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市的文章
关于超市的文章(精选12篇)
身边最美“逆行者”
文/王炜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这样理解这句话:在疫情这个“雪崩”面前,人人都应该负起责任,不做置身事外的“无辜”者。
这段日子,我们“无辜”的大多数人,待在家里“躲”病毒,然而,在小区内外,在马路上,在商场和超市,在火神山医院、在雷神山医院、在高陵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等建设工地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仍然有人坚守工作岗位,甚至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虽然他们不同于医生,工作在医疗救治一线,但他们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身处“一线”,那是有可能接触到病毒感染者的“一线”。当然,在这个非常时期,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他们有选择和放弃的自由,但是,就在这些地方,我仍然看见他们,戴着口罩忙碌的身影,这着实令人感动。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美“逆行者”。
前天上午,我去买菜,走到小区大门口时,被疫情防控岗上的一男一女两个工作人员拦住了,他俩戴着口罩,看不清面容。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听着他们招呼我做登记的声音,我能感受到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在桌前登记,那女地站起身,用体温枪扫向我的额头。三十六度二,她念着数字,让我填在登记表上。我说,体温正常就不用填了吧,她回复我说,必须要填上,请按规定做。她说话的口气,不容一丝松懈。我认真地填上了,放下笔后,我对他们说:我向你们致敬,你们是人民身边的“逆行者”。他俩笑着说:谢谢,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努力。
还没走到那家蔬果超市,我远远地看见超市门外有一个女同志,穿着他们超市那种红颜色的工作服,戴着口罩,手握体温枪,站在超市入口处。看我走近了,她向我打招呼:师傅,欢迎光临,请您测个体温。我说,我刚出小区时测过了,三十六度二。她说:那我还得测,这不仅是对您负责,也是对我负责,对出入我们店的所有顾客负责。万一我们店有啥情况,您还敢来买菜吗?我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说:我要向你们致敬,你们是我们身边的“逆行者”。
随后进了超市,可能因为刚开门,店里边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平日狭窄的空间,此时显得大了许多。一排排的货架上,水果区域货架空落。蔬菜区的货架上,常见蔬菜摆得满满当当,样貌清新,透着新鲜,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一男一女两个营业员,正推着手推车忙着上菜。我走上前问他们:这么多新鲜菜,哪里拉来的?男营业员回答:批发市场刚拉回来的。我有点疑惑,问他批发市场都上班了?他说上了。我跟他说,我原想担心蔬菜供应会紧缺,没想到他却说:不用担心,批发市场菜多得很,基本上啥菜都有,都能供应上,抗击疫情是大事,吃饭更是大事么,谁都不能马虎。我原本也想多买些菜囤在家里,听他这么一说,就不打算多买了。近日,返城的人会越来越多,家家户户都需要菜呀,就不要囤积了吧,这样的话,人人都能吃上新鲜菜。我满怀感激之情,叮咛他们注意自身防护,毕竟店里每天进出的人多。他们应着声,虽然笑容被口罩遮挡着,但我看到了两双笑盈盈地眼睛。
出了超市,街上人并不多,一个个都行色匆匆,路上车也少,偶尔间跑过一辆,轻声地跑向远处。目送着跑远的车子,那满目冷清的街面上,有环卫工人在忙碌,橙色工作服的身影,在初升的朝阳里很是耀眼,背衬着的干净宽敞的沥青道路,缓缓地爬上了远处的一挂坡。我竟然首次发现了这条路徜徉在阳光下的身姿,是那样的舒展和靓丽。
回到家中,放置好蔬菜,认真洗过手脸后,我打开电脑,翻看当日的电子版报纸,我看到了对环卫工人陈钰琪夫妇的报道,陈钰琪在报话大楼跟前做保洁工,他的妻子是钟楼那边的保洁工。陈钰琪说,这次是传染病,更要打扫好卫生,好多人见他们辛苦,给他们送饭送水,他真的很感动,其实他们也没做啥,就是尽本职了。当记者把镜头对准他时,他对记者说:“你们别拍我,不如拍拍这大钟表。我每天在这里扫地,听着它放《东方红》,我心里就觉得踏实。”
我还看到了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高陵工地的相关报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人头攒动,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现场参建的几千上万名施工人员中,有夫妻、有兄弟,还有奋战在防疫第一线护士的家属……他们渴了喝一口瓶装水,饿了啃一口面包,累了靠着活动板房歇一会儿,起来又接着干。力争一周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建成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
工地上,有记者问一位工人是哪里人,他答:中国人。他的回答让见过形形色色各种人的记者显得尴尬。记者又问他在这里干一天能拿多少钱,他反问记者:你不看电视?国家都有难了,还说什么钱。他的回答,让记者的问题瞬间显得没有了意义。
看到这些,我一时间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这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是邮递员樊师傅打来的,他说一会儿给我送汇款单和我订阅的两份报纸,到小区门口后给我打电话,让我出去取,我正想说,这个时候,不着急送,他已经挂断了电话。
过了一阵后,樊师傅到了。接了电话,我急忙下楼,奔向小区门口。远远的,邮政的绿色三轮车和一身邮政绿的樊师傅已经在等着我了。路过门口的疫情防控岗,那两位工作人员正要让我登记,我忙解释说,二十分钟前进门时我登记了,我是出来取报纸的,取完后立马就回来,说着,我把马路沿上绿团里的戴着天蓝色一次性口罩的樊师傅指给他们看,他们才默许了。
樊师傅见我来了,从身旁的座位上递给我一打报纸和两张稿费汇款单,他顺口问我,这附近哪里有饭馆开门了,说他这几天饿得不行了。我一想,附近还真没有饭馆开门,就如实告诉了他。正说着,他打着了火,三轮摩托车突突了起来,我说,你中午来我家吃饭吧。我不知道他是否听到了,车子已经风一样地跑了,我冲着它的背影喊了声:樊师,注意防护!
生活仍要继续。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不光是日夜劳作在救治一线的所有医务人员,还有公交系统无数的人,也有众多行业里无数的人,他们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他们依然要走上街头,甚至走上疫情防控的“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图报酬,默默奉献。
他们一直做着平凡而又伟大的付出。他们并没有像我们一样待在家里,不与外人接触。职责所在,他们不一样,每天仍会与很多人接触,但他们从未苟且一日。他们不是英雄,他们胜似英雄,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美的“逆行者”。
代购 靠的是生命激情
文/王小柔
在飞机上,我一再嘱咐身边的人,咱是看风光来的不是干代购的,务必要冷静别嘛都买,冲动的时候一定互相提醒。大家都点头,决心挺大的。第一天进超市我也就看看物价,可身边忽然喊了一声“牛奶比水都便宜”,我抄起两大桶就扔购物车里了。勤俭持家的人心里算盘一扒拉,我看我旁边的人不但买了牛奶还买了酸奶。外国没有小包装,什么都是一公斤起。买的时候图便宜,觉得慢慢喝呗。在家都不怎么喝牛奶的人,忽然要把牛奶当水喝,雄心是有,但真灌不进去啊。
一位国内的朋友要求我给她的孩子买退烧药,我问让我喝酸奶的同志:“你知道小儿退烧药英语怎么说吗?”她拿眼睛扫着货架子:“我觉得不用英语,咱找找画。小孩的退烧药肯定得画个有红脸巴的小孩,表示发烧。咱就找盒子上有红脸巴小孩的吧。”在婴幼儿药品中,画着小孩的多,可没红脸巴的,是不是外国孩子发烧脸不红啊?
后来我发现了好多小孩,有的流鼻涕有的嗓子眼冒火,盒子另一面画的是棒棒糖。看图上表示的意思,好像有治咳嗽的棒棒糖,有治感冒的棒棒糖。我正摆弄,她说:“人家让你买嘛就买嘛,别自作主张,回头买点儿棒棒糖,再吃出别的病。”我使劲点了点头,把小孩流鼻涕的棒棒糖盒子放回货架。
这时候我的手机微信又开始出现代购信息,我央求对方,能发个图吗?不光是我,几乎所有人的手机开始频繁收到亲朋好友求购的信息。我们举着手机蹲在奶粉的货架下面,一公斤的奶粉还真压手,我们目光炯炯。我说:“这袋奶粉合人民币不到30元,你查查咱那儿代购多少钱。”网络世界就是好,一扫条码,商品信息立刻就出来了,价格从80块钱到120块钱都有。奶制品买上瘾的同志一声令下:“买奶粉!”我看她把货架子上的奶粉全放车里了。我说:“你可别冲动,万一其他地方比这儿还便宜呢。我建议,咱们先不买,把附近超市相同商品价格做一个表格,哪儿便宜再决定去哪儿买,如何?”她看了我一眼,表示同意。
回到酒店,一份详细的价格对比表就出来了。不对比不知道,不同超市相同商品的价格经常差一半,那些做代购的人大概手里也有这么个表。拿着这样一张表,简直就是作战图。无论是保健品超市、生活用品超市还是药品超市,几个人推着空车进去,货架上有什么往车里放什么,我看见他们愣是买了十几盒牙膏。我狐疑地问:“这牙膏有什么特别的啊?”对方说:“一刷牙就变白。”像神话。
奶粉、护肝片等等,所到之处货架必空。我游手好闲看着他们装车,这时候一个中国小伙子走过来举着手机图片问我:“葡萄籽,这儿有吗?”别说,这么多天饭后消食到处踩点,对各种图片烂熟于心,立刻跟导购一样把他领到货架前,看他像到了阿里巴巴发现的山洞一样,使劲往车里装。这些人,不知道的,以为超市理货员呢,每人都那么敬业。
我算是最冷静的。即便这样,我依然买了一堆到家扔一边,甚至不知道有啥用的东西。代购是需要生命激情的,比看风光鼓舞人。
两元钱的温暖
夜里,忽然接到婆婆带来的电话,说她身上忘了带钱,要我到附近的超市门口去给一个乞丐两元钱。
婆婆离我们的家有好几站路,经常做些好吃的送过来,每次来回都是步行。今天夜里,婆婆送来新做的棉拖鞋,没想到刚回去不久,就给我打来这个奇怪的电话。
搁下话筒,我的心里好一阵困惑:难道这个乞丐是婆婆认识的人?要知道婆婆平日里是极抠门的,一年到头,从来没有见她给自己添置过什么衣物,生活也极节约,我们一家3口有时过去吃饭,婆婆才会买些荤菜,还常常提醒我们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可现在却对一个乞丐这么大方?
顾不上多想,我推出自行车,沿着人行道来到十字路口的那家超市门口。此时超市已经打烊,门外的台阶上,蜷缩着一个乞丐。接着超市门前霓虹灯的光线,我看到一床脏兮兮的被褥里,露出一颗发丝蓬乱的头。“喂!”我轻轻叫了一声,见没有回应,就重重地发出一声咳嗽,被褥开始有了动静,一张脏兮兮的脸露了出来。这是一张上了年纪的女人的脸,正瞪大一双惊恐的眼睛警惕地看着我。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站在乞丐面前,而且在这寒冷的冬夜,我慌乱地将两枚一元的硬币丢进她身旁的那个搪瓷缸里,在硬币与搪瓷缸接触时发出的刺耳的声音中,我逃也似地离开了。
回到家,先生已加班回来。听我说起这件事,先生讲了一个故事,才消除了我的疑惑。原来,先生在外地念大学时,婆婆第一次去看他,刚出长途汽车站,就被扒手偷了,是一个好心的乞丐给了他两元钱,她才坐公交车找到了儿子所在的学校。从那以后,婆婆一直对乞丐心存感激,只要遇到以乞讨为生的人,婆婆总会掏出两元钱递给他们……
先生的故事讲完了,我的心头一热,原来婆婆的大方,融化在充满善意的爱里,那么温暖。
长得就那样
文/毛龙飞
冬天里,因为怕冷,冬天一般我都留长发。夏天半个月理一次发,现在都快两个月没有理发了。最近老婆天天催我理发,我都说天太冷,不去。
昨天下午,我和老婆一起去接六岁的儿子放学回家,中途经过一个超市,老婆说:“家里的日常用品好像不多了,补充点吧。”我们进了超市,老婆挑选所需的东西,我和儿子在后面跟着。
突然儿子指着远处说道:“爸爸,你看那个遥控飞机多好,太漂亮了,你若给我买了,这次期末考试我一定考个好名次!”我怕买了会影响他学习,再说他每次考试都第一,于是随口回道:“买了飞机你的名次也不会好到哪去。”
出了超市,老婆对我说:“超市旁边正好有理发店,现在你就把头发理了吧,头发长了不好看!”儿子在旁边说:“别理了。”我夸儿子说:“儿子,有主见,不能什么事都按***说的做。”
儿子接着说道:“剪了头发也不会比现在好看到哪去,长得就那样,别浪费钱了。”
一毛钱的感谢
文/小桥
风沙大,大到让呆子想起他还有一个媳妇在外面奔波。于是晚上坐呆子的顺风车回家,一边想着晚餐的项目。找呆子讨了20元钱,打算买些佐餐的食材。
我计算着要买一瓶酱和二十多个鸡蛋,这些东西20元是只多不少,够用的。没料想超市中小瓶的酱卖光,买大瓶的酱,手里就只剩6元钱了。罢罢罢,虽只6元也够买今晚一餐用的鸡蛋了。
掂着钱进了菜市场,和人家讲只称6元钱的鸡蛋,店主告诉我拿12个就差不多。我如数挑了12只鸡蛋,店家麻利过秤,一共是6元2角。我尴尬地告诉她真的只有6元了,她说你只给6元就可以了!付了6元给她,我还在站在原地,手在衣袋和裤袋里抠搜,她奇怪地问我干什么。我说,记得口袋里是有两毛钱的,我再给你找找!然后解释说,我知道贩鸡蛋是最不赚钱的生意,再加之装鸡蛋的口袋成本,我买得少,她就没有利润的。她感激地笑了,说:“你知道鸡蛋不赚钱啊?你有这样一番话,我就很感激你了。”我说,我曾经是开超市的,深知鸡蛋如鸡肋般,缺之不可,贩之无利的尴尬。搜来搜去,只搜出一毛钱,抵给她算是手拎兜的成本钱了。
我在2007 年开过超市,虽然只做了一年却深深了解其中的艰辛。因为超市是货物出售的终端,利润已经被盘剥得清薄如水。尤其是鸡蛋、牛奶、方便面、雪糕等通销货物,价格透明,利润薄如纸。结束超市生意后,我从不在购买这些商品的时候讨价还价,只因知其艰难。
我是一个对钱财始终缺乏把持观念的人,曾经为信仰、为急需出资,也收获感激、信任。不过,今天,一毛钱的谢意让我清醒,相较于理解和尊重,钱财是次之的。
给大家提个小建议,在购买以上的商品的时候,即使角钱也不要和商家去议价吧,因为那些东西确实是没有什么利润可言的。但是,如果,你去药店买药,这个就一定要议价!据姐所知,那些个药贩子还是比较赚钱的。所以,如果你有一个药贩子的朋友,那就别太客气了!想吃的想喝的,尽管去打招呼,她一定不会拒绝的。如果你不说,反倒让药贩子觉得是看她不起,会无端揣测你是置疑她的手艺。为了不引起这么大的误会,有要求请大声说出来,比如俺就会说:我——要——吃——烧——麦!我估计这两天,我肯定就能吃上烧麦了!
红色的蝴蝶
一大片的阴影,走出来的是潮湿,走不出来的是黑暗。或者需要搀扶,在沉迷的时候,支离破碎般的渴求。然而,退去了终究会平静的,只需要和以前一样的残缺……
她的右脸颊上有一只红色的蝴蝶,那是与生具来的伤疤。她总是用浓黑的刘海遮住那只诡异的蝴蝶,没有谁看见过她的全部。她从不和周围的人沟通,没有语言,她是那样的安静,走过她的身旁,你会闻到忧郁和寂寞。
他流浪到这个城市,已经忘记了自己行走的初衷,没有爱情,或者受伤太深。放逐的日子长了,他开始疲惫。于是在那家酒吧停留了下来。深夜属于那些迷失的灵魂,他不屑任何人的表情,他只是想暂时的休息!
她习惯了走夜路,在凌晨的时候独自的漫步,常常去离家不远处的一家超市买酸奶,途中会经过一家酒吧。她从来没有留意过那里的灯红酒绿,只是知道酒吧的名字叫[红色蝴蝶].
他凌晨下班,租的房子离酒吧不远,于是他开始散步回去。那天忽然感觉肚子有点空荡,看见那家小超市,走进去,拿了酸奶和面包,转身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女孩,那种气味让人不安。女孩轻步的朝他走过来,拿了酸奶,然后离开。他看到了她的刘海,那么浓密的遮掩着她的右脸,暗红的连衣裙好象凝固了的血液。他感到一种窒息,清醒的时候,她已经消失了。那晚他作了一个梦,一只红色的蝴蝶……
已经6天了,她发现他总是去超市买酸奶和面包,在凌晨!她和他擦身的时候,她闻到了他身上散发的烟草和酒精,还有孤单的味道。
已经6天了,他总是做同样一个梦,一只红色的蝴蝶……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下班后总是去那个超市,不是为了饥饿,或许只是因为那个刘海,还有凝固的血液。他发现自己被一些什么控制了。他甚至想要去揭开那浓密的刘海,抚摸那柔软的暗红。她应该是个美好的女孩!
她还是出门去走夜路,拐过酒吧的时候,她看见他走出来。她没有停留看他,径直朝超市走去,但她听的见他的脚步,有些慌乱的如同自己的心跳。超市的柜台上,只剩下一瓶酸奶,她伸手去拿,又缩了回来。因为她知道他也会买酸奶。犹豫中,她转身,他的眼神那么直接的触碰着她,她立刻低下了头,刘海覆盖了整个脸。他那样的冲动,伸手想要去揭开她的刘海,可是她条件反射般的挡住了他的手。
他紧紧的抱住了她,那一刻他失去了理智,面前的这个女孩在他的怀里那么柔软,他感觉到她的战栗,感觉到她的刘海的延伸,开始缠绕自己的心,那似乎很久以前已经疲惫的心。
拥抱停留了片刻后,她挣托了他的双臂,可是没有挣托掉他温暖的唇,她的眼角开始潮湿,但是她始终紧闭着双眼,她害怕看见他的眼神!
他发现她要挣托,于是深情的吻住了她的唇,那么细腻的线条,他睁开眼睛,一只红色的蝴蝶,他被自己吓住了。他立刻放开了他,然后迟钝的站在那里。他的眼前突然一片空洞,看不见任何。
她突然被他放开,她看到他惊讶的站在原地,下意识的触摸了一下自己的右脸,然后泪留满面,然后转身,飞奔!
第8天,他还是去超市买酸奶和面包,可是她再也没有出现过。他还是在做那个梦,一只红色的蝴蝶……他觉得那种不安的气味一直在萦绕,他觉得他需要继续的放逐。没有爱情,或者受伤太深……
母亲的秘密
文/闫忠新
一向节俭的母亲今年居然过了一个奢侈的夏天。
最初频繁收到母亲送来的米面油等生活日用品时我有点莫名其妙:以前这些都是我们买回家的,母亲是不是受骗参加了什么组织,拿钱换来了大批的廉价的东西?姐姐和小妹也都纳闷。几次三番询问,母亲只是说自己吃不了,怕夏天放不住或者生虫子啥的。后来又送各种洗漱用品,甚至还送我了一套大红的四件套,说等将来我买新房或者我儿子娶媳妇可以用。这就太不正常了!凡事都爱往坏处想的我吓得立马回到老家,拿出母亲不说清楚我就常住不走的劲头,也没能撬开母亲那张堪比丢掉密码的保险箱的嘴。幸好小妹也以请假常驻做要挟,这才追问到让我们百思而不得的答案。
事情还得从我姐说起。我姐退休前在一个大型超市工作,每年超市都给员工推销购物卡的任务,姐姐常常因为完不成任务被扣奖金。后来听姐姐说碰到一个大客户,连续三年每年都买一万的卡。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大客户就是我们的母亲!
母亲当时看到我姐发愁,就悄悄去买卡,报上我姐的名字。可是老人家一向节俭惯了,除了给外甥买点衣物,还有日常生活必需品,几乎没怎么用这些卡。前段时间偶尔听别人说这个超市资金链断了,可能要黄,她担心卡作废,于是便开始大肆购物。自己家放不下,吃不了,就给我们姐妹送。仅仅凭着日常用品怎么能花掉近三万元的卡呢,听别人的劝,母亲开始买四件套、小电器等。
母亲让我们放心,说她不再去买了。这么奢侈地乱花钱,她心里不安稳。我说那么多钱白搭了多心疼,还是赶紧把卡用完比较稳妥。母亲却只含含糊糊地说,也没剩多少,没剩下多少。我们姐妹说我们住得离超市近,可以替母亲消费掉,让母亲把剩下的卡拿出来,我们拿钱跟她换。母亲说什么也不肯,嘴里不停地说:“剩下一点留着我自己花吧,我记性不大好,平时带钱在身上也不方便。”
我们只好作罢。
不久后我看到一则新闻,那家大型超市的连锁店有的已经开始暂停营业了。我赶紧打电话给母亲,说可能真的要关门了,赶紧把剩下的卡花掉吧。母亲叹口气说:“谁做买卖也不容易啊,这些天大家都去划卡不给现钱,超市咋能受得了?其实缓一缓他们没准黄不了。咱们手头的钱是小钱,聚在一起那就是大钱了,给超市老板留点时间缓缓吧。”
难怪母亲后来不再去超市了,难怪母亲不把剩余的卡给我们!仔细推算,母亲手里至少得有七八千的卡。一个饱经苦难的家庭妇女,为了给别人一个退路,宁愿放弃自己的辛苦钱。当别人抱怨谩骂超市老板黑心不讲信用时,母亲却体谅着他的难处,想着给他一个缓冲奋起的机会,这种境界让我们汗颜,更让我对母亲及像母亲那样淳朴善良的人们肃然起敬!
风景
文/墨涵
那天,我骑车行经一家回家时总要路过的烟酒店,脑子里装着某件烦心事儿——这时,耳边飘来一阵笛音。我蓦地抬头,往乐音飘来的方向望,因视力不佳而于店内透出的光下模糊地看到:一位老师傅将笛子横在唇边,坐在一个板凳上,随着外放的伴奏,优哉游哉地吹着。他吹的是首节奏慢悠悠的、让人暖烘烘的《映山红》。
我记起,有一次,也是晚上,家附近的超市都快打烊了,在超市对面的羊汤店门口——灯下有位师傅,在另两位朋友面前,安闲自在地打着快板儿——哒哒哒,哒哒哒,像是开始,又像结束。仿佛说书人把故事说到任意一截儿,你在他旁边随便找个地儿坐下来,沏壶茶,喝口水,热流下肚时,就发现他说的故事,能跟昨天的接上。
多幸运的相遇呀!他们的手艺——谋生技巧之外的手艺——自顾自妖娆,自顾自绽放。他们不为取悦任何人,不张扬、不抱怨、不沮丧,而让乐器代他们发言,代他们跟朋友跟听众跟人间说:嗨,就是玩儿!开心就好啦!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自己却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我欣赏这种悠然,感恩这种遇见。那天,我骑车继续往前走——心里的烦恼早已无踪无影,心田里荡漾着愉悦和美。
买菜做饭话今昔
文/祁河
离开工作岗位,不少故旧见面总问现在干些什么?“买菜做饭!”我干脆地回答。一些人不信,更多人赞许:“你日子幸福。”可不,无官一身轻,想想辛苦了46年,该享受一下幸福美好的时光了。
退下来第一天遇到的问题,便是买菜做饭。以往无论上幼儿园、保小与在工厂上班,或是进修和到机关,总是吃食堂。只是40多年前上中学时父母下放至汉中,留我一人独自在省城守家,胡日鬼学会了蒸馍、擀面、炒菜,大约有四五年买菜做饭的历史。后来我还买过几本菜谱钻研,成为逢年过节家宴的掌勺。
以往吃现成惯了,现在一切又得从头开始。但如今的买菜做饭与昔日绝不能同日而语,或已有天壤之别。首先,四十多年前买菜要去国营菜场,买米买肉买油买豆腐都要票证。当年住雍村平房买菜要去和平路的国营菜场,买米买面要去建国路国营粮站。印象中供应的品种很少,就是白菜萝卜西红柿、黄瓜茄子莲花白,买一些细菜还得去东大街的炭市街。其二,烧火做饭主要靠燃煤,最初是煤球、钢炭,上世纪七十年代改成蜂窝煤,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煤气罐。每月要借架子车,带上煤本到八道巷排队买煤,小心翼翼搬上搬下,弄得一身汗一脸黑,包括换煤气罐都是最重的家务活。为给冬天攒煤取暖,在家里还盘了个拉风箱的柴火灶用来烧水烙馍。
四十年间几经搬迁,从大杂院到租住城中村,由小单元至双厅双卫的大套房。新世纪已有了暖气热水与天然气供应,厨房有了各种现代器具,告别了烟熏火燎的蜂窝煤时代,买菜做饭也越来越轻松愉快起来。虽然从四方城的繁华墙圈内,迁移到以往人少车稀的大北郊,可随着古城的日新月异,百姓的吃穿住行越来越便利了。
小区门口就开了四家有菜可买的小超市和供应豆芽、豆腐、豆干、面条、蒸馍、土鸡蛋的爱菊“群众厨房”。向南过凤城八路还有“米禾生鲜”两家中型蔬菜副食品超市,再朝西到开元路和凤城六路十字有品种更加齐全的“成山农场”连锁超市,向东十分钟还有徐家湾等两家稍小的农贸市场。而我更喜欢穿过新建的开元公园,到大型室内开元农贸市场吃碗肉丸胡辣汤或水煎包再买菜,或舍近求远上“五二四厂医院”对面的露天农贸市场拣点便宜,顺便也锻炼了身体。偶尔还会去更远一点的“华润万家”或近一些的“卜蜂莲花”购买鸡脯肉、腊牛肉、鲜猪肉或牛棒骨和海鲜。
说是买菜做饭,儿子在京求学,妻子上班早中餐都吃食堂,晚上又讲过午不食,平时在家就我一人。往往熬锅稀饭喝三顿,炒俩菜吃两次,买回来的菜有些来不及做就不新鲜或放坏了。只有儿子放假回来或将老母亲接来小住,买菜做饭才有劲头。儿子爱吃肉,就去买些排骨、鸭腿或牛肉,配上土豆或白萝卜红烧、清炖。母亲喜吃馅,就去买点猪后腿绞好,再买些饺子皮,配茴香、韭菜、荠菜等,加上葱生姜香油拌馅包顿饺子,热乎乎地回忆当年一大家子包饺子的热闹。
其实,现在买菜做饭方便极了。主食馒头、烧饼、包子、花卷、葱油饼和手工面、棍棍面、剪刀面、刀削面、旗花面、炒面、麻食、馄饨超市与农贸市场都有,买回加热或煮熟即可。想吃啥菜都有,随着设施农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蔬菜的供应已突破了季节时令的限制,即使寒冬照样能买到鲜嫩的豆角、带刺的黄瓜、翠绿的青菜、粉红的番茄、艳丽的彩椒、诱人的蒜薹。而海南的秋葵、苦瓜、四季豆、冬瓜,云南的豌豆尖、慈姑、佛手瓜、折耳根,广西的豇豆、莴苣、油茄、香芋,广东的菜心、芥蓝、莜麦菜、龙须菜,浙江的马兰头、鸡毛菜、茭白、冬笋,湖北的莲藕、菜薹、苋菜、凤头姜,山东的蛇瓜、茼蒿、苤蓝、大葱,河南的菠菜、菜花、芹菜、铁棍山药,四川的大青菜、红油菜、青辣椒、抱子芥也上了西安人的餐桌。
那些过去只有在高级饭店菜谱上能见到的海鲜——石斑鱼、基围虾、扇贝、蚬子、生蚝,还有大闸蟹、火腿乃至进口的三文鱼、北极贝、雪花牛肉也都进入了平常百姓家。更不用说那些可现宰的活鸡活鸭、开膛刮鳞收拾干净的草鱼鲤鱼黑鱼和黄鳝泥鳅了,还有各种包装的腊味、牛羊肉片、鱼丸、水饺、汤圆以至于配好的菜,五花八门的饮料酒品。而40年前在和平路国营菜场,能见到的海鲜只有带鱼、马面鱼、虾皮、虾片和海带几种。去买醋、打酱油还得自带个瓶子,看营业员大妈将漏斗插在瓶口,再从酱油醋缸里用“酒提子”舀上一提子灌入。而打油时则要递过油票和钱,营业员会用装在大油桶上的一个吸虹设备调整好刻度,食油就会顺着油管喷入油瓶。
其实国人节俭惯了,也许是短缺经济和饿过肚子的印迹,即使生活越来越好,市场供应愈来愈充裕,口袋里的钞票也稍微鼓起来一些,去买菜也要货比三家,平日炒菜做饭也以家常为主,不愿奢侈浪费。我比较了一下,露天农贸市场的菜价就要低个一、二成,下午超市的一些菜品会打折,前两天门口的小超市蒜薹与麦芹才卖一块五,我高兴坏了,各买了二斤吃了几顿,再去又涨到三块五了。北面的开元农贸市场明码标价,不好讨价还价,我就多转几个摊位。前阵子山东寿光遭了水灾,西红柿价到了四块五堪比三亚让人嘬舌。不过本地的西葫芦、包菜、菠菜、有机菜花出奇的便宜,肉价也比较平稳。
为了调剂口味,我还去市场买了两只能密封、容量十公升的玻璃罐子,用凉水生姜花椒食盐线辣子腌制泡菜,什么洋姜、花白、胡萝卜、白萝卜、芹菜、豆角、蒜薹统统都可一泡,味道绝佳,用泡菜做酸菜鱼绝对美味。炎热的夏日喝一碗泡菜水,解热消暑,如饮琼浆玉液,爽快极了。
那天与老友聊天,说比起四十年前,如今的日子天天像过年,所以要珍惜日子过好每一天。要坚持买菜做饭,享受这美好幸福的时代,这也是老有所乐的兴致之一。
感受幸福
文/文雪梅
周末,刚从商场购物出来,儿子缠着又要去超市买玩具。看看儿子执着的样子,我不由嗔怪道:“你的事就是多,知道吗,妈妈还有事情呢!”想不到,一向不喜欢逛街的老公却说,超市就在不远处,给孩子去买吧。
我不情愿地跟着他们父子俩,绕过街心广场,朝超市方向走去。春日的广场里生机盎然,阳光明媚,粉红色的桃花开得正好,一树树骄傲的绽放着,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清香。广场里人头攒动,老人、小孩、还有穿着单薄春衫的情侣们惬意的感受春天的温暖。有人坐在一旁的石凳上聊天,随心所欲地交谈,有人则悠闲地踱着步子,四处张望着。而我却脚步匆匆,急着赶到超市,因为我回家还要给一位重要的客户上传资料。
“阿梅!”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大学同学李妍。只见她穿着流行的蕾丝花边短裙,外搭一款小巧的米色薄衫,亭亭玉立在我眼前。我们虽然在一座城市生活,但是平时都忙,见面的机会很少。老同学邂逅,彼此都很高兴,嘘寒问暖几句后,李妍说春天来了,带父母亲出来在外面转转,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放松。这时,我才看到距离我们不远处,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朝我们微笑。
我知道,李妍是公司经理,每天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张,是大家公认的工作狂,难得陪父母亲出来。我不由惊讶道:“今天怎么有空呀?”李妍笑了笑:“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工作么要慢慢干,如果赶得急,干完了,就会失业!可孝敬父母却是一天也不能等呀!”
李妍的话,让我想到自己,为了赢得工作中的业绩,把自己当成了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总觉得生活的很累、很疲惫。更无心关心身旁的花开花落,草木萌动,陪伴家人更是没有想过。
离开时,我回头看了看,两位老人坐在石凳上神态自然,气定神闲。试想,沐浴着春日的阳光,和父母亲谈着琐碎的家长里短,倾听着父母亲过去的往事,将自己工作上的纠结和烦恼向他们说说,生活中快乐的事情讲讲,幸福的暖流一点点蔓延开来,荡漾在心间,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呀。
幸福是什么?记得一位爱尔兰作家提出过幸福三要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一份幸福,九份感受。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就我们的生活而言,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我想,只要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体味,幸福自然就会随之而来,我们的生活也会像花儿一样盛开,芬芳灿烂。
超市中的书籍
文/陈祥胜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大文豪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写出了读书人的心态,把人们对书这个精神食粮的需求,与对柴米油盐糖酱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做了生动巧妙的比喻。在当今社会,书籍如同面包这个概念,在超市中也有了体现。
要是你逛超市时留意观察的话,就可发现,超市的货架上,也有书籍出售。
赤坎立交桥处某超市的3楼的入口处,有“湛江市‘菜篮子’工程平价商店”的指示牌,进入后,又有一个指示牌,标识“书籍/床上用品/鞋”等三行字。这个标示似乎提示顾客,这里出售的图书,是“菜篮子”的一个品种。
这家超市内,摆设书籍的货架,有好几百平米,场地宽敞,光线明亮。这里摆设的书架与文具、体育用品相邻,融为一体,舒适醒目。从占据的场地可知,书籍是超市的重要商品。
该超市书籍的分类有:经营社科、故事/哲理、心理哲学、 畅销书排行榜等。“省心价”牌子下,还有少儿图书、生活百科、文体教育、新书速递等几种分类。从这个分类可看出,图片的种类并不多,以传统和新潮两方面为主打。“省心价”牌子下摆卖的图书,最具特色。一些国学精品和具有传统启蒙教材性质的书,内容虽不同,但版式相似,价格相同,一律是29.8元/本,还可打折,折头还不小,只收24.9元/本。《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着,全一卷式的,都是这个价。
在赤坎南桥附近的另一家超市,摆卖的书籍与这家超市相似,同样是在3楼,是超市的最高楼。只不过,货架上没有“书籍”的标识,归入了“文具”的专区。这家超市还有一个特色,“省心价”牌子下的图书较多,堆积在一起,不管原来价格多少,只卖19.9元/本,儿童图书更便宜,通通是10.5元/本。而且,在 “省心价”每本只卖19.9元的下方,还有一句温馨提示:图书满50元,立减10元。真个是太优惠了。
也逛了寸金桥公园附近的那家超市,及几个小一些的超市,货架上,都不设书籍专柜,超市内没有图书出售。
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有图书的倩影,逛超市购物,也可买到图书,剖析这种现象,给人几多启迪。
书籍与柴米油盐一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精神食粮与物质需求同样重要。超市食品丰盛,品种多样,摆设讲究,标识醒目,映射着时代潮流,商业气息十分浓郁。书籍挤身其中,也是居家过日子的采购商品之一,物质产品与精神食粮一并装进菜筐中。书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超市的书籍,商品化的味道更浓,许多应该是统一定做的,带有鲜明的标准化痕迹。不少书籍,像是倒进了一个设置好的版式中,外观齐整,计价省事,携带方便。不同种类的图片,其个性也淹没在整齐划一的外观装帧中了。
那天提着篮子逛超市,在书籍专柜驻足浏览,一下就买了《四库全书精华》《中国文化》《世界通史》《古文观止》《四书五经》《菜根谭》《庄子》《唐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十多本。这些书放在篮子里提着,重沉沉的,可费用加起来,才两百来元。这些书,家里也有,且出版社更有名气,解读更权威,是贪图其便宜,再买一套收藏罢了。比较了一下,买1斤腊肠的钱,可买2本“白金版精品”书,买一瓶好些的洗发水的钱,可买3本了。
超市购书虽有特色,方便实惠,但也有缺憾。书的品种单一,只是大众化的,普及型的,有些新潮书,也是应景的。类似在候机场的图书专柜那样。包装也过于华丽,大都商品味过浓。书籍的摆放不科学。毕竟不是书店,省心价牌子下,许多书横着堆放,而几乎每本书都是大部头的,要从底下取出来看,真不容易。书的版面设计,并不体现书的特色,千册一面,页面排得过满,读着有点儿压抑,让人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书籍是重要的精神食粮,不可缺少。在超市里购书,可将书籍与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一并购回来,确实方便。可这里购置的书,可选择性太少。感觉上,像是吃快餐。而对书这道“美食”的需求,仅“快餐”式品尝,是远远不够的。到书店、书城购书,那才是食肆酒楼用餐,空间更大,环境舒适,可选择性多,还可丰俭由人,满足更多的美食家的需求。
奋斗
文/点点
我一向严格要求自己,不让自己说消极、负面的话,不容许自己去抱怨。总是会用鸡汤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让自己每天都保持好的心态,好的心情。今天在这里,请容许我说一些不那么积极、阳光的话吧!
下午的时候,一个姐姐打电话过来,我把手机放在卧室,而自己又在阳台上忙着种吊兰,因此没听到电话响。后来打过去,姐姐说拿点吃的过来给我。我也正计划着去超市,去买点猕猴桃和柚子,买猕猴桃是因为我长口腔溃疡了,这个吃了,会好的快一点。而柚子呢,是刚好在微信里看到一篇文章,话说样样是宝,就特别想吃。姐姐说要过来,就等她过来后,我再去超市。谁知道姐姐给我带来的正好是猕猴桃和柚子,这是真正的心想事成,我这运气是好到爆了,太感谢姐姐了。
随后去了超市,想买个饭盒也没买到中意的,好的太贵了,一般的又不入我的法眼。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说自己有选择困难症,纠结病。突然想到偶然间看到的一句话:有选择困难症的,要么是没钱,要么是没啥,忘记了。纠结,说白了就是没有钱,不是财大气粗的富二代。在超市随便逛逛几百银子就不见了,这花钱如流水,赚钱比登天还难。工资十年八年也不见涨,而物价却在飞速发展,特别是双创后,菜价蹭蹭蹭蹭的就上去了。双创,多少人要失业啊?
在超市看到了一种小清新的花瓶,还有一个彩珠的花瓶,一看到眼睛就移不开了,价钱也很美,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最后还是没舍得买。对于我这种爱花之人,这花瓶,比其他的吃的,更加珍贵。我就是一败家子,看到一切美的东西都想带回家。如果以后我很有钱的话,那比一般的人更能败家。唯一值得幸庆的事,自控能力还可以,在自己工资控制范围内花钱,不似别人刷信用卡来买自己所喜欢的咚咚,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去偿还。努力,再努力地去赚钱,希望某一天可以很任性地买任何一件自己觉得美的东西,眼睛都不用眨一下!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