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老妈的文章

2023/02/06经典文章

关于老妈的文章(精选10篇)

“书痴”母亲

文/叶炳昌

暑假期间,回世界客都梅州老家——仙湖仙家村小住了近一个月。除去一般应酬,我几乎一直在家陪我老爸老妈。爸妈都是近八十的人了,托天之福,他们的身体总体健康,这就给我们晚辈有了许多尽孝的时间与机会。然而,这次休假留给我的最深感触,是母亲近乎发痴的“读书写字生活”。

妈说,她的童年很苦很苦,光是卖给人家当“童养媳”“接脚妹”就有两三回。在那“吃人的旧社会”,一提起生活的困苦来,就会一把鼻涕一把泪。读不起书的她,偏偏对读书感兴趣,可生活重压之下的她,只是上过三年的“夜校脱盲班”。如今,四代同堂的老母亲,似乎才开始了她的读书生涯。她的睡眠很少,早早起床之后直至晚上睡觉之前,总是纸笔齐备,要么在门口、要么在桌上伏案写字,中午也不休息。虽然,所写内容无非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和阿拉伯字,可那刻苦执着的劲儿,实在令人钦佩。

不时,妈会拿着她的作品问我:“这是什么字?你给我打几分?我当年可是当班长的,每科都一百分呢!”说完,老人家会说上一段当年的奇闻轶事,再来上两段即兴但绝对押韵的顺口溜儿。妈妈记得最熟的,是毛主席这段语录:“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而且,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脱口而出,原来,这段语录,是妈当年在当班长时,经常要在班上领读的,所以记得特牢,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她学习的座右铭了。

老爸是退休的中学老师,对老妈这“总是三年级的老学生”有点哭笑不得。妈常偷偷与我耳语:“你爸很不是东西,我读夜校时问过他几个字,他老怪我记不住。以后,我再也不问他啦。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要……,要……”我深知,严父从心底里真爱着妈,比爸大一岁的妈,常以大姐的身份欺负老爸。特别是去年摔跤致使右手骨折后,每次洗澡、解手都要老爸侍候,明显有些“撒娇”,可爸无奈,时有牢骚,有怨无悔。

如今,妈妈仍在看书学习,刻苦而不厌烦,执着而且努力。每每看到老妈在大门口用两张凳子伏案写字的身影,每当老妈向我诉说她当年扫盲学习的快乐情景,我就有种难于压抑的本能的学习欲望。是呵,读书学习是一件快乐与开心的事,且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不论“书中还有颜如玉”,“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理,没有文化的人,是愚蠢的人!个人单位也好,国家企业也罢,民族团体也行,其文化素质决定着兴衰荣辱,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人生最高境界,才能升华人生品格,才可实现精神与财富的富足。

悲观主义者老妈

文/李晓

我妈是一个严重的悲观主义者,她啥事儿都要反反复复琢磨个不停,思维方向喜欢往事物的黑暗深渊里不加限制地滑去。

我倾诉一下我妈的悲观主义吧。比如我乘车,她害怕出车祸,我乘飞机,她担心出空难,我步行,她又怀疑我眼睛近视把大树撞到了……那年,我去湖南长沙出差,那时还没开通高铁,坐客车又换乘火车,路上周转要折腾二十多个小时,到了长沙,我疲惫不已,倒床便睡,手机调成了静音。醒来,我看见手机上有20多个未接电话,全是我妈打来的。

我妈啊,就是这样一个心有千千结的人,差不多每件事情都是踩在钢丝上想问题,常把自己搞得心惊肉跳。所以我妈神经衰弱,几乎夜夜睡不好觉,常常在黑夜里心里装着事,早早地爬起来,等窗户被晨曦一点一点擦亮。

我从来没见过外婆外公,在我妈十多岁时,他们就已经被艰苦的生活折磨得离开了人世。所以我人到中年,身体里还有空荡荡的感觉,嗷嗷待哺着,我偶有在旷野中张开双臂想拥抱一种什么的冲动,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我是想拥抱一种慈祥长辈的慈爱入怀,在我生命里排列的长辈亲人中,外婆外公,他们一直空缺着。我观察我妈有时眼神里也有过这种空洞,这种空洞从她的童年迢迢而来。咳!我们长长的一生,有时还是走不出童年的那一片苍穹。

四年前的春天,我爸患了一场大病住院,他感觉背部疼痛似有一根钢刺插入。经过CT检查,发现我爸背部有小团阴影。我妈当时就吓得瘫软了,她抓住我的手说,你爸啊,在家里就喊疼了,肯定是癌细胞扩散了,我们院子里的王老头就是那症状,那个阴影就是肿瘤。我对妈生气地说:“妈,你不要这样瞎想。”我妈在医院走廊焦急地打着转儿,嘴里嚷嚷说,哎呀,我的儿子怎么也不相信我呢。她小小的身子蹲在外面石阶上夕阳西沉的阴影里,肩膀抖动,我妈哭了。

我妈似乎在慌着给我爸准备后事了。她回家翻箱倒柜去找我爸的标准照片,要拿来做遗照,发觉没一张合适的照片。于是,我妈慌慌张张地赶到医院,还喊来了照相的师傅,把我虚弱的爸扶起来,我爸皱着眉头问:“又要喝药?”我妈说,老头子,我喊照相师傅来给你照个相。我爸顿时感到天空有雷声滚过。

后来经过深入检查,我爸排除了我妈认为的癌。我妈摇晃着头,笑了,不过她好像又有一点不甘心——自己认定的事一般是不会有错的。

我妈和我爸,常常在家里谈谈生死话题。有回我妈对我爸说,老头子,你比我大整整8岁,你应该走在我前头。我爸又被我妈气得缺氧一般捂住了胸口。我爸大声说,你是不是在等我早点死,去跟那个跳坝坝舞的刘老头。我妈还嘴道,是啊,我就是要跟刘老头,他不像你这个不爱活动的老乌龟。刘老头教我妈笨拙地跳过几场坝坝舞。那次,我爸和我妈之间一连10多天没说过话。我感觉,我妈和我爸啊,常用这种互相折磨的方式来表达彼此最离不开的感情。

每次去我爸妈在老城的家,离开后下楼,我回头看那青苔爬满外墙的破旧灰砖小楼,总有趴在三楼阳台上目送着我的妈,走了好远,感觉那目光在空气里一直追随着。让我而今养成了一个错觉,走在路上,总发觉后面有人。

前不久去爸妈家,饭后看见我妈坐在小板凳上嘴里慢慢蠕动着,她忽然张开嘴,一眼望去,空空牙床上,我妈已经没几颗牙了。

妈,我这奇葩的妈,您心里盛满了万千思虑,把您的人生才压得这么沉重,这或许就是最深沉的爱。

品茗忆端午

文/肖敏

刚沏的绿茶叶在杯中悠然舒展,将脉络清晰呈现的同时,那淡淡的茶色便在清泉中肆意渲染,徐徐下坠,犹如身穿嫩绿晚礼裙的精灵悄然到来,化作平凡、历经磨练,将甘甜化作回忆,停留在唇齿之间。

“好苦啊!”儿时的我猛灌一口老爸杯中的浓茶皱眉说道。

“哈哈,这是茶叶甘甜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味道。”老爸一边说,一边将我那撮调皮的鬓发捋到耳后。

什么是生活的味道?当时的我还是个孩子,心性无知“无味”。如今,重启回忆的宝库,一幅幅温馨的夏收画轴渐渐展开。

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太阳的余晖中蹦跳追逐着回到了家门口。红漆大铁门紧闭,犹如鱼肝油瓶盖,怎么也打不开。在碾麦场上撒欢游戏,便成了我进不了家门的无奈之举。

当地平线将太阳光彻底淹没,守在家门口的我终于盼到了父母熟悉亲切的身影。在阵阵清风的簇拥下,父母挽着竹篮、扛着锄头、踩着余晖归来。

简单的晚饭过后,老妈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碾麦场纳凉。她从柜子里取出五颜六色的绣花线,选好颜色及长度便开始搓花花绳了。老妈做的花花绳颜色鲜亮、搓的劲道适中不会紧到拧疙瘩,也不会松线不成绳。

天麻麻亮,老妈就把我从睡梦中叫醒,给我的脖子、手腕和脚腕上都绑上花花绳,真让我有恍若变身成哪吒的错觉(就差三尺红菱)。揉着睡眼惺忪的睡眼,便问为什么要带花花绳?老妈告诉我,这是过端午节的传统,带花花绳寓意消灾除病、保佑平安健康。

这天,同学间的炫耀一点也不亚于世界小姐的选美大赛。在分项赛上,我的花花绳勉强拔得头筹,可是综合比分我就名落孙山了,因为没有香包。看着同学身上的五彩、馨香的香包,心中莫名的羡慕嫉妒恨。

中午悻悻回家,刚进院子,就瞥见灶台上的大铁锅冒着热气,飘出一阵淡淡的香草味。进房门,又看到一个个缩小版的亮黄色小布袋,绑着蝴蝶结,“圆肚子”上还绣着一朵小巧的粉色花朵,鼓鼓囊囊地堆在茶几上。此刻,怒放的心花一直蔓延到嘴角、眼眉。这是老妈的手艺!我将香包放在鼻端使劲地嗅着,然后小心翼翼地绑在胸前的衣服扣眼上,飞一般地从堂屋轻盈地蹦跳出去。

洒上水的庭院弥漫着清新,餐桌、椅子也已到位。热气腾腾的厨房里,老妈正催促在灶台边烧火的老爸灭火出锅。我寻着香味向锅里张望:哇哦,是蒸糕耶!我伸手捏了一颗躺在糯米上的胖胖的花生粒,快速放到嘴里咀嚼,甜、香、脆一下子就将我肚子里的饿虫全都引了出来。由于农活忙,老妈来不及专门包粽子,于是端午节吃蒸糕就成了我们家独有的小传统。不大的餐桌中间,一盘冒尖的蒸糕顶端洒上白糖,仿佛的太白上六月积雪,在鲜嫩的农家野菜衬托下更显清秀。爸妈好似山间一双老翁,在细品美食慢饮茶的同时,向桌边调皮的孩童讲述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啾啾啾”,窗外的鸟叫声将我从沉思中唤醒,不觉杯中茶水已干,再添之、品之,茶味已淡。不是么,这随处可见的香包、花花绳和口味独特粽子,的确是精美的,但浓厚的商业化节日氛围,却让人感到一阵“味淡”。已到而立之年的我,在经历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后,才真正地明白了父亲口中“生活的味道!”

让我为你唱首歌

文/寞儿

山水流转,我见得不多。可是你的容颜,女儿我却牢牢记在心里。

接近五十年了。女儿亲眼见证了你是如何从一个人称“二妮”的美丽乡村女子,一点点、一天天变成今日苍老却仍是不服老的老Z太太。记得老爸曾对我们兄妹说:“孩的生日,娘的苦日!你们要对***好!”可惜,我记得老爸的话,却不曾把这话完完全全落到实处。

小时候,不懂得生存的艰难,不知道体谅你做母亲的心,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让我等一年和弟弟一起上学。在羡慕别人和埋怨你的心理驱使下,我丢下了放猪的鞭子,任那百八十斤的猪钻到邻居的菜园,自己一个人跑到学校。我清楚地记得,当你被邻居叫骂着,找遍整个村子,最后把女儿从一年级教室拎出来的时候,是怎样一边哭着一边把我和猪一起赶回家去……

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倒你,你成全了女儿想尽早走进学校的愿望。我知道,我唯有好好学习,回回考试拿第一,才会对得起你。记忆中,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兄妹几个的本子都是正面写了反面写,铅笔写了钢笔写;我们的书,也有哥哥用完弟弟接着用的时候。或许就是这样艰苦生活中养成的习惯,使我到现在仍是不肯浪费一张纸,看过的书总是保护得板板正正。

上中学了,我开始住校。那时每家都会给孩子带一盒咸菜,作为一周的主要副食。只是,每当我打开饭盒,那切成均匀的长条形的、油汪汪的、带着酱紫色光泽的、上面撒了绿色葱花的腌萝卜 , 总会引来同学艳羡的眼神和抿了又抿的嘴。老妈,你就是这样,总会把苦日子尽量过得有滋有味,把苍白的日子缝成一朵花,就像你给我织得那件绿毛衣。

真的,老妈,你一定记得,那件绿毛衣,女儿我上大学时还穿着呢。

那本来是姥姥给你织的毛衣,是你结婚时的嫁衣,因为实在买不到红毛线才买的绿色毛线织成的嫁衣!是你每个冬天用来御寒的最像样的衣服。你说,女儿大了,要穿得好一点。你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新的,就把自己的毛衣拆了,按照我的尺寸重新来织。昏黄的灯下,我看见你那一针一针的翻飞;一觉醒来,我听见你嘟哝“又错了一针”,然后是刺啦刺啦拆掉的声音。不知道这样的夜晚过了多少个,当我穿上那个前身有一个大大的玫瑰花图案的毛衣在你面前转来转去时,我相信,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子,虽然那毛衣的绿色已经有些泛白!

87年,我大学毕业了。为了帮助家里减轻一点负担,也为了报答老妈你,我自愿承担起供弟弟上大学的费用。那时每次回家,你都要一遍遍问我,钱够不够用,不够用千万不要硬撑。你仍把我当成小孩子一般操心我在单位的吃住。

89年冬天,毕业的弟弟有了工作,我也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婚礼前一天,你拿出了一个用花手绢包着的小包,小心的递给我:“这几年,你为家里没少出力,这点钱,基本上和你供弟弟上学的钱差不多。咱家情况你也知道,爸爸妈妈给不了你太多。你以后嫁到人家了,要好好孝顺老人,尊重丈夫,照顾自己。需要什么,就拿这钱去买吧!”那一刻,我泪如雨下。老妈,你养了女儿20多年,供我吃,供我穿,供我上学。现在,家里条件刚刚好了一些,你又这样把我“白白”地送给人家还外搭嫁妆!

而今,我也结婚20多年了。这些年,我不敢说自己是个优秀的儿媳,但却自问对得起公公婆婆。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了他们,我总是给公公婆婆买好看的衣服,买舒服的鞋子,买他们喜欢吃的,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陪他们去看扭秧歌耍龙灯,却很少回家专门伺候你几日。我总觉得,你是生养我的亲妈,我对你照顾不周你也不会生气。就是这种思想的作怪,多少年来,我忽视你,忽略你,当两方不能同时兼得,我总是宁愿委屈你。今天仔细想来,当你知道我给婆婆买了耳环却没给你买时,你该是多么失落啊。

可是,老妈,你在我面前从不表现你的失落。你总是告诉我,嫁到婆家,就要时时事事为婆家着想。你这样嘱咐我,更是自己这样做。你很少到女儿这里来,偶尔来一趟也是送点东西看看我然后就走,甚至连水都不喝一口。你说我们家人口多,老少几代人,你不想给我带来不方便……

老妈,你这样做,女儿是该感谢你呢,还是责备你呢?不,我应该责备自己才对!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做母亲二十多年,却还是没能好好待你,我是多么不合格的女儿啊!

今天,是女儿的生日!若干年前的今天,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我能想象到那个冬天,在那个房门朝北开、用生产队的仓库改造成的屋子,你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又是带着怎样欣喜的神情,注视着我这个小小的生命……

“孩的生日,娘的苦日!”亲爱的老妈,感谢你给了我生命,感谢你给了我今天拥有的一切!让我为你唱首歌吧,用每一个音符,记录你的喜怒哀乐。给我你的手,靠在我的肩头,我要把你所有风雨挡在身后,让你看见幸福的颜色。

烙在心中的疼痛

文/木子秋实

记得是个飘雪的季节,奶奶随纷纷扬扬的雪花走了。她走完了风霜雨雪,踉踉跄跄的91个春夏秋冬……

奶奶走得匆匆,走得让人不舍;奶奶走得从容,留给我的是烙在心中的疼痛。

一个冬天的一个傍晚,漫步街头,残阳烧红了天边,燃尽了最后的激情,夕阳西下的绚丽,让我体悟了从容的魅力。可就在此时,我们接到了奶奶病危的消息,来不及多想,火速赶到了乡下姑姑家。刚下过雪,雪花把乡村妆点得萧索、肃穆,积雪覆盖了院落,我的心也不免染上了苍凉。“黑子”没如往日的“汪汪”,夹着尾巴尾随着进了屋子;昏黄的灯光,满屋子的乡亲们,面带忧伤复杂的表情,屋里的气氛凝固了。炕上,奶奶依偎着姑姑,脸色蜡黄,没有血色;痛苦的呻吟,带着颤音的哼哼声,让人听了心跟着颤抖。见我们进来,屋里寂静的人群沸腾了:“哎呀!孙子、孙子媳妇来了,亲人来了!”奶奶见了老公和我,浑浊无光的眼睛闪烁出了瞬间的光亮,她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一个字儿。老公纵身上了炕,抚摸着奶奶枯干的手说:“奶奶,咱去医院吧!我送您去!”奶奶的手动了动,却没看孙子。我心忐忑走到跟前,奶奶渴求的眼睛盯着我,倒像我是她的救命稻草。奶奶要和我说什么?想想一个月前,我和奶奶……唉!谁想奶奶……见我怔着,老公碰了碰我。我恍然大悟:奶奶是让我完成她二十多年前的叮嘱……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奶奶,心中有份期待。

八十年代中后期。从大连旅行结婚回来,听说奶奶从乡下回来,老公和我要去见奶奶,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奶奶。早听他说,他和奶奶最亲了,没有奶奶就没有他。于是,我心中勾勒了一个慈眉善目的奶奶形象,满心欢喜地来到奶奶家,老公拉着我到奶奶跟前儿。初见奶奶,她端正地盘着双腿坐在床头儿,穿着老式的大襟衣服,头发梳得流光,发髻盘在后边,聋拉着脸,褶皱的脸写满威严,特像威面八方的“太后”老佛爷,哪有半点儿慈祥?老公介绍说:“奶奶,这是您孙媳妇,怎么样?”奶奶盯着我,左瞧瞧右看看,那目光不像在看人,像在看一头母猪,估摸它能生几个猪仔儿。约摸几分钟,奶奶乜斜着眼睛说:“要说小模样儿是没挑,细皮嫩肉挺俊的,可好看不一定中用,那小细腰儿一阵风能刮折了,她能奶孩子吗?”我羞红了脸,恨不得有地缝想钻进去。都什么年代了,真把我当成母猪了?老古板!老公岔开了话题:“你看我奶奶就是智慧,会拐弯抹角地夸人,哈哈!”

不管老公如何打圆场,第一次见面,奶奶便给了我这样的印象:一个不近人情的老古板。

后来我也没如她所愿,给她生个重孙子,反而生了一个重孙女;尽管女儿漂亮可爱,可没能在奶奶心中掀起涟漪。她看着襁褓里的重孙女,反倒说:“你还能再生个孩子吗?”我没接下言。她明知不让生二胎,说此话的目的显而易见。其实,自生了女儿以后,我像变了个人,身体健康了,精神也好了许多。女儿给我带来了幸福,给我带来了活力。可我不能敷衍奶奶,也不想承诺什么。

日子一天捱过一天,一晃就到了春节。春节对我来说已失去了新鲜感,因我的继母婆婆有言在先,心脏不好不管奶奶,公公年岁大了,多少也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每年春节,只好由我们去陪奶奶。也许奶奶经历太多了,她的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的电视故事,兴许很难吸引她的眼球,所以她很少看电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她从不看春节联欢晚会,这可是一年一度的电视盛宴啊!电视机只能无奈地在那儿静静地休眠。我满腹委屈,谁不喜欢看春晚?可因奶奶我们却不能第一时间收看春晚。吃完三十儿饺子,听着窗外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只能陪着奶奶听她唠叨。奶奶是老公最挚爱的人,没有奶奶也没有他。因为在老公出生时,婆婆难产,出生婴儿该是呱呱落地,可他却没有声息。奶奶灵机一动,拎起孙子照着屁股啪啪两下,“哇”的一声,把孙子拉回了人世。回忆奶奶的一生的确不易,于是我再不满也只能忍着……

我和奶奶躺进被窝,她便开始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了奶奶心酸的往事,我那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想想都惭愧。

那是日本人占领中国的战乱时期,爷爷在沈阳经商,奶奶留在家里照顾她的公公,身边还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还得种地、拾柴、养猪、养鸡,风里雨里,受尽折磨。公公脾气古怪,一不高兴就拿儿媳出气。奶奶是个要强之人,心中受不了委屈,一委屈就顶嘴,可公公哪容她不顺从?拿着扫把满大街追着打骂,惹得村上的乡亲哭笑不得……奶奶心里委屈去娘家诉苦,可她的父亲和公公是光着屁股长大的发小儿,不会替女儿说话,反倒说女儿不该顶嘴,以顺为孝。从此,奶奶就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了。

那年,也是雪花纷飞的季节,快过年了,奶奶带着孩子们去沈阳和爷爷团聚,到了沈阳下火车时,站台上到处是拿着寒光闪闪刺刀的日本兵。奶奶拽着三个孩子,战战兢兢地穿过岗哨。路过铁路时,有一列火车停在那儿,大概是在等时间,奶奶回家心切,决定从火车底下爬过去。等她们爬过去后,人刚起身,拍了拍尘土没走出几步,那火车便咕咚咕咚开动了。望着拉着长笛、冒着白色气雾远去的火车,奶奶吓出了一身冷汗。老天爷呀,真悬!大过年的差点没了命。

可奶奶哪里知道,等待她的还有腥风血雨……

到了沈阳,一家人团聚了。爷爷每天去上班,偌大的院落里,只有奶奶和三个孩子。东北的冬天很冷,孩子们冻得围着被子坐在热炕头儿上,唧唧喳喳地吵闹着,奶奶也不管,任他们疯玩儿,忙着去西屋收拾东西。西屋没生火炉,她冻得瑟瑟发抖,收拾爷爷带回的年货,准备做好年饭过个团圆年。奶奶喜上眉梢,好不容易盼到了年,孩子们也解解馋……

“妈,妈呀!救命啊!救……”一声声惨叫从东屋凄厉地传来,奶奶跑进东屋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个穿着褴褛的疯子,正挥着砍刀举过头顶,上下翻飞着砍刀,滥砍两个五、六岁的女儿。奶奶看着被砍得血肉模糊的女儿们,心痛得颤抖着,身子往下沉。可她看到随着砍刀的起落,被吓傻的儿子满脸鲜血。儿子是王家的根,拼着性命也要保住啊!她急了,来了蛮劲儿,蹭地一下窜了过去,拉起儿子就跑,边跑边扯着嗓子喊着:“救命啊,杀人了……”

这一声瘆人的喊声惊动了四邻,五六个壮汉,拿着斧子、铁锹、木棍跑进屋子,乱棍把疯子制服。可怜那两个女儿,才五六岁大,没能穿上新衣服,没能吃到年夜饭,没能参悟人生,便遭遇了飞来横祸,悲惨离世。这个年,泪水被奶奶淹没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的眼前,晃着两个女儿的脸,那被砍得血肉模糊的脸……

我被奶奶的遭遇震撼着,我想当时的奶奶,一定听到了心碎的声音,一定是心碎了的疼吧?奶奶自言自语:一个疯子又能把他咋样?只能被家人关起来,从此不见天日。怪只怪那两个孩子命苦啊!

我含着泪水安慰奶奶:“奶奶,您保住了我爸啊!您的大儿子!”奶奶脸上有一丝安慰,又瞬间消失了。说了句:“唉!睡觉吧!以后啊,奶奶托付你点事儿……”

那晚我失眠了,看着睡着了的奶奶,安详的脸上透着些许慈祥。隔着窗帘的缝隙,数着寒夜里天幕上格外发亮的星星,我想奶奶就是其中的一颗吧,是一颗普通的,没有名字的星辰,安静地高悬在天际,闪烁着微弱恒久的光辉。望着无数颗星星,我迷茫了,猜不透奶奶会托付我什么……

人是奇怪的生灵,一旦有了心灵交汇,那么,一旦遇到人生取舍,就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那年,我意外怀了孕。女儿开玩笑说生下来吧,有个弟弟、妹妹多好,省得和你一样孤孤单单的。老公在一边说了,别瞎说了,生二胎公务员还想干吗?于是女儿和我打赌说,妈妈,你信吗?这事儿啊,我太太(曾祖母)知道了,肯定想要个重孙子!“我嘴上没说什么,也默许了女儿的说法,那老太太巴不得有这机会呢!

一天,我们去看奶奶,女儿爱和奶奶恶作剧,跟奶奶挤眉弄眼:”太太,我告诉您个特大喜讯!当当当!我妈怀孕了,您说该要吗?“奶奶听了,仔细端详我的脸说:”真是个小子,可是……“没等奶奶说完,我直接了当地问奶奶:”奶奶,您是说我即使被开除了,也要给您生重孙子吗?“

奶奶板着脸说:”你说啥呢?我能忍心让你再遭那份罪?再说,好好的工作哪能白瞎呀!就你那身板儿我可舍不得。“

奶奶的话一出口,我倒尴尬了,也让我吃惊,心里热乎乎的。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说实话,您不希望我给您生个重孙子?“奶奶说:”要说不么,那是假话,可政策不准超生,你身体又赖巴,我宁可不要重孙子。可有件事儿,你要替我做……“

奶奶蹭着小脚,从柜子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包裹,放在床上慢慢打开。不看则已,一看我害怕了,是一套寿衣。奶奶平静地告诉我,这是她六十六岁那年,一针一线缝制的,现在她已七十多岁,遭过的罪数不过来,也要强了一辈子,去那边找爷爷穿得不能凑合,要体体面面、利利索索地离开。奶奶指着一件件寿衣告诉我,应怎么个穿法儿,都有什么讲究。面对伤感的死亡话题,奶奶平和地给我讲解,没有半点忧伤,那种淡定从容的叩问,让我对生命有了坦然的解读……

奶奶为何委托我?我不解。奶奶说,按说这是儿媳妇的事儿,可是你婆婆我指得上吗?你姑姑们又是外姓家的人,而你是我孙子媳妇……还记得你们搬家时奶奶给你钱的事吗?从那件事儿我看出你很善良,还乐意听我唠叨,只能指望你了,我信得过你!”

原来,奶奶知道那次给我钱的秘密。这是五年前的事儿,奶奶听说我们搬了新居,从柜子的布包里拿出一卷人民币,说这一千块钱你们拿去,买些日用品。我开始不好意思收下,奶奶不高兴了,硬塞到了我手里。我接过钱一看只有伍佰,并非一千。我愣了,思索片刻,心想,钱是卷着的,一定是奶奶记不清楚了,决不会有意撒谎。她那么大年纪,省吃俭用,把节余的钱送给我们,已让我十分感激,不能当面说穿,这会让老人十分尴尬。回到家里和老公说起,他动情地拥着我说,我的确没看错你,你做得对!

从那儿以后,奶奶每年都拿出寿衣,在我面前把程序和讲究从容地演示一遍,恐怕是担心我会忘记。自她七十多岁开始,老人年年都如此轻松地谈起死亡的话题,整整持续了二十几年……

又是一个冬天,我公公婆婆去厦门小叔子那里小住,孤独的奶奶只好去了乡下我姑姑家。尽管姑姑、姑父对奶奶十分孝顺,可奶奶是个很传统的人,老是叨咕那儿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时间长了,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多次吵着要回家,让姑姑姑父左右为难。

一次,我和老公去乡下看奶奶。背着姑姑姑父,奶奶拉着我的手说:“秋实啊!奶奶在你们姑姑家住不惯,这儿是乡下,想吃什么都没有,我都瘦得皮包骨头了……”话没说完,泪珠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儿。我仔细端祥老人,她脸颊的确已消瘦许多,皱纹也见深了。我很心疼,立刻说:“奶奶,咱回家吧,您到我那儿住住行吗?”奶奶听了,浑浊的眼睛闪着光亮:“走,咱回家!”说着就下炕收拾包裹……

姑姑很不好意思,她担心我们白天上班,我家还有个老妈,怕照顾不了奶奶。我说家里白天只有我妈一个人,奶奶来了正好和她作伴儿,老妈不寂寞奶奶也会高兴,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九十岁的奶奶和我老妈的年龄相差十几岁,虽然也有些共同语言,相处还算融洽,但时间一长这才发现,两人的生活习惯竟截然相反:奶奶不爱看电视,老妈却离不开电视;奶奶有时想和老妈聊天,而老妈看电视入了迷,根本无暇顾及她;奶奶只爱看戏曲节目,而老妈专爱看体育频道;奶奶对各类球赛一窍不通,可老妈却样样都懂。于是,奶奶就说出一些诸如“你还是位时髦的老太太啊”等酸溜溜的话语来讽刺老妈。不管奶奶说什么,包容的老妈倒也没有在意……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相安无事的三个月。有一天,我回到家一进门,奶奶说:“***把饭碗打碎了!”我听了开始不以为然,笑笑说:“没事儿,碎碎平安!”可谁想奶奶愤愤地说:“你们倒是大方,好吃好喝的,我孙子挣钱容易吗?”……

老实厚道的老妈一脸尴尬,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心里翻江倒海不是滋味。心理一道防线冲垮了,奶奶触痛了我心中最柔软、最不可冒犯的地方。我是独生女儿,老爸离开了人世,老妈是我世上唯一的亲人,我不能让她晚年受半点委屈,不能让她觉得生个女儿矮三分。更何况老妈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要伺候九十多岁的她,即使受苦受累,都没有任何怨言,难道就为一个饭碗她至于这么刻薄吗?……我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已做了决定。

晚上我和老公摊了牌。老公听了虽没说什么,但心里比谁都清楚:我的妈妈是善解人意的贤妻良母,妈妈也给了他缺失的母爱。他更清楚奶奶的个性。就在我们悄悄说着话时,看到了门外有个身影,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佝偻的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奶奶。

第二天,奶奶被送回了姑姑家,她临走时对母亲说:“老姐妹,我哪儿做得不对的,你包涵!”

事后,宽容的母亲对我说:你也太好强了,你奶奶挺可怜的,我不会跟她一般见识。再说了,她是羡慕我的晚年生活啊……

也许人生有许多遗憾,有的遗憾也无法弥补。奶奶的人生到底也留下了遗憾,她骨子里传统,一生争强好胜,可她没能回到心中的家。

我更没想到,奶奶走后一个月……我的心蔓延着疼痛,这疼痛不是我的悔,是为奶奶老年遭遇的尴尬而疼痛。奶奶用生命救下的儿子,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却没能见到他,那不见的理由让晚辈遗憾。

恍惚中,奶奶渴求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我眼含泪水脱口而出:奶奶托付我的事儿,把寿衣给奶奶穿上!奶奶颤巍巍地拉住我的手,眼里满含欣慰,慢慢合上了眼睛……

奶奶走了,利利索索、安详地走了。我终于释然了,我完成了二十年沉甸甸的承诺。雪花为她送行。风雪中,一个中年哑巴在送葬的队伍后边,嘴里呀呀地喊着,跌跌撞撞地追着。听乡亲们说,那是奶奶曾经救助过的孤儿……

如今,又到了飘雪的季节了,奶奶的忌日临近了,我心中的疼痛又一次被她触动。或许,人生也是在疼痛中让生命更丰盈吧!

完稿于2013年12月3号

敬老情怀

文/玲玲

老妈的心脏病犯了,我陪护老妈去了兰西县中医院。

在中医院四楼住院部,内科杨荫主任正好在当班,杨主任仔细询问了老妈的病情,用听诊器认真地听了几分钟心率,又亲自为老妈量了血压,再认真地看了老妈的检查报告。对我说:“让老人家住几天院吧,点滴调理一下心脏。”老妈住进了四楼内科病房401室病房。我办理完住院手续,看护老妈点滴。

第二天,未病科主任张海韬医生来了,杨主任说老妈以前总是张大夫给看病,张大夫熟悉老妈的病情,这次还让张大夫负责老妈的治疗。

老妈的病房有四张床,其中一张床住着敬老院的一位病人。敬老院负责人大明子经常来病房护理敬老院的这位院民,我们渐渐熟悉起来。

从大明子口中我知道兰西县民政局下属有三个敬老院,这些老人的一切费用都由民政局负责,现在在中医院有29位老人, 404室、405室、406室病房是敬老院院民的专属病房。由于近段时间院民生病的人比较多,这三个屋不够用了,有几个院民只好住进了其他病房。老马和大明子是敬老院安排在中医院的负责人,负责看护打针,吃药,做检查,吃饭,为他们打扫地面,整理房间,清理衣物垃圾等一切事宜。

每天晚上睡觉前老马和大明子都会挨屋仔细检查院民少不少人,重患及时找大夫护士沟通怎样护理。每天早上五点四十,中午十点四十,晚上五点四十,一日三餐饭菜按时送到。早晨,粥鸡蛋、油条加酥饼,中午米饭加炒菜,晚上面食,周天是蒸饺。每月月初和节假日都分发水果。

我陪老妈住院正好赶上腊八,我看到敬老院院民吃的是蒸饺。老妈和几个住院的患者都非常羡慕敬老院的院民。

杨荫、张海韬、翟辉、陈艳杰等科室大夫对院民非常负责,天天按时查房,护士张逸楠、高红玲,黄晓微等随叫随到。

大明子对我说,敬老院的邢院长和王院长经常看望住院的院民。敬老院的董会计每天都来医院询问每个院民的病情,中医院的韩院长嘱咐大明子一定要保证这些五保老人的安全,因为这些五保老人有病时都会感到孤独,怕心情不好出现意外。老马和大明子说,“会看管好的,院长您就放心吧!”第二天,住院的院民惊喜地对我说,中医院院长决定给敬老院院民病房里安装有线电视。

当晚,敬老院又有新患者送到医院,我看到老马和大明子赶紧找值班大夫及时做检查,大夫及时用药,护士随叫随到,及时扎上点滴。敬老院的老王头看护点滴。

清晨,我站在敬老院病房的门口,驻立良久。看到这些老人,我心里很不平静,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敬老院里的老人们曾经向我们一样奋斗在工作战线,奋斗在炎炎烈日下,他们也曾经年轻,也曾经辉煌,令人感慨生命的倔强和坚韧。

老妈出院那天,院民已经看上电视了,几位熟悉的老人用颤抖的手与我们握手告别。看着他们依依不舍的神情,感受着生命盛衰的节律,我不禁想到:想当年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凄凄幕色老。然而,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他们“寡,但不独”。

我在心中默默地祝愿:明天的夕阳更美好!

浅谈幸福

文/笨鸟走天下

幸福是什么,我觉得很简单,知足就很幸福!

昨天带着女儿去了沈阳的中街逛街玩了,年前就曾经答应女儿带她出去玩的,结果年都要过去了始终没有兑现诺言,月底女儿就要开学了,所以兑现我年前的诺言。

我们在中街下车后,女儿就像是一只小鹿一样,蹦蹦跳跳的进入了热闹的人群中,在家里呆的很无聊,到了市里才发现节日的喜庆氛围,真的是热闹非凡。欣喜之余,先到中兴第一城小逛,之后又去了商业城,大悦城,沃尔玛,都是熙熙攘攘,以年轻人居多。自己还带了数码相机,结果效果太差,呵呵,还是用我的手机拍吧,1300万像素,效果没问题,只是电量不足,照相加录像,电基本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好在该照的都照了,该录的都录了,不错。从中街往家返的时候已经是快5点钟了,天已经黑了。

今天给老妈买的新手机收到了,试了一下,还不错,照相效果也很好,音乐播放效果立体声也很好,老妈很喜欢,只是需要认真的花费时间去学习,真的需要时间啊,呵呵呵!看出来了,老妈很高兴,一个小小的东西就很满足,老妈总是说浪费钱,不想买,买了之后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老妈喜欢拍照片,老家住在吉林通化的长白山下,景色漂亮,没有合适的拍照设备,现在有了,可以放开照了。建议,老爸老妈喜欢的东东及时帮着买,尽孝趁早,相信自己不会后悔的。等着人老了,没了,一切都晚了,不要让生活充满遗憾,不要让生活没有爱的色彩,珍惜,珍惜,永远珍惜!!

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能够带来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心情能够带来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能带来什么,呵呵,能带来一切,快乐的工作和生活,快乐的人生!!

节日里,做个幸福的小女人

“三八”节还没到,同事就酝酿着如何消费:与同学喝茶的、与朋友逛街的、在家补个懒觉的……我本没什么计划,就想着彻底放松一下,哪怕是在商场里饱饱眼福也可以。

为了争得半天假,一上班我就忙着做报表、到罐区脱水,参加了半拉子班长会,又要补充完善2月份的生产分析以备下午领导开会,忙完这些已是中午了。老同学昝姐一大早就约我下午一起逛街,无奈他们单位要迎检,为了不让老姐太失望,我索性留下来陪她吃午饭,我们聊家务、聊孩子、聊往事,两笼饺子、一盘炒土豆粉我俩吃的津津有味。

告别了昝姐,我赶回了总部,约小妹一起逛街,“过节了,咱们喊上老妈吧,让老妈也出来热闹热闹。”“俺不去了,去了又花钱。”老妈就怕小妹乱花钱。我接过电话邀请老妈来做监督员。我前天刚拿到优秀通讯员的提货卡,原想着给老妈拿双平底鞋,恰巧店里刚刚进来一批货,老板拿出一双孚德单鞋让老妈试穿,软皮、软面、平底,老妈穿上刚合适;眼看提货卡还有剩余,小妹让我再为自己找一双,短靴已经买了两双,深口鞋的鞋跟又太高,选了好长时间选定了一双平底、镶钻的彩鞋,款式新颖,上胶舒适,就它了,等我一起付款时,小妹硬是把超支的钱掏了出来,得,我打着孝顺的旗号又宰了小妹一回。

离开华龙,我们母女三人又逛了百姓生活广场,小妹看我满脸的“皱皮(皮肤干燥)”又给我介绍梦妆花颜凝时致护面霜,我一看标价289元,伸了伸舌头就转身往回走,“姐,一年就一个三八节,只要适合你我买单……”小妹说着就让售货员打包了。一个下午,我和老妈满载而归,只是苦了小妹出力又破财。

回来时路过美容店,耳边萦绕着化妆品售货员的话“姐,春天要多补水,适当做些面部护理……”想想真是好久没去做美容了,折身转回到美容店。面护+眼护,一个流程下来整整用去了两个半小时,我也趁机迷糊了一小觉。回到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老公与儿子还在等我吃饭,餐桌上摆好了鱼香带鱼、腊肉蒜苗、炒米饭、凉拌藕,外加一碗浓浓的黑米粥,我享受着家的温暖、亲人的呵护。

键盘在手指间飞舞,文字在键盘间跳跃,回味一天的点点滴滴,幸福涌上心间,亲情、友情、爱情,“三八”节,我成了幸福的小女人。

栀子花

文/云中燕DS

(一)

难得回家一次,忍不住到老房子周围走上一圈,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空气中隐约有香气袭来,一种熟悉又久违的香味,我知道是老房子后面的那一株栀子花又开了。二十几年栽种的栀子花如今已经比我还高,没人修剪,自然状态,枝条上满是白的耀眼的栀子花,香气四溢,弥漫了整个院子。如果不是幸好回家遇见栀子花开的时节,我早已忘记了还有这株栀子花的存在。

栀子花是我亲自栽种的,哪里来的?女同学送的。为什么送?故事很长,也跟栀子花一样纯白。

初二的第二学期,前桌的女同学头上别了一朵花,纯白纯白的,如白蝴蝶栖息在女同学头上,香气醉人,我还没闻到过这么浓烈的花香。我注视黑板的眼睛,老是不自觉的聚焦到那白色的花朵上,花太白了,白的耀眼,那浓烈的香味也让我没心思听老师讲了些什么,我只顾着贪婪的吸吮着香味。

下课了我忍不住问女同学:“你头上的什么花”,

“碗栀花,(老家对栀子花的叫法)你没见过吗?”

我还真没见过,山上野栀花很多,但都没这么大这么香。我缠着同学把碗栀花给我,一来我喜欢这又白又香的花,二来我也不想让花影响我上课。女同学死活不肯,但答应我明天送我一朵栀子花的花蕾。我死缠烂打非要她头上的那朵,女同学受不了我的骚扰,跑去告诉了办公室在教室隔壁的班主任。

班主任把我叫我去,不容我分辨,用浦江话把我臭骂了一顿,“就你一个鸟模样,还爱花?不糟蹋花就阿弥陀佛了,也不撒泡尿照照,就你那黑不了机的皮肤拿个这么白的花,是什么样子……”让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严重的创伤,也让我对对这个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也怪自己一直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也幸亏学习成绩还好,没被老师往死里整。

上课了,我还一肚子委屈,那白的耀眼的栀子花在我眼里格外的刺眼。我终于忍不住,偷偷摸摸的在栀子花上滴了几滴黑色墨水,边上同学迫于我平时的淫威不敢多说。等到黑墨水滴落到女同学红色的衣服上的时候,我知道我又闯祸了,这次女同学不跟我哭闹,教务处那个陈老头也不会放过我。

中午时间,我被班主任拎着耳朵拽到教室门口,反省了半天。气的我在上课时候有意无意的没少踢前面女同学的凳子和屁股,女同学是女汉子型的,为此下课了没少跟我唇枪舌战,甚至拳打脚踢,但基本上都是我在一群同学的起哄中落荒而逃。

(二)

星期六早上,女同学果真给送了我一朵栀子花的花蕾,说:“送你的,养在干净的瓶子水里,过几天就会开花,叶子是香的,茎是香的,花是香的,连水也会是香的。但你前几天的墨水把我衣服搞脏了,你要赔我。”

“赔你个头,我不是被老师骂了,还站了啊,拿什么赔?要钱还是要命?要钱没钱,要命也没有,我的命还不是我的,是我父母的。”

同学拿出一株带着稀稀拉拉根须的枝条说:“这个是栀子花的老枝条,你今天回家拿回去种了,很好养的,养不好赔我衣服,养好了明年赔我十朵栀子花。”

妈的,你都算计好了的,那个时候我们星期一到五都住校的,星期六上半天课,下午就可以回家的,平时都住在学校里。学校附近的同学每天都回家,前桌的女同学就住在学校附近,她家我们很多同学都去过。虽然在那个时候我算不上乖孩子,但弄脏了人家衣服总要赔的,最起码的道理我还是懂的。衣服是赔不起的,也不可能赔的,被老妈知道还不又被家法伺候,只好勉强答应了同学的要求。

在宿舍里弄个瓶子把栀子花蕾插在瓶子里,回家把栀子花的枝条找了一个土壤比较肥沃的角落种下了。老妈问我栀子花,哪里来的。我说是女同学送的。

老妈的眼神立马有了异样,我马上明白了说:“你儿子还没发育呢,再说我要好好学习,跳出农门,光宗耀祖……老妈叹了口气,用冰冷的眼光瞪了我一眼,我吓的打了个寒噤,赶紧闭嘴了。我就不明白老妈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儿子,虽然经常在外面惹事,让老妈操了不少心,但我对老妈的话绝对是无条件服从的,从小打怕了。

(三)

星期天晚上回到学校之前,我叮嘱老妈,替我照看栀子花,有空浇浇水,那栀子花对我很重要。老妈在喂猪,头也没看我,冷冷的说了句:“你最重要的是把书读好了”。哎,还是赶紧去学校,学校比家里要清净。

过了几天,瓶子里的栀子花花蕾开了,凝脂般的白,浓郁的香。连宿舍里平时那股汗臭味、臭袜味,臭脚味也没盖掉了。推开宿舍门,一股香味扑面而来,房间里到处飘荡着栀子花香。同学们不禁感叹,原来男生宿舍不是仅有汗酸味、臭袜子味,也可以这么香气,原来有香气可以让人这么舒服。从此,我们宿舍几个人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比原来不知道勤快了多少。以致以后一年,我们宿舍月月被评为文明宿舍,那一切都是缘于那朵栀子花。

栀子花养在瓶里没几天就枯萎了,凝脂样的白逐渐变成了土黄色,继而深黄,然后枯黄,但香气一点没变,还是馥郁绕鼻,满室幽香。窗帘是香的,被子是香的,毛巾是香的,栀子花的香已经浸透在了宿舍每一件物品上。栀子花枯黄了,但她散发香气的魂留在了我们的宿舍,也留在我们宿舍的几个男生心里,感觉连呼吸出的空气都是香的。

宿舍同学叫我再向女同学要几朵,这种傻逼事情,我不愿意干,叫他们自己去要。但他们都碍于严格的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怕别人的笑话和玩笑,都有贼心没贼胆。我提议:反正女同学家就在附近,大家都认识她家,晚上我们一起翻墙出去,把她家的栀子花全摘了。最终没人响应而作罢,当时如果宿舍六个人只要有一个响应,我就会付诸实施。最后我经不住一群胆小但又花痴同学的哀求,跟前桌女同学要了几朵,条件是要一朵明年还两朵。要了几朵具体也没记,当初说要还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要还,明年的事情还早呢。我自己也记不清在那个时候开出了多少空头支票,以致许多年后,还有同学要我兑现当初的承诺。

(四)

女同学家的栀子花终于不开花了,我也用不着每天上课老被栀子花干扰了。家里那课栀子花活了,还长的特别茂盛,已经长出好几个新的枝条。

我没时间去料理,都是老妈操心的多。我问老妈:“怎么养的这么好,用了什么肥料和方法。”老妈说:“把你们三个都能养这么大,养棵花算什么,最起码她不会像有的人经常让我生气。”

“哎,老妈啊,你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我身上了呢?我都这么大了,已经好久没惹事了啊。”

“迟早给我惹事,你给我说说这棵栀子花为什么对你很重要?”

“妈,我去杨国庆家一趟,我的作业本被他拿去了。”说不清楚的事情也没法说呀,老妈居然记性这么好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记得我说的那句话,惹不起我总躲的起,还是去同学家清净一点。

栀子花越长越茂盛,只要回家我总会去看几眼,施点肥,松松土。

某天下课时间,女同学问我,给我种的栀子花怎么样了。“没人照顾,养不好,早就枯死了”,“那你明年拿什么赔我的衣服?”

“还赔什么?老师不是替你出气了,要不你也去教室门口站半天啊。”

“你做错了,罚站是应该的,你又不是就一次,整个学校谁不知道你啊。”

我懒得理她,跟同学一起到教室外玩去了。

(五)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个学期过去了,马上放暑假了,等开学时候,学校又分班了,我和前桌女同学不是一个班,就基本上没什么联系来往,学校里见面了最多打个招呼。

第二年又到栀子花开季节,家里的那课栀子花也开了几朵,我把那几朵全摘了送给那个女同学。

当我拿着纯白的栀子花,走进她所在教室,放在她面前时候,她一脸惊讶,整个班级同学都齐刷刷的看着我,教室里一片寂静。

“不是说枯死了吗?”

“我用眼泪把她救活了。”

顿时整个教室尖叫声,口哨声,起哄声此起彼伏。女同学的脸红了,两年前后桌,一直没注意女同学长怎么样,也不敢盯着女孩子脸看过,今天忽然发现女同学脸红的样子还是蛮漂亮可爱的。

我略带腼腆走出教室,但我知道明天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我问我,是不是喜欢上了那个女同学。果然不出所料,不仅同学问我,连老师也找我了。

“你是不是喜欢***。”

“喜欢。”

“你现在是努力读书的时候,不要被其他事情分心了,现在你还小,不是喜欢的时候。”

“喜欢有什么不对,我喜欢她,也喜欢老师你呀,难道喜欢老师也会影响学习吗?

“那不是一回事,喜欢老师跟喜欢她不一样。”

“我觉得一样,大家都是我喜欢的人,还有纪存希,洪优,洪积军,潘可秒,潘碧佳,潘红艳,潘东起,张三途,……,”,我一口气说了二十几位同学名字,有男有女,等我说完,老师的脸已经发青。

“那你为什么就给她送花,不给其他人送。”

“我欠她的,其他同学我也送的,纪存希我送了一个桔子,洪优我送过几个枣子,潘碧佳我送过几个莲蓬,……”

老师看上去很生气,气的指着我只会说:“你这个孩子”,“你这个孩子”……

我这孩子怎么了,再说我也不是孩子了,明明没什么事情,非要没事找事当事情,我和那个女同学之前真什么也没有啊,我们纯洁的同学感情跟栀子花一样纯白纯净着呢,是你们自己想歪。

(六)

为这个事情影响了我好一段时间,但也不敢再送栀子花,剩下的数量一直欠着。后来我考上了高中,一直到现在,都都没见过那个女同学。倒是家里的那个栀子花已经长成了很大的一棵,每年都会很多花,香气袭人,花似掉落的白云,隐藏在翠绿之中。老妈会摘几朵养在玻璃瓶里,放在床前,老姐也会摘一朵别在衣襟上。有时候家里来客人,也会围着栀子花痴痴看,然后浸染满身香气。

参加工作之后几年,老妈有一天忽然问我,“初中送你栀子花的那个女同学,你们还联系吗?”

“早就不联系了,你问这个干嘛?”

“如果你喜欢,我叫人给你提亲去,我认识你女同学的。”

“妈,你儿子不笨不傻的,不至于找不到媳妇吧,这些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你怎么会认识她的呢?”

“你以为你初中的那些事情,我不知道啊,你们老师都跟我说的,那个时候我就了解过了,不就是***的二女儿,家境蛮好,那孩子也蛮好的。”

我晕,原来老妈平时从不关心我的学习,但还是留了一手,暗地里对我掌控的很厉害啊。想起我以前的那些丑事臭事,都被老妈掌握着,我感到一阵阵的恐怖,也有种异样的温暖。

“妈,你老不要费这个心思了,明年肯定给你找个儿媳妇,再提这个事情,以后我就不回家了。”

前年,同学给了我一个初中同学群的QQ,我加了进去,女同学也在群里。相互谈了聊了,大致了解了一下各自的情况。我们也谈起了关于栀子花的有关事情,才有了这篇文章的最初构思。我说她送的栀子花长的非常旺盛,每年都会开很多很多栀子花。女同学问我什么时候把欠她的花还清楚,不还花还衣服也行。我说花是不可能还了,要被你老公误解的,到时候说不清道不明,衣服随时可以赔你,内穿的外穿的都可以。女同学说你也学会油腔滑调了,变了很多。我说:人总是要变的,我们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也早已没了当初的纯真,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只有那株栀子花跟当初一样,还是一样的纯白,还是一样的郁香,长存在我们的记忆里,给我们平淡无奇的学生时代,涂上了浓香的一抹,让人咂摸不尽,直教人沉醉。

老妈也爱玩微信

文/晓晓

如今,玩手机微信、发朋友圈已经成为朋友们的日常生活之一了,微信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知识和快乐。手机微信也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老人甚至玩得比年轻人还溜。比如我的老妈。

前年的时候,老妈的老手机电池老化,用不了了,她就买了一个新的智能手机。平时看我们不是拿着手机刷微信,就是拿着手机看电影,要不然看点有趣的小视频,连超市优惠打折促销都要拿手机微信“扫一扫”,所以老妈一拿到新的智能手机,就来向我求教怎么玩微信。

我不是个有耐心的人,加上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慢,眼神还不好,所以教授过程让我很抓狂。好在老妈是个好学的人,自己闲下来就摸索一番,遇到我不在家的时候,她还会去找院子里的老姐妹请教。一来二去,老妈就学会了怎么玩微信,还跟院子里的老姐妹们一起建立了几个微信群,比如“麻将姐妹”。

老姐妹们谁想打麻将了,就在群里“振臂高呼”,响应者众;遇到山花烂漫时,几个姐妹还会约好,带上亮丽的丝巾到郊外赏花、自拍、采野菜,过得别说有多潇洒惬意了。有一次,她把她出外游玩的照片编辑成电子音乐相册发给我们欣赏,着实让我和我老公大吃一惊:“老妈还真是有两把刷子,老当益壮啊!”惭愧地说,制作电子音乐相册这个活儿,我们还真不会。

自从我生了二宝,妈妈就接过了带宝宝的重担。每天从睁开眼起,她就是围着二宝转,洗澡、喂饭、买菜、打扫卫生,老妈是腾不出一点空余的时间了,打麻将、逛街也成了奢侈的想法。不过,有了微信,老妈也不甘寂寞,二宝成长的点点滴滴,她都会用手机拍下来,制作成电子音乐相册发给我们,让我们想办法保留。家里阳台上新种的菜发出了嫩芽,她也拍成照片发到朋友圈里晒一晒,向姐妹们炫耀炫耀。

今年过年的时候,趁着新年聚会,老妈跟舅舅、舅妈、姨妈他们几个兄弟姊妹在一起,互相加了微信号,组建了快乐家庭群,没事就在群里下个红包雨,说说新年里的计划,交流一下自己的近况等等,亲人间的凝聚力由此更强了。老妈说,现在大家都忙,不用打电话就能从微信上知道亲人每天的情况,有图有视频,可比打电话形象生动多了。我也深深觉得,微信挺好的,只要用得好,可以给老人增添无限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