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大院的散文

2023/02/06经典文章

关于大院的散文(精选12篇)

消失的露天电影

在记忆的长河里,人们总是努力着,善始善终地捕捉或寻觅那过去的不太完整、甚至不太完美的时光。可是,在那个年代,我们心灵深处有了一个烙印,那只是一个烙印而已吧。

然而,在今天这匆忙而繁杂的世界里,人们已经来不及顾及那些过去的、已失去的光阴。失去的就失去吧,但“露天电影”在我们一代人的记忆里永不消失,它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比快乐和欢欣。

那时,每到周末放学后会把书包仍的远远的,最好不要马上能找到它,同时迅速的掏出花瓣的玻璃球,叫上三楼的同学一起去大院边老槐树下弹球,天真无暇的脸上透着无忧无虑地气息,当满载着浑身上下的泥土回到家时,等待的一定是无处躲藏的训斥声和屁股上留下的巴掌大红印。

好在晚上大院里又要放映电影了,看电影的欲望立刻冲淡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天还亮着那,大院的露天空地上,好位置已经被占满了,靠背椅、方凳、马扎子、竹制躺椅应有尽有,参差不齐地摆放着。端着大碗的邻家的同学,悠闲地占领了最好的位置,一边吃着碗里的面条,一边得意地环顾四周,饭香四溢。

傍晚时分,大院里的人们已经加快各种节奏,以最快速度走出家门。电影开始了,当一束强光射到屏幕上时,杂乱声骤然停止,宏大的音乐声迅速填满整个大院。

在那个单调的年代,人们丝毫没有觉得这些反反复复播放的经典老片的单调。孩子们会学着《地雷战》中那个头发丝雷的情景,在学校里揪女同学的长头发,后果自然是让老师把家长叫到了学校,还会学着《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到同学家窗前学鸡叫,害的同学家长5点就骑着自行车到了单位。

当然,在露天电影里学的更多、感受最深的还是那坚定的革命意志,到什么时候也不当叛徒的决心。那些露天地里放的老电影使我们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净化。

有时,电影放映到一半时,风雨骤起,屏幕被大风刮的摇摆不定,银幕上坏人的形象更加凶残和丑陋,而永远高大的好人形象已经清晰的刻在了我们的心里,当大风把好人形象刮得变形时,总会有几个大汉奋力拉紧屏幕下方的大绳,试图把屏幕拉展,扯平,不能让好人的形象有一点的歪曲。

当屏幕上打出了“完”字,人们总是稍有留恋而无奈的散去,回家的路上还饶有兴致地探讨着电影中人物的命运,这样的结局和命运已经议论过多少次了,并且百论不厌。

夜深了,大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邻家同学吃饭的大碗留在了大院中央,可能是走的匆忙忘记了,它依然在那大院最好的位置静静的呆在地上。

不知道这个大院中央最好位置它还能占多久。

那个年代的“露天电影”啊,那强烈的光束仿佛在屏幕、在心里、在人生旅途中分分秒秒的闪过,留下的是一种渴望、一份愉悦、一次聚会、是我们永不消失的记忆。

大院

文/天地沙鸥

不经意间,大院老了,大院里的人们也渐渐老去了。尽管,菜园里依旧四季分明,花圃里依旧鲜花怒放,但斑驳的白墙,生病的古树,以及日渐稀少的热闹,无不显示着这里旧日的美好时光已渐渐远去。

阳光下明媚的笑脸,孩童们愉快的戏耍声……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淹没在时光里,成为大院的记忆,大院的承载,也成为了定格的永恒。温润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

此刻,独自一人静坐窗前,怀想曾经的大院种种,忆起曾经的美好,不禁潸然泪下。

一、 可爱猫咪

在所有的小宠物中,猫并不是最讨喜的,慵懒、乖张、孤傲、冷清的性子,让它与人甚至是主人也不是很亲近。不过,我的心里,猫却是一种可爱狡黠活力四射的小宠。

最初的记忆里是阿公家那只无事也能找出事的嚣张淘气智商超群的黑花猫。它每天无所事事就是想方设法找吃食。

过去,普通人家是没有冰箱的,剩余的饭菜就放在碗橱里,这对黑花猫来说就是一种特别的诱惑。如何把橱门打开,品尝里面的美食,就是它每天和阿婆斗智斗勇的必修课。在一次次认真思考和摸索后,黑花猫终于可以轻易地将碗橱外面的搭扣打开后,碗橱外的防备也逐步升级,最终一把剪刀牢牢地倒扣在搭扣上。黑花猫又开始了它的探索之路。用爪子反复换着角度去挠,锲而不舍,终于有一天,它再次成功,又一次打开了橱门。因为年代有些久远,黑花猫后来有着怎样的境遇,我已经记得不是太清楚。只是当时幼小的我,每天傻傻旁观着猫咪的一举一动,好奇着它的如此聪慧,成为童年时光里的一种乐趣。

时光流转,不知何时在大院里安家落户的黄花猫,成了我的女儿和侄女俩童年生活的温暖点缀。懒猫咪,是她们口中对那只黄花猫的称呼。在我注意到这只猫咪的时候,它已是一只成年的猫咪。每天都习惯在吃完东西之后,找一个温暖的角落,安静又懒懒地睡去,日复一日。也许是大院里我们家这块的邻居都比较喜欢猫,每次都会喂它吃得饱饱的,而且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每天都会围着它转,让它很有成就感,懒猫咪最后就将它的大本营安在我家屋外的窗下。母亲于是找来纸盒,垫上一些旧衣服,再找来木板、钉子,让父亲在墙角处搭成简易的遮檐,这样一个简易的猫舍就大功告成了。

猫咪的落户,大概让它的天敌老鼠很是不适,渐渐的,家中无比嚣张,大白天敢于在我的脚边大摇大摆悠闲漫步的鼠类没有了踪迹,夜深人静时再也听不见吱吱啃噬东西的声音。这一功劳毫无意外地记在了懒猫咪的头上。它的待遇自然是越来越好,每天都会有它固定的口粮,遇上家中改善伙食,它也跟着改善着。鱼卤拌饭、肉汤拌饭┈┈懒猫咪日益丰润起来,毛发也顺滑光亮,阳光下发出油油的色泽。

懒猫咪来到大院时已是只成年母猫,所以每隔几个月都会生下一窝小猫。也许是天性使然,它在生小猫之前,会找到一个自认为安全又合适的地方,这就导致我们附近几户人家不常用的杂物间成了它的最佳选择。当然,它最觊觎的是我们干净温暖的床铺,所以偶尔也会发生它在床上生下小猫的情况。被发现后,不理会人们的训斥,懒猫咪只是赶紧叼起小猫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自己再若无其事地按时出来觅食,一直到小猫不需要喝奶,可以自己吃食时,才会带着小猫一起出来转悠。阳光下,吃饱喝足的猫咪们,依偎在一起酣然入眠,让人感觉到岁月静好,心底温柔一片。不过也很奇怪,当小猫咪渐渐长大后,它们都会离开最初成长的地方,不知道去哪里流浪了,只剩下懒猫咪依旧与我们一起守着大院,慢慢度过悠长时光。

周而复始,懒猫咪一直陪着我的女儿和侄女7.8年的时光,在她们童年记忆里画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女儿上初中那年的冬季,懒猫咪不见了,找了许久,等了许久,我们都意识到它可能不在了,永远地离开我们了。大约一个月后,隔壁邻居在整修房屋时,在一处小屋平顶上看到早已失去生命迹象的它。怕俩个孩子难受,我们从此绝口不提懒猫咪。多年后,说到懒猫咪,才知道,她们俩也早就意识到猫咪已经不在了,只是怕我们难过,所以也没说。

当女儿和侄女也渐渐长大离开了大院,老宅里只剩下母亲固执坚守时,不知何时,又有一只怀孕的黑花猫流浪到我家门口,并毫无意外地选择留了下来。不久,六只漂亮的小猫咪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两只橘猫,两只黑花猫,一只虎皮猫还有一只黑猫。而我一直都挺纳闷,为什么它们的妈妈是只黑花猫,却能生出这么多不同样貌的小猫。

小猫们在妈妈的带领下,终于开始怯怯地从藏身之处钻了出来,小心地打量着眼前的陌生世界,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吓得赶紧钻了回去。渐渐地,小猫们开始适应了外面的世界,与妈妈一起觅食、嬉戏。后来逐渐开始围着我母亲撒娇般的叫唤,“喵喵”的声音,让人心底一片柔软。也许是觉得我母亲这儿是个安全的所在,可以让小猫们无忧的长大,在小猫三个月左右的时候,猫妈妈独自离开了这里,之后只偶尔过来转转。

猫咪虽然天生不与人亲近,但它们娇柔的小模样确实很容易激起人们的保护欲。所以,这几只小猫的到来,又得到了周围邻居的悉心照顾。后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哪家开始吃饭了,几只猫咪就围坐在哪家门口,等着吃上几口美食。甚至是猫咪在几十米外玩耍,听见你把碗筷敲响,立马就会飞奔而来。可能是从小就在关爱中长大,这几只小猫对熟悉的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亲昵着。围着你转圈圈,在你脚边用尾巴蹭来蹭去,对你引来送往(这在它熟悉的距离内)。对于我母亲,小猫们更是投入了最大的热情。每当看到我母亲,小猫尤其是两只橘猫会立即停下玩耍的动作,在母亲身后,像个护卫似的紧紧跟随。或跑在前面,似是给我母亲引路。

一年一年,猫咪们逐渐长大了,渐渐的有的猫咪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孩子,仿佛是约好了似的,当年的小猫咪陆续离开了它们成长的地方,而它们的孩子则留在这里慢慢长大,周而复始,现在留在这里的小猫我都说不上是第几代了。阳光下,微风里,花丛间,窗台上,它们相拥而眠,一簇簇一团团,由小变大,陪在母亲身边,以柔软的身躯,让母亲逐渐走出悲伤与无助。

二 寂寂老树

听母亲说,我们家所在地,原先有一座古庙,在战争年代被摧毁,只留下一些残垣断瓦。解放后,这里才重新建设,成为了如今的大院。如果不是大院里那几棵苍天古树,那曾经香烟缭绕钟鼓悦耳的历史将无踪可寻。我家门前和东边各有一棵古树,有多少年,大家都不清楚。不过,从我记事起,大树最起码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起来,从这点来看,年代已是久远。大树是什么品种,是桢楠还是无患子,我也说不清楚。只记得树叶很像香椿树叶子。我少年时代,曾在一个狂风乍起的下午,与弟弟一起,抱了许多被风吹下的枝叶回家,只因误以为那是我们父亲爱吃的香椿头。

人们常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树终年枝繁叶茂,尽管每年冬季会稍稍遮挡了点阳光,但夏季树荫下的阴凉却是无与伦比的美好。夏日午后,搬一张凉床,在树荫下,和着蝉鸣,伴着阵阵微风,浅浅入眠,是我至今怀念的孩童时代的一件美事。

大树像是一位仁慈的长者,看着我们从孩童逐渐长大再逐渐老去,见识了大院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更慈悲地以温柔的心对待树下它所庇护的人们。人老生病,树老生虫。最近几年,大树身上不知怎么长了许多虫子,树叶给虫子吃光了,树下全是黑色的虫屎,而那些虫子还像蚕蛹一样从树上垂吊下来,密密麻麻,十分恶心。每年春天,都会有专人过来进行防治,但收效甚微。大树一年比一年苍老,不复往日的苍翠。终于在去年五月的一个雷雨天里,怆然倒下。仿佛是有灵性一般,二十几米高的大树没有直接倒向我家的屋顶,而是斜斜地顺着门前道路倒了下去。树枝在扫过各家门前时,被各自门前的树木撑起,没有给住房带来损坏。不过,将老树锯断运走则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沉沉的木头很是费了不少人力。

三 美丽花园

古城苏州,人们有着在房前屋后边边角角养花的执着;而我所在的这个小县城里,人们却是有着把房前屋后边边角角都变成菜园的狂热。就这样,大院里的房前屋后,在勤劳的各位阿姨手中,变成了令人向往的田野风光。一畦畦一洼洼,绿意招摇中,各色瓜果蔬菜散发着诱人的气息。母亲对种菜没有天赋,但却喜欢栽些鲜花。四季芬芳的月季、千姿百态的菊花、沁人心脾的桂花以及平凡普通的洗澡花、太阳花、指甲花、韭兰花┈随着四季的转化,房前的方寸之地,展现了岁月与土地所给予的最大恩赐,或绚烂张扬,或清雅低调,让过往的行人都会忍不住赞叹,这当然也引起了一些爱花之人的觊觎之心。波斯菊、墨菊、香水月季、变色月季,微月等比较好品种的花,在母亲精心打理下,逐渐展露风姿时,就会在不久的将来,遭到路人的染指,你摘一朵,我掐一枝,甚至在半夜被人连根挖走或连花盆一起端走。

后来的后来,实在是无力应对这种无奈的局面,母亲决定除了种点带刺的月季外,再种点比较实用的树。比如可以食用的香椿树,观赏性与食用性并存的杏树。杏树恰巧也是我的最爱。在寒冬过后,一夜春风之后,满树的星星点点的花骨朵就冒了出来,很快就张开了开心的笑脸,满树淡淡的粉粉的,比清冷的梨花多了点妩媚,比妖艳的桃花少了点娇柔,温柔中自有一种风情,风雨之后,落英满地,更有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杏树长得很快,短短几年,就从一人多高长成三四米高的大树,树枝四面伸展,为树下又营造了一个阴凉的世界。杏树第几年开始结果,我已经不大记清了,只知道现在每年夏季,杏子成熟时,满树的果实压得枝条都低垂了下来。酸甜可口的杏子令人尝过以后就欲罢不休。以前是家门口的邻居和过往行人会敲打下一些果子品尝,后来名声出去了,附近的小孩也会缠着家人带着竹竿篮子过来。坐在窗前,听着成熟的果子闷声落地和孩子邻里们采摘杏子的开心笑语,心里也是一种满足与欣慰。可惜,杏子成熟期不长,短短两个星期左右,杏树上就只剩下树叶了,树下热闹的场景也不复存在。

玫瑰和月季是母亲的最爱。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季,隔上几天,外婆总会在邻居家摘下大把的玫瑰送来。那是我童年记忆里对美丽的最初感受。不过玫瑰虽美,只是绽放一个春季,所以母亲种下的都是每月花开不败的月季。六七个品种的月季,渐次开放,将门前小花园点缀的倒也姹紫嫣红。虽然月季带刺,但也挡不住一些爱花人的觊觎。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几株月季在我家门前长成了标志性植物,高高地昂着美丽花冠,远远望去,与老屋相映衬,有着时代的交错感,形成了一道别样风景。

那年,一位画者,在大院门口,遥遥地画下了春季里在老屋斑驳墙体的映衬下,我家门前的美景。而我,则在他的身后,默默感受了别人眼中我家的美丽。

老胡同老街坊

文/袁冬琪

一个秋天的正午,我穿越郑州的繁华街区,去探访一个有甜水井的巷陌,触摸这个古都新城掩藏着的那一抹恬淡历史印迹。

据说,胡同是元朝的产物,源于蒙古语gudum,意即水井,而有水的地方就适合人居住。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作胡同。当年,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

从地铁一号线紫荆山站走出,一路往南,沿东大街西行300米,而后左拐前行。通衢大道倏然变窄,街市喧嚣悄然隐退,抬首处,路牌上“唐子巷”三个字一如古巷般沧桑斑驳,却依然十分醒目。

唐子巷大体为东西走向的胡同,东边起于主事胡同,自东向西到南大街东口,长250米,宽6米。

唐子巷曾经非常有名,主要因为居住的老户有6家,巷子路南有王家、褚家、孟家,路北有沙家、周家和阴家。据说,这条小街原来的名字是“糖子巷”。原来沙家有一个制糖的作坊,生产的糖品就在自家开的“永发源点心店”里卖,在老城区里远近闻名,生意兴隆,因而得名“糖子巷”。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刻下的《创开义巷记》石碑记载:该巷原名叫糖子巷,由于糖与唐同音,唐字系独体字,笔画少而且容易写,所以演变为唐子巷,一直沿用至今。

这6家大户人家有大宅院,房屋多,人口也多。巷子东头有一口苦水井,街上的人都为吃水发愁。王家和沙家出资在街的西头又挖一口井,井水清凉甘甜,巷子里的人家从此吃上了甜井水。

当时,西大街东段、东大街西段、南大街、市府前街、书院街等附近好多条街上的居民都来这里打水。附近一些无业居民便来此井打水,以卖水来维持生计。

唐子巷45号,是曾经的孟家大院。惜辉煌早已不在。

在孟家大院门口,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从院内走出,他告诉我,他们家是这里的租客。小男孩儿带我去见了房东爷爷。老人姓郑,他有多少岁就在这个老房子住了多少年了。郑爷爷在自家的一间屋子中开了一个理发店,这一开就是20多年。“每天不过一两个顾客而已”,话虽如此,老人家的表情似乎很满足。一直在门口听着聊天的孩子插嘴道:“郑爷爷理发可好了,每次5块钱!”

不远处,在一片阴凉地儿,4位老奶奶正兴致盎然地玩着麻将,旁边还有一位观战助威的爷爷。交谈中知道,这5位老人也是地地道道的老郑州,打出生就在这个胡同里。他们说,胡同和他们儿时一模一样,只是许多老宅子都易主了。其中一位老奶奶说:他们的父辈曾经住在这里,如今他们的孩子们也跟随他们住在这里,这里就像一个独立的村落,老邻居老街坊,和睦相处,谁也舍不得离开。

我提出给这5位老人拍照留念,有位老奶奶竟然一口回绝了。旁边的老人笑着解释道:这些年来访的记者、大学生很多,他们都答应将拍好的照片送给老人,留个念想,但是没有一个人回来过……

我明白,那位奶奶并不是计较一张照片。最终,老人们还是答应了我的请求。

一个小时后,老人们接过我刚刚在附近彩扩部取出的照片时,高兴极了。

胡同西端,是唐子巷22号。据记载,这就是曾经的王家大院,和唐子巷其他大户人家的宅子一样,王家大院同样住着很多租客。虽然经过不同年代、不同程度的整修,王家大院依然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于威严和考究中,有些落寞,有些破败。

行走中,突然看见一个小院,门头上赫然用黄漆写着4个大字——“团结大院”,这个门头让人联想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大户人家宅子门楣上的刻字都已经没有了,曾经这里都住过谁,现在又住着谁,不得而知。

时光流逝,几座门楼就这样固守在原地,像阅历丰富的老者,注视着唐子巷人情世故的演绎和时代风云的变迁……

离开岗位的一年

文/人生如水

一场不大不小的夜雨,突降家乡的大地,滋润了家乡干涸的原野,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昌盛,清晨雨过天晴,天格外蓝,不时飘过白云朵朵。明天就是自己离开工作岗位一周年了,所以非常怀念自己曾工作20年的矿务局机关大院,背起相机走进这让我魂牵梦绕的机关大院。机关大院有两座四层楼,一座是40年前建的,一座是30年前建的,几十年过去了大院依旧,只是树木更高大了,花儿更美丽了,但机关里的人却增加很多陌生的面孔,舒兰矿务局鼎盛时期,这里是二道河子最美丽的地方。

一对年龄不算大的夫妇,承包了机关大院,十几年时间,机关大院已经成了大花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离开这里九年了,每次回家都到这个大院转转,拍下几幅照片,作为一种留恋,老两口子总说我是对舒兰局最有感情的人,这篇文章用了三张矿务局机关大院的照片,这样的场景无数次用过,但是每次运用都有新的意境。

这里给我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很想再次穿越历史,回到30年前,可惜人生不能重来,也不能彩排,过往只能是回忆,只能在脑海中闪现。然而我在矿务局的经历,在历史长河里也许会微不足道,就像一片叶子沉入脚下的土壤。所有的生命都会从繁茂走向凋落,沉寂为一抹暗淡的灰黄。如果不能超凡脱俗,就要让生命之花在有限的时空自由地绽放,和所有的生灵一起快乐地交响。即使像流星那样一闪而过,也要在天空中留下自己那微弱的光芒。

离开机关大院,我突发奇想,何不穿越一下大石顶子和小石顶子之间的山路,说走就走,带上我新买的的遮阳帽,一个人出发了。出城、上山,望如黛的远山,更显其伟岸,小石顶子和大石顶子之间。树木高大,小草戚戚,天上的白云,时而如棉,时而如丝,看山花之烂漫,赏玄武之诡异,叹自然之神功。山路弯弯,石块遍布其间,杂草落叶杂陈其中,山上的植物品种繁多,多的叫不出名来。满眼的绿,天然氧吧,深吸一口气,尽览山间清峪之美景。

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确实如此,山路草滑,路径纷杂,一不留神就被滑倒。徒步穿越三个多小时,经历了上山的艰辛,下山的艰难,锻炼了身体,欣赏了山中美景,心胸顿觉畅快如饴,归程路上,忘却了疲惫。其实穿越沧桑,就是感悟生命;感悟生命,才能珍惜每一个黎明,让每个平淡的日子都熠熠发光。

细想,我这一生在煤炭企业的官场磕磕绊绊几十年,仅在文字工作岗位上就有40年,10年的秘书,10年的秘书科长,12年的党委办公室主任,3年的民营企业董事会秘书,退休前的岗位也没有脱离写字的岗位。可谓甘苦自知。有时忙起来,一天只吃一顿饭,半夜三更爬格子更是家常便饭。但苦中也有乐,靠这点墨水,我几乎走遍祖国大地。但我一直是“业务人员”,是个干事的,不是有权的。

去年这个时候,主管领导找我谈话,从七月一日起让我退居二线,离开工作岗位前,最后一项工作任务是办理董事长陪同省长出访的公务签证,时长近一个月,董事长和省长回国后,我的所有工作就此结束,从那天开始再没写过一份公文,没进过一次我曾经工作的办公室,因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已经有位比我年轻22岁的中层接替了我,肯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离开工作岗位,感到一身轻松,犹如长途跋涉的人终于可以歇歇脚了。不再受“机关”的拘囿和支使,一门心事劳作自己的“田园”,虽然依旧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心理上却委实感觉到了“自在”、“轻松”、“逍遥”。因为从来没有掌握过权力,也没有体会过掌权的种种优越,所以没有权力拥有者退休后的“失落”。我举首望天,天上有几朵白云在随风飘游。我低头看地,地下鲜花绿草在翩翩起舞。

时间真快,一晃离开工作岗位一年了,寒来暑往,经历夏天、秋天、冬天、春天,虽然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独往独来,但实话说,尽管提前六七年就开始做了退休的准备,无论工作再忙,也会忙里偷闲抄抄写写,无论是出差还是在家休息,拿着相机穿大街走小巷,为的是退休的时候,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然而,真正离开工作岗位了总是还有不适应的地方,经过一年的不断努力适应,至今还在适应中。

从正式离退休那天开始,我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繁忙紧张的工作第一线退下来, 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人生节奏都突然变得松弛缓慢起来, 本来天天见面的朋友、同事突然疏远不见了;本来天天经过的街道马路也不常经过了;每天上传下达的红头文件不用签字传递了,一种极度悠闲沉寂、无所适从和难以排解的孤独感的心理情绪强烈地冲击着从生命的前台退居后台的我,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我的体会深刻。

退休后去的最多地方是百花园、百木园、观澜湖,主要是因为那里距离吉煤集团较近,虽然不能上楼,但是路过看着那集团办公大楼,也感觉到亲切,因为我在这个最后工作的集团,工作了将近六年。六年的工作场景仍然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六年时间自己尽心尽力工作,未和任何人结怨,未出现过重大纰漏,和一帮孩子们愉快的度过了六年时光,虽然恋恋不舍但是退休是人生必须经过的历史必然,是人生驿站中的必经之路。一年时间我体会:

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与文字工作打了40年的交到,从小就喜欢记日记,参加工作后,绝倒多数时间都是做与文字相关的工作,所以抄抄写写成为我每天生活工作的重要内容,伏案工作的辛苦,也使自己积劳成疾,眼、耳、颈椎都有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用脑,每天不在键盘上敲几行字,就有些空虚。离开工作岗位一年,我还是利用QQ空间这个平台,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自娱自乐。我不是什么才子,也不是什么写手,更不是什么摄影家,写点文字,拍点照片,是我的一种习惯。

尽量去找自己开心的事去做。旅游既能让人开阔视野,又能让人开心,去年秋天一家三口跑了趟日本,在东京、北海道尽情的玩了七天;今年春天又和媳妇飞往韩国,走了韩国济州岛、釜山、大邱、首尔等主要城市。努力做情绪的主人。调整自己的认识,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是调整一切来适应自己的愿望。在寂寞中提起笔来写下人生的光彩,在寂静中创造一些人生色彩。

随时随地走出家门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很重要,每当心灵空虚浮躁时,我都选择回老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亲朋好友,看看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走遍了舒兰矿区的每个角落,和自己同学喝点小酒,吹点小牛,看到他们,我的心马上就会沉静下来。自古以来大自然就被人们赞誉为人类心灵深处的最佳归宿,人在大自然地怀抱里,可以心静似水,平和安稳,和谐快乐,泰然自若。

保持睡眠充足但不过量。媳妇说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沾枕头就着”,睡眠始终比较充足,从来不喜欢赖在床上,总想找点营生,除了上网,很多时间都在野外闲逛。我感觉退休后必须振作精神,拚却最后一把力,用满腔热血用整个生命树立一根标竿,让人们知道:人生最宝贵的并非金钱与权力!

桥儿沟

文/高涛

桥儿沟的名字,似婉约多情的诗人,既非常明确又贴切的表明了地处秦头楚尾桥多连沟的地貌特征,也用一个亲切的儿化音相连,给古街平添了足份的几何魅力。

桥儿沟不像别的古城古街,店铺挨着店铺,店幌五花八门,人如潮水涌来。来这里的人,清静的能听见自己或彼此的心跳。连风也静谧若无,似飘浮而非拂动。一举手、一回眸,一米阳光泻下来,溪水偶尔旋起声响,都能叮咚地吵醒行人的梦……午后慵懒的猫咪躲在屋檐下的墙角打盹儿。我不知,这清澈的白河水,流淌了多少风雨桥头,流经了多少日子岁月,我如流水向前,跟着直觉朝着想去的方向。

古街独特。依山势而建,因两山夹一沟的地貌位置,独特而具不可复制性。加上北接县城,隔临汉江,山、水、城融为一体,遍寻历史也不多见。古街还并存了东西方宗教。随处可见的佛、道教文化,明清遗迹扬名的军事痕迹,和建于1880的唯一一座天主教堂,体现了哥特式建筑和徽派建筑于一体的独有风格,既共存罕见,又像一幅上天赐予的兼容彩卷。2013年桥儿沟被定为陕西省31个文化旅游街区之一,按照“保护修缮、修旧如旧”原则,白河对桥儿沟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再现了桥儿沟独特的“城门、老屋、古巷”。水色白河韵味悠长,独特而魅力,魅得让人心醉,美得愿于此了却余生。

古街古老。房基用古石块垫高,墙壁用古条石砌成,步行街面也用古青石铺就,墙体斑驳,青苔绿痕,似一幅从未雕琢的原始图卷。明清时期白河便被称“小汉口”,桥儿沟更吸引诸多富贵商贾置业兴家。现存街巷的古宅:卫家大院、耿家大院、罗家大院等用建筑见证和记忆了旧日的繁荣。白日里看这些明清建筑,到处的斑驳漆面存着时光的余温,耳畔还依稀响起咿咿呀呀地唱腔,睹物思人,于现代人,古老两字,便在充满历史沧桑感中生出难得的悠悠情丝。置身其间,触摸着烙印老痕迹的古街巷,你会立刻有穿越时空之感,恍恍缥缈,忘身何处,仿若进入了历史,走进了温暖的旧时光。

古街静美。蜿蜒600米共456级台阶,自高向低,曲折迂回,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故事和千万人次的足迹。穿行其间,错落有致的大院,满墙攀爬的红叶,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人生若只如初见”,客栈门前惊鸿一瞥的微笑,打动了人心,遥遥昭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如此时,我在古街的流连。小桥流水,桥通路连,如一幅徐徐展开的自然物卷。让你不由静下心来,细细感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实这里就没有喧嚣人声,也听不见鸡鸣犬吠,一切都是安静的,万物都习惯于安静。人不老也永远不会老,最美的遇见就在当下,水潺潺的流,草木静静的长,人循着安静而来,连脚步都从容舒缓而澄澈。

暮色渐浓,桥儿沟的夜更具魅力别具神韵。红色灯笼布满巷道,一盏接着一盏,泛出红晕,暗香浮动,辉映着黛青色山峦,让稀疏的行人拾级而下,移步换景,呈现出夜的芳华。有人以为夜色绰约失真,或也暗淡了视线,但独处一隅,透过繁杂落尽,你才会真正感受到无须虚伪掩饰,无须矫揉造作,一种真实和原本的自我。人生在世,应该按自己的选择,在真善美与有温度的生活里修行。长巷道,青石板,古院落,溢满了文化的桥儿沟,供品茶,可读书,能谈诗,清幽雅致的环境最适合人沉浸这一份浓郁的静谧里,用内心去感知,用灵魂去探寻前世今生的寄托。

桥儿沟的美,美在古老、美在独特、美在静谧,如莲花般清香醉在人的心底里。你不想去看看?!

乔家大院

文/周永红

生活中的日子,离不开“衣食住行”。乔家大院这一座独具北方民居风格的古宅见证了历史中的生活。让我依稀看到了清朝乾隆、光绪年间的繁华。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光绪年间,占地10642平方米,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呈双喜字型。整个院落为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磨砖墙,建筑工艺精细,处处是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形成了一座有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建筑艺术宝库,被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一进大门,面前是一条长约80米,宽7米的甬道。这叫外跨院,车马可以进入,地面用青条石铺就,迎面是大型砖雕“福德祠”。进入福德祠,旁边是综合展室——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展出的内容主要有:农事习俗、当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仪节、商业习俗、乔家珍品、民间工艺、乔家历史等八大部分。其中,格外引我注目的要算与人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

走进西屋展厅,这里主要收藏的是清末民初的服饰。从大人到小孩,从男人到女人,衣、帽、鞋等品种繁多,一应俱全,样式新颖。在一件男子穿的石青对襟大褂面前,我站住了,这件衣服不但做工精细,质地讲究,而且袖口特别宽大。细问才得知,过去山西民间有“男人看袖口,女人看脚手”的说法,指的是男人穿的衣服袖口宽大表示其有钱、有权、有地位。那“女人看脚手”又指的是什么呢?在一双小小的三寸金莲面前才找到答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结构是体现一个地方民俗地域差异的主要方面,同样是山西,南北不一样,东西也有差别。由于这块北与蒙俄靠近,东北通满,西北通疆的中转地带蕴藏着极大的商机,商业的崛兴也使山西特别是晋中腹地的饮食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商人们走遍大江南北,把各地饮食风味带回了山西,并融入当地菜肴。我们在餐厅展室墙上看到了传统宴席“八碗八碟”菜谱,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可以说山西菜是南北菜系的集大成者。还有山西的面食,更有“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数晋中”的说法。

在乔家大院有一个建筑模型供游人参观。从这里可以知道:山西民居跟我们南方不同,讲究以北为上,所以北边的建筑明显比南边的高大,是当地典型的里五外三、三进四合的穿心楼院,由长辈们居住;南院相对低矮,是二进双跨四合院,由晚辈居住。而且所有的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瓦房主人住,偏院平房仆人住,这样居住符合封建礼教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思想。同时,他们对居住的房屋建筑十分讲究。从模型上可以看到那些歇山顶式的房屋结构,坡度先缓后陡,不但曲线优美,而且设计精巧。这种单坡体的屋顶其意为“肥水不外流”,实际是日常礼法制度下的自我约束,不侵犯他人,自己范围内的事自己解决,也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另外房屋构筑附件的砖、木、石雕,处处不但透露着装饰之美,而且富有吉祥、和谐之意。

在过去交通不发达之前,出远门主要靠步行。晋商也不例外,最初闯关东、走西口,也只是依靠两条腿。在乔家有两辆实物“轿车”,但不是今天说的轿车,它的辕杆、车轮及鞍缠附件都非常精致。轴是紫檀木质地,走起来咣咣当当的清脆响声,以显示主人的气派,据说乔家有这样的轿车11辆,要有11匹同色的骡子,还要有11位精干的车夫,夏天有撑棚,冬天有暖阁,车沿有踏脚凳,车厢有靠背垫,一车可坐三人。在那时,其舒适程度可堪比当今的“奔驰”、“宝马”。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当我从乔家大院出来后,细细回想所见所闻时,才知此言不虚。

那片林海

文/水静莲香

昨日还是雨声淅沥,今天已是晴空丽日,也许老天早料到我们今天要去黑窑沟林场,才这样天遂人意。

黑窑沟山大沟深,是条“丫”字形的沟,青山秀水的沟里面住着几百户人家,土地平坦,丛林茂密。在树木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林场,那里其实是片广阔的林海,林中佳木繁茂,溪流纵横,曾是镇安县重要的木材出产地,现已封山二十余年。林场入口距县城西北约四十公里,初行二十公里是四车道柏油公路,然后拐进黑窑沟村级水泥路,在一个岔道口往左行,沿途住户散落,那最宽敞、房屋最聚集的地方,挺立着镇安有名的百年老宅——刘家大院。

大院门口一块黑色的石碑铭刻着老宅的百年风雨:乾隆四十五年,刘氏祖先由安徽太湖县迁居至此,随着家势不断扩大,开始大兴土木,融山、水、景、舍为一体,规模宏伟,占地六亩,建筑面积五亩,是结合南北文化的典型建筑。现在百年过去,它淡褪了门窗浮雕炫耀的朱红,周围的小洋楼将原本一百多间砖木房的刘家大院湮没得只剩下二十几间了,只有高大厚实的雕花石门柱、门槛和青灰的雕花马头墙诉说着刘家大院曾经的辉煌。

沿着刘家大院向北三四公里就到了黑窑沟林场入口,我们徒步顺着原来拉木料的慢坡土路前行。雨后的青山愈显苍翠,空气格外清新。远离村户的鸡鸣犬吠,空寂的旷野只听见我们的笑语和脚步声。两山之间的树逐渐繁密起来,路越来越弯曲,寂静的林中山泉唱起了动听的歌,树林搭起了林荫道,暖烘烘的阳光透过枝叶间隙把温暖传递给湿漉漉的碧苔,斜射在草丛的露珠上,格外亮眼。我们纵情深吸,吐纳之间尽情享受这天然氧吧,恨不得将林中清新的空气一股脑儿地全部吞进体内。漫步林中,细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溪一潭,抓住精彩的瞬间留作纪念。

爬了约十里长坡,正感觉有些疲乏,身后传来了卡车声,我们向司机师傅打听路程,他说还有十六七里,我们顺势请他捎一程。扒上车厢,师傅一再嘱咐要抓紧扶住。车狂飙突进,我们上下震荡左右摇摆,站立不稳。清爽的劲风将我们的头发和衣服吹得飞扬,心也跟着飞扬起来,一时不知令我们飞扬的是山间的轻风,还是年轻的心。大家叫着、笑着,空气中扬起一片涟漪。

在最陡峭处,师傅为了安全,让我们下了车,我们继续前行,大家在车上兜风观景的兴头意犹未尽。转眼,到了大路的尽头,我们就在溪水边的草地上安营扎寨。同行的一位陕北小伙子用手中的水杯盛满溪水喝进嘴里,惬意地笑着说这是他第一次喝这么好的水,清凉甘甜。叮咚的山泉,像知音的琴弦,弹着优美的旋律,跨过乱石,穿过荆棘,绕过树干,飞越山谷,随地势变换节拍和韵律,时而高声喧哗,时而呢喃细语,自由自在地奔向远方。我们坐在草地上,饮着甘洌的清茶,吃着各种口味的干粮,坐看云卷云舒。了望重峦叠嶂,蓝色的天空飘浮着千姿百态的白云:似鱼鳞,像棉花,若羽毛……或流动,或静然。四周清风习习,树木郁郁葱葱,芬芳四溢,听着涓涓细流,看着满眼的无名小花,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和生生不息。

下午的林海比中午更热闹,三三两两的蝴蝶在空中畅游,翩翩起舞,上下翻飞,时而停顿,时而折返。夏虫不间歇地叫个不停,好像要跟鸟鸣的悠扬一争高低,它们是整个林海的主唱,再和着泉水的哗啦声,以及小动物们在林中爬行的窸窸窣窣声……就像林海里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奏出四季的美妙和生命的绚烂。

姚家大院

文/张慧

清代至民国时期,南院门一带是非常繁华的商业区,许多达官贵人、商贾富豪都在此购置宅院,那阵势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平遥古镇。姚家大院便是坐落于其中的一户宅院。

其实,姚家大院最初的主人并不姓姚,具体是谁已经无从考证。后来,这座宅院被当时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姚文青买下,就是现在所看到的南院,后又续建了北院,南北院占地近两亩,可见当时的气派。南院为三进四合院(五开间),是内宅和待客之处;北院为三开间三进院落,是女眷休息和主人书房之地。南院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样式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风格。北院续建于民国时期,出现了江南园林建筑回形花廊和北方窑洞相结合、西洋拱形窗户和东方手工木雕相映衬的特点,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顺着北侧的木梯拾阶而上,便来到主人的书房。当年主人姚文青曾和于右任、吴宓等文化名流在此议论国事,杯盏交错,谈笑风生。说话间,走出书房站在露天看台上,向北可眺望繁华的西大街,向南依稀望见巍巍秦岭,心情能不畅然?

姚文青不仅是一位有名的秦商(他的生意做到全国各地,远至东南亚),同时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走进这所宅院,你便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人情调。且不说假山嶙峋、花木扶疏的秀美,雕梁画栋、游廊曲折的典雅,青砖灰瓦、楹联匾额的厚重,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片砖瓦无不在诉说着主人的意趣和情怀。姚文青书斋题名为“吟风叙雨轩”,使我想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有名的对联。姚先生是否化用其“读书不忘救国”之意?我也只能揣测。但是姚文青先生对家国的热爱之情确是不一般的。解放后,他将全国各地十七处房产和所有商铺全部捐给国家,只留下芦荡巷这座宅院颐养天年。抗美援朝时期,他又向国家捐赠了八百两黄金,爱国之情可见一斑。

这座被姚老先生留下来养老的宅院最终也难逃厄运。文革时期,姚家大院也像其他的深宅大院一样被抄家、洗劫一空。当时红卫兵在这座深宅大院里吃住一个礼拜,抄家可谓彻彻底底,就连花廊梁柱间的木雕几乎全被拆下来烤火取暖,墙上的砖雕也全被砸掉。“黛玉葬花”、“夜战马超”、“空城计”、“三英战吕布”等木雕、墙雕上的传统经典图案现在也只能想象而无缘目睹了。姚家大院第二次遭遇毁坏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逢城市改造大拆大建时期,许多民宅都被拆毁,姚家大院就是第一批被拆毁的古居民宅。当时所幸只拆了半个宅院,当然这里有个中原委,才使它能有部分保存。而西安其他的名居古宅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西大街以南至城墙根这一片被拆除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姚家大院这座古院孤零零地坚守着它的风烛残年。直到2007年,新的国家文物保护法颁布后,一批古旧民宅才得到了抢救性保护修缮。姚家大院的房舍得到了加固,花廊按照原样重新修建,经过这次整修,曾经衰败的老宅院落终于复现出原有的古朴风貌。

修缮后的姚家大院因为没有供暖设施,再加上地势东高西低,常年积水难以排出造成屋内潮湿使人无法居住,这个院子就多年被闲置了下来。古话说,人养屋屋养人,没人居住的房屋日子久了就会出现问题,这成了房屋现在主人姚云郎先生的心病。姚云郎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祖辈留下来的这座宅院保护好。他告诉我,姚家大院不只是一处私人民宅,它更是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属于个人,它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它里面承载了秦商的历史、文化的印记,需要有人去挖掘和传递。令人欣喜的是,姚家大院现在已是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的文化接待处,同时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文化研究会的活动场地,院子里新添了很多古玩家具,和这所宅院极其协调。这座院子也不再寂寞,经常有三五成群的人来往此地,品茶会友,切磋技艺,给这座院子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

东山镇忆情

文/刘跃进

还没有忘记父母们给我讲故事的情感阶段,岁月一晃,我也成了讲故事的花甲人。

儿时的东山镇,与小伙伴们吆喝着疯玩着比赛滚铁环,从大街东到大街西,也就是大人们抽一根烟的功夫。大街东头就是当年路东北面的江苏省财政学校(即现秦淮中学)和生产酱油小菜糕点的食品厂,供居民生活用的煤基厂(煤基厂最早在原实验小学西面,今万达公馆处),路东南面是江宁县商业局与半机械半人工加工木材的锯木厂。大街西头北面就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江宁县老县政府机关大院,院外西边两间红砖房就是南京城区到江宁县往返的公交站,县政府对面西南角,是中前牙医、中前眼镜之类的私营诊所和门店。

儿时记忆中的大市口,其热闹繁华就如南京的新街口,就如上海的大世界。大市口的西南矗立着东山镇鹤立鸡群的像天安门城楼一样的三层楼建筑,斜对东北面是国营菜场、肉店(即生猪屠宰销售场)、豆制品店等。路东南是房管所的一排小平房提供给居民居住,与江宁县武装部家属院结邻,现在的工商银行为后来所建,也有些年代的了。

大市口往西到县政府大院,除了文化馆、县医院、老邮政局等少数单位和行业,街两边寸金之店基本都为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所有。百货、副食、五金、杂货、药房、修配门锁、白铁制作、文体用品、生活日用品,应有尽有。新宁春饭店、阳春面馆、人民旅社、大众澡堂等等,满足了当年东山镇数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大市口向北数百米,是东山镇的人民大礼堂暨电影院。每当傍晚路灯亮起,人们便三两成群,不急不慌地持单位发的福利电影票对号入座,观看《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等电影,江宁县锡剧团也常常有传统戏剧《穆桂英挂帅》《岳母刺字》等。我们小伙伴没票,就悄悄地拎着不知道有“尾巴”大人们的衣角,检票常常善意地放我们进去观看。

记忆犹深的,是民国时期完美无缺保留下来的老江宁县政府机关大院。院内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外观仍以中国檐口翘角、走道回廊为美,以东山中轴线平列布局,掩隐在古柏青松之间,极尽庄重与肃静。每当秋冬之际,夜幕降临之时,儿时小伙伴们约定好之后,三两分钟进入大院林间,各司其职,有照电筒的,有发现树枝上麻雀的,而武艺最强的弹弓手,必定是百发百中。随着弹出雀落,早已经是几个小伙伴抢着去捡了。当然啦,现在知道麻雀也是益鸟了。只是心里仍耿耿于怀当年的老县政府大院没有了原样,不然肯定是全国稀有的民国时期优秀的建筑文化典范。

儿时我就住在二马路(现东山商业步行街与万达广场)现区武装部地址,当年的二马路主要是印刷厂、鞋帽厂、广播站、居民粮油供应站,民居与私宅大院。记忆中的趣事多多,不觉已白发搔首,今已成了难忘的回忆。那时春节的物资供应虽然没有今天这么丰富,有糖果、花生、瓜子就心满意足了。更开心地是有时间与小伙伴们开心的打弹弓、打火药枪、打玻璃弹子、滚铁环、掼四角、扔空子弹壳、踢毽子、跳橡皮筋、划地盖房子等游戏,真的是尽性尽情地玩过来的儿时。

20世纪60年代的东山镇,在我的记忆之中,概貌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但毕竟时代的变迁阻挡不了变化的脚步,一切都在高速发展中。此文回忆如略有不详之处,还望读者和“老东山”们原谅。

刘家大院

文/刘兴宇

刘家大院位于梁山风景区东南部的刘集村,刘集村为省旅游特色村,背山面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始建于明朝,系明成祖赐建,清“康乾盛世”年间增制廓定。薪火相传,虽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但浩然气势仍存。

该大院是一座具有北方风格并带有完整军事防御功能的古民居建筑群,早溯为汉朝皇家汉苑行宫。城垣逶迤,楼堂瓦舍,鳞次栉比,祥云紫气,钟灵毓秀。整个建筑群包括城垣、住宅、池塘、广场、学堂、祠堂和花果园等,占地六十多亩,计房屋二百余间。城垣和住宅全为青石、砖瓦所建,即高大坚固、又典雅大方。坚固的城墙,可攻可守,察情于十里之外,拒敌于高墙之下。

大院不仅完全继承中国北方民族建筑特点还具有浓厚的鲁西南民俗文化气息。主体建筑群遵循汉代以来“前堂后寝,左右厢房”的传统原则排列,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是刘家大院建筑特色的重要体现。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这种风格的建筑恰似一座迷宫,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大一统的核心思想理念。

大院坐北朝南分三路五进展开,主体建筑除九个大四合院以外,还在主建筑的四面辅以东园子、西广场、南园子、北后花园以拱卫,合风水易理而建。

南大门为正门,门前立有旗杆,两侧有护门石狮镇守。稍后,则是上马台。府门东西三间两层,飞檐垂拱,五脊六兽,三股钢叉,中为广亮大门,兽头铜环。中门两侧为便门。门内设耳房,供门卫与通报人值守。中间门洞内有朝廷御批签,为重点保护之府第。

东园子内辟有学堂,为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楼房。门前为精美绝伦的日、月型浅水池。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西广场:为族人练武和学生上操之地,靠西居中有古戏楼一幢。体现了族人文武兼修的思想。现存一块雕刻精美的大至石约有几百斤重,为练武石,至今保存完好。

南园子是为刘家大院提供日常生活保障的基地。

北后花园:园内亭台楼阁,池馆水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在众多建筑群中有一个重要院落——南大厅院。此院为一标准四合院。院中正北有三大开间大厅一座,左右开大窗,中间有前后门与前厅后堂相连,采用清代建筑风格。特别之处是两扇门能全部摆入墙内,相对增加了门前空间,甚是方便。厅内布置为清代格局。内置八仙桌一张,条几一幅,官帽靠背椅子一对。后墙正中悬有清末重臣左宗棠亲书对联一幅,用硬木阳刻。上联缺失,下联曰:“清诗高画出东南”。扁额为汶上县清代白状元书写的“恭惠效宪”四字。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太极图,配上那些百年之久的雕花床、柜,显得古色古香,现在看来俨然一民俗文化博物馆。厅前廊柱为实木缠金、细纱浆漆。书对联一幅,曰:“山静松声远,秋涛书气香”。取宁静致远,书多气自华之深意。配以廊额东面上的硬木透雕:松、竹、梅、兰四君子图及西面春、夏、秋、冬花景图,和中间的龙凤呈祥福寿图同为精美木雕作品,不失为雕梁画栋之杰作。房顶属北方起脊式瓦房顶,山墙为歇山式,上面两侧各有富贵牡丹花、波浪水纹及吉祥兽装饰,都是精美的砖雕工艺。整个大厅建筑透露出凝重典雅的氛围,此建筑为历代祖先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也是迄今保存最好的建筑之一。难怪北京大学王教授考察后称之为汉民族聚族而聚的代表作,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精华于一体的大手笔。

刘家大院最大特色:虽是一座民居,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是一座军事防御价值很高的城堡。刘家大院除有梁山大寨和寨河保护外,光城墙就有两重。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墙体高7米至10米。内外城各有四门,内城墙四角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外城墙四门是砖石砌成的,其中南门为主门,寨河上有吊桥,外城墙四门上有围墙,墙上有炮眼。门洞为拱形,安装有防火的水槽,用厚木板制作的双扇大门还裹着很厚的铁皮。外城墙东南面和西北面各有一座马面型碉堡,每座碉堡都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可供对外嘹望和射击。中、下两层墙壁上也有密集的射击孔,射击孔控制的角度可以达270度以上。碉堡各层之间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孔,插着空心竹干,这就是各层碉堡之间的“传话筒”,对外防御的时候可以互相联络。

刘家大院不仅对外防备森严,内宅的保安措施更是严密异常。各个宅院都布满了暗道机关,内宅院每个房子即是独立的也是互通的。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

音乐是流淌的美,建筑是凝固的美,大院是主人物化了的心灵宣泄,是心灵的寄托,是理想的精神家园。

刘家大院这片土地上也曾有过许多英雄俊才。

本村刘氏是望族,由江苏沛县以军户迁到梁山刘集村定居,以姓氏命名。梁山一脉始祖刘公讳伯杰,字俊卿,乃汉高祖刘邦五十一世孙。伯杰公乃明洪武三十年(即公元1397年),岁次戊寅科武进士及第,钦赐金陵殿前卫士。明成祖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明成祖又钦赐伯杰公御前待卫,征北宣武大将军。同年护圣北伐,赴东鲁与敌铁铉部交锋。不幸伯杰公为国捐躯,明成祖命玉葬于梁山玉皇山下。为表彰伯杰公,安抚后人,明成祖赐建刘家大院。

十四世祖刘善桂,字蟾宫,武举出身,燕青拳十一世掌门人,以父荫袭军官(其父十三世祖刘从先,太学生出身,曾任山西阳城府训导,有诗文集、哲学学术论文集存世,在清代有重大影响。),后因军功晋副将。曾于清咸丰二年(即公元1852年)主持重修我村三元行宫古庙(有碑文记载)。后又于清咸丰11年2月(即公元1861年)与梁山都司官后集村的马声彦一起主持修建了梁山大寨。筑成的梁山大寨周围约35华里。寨墙用粘土夯筑而成,高5至6米,下宽8至10米,顶宽4至5米,共有18座寨门。墙外是宽10多米,深3至4米的壕沟。起到了防敌与防水患的作用。后大寨1958年被毁。

十八世祖刘洪祥曾化名刘宪邦,于1924年在曲阜与孔子后裔77代衍圣公孔德成共同师从吴伯箫学习过英文,76代衍圣公孔令贻曾多次到过刘家大院、与刘家为世交。他曾经走到刘集村南寨门时,护卫人员说把轿帘放下来吧,他说在我们的家门口放什么轿帘子。十八世祖刘洪祥后来上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曾在国防部任职,后在国民革命军武汉行辕任军需给养官,参加过上海淞沪抗日会战。

燕青拳十六世掌门人刘道功,在第二届国际水浒文化节期间,任梁山武术代表队总教练,梁山武协副主席。现郭庙村东头立有刘道功德教碑一通。

刘清源,现刘家大院主人。从1984年起连续三届被选为梁山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事基层教育工作,曾担任中学校长职务,中学高级教师。1991年9月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山东省人事厅联合授予“山东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996年10月被济宁市组织部嘉奖,成为教育战线上的拔尖人才,教坛名师,被纳入济宁市人才库。

刘家大院自明代始建,迄今已逾数百年而不衰,其间虽历经风雨,但经刘氏历代祖先悉心经营,现今依然基本保存完整,刘家人“忠孝传家远,耕读继世长”。

随着梁山旅游大开发热潮的到来,特别是随着新城区的大开发,刘集村处于核心区域。刘家大院古堡依托梁山环城三重水系和山南平原水库,配合山、河、湖、林、城寨相连的优美自然环境。刘家大院必将成为一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她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是梁山旅游的一大胜景,她的古朴、庄严、典雅,历史的沧桑感和凝重感,将成为来梁游人永抹不去的心缘。

车满为患的大院

文/靳文亚

我工作所在的大院,集中了本区大部分的行政部门。划了车位,早来的能找到地儿,迟来的就见缝插针,通道上也停两行。有的妨碍他人了就退退、进进,左拐右绕,真叫练艺儿。保安死巴了招致责骂,大撒手了会导致“堵车”。他们经常串着各局嚷嚷,哪个号的车挪挪。也充当指挥的角色,让这辆车先停下,那辆车赶紧走,也用手势协助倒车。剐蹭,在所难免,一般不了了之。

我很少把车开进去,不是为了缓解大院的停车难问题,而是出入不方便,更有倒车技术不佳原因。有两次,我停进去,下班后,一看被堵着,不好意思劳驾保安,更不愿自己找线索喊人,步行回家总可以吧,反正不到20分钟就到家了。我很钦佩有几位局长,一年四季步行上班。有车一族们除夏季外,也有很多习惯步行上班的,我只算其中一员。大院外也划有车位,但和需求比起来捉襟见肘。外来办事的,有的无奈违规停车,被拍照、贴条,罚款没商量。每每想到我们工作的大院内外的车,我真的发憷啊。

平遥访古

文/戴益民

对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的向往,一则缘由个人对历史遗迹的偏好,二则缘由心中无法释怀的疑惑,即:经历无数战乱和动乱,还有多少完整的古城古院重见天日?

天色渐晚,火车在黄昏的山峦和隧道中穿行,轰鸣,静默,沉吟,时空的倒错总让人有一种疏离感。数十个小时的行走与跋涉,早已消磨了我对过往风景的阅读激情。从云冈石窟到悬空寺,从晋祠到五台山,从那些耗资不菲的宏大佛像中,我只依稀看到人对神的匍匐膜拜。幸亏有平遥。

在那里,我感受到神灵之外的人文气息。远远望去,一座真实完整的古城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换乘电瓶车从北城门进入,沿着铺着石砖的小路,看着两侧都是古旧的老房子,恍如走进百年前的繁华之城。平遥古城周长6.4公里,外观略成方形,东、西、北面俱直,唯南墙曲折蜿蜒,墙体夯土外包城砖。登上城墙,但见垛堞绵延,楼檐耸峙,方圆百里,尽收眼底。同行的人忙着照相,而我则选择了伫立眺望。是的,面对这迸发着阳刚之气的古城,我只能选择眺望的姿势。它们虽然只是雕花的飞檐和高墙深庭,但那些平凡的砖石、沙土、梁枋,却传承了无数令人肃然起敬的传奇故事……

这里曾是山西的重要商埠和金融中心,大名鼎鼎的日昇昌票号就坐落在这个小城中。离此不到半个小时车程,便是盛极一时的乔家大院。据说,还有一个更出名的王家大院。从那些深宅大院中,走出的是一个个胸怀天下、兼济苍生的商业灵魂。他们是晋商的杰出代表,在贫瘠的口里口外,在遥远的边关内地,一群金融天才们走出了一条通往财富的康庄大道。

我独自一人寻觅到一处无人居住的院落。院子里非常安静,有很多票号简介,居然看到有一处戴姓经营的票号。驻足庭院中,环顾幽黑的屋门瓦舍,我似乎看到当年这里忙碌穿梭的繁荣景象。据史料记载,日昇昌票号历经108年之久,汇兑银两达到12亿两。山西票号最多时达到51家,仅平遥就有票号22家。各总号还有600多家分号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和商埠码头。如此密布的金融商业构架,可以想象当时的平遥繁华到了何种程度。“日昇昌”的后院里,悬挂着光绪皇帝所赐的匾额,那是气吞万里的四个大字:汇通天下。可是仅仅过了100年,“日昇昌”以及山西票号甚至整个晋商就开始走向衰落,战乱、动乱、倾轧、腐败……晋商昔日的雄风渐渐消散在历史的云烟中,后人只能从故纸堆与古城墙追寻他们远逝的风采。

虽然曾经的繁华如今已不再,但别致的古典建筑却处处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平遥古城的街市、商铺、县衙、文庙、民居、学堂、钟楼、佛寺,应有尽有,清一色的砖木平房,立柱横梁,画栋雕栏,飞檐斗拱,石礅木扉。乔家大院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大红灯笼高高挂,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院中有院,院内有园,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古院,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久违的慰藉和安静。目睹这些时间的废墟,斑驳的城墙,我感叹每一次的过往与停留,都书写着一段历史的痕迹,演绎着一串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镌刻着风雨沧桑的烙印。时光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这些大院的主人和他们的后人呢,都流落分散到哪去了?他们后人的后人,会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和今天的我们一样聚首于此,凭吊祖先的繁华盛景么?

离开平遥时天色已是向晚,万家灯火将这座古城装点得朦胧美丽。再见,古城,我还会再来拜访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