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九月散文
老地方整理的家乡的九月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落露摇为霜。"
不似淡雅春色,不比热忱仲夏,仅是盛夏绚烂散尽、淌过指尖的尘埃。
秋初夏末,除去华美躯壳的枝条于风中摆动,翠绿嫩红随秋的低鸣燃烧殆尽,仅存飘摇而落的枯黄叶片携春终末的呢喃而逝去,于映着秋月的湖面上流连,乘隙带走东风本就易逝的和煦。
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春风曾吹拂;目光流转之处,皆为秋风所拂拭。"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寂寥夜幕浸染渗透,秋风起伏着,叹息着。夏日略带吵闹的虫鸣不再,弃了霓裳的光景在月色下拖着逐渐拉长的影,伴随明月的是被于空中抬眸并踏起舞步的云雾所包裹环绕,如笼上轻纱般的朦胧繁星,未散去的落叶悄然为静谧的夜添上几分淡色。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秋叶飘落,携来随秋风而来的心绪,半阖的眼睑欲将其轻掩,却无法阻止愁绪肆意蔓延。
九月是秋来临的笛声,春临了的呢喃,低语间悄然将思绪携入心头,回味时苦涩与甘甜交替重叠,令人难以忘却。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2
总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在等待和期盼中,一个漫长的假期终于过去了,又到了一年开学季。
再次踏进熟悉的校门,看着这明亮的教室,可爱的同学老师,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时间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去不回,我已经捧着九年级的课本,我有些不敢面对。当初的自信已被磨得所剩无几,这两年里,我一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面对当初写下的目标,我已有些惭愧,但青春的路上没有停滞哪怕遍地荆棘,也要勇往直前!前方的路对我来说也许十分艰难,但我也要迎难而上,只求无悔。
我感觉到,我身边的同学都已经化身为骑士,我们在一起为一年以后盛大的战斗做准备。骑士永远不会中途放弃。我要做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努力,做行动的巨人,倾尽所有。
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骑士永不会败!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3
金秋像一位美丽而优雅的画家,在一夜之间就来到了莱州这个美丽的小城,早晨醒来,忽然感觉到空气好像变凉了许多。一眼望到窗外,形形色色的树叶突然都变得微微发黄、发红了。天也变得高了许多、远了许多、清了许多。
在路上,欣赏着这靓丽的金秋美景:秋姑娘将法国梧桐树的叶子染成了鹅绒黄色,将大叶女贞染成了深棕褐色,把枫树大巴掌似的厚叶片涂成金红色,就像害羞的少女的脸庞······深远的天空中飘来了丝丝缕缕的轻云,犹如蓝画布上姿意飞扬的白色块,又如蓝地毯上的白色云状装饰物。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天上的白云被染成了橙红色,云的边上套着一圈金光,紧紧地箍在云朵上。蓝天此时也穿上了水红色的晚礼服,好像要去参加一次盛大的宴会。而白云则如一个个小孩子,在他们的母亲——蓝天之下,嬉戏、玩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啊!美丽的金秋!你令我深深地陶醉于其中了!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4
它,不像茉莉那样娇气,也不像月季那样华而不实;它不需要多少肥料和水份,也不用人们精心管理;在简易的花盆里,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它,便是九月菊。
它是位着装朴素的妇女,不像玫瑰月季打扮的那样娇艳。娇小的花蕊,几片嫩黄的花瓣便造就了它的性格。
在那百花凋谢,草木枯零的深秋,当无数花朵在地下沉睡时,九月菊仍傲然挺立,含笑恕放。记得爷爷曾经说过:“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西风越紧,九月菊开得越是繁茂,寒霜越大,九月菊开得越是艳丽,好象要和风霜比个高低,它不与春花抢功,宣告春天的到来,而是警告人们小心霜冻:“此花开尽更无花。”在百花丛中,它总是最后辞别大自然,因为它眷恋大自然的一切……
我喜欢九月菊,喜欢它不怕严寒,舍已为人的精神,喜爱它坚持不懈,无怨无悔的情怀,愿九月菊花香溢满人间!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5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晨时起,打开窗户,一股股冷风嗖嗖地往屋里钻,仿佛已经看到了冬日的脚步。今年的天气冷得比往年早呢。
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
嗯,夜尝梨贝养脾肠,最近肠胃总是不好,该养养了。夜里也熬些梨贝?
白露,寒露,霜降。
儿时读书时,总会晨起跑步,凌晨六点多便起床去跑步,那时最令我惊喜的不是春日的柳树发新芽,而是霜降后路边的小草上凝结的一层薄霜,晶莹剔透,宛如遗落尘世的精灵,美得让人心疼,于是心里也总念叨着,太阳可别出来哦,不然那美丽的小东西就不见了。
到了后来,就再没了机会看到霜降了,毕业了,就不需要再那么早起,即便偶尔早起,也没时间跟心情去野外看看。
如今这样的环境,白天太阳浑浊,夜里星月模糊,草木上还能有那样一层薄霜吗?
于是就一直想,在一个下了霜的清晨,去找找那白色的精灵,不知道还有没有?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6
苏北的乡下,物产一直不算丰富,以往更是如此。不过,即便是这样,家乡的各式小吃也是一直惦念着的。
说到阜宁,知晓一点的,第一反应或许是“大糕”,一种米面做成的糕点,切成一层一层薄薄的方片,粘在一起,中间嵌着些葡萄干,又甜又糯。还有一学名,称作“云片糕”,只听这名字,倒也是够诗意的。
“云片糕”平时是没有卖的,非得是春节前,大小店铺会同时摆满货架。家家户户也都会买些回去,在除夕夜,大人们会掰一小块,与“果子”(一种面做的小吃)一起用红纸包好,放到小孩的枕头下面,寓意“高”字。
那时候,挑担子走街串巷,除了理发师傅,便是卖麦芽糖的。每回小学生散学,卖麦芽糖的便会准时到了学校门口,放下挑子,一张小板凳坐下,很快便围上一圈。一角、两角钱算是奢侈的消费,足够几个小孩一起粘牙了。
前些日子,带小孩儿在扬州老街闲逛,发现竟然也有卖麦芽糖的,只不过不用挑担子了,也有了象模样的店铺。赶紧买了些来尝,好像还有当初的味道,连连向小孩儿推荐,明知多吃对牙齿无益。
过去的冬日,好像都是出奇的冷,大人会带着去澡堂子。里面的空气潮湿且混浊,小孩儿往往透不气来。此时常有一挎篮子的,里面放着几个水萝卜,紫得发黑,倒是爽脆,几分钱一小片,既是解渴,也是解馋。
转眼间,已是人到中年,许久没有见到家乡的天色,闻着家乡的空气,也没有尝过家乡的各式小吃了。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7
故乡,是我心中镌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那么乡愁就是画中最柔软的花朵。
时光,穿过百年的岁月长河,流过乡村每一块土地。土地上开满了白色、黄色、红色等各色妖娆艳丽的花朵,而我的乡愁,它是最平凡的那一朵,是心中最柔软的那一朵。
故乡,藏不住母亲劳碌的身影。母亲于我,这一生一世,都是一朵永开不败的花朵。母亲是美丽的。还记得她年轻时的模样:盘起长长乌黑的秀发,那温柔似水的眼眸里,似乎让孩儿读懂了做为乡村的女人,那独有的染着明山秀水特质的善良情怀。
母亲是河岸边一朵开得最柔美的野花。明眸善睐,唇红齿白。阿爸是山里绕过野花的一条小河,河水缓缓流淌,那柔软清澈的声音,仿佛是对阿妈的呢喃细语。水润着花,花亲吻着河的露珠。花,就在河水经过时,在春天的细雨中,传播着爱的花粉。于是,一年年,野花旁依次盛开着许多的花儿。
母亲是花,开放在肥沃的土地上。母亲啊,在每个季节,都把自己奉献给这片她热爱的土地。春耕、夏灌、秋收、冬藏。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的巧手。母亲用她毕生的精力,生养儿女,为了我们,她不惜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整个家族。
那一双双纳底的凉鞋、那一件件打着补丁的衣服、那一席席柔软的被子、那一碗碗放着酸菜可口的米粥、那一把把砍伤母亲宽大起茧双手的镰刀、那一担担挑着一百多斤河水的木桶、那用牛粪筑起的二层简陋房屋、那一把把用剪刀弯成美丽图画的窗花、那用一针针绣着花色图案的江南锦绣……一直是我忘不了的情结。
乡愁的名片里,记录着一个个兄弟姐妹的名字;记录着我们干活嬉戏玩耍的每个画面;记录着刚升起的太阳,母亲早已开始忙碌的身影;记录着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母亲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教育我们;记录着我半夜起来,背着小弟,穿过飘着花香青草味的小石桥,往向十几里外的教室小心翼翼快步前行的日子;记录着我拿着书,一边放牛,一边着迷看书乐儿忘返的偷闲岁月;记录三妹在小河里游泳,像一条河里的小鱼,从这个河洞穿到那个河洞的矫健身姿;记录着阿爸坐在河岸上静静钓鱼,每次都满载而归的快乐心情;记录着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在天色暗沉之前,催促着加快回家的脚步;记录着春天,那绵绵细雨,润物细无声,那些嫩绿的菜苗整齐地插在已翻松的泥土上;记录着夏天,人们为半个人高的麦穗除杂草,去害虫的忙碌身影;记录着秋天,一大片遥望无际的稻田,长得老高,古老简单的收割机,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迅速地分离麦穗与枝梗,农民笑在脸上,甜在心里的兴奋之情;记录着冬天,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包着只有那一天才能够吃得上的饺子。一家人,有说有笑。门槛上的春联,寓意下一年的丰收和平安;屋外的鞭炮,霹雳巴拉响个不停,映红了人们脸,映红了人们的心情。
乡愁,总是牵绊着故乡的一点一滴、一花一草、一人一木。年轻时离开故乡,在城市打拼学习,就是想学成后,带着技术、知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可是啊,想不到,那一去,竟是一生;那一去,竟然把青春献给了这座如今我即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城市的发展太快了,现在已头发花白的我,竟也分不出所有城市复杂的路线。
乡愁啊,为什么你时常折磨着我?双亲的离世,让我痛彻心扉。每年清明,我都回到那没了小河小草小花的故乡,跪在您二老的坟前,痛哭一场。喊一声“啊母”,叫一声“阿爸”,泪儿连连,仿佛看见阿爸在孤独地抽着水烟;看见阿妈用红绳为我扎着马尾。
乡愁啊,为什么你时常寄托着我的希望?当我为了子女的前程烦心担忧时,我就仿佛看见阿妈用卖了一头猪得来的一大篮鸡蛋,真心送给我的老师,希望老师能多多照顾我。阿妈啊,您真好,你的良苦用心,我何尝不是用它来教育我的子女?当我的子女不幸患病,对我大吼大叫、大打出手时,内心的委屈,要像谁诉说啊!只有想起,我那可怜的老阿妈,我已经逝去的老阿妈,我那亲亲的老阿妈。只有想起您,我才觉得您是我唯一的最亲的人,对我最好的人,这个世上唯一真心为我付出一生的亲阿妈。
乡愁啊,你永远是我忘不掉的美丽风景;你永远是我对亲人最温柔的牵挂;你永远是我心中最柔软的那朵花。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8
我虽然生在南方,但是自我出生起,每年的夏冬两季,我都要回到妈妈的老家吉林,在那里度过愉快而难忘的寒暑假。所以,妈妈的老家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我的老家。
我的老家是个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地方。除了众所周知的松花江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北山人民广场了!北山人民广场,坐落于北山脚下,占地约十八万平方米。
夏季里,山上一片郁郁葱葱,像披上了一件碧绿的衣裳。山下有一条河,犹如银色的腰带将绿衣环绕,偶尔有几只五彩的游船,碎花般点缀中间,河边广阔而平坦的广场上,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赏花的、有散步的、有跳舞的、有放风筝的热闹极了。
尤其是到了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上、广场上,都像瞬间被盖上了雪白的棉被,小河也结上了厚厚一层冰,我们可以在上面尽情地玩耍:滑冰、打雪圈、溜爬犁虽然被凛冽的寒风吹得脸红鼻涕流,但依旧玩得酣畅淋漓,乐不思蜀。
广场最美的,还非每年除夕莫属。天色一暗,人们就陆陆续续,三五成群地抱着大盒大盒的礼花来到广场中央,“滋嗖砰!”一朵朵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繁花盛开在漆黑的夜空里,与火红的万家灯火,交相呼应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9
传说,很古以前,草原上有一对蒙汉夫妇,男的叫枳机,女的叫马莲花。男耕女牧,相亲相爱。马莲花长得苗条细杆,浓眉大眼,十人见了九人眼馋。
一年,草原上遭了虫荒,尺把高的草让蝗虫吃得只剩下几根稀稀拉拉的老鼠胡须。牧民们人没吃的牲畜缺草,人人心里就象滚油熬煎。
有一个王爷,他有一颗宝珠,只要拿宝珠对着荒滩一照,荒滩里的蝗虫就死了,荒滩马上就长上了嫩绿的草。可是,这家伙是个黑心狼,他哪肯行这份儿善!
一天,马莲花赶着羊群,来到一个小脑包下的草滩上放羊,她刚站稳脚根,就忽然听到对面路上“踏踏踏”地一阵马蹄声。随着就跑来一队人马,领头的正是那个王爷。他是个老色鬼,见马莲花长得漂亮,便起了坏心。“咚”地一声从马上跳下来,呲牙咧嘴地跟马莲花一笑说:“姑娘,你何必受这份罪?到我府上当个丫头,也比这好活!”马莲花一本正经地回答:“多谢王爷体贴,奴才是个天生的受罪鬼,享不了那份福!”老王爷碰了一鼻子灰,还不甘心,向家丁们丢了一个眼色,马上就走上来一个长得象地磙子似的家伙,对马莲花说:“哎,姑娘,我们老爷是个好心肠人,怕你受罪,想救救你,你也得懂得好孬呀!”马莲花理也没理他。
王爷一听软话拿不住马莲花,朝后一甩手,“哗啦啦”地一下跑来一伙家丁,围住马莲花,拽胳膊的,抬腿的,把马莲花捆在马身上,驮回王府。
马莲花进王府后,自个儿常落泪,可是,她表面上还装出欢欢喜喜的样子,陪着王爷吃喝玩乐,心想:这也是个好机会,编个法儿把那颗宝珠弄到手,为乡亲们灭了蝗,我死也乐意!
这天,马莲花陪王爷喝酒,等王爷正喝到二斤半上,她往王爷怀里一躺,娇声娇气地说:“你说爱我,我看你是挂在嘴头上!,王爷忙着回答:“我的心肝肝,自打你进府,我不踏它室,你还有啥不痛快的地方?”马莲花又撒娇地说:“听说你有颗宝珠,为啥不拿出来让奴家开开眼?”
老王爷迟疑了一下说:“这宝珠是我府的祖传宝物,女人不能看,女人一看,它就失了宝气!”
马莲花嘴一撇,脸一沉说:“我在你眼里还不如你的一块石头值钱哩?!”说罢,她就低下头“呜呜”地哭起来了。老王爷见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长叹了口气说:唉!不瞒你说,你是个有夫之人,万一……”马莲花听了来了个将计就计,说:“王爷,你既然看枳机是颗眼中订,为啥不早点拔掉他?”老王爷没吭声儿,心想:看来这女人是被我的绫罗绸缎缠住了!他便对马莲花说了实话:“这件事我早给你办了!”
马莲花一听枳机已被这老恶鬼害死,恨不得扑上去一口把他咬死。她低头稍微一琢磨,心里暗暗地道:“不行,如果让这个老家伙看出来,自己死了是小事,宝珠没弄到手,咋能给乡亲们灭了蝗?”随着她故意装出更喜欢的样子,一个劲儿地给老王爷劝酒,一会儿把个老王爷灌得醉成了一滩稀泥,一倒头枕着马莲花的腿,只说胡话。
马莲花唤来几个丫环,把老王爷扶上炕,丫环出去后,她给老王爷摘下瓜壳,正要往墙上挂,猛听得老王爷说:“小心……帽,帽子……”老王爷的这句话,一下提醒了马莲花,她忙回答:“我给你放在柜里吧!”
马莲花一边往里屋柜跟前走,一边将老王爷的瓜壳里里外外捏了个遍,捏出一颗小圆珠,这圆珠在她的手心里,忽闪忽闪地发光。马莲花心想:这一定是那颗宝珠!她返回头瞅了瞅,只见那老王爷“呼噜,呼噜”地睡得正香,便唤来几个丫环陪自己出外游玩。
走呀走,马莲花走到一片被蝗虫吃完草的大荒滩上,她取出那颗小珠子,对着荒滩一照,草滩里的蝗虫马上都死了,荒滩里长出尺把高的草。马莲花跑呀照呀,跑遍了整个大草原,蝗虫都死了。
马莲花灭了最后一片荒滩上的蝗虫,把宝珠往肚里一咽,高喊一声:“枳机!”只见草滩上顿时长出一墩一墩绿嫩草。她又喊了一声“枳机!”“呼”地一下跳进一个泥坑。她越陷越深,不一会儿连她的头顶也看不见了。一会儿,这泥坑也变成了长满嫩草的草滩。草丛里还有一片片开着兰花的宽叶草。
传说,这两种草,就是这对夫妻死后变的。人们为了使祖祖辈辈不忘记这两个年轻人,用他们的名字,给这两种草起了名儿,一种叫枳机;一种叫马莲花。
家乡的九月散文 篇10
走进九月,时光一下子变得安然了许多。没有了酷暑的炎热,没有了夏日的喧闹。早晚的凉风,让人忘记了夏天那些难熬的日子。虽然中午的阳光还是很有威力,可是也没了夏天的那份执着。天空那么蓝,蓝得让人想入非非。云朵那么白,白得让人不忍移开目光。电线上站满了小燕子,它们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吵闹着,似乎在商量南归的路线。树上偶尔飘落的黄叶,让人感觉到九月的与众不同。
一年的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它们的特点,每个月都有说不出的感觉。九月的到来给人的感觉尤其不一样,九月是丰硕的,是丰美的,是金色的,到处都是成熟的.味道。各种在春天,夏天播种的庄稼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果园里的各种果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庄稼人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虽然九月特别地忙碌,特别地累,可是看着漫山遍野即将收获的庄稼,果子,觉得再累,再忙都是值得的。忙过了这个季节,就不用这么忙,这么累了。
九月是忙碌,丰收的月份。九月也是属于开学的日子,刚进入九月,孩子们就开学了。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都收拾好自己的书包,离开家,回到学校,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度过了长长的暑假,身心都休息好了,也该好好用功读书了。现在的孩子多幸福,有那么长的暑假供他们玩乐。两个月的暑假整天都在家里玩游戏,看电视,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早就盼望着开学,到学校里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学习,玩闹。那才是有意思的事。
近几年的暑假越来越长,长的让许多不读书的人都眼馋。现在的孩子上学多幸福呵,一周只上五天课,还有那么长的寒暑假。各种节日也放假,一年才上几天学呀。说这话的大都是年纪大的人,他们上学的时候,没有这么长的假日。看着孩子们背着各种漂亮的书包,书包里装着各种好看的文具,穿着统一的校服,那么整齐,那么亮丽,那是九月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上学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书包是妈妈缝制的布书包,有的还是各种颜色的布头拼接缝制的,特别佩服妈妈的那双巧手,能把不同颜色的布头拼接成一个好看的书包,虽然不是特别漂亮,跟那些黑布,蓝布,花布,格子布的书包比起来是漂亮多了。在他们的眼里能装书,装文具就是最好的书包。有的家里条件实在不好,这样的书包也没有。每天早上把书都是夹在腋下,或者抱在怀里,到学校去上课,放学也是那样拿回家。文具就更不用说了,装铅笔,橡皮的文具盒买不起,去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要一个盛针药的纸盒子,那还得是跟赤脚医生关系不错的人家才能要来的,不是谁都能拥有的。谁家的孩子有一个哥哥姐姐不用的铁的文具盒,就感觉特别了不起。如果再背一个草绿色的帆布书包,书包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红字,那可是无上的光荣啊。谁看见都会露出羡慕的目光,身后跟着一群崇拜者。背这样书包的孩子,是有亲戚在城里,书包是城里亲戚的孩子用过不用的。还有家里有当兵的人,也有这样的书包,不过那书包上印着的是一颗红五星,字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书包在当年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好的,背上它是最神气,最骄傲的。
铅笔,橡皮本子是上学必备的。谁都用的很仔细,铅笔都是用到手握不住了,才拿着去跟父母换一根新的,橡皮也是,用得只剩下黄豆那么一点了,才能再换。不像现在的孩子,铅笔,橡皮一买就是一盒子,还没怎么用呢,就换新的。有时候用都没用,就丢了。丢了就丢了,没有谁去找,反正家里备的多着呢,回家再拿就是了。多么高级的文具盒,也能把文具弄丢了。爸爸妈妈虽然嘴上说,现在的孩子是用文具的祖宗,一年也不知道用多少铅笔,橡皮,还有削笔刀。我们小时候,一把削笔刀能用到小学毕业,文具盒能用到念大学。
书包也是,破了妈妈给补补,照样用。现在倒好,一个学期一个新书包,还那么贵。几百块钱的书包一个学期下来,就不能用了。有过日子俭省的人家给孩子买几十块钱的书包,孩子就不高兴。人家的孩子能用上百块钱的书包,为什么我不能用?做父母的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现在条件好应该让孩子享受。那也跟着去买贵一点的书包吧,背着到底舒服。一个孩子念书念到上大学,家里往往积攒了几十个书包,成抽屉的笔,文具盒也有十几个。跟自己的父母小时候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现在孩子的父母上学的时候,用本子也都特别节约,一个买来的本子,正面写完了反面写。正反面都写完了也舍不得扔,家里的父亲用来卷旱烟抽,把孩子的笔墨一起吸到了肚子里。大多数的孩子买不起几毛钱的本子,去买些白纸,黑纸回家自己装订成本子,用来写字,做习题。需要交给老师的作业本,必须得是统一的本子。那些本子用过了,再用橡皮把上面写的字擦掉,还能用来写平常的作业。能省的地方绝对的省,一点都不含糊。不像现在的孩子,上学也不知道要用掉多少本子。
现在上学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不管是上幼儿园,上小学,还是中学,都有校车接送。多么幸福的日子呵,不用风吹日晒,也不怕雨雪。每天早上坐着车走,傍晚再坐着车回来。回家妈妈给做可口的饭菜,他们还觉着累,说上学苦。他们的父母上学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天气再恶劣,也得走着去上学,能有辆自行车骑着就不错了。那也得跟父母软磨硬泡,父母才能让他们骑着上学,到家里有事要用自行车的时候,还是要走着去上学。大多数的人没有上过幼儿园,到了上学的年龄,就直接走进学校读书认字了。虽然没有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可是走进教室,都会把手放在背后,挺着胸脯,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谁不听话,老师的教鞭就落在谁的身上。没有谁家的家长到学校去找老师,或者去上告。有的还说,不好好学习就得使劲打,不打不成才,不打不长记性。不像现在,老师是不能体罚学生的。学生受不了,家长也不答应。想想挺有感触的,以前认为是对的,现在怎么就不对了呢?
现在的孩子有那么长的暑假生活,他们的父母小时候的暑假没有这么长。因为暑假前面有个麦假,暑假后面有个秋假,暑假相对而言就短的多了。麦假,顾名思义就是麦收的时候放的假,那假期比较短,一个星期,或是是五天。放了假的孩子,大的跟着父母去割小麦,挣上几个工分,小的就跟在大人的身后捡麦穗。虽说是放假,可是一天也不能闲着。麦收完毕,假期也就结束了。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学习一个多月又开始放暑假了,暑假里当然也是不能闲着的,每个人都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过都是孩子,免不了在暑假里偷瓜摸桃,做些淘气的事情,让大人们无可奈何。大多数的时候男孩子放牛,女孩子打猪草食,割猪草。炎热的中午,他们把牛拴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三五成群地跳到河里洗澡。旁晚牛吃饱了,他们也在水里玩够了,牵着牛披着霞光回家。短短的暑假很快结束,回到学校上不了几天课,就到了三秋大忙的时节,学校放秋假了。秋假的假期比较长,可做的活也多。十几岁的孩子跟着大人拾花生,掰玉米。割地瓜蔓,那些年地瓜是一年里的主打食物,种的多,收获的时间也长。十几岁的孩子都是爱玩的时候,不可能规规矩矩地干活,让他们去割地瓜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些孩子也有个领着他们干活的队长,那是些十六七岁不上学的,每个生产队派一个这样的孩子,领着他们干活。
都是些不大不小的孩子,干活的空隙里,免不了贪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能吃的东西很多。他们休息的时候,在坡地的沟里挖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窝,里边放上些枯树叶,干了的茅草,里边埋上几个地瓜,几个晚熟的青玉米棒子,点上火烧着吃。黄豆,花生都可以烧着吃,还有蚂蚱,秋天里的蚂蚱,个个都大着肚子,里边满满一肚子的籽,烧着吃可香了。烧熟了,大家伙分着吃,每个人都吃得肚子饱胀,嘴乌黑,手也是乌黑的,跑到小河沟用水洗洗,才能看出本来的面目。女孩子也跟着吃,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女孩子还喜欢摘酸枣吃,那些红彤彤,圆溜溜的小酸枣,常常吃的牙都酸了。玉米地里不长玉米棒子的玉米秸,也是她们的最爱,拔下一棵,去掉头尾,剥去皮,咬在嘴里嚼着,甜甜的,根甘蔗有的一比。再说她们也没见过甘蔗,以为那就是最好的美味了。一个秋假,所有的人都会胖上一圈,用大人的话说,吃野食吃的。假期结束回到学校,互相交流着假期的故事,津津有味地回味着吃过的那些东西,盼望着来年的秋假早点到来,再一次领略秋的味道。那可是真正的秋天的味道,在他们的嘴里,在他们的舌尖久久不散。
又到九月,看着开学的孩子们,想起了以前的九月,想起了那些年的九月的日子。啰哩啰嗦地写下了这么多,有回忆,有感叹。现在的孩子感受不到九月的魅力,他们领略不到九月的风味。娇生惯养的他们,跟城里的孩子有的一比,也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该是好事还是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