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同学的散文

2023/02/17经典文章

关于同学的散文(精选10篇)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缘分

文/许春樵

你只要守住了你的内心,你就守住了这座城市,也守住了你一生的方向。

乡村童年,时常扛着脑袋望着天空的夕阳发呆,在一望无际的稻田之外,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一点也不知道。一本地区“革委会”编的《读报手册》让我知道了祖国伟大的首都北京和安徽省省会合肥。

从没出过远门的我那时候就想,这辈子如果去不了北京见毛主席的话,最起码要去一趟合肥,在我当初幼稚的想象中,省会离首都最近,离首都近,离毛主席自然就近了。

第一次到合肥是1980年秋天从安师大来看望考上安大的同学,灰蒙蒙的楼房又矮又旧,缓慢的公交车拖着黑烟在长江路上来回穿梭,安大被包围在一片农田和菜地之中,从三里庵抄近道走过去,是一段泥泞的土路,省会合肥留给我的最初印象是——长江路上“淮上酒家”菜的味道比我们学校食堂好多了。

尽管如此,大学毕业时,大家还是想分到合肥,毕竟是省会城市,我也算其中之一,可1983年夏天,拿到毕业派遣证一看,证上决定我卷铺盖回老家。登上返乡列车,我想,这辈子与合肥是彻底无缘了。那一年我弟弟从另一所学校分到省外贸,这使我在后来的几年里,以游客和探亲的身份溜进合肥几次,现在我的老相册里有几张在逍遥津和稻香楼拍的彩照,完全是匆匆过客、到此一游的表情,因为每次来我都觉得这是别人的城市。

1991年我从武汉华中师大研究生毕业,9月底我在华师宿舍等一个湖北黄冈的同学,我们约好了一起去深圳闯荡。不巧,这位同学老婆刚好生小孩,我只能焦急地等待。等了四天,同学终于来了。可就在出发前一天,合肥的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了加急电报,说省城一家报社要扩版,需要我这样的人,电报的最后两个字是“速来”!

许多年后,我一直在想这件事,为什么偏偏在去深圳的节骨眼上,同学的老婆生孩子了;为什么合肥的加急电报偏偏在出发前一天发来了,要是晚一天呢,连个收电报的人都找不到,那时候可没有手机、电话。

后来,我相信不只是人和人之间有缘分,人和一座城市之间也有缘分。命中注定了我与合肥有缘。

缘分难得,有缘份,理当倍加珍惜。1996年我原先供职的一家出版社版号管理出了事,我作为副社长,难辞其咎,于是我决定离开合肥,准备重回学校教书,当时已经联系好了福建和广东的两所高校,其中广东一所高校一再催我过去试讲,但在临出发前一刻,我犹豫了。我想,生活中即使有诸多变故和不顺,它并不是由这座城市造成的,你只要守住了你的内心,你就守住了这座城市,也守住了你一生的方向。

2004年省里安排作家挂职深入生活,我也不知上面是怎么决定的,把我安排到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挂职,此时,我不仅是合肥市的一名市民,还成了合肥市的一名干部,那一年“合肥市党政机关电话号码簿”上出现了我的名字。

我很珍惜这一缘分,举一个例子能说明我挂职时的工作态度。专业作家平时不要坐班,而我在开发区挂职期间,天天上班,一天不落,拆迁现场、社区学校、企业厂区,接待参观、招商洽谈、考察调研、创办刊物、处理新闻事件,身体力行,全身心投入。我离开开发区已经五六年,但那里的许多朋友每年都会邀我过去叙旧,还把我称作“老领导”,其实他们也知道我并不是什么领导,这种叫法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当年工作态度的一种尊重和认同。而在我看来,这是我与合肥这座城市缘分的真实延伸和具体实证。

有一首歌叫《谁不说俺家乡好》,合肥是我现在的家乡,或第二故乡。一个人对于家乡的情感,就像对于父亲,或对于儿子。他们即使有太多的缺陷和丑陋,你也会宽恕和容忍,这是一种血脉相承的亲缘取向,而且在与别人提起家乡时,难免会尽挑体面和光荣的字句。今年在重庆开会时,一位朋友向我转述了他的朋友对合肥的感受,“听说你们合肥很干净,很舒适,城市很漂亮。”我听了很高兴,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表面上却装得很谦虚地说:“过奖了,不过合肥市中心的环城公园是原生态的森林公园,这在全国倒是没有的,这几年“大建设”把新城建到巢湖边上去了,城市规划都是外国人做的,地铁一号线首先是从滨湖动工的。”语气平静中流露出得意与自豪。我有时候也很怀疑这种城市自恋情结是不是有些浅薄,但纵深一想,你对自己家乡的维护,相当于对父亲或儿子的扞卫。很正常!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十年,当年一个北京的朋友来合肥,住黄山大厦,吃完晚饭,带朋友从黄山大厦走到三孝口然后又往回走,长江路两边灯光昏黄,建筑灰暗,两个人百无聊赖,朋友很不高兴地说:“说好了去你们合肥的市中心看看,你却把我带到这条偏僻的马路上。”那一刻,我哑口无言,像是被抽了一耳光。其实,作为一个平头百姓,合肥与你究竟有多少联系呢,还真难说,但那一刻感情很受伤,却是真的。今年4月,老家来了几个人,我开车带他们到政务文化新区看了看,他们站在天鹅湖边,全都愣住了,一位见过世面的老支书对我说:“我以为这么多高楼、这么漂亮的地方,只有南京才有……”

我是合肥的新移民,我与这座城市更多的是一种缘分。合肥接纳了我,也提升了我,我的人生进步与发展是在合肥这片土地实现的,我的儿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在合肥完成的,他会讲标准普通话和地道的合肥方言,而我老家的方言,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合肥之于我儿子,已然是根之所在。许多年后,我儿子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肯定会这样说:老家合肥。

微信缘

文/李红波

我是一个不爱跟风也不时尚的人,所以当同事们使用微信和朋友联系时,我并不感兴趣。我觉得QQ就不错,我不需要微信呀。

直到我接到了高中同学的一个电话,他告诉我他们在微信群里聊得特别舒服。我也感觉到原来大家都转移阵地了。于是我也抓紧时间申请了一个微信账号,并赶紧联系那些高中同学让他们把我弄进了高中的微信群。我又重新回到了组织当中。虽然我在发言上不是很活跃,但是经常看他们聊天也不错。另外微信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就是抢红包,大家在群里为了活跃气氛就不断地相互发红包,其实谁也不在意那些钱,更不会有人把那些钱提现出来。就像我们同学所做的一样——抢了几个月,一次发清,然后再抢,乐趣在于抢的过程。这个抢红包的过程还让下一代有了成就感,孩子们乐在其中。

现在单位里一些通知也都以微信的方式传达,看来我的微信缘于公于私都得继续下去。

返乡创业正逢时

文/门建新

双休日,正在家中浏览网页,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多年的老同学刘明打来的。几句寒暄之后,刘明告诉我他已来到保定,刚从火车站下车,希望能与我见面。

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酒店内,我和老同学推杯换盏,开怀畅饮。酒席间,刘明告诉我,他不打算辗转外出当农民工了,而是要回自己的家乡搞养殖业。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前些年刘明就是因为搞养殖业不景气,才下狠心学了钢筋工。在工地虽说辛苦些,但每天也有近300元的收入。小日子过得也算殷实。可现在咋说不干就不干了呢?老同学见我一脸迷惑,有些激动地向我道出了实情:“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现在国家提倡让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你说这等好事上哪去找?现在返乡创业正逢时!”听了老同学的叙述,我由衷地敬佩他。

“你以前做过养殖业,有基础,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我端起酒杯,伴着美好的祝福与老同学一饮而尽。

繁花落尽°今夜谁牵动了我的情

文/紫檀情缘

当我把十指放到冰冷的键盘上时,却不知道该如何敲打,亦不知该从哪说起。白天,那份对春的憧憬,在这一刻突然变得如此麻木。此刻的心情,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只觉得一片黯然,在心口堵着……

晚上,正在用餐中,有一个电话打入。接通后,那边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我问她是谁?她故做神秘,偏要我猜。思来想去,记忆中好像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当我开始微怒,对方才自报家门:“我是静,是你初中时的同学。看来你是贵人多忘事,把我从你的记忆中驱逐了!”

我先是倍感惊讶,继而又禁不住一阵惊喜:“静,怎么会是你?这么多年没联系,你的声音我都听不出来了。”“就知道你已经把老同学忘记了。”感觉她好像还是跟儿时一样的调皮:“知道我现在在哪吗?”“难道你来宁波了?”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嗯,我现在就在你居住的城市。这次出差被派来的,而且还住在离你不远的酒店,你晚上有时间吗?想见见你。”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间挤挤总是会有的。

静,是我初中时的同学。我的童年几乎全是在祖父家度过的,而那段光阴也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幸福,最难忘的。静家,跟祖父家隔着一条桥。那时的她,长着一副漂亮的瓜子脸,个又高挑,在十几个女同学中算是出色的一位。同样喜欢文科的我们,平时因为写作文,采风,所以接触的比较多。后来因为家庭的关系,她随母亲去了别的城市。我们的联系也就从此断了。

前几年,曾听同学提起过。说她高中毕业就跟着一个男人去跑生意了,从此大家也都没了她的消息。没想到分别二十多年,现在居然会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相聚,太让我感到意外了,当然也有着很多的惊喜!

四季瑞丽,一个我喜欢的酒店,也是经常去的一家酒店。从家里出来,直接就去了酒店。在路上,给她发了个信息,让她下来到格兰咖啡厅等。隔着玻璃,我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脸。虽然岁月催人老,但那张漂亮的瓜子脸我一认便知。走到沙发前,脚还没站稳,她一脸喜悦地起来拉住我:“老同学,不认识我了吧!”这就是静,与昔日相比,如今的她略显富态,当然,无情的岁月也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沧桑。

我的脸上有着藏不住的惊喜。坐下后,我又再次将她好好打量了一翻,接着打趣道:“你真是越活越年轻了,要是走在马路上,我还真不敢认你呢!”“又拿我开玩笑了是吧!”静甜甜地笑着:“我点了两杯蓝山咖啡,你可以将就吗?”“你会算是吧?连我喜欢喝什么也知道!”我接过咖啡说道。

那一刻是愉悦的,我们彼此聊着儿时的事,聊着儿时的那些伙伴,还有儿时的那些糗事。“我的事你知道了吗?”静突然这样问我。“什么事?没听他们说起过。”静长长地叹了口气,语调有点凝噎:“去年夏天,我老公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了。”我突地瞪大眼睛,像被一阵闷雷击在心上。

咖啡厅里的轻音乐,刚才听着还是那么的舒心,此刻却被一种悲哀淹没。“生死由命,半点都由不得我们!”我木然地说着。静用纸巾擦拭了一下眼角又继续说:“春节前我给芳芳也打过电话,她儿子去年刚没。好像是跟几个孩子在小区的篮球场玩,一下倒在地上就再没醒来。”怎么会这样呢?一个个都是我儿时的玩伴、同学。我的两眼也开始模糊了……

多情自古伤别离。临分手时,我们在咖啡厅外面紧紧地抱在一起,久久不忍开分。此时此刻的情景,真有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静说,明天事情一办完就搭晚上的航班飞另一个城市。这次匆匆的会晤,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抬眼相望,彼此眼中盈满了泪水。

道一万声珍重,也道不尽离愁。离开酒店,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一个人静静地走着,以往所有的伤心都汇到了一起,冲击着我。今晚与静的重逢,不仅没给我带来丝毫的快乐,反而加剧了我的伤痛。一些恐慌与不安徘徊在我的心头,让人窒息!

人有旦夕祸福,谁能保证自己的幸福?今夜,我无法入眠。那些儿时的伙伴,那些曾经陪着我一起长大的玩伴,当我们再相逢时,会不会:桃花依旧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窗外芊芊竹

文/一锦

今年夏天,去威海参加一个文学采风活动。活动之余,应邀拜访一位大学的同窗好友。我的这位同学,几年前辞退了令人眼热的公务员职位,在威海郊区的一个村庄租了几十亩地,利用所学专业,毅然办起了农业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园的办公、生活区域俨然就是一个玲珑的花园,各种花草树木葱葱茏茏,葳蕤若瀑,不时有鸟儿的歌声、蝈蝈的鸣奏以及蜂蝶的飞舞,欢欣着闯进我的视听。跟在同学的身边,细细观赏着这样的园子,一时,我竟忘记了这是一个以饲养山鸡为主的生态养殖场了。

那些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固然令人心怡,然而当我望见一排红瓦白墙的房屋前面,那一片如雾如纱的青青翠竹时,我的心情不禁为之一动。

“好一片醉人的绿竹!”我赞叹道。

“是啊,一直就喜欢竹子。以前身居城里,哪有地方可以让你种竹子……你看那片竹子,一开始只是稀稀拉拉种植了十几株,谁知几年功夫,它们就长成这么一片了。竹子的生命力真是太强了。”同学淡定的语气里露出些许憧憬和欣喜。

竹兰之好,君子之风。我知道,自己也是一直深喜着这清风飒爽的竹子的。

下午,同学给饭店打电话要预定酒席。我说,咱们也别去饭店了,别辜负了这片竹子,你这里有鸡有蛋,就让嫂子清炖一只山鸡,也别叫别人陪酒,就我们三个在竹林旁举杯邀月如何?同学笑说,不愧是我们班的大作家,依然改不了一个文学青年的心态,好吧,尊敬不如从命,只是太怠慢老同学了。

傍晚时分,在竹林旁边的石几上,同学的妻子已是摆上了一大盆浮着一层黄橙橙油脂的清炖山鸡;另有自家腌制的山鸡蛋,对半切开了,也泛着金黄的油渍,满满地盛了一大盘;还有几个农家炒菜,皆是绿油油的,让人垂涎欲滴。

从来不善饮酒,自嘲是经不住“酒精”考验的人,也很少参加喝酒的场合。但那天,我却饮了不少白酒,而依然兴致颇高。与同窗好友久未谋面,自有一份纯而浓的同学情意使然,而还有一个缘由,便是因了有那片清气盈怀的竹子相伴。

从同学的叙谈里得知,他竟是因看不惯当下官场里的风气和潜规则,才毅然辞职的。他说,那时候,我很彷徨,天天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我感觉自己的灵魂就要麻醉了,就要死去了。倘若还在单位混,当时干办公室主任的我现在也许能混个一官半职,可一辈子活在违心的虚伪里,把自己真正的灵魂丢弃了,只剩下一躯行走于私欲里的皮囊,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

突然间,我对我的这位同学肃然起敬。我想起,在大学时,他是我们系的学生会副主席,颇具组织才能,而且口才极好。毕业时,他被分配在威海市的一个县级机关里,同学们对他从政的前途都是极为看好的。我记得,我曾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这样写道:好风凭借力,送君上青云。

他辞去了令多少人企不可及的公务员职位,只是为了坚守自己心中的本真和洁好。他不说,我也知道,他该是经历了多么痛楚的内心抉择,顶住了多大的压力,才选择了今天的道路。而这些年,他又是经历了多少打拼的艰难,才有了今天的一切,才有了今天坐在这片青青筱竹下,一脸本真而爽朗的笑容。

沉浮于世俗,难得有一片翠竹映于心湖,难得有一份透彻心底的清气和恬淡,更难得有一种为了灵魂的自赎而舍得的勇气。

那晚,与同学竹下对饮,相互共勉,尽情相诉久别之念。我知道,我拥有了一个可以神交的朋友。

那晚,月色清明,轻浣着沉沉的夜幕,偎恋着眼前的竹林。举首投望,夏日的晚幕里,清风拂翠,和月依影。

夜深,同学安排我在一间招待室住下。房间洁净而雅致,墙上一幅竹石图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观赏,画风颇似郑燮的风格,画上有两行行书的诗句。我不禁轻轻而吟:

一两三根竹竿,五六七片竹叶。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竟是板桥先生的诗句。

目光投向窗外。如水的月光下,那片竹子,清华自适,安宁而静谧。

竹下窗凉,一夜好梦。次日醒来,窗外竟已是细雨蒙蒙,就忆起了“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的诗句。再看窗外,那一片竹子,在烟雨笼罩的清凉里,却是绿得翠色正滴,绿得沁人心脾。一只雨燕,恰登枝而去,一杆翠竹,便在碎雨的扑打和莹润里独自摇曳逍遥……

芊芊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突然,就想起了这句佛语,我却无法深解。

谁人,能够深谙它的禅意?

我想,我回去,也该买一盆绿竹了。就将竹子安放在阳台里,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隔窗而望,能有几杆青青的竹叶,映入我时常会迷蒙的眼睛。

多读书 读好书

文/马龙

平日里空闲的时候,我们每个同学都喜欢找一些课外书籍来阅读,有的同学读课外书是因为兴趣所在,有的是因为喜欢阅读。而我则认为读课外书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写作方面。接下来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我被班上的同学称为“阅读王”。因为我的阅读能力比其他同学强。还有我阅读的文章和书籍超过了一般的同学。但有一次单元检测,使我深深体会到了阅读的好处。考试前,我觉得很有把握考第一名。但当我拿到试卷时,看作文要写什么时,我愣住了。因为要写《草船借箭》的缩写。那个时候,我根本没有读过《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考试过后,老师问我:“你有信心考第一名吗?”我说:“那个……作文不会写。”老师说:“你可是班里的阅读王。”此时,我的脸涨得通红。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要不断地从课外阅读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吸取别人的长处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当然,课外阅读也分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要谨记:多读书,读好书!

告别

文/陈秋竹

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成长,渐渐成熟。告别意味着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已是隆冬季了,春天还会远吗?

来到了中学,我们告别了童年,告别了风景如画的校园,淳淳教导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面对这些伴随着我即将消失的事物,心中一种恋恋不舍的感情油然而生。你还记得吗?在那高大茂盛的树下,我们一起嬉戏,一起玩耍;你还记得吗?那两个高大的篮球架下,曾经有多少人在那里呐喊;你还记得吗?在操场上曾举行过多少次令我们难忘的演出;你还记得吗?那记载我们成长每一个脚印的校园吗。

六年的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还记得刚上一年级时看见六年级的同学,总觉得六年将会是一个很漫长的经历,但现在的我再回想过去,才发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幼时的我总盼望能够早点放假,驰向我心中玩耍的天空。但现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不但没有让我厌烦,却让我体会到同学间从不表达的情谊。

在学校里,除了风景如画的校园,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淳淳教诲的老师。我想除了亲人,他们大概就是我们最亲的人了。六年来,老师的足迹布满学校,为了更好地让我们学习,老师又奔波于书店与学校之间,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培养我们成长。

站在校园门口,望着校园里的一景一物,回想曾在这里发生的美丽故事,泪水打湿了我的脸颊。我怀念这六年来的生活,怀念这六年的一切……

第一次授课

文/李琪

我马上就要当老师了,不知这是喜还是忧?

早上,我在“埋头苦读”课外书,老师说了一句话,众人都踊跃地举手,我也来凑热闹,心想,这么多人举手,准有好事。我站起来,把手举得快要摸到电风扇了,好奇地东问问,西问问:“去打篮球啊,还是什么?”正当我垂头丧气,以为好事轮不到我。忽然一个声音传出:“李琪,你来吧。”结果才知道下午要代老师上课,心里顿时忐忑起来。

上午的时光很快就在我的焦虑和期盼中结束,我得为我下午的代课做准备了。教室里没有网络,我急得不知所措。“有办法了,去借用老师办公室的电脑。”我飞快地跑到老师办公室,用手轻轻敲了敲,有礼貌地喊道:“报告,老师,我想借用一下电脑……”说明来意后就认真地投入到“工作”中。查询了相关资料,为同学编写了问题。边查阅边为自己打气。万事俱备后,只等待上课时间的到来。

很快,上课铃响了,我起身向教室走去,同学们笑嘻嘻地望着我,带着好奇的目光。“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感觉真好!“这位同学,这是上课时间,请注意你的行为。”站在讲台上,我立马把自己切换到严肃、认真的状态,可内心还会偷偷地笑。“请第一排左边的第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正当他站起来,我又调皮地喊道:“对不起,我视力不好,是第二排的第一位同学。”全班的同学哈哈大笑,仿佛又喜欢又憎恨的样子,整个课堂瞬间活跃起来……

我的第一次授课很成功,下一次,我一定会更好地发挥。敢于挑战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梧桐花开

文/黄智英

一场阵雨过后,空气闷热而湿润。院内的紫槐花都开了,一团团热烈地妖娆在枝头。她坐在阳台的竹编藤椅上,出神。她已不年轻,眼角爬着细细的纹,午后的阳光给她的脸颊抹上了一层红晕。她不算漂亮,但,温婉素净的性格与丰盈的内心让她持有一种独特的韵致。

空气中夹杂一丝梧桐花的清香。一瞬间,她的思绪飞回到二十几年前。那时的她看上去安静内敛,心房里却开满了一朵朵灵动的花。因为,在那个夏末,校园里的梧桐花开得正旺时,她带着十三岁女孩的青涩,走进教室见到他的第一眼,就迷上了他。整整六年中学时光,她默默地喜欢着他,尽管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他的身边常围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孩,她并不在意。她想,她虽没有张扬的美,但她恬淡温婉,而且她的文章是作文课老师必念的范文,每当这时,她就会高高地扬起头,在心里小小地骄傲着。

只是,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二十几年的时光里,她按部就班地工作、结婚、生子,没有和任何同学有过联系,当然也没有他的消息。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她偶尔会想起他。

这年的三月,她突然接到一个多年未曾谋面的同学的电话,说是建立了一个中学同学微信群,请她也到群里聚聚。她莫名地激动起来。

微信群里第一个便是他!岁月无情,从头像看,他中年发福,蓄着胡须,尽显沧桑。她毫不犹豫地添加了他。他立即接受了,并发来一段文字,说是中学时代就注意她了,那时觉得她太高冷,所以一直把对她的情感藏在心底。

她既惊讶又欣喜,坦言:整个中学时代,她都在喜欢他。

过了许久,他才回复:真的吗?

他们就这样联系上了。电话里,他的声音依然沙哑而磁性,他说这些年他经历了很多,现在开办了一家书法培训室。他坚持每天给她发一个微信表情。每天,她似乎有了一个期盼,这样的心境犹如豆花,淡香而又温馨。她决心去看他。

那天,她穿了一条浅蓝素花裙,外罩一件白毛衣,化了淡妆,找到了他的画室。他望着她,激动得语无伦次。

几天后,他约了她,说是请同学吃饭,希望她能赏脸。她去了,身穿牛仔服,编条麻花辫。席间,她与同学交谈着,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的脸上。

有一天,她请他赠墨宝,他送来的是“素心若雪”。宣纸上,他盖了两个属相印章:一个是他的,另一个是她的。这幅字的墨汁是她今生闻过的最馨的香。

四月初的某天,樱花开得特别美好,她顺道去画室看他。见面时,他有点不自然。一个女人突然推门而入,露出狠狠的目光,让她心里隐隐的有些不安。

他生硬地介绍:“这是我夫人。”

“你好!”她慌乱地打了一声招呼,便找个借口离开了。

不久,他删了她的微信,拉黑了她的电话。有一段时间,她整夜整夜的失眠,枕巾上总有掉落的发丝,甚至连呼吸都是疼的。

如今,盛夏的梧桐花已是烂漫至极,身后传来轻快的脚步声,她从阳台的竹编藤椅上回过神来,背后闪出儿子那张青春飞扬的脸。这个夏日的午后,她所有的思绪在这一刻都回来了。回眸,她露出了久违的笑。

同学,谢谢你!

文/陈帅西

同学,谢谢你,是你在我危难的时候帮助了我。同学,谢谢你,是你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方向。

还记得那次上体育课吗?体育老师让我们打篮球,我和你分在一组,在练习三步上篮的时候,我不但没有成功,还因为跳得太高,把脚扭了。当时,我坐在地上,痛得紧闭双眼。你跑了过来,把我扶起来搀扶到旁边的椅子上,叫来了体育老师。我一边揉脚一边想,我是不是骨折了呀?老师仔细检查后,给我擦了点跌打油,告诉我:“这只是普通的扭伤,最近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很快就会好的。”听了老师的话,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还有一件事不知道你是否记得?一次上英语课,老师让我背课文,我不会背,老师很严肃地批评了我。当时,我很郁闷。下课后,你安慰我,并耐心地给我讲解,让我懂得如何有效地记忆。很快,我就会背了。

你不仅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是在我失败时鼓励我、在我受伤时帮助我的人。我会向你好好学习,用同样的方式去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