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温泉的文章

2023/02/06经典文章

关于温泉的文章(精选7篇)

星夜的回向

接近天空的高原,靠近国境的温泉,贴近灵魂的体验。我就在这里,从不曾离去。

星空浩瀚灿烂,每一夜每个清晨,我都不能停止凝望。刚才大家从卡若温泉开车回到低海拔,在路上见到两只野生狐狸等物种在喜马拉雅山脉间大摇大摆。

萨迦寺5000多米的禅修中心和更高海拔的闭关处很殊胜,午后为萨迦的后藏绘画大师做好了简历,迫不及待地去了禅修中心。白天的庙宇和夜空下就是不一样。

带着懒洋洋镇过瘾的温泉的余香,我们坐在上师朋友家晚餐,热乎乎的面疙瘩,香喷喷的风干羊肉,热腾腾的牛粪取暖,自在在的朋友情谊。我捧着甜茶沉醉着,似乎不知今夕何夕!?

您知道的,我终于来了;您明了的,我的尘世蜕变;您懂得喔,我感受大慈悲。我回归在异乡故国,我不去想尼印,我不去想深圳,我告诉亲人们…现在只有西藏让我更幸福,属于自我,回归灵性。

红尘滚滚,我不慕漂泊。有太多人走的太快,以致于灵魂无法赶上身体,可叹的是,他们并不觉察。近一年,无论走得再远,步伐再快捷,我的身心都不在他乡,我庆幸自己更安定和纯粹……

在这个美好悠长假期结束之前,我在星空下默默祝祷着:愿天下人都有平淡的快乐,平和的幸福。愿我

和我所爱,从此以后没有遗憾!

崇宁堡之夜

文/王国峰

春节期间,大女儿又开车带我去了趟崇宁堡。

爱旅游的朋友们一定都会知道,崇宁堡是山西王家大院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王家大院西侧。崇宁堡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即1724年,建成于1728年,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是王家建堡中最早、规模最为宏伟的建筑群,其地势居高临下,负阴抱阳,气势宏伟。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呈长方形,依坡而建,由南到北,渐次升高,南北长约190米,东西宽为140米,大小院落108座,房屋达960间。从正门两侧开始,建有高高厚厚的四合院墙,东西院墙从南到北配有从正门楼对等的角楼各三座,最北端正中制高点与正门楼中轴对等有一高角楼,居高临下。整个院落飞檐斗拱,错落有致,雄伟壮观。依次攀高的路况,从门楼进院均由石阶完成,其中中轴主巷道由约120个台阶构成,台阶中间石雕描龙画凤,两边石阶每隔一个台阶有对等地灯设施。崇宁堡因探明了地下温泉而被开发利用,形成集观光、度假、休闲、温泉养生于一体的温泉酒店。闲时,从全国各地来此旅游者甚多。

泡过了温泉,吃过了晚饭,夜幕降临,女儿携我登上了城门楼,忽觉眼前一亮——哇!好一个崇宁堡,与白天的感观完全不同。整个院落灯火通明,层层叠叠的四合院落在灯带的包围下棱角分明,金碧辉煌。依次渐高的城墙角楼和制高点正中的大高角楼,形成一座座庞大的四合宫殿,壮美之极。从东城墙南端角楼处往东院的王家大院看通明的院墙,以及十余处闪光的角楼,与崇宁堡遥相辉映,让人恍如到了人间仙境。由城门楼往南眺望,约300米处东西延伸的长长的公路,夜晚在灯光的照射下尤显神州处处安祥,夜阑人静。

我和崇宁堡很有缘分,这几年一有时间就来崇宁堡休闲,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惊叹这里的雄伟建筑,感叹这里温泉带着气泡从身边冒出,更感叹今人的传承。

崇宁堡之夜让我痴迷,让我陶醉,让我自豪。

北温泉

文/马力

前次游缙云山,逢着热天。进到山里,恰能对迎着我的一片清凉怀有特别的留恋。修在坡上岭下的馆舍、彩亭、石桥和寺庙,点缀着山景,更在心头添深了幽静的感觉。

待这回出了重庆,沿着渝南公路又朝山这边来的时候,数载的光阴如嘉陵江水一般流远了。我向车窗外头看,仿佛去见旧相知似的,想从途中画片般闪过的风景中寻出一点熟悉的印迹。我的心落进曾识的山水。

车子一直傍江走着。时而会现出一段江滩,再远些,便是宽宽窄窄的江面。江水在两岸之间流得随意而自在,向前盘出弯曲的弧线,和舒卷的飘云同一种意态。水色发浊。当地人说,要不是刚下过雨,江里才不会流着黄泥汤呢。可是依我的浅见,“绿如蓝”怕只是诗歌里的绮思吧。江上浮着雾,雾里有几只运货的黑色船。长岸多曲折,车子就须常常转弯,道旁的野树又随时一扑,耐看的江景便给遮断了。

路随江转,转了不知多少弯,行抵温塘峡。近山的公路收窄,一侧是断折的山崖,一侧是临江的草树,天光也转暗了。右边那块刻字的白石没有逃过我的眼睛,上次往缙云山里去,就曾瞥见过它。“北温泉”三字依旧凝着那么一种端庄气。这回不再一闪就过去了,一路北行的车子已经在它跟前停定,我可以不用心急地把它端详个够。

此番山水我又来,这中间,好像并没有匆匆逝去的几个年头。

北温泉是一个很大的公园。郭沫若游过的飞雪崖,谢冰莹游过的乳花洞,应该就在近处。可惜我在这里只作稍稍的歇脚,还要赶往江津的四面山那边去。飞雪崖、乳花洞,我哪里有一睹的眼福,不,是机缘哟!就叫我在前人的文字中永留着对那一崖一洞的心仪吧。

临流建起门窗敞亮的屋子。屋前设廊台,可以凭栏眺大江。嘉陵江到了这里,就它流动的样子看,尽是一段平静的水面,况且狭长的一条夹在水岸的两壁间,倒让江峡显得深峭起来。“小三峡”的名字给它,差能适切。郭沫若在《飞雪崖》里说,“河床断面并不整齐,靠近左岸处有岩石突出,颇类龙头” ,“右岸颇多乱草,受水汽润泽,特为滋荣” 。他写的这几句,不能咬定就是我眼前的所见,嘉陵江岸一带的光景,却多如他的摹绘。

我瞧定山上的茂草、丛枝,忽然记起了张恨水。他写《山窗小品》时住过的简陋茅屋,大约就在四近的林麓深处吧。

屋子的讲究,在于把温泉引到室内,沐汤而憩,断非谁家都能做到这一步。更多的池子棋布在户外,好处是可以身在汤池而眼观苍翠峰峦,叫人神思飞越。其境也雅,其韵也悠,不去和东篱酣饮而眺南山的闲逸来一番比较,哪行呢?我坐入一间茶室,品了几盏功夫茶,似从浅黄的茶汤中啜出“清静和雅”来。这四字,本是挂在壁上的一幅法书,犹浸禅家意味。乾隆年间,有个叫王尔鉴的巴县知县,此人能诗,云:“松风度峡泉飞韵,鱼藻含春水织纹。浴罢僧房茶已熟,池边猿鸟自为群。 ”逍遥神意,恰入我心。便是飞雪崖的奔瀑深潭不曾观览,乳花洞的石花石幔不曾赏看,我也无由抱憾。何况还在温泉蒸腾的热气里听了一回南宋将军余玠镇蜀的旧闻,心亦上溯南流的江水飞向合川的钓鱼城。这么说来,我也算没有辜负身前身后的风物。

禅茶一味的老话在北温泉公园里印证得好。从我坐着的这间茶室的窗子看过去,广德寺殿堂的檐角正朝我这边翘耸着。追史,这座古寺是南北朝刘宋景平元年造起的。千几百年下来,若要讲起由这里生出的典故,必也能数出几桩。就说方才提到的钓鱼城吧,为时三十六年的宋元合川之战中,享有元宪宗荣衔的孛儿只斤·蒙哥,中土炮而崩殂于此寺中。生前未能攻灭南宋的遗恨,只能靠四弟忽必烈来消尽了。

一门三殿的格局,照例谨守中国建寺的法式。关圣殿即山门。门前一对石狮,挂着顽憨神气,好像在和圆形的镂花窗棂斗巧。进了门,才瞅清楚,这原是一座穿堂空殿,关帝金身像从前是有过的,哼哈天神也缺了。我对此已不经意,倒是俯下目光,朝着低处的江堤望去。只是不见伸上来的石阶。才明白这里不像磁器口建文帝隐栖的宝轮寺,层阶连着水码头,庙宇因之冷寂。我的视线移向残损的檐头,瓦缝间几蓬乱草正宜对着江天的斜阳。“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唐人李群玉的这联诗,仿似为此境而吟。

接引殿另有一个天王殿的名字。变了的世局,改换了它旧有的模样。那三尊身高过丈的接引祖像不知去处。佛身后站在神龛里的韦陀亦亡。无佛接引,万物成空。也罢。殿后卧着石桥,桥下是方池,池水映着树影。满池的荷花开残了,半挺着几枝枯茎。鱼还在游动,红鳞戏绿漪,一闪又一闪,极自在,宛若也解禅意。两三个尼姑桥栏边闲聊,细气低声。世间一切事再难叫她们起急。

大殿之主,当然是莲台上的如来佛,圆脸丰额,肉髻螺发,穿着衲衣,坐在那里,不减傲然的气度,一脸安静,真不枉对门匾上“妙相庄严”四字。这是一尊明塑。阿难、迦叶永远侍守在左右,两厢分列剃发光头的罗汉,都齐了,恰是十八之数。这些佛菩萨,看尽多少人世风雨!此刻,殿外的日光正照在佛身上。顺眼瞧去,光源是从高翘的重檐和四壁间的空隙透进的。角拱、雀替、额枋,经了太久的时间,颜色逐年地暗了。殿顶和墙壁不相接,刻意留出通敞处,让风常常吹入殿内。这种营造,透光又透风,在多湿的西南,难说不是匠心。当以四字为配:公输天巧。

靠后山坡而屹的观音殿,踞全寺极处。不待深问面阔几间,已先看出它的崇宏。顺着殿廊下的石柱瞧上去,顶覆铁瓦,其色如铜。正脊有彩色雕饰,正是二龙戏珠。郭沫若“铜殿锁龙蛇”五字,道出这座石柱铁瓦殿的气韵。观音殿的得名,全在这里曾供着济度众生的圣观音。慈与悲的功德,使各怀祈愿的男女,远近而来,在蒲团上跪拜。里头有人说话,却没见着那尊宋步云绘图、贺白先塑成的白衣观音像,据传在“文革”中毁掉了。下殿时,阶侧立着一个塔状铁架子,上面凝着残而未尽的蜡滴,花花搭搭,其形如泪。

看过这寺,暗忖,过这种“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禅寂生活,有趣吗?张大千年轻时求佛,由松江禅定寺而宁波观宗寺,而杭州灵隐寺,多少悟出一个道理:既然做了和尚,还争什么意气!在庙里住长了,心里的一些东西,就给消磨了。

寺后山岩上,存宋代摩崖,惜未得览。

这座地处嘉陵江西岸的北温泉公园,是履北碚峡防局长之任的卢作孚先生倡建的。再过十来年,园龄就该满百了。

一汪温暖一生的泉

文/恍如隔世

儿时的冬季似乎要酷寒得多,老屋檐口下老是吊着一串串长长的冰挂,至今想来还是有些触目惊心。想必是全球变暖这只魔爪,把如今的冬天搅动得面目全非;二来大概是乡村岁月的久远,生活条件终是艰辛些,记忆中鲜艳明快的色彩存活不多。

童年冬季的礼拜天,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肩上搭条毛巾(大多次忘了带,或者说不必带),跟在上下屋的伙伴们屁后,到五公里之外的温泉(汤池)泡个澡,就是莫大的幸福和温暖了。

澡堂外的街面上,家家户户都是打豆腐的好手,形成远近闻名的豆腐一条街,黄豆汁儿、豆腐脑儿的香味像我们的童年穿街过巷,恣意游走;最欢喜巷口那个炸油条的小摊,“滋”的一声,粉白的面条儿在油锅里一滚,刹那间遍体金黄,油锅里飘散出来的香味,滋润了迟钝的嗅觉不知多少回。那时便想此生啥也不图,能有个炸油条的手艺,就是最大的幸福和温暖了。如若兴致足够高,还可以到长宁厂转转,翻过高大的院墙,溜进幽深的门洞,兴许还能拣到纸盒、铁丝一类,换来几颗水果糖钱,足以甜蜜一整个冷酷的冬季。

母亲当然也高兴,至少可省下些许烧澡水的柴火。尽管山区,砍柴伐薪还是要出力淌汗的。母亲根本不用担心我们交通安全。乡路细如鸡肠,行不了,也没有车,自行车那时也是稀罕之物。

往事不能絮叨。

当我们欢喜把往事义无反顾地赤裸打捞,摊铺在阳光灿烂的日头下,握在手中的便只有那根水做的绳子了。令人欣慰的是,豆腐、千张一类豆制品基本能做到天天吃,油条倒是不太多见,便是有,也不喜欢它的油腻味重,而毛巾搭在肩膀的澡堂惬意,早已随风而逝。

往事不堪浸泡。

一场久违的夏雨零零碎碎地敲打着窗外铁棚,叮叮当当地舒缓着所有与童年,乡土,温泉有关的梦。远处的群山一而再,再而三地隐入雾气茫茫的幕布,半遮半掩,欲说还休。

七零八落的手指敲打着键盘,吐出黑白分明的文字,竟然围拢成一方厚实深沉的井台,里面汪着一眼暖暖清洌的泉。日夜涌动,生生不息。存放自如,定活两便,足以供你享用一生。人,都有这么一汪温暖一生的泉。身为地道的温泉人,上天格外恩赐,红尘深处,赏你守着一眼生动鲜活的泉,没有那种生活在别处的背离和焦虑。

活一辈子,享两辈子的福。

普沙绒有温泉

文/马尧

从九龙县城出发,翻过终年白雪皑皑的鸡丑山,在白马桥的隧道口转弯,进入的就是普沙绒的地界了。沿河而下,陡坡上,悬崖边,杜鹃花热烈绽放,红的粉的紫的,宛如云霞。温润的河风拂面而过,柳树、白杨已经长出了新的叶子,枝条摇曳,望去,是晃眼的翠绿。

路蜿蜒进入丛林,颠簸中,可见头顶的蓝天与缓缓移动的树影,天是纯粹的蓝,偶有无所事事的白云浮过。路在前方断断续续,坎坎坷坷,行至穷路,需要一行人费心尽力推车而前,尽管劳累,眼前的景致却是越来越美,苍松翠杉成片成片地蔚然挺立,浅绿飘逸的松萝悬挂林间。

到达一处草甸,依旧枯黄,牧民的小屋空着,篱笆松散,几头瘦削的牦牛低头在草丛中嗅寻,或许已有萌发的嫩芽,让它们欲罢不能。天边的云雾散开,神山显露真容,巍峨峻峭,白雪覆盖,圣洁庄严,雪山脚下,应该就是我们要抵达的温泉吧?然而还是走了很远,好在阳光足够温暖,一行人有说有笑,倒也不觉疲累。

抵达温泉,已是正午,远远望去,绿树葱茏,碧水清幽,暖阳下可见几处热气腾腾,空气里弥漫的是硫磺的特殊香味。走近,空谷寂静,只有溪水从高处倾泻,路遇岩石的阻挡发出的潺潺声响。

安营扎寨,简单午饭过后,男人们去林中捡拾菌子。女人们换好衣服,去享受温泉的润泽。此处的温泉池子有三处,半山腰那一处,掩隐在林间,之间雾霭袅袅,据说这眼泉对眼疾特别有效。陡坡上那一处,及其洁净,荡涤心灵,从前只有品行洁净的出家人才可享受;而平坝里这一泓,可以祛风除湿,是治病救人的良药。

我们选择了陡坡,沐浴身心。水池径仅有十余米,泉水清澄,在暖阳下波光粼粼,池底的沙石清晰可见,水不深,坐下来恰好可以淹没脖颈,池中水温不近相同,冒出水泡的地方,那是热水泉眼,时不时冒出的热水足以灼伤皮肤,幸好还有池边木槽里流出的清凉山泉来中和,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对温度的耐受来选择不同的位置,也可以用手臂轻划水面来调节温度。温泉的暖意很快到达四肢百骸,每个毛孔都得到了滋润。天空在眼前湛蓝,远处的雪峰或如冷峻肃杀的勇士,或如娉婷婀娜的少女,雪峰下的山崖岩石嶙峋,形态各异,阳光照在脸上,有些热辣辣的疼痛,斜躺在水里,昏昏欲睡。坚持到日落,饥肠辘辘,方才恋恋不舍起身。

木琼是善良贤惠的木雅女子,麻利穿好衣裙,来到帐篷里,和面,剁肉,调馅,一气呵成,也不要我们帮忙,火苗舔舐锅底时,一排排玲珑的包子已然安放,十几分钟后,芳香四溢,揭开锅盖,白胖多汁的牛肉包子出笼,男人们此刻也收获归来,所有人围坐,就着甘冽的普洱清茶,品尝着包子。

正吃着,远远走来了几个人,说是来此处赏景的游客,他们拖运行李的拖拉机陷在泥地里了,男人们扛着斧头铁锨就跟他们去了。傍晚,寒意四起,我和木琼又走向温泉,哆哆嗦嗦脱了外衣把身子浸进水里,很快被融融暖意征服,远山近坡渐渐隐没在夜幕里,只余下暗淡的起伏的曲线,星星出来了,在夜空里半明半昧,流云时现时淡,变幻莫测,把头枕在石上,任身体氤氲在温泉里。周围很静,只听见水流淙淙,人声嘈杂,原来是男人们接应游客归来,在帮着他们搭帐篷,黑暗里手电筒的光错擦穿射,与宁静幽暗雾气弥漫的温泉池恍如隔世……

夜深了,寒气袭人,我们围坐在火炉旁,男人们和游客谈天说地,女人们窃窃私语。仿佛要下雪的样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和木琼也共饮一杯,不过不是美酒,而是野生蜂蜜配着滚烫的泉水,竟然蜜甜中带着一股芬芳的奶香味儿,回味无穷。

帐篷里很温暖,一夜无梦,睡得香甜。早上醒来,只听得帐篷顶上沙沙作响,拉开门帘一看,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都是雪,山,树,石,水,整个囫囵包裹在棉花团里了,天空里还在可劲儿落着雪花,混沌一片。起身找木琼,她又浸泡在温泉池了,戴着花边的帽子,整个人没入温泉,如盛开的花朵。我也去她身旁浸泡,我们微眯双眼享受温泉的洗礼,雪花漫天飞舞,飞到裸露的肌肤上冰凉一片,水下却是炙热的宁静,冰火两重天,别样的感受,男人们体贴地送来早餐,让我们抓紧时间多泡一会,说是今天必须下山去,昨晚那拨游客的拖拉机还陷在泥地里,雪那么大,要护送他们安全离开。

雪没有停的意思,纷纷扬扬,无心耽搁,于是换衣收拾,走路下山,找到那辆埋在雪里的拖拉机,一行人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推拉举搡,好不容易弄出了这个家伙,放上行李,继续往前走。一路都是雪,枯枝残叶都已披上新的妆容,洁白无瑕,晶莹剔透,古人真会造句,“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说的就是这样的景致吧?

走走停停,耽搁很久,终于到达乡政府,天已晴朗,路旁杜鹃依旧盛放,一如来时。吃罢晚饭,男人依旧忙碌,深夜才归,想起木琼在温泉边说的话:男人要出门去做自己的事情,女人只管好家庭,安心的等他们回来就好……这个智慧的木雅女子,教会我温和与等候,相守即是福分,不必剑拔弩张。

天明,我将与这群人道别,独自踏上归途,虽不舍,但不惆怅。

沐浴瑶池宫 心安是吾乡

文/禹都笑笑生

当你抚摸我每一寸肌肤,

当你浸入我灵魂的深处,

那是一次温情的拥抱,

那更是一生相恋的开端……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禹都。

夏县温泉,你将我对故乡的眷恋热情洋溢。踏遍山外山,觅遍水中水,多少次将你长长回眸。欲问心安在何处,你这里风景独好。你注定是禹都儿女别在胸前的一枚徽章,沉淀在心中的一种情结,挂在嘴上的一种荣耀,更是别人的一种羡慕,抑或嫉妒罢了。

名可名,非常名;居可居,非常居;水可水,非常水。

夏县温泉,你是镶嵌在中华民族龙脉中条山麓的璀璨明珠,坦坦然然地从大地的心底涓流出万般柔情。

“天赐千载泽,池贮四时春。善洗身心病,蒸销眼耳尘。”道光年间的诗文,一百多年的义务广告,是对这泓“华夏第一药汤”的崇尚与敬畏、礼赞和许愿。四季恒定的温度,沁人心脾的芬芳,给人回归自然的感觉,给人皈依母亲的魅力。你用真诚的爱融化世间的污垢,你用温暖的情驱散世间的冷漠。

“湖光水色丽影,银湖瑶池天堂。”这是上苍神灵对夏县人的特殊恩泽,是中条地母喷涌的乳汁琼浆,是大禹治水淌下的瓣瓣热汗,是娇女盼夫归的泪如泉涌。夏县人有着“暖沸肤添润,云蒸气自香”的享受;有着“天赐汤池福泽延,沐身健体寿添年”的安逸;有着“温情真爱一生养,泉润心花绽笑颜”的舒适;有着谈起家乡时的“不慕天池鸟,甘做夏县人”的眉色飞舞。一颗心可以安顿的地方就是故乡。心安此处,才是生命可以托付的归属。当我们心为形役的时候,有几个人能意识到你回归的呼唤?

夏县,古称禹都安邑,蚕丝的故里。相传西亚客商慕名来到丝绸故里——禹都安邑。驼铃声声,千里风尘,不辞迢递过关山,纷纷来到这华夏第一都。随行而来的胡女们自然想洗掉大漠尘垢,浸泡这神水药汤后,顿时发现肤如凝脂,艳比往昔,竟不愿归去。从此美丽的胡姬落户在这人间仙境。胡姬啊,你从丝绸古道走来,你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形象使者:“芙蓉不及美人妆,瑶池风来珠翠香”、“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怎能不撩人心怀,又怎会不惹人向往呢?

这也许是春回大地之源,这也许是秋归人心之水。相传,远古时这里是方圆百里的湖泊,湖水像银子一般耀眼,像玉石一样迷人。洗浴后的小伙子更加健壮,姑娘更加白嫩。曾经有几位仙女翩然飞翔,降临人间,拯救民生维艰。绮丽与勇敢将苍莽驱逐,美丽与善良为开化引航。她们的汗水滴在了湖里,化作了大自然最纯真的体温——一汩汩暖流在缓缓流淌。她们太累了,就在这暖泉里欣然沐浴将水花激荡。不信你掬起一丝泉水掠过鼻端,仿佛可以嗅到仙女的体香;不信你卸掉衣物感受泉水的温度吧,那真是仙女为大自然献上的玉液琼浆!用什么表达这种心境呢?圣洁中将心扉敞开,把温暖与感动默默贮藏……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乃生命之源”,水在天、地、人之间流畅地诠释着天人合一的大智慧。

商代专司卜筮大臣巫咸,每上瑶台观天象,必浴山下热汤以表敬意。此古热汤即夏县瑶池温泉,由此开后中国五千年来洗浴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

夏县瑶池温泉,东倚瑶台,西临涑水,南依黄河,北通尧庙。春迎瑶台花香,夏纳涑水凉风,秋品大河渺远之化境,冬生尧舜高洁之远志。浴后临窗,绿荫深处有鸟鸣相伴;亭台置酒,浅斟慢饮望天际飞鸿;人生浮白,三五好友畅人生之乐。

夏县瑶池温泉,以大地的恩赐体贴来宾,以母亲的体温感悟人生。

一篇《瑶池赋》,一份慈母情,孵化一汪神水药汤。悠闲,安适,人情味。沐浴瑶池,快意人生。

一个休闲的品牌,一个环保的品牌,一个人居的品牌,一个养生的品牌。恰如着名书法家徐文达赠诗所云:“温泉潺潺浮瑶台,造福一方疾人来。摇摇依仗行将倒,愈后留印大步开。白衣借水华佗术,抑骨优皮振神态。”

在这里,少了城市的喧哗,多了原始的诱惑,少了工作的繁忙,多了亲情的温暖。看着绿,玩着水,吸着氧,闻着香,听着道,一壶酒、一段曲、一盘棋、一钓竿、一柴杖、登山赏水,参禅悟道!尊贵而不奢侈,清雅而不孤独,离尘而尽繁华,隐居而不隐身。

“有汤若此,人生足已。”当温泉水汩汩地涌进浴池,当空气里飘散着花香,也许在您小心翼翼的踏入温润的池中时,那种暖流会在瞬间升腾,幸福感和满足感也会随之而来。

当文人墨客来这里,恍入世外桃源,窗含中条千层绿。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坠入思古之幽情?把酒临风、赋诗作画,品茗论道,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当丽人红颜来到这里,如花之美犹如置身天然美容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温泉水滑洗凝脂,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活出真精彩。聪明美丽又风趣,青春永驻乐无涯。

当乐界名流来到这里,高山流水有知音。与天籁之声相应和,与百鸟齐鸣相酬韵。此曲只应此地有,他处能得几回闻?

当凡尘俗子来到这里,置身这玉液琼浆,如同婴儿睡在了母亲温暖的胸膛。那情景虽然不是一次完美的分娩,但哗哗的水声,就像母亲在亲切的呼唤。在这返朴归真的触觉中,在深邃和浅薄的落差中,悉心感受谛听,就能理解了她的内在气质,就能够参悟她善良的心肠,就足以让灵魂得到升华……

结庐在此间,心远地自偏。这样的雅景,怎能不和谐!这样的诗情,怎样能不令人陶醉!

那温暖的相拥,哪怕一生只有一次,也足以忘怀一生的忧戚。

沐浴瑶池宫,心安是吾乡……

汤家家的汤

文/马浩

南京江宁汤山温泉与北京小汤山温泉、鞍山汤岗子温泉、南溪温泉,号称我国的四大温泉,而汤山温泉居四大温泉之首。汤家家便是汤山温泉景区中的一个自然村落,因家家都有温泉汤池,故称汤家家。

作为一个自然村落,汤家家无疑是精致的,精致得近乎小巧且玲珑,像一幅水墨画。村子斜倚在山坡上,远山一抹淡淡的墨痕,粗粗细细的点线勾勒着白墙青瓦的屋宇院落,浓浓淡淡的笔墨渲染出花木的神态,留白处便是九曲回肠的巷道……事实的情况是,眼中的情景,太阳花、格桑花、柿子树、杏树、无花果、枇杷,在道旁、在门前、在院后,把汤家家装点得明静清爽。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汤家家人靠的是汤山的温泉。一般情况下,景区人满为患,到处是车水马龙,人群熙攘,纷乱嘈杂。到了汤家家,却没有如此感觉,来此泡温泉,进门入户,便再多的人,也不显得喧闹,“清净”二字,是来此地最大的感受,步入这样的环境里,人似乎一下子也变得安静了,不知今夕何夕。

如果没有村子两边的停车场,或以为这儿就是一个安静的山野乡村。看着停车场泊着满满当当的车子,便知这个小村子吸纳了多少游人。有如此多的游人,村子竟然平静得像水波不兴的湖面,足见汤山温泉水的魅力。

汤山温泉,在地下默默地沉寂着,或有一天,汤山的先民无意间发现了它。天然水,一般都是冰冷的,谁见过滚热的汤水,也许先民被它惊吓到了,惊恐万分,不知所措,当其小心翼翼地告诉乡人他的发现,乡人们试着使用它,温泉水的好处,便慢慢地显现了出来,一传十,十传百,温泉就有了名声。时间到了南朝梁代,有位太后得了皮肤病,御医用遍的方子,都药不对症,后来,听说汤山温泉的泉水可以治皮肤病,便命人快马前往汤山取温泉水,太后用汤山温泉水竟然治愈了她的皮肤病,汤山温泉便被皇上封为“圣泉”。圣泉名称横空出世,汤山温泉似乎成了上流社会的专属了,民国时期,汤山曾是蒋介石的“行宫”。

凡事都讲究个机缘,非但对人,物亦以然。天然的汤山温泉,因其不平凡的际会,沉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让它流到如今,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一股泉流。

汤家家,家家汤。汤家家这个名字起的太妙了,汤山温泉不仅仅属于南京江宁汤山,更是人类的财富。汤家家人似乎看到了这一点,汤家家人在村前修建一条公共的“流泉廊”,免费供游人在此泡脚。泉流水道成渠,渠上筑廊,廊为木结构,远观如广场景观,实则供游人泡脚遮阳避雨。

坐在“流泉廊”泡脚,水清如空,汤水烫人,见廊下人头攒动,莫名想到兰亭修锲,曲水流觞。在汤家家的“流泉廊”,一年四季,任何时日都可呼朋唤友来此,想冬雪飘飞,召集好友若干前往,泡汤流觞,雪花漫天纷扬,泉流冒着白茫茫的雾气,天地混沌一片,想想都觉得美得不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温泉引流入户,是汤家家合理利用天然资源,使温泉为老百姓创造财富。在公共场所建造汤池泉流,温泉,与清风明月一样,是大自然的馈赠,无需花钱买,便是家家汤,人人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