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年的散文
关于青年的散文(精选12篇)
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文/许扣锁
一个很自负的青年应聘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被主考官提问:“在你的口袋里装有两个资源,一个是一望无垠沙漠,一个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这时,有一个大客户进来,开门见山对你说他特别需要水果。那你的对策是什么?
青年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会让他百分百相信坐在沙漠中或者海面上吃水果,远比坐在房间里吃水果有意思得多,所以,为了吃水果,他必须购买我的环境。”
“那水果怎么来?”
“可以从其他国家买。”
“他自己也会去买,他不傻呀,对吧?”
青年一下子无言以对。
“我来告诉你,以色列人是怎么去做的。他们会在沙漠里搭建一个大棚,淡化海水,利用滴灌技术,种出水果来。对于他们来说,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青年最终落选了。
红点长
文/杨云香
前几天,我回到村庄歇息。太阳出来时就闲步溜达,跟着太阳,走我熟悉的道。牛儿拴在木桩上,慢悠悠地嚼苞米秸,花猪躺在圈里,大肚皮摊着,懒洋洋地哼哼。东张西望,难得看到人影子,完全是生面孔,搜刮着依稀的印象,一片茫然。
我从后趟房子一直往西走,右边是土豆地,秋天收完土豆,三齿挠子耙平了垄沟,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就妆成了天然的画布。风掠过脸颊,我早忘记了寒冷,欣喜地猜想那些脚印:驴子的脚丫小巧,一踮一踮地,斜斜地穿过,像是追着伴儿,柔和地呼唤呢。那几串是猪的,瞧它们,喝醉了一样,晃悠悠地拱着,带出一抹抹嘴巴子的影。还有狐狸的,这些精灵般翘蹄子的痕迹,快得眼神跟不上,倏忽地逃了。那个青年点里就经常惹来狐狸骚扰,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聚在那里,哭笑着,歌唱着,在岁月里走远了。他们的点长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难忘自己的第一个老师,想起她,我就有向前冲的感觉,好像她在那站着,我要不跑着过去,就不敬啊。脚下的雪被踩得咔嚓咔嚓响,走一截路,才慢下来。记忆里,村子西头是小学校,小学校前边对着大队部,大队部又矮又小,房顶苫着黄黄的蒲草,大山连着泥烟囱,和住家户没区别。旁边赫然接着一溜红砖瓦房,十几间,竖着五个明晃晃炉筒子烟囱,是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我走热了,怎么碰不到孩子呢,小时候,在这样的冬天里,总会有一伙孩子,三五十个或者二十来个,甩着鼻涕,扬着冻红的小手,呼朋引伴,嗷嗷喊叫着,从东屯窜到西屯,一路上佯装鬼子和八路军,打打杀杀,汗水横流,哪还有冷的意识?现在的村庄静悄悄的。我绕过一面砖墙,是小学校的大门,学生放寒假了,校门紧闭,没一个人影。又接着绕,围着小学校走大半圈,到大队部了。白泥抹面的铁皮盖砖房子,在雪地映照下,亮得刺眼睛。大窗玻璃对面是成片的粮田,没了青年点了,连一块砖头都不见了。一垄垄苞米根子从雪里扎出来,整整齐齐地延伸着,直通大片的田野,风卷着雪粒子撒欢地跑,田野在视线里匍匐着,天边处星星点点,有模糊的树和房盖儿,那是另一个村庄了。
我向前丈量着脚步,走进雪地,只有我的一串脚印。这该是麦草垛的地方,那里是一大堆马粪,还有个大猪圈在南壕沟那里。我去西村供销社给妈妈买咸盐,背着白面袋子,里面装了五斤的样子。中午时,走到这里,走累了,放下面袋子,抹着汗水。那个麦草垛很高,像一个金色的窝头,风一吹,就飘来麦子香味。我拽着面袋子向麦垛靠近,刚坐下来,就从屋里出来一个好看的、大眼睛姑娘,我连忙怯怯地站起来。她操着怪怪的口音,温和地问我叫什么名字,上学没有?我害羞地低头,不敢出声,看见自己劳动布的裤子膝盖处漏了个大洞。那些男青年和女青年纷纷出来了,都称呼她高点长。那年秋天,我被送到生产队的大屋子里上学,几块长木板子垫起来,几个长条板凳,挤了三十多个像我一样大的孩子,老师一进屋,我就认出来了,是那个高点长!她在木头面黑板上写字,举着手臂,抑扬顿挫地读着:“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我喜欢看她,脸总是红红的,生气时大眼睛像在笑,一点不吓人。我把字写得歪歪扭扭,弄得手指肚沾满铅笔沫子,黑亮黑亮的。她就把着我的手,顺着她的劲儿挪动铅笔,她的手热乎乎的。原来学习这么好啊,得好好学呀!那个时候爱做的事情,这么多年都没改变。
高点长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就召集了许多社员,讲夜课。爸爸妈妈时常去听课,回来就说点长讲得好,句句是道理,我听了他们的夸奖,高兴得手舞足蹈。那时,上课的地方离青年点很近,一有课间或放假的时候,我们就跑去老师的宿舍玩。那房子里有两张大通铺,男的一张在东屋,女的一张在西屋,挨排的行李和小架子。中间是灶房,十几印的大锅,木头锅盖上钉上了拐弯的木头把,拎起来时像大磨盘。烧起火来轰隆隆穿过东西屋的火龙炕,那些大通铺就搭在火龙炕上,一端拿砖或土坯垫上。吃饭时,木板并凑的大桌子坐一圈人,高点长---我们的老师总是张张罗罗最后吃饭。由于高点长领着那群知识青年不断地帮助社员们学习,积极参加地里劳动,宣传党的理论和国家政策,青年点和村里人民群众关系融洽,社员们都称高老师是红点长。
后来才知道,红点长---我们的高老师是上海人。她一直教完我们三年级,才最后返回上海。
我站在雪地里,走不出记忆的情景,风过无痕。
青年曲
文/顏小惜
窗外,无际暗夜的伴侣唯有那稀疏不依的各家灯火。跳过这零星的灯火,则只剩那无边的黑氲。我是这高高夜里的孤星,渴望着探明梦的足迹。梦,究竟是那儿时的咦语,还是这如今的空寂。疲惫中摘下眼镜。视线顺着黑夜直去,渴望着探明这暗夜里无边的梦迹,依稀间连接心田是哪五色光氲。暗夜里,许是摘下眼睛,却又是另一番风韵,一番足以照明吾心的瑰丽。我明了,我又何苦去探明梦的足迹,那绚烂的光斑似早已驻进心季。只需得坚定,哪,我的中国,我的梦以及吾心,原似这一切早已是在吾心,唯需的便是坚定。在此,献上我心中的坚定,一家开在心季的店;
开家古怪的店,隐藏在黄山脚边。店前挂着<青年曲>,店后刻着名与金钱。也不知何时起家,这只收梦与金、权。
我接任这家店,渴望梦与华年,厌恶那名与金权。渴望着青年昂首挺进,青年却迷失于金、权。前任说;青年,刚来的青年,你妄着证明梦之绚烂,却使得金、权消散了华年。
固执着坐立店前,渴望这梦与华年。任青风挑弄鼻尖,听细雨倾诉哀怨。青风识趣卷走细雨,细雨随风带来木笛。木笛,青年的木笛,充斥着青年芳香的木笛。可你带来的青年何苦徘徊山间。
“青年,你何故徘徊山脚尖
是想获的哪梦的华年
还是只为那金钱与权”
徘徊,徘徊的青年,呆滞的青年。
“若是前者,我只取你胸前的伪玉
却还你梦之华年”
上阶,难得的青年,我许你华年
下阶,可恶的青年,你怎敢放手梦与愿
”若是后者,我鄙视你到心尖”
却赐你金钱与权
上阶,可恶的青年,赐你金、权
下阶,难得的青年,可还要梦与华年
任青年徘徊山尖,其后老者以大步向前
“店主,仁慈的店主
我愿以往昔的金钱
换回往日梦的华年
已祭葬吾的残年”
“智慧的老者啊
往昔的梦已在年轮中翻滚数圈
需得数倍的金钱”
下阶,可恶的老头怎忘了华年
上阶,难得的老者,还你梦与愿
“唉,若我还年轻十年
定拿这金钱享得华年
青年,难得的青年
休教金、权消散了华年”
下阶,可怜的老者,愿安然晚年
“修教金、权消散了华年”
上阶,难得的青年
吾愿坚定你我,梦在心尖
青年中国梦
文/吉木布哈
论青年中国说:青年,乃华夏儿女之继承者,其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之梦。我们青年不能置身事外,应积极响应建设“中国梦”之中。
我们青年一代人之梦,都希望中华之教育,经济,科技发展而领先;都希望国土完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都应为中华之崛起而奋然起来;都应把“青年梦”与“中国梦”相结合起来;都盼望是“中国梦”的创业者和享受着。只因如此,我高举右手说
青年在,则国在;青年志,则国志;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梦,则中国梦。
青年中国梦之一,振兴教育。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青年者,应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提升思想文化知识面,来振兴中华教育。邓小平亦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因如此,青年们的心,熊熊燃烧,面向全方位之学习,认识教育之重要性。然而,青年者,以“科教兴国”战略理念为主体意识,以坚持教育为本,托付起振兴中华教育之梦。
青年中国梦之二,经济建设。经济乃决定上层建筑,国之主脉也。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经济发展之根本也。何为经济之发展,其论国民之全体的经济追求力度,国民之身心素养。只因这样,青年者,乃经济建设之栋梁主,所以,应把“青年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用党章引导自己的行动,用团组织为我们引领道路,用我们的热血染红整片中华大地。这样,中国经济就能稳步而发展。
青年中国梦之三,研发科技。论起科研,青年者脑海里隐现出邓稼先“两弹一星”核试验图景,他使中国从自卫队武装国防带入核武器保卫国防之奠基人;他那永垂不朽的科研精神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他告诉我们,努力学习科研技术,为民族,为中华,为世界做贡献;他的精神启发我们,加强钻研科技,哪怕献出一点点热血,中国之科技活源不会停息。因为,科技乃国力之组成其重要,所以,青年者,应置身于科技研发事业之中,来不断发展中华之科技事业。
青年中国梦之多,当前,国土并不完整,国家并不富强,社会并不和谐,青年者,仍还需努力奋斗。在此,宣中国青年者,今天台湾问题尚未明了,周边岛屿骚扰现象依然存在。知此,青年者,更应发挥精神力量,奋然而前行,努力发展教育,发展经济,发展科技,青年们用坚韧不拔的精神来保卫和建设昔日前人用鲜血换回的江山,来建设这片曾经流血成河的大地,来建设“中国梦”之伟大事业。青年者,此乃义务乎!
青年者,绝不能置身事外,既然我们坚守扛起重任--中国梦。那么,我与其应该同在
青年在,则国在;青年志,则国志;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梦,则托起中国梦。青年们
来吧!请伸出双手,用我们的热血染红中华大地,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事业吧!
来吧!我们是创业者,亦是享受着!
来吧!用我们永不磨灭的精神来共创“中国梦”之伟大复兴事业吧!
青年们,这便是如今之青年中国梦也。
青年赋
文/陈方芳
戊午之年,时维五四。同学少年,指点江山。磅礴泱漭,惊涛裂岸。振臂一呼,树热血青年之理想;星火燎原,燃民主科学之精神。
风雨征程,绚丽雄浑。先贤已逝,精神犹存。栉风沐雨,存高远之志;孜孜不倦,求真理之光。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自由意志,破思想之囹圄;明理察辨,除蒙昧之傲隐。以志成学,依学广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莘莘学子,皆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荣青春之民族。
余正值青年,幸投身海洋事业,喜不自胜。望前辈,观同行,深觉五四精神不朽,励己前行。拙笔寥言,但述实情,君且观之感之。
经略海洋,敬业乐群。功崇惟志,业广为勤。百年希冀,今朝梦圆。“蛟龙”潜渊,劈波斩浪卷青史;征战两极,迎风踏雪响强音。彰海权以为志,建强国以兴邦。强而不霸,重仁贵和。“雪龙”施援,远路长传。笛声长鸣,响传九州划苍穹;碎冰窾坎,远谋智勇渡难关。
睡狮怒吼,潜龙腾云。时光荏苒,国富民强。青年身处治世,得无为国奉献乎?犹记梁公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深感吾侪身之重任。朝阳正升,激情昂扬。勤勉以践行,忠诚以担当。愿五四精神永续,青年志震尘寰!
字是有生命的
文/秦湖
一个热爱书法的青年,跟随享誉书法界的大师学习书法。多年过去后,青年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字体端庄、秀丽,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和赞赏。但是跟书法大师的作品比起来,却又差了那么一截,总是少了一些东西。
对此,青年感到很困惑,于是便向大师请教。
“在我眼里,字是有生命的。”大师说着,走到书桌前,铺好宣纸,随手拿起一支笔,就开始写起来。大师运笔自如,行云流水,一会儿功夫,一个赏心悦目的“妻”字就跃然纸上。
“就说这个‘妻’字吧。”大师写完后,对青年说,“写它的时候,我总是会很自然地想到我的妻子,想象温柔美丽又贤惠的她,端坐在好山好水之间。就这样,想着想着,这个‘妻’字就写活了。同理,写其他的字也是一样的。”
见青年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书法大师继续说道:“书,心画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字是灵魂的活画像,字如其人,字如其面,字如其心。一流的字,是用心写出来的,而你缺少的,正是这种意境。”
写字如此,其他事情,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自强自立的收获
文/王慧敏
我上大学那会儿,还处于计划经济年代,学校按人头发助学金。根据家庭情况,分为4个等级。我们班享受一等助学金的只有一人,每月23.5元。
这个同学和我住同一个宿舍,来自湖北农村,自幼丧父。每个月领到助学金后,他都会第一时间给家里寄5元。他告诉我,他有个弟弟在老家县城念高中,靠他供养。我们学校离火车站不远,课余时间他经常到车站帮人扛行李。碰上好心的,会给上块儿八毛的。那时候还不兴勤工俭学,他做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这个同学很让人敬佩:尽管穿得最破,大学4年,每个学期成绩都名列前茅。
毕业后20多年未曾谋面。他目前在政府一个重要部门当处长。3年前,他的儿子考上了我所在城市的一所大学。送儿子报到时,他带着那个很“潮”的年轻人来看我。
不久前,老同学又突然造访,进门后一脸落寞:“专为儿子的事来的。丢人啊,有多门功课挂科,有的补考也没及格。学校发了函,希望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再‘挽救’一下。”
接着又聊到了他的弟弟,他更来气。弟弟在他的资助下,后来也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成了当地知名的企业家。可弟弟的儿子从小就不好好念书,好不容易才考了个“三本”,念了不到一年还被学校劝退了。因为天天不去上课,躲在宿舍打游戏。
他不明白:孩子们现今的学习条件比他当年好多了,可怎么会成了这样?
这些年,民生保障有了长足进步,各项保障措施越来越完善,即使家境贫寒的学子,也能找到就学的门径。
不过,一切全由家庭或社会包办,未必是好事。要想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除继续加强保障外,还要引导学子们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有个朋友的孩子正上大二,暑期朋友给孩子找了份“送水工”的活。看着烈日下扛着水桶晒得黑黝黝的小伙子,我相信,这个假期他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学费!
求学,本身就是个清苦的历程。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大学之要义,除了研究学问,还要砥砺德行。也就是说,培养吃苦耐劳的品德,学做一个大写的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德行走样,即使硕士、博士毕业又有什么用呢?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知名学者被一所大学邀请去做讲座。路过食堂时,不小心把一个学生手里的碗碰到了地上。学者发现那竟然是一只土碗。学者早年当过知青,知道除了偏远的乡村,城里已没有人用这种碗了。看着学生那身寒酸的穿着,学者动了恻隐之心,说:“实不相瞒,你这只碗是件价值不菲的古董。我出10万元,你卖给我?”谁知学生说:“你看走眼了,这只是我们家吃饭的碗。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因为看到这只碗,我就提醒自己是山里的孩子,应加倍努力……”学者被深深地感动了。此后的3年里,他每学期都会匿名给这名学生捐助全部学费。可他没想到的是,3年后的一天,那个学生找到了他。此时的青年,从头到脚都是名牌。青年拿出那只做工粗劣的土碗说:“当初你准备花10万元买下这只碗。现在5万元我就卖给你。如果你真想要的话,价格还可以商量。”
学者问:“你真想通了?”青年说:“早就想通了,有钱什么都好办。3年前您愿出10万元的价格没买走我这只碗的消息传出去以后,我收到了不少捐款……”故事的结尾令人啼笑皆非。学者说:“其实这就是一只家常土碗。既然你来了,我还是愿意出1万元买个教训。”
没承想青年竟高兴地收下钱,乐颠颠地走了。
这样一个骨头泡软了的青年,能指望他将来报效社会?
家有“老青年”
文/蒋平
年逾四旬,标志着我正式退出青年行列,但家里依然有位欢蹦乱跳的“老青年”。不过不是我,而是年过七旬的母亲。
母亲年轻时酷爱文艺,这种爱好通过遗传深深影响了我。母亲退休那年,我正式参加工作,很快成为单位的文艺骨干。母亲退休不退志,经常踊跃参加我们的文艺活动。每回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表现得比年轻人还要积极抢眼。一次青年作家聚会,母亲绕有兴致地听我们座谈,一位老师当众开起母亲的玩笑:“在座的全是青年作家,请问您老怎么称呼?”母亲乐呵呵地回答:“我也属于青年,是老青年。”一席话,将大伙逗笑。
为让自己70岁的身体跟上30岁的心脏,母亲不忘为自己“充电”。她改换了智能手机,注册了QQ,添加了亲朋好友的微信,还建起家庭微信群。逢年过节,用一个个大红包,美死一票儿孙。父亲去世后,儿孙们轮流邀她过周末,每此时,母亲会带上羽毛球拍,不时约我们兄妹仨给她当陪练。和她打羽毛球,节奏比一般人慢。与其说是当她的“陪练”,还不如说她在找理由陪我们锻练。母亲是通过特殊方式,强迫我们从长时间的“低头族”中解脱出来,让身心劳逸结合,远离疾病。
母亲不光喜欢和年轻人娱乐,还用一种年轻的心态,参与我们的各种沙龙。70岁生日那天,不少跟我年纪相仿的朋友,用不同方式向“老青年”表示祝贺。母亲幽默地回答:“感谢你们这些70后,我今年也正式加入‘70后’,咱们有共同语言了。”
家有“老青年”,老少俱欢颜。
沉默的青年
文/数学谜
很近,不远,就是哪个几年没有出家门的青年。他害怕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接触现实社会上哪些和他不一样的人。他沉默了,他沉默了,他沉默了,他在床上玩着手机。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的过去。他坚持的梦想,在他设计好的道路上,一步一步一步前行者。他需要你帮助他,他怕外面的人会伤害他。他保持着孩子的天真,在等你,来告诉他,他很美很优秀。
不想出去接受现实社会的残酷。不因为他怕面对现实社会暴力,是因为他想把自己温柔一面善良一面给你。一个温柔善良的男人,真的需要很多女人得到理解。我在等,哪个给我关爱的她,只有这样我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沉默的青年,不想和别人一样。总是忙碌在工作里,他想把青春留在人间。想把他的理论数学,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在这里完美无缺地告诉爱学习的孩子。他想你会为了他,做一些没有回报的事情。他知道会有一个她,在海的对边等着他。
好久不想走出家门。在青年去思考,去沉默一段时间。把自己信仰完全活着,自己的心灵深处。望着天空,望着夜晚星,在感觉自己忧愁的样子,真想把这样一句不一样的话语,告诉别人。沉默的青年,是有出息的。
每次看着镜子前面的我,都是很忧伤。这时就站在镜子旁看着镜子里的我。青年很沉默,有时想镜子里的我这么高大还害怕外面的坏人。真的,我让暴力吓怕了。怕的不敢把我的理论,告诉哪些以唯物主义为核心的中国人。因为我反对唯物主义里面错误的地方。
我是中国人里的小角色。但我想让中国人的大角色注意我。或者,把主角让我去挑选。因为我的命运,这些权利总是给哪些我讨厌人的。因为,主角的选择,需要一个沉默青年来给他放顺序。因为他的沉默,让他知道了很多不该知道。因为他的沉默,他要用心问问国家如何做。因为他的沉默,给他生不如死的辛苦日子。此刻的他沉默了,他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感染他的心里。
到了,快到,心里沉默青年。快要坐车出家门了。不小心,公交车上的卡没有了。这回出家门的心里没有了,又埋头苦干起来完成他的写作真实。这个沉默的他,是出家门,不是出家。因为他是一个多情善感的人。所以他想用情感去想象,出家门和不出家门时的心里。他做到了。
梦想成真了。有拿着他的作品,这样说。你的作品,是最有真实的语言文字。我在你的文字里,看到了青年人里的哲理思考和文章的境界。有人把他的文字作品,理解为是艺术上最奇的语言交流。或许不会有和我一样的人,因为成人永远认为小孩的三角猫,永远抓不住老鼠。所以,我要把童心真实的保留在我的文字里。等待哪些有知识的人,细心去品味其中人生哲理。
做人做事都要沉默一会儿,给自己思考一会儿。思考不会让我们笨拙,只会让我心里会更美好。因为我们心里好了,我们人的生命才会好。没有好心的人,一辈子都活得很恶心。所以思考体会,真的不会让我们傻。只有这样,让沉默的他才算学有所成。
365文艺青年的日常
文/木耳琦琦
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是在一个《傲慢与偏见》的书摘里。下面立即说,这是席慕容写的。
但是,我早已联想到,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的作者),这个热爱文学又坚韧的女子。电影《成为简》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一幕幕的回放,是的,她当之无愧,亭亭,无忧无惧。
想起她早晨在钢琴前欢快活泼地模样,充满了童真。一晃儿,一个独立于窗前的古灵精怪的女孩又慢慢咬着笔在构思写作,一个圆满而充盈的精神世界搭建起来。但是对与爱情,对于自己的未来,她又无比坚毅柔韧。拒绝不爱的高富帅,爱一个人时又绽放出炙热的光芒。去私奔,但是又拥有着理智,自尊自爱。精神上的独立与天生的浪漫结合,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灵魂。
她不断地写作,以文字为职业,追求自己的爱情,而不屈服于礼教。是的,也许我们是同样的年纪,但是我们却又相差如此之大。她有着文学的天赋,我却碌碌无为地在不喜欢的专业课上挣扎。她虽然没有写出,但思想中暗含了女权主义的思想,而我却放荡形骸,无拘无束,不问世事。
然而,我无意于去摧折那些独一无二、尚未成熟的花朵。她们可以娇弱,可以默默无闻,但是不要责怪一朵花的花瓣为什么不饱满。一朵花的花蕊为什么没有成熟的蜜糖。也许简在某种意义上是完美的榜样,也许我们离她太远太远,但是,我的心里始终满含着一个温柔的期盼,那就是,走在那条路上,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
就像是《四月物语》里的女孩。一个人的学习,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晚餐,一个人的周末,以及,一个人的爱。有什么不好吗,当你走在空旷的荒野上,你毫不畏惧前路的迷茫,毫不担心自己的孤独,而是去欣赏那绝处的风光,收获自己的精神独立。
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
灿烂
文/蔡澜
在交通灯前停下,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头发剪成冬马赫克印第安人状,并染成部分粉红色,身穿皮质背心,中间有铁链串联,裤子钉满了发光亮片。皮靴是一只白一只黑。
我真为他羞耻。
但是,这青年很温柔地用手扶着他身边的一位老太太,她穿唐衫裤,头上打了一个髻,几条灰白的长发被风吹乱。青年用手指为她梳好。老太太感激地摸摸青年的手,眼中充满了无限的爱意。
似曾见过,这份感情出自我奶妈的瞳孔。我站在她身边,额前留着个头发梳成的肿包,学足东尼·寇蒂斯。花纹衬衫的短袖还要卷起来,裤子狭窄地包着瘦长的腿,跟随着脑中猫王的音乐颤抖。
影像与站在我前面的这位青年重叠。我怎么会忘记去欣赏他?他化身的孔雀,彩色比我当年灿烂。
我为我自己羞耻。
我最亲爱的文艺老青年
文/徐亭晚
据说,老爹那年信手翻了一本诗集,偶见一句“数声风笛离亭晚”颇为欣喜,取其中“亭晚”二字,于是,他的女儿被冠以此名。
当时的老爹还是一个文艺小青年。
老爹还是小爹的时候,就离家去寻求生计。儿时关于老爹的记忆,都是妈妈说给我听。那时的老爹很宠我,是那种不计后果的宠爱。三四岁的时候,我感冒了要喝娃哈哈,老爹背着老妈偷偷给我喝。而后果是我咳嗽到哮喘,在医院住了半个月。我至今没有问他当初为什么那样做,这种不具远见的事,不像是老爹那样整日思考人生的人做出来的。因为他说过,他希望我快乐。
老爹出门在外,每年暑假我都和老妈到各个地方去找他,河南四川上海,老爹在外的时间比在家多。那时的我不懂乡愁不懂思念,理解不了老爹端出一碗自己做的西红柿鸡蛋面的欣喜。
过年回家,他总抓着对诗词一窍不通的我用纯正的汉中腔讲某诗如何转韵,或者背朱自清的散文,说让我学习这种清丽质朴的语言风格。或许是因为相处时间太少,我始终没有被培养成一名文艺青年,至今还在惊异,在汉中话发音与普通话迥异的情况下,他是如何知道这诗在转韵的。
在外打拼这么多年,老爹始终没学会标准的普通话,他的所有吐字发音都带着家乡的味道。漂泊让小爹变成了老爹。他最终还是回来了,带着未改的乡音,和淡淡的乡情。
那年8月,下了一场可以算是初秋的雨。
我和家人吵架,赌气跑去汉江边。静下来,才觉得冷,却固执地不肯拭去头发上的雨水。我站在路边望着前方,期待老爹来找我,也不知道去躲雨。如果不是好心的路人借给我手机让我给家里打电话,我或许永远也不会意识到,我背过的手机号码,原来只有这一个。
手机上的号码本,“爸爸”永远是第一个的。曾经,我从未向这电话本上的第一个人掩饰过自己的落魄、孤独、彷徨,现在却将打出的数字一个个删去。在岁月里,原来我一直在模仿他的造型,用力快活,用心寂寞,在不经意间向对方掩饰自己的不堪。
因为他说过,他希望我快乐。
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班长问,咱这算不算远游。我笑笑。十七岁的我们太娇纵,尚未意识到曾经被称为青年俊才的父亲现在已是中年俊才,曾经算不上貌美如花的母亲也开始对镜叹息。他们,早已被生活的重担压得步履蹒跚。
——写给我最亲爱的文艺老青年,在那些充满阳光的长长的午后,我无所事事,也无所惧怕,只因我知道,挫折会来,也会过去,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因为,我有长长的一生,有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