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散文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精选11篇)
不惑中秋话疑惑
文/林海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面对人生的第四十二个中秋节,确实让人伤感了一番,似乎一切都来去匆匆,转眼间,也就步入不惑有余了。回首往事,人生的许多快乐与伤感,愉悦与忧愁,如电影般,历历在目。
童年时代,对四季的概念比较模糊。只知道春天是暖和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寒冷的。随着岁月的流淌,人渐渐地长大,慢慢地我爱上了春天的鸟语花香;爱上了夏天在水池里的嬉欢,冰淇淋的刺激;爱上了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看雪景……
唯独秋天,总是让我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快到中秋节的季节,整天只看到叶子发枯发黄并一片片地凋落。无聊之余,总觉得莫名地增添了几丝忧愁。
“年怕中秋,月怕十五”这一句民间流传的精典之语,真是哲理十分。它的意思:一年到过了中秋节,这一年时光很快就要过去了。中秋节于是成了一年的分界点,那么每月的十五,也同样是很重要的日子,是每个月的分界点,过完了十五后,这个月的日子慢慢地减少,时间的压力越来越重。
一月前,还是到处一片金黄,硕果累累。在一场紧张的收割之后,转眼间一切都褪了颜色,一望无垠的土地苍黄地裸露着。涟河岸边的树丛也在开始凋落,枯黄的树叶随着阵阵微风悄然地飘落下来,铺洒在潮湿的土地上。墙角下铺满昏黄无泽的杨树叶子,街道也变得冷清了。
今年中秋节,人迹很是稀少。大概是中秋节到了,天气凉了,年老的人都不愿意走出门,而年轻的人都到外地寻找生计去了。或许,当今的人们,一切都在为生活而奔波,为生存而劳累,久而久之就慢慢淡忘了这个喜庆而团圆的节日吧。
一阵秋风吹来,大杨树上摇摇欲坠的黄叶发出凄凉的音响;房檐上,枯黄的狗尾巴草簌簌抖着,飘下一股股灰尘。这凋落的景象,常使人怀念刚刚逝去的夏天——炽热的太阳,温暖的雨水,和那遮挡碧空的绿荫。我独自一人沿着这条通往远处的小道,漫无目的的走着,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这种萧瑟的节拍中,烘托着这个沉默无语的时局,和置身在这孤寂无援的尘世中!
入夜,皓月当空。月光从天宇倾泻而下,大地安详地施展着自己的筋骨,透窗而入的远山圣洁脱尘,屋外叮咚低吟的涟水遍体流银,窗台镀了一层银白…… 有着几丝凉爽的秋风携着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发端,似乎把头发都染了色一般,闪着些许的银白。一只夜啼的鸟躲在树丛中不知疲倦地鸣叫着,不知道它是为了劳累的辛苦?在伤心痛哭?是为了名利的虚荣?在舍身苦斗?还是在为了未来尘世的美好和丑恶?在拼命呐喊?更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有人能理解它的快乐与忧伤?!
今夜,心总是不能平静,在澎湃着,翻腾着,不知道心情该怎么表达。月,英貌依然,那样的皎洁,使我不曾想过她会改变。静谧的月,悄悄地铺满了阳台,又柔柔的反射在摆满月饼的茶几,静静地落在那杯还溢着家乡谷雨前茶清香的茶杯里。
我站起身,轻轻地端起茶杯,翘首仰望着天空,注视着洁白无瑕的圆月。古人有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晚,我却只能高举着茶杯,和明月一起来品尝着那一点点孤寂的苦涩,和明月一起来品尝那一圈圈清凉的惆怅。
中秋节
文/薛睿颖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爷爷奶奶很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叔叔和姑姑两家人也一起来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节。为迎接大家,爷爷奶奶做了很丰盛的饭菜。大家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品尝着丰盛的团圆饭,大人们少不了喝酒,我们小孩便以饮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浓浓的亲情在饭桌上互相传递,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时,用月饼作为秘密传递通知的手段,约定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起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人们以中秋节吃月饼来纪念起义军的胜利。现在,月饼已演变成合家团聚的象征。于是,吃过晚饭后,我们每人手里拿一块月饼,到楼下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的,今晚的月亮特别明亮。一轮圆月像一个银色的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照亮了整个院子。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中秋的思念
文/程水清
又是一个中秋节,这是我人生中度过的第65个中秋节。
中国人历来都很看重中秋节,因为,这是老祖宗们传承数千年的传统节日。而我对这节日则比别人更加厚爱一层。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小时候,我家境贫寒,一家人基本上没有过生日的概念,而我却是个例外。这倒不是因为我在家中的地位和娇贵,而是因为我的生日与节日的偶合。所以,即便困难,这一天的餐桌也会添加诸如蒸鸡蛋一类的一两个菜,而且父母及兄姐们都会让我优先享受“佳肴”,以此来庆祝我的生日。为此,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感到几分荣幸与自豪。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三个中秋节,我坐在从昆明开往武汉的火车上。记得那天的掌灯时分,我透过车窗看到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看到渐渐明亮的月光下闪过的村庄。那一刻,我恨不得生出双翅,一下子飞到武汉,飞到古城脚下的那片绿洲,和父母及亲人们一起坐在门前的院子尽情赏月。在思念中,我从挎包里拿出老科长在我临行前送给我的月饼。老科长姓余,名保红,是1946年参军的老兵,江西永修人,自称是我的“半个老乡”。他理解我思乡心切,同时也是为了挽留我继续安心服役共事,特地安排我赶回老家过节。可当时的交通条件实在太有限,紧赶慢赶也只能在火车上独自煎熬。手上捧着那产自昆明的月饼,怎么也舍不得塞进自己嘴里。虽然我对月饼情有独钟,可还是在吞几口唾液之后,又把月饼包好放进了挎包。因为,年迈的父母双亲在家中期盼着与我团聚,这份亲情一定要与家人共享。
两年前的那个中秋节,更是让我刻骨铭心。
当时,即将年满花甲的老伴已是病入膏肓,虽经手术治疗,但身体却每况愈下。那天中午,儿媳特地张罗了一大桌菜肴,儿子开了瓶好酒,孙女为我酌上半杯。一切准备停当后,已经“闭关”多日的老伴在孙女儿的搀扶下走出房间。她和我并排坐在方桌一边,让孩子们在她的杯子里倒上一点温开水,然后欠起身来,无力地拿起酒杯深情地望着我微笑着说:来,我祝你生日快乐!祝你以后幸福
……
此时此刻,我完全明白她的这一举动中所包含的全部意义:这将是我们之间最后一个中秋之聚,也将是她给我的最后一个生日祝福。于是,我毕恭毕敬地站起身来,面对陪伴我大半生的老伴深情地道一声:“谢谢!”其实,近40年的夫妻之情,岂是一个“谢”字能表达的呢?她的真诚,她的勤劳,她的朴实,她的善良,还有她对丈夫及子女们的万般关爱和精心照料,足以书写一部人间真情真爱的纪实长篇!
如今,我真的不敢更多地回想那个刻骨铭心的中秋节。因为,就在那个中秋节仅仅十三天之后,她依依不舍地离我而去了……
中秋啊中秋,你曾经给我带来过不少欢乐,但也的确给我留下了不少忧伤;至今,仍然给我留下无尽的思念!
唐诗里的中秋节
文/付振双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呢,对于喜欢穿越的现代人而言,应该是个很感兴趣的话题。而唐代诗人的如花妙笔,或也能为我们描绘一个比较清晰的画面。
在唐代,中秋赏月的风俗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有“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诗句,写出了寂寥、沉静的中秋月色,尤以“树栖鸦”和“湿桂花”最为打动人。最后,诗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的抒情结尾,想象丰美,怀人思绪彰显,引人同思这位“杜郎中”。不过,作此诗时,诗人正与良友相聚,并非独吟,此由诗题下注的“时会琴客”可以得知。
比较起来,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光从题目看,就让人觉得趣味不同。全诗为:“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首联描写如水月光一次洗涤了整个尘世。颔联点出酷暑初退凉秋即至,九霄清净,万景澄明。颈联一“让”字,可谓神来之笔,说明明月光彩非星辰可比。尾联由天上回归人间,饱含着对凡世不停变迁而月亮始终闲适从容的感慨。全诗虽曰“玩月”,读来却觉满卷月华,心摇神荡。无疑,诗人的中秋,在此般“玩月”之中,更多了些思想的深度和温度。
正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圆缺总能迎合我们的情感,或者说我们的处境、心情总可以在某个时刻,由月亮上找到某个契合点,故而发些“牢骚”。难怪,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一上来就说:“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以对比之句开篇,体现今昔反差,隐含现实中不顺意的悲苦,可谓起笔不凡。接着,诗人吟道:“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其实,全诗对比既有时间的,又有情景意境的,这个中秋月夜,观赏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看来这中秋节,也并非所有人都如节日寓意的那般美好,而团聚时也会有想念的离人,至于人世凡景改变、个人位置转换等等,亦是难以避免,其上的忧郁、苦痛,或只有冥思的人或亲身体验的人才更有发言权。
难忘那年中秋节
文/马阿林
中秋节是个美好的节日,天空中高悬的明月,清澈的月光给人以温馨、团圆的美好感受。
又是一年中秋,你看那商店柜台上醒目的地方,摆满了各种精美包装的月饼礼盒,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让人感觉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望着这一情景,不禁使我回想起43年前那个久久不能忘怀的中秋之夜。
那是1976年的9月5日,中秋节前夜。那天,在煤球店里忙碌了一天的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位于公园山17号的家中。家中只有我一人,父亲因为防震抗灾在单位里值班,母亲带着弟弟去了东门姐姐家。我一人胡乱地吃了一口晚饭,就躺在床上看起了书。家里虽然不是书香世家,但我自小就喜欢看书,家里没书怎么办?就到处找书看,所以那时的我想看书,都是找别人或者是去图书馆里借。那天白天刚好向别人借了一部书,答应明天还。连夜就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竟一口气看完了两本厚厚的书,直至凌晨3时才睡。因为家住在半山腰,夜里蚊子多,又没有蚊帐,于是我便点了盘蚊香放在床架上就睡着了。迷糊中,只觉得耳边发热,睁眼一看,原来是蚊香燃着了枕头,又燃着了床上垫的草席和床板,那火就像冬天里的火盘一样火红火红,一闪一闪的。惊醒之后的我,赶紧起床,端水浇灭了火。
第二天,是中秋节。一夜没睡好的我,准备上街买只月饼当早饭。可是那会儿有钱却买不到月饼,因为买月饼要票。由于母亲不在家,我又不知道买月饼的票放在哪里。那天,连我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真的很想吃一块月饼。可是,营业员任你如何协商也没有用,没有票就是不肯卖你。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会理解当年计划经济是怎么一回事,那时候买什么东西都是要票的,定人定量定点定时供应。我记得有粮票、食油票、肉票、豆制品券及备用券,还有布票、煤球票、烟票、自行车票、手表票等。我家里至今还有一些粮票和布票呢。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商品短缺,各种物品虽然都是凭票供应,但是还要排很长很长的队,有时还得起个大早去排队,特别是冬天,排队的滋味真不好受,冷得人直跺脚。
中秋佳节,古往今来都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是,那年的中秋之夜,我却一个人坐在屋外半山腰的山坡上,面对一轮皎洁明亮的圆月,想想家中只有自己一个人,以及早上想吃块月饼都未能如愿,顿时觉得特别的沮丧。那是我一生中度过的唯一一个非常沮丧的中秋节。
如今,商店里丰富的商品应有尽有,我们再也不用凭票去购买什么东西了,再也不需要起早去排队购物了,让我们张开双臂,热情地去拥抱未来每一个中秋节吧。
我更该感谢您
文/郑学星
眼瞅着,挂在天上的明月日渐丰满,我却日渐消瘦。
终于,下定决心,回家!回家,陪妈过这个中秋节。
那天,来到发小二蛋的工棚,我快步凑到他跟前,递上一支烟,说:“二蛋借给我点钱吧?”
“你也想出去寻点乐子?”“不是,我想回家陪妈过中秋节。”“嘛玩意儿?”他惊讶地瞪大眼睛,嘴张着,像含了乒乓球,然后用手探了探我额头,说:“没发烧啊,怎么说胡话呢?”说完,转身走了。
无奈,只得找表哥去借。“回家陪妈?”表哥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
“大老远的,你回去干嘛?在外打工不易,能给家里省一点儿是一点儿。上个月,你说你媳妇生病住院,我立马借给你了,这次坚决不行!”
我电线杆一样杵在原地,望着表哥那决绝的背影,渐行渐远。
就在我感到万念俱灰之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支钱。提前把工资支出来,这在我们工地上是允许的。
到工地会计那,我说明了来意。“支钱干嘛?”“支钱回家陪我妈过中秋节。”“***咋了?生病了?”“没有!印象中,我有好几年没在家陪她过节了。”
“你脑袋没进水吧?来回好几千里地,支钱就是为了过节?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你是不是去干什么偷偷事儿!别给我添乱子,不支!”
“你真是个混蛋!陪老人过节,到你的臭嘴里竟然成了偷偷事儿!”熊熊燃烧的怒火,终于从我的心中喷薄而出。
“你咋骂人?”会计猛地起身,指着我的鼻子说。
自知理亏,我连连后退。“算啦!算啦!别闹了!”就在这时,老板突然出现了,边往外拉我边说。
“你不用支钱了!跟你说实话吧,我也有很多年没在家陪我妈过中秋节了!不如我们明天一起回去吧,路费你不用操心。这个决定,也是我听完你跟会计说的话之后,刚刚做出的……谢谢你!”老板拍着我的肩膀继续说。
看着老板诚恳的目光,我的心一宽,沉坠的石头轰然落地。
其实,我知道谁更应该感谢谁!
中秋节的思念
文/刘国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到节日,便会思念故去的亲人。特别是团圆的日子,对亲人那种浓浓的思念,就会萦绕心头,久久不去。
那年中秋节,我和爱人、儿子一起回老家,陪父亲过中秋。刚进村,就看到父亲坐在胡同口的大石头上痴痴地向村头张望。看到我们,父亲那因患脑血栓而有些呆痴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父亲趔趔趄趄地随我们走回家,嘴角一直抿着。看着父亲的样子,我的心有些痛。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和二弟一起生活。有时,我会把他接到县城住上一段时间。很快他就要求回家。在父亲的意识里,乡下的老屋才是他真正的家。
到了二弟家,我找出父亲的剃须刀,为父亲刮去胡须。这是我每次回家的必修课,因为父亲无论胡须多长,都不让二弟刮,非得等到我回家。然后,我就和妻子开始忙活中午饭。父亲拿个凳子静静地坐在一边,看我们忙活,不时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看我们听不懂,他就急着再说一遍。他一急,我们更听不懂了。我知道,父亲是太寂寞了。平时,二弟一家要去地里干活,收工后还要做饭、洗衣。而家里喂养的鸡、鸭、狗都张着嘴眼巴巴地等食吃。二弟没有时间陪父亲说话。
于是,我让妻子准备午饭,自己拿个凳子坐在父亲身边聊天。我对父亲说,当年您在县城上班,一到星期就把我接到厂里,买上一份红烧肉或是炒鸡蛋,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自己满足地在一边儿就着咸菜吃馒头;我对父亲说,那年我上高中,骑着同学的自行车去工厂里找你。半路上自行车前叉子折断了,我推着自行车走到你的工厂。见到你,我像见到了救星似的哭了。你一边安慰我一边找人把自行车修好;我对父亲说,那年我上中专,你送我去车站。等车的时候,你买了一碗香喷喷的馄饨让我吃,自己却在一边看着我吃,一脸的笑意。
我慢慢地说,父亲静静地听。父亲毫无表情的脸上忽然现出了慈祥,伸出粗糙的手在我的头上抚摸。我知道,父亲听懂了我的话。中午,全家人又像往年那样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那天,父亲非常高兴,还喝了两盅白酒。吃过午饭,父亲满面红光,一脸的幸福。
半个月后,父亲因脑血栓并发症走了。那个中秋节成了我们全家最后一个团圆节。从此,我们兄弟三人天各一方过着各自的中秋,品味着各自的寂寞。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我愿化作飞舞的蝴蝶,穿过柔柔的月色,飞到亲人身边!
趣赏月饼诗
文/李惠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月饼被形容为“一轮缩小的月亮”。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
古往今来,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里,留有不少“月饼诗”。苏东坡在一首咏月饼的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早在宋代,月饼因其香甜可口,就很受人喜爱。其实,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随着时
间的推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咏月饼》诗对饼师精工制作月饼有这种描绘:“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从诗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做月饼的工序,还可看出古代中秋节就形成了互赠月饼的习俗。在福建等一些地方,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送月饼。对此,施景琛的《中秋词》咏道:“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真正的起因,应当在于我国古老质朴的“尝新”风。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古代的人们用新谷物、果子做一些新鲜可口的食品尝新,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首《淞南乐府》便描绘了这一情景:“淞南好,时物存秋香。月饼饱装枣肉馅,甜果新谷渐登场。”这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品尝,更是对来年丰收的祝愿。
到了明代,月饼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月饼上已经出现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其设计之精美、构图之巧妙、花纹之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既体现出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彭蕴章《幽州土风俗》赞月饼曰:“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可见心灵手巧的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了。随着时代的推移,月饼的馅儿也更加讲究起来。杨光辅在《凇南采府》中有诗为证:“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由此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和今天的颇有些类似了。
中秋月夜,合家团聚,纳凉赏月,尝饼品诗,戏饼作乐,的确是雅致非凡,别有情趣!
中秋节
文/何章正洋
中秋节到了,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在家过中秋节。妈妈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月饼,有火腿的,有五仁的,有水果的,有豆沙的,还有蘑菇的……真是香甜可口,美味极了。
此时,一轮明月升起来了,大地洒满银光,多么像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一阵清风吹来,飘来阵阵桂花香,令人陶醉极了,蛐蛐叽叽地叫着,好像在开中秋晚会。
我拿起一块月饼,边吃边看着明月。透过朦胧的月光,我仿佛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地劳作;环卫阿姨在清理垃圾;交警叔叔在街头指挥交通;还有乞丐老爷爷不知他们现在是否和我一样吃着香甜的月饼?
我希望总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中秋佳节。
快乐的中秋节
文/梁枭涵
大雁乘着阵阵秋风飞向了南方,树上的叶子脱下了绿色的衣裳,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黄蝶般纷纷落下。中秋,这个中国传统的团圆、欢庆的佳节,在这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悄然来临。
在清凉的微风中,像圆盘一样的月亮从东边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桌子上摆着丰富的食物。有各种各样的月饼:豆沙的、火腿的、麻仁的等,我最喜欢吃豆沙月饼了。妈妈说:“吃月饼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桌上还有品种繁多的水果:苹果、西瓜、梨和石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玉米棒子、毛豆、核桃、板栗和松子,这些食物象征着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生活幸福。
我们正津津有味地吃月饼的时候,突然爸爸说:“在这美好的时候,让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每人说一个带月的词和句子。”爸爸先说:“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接着妈妈说:“月到十五自然圆。”最后我说:“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一双,举头望吊灯,低头看木箱。”顿时,一家人哈哈大笑起来,妈妈差点笑得从凳子上掉了下去。唉,我出丑了,都怪我想学有所用,改一下诗句,不想却说得不太好。我立即接着说:“月饼越吃越好吃。”爸爸高兴地说:“对对对。现在我们就来大饱口福吧!”
一阵阵欢声笑语,在凉爽的风中渐渐飘送到远方,千家万户乐团圆。
中秋之夜,其乐融融!
今年佳节届中秋
文/张志春
年年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感受中,却不曾因她千古如斯而有一丝的审美疲劳。总觉得新鲜温馨,总觉得神奇幽远。远去了会追忆,来临时总企盼,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她呈现给我们的是祥瑞。中秋节自隋唐诞生起就赋予了中国节日一个全新的格局——是欣然的基调,是欢乐的氛围。在她之前,我们的传统节日一般萌生于苦难与灾祸,多是一个节坎,一道难关,其背后都蕴藏着悲惨的传说与禳灾的祈祷意味。随着历史进步,人们的生存能力逐渐提升,渐渐地便滋生出喜庆的意蕴与欢乐的形态。在这样的情境下,中秋节诞生了。仿佛这个日子就是欢乐的源泉,不断涌流着平和、清纯与欢笑。而这种欢乐不是高大上的偶像崇拜,不是抽象概念的虚无缥缈,她牵涉到普天之下每个生命的美好祈祷与期望——男子唯愿前程似锦,女子唯愿貌美如花。《新编醉翁谈录》记述的拜月之俗就是:“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与此同时,她邀集着我们团聚。中秋的团聚最能体现节日的本质。我们知道,平素的生活因工作、学习、奋斗而使人们四散开去。而节日则以巨大的招揽与包容让所有的人动起来——亲人们团聚一堂,彼此相亲,充盈着祥和与温馨。尽管因为中与西的接纳与冲撞,古与今的差异与传承等因素,节日在某些环境中、某些群体里仍有以斗为乐的遗风,然而,中秋最响亮的主题就是团聚,就是和睦相处。天上月圆,手中饼圆。平素忽略的时间不再悄悄流逝;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人不再被侮辱与伤害,而是迎来笑容、关注与呵护;亲戚朋友、邻里街坊、师生同事……平时因职业、位置与兴趣可能相距遥远,而此时则共庆佳节,共食月饼。一瞬间,就有了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语言。如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所描写的“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同是欢度中秋者,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节日,没有外在的观赏者,人人都是沉浸其中的节日主人。中秋节真可谓是社会和谐的培养基,当然,这是以家庭为核心向外辐射的。笔者曾组织学生做田野调查,发现关中农村的不少地方,中秋节的月饼都是自家烙制的。倘有亲人打工、读书或经商在外,就会留一个月饼置于篮中,并悬于屋檐下,一直等到亲人回家来品尝这团圆的滋味。一石击水,衍生成俗。月饼成为相亲相近的厚重之礼,出嫁女以此回娘家省亲;未婚男以此拜访准岳父母;单位以此慰问职工、学校以此厚待师生;朋友同事以此珍重彼此……
更值得称道的是,中秋节呼唤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欣赏与敬畏。清明节踏青,但那只是高速的辅道,是文章中的小标题,是上巳节隐身其中所赋予的内涵;重阳节有赏菊与登高的习俗,但其格局与影响有限;而中秋节则迥然不同,她将人生重大的审美主题覆盖了整个社会,指向了大自然。她的月光如洁白的羽毛,轻扫着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古来这方面的记述不少,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所描写的便是一例:“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从柴米油盐的凡俗生活中超脱出来吧,彻底忘掉张三李四王麻子眉高眼低的世俗计较吧,滤除昨日心灵的烦闷、明天未知的焦虑吧……
靠近窗前,步入院中,走到草坪,依偎湖畔,让目光仰望晴朗的夜空,让笑容对话明媚的圆月。万古如斯,胸臆清澄。让心灵在此获得极大的自由、宁静、澄明与充实。夜空无语,星月无言,但却是净化一切的大美意象,是提升心灵的自然导师。虔敬的香烛点起来,时令的果蔬献上来,烙制的月饼捧上来……这才是天人合一的乐章,这才是渗透自然之美的必修功课。
此所谓:一轮天上团圆月,万古人间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