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风筝的文章
关于放风筝的文章(精选11篇)
付出不是为了回报
文/在阳光下奔跑
静静的来,静静的走。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离开,但人们从未忘记,有一种叫雨的东西滋润了世间万物。
是的,万物并没有回报它,可它依然为世界默默付出,甚至在付出时,还“滴答滴答”唱着欢歌。
那天,依旧是风叫醒的清晨。天挺好,闻着青草的露珠来放风筝。每一只风筝都在咬着云朵的尾巴,任意被风推动向前。
突然,一只风筝盘旋着,慢悠悠地拂过脚背,落在跟前,赶忙跑过去。雄赳赳的“老鹰”折断了翅膀,线也断了,尽管眼神依旧锐利,但还是缺少了几分气势。小心地捡起它,下意识的四下张望,那个角落在嘻哈放风筝的人群里还是很显眼。
那是一群男孩,因为没有风筝,那个角落没了生机。他们仰望着蓝天,寻找着什么,搅在一起的眉毛显然是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手中一根断了的风筝线在风中迷失。
就是他们了!我加紧步伐跑过去。“是你们的风筝吗?它刚才掉……”话还没说完,为首的男孩一把夺过去“嘿!你们看我们的风筝回……这…翅膀怎么断了,真扫兴?还玩什么玩!”身后的男生围过来,“回家!”似乎还带着埋怨,至始至终都没有看我一眼,走时撒下的一句话,是对风筝还是在对我?!风中凌乱了自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傻,好心帮别人捡风筝,却遭到别人的冷落。虽不求多大的回报,连句“谢谢”这种小到不能再小的回报都不能给吗?只是一句话。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再也没有什么心情放风筝了,低头走在回家的路上。不想,也不敢抬头,怕撞上的只剩下冷漠。不知走了多久,眼睛的角落露出崭新。终于驻足,鼓足勇气抬头,呵,那一排原本在我去放风筝的路上,还倒着的自行车,如今整齐的排放,突然觉得脚下这片土地亮堂起来,眼前这片小小的风景,如今,最美。
我想,一定是哪位过路的行人,扶起了摔倒的自行车。我想,他一定是看到摔倒的自行车,于是想都不想急忙上前扶起。他没有考虑自己的付出一定要得到回报,他所想的或许只是,我要赶快扶起它,不要让别的行人绊倒了……
心中不是知何时,有片天又重新湛蓝。小鸟唱得比以前更动听,因为它知道有不开心的人听到自己的歌声可以忘却烦恼,它自己也心甘情愿去为了他们唱歌。
闭上眼,那个五彩的世界又回来了!粉红的云朵,紫色的草地,绿色的太阳,黄色的大树……它们,真美!
为什么一定要得到回报呢?做任何事都是你的心帮你决定的,回报是别人给的,只要你的心做了对的事,那就是最快乐的,而这份快乐,便是自己给自己最好的回报!
忙乘东风放纸鸢
文/吴建
早春的天空,一碧如洗,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虽然春寒料峭,可我已禁不住蓝天的诱惑了,决定和久违的风筝来一次亲密接触。
周日一大早,我就爬出温暖的被窝扎风筝。我将竹篾就着蜡烛头的火烤,慢慢地烧烫,小心地弯曲,细细地绑扎。骨架做成以后再定线,糊彩纸,贴花。不到一个时辰,一只老鹰风筝便“大功告成”。我把家中装修时多余的塑料线接在风筝骨架上,又在风筝的下面绑上一个事先准备好的一头密封的竹筒——— 我叫它“鸽哨”,上天后会发出尖厉的啸声,极其悦耳。我喊上邻居家的孩子,和我一起去放风筝。
镇中心广场上,轻风拂面。已经有人先我而至在放风筝,三三两两的风筝在天际摇曳。有爸妈陪着儿子的,有爷爷陪着孙子的,也有小孩子结伴而来的。这无疑增加了我们放飞的兴致。我负责放线,邻居的孩子高举风筝。两人几步小跑,轻盈漂亮的风筝就在微风吹送下悠悠飞起,飘飘然飞向天空,我的心情一下子明媚起来。那“鹰”,展开双翼,宛如真正的雄鹰,稳健地受着风力,微微地震颤。时而,凭气流托举升空,时而又俯冲,快要跌撞地面,却又一跃而起。这使人想起庄子的《逍遥游》中描写的大鹏:“翼如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好大的气势啊,又极富哲理。
广场上放风筝的人渐渐多起来,扯线的、举风筝的,跑跳的、叫喊的,热闹非凡。我们的风筝因为装了“鸽哨”,犹如男高音歌唱家在蓝天尽情地演唱,悠远嘹亮,吸引了众人羡慕的目光。我手中的线已放尽,风筝飞得更高了,在阳光下成了一个彩色的亮点。我索性坐在草坪上细细观赏。清风徐徐,遥望着彩色的翎毛在蓝天浮游,那么从容、自在,静静地,无欲无争,仿佛自己也羽化了,轻漾着。
放风筝不拘长幼,孩子喜欢,老叟也兴致极高,这一人类最早达于天穹的“飞行器”,凭着绵绵一线,“牵”住了多少人的情怀!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据说风筝的发明者就是木匠的始祖鲁班师傅。风筝的诞生,反映了人类最初想在茫茫太空探险的愿望,以后人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飞行器,飞上太空,飞向宇宙。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有一只中国风筝,它的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至今仍悬挂在那里。人类的太空之旅,竟源于小小的风筝,这是古人万想不到的。
中国有句古话:“鸢者长寿”。意思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在风和日丽的春光中放风筝是最好的日光浴、空气浴。筝友相聚,妙语连珠,破闷解难,精神愉快。放风筝时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放风筝时精神专注,可排除杂念,心情放松。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我沉浸在风筝的世界里,荣辱皆忘,杂念俱无,一时间,竟如庄子老先生似的“物我两忘”,仿佛自身也变成了风筝,翱翔在蓝天白云间了。
忙趁东风放纸鸢
文/张晓慧
柳绿花红,清风吹拂,又到了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季节。清晨,伴着欢快的儿歌,湖畔的天空,有大概十几只风筝在清风的吹拂中争奇斗艳、翩翩起舞。有“燕子”“雄鹰”,有“蜜蜂”“蝴蝶”,有“蜻蜓”“金鱼”,有“仙女”“中国结”,还有“悟空”“八戒”和动漫人物,色彩艳丽,立体感十足,栩栩如生。
五颜六色的风筝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飘逸灵动、赏心悦目,引得晨练跑步的、走圈儿遛弯儿的、打太极拳和跳广场舞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一时间,欣喜、惊讶、羡慕之声不绝于耳。
放风筝是中国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据史料记载:“风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两千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故称为‘纸鸢’。据传春秋时公输般还曾经‘制木鸢以窥宋营’。从宋代开始,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
我童年时也曾经放过风筝,放飞风筝时,要请小伙伴儿帮忙的。帮忙的小伙伴儿逆风站立,双手轻轻扶着风筝两侧的骨架,高高地举过头顶,等待号令。放风筝的孩子将风筝线拉长十几米,感觉一阵风到来了,大喊一声“放!”托举风筝的小伙伴儿立刻将托在手中的风筝尽量平衡地向空中一送,马上放开手。放风筝的孩子边跑边放线,直到风筝升起至相当高度时,再前后轻抖几下,使风筝更稳定。如果风筝有下降的趋势,要迅速收回一小段儿风筝线,直到风筝能在天空平稳地挺住。
这时,就可以把缠风筝线的“线拐子”缠绕在树干等物体上,或把“线拐子”压在大石头之类的重物下,再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其他小伙伴儿把风筝放起来。
然后,几个小伙伴儿有的把“线拐子”抱在怀里,有的直接坐在“线拐子”上,一边美滋滋地欣赏自己的飞天杰作,一边悠闲地观风望景。他们一边闲聊,一边不时地注意着风,照管好天上的风筝,以便在风向及风力不稳定的情况下,随时收线、放线或救助。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而倾斜度过大将有翻转栽落的危险时,要迅速放线,并将风筝轻轻抖动拉着风筝向后奔跑。如果还不稳定,就只能收线。收回风筝时,要慢慢地收线,还要尽量远离有高大树木的地方,以免风筝挂落在树上损毁。
童年的风筝尽管样式简单且没有色彩,却是我们自己劳心费神精心制作的,所以,每次放飞和收线都非常小心地呵护着,很是爱惜。
虽然是简单的风筝,但是,从制作到飞天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用高粱秆儿的细头儿捆扎成风筝的骨架,如长方形、菱形、椭圆形等左右对称的极简单的造型,糊风筝的纸也只有旧报纸和正反两面都写满字的废本子,用麻绳系一条长尾巴,再对称地拴上数不清打了多少结的长长的风筝线。然后,经历多次反复地试飞,一只令人自豪的“飞天”成果终于宣告成功!
抬眼望去,现在天上飞着的十几只风筝,基本是买来的。再看看开心地牵着风筝线的人,大多是一些老人家。有人说,“鸢者长寿”。是啊,试想一下,和煦的春风拂面,双目眺望蓝天白云上摇曳的风筝,专注、欣喜、恬静、杂念俱无,自然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符合传统医学的修身养性之道。而且,在风和日丽的大自然中放风筝是最好的日光浴和空气浴。再有,跑跑停停的肢体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此外,一人放风筝,会有几人、十几人来赞赏和拉家常。“笑一笑,十年少”,也是鸢者长寿的重要因素啊。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风筝开始越飘越多了。一只只绚丽多彩、新颖别致、形态各异的风筝高高地飘舞着,摇曳多姿,仪态万千,宛若真的一般随风飞舞,悠悠然地点缀着天空,仿佛一只只鸟儿俯瞰着美丽的春城。
看风筝飘舞,广阔的天空是它的舞台,远方是它的梦想,花草树木听从它的呼唤!
风筝,让低头族们收起手机,仰头凝望,与自己喜欢的风筝对话……风筝,带着人们的祈盼飞翔,她代替人们飞到心心念念却达不到的高度。
因为风筝,放风筝的人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因为风筝,围观欣赏的人们谈笑风生,到处是欢声笑语……
放风筝
文/舍得
昨天下午,从老家回来后,妻子去给一个朋友帮忙卖鞭炮,而我和儿子回到家里拿上风筝直接就去了广场,准备放风筝。虽然天气不是很温暖,但广场上的人还是非常多的,放风筝的人(主要还是大人陪着孩子)也不少,看来孩子们是幸福的,在这休闲的时间尽情享受最后的假期快乐。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来放风筝了,上次到广场上来转一转,结果一到广场,立刻被放风筝的人给吸引了。人真是太多了,整个大广场净是放风筝的人。虽然那时候天气也比较冷,但丝毫没有影响放风筝的心情。可能都处在假期之中,家长也难得有时间陪着孩子出来玩玩。本来我们也没有放风筝的意思,但儿子看到有那么多的人都在放风筝,便要求我们也给他买一个。
其实,妻子原来去沈阳进货的时候,曾经给他买了一个,但风筝太大了。安装也挺麻烦的,而且我们第一次安装还给弄反了,拿出去放的时候,怎么也达不到那种效果。后来,有个明白人告诉我们,说是安装反了,但重新安装还得费点时间,于是便拿了回去,结果就束之高阁,不敢轻易拿出来尝试了。
因此,当妻子提议回去拿风筝的时候,我便说干脆再买一个小的吧。那个太大了,还得重新安装,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虽然这个价钱相对也比较便宜,但好歹也能玩几次吧。对于放风筝来说,恐怕也就玩几天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人家这是现成的,系好线就可以直接放了。于是,我们便挑选了一个蝴蝶的图案,花了四十五元钱,要了一个放线的控制器,便去放风筝了。
儿子虽然比较喜欢放,可是做事情总是有些莽撞。妻子拿着风筝,儿子往外放线,结果一不小心就把线给弄乱了,没办法只好重新把风筝上的线解开,重新捋顺后再系上。然后再去试着放,终于风筝可以上天了。因为我们三个人可以说都没有什么放风筝的经验,就让我放了一阵,儿子和妻子倒成了看客。因为天气也很冷,玩了一两个小时就回去了。
结果,昨天再放的时候,儿子又犯了一个错误,把线又弄乱了。我想,既然是领着儿子来放风筝的,他应该是主角才对,大人玩不玩已经不重要,关键是要让儿子玩得高兴才是。因此,当我把风筝放得很高,便把放线控制器上的开关给锁上,然后让儿子拿着自己放。本来以为这样就没问题,没想到不一会儿,不知道儿子怎么弄的,又把线给绕了一圈,没法卷线,也没法放线了,只好将风筝降下来,把风筝上的线再解下来,重新再系。因为线太长了,越弄越乱,费了好大的劲才弄好。
重新弄好后,再去放,终于自己也掌握了一些放风筝的技巧。放线和卷线也更熟练了,看来什么事情都是熟能生巧呀。看着风筝在空中稳稳的飞舞着,自己的内心也很高兴。但还是那句话,快乐应该送给孩子。于是,再次将风筝的控制器递给了儿子,并反复交待开关已经锁上,就控制线松线紧就可以了。
儿子拿过去以后,试了几次,终于也能将风筝放得很好了。他也高兴了起来,渐渐地有些不满足不能放线了,便对我说想自己试着放线。起初自己有些担心,但还是让他自己试试吧。没想到,这次他终于能很好地控制这个放线器了,松一段紧一阵,将风筝放得很好。于是,自己倒真成了看客,好好地欣赏其他人放的风筝,而儿子高高兴兴地自己玩了起来。此行的目的总算达到了。
通过这放风筝,也让我们有些感慨。培养孩子,难道不也和放风筝一样吗?我们之所以不相信孩子,就是感觉他还无法做好,总想给他们做好所有的工作。可是,即使你做得再全再多,成功仍然不属于孩子,他们依然是看客。没有哪个孩子第一次就能做得很好,我们必须多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总结,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父母一方面总是抱怨孩子长不大,让他们操心的地方太多,另一方面,却始终有意无意地将孩子成长的机会无情地抹杀。我们帮助孩子做事情,总会找出太多堂皇的理由,都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我们的所谓好心,却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孩子的自我成长。儿子在许多方面动手能力不强,做事容易出乱子,其实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错,只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包办的事情太多了。
也许妻子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些太宠孩子了,总是想把他当个孩子来看待,一些稍有危险的事情,总是让儿子能免就免,却未想到,正是因为他缺少足够的经历,才让他在做许多事情上显得笨手笨脚。而我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始终无法做到真正地放手,才让自家的孩子始终无法真正自我成长。也许,我们要反思的东西还真的有很多。
放风筝,想让风筝飞得好,线太松了不行,太紧了也不行,关键就是要掌握一个度。培养孩子同样如此,不管怎样舍不得,孩子注定要长大,要远离我们,去追寻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做父母的,一定要提早认清这一点,不要将手中的线牵得太紧,适时地放手,才会让孩子在未来的远行中走得更好。认清了这一点,今后自己更要多反思,争取不让自己成为儿子成功远飞的阻碍。
放风筝的人
文/敏黎黎
我累了,不想放风筝了。草坪上,一个女孩对站在旁边的男孩说。于是,男孩安静的收回风筝的线,就这样看着天空的风筝越来越近,直至收到了男孩的手里。不在天空的风筝,失去了飞翔时的生机。
春天里,风,总是会毫不吝惜的吹着。吹动了大树的枝丫,吹乱了女孩的头发,吹起了人们手中的的风筝。
曾经,我是一直不会放风筝的,那个神奇的放飞风筝的瞬间,从来就没有尝到过。只能看着别人的风筝在天空越飞越高。各种形状的风筝和天空里的云一起追逐。那个时刻真的会想,是不是,注定风筝会追着云儿飞,而放风筝的人,即使拽得再紧,终究是只能远远的看着风筝,看着那些风筝在天空与云朵为伍的画面。我常常会一个人发呆。各种场景,各种地方,可以不理会外界的一切杂音。让思绪神游,就像是在空中的风筝那样,无忧无虑的样子。某一次,我尝试用长焦,放大再放大蓝天的风筝,企图看得仔细些,企图离风筝近一些,可是相机里的画面,又怎能抵得过真实的场景。
最近,学会了放风筝,捧在手心里的风筝,是自己喜欢的样式。真想就这样捧着,在掌心就好,可是,风筝终究是要放飞的,如果自私的捧在手心,那也就不能称之为风筝了。于是,会纠结的拿起手中的线,放风筝吧,趁风还在。放飞的瞬间,不经意的拽紧了手中的线。那跟细细的线啊,就成了手中最重要的生命线,因为,自己喜欢的风筝,怎会舍得断了线,断了牵挂。
有时候,越是在乎,越是容易失去吧,手中的那根线,越是紧紧的拽着,越是容易断。风更大了,风筝在天空飞得更欢快了,而手里的线却绷得越发的紧了。我很是小心翼翼的拽着手心里的线,看着空中的风筝在天空快乐的飞动,想要收回那根长长的线,却又舍不得断了风筝的快乐。于是,继续在风里,放飞心爱的风筝。只是眼里多了那份不安和挣扎。
风筝,你知道吗?看着你,就像是灰姑娘看着她的王子,只是远远的看着就好。手心里的线,只要在就不会断了念想。可是,只是细细的那根线,怎能抵得过大风吹。也许一不小心,那根线就断了。断了牵绊,也就断了念想。
断了吧。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断了线的风筝在天空里越飞越远。记忆中的风筝啊,手中的那根线原来是如此脆弱,放风筝的人,想要握紧,却是无能为力。有时候,抬头仰望,天空中的风筝,遥远的想收也收不回,在绝望里,泪水模糊了视线。听说,爱情里,泪水是成熟的标志。那是我们都长大了。
放风筝的人,想要自己的风筝越飞越高,却会让自己与风筝越来越远。如此矛盾的状态,让人不能自拔。总以为手中的那根线能及时拉回心爱的风筝,可是却忘记了,脆弱如线,抵不过大风。等线断了的时候,再揪心也无济于事。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放风筝的人,有多少在舍得与占有之间徘徊的人,就有多少紧拽在手里的线和那些让人魂牵梦绕的风筝。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就像是放风筝的人,永远断不了对风筝的牵挂。即使手心的那根线最终断了吧。
风筝飞呀飞
文/熊仕喜
周六午后,儿子吵着要我带他去放风筝。抬眼望窗外,白云淡淡流,黄莺语啾啾,的确最宜放风筝。于是放下手头的活儿,随儿子一道步出家门。
新买的风筝形如“苍鹰”,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常常引人回顾。城西的河滩是放风筝的绝佳去处:地面平整、视野开阔。在我们来到之前,小河的上空早已有风筝高高飘起,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风筝仿佛在互相攀比,又似我们越过青山的眼睛,去眺望远方的风景。在小城里,林立的楼房像一场浓雾遮掩着春色,也麻木着我们的眼睛,常常徒叹“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只有在这小河边,只有在这满天的风筝上,才感受到春的气息浓郁了。
我轻轻地放开手中托起的风筝,儿子眼盯着风筝边往后退边放着线,“呼呼”声中,“苍鹰”振翅,扶摇直上。越飞越高的“苍鹰”昂着头,它能不能看到青山外的行人,看到春风怀抱里的那个小山村?都说二月春风似剪刀,早该剪绿了池前春草,剪红了一树桃霞,剪出了山村春无限吧。融融春晖下,妈妈又该在院子中喂才孵出不久的鸡雏了吧,父亲正挥锹挖着“田角”,筑着塘坝蓄水备春耕了吧。远处的山坡上,那头老牛低头觅食着从枯草丛中钻出的新绿,是不是也在攒足精神,好犁出一个水灵灵的春呢!
草滩上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嬉笑声激荡着河水的清波。有点疲倦的我坐在草地上,品味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想起若有若无的心事。恍然间,觉得自己便是那一只风筝,在高空张望着远方。远方再远也总在我的心上,故乡是线轴,我是那风筝,想念就是那一条长长的线。
儿子一顿一顿地拉着手中的线,在草滩上愉快地跑动着,阳光下的小脸晒得绯红。我坐在暖暖的春光中,看着满天的风筝,忍不住哼起自己最喜欢的那首歌谣“如今每逢春风暖,常念三月三,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和那小伙伴,风筝懂得我的心,朝我把头点,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永把我陪伴……”只是小时候的我没有放飞过这么高的风筝,也体会不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乐趣。在那生活困难的日子里,父母也没有陪我们放风筝的闲情,他们只顾低着头从贫瘠的土地里刨着“金子”,供我们兄妹上学读书,希望我们能靠读书跳出农村,远离父辈那辛苦的田间劳作。如今,我便是父母亲手放飞的那一只风筝,飞得更高,也飞得更稳。
放风筝的女孩
文/平阳歌舞
好大的一只风车,在春天风中迅速转动起来。转动的风车就像一朵鲜花绽放着,艳丽动人。女孩谅站在风车的背后,脸上也绽满着喜悦的笑容。
其实,女孩并不小,她刚刚大学毕业,并在大学里制作风车比赛获得一等奖。这次,她特地制作了一只大风车,准备送到孤儿园去,她是在试风车。成功了,她举起了风车,朝孤儿园走去。一路上女孩和她的风车被很多人围着跟着看。有一辆小车停了下来,一个穿着讲究,额头光亮的男人从车上下来,走到女孩面前,要用高价买下她的风车。女孩问他要将风车送给谁,那男人指了指车上。女孩看见车内里坐着一位女郎,女孩立即摇摇说不卖,怎么高的价格也不卖。男人很失望。
女孩走了,她那乌黑的头发随风飘起,风车转得厉害,那情那景美极了。
春来放风筝
文/高延萍
去年,我退休了,可是人却轻松不起来。因为我在机关长期伏案工作,得了严重的颈椎病,整天头发晕,手发麻、眼发花,连心脏都被压迫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就在我思谋着出去健身,打太极拳时,一个医生朋友建议我放风筝,说这种健身方法对颈椎病有好处。
我所居住的小区紧靠湖边,小区里有一帮人每天在湖边广场放风筝,于是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赶紧爬了起来,举着风筝,来到湖边广场,和朋友们一起伸伸胳膊动动腿,然后就开始放风筝。我们相互配合,一人举着滚线轴在前面跑,一人端着风筝在后面放送,当风筝借着奔跑的助力开始腾跃起来后,我们赶紧放线,让风筝借着风力直上轻云,当风筝飞到了空中,变成一个小黑点后,我就高扬着头专注欣赏了。此时的我完全融入大自然中,那浩瀚的天空,那清凉的风让我的心灵彻底净化。
我每天扬着脖子盯着空中的风筝,刚开始觉得脖子发酸发沉,我只好垂下头歇一会儿。渐渐地,我的眼睛专注地盯着空中的风筝好长时间,脖子也不再觉得累了。
放风筝的快乐让日子变得飞快,一转眼,我每天放风筝已经坚持一年有余了,我的颈椎病好多了,头不晕了,手不麻了,眼睛也明亮多了,甚至看报都不用戴老花镜了。
春风可托共云飞
文/朱耀儒
我国是风筝的故乡,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战国时的哲学家墨翟历时三年发明了风筝。那漫天飞舞的风筝历来触动着诗人的情怀。在莺飞草长、风和日丽的四月,看见风筝翱翔蓝天,那些吟咏风筝的诗词便涌上心头。品咂这些诗词,如饮醍醐,心旷神怡。
在吟咏风筝的诗词中,宏观描写放飞风筝动人场景的当数宋代诗人王令的《纸鸢》:“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天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逐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诗人没有写风筝的形状、色彩,也没有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势,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征——拔高、善翔。宋代诗人陆游更是把放风筝的乐趣写活了:“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观村童戏溪上》)诗人写了孩子们的两种游戏,一是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跑得十分迅疾,一下子就冲进了泥塘,但他们却乐此不疲;放上天空的风筝左摇右摆、横冲直撞,显得飞扬跋扈,让人特别舒畅。此诗不仅生动地刻画了风筝的姿态,也描绘了孩子们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神情。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更是把孩子们放风筝的游戏描绘得活灵活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快乐的孩子们扬臂扯线、喜放风筝的情景。这些诗篇,有“愚儿仰天看”,有“村童谢晚晴”,也有儿童“放纸鸢”,可见,放风筝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游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风筝》)
放风筝不仅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游戏,老年人也爱放风筝。明代徐文长在《风鸢图十首》中就描摹了一位老人对待风筝的情趣:“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老人放风筝,虽然没有孩子们的喧闹,也没有年轻人的激情,但他们有对生活的珍惜热爱和宁静闲适中的超然情致,读之令人悠然神往、十分解颐。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放风筝好像只是春天的游戏,其实,秋天也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宋代寇准的《纸鸢》写道:“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秋天的天空,静远辽阔,因风力不大,风筝很难升上高空。如果风力能够再大一些,定会送风筝与白云共舞。其实秋天是经常有风的,只是寇准没有见到有风时放飞风筝的场景罢了。
放风筝虽然是一种游戏,可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往往会发生断线、坠落、张挂树梢的结果。清代文学大师曹雪芹就曾著有《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描述风筝制作及放飞的技巧。他在《红楼梦》里借探春这一人物写有一首风筝诗:“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此诗就把风筝断线的情景写得惟妙惟肖。在他看来,风筝断线,并不是因为风大,而是牵引风筝的线太不结实了。清代文人陈长生的《春是信笔》写道:“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写的是断线风筝落在地面的情景。清代女诗人骆绮兰也有《春闺》曰:“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描写风筝张挂树梢的状况。
当然,诗人咏物,并不是纯粹地描摹事物,而是寄托自己的感情和志向。诗仙李白的“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寇准的“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都是在抒发自己直上青云的向往。宋代侯蒙的《临江仙·凤鸢》就把这种志向写得更为详细:“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隐。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多情善感的诗人借风筝把自己的丰富情感和崇高志向酣畅淋漓,感人至深。
风筝
文/雪花多姣美
我无法说清,在师大的校园里与风筝邂逅时的心情,怀念,惊喜,留恋,或者都有吧,总之是百感交集。
那是一个春意融融的午后,一觉醒来,在宿舍的阳台上,我无意中向斜前方瞥了一眼,人头攒动的操场上,几只色彩鲜艳的风筝高高飘扬在空中,都是清一色的三角状,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昂扬的姿态,蓬勃的风貌,与周围的春暖花开是那么的相得益彰。
久久地眺望他们,风筝,还有那些手牵风筝线在操场上奔跑的同学们,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孩提时代。曾经,儿时的我也和伙伴们一起牵着风筝奔跑在盎然的春意里。那时候我的风筝是父亲给我糊的,其他小伙伴的风筝都是从制作风筝的手艺人那里买的,不仅美观漂亮而且结实,形状更是千姿百态,蜈蚣,蜻蜓,蝴蝶,燕子……相比之下,父亲给我糊的风筝就显得十分寒酸,用马拉纸做成,竹篾为骨架,是金鱼形状,父亲还用国画颜料在上面画了金鱼的眼睛和条纹,并且后面拖着三条不合时宜的尾巴,与鱼身很不协调。我曾经向父亲抱怨,怎么做了一只这么难看的风筝?父亲并不恼,笑呵呵地安慰我:你别看它丑,它可不比那些买回来的差,能飞得高。看我一脸怀疑的样子,父亲就择了一个有风的春日,让我喊上两三个要好的小伙伴带上各自的风筝去田野里放。我和父亲分工,我拿着“金鱼”,父亲拿着线轮,相隔数米远,父亲喊一声“放”,我便松手,然后跟着父亲跑,看着那“金鱼”渐渐飞高,甚至高过了小伙伴的“蜈蚣”、“蝴蝶”等,心里就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小伙伴们都很羡慕我的风筝,常常问我自家纸糊的风筝怎么还能飞得那么高?我就得意地回答,是我爸爸的手艺好呗!在那之后的每年春天,我都会缠着父亲陪我去放“金鱼”。我上中学后,由于学习紧张,我再也没有提出让父亲陪我放风筝的要求,父亲也不再给我糊风筝了。原先的那只金鱼风筝在我们几次搬家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已经破损不堪,被母亲扔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忙碌生活的冲击下,儿时的风筝记忆似乎开始褪色。直到我上大学后的今天,于不经意中邂逅了这些放风筝的孩子,那些遥远的回忆忽然就被照亮了,变得清晰可循。想到这里,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一路跑出宿舍楼。也只有到这时,我才发现校园里的风筝确实是多啊,不仅操场上有,连天颐广场的湖边也有。而让我更为惊喜的是,在湖边,我看到一位放风筝的老人,约摸五六十岁的年纪,一身朴素的打扮,古铜色的脸庞上布满了皱纹,正惬意地坐在石凳上,手里缓缓转动着线轮,微昂着头,一脸知足地望着高高飘扬的风筝。我在猜想着这位老人的身份,餐厅工作人员,绿化工人,抑或只是一个住在附近小区里的老人,趁着大好春色来校园里放风筝?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人的童心未泯值得我们为之感动。假若有一天,我们到了老人这般年纪,还能拥有一颗如此纯真的童心,那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看着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心中感慨良多。在山东师大将近四年,我似乎从未注意过春日的校园里有着一道这样亮丽的风景。或许是昔日的我过于专注于学业,缺少一双发现美和诗意的眼睛,即便是在玉兰花开得那么烂漫的日子里,我也只是匆匆路过视而不见。可是在这临近毕业的时刻,在这对我而言意味着师大最末之春的日子里,我忽然留恋于这里的一切,包括眼前这些肆意飞舞的风筝。我想,我就是一只风筝,在离家来济南求学时,线的另一端系在故乡,系在亲人的手里,我身上承载的是故乡的殷切关怀,是亲人的嘘寒问暖。而当我即将离开母校时,线的另一端就系在母校,系在师长的手里,我身上承载的是母校的厚重期望,是师长的真诚祝福。
难忘那只丑风筝
文/王春玲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唱着这首熟悉的歌,我和儿子来到广场上放风筝。那些五彩缤纷的风筝争奇斗艳,有很多还融入了现代技术,有的能放出悦耳的音乐,还有的带着闪烁的霓虹,放风筝的有青春洋溢的情侣,更多的是父母带着孩子在放风筝。仰望天空中绚丽的风筝,我却想起了一只丑风筝。
我出生在一个很偏远的小村里,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父亲却处处宠着我,母亲就常常数落他:“看你把个丫头惯的!”父亲总是笑着说:“我再惯她也没有什么给她啊!”其实,他只是个农民,也确实给不了我荣华富贵,可他总是尽力满足我的要求。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了春天放风筝,回家缠着父亲要,父亲也没见过真的风筝,他就凭着道听途说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想象为我做风筝。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扎制风筝的材料也不好找,他就小心翼翼地用刀把筷子削成竹篾,再扎成“八卦”的形状,然后在外面糊上从邻居家找来的旧报纸。父亲是个农民,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劳作,扎风筝毕竟不是他熟悉的活儿,失败了,不得不一遍一遍地从头再来。最后,家里的筷子竟然所剩无几了。吃饭的时候,母亲把父亲大骂一通,他也只是嘻嘻地笑。
在春草泛绿的田野里,父亲做的那只风筝终于飞上了天,风筝并不美,用筷子削成的竹篾做的支架,样子不好看,风筝的颜色也不漂亮,那应该是我见过的最丑的风筝了,但它引来了无数小伙伴的尾随和欢呼,因为那个春天里,它是我们村里唯一的风筝,在人们为了温饱纠结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肯费心思给孩子扎一只风筝。
多年以后,我才懂得父亲扎的那只风筝比任何花花绿绿的风筝都美。天底下的父母们,有着不同的人生,有很多人无力给孩子丰富的物质,但他们的爱一点儿都不卑微。风雨几载,流年偷换,那逝去的一河岁月已渐渐清浅,我却依然无法忘记那只丑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