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尊重文章

2023/01/20好文章

尊重文章(精选19篇)

尊重孩子的理想

文/苗君甫

周末一起吃饭时,陈哥的儿子小凡说长大了想当宇航员。陈哥当即摇头:“得了吧,你天黑都不敢出门,胆子那么小还想当宇航员?”八岁的小凡给打击得扭头就走,陈哥却摇头道:“唉,这孩子动不动就生气,还当宇航员呢。”

我在一旁听了哭笑不得,这和当宇航员有什么关系吗?何况,陈哥没有尊重孩子的理想,孩子生气也是应该的。但他不认同我的说法,叹道:“这理想太不切合实际了,他就是瞎说说。”我想了想,然后给陈哥讲了前些时的一条新闻。

出生在美国的Ryan,三岁时就开始对物品整理感兴趣,家里的瓶瓶罐罐,他都能分类摆放好,还能把玻璃瓶和塑料瓶区分开,并且放到不同的回收桶里面。

一次,Ryan的父母带他去废品回收站卖废品,却彻底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和对垃圾分类的痴迷。Ryan的爸爸并没有因此觉得丢人,反而从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潜力,给三岁的儿子注册了一个公司,鼓励他名正言顺地收废品。

此后,Ryan每天都和父母一起出去分发新的回收袋,开拓新客户,整理已经收回来的垃圾。四年来,他回收了22000多公斤废品,20万个瓶瓶罐罐,收益1万多美金,当时折合人民币8万多元。在Ryan的提议下,洛杉矶还成立了洛杉矶垃圾回收曲棍球球队,呼吁大家关注环保。

“如果小凡的理想是收垃圾,你会支持吗?”我问陈哥。一直认真倾听的陈哥叹道:“可能……我做不到。”我也笑了,是的,许多人都没办法做到像Ryan的父母那样懂得尊重孩子的理想,且尽己所能帮助孩子完成理想。不仅不尊重,还嘲笑孩子的理想,不是嫌孩子的理想不够远大,便是认为不切实际,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干脆忘掉“理想”两个字。

陈哥点头道:“你说得对,也许,我该去了解一下宇航员。”我点点头。其实这才是父母该做的。即使不成功,那又如何?至少他尝试过。

何况,理想从来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每个孩子的理想都值得尊重,每对父母都应该耐心等待每朵花开,学会陪伴孩子成长,更支持他们的每个理想。

尊重一朵花的努力

文/张君燕

接女儿放学,路过家门口的小花园时,女儿指着花坛里的一株杜鹃花,兴奋地说:“妈妈快看,那朵花开得更大了。”我顺着女儿的手指看过去,一株杜鹃花上开了10来朵红艳艳的花儿,她说的是哪一朵呢?“就是第三根枝条上的第二朵呀!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婷婷,婷婷左边的那朵叫小玉,右边的叫小立。还有上面的……”女儿跑到杜鹃花前,指着花儿一一向我道来。

看着女儿如数家珍的样子,我不禁笑了起来:“这些花儿不是都一样吗?没想到还有各自的名字呀!”“怎么会一样呢?”女儿板起小脸,认真地说,“虽然都是杜鹃花,但它们长得完全不一样,只不过是你没看到差别而已。”说着,女儿拉着我蹲下来,跟我解说它们各自的特点。还别说,这些花儿真的不一样,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的花瓣多、有的花瓣少,有的叶片大、有的叶片小……女儿开心地笑起来:“对呀,你要是弄混淆了,花儿会不高兴的。比如婷婷,它那么努力地开得更大,然后你说‘我分不清楚,我没看出来呀’,那它该多难过呀!”

女儿的话让我的心突然一动,继而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我突然想起了朋友小媛,一个像孩子一样清澈、纯真的女子。我和小媛的结识缘自一次业务合作,在洽谈过程中的某个下午,工作告一段落,无所事事的我们便相约出来逛街。

走过一条步行街时,小媛不经意地说:“刚刚那个清洁工干活真细致,长得也慈眉善目,尤其是那双有神的大眼睛,年轻时一定更好看。”小媛的描述让我有点接不上话,刚刚走过时,似乎看到有两三名清洁工在扫地,但是我根本没留意哪个清洁工干活更细致,更不知道谁长了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甚至在我看来,这些穿着同样工作服的清洁工们并没有什么区别,也许长相也差不多呢。

“不,他们肯定是不一样的,只不过你没看到,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罢了。”小媛笑着摆摆手,说,“但是,我很喜欢观察他们,包括出租车司机、摆小摊的小商贩等等,他们都各有特点。有时候,我还会忍不住去告诉他们我对他们的感受呢。”看到我点头,小媛又接着说:“他们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员,也许一辈子也做不出什么大事,达不到世俗眼中所谓的成功,但他们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也一样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呀!”

当小媛缓缓地说出这些话时,我看到了她脸上柔和的表情和眼睛里闪动的光芒。那一刻,我觉得小媛是我见过最美的女子,我也坚信,和她合作一定会很靠谱,很愉快。

其实,在我们很多人眼里,一些极普通极平凡的人,就如大自然里的小花小草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正如小媛所说,也许他们会一辈子这么平凡下去,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坚持和梦想。所以,我们应该心存敬意,尊重一朵花、一株草的努力。

人性

文/墨墨

之前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想大概是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人的本性吧,谁也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有时候,我们还真的需要为别人考虑一下,谁也说不准,未来的某一天你需要别人的帮助。

俗话说的好,好和好是换来的。只有你对别人好,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才能对你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掉馅饼的事,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一个人好,连自己的亲子女都不一定会对自己好,你还能指望在你不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对你掏心掏肺的好?

同样的,人性是贪婪的,你对他好十分,他便想要万分,总觉得你对他的好是理所当然的,本该如此的。还别说,真有这样的人的,我见过就不少。之前跟别人相处时,我本着我自己吃点亏也没什么的想法来跟那些人做朋友,平时就那样,嘴里亲热地叫着我,一旦我有什么事情不能如他们所愿,便开始对你十万分的挑刺,十万分的抱怨,他们的事情没干好,还要抱怨你为什么不给他们提醒。我想说的是,我爸爸妈妈生我养我,也是希望我能快快乐乐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来做你们的仆人,保姆。当然,如果有些定义的朋友之情是这个样子的话,我真的无法苟同,我总是觉得所有一切的来源都是人的本性,知足常乐,可是又有谁能做到呢?

对一粒米饭的尊重

文/龚本庭

我在学校的操场跑步时经常遇到一个中年人。他的身材太引人注目了,长得圆滚滚的,像个皮球。他跑步,也仅是一个跑步的姿势而已,那速度可能还赶不上一般人走路。

但他性格很好,每次见到我时,都会很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其实我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当听别人喊他教授,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呢!他的形象与我心目中的教授形象还真是有落差。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他:“教授,您这么有学问的一个人,又天天坚持运动,怎么还这么胖呢?”教授告诉我,他出生在农村,小的时候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天天饿肚子,并且眼睁睁地看见自己的妹妹饿死了。为填饱肚子,那时天上的飞鸟、河里的游鱼,他是逮什么吃什么,好歹是挺过来了,从此以后就特别节约。现在条件好了,他与儿子媳妇一起生活,可儿子媳妇没受过苦,总是要将剩饭菜倒掉,每次媳妇收碗时,他就忍不住把那些剩菜端过来吃掉。每次倒的时候,都会想到自己那饿死了的妹妹。“我也知道吃了对身体不好,可人就是控制不住啊。如果当时有这么一碗饭,也许就会救活一家人的命啊!你们是体会不到我们那个时代的艰辛的。”教授说完就感叹,眼里有泪花在闪动。“现在世界上每6秒钟有一个儿童饿死,有10亿人依旧在挨饿,还有多少人依旧填不饱肚子,想想这些,你说我们又怎么舍得去浪费一粒粮食?”教授最后对我说。

教授的话,让我想起我的伯母,她老人家几年前已经仙逝。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她就不允许泔水缸里有一粒米饭。那时,她常说,饭碗里不吃干净,倒在泔水缸中,是会遭雷劈的。我们整个童年,都不敢浪费一粒米饭。后来,有一次,伯母家来了几个小亲戚。那时家里条件都已经不错了,伯母就煮荷包蛋给他们吃。可能鸡蛋烫,孩子们又有急事要走,没吃完的鸡蛋就偷偷倒在泔水缸中。伯母发现后,很是生气了一阵子。她从泔水缸中捞出鸡蛋,用清水洗净后,自己吃了下去。我想起伯母时,这一幕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脑海里。

一粒米饭是如何得来的?恐怕农村长大的孩子也说不全。它们要经过选种、整地、育苗、插秧、除草、杀虫、灌排水、施肥、收割、打谷、晒谷、筛选后才能过仓。一粒谷要经过近百日的风吹雨淋,农人的殷殷盼望,然后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然后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程序才能变为米,再然后还要淘洗、蒸煮,才会有一粒米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一粒米饭的尊重,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更是对社会资源的尊重。

人最大的成熟,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

文/国粹君

1

有个女孩过生日,闺蜜送她一个名牌包包作为礼物,女孩觉得太贵重了,自己用不上。她喜欢穿休闲装,买衣服也不挑品牌,平时上班就背双肩包。闺蜜对着她一通数落,说不是名牌就有点“丢份儿”了。可她觉得,穿衣背包只要自己舒适方便就好,不一定非要买什么名牌。俩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喜好也因此不同。一个人是否成熟,往往就是看他对别人、对这个世界是否有足够的包容和理解。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往往更能理解和尊重别人。而一个不成熟的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对别人的人生评头论足,用自己有限的眼界挑剔这个世界。

2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能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所欣赏、喜爱的事物,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而你厌恶、讨厌的东西,却很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宝贝。比如,有人喜欢吃榴莲、臭豆腐,也有人闻到就想吐;有人追求繁华的大都会,有人却向往僻静的小山村……

看过一个故事说,一对夫妻在家吃饭,一个人喜欢吃鱼头,于是以为对方也喜欢,便把鱼头让给对方吃,最后才知道对方根本不喜欢吃鱼头,但为了不伤爱人的心,硬是吃了一辈子。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我们常常以为的“为你好”,其实未必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真正的尊重,有时也是“己所欲,勿施于人”。这是对他人的尊重,让自己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也让别人按别人中意的方式生活。

3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这么大,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观点,难免习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看问题。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有了这份尊重,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就多了一份难以磨灭的坚韧;有了这份尊重,那份情就有了鲜活的灵魂,任时空变幻也不会轻易改变。

当你学会了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和这个世界;当你懂得尊重别人的喜好、习惯和处事方式,包容别人的差异和不同;当你不再总以自我为中心、总想着去改变别人,而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么恭喜,你离成熟又近了一步。

请记住,允许自己与别人不同,让你特立独行;允许别人与你不同,则让你海纳百川。我们共勉。

一块饼干与人生

文/邵顺文

尊重是生活中最和煦最璀璨的阳光。

去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从虞山北路远远看到这座高大、端庄的建筑巍然屹立于虞山之侧,给人一种雄伟、开阔的气象。

踏上二楼,一番澄明的气息扑面而来。董事长江建龙先生得知我们到来以后,远远地从接待室出来迎接我们。虽然初次相见,我们仿佛已经相识多年。他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带我们去观看他的企业文化展厅。

那是一座宽敞、明净的展览室。展览室里井然有序地展示着他们的产品:运钞车;环卫车;品牌展示车;雪地车;电源车;电视转播车等,图文并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室里还展览了他们的客户资源,我看了以后,非常震惊,他们的客户,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金融押运系统、公安部及地方公安系统、环卫系统、邮政系统,而且还远销北美等地,已分别为美国NBA篮球协会、美国科勒、美国派克汉泥汾、安利、可口可乐、百威啤酒、NOKIA、德国汉高、夏普、联想、青岛啤酒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定制加工高端特殊功能展示车辆。2008年,公司承担奥运火炬传递前导车项目,承制量达总量的三分之二。独特的产品,给我的脑海留下了独特的印迹。

我见到过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展厅,但是,他们的文化展厅我将终身难忘。因为在他们的展厅里,有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那是一排排整齐的人头像。每个人的头像,被放大以后,排列在一面展墙上。每一个头像向我们传递的,都是热情、信心、乐观、开朗的信息。看到这些头像,我的心仿佛被春天的花朵感染一样。“这些是什么?”我不解地问江董。江董笑眯眯地对我说:“这些是我的同事们,是华东汽车所有工作人员。”我很惊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员工的尊重与关心的,真是闻所未闻。

走在宽敞的办公室走道上,我暗暗问自己:如果我是这里的一个员工,我愿意离开这里么?

江董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了几款他们得意的产品,其中有一款产品,特别珍贵,配备了美国一颗军用卫星系统,专门为2008年奥运会期间动态观测方圆500公里之内气象情况之用。我听了以后,啧啧称赞。

在接待室,江董亲切地给我们倒茶水,丝毫没有一丝董事长的架子。他给我们讲了他的成长史。通过他的讲述,我知道他少年时候的一段苦难经历。

他的一个亲戚比他小两岁,曾经和他在一个学校学习。他的亲戚不想上学。他的妈妈就关照他,在学校陪陪自己的亲戚。于是,他就去亲戚的课堂里陪她。他坐在亲戚的后面。当时,学校课间会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块饼干。当饼干发到他亲戚手里的时候,亲戚特意多拿了一块,转身递给他。在他的亲戚向他伸出手,他自己快要得到那块饼干的时候,老师抢过了那块饼干,对他说:“你不是我们班级的。”

江董说:“那个时候,我特别想吃那块饼干。那时候,一块饼干是多么奢侈的东西呀。”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去陪他的亲戚。他的母亲问他,他从来没有说过理由,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他也没有讲过。

也许是老师对他的不尊重,让他意识到尊重别人的温暖。作为一个身价过亿的实业家,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人性的温情。

晚餐后,江董让我先回到自己的房间,说去服务台取些东西。过了一会儿,他敲门进来,手里提着两个纸盒和一个纸袋。他指着它们说:“这两个纸盒是我为你准备的我们常熟的地产茶叶,纸袋里面装的是常熟的邮票,一点意思,请收下。”他的热心,让我感动。

他的公司拥有A、B、C三种防护级别的防弹运钞车,代表了国内运钞车的最高水平。华东牌大型防弹运钞车系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这些非凡的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呢?

也许少年时间从嘴边溜走的一块饼干,让他懂得了对他人尊重的可贵。对他人的尊重是我们每个人身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子,当我们毫不吝啬地付出它们时,我们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好的尊重,是体谅

文/念念

1

前几天,我收到同事晴子送的小礼物,还附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每次在工作特别忙的时候,总能听到你对我说辛苦了。都说职场不易,但我很庆幸有你理解我。”字虽不多,但能读得出同事的用心。

晴子是个90后姑娘,从去年开始接任办公室主管。她不仅要处理本部门工作,还要综合协调各部门事务,工作忙碌,加班加点是常态。我平时有晚上留在办公室写作的习惯,偌大的办公楼里常常就只剩下我和晴子两个人。看到她埋头加班的身影,我总会过去拍拍她的肩膀,顺便给她打打气。

对我来讲,这些其实都是举手之劳,不曾想会被她记在心上。有一次,我和晴子聊起卡片的事。她腼腆一笑,说自己经历过很多不被理解的时刻,所以对于每一份来自他人的体谅都心存感激。

做人应该互相尊重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毕竟很多时候人都会习惯于本位思考,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难处。

所谓懂得,其实就是能看到别人的不易。唯有把对方放在和自己同样的位置,将心比心地去看待和理解,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真正的尊重。

2

前不久,有位读者找我聊天,说了不少烦心事。大学毕业后,她和闺蜜一起留在当地,合租了一套房。没想到的是,闺蜜很快就找到了工作,而她却在面试中屡屡碰壁,半年过去了还处在待业状态。没有工作,房租自然就成了问题。闺蜜帮忙垫了几次,这个月却突然提出要她自己出。这位读者的语气中满是抱怨,大意是,对方明知道她现在经济困难,还要跟她计较这点房租,难道是担心她以后不还钱吗?

听她说完,我没有反驳,只是问她:“你有没有想过,可能你闺蜜最近手头也比较紧,或者是年底有其它需要花钱的地方?”她马上就说:“那她有困难可以跟我说啊,干嘛还要我去猜?”我继续问:“你说她不体谅你,可你不是连这点换位思考也不愿意为她做吗?”

她在微信那头陷入了沉默。

你看,这是不是很自相矛盾?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对一个人很好,很在乎这个人,可遇到矛盾时却连最基本的体谅都做不到。甚至越是对亲近的人,越觉得对方就应该理解自己,而自己挑起对方的毛病来则头头是道,又哪里有半分理解可言。时间久了,很多关系也就这样变淡了。

再好的感情,都需要建立在被看见的基础上。我懂你的不易、你知我的艰辛,我们彼此体谅,永远是维系一段关系的前提。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包含着很深的处世智慧。

现在的我,在看待身边很多人和事时会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尽可能了解清楚来龙去脉,对于不明确状况的事不轻易发表见解;二是,扪心自问,如果换做是我,我会做得比对方好吗?如果不能,那我会予以尊重和理解。

指责和要求别人永远是容易的,但若一直秉承这样的思维,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日益狭隘,处理起问题来也会越来越充满偏见。到头来,所失去的不仅是人缘,更是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人生在世,各有不易。所谓尊重,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言语或是感人的壮举,有时只要能对别人多一份体谅和理解就够了。

你将心比心,我以心换心,这就是最好的尊重。

记准别人的名字是一种尊重

今天下午,看书期间,忽然手机来电,一看是来自老家南阳的陌生的号码。虽陌生但区号是熟悉的家乡符号,于是没有犹豫的接上了。对方浑厚的男中音:你好吗?我是某某某,听出来没?我顿觉茫然,名字一时与记忆隔离,不经意回答:好像有点印象。对方立马换成了失落中的客气口吻:哦,那打扰了。国庆节从咱同学的口中得知了你的联系电话,在网上百度了一下你,看了你的博客……在他这样的叙述中我隐约知道应是我的同学,但实在没有对接上那记忆中的名字,最终在他完全失望的声音中结束交谈。放下电话,我竭力寻找这个名字,忽然一下子清晰了,他是我高中班主任的儿子,高中我们同班,由于父母都相熟的缘故,当时还有不错的友谊,闹闹中相当无忌,但,二十年后我竟然忘记了那个名字,二十年后我在记忆中竟然不能一下子唤起,想,他的失落在情理之中。

今天上班时,办公室来一人员办事,乍看似曾相识,人家热情的一招呼,我就是死活想不起人家是谁在哪里见过,等人家办完事一走,记忆猛然清晰,上周四在朋友的聚会上刚刚和人家同吃一桌饭。

今天下班后,说好和儿子谈谈,刚刚考完的月考,他的英语很不理想,周末我外出不在家,没有见到儿子,说好今天下班后去学校和儿子谈谈,地点约在他爸爸的办公室。来到学校,我推门进去,见老公的办公室有一女士,见到我热情的招呼,我热情的回应,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起她是谁,人家走后,记忆忽然泛滥,她是一好朋友的妻子,我们两家也曾在一起不止一次的聚会。

追溯以前,因为忘记了人家的名字,搞的自己说话谨慎,弄得人家一头雾水的事举不胜举。

来到机关工作,电梯里,人家与自己交谈,似老朋友,但自己就是不知道人家是谁,第一次是这样,第二次、第三次仍是这样,也曾搞清楚人家的名字,但转瞬就把人家丢下了,以至于尴尬之事丛生。

不是故意的忘记,不是故意的不去记起,但就是忘记,就是记不起。

其实,记住人家的名字就是对人家最起码的尊重。这个道理我懂。但没认真落实过。

那么,从今天起,努力做到记住身边人的名字,记准与自己一齐走过的人的名字。

谨记,警示自己!

多一些尊重

人与人之间交往,级别差得很多也好,贫富悬殊很大也好,还是同学同事之间,邻里街坊之间等等,需要最多的便是尊重。我们平常感到:领导级别越高越没有架子,越平易近人,越是自命不凡、自高自大的人倒真的没有什么,自命不凡的人就是最平凡的人,自高自大人的内心也许就是最怕别人瞧不起他的那种人,最后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不会得到尊重。

有的人会小看一线的基层人员,认为他们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劳动,但是再高级的领导也是从操作层干起的,大富豪家的儿子要一边上学、一边在公司从基层起的各个岗位做工实践,旧时大地主家的儿子也是一边上学一边在地里耕作,这样做是为了扎实基础,以致于今后能更好地发展。有的人看不清自身会叽笑她人的相貌,殊不知老鼠再丑,但***喜欢,美丽的白天鹅是由丑小鸭长成,灰姑娘最后也走进了王子的殿堂,不要轻视你所看到的一切,因为存在就是道理。

看到垃圾箱边上衣冠不整的拾荒者,他们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看到大路上的环卫工人,他们在用手中的工具描绘出城市的美图;看到在田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在为人类提供最必要的食物;看到风蚀残年的老人,他们也一样有着花季的青春。我们也有老去的一天,看到行动不能自主的残疾人,我们的尊重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说不是不会,而是不便。

在生活中,我们不会去动任何人的私人物品,包括家人的,不会去对别人的秘密隐私感兴趣。不去伤害任何一个善良的人,以人及物,也不会去伤害小动物,看到正在路边流浪的总想着如何去救助它们,看到别人家的小宠物意外离去,主人十分伤心,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要去笑话他们,这也是一种对人和动物的尊重。

从社会各处走过来的人们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最多的便是尊重,加之以理解,已到了不惑之年的我们有更深一层的感悟: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尊重,生活一定更美好。

一个家,什么最重要?

文/净静

什么是家?

家,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家,是我们生活的避风港;家,更是我们人生的驿站。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在一个家里,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真的很重要。

曾经有人问过这么一个问题:“明明是一家人,为什么却比陌生人还陌生?日常家里都是一片寂静,大家都沉默不说话。” 其实呢,大多数沉默都是有原因的。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沉默,不过是觉得家人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即使表达出来了,也不被理解。

渐渐地,我们就放弃了沟通,陷入了沉默之中。

朋友阿心,因为工作时间太久,导致她劳累又疲倦。因此,她产生了换工作的想法。

出于礼貌,阿心跟母亲说起自己换工作的意愿。但没想到,她的母亲还没听阿心的解释,就匆忙打断了她的话,强烈不同意她换工作,并说了一大堆理由告诉阿心为什么不能换工作。

最后还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句:“我都是为你好”。这六个字,让阿心觉得很难过,几次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因为换工作这件事情,阿心与母亲还闹僵了几次。

一个家,从来不是谁管控谁的地方,也不是谁非要听谁的意愿。

对待家人,彼此多一点沟通,家才会多一点“小欢喜”;对待家人,彼此多一份理解,家才会多一份温暖。

一个家的福气,往往就是与家人沟通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在一个家中,有着一种幸福,那就是理解。

学会理解,便是一个家幸福的开始。

爱默生艾格里奇在书中讲过一个婚姻的“疯狂怪圈”。

如果一个家里,丈夫对妻子没有爱意,妻子就会觉得失落,渐渐地就不会尊重丈夫。

而丈夫感觉到妻子不尊重自己后,他也会觉得难过,继而不再爱妻子。

于是,一段婚姻就掉进一个循环的怪圈里,久而久之,矛盾和隔阂就会越来越多,家庭关系也会变差。

其实,爱与尊重,与家的关系永远是相辅相成的。

想要经营好一个家,除了要有爱,也要懂得相互尊重。

电影里有句话说:“这个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在一个家里,无论是谁,都要懂得为爱低头,互相尊重。

要知道,一个家最温馨的装饰品,恰恰是彼此之间的那份尊重。

有句话说:“夫妻不和,家必败。”

的确。一个家如果总是吵吵闹闹,为了一些小事经常争个你高我低,又如何能把日子过好呢?

一个家,只有和和睦睦,开开心心,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

家人之间彼此包容,家庭和谐,家才会兴旺。

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家里,家人和颜悦色,彼此互相谦让,生活才能越过越好。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而最好的家风,就是彼此拥有包容之心,懂得相互包容。

一部电影中说过:“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

即使在外面经历了多大的风浪,只要回到家,就什么都不怕了。

因为家,是一个充满爱意、温暖、和美好的地方。

尊重与善意

文/程筠

家长群,实在是个微妙所在。

亲子运动会举办在即,幼儿园家长群,开始招募志愿者。我平时喜欢摄影,于是,自荐给孩子们拍照片。

虽是志愿服务,自觉也是称职的。尽量记录每个精彩瞬间,镜头,也尽量兼顾所有的孩子。有的孩子偏好镜头,有的却躲避,有的孩子时时大笑,有的却安静。自然,一些孩子就拍得多,一些拍得少。加上技艺也不算精,好不容易逮到的欢笑,一不小心拍成一片模糊。

回来删删又修修,加班加点发到群里。没有想象中的如石投水,一片浪花,反倒半晌之后,一位爸爸@了我:“为什么没有我家的孩子?”我虽无心,却找不到任何理由,来鼓足勇气答复这位爸爸。

有了这次经验,元旦晚会、儿童节演出,自然不再鲁莽。所拍照片,一股脑全部交给老师,再也不敢惊动家长群了。

省图书馆举办演出活动,选中幼儿园的一个舞蹈节目。十几个小姑娘,精挑细选,“领命”出演。入选孩子的家长,倍感荣幸。

一段演出视频,跳到了群里,正是C位女孩的妈妈。勤习苦练,大放异彩,她的欣慰和喜悦,实在无可厚非。

有了之前的经验,我隐约觉得,气氛好像不对了。果然,沉寂许久,家长群里,一位寡言文静的女孩妈妈发声了:“优秀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我们只能仰慕了。”明里是夸,暗里是酸。可想而知,群里又是死寂,再无声响。

这些尴尬,大抵,只会出现在新手爸妈组成的家长群了。

聪明的家长,绝不在群里放大自家孩子的光芒;豁达的家长,也并不会在群里拈酸吃醋。大说自家孩子如何优秀的,多少会令一些家长闷闷不乐。其实,孩子的光芒各异,一把标尺怎么定夺。直说自己的不平与酸意,又反叫那些“晒娃”的家长难为情了。

所以,家长群里,不多说,实在是一种体贴、一种尊重。

一位老友,做中学老师十数年了。据她所说,每逢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最喜欢在家长群里追问分数。不管发挥怎样,成绩总是差不了的,没准名列前茅,还能惹得全班家长来羡慕。可是,成绩普通的学生家长,却只会在私下同她打听。

她从未在群里回复过任何关于学生分数的提问,也不曾把任何一次的考试成绩,公布于群。

一一对接,工作量大了数倍,于她,却是必做的工作:一次考试成绩无关大碍,可是家长们却看得极重。公布在群里,虽然省事,却一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发挥失常、没有考好的孩子的家长,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与其这样,不如私下沟通,婉言勉励。

家长们自然会意。于是有趣的事来了,一到考试结束,她就格外忙:一边在一沓考卷上走笔游墨,一边在一列聊天窗口里左击右敲,好不热闹。

当然,家长群里,不多问,何尝不是一种温暖、一种善意呢。

等待也是一种不尊重

文/宋平hzau

每每打开抽屉都会看见那封信——当时没有及时寄出就一直没勇气寄出的信。

这是一封建议信,虽然明白自己不可能有什么高深的见解英明的建议,但是,每到一处,都会细心去观察这里的环境,偶尔把自己想成这里的主人翁,而想着在哪方面做出一些改变,让这里的一切变得更加的怡然。

大一刚进学校,第一次参加讲座,来的是个救灾英雄,顿时感觉这是自己亲临现场与伟人的第一次接触,尽管他在台上,我在台下。讲座由于在室外嘈杂,并不是听得很清楚,但是这样的场面已经让自己震撼。于是,我想给这位伟人写信,想与他交流。问辅导员有没有地址,他说,网上就可以查,但是,也就这样结束了。在那之后的几个月里,偶尔还会想起这件事,但是,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么强烈,直至彻底忘却。

再接下来的一封信是写给自己的校长的,也就是抽屉里的那封。已经忘了信的内容,记得在中间一段时间拿出来看过,不免感觉自己的幼稚而莞尔一笑。至于为什么没有丢进垃圾桶,我想还是带着一份遗憾吧,遗憾自己为什么当初有写信的想法却没寄出去的勇气。我在思索着答案,却似乎不是因为缺少勇气,而是自己在给自己找理由,一直想着找个合适的时间去寄,却怎知,机会或许有过,只不过信的内容已经过期。所以,告诫自己,做事情别想着等待。

最近的一封信是写给自己刚来的这个研究所的所长的,仍然是一封建议信。我认为自己写的还是在理并且富有情感的,于是在邮箱中寄了出去,这一次我告诉自己,不能让自己等待,哪怕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的幼稚。时间过去了近10天,有时在想着是不是邮箱的地址不对,是不是老师在出差,更或者老师已经看到了,在考虑怎样来回复……内心一直在给老师时间,希望他没有丢进垃圾桶。

不管这封信会不会得到回复,也不管他会在将来的什么时间回复,我需要告诉自己的是:当别人在向我发消息时,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因为,等待的滋味并不好受。

做人有尺,做事有度

文/李付春

古人尚有“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讲求做人要谦虚谨慎,骄傲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还有“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就是说,做人有尺度,做事方能有进度。

做人首先得与人为善,有颗善良的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告诫我们,不能成就大善去做小善,起码不做小恶之事。助人为善不吃亏,即使吃点小亏也未必是件坏事。其实,你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知不觉也成就了自己。

做人得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人得有良心。我们需要感谢的人有很多,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授我知识的师长,有在工作中帮助我们的领导及同事,还有一直在默默关注着我们的亲友。知恩图报乃君子,懂得感恩得回报他们,还可以把爱传递下去,感恩社会,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传播社会正能量,我们要跟优秀的人交朋友,去靠近那些有着满满正能量的人。交友不用专门去了解你,看看你周围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因此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圈子很重要。尽管自己不优秀,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肯定比趴在谷底看得更远。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别人尊重你,并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别人优秀,人家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是做人是否成功的基本尺度,不要狗眼看人低,只尊重那些比你地位高的人。优秀的人对待一个乞丐照样很尊重,这是一个人的修养,是骨子里本身所具有的的。

做人得懂得“刺猬定律”。和谁都不要太远,因为彼此得不到温暖;和谁也不要太近,距离产生美,太近了就可能面临一场灾难,也可能会适得其反。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就像用傻瓜相机照相一样,用不着调焦,太近了照不到全景,太远了相片会模糊什么也看不清晰。因此,聪明的人都会和对方把握好彼此的距离,这个最佳尺寸,只有靠自己用心去度量。

谦虚谨慎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做人要有尺,做事也要有度,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心尽力,切忌敷衍塞责。

木匠给自己搭房子的故事,启示我们做事需认真,善始善终才有好结果。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认认真真搭建了一辈子房子,临近退休了,老板让他建造最后一栋房子,也许木匠带着情绪去做的。木匠要是知道这是老板作为礼物奖赏给他的养老的住所,估计木匠会把肠子都悔青了。

人生做事,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可能有时会比木匠搭房子做起来还消极,可到头来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毁前程的例子也不鲜见,吃亏的还是自己。

谁不想做事尽善尽美?谁不想功成名就?一步登天那是妄想,你个子再高也摘不到星星,站到山顶上也是徒劳。人都知道千里马跑得快,难道蜗牛就不嫉妒吗?他们之间有那么大的差距,蜗牛不照样生活得很好吗?别整天跟那些比你混得好的人比,那样只会自寻烦恼。好好珍惜眼前人,认真做好身边事,大事做不来,那就把身边的小事做好。

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脚踏实地才会接地气。古希腊神话中安泰是大地女神盖娅的儿子,他的身体一接触到大地就能吸收大地母亲的力量,力大无穷,所向披靡。但如果离开大地母亲,他就不堪一击,就像鱼儿离开水一样。安泰的力量来自于“地气”。我们做工作也来不得半点浮躁,蜻蜓点水似的去做事,到头来只做的表面文章,根本不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做人有尺,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做事有度,功不求盈,业不求满。这个尺度的把握却是生活的一种智慧。

家庭教育的三个阶段:陪伴、教练、尊重

文/超妈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人生,孩子未来的成功,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打底。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盲目听从谁说的话,不是盲目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而是懂得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在成长路上,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

强烈依赖阶段,能力形成阶段,自我意识阶段。

根据孩子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父母也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第一阶段:好的教育,离不开用心陪伴。

幼年时期,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黄金有效期。

在这期间,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可以信赖、可以依靠、可以托付一切。

孩子6岁前,也是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直接的,这个时候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孩子会无条件地接受,并且能很快得到反馈。

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阶段。

每个人从孩提时代起,最需要的两个礼物,就是安全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简而言之,就是被爱和爱的需求。

有位心理学家说:“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幸福快乐的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会一直都被自卑包围着。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在于挣了多少钱,给孩子买了多少东西,只在于孩子生命初期陪伴的多少。

我们陪孩子共同度过的每个瞬间里,都藏着他的未来。

第二阶段:好的教育,都懂得成就孩子。

青少年时期,是父母培养孩子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时期。

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家长的认知高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认知,也几乎决定了他人生的下半场。

教育不是放任,更不是包办一切,而是如同教练一般,引导孩子自己掌握能力,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精神和心灵上的领路人。

这个时期的父母,最不能怕麻烦,怕一次,孩子的学习机会就少了一次,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去培养孩子。

从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去养成孩子的好习惯,用包容的态度允许孩子试错,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在叛逆期来临之前给孩子种下规矩的种子。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明白,独立,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技艺。

最好的父母从来不是让孩子离不开自己,而是在孩子离开自己之前,让孩子掌握足够的能力,让孩子有充足的底气,去踏上未来属于自己的旅程。

第三阶段:好的教育,都能够尊重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也是孩子开始推翻父母教导,渴望挣脱一切束缚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领地意识,迫切地希望能和父母保持距离,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父母的管教和过多的建议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亲子矛盾。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的是像任何一个成年人一样被尊重,被当成“一个大人”看,而不是“小孩子”。

所谓尊重孩子,不是说不打骂就是尊重了,而是在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父母能认真地体悟、理解孩子的感觉及需求。

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父母都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你知道这个选择会让孩子走上一条更曲折的道路。

你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提醒,是守候,是兜底,因为成长路上,孩子总要走点弯路,碰碰南墙,才会真正成长。

好的家庭教育,既能在孩子小时候给他无微不至的爱和安全感,在成长过程耐心培养孩子,又能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及时撒手,让孩子自己走。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只会成为孩子的束缚,顺应孩子成长的教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随笔(四)

文/现实和迷茫

第一次漂泊在外是很多年前。很多年前我对漂泊二字没有这样深刻的领悟。多少年后的今天我深深体会到漂泊二字的深刻含义,它是为出人头地,是为自身的将来,为找寻心灵的眼睛,为寻找真实,为给心灵筑上一座爱的桥梁。漂泊已经成为我的朋友和情侣,也成为我生活中的另一个组成部份,它是寂寞的朋友。只有漂泊在外的孩子和颓废的游子才能感受到寂寞和无助。漂泊在外需要结识朋友,需要我用心灵去接受一些人和事情,需要他有一颗忍耐的心。它其实是教会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盘?它需要一颗包容的心,一颗敞开心灵的眼睛去包容他人时,同时也在包容自身,只有包容自身才能包容别人。它其实也是给别人的心灵兑糖,给别人的心灵筑上一座爱的桥梁。只有关心自身才能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自身是爱自身,只有心灵中有爱才会这样的大度,这样的宽容他人,关心他人也是一种爱,只有这样他人的心灵眼睛才会敞开。我在佛山这座城市生活越久。越能体会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尊重自身才能尊重他人。

尊重是一种爱的体现。这样的爱更能给他人的心灵筑上一座爱的桥梁,让他人的心灵眼睛敞开的更加长久,更加纯洁。我在做一个聆听者时,懂得用尊重的目光去注视对方。聆听对方每一句话,对方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用心灵去理解和执行。无论是一般的朋友还是领导者都要用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去让对方尊重你。尊重可以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感受到温暖。尊重他人就应该尊重他人的一切。比如他人的劳动成果,他人的感受。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请我们多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要伤害到他的自尊心。

尊重像首诗--美丽而又给我心灵中永远的深思,它是我们和我需要用心灵去学习的。学习才能让我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已经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我们不要轻易去破坏他人已经付出的劳动果实。尊重是建立在双方关系上的。有的时候我们心中不应该有这样的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我和某个人的关系不好就不去尊重对方-----这是错误的。其实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样的,只是看我们如何去建立和他人的关系。将这种关系转变为长久的友谊,哪怕不是长久的友谊,至少我们相互之间尊重着对方。尊重对方就等于给自身带来快乐。当我独自在都市漂泊已久时,学会把寂寞当成朋友,它教会我真正的人生,让我在痛苦,压力,黑暗中站起来。这样才能让我更加敞开心灵的眼睛,更加给心灵上筑起一座爱的桥梁。对它的领悟也是不一样的--是为生存,为美好的未来。它是我心灵中的诗,心灵中的歌,心灵中的画,心灵中的天使,它给我智慧,勇气。我就这样成长起来,就这样找寻到心灵的眼睛,它美丽而又给我无限的激情和活力。

遇到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困难打到,坚强则是打败它最好的武器。优美的旋律让我的心一直在飞。随着它的快慢,它由低到高的节奏,仿佛让我见到曾经写作时,从平静到澎湃,从低潮到高潮的过渡,这样的感觉真的好美,就像洁白的云,它变化着,时而像骏马,时而像千军万马,这样的气势澎湃,这样的让我激情涌动。我喜欢这样的气氛和氛围,它已经让心灵陶醉,就如同喝一杯咖啡,它虽苦但喜欢这样的味道,就如同人生和成长会有苦,也有甜蜜的时候。这样我会看到完全不同的我。这个我会告诉一些曾经无法体会和感悟到的。这是心灵的眼睛在说话,这是心灵眼睛里飞出的歌,它是这样的优美,这样让我心动。当我在写迷茫在打工路上时,我看到曾经沉沦的我,也看到在花花世界中迷失的羔羊。这仿佛都是欲望在摆布着我。让我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找寻能让我心灵平静的人和事情--现实才是最重要的,而真实更加的重要。我本来不可能失去的,就为满足欲望,满足孤独,寂寞的心。我为什么要迷失在拥有情欲,暴力,权利,金钱,名利的都市?我是人要生活,就必须接受这些。

走进都市我用黑暗,堕落书写我的人生。当我走进北京时,被迪吧迷住我的双眼。我心灵的眼睛已经关闭。我的心灵都是肮脏的,心灵仿佛都在呐喊和求救。“我要的是真实,善良--这样心灵才会美丽,它才不会变得肮脏,它才会唱出美丽的歌谣。”音乐在夜空中飞翔,激情在夜空中飞翔。浪子是没有感情的,我曾经这样对自身说。强烈的音乐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仿佛在燃烧我的心灵和曾经失去的人和事情。燃烧我的欲望--跳舞的欲望,写作的欲望。在舞池中我舞动着身体,让我的身体在音乐的海洋中释放和起航。我看到舞动的身体,就如同看到灵活的蛇。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它让我得到快乐,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宣泄,它是这样的真实,它教会我真实的面对人生。

曾经在西安当兵时我也写过一些文字。那些文字没有发表到网络上,而是在我的日记本中。每当我看到在西安陆军学院写下的文字,都能看到在军营中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对人生的感悟。同时军营中的黑暗也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时因为战友心灵中没有筑起一座爱的桥梁。战友的心灵中没有一片纯洁的天空,心灵中拥有的是罪恶和邪恶的天空,他的心灵中没有人给他对糖,兑得全是暴力,恐怖。他生活在魔鬼的世界中。他的心灵一点良知都没有,我的战友不是人,是猛兽,是黑暗中的僵尸,他专门吃人的肉,吸人的血。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因为他是军人。他杀的是他的战友而不是敌人。

知识,应该被尊重

月明星稀之夜,本想早些进入梦乡,然万种思绪不由得在心中盘桓,难以消除。或许,这愁绪,是青春的愁吧,或者,是积极入世的愁,总之,它让我躺了又卧,卧了又起。打开手机,一个个清晰的字幕映入眼帘,也敲打着我的心灵。

“诗人”与“疯子”,这对频繁出现的词语,又一次醒目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的心突然颤动不已,难以平息下去。往日我也只是苦笑了之,但是今夜我注定是难以入眠的。

今天是端午节,为了纪念一个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两千年后的我们依旧吃着粽子,赛着龙舟,做着一切关于屈原的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为什么?因为我们读过《离骚》,读过《天问》,我们被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我们因为诗人“恐美人之迟暮”的忧愁而感动,我们因为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泪洒青衫……

诗人,这是多么高雅的名字,包含着多少东西。正如邹静之先生所说的那样,当代的社会里,还有多少人敢对别人理直气壮的说,我是诗人。诗人自信心的下降,难道不正表明社会对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在下降吗?这些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引起我们民族的思考。

之前,我也听到过一些什么“学文学的是傻子”、“学哲学的是疯子”之类的言语。追寻其原因,也不过是这些喜欢文学与喜欢哲学的人,他们追求的东西与普通人不一样罢了。正如《逍遥游》中的一句话: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年又怎么会了解大年呢?

知识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有知识,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知道我们将要到哪里去。因为有知识,我们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所创造出来的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因为有知识,我们上了太空,我们延长了人均寿命。更因为有知识,我们超出生死,不再疑惑。

荀子在《劝学》中说道: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我们又岂能忘记先贤们对待知识虚心严谨的态度呢?韩愈也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们又怎能对那些不耻相师的人而耻笑之呢?

康熙皇帝,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人,也是一个很愿意学习的人。他用知识搬倒了鳌拜,消平了三藩,平定了葛尔丹,收复了台湾。可以说,他用知识建立下了文治武功,开创了盛世之风。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好学的君主,当他面对西方科学的时候,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子孙国民落后挨打,丧权辱国。这些都告诉我们,面对知识,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怠慢之心,更不能有些许嘲讽之意。

我是一个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身边好多朋友毕业之后去教书育人,然而从事这项如此伟大工作的人们却拿着微薄的薪水,亲戚朋友引以为耻。而在黄海的对岸,日本对待教师的态度却并非如此,在日本,教师是一份被人尊重的职业,曾经尊师重道的我们哪里去了?

法国先贤祠里,安息着72位对法国有着重大贡献的人,在这些人里有很多作家、思想家,而仅仅只有11位政治家。英国环球大剧院中,英国女王听到“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字眼并不恼怒,而是给予微笑与理解。德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视为违法。

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知识的尊重程度会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辱兴衰,而无论在何时何地,知识都应该获得人们的尊重。

宁愿等,不想轻易爱

不想像别人那样轻易的爱了,轻易的让自己不孤单了,当结束一段情时不会有任何伤感,因为那样的人没有用过情。

总有人问你,有对象没?

呵呵,没有呢。

不会吧,不可能吧……

其实,那是真的,不是没人追,没人要,只是没有合适的;不是眼光高,要求多,只是没有感觉的。也许有时想恋爱,想让自己不再寂寞,可是那个人却没有,不想随随便便的爱了。

有时候当自己静下心来会觉得自己的执着很可笑,为什么不去恋爱?为什么要让自己单身呢?难道是爱上了孤独爱上了寂寞吗?

其实不然,因为有一种单身叫“宁缺勿滥”。

他们对爱很专一也很执着,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够坚持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只想找一个能让自己对上眼的人,也许在别人眼里那很傻,可是这样的傻只是想对得起自己的心;让自己孤独让自己寂寞就是不可以让自己随便和人恋爱;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样的虚幻不去相信,缘分没有多少,要的只是感觉;不会轻易的去恋爱,从来没想去欺骗别人,也不想去骗自己,爱是纯洁的互相的,但如果一旦遇到那个他就会坚持不懈,定下自己的心,绝不会花心,用心去爱。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另一半的身影的,就算是勉强找到另一半的你,难道在你的心里除了他就没有另一个心底的人吗?在心里也会有对另一半的憧憬,希望彼此的遇见是一个浪漫美丽的邂逅;希望他是你的王子,但却不会沉迷于这种童话的幻想,只想要那份属于自己的真实邂逅,不会去痴迷于王子,只要我的那个他,只是想找个懂自己的愿意陪伴自己的。你有一天真正遇到那个他,两人的交往中绝对会为彼此设定底线,不会轻易越过;尊重爱情,尊重感情,尊重彼此,不会随便开始,但一旦开始,那么就会是最珍惜生活的人。因为他们相信爱。

当遇到一个喜欢自己但没有好感的人,会礼貌而尊重的对方说“对不起,我们不适合”,尊重自己的感情也是尊重别人的感情,不会让对方浪费时间,如果对方觉得朋友可以做,当然我很乐意。但想要改变我的想法,不可能,因为他们不会轻易让自己妥协,除非你是那个他。

有朋友说,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流行宁缺勿滥了,应该是宁滥勿缺,可能那是对的,但我却不想改变,难道这样错了吗?

确切的说他们不懂爱与被爱,他们会对所有的异性都有好感,不会执着与追求自己的那个他(她),相对于宁缺勿滥之人他们会更现实,也更会在恋爱中保护自己,因为分手后的他不会知道痛的感觉,他们不曾为爱付出。

而宁缺勿滥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从不会,会将一段情维持很长,哪怕结束时他们会伤心、痛苦、难过,但却曾经付出过,不会后悔,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是需要用心去等待,哪怕是用一生。

尊重草莓一样的生命

文/杨职逊

每年草莓上市的时节,农贸市场门口一带就挤满了从小坝山上下来卖草莓的农人。因为全家人都喜欢吃草莓,所以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到农贸市场去。站在一溜儿排开的背篓前,红红的草莓,就像这个季节的一颗颗人造太阳,将整个天空和城市都映得格外干净和明亮。

站在背篓前,我们尖着手在背篓里挑来挑去,总是将那些又大又红,长得端端正正的草莓装满一大口袋,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被人挑剩的草莓,有些小,有些生涩,“心”尖儿有些歪。它们乖乖地躺在背篓里,睡着了似的,没有一句言语,只是默默地,等待着农人将它们原路背回……

回归泥土的草莓,一颗颗在碧绿草叶的映衬下,或大或小,或嫣红或生涩,或端正或歪斜,却均充满了生机和灵气,像灯笼,像太阳,像火焰,像玛瑙,像讨人喜欢的小人儿,已没有“好”或“次”的区别,只能说她们均拥有各自的特色。每一颗草莓,都是一个无法复制的自己。

记得小时候,“六一”儿童节前夕,我所在的幼儿班抽了10余名小朋友,准备出席庆祝大会,上台表演舞蹈节目。我不喜欢舞蹈,自然不在表演之列。然而,我对失去这次出彩机会心有不甘,整天闷闷不乐。班主任老师知道原委后,开明地马上调整方案,将每一个孩子都请上了舞台。

表演效果自然没有十几个孩子的时候良好。动作不整齐,表情各异,甚至有的孩子竟忘记了表演,在台上当着无数观众,自顾自地玩别的去了。

然而,它却更自然,更真实,更接近孩子的天性。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们对于幼小心灵的普遍重视、尊重和关爱。教育,不是要造就千篇一律、工厂流水线似生产的人,而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创造和个性,承认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如果用唯一的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他们肯定是参差不齐的。然而,我们不能否认,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作为自然之子,哪怕经历过同样教育的成人,也会参差不齐。正是因了这参差不齐,我们的世界才更加的丰富多彩,才充满了创造的可能和潜力。

我想起了那些草莓。当它们作为“商品”摆上大街,无疑也是参差不齐的,必须接受无情的挑选。然而,回到泥土,它们均闪烁着自我的光辉,每颗草莓,都拥有完整的自己。

像尊重每一颗草莓一样,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就是尊重他们的与众不同,就是尊重他们的特别。

慢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生活

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个四月,回过头来,收获还是很多。读了一些书,写了几十篇文章。这些都是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挤出的时间。是的,鲁迅先生说得对,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会有的。

这个四月,要总结的更多。比如,怎样安排时间才能更加合理,怎样处理爱好和工作以及生活的关系,怎样才能更加提升生活的质量。

生活之中,时间如白驹过隙。有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或是好好地珍惜,就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所能留住的,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我应当秉承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的态度,如实地记录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忠实地反映生活的脚步。一个真实的自我,比什么都重要。

我一直都以为,一个人应该去热爱生活,同样,他也就会被生活热爱。在来去匆匆的人群之中,我并不想去刻意的做什么,或是为了什么而强迫自己。这是一个自由的灵魂所无法忍受的。没有谁想戴着脚镣跳舞,尊重生活,尊重生命,尊重自己,尊重生活之中的每一个人。

快节奏的生活,已经使我喘不过气来。于是,我渴望生活可以慢下来,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周围的人,开始学驾照买车等等。自己也曾经冲动过,可是,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我猛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的人。当别人骑行车的时候,我在步行;当别人骑摩托的时候,我开始骑自行车;当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摩托的时候,别人已经开着小轿车,招摇过市了;当别人依然开着轿车的时候,我发现我又往回走了,不是步行,就是骑自行车了。

生活就是这样,慢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生活呢?而且,我越来越习惯和喜欢与时代脱节的生活。这也不准确,与时代脱节与否,注重的思想而不是某种生活方式。选择对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我会坚持自己的生活。倘使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现在生活,已经不再适合我,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大不了,换一种就是。人生旅程不就是一个修正自己的过程吗?没有谁可以沿着一条路,一直的走下去。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改变,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好。现在对于我来说,还不需做过多的调整。

慢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