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乞丐的文章
关于乞丐的文章(精选10篇)
爱心的方向
文/晓梦知寒
刚打开QQ,第一条信息是一条群短信,说的内容大概是一张网传女孩被拐照片是假的。
这让人哑然。这种事情也太无聊了吧。我们在做爱心接力棒,却是在传播一个不存在的事实。
我又想起昨天的捐款箱。昨天晚上,终于到M吃了久违的冰淇淋,顺手把找来的零钱放入捐款箱,上面明确是为需要的儿童献爱心。
会把钱投进去,是因为不久前我看了一文章,文章上面写的是佛寺的捐款箱和超市的捐款箱对比相差太多,大意是在批评人们敬佛不事人。看完我也觉得有理,但是,我又反省下自已,为什么在一些号召下的公益募捐可以慷慨解囊,对于那些放在收银处的小箱子却从不理睬?
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不信任。
因为我们不明确资金的流向,当然,要谈起这些,牵扯的问题又是我们所无法解决的,因此,本能的,我们也在保护自已。香客事佛,我想,并不是每个人求的都是心安或是祈愿。多年的文化积淀,佛也是善的一个符号,也有小善人家,在这里寻找爱心的方向。
我又不禁想起昨天早上的天桥。昨天出门的第一份钱,我是给了一对乞讨的老夫妇,婆婆躺在路面,公公拉着二胡,我就莫名其妙地被感动得一踏糊涂。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可提的。我最郁闷的是,从火车站一路下来,我看到了无数的乞丐,手中都拿着乐器,在那里低吟浅唱,在明发的车站旁,竟然还有4个老头子的大合奏。我小数了一下,昨天遇上的,拿着乐器乞讨的乞丐,居然多达9人,而且全是花甲老人。就小小的一个圈子啊!我要怀疑他们是团体培训过的了。
昨天估计真是考验爱心的日子,就连报题时,小任的监控稿也是在“义卖”的聋哑人。结果,大家一致认定的结果是,不新鲜,假的,变向乞讨,没啥意思。
现在,做什么都要包装,连献个爱心都要防止被无数的外衣所欺骗。人活着可真累呀!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一篇文章,上面写的是一个岛国,没有乞丐,为了要培养小孩子的爱心专门引进有才艺的乞丐。那时觉得,这个世界可真美好。现在的现实是,有了才艺的乞丐却给了我困惑,到底要如何教育下一代?
人可貌相
文/乔兆军
古人常有“见貌识人”之说,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修养、境界、胸怀、见识与作为,大都可以从一个人的面相中看出些来。
金庸《鹿鼎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名士查继佐看见门外站着一乞丐避雪,这丐者身形魁梧,骨格雄奇,只穿一件破单衫,在寒风中却丝毫不以为意,料定此人必是非凡之人,即邀乞丐进屋与之共饮,临别又赠其银两与棉袍。后来查继佐因文字狱受牵连,有一要人在朝中大力周旋,最后查继佐免于一死,原来救他的正是这位乞丐,不过他现在已做到了广东水陆提督。
我有一个在反扒大队工作的朋友,他抓小偷,一抓一个准。我问他,那小偷脑门上又没写着字,你怎么就看出来了?朋友笑着说:“我会相面啊,所谓‘贼输一眼’,小偷的目光是游离的,四处寻找下手的目标。还有擅偷摸者,大多瘦小、狡黠,每动邪念,必贼目一次,长此就形成了鬼祟相。”
蔡澜有一篇文章,也讲到人是可以貌相的。他说,獐头鼠目的人,好不到哪里去。大老板身边拍马屁的一群人,知识高不到哪里去。样子普通,但有股灵气的女人,最值得爱。自命不凡,高姿态的女人最无趣。
曾国藩《冰鉴》一书中有识人的要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宇,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其实一个人无论相貌如何,内在修为最重要。一个面相不佳的人,能用知识、仁慈、爱心、宽容、教养等美德养心,他的面部表情一定是舒展而顺眼的。反之,即便容貌美丽者,也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唐朝裴度年少时偶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他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有饿死的横祸,劝勉他积德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他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裴度前后脸相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不断修善、断恶所致。
橡皮筋上的生活
文/乔迪-香港小Q
我一直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伸缩性极强的人,可高可低,可长了短,像皮筋一样,弹性极强。这是一种能力,一种让任何人都拿你奈何不了的能力。因为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和地位,你永远能找到自己合适的长度,处在恰当的位置。不只做人,生活也一样。我也喜欢用橡皮筋比喻生活。
前几天去大连找一个大学时最好的闺蜜,曾经在校园我们经常晚上在宿舍阳台放着音乐谈理想谈人生,一谈就是3年。现在,她带着妈妈给的一万块钱,辞了第一份工作,两手空空去大连,人生地不熟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找到了大连电视台的工作并租到一个室友都极nice的房子。她说她在跟大连谈一场恋爱,这段时光是她毕 业后最开心的一段日子。
大学时我们经常聊自己以后想去哪个城市,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一致认为会成为“欲望都市”里的city girl,生活在繁华的都市,租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寓,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身边有一帮靠谱的朋友在你需要时会义无反顾的出现。每当下了班,都可以约着大家吃晚餐做瑜伽做spa,吐槽工作和男友。好像不管这一天的工作是否顺利,遇到了多少糟心事,都可以抛诸脑后,或是当趣事跟朋友吐槽调侃,一笑了之。我很喜 欢这种生活状态。这是有弹性的生活,会让生活变得多元立体,毕竟我们是在过日子。
“过日子”是什么?为什么用“过”?大概是“过”作为一个动词,它代表了一个过程。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我们在过的每一天构成了日子,那么现在的每一天 都变得异常重要,所以归根结底是要把现在的每一天过好。一天里面可以包含多少元素?只吃饭当然不行,要有工作,要有逛街买漂亮衣服,要有做指甲,要有跟朋 友聊天聚餐,要有跟家人的相处,要有独处的时间。这样立体化的日子“过”起来才有滋味。这种过程是要在一生的时间里持续进行的,围绕一根主线上下波动,保 持一种平衡。而非忽上忽下,急剧骤变。
可是人往往走着走着,就会忘记曾经的目标。成为“港漂”一族后,是真的体会到了“漂”的感觉,“漂”到有时候都忘了是在生活。这种不接地气的感觉我是喜欢的,但跟橡皮筋道理相同,不能一直绷着,所以我去大连寻找地气。
在大连吃烧烤喝啤酒,啤的不够上白的。听着旁边桌几位喝多的男士脱了衣服光膀子吹牛,说着熟悉又搞笑的东北话;去KTV唱歌,唱着大学时听的非主流和凤凰传奇,几个人手舞足蹈吃着鸭脖子爆米花高兴了就碰一杯;在家等闺蜜下班晚上约着去吃大锅菜看电影。那几天就好像一下把我从梦里拉回现实,甚至连“活着”的声 音都在变大变响。
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有一本书叫做《当下的力量》,大概是说:层经,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有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 球帽,对陌生人说:“给点儿吧。”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 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陌生人坚持:“打开 箱子看一看。”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故事中的乞丐代表了那些没有找到他们真正财富,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的人。即便已经拥有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他们依然在四处寻找欢乐、成就、安全或爱情的残余,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这些东西,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
“港漂”这个名词代表了努力,奋斗,追寻。这往往会带来对未来的焦虑,和机械的生活。大连之旅是在唤醒我生活本真的快乐,有时真的不用那么拼,那种顺其自然的接地气的生活往往最能够带给人心灵的平静和愉悦。
这篇文章献给那些在外打拼奋斗的青年们。如果你们觉得最近皮筋拉得太紧,请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吧。钱总会有,可这一天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流浪的钓客
文/龚本庭
爱好摄影的朋友让我欣赏他拍摄的一组摄影作品,其中有一张名为《钓客》的作品吸了我的眼球。
照片中一个头戴破草帽,身披破烂衣裳貌似乞丐的人,竟然拿着根漂亮的钓竿在小城的护城河边钓鱼。而远处,却是喊着号子奋力划龙舟的人。这一动与一静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这张照片,我当时立即就想起了唐代诗人薛能的一句诗:“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其实钓客的身份你不能确定就是乞丐,乞讨为生的人才能称为乞丐,因为这位仁兄在静静地钓鱼,我不知道他是否有过乞讨的举动。
护城河是禁止钓鱼的,我记得河中是竖了许多警示牌的。虽然傍晚总会有些偷钓者,那毕竟是偷偷摸摸的行为。大白天像他这样如此招摇地在此垂钓还是少见,也许无知者无畏吧。他的那根钓竿看样子是随身携带的,携带钓具去乞讨或者流浪,都是件有违常理的事。对他而言,也许钓上的一条鱼就是他的晚餐,也许某个桥洞就是他的栖身之所。但他为何漂泊,有没人牵挂着?这些我都无法面对照片去询问。
后来我专门去过钓客驻足的地方,可惜没见到他。他可能已经漂泊到了另一个城市,在某个城市的小河边静静地垂钓。一个居无定所的人,对生活如此地淡定,且有这份闲情,这才是我真正佩服他的原因。
我不善钓鱼,主要是没那个耐性。要我半天一动不动地坐在河边钓鱼,那我倒宁愿坐在树荫下数蚂蚁。但我身边却总是不乏爱钓鱼的朋友,以前的一位邻居,就深爱钓鱼。他每次钓完鱼回来,都会送我们几条,要是哪天钓的鱼多,他心情好了,还会亲自下厨整几个菜,邀我们喝喝酒。只可惜后来由于居住条件改善了,大家都住进商品房了,防盗门在防盗的同时也将我们的友谊挡在了门外。虽然联系少了,但在一起吃鱼喝酒的快乐时光还不时闪现在脑海中。同事如莲的丈夫也爱钓鱼,每次回来都大谈钓鱼的快乐。有时他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仍一路欢歌,他说:“鱼不上钩是鱼的事,我却钓到了一天的快乐和一夜的安睡。”我吃过他送的鱼,可能是野生鱼又特新鲜的缘故,鱼汤的香味弥漫在口鼻之间,让人久久难忘。
还是说那流浪的钓客吧,在流浪途中还有垂钓的心情,也算活得潇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常人难以期及的境界他好似已经达到了。
但也说不定,也许人家就根本没流浪或者更不是乞丐,而只是换一身装束在感受生活呢?但愿如此吧!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文/甜甜Q553210300
从前有一个乞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总要乞讨一些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那么一点米。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打算弄个明白。
一天夜里,他悄悄的躲在一个角落看着他的粮食。结果,他看见一只大老鼠来偷吃他的粮食。于是他很气愤,就对老鼠喊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突然,老鼠说话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乞丐问老鼠,这是为什么?老鼠对他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佛祖好了。
于是,乞丐下了决心,要去西天向佛祖问个明白,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此命运?
乞丐第二天就出发了。他一路乞讨,走了好多路。有一天,他好不容易赶到天黑才见到一户人家,便上前敲门,出来一个管家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讨点饭吃。正好员外出来看见了,就问乞丐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赶路?乞丐就说了他的命运,说要去问佛祖一个明白。员外听了赶紧把他请到屋里坐下。给他拿了好多干粮和一些银子。乞丐问这是为什么?员外说明缘由,他说他家女儿都16岁了还不会说话。拜托他去西天帮忙问问佛祖,是什么原因?
员外曾经发过誓说谁能让他的女儿说话,她就把他的女儿嫁给谁。乞丐听了觉得反正都是去西天,我就顺便帮帮他去问一下佛祖也好,于是乞丐答应了。
乞丐又走了许多山路。走到一座山上看见一个庙,就进去讨水喝。看见一个老和尚拄着一根锡杖,很老的样子,但很精神,老和尚给了他水喝并且叫他休息一会,遂问他要到哪里去。乞丐说明去向,老和尚赶紧拉住乞丐的手说,拜托你一定帮我去西天问问佛祖。我都修行了500多年了,按说早该升天了,为什么还飞不起来?于是乞丐也就答应了这个老和尚。
再往前走,又过了许多沟沟坎坎。乞丐来到一条大江边上,江里没有一条船。乞丐着急了,这可怎么办?怎么过去?乞丐哭了起来说,难道我的命就该这么苦吗?突然,江里一个大老龟浮出水面。老龟说人话了,问乞丐在这里哭什么?乞丐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老龟对他说,我都修行了1000多年了,按说早该成龙飞走了,为什么还是一个老龟?如果你去了西天能够帮我问问佛祖,我就把你驮到对面。乞丐很高兴的答应了。
乞丐又走了不知多少天,可是怎么也见不到佛祖。乞丐纳闷了,心里想到,佛祖到底在哪里?西天按说早该到了啊。乞丐很伤心,于是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突然佛祖出现了,乞丐很高兴,佛祖问乞丐,你这么大老远来这里一定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来问吧?叫化子说,是的,我要问几个问题,希望佛祖能够给我说个明白。
佛祖说好啊,不过有个条件,你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人问三个以上的问题。乞丐答应了,心里想到,我问哪几个问题?
乞丐觉得自己的问题太不重要了,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了很不容易,它的问题应该问问。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也很辛苦,他的问题也应该问问。员外的女儿很可怜啊,不能说话怎么嫁的出去?他的问题也应该问问。
于是乞丐毫不犹豫的问了第一个问题。
佛祖告诉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才变不成龙的,它的龟壳里有二十四颗夜明珠在里面。如果它把龟壳去了,就可以化成龙了。
第二个问题佛祖回答,老和尚整天都拿着他的宝贝锡杖,心里整天记挂着,他的锡杖是个宝物,用它在地上一扎,地上就会有清泉出现,如果老和尚舍得扔掉那个锡杖,他就可以升天了。
乞丐很高兴,又问了第三个问题。佛祖回答,如果哑巴女孩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突然佛祖不见了。
乞丐觉得自己的事也没有什么,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就赶紧往回赶路。乞丐来到那个江边,老龟已经算到乞丐该回来了,就急着问佛祖是怎么说的?乞丐说,你先把我度过江去我给你说。老龟把乞丐度了过去,乞丐说了缘由,老龟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乞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就把它送给你了。于是老龟马上就变成龙飞走了。
乞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佛祖怎么回答的?乞丐说了缘由,老和尚一听非常高兴,于是就把那个宝贝锡杖送给了乞丐。老和尚马上就腾云飞走了。
乞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大姑娘大声喊道:那个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员外也跑了出来,他很吃惊他的女儿怎么突然会说话了。乞丐说了佛祖的话,员外非常高兴就把女儿嫁给乞丐。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为别人着想,一定就有人想着你,这就是因果,这就是规律。
---后记:这是小时候妈妈讲过的一个故事。也许你听过但能领悟的有几人?
QQ:553210300 广交好友
好壶难得,知己更难求
文/江爱涵
传说很久之前,有个非常喜欢喝茶的财主,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无论贫富,只要来,他就吩咐下人好生招待。
一天,财主家门口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不言讨饭,只说来讨碗茶喝。下人连忙让他进屋,给他倒一碗茶。
乞丐看了一下,说:“茶不好。”
下人见他懂,连忙换好茶来。
乞丐闻了闻,说:“茶是好茶,但水不行,需得上好的山泉水。”
下人看出他有些来头,忙取了早有储备的泉水再泡。
乞丐尝了一口,说:“水是好水,但烧水的柴不行,柴需用名山阴面之柴。因为阳面之柴质松,阴面之柴质紧硬。”
下人终于确认这是个精通茶道之人,就连忙取好柴再烹,并请出老爷。茶重新上来后,财主与乞丐对饮了一碗。
乞丐说:“嗯,这回茶、水、柴、火都好了,只是泡茶的壶不行。”
财主说:“这已是我最好的壶了。”
乞丐摇摇头,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把紫砂壶,让下人重新泡一壶茶来。财主一品,味道果然不凡,立刻起身对乞丐作揖道:“我愿买你这把紫砂壶,要多少钱都可以。”
但是这乞丐也是非常地喜欢这紫砂壶,肯定不想用来交换,乞丐非常果断的回答:“不行,这个壶是我的命,我不能给你”。乞丐连忙倒掉茶,收起壶就走。
财主赶忙拦住,说:“我愿出一半家产要你这壶。”乞丐不言,执意要走。财主急了,说:“我愿出全部家产买你这把壶。”乞丐听了,不由地笑起来,说:“我要是舍得这壶,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说完乞丐转身离开。
财主急忙上前说道:“这样吧,壶还是你的,你就在我家住下,我吃什么你吃什么,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必须每天让我看看这壶,怎么样”。财主太喜欢这东西了,所以在情急之下只有想到这个办法。
乞丐也在为每天的生计而发愁,有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答应呢?为此,乞丐很爽快的答应了财主的要求。
就这样,乞丐住在了他家,和财主同吃同住,两人每天捧着这壶,无话不谈,喝茶饮酒,好不开心。就这样两人开心的相处了十几年的时间,成了无话不谈的老知己。
时间慢慢的流失,财主和乞丐也慢慢的变老,显然乞丐年纪比财主大,这天财主对乞丐说:你膝下无子女,没有任何人继承你的壶,不如你去世之后,我来帮你保管,你看如何?乞丐非常感动的答应了。
不久,乞丐真的去世了,财主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这把紫砂壶。刚开始,财主每天都沉迷在拥有这把紫砂壶的喜悦中,直到有一天,财主拿着紫砂壶左右上下欣赏的时候,突然觉得现在的自己似乎少了点什么,这时他眼前浮现出昔日与乞丐一起玩壶品茶的场景,一切都明白了。于是财主将紫砂壶狠狠的往地上一摔……
故事说完了,结局出人意料,其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都改变了,财主与乞丐间的情谊已超越了这把紫砂壶本身的价值,再好的东西没有人与自己共享就失去了意义,再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知己重要。转念想想自己的人生,什么才是你心中最重要的东西呢?或许就是那个和你一起交心喝茶的人哪!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是多少人经历风雨后的感慨!又是多少人,感悟人生的追求!知己的情,是一种无言的温暖,是一种无形的陪伴。
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一份相知,一种淡淡的陪伴与共鸣。犹如一杯清茶,淡然中沁入心田。有时候只要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便一切尽在不言中;有时候只要一段文字,一次疼惜,便留下永久的感动。
知己,无需掩饰,也不用解释,自有一份默契,一份灵犀。无需刻意,也不用预习,自有一份惊喜,一份诗意。生命中有一种情,不惊扰彼此的世界,只在灵魂深处同行;不妨碍彼此的生活,只在精神领域共鸣。
不要活在别人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
文/洞见Allergy
人活一世,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心里装错了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困住你,只有你能困住自己。
不活在别人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生活中90%的烦恼,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反应所带来的烦恼。”
成熟的人,不会沉溺在自己的情绪里太久。
有一位作家在打车时,无意间坐了一辆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车。车里干净整洁,不仅提供可乐、果汁、热咖啡,还有不同的报纸及各电台的广播节目单。
他刚上车,司机就递给他一张精美的卡片。
卡片上写着: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地送达目的地。
作家好奇地问司机:“为什么别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抱怨堵车,抱怨收入,而你却这么喜悦,还提供这么周全的服务呢?”
司机回答道:“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像其他人一样,经常抱怨。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广播里听到‘如果停止日常生活中的抱怨,能让任何人走向成功’。所以,我决定改变自己。”
生而为人,有情绪是本能,不被情绪牵制才是本事。
情绪就像水,宜疏不宜堵。改变自己的心态,才不会让负能量在我们心中堆积。
不要活在自己的认知中。不接触新事物,不打破自己认知的人,会渐渐在自己的圈子内故步自封。
曾看到一个寓言:
一位商人看到沿街乞讨的乞丐,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
乞丐马上回答说:“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这样我就可以用手机同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就去哪里乞讨。”
商人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呢?”
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出去乞讨就方便多了。”
商人很无奈说:“假如我给你1000万元呢?”
乞丐激动地说:“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
商人略感欣慰。
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最后,商人无奈地走了。
很多时候,真正限制一个人的,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认知上的。认知贫困,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
乞丐的认知,永远停留在乞丐上。所以,即便拥有1000万元,他的命运还是被框在了“如何乞讨”上。
人生在世,世事无常,如果太固执就容易走进死胡同。想要改变,必须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否则就会白白错过大好机会。
何必纠结过往,只要放下便是晴天。人生的无限可能,往往就藏在每一次清零之后。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有时候不是烦恼选择了人,而是人主动选择了烦恼。
人要想走远路,必须看淡来路,才能轻松上路。
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不活在纠结中的人,才能大步迈向未来。
每个人大脑中都有思想牢笼,这座牢笼由经验打造,牢不可破。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活在自己情绪和过去的经验当中,也不会活在一个狭隘的认知里。
从今天起,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总有一天会打开这座思想的樊笼。
那天,你便不再是从前的自己。
两元钱的温暖
夜里,忽然接到婆婆带来的电话,说她身上忘了带钱,要我到附近的超市门口去给一个乞丐两元钱。
婆婆离我们的家有好几站路,经常做些好吃的送过来,每次来回都是步行。今天夜里,婆婆送来新做的棉拖鞋,没想到刚回去不久,就给我打来这个奇怪的电话。
搁下话筒,我的心里好一阵困惑:难道这个乞丐是婆婆认识的人?要知道婆婆平日里是极抠门的,一年到头,从来没有见她给自己添置过什么衣物,生活也极节约,我们一家3口有时过去吃饭,婆婆才会买些荤菜,还常常提醒我们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可现在却对一个乞丐这么大方?
顾不上多想,我推出自行车,沿着人行道来到十字路口的那家超市门口。此时超市已经打烊,门外的台阶上,蜷缩着一个乞丐。接着超市门前霓虹灯的光线,我看到一床脏兮兮的被褥里,露出一颗发丝蓬乱的头。“喂!”我轻轻叫了一声,见没有回应,就重重地发出一声咳嗽,被褥开始有了动静,一张脏兮兮的脸露了出来。这是一张上了年纪的女人的脸,正瞪大一双惊恐的眼睛警惕地看着我。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站在乞丐面前,而且在这寒冷的冬夜,我慌乱地将两枚一元的硬币丢进她身旁的那个搪瓷缸里,在硬币与搪瓷缸接触时发出的刺耳的声音中,我逃也似地离开了。
回到家,先生已加班回来。听我说起这件事,先生讲了一个故事,才消除了我的疑惑。原来,先生在外地念大学时,婆婆第一次去看他,刚出长途汽车站,就被扒手偷了,是一个好心的乞丐给了他两元钱,她才坐公交车找到了儿子所在的学校。从那以后,婆婆一直对乞丐心存感激,只要遇到以乞讨为生的人,婆婆总会掏出两元钱递给他们……
先生的故事讲完了,我的心头一热,原来婆婆的大方,融化在充满善意的爱里,那么温暖。
奇香园赏梅
文/龚光程
时令才过“三九”,奇香园的梅花就在彻骨的寒意中急不可待地盛开了。周末,久雨的老天善解人意地突然放晴,正是赏梅的好时机,我带上相机匆匆来到奇香园,红梅坝上已是人满为患。俊男靓女们串行于梅林之中,此起彼落的欢呼声、啧啧的赞叹声、照相机快门的嚓嚓声,构成一幅美丽生动的图景。
走近梅林,举目望去,连成一片的紫红、粉红、纯白的梅花,在微风中婆娑摇曳。梅树的枝干形状各异,横斜交叉,曲折蜿蜒,老虬欹曲,花杂疏密散聚,气势沧桑。梅花的姿态绮丽万方。粉色的梅与桃花相似,但没有桃花的妖娆,白梅如梨花漫天,可不如梨花密匝,真是美而不妖,清气自满。恰如宋代词人李清照《渔家傲》里所写的:“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装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享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我伫立在一棵绿萼梅前,使劲嗅着她的香味,久久不愿离开。真想和她就这么永远的并肩而立,“人与梅花一样清”,让梅的魂魄托付我身,进入“人梅合一”的境界。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人称“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那份对梅的痴情。
林公别号“梅妻鹤子”,他独喜梅花,以梅为妻,终生不婚,有人说他隔世20年,每天素色布衣裹身,然后读书做画,随就随弃,少留文字,画不传人。林和靖性情孤高自好,喜恬淡。驾一叶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家有客至,便让守家的门童子纵鹤放飞,其见鹤必棹舟归来。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梅园。你瞧,他这样写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何等迷人的意境啊。
他曾给梅花写过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张岱在《西湖梦寻》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一方端砚和一支玉簪。簪子——这是哪个梅花仙子头上的饰物?可以化成墓里骨边的相思?
南宋大学士朱熹更是称誉其为——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
也许林和靖未必要别人懂得他。他有他的梅妻,他有他的鹤子,有他的孤山雪庐,足矣。——有的时候,人生只需要这样多。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在这万木皆凋的冬季,梅花临寒开放,吐露着芬芳,带给冬季一抹靓丽的风景。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她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性历来深为人们所钟爱。是历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
徜徉在花丛之中,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
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说得对极,你单看那些苍黑而有几分枯槁的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充满了诗情画意。
梅花的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漫步梅林中,微风阵阵掠过梅林,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犹如浸身香海,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浓郁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
说到品味梅香,不得不说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个冬日寒冷的清晨,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看着清丽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里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在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园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了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一个穷成这样的人,也会赏梅花吗?而且还能闻出梅花的香,自己在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从来没有闻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淡雅的、澄明无比的芬芳。这一刻,他的眼睛濡湿了,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了自己第一次闻到了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可见,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高洁,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但一个一生都不知道身边梅花香气的人一样值得悲悯。
对于赏梅,我个人认为,赏梅就应该去有着梅林的地方观赏;一株梅树或者一枝梅花,仿佛总缺少了梅花的气度和丰姿,显示不出梅花所以包含的全部内涵,那种强烈的感觉和视角的冲击力,那一片片在微风中摇曳多姿、颜色各异,幽幽暗香沁入心房的梅花时,不由得让人心花怒放。
在一棵粗大而形态苍老的梅树前,我驻足良,它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
怀着一种惊叹与激动的心情穿梭在错综的梅林中,但见每株梅树上都争先恐后、密密匝匝地盛开着花儿,令人忍不住想摘几枝一亲芳泽!看着众多游人不停地在花丛中快乐地追逐嬉闹,流连往返,我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愉悦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冬天里的乞丐
文/姚新锋
从绍兴回嘉兴,路过杭州时,在经钱塘江转下沙途中,我看见了一位乞丐。
乞丐是最卑贱的行业了,丐帮之名终究没有洪七公在时那般响彻江湖,反而低下,卑鄙,邪恶,肮脏,丑陋等等,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多数世人的行为所暗示给我的。
那天中午,钱塘江北岸是阴沉沉的天色,厚厚的云层,阻隔了世间所有的光彩,而我在一场轻睡后,醒来,倚靠在玻璃窗里,眼看着匆匆忙忙的车辆与行人。
一盏红灯,在十字路口分流了人群。
眨眼间,数十辆甚至是数百辆汽车,开始排起了长龙,大卡车、面包车、小轿车等等类型的车子,占满了三个车道的大马路,尊贵的红色轿车、威严的黑色商务型轿车、烂漫的金黄色轿车、忧郁蓝的轿车等等,五彩缤纷的,像是春天里的艳丽的花海,更不必再说品牌了,那许多都是穷尽常人一世都不敢奢望的。
这时,走来了一位可恶的乞丐。
无耻的乞丐竟然趁着大伙在红灯路口停车的片刻,拿着个塑料碗,在车窗前,点头哈腰地讨钱吃饭。
这种事,我见多了,绍兴的商业街上,随处可见跪地磕头的、拦路乞讨的、爬到脚边求金钱的种种乞丐,方法多样,情形惨凄,见了都让人瞠目。
我只是想看看这个乞丐会怎么做。
我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大胆的乞丐,胆敢穿梭在马路上,趁着红灯要钱,何况是在省城!
他点头哈腰,像是慈禧太后面前的太监,卑躬屈膝着,还满面奴笑。
连续看他走过了三辆轿车,我忽然发现,他其实长得挺帅,远远望着,年纪似乎也不比我大多少,约莫二十七八岁,瘦削的脸上,还算白净,当然也能说是苍白,可能是涂了面粉之类的美白粉吧。
头发长了,遮没了双耳,延伸到后脖子里,额前,还生着短短的胡须渣子。
我心想,还是年轻的帅哥,这道菜,可以去卖钱啊,何必做乞讨这类活。
他一手握着塑料碗,一手拿着块破旧的灰色毛巾,每走到一辆轿车前,他就使劲地在司机前方的窗玻璃上擦拭,我看着他的右手运动,平均是擦拭五到六圈,等擦拭完毕,他学着哈巴狗的模样,对着窗里的司机摇着塑料碗,嘴唇鼓动,似乎还在说什么,只是我听不见那些乞求的语言了。
那司机,双眼如死鱼,一直目视着前方的红灯,竟死不瞑目般,眼皮都不动。
他只得默默地离开,他转到后头那辆车时,我忽然发现,他的下半身,他竟然是拄着拐杖,用拐杖支撑着,在马路上移动,而双肢轻飘飘地,如行云中。
哪怕是如此,他动作依旧灵敏,眼看着车子里的司机,朝着他张嘴怒吼,且拼命得挥拳作打样子,他眼睛一转,身形如鬼魅,飘向了另一个车道的女司机。
女司机不慌不忙地去拿包,我看得出来他面露的谄笑更浓了,女司机慢慢地从包里拿出面绣花镜,然后静心打扮起来,一会儿对着眉眼,一会儿对着双颊,我看了都觉得她比夜店里的女子都美貌百分!
他似乎是失望的,身形陡然飞到了又一辆车前,又是一具僵尸的司机,隔着厚厚的玻璃在死不瞑目,还有个司机直接靠倒在方向盘上睡觉,开车简直是太辛苦了!
红灯绿了,车辆启动了,我看见他,独自撑在马路的边缘,冬风吹着他的长发。
他的脸色,那一刻不知道是悲是喜,他的眼睛望着茫茫的车流,不知道是变成了麻木不仁的白痴,还是内心歇斯底里的哀伤与痛楚。
我乘着车走了,望着他远远地消失在繁华的道路上。
云层又厚了一团,寒风隔着玻璃飒飒吹来,我不禁浑身一缩,客运车里的人们依旧在安详着舒适的生活,或者听歌或者看视频,或者安睡着或者盯着手机屏幕。
我想,我是留恋他的。
像是传说中的,那位乞丐,穿越了黑夜的坟墓,跋涉累累江河,最后站在人世乞讨的道路上,欢声歌唱,唱自己像是啄木鸟,要去叩响春天的家门,
我想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想起了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的唐人,还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在天涯的断肠客,更有的,是连诗歌都不懂、连歌声都不会唱、完全是浆糊脑袋的那些同胞们,他们又该是如何去讲述心中的血书呢?
快到家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位年轻的帅哥,我真想,走下车去,抱着他,给他一个亲吻,我想告诉他,其实还是有些温暖的,冬天虽然很大。
(尾记)
这个国家的许多世人,是有冷漠的,是有莫大的歧视,他们喜欢怀着一种我是尊贵、你是卑贱的心理,去看别人,特别是那些穷困潦倒、支影踉跄的边缘人,我不知道这种病态的思想观念,何时才能逐渐消灭,人心何时才能拥有平等、自由、善良、宽容等等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不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渴望,而是更多的去理解他人,我想,是不是能够多给冬天里的人,一点点火焰呢?
活着已是不易,何必争相践踏尸骨!
2012-11-29清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