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智慧的散文

2023/02/12经典文章

关于智慧的散文(精选12篇)

生活滋润来于中国智慧

文/粒砂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中国的一切——

如今,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到每个产业的生产方式,再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明显地“智能化”或“智慧化”。

这是一个“最美好”时代——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等给我们带来了巨量信息和极大便捷。

对中国来说,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范式和新战略,是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手段。

那天,部里一位实习的女孩问我,什么叫“智慧城市”?

我说,智慧城市,就是很有科技含量、也很有人文思想的城市。说白了,就是让大家生活起来很方便、很滋润的城市。说句夸张的话,现在出门带一部手机足矣,就把一切都解决了。比如,现在有的朋友买一斤馒头都可以扫码;又如,出门一扫码就可以有单车骑,既环保又锻炼身体;再如,早晨还在家吃早餐,中午已经到了另一个城市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了,因为有高铁有飞机,太方便啦。

现在,中国的整体结构越来越具备“智慧”特征,也具备了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

中国早已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当前服务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来抓,制定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案,目前多项已成功应用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住房保障、科教文卫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当今信息时代,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实时感知数据进行处理,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电力、智慧供热、智慧环境、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建设提供智能化服务,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智能化功能的延伸、拓展和升华。

目前,中国信息产业正经历重大创新和变革的机遇,让“智慧城市”建设真正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生活品质改善提升,不断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这是大家的期盼。

不可置否,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技术活儿”。所以,智慧城市的“智慧”主要出于对大数据的处理,同时更出自共产党人、科技人员以及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所以,我们每个人也要作出更加“智慧”的回应和努力,着力打造数字中国和信息中国,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加油提速。

只有生活在智慧城市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才更滋润,更便捷。

我们期待并祝愿,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智慧痣

文/何百源

读初二时,美术老师说要买宣纸用来画画。听同学说,广州文德路一条横街有宣纸卖,于是星期天我去了。

进入街口不久,我慢慢走寻找那间纸行。突然背后传来一声呼唤:这位小兄弟留步!我回头看时,只见坐在路边条桌边上的一位老先生向我招手示意我过去,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走了过去。

原来他是一位算命先生,说要赠我几句。我立即说,我是穷学生,没钱的。他很和蔼地笑着,说出门人旨在为人指点迷津,不收钱的,并要我坐下。他指着我下巴一颗显眼的黑痣说,这是智慧痣,将来必成大器的,一定要保护好。问题是……我明白了,他卖个关子,是要我给钱才说出来的。我歉意地站起来说,对不起,我还要赶路。走了。

孩提时代,我家隔壁铁匠铺的财伯曾告诉我:脚踩一粒星,能领一千兵。即是说脚底有痣是为将才。我经常搬着自己的脚底看,可是什么“星”都没有。

后来,我从报上看到,脸上如有痣,最好除掉,原因是每天几次洗脸,不断摩擦痣,会发生恶变,于是我将痣脱了。有一次母亲发现了,怪我不该这样做。她说按老一辈人说法,将与生俱来的痣脱掉会导致命运的改变,最怕是将原先命里有的好运丢掉了。我笑笑说,不会的。

话虽这么说,我心中仍不免忐忑,担心丢掉了智慧。人生第一次闯关是高考。我成功了,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对自己说,放心吧,智慧没丢。

智者说:人生有九九八十一难。我不怀疑这一说法。记忆中,几十年人生,我也遭逢过许多次大的沟坎,甚至是生死攸关的节点,而命运都给了我一条生路,才走到了今天。

我不像算命先生说的“成大器”,而是了无成就;但是逢凶化吉,于我这已足够。

无名氏的语言智慧

钱锺书小说《围城》之名,引自法国谚语:“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原话应该是合辙押韵的,但翻译过来却沦为了“白开水”。合肥有现成的一句:黄鼠狼钻棺材——死的想出去,活的想进来。钱锺书如果用这一句来意译,比直译一定更精彩。

拿着鸡毛当令箭,是一句俗话。合肥还有一句,叫做“捡到红枣当火吹”,无疑更形象生动。如果让丰子恺丁聪黄苗子们画成漫画,简直绝了。

合肥形容人意气用事,得不偿失,叫做“烧皮袄跟虱子怄气”。还有更形象的,“屎憋裤裆里,跟狗撒气”。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是一种表达,但与“蹬鼻子上脸”比起来,实在太过直白平淡。人的五官,唯有鼻子凸出来一点,所以有“一刀把鼻子斩了,不知道前后”(形容小人得意忘形之状)之说。蹬着鼻子上脸,有一点条件就上,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若此,足见其不识进退,分寸拿捏失当。

鲁迅《故乡》中描述家乡绍兴有“狗气杀”,鸡可以伸进脖子啄食,狗却不能,只有“气杀”。合肥有“猫叹气”,与之堪称对仗工整。合肥人过去生活艰苦,冬日腌制点咸货,怕猫偷腥,便用一种篾编的小口大肚的器具,把咸鸭咸鱼之类装入,吊房梁上。猫坐地上,上不去;耗子之类倒是可以沿房梁和“猫叹气”上的绳子接近,但猫叹气上方的口被盖子封住,也不得其门而入。

这些俗话,也是文化,而且是文化精品。真正读四书五经过活的秀才,不屑为之,也无以为之。不屑为,是因为嫌其话糙粗鄙,有辱斯文;无以为,是因为头脑已被束缚僵化,毫无灵气。这些俗话,不会是团队智囊合作研发的结果,当是历代一个个不识字的农夫农妇山野村夫,凭生活经验和悟性,加偶然事件触发的灵感,先后独立研发而生。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生卒年代和姓名,但因为这些语言的鲜活灵动充满睿智,持久富有生命力,所以被经久沿用。语言是有生命的,必须与时俱进。这需要一代一代人,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新贡献,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心灵的鸡汤

文/孙启宇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此话不假,书是人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伙伴”,在我的生命小溪中,这样的“朋友”可不少。他们就像我生命小溪中的鹅卵石,与我不断碰撞,迸出智慧的火花。其中最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是那颗五彩缤纷的——《特别文摘》。

这本书包罗万象,包括九州脉象、异域风采、历史演义、情感故事、开心茶馆和财富智慧……每一个故事都那样扣人心弦,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位商人带了许多钱,去一个偏远的山区寻找商机。一个小偷见了商人,便想偷他的钱,商人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企图。当小偷靠近他时,商人在一瞬间将自己包中的钱放入小偷的包中,然后对小偷说:“我要去喝口水。”这下小偷乐坏了,这可不就是大好时机,于是趁机从商人包中搜钱,可他将包搜了个底朝天也找不到半文钱,于是他放弃了,认为这个商人是个身无分文的穷人。

后来当小偷去上厕所的时候,商人又从小偷包里拿回了他自己所有的钱。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小偷只长一个心眼“偷”,而商人的心眼就是“会算计”——有智慧。

……

我的这位《特别文摘》朋友,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指明灯,照耀着我前进的路。我想用几句诗来感谢它的陪伴以及给我的帮助:心言老师卷首语,拨动心弦引热议。特别视点我知晓,历史演义玩穿越。九州脉象把脉搏,异域风采去领略,赏心阅读心舒畅,开心茶馆逗人乐。寻根探秘刨根底,话语快意真惬意。真心实意对你说,今生有你欢乐多!

凿井的智慧

文/王伟

“与其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这是最近读到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在脑海中久久萦绕。细细想来,在“凿一口深井”的背后,蕴藏着的是“专注”的智慧和力量。

这是一个讲究专精的时代,在任何领域、任何行业,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又是一个充斥浮躁的时代,人们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想法,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各种各样的浅阅读、浅社交和微信群、朋友圈中飞速流逝。当我们给忙碌不堪的生活按下“暂停键”的时候,会猛然发现,专注,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远。不妨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有离开电脑,专注地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你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专注地陪家人吃完一顿饭?你又有多久没有放下赶路的行囊,专注地思考一下自己人生的价值?

专注,是一种品质。现在,很多人都在讲“工匠精神”,其实工匠的宝贵品质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专注做好一件事。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在于专心致志地去做,正如《孟子·告子上》所说的,“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即便是下棋这样的小事情,也只有专注地做才能做好。

专注,是一条捷径。回到“凿井”这个事情本身,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显然要比东边一下、西边一下地凿许多浅井更有可能出水。从功利的角度来讲,成功同样如此,认定一个目标并日复一复、年复一年地为之努力,其实要比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计划变来变去的行动更加“高效”。毕竟,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雄鹰,另一种是蜗牛,如果不能像雄鹰一样振翅翱翔,那就不妨做一只专注的蜗牛吧。

专注,是一场修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活也只有一次,也许很多人会患得患失于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就像凿井人难免会患得患失于自己的选址是否正确一样。而我想说的是,生活本身并没有对错,不论你身处什么样的时间与空间,也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其实就算功德圆满了。就算最后的最后,你选择的那口井依然没有凿出水,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凿井”这场修行已经圆满了。

反观我们的生活,做好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专注。小到工作岗位的细微实践,唯有专注,才能做到严、细、实,才能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到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唯有专注,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真正地一张蓝图绘到底。

路漫漫其修远兮。或许“忙碌”的你现在还没有专注的习惯,那就让我们一道,慢慢养成吧,可以从专心致志地读一个小时书开始,可以从心无旁骛地跑一个小时步开始,也可以从聚精会神地反思一次自己的生活开始。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在你面前呈现的是“一泓清泉”。

乐观也是一种智慧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烦恼、痛苦和不如意,你想躲都躲不掉。无论你怨天尤人还是沮丧彷徨,都无济于事,此时的悲观就像一个黑色的幽灵,笼罩着你的思绪,让你变得一蹶不振,失去对生活的追求,陷入痛苦的深渊中。

其实在人生前行的过程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曾有过悲哀的感觉,只是每人处理的方法不同。倘若用开朗、乐观的态度对待,就会发现生活有趣快乐得多。大作家契诃夫说过:“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烧起来,那你应该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你的眼睛里。”

一根甘蔗拿在手里,乐观的人先从甘蔗尾部吃起,越吃越甜,觉得人生前景肯定辉煌;悲观的人先从甘蔗头部吃起,越吃越淡,索然无味,觉得人生前途必定暗淡无光。

夜晚漫步星光下,抬头观望天穹,乐观的人看到的是星光璀璨,对生活充满自信希望;悲观的人看到的是一片黑暗,愁云密布,被绝望束缚。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海风咆哮而来,乐观的人说,风是船帆的兄长,能帮我们到达终点站;悲观的人说,风是海浪的帮凶,想把我们埋葬在海水的深处。

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终结了,乐观的人豁达大度,认为离开了不爱自己的人是一种解脱,正好可以重新开始生活;悲观的人则凄凄惨惨,认为自己爱的人抛弃了我,自己还怎么活呀?

一年一次过生日庆贺时,乐观的人说:啊,又多活了一年,生活真精彩。悲观的人则说:唉,又少了一年,生活没啥意思。

俗话说得好: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满目都是激情的红、生机的绿,看到的是处处花香,一片阳光。用悲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满目都是忧郁的灰、死亡的黑,看到的是处处苍凉,一片乌云。

在生命的旅行中,当一些困难和不如意前来偷袭你的时候,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调节,勇敢地面对现实的一切艰难,把这些艰难仅当做自己脸上的灰尘、衣上的污垢,染之不惊,随时洗刷,常保洁净。这份平和乐观的心境昭示着我们对于客观世界认知的成熟和处事的一种智慧。而克服了、超越了这些艰难,你就能真正体会生命的美丽,坦然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你也就会发现,自己的天空早已是一片万紫千红的艳阳天!

书香永恒

文/马德

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

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情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世态炎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即便从青春读到暮年,从黑发读到白首,也自痛快淋漓,无怨无悔。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窗,悄启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条路,所以才活得豁然开朗,意境层生。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升与引领所致的。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的人生。

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苏轼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这些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渐染。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过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然后,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翩然的风度,一种迷离的气质,超凡脱俗,卓然于众人之上。

被命运的大书影响过的人,不会轻易被生活打败。在这个世界上,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九死一生而百折不挠的人 ;有遭遇过多舛的命运遭受过灭顶的打击而顽强拚争过来的人。读这些人物的史书与传记,常常让人热血沸腾,灵魂震撼。这样的书,联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读它,可以使人变得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淡定地面对生活呈现给自己的一切。即便真的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也会泰然自若,从容应对。

读书的人不会孤独。这个世界上,寻求热闹的人常常会觉得孤单,精神贫乏的人常常会觉得孤独。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静坐在你的对面。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丰富影响着你的丰富,以自身的安详引领着你的安详,以自身的厚重充盈着你的厚重。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它不思索,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

这个世界上,比黄金更贵重的,永远是知识。而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读书,才会使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一个民族的强大,也是与读书密不可分的。犹太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之一,而恰恰就是这个民族,却是最喜欢读书的民族。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读书人,永远不会沦落为精神世界的卑微者。

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变得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就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那如兰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痕迹。

兴趣中玩出智慧

文/朱春霞

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在兴趣中去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最近,我在活动室新添了一个超市,发动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玩具和一些空饮料瓶,孩子们也都积极配合,没几天一个完整的超市就开出来了。

今天游戏的时候,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对商店材料的运用是非常出色的,特别是像吴越、顾名轩等几个男孩子,把玩具玩出了不同的玩法,尤其是机器人的组装玩具,他们能拆了装,装了再拆,玩得不亦乐乎。在组装不成功的情况下,几个人也能相互讨论,共同完成,这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没有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发的学习,不用我去引导与组织,效果却比我的引导与组织好得多。这也让我有了一个想法,多去了解幼儿,观察幼儿,不管准备什么样的活动材料,都要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还观察到,他们能把一件玩具玩够了,再去买一件,这个习惯非常好。特别是平时几个做事不专心的男孩子,在玩这个的时候却很安静,也很专心,一件小玩具能让他玩上十几、二十分钟都不会分心,这是我在平时的活动中怎么努力也不能让他们做到的,由此更让我体会到在玩中学这句话的涵义和真正做到玩中学是多么不容易。

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好几个幼儿拿着玩具来问我:“老师,这个为什么绳子一拉就会自己跑呢?这个小老鼠为什么会翻跟头呢?……”我就对他们说:“你们先自己看一看,想一想,就会明白是为什么了。”然后他们就自己去讨论了,最后跑来告诉我:“老师,我发现里面有一个可以转动的轴,线本来绕在上面,现在一拉,它就自己往前跑了。”我听了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这就是一个惯性的作用,是一个科学的原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发现,跟先前的猜想有了一个对比,两种认知冲突使幼儿对此印象更加深刻。

孩子们天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我们应很好地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尽情的玩耍之中,感受生活中事物的千变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经验,学到更多的知识。

静的魅力

文/纵然唯一

静的魅力

赞,树于日夏的静美,在这极易滋生烦躁心绪的季节里,树是如此的独立静思,那擎起的绿叶坦然的面对烈日。叹,松于冬日的静骨,在万物已逝百花凋零的寒冬,松是如此的毅然静傲,如此傲雪欺寒地展现静的魅力。正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的魅力乃是一种心境。姜子牙独钓寒江,以静至动,静易修身,终助武王姬发成就霸业。诸葛卧于隆中,以静养德,静而厚发,在隆中三分天下,以静的心境而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潇洒。静,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的意境。乃静而思后行,决胜江河。

静的魅力乃是一种智慧。静水经高山险阻而浪击千里,水上九天的壮阔。宠辱不惊的江海以静沉淀曾的狂涛巨浪,才有海纳百川,有容乃阔的智慧。碟乃破茧而出,茧是静思的智慧,只有在经过在黑暗里挣扎,才有一发鸣人舞于天际。静的智慧不轻于勤于狂练的探索,不少于热血沸腾的追求,然定而后静,静而求其所悟,悟而厚积薄发,才能书写人生的大智慧。

静的魅力乃是一种沉潜。将自己孤立于众,在寂寞中蓄积能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也未尝不可。人生的蓄势,要有坚强的信念与恒久的耐心,静可赋予此。如酒,只有静寂中沉潜已久才爆发出其干烈。人生如此,在静中更进一步认知自我的天命,在静中蓄势,而后如夏花之璀璨,追理想之天灯。

静的反方动是将品格在这世间的汹涌波涛中造就,而静是给生命的况味学习树的隐忍,学习松的静傲,学会以静制动,学会静的智慧,而后将生命的活跃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

当我们真正用静的智慧来诠释人生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可以像清泉喷涌,流金泻乳,潺潺流动。也可以如寒梅怒放,如竹的静立独行,如花的静然绽放,不似流水的动力却胜似流水的小风成趣。如此淡泊明志才能骚领风骚!

勇者无惧

文/杨文尧

俗话说: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第一次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在寒假中,我再一次读了这本经典名着,让我对主人公鲁滨逊更加的佩服。

这本书主要讲了鲁滨逊在经过两次航海后拥有了一些财产,于是决定拿一些物品去和黑人交换一些兽皮,不料在海上遭遇了风暴,船在一个无名小岛触礁,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他用了两三个星期的时间把船上的物品全部拿上小岛,在这座小岛上他为自己建造了一座房子,并用船上的麻绳做了一道“围墙”。他还用自己的智慧给自己做了一些生活用品,还捕捉了一只鹦鹉作为宠物和一些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还救下了一个俘虏,因为那天是星期五,所以给这个俘虏取名为“星期五”。最后随着一艘英国轮船离开了小岛。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里面的故事情节令人回肠荡气,更因为鲁滨逊他机智聪明,敢于冒险,面对任何困难都不屈不挠,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一切困难,用他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

正如作者笛福在书中写的那样:“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上的确如此,当人们逃避困难时它只会如影相随,永远存在;但当人们勇敢地面对它,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它后,所有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世界名着,它用自己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读过它的人,让每一个人学会坚强,让每一个人学会正确地面对困难。

慧山慧水慧襄阳

文/朱会敏

襄阳,以在襄水之阳而得名,滔滔汉江则穿城而过,为古城平添了几多雄浑。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商贾汇聚的要地。

来到襄阳时,天空飘起了细细的雨。我一直认为,古城,细雨,尤以深秋里的绵绵细雨,最是挑动人心头那根敏感的弦,思绪也仿佛被雨浸润过,如梦如幻。

一眼望见的,就是耸立在城市广场中央的诸葛亮铜像,先生羽扇纶巾,遥视远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气呼之欲出。朦朦胧胧中,那早已远去了的鼓角争鸣,似又在耳边回响起来。

东汉末期,北方战乱。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将治所迁至襄阳,“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把襄阳治理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的一片“绿洲”。公元194年,14岁的山东少年诸葛亮随叔父来到襄阳,三年后又到隆中“躬耕陇亩”,在这里他勤读书,广交友,自比管仲、乐毅,“未有须臾忘天下事”。

一千八百多年后,古隆中已成了襄阳的一处着名景点,满山葱茏,曲径通幽。草庐,武侯祠,三顾堂,一例的白墙黑瓦,苔痕处处,透着森森的古意。遥想当年,先生一介布衣,酬先主三顾之情,以天下事对之,遂有千古雄文《隆中对》,该是何等超凡脱俗之境界!夕阳下的古隆中显得格外幽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先生的话语言犹在耳,比之山外的喧嚣纷扰,怎不令人唏嘘感慨。

襄阳是幸运的,因为她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也许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历史,但可以肯定的,所有的中国人都会知道诸葛亮这个名字。精明的襄阳人看到了“智慧之神”的巨大魅力,提出打造“智慧之城”的构想,以聚天下智慧为襄阳所用,集天下资源助襄阳发展。刚刚在这里闭幕的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连用了三个“慧”字:慧山、慧水、慧襄阳。那当是一场智慧的盛宴,虽已散去,这句话却让我这个匆匆过客一下子记住了襄阳。

诸葛亮也是幸运的,襄阳为他提供了一处难得的避乱之所,使他得以安身求学,读书思考,更得以结识了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等一批名士精英,从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未来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当时的襄阳,可谓人才荟萃,几乎占到了蜀汉政权管理团队的半壁江山,着名的还有庞统、向充、向宠、向朗、廖化、杨仪、马稷、马良等。而这一切,似又要归结于襄阳这片乱世中的安宁“绿洲”。

我想,智者之所以成为智者,集天下智慧是他的本质。哪怕他出身贫寒,哪怕他颠沛流离,终能海纳百川,开启波澜壮阔的人生大旅程。这里又要提一下刘表了。看《三国演义》,刘表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虚有其表”,但若真如此,他的治下又如何能成为东汉末期最后的一块乐土呢?由于政局稳定,包括诸葛亮在内的各方人才纷纷来到襄阳,人数以千计,“万里肃清,群民悦服”,这难道是一个“虚有其表”之人所能做到的吗?营造一个政通人和的环境,吸引人才,广揽人才,这或许正是一代能臣的大智慧所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智慧与风流,然而,无论时代怎么发展,集天下智慧,揽八方人才,始终是构成一个地方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走在襄阳街头,见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慧山慧水慧襄阳”,与之相配的是另外一句话:“智慧襄阳欢迎您”。这,大约就是当代襄阳人的大智慧了。

穿越历史的风风雨雨,智慧之神依然深情地眷顾着这座古城。

锦绣中国

文/姚晓歌

滚滚长江流淌着历史的血脉,滔滔黄河激荡着文明的浪潮。这片热土在东方矗立,时而静默,时而奔腾,肆意挥洒着豪气。这壮阔的大好河山,在万众瞩目下盘旋成龙,吟啸于世界中心:弥漫着古韵;倾诉着文化;凝聚着智慧;描摹着丽景;是亿万炎黄子孙用生命谱写的锦绣中华的赞歌。

缕缕茶香绵长悠远,透过了山峦,浸润了江河,伴着古琴那曲《高山流水》遍布中华的每一处角落。苏州的安静温婉造就了中华的柔和;西北的苍茫粗犷塑造了中华的豪爽。青花瓷在景德镇绽放光芒,玉石在昆仑产出优雅。这是中华的气质,是中华的风韵,在历史中酝酿,融入中华的骨血。

墨汁浸染宣纸,在其上留下时光的印记,汉赋,唐诗,宋词,积淀着情感;百家争鸣,为中华文化埋下幼嫩的根芽。琴,在音律节奏中诉说心声;棋,在亦步亦趋中规划全局;书,在文房四宝中游移线条;画,在欣赏中保留美好。戏曲引吭高歌,织绣、剪纸绘制人文;酬神、祭祀编织期望;汉服、唐装交织衣冠的璀璨;武当、咏春挥舞豪迈的气节,民乐、曲艺传出心灵之声。文化代代传承,是中华的内涵,令多少人的心为之沉醉。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让世界受益,算盘珠算、传统中医令中华扬名于世界。千年的沉思在岁月中凝固,汇聚成让世人仰望的智慧结晶。都江堰的水川流不息;赵州桥的身百年不倒。纵使时光消磨着生命,也永远无法掩去这中华的智慧。

西湖碧波浩渺,五岳峰峦雄伟,草原满目青翠,塞北大漠孤烟。我们用“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赞扬江南的柔美,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感叹五岳的挺拔,用“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霄”来羡慕草原的潇洒,用“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来描绘塞北的犷野。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倾心这美轮美奂、风采各异的景色,它们不仅在我们心中是永恒的色彩,更是中华的瑰丽霓裳。

中国,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你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用生命热爱这锦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