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缝纫机的散文

2023/02/04经典文章

关于缝纫机的散文(精选4篇)

远去的缝纫机

文/付克发

七十年代初期,我家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这在村子里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它是我妈妈最奢侈的嫁妆。在那个物资相当匮乏的年代,能买得起一台缝纫机,一定是个有钱的人家。不仅有钱,还要人上托人,到大城市才能买得到的。

我爸是村长,一天到晚都在忙他的公务。回到家倒头就睡,根本不顾及家里的大小事务,一切家务活由我妈全权负责。妈妈的态度却是极好,从没有看见她发过脾气和有半点怨言,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几个兄弟姐妹的吃喝拉撒她全部负责,还得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白天劳动,晚上还要赶手工活。

我妈妈做衣服很认真,把人家的身材量了又量,村里的人都喜欢我妈妈做的衣服,既好看又贴身,不长不短,不肥不瘦刚刚好,价钱又相对便宜。每天晚上她都是熬到深更半夜才肯睡觉,第二天,天不亮又得起床忙家务。

我爸脾气火爆,刀子嘴豆腐心,口恶心善。他的牛脾气一上来,不管你是谁,想骂就骂。遇到纠纷,人们都纷纷来向我妈告状,我妈妈总是耐着性子给人们劝解调和,苦口婆心,将心比心,反复做思想工作,等她解释清楚后,人们话明气散了,气消了又和好如初。我妈妈也会制作如围裙、袖笼子之类的小玩意,免费送给大家。人们往往是愁眉苦脸地来,喜笑颜开地离去。

就这样,缝纫机成了左邻右舍感情的纽带,我家也成了村里的联络点、避风港、救助站。人们有啥苦、有啥困难都喜欢向我妈倾诉。邻里之间有啥矛盾和纠纷的,他们懒得去找我爸,反而喜欢找我妈调解。我妈却总是给我爸留足面子,维护爸爸的尊严和地位,背地里耐心给爸讲道理:“人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做人要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凡是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鲁莽行事,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不说,坑害了老百姓的事大!”因此,人们都竖起大拇指称赞我妈:“是贤内助,人们的贴心人!”她在村里的名声,比我爸的名气还大。

后来,工厂里生产的服装涌入市场,不但样式新颖,价钱也便宜。我妈的手艺就渐渐地淘汰了,缝纫机就被人们渐渐地遗忘了。但是妈妈却把它摆在显眼的位置,每天把它擦拭得一层不染。

搬新家的时候,她什么都可以不要,唯独这台缝纫机,说什么也得搬走:“你们现在嫌它老了,碍眼了,那时候全靠它养活一大家子人呢……”我们好说歹说,最后答应搬走,她才笑逐颜开,露出了笑脸。

直到妈妈去世多年,这台老缝纫机,仍像传家宝一样,一直摆在我家显眼的位置。看到它就仿佛看到妈妈那佝偻的身影,还趴在缝纫机上,温暖亲切……

网购快乐

文/连忠照

春节,当我们讨论起怎么购年货时,还是决定网购。

我们夫妻都是残疾人。每次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商品,跟商家无休止的纠纷让我们心有余悸。一次,我们在电器行买了一台洗衣机,不料刚拉回家,从车上卸下,洗衣机的底座就整个掉了下来。我们求人帮忙拉去退换,商家死活不退,说是我们自己弄掉的。

自从有了网购,妻子只需在家里一点鼠标,不几天,快递员便送货上门了。起初,每次她在网上买东西,我还担心,怕被骗钱,或者发给假货。妻子说没事,只要按照流程网购,货到验收没有问题后再确认付款,一般是不会被骗的。

那天,家里的缝纫机坏了,妻子打算在网上买一台电动缝纫机,价格近一千元,这对我们可算昂贵的大件了,再说这么大的东西托运能保证安全吗?看着妻子跟网店客服谈好价格,拍下缝纫机,把钱打入对方的账户,我有些担心。但是很快我们就看到了网店上传的发货快递单号,这让我稍微安心了些。

其后,每天我们都从网上跟踪货物运转的进度,四天后缝纫机就被送到家里。我们拆开检查,看到机器包装得很好,但安装试用后才发现,我们选货时看错了型号。买的这个型号没有锁边功能,需要换一个型号。我心里忐忑不安,这可是自己选择不当,人家会给退换吗?怎么好意思向人家说出这个换货理由呢?

哪知妻子跟客服一说,人家爽快地说:“没事,你可以延长付款期限,把机子寄回来,我给你换一个型号,运费由我们负担,到时你给我们一个好评哦,呵呵……”

当然,多天后,我们顺利收到退换的缝纫机,试用很满意,机子质量真是没说的。尤其是客服诚恳的态度,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缝纫机使用中不懂的地方,都能得到耐心的解答,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做“上帝”的快乐,我们痛快地给了网店一个好评。

现在,妻子成了网购迷,她觉得,网上购物,买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是一份快乐。

母亲的缝纫机

文/九月菊

我和老公奋斗多年,终于要搬入新居了。

打包行李那天,老公说那台老式缝纫机送人吧,或者卖给收废品的。我一听就急了,那怎么行,别的什么都能放弃,它可是我的心头“肉”。老公说它和新家的风格太不搭调了,欧式装修的房子,怎么能放一台老式缝纫机呢?

我自然有办法解决,买一块欧式风格的台布,把缝纫机罩上,上面再放上一盆仿真花卉,漂亮又不失品位。

和它的感情如此深厚,是因为母亲,它是母亲用过的东西。自从母亲离开我们后,再也没听过它“嘎达嘎达”的声音,静止得仿佛也失去了生命一样。它的确老了,台面掉了漆,机头上的商标模糊不清,即使浇再多的机油,曾经欢快的声音,也变得慢钝了。

可是记忆却不曾老去。母亲在机前忙碌的身影,我在旁边期盼的眼神。

小时候,在我看来这台缝纫机充满了神奇,而母亲就像会魔法,“嘎达嘎达”中就轻松实现了我和妹妹的美梦。一条小碎花裙子,一件方格子衬衫,甚至在已经短了的裤脚上接上一条花边,母亲总能带给我们惊喜和美丽,让我们在那个粗糙的年代里,始终怀揣一份美丽的心情。

还记得那条粉色的裙子,已经有些旧了,母亲买来一条淡紫色的纱巾,罩在外面,细碎的褶皱下似烟似雾,朦胧中美极了,让我在同学中出尽了风头。初中的时候,我有些保守,当母亲把那条白色的、带绣花的连衣裙做好后,我再也按捺不住一颗爱美的心,它清凉了我几个夏日,直到短小之后给了妹妹接着穿。

母亲从不丈量我们的身材,用眼睛一扫,就知道尺码。那是爱的目光,爱的丈量。有了母亲做的花衣裳,我变得自信;因为有了母亲缝制的书包,我爱上了学习;有了母亲帮我缝制的布口袋,我和伙伴玩得更快乐。

忙碌的母亲,不是在灶台就是在缝纫机前,年节时分更是忙。除了缝制自家的衣物,还要帮邻居做新衣,因为这样一台缝纫机不是每家都能拥有的。进入腊月,家里人来人往,喜气洋洋的,大人孩子拿着布料衣样来找母亲帮忙。母亲心灵手巧,衣样一看就会,剪裁得也合体,家里的尺子就好几个,有直的有弯的。临到年根底,母亲就是忙到不睡也要把街坊的衣服做出来,母亲说那个年月,谁家的孩子不盼望着过年穿新衣服啊!

日子总是向前的,那个年月终究要过去。我曾经枕着它的声音入眠,慢慢地,缝纫机的声音不再频繁地响起,我和妹妹更多地是买成品衣服穿,而母亲也逐渐地老了。当我们不再穿她做的衣服的时候,母亲还是想法发挥缝纫机的作用,把一些旧衣服找出来,挑出一些好看的花色,裁剪、上浆后缝制成鞋垫,密密匝匝的针脚压满了母爱。母亲去世几年了,家里还有好多双鞋垫,母亲细心地写上了鞋码。抚摸着它们,仿佛在和母亲对话,那些难忘的记忆,温暖的情愫,“嘎达嘎达”的声响,潮水般涌向眼前。

这样一台缝纫机,我怎能把它抛弃?看着它,仿佛看见母亲在遥远的天边注视着我,并和我一同感受如今的美好生活。

我家的缝纫机

文/丁继坤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对改革开放前农村穿衣现状的真实写照。在那个年代,我家的缝纫机却是立了大功的。

提起我家的缝纫机,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那是1976年,公社给我们生产队分了一台“标准牌”缝纫机指标,想要的人很多,但只有一张供应票,队长很为难。眼看着限定购买的日期已到,再耽搁下去指标就要作废了,最后只好采取“抓阄”的办法来决定。就在规定购买日期的当天上午,会计拿上供应票证,把在村口干活的村民召集在一起,说明了抓阄的规则,然后按照人数多少捏了几十个阄,用手摇了几下,就开始让大家去抓。真没想到,我妻子在抓到阄后打开一看,上边竟写着一个“有”字,那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形容。但回头一想,一台缝纫机150多元,在当时一个劳动日值只有两角钱的情况下,要想购买谈何容易,真是喜忧参半。但日思夜想的供应票好不容易到手,就决不能放弃,我们东拼西凑筹足钱,终于从商店买回了缝纫机。

缝纫机买回后,吸引了左邻右舍前来观看,大家七嘴八舌直夸有了缝纫机的好处。因为妻子从来没有学过缝纫、裁剪技术,刚开始做活时,经常不是这里剪错,就是那里缝错,返工的事情经常发生。但她从不放弃,在缝剪中请教、学习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勤奋努力,妻子终于掌握了缝纫技术。从此后家里的缝缝补补、过年过节做衣服,缝纫机派上了大用场,结束了妻子手工劳作的历史。

逢年过节,是我家缝纫机最忙碌的时候,在给全家人缝补衣服的同时,邻居们也将自家的衣服拿来,你一件,她一件,应接不暇,对此,妻子从不厌烦,总是笑脸相迎,热心接待。只见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料,在妻子的精心操作下,变成了一件件各种款式的新衣服。当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欢度佳节的时,妻子脸上布满了笑容。就这样,“哒、哒、哒”的缝纫机声,伴随着我们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缝纫机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缝纫机在过去年代所做的贡献,永远留在了我们这代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