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毕业的散文

2023/02/05经典文章

关于毕业的散文(精选12篇)

又是一年毕业季

文/范井旺

十瞬等于一念,十念等于一弹指,十弹指等于一挥间。

四年,一轮回,一转瞬,一弹指,一个不经意的擦肩。

人的一生,有几个四年可以挥霍?又有几个四年值得珍藏?

又是一年毕业季,还未曾完全退去昨日的懵懂,就不知不觉的被推向离别的十字交叉路口。不曾考虑过别离,就不得不挥手说再见。最不愿,亲见离愁,如今离别在眼前;最不堪,依稀往事,一切浮现如昨日。每个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可纳百川撑万年船;然而,它又是如此的脆弱,甚至不堪承受离别之苦。当初,不止一次的幻想离开时会怎样的欢欣雀跃,直到这一天真的来临,触痛自己内心最脆弱的琴弦,才知道,其实不想走。也许,四年里收获的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成长。

四年,结束在夏季这个最美丽的季节,就像童话里最美丽的结局,带给人的总是最可爱的希望。夏花灿烂的绽放,依稀如你我昨日的欢颜,就像开在午夜广袤星空的灿烂烟火,倒映的是你我在短暂旅途中,遇到的最美丽的风景。绿影婆娑,如梦幻浮光白驹过隙,一个不经意的转身,已是昨日。

四年,恍然若梦。离别的愁绪总会笼罩在六月的天空,可是,阴霾之后总会有晴天。今天的分别,会是下一次相聚的开始。也许多年以后,再回首,你我会为今天的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而感动。回忆‘,不会仅仅是酸涩的泪水和离情别绪,一如时间之琼酿,总是越陈越香。梦想的道路上,总会有不一样的风景,无须驻足,更不必留恋。吹尽岁月的黄沙,才会捡拾到生命之真金。

多年离别后,抑或再相逢。如今毕业季,且行且珍惜。

怀念恩师

文/程海云

2015年8月9日,我的恩师——郜赛远,带着对生活的眷恋永远闭上了双眼……听到这一噩耗,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的恩师从此与我阴阳相隔。恩师啊!我没能赶上见您最后一面,这将成为我心里永远的痛!

恩师的一生充满坎坷,小学时代,母亲去世,他度过了没有母爱的童年,与父亲相依为命。大学时期,父亲因历史原因进了监狱,他靠勤工俭学,完成了大学学业。1966年,他受父亲牵连,被劝退回村接受劳动改造!27岁至42岁,人生的黄金时期,理想在改造中磨灭……十五年,人生有几个十五年啊!但他从无怨言,在磨难中挺了过来。

1981年他平反复职,重回教育战线。他有了妻子也有了儿女。他热爱家庭,尽心尽力。用微博的收入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几十年如一日;他爱护学生,课堂上是一位严师,课下却是他们的朋友与师长;他把一腔爱意完全给了家庭,给了学生,给了教育事业。

翻看恩师的遗物,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保存完好的毕业纪念册。他教过的每届学生,每个班级,背后全部留有名字,拍照时间,毕业年份……还有学生写给他的留言等,其中四句概况了他的一生:数尺讲台一生衷,三寸粉笔理无穷。赢得桃李满天下,感怀千古烛摇红。

恩师是我人生路上的知遇者,也是我最应感恩的人。那年我正上高中,他担任我的班主任,据说是校长钦点。因我所在的那个班大部分是县城高干子弟,一个个公子哥样,无视学校纪律,导致任课老师无法正常教学。恩师用他特有的管理方法,不到一个学期,把这些问题学生各个击破,让他们心服口服,到毕业时,恩师与他们竟然成为好朋友,而那几个让人头痛的学生,后来一个个都特有出息。

高二那年,由于家穷,我面临辍学。尽管平时恩师一直很照顾我,班里订的杂志与集体活动收取的费用他都为我垫付,就连我用的本也是恩师用考试的卷子为我订成的(当时是油印的卷子,只用一面)。但我还是无法坚持下去,学校几次催要学费,再加上那个月饭票不够,我连着三天每天只吃一顿饭,以致于饿得胃痛上不了课。就在我决定离校那天,去办公室和恩师告别。他一听就火了,从我手里夺过行李,让我在外面等,他去和教导主任求情。后来才知道,是他用自己的工资帮我把学费顶了,才保留我的学藉。那个时候恩师的工资也少得可怜!

从那以后,他总是为我开一路绿灯,为了节省饭费与住宿费,他让我住在他家里,每个学期只从家里带一些粮食给他,其余的不用我管,让我安心学习。可恩师并不知道,他为我所交的每一分钱我都记在小本子上,也记在心里,并发誓将来一定报答他的恩情……

我高考的失败让恩师很失望,而我却感到很知足。我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已经很幸运了。毕业那年,家里条件稍稍好转,我带着十二分的感激去看恩师,顺便把这几年欠他的钱还给他,可恩师坚决不要,他说对我的资助并没想过回报,只是尽一份责任而已。要说回报的话,将来不要忘记回来看看他。

幸运的是,恩师退休后与我在同一座城市生活,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去看他,我们聊人生,谈时政,但说的最多的还是他的弟子们,在他心里这是最值得的骄傲的,也是他炫耀的资本。

恩师啊,您安息吧!弟子们自发组织了治丧委员会,隆重召开了追悼会,缅怀您生前事迹,告慰您在天之灵!

愿恩师一路走好!

毕业季

他们躺在山坡上,自行车堆在一旁。能听到不远处学校的放学铃声,学生的嬉笑,甚至小道上一辆辆自行车带起的风声。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那么近,又那么远。他们高中毕业了,没有像他们之前想的那样有爆炸一般的快感,每个人只是躺在山坡上,享受这个夏天少有的清凉。

阿童,黎中高中部2007届四班学生。喜欢游戏和编程。高中三年靠维修各宿舍的电脑赚了不少外快。一脸宅男相,还胖,被林晖开玩笑说永远找不到女朋友。

林晖,黎中高中部2007届四班学生。喜欢漫画和电影。因为热血漫画和动漫看多了,会觉得夏天是个热闹的季节,会为夏天没有做些很有意义的事感到伤心。笑起来会露出八颗牙齿。

泽宇,黎中高中部2007届六班学生。喜欢游戏和旅行。因为是福建人,会说闽南话,跟家人通电话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邢睿,黎中高中部2007届四班学生。喜欢台球和杂志。和泽宇是老乡。是五个人里学习最好的一个,要回南方上大学,可能以后还会出国。看上去并不像是书呆子类型的邢睿让老师和同学对他后来的高考成绩大吃一惊。

王舜,黎中高中部2007届四班学生。喜欢动漫和篮球。刚上高中的时候很瘦,后来不知不觉运动细胞充满全身,变得又壮又高。擅长表情严肃地讲笑话给大家听。

高考前的日子,五个人会一起去操场转。夏日将近,却见不了这操场多少次了。学校取消了高三学生的课间跑操,一开始每到课间跑的时候,几乎全年级的学生都会趴在教学楼栏杆上,悠闲地看学弟学妹们在操场上挥汗淋漓、当牛做马的样子。后来就没有了,都坐在教室里刷题,堆在教室后面的书一摞高过一摞。很多学生去了外面的补习班,不再来上课。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拿到毕业证,报完志愿,清理宿舍墙上贴的海报。刻在桌子上的字成了唯一保留下来的痕迹,证明这一届学生的存在。这五个人也是,高考结束后,处于分别的临界线。

“阿童,你啥时候减肥?”王舜打破了山坡上的寂静。

“啊,你这家伙为啥现在说这个……就这个夏天吧,反正闲着,找点事做。”阿童说。

泽宇转过头来,“你咋跟林晖越来越像了呢,总是夏天夏天的。”

“他说得有道理。”阿童嘟囔了一句。

“我想暑假去个地方,好不容易不用想别的事了。开玩笑,这可是高考之后的暑假啊!”林晖把头枕在胳膊上说。

“去个凉快的地方。我是不想在这火炉子里待了。”躺在一边的邢睿哑着嗓子说。

王舜坐起来掰了掰手指:“话说,第一次躺在这坡上还是初二的时候。”

“这坡上也没什么好看的。”泽宇说。

“这就是给咱高中毕业之后留的地方。”王舜回道。

大家都不说话了。谈及到毕业,很多话提到嗓子眼,却一直难以说出来。

那天,八点的时候天还没黑,火烧云在天边卷成一团一团的,那景色,随便挑一个角度都会拍出很好看的照片。五个人骑车回家,骑到岔路口的时候,互相给对方说再见,祝好运。林晖在日记本上写下高中最后一日的见闻:山坡上,没有进行完的话题,没有规划好的夏天,八点钟的夕阳和复杂的我们。

那个暑假,邢睿和泽宇都回了福建,王舜和父母去欧洲旅游,阿童提前去了以后要上大学的C城熟悉环境,林晖去了上海。邢睿几乎消失了整整一个暑假,听泽宇说他回了乡下的外婆家,那里没有网络。泽宇给大家寄了福建的特产,在五个人的讨论群里发了几张他和父亲出海打鱼的照片。王舜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在群上分享当天的经历和照片,说欧洲很干净,水特别清。林晖说他住的宾馆楼下有家很不错的拉面馆,有机会大伙一定要来上海吃。去C城的阿童在一个便利店做临时工,说老板对他很好,考虑上学之后还会去那赚外快。

大家就这样分开了,像水滴汇入不同的分流。山坡上没有了五个人的踪影。夏日的那里,还是能看到八点的夕阳,还是有燥热的风吹过。他们会想起那个山坡,和那种时而愉悦时而忧伤的心情。没有五人帮的夏天还是会一个一个地过去,在他们想起彼此的时候,和没有想起彼此的时候。

青春不散场

文/玉芝

青春是烟火高燃时的瞬间,青春是第一次努力付出却没有成功时的微甜,青春更是我们生命里的四月天,温暖了我们短暂而又多彩的人生。

以前认为“毕业”二字是那么的简单,简单到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但当自己真的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当看着宿舍空荡荡的时刻,当拉着行李箱慢慢地走出校门的那刻,才知道原来我们正在告别的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或许它就印在一年又一年欢迎新生的条幅里,停留在青春恣意飞扬的记忆里。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毕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承认与否,我们总是要结束这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可伤感之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而且必须向前走,虽然从此以后再也不能由着性子的玩闹,可偶尔的偶尔,耍一下小性子,还是那么可以的吧。至少让枯燥的生活多了一丝慰藉。

或许只有对校园渐行渐远的我们才真正的懂得校园生活的意义吧。虽然,今天我们毕业了,即将离开那四年相伴的校园,离开四年相伴的室友,还有那每顿都要骂但仍然开心咽下去的食堂菜,还有还有……但是我们与青春的约会却不会因这次的别离而就此散场。

或许只有自己真正的踏入社会,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时,在每天机械的重复着相似的工作,以至于思想麻木的时候,才会想起对那一方净土的眷恋,对那静悄悄的图书馆的追忆,想念那年穿着校服的自己,是那么的青春与活力,安静与文雅。

或许,在一个闲适的午后,独自一个人看到风铃随风摆动,轻轻摇曳,散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时,是不是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回想起那时的那时,宿舍阳台上的我们,三五成群,喝着啤酒,嗑着瓜子,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畅想未来却又互相挤兑。那样的时光是那么的俏皮可爱而又美不胜收,可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留下的只有记忆。

毕业的钟声已经敲响,从此我们真的从校园步入社会,从单身步入婚姻,从一个围城步入另一个围城,而我们却乐此不疲。因为我们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敢于尝试五味尘杂地生活。虽然毕业已去,青春不再,但是我们还拥有一颗青春活力的心,因为我们相信生命不息,青春不散。

避避风头

文/王俊霞

表弟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正在找工作阶段。可是,前一段时间,他几乎查遍所有的招聘信息,却发现只要是好一点的企业或用人单位,开出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应聘者要么是“211”大学毕业的,要么是“985”大学毕业的。

表弟读的只是普通大学,他只有望着这些“高标准”的招聘信息不停地叹气。然而,这几天,表弟再查招聘信息时,却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原来那些打着非“211”、“985”高校毕业生不要旗号的招聘信息,再也没有了。于是,表弟就兴冲冲地准备材料,前去应聘。可是,当用人企业看了他的应聘材料后,仍然拒绝了。表弟心有不服地问:“你们为什么不录用我?”

招聘企业直言不讳地回答:“因为我们要的是‘211’或‘985’高校毕业的学生。”

表弟有些气愤地说:“你们在招聘启事上也没标注啊?”

招聘企业回答:“因为教育部刚下达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凡教育部门和高校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严禁发布含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招聘信息。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们不标注,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取消了这项首要要求,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避避风头?”

毕业那天

文/贾红兵

在我高中上下学的路上,总会迎面望见一个美丽的女孩。

从哪天开始我和那个女孩对望的真记不清了,每天我们遇见四次,我超常的视力叫我在200米开外就能锁定她,那修长的身材、黑黑的长发,一双清澈得不能再清澈的大眼睛。

我们的对望也不是那种含情脉脉,顶多是一种青涩的窥望。有时一天没见着她,再见时她总是给我一个外加的微笑,喔,我会觉得空气都是甜的。我发表的第一首诗就是《望》,我想是她开启了我的文学之路。

这种对望戛然而止在毕业那天中午,那天我放学晚了,一出校门就看到马路上聚着一群人:啊!那个女孩正痛苦地坐在地上,自行车倒在一边,她前面停着一辆三轮车,我们四目相遇的霎那:那个痛苦和期待的眼神永远地雕刻在我的心灵深处。

而我竟然从她身边转身离开!我起码应该去搀扶她一下呀!

一定是因为我放学晚了,导致她分散了注意力而发生了车祸。

也许那一转身就是永恒了?真想能再次遇到她,说一声迟到了30年的问候:伤到哪里了?痛吗?

爱一个人 很简单

文/李菁菁

悠闲的午后,我最爱打开阳台的窗户,慵懒地坐在摇椅里,茶几上一杯茶,几本书。记忆的闸门打开,那个俊逸帅气的大男孩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

他是我的高中同学,因为爱他,师大毕业后便选择了他所在的这座小城。高一入学那天,只一眼便喜欢上了,从此,他住进了我的心房。刚到小城,向人打探他的消息,却杳无音讯,我的玻璃心儿怅然若失了好长一段时间。每到周末,便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期待着与他邂逅,但从未如愿。那天,毫无征兆地,不期然地与他在街上偶遇,虽然距高中毕业已经过去了四年,但只一个背影,我就知道是他。他的车后座上有一个女孩儿,应该是他的女友,几分钟后,他们拐弯了,我直行。那一刻,我心中的包袱落了地,他从此永远走出了我的心房。知道他生活得很好,我心安然。

这是我们那个年代最干净最纯粹的爱情,没有杂质,纤尘不染。爱一个人,很简单,就是希望他生活得幸福。我爱过你,无需你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倒计时

文/社会的角落观察者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倒计时刻。求学路上,最为难忘的便是高考倒计时。

许多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高考的模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记忆可能会日渐模糊,但始终没有灭失。

而对于高考的记忆,上重点的人印象尤为深刻。那些年,他们起早贪黑,头悬梁、锥刺骨,不食人间烟火,忘却儿女情长,没日没夜地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哏过的题比猪吃的剩饭还多……

特别是那些年里那些黑黑的马,简称黑马,他们更是如此。据说,黑马都有一个童话般变黑的过程,高中三年,前两年是积累,自我修正和突破,第三年冲刺并迅速封死涨停板。成为各名校录取名单上的精选股。

七月初,这些伤痕累累的学霸便迎来了翻身做地主的历史性时刻。正所谓胜者王,败者寇。这些六月里过五关斩六将的王者苦尽甘来,而当初在青春的田野里播下的种子也成长为累累硕果——数学:130;语文:125;英国老鼠:135;理综:250。

于是,清华大学开怀接纳。这一刻,所有辛酸变化甜美,黑眼圈泪成甜甜圈。黑马摇身一变,也成了白马王子。

时空飞逝,四年即将过去,伴随而来的是人生另一个重要的倒计时刻——大学毕业倒计时。

历经一千多个日子的改造,当初的村姑已出落成今日时尚的都市白领,曾经的二b青年也帅成现在的气质男。虽然都市白领最后不一定都嫁高富帅,气质男也不一定都迎娶白富美,但毕业却不可避免。

毕业倒计的日子里,我们整理论文,忙着实习,四处打听工作,都合节拍的话便相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课都上完了,以后也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毕业典礼开始,我们便倒数离开学校的日子。有的是一天,有的是一周,也有一个月以后才依依不舍离开……可不管是一天、一周还是一个月,结局却只有一个——大学终将散场!

但记忆必将永生难忘。毕业饭席,昔日好友+四年同窗+亲友团,这样的组合,或许漫漫人生仅此一次。难得!

我们都十分珍惜这次相聚,因为不知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人生有那么多的相聚,却无法不分别。幸好的是,我们都还年轻,再聚总不会太难。

我们举杯,共祝美好;我们交流,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倒计时刻越来越短,各自奔天涯的气息愈加强烈,倒计总是不可回避,就像我们每天在倒数生命的时光一样。

越是不可回避的越真实,每一个倒计时刻,都意味着一次全新的蜕变,所有的倒计时刻组合成我们的一生,华丽谢幕!

迟来的祝福……

文/小浪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

新年将至的日子里,总是寒意逼人。邮车载着温馨的祝福,温暖了冬日里的人们。单位里的同事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一两张新年的贺卡。

那时我在离家较远的一个城市工作。工作环境的差强人意,恋人的移情别恋,让我一度心冷似铁。这样的日子里,我总希望能得到好友亲朋的慰籍,哪怕只有一句祝福的贺卡,以温暖我日渐冷却的心。但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我都没能收到一张新年的贺卡。

节后的余欢渐渐散尽。又一个下雨的日子,我正对着漫天的雨水发呆,忽然,一声清脆的铃声将我唤醒。“你的贺卡。”我打量着邮递员递过来的信,怀疑地看了看他,又迅速地将目光转到信上来。是的,是我的!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那是一个来自冰城的女孩的祝福:萧萧北风,凄凄寒意,远字冰城的“读者”捎去我浓浓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一切还好?——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

她是我大学时的同学,那时我和她负责学校的文学社。我曾有一些作品挤占过省市报纸副刊的版面,又负责过院报的编辑工作,她喜欢并读过我不少文章。临毕业时,她在我毕业纪念册上留言:作家先生,发表的文章,能否寄给我一读?——永远的读者!

在那句祝福语下,她又用几行小字写道:本打算在元旦前寄出的,但想到“送炭何须待下雪?”也就改在了节后,为的是你天天都有过年时一样的好心情!

一股暖流盈满我的心头!是的,现今,真诚的祝福已被人们物化成华丽的词藻,包装鲜艳的贺卡,在节前蜂蚁一样地涌向街市的大摊小店,而一旦节日过后便销声匿迹了,或者遭遇废纸一样的命运给处理了,只有迟到的祝福不赶潮。

我接纳了这份迟到的祝福,并将这带着浓浓暖意的祝福贺卡压在了我办公桌的台板下。

匠士与酱士

文/李美丽

路过黄山脚下的休宁县,在当地负责文化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当地有一种“士”,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创见。

那不是学士、硕士、博士,而是“匠士”。

由于休宁县是国家贫困县,受教育原来就不容易,学完教育要找工作更难,为了这些农村青年的出路,创设了一个给初中毕业青少年就读的“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以老木匠当师父,培养专业的木匠。

得到师父认可而毕业的学生,授予“匠士”学位,并带上匠士帽拍照。

能获得匠士学位的青年,就已经是独当一面的木匠,不但谋生容易,也是很大的荣誉。

朋友告诉我,那个木工学校的校训之一竟然是:“我们不认为一个平庸的博士,比勤劳敬业的木匠对社会更重要。”朋友说:“匠士受到敬重的原因,是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匠士的学位比博士学位更难造假”。

我想起不久前,用假造学位在大学交了几十年的假博士;以不存在学校的博士学位诈欺多年的无毒专家;以及每隔一阵子就被踢爆的假学位事件,不禁感到莞尔。

王永庆先生被选入当代名人录时,坚持登录时的学历要写小学毕业,而不是别人主动颁给他的十几个荣誉博士学位。这应该是一种“匠士”的精神吧!因为博士某种程度上就是“酱士”。

这个社会学位被僵化、制式之后,匠士的精神也随之消失,其实是社会的重大损失。当我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看见唐的三彩、宋的青瓷、明式家俱、清代金佛……无数的玉器、木雕、金铜,就会看见许多匠士的灵魂在其中显影。匠士精神雕零后,谁与争锋呢?

走进最现代的百货公司,又有谁想过路意威登原来是一个作皮具的匠人?威治伍德是瓷匠?桥治杰生是银匠?斯华洛奇是玻璃工匠?最优秀的匠人是艺术家,最杰出的艺术家就是大匠,连最伟大的禅师都是“禅门宗匠”!

或者,回归这种匠士的文化,才能使文明回到一个素朴的基点,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才华坚持一生、以臻巅峰,他是用一生的努力发言,而不是凭着学历说话,我们不会想知道朱铭、杨丽花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就像我们也不必知道贝多芬、梵高是什么学历一样。

我的小学毕业季

文/李吴昊

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正似一个令人捉摸不定的梦,恍若云烟的过往与色彩斑斓的今朝,还有奇妙的未来,终将成为永远的历史。人生又似一本宏伟的巨作,用人生道路积累的一点一滴记录着自己的篇章。在人生的路上,唯有自己开辟的路才有价值。

回首毕业季前五年的过往,都是陈年旧事了。在那场独属于我们六(1)班的毕业晚会上,我们无一不褪去平日面孔上虚伪的妆容,化作友人之间真诚的一抹笑容。可谁又会知道,在这灿烂的笑容之下,却埋藏着一张张轻声涰泣的面孔和一道道心灵上的触痛。

发下属于我们所有同学的12岁生日蛋糕时,我们再没有了先前狼吞虎咽的吃相,只剩下细细品尝这难以忘怀的味道。面对小小的蜡烛,我们一同神色庄重地合上眼帘,郑重地在飘忽不定、昏暗的烛光中许下三个小小的心愿,并相互许下十年后在母校相见的诺言。最后,大家一起手握小小的彩色气球,一同高歌《明天会更好》,可没人知晓以后还能否再见。虽然我们说好不哭的,但从不让人看到眼泪的我从眼角流出忧伤的泪。

也许同学之间可能曾有过一些不愉快的摩擦与口角,但在这最后的离别之际,都算作过往云烟——随风而去了。当下的日子,自然要更加珍惜这64份友情。表面上再坚强的人也在角落里默默地流下两行无言的清泪。临别时想说的千言万语,只变成了一句——“愿君珍重”。

我们毕业了

文/陈孟蓉青

时间就像一把箭,一眨眼,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这六年的生活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在这六年的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各种味道。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舍,因为在这六年中包含了老师和学生深深的情意,还包含了同学与同学之间暖暖的友谊,还有我们每个同学对母校的留念之情。

其中我最舍不得的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因为张老师就像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他照亮了我们,却熔化了自己;他每次都会让我们学到更好的知识和更多的学习方法;而且他在给我们上课前都会做好准备,上课时他也会把自己最好的学习方法教给我们,在课外时他还会指导我们去学更多的知识。但这一次离开后,我不知道我们还会不会再见面,即使不会再见面了,但您的身影也会永远留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里,您永远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老师。

当然我也舍不得每天和我在一间教室里上课的同学啦,我更舍不得我的那些好朋友。我们的友谊是不能用任何事物来衡量的。即使我们分开了,我也不会忘记你们。因为我们的回忆是吹不散的——是永远都不会发黄的。写到这里时,那些我们朝夕相处的景象顿时就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出来:课间我们快乐地游戏和嬉闹,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辩论会时我们争得面红耳赤……我真的舍不得相处了六年的同学!我要永远记住你们——我的好朋友!你们也要永远记住我这个每天和你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啊!

最后我要在这里对我们敬爱的张老师说:谢谢您这两年来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的教诲,您的严格让我学会了做人;您的关怀使我健康成长;您的微笑使我充满自信。假如我能翱翔蓝天,那么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是您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您的教诲之恩使我终生难忘。

我也要对那些每天和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说:愿你们像一群飞奔的骏马,在知识的道路上疾驰,愿你们是大海中上的帆船,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我们是同学,我们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