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落日的散文

2023/02/10经典文章

关于落日的散文(精选10篇)

日落未落

文/一米向阳

生命中可以看多少次日落?有没有哪次日落触动心灵?有没有纯粹而完整的看完一场日落?

----------关于题

落日金色的光线搭配着红色的云朵,映衬着流连于日色仰起的脸庞。眼睛是一扇窗,肆意的收藏着无尽的绚烂。

记忆之所以深刻,一定有它的特别之处。

那是第一次正视日落。安安静静,用目光去雕刻时光的影子。

十二三岁的年纪,欢乐不再从简单的游戏中得到。心里藏了什么秘密,得失与发现,年少的脸上寻不见任何提示。坐在单车后,路过匆匆倒退张扬的绿树,许是耳机里的电波擦伤了神经,听不见任何鸟语风声,世界只剩下歌声在清澈的悠扬着。在少年心中,那是酣畅的自由。那只是一次纯粹的郊行。天是蓝的,草木是绿的,花朵是缤纷的,泥土小道是俨整的,路在单车下无限蜿蜒。简单的少年,清爽随性的扎起马尾,单薄褪色的衣,还有两颗充满疑惑却净朗透明的心。和谐,自然。

阳光很好,灿灿的洒下万道金光。

寻到一片临水的沙滩,并肩而坐,满眼的波光粼粼。阳光随着水流在河面上闪耀、跳跃。那么轻易的就俘获了少年的眼眸,眼底住满温柔。几片芦苇零散的生长在河滩,风吹过,优美的摇曳身姿。话题打开,无止息的填满时间的空白。谈天谈地谈梦想,偶然目光相遇,脸上忍不住绽放满足的笑。太阳什么时候变成了一轮又大又圆的金色圆盘挂在天边,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散射着明亮的金光,像生命般,多么辉煌而壮丽!水波铺展开它倾泻的光芒,莹莹的直抵心的彼岸,那里积郁的灰暗,瞬间被照亮,阴霾一扫而散,新的期待正灌注全身。

世间万物,无论制造的多么完美,它都会慢慢离开我们。

落日的速度消失在眼光沉醉的片刻。它的光芒渐渐收敛,变得通红,那般冷静。像一幅画镶嵌在地平线。天边的彩霞被渐渐黑暗的天色淹没,落日彻底不见了。

落日每天都在发生,后来也看过多次落日,却没有耐心守着它完美退出天际。只流连于它光芒万丈的时刻。是少年变得聪明了么?“你口中的梦想曾是比拜占庭更伟大的字眼,如今已变成执妄。”

想起顾城的诗:“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落日见证过什么,还有多少人在意。

落日未落。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

时光流淌中的天星

文/熊芯

窸窸窣窣,叮叮咚咚的山泉,隐隐约约,细细碎碎,从凋零的落叶与碧绿的苔藓中渗透出来,与清脆婉转的鸟鸣应和,动静中构成妙趣横生美妙和谐的情景。溪水一路欢歌,鸟儿尽情鸣唱。在翁郁的森林里,在飘渺的云雾间,石钟溪历经崇山峻峭与原始丛林的跋涉,在兰花台地稍息片刻,便被两岸的山体挤压,“哗啦啦”的响声中不见流水,巨石的撵压不改初衷。溪水执着奔涌,势如破竹,在暗夜蜷缩中踯躅前行,在碧潭幽谷与天空辉映,最后形成一条小溪——天星沟。

石钟溪在静默的时光里流淌,时光在不惊意的岁中叠加。带着一身疲惫的石钟溪,在波平如镜的碧幽谷,停下匆忙的脚步,缓慢地梳理自己的心绪,面对自己朝夕相处爱恨交织的大山,偶尔惶恐地回头张望,因为她知道:自己身上的每一滴血每一颗泪,一旦离开大山的怀抱,脱离滋养自己的母性关爱,就再也没有机会依附和留恋。带着伤感,怀揣梦想,把曾经有过的欢乐和苦涩留给大山,把梦想和期望当成新的追求,石钟溪就这样默默无语,一路东流。

天星,不是浩瀚银河中闪烁的星星,她是一个地名,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地处金佛山西坡的大山深处。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从战略方面考虑,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少数国防尖端项目“靠山、分散、隐蔽”,拉开三线建设帷幕。因天星依山傍水,峡谷幽深,便建起了国防天星仪表厂。昔日空旷寂寥的天星,人声鼎沸机器轰鸣,清冷的金佛山西坡顿时热闹起来。

我出生的村庄离天星并不太远,这样的特殊环境,让我在精神和血脉的故土上拥有一种优越感。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每当学校放假,目不识丁的母亲总要挎一篮鸡蛋,拉着我到天星仪表厂工作的叔叔家里作客。在厂里当保洁工的叔母不冷不热的目光,让我明白她并不十分欢迎我,但这并不影响我和虹姐玩耍的快乐。

叔叔的女儿虹比我大三岁,她被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拉着我去灯光球场看篮球比赛,去照相馆拍黑白照,到合作商店买水果糖……那时候,天很蓝很蓝,白云如羊群一样在广袤的天际间奔跑,茂密的森林中群鸟啁啾,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工人师傅们叮叮当当的铃声,常常将一个懵性少年的心事打破。

事隔多年我才明白,为什么母亲要送我去叔叔家里过寒暑假,她想让我感受一种氛围,适应一种环境,改变一种习惯,让我幼小的心灵分辨工与农的差别,从而好好读书,跳出农门成为吃国家粮的人。沿着母亲指引的方向,我一路走下去,从弯弯的田野走向都市,从不谙世事的孩子,成为一名国家干部。而今想起善良母亲如此的良苦用心,对大字不识的母亲便心怀虔诚敬意。

时光的轮回,往往如一场大戏,高潮的到来必将预示着低谷的出现。伴随改革的春风,天星辉煌华丽的外衣,被改革的浪潮层层浸渍剥蚀,昔日戒备森严的军工企业,因诸多原因被迫迁徙。断壁残垣,灰沙剥蚀,荒草萋萋。当年数万激情澎湃的青年,连同“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豪迈誓言,在滚滚奔腾的历史长河中湮灭,定格成为人们对一段过往历史的追忆。

那是一个莺飞草长,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孑然一身凭吊逐渐破败凋零的天星。我行走在杂草丛生破烂腐朽的厂房,伫足在空空荡荡的铁拱桥上,聆听桥下潺潺流淌的溪水,凝望空旷寂寞的大山,风从遥远的金佛山顶吹来,从阴森潮冷的瓦泥中吹来,夹杂着一半的清新和一半的落寂,那种生冷坚硬的感觉,将我内心深深地刺痛。过去,这里因为有车流的热浪,有上下班人流的涌动,有小孩玩耍时折下的新鲜枝蔓,还有附近农民卖菜和兜售土特产品的吆喝,整个厂区有六畜的走动,处处有人的气息,心灵的家园没有被放逐,熟稔的感觉油然而生。而此刻,天星荒芜的四野,杂草丛生的乱象,显得那样生疏,就连脚下的溪流以及河里的卵石看上去也那般生冷,虹姐和我玩耍的美好时光也难以寻觅和捉摸。面对如此破落荒凉的场景,我心里惊悚,内心深处充盈着恐惧和害怕。

天星,在将一段辉煌时光演绎彻底后,将破碎的记忆留给曾经引以自豪的人们。徜徉在山环水抱的天星风情小镇,我曾见过一位从天星仪表厂走出去的“军工人”。 步履蹒跚的老人在三线酒店边看边伫足,一会老泪纵横,一会破涕为笑,不明事因的人,将她视为疯子。在我与她的攀谈中,她感受历史的沧桑,也体会到如今的变化。天星,让她魂牵梦萦,天星,让她感概万千!我想:她体味到今日,一定能抚摸到昨天,因为人不可能将今天与昨天彻底割裂。

我不只一次独自在天星酒店前的溪边静坐,听淙淙流淌的溪水,观喷薄欲出的朝阳,体味轻雾弥漫的美妙,感受黄昏落日的壮观。

少年时,我无数次在院坝在山冈在河畔目睹过初升的朝阳,黄昏的落日以及明亮的月光。

天星夏日的黄昏是那般动人心魄,兴许因有金佛山佛光的反衬,黄昏时刻,金色阳光交织着橙黄、淡红、紫红的种种云霞,像彩锦衬托着红彤彤的落日奇异而灿烂的光芒,笼罩在天星狭长的沟壑,两江假日酒店在翠绿的林木间如镀黄金。落日掠过山冈,像烧红的石头急速地向暮色的树林坠落。彩霞像融化的流金从天上缓慢而黏稠地滴落,不远处的露天烧烤场,轻妙的音乐缓缓漫过空旷的山谷,与淙淙流淌的溪流遥相呼应,溪水在流动中经落日的照耀,金光闪闪,辽阔的美像如浩荡的江水涌入我的心底,我被大自然的美深深地震憾。

曾经以为:在金佛山上顶观月会有一种一览无遗的快感。其实,在沟壑纵横的天星赏月,更能感受月光的饱满和纯粹。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去年八月十六,我坐在天星绿茵如毡的草地上,看满月一点一点往上爬。天空从深黑往深蓝处延伸,月亮升得越高,天蓝得越纯净。月亮从最初的混浊,到淡黄的亮丽,再到水洗的明澈,整个大地便罩在银亮的世界里。因群峰交错,金佛山在月光下就感觉更加雄伟;因山峦重叠,浩瀚的夜空就感觉尤其深邃。微风吹拂,树梢晃动,偶有几只归鸟在梦中呓语。众星无意与月光争辉,远远地躲在月亮的身后不时偷着眨眼。皓月当空,空阔的蓝天有几缕白云游过,满眼的蓝色里,就只剩轮廓分明、坦荡示人的月亮了。

半夜,气温开始下降,轻雾犹如一层薄纱,轻轻地披在几盏路灯上,借着鹅黄灯光,我看到草尖上已缀满晶莹剔透的露珠。

在这月明星稀的宁静之夜,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让疲惫的身躯彻底释放,让浮躁的心偷得片刻安宁。回想时光中流淌的天星,无论是三线建设时的辉煌还是旅游开发后的火热,在沧海桑田中,让人感慨,更令人期待……

落日炊烟又一村

文/邓迎雪

初春时节,我和友人去山里游玩,偶然邂逅了那久违的乡野炊烟,让久居都市的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温馨。对于炊烟,我有一种深深的亲切感。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家家户户做饭全靠烧柴草。每到做饭的时候,村子上空总是炊烟袅袅,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柴草燃烧的香味。

那时,每天天不亮,村里就有人开始烧火做饭。一缕缕烟雾飘荡在村子上空,像头反刍的老牛,在黎明前的夜色里咀嚼着生活的滋味。渐渐地,鸡鸣,狗吠,脚步声越来越密,东边暗灰色的天际隐隐露出蔷薇色的红云,整个村子就在炊烟里醒来了。落雨时节,空气里湿答答的,炊烟也沾着雨气,在雨幕中努力地散开,最后团成一团灰色的云缓缓地飘走。下雪的时候,远远地望一眼炊烟,就给人一种家的温暖。让人想早点回到那灶台旁烤烤火,捧一碗热乎乎的饭菜,慰藉寒冷的身心。

如果说乡野风光是一幅纯朴自然的图画,那么炊烟就是这幅画上不可少的一抹油彩。

多少年过去了,炊烟一直像座老而弥坚的旧挂钟,不紧不慢地守着时光,在村子里早中晚出现三次。只是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城郊区的农村大多已弃用烧柴,那飘在村子上空的袅袅炊烟已越来越淡薄稀少了。

遥想古时,炊烟是人们生活里的主角,古人写诗作画,多以炊烟入题。不论是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还是宋人陈铸的“云头落日半规明,林际炊烟一抹横”,都写尽了炊烟那种工笔画一样的精致素朴的美。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炊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是乡野里的一幅风景画,一首悠扬的民歌,是多少人梦中的乡村符号,更是游子思乡梦里的短笛,日日夜夜吹出思念的滋味。

日暮独登楼

文/任艳

2015年,元旦黄昏。

当我气喘吁吁登上医院的四楼,站在庞大的落地窗前时,发现自己所在的高度,几乎恰恰与西天的落日平齐。

16时53分,夕日在黄昏的云天之中悬着,从四楼看出去,距离树林边缘约莫10多公尺的样子。橘红、胭红、鲤红、瑰丽的夕光,由浅及深地晕染着黄昏时分的一切,房屋、街衢、人群,正在施工的工地、远处的冬树,以及更远处的旷野。

没有鸟影飞过。宁谧的太空,只盛着一颗醺醺落日——古老的,憨厚的,熟红的落日。

拿起手机,对着这生动的一幕连拍数张。拍着拍着,我发现在夕日周围,慢慢出现了几条薄薄的云翳,呈美妙的“Z”字形,缥缈地萦绕在日轮的两侧和上方,仿佛一条阶梯形的云路,落日正是沿着这条云路,一步一步走下来的。

真是有意思啊!我一瞬不瞬地看着它,停止手机拍摄,杵在那里。此刻,夕日如同一枚籽粒饱满的果实,沉实地垂向大地。

接下来,落日下沉的速度越来越疾,如果不是专注观察,是极不易察觉的。若把这时间再分割成小块,也不过一刹,一念,一弹指之间矣。

一弹指间,绯红的日轮已擦到树杪,树杪如水草在风中游弋。

我站在窗前,视线牢牢被落日牵引着,朝着层林和大地垂落。一格,一格,夕日抖了一下身子,滑入林间。远远看去,日轮如荒原上一簇篝火,熄去最后的火焰,只剩下砖红色的半球。

下沉,下沉,一忽儿,那颗砖红的半球,已然没入层林深处,直至消隐,不见。

此刻,从世界纷繁的喧嚣里,我仿佛听到了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天籁,那天籁,正是寂静又神秘的日落之声,铿锵雄浑,振聋发聩!我的心魄,霎时被这超然物外的宇宙之音震慑了!

17时08分,整个太空暗淡下来。从我站在四楼窗下,到夕日沉没,仅仅过了15分钟。我走下楼梯。暮霭微茫,夜色已登台。

新年的黄昏,在饱飨了一顿落日盛宴的同时,也想起了苇岸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事物在速度上,衰落胜于崛起。

恒河沙数,随波逐流。一切貌似久长的存在,在宇宙浩瀚的长河里,抵不过一瞬。世界万物,瞬生瞬灭,唯其短暂,才愈美好;唯其美好,才愈贵重;唯其贵重,才倍知珍惜。

龙沐湾落日海滩的遐想

文/龙沐湾之梦

不知从何时候起,迷上了龙沐湾的落日海滩,毎当夕阳西下,总会漫步在这片海滩:追逐拍岸的浪涛、看缓缓落海的夕阳、放飞心中的希翼……

然而,每天漫步在这片海滩,感触龙沐湾一天天在变化,也感觉到海平面一天天变宽变大,海滩一天天变小变小,促使自己上网查找原因:是否全球温度变暖,导到北极、南极冰川溶化而导致海平面增高?答案是否定的。是否中菲、中越、中日南海问题争端再起,让四国人民的满腔热血沸腾而导致南海海平面增高,但看到中华民族克制的态度,采取一系列有理、有利、有节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确保了领土完整,展现了一个大国拥有的风范,答案也是否定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龙沐湾落日海滩一天天变小?百思不得其解……

无数次整日的冥思苦想,终不得答案,也许是触景生情,某日,突发奇想,把答案交给了神奇的大海。因为大海是神秘、神奇的,是大海神奇的自然力量,导致海平面的增高,或许不久的将来,掀起滔天巨浪,将落日海滩全部淹没,包括人类辛辛苦苦在离海滩不到百米处投巨资、精设计建起的各种别墅、各种高楼、各种大厦……让他们的梦想在瞬间化成神马、浮云,上了尖峰岭,在天池净身,魂归保国山,伴伟人长眠,兴许是一种最好的归宿。

也许不久的将来,龙沐湾落日海滩不复存在,人们想要到落日海滩上漫步,看落日,只能向哪咤借风火轮,在海上漫步了,那又是一自然奇观,更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如蜂拥而至,到时龙沐湾商业街、龙沐湾商业城,将全部经营风火轮,生意肯定火红,既提高了龙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又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商家与游客形成共赢的局面,人类与自然换一种方式又形成和谐,共创发展。

惊叹自然界神奇的力量与人类改造自然过程的奇思妙想: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巨大的产出……

家是落日尽头的温暖小屋

文/雷碧玉

难得不用上班,我静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让紧绷身心的弦彻底放松。

起床后去冲澡,懒懒的淋在喷头下,眼睛微闭,感受水温柔地流淌,放任时间与自己肆意嬉戏,内心的感觉妙不可言。再去做个简单的早餐,在安静的角落里,捧着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聆听一曲醉人心扉的音乐,慢慢品味,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如此的简单而充实。

坐在沙发上,环顾自己的小天地,虽仅80平方米,却很温馨。阳光恣意进入,温暖从脚下升腾,即使隔着轻柔的纱帘,室内也一样明媚。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我依旧渴望自己的心灵在这片宁静之处得以栖息。

望着墙上的合家欢,透过那一张张舒心的笑脸,总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心的知足。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这份亲情也像涓涓细流,汩汩地淌进彼此的心里。

家就像一壶茶,虽没有咖啡的浓香,但只要用心去慢慢细品,自会有一股回味无穷的淡淡幽香在里面。生活就是如此,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最终都归于平淡宁静。

记得柴泽民先生说过:家,它是落日尽头的一幢小屋,屋里有通红的炉火,有飘香的饭菜,有干净的被褥,有一个用稚嫩、甜甜的声音唤你“妈妈”的女孩,有一个爱你的丈夫,在他面前,你永远可以得到一种保证:哪怕是全世界都沦陷了,这里仍有一个孤岛供你栖身。

我,一个人独坐,细细品茶,感受落日尽头这间小屋的温暖。

驻村札记

文/李瑞华

今年6月份,我被组织选派到一个偏远的乡镇驻村。和我同去的是一个县武装部的后勤科长,我们俩同住一个村委会的办公室单间,安装了电脑、床铺,备齐了锅碗瓢勺等生活必备品,就在村里安顿下来了。除了组织上安排的走访座谈等工作外,我们还肩负着了解村民诉求,帮助村民办一些农民自己办不了的事,帮助村“两委”做好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及落实措施。忙活完这些事,最惬意的还当属闲下来的时光,当黄昏来临的时候,我们两个常常走出村外,沿着散发着庄稼泥土气息的田间小路转悠,或者坐在地头上,看太阳落山的黄昏景致,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直到村庄里最后一方橘黄的窗纸融入夜色,露水打湿我的头发和衣服,我们才慢慢踱回住处。

其实,我喜欢看落日,红红的软软的落日。当你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看它徐徐落下的时候,就感觉落日就落在村西那片高高的杨树林的后边直到不见了踪影。多数时候我会兴奋不已,仿佛自己在一种美的氛围里骚动或升腾。在这个时候,遥望村庄,村庄好像在炊烟里浮动,就像山峦在山岚里浮动一样,有时还会听到一两声牛哞,或一个母亲喊叫贪玩的儿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我想,那牛一定是闻到了主人拌好的草料的香味了吧,而那个顽童一定正沉浸在他和伙伴玩的迷藏里,且他的伙伴还没有找到,还屏着呼吸躲藏在麦秸垛的后面。当然,离开家,驻在这偏远的小镇,有时候,太阳落下的时候,我也会感到忧伤和惆怅,感到一种空荡和苍凉,但却是那样的不可名状,正如一位诗人写的那样——“荒原凝目残柯下,为谁伤心夕阳红”!

除了落日之外,我还喜欢感受黑夜。在城市,我曾经一个人面对一杯浓浓的清茶,坐在窗下电脑屏幕前,整理一下自己羽毛一样零乱的心绪。但我期望的那份宁静却常常被楼下音乐的节奏击碎,而令人心乱的情人话语又像在我的清茶里加入了令人返酸的白糖。坐在地头就不一样了。在那里,如盖的天空是那么高远,仿佛你想象之外的一把纸伞,又好像离你很近,你一伸手便能握着。你听到的是虫鸣,是思维转动的声音。如果天气晴朗,你还能看到银河里流淌的星星和那些溅到银河外面的星星。在它们闪烁的银光里,你的心境会洁白而开阔,会风吹草动般和谐。在这个时候,你逐渐湿润,并渴望拔节、生长,和庄稼站在一起,和玉米大豆花豌豆花一起开放。

我偶而还会在路边的某一座坟旁伫立一会儿。小时候,在上学的路上,我特别害怕坟,尤其是那些高粱地旁堆起的新坟。我常常在风吹高粱叶发出的忽忽拉拉的响声里,几乎把鞋子跑掉。现在却不同了,现在是大人了,现在是党的人了,我们不迷信,也不害怕了。倒是喜欢这种异常的静谧,散发着青草和庄稼的葱茏味儿,地瓜、花生,还有树上成熟的苹果,嗅一嗅,入心入肺,沁人心脾,满满都是成熟的果香,我知道,那是硕果的味道,还有农民汗水咸咸的味道。若看见一株秧苗被风吹倒,你下意识的一扶,就拯救了一棵生命,你所拯救的这株秧苗,说不定等你秋天再来的时候,它已硕果累累。你的奉献感、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想到这里,“无意插柳柳成荫”这句谚语便浮现在脑际。

嗅着这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气息,我不禁想起我的老家,其实,我的家离这里并不远,我的出生就在老家,我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只不过参加工作后,回家的次数少了,显得对老家淡漠了,无论如何,那种在骨子里的对于老家的眷恋,还是深深地牵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时刻提醒我,我的根在农村,心永远在老家,心中时刻怀念着泥土。

少时和泥土摸爬滚打惯了,心里无时无刻不生发出无限的深情和崇高的敬意。泥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更多是我们收获时,无法表达的喜悦之情。每年春天我们步入田野,掬一捧黄黄的泥土,就会闻到沁人心脾的清香,望着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心旷神怡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泥土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一分耕耘就会有一份美好的收获,我们无论身处何方,离开家乡有多远,但对自己脚下的一片无垠的黑土地总会产生深深的眷恋,直到现在总找不到原因何在,我想,这也许就是叶落归根、血脉相传、繁衍生息的生命的轮回吧?

我爱这所驻的淳朴的村落。

日落未落

文/一米向阳

生命中可以看多少次日落?有没有哪次日落触动心灵?有没有纯粹而完整的看完一场日落?

----------关于题

落日金色的光线搭配着红色的云朵,映衬着流连于日色仰起的脸庞。眼睛是一扇窗,肆意的收藏着无尽的绚烂。

记忆之所以深刻,一定有它的特别之处。

那是第一次正视日落。安安静静,用目光去雕刻时光的影子。

十二三岁的年纪,欢乐不再从简单的游戏中得到。心里藏了什么秘密,得失与发现,年少的脸上寻不见任何提示。坐在单车后,路过匆匆倒退张扬的绿树,许是耳机里的电波擦伤了神经,听不见任何鸟语风声,世界只剩下歌声在清澈的悠扬着。在少年心中,那是酣畅的自由。那只是一次纯粹的郊行。天是蓝的,草木是绿的,花朵是缤纷的,泥土小道是俨整的,路在单车下无限蜿蜒。简单的少年,清爽随性的扎起马尾,单薄褪色的衣,还有两颗充满疑惑却净朗透明的心。和谐,自然。

阳光很好,灿灿的洒下万道金光。

寻到一片临水的沙滩,并肩而坐,满眼的波光粼粼。阳光随着水流在河面上闪耀、跳跃。那么轻易的就俘获了少年的眼眸,眼底住满温柔。几片芦苇零散的生长在河滩,风吹过,优美的摇曳身姿。话题打开,无止息的填满时间的空白。谈天谈地谈梦想,偶然目光相遇,脸上忍不住绽放满足的笑。太阳什么时候变成了一轮又大又圆的金色圆盘挂在天边,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散射着明亮的金光,像生命般,多么辉煌而壮丽!水波铺展开它倾泻的光芒,莹莹的直抵心的彼岸,那里积郁的灰暗,瞬间被照亮,阴霾一扫而散,新的期待正灌注全身。

世间万物,无论制造的多么完美,它都会慢慢离开我们。

落日的速度消失在眼光沉醉的片刻。它的光芒渐渐收敛,变得通红,那般冷静。像一幅画镶嵌在地平线。天边的彩霞被渐渐黑暗的天色淹没,落日彻底不见了。

落日每天都在发生,后来也看过多次落日,却没有耐心守着它完美退出天际。只流连于它光芒万丈的时刻。是少年变得聪明了么?“你口中的梦想曾是比拜占庭更伟大的字眼,如今已变成执妄。”

想起顾城的诗:“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落日见证过什么,还有多少人在意。

落日未落。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

坪田的落日

文/老农

我们是傍晚时分到达坪田的。单位的头儿说,工作辛苦,应该放松放松。到1929放下行李,离吃晚饭还有一点时间,挎上相机,顺便到村巷里走走。

夕阳挂在西边青翠的山梁上,把一棵老柳杉定格在农家黄色的土墙上,斑驳陆离,影影绰绰,全然不见盛夏的暑气,仿佛海拔一高,趾高气扬的太阳也温柔了起来。村巷里的水泥地面上,一条黄狗优雅地卧着,一脸严肃地看着我们,不吠也不起来。两只母鸡专心致至地在巷道的角落里寻觅着什么,一只公鸡在旁边踱步,仔细一看,仿佛是方步,颇有点像京剧里将帅上场,不禁让人莞尔。

村舍的四周是青山,郁郁葱葱的样子,不远处的四季豆随着山坡迤逦而上,最上边的,与青山连在了一起,好像要隐匿到青山的怀抱里。

连接坪田叶和坪田李两村的,是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线条流畅而优美,中间划了黄色的隔离线。在这样的地方,看见这样一条路,犹如一个人在了无人烟的沙漠里行走,猛然看见一个衣着鲜丽的妙龄女子,眼前不禁为之一亮。

站在坪田叶村外的公路上远眺,群山茫茫,夕阳如血,一幅壮美的万山图奔来眼底,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是坪田的落日,这是遗落了我少年愁绪与烦恼的落日。

三十八年前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和四个小伙伴来到这里,不是来旅游,不是来观光,也不是来谋生,我们是来求学的。连续走了五十六里的山路,十三岁的少年已是筋疲力尽,坐在一段原木上喘气。学校已近在咫尺,但是四个小伙伴都有些忐忑,学校是什么样子,老师是什么样子,同学是什么样子,一切的一切都是个未知数。坐下来喘口气其实是个借口,只想坐下来平息一下怦怦乱跳的心。

这是一个很小的小山村,几百户人家就住在两片密密麻麻的房舍下,房舍的瓦片不是青瓦,而是黄色的,有许多的房舍的屋顶上还盖着杉树皮。路的两边全是木头建成的茅厕,人类排泄物的气味随风隐隐约约而来。房舍上,一片炊烟袅袅而起,在夕阳的映照下,有些虚无飘渺,景况很是优美。我们各自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新学校生活,远眺近看风景,初离家门的一缕乡愁从心底弥漫开来,冲得鼻子发酸。现在想来,真有点“少年不识风光好,为掩忐忑强说美”的况味。

学校不大,却是五脏俱全,从小学到高中一锅炖。小学一至五年级各一个班,初中一、二年级各一个班,高中属于草创,只有我们一个班形影相吊。由于是戴帽高中,老师的组成就有些草率,数学、化学老师由同一个人担任,姓吴。吴老师原是上海一个研究所的研究生,不知说了什么话,被弄成右派下放到屏南劳动。山旮旯里办了高中班,让这个身怀绝技的牛鬼蛇神有了戴罪立功的机会。领导有没有认为他立功我不知道,但在我们学生看来,他这个功立得真是太大了。他不但是数学、化学老师,物理、历史、地理、语文都比任课老师好,下课了,我们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悉数可以请教他,他也是有问必答,巨细靡遗。高二快毕业时,说要学英语,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到哪去找英语老师,于是他又成了英语老师。吴老师已近中年,却是独居,他的居所成了我们的乐园。他不知从什么渠道订了一份《参考消息》,我经常到他那里阅读,每一期报纸从一版至四版,往往一字不落地看一篇。现在吃了新闻这碗饭,还能混得下去,估计那时打下了一点底子。

读《参考消息》大多是下午下课后。搬一张椅子,坐在吴老师寝室外的走廊上,就着落日的余晖,静静享受阅读的乐趣,真是一件快意的事。

虽然一个班只有三十几个同学,却也是藏龙卧虎。三十八年过去,王少荣成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博导,季盛清是省委党校副校长,官至副厅级,吴高庆是浙江工商大学的教授、硕导。

同学中虽然学习成绩良莠不齐,却也各有个性,妙趣横生。

可能是性格爱好有所相同,我接触最多的是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当教授的王少荣。山旮旯里的学校自然没有图书馆,连图书室也没有,课外书是个稀缺资源。文学类有一本《青春之歌》,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像还有一本《金光大道》,倒底是不是,记不大清楚了。自然科学方面,竟然有一套不大完整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如获至宝,争相传阅。可时间一长,大多数同学的兴趣渐行渐淡,于是,这套书几乎成了我和王少荣的私藏,经常一起阅读,讨论,争辩。

虽然学校的上课不是很正常,但是少年的求知欲是遏制不住的,我们都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宇宙、黑洞、UFO之类。晚饭后,我们一般会到坪田叶村外的公路上散步。落日的余晖里,我们且走且淡,眺望远处茫茫群山,畅想奥妙无穷的宇宙,幻想着有UFO飞临面前,让我们看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夕阳里,王少荣激情勃发,兴之所至,手舞足蹈,真个是意兴飞扬,面部表情丰富之极。如有女同学同行,往往会看到两眼放光,两颊绯红。曾有一次,一位女同学差点因此坠入悬崖。都说红颜祸水,其实有时候,充满智慧的少年也很有杀伤力的,而且是秒杀。

散步之时当然不只聊宇宙,也有其它。季盛清喜欢淡历史、国内外形势,很有些指点江山的味道,后来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吴高庆喜欢唐诗宋词,还能作诗,让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惊奇得张大了嘴巴。

现在想来,两年高中,上课学了什么基本记不大清了,惟有落日余晖里的散步让我记忆犹新。这样妙趣横生的散步,让我从这些学霸身上受益匪浅,乃至受用终生。

当然,散步也不全是谈论这些,也不全是大众的,也有小众的。

最后一个学期,常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邀我一起散步。全班三十多个同学,不邀请别人,独独邀请我,觉得脸上很有光。散步的地点有点特别,绕过一个小水库,拐上一条两边树木茂密的小土路。诡异的是,在一块光洁的巨石上坐过一阵后,他们总会从我的身旁消失。我很是讶然,莫非他们去找什么好吃的野果了?那么明天一定不会邀请我同行了。可是第二天,邀约照常,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恋爱之中一般不大喜欢电灯泡的存在,但也有例外,如我,就曾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电灯泡。

一阵恍惚之中,太阳已全部落入西边的山峦之中。落日的最后余晖里,群山的剪影像一群骏马,铿锵前行,把坪田的落日衬托得愈加壮美。

据说,屏南周岱的落日更美,站在悬崖之上,看万道霞光映红天际,山风鼓荡,衣袂飘飘,如羽化而登仙。离题了,打住。

盛夏掠影

文/孔伟建

盛夏,黄昏,随朋友去黄河拍落日。

尽管不是第一次了,却依然兴奋如初。

夏日临水,总让我有种难以言说的冲动,总有种慷慨激昂的感觉充盈胸中。

这次,我的目光被黄河边上放羊的几个老头吸引住了。

尽管黄昏临近,可天气依然灼热难耐。

这牧羊人可真会找地方,河堤半坡处,垂柳、白杨高大婆娑,青草丰茂。老头头戴草帽,手执羊鞭,嘴衔烟袋,身着短裤,裸着上身,脚穿凉鞋,斜倚大树,假寐。时不时睁眼看看身边吃草的羊群。

羊,早已熟悉了这片地方,不会随意跑动,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亲密,悠闲。低头,各吃各的草。愿意吃哪种就吃哪种,全凭口味。

原本打算拍落日的,面对这样的题材,喜好摄影的朋友岂能放过?

于是,镜头对准了他们。

头上绿荫,脚下绿草,身边黄河,置身其间的洁白羊群,还有悠然自得的牧羊人,真是有福分啊。

摄于镜头之中,就成了一幅幅天然画。

同样,吸引我目光的,还有静坐于黄河边上垂钓的几个中年人。

不错的钓具,马扎,水桶,显然,是专门来玩的。

摩托车,放在一边。

朋友女儿自小生活在外地,来过暑假。马上读高中了,依然清纯可爱,可能是因初见如此浑浊之水,惊叫:“水,这么浑,鱼咋活?咋能钓着鱼?”话刚出口,转念一想,不对,随口又说了句:水至清则无鱼。

回头看她爸爸,问:“爸爸,爸爸,你知道下句是啥吗?”

朋友只管摆弄他喜欢的相机,并不搭理。

我轻声走到垂钓者跟前,看了看水桶之中欢游的两条金色脊梁的小鱼儿,觉得他们不虚此行。

真正爱好垂钓之人,是断然不在意战绩如何的,喜欢的恰恰是那只小小的一张一弛、一收一放的钓钩。

黄河东流,夕阳万点。我特意给他们照了几张相。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日,任何地方的落日,都是美的。尤其是黄河上的。

太阳,身上藏着很多秘密,这秘密可真丰富啊,它的炎凉、它的年轮、它的能量,从它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它的一举一动,就一直牵绊着我们。直到落入西山,我们才会将它暂时遗忘。

所以,我宁愿将落日看做是一种暂时的死亡或者休息。

任何一种死亡都有一种悲怆之美。

谁也不敢保证,它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它可能寿终正寝,满目光鲜。也可能被躲藏在它背后的云彩紧紧遮住,无数的秘密与不可预测正是吸引我们的原因所在。

所以,就在太阳慢慢走向衰落的时候,我们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支起架子,找准机位,瞄准方向,准备尽可能完整地将日落过程记录下来。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万里无云,太阳缓缓下落,余晖洒在河面上,金光闪闪,我们赶紧按下一次次快门。

可就在此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块云彩,恶魔般地迅速将太阳吞噬了。

我们终于没有完整地将太阳送走。

欲望与满足,计划与变化,这便是我们目睹的或要找的秘密所在。

一定程度上说,这过程像极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