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次的文章
关于第一次的文章(精选12篇)
第一次陪母亲游龙门
文/蔡茂松
母亲早年毕业于开封女子师范,偏爱艺术。1953年秋,她从开封来到洛阳任教。第一个寒假,母亲便带我们弟兄两个到龙门参观。母亲说,她当学生时就盼着能好好看一看龙门石窟。
天未亮,我们穿过没有路灯的街巷走到南关,这里停有很多到龙门拉煤的马车。车把式听说我们是去龙门“看景”,连忙把草垫子、褥子铺上,待我们坐好,再用棉被帮我们围严实。
因为洛河上没有桥,马车经凤化街出去涉水渡河。看着马灯在车杆下摇晃,听着哗哗的流水声,我心里很紧张。车到了对岸,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公路南行,穿过安乐窝、郑村、关帝庙……两个多小时后,马车到了龙门街。
龙门街的路是黑的,路边的流水也是黑的。街的南端是龙门煤矿矿口,拉煤的马车、牛车、驮煤的小毛驴一溜儿黑色绵延到景区口。
景区内是窄窄的石板路,石板上留有牛车铁轮常年碾压的车辙。紧靠山脚涌出的泉水冒着热气倾泻而出,水池和水沟中有不少小虾、小蟹。
母亲告诉我们,十多年前河南大旱,她曾带我们随难民从这里走过一次,隐隐约约记得石壁上有雍正年间的石刻“郭公路”,匆忙中也看到了几尊佛像,不过那时逃命要紧,谁也不肯多停一秒。
我们顺着石板路边走边看,景区内游人极少,路边的佛洞内有牧羊人和乞丐在烤火取暖,洞内佛像残缺不堪,据说佛头多是早年被国内外一些文物贩子盗走了。高一点的佛洞比较干净,可是进出需攀爬,万佛洞就没有台阶,全靠手扒脚蹬着石壁上的几个窝窝才可进去。这个洞没有遭遇过烟熏,所以洞顶的飞天颜色十分艳丽,浮雕栩栩如生,可惜的是,数以万计的小佛像几乎无一完整,母亲心疼地抚摸着一个又一个,久久不肯离去。
母亲还特别告诉我们:看文物要读碑文,看艺术作品要看内在,你们看飞天的眼神,是不是既温和又沉静……
最困难的是登奉先寺,位置太高又无台阶,游人手扒石壁上的小窝,脚蹬几个粗略打凿出的小踏步,手脚顺序不可倒错,小心翼翼地才能爬上去。母亲很胖,在我们两个十多岁的小孩子的拉拽下,终于艰难地攀爬到了上面,欣赏了庄严慈祥的卢舍那佛的尊容,也领略了雄壮威严的力士形象。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我们用力地拉着母亲的手,可她就是不敢下,恰巧来了两位解放军叔叔,他们一个在上面拉着,一个在下面托着,几乎是把母亲从奉先寺抱了下来。
午餐,我们坐在“郭公路”的石刻下吃洛阳油旋,喝温甜的泉水。母亲仍陶醉在对艺术的思念中,口里轻轻念叨:“真好,看不够哇。”由于母亲的恋恋不舍,我们第一次游龙门直至接近傍晚才坐上煤车返回,下了车,手脸都是黑的。
1956年年初,洛河上建起了第一座大桥——洛阳桥,从此结束了涉水过河的历史;翌年一条柏油路直通龙门;1960年,一辆解放牌帆布棚卡车,成为自西关至龙门的3路公交车,自此,再陪母亲去龙门就方便了。随后,龙门建起了连接两岸的石拱大桥,龙门煤矿矿口也迁出了景区,龙门景区及周边环境日臻完美。
1964年春节,母亲坚持全家到龙门过年,虽然那时物资匮乏,只带了简单的蔬菜和馒头,但足见母亲对龙门的深情与厚爱。
第一次做饭
文/姜哲
炎炎烈日下,我和弟弟坐校车回家。家里没人,我们用钥匙开门进屋后,便坐在凳子上开始写作业。直到我们写完作业,爸妈还是没有回来。弟弟说:“我饿了!”我说:“那咋办?我也饿。”我想找些钱去买两桶方便面,可是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毛钱。没办法,我只好打开冰箱,找出了一团冷面。可是,家里没有做冷面的调料,怎么办呢?就煮热汤冷面吧。
我把冷面泡在水里,过了一会儿就解冻了。可是怎样才能把灶坑点着呢?这是我第一次做饭遇到的最大难题。我先把柴火填进去,试着用打火机点燃,结果叶子烧没了,秆还没烧着。我到外边捡了一些柴草枯叶回来,结果还是没点着。这可怎么办呢?我想起爸妈每次都用塑料袋引火,也拿了一个放到灶坑里点燃,但是还没等柴火着起来呢,塑料袋就烧没了。我又找了一些塑料袋,全放进灶膛里,这才点着了柴火。(点燃塑料袋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健康,污染环境,还容易造成烫伤,建议你和家人以后不要再用塑料袋引火啦——编者注)
点着火后,我在锅里加了不少水,然后不断地添柴。灶膛里火苗很大,水很快就翻花了。我把冷面放进锅里,怕煮不熟,又往灶膛里添了不少柴。煮了一会儿,我掀开锅盖,加了些葱花、香菜等调料,又继续煮,直到锅里的沫子漾了出来,我才确定面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过笊篱,把面捞出来,操起筷子挑了一根,不管不顾地吸溜到嘴里,没想到这面竟然意想不到的好吃!
我和弟弟一人一大碗面,吃得热汗直流。吃完后,我把厨房收拾干净,进屋一照镜子,“哎呀,鬼呀!”我被镜子里的自己吓了一跳,脸上全是灰,实在是太脏了。我洗完脸,想上炕休息一会儿。我刚上去,又立刻跳了下来,因为刚才柴火放得太多,火烧得太旺,土炕实在是太烫了。
又过了半天,我听见开门声,爸妈拎着一大堆好吃的回来了。妈妈说:“没吃饭吧?看,给你们买的,吃吧!”我连忙对她说:“我们吃完了,我做的热汤冷面,厉害吧?”爸妈听了一脸惊讶,不约而同地问:“烫没烫着?”我说没有。弟弟又补充了一句:“做得可好吃了!”爸妈听了很高兴。
第二天一早,爸妈对我说:“你烧了多少柴火呀?炕这么热,我们一宿都没睡!”我伸了伸舌头,把第一次做饭的详细经过讲给他们听,他们相视一笑。
每一个第一次,都是给自己的惊喜
生病到现在,很久了没穿高跟鞋。
今天第一次穿高跟鞋,竟然有点莫名的欢喜与感动。
对于习以为常的事情,久不去做,再做,没想到是不一样的心情。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然而第一次的惊喜却很容易被遗忘。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以为常。当一切成为习惯,人生也就按部就班了。再也没有可以触动心底的喜悦与兴奋,日子就冗长而乏味起来。
所以,适时地,给自己找点惊喜。偶尔回忆一下第一次的感觉,也真的很美妙。
久不做饭的人,下厨做一顿饭,即使味道不那么完美,也是欣喜的体验;
久未对另一半说我爱你的人,回家说一次,即使再忙再累,那个TA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触;
久未穿高跟鞋的人,偶尔穿一次,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有今天的这些感悟。
人生需要惊喜,需要第一次的震惊,更需要创意。其实,每一个第一次,都是给自己的惊喜!
让我们在这漫漫人生路上收集所有的第一次吧!
那些失去第一次的女孩,依然贞洁
女人是感性的动物,这也是女人容易在爱情中犯错的缘由。许多女人实际上在生活中对两性方面一直很正统,很坚贞。
但就像专家说的一样:
她们内心却很普遍的存在着这样一种很悲壮甚至自我感觉很伟大的心理。就是在自己遇到自己爱的男人时,会被内心中一种“爱”的因素所主导,义无反顾地向那些明知不可能有结果的男人献身。
这种献身行为,在没有发现男人花心欺骗时,内心是有一种很大的安慰的。就是因为女人自感这种性行为里面是存在着“爱情”成分的。所以,即使实质上这种性行为和一般的偷情、出轨都属于偷偷摸摸范畴,见不得光的。但是,因为女人心中有我爱他,他爱我的“爱情成分”在里边。所以,一般情况下女人还是对自己这种勇于献身的行为无怨无悔的。
涉世未深的女孩在人生路上都要经过不同的挫折,在现实生活中更要面形形色色的人。但是,男人越是花心玩弄女人并在得到女人后而抛弃女人,就越将表现出他们的龌龊卑鄙。
还有的是,花心男人在玩弄女孩时,不会觉得自己会在这个女孩身上动心,但是,结果会出人意料的爱上女孩。但是,自己的花心却被女孩发现,即使男人再爱女孩,女孩也无法原谅男人。但是,女孩还会因为失去第一次而苦恼,觉得天崩地裂了,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给了一个不值得的男人。虽然很生气的甩掉那个男人,但是还是难以接受现实。
女孩们总是觉得自己没有了贞操,感觉对不起自己,感到自己的内心受了很大的伤害。狐狸的尾巴偷出来了,花心男人的真面目露了出来,女人们觉得受了欺骗,觉得无法面对自己失去“贞操”的事实。但是,如果这样,女人们大可不必因为此事苦恼。只有重情重义、注重自己贞操的女孩会在意这些,这是好女孩的表现。
一个女人真正贞洁与否,并不是那张小小的处女膜就能全权代表的。
但是,很多男人,他们只看重那张膜,他们只认准了那张膜。男人为什么不去想想,让女人失去那张膜的,不也是你们男人吗?你们当初占有女人的时候怎么不说这些了?为什么当初你们占有女人的时候不想想,女人会不会被下一个男人嫌弃。
很多征友信息上、情感文章上,都把那些不是处女人们的说的很不公平,很排斥她们。不是所有的非处女都是不自爱的女人!为什么男人不想想,你们是不是同样应该得到同等的排斥呢?这个世界上,男人女人是平等的!凭什么男人可以占有女人,却不允许女人有失误,而且,这些失误,还不都是你们男人带来的嘛!不见的所有不是处女的女人都不纯洁!那些强调“处”的男人们,你们都是处男吗?就算你们是处男,那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说不是“处”的女人们的不好呢?以面概全的影响范围是很大的。女人也不必自卑,好女人终归还是好女人,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的。给你抹黑的,只是一些不明是非的人。
女人总是在爱情到来的时候,轻易将自己付出,大多很快让男人厌倦。男人们就是这样无情意,可当下定决心不再轻易付出,再次陷入爱的漩涡的还是女人。为了爱情,付出一切,女人也是心甘情愿。男人往往利用女人这柔弱天性,来占对待女人。女人天生感情,未涉世事的女人,还有涉世未深的女人,会因为遇到形形色色的男人,而有形形色色的经历。
Ps: 虽然女人是感性的动物,但是,女人也要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惩罚那些不珍惜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男人,既然经历过,就要懂得好好保护自己。
希望女孩们都要谨慎交友恋爱……不要在失去第一次之后“破罐子破摔”……
我第一次品味思念的滋味
月亮还是像往年一样的圆,月光依旧像往年一样的亮,月色依然那么美----又是一个中秋夜,静静的夜晚,月光一泻而下,我心里却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什么。
中秋节是一个令人温暖的节日:亲人们围坐在一起品绿茶尝月饼,有说有笑,甚至连家里的小猫小狗也蹲坐在桌椅旁,遥望明月,共享一家子团圆的欢快。印象里的中秋是温馨的、是祥和的、是令人神往的。在那个团圆的佳节里,有形形色色的月饼,还有满桌的美味佳肴,有说不厌的诸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更有太祖母、爷爷奶奶对我们晚辈的谆谆教诲,月光下,歌声里,谈笑间,中秋夜全家人敞怀赏月。想到中秋,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暖意。
可是今晚,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中秋夜的孤单与苦楚。万家灯火通明,人们都像往年的中秋一样团聚在一起,而我,唉……太祖母的乡下老家去不了,爷爷奶奶也不在身旁,爸爸妈妈都是晚上加班,面对着桌上的几碟子冷菜,我全无食欲。望着窗外的朦胧月色,我思念乡下的太祖母,我思念老家的爷爷奶奶,我思念中秋夜都会在一起嘻嘻哈哈说笑的小伙伴,我甚至想起那趴在身边的小狗小猫……想着想着,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今夜,小小的我也算好好地体验了一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
不知不觉地,我拨通了乡下老家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太祖母、爷爷奶奶那熟悉的乡音,又传来了她们那亘古不变的祝福与教诲,我仿佛又见到了太祖母等待在月色中的身影:拢着袖,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想到这里,我不觉又泪潸潸了。不知不觉地,我又拿起了手机,给还在加班中的爸爸妈妈发去了一条短信:我想念一家人在一起的中秋节!爸爸妈妈几乎是同时地发来了几乎是差不多内容的短信:感受思念品味团圆,一个人的团圆夜会让你更成熟!
是啊,我顿悟,一个人的中秋夜,我似乎长大了好多……
途经你给的曾经
文/罗倩
红豆引
冬,简约,宁静。倚冬,静坐,低眉。
这颗红豆,这颗刻字了的魔豆,此刻,静静在我手心,指尖慢慢开出一朵温暖。如斯流年,几多故事,婉转于岁月、于红尘。
掀开时光深处的美,那是心与心遇见的暖,那是魂与魂相拥的暖,那是年少的丰盈,那是沧桑的阅历。
与世间千万种交集相同而迥异
那个八月,一群命运的捉弄儿聚集在了一起,组合成一个新的团体——高四。不过那时,我们坚信人生是一场跋涉、一场修行,必经坎坷、风霜。
不同的是,如此紧张的补习生活,你依旧放肆的笑,开怀的跳,篮球场上有你的身影,球赛直播的电视机前有你的声音,在别人眼里,你甚至是有些“不务正业”。
和你不同,我从不挥霍时间,从不去网吧,从不多说话,学习认真,成绩依然优异。但内向寡言,总是小心翼翼行走在自己小的可怜的世界。
和你第一次有交集是在一次检测后。那是成绩公布了后的晚自习。
那晚,我把脸沉在臂弯,忍不住啜泣,那是前所未有的无助。高考的失利带给的伤痛还未远去,新的压力、新的打击让我喘不过气来。
“倩,你的纸条。”同桌轻轻推了推我。
抬起沉重的头,泪眼婆娑打开了那纸条。那是一行极其娟秀的字迹,内容无外乎一些鼓励的话语。但是,在那个高手云集的新集体里,在那困顿迷茫的伤心的晚上,那纸条竟是那么暖人心间。
也就是那纸条让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到了你,第一次知道了你名字的写法。回过头,看着坐在后排的你,你的微笑,美好极了。恍惚间我突然找寻到了一种让我安心的力量,将心事全盘托出。
于是,那个学子争分夺秒、奋笔疾书的夜晚,我们谁也没有学习,谁也没有开口。一晚的纸条往来,也开启了你后来近乎疯狂的追求。
你的好他们全部看不到
你的出现像一阵风,席卷了我原本一潭死水的生活。
周日难得的半天假,你总是会带着我走遍街头巷角,游遍山光水色。嘉陵江畔,春翠柳絮,盈醉清风;潜溪河旁,百花竟芳,香弄满衣;明月峡上,古色古韵,声声慢吟;雪溪洞里,幽深渺远,不闻喧嚣……你掌心的暖我至今清新。
不过最多的时候,你更愿意陪我坐下来,聊着关于你我的一切。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于我。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情侣,于你。
和你的形影不离让班主任如临大敌。终于把我请进了办公室,“罗倩啊,你应该知道孰轻孰重,别总玩,别让我们这些一直看好你的老师失望!”语气中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蕴。
我知道,他说的是你。
我为你鸣不平,不喜欢老师那样定性你,我滔滔讲述你如何的好,我立誓保证不影响学习。
可是,你的好,别人都看不到。
那天,我哽咽着离开办公室,你靠在对面的墙上,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温柔的声音穿过来自亿万千米外的光线,抵达我的耳畔。
“倩,对不起……谢谢你……”
后来,我才知道,他先找了你。
我们最好的结局是殊途同归
其实,这是一开始就已经预见的结局。
我们同时填报了西华师范大学,而我如愿了,你却最终补录去了成都。200多公里的距离。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份情愫,两城寂寞。隔着重重山水,你总是不辞辛劳来校看我。于是,南充的大小地方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以为幸福就会这样持续。
毕业在即,你选择了去广州锻炼,而我因为要照顾家里的老弱病残,不得不回家乡实习。
送别的那天,你在安检最后一次回头,冲我微笑。目光沉静,笑容清浅,一直未变。一如你留下的相思豆上的承诺:我心依旧。
再纯的感情终抵不过现实。那次的离别竟让我们从此远离了彼此的世界。回想那日,看着你淹没在人潮,眼角有冰凉液体滴落下来,在你完全消失的那一刹那。
相思结
在这充满回忆的季节的午后,我流连在记忆里,途径我们的曾经。
掌心的红豆几乎被汗液包裹,阳光下,熠熠闪光,勾勒出我的念想。
是谁曾说过,此物最相思。
第一次随便谈一下
文/想变文艺的俗人
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其实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当时只是有这个愿望而已,没有特别想要去做这件事。但是,最近由于自己的烦恼太多,想的也就越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建立这个博客无非就是写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每天的日志,记录一下属于我自己的青春校园记忆。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写日记呢?这样不是更好吗?我觉得写日记很好,但是,我还希望能够找到与自己兴趣和思维相仿的人去交流,不单单活在自己的世界。这样可能会有功利性,希望别人能看到自己的想法,并能产生交流。但是,我真的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记录下我的想法,我的故事,将来有一天老了,能够和自己的老伴儿谈谈我们都曾经历过的青春故事,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回忆。
今天我大三寒假开学的日子,其实我本来能够昨天到学校的,可是阴差阳错的改到今天到校了。说起昨天去火车站售票厅取票时的情形,真是哭笑不得。本来以为自己的学生证能够取出学生票来着,但是没能如愿,学生证磁卡优惠次数用完,没有办法取票,我当时真的挺着急的,一边给同学打电话给我改票,一边去窗口说着不好意思去插队重新买票,在火车出发前的20分钟,我同学告诉我没票了,同时售票员说也没有原来火车出发时间的车票了,一个站票都没有。听完消息后,我当时内心感觉很淡定,没有丝毫特别着急的感觉,我心里只有一个声音“你们走吧,我自己再想办法自己重新买票,没事的,什么都没事的。”我感觉现在需要安慰的不是我,而是没有给我买对票的同学,听着内疚的语气,我一直说着“没事的”,告诫他们路上注意些。当我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我心里很复杂,说不出的感受,总觉得我反应慢,觉得现在的自己不会要哭了吧。当我把消息告诉我妈的时候,我其实真的有种想哭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现在的无助,更像是对家的不舍,和对老妈的不舍。我说着自己一会就搞定,没事的。终于,我觉得我还是幸运的,我买到了今天早上最后一张站票,尽管要早起。一晚上在我叔叔家没睡好,迷糊到闹铃响起,洗刷完毕,和老弟在那随便聊关于他的事(我老弟好像是被我给吵醒了,醒来就不睡,非要和我聊天),这次是顺畅的,我按时坐上了火车,虽然在路上站了六个半小时,但是这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还是和让我自豪,这是属于我自己的经历,尽管看起来充满矫情,但是我很开心,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再说这些个事情我都没和别人说,只是写在了我的博客上。
就这些吧,不知道写一些什么好,随感而发吧,我觉得以后博客会有趣的~~睡觉!晚安!
眼泪的化身
文/冷落的夏天
也许,真爱真的是讲究缘分。认识你真的是偶然,可能更是必然。
接触地,
广州。
从见到你的第一次到现在,在我的心里从未有过不新鲜的感觉,都说男人很花心,至少我在之前的感情经历中懂得了花心二字好写不好使,所以我选择痴心,爱的人就一定爱到底。
为了能见到你,我几乎天天都去你上班的地方找你。
第一次见你是因为酒喝多了,然后莫名其妙的走,走到摸名的地方,莫名其妙的看到了你,那时穿的一件大红圆格子连衣裙,金色的长发,做在沙发上玩手机,进门瞬间,我的第一眼仿佛就只看到你,虽然你也只朝我看了一眼,但是我记住了你。
追你很辛苦,我用尽了我所有的语言与文字,似乎很漫长,因为你总是说你对男人已经死了心,我没有放弃。
第一次接到你的信息,叫我加上Q,8月31日晚上11点39分,这个时间我记得好准,因为那是你第一次主动在文字上对我的回复。晚上聊了一夜,直到早上6点多问你累不累,你说不累,到后来发你信息不回我你醒来之后告诉我你已经睡着了,我那时却还望着Q傻等。
第一次听见你的声音好象等了很长时间,几次都没遇见你,直到有一天在铁门边突然遇见时,你说为什么不回我信息,我很清楚的记得,那是你第一次现实里主动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我诧异了半天才醒过神,明白自己听见的是你的声音。那声音很好听,无法用语言表达。
从第一次约你出来,说出来其实真的好傻,两个人坐在长椅上听着歌,却不知道说什么,就只能时不时蹦出莫名其妙的问题,口渴了到处去找店买水喝,直到天亮,现在我才觉得那时间可与现在思念的时间概念两种。也许,两个人在一起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付出真爱的人才能在思念的时间里接受的是幸福与痛苦的煎熬。
天亮之后,回去的路上我好想牵着你的手,心跳很急促,几次想牵没有敢,因为担心你会拒绝我,最后还是鼓起勇气用我的手牵了你的手,你没有拒绝,抓的紧紧的。只到你住的楼下,互道晚安。
第一次见到你为我洗衣服,那个格子的真微斯短袖衬衣和格子的邦威马裤。从门缝中看到了你认认真真的搓着衣服,第一次有女人为我洗衣服,心里暖暖的,好幸福,我就说,这辈子我只娶你,你却没有回答我。
我不想说你为我哭的事,但是我很清楚的记得你为我哭过几次。让女人哭的男人是没用的男人。
第一次见到你为我哭,那次好象是因为说了什么我生气,感觉呼吸都苦难,透不过气,你急哭了,至少那刻我觉得你是有感情的。我心里好难受,发誓这辈子只能看到你的笑,而不是看到你的哭。
第一次的等待,那时候你答应我跟一起到我的家乡,因为你要先回老家,又不让我陪着你,我就没强求,我说在武汉等,你叫我先回来,但是我却觉得那样感觉我离你的距离好远,于是我还是留在武汉等你,14天的漫长等待日子里,我享受了思念带给我的幸福与痛苦。因为难受,第一次饿着肚子玩东西过了头,后来只到吐到胃出血。
第一次去你们那,实在话我还真不适应那的生活。由于去的时候搭的顺路火车是广州到兰州的,车上没位,5个小时的车程,我站着到了你们那,下车后居然又要坐一个小时的汽车,但是我却没感觉到累,反而越来越有精神了,因为心里想着马上就见到你了,心都似乎快蹦出来了。
第一次单独的和一个女孩子在KTV唱歌,很清楚记得那天晚上的一打酒我全部喝完了,我却没有醉。你说你唱歌时声音五音不全,但是我却没觉得,可能是因为爱一个人爱的是所有。
第一次说陪着我给我买衣服,你也是第一个为我买衣服的女人,可能我太瘦。逛的很辛苦,居然找不着合适的款式和颜色做搭配,就买了件毛衣,你买了条红色格子短裙。
没事坐在床上玩电脑时我总是喜欢问你爱我吗?你说我从来不说我爱你三个字,你说难道你感觉不到吗?其实,我很想说,我感觉到了,只是我想听亲口对我说一次而已。
第一次听到你说爱我,那是因为你说你又要回老家,我回想上次的思念煎熬。我怕了,我没有答应,我生气了,买了白酒和脾气对着猛喝,很清楚的记得喝的很少,却醉了。两人抱着哭,我听到了你说爱我的第一次。
还有很多很多的第一次,可能我已经忘了,可能是说不出口。
习惯了躺在床上让你为我刮胡子,习惯了听你叫我鸟人,习惯了每次问你想喝什么水,习惯了你抽烟时还总是为你递火机,习惯了饿的时候推着我去广场那边买鸭脖子,习惯了看着你吃东西的样子,习惯了你看电视时看着你的爱笑的脸,习惯了闻你发丝的味道,习惯了晚上漫步街头时你撒娇叫我背着你……
可能爱过了,就总会有坎坷,因为害怕思念,所以总是反对你回家的事。
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你回家后对我说的分手二字,然后竟一时语无伦次的不知说什么,因为我心里晃了,手脚乱了,思绪杂了,那与老公二字除了字数相同,感觉却天壤职别。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难受的时候还可以跑到厕所里去痛痛快快的哭出来,然后对着镜子发呆,竟然还能从镜子里看到化妆时你的影子。
很久没有这样长时间没闭眼的了,这3天2夜,不长也不短,想睡,但是躺在床上发现头脑意识里全是你,翻来覆去,灵魂被你全部掏空,只剩下能够动的躯体。不想吃东西,如果说是因为想你能想到饱,我承认,几次去吃东西,点了之后,吃上两口,发现没有胃口。但是有时候你的一句对我来说是命运打击的话却让我感觉抽风都能抽饱,喉咙哽的要死,仿佛呼吸都很困难。
11月25日晚上你喝醉了,跟我说了很多,我是哭着看完你发的每条信息,让我体会到很多,让我感悟到很多,我的心很内疚,这感觉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只希望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让你失望,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钱,让你幸福。
我们的相识不是邂逅,
是一生的相爱与永远。
每逢佳节倍思亲
文/xin少
又是一年闹元宵,又是一年独处时。去年正月十二,踏上了北漂的火车,听到父母叮咛的话,瞬间领悟到眼泪真的是可以毫无预兆的落下来。还没下车,在无人问津的卧铺角落,泪水狂流不止。无声的不舍,脆弱的远行,只有经历了才懂得那种孤独与心酸。这一年我大四,第一次在正月十五之前离家,也是第一次感觉到家的含义对于远行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那是根,在心底里粗壮的成长了起来,那里,能够滋养你,在你满身疲惫、满是伤痕时给你营养、让你恢复的地方。不豪华,不富丽,狭小的单人床,承载着你的味道,剥落的墙皮都载着慢慢的回忆。身离她越远,心离她越近。
去年,去北京就职,不大的会议厅里,坐着40个来自天南海北的伙伴,或怀揣梦想,或苦于就业,我们相聚一起,也是第一次在陌生的环境里和陌生人一起过年,虽然念家,但也都努力的熟悉新的环境,也都在暗中相互较劲。正月十五的汤圆,是在这个小会议厅里吃的,不多,但真的很温暖,没吃够。没有家的味道,但有被关心呵护的感觉,培训师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北京我们同样有个靠山。后来,我们被分派到各个项目上,40个伙伴在北京也都只是短暂的相聚,现在连名字都不记得了。被分配到同一个项目的6个人,联系也渐渐少了,只是那种感情、那段经历、那些同甘共苦的日子,真的很难忘记。本以为我们会一直联系,但渐渐的,也就理解了,也就习惯了。
去年的十五,第一次离家,但有人相伴,也就马马虎虎的度过了,除了思念远方的她。
今年的十五,已习惯了远走他乡,但第一次一个人,心中的感情,再一次有了波动。
为了不让家里人惦记,去超市买了袋汤圆,本计划着跑步之后煮汤圆,然后像往常一样,上会网就睡了,但贱贱的去了趟灯展……在路上,满街的人,漫天烟火,璀璨耀眼,或震耳欲聋。然而,越喧闹,越孤单。长长的灯展长廊里,洋溢着游人们的笑容,拍照留念,热闹非凡。只有我,是这一切的观众。只有我,是孤身一人。突然发现,我是那样的害怕嘈杂,害怕那些亲昵的称呼钻进我的耳朵,我曾用力的寻找和我一样的观众,然苦寻无果。最后,只能匆匆离开。回到家——一个不足10平米的插间,我煮着汤圆,吃着刚买的咸菜,看着元宵喜乐会。突然想起远方的家人,远方的她。我想听到他们的声音,我想听到他们的呼吸声,我想一开门就是他们的影子,哪怕他们没有注意到我,只要我知道,他们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就会无比的安心。窗外是绚烂的烟花,热闹的礼炮,然而,我不想看,也不想听,只盼望时间快点走过,只盼望睡意快点赶来。
第一次惶惑与欣喜
文/龙波
二月下旬,开学季。休产假近半年的妻子恢复工作。
由于长时间休息,再次返回南部乡镇的学校,寝居早已尘土满布。妻子素来爱洁净,生活里忍受不得一丁点将就,即便是学校安排的临时居所,她也愿意花费大量工夫保持井井有条,以图坐卧自在。
到学校已是傍晚,把伊儿交给奶奶,妻子撸起袖子开始打扫房间。我亦被安排了任务,到镇上小卖部买来工具,更换卫生间黑了许久的灯泡。
寝室是两居室,清扫完房间后,奶奶帮忙更换床单被套,便将伊儿放在另一屋自行玩耍。天黑之前,小姑娘都是乖巧的,吃饱喝足,不哭不闹,有心爱的彩色玩具陪伴,躺在新换床单的小床上,独自玩得极认真。
大约半个钟头之后,妻子清理完卫生间,走到房门口,独自玩耍的伊儿似与其母亲心有灵犀,猛然回首,与妻眼神相遇,只一秒钟的短暂惶惑,便哇一声哭了出来。
妻子与我均不知发生了什么,以致她突然哭泣。后来想到,除睡着之外,这大约是伊儿视野中母亲第一次离开这么久,也是她获得情绪表达能力之后,在哭与笑之外,第一次表现出惶惑。
那一秒,伊儿或许只是突发疑虑——母亲为何不在自己身边?也或者是突然意识到,就在刚才,自己因贪图玩耍,险些把母亲弄丢。再者就是真实的难受——母亲为何离开这么久,不管自己了?五个月大的幼儿,毕竟还未长到伸手索要怀抱的程度。看到别离半小时的母亲,她只能以尖声哭泣来表达恐慌,直到母亲温热的拥抱到来,直到熟悉的气息将她包围,哭泣方才止息,笑声又响了起来。
伊儿第一次产生强烈欣喜情绪,并伴之以响亮笑声,则发生距此两周之前,与我分别三天后再见面的第一刻。
我出差北方,恰逢伊儿满五个月。第一次“不算短暂”的别离,我总想着带个小礼物回家,虽然女儿还不知礼物为何,小手亦不能拿起来东西。返程之前,我顺道买了一只浅色的玩具小狗。
到了家,为小狗装上电池,刚放到伊儿眼前,小狗“汪汪”的叫声恰如其分地响起。前一秒还因此诧异的伊儿,下一秒银铃般的笑声就“咯咯咯”地从小嘴中连续蹦出,笑声里,牙龈光溜溜泛着可人的光。
尽管妻子坚持认为伊儿的笑并非因与父亲的再见,而是一只玩具小狗的功劳。不过,印象中,这是伊儿第一次笑得如此响亮。不论因何而笑,整个宇宙都是她的笑声,这真真是极好的事情。
想 家
家对社会来说就象一个细胞,但对一个人来讲家就是全部。不论是穷是富,不论是官是民,不论国内国外,人生最最亲切的莫过于家。人如此,其它生命也然。
说起家,我们老朱家更是有特殊的感情。老朱家大名鼎鼎的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以及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先后在南京、北京建立两座皇宫,据史料记载其中原因就是经高人指点,朱姓当皇帝要想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就必须多搭“猪窝”。这事信不信由你,可是朱家子子孙孙后来的确在这两处“猪窝”里一住就是三百多年。一直到现在,北京的紫禁城还是老朱家留下的皇家房地产,要论中国升值最大的地产非它莫属。前不久,美国的白宫估价不足20亿美元,这紫禁城现在的价格虽没有人估算,但是给多少钱恐怕也没有人敢卖、敢买,说它是无价之宝绝对不打别。
话说回来,家其实就是窝,家就是巢,家就是吃喝睡觉的大本营。说到底,家就是归属地。当然,地域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受教育的不同,每个人对家的思念、眷恋、依赖和认同感也不大相同。远的不讲,就现在社会条件下,南方人尤其男人们由于土地稀缺,刚长成人就要抛家离土到外面闯荡,有的甚至终年在外游荡一生。北方的游牧民族更是四处迁徙,居无定所。也有极少数人对家或者对家庭中的某某有切肤之痛,家就成了伤心地,成了不归路。但是,中华民族受儒家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绝大多数人对家的感受、对家的思念应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每缝节日,特别是每年春节就会出现几亿人大流动的壮观场面。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多句话含概了家的号召力和中国式的道德观。女人、孩子和狗是一副以家为主场景的中国画,是家的缩写符号。那么,男人都干什么去了?答案很简单,要么去种地了,要么去工作了。其实,男人都是贱骨头,在家想出去,出去了又想家。
说到想家,就不能不说自己平生第一次对家哪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感觉。大该是十二、三岁那年,上中学了要离家驻校。其实学校离家也就五公里不到,由于中学课程多,还有夜自习课程,再加上当时大部分家庭还没有自行车。公交和校车更是根本就没有的事。所以,中学就必须驻校学习。说老实话,小时候的天真和对新生事物的渴望一点都不比现在的孩子们差,所以开始时对驻校打心眼里激动和期盼。开学那天,扛着家里准备好的铺盖卷,拿着少得不能再少的学习用品,满脸透着高兴就和同学们一起去中学报到。临出门,妈说:在外边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星期天放学回家换身干净衣服,都大孩子了别让人笑话,脏衣服带回家洗。吃过食堂饭的妈还特意传授经验“得罪炊事员吃饭少一勺,得罪司务长吃饭少一俩”。新生报到,白天一直都在忙着填表格建档案,看教室,排座位,换饭票,搞卫生。然后是校长开大会,班主任开班会,选班长、选班委、选组长,选课代表。一整天都在忙碌。中午第一次吃了学生食堂的饭,大锅饭和家里的饭菜味道、那感觉完全不一样,排队买饭,群居生活,眼下的一切都是第一次。下午开完班会,开始到宿舍收拾床铺。普通中学条件不好,住宿是大通铺,一个班有两三个男生宿舍,每个宿舍住十几个人。一个人不到一米宽的地方,家里带来的褥子要折三折才能铺下,不然就侵占别人的地盘。一个宿舍只有个把同学认识,其它都是新面孔、陌生人。世界上最好沟通的当数孩子,半大的孩子拉东扯西,你帮我,我帮你,半天功夫就混成了熟人。吃罢晚饭,亢奋了一天的神经突然安静下来,默生感顿时冲击着稚嫩的心灵,想家的感觉刹那间被慢慢变暗的夜幕笼罩。一时间,所有的新鲜、兴奋、激动、热闹全都见***鬼去了。抬头看看其他同学,整个宿舍还像滚开的锅,说笑声,打闹声混成一片。一个人默默走出宿舍,站在白天吃饭座过的毛白杨树底下那冰冷的石桌旁,纠心的感觉更加强烈。胸口处好像有几只手在不停的揉搓、压迫、摇拽,五脏六腑好像在缠绕、在撕裂、在煎熬。虽然没有疼痛,但是让人瘫软、无力、混乱和难过。欲哭无泪,欲罢不能。夜色里偶尔从身旁经过一个打水的男生或女生,更加勾起家里朴素生活的思念。瞬间也闪了一下回家的念头,走回去也就半个钟头。可是,回去干什么呢?
想家,想家里什么也说不清楚。第一次这么想家,第一次经历这种难过的滋味,没有人述说,说也说不清楚。回到宿舍,蒙头盖脑钻进自己第一次在家以外的被窝,久久不能入睡。睡着了就开始做梦,梦里全是家里的事,本家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伯伯又发酒疯和爷爷奶奶吵架,气的爷爷把烟袋甩了,奶奶痛骂他酒疯子遭报应“牢眼拉你”。又梦见我和哥哥在家睡觉又尿床了,妈凶巴巴地指着我们俩:“一会太阳出来头顶着晒干,十来岁了还尿床,没人给你们拆洗被褥”。还梦见家里来了亲戚吃饺子,要等亲戚吃好才轮到孩子们吃,饿的我跑到床上包着被子哭。日思梦想的家在梦境中却是仇恨、是训斥、是饥饿,难道是要奉劝我别太痴情,别太儿女长吗?一阵吵闹声把我从梦中惊醒,赶紧伸手在身子下面摸了一把,还好没有尿床。一觉醒来,昨天坏到极点的心情也随着新一天的来到变好了很多。第一次刻骨铭心的相家就这样成为永久的记忆。
这感觉,半辈子了仅此一次,刻骨铭心。上学,离别。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难从这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又有了自己孩子。那年,孩子也长大了,孩子也要去外面读书学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上高中,这孩子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家里。可是,这次一去就几千里,坐飞机还要几个小时。我和***送到机场,办理行李托运,办理登机牌确任,洋话叫“切克in”。这些都办好,到安全检查口送行的人就不让进了,只能挥手说一路平安,到了打电话发短信。***当着面就哭成泪人,提前说好了不要当着孩子哭等于白说。看着孩子不高大的身影和幼稚的举动,想想今后要一个人在外面过日子,扭过脸,我那不争气的眼泪也成串成串滴落下来。当孩子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机场通道的转弯处的时候,当妈的已经哭出了声音。身后就是一家美国鬼子开的星巴克,要了两瓶水,抓了一大把店里的纸巾,找个位子座下来,也想不出来更好的安慰的话,干脆就好好哭吧。我不知道孩子有没有我当年的感觉,心里想就是有也不会一样吧!
孩子出门快一年了一直没有回过家,***每周六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等着和孩子视频,他们聊累了就换我。每次视频,我都不愿问及孩子有没有想家的话题,因为那是我曾经刻骨铭心的痛。我也不愿意在电脑上看见自己被摄像头照得变形的脸,所以每一次我都是例行说完要说的话赶紧走人:好好学习,打工挣钱,注意身体,注意安全。
过去的三口之家,现在多半是三人三地。俩个人的时候,***和我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你想不想孩子。可是,我关心的还是这孩子到底想家没有!只是至今还没有得到求证。
第一次上直播课
文/曾建明
三十分钟的国学经典诵读直播课程结束,我终于松了一口气。看着留言区滚动的点赞,以及后台老师发来的祝词,我心里宽慰极了。十来天的准备有了一个让自己比较满意的结果,也算不负此心了。
这是我的第一次网络课程直播。说实话,接到任务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忐忑:因为自己接触经典诵读的时间不长,理论缺乏,更不能说随心所欲了;对网络直播的陌生,面对空洞的镜头,自顾自言半个小时,那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心中无底;所在地区对于经典诵读可以说还属于荒原,缺乏足够的土壤和底蕴,可以参照和借鉴的不多,也仅仅是自己在学校的一点做法和经验,有些井底之蛙的感觉。
心有戚戚焉!我该怎么表达我的感受呢?
“就说说你的执行力和小感悟吧,也许对于初接触的人来说,那才是最好的励志呢。”朋友提醒道。“是吗?会不会太突出自己了呢?在经典和圣人面前,这么做是不是太不知深浅了?”我把不准。“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是呀,以圣人为师,就应激流勇进、顺势而为,何必瞻前顾后呢?只要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展示出自己在一路前行中的点滴收获,对于有志于此的人来说就是最好的激励。
有了方向,笔下就有言了。从偶遇到行动,从迷惘到清晰,从摇摆到坚持,收获与汗水相伴,辛勤与喜悦相随。每一滴晶莹的泪花都是心底涌动的光明,每一句朗润的声音都是心头铿锵的誓言。不经意间,洋洋万言,缀满颗颗珍珠的文稿一气呵成。那是自己所沐浴的日月星辰,那是自己所面对的风霜雨雪,那是一株株含苞的蓓蕾,那是一泓泓喷涌的泉水,那是云霓下灿烂的日出,那是星空里朗朗的月光。我把心里的坚持和盘托出,我把梦里的期待大胆绘就,不留半点退路,没有一丝犹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遇见经典,就遇见了最好的自己,遇见了最美的风景。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我想以我之真诚去感染每一颗灵动之心,以我之力行去带动每一个求贤之人,以我之坚持去影响这一方向善之民。念兹在兹,孜孜以求,经典的光辉终会光照环宇、引领复兴。”激情所致,文章顺然而成。
开讲前半个小时,后台再次联系我,叮嘱注意事项,还把前面直播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告诉我,希望我能以更好的状态、更好的效果为今天的课程收一个豹尾。我知道,他们还是有些担心。“放心吧,我一定会拿出最好的状态来!”与其说是表态,还不如说是为自己打气。
前一位老师提前结束了讲座,我得上场了。整整衣冠,如期出现在屏幕上,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紧张,无论是面部肌肉还是声音频率,无论是眼神还是姿势。但随着内容的深入,我慢慢地恢复了平静,进入到了自己的状态。我循着走过的脚步,娓娓道出心中的充盈。我把痴迷于诵读经典比作穿衣吃饭一样平常,我把与经典的时光当成生命的成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那是因为在我的心中住进了圣人。我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感,我想把我与经典的一切都倾诉出来,我想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我的激情与美好,那是经典带给我们的芬芳。
“一切都刚刚好。”老师的一句话,平息了我尚在激动的内心。我站起身,月光柔柔地照进了窗棂,窗外月光下的世界,如此安谧,如此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