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亲情的散文

2023/02/03好文章

关于亲情的散文(精选18篇)

葡萄园内念亲情

文/何旭

“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回到故乡的老庭院,满园的葡萄正旺,让人心旷神怡。

最忆那片葱茏的葡萄园。每年春季,洋洋洒洒的春雨一飘,枯黄的老藤上便一夜间冒出点点鹅黄。再过些时日,新绿的葡萄叶便神奇般舒展开来,迎着暖阳,尽情沐浴。很快,新长出的葡萄藤偷偷爬上事先搭好的架子,挤挤挨挨地往四方打探,给庭院带来一片浓荫。有的藤蔓还试探着爬出墙头,探望外面明丽的世界。

待到夏日,葡萄园是另一番清凉世界。每日清晨,推窗而望,葡萄叶泛着青翠的绿,将烈日分割开来,在架子下面筛出细碎的光影。葡萄花淡雅清香,一切皆清澈而悦目,俨然一幅超凡脱俗的画卷。不久,成百上千粒成串的青色小葡萄挂在枝头,颗颗挂着芳香的润露。在这静好的岁月里,沉醉在葡萄般浓密的光影里,别有一番风味。

儿时,清凉的葡萄园成了我和小伙伴们捉迷藏、玩耍嬉戏的好地方,也是家人和邻里纳凉下棋的好去处。晚上,吃完饭,我和小伙伴们总爱手持蒲扇,在葡萄园内听老人们讲故事,许多逸闻野史,至今记忆犹新。

眼下,置身老家葡萄架下,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缀满珠玑的珍宝世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紫黑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园都是醇甜四溢的果香。

“快吃,最新鲜的甜葡萄。”母亲端上从葡萄园摘下的葡萄,她的叫声将我从记忆中拉回。猛然间瞥见母亲鬓间的白发,心中竟有一丝说不出的伤感。

母亲的笑脸依然那么慈祥,她用岁月证明,爱就像这满眼的葡萄缀满藤,只要心中装着爱,努力让它花满枝果满藤,便能收获一生的甜蜜。

怀念那片青翠的葡萄园,怀念那份浓浓的母爱情深。

致父母

文/李思琪

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么多年,我不知道我为你们做过什么,是的,父母是最无私的,从不求回报。

那天我静静地走近你,像小孩子一般一把抱住你,你转过头,微微湿润的眼睛让我看了不禁心疼,看着你的背影,鬓角的白发已然露出,我再也无法忍住,这么多年,我错过了多少拥抱,我用手狠狠地抹了抹眼角的泪。我知道,我的成熟意味你不断的老去。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容易被一些简单的故事感动,也许我正在害怕着什么,也许是生活的不断变化让我更加珍惜亲情。不管父母做了什么,他们或许没能带给我比别人优越的生活,或许他们也曾做错过什么。我懂得,生活本来就是要靠自己,别人的给予并不能使你我感到真正的快乐。我独立,我希望我可以做到一切我可以做的事,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次上学离开家的前一晚,我都会对自己默默地说:不许流泪,你要坚强。我微笑着跑到母亲身边,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却看到母亲在默默地抹着眼泪,我转身离开,趴在床上还是流出了眼泪。有时我会和母亲调侃说,你太感性了,一点都不像我。母亲笑了,笑得那么好看。

对于父母,我们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爱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了,乌鸦反哺,山羊跪乳,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值得拥有这份亲情。社会中出现了很多子不孝的事情,他们可以看着母亲露宿街头,可以不顾母亲的感受任性打骂,可以看着他们老无所养,一个人慢慢老去。对此,除了那一份心痛更应该起到一个警戒的作用,只有每个人都去做好自己,社会才会更美好,亲情才会不断蔓延。

亲情无价

文/刘君胡林芳

年前,长期的劳累和突袭的风寒一下摧毁我还算牢固的“防御系统”,感冒如山洪般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头重脚轻,四肢乏力,气短胸闷,干咳不已。好不容易熬到放假,回到家,倒头就睡。

第二日,人精神了许多,但咳嗽仍未消停,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到了药店,买了止咳药和消炎药,吞服几日,症状有所缓解,可咳嗽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时不时从某个角落冒出来,在喉嗓间挠上几下,让人不得不痛快淋漓地咳上几嗓子。时断时续的咳嗽,让母亲焦灼不安,说是怕我咳成肺炎,催我去打针。生来对医院有排斥心理的我,自然是不以为意,心想再撑几日应该无碍。

晚上,母亲突然想起了一个偏方,用姜蒜煮水洗脚。满满的一锅水,漂浮的姜蒜,一阵阵辛辣的味道刺激着鼻腔。母亲嘱我赶快把脚浸泡水里,一边蹲下身子,左手握着脚踝,右手抓起姜蒜,在我的脚掌反复用力擦拭。隐约间,一股温热的暖流自脚掌流入心间。一番擦拭之后,母亲拿来一条毛巾,覆在我的脚背,将整个脚盆遮盖起来,回旋的热气在逼仄的空间游窜,我的心袅袅地腾起一股热力,弥久不散。望着年过六旬的母亲微漾的笑意,听着她絮絮的念叨,我仿佛重温儿时生病躺在母亲怀里的那份温馨——平淡却又让人回味无穷。

翌日早上,母亲变戏法似的端出一盘冒着热气的橙子。我诧异地望着眼前一瓣瓣盛开的橙子,一旁的母亲却一个劲地催促我赶紧趁热吃。我拿起一瓣,尝了一口,甜中带咸。正疑惑着,母亲笑着说:“用盐蒸甜橙,治干咳最有效。快吃,快吃!都吃了!”我默默地品尝着这独特的“美味”,不敢辜负了眼前这一盘盛开的橙子,因为其中饱含着一个母亲多少殷切滚烫的期望啊!

随后的几日,川贝蒸梨、川贝煎罗汉果……只要是能想到的“灵丹妙药”,母亲总是不厌其烦,乐此不疲。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咳声声母焦心。在母亲眼里,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是一生永远的牵挂!即使再平凡的母亲,也会给孩子最厚重、最伟大的母爱!

感谢感冒,它折磨着我的身体,却也在我的内心深处镌刻了四个不朽的大字——亲情无价!

等待亲情

文/袖笔添香

那一年,我随外婆去祭奠外公,路途中,我无意间发现了一颗躺在草径中的种子。外婆告诉我这是一颗寂寞的种子,脱离了母体,便要独自在世上飘荡。祭祀完毕,我一时兴起,便把这颗种子埋在了外公的墓碑旁。

“木子,你快快长大,外婆说你寂寞的,那么请你替我陪伴着外公,千万不要让他孤单,我以后会时常来看你的。”临走时,我捧了撮沙砾洒在埋种子的地方。转过身来,我正好看见外婆那对凹陷了的褶皱了的眼眶里闪烁着光芒,好像把来时的悲伤都抛开了,反而多了一丝蔚然。我望着外婆,她笑了笑,转身走在前面,随手扶起被风雨扑倒的蒿草,可能是担心我不慎摔倒吧!我看着外婆的背影,眼里多了些迷惘:为什么外婆会如此高兴?我分明感觉到她的背影挺直了许多,似乎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我清楚的记得,几月前,外公猝然去世的日子,她把我的手握的是多么紧,我的心也被外婆的泣声紧紧的纠成了一个结……

“成儿,还愣在那干什么?”我惊醒过来,随口答了一声“知道了”便飞快地跟了上去。

没过多久,外婆便打了电话过来,欣喜的告诉我那种子发芽了,叫我有时间去看看。我回了一声“知道了。”于是也正有想去看看的愿望了,但终究还是没有去。因为沉浸在同龄伙伴的欢笑中,渐渐地便忘却了此事。

半年后,外婆又打电话来,说种子已有膝盖般高了,拇指般粗了,叫我去看看。我依然是爽快地应了一声,便准备什么时候真该去看看它长成什么样子了。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我埋头于课本中便又忘却了此事。

外婆后来也时常打电话来告诉我小树的情况:它又长高了一截、又生出了几枝侧芽、挺过了昨夜的寒风……最后总不忘叫我去看看的话,我也总是应一声,但没过多久就又忘了。

那一夜的风真大!强劲的风像一双有力的脚从高空踏下来,撼动了我所处的这片天地。其中还夹杂着像剑一样的雨划破了长长的夜空,直直地击在玻璃上,发出铿锵的声响。这时候我的心也禁不住颤抖了一下,一种不安的情绪油然而生。夜越深,这种感觉感觉变越强烈了——这一夜,注定失眠啊。四点多时,窗外终于平静了些。“终于平静了啊——希望可以睡一会儿吧。”

当天地露出一丝微光,我便被错乱的脚步声惊醒,其中还夹杂着几丝哀怨的声息。我推开厚厚的棉被,顿时打了个激灵,急忙缩回温暖的被窝。“真是见鬼了,这风才停一会儿,怎么又来了!”本想躲回被窝待到天明的,但几丝细长的颤抖的声音随风飘进了我的耳际,便是改变了我躲回被窝的想法。

“要不要叫上儿子?”

“算了吧,这天这么冷。等事情办完了再叫他去一趟吧。”接着便传出一阵抽泣声,最后连这仅剩的声音也被风吹散在雨里。我的感觉神经在这一刻绷成了一根弦,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我快速穿上衣服,哆嗦着身子轻轻的推开房门。

“妈——你们怎么了?”屋里被泛黄的灯光映得暗暗父亲双指间夹着一根快要烧到指头的烟头,正望着窗外摇曳的树木发呆,脚边还乱七八糟的躺着些烧焦的烟头。突然,一阵冷风吹进来,把地上的烟头打得更乱了。又有一个被揉成团的卫生纸吹了过来,所过之处,留下一行淡淡的痕迹。但我看着这淡淡的痕迹却是如此的清晰。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我顺眼望去,正好看见母亲那双颤抖的手掩着面颊。我望了望父亲,他还是直直的望着着远处发呆。又看看母亲,依旧掩面而泣。现在的他们就像是我幼时刚学会走路时跌倒了爬不起来一样无助。我轻轻地走到窗前,缓缓的放下窗帘,这才使屋里的温度升高了些。但隔绝了外面的狂肆的风雨,这屋子变得更静了。我缓缓的挪动双脚,但还是听见脚步声在这间狭小的屋子里回响。

“妈……”,我把手搭在她蓬乱的头发遮住了的肩头,分明感觉到了她猛的颤抖了一下,随即抽泣起来。我拖着沉重的脚移到她的面前,轻轻地蹲下来,小心的用双手曲理垂下的散乱的头发。我不知道为什么时间此刻会放慢了许多似的,我的每个动作都放慢了,连母亲抽噎的声音都被拉长了,父亲的身影也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疲惫的延伸着……

双手顺着母亲的面庞,用纸巾拭干她面上的泪水,又顺着扶开她掩着双眼不断颤抖的手。看着红肿的布满血丝的双眼,憔悴的面庞,满脸的泪痕……我的心一下子提起来了!我似乎可以听见自己内心哭泣的声音。“妈……”我轻轻地叫了一声,“嘭!”一股强风吹裂了门前的竹子,又顺着这间瘦弱的房子绕到后面去了。

母亲一下扑到我的肩头,抽噎起来:“儿子……你……你,你外公……去世了……”我脑里面像遭雷劈了一般!我本能的伸出双手抱住母亲,立即感到两股冷流从肩头滑下,一直流进我的心里,破碎了我的心。我强忍住颤抖的身体,我知道,这个时候我绝不能让父母感觉到我的脆弱!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强而有力的肩头。我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平静下来的,只知道隐约地可以看清楚路时,我们便一路向外婆家赶去。

外婆家已经有很多人了。一进屋子,我便感觉到母亲的双手颤抖的更猛了。满屋的悲伤直直地钻进我的身体,狠狠地刺痛着我的心。秋天的雨季是没有雷声的,但分明有一道闪电划破虚空,劈在我淌血的心脉上。

三天很快的过去了,虽然我强制压抑了心里的悲伤,为的只是不想勾起更多人伤心的情绪。在无人的时候,我哭了,一个人躲在黑暗的小屋子里流泪了,我记得那是16年来我哭的最伤心的一次了。

在这间狭小的黑暗的屋子哭泣,一幅幅泛黄的记忆浮现。

“看!这孩子长得多可爱,像个精灵一样!”

“哎呀!你看,乖乖学会讲话了!!”

“这孩子会走路了!”

“哎呦!乖乖尿床了!”

“你爬那么高干啥!别摔着了!”

“好些了吗?来,孩子,把药吃了。”

“……”

“外公……”我猛地坐起。外面的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安静下来了,只有稀疏的雨珠在绿叶上缠绵,缓缓地从叶子上滑下,形成散落的珍珠,“天,你也感觉到了我的悲伤了吗?不然你怎会陪我一起落泪?”

这是梦吗?但为什么又有一种如此真实的感觉?我似乎有去看看外婆的必要了啊……

吃完早饭,风雨都在微弱的阳光止步。走在硬硬的水泥路上,听着双脚踏起的水花编织起清脆的交响乐,心里似乎好受了些,感觉自己的身体在这个时候轻了许多,于是加快了轻快地脚步。

“成儿,种子发芽了,来看看吧。”

“成儿,它有膝盖般高了,拇指般粗了。来看看吧。”

“它挺过风雨,伸出了侧芽,已经有了小树的模样。来看看吧。”

……

我停下脚步,望向天际,感受那从乌云的间隙里射出的几缕温柔的阳光,觉得这条熟悉的道路变得陌生了许多。心情加重了些,感觉两旁的房屋向后驶去,在记忆中留下点点斑驳的黑影。就这样许久许久,时间的概念已经被我忘记,一直在这条阴暗潮湿的路上走着,走着……仿佛永远无法走完这条久违的道路,似乎是要一次性还清以前欠下的债。这一刻,我终于感觉自己冰冷的心有了温度,但这温度并不是来自苍穹里射出的阳光,而是这条道路上越来越清晰的声音触动了那几根很久不曾拨动的琴弦,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感动,沸腾了冰冷了的血液。沸腾的血液流经全身,终于双眼承受不了沸腾的血液带来的冲击,两股热辣辣的泉水顺着眼角流出,迅速滑过冰冷的面颊,向下跌落,在地上溅起两朵“灿烂”的水花。而那声音便是小树日日夜夜的呼唤,最后仅留下的欣慰的叹息——你来了……

一声长长的叹息,包含了多少含义?它像一道白色的闪电,划破阴暗的天空,从我的头顶灌入,迅速向着内心深处跑去……

撩起一路走来浸透了雨水的衣袖,我轻轻的把一只手贴在树腰上。这树果真有了些模样,粗壮的身躯伸出大小不同的枝条,在这寒冷的季节还有几片叶子挂在枝头摇摆,但那仅存的几片叶子也开始泛黄,似乎会被下一股冷风吹落。

双掌贴在那粗壮的树躯上,便有一种苍老的苦涩的感觉浸入心底。这分明是我前年植入的种子啊,为何会有外婆的气息?想起一路走来,蓬乱的杂草之间荫蔽着一条狭小的道路,而这树的周围除了几许衰落的黄叶,倒也是干干净净的。大概是它们被外婆的某些情感感染了才沾上了外婆的气息,于是让我有如此熟悉的感觉吧。细细体会,似乎从木子身上感受到了一双温柔的眼睛,正直直的注视着我一般——果真如此吗?

环绕木子一圈,看着它那满身的疮痍,我甚是感叹,这便是你坚强的证明吧!挺过了几个季节的风雨,依旧伸长你自己的高枝,向着那遥远的青山外张望。我似乎确实是不知道你在张望着什么。因为你已经拥有了阳光,有了本命源泉的你还会奢求什么呢?

当我从树后探出头来的时候,外婆已经跟上来了。此刻,我才发现,外婆竟有和木子一样皱褶的枯黄的皮肤,伛偻的身躯显得和木子一样苍老!倘若现在把木子移开,我就会认为木子已经幻化成了外婆;若是外婆离开,我就会以为木子便是外婆的化身了吧!

天空本是阴暗的,当几缕仅有的阳光也退去了的时候,我重新回到木子身边,轻轻的告诉它:“我不能跟你许下时常来看你的承诺,但是我已经从外婆那里得到了你的种子,它是你生命的延续。我将会把它种在院子里,看着它长大。所以,木子,请你留在外公身边,再抽空陪陪外婆,如果你真的想我,便向着天空呼喊,我会一直陪在你孩子的身边,血脉会打破空间的隔离,我会听见你的声音,再把我的一切由你的孩子传递回来。”

“木子,我走了,并且带走了你头上的那片云彩。木子,请你原谅我,我并没有种下你的种子,而是把它串在了我的项上。我害怕它会禁不起风雨,断了我们之间仅有的联系。”

每年,我都会选择在第一缕春光飘回大地时仰起头,闭上双眼,去聆听万物复苏的声音。我在阳光下沐浴,接受自然的洗礼。更迭了的四季,物换星移,我们早已经失去了联系。木子,你走过的足迹我该去哪里追寻?

又一年春天,当我沐浴春光的时候,心里痒痒的,仔细观察才发现,一株嫩绿的叶子正挂在心间。木子,我并没有违背当年对你的承诺,种子,已经在我的心间生根抽芽了!请你抬头看看头顶的白云,那是我用无尽的思念和齐天的祝愿为你凝结的诗篇!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而你却独自在冰冷的墓碑旁等待,一直等到了现在!这一刻,我才终于从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挣脱出来,在绿色的原野找到了灵魂的寄托!我是该回去看看了啊,也有回去看看的必要了啊,这颗疲惫的心也该回归自然了啊!

今夜,注定难眠……

中秋前夕话亲情

文/林冰

今八月十四,再过七个钟头,迎来辛丑中秋。小长假三天,只剩明日应中秋的正日了。其实,一个列入放长假队伍的退休之人,早已无小长假,大长假的长短之分,但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个活着的生命,你总得融入社会,总不能置身于一年四季的节气与节日之外,躲进小楼把自己束之高阁吧。故值牛年中秋来临之际,心中泛起一丝思亲涟漪……

昨天,我浏览e网,无意中发现,我4.15所发《孟大茂的前生今世》的贴子,竟然还有网友在浏览。从评论栏中,让我兴奋与惊喜的原来网友tl603515是我表妹,我印象中的表妹是个梳着两根粗粗辫子,戴着红领巾的可爱的小学生。或许长大后见过一两回,但至少三四十年未曾谋面。想不到在e网上有幸相遇!

二,昨天,杭城堂妹给我发来她去看望我阿姐的一组照片,见后心头五味杂陈,感慨万千。说是我同胞阿姐,但她16岁离绍赴杭,在杭生活了63年,她与我堂妹们的亲情,早已不是同胞胜过同胞了。记得那年代我阿姐初中毕业后,成绩很优秀,总因成份之故,被剥夺了继续求学的资格,是我二爹把她叫到杭州去参加工作的。感谢我的二爹二妈将阿姐视为己出。一晃这都成为故事里的事。

三,前两天,微信中收到了于八月廿七(10月3日)举行的“《越州孟氏宗谱〈敦素堂、宜尔堂合谱〉》圆谱大典的邀请函,圆谱大典工作组还诚邀我作为宗亲代表发言,激动兴奋之后,真的让我感到既荣幸又意外。一种发自内心的怀祖之情不由而生。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哲学上的三个终极问题!或许,越州孟氏的圆谱能让我找到了归属,找到越州孟氏家族赖以存续的根。按住激动的心情静心地候着吧!

人的一生为一个情字而活,那便是:亲情,友情,爱情。我说:爱情,当过了保鲜期,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往后余生,相濡以沫”的时候,与其说是爱情,更确切的,更符合实际的说,这已是一种亲情。再,友情,乃世间稀罕之物,上下两千多年,只出钟子期和俞伯牙一对“破琴绝弦”的“知音”,于是有了“万量黄金容易得,世间一己最难求”之经典之说。唯有亲情,乃维系整个社会的基础,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亲情,不由你喜欢不喜欢,你愿意不愿意,从你呱呱落地至谢世西归的长长一生,都紧紧地伴随着你。可知,人是鱼,“亲情”是水,鱼离不开水,水不能无鱼,社会就如此发展,人类就如此繁衍,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永无尽头。 

以上,牛年中秋前夕,思亲所悟,

亲情年味

文/钟雄

照传统的习俗,在本地一些山村刚刚嫁到外地的姑娘,头两年回娘家过年,大袋小箱的随带礼品往往有所遮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但领行一乘漂亮乖巧的轿子上,除了晃晃悠悠兴高采烈的姑娘,轿子特意彰显“冰糖包包、面把把,轿子后头吊块嘎”。冰糖代表甜蜜;面条寓意长寿;嘎嘎就是肉,那就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童谣反映了老百姓过年的味道——红火、甜蜜,快乐。过年时分,红萝卜红得鲜亮,洗净后,咬一口又脆又甜;红萝卜与排骨炖,不多一会萝卜炖得火巴软,吃起化渣,缺牙少齿的老奶奶、小娃娃嘿喜欢;红萝卜切片,与蒜苗、大葱、姜丝等一起炒回锅肉或做其他菜,色彩艳丽,香味诱人。

居民院子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兴奋让人红光满面。彩旗飘,气球挂,玩龙灯、打连枪、狮子滚绣球,让人倍感浓郁年味。我家照例要贴对联和年画。这年,我父亲把“福”字旋转一百八十度仔细贴好,并端详一阵后轻轻掩上大门,又搬来一张椅子,开亮屋内大灯,进门静静地喝茶、翻阅书报。过了好一阵,楼道上有三四个娃儿活蹦跳跃兴高采烈追赶玩耍路过,其中一个娃儿猛抬头仰看门上方,像发现了什么秘密,高声高气叫嚷起来:“福‘倒’了!”其他小伙伴也纷纷跟着喊起来:“福倒了!”

门内的父亲,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小娃儿大声嚷嚷“福倒了”,听起来就像是“福到了”!好口彩,父亲急忙起身提起糖果、花生、橘子,开门去请小朋友们吃香香并装入他们的衣服荷包。

年三十晚上,鸡鸭鹅还有时鲜品种采买时尽量“杀猪过年一样有点”,而有两盘菜是必不可少的:一碗芝麻丸子、一盆鱼。这两样菜,满目都是喜庆吉祥。我们江津人把“丸”读成“圆”,丸子“圆子”也,圆一大家子,缘来是福。而芝麻丸子每一个既是小圆子,装在一起又是一碗,左右逢源,处处圆圆满满。芝麻丸子里的芝麻,更蕴含芝麻开花节节高,好光景你想都想不完!另一盘菜就是鱼。不说鲤鱼跳龙门的典故、鱼贯而入的子孙兴旺,单一句年年有余,吃穿不愁,还不你有、我有、全都有?

过年时分,美味佳肴香喷喷,伴着欢声笑语,在众人的舌尖上跳动、萦绕,大家尽情享受火红、愉悦、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家人围桌而坐,举起红酒,祝家人和亲朋:“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在年味的气氛中,干杯、再干杯。

亲情塞满后备箱

文/高中梅

不知不觉间,春节长假已经结束了。游子们纷纷告别家人,踏上了返程的路。有人在朋友圈里说,回去看父母的时候拎了两大包,从家里回来时,满满一个后备箱却还不够。后备箱塞满的是年货、特产,载不动的是沉甸甸的亲情。

不同的老家,同一个妈,后备箱装着的,是家人对孩子满满的爱。返程的那一天,与家人之间的对话往往都是:“家里的腊肠带上”“土鸡蛋已经装好了”“姑妈亲手榨的花生油炒菜特好吃”。很多人感叹说:“后备箱不够用!下次开货车”“我妈可能觉着我在外面会饿死!”“有一种爱,叫做恨不得把全世界塞进你的行李箱”……这样的话既暖心,又扎心。

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在父母眼里,我们仍是孩子。同事小唐每年都选择和爱人开车回家过年,尽管从工作的城市开车回老家需要7个小时,可父母希望他到时能多带一些家里的土特产回去。“重复的叮嘱,拿鸡蛋、拿水果,离家又要一年才回来,希望爸妈身体健康。”初六回城上班,小唐在朋友圈里发了这么一条信息,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鸣点赞。

小唐说,爱人有孕在身,家里人十分关心,为了营养,父母专程在年前下乡收购土鸡蛋,挨家挨户地问,为的就是让儿媳妇年后回到城市,也能吃到正宗的土鸡蛋。不仅如此,老家的水果和青菜也不能少,“左一袋、右一袋的,爸妈还觉得没塞满车子的后备箱不够满意。”小唐笑着说,不管什么时候开车回老家,父母从不会让他的后备箱空着离开。

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很饿”。邻居的女儿在外地工作,每年只有春节假期回家待的时间最长,为了让孩子在家多吃点好的,走的时候还能多带点家乡的好东西,邻居可谓是绞尽脑汁。“做父母的,总是担心孩子在外面吃不好,总想把家乡的味道全部带给她。”邻居说,家里有时候买到好的土鸡土鸭,或者乡下亲戚送来土特产,她都舍不得吃,会特意留着等女儿回来。她知道孩子喜欢吃辣椒,每次女儿回家时都要精心腌制一大罐辣椒酱,让孩子回去上班,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天南海北,虽然装的东西有差异,但特点都一样——满!有人说,网友们晒出的后备箱照片拼在一起,可能就是各地特产地图。不过,也有一些网友不按套路出牌,晒出的照片让人看得笑哭:有的装了20斤大米,有的装了30斤煎饼,有的装了几十个馒头,还有的装了家里的咸菜……但不论东西如何,不变的是满满的亲情,是浓浓的爱。

交通落后的古代,游子远行,父母自然牵肠挂肚。可在交通、通讯发达的当下,依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后备箱里塞满的,是吃食,是家的味道,更是满满的牵挂与爱。父母能给你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他们竭尽全力给出的全部。

父母是年

文/王忠范

小年刚过,单位里的小林就买了火车票,打点好东西,早早回家过年去了,一副归心似箭的表情。他说没准儿父亲正站在门口张望,盼他回家呢。而人到中年的老刘,因为主管办公室工作,杂事多,挺忙的,恐怕难以带着老婆孩子准时到家,心急心乱。他给家里打电话说明情况,母亲说:“啥时候到家都行,回来就好。”

看来,中国人大多数都想回家过年,这也是家中老人渴盼的。过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意义,其主要内容应是讲究大团圆,创造阖家欢乐的氛围。全家人欢聚一堂,共品年味儿,同享新春,既温暖又和谐亲近,自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了。唐高适《除夜作》写道:“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戴叔伦也有“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诗句。类似这样游子未归而伤感痛叹的诗很多,说明古人分外看重回家过年。而现代社会取向繁多,生活节奏加快,行色匆匆,忙碌浮躁,便渐渐淡化了回家过年的千年习俗和思想情感。好些人利用现代社会的富有与先进,或寄钱寄物,或网上问候,或打电话、发短信……使年味儿和亲情大打折扣。

有位女作家说,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年。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确,不管你官位多高、怎样富有、名气如何大,也不管你多忙、多远、多难,春节时都该千方百计回归家的港湾,实现团圆。如此,父母释念,兄弟姐妹和美,孩子们欢天喜地,这才是年的圆满。年绝不仅仅是酒肉、饺子、春联、鞭炮等这些形式,重要的是“过”的过程、心情与气氛,从中体味文化、亲情,享受家的幸福和年的吉祥、欢乐。回家过年,必须突出孝敬,陪陪父母听听教诲,让老人顺心、悦心、放心。千万不可把自己当成“客人”,不做什么,一切只等现成的。

“生命中最宝贵的不是狂欢,不是金钱,而是浓浓的亲情。”记不清这是谁说的,但是句至理名言。中华民族有许多的规矩方圆都是情深意重的,都充满道德品行的内涵,到什么时候都应延续、发扬,这与现代社会的先进、时尚无关。就是思想观念再前卫的人,过年时也会产生乡情、亲情、友情的渴望,人间血脉之情总是难以磨灭的。春节时,凡有可能,就该回家,因为父母是年。

年味,亲情的味道

文/吴建

年味是什么?细想一想,年味就是一缕不断的牵挂,就是一股浓浓的亲情,就是一团凝聚在一起的温暖。“过年回家,我们回家,今晚就要到家。无论路途千里万里,归心似箭啊。”2011年春晚的开场歌曲唱出了常年在外打拼的游子的心声,也唱出了“年味儿”里最浓郁的亲情。

春节是离家的人倦云恋岫、归鸟思巢的期盼,那是数天、数月甚至数年对团聚的向往、期待与憧憬。进入腊月,异地求学、外出打工和他乡经商的游子心中开始有一种情愫潜滋暗长,想象着团聚的甜蜜,不由掰着手指细数归程的日子,悄悄准备着回家的行囊。电话里、邮件中、qq聊,全都贮满了沉甸甸的亲情牵挂,熨帖着一颗颗孤独漂泊的心灵。岁月把盼聚之情发酵为沉沉的乡愁,浓浓的乡思。

熙熙攘攘的现代生活中,只因“回家过年”一丝牵挂,足以驱使我们克服一切困难,迈动步伐踏上归程。日夜兼程、快马加鞭扑进家乡的怀抱,让久别重逢的甘霖洗去旅途的疲劳,让亲人的拥抱放松紧张的心情,在销魂的相聚中感受无限的爱。大文豪梁实秋先生说过:“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可见“年”在中国人心里的分量,和家人过春节图的就是一个“团圆”。

其实,在外漂泊的游子归心似箭,留守在老家的父母、妻儿,哪个不是望眼欲穿?公交车站的遮雨棚下、村子边的老槐树旁、院子外的篱笆口,从早到晚都有人站在那儿痴痴地张望——— 父思儿、母盼子、妇望郎。羞涩的村姑则怯生生地站在远处,使劲揪着辫梢,深情地眺望着渐渐模糊的远山,焦急地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尽管有的已在电话中明确告知了返乡的日期,可他们仍然初衷不改,不管刮风下雨,都坚持不懈地眺望——— 那深情盼归的眼神中,透溢的应当是博大的父爱母爱,流露的是真挚的亲情!

除夕灯下,一家老小其乐融融,扯不开割不断的浓浓亲情,就是最浓的年味。父母脸颊上的泪滴已化成了节日的礼花,晶莹地绽放在儿女的心田;妻儿期盼的目光已转换成欢声笑语,长久地洋溢在温馨的小屋里。家的味道在春节浓了重了,沧桑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亲人的面容,年年新春更迭,亲情永不褪色。那一刻,享受着家人的呵护,一年的压力突然释放,心底里涌起的是无限的温暖。甩开烦恼,换上新衣,点燃鞭炮,贴上春联,一种美好的心绪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弥漫。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让一年的思念沉淀,让最朴素的亲情回归,让人们更深刻地体味幸福,珍惜幸福。亲情是过年真正的主角,过年是亲情的盛宴,是享受亲情的滋润、感受亲情的温暖的时刻。因为亲情,我们要回家过年;因为过年,我们的亲情得以浓郁绵延。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一向被赋予“团圆”、“喜庆”的意义。“过年”是传承了千百年的习俗,尽管这些年年味在变,但年的核心、年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千丝万缕的亲情。过年就是回家,就是团聚,过年的意义多半是家的意义。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四季轮回,只要还有亲情,就会有年的味道。

辣辣的味道母亲情

文/周应福

我对辣椒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对辣味更是情有独钟,我吃的菜里如果辣味不足,我就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会失魂落魄一般,我吃的菜最怕的就是辣味不足,辣得不够深。当然,辣椒的味道也伴随着母亲的爱给我带来许多挥之不去的回忆。

小时候,我吃辣椒就非常的厉害。那时,母亲有做辣椒酱的习惯,每到年初,母亲都要把辣椒酱做成酱粑,晒干以后利于储存。母亲晾晒的酱粑总会突然减少几个,但母亲是从不过问酱粑下落的。那时我不但“偷”吃酱粑,还把酱粑分给邻居家的小伙伴,母亲知道了从不责怪我的。可是有一次,使我至今也不敢忘怀。我六岁那一年的一天,我同小伙伴们去割草,我用酱粑给他们换草,不曾动手就有了满满的一萝草。我特别得意,并且把这事告诉了母亲,谁知母亲竟大发雷霆,狠狠地打了我一顿,并且还骂了我“败家子”、“好吃懒做的家伙”。 那时母亲特别生气和伤心,我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我白白的把酱粑送给小伙伴们吃母亲反而很高兴呢?就是现在我也仍然不明白。

后来我上学了,母亲每天给我准备早餐,她每天都起得特别早,把洋芋烧熟了,剥了皮,花成两瓣,然后在中间夹上辣椒面或者是辣椒酱,等我们起床,吃着洋芋去上学。那时的母亲是多么的年轻和漂亮,但她似乎不会休息,因为每当我看到母亲,总看到的是她特别忙碌的身影。

我每天吃着母亲精心准备的早餐,在路上就完成了吃早餐的过程,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买早餐的费用。那时,父母是不会给我们零花钱的,父亲的工资也只能用于家里最急需的开支。母亲只能用这样的方式给我提供早餐,直到我初中毕业。

初中毕业以后,我考取了师范学校。刚到学校的第一个星期,不知是第一次离开家,还是饭菜不合口味,学校食堂的饭菜我无法下咽,竟失魂落魄一般,我瘦了。第二个星期,母亲到学校看我,给我送来了油炸辣椒面和她亲手做的布鞋,辣椒面里还有许多火腿肉。按我家的习惯,家里的火腿是不能吃的,要留着待急需用钱的时候才能背到市场上买,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然而,这次母亲却在炸辣椒时加入火腿肉,这使我无法接受。

第二天,母亲一大早就要忙着回家,我送母亲到车站上车。在汽车开出的瞬间,母亲嘴角抽动了几下,总想说什么却没有说。母亲不善于言表,只是热泪盈眶。那次,我看到母亲的两鬓已经有许多斑白的头发。

在师范读书期间,我每次打饭回来,都要在菜里加入带有火腿肉的油炸辣椒面,学校食堂的饭菜我就觉得特别的可口,很快就适应了学校新的生活。我还把油炸辣椒面分给我们班的同学,同他们一起分享辣椒独有的滋味,很快我们就成了知心的朋友,亲如兄弟。

师范读书期间,我最爱穿母亲做的布鞋,穿着它会感到特别的舒适。我在上师范以前,我穿的鞋都是母亲亲手做的。那时我穿布鞋如打鸡蛋一般,我几乎每个月都要穿破一双布鞋,母亲总会连夜赶着为我做鞋。有一次,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做鞋,由于光线暗淡,被锥子刺伤了拇指,流血不止,用棉花塞住伤口才勉强止住流血。

就这样,母亲常常给我送油炸辣椒面和布鞋,直到我师范毕业。

师范毕业后,我分配到我家乡的一所小学任教,承担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并从事该班的语文教学。学校设施滞后,不能住宿,我每天步行数十里给孩子们上课。在学校,全校的老师都没有各自的办公地点,每天的午餐都只能在办公室简单的煮洋芋和煮面条。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再次用油炸辣椒为我送行。

当时我班里的学生离学校都很远,每天中午都只能吃已经冷了的洋芋充饥。冷了的洋芋总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很难下咽,但孩子们却吃得津津有味。一天,我把油炸辣椒端到教室里分给孩子们,孩子们立刻就涌上来,就把辣椒面争吃光了。母亲知道后特别高兴,为我班里的孩子炸了许多辣椒面,让我分给孩子们吃。

就这样,母亲一次次用辣椒为我送行,我也一次次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结婚以后,妻子以辣椒伤胃为理由,反对我多吃辣椒。有孩子以后,由于孩子怕辣味,我家的菜里辣味越来越少了,辣椒那美妙的辣味已被亲人之间那份浓浓的爱给取代了。但每逢母亲做饭,母亲总会把我的菜都分开,加入适量的辣椒,让我感受辣椒那种奇妙的味道。

辣椒一次次的由绿变红,时间的车轮在飞速的旋转,在岁月轮回里母亲已经越过了花甲。母亲乌黑的长发早早地变成了根根银丝,岁月的锋刀在母亲额头上留下了抹不平的皱纹,母亲老了。许多疾病无情地纠缠着母亲,腰痛、腿痛、头痛、胃痛等无情地折磨着母亲,母亲在艰难地与病魔作着斗争。

在父亲和母亲的艰难维持下,我家姐弟四人都有了固定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都成家立业。母亲本应该告别她洒过无数次汗水的土地,但母亲却不听家人劝阻,仍然坚持种地。母亲对土地是有着特殊情感的,她怎能愿意离开她曾经精心耕耘的土地呢?

母亲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种辣椒更是母亲的绝活。我家的辣椒每年都会丰收,母亲总把吃不完的辣椒穿成串,挂在屋檐下。每到深秋,我家房前屋后总挂满鲜红的辣椒。母亲也常常把辣椒送给邻居和亲友,让他们共同分享辣椒的美妙滋味。

现在,我每逢工作之余,我都会回家陪父母谈心,向他们说说外面的世界。在做饭时,母亲都会习惯性地在我的菜里加入适量的辣椒,让我感受辣椒那独特的辣味。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当辣味刺激着我的时候,就仿佛母亲的手正抚摸着我。

年年岁岁情难却

文/雒福秀

腊八一过,年味便越来越浓了。

小时候,在农村,家境贫寒。过年于我,是最喜庆、最热烈、最期盼、最幸福的日子。腊八一过,就开始进入精神亢奋期,每天搬着指头数日子。到二十三祭灶,表示已经进入“过年期”,精神开始进入高度亢奋。这时候家家户户的女人都忙着清扫庭厨,推磨碾米,洗被做衣,虽然累,却乐滋滋的喜上眉梢。我老家在祭灶这天每人必须吃一枚“糖瓜”。“糖瓜”的成分是红薯熬制而成,浅黄色,形状圆圆的,拇指肚大小,身上有红绿色条纹,极像微型西瓜。吃到“糖瓜”的这一天,就通身体会到年的甜味了。

各家各户的男人们开始忙着赶集置办年货,最重要的年货是各种年画和对联、吉祥贴。尤其是对联,那是必须的,大门上,房门上都要贴。另外各种物件上也要贴吉祥贴,箱子上贴“衣服千件”,猪圈羊圈贴“六畜兴旺”。牛槽上贴“骡马成群”,院墙上贴“抬头见喜”。灶房贴灶王爷的造像,中堂挂财神爷的造像,桌前挂八仙过海造像,窗户上贴满窗花。仿佛一声号令,一夜之间,家家户户都花团锦簇起来。这时说话、接人待物也有很多禁忌,平时有些芥蒂的也借此机会言和。不吉利的话、不利于团结的话绝对不能说,尤其是从年三十到二月二。大人慈眉善目,小孩喜笑颜开,见面互致问候,俨然成了君子国。

后来到了城市,也还是个小孩子,但是进城第一个春节便令我大失所望,整体氛围根本无法和乡下相比。从此对年的期盼就逐渐淡了。

岁月荏苒,我已步入老境,自以为万事看得开,凡事总想做个局外人,包括过年,事实上却不能。和过年有关的报道铺天盖地,农民工讨薪之艰难,返乡车票之紧缺,车站内外人头攒动,大街小巷手拎大包小包的人群,人们议论着年终奖的发放,年夜饭的难定。想不关心都不行,所有这些都在提醒你,年关到了。

乡下的过年也已今非昔比。青壮年大半都进城务工去了,留在家乡的老人和孩子能将生活继续下来已经不易,还能有多少精力去营造新年的气象?他们最关心是亲人什么时候到家。想当年,一家人,甚至一村人,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地方,不缺亲情,缺的是娱乐和休闲,缺的是寻常日子的高潮和沸点。过年是集体狂欢,烘托的是整体气氛。现在许多人,一家子天南地北,聚少离多,相隔万水千山,多少牵挂,多少思念,魂牵梦绕,缺的是亲情的回归。过年成为团聚的日子,寄托的是亲情。

无论是氛围还是亲情,都是春节提供给我们的,其重要性是任何节日无法比拟的。无论你身在何处,自觉或不自觉,情愿或不情愿,年关将近,你都会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去,感受辞旧迎新的热烈和喜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亲情永不下岗

文/乔伟伦

从我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就开始上岗,你用爱温暖了我成长的每一天。“姥爷,我要吃像腰带那样宽的山楂糖!”少不更事的我随口说的一句话,却让你在大热天顶着烈日跑几家店。“你呀!哪天他让你上天摘月亮,你也去把它摘下来?”姥姥总是这样说你,而你却倔强地回答:“如果真是这样,为了他,我还真愿意试一试!”“真拿你们俩没办法!”姥姥笑着摇摇头。

如今,时光悄悄偷走了你的年华。许多事,你开始感觉力不从心。

那天,天空突降暴雨,我在校门口,极力从人群中寻找你的身影,但你没来,直到姥姥撑着伞向我走来。“姥爷呢?他怎么没来?”我急切地问道。姥姥强忍住泪花对我说:“孩子,姥爷病了,老了,他再也无法照顾你了!”我的心中顿时刮起了狂风暴雨:“怎么会?那么强壮的姥爷怎么会变得如此脆弱?”我不愿面对!我承认是我太依赖你,害怕失去你!

直到我看到一篇文章《当有一天,你成了我的孩子》,我终于明白:由于岁月的侵蚀、病魔的纠缠,你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照顾我。是时候让我来照顾你了——就像原来你照顾我那样。

从那时起,妈妈说我长大了:当你吃饭时,身边多了一个不时给你夹菜的我;当你坐车时,身边多了一个小心搀扶你的我;当你被往事所纠缠烦恼时,身边多了一个和你说话聊天的我……

姥爷,就算时光带走了你对我所有的记忆,但你对我的爱,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之间的亲情永远不会下岗!

明月清辉沐亲情

文/浦敏艳

中秋前一天下午,工作很忙,硬是挤出时间回了一趟娘家,五点半下班,六点十八分,已见到了展着笑容的双亲!

妈知道我最爱吃毛豆子摊蛋,白斩鸡也给热上了,还有丝瓜榨菜肉丝汤,咸水鸭。自家地里带泥拔起的芋头,去皮洗净,和着冰糖酱油,在土灶上捂得浓香扑鼻,都是家常菜,却充满着浓浓的爱意。

我们边吃饭,边拿出手机跟千里之外在皇城脚下打拼事业的妹妹通电话。先和妈通话,拉拉家常,爸爸边夹着菜,边洋溢着笑容。这些年来,妈妈在一双女儿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无法替代。每次打电话回去,爸爸总会十分识趣地说:“给你——大囡(小囡)的电话!”他不敢霸占着手机,如同霸占着一份绵密悠长的爱一般。他一向是刚性固执且喜怒不形于色,他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妈妈和妹妹拉完了家常,问爸:“要不要和小囡通电话?”爸爸像往常一样推却着:“不要!不要!”可是,手机塞上来了,妹在电话里喊“喂”了。爸爸把手机放在耳边,嘴角边是漾得更开的笑容,深深的,真切的,毫无掩饰的。这是一幅纯粹到极点的笑容,是对思念子女的干涸之心得以慰藉的、从心底散开来饱含着阳光的笑容。

爸爸告诉妹妹,那把她从北京带回来的二胡,他每天都拉,晚上“期末”的时候,就拉上几首曲子。匆匆,手机转到了我的手里,和小妹随意讲了些话,我心底里一直在疑惑刚才爸说的那个词:“期末”?什么是“期末”?

细细念着,突然发现,那不是期末,是“寂寞”!乡下人向来说土话,对于普通话的翻译,不知道如何拿捏。一时想到这“寂寞”二字,我的心肠肝肺霎时弥漫上了不安与愧疚——这只是一种无用的愧疚,仿佛是我的失职,此时却又毫无能力去补救。两个空巢老人,面对雨水笼罩的村庄,或黄昏夕阳下的老宅,一次次在寂寞里思念着一双女儿,无法抵挡种种孤独、无奈,似词人笔下的满城飞絮,一川烟雨,挥之不去,拂了还来。而这些,他却不动声色,淡淡地在笑容里化去,反而热闹地描绘起这一把二胡的好来。

吃完了饭,爸拿出二胡拉了起来。院里,月亮像新磨的银盘,月辉明净,琴声宛转似流水,曲调或欢乐或悠扬。妈妈和我坐在桌的另一角,不语,侧耳,倾听。爸拿出手机,叫我启动了录音功能,他细心拉琴,让我给录了好几首曲子。他告诉我,前阵子买了张二胡的碟片,好好学了学,最近又会拉了几首新曲子。这首《弯弯的月亮》,是碟片上的第一首,爸一直在练。

琴声咿呀传来,爸爸断断续续地回忆,不知为何,团圆的日子,我的鼻子酸了。推门看月,浩瀚广袤的夜空,浮云片片,那月儿可真圆。

月,一月圆一次,而人,一生里美好的记忆又能有几回?“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但人生悲欢常在,月本圆缺常轮,这是常态,莫为大喜,莫为大悲,珍惜此刻时光,撷取此轮明月,也许,若干年后,今晚的这一幕,又是以后记忆中美好的片段!

亲情无价

文/陆烨

我的十三岁,是叛逆的,家人说一句,我会顶十句。直到那一天,我翻开了这本书——《忆棠的夏天》

《忆棠的夏天》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忆棠的故事。原本这个备受宠爱的小公主,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有一个阳光帅气的“哥哥”。因为一次偶然,一个掩盖多年的秘密被揭开了:所谓的公主原来是个被人遗弃的孤儿,所谓的“爸妈”原来是谎言的精心制造者,连自己最信任的“哥哥”也是因为忆棠有恩于他而受忆棠的父母之命保护忆棠的。忆棠感到整个世界都遗弃了她。看到这里,我哭了,忆棠是那么可怜,一切只有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本来的小公主竟然是孤儿,昔日的爸妈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自己竟然是别人的替身。换了谁,谁也会受不了的。我突然想到了自己,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明明有一个完整美满的家庭还不满足,真是不应该啊。

后来,神秘的丰婆婆出现了,她让忆棠了解到一个她从来不知道的网络世界。她发现失去孩子的父母比孤儿更可怜。忆棠最终回到了“爸妈”的身边。这个结局是美好的,我的心里也甜甜的。

现在回想起爸妈的唠叨,一切都变得顺耳了,他们是为了我好。我的叛逆时代结束了,我能理解父母了,因为世界上将人紧紧连在一起的不只是血缘,更多的是亲情。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亲情无价。

我明白了,亲情,是任何东西也换不回来的!

难忘那份深情

文/庞烁

情,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人间自有真情在”。在我们的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亲情和友情。说到亲情,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母亲,因为,母亲给予了我们最难忘的那份亲情。

那一天,太阳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使大地中弥漫着烦闷的气息。我和小伙伴们正在玩打水仗,我拿着水枪躲在树后的一个阶梯上,一声不响。我想趁她们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打她们个落花流水,这样,我就能拿冠军了。只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绷紧心弦,时刻准备着开枪。突然,一个小伙伴冲到我面前,我惊慌失措,吓得手中的水枪都掉了,直忙着逃跑。一不注意,踩到了香蕉皮上,香蕉皮就像太空飞船一样,把我从树后一直顺着阶梯飞到了泥潭中,如果说现在倒霉到了极点,那我只能说你没有见过世面,因为,更倒霉的还在后面,泥潭中有一根树枝,把我的腿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顿时鲜血直流。

我疼得哇哇直哭,妈妈顺着哭声找到了我,看见我之后,抱起我就向医院冲去。只感觉一阵风吹过,我已经在去往医院的路上。妈妈一边抱着我奋力的向前奔跑着,一边气喘吁吁地说:“宝贝不哭,有妈妈在呢,别怕啊!”只见她脸上一颗又一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了下来,我心里顿时激起一股暖流,我突然觉得,妈妈就像一名正在赶往前线救死扶伤的医生,她是那样美丽!那样动人!那样伟大!令我心里很感动,让我觉得很幸福。我却不知道妈妈现在背着我就像背着一座大山一样,无力前行。但她却一直坚持着,用她最后一股力量把我背到了医院。在医院医生在给我包扎伤口,此时的妈妈已经筋疲力尽,疲惫不堪。这就是最伟大的母爱!

亲情就像春日里的甘露,能在人生的岁月里,激活怀旧着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那夏日里的绿荫,在炎炎烈日中,激励迷茫者的心灵;亲情就像那秋日里的阳光,在萧瑟的风中,温暖着我们的心田;亲情就像那冬日里的白雪,在疲惫的旅途中,洁净跋涉者征程中的尘埃。

中秋亲情渐浓月渐圆

文/徐静媛

秋意日浓,中秋又至。糕点铺里好多人已经在排队加工月饼了,老远便能闻到那股香香的独有的月饼味道。每到这时便不由想起母亲期盼的眼神,想起故去的父亲,想起那些经年往事。

我小时候好静,不爱跟伙伴们出去疯跑。中秋月圆之夜,哥哥姐姐都跑出去跟孩子们在场院里玩,钻在莜麦秸里捉迷藏,享受月光的沐浴。而我只是鼻子尖儿扁扁地贴在小方格窗的玻璃上,看月亮幽幽地悬在天空。这时候父亲用他那惯有的慢腾腾的脚步走过来,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香槟果放到我手里,脸蛋红红的槟子被父亲用线绳拴着把儿,香味飘出好远,我便抓着线绳的一头,一会儿绕着果子转圈,看那圆圆的红红的“陀螺”转成一个飞旋的圆圈,我的心也跟着飞扬起来;一会儿放在鼻子下贪婪地、使劲地闻那扑鼻的果香。在我的记忆中所有的水果里唯有槟子最香,父亲会把几个槟子放到家里唯一的两节红木柜里,只要一揭开柜,一股香甜立马钻入肺腑。都快到冬天了,那几个槟子还好好的,我想闻味儿了,就把柜压个缝,任那独有的果香自柜子里飘满小屋,我则使劲地吸鼻子。

记得我8岁时,母亲说用脸盆盛了清水照月亮,从水中能看到月亮里有小白兔在捣药,还有吴刚不停地砍桂花树。我端了多半盆凉水,院里院外换好几个不同地方,在脸盆里专注地找,却总是看不到母亲讲的故事里,所谓的白兔和砍桂花树的吴刚,更不要说美丽的嫦娥,但是嫦娥却一直在我心中。我常常想,要是有嫦娥姐姐的美貌那该多好!

中秋节晚上,每到月儿爬上了中天,娘准备照月的供品,让父亲把几个孩子都喊到院里开始祭月。小红木供桌上两只红蜡温柔地亮着,像在对我说着什么;红烛之间是剜成花篮造型的西瓜,后面立着大团圆饼,娘说这是照月饼。周围的小瓷盘里是白面做的各式各样的小馍,还有满满摆放在碟中的葡萄和槟子等水果。桌角放一杯茶水,那茶特红,是湖南外公寄来的砖茶。供桌的最前面是一个碗,里面放了多半碗小米。父亲点着三炷香,对着天空中的圆月拜了三次,然后把香插到米碗里。然后母亲也点着三炷香,一边对月鞠躬一边把自己的愿望告诉月儿。

烟香袅袅,一缕缕飘向清朗高远的天空,传递着对月亮的虔诚,又似乎倾诉着对远方亲人的期盼。我凝望着那轮明月,真想知道月亮里面到底有没有玉兔,长大后才知道只不过是个传说。

祭完月亮,母亲把供品给我们五个孩子每人分了一份。娘用大铁锅烙出来的月饼虽然扁扁的,边缘没有棱,正面也没有图案,远没有商店的好看,但是对于我们姐弟五个来说简直胜于蟠桃盛宴。那是记忆中最美好的感觉。

20年前搬到县城后,由于环境等原因,家人供月的习惯停止了,但父母那份对月的虔诚却丝毫未减。他们肯定在心里进行着拜月的仪式,祈求着全家团圆,儿女平安。母亲每到中秋月圆,总会打开话匣子讲起跟父亲在一起经历的苦辣酸甜,讲起拉扯我们五个孩子经历的艰辛,讲起那些年拜月的趣事。这两年,母亲对父亲回忆的少了,口中不离的是在外工作的儿子,远嫁外地的两个女儿。她对中秋的期盼再不是“貌似嫦娥,圆如洁月”,而是希望她的几个孩子每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轻柔的月光撒进房间,《弯弯的月亮》轻柔地唱着。一首歌,一杯茶,历历往事竟然触动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有种热热的东西盈入眼眶。凝望着一轮明月,脑海中幻映出的是母亲盼儿归的热切神情,幻映出的是在外工作、生活的姐姐、弟弟在中秋前夕赶回家与老母亲团圆的画面。

月到中秋分外明,愿每个在外奔忙的游子,百忙中抽出时间,回到父母身旁,吃一牙老爸老妈备好的月饼,陪老爸老妈到月色中走走,远望高天,听听他们跟月亮仙子的对话。

亲情

文/河豚

在我还没有出世的时候,我的大姑父就因痨病而去逝了,据母亲和我讲,就在大姑父出殡那天,那雪可大了,因为大姑家非常困难,就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是我父亲张罗给他买了一口棺材,这才下葬的。据说下葬的那天,天空下着鹅毛般的大雪,人们在抬他的棺木时,那雪都没了大半截,人们几乎是象爬着给他抬到了下葬地点,才给他下葬的。从此我大姑就一个人领着四个孩子,在艰难的生活着。那时,几乎全靠我家帮衬,不论大姑家有什么为难着在的事,都由我父亲去出面解决。一直到我十多岁,我大姑经别人介绍,认识了我现在的大姑父,他是个单身,自此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身世。我只知道他是一个车老板子,总是给各大粮库拉脚送粮。在和我大姑认识以后,他对我大姑是那么的呵护备至,那样的精心照顾那四个孩子。

我那大姑父心地善良,特别对那四个孩子,更是关怀备至,那时四个孩子最小的只有几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了岁,而都是他和我大姑一把屎一把尿把她们养大的。

我那姑父对待我家,更是没有个说的了,是非常的亲切。每次来到我家都不空手,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吃的。那时我们可喜欢他来了,如果一看到他骑的那永久牌自行车停在我家的院里,就象我们家沾了多大的喜事一样,我们心里可高兴了。一看到姑父那张及温和又可亲的脸,我们甭提是多么的兴奋。他总是用那平和的语气对待我们,把我们都象当成他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样对我们呵护备至。我记得,如果一到他家里去,他总是让姑姑给我们做一些好吃的,有时还生怕我们吃不饱,给我们往碗里夹菜,那热情让我至今也忘记不了。

我那大姑父多咱也都不怕事,就在他们那里,大家都很怕他和敬佩他。他办事有条理,不盲从,他以理服人。据说,我姑父以前还和胡子们交过手,都让我姑父给制服了。所以他做事一向是那么的公正,就象有那股子劲,让人不得刮目相看,不得不佩服。

就在我家和他相处这么多年,没有红过一次脸,他对待我们那是可没得说的,有时比我父亲关心我们都亲。

特别是在我家最困难,最贫穷的情况下,我家人口多,孩子多,那时又敢上自然灾害那些年,所以家里只能维持,有时能吃上上顿就没有下顿,全家人饿着,是姑父他们伸出援救之手,帮我家度过难关。就在我记事以后,他们还在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们家,我们家一却钱,就上姑家去借,他们总是那么的帮衬我们,就连自己不用,也得先急着我们家先用,那种亲情是用语言难以描述的。

我那姑父不但那样热情地对待我们,而且还精心地对待那四个孩子,对她们就象是自己亲生的一样,不让她们吃一点的亏,直到都给她们养大成人。而那些孩子对待我姑父,也就象亲爹一样,那样的亲,有时比她们的亲爹还亲。

我姑父真是一个最好的人,所以我写他,他不但是对我家这样,而他对待外人也是这样,总是有一种热情在他的骨子里,就在我去过他家不知多少回,他们那里的人对他评价非常高,说我们有这样一个好姑父是我们修来的福。

亲情年味浓

文/林国强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我特别想爸爸妈妈。脑海里常会浮现与他们一起吃团圆饭的情景,感受那份难忘的浓浓的亲情。在这渐进的年味中,我突然明白,自己内心对亲情的渴求,竟是如此强烈。

二十年前,每到除夕夜,我们兄妹仨携全家都会到爸妈家去吃团圆饭。母亲总会忙里忙外,我帮衬着做些下手活,开席后我会第一个给母亲敬酒,晚饭后与母亲聊一聊,再陪老爸玩会麻将回家。望着笑如花的爸爸妈妈,全家真的很开心,尽情享受这种浓浓的亲情。与其他人相比,那时的我是幸福的。感谢亲情为我带来微温和所有的感动。

每逢佳节临近,爸妈对亲情的渴望和期盼,那一 份 牵 挂 真 是 难 于 言表。爸妈离退休在家待久了,每遇休息日和佳节,我们兄妹仨总会轮流看望,俩老马上就精神焕发。因为,对常年生活在家的爸妈来说,儿女的探望和问候,是最看重的。

生活中,亲情就如一盏明灯,在悄无声息中照进我们内心的每个角落,或明或暗间,安抚着疲惫的心灵和神经,警醒我们即使在冷漠的社会中仍存在的温暖。当我们在这滚滚红尘之中,承受人世间的种种磨难与挫折,心力憔悴,唯有无私的亲情能带给我们内心真正的温暖。亲情,无求回报,从来不会,它是需要一辈子来读懂……

随着爸妈年岁递增和身体原因,显然不能在家操办团圆饭了,后来还是我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免得给爸妈添麻烦,我们兄妹仨大家轮流做东去饭店,然后返回爸妈家叙亲情,一直延续至俩老离世。如今,春节年年过,只是除夕夜的团圆饭,少了我们最想念的敬爱的爸爸妈妈。

虽说爸爸妈妈去世已好多年,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默默无闻的爸爸妈妈的身影就在我面前变得高大清晰,那份淋漓尽致的亲情倾泻在我的面前,我对亲情的理解更加深刻,作为长兄的我始终牢记俩老生前的教诲,“兄妹永远要团结,亲情比啥都珍贵!”我们兄妹仨延续父母的好传统,身教言传,因为,小辈们看着呢。如今,我可以告慰在天堂的爸爸妈妈:我们兄妹很团结,一切都很好,请俩老放心。

人的一生,亲情占的比重应该比爱情和友情都多且重,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无可分割的血缘情,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但是却不会因为我们的疏忽而减少,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它悄悄地撞上心头,让我们的心在喧嚣红尘的冷眼讽喻中不再那么冰凉。在我心里,亲情,它虽不如爱情热烈,也不如友情那么醇厚,但它会为你担心、向你关心、替你懆心、想你欢心、逗你开心、请你放心。懂得亲情才是难得。亲情是一种享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亲情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亲情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春节,让我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幸福感。品年味,悟亲情,让我的心灵得以成长,对生命的认识也藉此有更精辟的见解。那心头流淌的文字与思绪,在深情追忆爸爸妈妈的同时,也是那亲情小小的芬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