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家风的散文

2023/02/11经典文章

关于家风的散文(精选12篇)

细节无声润家风

文/肖大庆

父亲是一名医生,他的口碑极好,等他看病的人常常排着长队。少不更事的我,怀疑父亲是不是施了魔法,要不为何这么多人都来找他看病。等我上了小学,同学的家长知道了我是谁家的孩子,立马对我格外亲热起来,还一个劲地在我面前夸父亲的好,说他看病怎么怎么仔细,检查如何如何认真,开的药既不贵又管用。我这才明白,是父亲认真细致的品性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其实,父亲的细心不单体现在工作上,八小时之外的他同样处处注重细节。孩时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某晚,我在家做作业,父亲坐一旁陪我,顺便翻阅我的《自然》课本。倏忽,父亲示意我停下。他指着课本,问我:“这个读什么字?”“蝇,苍蝇的蝇。”我答。“你看清楚。”父亲说。我这才发现,原来课本上把“苍蝇”错写成了“苍绳”。父亲又问,老师给你们指出来了吗?我摇摇头。这时父亲要我继续做作业,他则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了起来。等我做完作业,父亲将写了大半页的纸折叠好,放进我的书包,说:“这封信你明天交给老师。蝇和绳,区别大着呢。”

父亲注重细节的认真劲儿,我自小耳濡目染,并让我终身受益。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站,是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我的同事个个抓耳挠腮,为找不到对象而发愁。此时,桃花运却幸运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学校一位中年教师主动把他的侄女介绍给我认识,是我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他。当这位秀气的女孩第一次踏进我的宿舍门时,我发现她眼睛一亮——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房间,尤其是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把她的眼球给吸引了过去。原来这个女孩也是个爱整齐、心很细的人。女孩顺理成章地做了我的妻子。后来,我调到党政部门工作,注重细节的家风更是让我如鱼得水。就说去年,我被抽派下乡挂村驻点,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却又久拖未决的事项,经我脚踏实地、注重细节、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圆满得到解决。受惠群众为此联名写来感谢信,送到我的单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只有重视一个个细节,做好一件件小事,方能成就大事。平时我对儿子的影响,沿用了父亲的风格,身教重于言教。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珠三角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前不久,他邀我过去玩,公司老板对我说:“小肖不错,工作时间不长,业绩却比一些老员工棒。”我问儿子:“你有什么秘诀?”儿子笑道:“不是你传授给我的吗?”顿了顿,揭秘:“注重细节,诚信待人。”对啊,这正是我的家风。

用家风铸就国风

文/孔令建

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懿德丰盈的家风,必铸就馨兰般的人生美景。所以,有家风与没家风,是两回事。钱再多,没家风,子孙一样败光;没钱,但传承了好家风,生命也会发光。家风无关乎物质,穷人与富人,都可以讲家风。家风与精神有关,它是衣柜里一块典藏的粹玉。

咱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懿丰盈的好家风。无论是身居高堂,还是枕席露野,都不忘祖宗遗留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这是司马光的人格正气,祖辈们视之为碧霄;“一食千金,吾不忍食,吾不忍睹”,这是曾国藩践行节俭之道的百年回响,先人们捧之为琬琰……正是这些先祖用中华民族最清正的遗风,在家室中垒起一道道天高之善,海阔之德,才使整个华夏大地,流泻着一股厚德载物的清波遗韵。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又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茫茫天地之间,家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风败坏,社会风气必匪。所以,注重家风的构建,是命旅中头等大事。家风是一首多声部的乐曲,好学尚德,是家风;孝悌淡泊,是家风;勤俭节约,也是家风……无论你在生活中唱响哪一个声部,都必将对你的后代产生深远影响。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哲学家爱德华,在家族中树起了勤奋好学之风,后世子孙竞相承传,结果有13位盘居大学校长,100位高就教授,80位摘冠文学家,60位成了医生,还有1位问鼎过副总统;而另一个酒鬼兼赌徒珠克,一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他的鄙践与纨绔,不幸成了后世竞相仿效的玉律,结果在他的后代子孙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400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7人犯过诈骗罪、盗窃罪、杀人罪。正与反两方面铁的事实,给视家风如草芥,或者将家风败坏、身陷权势嚣、货利浮、声色舞的家长,敲了一记贯顶的钝击!

家风绝不容忽视,更非“雕虫小技”,它是森林里的一阵怒涛,是大海里的一股飙风,能力透纸背,狂吹四野,以水木清华的气流,迅速覆盖茫茫天地,给人类以清冽、以润泽。所以家风就像一粒种子,撒播于华夏大地,必成国风,成森林。家与国,从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古语有云:“身修而国治”,如若我们家家户户,以身作则,存真理、摄正义、留仁爱,练达而不失扑鲁,严谨而不掉疏狂,坦荡高尚,则“国治”无疑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咱中华民族,自古有厚德载物之风。泰山脚下,长江黄河之畔,那万千灯火下“昭昭如日月之明,离离若星辰之行”的懿德善心,曾在时代的烟云中,从家延伸到国,激迸出一阵阵钟鼎巨鸣。到过岭南九江烟桥村的旅游者,必见村中的麻石门楼上,刻有“烟桥正道”几个升斗大字。据清末流传甚广的一本宣讲小说《吉祥花》载述,该村何君和,“慷慨好施,自奉俭朴,家虽贫能识大义”。德性自能流芳,有其父必有其子。曾授兵部主事的何文绮,深揖其父何君和之风,一生倡导利物济人,晚年憩归,谆谆诱教乡人,致令学生朱次琦这位岭南雄儒,掬其绳墨芬芳,在襄陵为官之际,心系民瘼,造福一方,到离任时,竟是千巷联袂,万人相送!辞官后的朱次琦,又将其厚德精神灌输给学生康有为。雄才大略的康有为,更是将师德发扬光大,在国难民蹇之际,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发动维新变法,解黎民于倒悬,其滔天巨德,正是从“烟桥正道”这条陋巷里的家园中始,升腾到京华的皇殿终。这个经典的例子,更加说明了家风与国强民伸,始终唇齿相依的。

在当今提倡民族复兴之际,让我们齐齐唱响家风的主旋律,用良好的家风,铸就伟岸的国风!

粽香传家风

文/马亚伟

父亲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远亲不如近邻”。在父亲看来,左邻右舍就是自家的亲戚,要和他们亲如一家。

每年端午节,母亲都会包很多粽子。母亲包的粽子特别好吃,东邻的孙爷爷、孙奶奶很爱吃。孙爷爷老两口无儿无女,孙奶奶上了年纪以后,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端午节就不包粽子了。父亲得知后,每年都会派我给孙爷爷老两口送粽子吃。父亲还会嘱咐母亲,给孙爷爷他们要包个儿小的粽子,老人年纪大了,一次吃不了大个儿的粽子。粽子煮出来,父亲拣出其中样子小巧好看而且不漏一粒米的,他说:“送给别人,一定要送最好的!”

我把粽子送过去,两位老人非常高兴。孙爷爷为孙奶奶剥开一只粽子,孙奶奶咬一口,笑眯眯地说:“好吃!还是那个味儿!”没多久,孙爷爷院子里的桃子熟了,那是一种叫做“五月鲜”的桃子,鲜美多汁。孙爷爷提上一篮子,给我家送来。父亲说,孙爷爷是个好人,年轻时特别能干,以前帮过我们不少忙。小小的桃子和粽子,传递着一份浓情。多年里,我们两家互相照应,亲如一家。

那年开春的时候,母亲和西邻的李婶家因为浇地的小事发生了几句口角,两人从此互不理睬。快要过端午节了,父亲去外地采了很多新鲜的苇叶回来。我问:“爸,怎么采了这么多,我们家包粽子用得了这么多吗?”父亲照例是把其中最好的拣出来,扎成捆儿。他说:“去,给你李婶送去。”我把嘴一噘说:“我不去,李婶跟个母老虎似的,那么厉害。”父亲嗔道:“不许胡说!邻里邻居,难免有个小矛盾,互相让一步就没事了。”

我把苇叶送给李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真是谢谢了!我正要去买苇叶呢,买的可不如这新鲜!”就这样,我们两家人和好如初。李婶包了蜜枣粽,还给我家送来,她笑呵呵地说:“这蜜枣比大枣甜,尝尝吧!”那是我第一次吃蜜枣粽,母亲包粽子都是用自家枣树上打下来的枣子。蜜枣粽果然甜极了,就像两家人的感情一样。

如今,父亲在老家生活,和四邻关系和谐融洽。如果父母来我这儿小住,老邻居们就会常打电话来,说想他们了。我在城里虽然住楼房,但从来不会“只扫自家门前雪”。谁家有事,我会主动去帮忙,还会把从老家带来的新鲜蔬菜、水果给邻居们送去尝鲜。邻里关系好了,大家住在一起心里都舒心。父亲用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邻里和睦的意义,这是家风,也是美德。

家风何来

文/邢攸海

清明将至,我们兄弟姊妹开始商量祭奠父母的事宜,联想到近来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许多评说介绍家风的话题,不由地使我想起父母双亲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和养育关爱,勾起了我对父母双亲的无尽思念和对家风、家教的细思默想。

父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父亲自幼跟随他爷爷习文学医,解放后在村里干赤脚医生,为村民服务了大半生。母亲目不识丁,心地善良,天资聪慧,与父携手同心,亲戚族人有急难,无不周济体恤,后辈就读立业,为之尽心竭力。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全都读书考学、成家立业,虽无大的成就和影响,但都秉承父母的教诲和习惯,为人做事端正向上、紧跟时代,没有给他们丢脸。在偏僻落后的大山深处,在改革开放之前物资匮乏、生活艰难的历史阶段,父母双亲以他们孱弱之体和微薄收入,把六个子女抚养成人,供其就读立业,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艰辛?这其中肯定有他们秉持和坚守的东西。由此我想,在祭奠亲人、缅怀亲人的时刻,我不单要感念双亲的养育之恩,更应该回顾总结一下从父母身上学到并需继续传承下去的东西,这或许就是我的家风所在。

回想儿时的事情,吃饭、穿衣、出门玩耍、上坡拾柴禾打猪草、上学购买书包本子笔等事项,都是母亲操持,日常管教也是母亲多一些。后来长大了我逐渐明白,父亲整日忙于行医,又要处理祖辈、族人和我兄姊上学、工作、成家、生儿育女的一些繁杂事情,可能顾不上我这小孩子鸡毛蒜皮之事,再加上我父亲和我母亲相比,话明显偏少,所以儿时的印象,整天是母亲管着我。我也乐于这样,因为父亲总是严厉一些,有时我调皮调过了头,父亲的脸色和巴掌还真让我害怕。很显然,我是在一个父主外母主内的传统家庭里长大的。后来我兄弟姊妹都成家立业了,父母也渐老了,看到比我父亲大八岁的母亲里里外外操持家务不容易,有时半开玩笑地问她:咱家里你和俺爹谁当家?不料母亲一本正经地说:“自从我跟了你爹,大事我说了可没算过,不信问你爹。”末了还特别加了一句:“女人当家必然就差!”我们便继续和母亲辩嘴开玩笑:娘还挺谦虚,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太严重了。母亲也不辩驳,只是很享受地笑笑。

父母双亲的善良在我村里是出了名的。有时回家探视同族的老人,他们知道我父母去世多年,不便再提念他们,怕彼此伤心,可说着说着忍不住还是说到他们的事情,——想起在村里一块生活时的交情,想起艰难之时父母对他们的接济和帮助,想起父母一切一切的好。小时经常听母亲说的是:“敬人是敬己,害人是害己”,“于人方便才于己方便”,“饥了给一口,强于饱了给一斗”,“在泥窝里的人,咱救不了人家,但不能踩人家一脚”,“给人家气吃不长久。好人不吃气,不给人家气吃的是好人”,“十分心机用过了,留下子孙不如人”。这些话应该是父母从他们祖辈父辈那里听来学来的,并身体力行到与邻里亲朋的交往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大约1968年临近春节,有个要饭的中年妇女来到我家,按惯例母亲给了她一块窝头,可母亲很快回屋和父亲商量再多给她一个窝头,我听母亲说:“大冷的天,一个女人家,怀里抱着一个,没想到后边还跟着个半大孩子,有法过谁出来要饭啊?”后来,当母亲用“冻死不出声,饿死不乞求”、“穷不靠亲戚,软不靠凳子”这样的话教育我时,我问母亲:“你给要饭的为啥这么大方?”,母亲说:“这是教你长志气,小子十五争家管,执望破鞋扎烂了脚,你真要不争气,万一到了要饭的那一天,天下还是好人多。”

说起母亲管教子女的方法,还真有很多。我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受父母娇宠和兄姊疼爱自然多一些,幼时不懂事,难免撒娇甚至任性,每当这时候,母亲往往用“娇吃娇穿不娇性”、“从小看苗,三岁至老”、“头等人使眼教,二等人使嘴教,三等人打着骂着教”这类话数量我。当时我想:即使我做不了头等人,可千万不能成了挨打受骂的三等人,那只能当二等人,做个听大人话的好孩子。记得我都七、八岁了,才知道八月十五吃月饼,大人吃一块,小孩吃一个,母亲不舍得吃,总是等过了几天再拿出她那一块让我吃,由于自己不懂事或是嘴馋,往往拿过来急不可待地就吃了。后来岁数大一点了母亲还这样,我便谦让给母亲吃,母亲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吃了也无用,你小孩子家吃了好赶快长啊”。象月饼这么稀罕的东西还有西瓜。当年在家时的每年夏天,当工人的小叔一年一度买个西瓜来家让大家尝尝鲜,全家近二十口人吃一个西瓜,一人只能吃一小块,常常是父母应得的那块不舍得吃,又便宜了我这个不知道礼让的皮孩子。后来和母亲说起小时候这些事,母亲说:“那时候咱家里小孩子少,你爷爷、小叔和周围邻舍家可疼了你了,东西不在多少,是片心意,你可都要记着啊!”时刻记着别人对自己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母亲教我如何做人。现在我反躬自问,不用说对别人,就是对父母,我涌泉相报了吗?残缺惭愧之处,有的能补,有些已没法补了,想来痛彻心扉,愧憾何极!

让我萦怀难忘的还有父母的勤俭持家。从旧社会到建国初期,在贫困的山区农村领着老少十多口人生活,不勤劳不行,不节俭也不行,这或许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都曾经历过的,也是生活和环境条件所迫自然养成的传统习惯。父亲是个医生,但五十四岁就脑栓塞了,实际上是劳累过度中下了病根。父亲初次中风很快就治愈了,但仍然要抬挑锄刨,坚持干繁重的农活,结果不到两个月就再次中风,落下了终生偏瘫的残疾。母亲身高约一米五七,又缠过足,身小力薄,解放后搞合作社和生产队,她同社员一块下地干活,为的是每天挣七八分工分,到麦秋两季能多分点口粮。从我记事时,感觉母亲除了吃饭、睡觉从不闲着,总在忙这忙那,手里有干不完的活,有时亲戚、邻里来了,母亲和他们拉拉呱,这会儿就是她休息放松的时刻。母亲年老了,有时进出门坎我扶她一把,感觉母亲的手比我的手还大,我拿起母亲的手仔细审视,发现母亲的指关节粗大,哥哥说:这是母亲过度劳累,又加上经常用冷水刷锅洗碗洗衣裳,受凉劳损增生造成的。写到这里,联想起当时的情景,再想想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不易,我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勤与俭不分家,父母勤劳一生,节俭也自然成了他们终生的习惯。晚年从老家搬到县城生活,环境条件大为改善,父母亲很是满足。逢年过节或为父母过生日,剩下的饭菜父母不舍得扔,温了吃,吃了温,光吃剩下的饭菜要吃好几天。我们做儿女的劝父母改改吃剩饭的习惯,他们说:“吃了不疼瞎了疼,这不比原来吃糠咽菜强啊。要有时想着无时,不要有了神吃,没了寻吃!”我们不仅没说服他们,反被他们又数落了一顿。在父母的教育带动下,我们兄弟姊妹都算比较勤快,唯独一样差距较大,就是我弟兄三人不会做饭,这与我们从农村长大、受父母关爱不无关系。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男尊女卑的思想有一些,总说洗衣做饭是女人家的事情,男孩子整天围着锅台转能有啥出息。可我父亲就炒一手好菜,婶子大娘左邻右舍便数落我父母:“您是拿着孩子娇,家务活您都干了,孩子还会干啊?”父母说:“摊上这些懒孩子没办法,接就着过吧”。记得小时候,家里养了很多兔子,每天放学回来便去打兔子草。有一次老师布置了点作业,我正在家里写着,父亲过来叫我去割草,母亲马上和父亲吵起来,母亲说:“孩子刚在学点习,你就支使他,还是我去吧”。当时我想,做作业学习还真不如去打兔子草风凉风凉,我刚站起身,母亲一巴把我按下,声色俱厉地说:“你这孩子真知不道好歹,真不知道自家是干啥的!”我知道母亲是希望我学习好,将来有个好前程,所以只能默默坐下完成作业。后来我学成就业找媳妇成家,母亲和亲家说:“俺这个孩子没大毛病,可就待懒煞”。结婚后爱人因我不做饭与我辩嘴,我总拿出母亲这句话和她理论,气得爱人掐我耳朵,虽有点疼,可总是窃喜,女儿看不过,和***一伙数落我,我赶紧表态:争取退休后补上,一家人一笑了之。母亲健在时经常说:“俺这些孩子小时不懒,咋大了就懒了呢?”我们知道,这是母亲的私心,是她和父亲对孩子的关爱甚至溺爱。

父母教我们处事明理的方面还很多。母亲经常用一些名言俗语教育我,譬如:“寒门出贵子,富家多拽孙”、“穷的不能长穷到底,富的不能长扎住根”、“长长自有短,后后会有期”、“人受教调才武艺高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家有馋妻不吃淡饭,家有贤妻不遭横祸”、“十句好话恩不下个人,一句孬话就得罪了人”、“傻人哭死人,傻狗撵飞禽”、“在家敬父母,强于远烧香”、“活着敬父母,强于死了上故坟”、“账目清好弟兄,先生分后义和,先小人后君子”、“有君子嫌君子,君子去了就想君子”、“低头看见脚面子,抬头看见帽沿子”、“上床看见老婆孩,下床看见袜子鞋”、“老要张狂少要板,就怕青年死样眼”、“犯法的不干,凡毒的不吃”、“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锯两头拉才出沫”、“钱有使处,人有用处”……母亲不识字,我问她这些好听管用的话是从哪里学来的?母亲说:“我是听你姥爷、姥娘、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和你爹说的。”我有意让母亲多说说装在她心里的这些好词句,母亲一时想不起来,可不知啥时候,或遇到点啥事情,母亲顺嘴又冒出一两句经典的话,用得是时候是地方,恰到好处。我真佩服母亲的记忆力和说事辩理的本事,从心里敬重她,便格外听她的话。我把从母亲那里学来的这些至理名言说给妻子、女儿听,就象当年母亲打动我那样,时时地打动提醒他们,可谓屡试不爽,便自觉得意非常。

优良的家风似和煦的春风带来无限生机。在我先辈和家人的不断传承努力下,我自认为,我们邢氏一门形成了好的家风。这种优良的家风从何而来?显而易见,是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来,是从家庭成员对家庭美德的精心呵护中来,是从整个家族薪火相传的代际传承中来。有鉴于此,我扪心自问:绵延优良的家风传到我的手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吸收弘扬了多少?芬芳四溢的家庭美德之花我用心浇灌了吗?父母留给我的丰厚道德遗产我不断发扬光大了吗?我一定要秉承父母的嘉言懿行,矢志笃行,行进无止!

家长的身影也是家风

文/丁梦然

和许多家庭一样,我家每天也在传递着爱和感动。

记得小时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总为吃饱穿暖奔波,爷爷在集市的食品厂,奶奶做饭洗衣,爸爸妈妈整天在生产队干活,从没有陪我们孩子的时间。那个时代,孩子最大的奢侈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丰盛的美食,穿上美丽的新衣,享受到父母的陪伴。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奶奶每天三顿想方设法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爷爷和爸爸蒸个鸡蛋,烧点儿好吃的。那时,家里好吃的,都留给家里的男人和劳动力吃,孩子只能分尝一点点。我们很不理解,也很想吃,甚至想“偷吃”,但奶奶见了,总说“那是留给爷爷与爸爸的,爷爷爸爸病了,你们就什么都没的吃”。不像现在,什么吃的、玩的先“孩子”,后“大人”。这让我明白了“先大人、后小孩”的尊老家风。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也非常孝顺,爸爸晚上一有空就陪奶奶说话,妈妈每天最后吃饭,从未与奶奶争执过,大事小事都由奶奶作主……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总见他们忙碌和谐的身影。所以,他们的影子对我影响最大。

到我们这一代,对孩子也是言传身教。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我们也看书写作或做家务忙碌,从没不良嗜好或生活习惯,告诉孩子做好人,做好事。每当家里吃一些好吃的,都叫孩子先分给奶奶,到哪里都叫孩子喊上奶奶。孩子对奶奶与我们非常尊敬与民主,什么都懂得分享。

我传承了父母的影子,也希望我的影子影响儿子的身影。因为家庭的和谐,社会的文明,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女儿、儿媳、母亲,我的每一个举动,都影响家里的人。家里人的性格、气质的培养,品德、世界观的形成与家长密不可分。

良好的家风就像一棵大树,子孙都在它的荫蔽下振兴家族,利国利民。

家风润物细无声

文/李敬

最近,“家风”一词“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进入大家的视野,顺着这股春风,我也审视自己的家风,发现我们家里没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家训,也没有成文成条的家规,只有一辈辈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后人。

爷爷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乍一听是告诫我要站得端、做得正,细想起来就是教育我要行的正、立旳直,也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爷爷还常说“面子多大祸多大”,这是告诫我要有自知之明,莫贪图虚名死要面子。奶奶常说“人勤地不懒”“春天刨一镢,秋天煮一锅”,这是教育我要勤劳;“吃了不疼瞎了疼”,这是教育我不要浪费。“人要吐口唾沫砸个坑”是我爸爸常说的一句话,这就是教育我要说话算话。我妈妈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教育我要勤俭节约;“莫饮过量之酒,莫贪不义之财”,“交上皇粮不怕官,孝敬老人不怕天”,这是教育我要遵纪守法,孝顺老人;“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这是教育我要谦虚谨慎;“亲戚朋友脸换脸,邻里百家碗换碗”,这是提醒我与人相处之道。

这些通俗的话语就是我们的家训,我们的家风就是在这些朴素的话语中形成并一代代相传的。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禾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啊!好家风伴我成长,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信,给了我独立……

节俭家风代代传

文/鲁迁

太阳一出满天红,

勤俭节约记心中。

吃不穷,穿不穷,

计划不周一世穷。

这是自幼习读诗书,刻苦成才的母亲编写的一首儿歌,算是一个家规,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德高望重的母亲,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把我姐弟六人培养成人,其中还出了三个大学生,在街巷传为佳话。

1966年我喜结良缘,我和妻子以母亲为榜样,勤俭持家,精打细算,不仅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教养成人,并帮他们成家立业,还出资帮助妻弟妻妹盖楼房。节衣、节电、节纸等良好风尚,已成为我家的传家宝,好家风。今儿,专谈环保节水的事儿。

我在西安土生土长74载春秋。家住小车家巷大杂院内,作为长子,母亲同我生活在一起。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我家一直饮用苦涩的井水。

1962年古老的巷子,修建了自来水站(一个公用水龙头)。尽管水费便宜,又敞开供应,但在家规的训教下,我家三代人除做饭、喝水用自来水外,洗菜、淘米、洗衣、浇花等全用井水。

改革开放喜迎低洼地区改造,1987年举家迁入了大车家巷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的新居。尽管我家厨房、卫生间有好几个水龙头,用水十分方便、快捷。但我家依然精打细算节水如金。譬如用洗脸水擦桌椅,用洗衣水涮拖把,用洗菜水浇花,淘米水倒入常备的节水捅里(再用其冲厕所)。

家风的潜移默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熏陶和身教,我及儿孙也传承着环保节水的优良传统。我每晚一脸盆热水三用:一用是倒出三分之一的水,泡卫生巾清洗方便之处;二用是洗脸;三用是把洗脸水倒入洗脚盆洗脚。儿子、儿媳不怕麻烦地将东北屋厨房的洗菜水、淘米水、洗碗水穿过三个门,一一倒入西南角卫生间的节水桶里,又不厌其烦地将厨房里洗衣机洗衣用过的水,一盆又一盆地倒入卫生间门前的大洗衣盆里。我那上三年级的小孙孙,从学前班起也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再也不玩水枪打水仗了。每次将洗脸水、洗脚水,不是倒入节水桶,便是用来冲马桶。

嘿,还别说,三代人节水如此,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一月节省2吨水,27载,就是324吨水。

也许从小受母亲写儿歌的影响,激励坚持写了一辈子童谣的我,目前还为环保节水创作了一首儿歌《低碳环保节水歌》:

万物来自不容易,日子理应珍惜过,

淘米之水涮拖把,拖净地砖冲厕所,

洗脸之水擦桌椅,洗菜之水浇花朵,

勤俭节约传家宝,环保节水记心窝。

我被誉为环保达人,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及省市电视台都多次报道我家节俭、环保低碳的事迹。这都得益于我们节俭用水的家风传承。

一副楹联传家风

文/石大泉

藏书万卷可教子;

买田十亩尽种松。

记得我在读高三时,请父亲写了这副对联,贴在我们教室的门上。班主任看后,非常赞赏,他在班会上鼓励同学们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早日成才。

其实这副对联所昭示的是我家几代人所传承的家风。从我记事起,这副对联就挂在父亲的书房里,是清末庐州最后一位举人、大书法家、经学家张子开先生书赠我爷爷的,可惜后来被毁。遵循这样的家风,爷爷、父亲和我们一辈子珍藏各类古典和现代名着数千册,有清宣纸版《康熙字典》、《石头记》、《芥子园画谱》、《镜花缘》、《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我们家不仅珍藏,而且要求子孙精读,使子孙们懂得怎样读书,开卷才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要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记得20多年前还在读初中的儿子,我要求他认真阅读一下明代程大位写的《算法统宗》,这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的代表作,书中有一首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我叫儿子算一算,未想到儿子釆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很快算出了答案,其中3人喝了9瓶差酒,30人喝了10瓶好酒。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读书才有收获。我家几代人一直信奉“耕读兴家”的哲理,要求子孙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懂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理。因为读书,孩子们还牢记孔子的教诲:“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他们都非常孝顺长辈,经常回家看望。这祥和的家风潜遗默化感染着家中每一个人。

我们后辈没有辜负先祖的希望,不仅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学有所成,几代人中有教授,有画家,有工程师,即使是普通工作者,也酷爱读书,学好本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我真正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像香甜的母乳,营养着我们躯体的每一个细胞。我也常对自己的孩子说要有真才实学,不要做稻草人,因为稻草人穿戴上衣冠,毕竟还是一个草包。

家风民风度春风

文/戴健

新年新月新气象,家风民风度春风。莫道春归无觅处,雪影寒梅春意浓。

立春那天,合肥迎来久违的好天气。一觉醒来,推窗极目远眺,天蔚蓝蔚蓝,水碧青碧青,周边楼宇轮廓棱角分明,眼前梅花盛开粉白有致。好天气带来好心情,于是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满天重雾,转眼间又出现鲜明美丽的太阳!”

难得有闲暇陪儿子看电视,恰此时央视新闻频道正在播出新春各路记者采访有关“家风”的新闻。已是初中生的10岁儿子问,奶奶常教导我们的“要学真本事”,是不是我们家的家风?我说是,儿子高兴了,“我们也在传承家风耶!”

我的母亲一辈子苦没少吃,童少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抗战初期“跑鬼子反”,小学尚未毕业的她随外公外婆,一家人自芜湖“抢渡长江”,过裕溪口、巢县、合肥、六安、立煌……在麻埠和古碑冲深山里“蜗居”的那段时光,她这个合肥城内的姑娘居然学会了开荒,种菜种粮。这点“手艺”在三年困难时期派上了大用场,她起早贪黑在派河边整地培墒,收获的山芋南瓜玉米等极有效地填充了孩子们干瘪的肚皮,使我们安然度过了那场大饥荒。

古人说:传家两字耕与读,兴家两字俭与勤。凭着“家学”的那点底子,新中国成立前夕母亲参加革命直到离休,都在好好干工作而且一直鼓励我们兄妹几个“要学真本事,好好干工作”。她从生火做饭引出“火要空心,人要忠心”和“福从口入,祸从口出”;待人接物她讲“叫人不蚀本,只要舌头打个滚”和“千差万差,来人不差”;持家过日子她又说“学会照搭兑,一生不受罪”和“青菜豆腐保平安”。父母言,大智慧。于是,上小学的我拓土坯一分钱一块、妹妹摇纺车纺线绞手套头一分钱一双,挣得了学费。16岁起我又自学裁剪为全家做衣裳,弟弟则给全家理发,我们这丁点毫末技艺,至今还派上用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始终坚信意外财与我们家无缘,从不幻想中奖,这也是我不买股票彩票的原因,惟愿脚踏实地,从知识中汲取力量,在勤奋中增长才干。“下过乡、吃过糠”的我辈如今小有所成,下一代也在健康快乐成长。儿子已在12家媒体或出过图像,或发过文章,或介绍报道,或接受专访。这个寒假,他主动找出我的自传抄写以练习楷书隶书,或许也是想从中领悟家风吧。我对他的发展取“无为而治”,从不逼迫,让他在玩中学,一切凭自己的兴趣,不参加任何补习班。只盼他在行千里路、读千卷书、写千篇文的过程中提高。

家风者,家庭风气、风格和风尚集大成也。我家的家风是合肥民风的缩影,而合肥的民风则在民谣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父子相会,夫妻团圆”;“莫与人家比过年,要与人家赛种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等等——体现的是“舆情”。旅美社会活动家吴世珊给我寄来题词:“身在海外,心系故园”;旅台歌视明星吴静娴在暌违40年后返乡,挥笔写下“山美水美人更美”——体现的是“乡情”。杨振宁记得他小时候合肥家中的春联每年都是“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他的父亲杨武之少时一度迷上赌博,某夜晚归,其叔杨邦瑞独守客堂,只轻轻问了句“天已不早,汝身上冷否?”已然响鼓轻捶,杨武之自此终身不赌,卓然而成大数学家——杨家体现的是“亲情”。合肥民风在杨振宁身上发扬光大,他给长子取名“光诺”,他获诺贝尔奖后杨武之手书“有生应感国恩宏”,胡适引荀子《天论》赠字:“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行文至此,月逢上弦。我流连于梅园,浮想联翩,好一个雪后初晴的暄宵!“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新年新月新气象,家风民风度春风。莫道春归无觅处,雪影寒梅春意浓。

家风无声化春雨

文/秦志峰

“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是父亲的口头禅,也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座右铭。

爷爷秉性耿直,开朗,为人好抱打不平,做事一丝不苟。我几岁时,家里有几分自留地,养着十多只羊,花甲之年的爷爷,放羊,拾柴,种自留地。几分自留地硬是被爷爷割成了一块一块的菜田,这一垅是土豆,那一脊是茄子,埂坡上栽着洋葱,西红柿,豆角结的一打一打的繁。爷爷种的菜瓜,瘦弱的瓜秧上菜瓜一长就是一尺多长,每一次的菜瓜摘回来,洗净切成段,吃起来又脆又甜,即解渴又充饥。那些年爷爷的菜瓜既是蔬菜又是主粮。爷爷为人豪爽,每次有邻里路过菜田,总是大方的赠送一些蔬菜给人家。爷爷也是村子里闻名的老好人。爷爷以身作则,做什么事都是尽职尽责,放羊不光赶着自家的,邻居谁有事请他帮忙代着放羊,他都不推辞。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困难之时帮人一把比啥都强。”爷爷也是庄子上出了名的公道佬,他就事论事,向理不向人。谁家婆媳不和,夫妻闹仗,乡里乡亲的吵架拌嘴的,都是爷爷评的理和的事,爷爷在庄子上威信很高,从来做事都是以自己为先,他爱说“自己能过去别人自然就过去了”。爷爷的五个儿子谨遵自己父亲的家训,一个个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维护着家族美好的传统。

爷爷走了,父辈们继承了“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优良传统。父亲不好言语,他一生默默坚守着家族长子的责任,对兄弟们和自己子女们从来都是有一口好吃的,省着让一家人都尝点。他教育我们的同时从不忘自己的父亲,“向你爷爷那样做一个直骨人,做一个让人人都想的人……”这是父亲教导我们兄妹时说的最多的话。我父亲虽然不识字,不懂秦唐汉史,但是他的人生哲学,他与家族荣辱与共的理念,他所说的家族凝聚力都是以一个长子,一个大哥,一个父亲的形象以身作则的。父亲的节约,惜物,做事情的严谨,做人的耿直,是我和我的叔叔兄弟们最最实用的榜样。

记得弟弟七八岁吧,因为邻居家小朋友的玩具枪特牛,弟弟人精明又会动脑子,便和小朋友玩纸牌打赌,最后小朋友输了就把自己的玩具枪输给弟弟了,结果人家大人因为此事出口不训骂脏话。爸爸让弟弟给人家道歉把枪还给,弟弟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就是不道歉,记忆里那是父亲第一次出手打自己的孩子,弟弟流着鼻血给人家道了歉。父亲心疼抚摸着弟弟红彤彤浮肿的脸缓缓的语气铿锵有力:“儿子,爸爸今天打你,不是你做错了什么,是你根本就不应该那样做,别人的东西再好咱都不能稀罕,你爷爷一辈子再穷都不拾别人地头的一根柴,一定要长记性……”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着一个大家庭的兴荣,教育着自己的五个孩子。

如今,父亲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的孩子也都成了人,而我们家族的这句“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家训却永远不会老,六十多岁的父亲没有和他的兄弟们红过脸,对他的子女更是没有用父权掌管过所有事,父亲默默无闻,父亲任劳任怨,父亲一直用行动诉说着一个人生哲理,我们作为他的孩子,更是把这些优秀的美德看在眼里,记住在心里,用在最真实的行动上,不贪图别人的便宜,节约节省,乐善好施,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家风无声化春雨,滋润心田辈辈传!

忆家风 励后人

文/陶少雄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对我触动很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带头响应,积极参与。追溯我的成长经历,深感与从小良好的家风熏陶关系密切。回忆、总结归纳我家三代人的家风,那就是:乐善好施,勤劳节约,忠厚担当。

乐善好施,写的是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他们生在旧社会,家里很穷,在老家也受欺辱。据说我爷爷小时候去村里食堂打饭,村里的保长很凶,打掉了他的饭碗,还骂他是“半个饭瓢斗个脑壳,没有你吃饭的份。”后来,我爷爷长大了,听说他很能干。练兵时,他的口令很洪亮,表情很严肃,很多人见到他都怕。但他很同情穷苦人,爱帮助人。后来他与我奶奶结了婚。我奶奶很贤惠,很开朗,也特别爱帮助贫困的人。哪怕是过路的、要饭的到了家门口,她都要给碗米或给碗包谷子。即使没有米或包谷子,洋芋红苕都要给别人一点,当地人都很喜欢她。我是我奶奶带大的,她爱帮助贫困人的行为,让我记忆犹新。

勤劳节约,写的是我爸爸妈妈这一辈。我爷爷虽然很能干,但还没解放就去世了,我奶奶一个人带着我爸爸和三个姑姑,日子过得也不算好,但他们很勤劳、很吃苦。我父亲从小学医,在我们当地很有名。好多人为了报答他救命之恩,就拜敬他当干爹。我妈妈务农,很能吃苦,特别能节约,生前很舍不得花一分钱。三年前她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在她兜里还发现有十多万元的存款。

忠厚担当,指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家有四个兄弟,有三个去当兵,三个人合起来为国家尽义务至今已长达57年。我们这一代人承接了上两辈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家风。对人忠诚、为人憨厚;对工作、对岗位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所以我归纳为“忠厚担当”四个字。同时我提倡,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我们要一代一代,继承好家风,传承好家风,让好家风生生不息,激励后人。这样,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好。

常念清贫传家风

文/刘东华

名门家风,大多有一套对本族人严格要求的行为规范,这些做人的操守,是一个家族的前辈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人生感悟,总结出来的持家之道,供后人遵循、借鉴。我们寻常人家,虽然没有名门望族那样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家风家训,但长辈们依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育后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后辈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

我们家的家风是“常念清贫”。我父亲这一辈人,兄弟5个,爷爷去世得早,奶奶和我大伯父带着一大家子人过日子,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父辈们都有过外出逃荒或者做工打拼的生活经历,大伯父为了拉扯兄弟们,一辈子没能成家,孤独终生。大伯父年老时,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家看望他,买给他的食品、水果他不舍得吃。苹果放久了,渐渐出现霉变,一点点坏掉,他先捡坏的吃,把霉变的地方削掉,就这样,一个一个轮着吃坏苹果,让我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大伯父自学文化,会打算盘,曾在村里做过会计,很有见识。前几年,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但他仍时时提醒后辈们,生活要节俭,别忘了过去的贫困,要懂得惜福。

我父亲现在80多岁了,退休在家养老。退休金足以保障他的生活,但父亲依然简朴。他的棉衣穿了多年,外套也洗得发白。我们给父亲买了新衣服,他不舍得穿,在衣柜里放着,他的理由是:“衣服多得穿不了,何必都占着呢。”简朴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尽管无奈,但我们也只能遵从父亲的意愿。平时聊家常,父亲提及最多的是当年的贫困。因为缺衣少食,他十多岁就出门做工,没有棉鞋,赤脚在雪地上走。“现在这么好的日子,不要忘了本,想想当年的贫困,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恩。”父亲谆谆教导。

这种常念清贫的家风,无形地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人到中年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这种家风对我的影响。常念清贫让我从小就有一种进取心,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敢懈怠,力争做到最好。常念清贫让人不生贪欲,我曾在一家经营不错的企业中担任职务,因有清贫之心,所以能洁身自好、不生贪念,虽有钱财过手,我也做到了两袖清风。常念清贫才能不羡奢华,这些年我越来越喜欢简单清静的生活,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写作上,生活充实而美好。我们这一代人不再像父辈们一样缺衣少食了,但“常念清贫”的家风让我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能安于平淡,不被欲望裹挟,去追寻身心的宁静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