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景色的散文

2023/02/18经典文章

关于景色的散文(精选11篇)

庭院景色新

文/一鸣

家中卫生间重新装修,一个笨重的搪瓷浴缸成了院中的废弃之物,家人都说要把缸里填满土,种些青菜之类的吃着方便,而我却觉得那太世俗了,我要把它盛满水,养上金鱼,为小院增添一处风景。

为了换水方便,我把鱼缸移到水管旁,贮满水,随后买来各色的金鱼放养在浴缸里,收集一些奇形怪状的姜石,撘成拱桥和假山,用一块大石头压住排水口,以防漏水。这样一件有山有水有灵气的艺术品落户在我的庭院中。

刚开始的自来水含氯大,加之水太清,没有养分,养了几天鱼都死了。我又重新换了一池水晒了几天,让氯蒸发掉,又从荷花池里移植一些睡莲、莲藕、水草,盛在容器内沉入缸底,过了几天池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泛绿了,缸体上生出了许多绿藻,可以养鱼了。我和儿子又买来了十几条小金鱼,还有一只小乌龟,鱼缸又恢复了生机。

还需要一些花草树木来装扮一下吧,盆栽的“四君子”是少不了的,再选购一些多肉和仙人掌吧!浴缸沿上放上几盆文竹、绿萝、鸢尾花,在我的精心布置下,小小的庭院焕然一新,成了一个休闲的小花园了。多肉是最好养的植物了,春天正是生根发芽的季节,掰断几片多肉的叶子放在新的花盆中,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只要水分和温度适宜,大概有十几天左右,就从断口处生出嫩芽来,然后再生根长大,我用这种方法培植出了很多盆品种。

初夏的清晨,我从鸟语花香中醒来,窗外竹影摇曳,阳光婆娑。二楼阳台下垂下来的绿植像绿色的瀑布随风飘动,淡黄色的茉莉花沾着露珠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盆栽的无花果树已经挂果,绿色的果子像一颗颗宝石一样镶嵌在枝杈上,紫色的苦楝花飘落在鱼缸里,鱼儿们争相抢食,荡起波波涟漪。小乌龟经常爬到大石头上晒太阳,刚开始看到我走近时会迅速的钻进水中,藏在缸底的姜石中,等到我离开时又爬到石头上。这样来回次数多了,也就不怕人了,只是昂着头转着小脑袋看着你,那样子煞是俏皮可爱,有时我还会伸手捉到它,它会迅速的把头和四肢缩到龟壳里,乌龟是有灵性的,它知道人们不会去伤害她,所以才会让你近距离的接触它。

仲夏,鱼缸里的莲花开了,粉红色的花朵清秀娇艳,像仙子一样浴在水中,鱼儿、乌龟时而戏在其间;白色的缸底,浓绿的莲叶,灰褐色的石头与浅绿的池水,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而我成了描绘这幅画的丹青圣手。

这里远离闹市的喧嚣与浮躁,闲暇时光泡一壶茶,在树荫下读书写作,眼困了可以逗逗小乌龟、小金鱼,修剪侍弄花草,享受诗意般的慢生活,既养心养身又养志。正所谓“心中有莲(廉),处世泰然”。在这里是可以欣赏到“龟游莲叶上,池中虚月白。”的美景,还可以领悟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

我想,刘禹锡作《陋室铭》,周敦颐作《爱莲说》大概也是这种心情吧……

在门源的秋色里行走

文/南凉候鸟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爱上这个地方,有时候这种爱甚至超过了爱自己的故乡。这点我深有体会,故乡对于我来说好像已成陌生之地。国庆回家,除了熟知的亲人,其他事物像是与我有很大一段距离,让我无法靠近。

在门源就不同了,我这个外乡人已然成为了主人模样。十四年的光景好像一瞬就过去了,期间的变化好似梦幻一般,将一个破旧的小城变成了现代化都市,高楼林立,街道宽敞齐整,就连人的精神面貌也较之过去鲜亮了许多。

书归正传,门源被称为“金门源”在我看来应该包含有三层意义,其一是七月百里花海,金灿灿的油菜花赢得了世人称赞,荣升全球“十大最美油菜花海”之列。其二是油菜籽带给门源人民的经济效益,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的“门源的油遍地流”,可见这肥沃之地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博大之爱。其三就是下面我将重点描写的门源之秋,美轮美奂诗意般地将这片土地再次点燃。

我想用“我被秋天撞了一下腰”这样的句式开始写,可这个撞我腰的秋天的事物应该是哪一个呢?门源虽地处高原,但事物很多,有草原,有山林,有青稞,有油菜,有河流,有村庄,有雪山等等吧。总之选一个角度对我来说应该是重要的,它要能带我沿着秋天去领略“金”的另一层意境。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青稞更能完成这样一个使命,它将引领我逐渐进入门源秋的内核,去打开更为壮阔的天地之大美。

八月中旬吃青稞穗,那个时候秋其实已经靠近高原了,但我们感觉不到,青稞已然晓得含蓄,低垂下头颅,聆听了第一声划过高原的秋风的呼啸,那个时候秋风很轻地掠过大野,所谓的呼啸只是被我夸张的描绘,但青稞一定感受到了呼啸的意义,所以它必须低下头颅,做低调状,将生命的意义紧紧包裹在思想的头颅里。这是要成熟,这是要对一个季节做最后的总结而提前准备的材料,时间在一粒粒籽实里开始膨胀,这个时候村庄开始了一年的召唤,向着四方发出一声声情切的呼唤。

九月,油菜花落下最后的花瓣。杂草成片成片地显现出夏尽的姿态,一岁一枯荣,泛黄的叶片沿着整个草场开始谢幕,蝴蝶飞逝了,蜜蜂转场了,山色繁华起来,河水消瘦了,少了雨的逐波,变的清澈起来。我最爱采的野蘑菇越来越被凉冷的秋风压制在土地里,无法再做最后的绽放了。萧瑟之气蔓延着,从远处步步逼近门源。真真的赏秋时节应该就从此时开始,每日一景,直至浓烈的秋色将整个高原小城完全包围,大美将逐一呈现眼前。

青稞开始到了收割时节,异乡的收割机在马路上穿梭,这些出门挣钱的人,等这个季节已整整一年光景了。门源的田地多为川地,比较平坦,适合大型机械整体作业,既节省劳力又不至于被易变的天气所搅扰,保住丰收是每个农民的最大心愿,辛苦全在这些被汗水浇灌的粮食里。

其实,嗅到青稞香的时候,我就嗅到了秋香,嗅到了浓烈的酒香。青稞的命运会被多元地分化,我常知的有这么几种:糌粑,搓鱼,青稞面八路,青稞面馍馍和青稞酒。其中最爱青稞酒,虽不能多饮,但爱这酒养成的一种豪放,醉的是西北汉子,掷地有声的一种豪气。

写完青稞,我再写写门源的森林。门源的森林以仙米的林海最为壮阔,那里的山林到底有多悠远,我真的没有切实去看过,每次都是观赏沿路两边的山林就已经使我沉醉其中,它的深邃早已在我脑海形成不可抹去的一种向往。这大片的山林,树种繁多,许多我都不能说上它们的名字。

秋色在十月完成对门源的全包围,赏秋在门源最好的地点就是仙米林海。

选对时间,选对地点,带上相机,带上驿动的心,出行。林海被秋色染得奇丽壮观,一山有百景,景景不相同,山山不相同。我不知道别人如何赏这山林之美,而我习惯于从一片叶子开始。树种不同,叶子所呈现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泛黄,有的黄中夹带着一丝红晕,有的纯粹的红,有的依旧是翠绿。从高处看是一种景色,从低处望是另一种景色;远处看是一种景色,近处看是另一种景色;侧看一种景色,正看一种景色;晨时一种景色,暮时一种景色。

山势不同,景色迥异,邻水的更为秀色,缘于水汽的滋润,显得更为饱满一些,色彩更为娇艳一些。高处的林叶比较空灵,漾于秋风,有滔滔之声胜过山脚流水之音。舞动的秋叶有妩媚之态,超然境外,金光乍现,不逊于油菜花之金色灿灿。

村庄骄傲地溶在这秋色里了,被色彩渲染着,像一幅绝美的画境里的朴实的点缀,炊烟袅袅,和谐怡然。

赏景赏到浓郁时,人景合一,景在人心中,人在景中行,即使“陶醉”二字也不能全部代表那种赏心悦目的心情,常常有不知归的感觉,流连”不仅仅是一个词那么简单。

捡一抹春情,润心

文/史忠和

风还是那样的凛冽,水还是那样的寒冷,眼中还是看不到一丝春的信息。季节已到了惊蛰,柳芽儿尚未破枝,小草还在泥土中沉睡,一切春的景象都还朦胧着,没有斑斓的景色,没有柔和的阳光。然而,但“春天”这个词,便已让人觉得心里暖和了很多。春天正在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行走在上班的路上,初春的风拂在未褪去的棉衣上,还有着些许的薄凉,许是天气尚冷的缘故,路上的人寥寥可数,垂柳的枝上还未有一丝绿意,四野的雪厚厚的,大地在厚厚的雪面下静静的躺着,一缕缕轻烟,懒洋洋的绕着村庄。

踏着厚厚的、软软的雪,脚步时而缓缓时而轻快,心中了无杂念,仿佛平日里的烦恼都飞到了天外,脚下是轻松的。猛然间意识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会感受一种温暖的东西四处弥漫,它们让远处的模糊比近处的清晰更让人心动。看到路边的小树和枯黄的草轻轻晃动,那是风在慢行。我知道那些晃动的风的下面,将会有一些翠绿翻开泥土,一点点的蔓延开来。我知道,那些翠绿最终将会淹没这无边的枯黄。

一个季节的到来或离去,不是单凭眼睛和耳朵去看到或者听到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它初始的脚步,是踩着你的感觉而来的。我相信自然与心灵总是感应着、呼唤着、共鸣着的,不是吗?当初秋的绿枝头落下第一片叶时,树干会隐隐震动,枝头的颜色也会随之慢慢黯淡下来,古人说一叶知秋,夏天的魂魄就在那一刻飘逝了。冬去春来,当脚步蹒跚的冬老人气喘吁吁地把长跑的接力棒交接给春姑娘时,冬天便已在不知不觉间离我们而去了。这些,你看不到、听不见,全凭的是感觉。春天,总能给人希望的感觉。我们期待着大地回春、飞鸟穿林、燕子呢喃,期待着满目的葱绿和那万绿丛中灿烂的花红,但这些景色现在还看不到。早春三月,没有锦绣的景色满足我视觉的享受,但却开启了我感悟人生的大门,生活的乐趣蕴含在我的心里,蕴含在我周围的点滴中。

春,正暖暖地唤醒了冬的梦魇,冰雪晶莹地闪亮着,冰层在慢慢解冻,暖暖的阳光中,枯黄的柳枝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渐渐地舒展了身姿,变得柔软起来,孩子般顽皮的晃悠着,仿佛看到它脚下那一池的春水在荡漾,仿佛看到那一群群小鸭子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动,上翻下潜,欢蹦跳跃,那“嘎嘎”的清脆的叫声随春风飘向远处,回映在我的心底。

又是人间三月天。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如绿肥红瘦,如风雨阴晴,如春天等在冬天之后。等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到那时,带一本好书,耳听喜欢的音乐。随意一片树荫,随意一段时光。欣赏着书中的美文,嗅着春草的芳香,随意而坐,头顶春风拂绿叶,蓝天映白云。脚下清泉润细土,万物苏醒。一片静谧的时光,安静却又不知冷清,空闲却又不会烦闷。那又会是一种何等的心境!

他的身后是最美丽的景色

文/xiangrikui

一望无边绿油油的苗,在阳光中麦苗的绿得几乎发黑的叶子闪着绿色的光泽。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开得像太阳一样的明媚,一样的灿烂,大地仿佛戴着最美丽的头饰,显得那样的光彩照人,就像古装戏中公主或者是皇后头上戴的金色的凤冠一样。在菜花的淡淡的香味中,我们正寻找着他的家。忽然发现他却就走在我们的前面,一个裤腿高一个裤腿低。我们叫着他,他回过头,笑着,原来他刚从桃园劈树杈回来,他的头发上还有落的小小的树枝皮,他却全然不知。他将我们带到他的家里,她正在洗衣服,还是那样一脸朴实的笑。他的儿子为我们洗着苹果,像一个初中生一样的,有点儿害羞,没有说话,淡淡地笑着,只是将苹果递到我们的手里,然后就进屋了。

我们一起去他们家的蔬菜大棚,整齐的一排一排架子,绿色的枝叶已经将架子笼罩,一排排高高的绿色中间是田埂,刚刚能走过一个人。绿色的枝叶上缀满了红红、晶亮的圣女果,田埂上躺着许多的圣女果,田埂里的地上也有许多的圣女果在歇息着,又仿佛在绿荫下乘凉的小女孩一样,几个人挤在一起,说着笑着,享受着凉爽的绿色。

她笑着和我们一起摘圣女果,摸着一个个光滑新鲜的圣女果,感觉真的很好。收获的感觉总是好的。我们红红的塑料桶里圣女果在渐渐地升高着,他告诉我们可以直接吃,没有打药,圣女果的特有的甘甜、浓浓的像浆果一样的汁子滋润着我们,大地总是将最美好的东后西给我们,闻着泥土的芳香,踩着脚下的大地,舒适、柔然而又坚强,可我们能将什么送给大地呢?

她告诉我们她的儿子刚从南方回来,在家休息几天,在那儿的干活很累,儿子想找另外一个单位。原来她的儿子已经工作了,我原以为他正上初中或者高中,一脸的稚气。

天气好的时候,他们夫妇两个忙不来,经常要雇别人来摘圣女果,要不然果子就熟透了,就会烂在地里的,烂在绿色的枝头上的,我无法想像玛瑙似地的红果子,因为熟的太而烂掉的样子,总之觉得挺可惜。

他告诉我们,他们还种大棚西瓜,深秋、冬天的时候,西瓜熟了,像蜜一样的甜,卖水果的会开着车来拉西瓜,他说的津津有味,他们在一起抢着吃甜甜的西瓜,我仿佛能闻见浓浓的西瓜清爽的味道,感觉到西瓜的甘甜。在浓绿的大叶子下面,满地绿皮的圆圆的西瓜,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可爱的西瓜啊!他站在西瓜田的中央,看着自己的丰收的果子,笑了。

在不久的六月份,他们桃园里的桃子就熟了,满树挂满红着脸大大的桃子,它们藏在了绿色的叶子下,只露着红色的脸,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正在捉迷藏,偏着头,露出红红的脸正悄悄地瞧着,看有没有人发现他们,桃园显的寂静又热闹。一筐筐桃子被运出桃园,桃树上藏猫的孩子不见了,桃园恢复了寂静,他们会站在桃园里,看着绿色的桃园,想起远方的儿子,不知他过得怎样。

不久他的儿子就会出发,离开温暖的家,去遥远的南方,走上一条寻找自己的而美丽的景色的路,他不知道前面的路上有什么,也许他不管前面是什么景色都会一直走下去,永远的坚持,即使前面是荒漠,是森林,是荒地。他的身后事满田里的红玛瑙一样的圣女果,圣女果是那样的晶亮,那样的新鲜;身后是粉色云彩一样的桃源;身后是满地绿色圆圆的西瓜,身后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苗,身后是一望无边的金色的油菜……也许有一天他会回过头看看,发现身后的景色原来是这样的美,他会转过身,回到父母身边,回到温暖的家里,待在景色美丽的地方,收获着这儿的美丽。

天地相应的景色

文/欧阳欣悦

高高的云天呀,高高地大山,你们是如此的遥呼相映。碧蓝色的天空和碧蓝色的水,也是这般如此地融为一体。

大山耸立在无云的山梁之上,迷雾难以忘怀地把你紧紧地相拥。雾,飘洒在青山环抱地巍峨山冈。风儿踏遍千山万水,把你神情探望。把你的美丽景色观光,把你的美名传扬。

看着绿茵茵俊俏的山冈,你多么象塞外的草原一样。青青地草地,牧民们的牧场。姑娘,小伙子爱念吐露心语的天堂。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风传情,花含笑,青草儿的发梢在半空中幸福地跳跃和飘逸。飘逸着美好的思想。荡漾着美好的愿望。

山有情,草有心。河水清净地象一面光洁的玻璃镜。

山冈上一棵棵站立的小松树,跟战士一样,为大山守护站岗。乡情、亲情都融进钢铁般的意志柔情般地爱念之中。

故乡的小河呀,你是不是也象眼前的宁静的小河一样,一湖秋波,情深意长?家乡的小河哼着家乡的小调,歌声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还有年轻人拥有的激情和洒脱。

山,依旧是这样地巍然不动,水,依旧是这样地风平浪静。高高的大山,心中装满了华夏的壮美。清清地小河心底,装满的是热爱故土的信念。

翻过一座座大山呀,我今天总算看见你,看见你的挺拔地身姿,看见你高耸入云的风采。

爬过一座座云岭呀,我今天真地看到你,看到你头顶上风起云涌般地天空,看到了云岭上直冲云霄的飞鹰。飞过大山,飞过天涯海角,飞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也飞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带着希望和理想,乘着理想的翅膀,传播华夏景色地美丽和骄傲!天地响应的景色,永久地印记在我们心中。

登山

文/王梓涵

清晨六点,我和爷爷一起到岘山森林公园登山。

我们沿着绿道向山林进发。突然,绿道两旁的树林里传来“咕咕”的叫声,那是鸟儿们在放声歌唱。我循着声音,穿过树林,想找到它们,可是,它一听到我的脚步声就被吓跑了。“涵涵,快回来!”这时,我听到爷爷的声音,立刻返回到爷爷身边,又一起继续向山顶前进。

走到半山腰,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远处白茫茫一大片雾,把整个岘山都包围了起来,仿佛给山蒙上了一层面纱,显得无比神秘。

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爷爷说:“登高望远,山下的一切都变得非常渺小,这就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描写的景色!”我一下子明白了这句诗的意思。

这次登山我收获很多,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而且学到了知识。我要向诗中描写的一样,要有开阔的视野,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攀登。

冶父山漫步

文/江筱非

天气晴好时,立于峰巅,巢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五湖景色都能看得清清朗朗。碧霞紫烟,清影流辉,上呈波光岚影,下笼峰峦翠黛,蔚成晴岚景色……

数十次来去于庐江、巢湖之间,沿庐巢线,从巢湖散兵到庐江冶父山,都是群山绵延,水光相接。一边是群峰耸立,一边是碧光连天。坐在汽车里,车在山和湖的边沿行驶,总感觉这车是漂浮在湖湾的螺蛳,随着浪涌一起一落,北巢湖的浪涌将一辆辆螺蛳样浮行的汽车送出老远。

山峰绵延似卧伏湖沿的蛟龙,车行至冶父山,仿佛龙首一昂,车就被龙身挤出远远的湖泽,窜进茫野陆地。车里的人,头伸出车窗再怎么瞧,也看不到巢湖的影子,只有冶父山慵懒地慢慢移回原位,成为我们远瞩的目击点。

每一次,车行至冶父山,都遗憾于不能下车,登上冶父巅峰,探视异起的群峰和北巢湖的隐私。

冶父景观,列庐江八景之首。据同道的游人称:天气晴好时,立于峰巅,巢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五湖景色都能看得清清朗朗。碧霞紫烟,清影流辉,上呈波光岚影,下笼峰峦翠黛,蔚成晴岚景色,故称冶父晴岚。

冶父山距庐城东约二十里,清静润朗,又名江北小九华。相传远古时,有一相貌不扬、双目失明的孩子,被父母遗弃,巧遇一慈虎路过,衔入虎窟奶养,刨坑引泉,治好孩子的眼睛。孩子长大后为报虎恩,遁入佛门,随虎从善,建庙冶父山,行善修道,诵经降恶,传为佳话。唐昭宗李晔敕封之为“孝慈伏虎禅师”。今有伏虎寺,盖从中来。

冶父山有此善名,五湖中人谁不仰观?每每得闲,总愿意拾级而上,伏步慢行,为献一炷香,只图半点闲。纵是身骨劳累,仍然满心欢喜。

青葱时代,听过一首诗: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奇气,直在斗牛间。传战国时期越国人欧冶子善冶金,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以谋生事。之后,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因为龙渊剑是中国冷兵器第一把剑,所以战国之后,大多数铸剑师都将剑命名为“龙渊宝剑”。到了唐朝时,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龙渊宝剑”改名为“龙泉宝剑”。

这些故事给我们的青葱岁月增添了很多妙趣与好奇。

应友人之约,漫步冶父山,走过绵延栈道,渐入密林,树木葱翠,或有一两小鸟在树荫的顶端婉约和鸣。就在我抬头仰望之际,前途无路,有二人之并行陡峭的石梯数千余级绕峰而行。隔三差五,有体胖者每攀一二十级便坐在两边异起的石墩小憩喘气,养精蓄锐准备冲刺下一段山路。

慢行约40分钟许,见天空有霞光穿进树影,山路渐显平坦,见铸剑池,天然成窟,有浅水清冽见底。向东远眺,薄雾浅铺,下不见归时路,上不探去时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几番焦急几番愁……

行走也如铸剑吗?不用炼烤,我们的脸也热得通红,火噗噗的感觉,都蘸一蘸剑池明净的水,也算淬一次火,怀有那么些清凉,继续攀援。

到达山顶,整个行程排除休息的时间,约摸一小时。山顶是一块开阔地,纵横百余米见方,有古木,有异草,有池,有神龟,有小桥,有泉水,有奇石……各有情趣,各占一方,显示各自的灵性。

伏虎寺飞檐翘角,雄踞于峰峦,似月娥袅娜的神殿,器宇轩昂,似圣贤朝拜的礼堂,威严肃穆。

站在伏虎台,友人问:东方那白茫茫一片是江水或湖水吗?我说:那也许就是天空。天空已经和万物融为一体了。

下山时,我们沿新开的南路谨慎慢行,但身体前倾的惯性总让我们刹不了车,几乎每个人都在下山的土路上摔几跤。归途的路仍然很甜,仿若又走一趟逝去已久的童年。

夏天的景色

文/张雅涵

夏天虽然闷热,但它却是五彩缤纷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会觉得它非常迷人。

夏天是红色的。唐朝诗人杨万里在诗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瞧,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犹如披着轻纱的仙女在湖中沐浴。娇羞欲语,盈盈欲滴,随风飘来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有的蓓蕾初绽;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像火炬似的高高伸出;有的竞相开放,露出娇嫩的小莲蓬。

夏天是绿色的。不信你走进我们的学校看看,你会发现校园被一片绿色笼罩着:大树小树绿绿的,草地也是绿绿的。榕树高大挺拔,抬头仰望,一树鲜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展现出无穷的生机。法国梧桐和榕树一样高大,也是一树碧绿,它们向四周伸展着枝叶,手掌似的绿叶密密麻麻,给校园留下一片片的荫凉。如果说榕树是校园里威武的卫士,那么梧桐树则是绿色的大伞。还有其他许多的树木,都褪尽了冬天留下的枯黄,展现出一树的翠绿。

夏天是白色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在《赤壁怀古》中写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大海里的浪花简直就像刚刚裂桃的大片棉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一些顽皮的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甩掉鞋子,从妈妈手里抢过救生圈,光着脚丫欢呼着扑向大海的怀抱。

夏天是黄色的。稻田里一片金黄,远看真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稻谷颗粒饱满,压得茎秆都弯下了腰,一阵微风吹过,稻穗仿佛在向人点头致意。不用说,今年的早稻肯定又是一个大丰收。

夏天是蓝色的。雷雨过后,我抬头仰望,碧空如洗,天蓝得使人心醉,蓝得使我想起少年军校的小海军们刻苦训练的情景。

我想,我已经成了一名小画家,手里拿着调色板,正在描绘着夏天的景色:红的是希望;白的是纯洁;蓝的是博大;黄的是辉煌;绿的是健康……

流彩的红土地

文/靳勇文

当红土地景色照片见诸报刊,特别是获奖后,令多少曾经到过东川,甚至就定居在东川的摄影家捶胸顿足,恨不能把自己手中的相机摔了。不起眼的山峦、普通的梯田,连种植的马铃薯、油菜、荞麦、玉米等庄稼也没有一样是珍稀物种,但是它们组合在一起,犹如油画家手中一块块形状各异、色彩鲜艳的调色板。那些摄影家们哀叹:这么美的景色,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发现?

遗憾没有就此终止。

一位富二代摄影爱好者,驾驶豪华越野车,载着二三十万元的摄影装备奔往东川,路上碰到一位挎着不过万元非专业相机、乘班车而来的摄影家。两人一见如故,富二代请“非专业相机”上了车。然而,刚进入红土地精华景色区域,“非专业相机”下了车,死活不再上车。恭敬不如从命,富二代开车走了,沿路拍了大量漂亮的照片,遗憾的是,回去后因为与已经刊登的照片雷同,一张照片也没有被报刊相中。一天他在一家杂志上发现“非专业相机”的照片,景色像两位身着五彩缤纷彝族百褶裙、动作一致的婀娜舞女。这个景他一路上根本没有见到,便打电话询问。“非专业相机”回答:红土地像美女一样,是多面的,不是所有视角都能看到她楚楚动人的眼睛。成功的摄影家,不是靠幸运,而是他善于寻找发现美的视角。在公路上能看到的景色,别人早都拍过了。所以他离开公路,寻找别人没有拍过的视角。

一位早就期望在自然风光摄影方面有所建树的资深人像摄影家,想到东川捡个漏。当他与一帮初入摄道的青年千里迢迢赶到昆明时,不料天不作美,哗啦啦下起雨。他临时决定与青年分手,留下会当地摄友。当晚雨就停了。这位资深摄影家次日起程,至中午赶到东川。刚一会面,那帮青年就兴奋地告诉他,早上云雾缭绕,红土地顷刻化作飘浮在云间大小不一、万紫千红的花朵,犹入仙境,令人陶醉,但只维持了半小时左右。资深摄影家一人又住了一周,也没有看到那种景色,留下遗憾,垂头丧气返回。

要欣赏到美景,就像要得到佳人,往往需要超常的付出。

“调色板”是红土地招牌姿色,观赏的最佳时机为5月和10月。有人不知此中三昧,随便找个时间前往,实地一看和照片的景色截然不同,便信誓旦旦地说,那些红土地照片都是摄影家后期电脑加工伪造的。有人碰巧看到了红土地招牌姿色,那流畅的线条、如诗如画的景色,美得超出他的想象。他既不了解当前国家农村政策,也没有在当地进行实地调查,就断定红土地上的植物不是农夫为了收获种植的庄稼,而是当地政府下令群众按照画家绘的图画种植的植物,因此不仅不欣赏,而且厌恶至极。

红土地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色,时而变为身披绿装的时髦女郎,时而又变成身着白色婚纱的秀丽新娘……就像红土地的美是多层次的。然而,有的人只看到庄稼收成;有的人只看到地下矿藏;有的人只看到风光景色。这种缺乏层次的视力,曾让东川人坐了一次“过山车”。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东川人只看到了地下的铜矿。清朝时四分之三的钱币,由东川所产铜铸造。1949年后,东川因产铜量大,成为一个地级市。由于不顾一切地过度开采,植被被破坏,泥石流频发,尤其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际铜价开始下跌,加上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能采的铜矿所剩无几,东川落入资源枯竭境地,采矿公司破产,矿工失业,东川也于1999年降为昆明市下的一个区。东川人遗憾地叹息:东川因矿而兴,因矿而衰。惨痛的教训使东川人终于明白:没有层次的爱,虽然可能暂时炫丽,但难以持久。他们从多层次寻找东川的美,推进产业转型,甚至连过去被视为祸害的泥石流滩,都找到了它们的美,在上边举办国际泥石流汽车赛、栽植生态林、建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等等。就这样,东川人重新振作起来,树立了“东山再起,川流不息”的雄心。

可以预见,还会有人在红土地留下遗憾,有人会像东川人一样猛然醒悟从此走向希望之路,也一定会有人像一生找不到心上人那样望美兴叹。

景色

文/孔帆升

平素走过街道,看到形形色色的乞丐,也遇到诉苦求助的亲友,我奇怪自己心硬如铁,生不出一点悲悯,难得慷慨一回。上了年纪,经历过悲喜,生活中极少有能让我感动与悲伤的事了。但这两天却总有热流奔涌。

节日里,约上几位朋友去看望文友儿子,这是个独生儿,初中生。某个周末他从自家3楼顶不慎摔下来,送往市医院重症室抢救,当时可急坏了一家人,也使我们为之揪心不已。经过头部、手、脚三次手术,3个月后他不但可以坐轮椅活动,偶尔拄拐杖到院里玩,而且智力没受影响,精神与身体都恢复得非常好。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奇迹发生了,生命的顽强战胜了死神,我是打心里欣喜啊!他见了我们这些陌生客人,平静地笑着与我们示意,有些羞涩,同时显得愉悦和满足,看不出有丝毫病态与曾经的痛苦。我忍不住冲他竖起大拇子,喜悦地夸他坚强、好样的!一种经历不幸后的合家团圆之乐,在乡下四合院里弥漫,我身处其中,感觉那刻的心情与景物是最美的。

前天参加一个婚礼,新郎曾是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一场脑瘤灾祸改变了命运。在危急时刻,父母倾尽家财求医,母亲用所学的护理知识成为儿子专职护理,使儿子逐渐康复,重新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尽管留下后遗症,行动不十分方便,人亦比不得从前聪明帅气,但他见人很有礼貌地称呼与问好的特点仍没变。婚礼上,父亲感恩致辞,因为真切而令我热泪盈眶,我感觉他们老夫妻、新郎新娘是美的。那种在不幸中坚强的精神,为了亲情决不放弃的伟大母爱,遇到灾祸打击不忘善待每一个身边人的笑容,不因对方伤残而改变爱的坚贞,是我最欣赏的人性美。

与友们一起闲逛,又听到说某某不容我,我很是无法理解。于是联想起不久前酒席间一句逗酒话让人翻脸,想到过往种种不快,过电影一般的场景,虽冷人寒心,并没让我有何愤懑。我是再也不会在意和在乎他们了,又不是为他们活着,何必生那份气。不知是从哪天开始,再也不把脸面看得过重,再也不想反唇相讥,对斤斤计较者也懒得较真了,听了难听话也少了尴尬。不是我有何懦弱与谦谦君子风范,也不是有多大胸怀可藏污纳垢,是大半生的经历敲醒自己,不再被别人好恶纠缠。再则,久浸江湖总该有受击打与欺凌的耐性,面对悲喜筑一个缓冲带,以免伤得太深。这种心性既不伤人也不害己,于平常的生活许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吧。

年过半百,当然还喜风花雪月,但那是很少许的一种情愫,更多是对人对物的一种广义欣赏。面对倾覆的枯茅野草、风中凋萎的藤蔓、伤痕遍身的树与裸露的树兜、残败的老屋与古巷、一棵棵光秃秃的树,每每油然而升爱意,投以爱抚与崇敬的目光。那些粘在身上的苍耳、鬼打针,那些划破手脸的刺,再也不那么讨厌,是完全可以接受与抚摸的。那封闭、寂寞、贫穷的山村,倒成了我经常向往之地。我崇拜清贫、单纯、简洁,甚至于挫折和悲苦。那些沧桑的美、深刻的美、清新的美、挫折的美,让我怦然心动!

越来越觉得世上美的东西无所不有,无处不在。一天,与下属去村里办事,他见到一个陌生人,私下里说那人真丑。我看着倒顺眼,从中发现自己身上所没有的美,比如年轻、健康、乐观与自信。走进一群坐着晒暖的老太婆中,她们或缺牙或脸如干树皮,或头发蓬乱或两头钩一头去了,我认为她们是美的,一种长寿闲适的美,与世无争的美,安静自足的美,让我举起相机拍下一个个纯真表情。

越来越从内心出发,按自己的方式为人处世,离开曾经热衷的生活,疏远令人不快的人,不干自己不想干的事,不在乎毫不中用的褒贬,似乎日益无所顾忌了。让他们记住我或忘了我吧,我是早忘了他们——曾经的阴险、卑鄙、无耻、狂妄与浮躁,曾经的歧视、踩压、中伤与祸害。假如我的直率与真诚、敏感与清高伤害了谁,我相信它早已变成幸福的负数,数倍消减过我的快乐,为此,我无需求饶与懊悔。活出自我与自信,我也会成为人家眼里的风景。

朋友的内兄爱好园林,十年如一日在老家种了许多花卉草木,他沉浸在园艺快乐中,与那些草木建立起了须臾不离的感情,被草木的千姿百态之美所折服,劳动中总有一股愉悦之情洋溢。他们一家谈起树与盆景花卉,有难以抑制的幸福感染着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似一棵草木,从春至冬开花结果,然后落尽铅华,任风雨飘摇,任阳光云霞沐浴。不会为鸟儿的啼鸣而心动,不会为了一只蝴蝶折翅而伤悲,不会为年轮凋残而抱怨。因而,我羡慕那些美的物种,无论是受呵护还是遭冷遇,能给人一点愉悦便好。为了世界多一份阳光,如果需要,树会落下所有叶子。

冬天一大景色是落尽叶子,让阳光充分倾泄在村里,那些老人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尽情享受岁月馈赠的美好时光。

村前村后一片片杨树干净利索,光秃秃的枝桠有着极致的线条美,阳光透过树丫射下来,分成一缕缕光柱,给人一种华贵之感。繁华落尽,喧哗渐远,只有淡然、安宁、静守,这些词停在乡间,风一样轻拂万物,抒写和谐的乐章。我在乡下里感悟人间美色,沉浸在一个感人故事,一段美好姻缘,一颗感恩的心,一幅应对痛苦烦恼的好心性,一丛草不惧凋零的本色,一片树林的卓然风姿里,这就是我在2015年看到和感受到的景色。

景色

文/孔帆升

平素走过街道,看到形形色色的乞丐,也遇到诉苦求助的亲友,我奇怪自己心硬如铁,生不出一点悲悯,难得慷慨一回。上了年纪,经历过悲喜,极少有令我感动与悲伤的事了。这两天却总有热流奔涌。

节日里,约上几位朋友去看望文友儿子,这是个独生子,初中生。某个周末他从自家3楼顶不慎摔下来,送往市医院重症室抢救,当时可急坏了一家人,也使我们为之揪心不已。经过头部、手、脚三次手术,3个月后他不但可以坐轮椅活动,偶尔拄拐杖到院里玩,而且智力没受影响,精神与身体都恢复得非常好。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奇迹发生了,生命的顽强战胜了死神,我是打心里欣喜啊!他见了我们这些陌生客人,平静地笑着与我们示意,有些羞涩,同时显得愉悦和满足,看不出有丝毫病态与曾经的痛苦。我忍不住冲他竖起大拇指,喜悦地夸他坚强、好样的!一种经历不幸后的合家团圆之乐,在乡下四合院里弥漫,我身处其中,感觉那刻的心情与景物是最美的。

前天参加一个婚礼,新郎曾是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一场脑瘤灾祸改变了命运。在危急时刻,父母倾尽家财求医,母亲用所学的护理知识成为儿子专职护理,儿子逐渐康复,重新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尽管留下后遗症,行动不十分方便,人亦比不得从前聪明帅气,但他见人很有礼貌地称呼与问好的教养没变。婚礼上,父亲感恩致辞,因为真切而令我热泪盈眶,我感觉他们老夫妻还有新郎新娘是美的。那种在不幸中坚强的精神,为了亲情决不放弃的伟大母爱,遇到灾祸打击不忘善待每一个身边人的笑容,不因对方伤残而改变爱的坚贞,是我最欣赏的人性美。

与友们一起闲逛,又听到说某某不容我,我很是无法理解。我是再也不会在意和在乎他们了,又不是为他们活着,何必生那份气。不知是从哪天开始,再也不把脸面看得过重,再也不想反唇相讥,对斤斤计较者也懒得较真了,听了难听话也少了尴尬。不是我有何懦弱与谦谦君子风范,也不是有多大胸怀可藏污纳垢,是大半生的经历敲醒自己,不再被别人好恶纠缠。这种心性既不伤人也不害己,于平常的生活许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吧。

越来越觉得世上美的东西无所不有,无处不在。一天,与下属去村里办事,他见到一个陌生人,私下里说那人真丑。我看着倒顺眼,从中发现自己身上所没有的美,比如年轻、健康、乐观与自信。走进一群坐着晒暖的老太婆中,她们或缺牙或脸如干树皮,或头发蓬乱或两头钩一头去了,我认为她们是美的,一种长寿闲适的美,与世无争的美,安静自足的美。

冬天一大景色是落尽叶子,让阳光充分倾泻在村里,那些老人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尽情享受岁月馈赠的美好时光。

村前村后一片片杨树干净利索,光秃秃的枝桠有着极致的线条美,阳光透过树丫射下来,分成一缕缕光柱,给人一种华贵之感。繁华落尽,喧哗渐远,只有淡然、安宁、静守,这些词停在乡间,风一样轻拂万物,抒写和谐的乐章。这就是我在2015年看到和感受到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