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实的散文
关于现实的散文(精选12篇)
理想与现实的困惑
文/忻枫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那些曾经拥有梦想的年轻人都在奋斗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希望能发明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小学时的理想是做一名飞行员,希望能驾驶飞机在天空翱翔;初中的理想是将来来考上八大名校,能让父母脸上有光;高中的理想,是做一个成功的人,大学,好像还是这个理想……
我始终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和我谈及理想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就是:"我要做一个成功的人1他反过来问我:"何为成功?"我当时就楞了,对啊,何为成功?高中时期一直追寻的,结果高考完了却因为那样的成绩而狼狈的逃离那个地方,大学时在提及时,突然觉得茫然了。也许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吧,后来觉得这个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定义就是取决于这个人取得了好大的成就,挣得了好多钱!渐渐的,理想二字就被我通过"成功"二字定义成了要挣得很多的钱,就这样,我一直没有间断过,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从大学到实习,从实习到现在……
一晃两年过去了,我记得刚上工地那会,杨经理他们还笑着问我:"叶兵,你高中毕业没有哦,就跑工地来上班了。"看着两年后的自己,应该脱离了那份稚嫩了吧。潼南时期,和一个兄弟伙畅谈,提及理想与现实这个话题,他悲愤了,显得那么的痛心疾首。因为现实让他不得不放弃甚至是丢弃了他的理想,一个有着通讯工程师理想的人却成了天天和我们起早贪黑拿着墨斗卷尺的,抱着图纸和工人不断交涉的施工员,多么大的跨度埃这就是现实抛弃了他,情绪非常不稳定的和我们谈着。我只能默然,因为我又何尝不是?
最后我还是谈及了我的想法,一个人无论被现实强·奸得怎么样,不论你流落到了何种境地,首先你得安心做好当前的事情,然后始终不要丢了心底的那份理想!那就是你的念想啊,奋斗的,努力的源泉,也是你能在当下并不是自己爱好的工作中做出成绩的源泉。
两年的工作,做着自己并不是非常热衷的行业,和许多人提及这个行业时,都是奔着它相对来说来钱快的原因才选择了它。两年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这行做出过什么样的成就,或许有,或许没有,但我一直在努力着,从不轻言放弃,也同样给予过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一些深深的震撼。现实就是这样,我只要通过这项工作,这份努力来创造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更好的去追寻我的理想!
正在每个人都被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要么在其中脱颖而出,要么被其摧毁了人生……
第一次听见汪峰的歌,是那首《北京·北京》,接着后来的《怒放的生命》……渐渐的喜欢上了他那种在现实中挣扎的感觉,白岩松说汪峰的音乐:"有抗争而不颓废,有呐喊而不尖叫,有挣扎而不自虐。在迷茫的人生意义路上,像一个孤儿,像一只麋鹿,却依然能够伴随着你走出困窘的天地。"是那么的贴切。
那份成功的执念,从不在脑海中被抛弃,或许被它被我压着了心灵的深底。但是咱始终得坚信着,得朝着那目标奋斗,在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着的现实中,留着那份执念,朝着它奋斗。
----7月23日晚
葳蕤自生光
文/王文跃
学校有一棵国槐,树龄三十二年,是我亲自栽种的。国槐葳蕤茂盛,躯干抱而有余,树冠臃散,枝桠叠加,层层密密,冬日,不嫌疏落,夏日,影中无斑。我常感叹它的生命力,常把它与巴金笔下的大榕树作对比,巴金老人在满腔盛情中这样赞美大榕树:“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面对这不俗的生命,我该使用何词表达呢?蔚然太轻;茁壮太俗,想来想去还是用美丽壮观较为恰当。
三十二岁的大槐树算是少年呢、还是青年呢?我总从它的旺盛再推想二十年,那个时候,它的年龄与我此时的年龄相当,校园还能承载它夸张的美丽与壮大吗?我担心!那时,它也许会招来更多观赏者,众多兴叹者中也会有一位做一篇“鸟的天堂”的文章。
在畅想他人为五十年的生命叹为观止的时候,不禁暗伤于自己的萎靡。我葳蕤过吗?问心,是一阵撕裂的痛;问他人,是一丝轻蔑的笑。我的生命是一株历经刀伤的树;是一棵匍匐干枯的草,摇摆在风雨中,枉废日月精华,一味年华虚度,枝叶暗淡,终乏其材。
月月圆月度光景,年年过年闻钟声。新年的钟声让我忐忑,告别了旧年,新年又能做些什么?离起点越远就离终点越近。惶恐直至!如果说青春是条跳跃的小溪,那么中老年就是道呜咽的冰河,暗流涌动又危机四伏,任何一个断面都会堆积一个冰山,阻止他要到达地方。青壮尚不可达志,老来立马横刀,自欺欺人!
读高中的时候,老师经常出这样的文题:谈谈你的理想。理想自然是蓬勃的、葳蕤的,具有吸引力的。然而梦终究是梦,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梦有多斑斓,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有现实葳蕤、熠熠生辉才会真切感受。我想到了自己的现实,想到了契科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我该不该与别里科夫称兄道弟?一个在套子里生活的人会有光彩吗?悔啊,当在套子里钻出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生长期!
我没有攀登过高山,可羡慕高山的巍峨;我没有见识过翠竹,可敬佩它的坚韧。依恋高山,附着他结实的筋骨化作一棵翠竹,有气节则昂首,凭风雨则青翠。
年轻的朋友,翠竹打笋芽开始就有一股超凡的力量,你有吗?要相信葳蕤自生光。要想成功,要想备受瞩目,要想成为参天大树,就要奋斗,就要广泛汲取营养,就要有一种不懈的、感于挑战的精神。千万不要像我,苟且半生,落得一声叹息!
板子如雪绽放
文/青枫浦
窗外,栀子如雪盛开、绽放。浮生无事,就这样的清香,平淡过活,实在是世间美好的日子。
很长一段时日来,总是找到闲下来的时间,或者是闲下来的心情。浑浑噩噩中,就如同一个陌生人,看着窗前的银杏树热闹着苍黄,再凄婉地落光,剩下光秃秃的身枝,直指苍穹。一不留神,银杏树又堆着苍、叠着翠,密匝匝地跟在身后,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陪着你在季节中穿行。
黄鹂灵动的倩影在银杏树冠中不时掠过,脆生生的欢唱留下来,向着云天更远处。树下,草地上满是点点光辉,匀称绵密,像一段色彩光润的旧年蜀锦,无关富贵,无关寓意,谜一样流淌着绝世清雅,让人们忘了生是过客的代代惆怅。
日头在楼台上缠绵着告别,仿佛舍不得这生机盎然的银杏,舍不得这温柔敦厚的光晕。但是,世间万物,各自皆有自己的归宿。这像极婆娑红尘,表相上热闹繁华,你来我往,内心都是孤寂落寞。早知如此,为何我们还孤心苦诣地追逐?
稍不小心,就会发现生活完全已将自己流放。来时的路,清晰地印在内心深处。想试着走回去,又深切感受,我们不过是在同自己迷藏,在同自己较量。在清醒与混沌之际,在出世与入世之时,在现实与精神之间,人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求得一份自适?
皈依宗教,沉浸哲学,混迹现实,都像是答案,又都像是自我欺人。有时想想,自己都忍俊不禁。天地之间,生命原本卑微,又如白驹过隙,每一个太过沉重的话题,都不宜在这浮生无事的日子里探讨、思考和诘问。我只知道自己还活在当下,要做的,只有珍惜。
窗外,栀子花清香宜人,高洁淡雅。在绿色深处,远望如琼琚。半山坡下的虫鸣,已开始慢慢鸣唱。牵牛花跨过篱笆,妖娆丰腴,风情万种。黄昏一场透雨,半渠水涨,引得三两只新蛙,厉声四野,让人知道它们的存在。与此同时,并以此为镜,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存在。生命,原本不过如此而已。
落叶纷飞的春天
文/张新玉
清晨,一轮红日正准备从湘江上跃起,而此时麓山上还是云雾缭绕。披着晨曦,独自走在去院里的小路上,偶尔还能看到几位正在清扫落叶的清洁工。当一阵风不经意间吹过,枝头飘落的黄叶,便唤醒了那路面沉睡的伙伴,再次在风中翩翩起舞,交织在了一起。
对于来自北国的我来说,这景象太熟悉不过了,北国的秋天就是这样,梦里不知出现过多少次。但这次所说的却并不是北国秋天的场景,这风,是四月的春风,这叶,是初春的树叶。这落叶纷飞的春天,就是星城的春天,独特而又充满诗意。
屈指一算,来到星城已经两年了,对于星城,之前更多的印象是娱乐和岳麓书院的威名,而在这生活了两年之后,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星城的气候。
有人说,星城只有冬夏之分,而无春秋之别,因为这里冬季阴雨连绵,阴冷异常。夏季则艳阳高照,高温频频,实乃火炉。冬夏之间有没有明显的春秋季节来过度,一般只是看阴晴。如果是晴天,则有如春季,阳光明媚,气候温暖,但如是阴雨天,则阴风阵阵,阴雨霏霏,给人以秋雨连绵的感觉。
两年前,怀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怀着对梦想的热切希冀,来到这里求学。在经过了大一的适应,疯狂之后,在经过了角色转变的痛苦之后,在经过了对未来的热切期盼失落之后,现在,感到更多的是现实。现实的压力,现实的无奈,现实的迷茫彷徨。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当一个人对现实懵懂无知时,他心里是充满着希望的,他看到的是光明的前景,他想象的是美好的世界。而当一个人经历了现实的许多磨砺之后,成功或失败已不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真正开始认识到了现实的存在,现实的力量,以及个人在面对现实时那种无法描述的无奈。
人生可怕的不是梦想太过遥远,不是总做一些白日梦,而是忽然认识到了现实的力量,不敢再去做一些梦,不敢再去拥有一些梦想。
而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注定是漂浮的尘埃,无根无际,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生,也注定是毫无价值的人生,只是时光的简单相加,只是几十年的时光流逝而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最容易揣测的是别人的心思,最容易看清的是别人的长短,而最难了解的则是自己,最容易陷入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去。
在经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在经过了二十年的人生磨砺之后,我依然不敢说自己能看得清自己,我依然无法肯定自己想要做什么,我甚至依然无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给自己一个可以看得到的梦。
我能做的只是继续前进,继续品味生活,继续寻找梦想,在失败中坚强,在黑笼中保持着对光明的向往。
在这落叶纷飞的春天,我看到了绿的希望!
拥书入眠
文/李子木
每日靠着躺椅午睡的时候,总要顺手捎带一本书,或者看上几页,或者草草扫过几行,有时连完整的一个段落都没有看完,目的并不是为了看,只是为了在蜷缩躺椅里时,可以把书放在臂弯处环拥着,然后安静的入眠,这种方式,可以使人在疲倦虚弱的时候奇怪的感觉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熨贴和心境的平实。
“书呆”的戏谑称号,对我来说,由来已久,好看书的人并不都是什么勤奋上进的,那种说法大多牵强附会,其实更多的时候这只是避开现实的一种尚且能让世人认可而不被责贬说教的方式。逃避现实有很多种方式,什么吸毒、网络游戏、嗜酒、甚至于小混混之间的群架等等,都有可能是一部分人拒绝残酷现实而走向偏锋的产物,除了一言否定那些人外,谁又能尝试去理解并体会他们内心一样并存的困苦挣扎,人性总有至弱之处,人也总有那些个扶不起的阿斗,深陷而无法自拔的时候,言论的最大功用往往是推一把而不是拉一把,落井下石而已,又有谁生来就是为了自甘萎靡的?书的好处就在于,尽管一样会使人沉溺上瘾,但却有使人生发出自己拉自己一把的力量,而不是类似吸毒种种,在残酷的现实之下,和那些幸灾乐祸的言论一起,反推人一把,直抵绝境。
我看书,不是过目不忘,而是过目即忘,看过的书里面能记得的内容寥寥无几,往往是只记得只言片语,但是这种无可奈何也在书里找到释怀的理由,有个作者说他也是书看完就忘,但是他不觉得必须得记住,缘由好像是说尽记书不如无书,这好像武学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不过这仿若有阿Q式的自我开脱的嫌疑,有几人能做到“以无招制有招”,再说这无招也是招至无穷尽才能衍化而来吧。不过没办法,与其为自己天性自带的愚笨郁郁不乐,莫不如干脆的自我解嘲一下,还能傻乐一回。
言多必失,可是人人都有极多的想一吐为快的话,谁又能完全管住自己的嘴巴,吵架、诉说、抱怨、指责、控诉、唠叨等等,话出口了,以各种方式,直至话尽,可是并一定倒出来了就轻松了,相反的是,更多的时候,话语指向之处,不是撕裂就是溃堤,或者是人心一时不察的蛀蚀,直到彼此原本贴合致密的地方中空了才恍然发觉,却为时已晚。而书,是相对自在且避免口出恶言后自己跌入情绪低谷不能自拔的自我安慰与宣泄的方式。不论何种情绪,总能在书的世界里找到对应之处,许多现实的不可解的弯弯绕绕,一放到书里娓娓道来,就变得合理而有其必然存在的缘由,使得自己也可找到理由来疏散那些压于心底的不足以为外人道的郁结,找到自我开脱的方式。
沉溺于书的世界,可以放任自己无所不为,不痛快的时候尽可以跟着书里的泼妇双手叉腰横眉怒目破口大骂,或者跟那些个痞里痞气的混混一起放肆的挑是非,蛮横无理的逞一时之快;或者跟着柏杨老爷子以老顽童式的自在自得却又犀利无情的嬉笑怒骂着,痛快之外还兀自乐个不停;生活太寡淡无聊,好吧,跟着盗墓贼去盗盗墓,捎带知道点盗墓工具和古董知识以及古董行里面的道道,在地底的暗无天日里心惊肉跳,然后渴念地面的光线与空气是如此美好,然后想着自己哪天在野外踢腾的时候一不小心的踢出个无价宝来,美死人了,傻笑吧!风雨漫天困于斗室内的时候,突然想悲春伤秋下,借着古诗词来遣遣情,定会温柔缱倦缠绵悱恻得叹息连连,怀疑古人是否是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旧时旧情旧景,今时完全物是人非事事休,只得到书里去探古访幽,虚拟的体验一回唐宋遗风,在心里浅吟低唱……可以做天才、可以做英雄、可以做黑帮老大、可以做至上君主、可以做悍妇、可以做名伶、可以做名门闺秀、可以做白发魔女、可以做酒鬼、可以做小人、可以做剑客、可以做绿林好汉、可以做武林盟主,简直数不尽数,哪一种人物角色可以借你踹掉不可排遣的情绪心境,尽管以身入境,不必担心退路,完全可以很轻巧的抽身而退,可以万变而不离其宗,返身现实中来,毫发不伤。
书是精神食粮吗?这比喻太过规整严肃,不称心意。书是坐累了可以搁脚的小凳子,腰酸时可以垫背的松软枕头,口渴了手边上的那杯凉白开,烈日下的遮阳伞,雨天野外的宽大屋檐,是不想面对现实时的避风港,是蜗牛一直背着的卸不下的壳。有时候,书不离手,只能证明人的脆弱,只怕卸下外壳,就轻易的会被踩个粉碎。躲进黄金屋,还有个颜如玉解情解义,红袖添香,现实世界里,有吗?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文/花间散客
余辉,落霞。
柳荫下,步行的是我。那残风似是要将黄昏揉碎,一丝丝的透入我的记忆,我似是嗅到了那如烟的往事,依稀的记得我从这启程时,也是杨柳成行。
也许,世间的旅客在憔悴之时,总能听到乡音的呼唤。当满心疲惫的我在乡音的呼唤中回到梦的起点时,这里已雪落纷纷。
冷冽,昏沉。
雨雪带来的是令人压抑的绝望。苍白的大地没有生的气息。北风呼啸的犹如末日的奏鸣曲。那死亡乐队所谱写的乐章,为瑟瑟发抖的寒冷更添之一分可怖。那雪在接触我肌肤的一瞬间便化成一股清流渗入我的血液。那湍急的清流翻滚着,奔腾着,咆哮着将寒意深深的嵌入每一处神经,又宛如一股电流,刺激着我每一个细胞,连舌尖都为之发麻。我预感到我的身体将要被冰封,但有一处始终燃烧着火焰,那是我的心脏。
那令我记忆犹新的寒冷,足以将一个将一个绝望的人埋葬。这样的寒冷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那寒意难道真的是来源于雨雪?在这寒冷中我痛苦着也快乐着,我切实的感受到我是活着的实体。寒冷确实痛苦,但总还胜过麻木。因为思索着,追寻着而感受着路途的寒冷。在寒冷和痛苦中还夹杂着幸福,在那雪中搜寻着隐约的希望。
那寒冷的绝望无时无刻不侵蚀着我的心灵。在这种寒冷下我颤抖着回到梦的故乡来避寒。然而在这徒有其名的故乡里,生理的寒冷虽然减却了几分,足以让我生存,可是当风雪再度袭来,另一份寒冷却加倍袭来。我必须忍受着别样的寒冷。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寒冷,在故乡,躲藏着的人,那些不敢再出来的人是不怕的。冰封的心是无所谓温寒的。我想:这就像梦与现实吧,梦的道路充满了与现实不同的寒冷。为梦想被寒冬冻死是种幼稚,为梦想暂时面对现实,暂放梦想是一种成熟,屈服于现实,永远躲避在故乡的寒冬,抛弃梦想的方向是终化成一种可悲的麻木。
如今杨柳依依,我又将带着从前的记忆上路。
偶遇《人间词话》
文/周心愉
断桥边,撑一把油纸伞,观复清流汩汩摇荡起岁月的白首,飘落飞沫似的几滴,一如岁月憔悴这般,颔首不忍看。
途陌路,袭一身风轻舞,那点点流萤姿态如烟倾诉的,莫不是谁在桥边苦守了几世的离愁……叹尽荒芜。
都说青春是童年的续集,同样洒满阳光和笑语盈盈;可奇怪的是,每逢晴空,恰恰是在最灿烂的光辉里,心头萌发一股莫名的感伤难解——仲夏正半,却浅尝悲欢,这刺眼的青云流马,唯恐留不住,旧曲他年。
我的梦,青春不复的梦,曾经那么深深镌刻在心底的梦,似乎已经在尘寰浮世中飘摇得支离破碎。仿佛盖上厚厚的一层雪被,望不见前方春的招手。明明石榴恰逢半吐,若红巾紧蹙;而我却踏着一池的残枝碎絮,黄花满地堆积中拾取半朵,只得透过泛黄的脉络听闻梦魇沉重的呼吸:
曾经,骋目可见雁过斜阳,凝目可观菡萏香残,拂袖可触浮花浪蕊,回眸,尚有声声瑶台曲吟唱心头——但,曾经就是曾经,梦只是梦,是湖面近在咫尺,却总在碰到指尖的一刹那殆尽无踪的倒影。果真如同五十锦瑟,一根一根绷裂开来,就那么硬生生断在我眼前,虽然不懂音律,依旧觉得隐隐作痛。
那所谓追求,在现实面前,真的如此一文不值么?
直到偶遇《人间词话》。
“三重境界”,着实在我近乎枯竭的心湖中,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原来在外人看来“无病呻吟”的辞藻,于现实之中亦然可作明悟思量,于求学而言如故可行圭臬准绳:在凄清的月下,一树的花开被西风凋落,独步登上阁楼,面对满天繁星怅惘尘世苍茫,亦是人生弱冠之年本应萌生的思忖本真之举——敢于问天问地,问弦问己;邂逅红尘霞光中,一见倾心,甚至迷失自我毋宁消瘦,甘愿日渐憔悴、对酒当歌,亦是与最纯真的自己相遇,彻悟此生别无他求;花千树箫声,东风舞鱼龙,玉壶中盛满转不尽的流年,踽行人潮外,不觉间伊人早已伫立身后,亦是境界浑然而成,静候回首。
噫!青春里偏爱的如烟文字,背后并不仅仅暗藏清泪婆娑,更多的则是一片片深野,荒芜到足以自行伐竹取道,独辟幽境——恨绵绵,怅盘桓而不能,同时又涤荡着晨钟暮鼓,呼吸间万物之逆旅似游丝,得与天地空相觑。现实中为欢几何,自风阑云霁矣。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眉间一黛,看不透情锁寂寥……心事寄何处?柳堤,残月,斜阑。谩留下,千百代离别处朝暮。正因情思种种,才衍生所谓长安天垂,兰舟凄苦。
一颦,一笑,其间皆春恨,又何尝不是对大千世界中,自己这一孤舟的苦苦求索?一回首,一扬眸,此恨本无需消除,借以绾发罗衣,只因已上心头。青春恣意,现实释怀,乘着梦为青骢马,诗酒趁年华。
幸福的路人
文/哀牢山娃
旅途虽美,心上却伴着一层生活的苦。路在脚下延长,何处是我的安居地?梦想的路美美的就在前方,现实的脚步却忧郁而迷茫。我沉默地在路上,谁给我一点信心?心在红尘之外怀想与你一起的甜美,可是,我还得在红尘之中苦寻我们的方向。
现实一次次地警告我,而我一次次倔强地逃。我觉得现实还有一层难以言说的面,所以,沉默的时候我就思考。且行且思在现实边,美也说说苦也讲讲。
夏季多变的天气可别跟着变,沉稳吧。诗歌太娇气,现实里换不来多少好处。生活的羁绊,有多少想法都还归于沉默。漫漫旅途,心有准备,我还能有什么惧怕。
清早,乌云,零稀雨点。省城,眠山公交车场,站台上 不同服色的候车人。我要坐185路到南部客运站。清静的清早清静的心,来省城一年了,生活正如身边朦胧的灰色。漂泊的几年,青春美丽而感伤,悄悄地伴着我流转。车出去一截后,老天散雨了,我要说这天气是我处在现实中的写照,你可别笑我说装蒜啊,哥,真的好疲惫,因为昨晚熬了。
眯着眼坐到了南部客运站,可是,车票卖完了。那就奔东部客运站,不急不急,急不出啥,这几年都不是没有急出什么吗?
城里的拥挤洗礼了一番,坐上前往县城的班车,戴上耳机观赏路旁的风景时,我感受到一种喜悦。我总是喜欢在车上让思绪飞驰,因为这时候所有的幻想都会飞,脑海还会蹦出好多诗句。
雨后天晴的夏季,清爽怡人,山地展开一幅秀美清丽的画卷,人在其中也为景添色,我承认我的心一半属于艺术,人说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我称不上艺术家,但是,陶醉于眼前的画卷。走马观花赏这路风景,像是我的人生中飘过美好的东西,我却抓不住。
白云悠悠,载走我的思念,但那是何方?天空幽蓝深邃,蓝得醉人,却像我爬不到的美梦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山披秀丽,那是青春色,绵延的青山是一首婉转的歌,风抚动琴弦伴奏,树影舞鸟儿跳,我是幸福的路人。
是啊,夏季的绿树青山是青春色,浓浓青翠是青春浓浓的情怀,我怎能不思念呢。车穿行在青山间,我不敢辜负着美景,看云观山仰天,云儿飘心儿飞。一片片浓浓的青翠在眼前奔流,我醉了,这移动的景致是旅途中精美的礼物,我多么幸福啊!
石林路段,奇特的石堆往任何一面观看都是一幅别致的画,神秘、古朴。石堆无序的站姿和一条条裂痕,一触目,脑海中鲜活了那个石林来历的优美的神话传说。我知道这是喀斯特地貌的特质,但是,神话传说寄托了一种幸福的向往。如今,我要说这儿多美,人们多幸福啊!
一截一截的,乡音越来越浓,也一截一截的远离了大城市的浮华。有些不适,默然静观。身边多了像我父母一样爬满皱纹的人,还有像我哥姐一样在山里受累的人,我觉得自己也一样的受累,漂泊的路上爬满了多少沧桑,只是他们看不见。而且,自我觉出我的处境更尴尬。
县城,似亲切似陌生。热得让我发慌,这里的人们却以自己的方式静静地生活着。红河谷里的这片热土,神灵的山峰彷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红河悠悠,青山起伏,醉了我的眼眸,醉了我的心,醉了我的人。可是,我却像在梦中,漂泊的我醒来以后隔去万重山别去千方水。真的,不是我们的情不美,只是那层现实的距离让我害怕,唉,现实还有一层难言的一面。暂时留在心间,珍重!
心之牾
文/高穹
一种习性,何时沿袭,语焉不详。每每临济一周最后几天,我心就似被君临一切所覆盖般,难有片刻的清欢。因为一般的日子我都是遵行着夜宿晓行的正常规律,清风淡雨地行使着属世的职责。而唯独生命里这种无足轻重的习性或爱好,会敦促心在一周的某一天像沉沦很久的觉醒者,指令以待般宁愿为之赴汤蹈火。即便是承重早春里那透过一层层包裹和厚重,如饥饿难耐的蛊虫般疯狂地啮噬着肢体的冰冷 ,还是如冻僵的大地饱尝万物渴求生机勃发却难捱百无聊赖沉寂孤独的厚非,也要砥砺前行。
请允许我不再玩弄这种寒意森森的文字。但我的心此时像在速冻中,一如正在冬眠没有惊蛰过来的飞蛾爬虫般,快死慢活只是为了有一天能朝着春暖花开的方向振翅即翔。都说境由心转,相由心生,再暖煦的情境经过心冰点的处理,都难内展外延成一片春光。最近我愈加感觉情趣难以驾驭的身心极像当前银行的利率急转而下。虽然小恙微患的,殃及不了生命的本身却祸患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处处肆虐着微澜不兴似百业待废的情绪。
人心向暖这是人之共性。即便现实生活布满了刀光剑影,一颗向暖之心也会如茵茵之芽,不屈地盛长在刀与剑的罅隙间。每当我决意在这冷如坚冰的现实中谋篇布局时,坚定的信念总能让我凿开一孔坚硬,获取一隙情暖。或许我们在为一种社会流毒言辞凿凿尽现大我时,由心而生的光暖会被现实的冰体无情地折射回来,甚至被腹诽为烛光斧声的说辞,但相信阴翳遮蔽的上空永远是晴天黄日,只要我们不改向暖之心,生命里那片晴暖总会逶迤而来。
想想我们每个人前赴后继赶往在这苍茫人世中除了投己所好更是为了圆润公诸同好的使命,以及由此结草衔环成缘渊相接的生命盛景。然而看似独立个体的我们总要受制于现实人生驳杂繁复的人情网络,难能真正地活出超凡脱俗的自我以及难能享受使命之外的生命乐趣。我从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乐于沉溺的写作会沦为冰释自我的周期习性。除此剩下的日子,每一天都在为属世的使命冰封自己。
“人类从苍茫的远古水域走来,向苍茫的彼岸划动小舟。与生俱来的孤独之感,永远尾随鲜活的生命,寰宇中孤掌难鸣,但不屈的精灵还是高昂起手臂,仿佛没有旗帜的旗杆指向苍穹……痛苦的人生,没有权利悲哀。苍茫的人生,没有权利渺小。”
之所以喜欢毕淑敏的这段富含哲思的话语,就是因为它给了我们绝地逢生,只能向暖盛长的理由。因为我们本来自尘土,如一介草木,并非偶然,十月怀胎,有备而来,只为了从生到死的使命,然而行走其上到处都是望眼无尽的苍茫,难免孤独痛苦,难免韬光养晦。这也是上帝赋予我们需要承重的使命。
所以我很感同地说,在冰冻的现实面前我们没有权利咒怨,因为这是生命得以破冰寒暄的历练,我们岂能自绝自亡?在自我摇撼不定,求助无援时我们没有权利萎靡落单,因为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熬炼,我们岂能自销自毁?
此时此刻,我已再次凿开一孔坚硬,获取一隙情暖。
梦与现实
文/文刀之血
阳光跨过窗帘细小的缝隙中,调皮地在书页与我的指尖中跳跃着,留下了一个菱形的脚印。
教室里很静,闷得人透不过气来,只有老师的讲课声和同学们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青春的蓬勃在这死气沉沉的教室里显得是如此苍白无力。我悄悄地叹息,无力回天。
我羡慕,我痛恨,想留下教室里唯一活泼的美丽一一阳光送给我的那块儿光斑'
我紧握着钢笔,在书的扉页上,小心地描绘着阳光的痕迹,留下了时光的某一刻。
看了看,不满意,于是我开始勾勒它优美的线条,可还未画完,阳光就挪动了地方,好想挽留时间!尽管我在浪费,可依然舍不得青春的一分一秒,我无奈的苦笑,看看书上这块混乱的黑斑,突然觉得自己很傻!
阳光在我的书本上爬行,我愣愣地盯着它,不时挪动我书本,让那块黑斑与阳光重合,阳光开始变形拉长,最后成为一道长痕坠落到地上。
我有些伤感。
突然有种莫名的冲动,想要拉开窗帘,站起身,沐浴阳光。
手已经伸起来了,却又放下了,站起来,不行!冲动和理智的斗争,让我心烦意乱。
去,不去,好想去,不行!
我冷静下来,叹了口气。于是,我又低下头,假装认真看书,可思想却不受控制地飘出窗外。
外面的天空是不是很蓝?芬芳的丁香是不是绽开了笑脸?有没有小风吹过?能不能带起一只风筝?空气中有没有泥土混合了青草的味道?翱翔的鸟儿会不会把我的梦想带给云彩?
教室里压抑的安静,好像太平间里的空气一般,沉闷而死寂!
深蓝色的窗帘遮断了我的视线,遮住了一切的发光的魅力,可是它,却隔不断想飞的心,隔不断我胸膛中跳动的火热的心。
好想突然站起来,在老师惊讶,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大笑着冲出教室,冲出这个拘束理想的墓室,到外面那个广阔的世界里自由地欢笑与歌唱,放飞压抑许久的心灵!
我安静地坐着,安静地拿着书,安静地看着老师,只有一颗不安静的心,在教室外自由飞翔。
梦与现实犹如相隔两端的"悬崖",我小心地行走在它们之间那根细小的牵连上,努力的维持着,这个脆弱的平衡!
年华自述·日记篇
文/~Tell me~
我们在电影里看着别人替我们过着梦里的人生,看着他们替我们爱,替我们死,动容之时流下眼泪——擦干之后,那不过是灰飞烟灭的幻象,生活仍然一无所有。
闪光的日子渐渐漫涨成一片深色的画布,描绘出怀念中的肖像。 在过去那些浅薄无知的伤春悲秋之中,我写不下归期。
那年我初三,我在一张遗失的稿纸上写下了:只有这一年,没有什么不可忍耐。
但是真正离开这一年之后,我们需要忍耐的东西变得更多。阳光与热土一样荒凉的高中,以及我无法实现着自己的心中的一丝丝的梦想,于是它们都逐渐与我交错而行,渐行渐远,我能做的只有用浅薄的文字,竭尽所能的去刻画那些沿途被称的上“风景”的人或是事。
日记如同时光轴一般,在时间与空间的装换中,将所有难以回忆的东西全部尘封在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也许若干年后,那个人以一种落寞的姿态数落着这些老旧的故事也会潸然泪下,然而,过去的永远不在回来,而我却在这个似乎如轮回的悲剧般的现实里,依旧纪念着三年前的那个自己。
如果说纪念,我一直认为是三年前的这个时候,用文字描绘生活的开始。
当我在那本《少年文学》深深折痕,以及上边描绘中秋的细节,我才知道,这是我开始记录生活的开端,带着一种莫名的忧伤写着:是个清凉的月圆之夜。月光皎洁,树影婆娑。失群的孤雁低低悲鸣,如同古老而恍惚的歌声,拍着山寨入睡。暮色深处升起袅袅炊烟,忧郁地舔着低垂的苍穹。静静停泊的木船,微微摆荡在蒿草丰盛的湖岸,如同是最后一片不由主宰的卑微命运。空气湿润清凉。很快,暗蓝的夜空就升起些许破碎的星辰。山风细细地吻着涛声,穿过湖岸人家院子里一道道如同岁月般伤饬的木栏杆,将隐约的鸡鸣狗吠之声传得很远。
因为现实太过于惨淡,我从来不认为现实里有着令我快乐的东西,麻木的眼神与虚假的笑容一直长存在这个悲欢的现实里,而用文字去向现实申述自己的桀骜,也许这是一个最深刻的方式,无论如何,每个人都会以类似与抗争的方式,义无反顾的前行。
然而,顺着文档里60多万字的历程,当它们从一个一个的字符里拼凑,以及顺着“Enter"的敲击,而分散在网络里时,我一直希望那些被称为“人海”的网络里,有人能够读懂我,因为隔着屏幕的距离,我永远无法刻意的揣测读者的心里,于是,对于写作,进而演变成一种利益化的事物,然后满脑子盘算着,一字多少钱,点击率多高·····之类的问题,其实当自己也本末倒置的去回顾这一切,总会认为,人生就是这样,从单纯的文字到优美的文字,再到唯美的文字,最后到虚假的文字,记录的东西也就不是处于内心的想法。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故事是应该伴随着自己,在一个人生的驿站里停放,然后舍弃。而我却,在我的驿站里,将它撒在风里,将身边人的经历与内心的明媚,都毫无保留的放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日光衍射,时空刻画,逐渐抽象成一种类似于雾的东西,浮在路人的目光里。
作家们都异口同声的承认自己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而我却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善于说谎的人,将所有的谎言编织成故事,然后将自己塑造成集聚所有缺点的异类,因为这个剧本本是一个残缺的故事,何必那么完美呢?
而我总相信:这个冷暖不均的世界之上,天空总是寂静的湛蓝,冬季白亮惨淡的日光照耀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贫穷和富裕之间并无偏倚。只有时光又无情地走过了一年一岁的聚和散。然后跨过这三载的岁月,来数落我不该干涉的过错,然后命途的那个我在我耳边反复告诉我:我错了,我错了······
其实,很多时间,我都质疑着这些,他们总告诉我写作的路前景黯淡,遥远大学才是梦之所向;也许吧,我总是不确切的回答他们。可是,如果没人给我这些与文字相关的思想,我的手指怎么会随着键盘而不自觉的跳动,如果没有给我那些现实里的惨淡情景,我的心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怨言与苦恼,如果不是那些故事呼唤着我,我又怎么会在那个寂静的夜晚里,用字符去解读人生·······如果········
人生说:写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赏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这也就足够了。而我,没有太多的奢求,然而在这空气如同光线一样稀薄的环境里,我们总是无言以对着所谓的现实,然后喘息的前进,不是不想后退,只是无路可退。
三载光阴,恍如一瞬间,132篇小说的长度,474篇日记的厚度,60万字的历程,以及千疮百孔的回忆········我用指尖的摩擦描摹着那个年华的气息,带着一种极度的无奈。
书上写着:一个作家需要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有着与众不同的情志,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华········这都是扯什么蛋呢?每个都在白净的现实里,演绎着生活的主角,不管甲抑或是乙,我都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音乐播放在断点的瞬间,情感有些许的停滞,而笔调在继续勾勒,我总觉得回到这个让我熟悉的日子,作为一个起点,应该说是“一个”起点,我应该写些什么,应该说些什么,然而,当我在看着那个萧条冷落的街道,以及广场稀稀落落的人群,还有未散场的电影,其实节日的氛围也就如此,只是一个被“历史”所铭记的“盛大”日子,我可以当它毫无意义,但是我却想到了另一个人。如果用泛陈可谈的几个诗句来言语,其实那些内心的情意无法深深的表达,如果天亮的时候,我会想着晚安,这就是这一天的终结。
很多道路在我思考如此刻的般的思考中分散,而我却得告诉你:秋天把旧叶子揉掉了,你要听新故事吗。静静的河水睁着眼睛,笑着说: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
你乘船在陌生的黑暗中逃逸于远方,我却在夜色里,苦等一个轮回,但我想起那些非常空旷的夜晚,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要把明天也碾成影子。你非要一个人走,认为只有一个人走的才是路,一个人看的才是风景。去海边看巨大的塔,它矗立在水面上,空洞不过如此,诗意不过如此,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小,而它被万世万物吞噬的过程才正因此显得何其美丽。 我在这个高三这个年段里,完成着一个使命,我担任着一名刺客,可是这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做自己的刺客。除非对这个世界有足够失望,或者他足够不成熟。或者两者兼有。而我却属于后者,在百转千回的哀歌里续写着自己个日记。
(我用45分钟去违背着自己在这一年段里所许下的承诺,然后,在月明的时候,向着那个角落,那个城市,那个岛屿告诉你今天的日期,希望你们都可以快快乐乐,我相信,自已一定会如你所说,那样,那样的前进。中秋快乐!)
作者QQ:1164501636
追逐文学的路上
文/古逸
或许是身处底层的缘故,生活中很难碰到追逐文学的朋友,我所结识的文学好友都是来自网络平台。有的是在文学QQ群里结识,有的在百度空间上因为彼此的文章而熟识的,与他们在网络平台上,敲击键盘沟通已经成为生活中难得的净土部分了。在这片虚拟的网络里存在诗和远方……在现实中,我们都不得不埋首挣生活。
想起自己对文学产生兴趣大概始于小学四五年级。在那偏僻的小村子唯一的小学里,我那粗陋的作文也曾多次当作范文朗读,语文老师还把一本课外书作为对我的奖励,(那时根本没有课外书,在当时的我如获至宝。)于是便有了小小的信心,等到上初中,就更加巩固了。上初一时,教我们的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带着初入教育业的一片热血,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理想主义,为我们创建了三年带有一点乌托邦色彩的语文课。在平日的教课书之外声情并茂的朗读各种文学作品给我们听,鼓励我们写日记,开特色文学讨论班……因为他的平易近人,因为他的全身心投入工作,因为他的鼓励,我开始了记日记。
当我念完初三因为家里不支持再读,只得辍学出外打工时,住在集体宿舍上铺的我,在伸手就碰到屋顶的狭小空间里,依然把笔记本摊在腿上坚持记下所遇见闻。那时候我只是个宾馆里打扫卫生的服务员,干些铺床、拖地、刷马桶的事情,整天就是工作宿舍两点一线,没见过电脑,也没真正见过世界,然而却固执的认为坚持写日记、看书会是我这个没有文化人的一线微小希望。我这种打工了还不放下书本的行为,曾经遭到舍友的嘲讽,但这些并没有减退我对文学的执着,只不过遇到繁忙时,日记就慢慢改成随记了。每年的旅游旺季时工作量骤增,经常要忙到深夜11点,白天在客房里打扫卫生,晚上要到洗衣房加班洗床单。在一片雾茫茫看不到人的热气中,大汗淋漓的做工到深夜,回到宿舍早累的睁不开眼,常常在记日记时就不知不觉睡着,现在翻开日记本,依然可看到当年歪扭难看断断续续的笔迹……在别人这些经历或许根本就不会有,但对于一个起点太低的人,这些只是刚刚开始。
后来当过机械厂的操作工二三年,在工作之余自学机械制图和电脑操作,然后慢慢走上设计的工作……不管工作形式如何变,这种在完成工作、忙完家务、孩子之外才能粗浅写点随笔、看一小会书的生活持续了十来年。常常是在深夜近凌晨了还舍不得扔下书本,终因工作和学习的多年积累,导致身体日渐衰弱,不得不让自己缓一点,再缓一点,我到此时才明白自己并不是超人,不能只工作学习一味透支,也得适时停下来养息,否则文学梦没追上,人先挂了。……好在自从使用电脑熟练打字后,记随笔就相对轻松快捷。从2007随笔彻底改成电脑输入,从此结束了我把文字记在笔记本的时代,然而那一堆十几本厚厚泛黄脆薄的日记本,它见证了我没有放弃文学这个飘渺的希望。
从表现上看来,文学于实际生活中并没有给我带来物质上的帮助,相反我为它花费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心血和金钱,还因为它收到或多或少的冷嘲热讽。在文学世界中,我以为自己能成为海里的浪,风中的云,但我还是只是小小的我,残酷的现实让我一点点明白,你只是在做白日梦!你得生存!你得先活下来才有可能去追梦,况且你又不是天才,没有才能胜任当一个作家,你所汲取的养料还少的可怜,当一个人没有能力直线抵达目标时,只有采取曲线绕行。
若往内里细究,文学对我的影响又是深远的。虽然文学没有在物质上有所兑现,却一次次给失落的精神加油鼓劲,让在现实中撞一鼻子灰的我不至于跌足滑到水里。它给了心灵放松和成长的空间,在任何时候,不管现实中的你多么卑微,在书里你都可以平等的与不同国家的大师促膝谈心,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人和事,让我忘却现实中悲痛的同时,又渐渐悟得许多人生之理。在文学的谆谆教诲里,我慢慢学会了在迷茫的人生之路上如何行走,学会了坚强,开始接受平凡的自己,也能发现庸常生活之美好了。……它的影响又岂是文字可以描写详尽的。
时至今日,由开始的羡慕作家的光环,到后来的像老朋友般对它倾述衷肠,直到现在溶入生命,成为一种习惯。文学不再仅仅是一种现实利益上的计算,而是深入心灵的润滑剂,它让一个灵魂不至于被现实麻木至死,它让我们有机会跳出自己的身躯看看世界上其它的苍灵,它让你感知世上还有理想,还有梦!它也让我深信:在追逐文学的路上本身就是一种精彩的人生!
作者:古逸/20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