,不见了车子,疑被偷了,他竟在村里发疯般大骂起来。

一位领导喝醉酒回单位,几个人护着他进了电梯,他竟以为电梯是卫生间,把裤链拉开,要在此小便。有人大声说,这是电梯。他竟说,你骗我。

两人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摆摆去厕所。撒尿时,咚咚咚咚地响。甲说,谁又倒酒了?乙说,倒了就干,喝个痛快。甲说,总量控制,就这一瓶。

凡此种种醉态,皆因喝酒过量之故。酒有贵平之分、等级之别,平民百姓喝的是“土炮”(乡下米酒),达官贵人喝的是路易之类。喝酒虽有等级,而醉态与酒之等级无关,不管什么酒,喝多了都会出现醉态。而不同等级的酒为醉态付出的代价却大大不同,喝一罐“土炮”也是几十元,喝一瓶高级酒动辄几万、十几万了。有人算过,喝一杯高级酒,成千上万,可挽救一名失学儿童,可救济一家贫困户。有人喝多了,又从口中吐出,多可惜。当然喝“土炮”有时也会付出很大代价,听朋友说某某喝醉了还开摩托回去,结果路上撞了人,不见了两万多。

酒乃动情之物,喝酒切莫让情动过了头,以适度为妙。宋朝诗人邵尧夫曾赞喝酒的妙境:“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在他看来,喝酒以微醉为妙。如若喝了星星喝月亮,喝了月亮喝太阳,喝得醉熏熏,丑态百出,那还有什么情趣呢。

人在酒局

文/雪泥鸿爪xnhz

昨晚应酬,经不起别人的激将,多喝了二两,诱发了痛风和鼻炎,一夜不得安宁。清晨起来,心下十分懊恼,我怎么就不会对人说“不”呢!

其实,我下定决心戒酒已经很长时间了,就因为喝酒容易诱发我原有的疾病——痛风与鼻炎。每当痛风来临,那种疼痛感那才叫难受,简直是生不如死;而鼻炎的发作,总让人得不到片刻安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酒精就是诱发痛风与鼻炎的主要原因。于是,我决定戒酒。在不喝酒的日子里,我基本上是好人一个,恬淡而充实。

其实我也是不喜欢喝酒的。喝酒除了习惯性的诱发自己的痛风和鼻炎,还容易让人血压升高与呼吸困难。每一次酒后,我都不敢安然入睡,也不能安然入睡。我担心,一旦睡去之后,我会因之而停止了呼吸。于是,每一次酒后,我都会通宵达旦的游戏,或极度的糟蹋自己,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

其实,我几乎是戒酒成功了的。因为我没有酒瘾,一个人在家我从来不喝酒,那怕是清明时节的祭酒,我都会做到滴酒不沾。我的喝酒从来都是被动的,或者说是不得不喝的。比如,上司来指导工作,我认为那是必须喝的,不仅要喝,而且还要殷勤主动。否则,会被上司认为你不适合当领导;下基层走进老百姓家,那更得喝酒,老百姓的事很多时候都是在酒桌上解决的,再说,与老百姓交杯换盏,才显得与群众打成一片嘛;自己在家或在酒店请客,作为主人,那也是必须喝酒的。所谓“主不饮,客不喝”,只有你带头喝了酒,才能掀起酒桌上的气氛;多年的老朋友老同学偶然相聚,那更得喝酒。在同学与朋友心目中,你以前可是酒场上的一员猛将,这次突然不喝,是不是身居高位就瞧不起人了,或者活在人下就从此沉默了……总之,一个不喝酒的人,那一定是个没趣的人。单位的应酬从此没你的名单,你已变得可有可无;同学与朋友之间的聚会从此也不再给你打电话,反正你去了也只是一件摆设;亲戚朋友也不喜欢到府上拜访,认为去了你家也没多大意趣;职务升迁也没人再提起你,领导们都认为你的性格不适合带领一班人……一个不喝酒的人,就是有性格缺陷的人,世人都那么认为。于是,刚戒了一段时间的酒,经不住别人的激将,又端起了酒杯。戒酒从此宣告失败!恶性循环从此生生不息。

其实,不喝酒的大有人在,但用到自己的身上,为什么就不灵了呢!仔细想来,那还是自己思想作怪,自己的性格一直都是活在别人眼光里的。一个不喝酒的人,未必就当不起领导,未必就没有朋友,未必就做不好主人,未必就没有了情趣……戒酒不成,只能说你有人格缺陷。

在酒桌上你可以不喝酒,但一定不要因此而把自己当局外人。以茶当酒或以饮料当酒,你一样可以在酒桌上谈笑风生,幽默趣味。

在酒局开始前,你可以直陈自己身体欠佳,正在用药——当然,这种伎俩不能第二次用在同一人身上,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不喝酒只是托词。人们,总是喜欢怜恤一个病人。

当主人时,你甚至可以找一个饮酒的人以你主人的身份去行使职权,这种做法有时会收到奇效。代你的人会因为你的重托而积极履职,客人也会因为人的良苦用心而感同身受。

当然,戒酒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酒局,远离人情漩涡这是非之地。

否则,因饮酒而得了痛风与鼻炎,难受是你的,别人什么也没有。

外公好酒

文/顾彼曦

小时候跟随父亲去给外公拜年,父亲总会提一瓶两元钱的柳浪春、沱牌等酒,村里的小卖部里也只能销售这种酒,再贵点的酒卖不出去。每次到了外公家,父亲都是先让我提着酒进去,然后自己后面进来。外婆听到我的声音后,拉着老长的声音出来接我:“我的外孙子,看你外婆来了?给外婆带的啥好吃的?”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没有给外婆带好吃的,是给外公带的酒。”外婆有点失落地说:“外婆疼你这么大,就只记得外公好。”外公端着刚温好的酒,坐在屋檐下的木椅上,一口一口抿着,听到外婆和我的对话后,得意极了。

我搬个凳子,然后把给外公的酒往中堂前的柜上一放,跟其他人拿来的酒差距很大,最明显莫过于那些酒是有包装的,但外公就是很喜欢喝我拿来的酒。他说外孙子拿来的酒味道香。

外公很严厉,吃饭的时候不允许抿嘴,不许跷二郎腿,而我经常因为这些被他惩罚。有人出馊主意要给我罚酒三杯,外公说,小孩子不能喝酒,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喝坏脑子就考不上大学了,等长大点了,就可以陪外公小酌两杯。

外公家一年四季火炉里的火从不熄灭,这也方便了外公每次从田里回来能迅速闷上一口热酒,然后在躺椅上小眯一会,等到酒劲儿一过,起身又去了田里。那时候,村里人都流行喝酒前把酒倒进小瓷杯里,然后放在火炉旁烤一会儿,等酒有了点热气却不烫嘴的时候,一口闷下肚去,一口烧酒让人浑身都觉得暖洋洋的。听说热酒能治疗感冒、风寒等疾病,所以年轻人也喜欢温酒。那个年代,谁家要是没有一瓶酒,会被人看不起的。

那时候,在田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幸福不过回家后能吃到一口丰盛的晚餐,等吃完晚饭,天色也就暗了下来,大家聚在一起围炉温酒品酒,何等的惬意。

后来家境好转,给外公的酒不再是一小瓶了。逢年过节,父亲就让人从镇上捎回五斤或者十斤散粮食酒,让我背着去看外公,比起往年的一瓶酒,就显得阔绰多了,走起路来,得意的样子,现在想来也很有意思。

外公喝酒从不贪杯,他说,酒跟人一样也有品性,好酒需要一颗炽热的心来品尝,酒喝到尽兴处,最妙。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把酒当水喝,缺少了一份对酒的态度,真不知道喝的什么意思。

大舅和外婆相继去世,对外公的打击很大。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沉浸在悲伤之中,在这个时候,从不喝闷酒的他却好上了喝闷酒。我想外公心里太苦了,不然最怕喝酒叨扰到别人的他,怎么会喝着喝着人前人后就哭了起来呢?每天晚上睡觉前,只有喝两杯才能入眠,外公说,酒是个好东西,他最懂人意。

大舅和外婆去世后,村里来看望外公的人也越来越多,门庭若市,可以想象外公一生为人处世,结交了多少淳朴的亲友。来的人有拿土鸡蛋的,还有拿奶粉的,最多莫过于拿酒的。无论谁来家里,他都会盛上三杯美酒,即使遇上酒风不正的人,他也会盛情款待,而这些人在外公面前都收敛起坏酒性,规矩了许多。

有时候,村里人帮外公家耕种,外公就和我一起去送干粮,当然不会少了酒。外公为人厚道,从不亏待别人,活还没有干多久,他就又开始呼喊帮忙的人快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一帮人边聊天边喝酒,一个五斤的水桶,没有杯子,提着桶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喝着,几个回合五斤白酒便没有了。我问外公酒喝上还能干活吗?外公笑着说,只有喝上两口小酒,干活才会有劲儿,人也就不疲乏了。

我不喜欢喝酒,但跟一些文学界的朋友聚会,我也会小饮两杯。文友们都知道我的酒量,所以每次聚会,大家敬酒的时候都说“我干了这杯,你随心随意就好”。有了这理解,内心无所顾虑,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也就理解了外公嗜酒的雅好。

外公家多年前从山里搬到小镇,家里到处都摆放着酒,有本地的红川、金徽系列,也有外地的西凤酒、泸州酒、郎酒等,外公却从来不碰。有时看到半瓶被小孩子扔了的酒,他还会捡回来,说酒是粮食的精华,扔了可惜。他还说,以后不要给他买酒了,费钱,他早就戒酒了,还要把茶也戒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家里开销大,自己挣不了钱,不能再费钱了,给子女经济上添压力。我却更愿意相信,外公是因为遇不到知音了,喝酒便失去了味道。

如今外公早已年过七旬,每天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一会儿望着空中飞来的鸽子,一会儿拿着苍蝇拍拍打空中飞来飞去的虫子,偶尔去马路边上走走。我有时候想,如果外公再端起酒杯,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孤独了。

乡村慢生活

文/邓何河

2014年初我去到贞丰扶贫,临行前单位同事拍着我的肩膀说:工作任务重啊,何河保重。

但一切并不像预想的那么可怕。我平时住在镇上,每天早上按点去村里活动室,事情不多,也没有4G网络,所以下班之后时常在村委大院里散散步逗逗鹅,被鹅撵着跑,或是听着蝉鸣看书。到饭点,村支书王伯和村主任韦叔会招呼我回屋,煮一锅白水,下白菜,猪肉片,一点点盐,把打好的豆豉蘸水连碗搁锅里,招呼我吃中饭。下午韦叔便带我在村里走访,去农户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况,五保户老人们挺喜欢和韦叔聊天,说着养的小鸡又死了几只,前天去赶场背回来一些盐巴,我在一边听着布依老人说着听不懂的语言,笑眯眯作陪。快要离开时,我都会问一句老人家,您看您家里还缺什么不,需要我们给您带什么?

老人家就笑着说,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用!没有大房子,没有液晶彩电,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汽车。但就是乐呵呵的,什么都不缺。

不用走访时,我的主要工作是接待一下办事的村民。那时村里平时会做农村低保,春耕秋收,退耕还林,以及镇上安排的工作,定期召开镇工作大会和村组会。村里的日子便过得很慢。一天过去,听了一些事情,看了一些材料,做了一些工作,一天忙碌下来,太阳就这样落山了。

下午下班,我打算回镇休息,韦叔又把我叫住,说来布依族寨子,处朋友肯定要喝一下酒,工作干完了,小邓你吃了饭再走。于是又是一锅白水,下白菜,猪肉片,一点点盐,把打好的豆豉蘸水连碗搁锅里。我说王伯韦叔我给你们舀饭,他们说不急不急,先喝酒。

于是韦叔从内屋盘出一个瓮,每人倒出一碗米酒。说,先喝酒,再吃饭。尽管我内心狂吼着这不科学哪有空腹喝酒的道理,但还是笑眯眯接过酒来,跟两位长辈边聊边喝。

米酒只有十几度,淡,甜,酒味不重,米香带着一点点米汤的淀粉味,也能够喝到水味,罐装过后和饮料也差不多。这就是传说中我们黔西南让人闻风丧胆的“便(biang)当酒”。作为城市人,我内心总是隐隐担心这种喝时爽口,醉后会不会头痛欲裂。只敢浅口细啄,王伯伯就笑着说小邓你是不是不太能喝酒,喝完这一碗你就吃饭吧。

白水煮的白菜与猪肉吃完了,韦叔又加一些白菜与猪肉。与王伯聊一些村里的家长里短,或是问问我修路和扶贫款的事儿。我对乡野之风颇有兴致,他们聊得兴致勃勃,我在一边也听得津津有味,也会问一些业余的问题。长辈恩一碗酒接一碗酒。就这样挨到夜深,韦叔说,小邓要不要和我们再喝些,我说我回镇上休息去啦,叔叔伯伯你们继续喝。他们也不强迫,嘱咐顺路下山的小青年开车送我回镇,一路小心。

晚上回到宿舍玩电脑看书,热情的村民会来敲我门,黑漆漆喊,邓哥,跟我们干酒嘛,就在镇上搞,新烧的包谷酒。

我说我不会喝酒。他们喊来嘛来嘛。我说我真不会,我晚上都在寝室里看书的。如是三番,就再也没人叫我喝酒。

其实这也与我们印象中的布依寨子不同。没有“打寨子”的说法了,酒量好不好,只要喝下一碗酒,你是朋友,想喝就喝,不想喝便停,不需醉到天昏地暗。而我也很享受老乡们的热情和包容。

2014年木心老师的一首诗红了,里面有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或许人人都会背,回到城市后,生活又被碎片化信息填满,身边满是想成功的年轻人,国际大事件,车子,房子,高速发展的世界……人生中唯一段慢而不躁的时间,那是慢慢的乡村生活,只是会远去,但不会消失。

倔强的活着

文/莫小茜

前不久看见一篇文章,一名在日本读博士的中国女孩得了卵巢癌,年仅26岁,在她生病的时候她写下了一篇《枕边书》表达了对生命眷恋和对家庭的深情。“下午的止痛针已经退效,疼痛从腹部延伸到整个背部,她咬着嘴唇轻声哼哼。母亲跪坐在床上,给女儿一遍遍的揉背“,看完这一段我真的留下了眼泪,因为我想起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肺癌晚期,那是我对癌症的意识就是得了这个倒霉的病就别想再好了。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这个病有多么的痛,因为爸爸总是很安静。

我奶奶说爸爸在晚上几乎是睡不着觉得,因为很疼,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哼哼,因为怕声音打扰到别人。我爸说他腿疼,他对我说”姑娘,爸这条腿疼的真的不想活了,当时我说,爸你胡说啥呢,你不得看见我嫁人啊,还得带你的外孙呢,我爸当时就笑了,你的孩子我不带“。我给我爸捏腿的时候,我爸都瘦成骨头了,没什么肉了,有的时候我也偷偷的哭呢,但是几乎不再我爸眼前掉眼泪,我爸也不再我的面前掉眼泪。

我爸总是装的特别乐观,但是东北爷们都是有脾气的,耍起性子也是很厉害的,有的时候跟我爷很大嗓门说话,我总是教育我爸,”这是干什么呀,干嘛这个态度?“,后来也许明白了,因为疼痛,疼的死去活来,还的假装坚强,某种情绪真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因为他不能在我们面前懦弱,他要是没什么信心了,我们家就彻底崩溃了,在他心里其实早就崩溃了,每日表演的只有沉默这场戏,他多想也像个孩子似得,大声说疼啊。

那年我刚刚参见工作,每次下班回家吃完饭,我爸都对我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起初我们还唠唠嗑,后来我爸就不愿意说话了,因为每天吃的东西不多,也没啥力气了?,就静静的躺着那,背对着我们,看着1米8的身影,是那么瘦弱,只剩下皮包骨头,那是无助的感觉,你会特别怨恨的问自己,”为什么是我们要遭这份罪,我们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情“。

有一次我爸在院子里晒太阳,他说”姑娘,你看今天天气多么好,天真的很蓝,看,好多蚂蚁都出来了,一群群的”,然后把啤酒倒在那群蚂蚁上,我说“爸,蚂蚁喝醉了,你就折腾他们吧,”“他们很顽强的,你看都在啤酒上面游泳呢”,当时我真的表示很无奈,我爸太作了没事干了吧,看什么蚂蚁呀,还倒啤酒,我当时就想,你爱喝酒,谁都愿意喝吗。到现在其实我也不懂,我爸到底要说些什么,一个得知自己要面临死亡的人,会怎样看待生命,怎样看待生活,怎样看待蓝天,怎样看待这群蚂蚁,总之我就知道蚂蚁确实没死,顽强的在啤酒中打了几个滚,慢悠悠的爬走了。

我最爱和我爸一起吹牛,因为每次我都嘲笑我爸,总觉得他太low了。我爸说他自己很帅,我会给他白眼,我说“眼睛那么小,鼻子那么大,我要不是随你,我早就成美女了?,看我妈那大眼睛,我一点没长好",“姑娘,你长的不吃亏啊,像爸哪丑了,看你爸的大长腿,你就是没长起来,个头像***“,当时我就呵呵了,我爸的优越感是哪里来的,现在想想,估计上天不希望我太完美了,太完美会吓到别人,自己也呵呵了。我爸最骄傲的事就是有这个姑娘了吧,虽然他从来都没有说过,大家都说”有这个姑娘,你真的偷着乐“,之后我爸每次听完都是乐的。我努力考上了大学,之后找个差不多的工作,我爸也算欣慰吧,我自己觉得自己没什么优秀的,在我爸心中那就是挺优秀的事,估计每个孩子在怎么差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好的吧,所以我爸总拿我吹牛皮,教育亲戚家的孩子就说,要像姐姐学习,看姐姐怎么努力考上大学的,当时我就红了脸,默默的走了,我想”爹,别吹了,我哪有那么好呀“。

我爸爱好喝酒,抽烟,我对我爸说”爸,你都得这病了,还继续喝酒抽烟,还想不想治了“,我爸倒是看得开似得,你爸就这点爱好了,几十年的习惯了,怎么叫我一下就不喝不抽了,我当时就想,喝酒抽烟怎么还成了爱好了,什么逻辑思维,我就生气的走了。生病期间,我爸抽烟喝酒一样不少,药也没好好吃,化疗也没好好做,我们全家和医生都没有办法了,我爸就是这么作的人。他总对我们说,我好吃好喝一天,就赚到了。以前我爸是个十足的吃货,还会自己做饭,对海鲜怎么吃那是有一定研究的,生病之后刚开始还能吃点东西,到后来根本就吃不下了,现在想想,真是好吃好喝一天就赚到了,到后来就是赔本的买卖,熬得是心血。我爸还教育我,姑娘以后找对象,千万别找抽烟喝酒的,我翻了一个白眼说,”你自己抽烟喝酒还管你女婿喝不喝,抽不抽的?“,”傻丫头,我是过来人,你爸想戒都戒不了了,喝酒抽烟必会耽误事,爸,不想你找这样的人“,当时我还是单身,真的记住了我爸说的”喝酒抽烟耽误事“这句话,这是我爸用一辈子告诉我的经验,事本有心起,但是酒和烟却成了助力。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我告诫他少抽烟喝酒?,他却指责我管的太多,他真的不知道,那是一个老人用血换来的教训,是那么的刺痛。酒和烟确实也耽误他一些事情,但是他却说我不懂酒和烟。我不是不懂酒和烟,确实因为太懂了,酒精和烟会有麻醉作用,麻醉了自己麻烦就没了,可是总会有醒来的时候,酒和烟只是逃避问题和现实的道具,所以事有心起,酒和烟成了助力,希望有一天你会懂。

写出这些,不是要表达悲伤的气氛,如果有谁能读到这篇文章,希望他能细细的品味下父母的爱,从小事去体味,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其实不要求自己孩子大富大贵,天下父母估计都希望自己孩子平平安安,顺顺心心。记得我去九寨沟旅游的时候,我们的导游是个瘦小的云南姑娘,在去九寨沟的路上,确实是盘山道,窄窄的一道可以容下两个汽车,一边是大山,一边是大江,如果车子沿着江那侧行驶,总感觉要掉下去似得,湍急的江水我相信只要是掉进去,也就没有什么机会生存了,那是岷江。那位导游说”虽然我带九寨沟的团,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跟我的团去九寨沟,因为我不想他们看见这段路有多么危险,他们会担心。我的父母每次给我打电话,不管我有多忙肯定会接“。我相信那位导游姑娘肯定很爱她的父母,她也肯定是个孝顺的姑娘,孝顺和关爱不是给了爸妈多少钱养老,更多是用了多少时间去陪伴了爸妈。

啰啰嗦嗦这些,真心的祝福这位26岁的姑娘会好起来,因为年轻?本可以好好体会世界的美好。小年了,回家过年的孩子好好陪陪爸爸妈妈,回家的路不平坦确实最温馨的。

酒,赌,人生

文/子非鱼wt

一帮同事还在浴血奋战,砌四方城,吆五喝六,大呼小叫,拼个你死我活,输赢不大,但都乐在其中,工作之余,小赌一下,也算一种小乐趣。有个兄弟出差二十天,刚回,叫了几个人,陪着接风洗尘,小聚一下,算是抚慰远征回来的将士。吃完饭后,他们几个人相约麻坛血战,我去凑了会热闹,买码还赢了四十,然后兴高采烈,扬长而去。

回到房间,扑克牌还在桌上四处散落,硝烟犹在。这副牌立下了汗马功劳,几个人在等人回的时间,斗牛,边斗边等,小赢数百,正好够付饭钱。在捉襟见肘的今时今日,不失为一件幸事。突然想到一句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用在如今的业务人员身上,似乎也颇为妥贴。众多同事加兄弟,东奔西走,南征北战,为了销售业绩,喝酒也算是一种战斗了。

酒算是一种润滑剂,能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酒又像一种酶,能催熟原本陌生的关系,酒至半酣,推心置腹,互通有无,喝得面红耳赤之时,亦可能是订单成交之日。当然,酒喝过量,酒精上头,胡言乱语,亦是常见。酩酊大醉之后,酒后之言往往不靠谱,不可信。

酒是一把双刃剑,适量则可,但度则难以把握。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是望而却步,心有余悸。没办法,天生不好酒,无福消受。酒入喉,味刺鼻,火辣辣一条线,由喉至胃,备感焦灼,自觉苦不堪言。但见过太多人好酒,美酒当前,嗅之则喜,一小口泯下,双目微闭,“啊”地一声,脸呈陶醉状,唇间“咂咂”有声,享受有加。甚至,曾闻有人称“可十日无饭,不可一日无酒”,更有壮烈名言,人劝少饮,注意健康,保重性命,其曰,“如不能饮,要命何用?”,一语既出,言惊四座。

酒无罪,正如刀无罪,刀可杀人,亦可救人,有罪与否,在乎持刀何人,所为何故。诗仙李白,好酒,酒后文思泉涌,留下千古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代枭雄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喝酒,亦能识人。酒品如人品,一斑可窥全豹。喝酒爽快者,一般为人比较爽快。

有一成都朋友,年过五旬,其之名言,喝酒要喝七分,喝完,谈兴大开,博古论今,旁征博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亦快哉。喝至七分,走路晃晃悠悠,如脚踩棉花,似醒非醉,最是惬意。此“棉花论”,为好酒之人高论。酒再多,则伤身;酒略少,则未尽兴,此间之度,妙矣!

酒也好,赌也罢,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我不善饮,亦不善赌。中国人讲个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万事均在一个度,如何把握分寸,如何平衡,全看个人修为。

回看上面的文章,自己都觉得很扯淡,东拉西扯,言之无物。不过无所谓,咱不是作家,不需要用太专业的东西来衡量。以前写作文,老师说,散文,重点在形散神不散。我写的,似乎形神俱散。

不过,这都不重要,人生一辈子,广东话说,最紧要系开心。我写的开心,就够了。至于别人看得开不开心,那不在首要考虑范围之列。

四十不惑,这点我算是不惑了。做人嘛,做自己应该做的,拿自己应该拿的,尽心尽力去做,但不管输赢,先享受过程再说。人要功利,但又不能太过功利,你说对吗?

赌也好,酒也罢,只是消遣而已。我们都不是爱因斯坦,也不是华罗庚,更不是周恩来,无需卧薪尝胆,也不需要像保尔·柯察金为共产主义的事业奋斗终身。大家都只是平头老百姓,踏踏实实,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就好了。

由赌谈至酒,由酒谈到做人,跨度好像是真有点大了,从李白扯到华罗庚,东拉西扯,生搬硬套,张飞打李逵,乱写一通,看官莫笑。

我是子非鱼,子非鱼,又焉知鱼之乐?

哈哈哈……

醉笔写人生

文/秋水寒冰

新年第一天,竟然就喝多了,当时还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下午照常带孩子去超市,按点做瑜伽,只是傍晚的时候突然犯起困来,结果这一觉就睡到了日上三竿。

算起来于酒上我是极少喝多的,印象里真正醉酒的记录绝对不会超过五次,一方面是我的酒量委实了得,一方面就我个人来说也并不贪杯,还比较排斥动辄喝的烂醉和一身酒气之流。喝酒,对我来说是比较小资的,是要有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心情合适的酒友的,可想要这三样全齐备,生活中真的不太容易。

醉酒的女人大煞风景,但薄醉却能给女人凭添几许可爱,星眸半开还闭,桃花满面春风,那种风情是很动人的。其实我也挺喜欢薄醉微醺的感觉,所谓杯酒浇块垒,醉眼看人生,朦胧看世界,在将醉未醉之中,在半梦半醒之间,心明明是清醒的,但人又是飘然的。彼时,脚下虽有点发软但脚步却很轻飘,人变得侃侃而谈,表情生动内心萌动,看什么都觉得美好,就是路人也有几分可爱。好象自已又回到最好的时光,处于最好的状态,生活依然是美好的让人充满憧憬的。“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那种慵懒与迷醉的滋味实在是有点幸福,怎么说呢,好象是恋爱中的女人,有被宠的感觉。

可是生活中这种感觉并不是随手可得的,喝点酒容易,找几个酒肉朋友也简单,但喝出情调来实属不易,酒桌上多的是应酬,多的是敷衍,说的是官话套话客气话,那种酒喝起来味同嚼蜡。我神往的是轻啜浅尝,细斟豪饮,是情投意合,是酒逢知已,是棋逢对手,要惺惺相惜,要击节三叹,要对酒当歌,要把酒喝出酒的本质:可怡情,可尽兴,可忘忧,可缓解疲劳,可释放情绪,可放松神经,可……可是想找这样的情境,谈何容易!更何况能把我喝到这种境界的人在我身边还真的找不出几个。

我的酒量来自家传,不要说女子,就是男人能把我搁倒也不是易事,要想让我达到微醺境界,没个七八两估计下不来,朋友们一起喝酒,我还没感觉呢,身边人已经七荤八素,不知嘴里说什么了。饶是现在身体不如以前,但半斤不上头也还是不在话下。喝酒和下棋一样也是要实力相当的,也许同桌共饮的人谈得来但喝不来,喝的来又谈不来,想两全其美实在殊为不易,与其为喝酒而喝酒,还不如喝杯茶去吧。

一分薄醉,十分浓情,如果不为应酬不为人情,酒实在是个好东西,有一种心情是只有酒才能明白的,有一种情调,是只有酒才能营造的,如果身边有合适的人恰逢适当的机缘,喝点酒是很怡然自得的。如果能以不醉为前提,保持一种率性的洒脱,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时喝的就不是酒,而是人的真性情了。如果可以,约上心怡的知已,多年的良朋,在春日温暖的好天气,喝上几壶佳酿,海阔天空的闲谈些风月人情,然后再相伴而行踏着月色归去,实在是人生快事。

花看半开,酒饮薄醉,都是最美最纯的境界,也是中国文化含蓄内敛的最好旁证,醉眼看世界,何处不可爱,醉笔写人生,何人不天真?还是李敖说的好:“有酒可要满饮,然后就去远行,唯有不等大醉,才能觉得微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