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端午的文章

2023/01/12经典文章

关于端午的文章(精选11篇)

温润的端午

文/水灵灵

端午前的雨湿了很多的记忆,空气中飘来的甜香的栀子花香更是让人不觉忆起了很多年前的事。

记忆中的端午停留在十几岁的时节。

当园子里的栀子花苞开始泛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期盼着端午的来临。端午来,在外头打工的父亲也回来了。

端午的早上往往下了点小雨,湿湿的。早上起来,妈妈做饭,煮涂了红色的鸡蛋,蒸包了一层包装皮的蛋糕;爸爸一个人或者是带着我,到后园篱笆那割蕲艾,然后把沾有雨水的蕲艾放在大门两边,窗户上也挂。等我和妹妹扫好地,抹好桌子,叫醒睡懒觉的弟弟,我们的早饭也开始了:当然是鸡蛋,蛋糕,还有妈妈做的馒头。在那个年代里父母总是想办法做出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小孩子吃。

馒 头并不是我们当地人会做的面食,一般都是到三里外的街上去买,乡里人家舍不得更多的钱,自己地里出产小麦,所以有巧手的奶奶妈妈们也开始学着做馒头。对馒头的称呼,我们叫粑。所以端午来了,大人们就开始做粑,不会做的就互相学做。做好了粑就互相送邻居。有时候,妈妈端来一菜篮子粑放餐桌上,笑着指点给我们看:这个黑黑的是谁家的,这个没发起来的是谁家的,这个白乎乎软绵绵的是谁家的,这个太甜了是糖精放多了,这个有点酸是发过头了。

互相送粑的当然都是自己家的人,还有关系和睦的邻居。我们家是个大家族,大妈家,二妈家,更早的记忆中还有跟小爹一起住的奶奶,一头的白发用一支牛骨头发簪挽成发髻在脑后,笑眯眯的。

在我们家还有个说法,妈妈觉得端午的粑做的好,发的好,就意味着家里的年景好,爸爸在外头就会遇到贵人,挣回的钱就多。

所以每年的端午粑,妈妈都是做得很认真,有时候半夜还起来看澡盆里的生面发的情况,要是都发起来了,就得提前烧火蒸,如果不提前蒸,待带天亮再蒸,粑就是酸的,不好吃。

妈妈做粑的手艺也是日渐纯熟, 越来越白乎乎软绵绵甜滋滋的了。记得那时候我们还没电视,只有隔壁的五爹家有电视,他们家把电视端到门口像放电影一样放给乡邻看。妈妈有次刚好一笼粑出笼,就用筷子叉一串粑拿到门口招呼大家吃,口里说:“神仙难遇出笼粑,快乘热吃啊!”

与端午有关的还有栀子花。

栀子一直是乡里人家最爱的一种花。家里有女儿的都会想办法栽种栀子。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栀子就那么娇贵难养活。为了培育一株栀子,春播的时候就有人把栀子栽种在肥沃的秧田里,等长成青枝绿叶再小心翼翼的挖回家,还得带上原土移栽。移栽在房前屋后的园里,精心伺候,有些讲究:在枝丫上系一些红线,洗手脸的水不要泼洒在栀子上,说法是栀子前世是女子很好美,好干净。在虔诚的培育和期盼中终于看到栀子打了些青青的小小花苞,隔年的冬天就开始有迹象,于是天天扒开枝叶观察。

第一支花开总是从第一抹甜香开始的,惊喜和兴奋不亚于拥有一件漂亮衣服。第一个戴花的妇人总是受到人们的夸奖和艳羡。不多久,戴花的妇人越来越多。斜插发髻,鬓角,系在颌下衣领扣眼里,讲究的人在采摘的栀子花上还带有一两片绿叶。小丫头们的两个羊角上分别扎着家里最大朵的栀子,蹦蹦跳跳的走在乡野土路上。男人们也爱花,嬉笑着把花夹在耳朵边。花树大的人家,自己人戴不完,就在大早趁露水未干时候摘下一大捧,相送给邻居,给亲友。

花开时节,满村都飘满快乐的甜香,像过节。

很多花戴不完,总是被人养在盛满清水的搪瓷碗里,泡久了,洁白的花瓣就变成了黄色,头戴略黄的栀子花的一定是家里没有栀子花树的人家。

我们家是养不活栀子的,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们戴的总是人家送的花。记得有一次有个山里来的女人在门口卖栀子,还带来几支栀子花树,妈妈买下了一株,但是好像没养活——因为根本不是栀子栽种的季节。

端午在乡下人家也往往是夏天的开始,驱蚊扇风的扇子是借送节的机会,姑爷女婿送来的;一夏的凉鞋新衣服也是端午那天才开始穿的。记忆中有个端午,妈妈给我和妹妹都做了一件橘红色的相同款式的长袖衬衣,涤纶面料,穿上身就热,虽然如此,却美丽了我小小的心。那大慨是妈妈为我做的唯一一件有鲜艳颜色的衣服了。

小时候的端午令人难忘,似乎端午的味道就永远定格在那个时候。

散发出浓郁的药香的艾叶,甜香的洁白的栀子,天然麦香的老面发的粑,咸鸡蛋,甜蛋糕,一起玩耍的伙伴,我的兄弟姐们,我的双亲……记忆中既鲜活又模糊,似乎越来越远,又越来越近,让端午更加的温润,让人悄然泪下。

生命的循环

文/大雅无言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花繁草茂,且荣且枯。人生四季,少青壮老。贵福禄寿,且盛且衰。我们的日子从西边落下去,又从东边升起来。我们拄着拐杖老去,我们的孙子扶着墙站起来。

子承父业。端午叔说,端午叔喜欢说这句。以往,端午叔总是摸着儿子中秋的头说,中秋挺孝顺的,中秋知道做父亲的不易,望着端午叔伸过来的手,中秋只是一笑,端午叔也笑。现在,端午叔喜欢摸着曾孙儿立冬的头说,可是立冬上学去了。因为没有立冬的头摸着,端午叔说这话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脸上便流露出少许的遗憾。

三月的阳光正灿烂着,在中秋家阳台的躺椅上,端午叔又说:子承父业。想把手伸出摸在阳台摆弄着文竹的中秋的头,中秋象小时候一样,还是一笑,端午叔也笑了,说:你也老了。端午叔把伸过去的手缩了回来,说:我去楼下转一下。小雪婶为端午打开门,叮咛一句:早点回。

早点回。是小满奶一句老话(方言:口头禅),现在被媳妇小雪捡着说。其实子承父业也是小满奶一句老话,被儿子捡着说的。小满奶做姑娘的时候,是个心灵手巧的少女,她会纺棉,织布,印染。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喜欢小满奶织的布,老大娘老太太喜欢小满奶纺的纱。重阳爹到镇上赶集时,把小满奶织的布包销了,上贩到汉口,下贩到南京。赚的钱置地种棉种靛,又赚的钱的置纺车织布机,再赚的钱置了明三暗六的青砖瓦房把小满娶了。每次重阳爹贩布外出时,小满奶总是倚在“门壁石”(方言:石质的大门框)上叮咛重阳爹一句:早点回。民国三十年,那年冬,重阳爹贩布到南京,重阳爹没回,小满奶倚在门壁石上等了一年,重阳爹还是没回。小满奶牵着端午的手,摸着端午的头说:子承父业。第二年把端午送到了私塾读书,后来,解放了,端午的书就没念了,小满奶家的家庭成份划为地主,家里的土地都收公了,端午则成为社员。有次收工回来,端午见母亲又倚在门壁石上,端午走过去摸着门壁石的凹痕,大声地说了一句:子承父业。端午见娘流泪了,这是端午第一次看见娘流泪。

晚上,端午跟娘商量,说要历练一下生意,小满奶苦笑了一下,说咋历练?端午说我做一个货郎就可以历练了,见娘没吱声,端午说干就干,做了一副货郎担子,熬了麦芽糖。

又一天放工回来,端午赤脚往“解放鞋”一插,将母亲做的“干靠巴”(方言:烙饼)往杯里一揣,将货郎担子的绳头往扁担一挽,双手一托上肩,喊着:鸡毛换针,鸭毛换线,破铜烂铁挨糖哟。就出门了,小满奶说这伢象个样子,拿着猪潲瓢倚在门壁石上叮咛一句:早点回。能不能早点回这可不由端午定,要看货物交换得怎么样,但端午回来的时候,也倚在门壁石上喊:娘,我回了。将钱放在娘的手上。

文革时,大队民兵连长带着枪,领着红卫兵来抄家,把端午叔的货郎担砸了,又要砸纺车织布机,端午叔拿着冲担(方言:专指挑稻草头的扁担,扁担两头包有尖铁)要拼命,小满奶见这阵势,大喝一声:端午。自己扑上了民兵连长枪上的刺刀,端午叔安丧了娘,将纺车织布机又抹了一遍机油,盖上了油布。

此后,端午叔只做二件事,上工和教中秋读书,小雪婶也只做二件事,上工和夏夜为父子俩摇扇子,冬夜为父子俩纳鞋底。恢复高考时,端午叔提着一瓶酒,兴奋地对小雪婶说:我伢有希望了。要小雪婶弄个丝瓜炒鸡蛋,晚上要和中秋吃酒。端午叔拿着酒瓶满满地跟中秋斟了一杯说:中秋,我敬你一杯,你得答应我报考纺织学校。中秋点了点头,父子俩二人举杯饮尽,中秋还真考上了武汉纺织大学,中秋大学毕业的一个署假,在端午叔的敦促下,修好了纺车和织布机。中秋分到黄棉工作的时候,利用节假教会了端午叔和小雪婶纺线,织布。

端午叔织了10米长的土棉布叫中秋鉴定,中秋说好,端午叔双手一拍,竖起大拇指,说:这才真的叫子承父业。

端午叔七十岁大寿,中秋跟他祝寿,吃完祝寿酒,端午叔和小雪婶就随中秋进了城,住在黄石港,只有到了种棉收棉的季节,端午叔才携小雪婶住进乡下,纺完纱,织完布,才又进城。

这土布是为孙儿清明织的,孙儿喜欢土布,孙儿媳妇也喜欢土布。清明是学艺术的,也就是画画儿,为这事,爷孙俩人还闹过别扭,端午叔要清明也去考武汉纺织学院,清明不同意,中秋就劝端午叔说;儿大爷难管,由他去吧。清明以奶奶拿着猪潲瓢倚在门壁石上为生活蓝本,画了一幅油画儿,起名为:流年。考上了湖北艺术学院,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房屋装饰公司,自任老总,在市中心大上海小区置了业。

清明布置的新公司办公室接端午叔参观了一下,大厅的正面是一幅大的油画,流年。端午叔油画前端详了好一会,说:你把奶奶的眼晴画得传神。端午叔又摸了摸墙壁,看了看沙发,清明说土布比墙纸比皮革好。端午叔又伸出手,要摸清明的头,一想清明也是大人了,伸出的手拍了拍清明的肩,说:有种象种,无种不生。

浴兰时节

文/子薇

太阳洒下明晃晃的光辉,热烈里藏着霸气,到了中午,把坐在树荫下的人们都逼出一身细汗来。布谷鸟的歌声清晰动听,有着抒情的明媚婉转,还有着贴近土地的朴实纯真,它们在替庄户人家着急呢。我听上去,那歌声的内容简约却不简单,“收谷,布谷,一样不能耽误。”紧收麦子慢收秋,所有的传统节日里,端午时节当是乡村里最繁忙的当口。地里等着人们收割的一望无际的黄澄澄的麦子,把脖颈早都盼望得酸胀弯曲,直到再也撑持不住,齐扎扎地低下头去。日子是金色的,沉甸甸金灿灿的麦子,清风拂过,麦浪翻腾,那般富于力度的华美和艳丽,可以与梵高笔下的向日葵相媲美。

端午时节,汇入欧阳修的笔下,又是另一番景象,“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夏走到端午这儿,很有了些浓墨重彩的意思——从叶到花,从谷到果,都带着沉甸甸的质感。生如夏花之绚烂,但偏偏的,屈原在这一天走向了汩罗江,走向了苍茫,走向了永远。

熟透的桑葚仿佛一只只袖珍玉米,所不同的是,那种浓郁的紫,泛着靛蓝色的光芒,不用去尝,甜味便已经爬上了味蕾,一路攀援上去,把人带进蜜一般的境地里。荔枝的外壳,呈现出桑葚青春期的酡红色,娇艳欲滴,牵引着我们的双手,一粒粒地拈起,剥开,莹润如玉的果肉丢进嘴里,吐核,再也停不下手。

睡莲已经显露芳容,琵琶半遮面,欲绽还休,它们于一柄柄碧色伞丛中探出身姿,亭亭玉立。我们家楼下的院子里,泼天泼地的石榴花,红艳艳的,那般浓烈的色泽,合当挤出汁液来,染指甲,涂粉唇。合欢花仿佛商量好了的,齐齐跳荡于银湖畔的枝头上,把一树树的精气神都提了起来,扶摇而上,直抵苍穹。木槿花多是粉红色,一朵一朵地夹杂于绿叶间,花瓣层层叠叠。紫薇的调子搭得很高,花朵们簇拥在一起,气宇轩昂地立于梢头,简直要独揽一季风光。滨江公园处,栀子花一路开过去,香芬缭绕,而曾经,临近端午时节,每一天,总有一朵栀子花盛开于母亲的鬓边。

五月五,麦子黄,包好粽子过端阳。青青的苇叶,散发着初初长成的少女的体香,让人闻着生出莫名的喜悦。那是母亲去离家有着些许路的水边采摘回来的,洗净后放进锅里煮,历练锤炼的苇叶青涩气尚在,但韧劲已经被镶嵌进了骨子里。我在武汉上学的第一个端午节后,哥哥给我的信里说,“下晚,母亲在昏暗的氛围里裹着粽子,背越发地佝偻……”读至此,我的眼睛便红了。我似是看见母亲站在离家不远处的路口,如同一株苍老的树,一双浑浊的眼睛里,盛满了期待……

包好如山的粽子,母亲是半夜便要起床煮的,端午那天的早晨,我们被浓郁的粽香醺醒,起床后,看见煮好的粽子盛放于大号的笸箩里,旁边还有与粽子一同煮好的鸡蛋、咸鸭蛋,稀饭兀自在锅里沸腾着。母亲从田畈里摘回几株带着露水的艾蒿,插在门楣上,扫把那么高,黛色,浓浓的植物草香,飞扬跋扈地钻进鼻子里。傍晚,我们一家人由母亲叮嘱着拿艾蒿浸泡过的青绿色的水洗澡,这大约便是“正是浴兰时节动”的由来吧。此兰非彼兰,它是指各色田间山头的药草呢。

而今,超市里琳琅满目、包装花哨的各色馅儿的粽子,端午节买回,不过应应景,那种鲜香的诱惑,早已逃遁得无影无踪。它们,只是一味食品,里面缺少了什么,仿佛是乡愁,又仿佛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端午意象

文/杨崇演

粽 子

你,五月最精美的食物。

母亲在世时的影子:露水浸湿了衣服,磨盘磨破了手掌——母亲舍弃现代机器,自己动手包粽子,还总说:有些东西,旧的比新的要好。

小小的我高兴地作飞翔状,雀跃着。剥开一层又一层包裹在外的叶壳,我看到白里透红的脸蛋,你害羞的样子多像邻家小妹。

狼吞晶莹、饱满的糯米,汲取最需要的营养,像极了当年冯梦龙《桂枝儿》里的段子——五月端午是我生辰到,身穿着一领绿罗袄。小脚儿裹得尖尖跷。解开香罗带,剥得赤条条,插上一根梢儿也,把奴浑身上下来咬……

今天,谁能给我一个真正的——虽然,城里也琳琅满目,但总是比故乡的苍白。

哦,母爱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游子心中永远的情结……

艾 叶

这一天,艾叶开启了芬芳的心扉,弥散在华夏大地之上。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父亲采艾,我尾随:握一张镰刀,这儿一撩,那里一挥,整个人被青涩的气息裹挟。

悬挂在门楣的艾叶,像一把把长剑,保佑人们祛病去邪,天天平安。

平安是福。父亲倚在门口,踮着脚,用手挡一挡阳光,等待亲人,千言万语抵不上一个词——回家。

艾,本是苦出身,为何有如此浪漫艳丽又多情的别称?

原来,艾的谜底也是爱。

菖 蒲

两个生疏的字,组合起来——相依相偎的,有着分外缠绵的味道。

你,该是带着诗的特质,从诗经中长出来的吧?

但看那长了千年的高挑婉约的身姿,撩拨出《诗经》里的佳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仗持蒲剑当空舞,点缀在端午中,渲染着一种人生的态度:正直,纯洁。

将菖蒲等百草放进水里熬,熬出浓浓的草香味,轮流着舀出来泡澡,以求祛邪避瘟。生活清苦虽像端午节的百草水,但总有一股暗香浮动。

菖蒲、艾叶插于门庭、悬于堂中,重叠在一起,散发着重重叠叠的香,重重叠叠的爱。

龙 舟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白龙、黑龙、黄龙、红龙……五月的龙舟被装扮得花团锦簇,鼓咚咚地响了,大人小孩的心怦怦地跳着。

男女老少的喝彩声,从此岸传到彼岸,从远古传到如今……替寂寞的水乡增添了许多野性和灵性,也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只是,热闹和喧嚣之后,是不是可以静心思考一下:划龙舟,是无意识的习惯使然,还是对诗人屈原的深情缅怀?

屈 原

千百年来,士大夫者众。居庙堂之高,或春风得意,或报国无门。你当属后者。

汨罗江边,你纵身一跃,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名字。

瞬间即是永恒,你化身为蒲,你的高尚节操如蒲香氤氲……

“性洁,一日三濯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你的人格写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思想的明灯,照亮了多少人的前进之路。

你是脊梁,也是我们如今急需寻回的信仰。

雄黄酒

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记忆中的端午,总有一杯酽醇的雄黄酒。

啜饮。喷洒。涂抹。奶奶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我信然。

《白蛇传》,许仙的一杯雄黄酒把白娘子变回了原形——蛇怕雄黄。

民间传说也就罢了,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许仙为何听从法海的话,非要让自己心爱的人喝下那要命的雄黄酒呢?

或许,许仙也有不可告人的心理,那就是想窥探一下自己心爱的娘子的秘密。结果呢?

还是留一点秘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给别人,哪怕是关乎情,关于爱,都可以。

色 彩

端午的色彩是缤纷的。而这恰是生活的颜色、岁月的颜色,蕴藏其中的有劳动的价值、历史的重量和人生的哲理。

绿的是粽皮、艾叶、菖蒲——一片片绿色的粽叶,包裹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一片片绿色的艾条,守护着每个华夏子孙的门楣;一根根绿色的菖蒲,抚慰着人们的清凉芬芳。

黄的是黄瓜、黄鳝、雄黄酒、黄鱼和咸蛋黄。端午到,吃五黄。

红的呢?是蛋兜、香囊,也是长辈们熬夜包粽、煮粽而困顿的眼。

最是那咸蛋,每人三五个,装在红红的网兜里,傲气地挂在胸前,颇似鲁智深的大念珠,荡来荡去……

浓浓端午意,丝丝粽子情

太阳落山的那一刻,绷紧的心情忙碌的寻觅着停歇的驿站。

抽空撇了一眼晚霞的神采,依旧是那么灿烂无比,渲染着辽阔的天空,惊奇的发现如圣物般遥远神奇,回神思绪才明白遗忘了许久的轻淡已是遥不可及。

闷热袭来的夏天,挥散着的烦躁蒸蒸日上般飘荡,无助的眼神怀念着漫步在凉爽的傍晚的那些日子。

敏感是一个纠结的情感,悄悄腐蚀着灵魂的淡然,舞动的芦苇花倾诉着那颗无法停靠的心情,美丽的湖面上跃起鱼儿的时候,似乎寻见此时疲惫的初衷。溅起的浪花荡起的波纹一圈圈的昭示着的结局却倔强的不愿苟同。累了的心情,如何抚平斑杂的伤痕?

哪些娇艳的花朵挺立,源自它无与伦比的自信,独一无二的魅力奉献给大自然精美的神韵,白牡丹,黑玫瑰,紫茉莉,芬芳的散播,身姿摇摆的娇美,梦里梦外都无法取缔。相信那是一生的拼搏,永久的坚持才赢来的万众青睐。

几日里,匆匆忙忙的奔波,那些天,劳劳累累的拼搏,淡忘了奢侈的享受时不可缺少。在乎什么,还是只是在随波逐流?算准了的时间,猜不透人的心情,浓浓端午意,丝丝粽子情,甜甜的糯米飘来一丝嚼蜡的味道,是在怀念某个人?还是遗忘了哪些美丽的生活?

模糊的天空,暗灰色的心绪,她是否也在心底油然萌生一丝触动?

端午小食

文/丁纯

端午节,最让人念想的是家乡美味小吃。吃粽子必不可少,各地包法吃法并无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我爱吃的端午美食,首选咸鸡蛋。初春时,母亲将鸡蛋用黄泥裹了,放入适当的盐,整齐地码在沙缸里,轻放在角落里。就让它们安静几个月,端午前后,麦子快黄了,椿树拂动的风打在脸上,柔柔的、暖暖的……母亲顺手摸出几枚糊着泥的鸡蛋,洗净煮熟了,深色的蛋黄发出诱人的香味……切开四瓣,红色的蛋黄闪着亮光,一入口,香喷喷的。倘若咸鸡蛋和绿豆汤、水烙馍一起吃,有种说不出的欢畅。至于,咸鸭蛋,我们很少吃,盖因我们家乡是大平原,没有大面积的水域,很少人养鸭子。

其次,端午佳品还有嫩软的蚕豆。蚕豆一般种在沟边的空地上,紫色的花凋谢时,蚕豆粒饱满了。摘下,连着皮一起煮,剥开蚕豆荚,一股沁人心脾的豆香扑面而来,咬在嘴里,糯糯的,软软的。假如,以蚕豆米烧稀饭,解渴又解饿。早晨煮一大锅的稀饭,干活回来喝上满满的一碗,痛快。我爱吃嫩蚕豆,我也爱蚕豆装点的田园。在故乡,随便找块空地,点一片蚕豆,端午时是吃不完的,吃着吃着,蚕豆老了,只能炸着吃了,也蛮好吃,只是少了嫩香的春天气息。

我还喜欢吃端午前后的莴笋,拔一根莴笋削掉厚皮,切成细细的丝,烫熟了凉拌,乃经典的下酒菜。通常,我们会用莴笋炒肉丝、炒青椒、炒腊肉……这些做法都相得益彰。若用单饼卷莴笋丝,好吃得很——最好放点酱豆子。稍微老点的莴笋,切成块状烧蹄包肉,也是一道好吃的菜。

端午时节能吃上卷心菜,不亦快哉!我记得我读师范时的同桌曾炫耀地说,割麦时,他们家天天吃卷心菜,让我羡慕极了。现在富裕了,不缺吃了,美食倒是一种乡愁了。

端午,我怀念那家乡的美食,它们虽然很家常,却潜入我内心深处,不时地勾起我思乡的意绪。

谁将菖蒲饮端午

文/姜维群

地球变暖,有两种植物可证也。一是竹子,二是菖蒲。

竹子是南方植物,在天津旧时私家园林、个人笔记中很少看到有竹子的踪影。笔者见到的竹子种植是上世纪80年代在天津大学“黾园”,即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时任所长的王学仲先生特意讲道,竹子在天津,在他这里成活了,算是北方第一竹了。此言不虚。

菖蒲在明清文人画中尤夥,但作为北方的天津从未见过。近年洋花东进南草北移,菖蒲在花市随处可见,并率先摆上画家文人案头。

时近端午,可以侃侃这菖蒲与酒了。

中国的日历上,凡年节就是庆,庆就是乐,乐当然离不开酒,这个链条的构成几无例外。端午节不光是粽子,其中两种酒支撑了这个节日的欢快。这就是雄黄酒、菖蒲酒。这里我们只讲第二个。

不要小瞧这个野草菖蒲,端午节的另一个名字叫菖蒲节。菖蒲是何方神圣?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有“陈可常端阳仙化”一章,写南宋绍兴年间落第士子陈可常在五月初五作《菩萨蛮》词:“包中角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把粽子(角黍)、五彩线、菖蒲酒说了个遍,然后在端阳节这一天他成仙了。

“樽俎泛菖蒲”,无独有偶,苏东坡有《皇太后阁贴子词》:“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年年行乐处,新月挂池台。”这个菖蒲酒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而且年年还是皇宫内苑行乐的上佳之物。

说到这里,谁敢小觑这野草?正所谓,一物入紫殿,身高九重天。菖蒲酒不会是虚名浪得。李时珍《本草纲目》这样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更有《太平圣惠方》,记载颇像当今的广告词:“饮百日颜色丰足,气力倍增,耳聪目明,行及奔马,发白变黑,齿落再生,尽夜有光,延年益寿,久饮得以神通。”简直嚷嚷得过了。

言及至此,宜有一事必视正听,此酒中菖蒲非文人案头菖蒲也。案头菖蒲实为野草,文人求其形爱其绿,而酒中菖蒲是生长在山涧泉流之旁的名贵药材,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然地生万物有用也,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五月五日,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曰避虫毒。”饮酒入内防毒内侵,插艾于门防毒外入,再以雄黄涂抹耳鼻,由内及外立体“消杀”。

以植物的气味和药性与“恶五月”的虫毒对抗,是无化学污染的“绿色”防御,作用是大是小还是微不足道?两三千年中国人年年过端午,岁岁老一套,虽是节日习俗,似在坚持着一种生存经验。英国赫尔普士说:“经验是从痛苦提出的精华。”敢说菖蒲酒何尝不是?

谁将菖蒲饮端午?敢将端午饮菖蒲。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常常免不了借仙还魂,让人五迷三道。但是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宗旨,还是精华大于糟粕。不是吗?

菖蒲酒,曾经驱逐“恶五月”虫毒瘟疫液化的符箓,虽现在剩下的仅仅是一个符号,却负载着民族千年习俗的绵延不绝。

且行且珍惜吧。

粽子

文/章铜胜

在端午的食物中,粽子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家乡过端午节,吃粽子成了必不可省的一件事,我想,其他地方的端午,大概也是这样的吧。

我的老家在沿江江南的水乡,包粽子通常是用芦苇叶的。可包粽子的芦苇叶,是不叫芦苇叶的,叫作箬子。箬是一种竹叶,我并不清楚家乡人将包粽子的芦苇叶也称作箬子的原因,也人云亦云地这样叫着,也许是因为它们都是用来包粽子的吧。不过,我还是觉得箬子的名字好,叫起来顺口,听起来也更亲切一些。

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前,母亲都会吩咐我去村东大湖的圩埂上打箬子。初夏,圩埂上的芦苇刚长成,青翠茂密,芦苇叶宽大柔软,是适于包粽子的。通常是在周末,我和同村的小伙伴们约好,一起去村东的大湖里打箬子。我们钻进芦苇密织的青纱帐里,在湖圩相连的圩堤上,钻进钻出,钻来钻去,从一个圩套钻到另一个圩套,一边嬉戏,一边打着箬子,其开心可想而知了。累了,我们也会摘一片较嫩一点的芦苇叶,放在嘴边,吹出“呜呜—呜呜—”的好听的声音,在这样的呜呜声里,可以找到同伴,分辨方向。

当我们钻出圩套,背着一袋箬子回家的时候,母亲们总是开心的。母亲将我们打回来的新鲜箬子放在水里煮一煮,用清水浸泡、洗净,晒干,留用。端午前后,母亲站在门前,用泡好的箬子包粽子。在卷好的粽叶里放泡好的糯米,加红豆、绿豆,或是蜜枣,用筷子捣密实,然后包裹,用棉线扎紧,一个一个拴在铁门环上。不一会儿,门前的铁门环上,就挂满了一串串的粽子了。我老家的粽子,大都是样子简单,味道单调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喜欢吃粽子。端午的粽子,味道总是那样的美好。

在家乡,我也曾见过包裹精致的粽子,多是新嫁的姑娘归宁,从婆家带回来的粽子。那些粽子小巧精致,是用红线扎着的,好看,又好吃。她们从婆家带回来的粽子,里面放了更多的蜜枣,甚至还有放火腿和咸肉的,这样的粽子更香糯有味。这些粽子是当作礼物的,我家偶尔也能收到,也会尝到,可我还是喜欢自己家的粽子,永远透着清淡的米香。像自家的日子般,虽然清淡,却是坚实可靠的。

想起赵珩写的《老麦的粽子》,他在文章里写广东人老麦在北京卖粽子,非常有趣。老麦卖粽子近于虔诚,他每年只来两次,一次是在端午前,一次是在春节前。老麦的粽子都是自制自卖,且货真价贵的,这是做粽子的老麦的自信。老麦做的粽子有四、五种,而最好的是豆沙和咸肉火腿的。老麦的豆沙粽是方形的,豆沙用的是去皮过滤后的澄沙,用猪板油炒过,糖多油重,而且放的豆沙多。老麦的咸肉火腿粽是斧头形的,用的是真正的金华火腿和肥瘦相间的咸肉一同为馅的。我没见过方形和斧头形的粽子,当然也不可能知道老麦粽子的味道究竟如何,不过,能让写出《老饕漫笔》的赵珩念念不忘,且“三十多年过去了,每个端午,我总想起老麦。”可以想见,老麦的粽子,味道一定是不俗的。老麦的粽子,不只是味道好,老麦的粽子里除了老麦的虔诚外,还有着节日般隆重的仪式感,或许这才是让赵珩念念不忘的真正原因吧。

粽子好吃,毕竟难于消化。就像张爱玲说过的一样:“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要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张爱玲急于长大的童年,是不是也和我们急于一尝的端午粽子般,总是如期待着的那般美好。

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在这个端午节里,我一定也要尝一尝那些美味的粽子,在端午粽子的香糯里,搜寻昔日香糯的记忆。

端午日记

今天是端午节,又下了一天的雨。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变得越来越关注天气了。

正如股民关注股市,正如家庭主妇关注柴米油盐的价格一样。

天气好,工作顺畅,我的心情也好。

我要的天气好很简单,就是只要不下雨就好。

如果天天不下雨,又让我觉得自己很自私。

我要的好天气,然而又常常事与愿违。

海边的天气,说变就变,也常常考验我应变的能力。

浪漫的诗人总是把海边的风景想象的很有诗意,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深入生活。

我不是一个应变能力很灵活的人,固而会因为天气变得焦虑。

不管怎样风云变幻,想想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有常的,我的内心又会强大起来。

好的坏的终将都会过去,我心又会很自然的舒展开来。

今天是端午节,让我想起了妈妈包的粽子。

已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吃过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了,很是想念。

我不知道有中国人的地方粽子最好吃的在哪里,但是我觉得我妈妈包的粽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

也不知为什么现代人能亲手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也许就是生活改变了我们。

我们常常被生活改变,改变的失去了淳朴,善良,正直,我也常常会这样。

公司明明有规定进入工作现场的人员一律要戴安全帽,这明明是一条很人性化的安全要求,却总有人不自觉。

在工作中有很多规定的出发点都是好的,而常常有人嫌弃是多此一举,他们有意识的去抵触。

我也常常去要求一些人要自觉的戴好安全帽,我甚至会给他们讲一些大道理,为了他们的安全。

安全对我们真的很重要,我总是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讲,而从他们的脸色我更看出了他们一定嫌我很啰嗦。

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古话说的好“不见棺材不掉泪”,不也是提醒我们要注重安全吗?

我们中国人常说要多读书,读书人明事理,他们也是读过书的人啊,为何也总是那么不明事理。

私下里我偶尔会问自己,难道是我的思想太村姑了太村佬了么,让他们无法欣然理解。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的善意常常会被人不接受,甚或被人嗤笑,这是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我又不免恶从心头生,那就愿他们早点厄运降临吧。

那样我又会自责,有一种罪恶感,做人何必要那样呢,尽心就好,一笑而过吧。

今天是端午节,公司每人发了四个粽子,我把它煮熟了,却无人分享,悲哀。

是人都需要朋友,那种彼此纯无功利心的朋友,这样的朋友还会有吗?

没有了真正的朋友,是因为我们太自私了,我一直这么认为。

我也曾很想无私的交些朋友,可是在这种功利性环境中真的很难,也许是生活太不容易了。

如今,想要交朋友就要舍得花钱,然而真实的朋友就是花钱也交不到了。

今天是端午节,又是风又是雨,我不免又想起了曾经在这一天我做过的热血事件,那就是和同村的小伙子在风雨中划龙船。

那时的此时也是如此,风大雨大,天气凉凉的,我们依然热血的想要划龙船,敲起锣打起鼓,一次多么难忘的经历啊。

有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做,就看我们有没有那股热血。

有的事情只有在我们最热血的年纪才能做得出,做过了也不枉年轻过。

今年的端午节又是这样在风雨中度过了,在我的记忆中有很多端午节是这样的。

这样也好,有了雨水,江河湖海的水也就多了满了涨了,这样才适合划龙船。

这样也好,老天有意多下点雨水就是为了成全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

端午时节粽飘香,风调雨顺好划船。

端午节让我们记住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投身汨罗江,他的爱国主义是如此的浪漫。

有时我会想,如果屈原投的是海而不是江,也许故事会更浪漫。

端午

文/兰心

又是一年端午节,父母不再像往常那样张罗着包粽子了,估计是年岁大了,手脚不利索了,精力也不行了。本来打算第二天回家给父母亲送些粽子的,中午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说姐姐已经捷足先登把粽子送回了家,叫我千万不要再买粽子了,怕吃不了坏掉,让我和孩子回去就好,弟弟也特意从深圳打电话回来关心父母亲端午节的安排,怕年迈的父母过节的时候没有人陪。

很久没有去看望父母了,因为一些琐事,但这也绝对不能成为忽略他们的理由和借口,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自责的,刚一进门,小花儿就撒欢的围着我们蹦来跳去,小花儿是我们家的小狗,今年三岁了,已经是一群小狗崽的妈妈了,儿子是小花儿最喜欢的对象了,激动的状态真的是难以形容,父母亲正在和邻里们一起打牌消遣,父亲难得能够清闲,因为到了做晚饭的时候一般都是父亲在干活,母亲在聊天,难得我回来,父亲就安排我做晚饭,虽然我并没有买多少东西会回来,但是父母还是唠叨说东西太多了,他们是无论如何吃不了的,父母真的是老了,上次给他们染过的头发又开始白了。院子里的蔬菜水果倒是被父母打理的充满了生机,我最喜欢的提子今年如愿的结果了,红果树似乎是累了,往年硕果累累今年挂的果儿少得可怜,妈妈说走的时候一定要给我拔一些小葱,因为今年的小葱长势真的喜人,第一拨丝瓜也被妈妈毅然的从秧子上摘下来,尽管它们还没有长的很成熟,每次离开家的时候拿走的总比送来的多很多。

姐姐买的粽子很香甜,为父母姐姐总是会很费心思,晚上我陪父母住了一夜,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家的感觉,这个从小魂牵梦萦的地方。

夜里睡得很踏实,很久没有睡过这么安稳的觉了,似乎都没有梦。第二天父亲很早就起来做好了早饭,每次父母总会把家里的好吃的留到我们回来吃,吃饭的时候接到了哥哥的电话,哥哥也是在端午节当天赶着回来陪父母的,父亲说哥哥最近回来的比较多了,也许是年纪大了些,生活条件更好了些,所以腾出了更多的时间来看看父母亲。本来早饭是没有给哥哥准备的,但是父母亲非要省下自己的早饭留给哥哥,还不停的督促我和孩子吃饱。临行前,母亲正在和邻居的嫂子自豪的炫耀孩子们回来的情景,一向很强势的母亲变得越来越容易满足,依依不舍得告别的父母和我挚爱的家,路上遇见了哥哥,非要塞几个粽子给我,惹得我只想流泪,家人就是这么好。

每个家庭都会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里有很多平淡感人的事情吧,虽然没有像我这般赘述,但是一定都是暖心的。

端午是一场爱国卫生运动

文/张辉祥

对于“爱国卫生运动”,我们很熟悉,从“除四害”到创建“卫生城市”,它一直把“卫生工作与群众性卫生运动相结合”。每到端午,许多地方更是掀起“爱国卫生月”活动,培养讲卫生,爱清洁的社会风尚。为啥?在古代,端午就是一个卫生节。其实,端午与“爱国卫生运动”是结了缘的,它的文化精髓或许可以诠释为:爱国、卫生、运动。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观众认为“爱国主义”不再是一句充满激情的口号,而是美滋美味的,不知你有没有那种“口水与泪水”齐飞的感受。不过,舌尖上的端午,的确让“爱国”两字在味蕾上萦绕,那可是把食物和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传承结合在一起的。千百年来,端午的缕缕粽香里始终散发着一种爱国的情怀,弥久而常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人们心中,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屈原永远是一名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手。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等不朽诗句中延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火种。爱国,是端午的一个文化符号,是一种精神信仰,因为这是一片让我们深爱着的土地。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于是古人择日“五月五”端午之时,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健康。有时不能片面的把“辟邪”曲解为“迷信”,比如端午节的辟邪就是一种卫生防疫。菖蒲,形似一柄长剑,是端午“斩妖除魔”的利器。周作人曾在《端午》中写道:“蒲剑艾旗忙半日,分来香袋与香球。雄黄额上书王字,喜听人称老虎头。”看来,端午就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卫生防疫节。

过节,就是图个氛围,图个热闹,而划龙舟则是整个端午节的高潮。从中医的角度讲,“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此时,应适当加强运动,划龙舟可以使全身气血畅通,调节新陈代谢,忧郁情绪也随之化解。划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的水上体育运动,除纪念屈原之外,还注入了团结、拼搏、奋斗的精神。龙舟,是龙船,也就是龙之传人,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对民族认同感的载体。

我们的端午,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信仰。“爱国、卫生、运动”,这也算是对端午文化精髓的一种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