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兰花的散文

2022/12/19好文章

关于兰花的散文(精选16篇)

静待花开

文/黄开林

窗外有两株玉兰,一株白花,一株紫红,白的那株花开时,灼灼其华,大气优雅,在疏朗的枝头卓尔不群,自呈风骨。白色玉兰让我想起小三岁的大妹开玉,小名翠兰,马上就满64岁了,得马上给她打个祝福电话。

放下手机来到窗前,玉兰花对我颔首,仿佛在说:就待在家里吧,有我做伴,把心放宽。从隔离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对上了眼,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没想到,一夜春风春雨,花瓣飘落一地,再看枝头,所剩无几,正要感而伤之,目光对接一刹那露了花语:这不是凋零,而是放下,放下的是一片心。心香一瓣,福寿无边,我谢了还有“紫玉妹妹”呢。

真的,紫色玉兰花前几天还是花苞,一朵朵掌心朝上,捏得紧紧的,像攥拢的拳头暗里攒劲,这会儿突然个个玉立亭亭、含苞待放了,这让我想起成语“紫气东来”,再附会一句“吉花高照”。第二天再看,近前的几朵花蕾半开,就像两面都能穿的风衣,外紫里白,分外妖娆。过了两天,绽放三分之一,再看其叶,冒出一点头来,似有似无,不惹人眼,不争其艳。反观花朵,开得紧凑精致,天生一种傲然,花瓣透着生命的力度,不露娇嫩而显高贵。灿烂清新,沁心润肺,整个窗棂和阳台春意融融,有了隔帘的花影重重。

清晨,远处不知什么鸟大声鸣叫,声音粗犷,余韵环绕,经久不息。两只小鸟胆儿挺肥,飞到玉兰花枝上一阵嬉闹追逐,叫声清脆悠扬,隔窗都能听出它们不想掩饰的自由欢快。大鸟胆儿小,小鸟胆大,这就如同我们说“童言无忌、大人小心”一样,无形中露出哲思理趣。浙江平阳人吴绍烈的几句词,用在此处较为合适:看娇花弄影,听巧鸟歌喉。料春到江南未久,绿杨飘絮,碧野如油。

阳台右边居委会院内一阵嘈杂,好像要列队出发,有人在讲注意事项和工作安排。一会儿,身着黄的粉的白的蓝的雨披的志愿者,三三两两进到院子里,有的用小喇叭播报纪律要求,有的通知下楼做核酸,有的骑着装满货物的三轮车疾驰而来,有的一家一户上楼送外卖和急需物资。这些人就像花丛中忙碌的蜜蜂,是开在小区里最美的玉兰花。天热天冷,风雨无阻,“大白”们穿梭忙碌,静下来就坐在楼道门口守望着,恪尽职守,毫不懈怠。在我心中,他们就是和平鸽,就是急人所难的天使,就是吉祥平安的守护神。

透过花瓣的空隙,看到穿上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们,为了“如常的生活”辛勤劳碌着,默默奔波着,无私奉献着。面目不清不影响他们的可亲,不知姓名不影响他们的可敬,特殊时期,特殊使命,特殊担当。也许他们平时跟我们一样,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此时此刻,他们不普通。他们就是不凡,就是疫情面前冲锋陷阵的战士,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竹兰幽梦

文/ゞ夜聆离殇☆

饭后闲着无事,我独自在东湖花园散步。穿二号小区而过,见墙角一丛“情丝竹”亭亭玉立,笑迎寒冬。旁边,一瘦石壁立。枝干挺拔,竹叶青翠,碧绿如玉,宛如板桥笔下的《竹石图》。“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节节干宵,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这竹与黄山竹不同,与井冈翠竹不同,与绝大多数竹不同,细细的竹枝爬上一道碧绿的细纹,细若游丝,清脆碧绿,故名“情丝竹”.我驻足观看,仔细欣赏,设计者在竹子旁立了两块石头,多了几分雅趣。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说,竹傍之石宜瘦。古人讲究一草一木、一石一花要互相映衬,才有美感。古希腊先哲讲“美是和谐”的,也是同一个道理啊。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以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无论在墙角,还是在荒郊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她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孤独,一年四季饱受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让人讴歌,令人崇拜!

竹的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暑尽寒来,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喜欢竹,是因为她的坚韧不屈、高风亮节、不卑不亢。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成癖,“吾一日离不开君子也”.“扬州八怪”郑板桥是有名的竹痴,他一生三分二的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他笔下的“萧萧竹声”及现代意蕴解读,引起天下人的共鸣。板桥先生,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一生画竹、吟竹,与竹结下不解之缘。甚至,连他那堪称天下第一绝的“六分体”,也颇有竹的风韵。竖笔如竹竿、横笔如竹枝、而那撇和捺则如迎风飘动的竹叶。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的《板桥观竹》、《板桥落梅诗意》、《听竹图》、《竹林步月》等一系列作品在他的笔下汩汩而出,丰富突出,耐人寻味。

从文房进去,一方巨石制成的石砚,引起我浓厚的兴趣。主人不是把它拿来磨墨写字作画,而是以石当茶几,几个朋友围石砚茶盘而坐,边喝茶,边观赏,那方石砚,呈椭圆形状,上面雕刻着荷花,四周酷似石磨的水槽,中间一圆盘突兀,圆盘上方放着一方形的古砚,古朴、端庄,粗中有细,做工考究。房中陈设简陋,却与众不同。纸墨笔砚、文房四宝、古董玉器、石玩字画、刺绣书法、花草盆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仅砚台就有好多种,中国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随处可见,就款式、造型来说,有“举杯邀月”、“喜上梅梢”、“孔雀开屏”、“二泉映月”……让你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靠门,是一扇窗。窗下放着一块方形的石砚,砚台上一左一右放着盆景和茶具,两边镌刻着一联,“一壶新眉泡松萝,最爱晚凉佳客至。”左边,展示柜上摆放着各种奇珍异石、陶瓷古玩,其中,最有名的当数黄蜡石关公像,只见云长手捋长髯,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坐在那里,像是在看兵书,青龙偃月刀伫立身旁。

往里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奇石、砚台、陶瓷、古玩、墨砖,门的左边,主人别出心裁地摆放了一个“九里香”天然树桩制作的笔架,笔架上吊着的数十支大大小小的毛笔。墙角铁艺盆景架上放着一盆兰花,幽香清溢,沁人心脾。玻璃窗上贴着梅、兰、竹、菊水墨画。其中,竹画上题写着郑板桥的诗:“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东风三月初。为语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主人很好客,常常高朋满座。每天来这里的朋友,有玩石的、看画的、淘宝的、喝茶的、聊天的,有文人墨客、收藏玩家,亦文亦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坐就是老半天。或邀朋小坐,铁壶煮茗,谈诗论画,饮酒吟诗;或独坐文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炷,看古玩字画,不觉心静神清,气定神闲,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曰:何陋之有?”

奇石品种繁多,形、质、色、纹、韵兼备。有东江璧、黄蜡石、黄河石、红河石……这些石头有的是宇文从山上、河里、村头捡来的,有的是和石友交流来的;就连盆景里种植的兰花也是他从山上挖来的。酷爱珍藏石头的他,把奇珍异石收集在一起,除供人观赏外,也是美化家居环境的良材。这些饰品因造型独特而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倍受追捧,那些爱好收藏古玩者们趋之若骛,络绎不绝。与室外的竹子想辉映的是,屋内的盆景给小屋增添了几份生机。勃勃生机,莫非暗示着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临?最妙的是一盆景,俨然参天古树,虬枝盘旋,藤蔓缠绕,苍劲挺拔。树下,一位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石凳上,翘着二郎腿,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幅悠闲自得的神态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人们爱兰悔兰蕙之忠贞不渝,冰心玉洁,芬芳馥郁。兰花象征着高尚、典雅、坚贞不屈,不以寂境而逊色,堪称“空谷佳人”.兰花自古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已成了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女。”屋里摆放几盆兰花,由此可见主人的情操。与兰竹相伴,怡然自乐!在松、竹、梅、兰“四君子”中,犹以兰、竹著称。“兰竹芬芳若等闲,同根并蒂好相攀;百年兄弟开怀抱,莫为分居彼此山。”

对于一个久居闹市的人,多么渴望一片净土啊!闹中取静是现代都市人梦想中的生活,他们渴望,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幽静的环境,城市中多是砖瓦泥墙,倘若在室内挂几幅山水画、花草图,每日神游于画中山水,或细心照料几个盆景,或独处幽静环境,或品茗、或饮酒、或赋诗,或浇花,哪怕偷得浮云半日闲,到“种石山人”的文房小坐,邀两三知己喝喝茶,聊聊天,品品石头花草盆景,赏赏字画老砚古瓷,嗅着杯中那股幽幽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乐而忘返。

PS:这是本人最近看到的一篇好文章,感觉写的很生动,因为本人是爱竹之人,所以就转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推荐共赏,这可不是我写的喔……

天下谁人不爱兰

文/雨兰

说起兰花来,那可真是天下谁人不爱兰。

兰花向来有花中君子之美誉。兰花以气清、香幽、沉静内蕴、气质高洁清雅等深受历代文人画士的青睐,纷纷赞之誉之,爱之养之,歌之咏之,画之写之,关于兰花的诗词书画,也应该是难以车载斗量的吧。

因为爱兰的兰性高洁,人们把好诗佳文美誉为“兰章”,将诚挚的友谊比喻为“兰交”,视良友知己为“兰客”。

孔子老师钟情于兰,他说:“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把兰花与君子相提并论,据说周游列国时,还曾驻而止车援琴鼓之,作《猗兰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亲爱的屈子视兰为知己,他才情横溢的诗章里对兰的爱意溢于言表:“予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樧则远矣。”

诗仙李白钟爱兰花,写诗歌咏:“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这是山谷的《书幽梦亭记》一文中的话。我喜欢山谷,喜欢山谷的为人,山谷对兰的赞誉,我视作是山谷人格精神的写照。

扬州八怪之一的板桥先生一生以兰和竹作为自己绘画的对象,在他的笔下,兰是葳蕤生姿的,是朝气蓬勃的,是神采飞扬的,是充盈着喜悦的,是在天地间俯仰有致的。他写兰咏兰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境界高妙,“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石上披兰更披竹,美人相伴在幽谷。试问东风何处吹?吹入湘波一江绿。”

张学良的《咏兰》也写得高妙:“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人们爱兰的精神兰的品格,因此,兰也成了士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兰花寥寥几笔,看起来好画,但要画好,画出兰花的风姿与神韵,画出兰花的烂漫风骨,也不容易。对于兰草和竹子,古人不大说画兰画竹,好说写兰写竹,强调和展示的是画家的书法功底。像墨兰、墨竹,是线条的舞动与飞扬,体现的是画家深厚的书法功力。一位画家,他的笔力、笔势有了,在宣纸上写出的线条才能圆润浑厚,才能笔笔生姿,耐人品味,如果不懂得书法的笔法,没有一定的书法功底,画兰画竹都不会有好的笔墨效果。笔墨不入纸,虚浮于表,徒具其形,笔墨韵味表现不出来,仅仅是画得像一棵兰而已。

据说当年江兆申向溥心畲请教绘事,溥老师却只教江弟子作诗写字,如是者数次。江弟子对此惑然不解,忍不住叩之于溥。溥老师答曰:“多写自然能画。”溥先生强调的是书法外的功夫和修养很重要。溥心畲老师可谓是用意良苦也。我这么理解他的用意:诗书者,所以涵养胸次。胸次既廓,技巧又有何难?娴熟便能生巧。这是其一。其二者,书画同源,书法的根底扎实了,掌控毛笔的能力有了,笔力有了,线条笔势出来了,再学画画,笔墨入纸,线条沉静厚实,丰美多姿,笔墨韵味也就能有所表现。

说来可笑,早年的时候,我也曾画过一段时间的兰竹,因为自觉笔力不深,后来就放弃了。等有了多年的书法功底之后,回过头来再写兰写竹,遗貌写神也好,形神俱肖也好,那种感觉就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对笔墨的理解和把握自己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在用墨的浓淡干湿等方面,在用笔的正侧顺逆、使转等方面,感觉也都娴熟自如。

我当然也喜欢兰,因为自己名字里有个兰字,这喜爱里自然又多了一份隐秘的感受。我喜欢兰的“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因此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寸心斋”,并恳请我敬爱的李一先生题写了斋名。我喜欢兰的“并石疏花瘦,临风细叶长”,更喜欢兰的“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

历代画家,画兰者众多。我喜欢郑所南笔下的兰,郑所南,他的兰“秋凤兰蕙化为茅,南国欺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是志士的兰,是饱含怀家怀国的愁绪的兰;我喜欢八大山人的兰,八大山人的兰是苍凉、老劲的兰;我喜欢郑板桥的兰,郑板桥的兰也正如他自己的题画诗中所写的:“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是文士的兰,是生机勃发野逸气十足的兰;我喜欢齐白石笔下的兰,是葱郁丰美,流溢着乡野气息的兰。

看似那么寥寥几笔,兰草的画法却大有讲究。一位画画的朋友说他画兰的经验,画兰草,笔要洗净,笔尖、笔肚都略含水分,尔后仅以一面蘸墨,然后用蘸墨面写兰草。我觉得有趣,便照他说的方法画过几次,笔墨效果果然不错。

我也有意收存了不少书画家朋友画的兰。有着名画家画的,也有名不见经传的书画爱好者画的,我喜欢那一幅幅兰,那兰姿、兰韵、兰香、兰谊,在画里,也在画外。

我喜欢兰,也更喜欢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表现兰,去写兰的摇曳可爱的姿,兰的飘逸潇洒的美,兰的长叶舒展的态。我写幽谷中的兰,写与石为伴的兰,写俯仰生姿的兰,写风中的兰,写雨中的兰。“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明?薛网咏兰)爱兰、养兰、画兰,与兰为友,与兰为伴。兰在心中,也在纸上。兰是我,我也是兰。

兰草赋

文/潇澹

一个春暖花开的四月天,朋友邀我去黄石“花卉大观园”赏花,说是那里有很多的名贵花卉,值得观赏。

于是,我慕名而去。

一进“花卉大观园”,果真,园里各种花卉让人目不暇接。我左瞧瞧右看看,发现有不少名贵的兰花。有兰草花、春兰、蝴蝶兰,还有君子兰、大花蕙兰……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

那兰花的花瓣也是千姿百态,有梅花瓣、荷花瓣,还有蝴蝶瓣……圣洁高雅、清美芬芳的兰花,以它特有的优美形象,赢得游客的青睐。

兰花,常常被国人视为圣洁的化身,比作完美人格的体现。画国画的人,没有不喜欢画兰的。兰,无论花、叶、根,都很入画,尤其是兰叶及整株兰草,既可单独以山石相配构图成画,也是国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点缀植物。

兰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精神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她在潜移默化中融进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华夏儿女理想人格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兰花是一种以香着称的花卉,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它以无以伦比的芳香,享有“ 天下第一香”的美名,它以色、香、姿三者兼之,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她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

她与菊花、水仙、菖蒲并称为“花草四雅”。

人们深爱兰花,将兰花喻为“花中君子”、“隐居处士”、“空谷佳人”等等。

淡淡的兰花迷恋了多少英雄豪杰!

几千年前的圣人孔子见隐谷香兰独茂,对兰花发出了这样的赞语:“兰花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法,不因穷困而改节”。

唐代诗人李白也写过赞美兰花的诗句:“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南宋词人刘克庄在《兰》诗中吟道:“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说的是兰花孤傲高洁,可以取入书房;兰花素淡清香,可以点缀卧室。说明高洁淡雅的兰花可入诗入画,深得人们喜爱。

共和国朱德元帅生前也酷爱兰花, 他家里养了不少兰花, 他亲自给兰花浇水、施肥。他写的兰花诗:“幽兰叶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他是在赞美兰花精神,也是在鼓舞人民士气。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 都与兰花结下不解之缘。

画家取兰泼墨以寓志,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

兰花,有着淡泊、典雅、美好、贤德的崇高品质。

它即使生在幽谷,与草芥为伍,依然纯净自我,卓然风骨。

它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

它有刚柔相济的叶丛,有端庄素雅的风韵,有清新飘逸的幽香,它低调却蕴含高贵。

它有着与生俱来的质朴高洁品格,博得世人的称赞。

兰花又叫兰草,最早生长在深山里。因为人们喜爱她,于是,聪明的花匠将它迁移到了温室,供人们观赏。兰花种植栽培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品种繁多,品位极高,极具观赏价值。

记得小时候,我上山砍柴时,经常碰见树丛里有兰草花。那兰草的每根茎只开一朵花,模样亭亭玉立,花色为淡黄绿色,异常清香。我对她爱不释手,总要折上几枝带回家中,插在花瓶里,放在窗台上,那淡淡的清香溢满房间。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自幼酷爱兰草。

我爱她高贵含蓄,卓而不骄,谦谦君子,朴素中自有风韵;

我爱她隐居于幽谷之中,不与树争高,不与花争艳,默默地开放,独吐芬芳。

兰草早已深深地根植于我的生命之中,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

此时,我站在园内的兰花旁,许久许久。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些叶色碧绿青翠的兰草,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在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时,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地质勘探队员,肩背绿色地质包,手拿地质锤,告别了繁华喧闹的城市,告别了爱人和孩子,去到杂草丛生的大山深处,搭起帐篷,开始了新一年的野外地质工作……

他们就象兰草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茁壮成长,永不屈服。

勘探的途中,不是荆棘遍布、怪石林立的羊肠小道,就是险峻的绝壁、深壑,甚至是密林、枯藤、老树挡住去路。这些,从来都不曾停止勘探队员前进的步伐。

白天,他们黎明即起,身背沉重的仪器,手拿罗盘、地质锤,肩扛铁锹、标杆,勘察地形、地貌,辨认岩石和矿物,采集岩石样品、标本。

夜晚,他们披星戴月,就着微弱的灯光,铺开一张张图纸,认真分析地质现象。针对白天采集到的地质岩石标本,准确地进行描述记录。

勇敢的勘探队员们,在那高山之巅,在那丛林深处,坚强地穿越、跋涉。他们顶酷暑,战严寒,吃干粮,斗野狗。不管生活条件有多艰苦,始终是那样的执着,充满朝气。为了祖国的找矿事业,长年与山为伍,征服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顽强地工作着。

勤劳勇敢的勘探队员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

他们有着兰草一般的高尚品格,身在深山,与世无争。

我爱兰花,我更敬佩地质勘探队员们!

夏花若素

文/隆如

茉莉

记得,那年我在窗台,以一颗纯白的心,种一株素净的茉莉。

每一个清晨或黄昏,我总要去看它,看它民谣里唱的芬芳美丽,洁白胜雪。我要把你来摘下,送给谁呢?送给自己吧,送给年轻的岁月,无羁的青春。

它属于东方,内敛含蓄;它属于夏天,清凉淡雅;它属于欣赏并懂得珍惜它的那个白衣少年。

一粒花苞,就是一个心思。最是欲放不开时节,藏着一缕不为人知的秘密幽香。

总在那些个夏日的傍晚,有莫名的忧伤爬上眉尖,随风而去的,是我那没来得及说出的一句话,以及淡淡的茉莉花香。

白兰花

如果可以,我要在庭前种一树白兰花。

到了花开时候,我愿做那个挎着竹篮、沿街叫卖的花郎,赠路人一段江南的芳香。

“栀子花,白兰花!阿要买栀子花,白兰花!”

我虔诚地递上我的小白瓷盘,盘里呈上的是我的祝福,愿你一路平安,愿你一生幸福。

雨,微微的雨丝,落下来,落在这尘世的白兰花上。雨后的街巷,别在衣襟上的一朵白兰花,系住了一晌清欢,几丝清凉。

原来,若素的兰花,深藏着我们近乎透明的初心。

栀子花

夏夜,凡俗的乡间,盛开着素朴的栀子花。

有些花不一定开在枝头,比如栀子。一碗清水,几枝花骨朵,月光下,盛满了夏的丰盈,打开一个又一个甜美的梦乡。

从这个夏天,到那个夏天,栀子花如云端的天空,明净如昔,有晨钟暮鼓的清音,拂过。

想起了母亲,以及那些蒲扇轻摇的好时光。

如果真有轮回,下一辈子,让我做你的母亲,为你梳一个高高的发髻,插一朵洁白的栀子花。我青春芳香的女儿呵,妈妈希望你永葆一颗澄净似水晶的心。

白莲

你若盛开,清风徐来。

莲,来自西域,携着清凉的禅韵,伫立在水的中央。

柔弱的、娇嫩的莲瓣,却有着不染和离俗的气节。我看见,一个莲台上端坐着一尊佛,一朵莲花里栖息着一颗出尘的心。

流萤为你衬托,月光给你抚慰,我要为你唱一首古老的偈颂。

“愿将娑婆三千界,净种西方九品莲。”

今夜,我在生命的后花园,种下一朵白莲花,种下一个清凉的菩提。

玉兰花开

文/钟芳

春风送暖,万物萌发,芳草重生。窗外一株亭亭玉立的玉兰树,花朵洁白如雪,繁华盛开,那幽幽的香气,随柔柔春风散发,沁人心脾。

玉兰花在我心目中是报春花,它总在春寒料峭时节开放,春天的朝气因玉兰花的绽放而洋溢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记得老家庭院,也有两株不算高的玉兰树。每到春天,光秃秃的枝头就绽开花朵,远远望去,玉兰花就像是满天的星星坠落到人间;走近了看,一朵朵的玉兰花层层叠叠缀满枝头。自我有记忆起,家中庭院便因玉兰而有了花香。小时候,每到上学时,母亲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几朵玉兰花,用纸包好,以免损坏雪白的花瓣。她再三叮咛我,把它送给老师和同学。到校后,看着老师和同学接花时满眼的喜悦,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快乐的人。现在,我又闻到窗外的玉兰花香,心灵不禁为之轻舞飞扬。这一刻,我想起了母亲,心存感激。“赠人‘玉兰’,手有余香”,这是母亲无形中给我的生活启示,让我至今受用。

玉兰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观赏树木,有两千多年栽种历史,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诗中的木兰,其实就是玉兰的别称。

玉兰的花朵可以食用,在玉兰花开的日子里,母亲曾带我采摘玉兰花。摘下来的玉兰花清洗干净后,用开水冲泡,据说可治感冒头痛。玉兰花更可入花馔:将肥厚嫩白的花瓣洗净后裹上面粉,放在油锅中炸制,就成为一道香嫩脆甜的点心。在家中,还可将玉兰花拌入大米、莲子中,熬煮成粥,这粥别具风味,刚才我就望着眼前那碗晶莹剔透的玉兰粥,一口吞下一勺,一股甜香味顿时在舌尖味蕾上绽开,令我心里好一阵甜蜜。

玉兰花开放的时间很短。大朵大朵的玉兰花今天看起来还是光彩夺目,三两天后,或许就在风吹树摇中,落英满地。

呐一悸,东临繁星念兰花

文/嗳东

雨,还在下着,淅淅沥沥的。

这场雨来的一点也不突然,天空压抑几天的阴沉终于得到释放。像极了冬天雨的性格,恍惚间,对自己无奈的笑笑,现在可不就是秋末冬初了吗?好快,昨天还是单衣,今天就穿了外套。

窗外,没有风,却也凉的使人打一个冷颤,不是气温太低,而是忽然间的冷让人防不胜防,冷到心里,冷到心底。压抑的心情夹杂在冷冷的空气中,伤感和失落油然而生。当心底发酸,眼角泛潮,才明白心中的压抑是因为想念,只是冷空气的到来催化了最后的倔强。

打开窗户,让冷空气放肆的占据着房间里的每个角落,电脑旁的茶杯里的热气更加汹涌。在窗户边站了好久回到电脑边坐下,还未收回的心看到桌上的热气愣住了,这是情侣杯的其中一个,杯子上的图案简洁却也浪漫,两条鱼在接吻,好奇的是每条鱼的头上都有一把小雨伞,杯壁上写着“打伞的鱼 依然 始终 永远”。笑了笑,心也随着热气温暖起来。不知道,当我这边的杯子热气澎湃时,你是否也在抱着杯子暖手,这算不算心有灵犀,当我想你的时候,你是否也在想着我。

手机的铃声把我从失神中拉了回来,打开一看是条短信“天越来越冷了,多穿点衣服”,来不及多想,本能的回复了“小傻瓜,你也是,记得多穿点,亲爱的不许你生病,要不听话,小心家法伺候”,看着发来的短信,嘴角不自觉的上扬,抱着手机,忽然间释然了,手机24小时开机,等的不就是这么一个关心么。不知道手机的另一端是不是也在嘴角上扬,是不是也在淡淡的笑。

看着你走之后留下的一切,缓缓的扒在桌子上,用力闭眼,不让那一股暖流落下,也许,这就是睹物思人吧……

是谁染指了思念?是谁淡薄了流年?是谁在风中街口想念连连?是谁在寒冷中牵挂不断?又是谁在深夜眼泪泛滥?想念你的感觉就像是苦咖啡,苦涩甜蜜滋味,你可曾了解,谁在念着你的名,夜里哀叹思念,谁的梦牵着谁的心,谁知晓我的情,天空之上的浮云,像是你的笑容,让我醉,让我痴,让我着了魔,让我沉醉在其中,飞蛾扑火般失控,想见你,想听你的声音,想感受你的温度,想你在我怀里偎依,想告诉你我很想你,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很想你,就这样,每一分,每一秒,念着你,你爱或者不爱我,我都为你守候,如果哪天你要走,请别忘记我,要记得我的笑容,在回忆的天空。如果,水遗忘了我,流失了落在水里的回忆,请一定要记得水里有我曾经的倒影。如果,风遗忘了我,吹散了飞在风里的落叶,请一定要记得风中有我曾经的细语。如果,你遗忘了我,淡忘了掺杂苦甜的过往,也请你不要忘记,那个曾经给你微笑的人。待,风停了,叶落了,你我各自回到原点。从此,各奔天涯。

只希望,各奔天涯那一天永远不要到来,永远永远……

石化的誓言,不变的海枯石烂,承诺的永远,等待着,相守百年……

呐一悸,东临繁星念兰花,呢喃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玉兰花下

文/叶梓

这幅《煮茶图》,不少人是当作丁云鹏的另一幅“卢仝煮茶图”。其实,我也这么认为的。之所以单列出来,是因为太喜欢那一树玉兰花了。古代有傲霜赏菊冬雪探梅的雅兴,所以,古人最喜欢的就是把茶、暗香袭人的梅花、暗含隐逸之情的菊花以及琴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丁云鹏的《煮茶图》,除了床榻、石案、器皿外,煮茶人的身后还有一树盛开的玉兰花,一朵朵数不清的玉兰花与玲珑的石头、杂草异卉联手构成了一种别样的安静。

如果真有一场风吹过,玉兰花会落下来么?

如果落下来,随手捡拾几朵投入茶杯,是一杯茶香裹着玉兰花香的花茶么?

——不管有没有风,玉兰花入茶画,给我们吹来了一场新鲜的风。

清代黄图珌在《看山阁闲笔》里谈及玉兰时,云:琼林玉树,本出仙家,不意尘世得之。将有望于吾辈临风啸咏,舒泄其精灵耶?赏宜夜饮,燃蜡则不如坐月之妙矣。“本出仙家”的玉兰作为饮茶的背景,也是绝配,可见丁云鹏的匠心独运。

按说,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会顺着“庾信文章老更成”的路子往下走,而在董其昌看来,丁云鹏晚年的作品“不复能事,多老笔漫应,如杜陵入蜀后诗矣。”董偏偏喜欢他的早期作品——《煮茶图》是丁云鹏的早期作品——这也许是艺术审美里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煮茶图》设色清秀,繁复而不失严谨,典型的铁画银钩技法把一份原来的宁静衬得特别醇厚,仿佛那杯茶能把人带入一个无忧的境界。

丁云鹏(1547~1628),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休宁的松萝茶,有“炒青始祖”之誉,是历史上的名茶,采制考究,饮之有橄榄香——读此画,我隐隐能闻到松萝茶特有的橄榄香夹杂着玉兰花的香味,弥散开了。

芬芳的春日

文/周莹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站在人生的路口,徘徊着。

我居住的大街旁边,有一个小巷子。巷子里面,密密匝匝居住着很多外来务工者。看似是个城乡结合部的小巷子,尽头居然还有一个出口。

这个出口,就是一条路口。接着是一片宽阔的蔬菜地,然后就是通往山间的小路。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厌烦了奔波的日子,我决定顺着这片蔬菜地的小路,去山上转一圈,看看是否有新发现。

然后,我就顺着蔬菜地旁边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朝前走去。走到蔬菜地的尽头,才出现一条上山的路。

顺着小路爬上山顶,举目远眺,视野开阔。远山近树,赏心悦目。这时,我闻到了一股芬芳扑鼻的清香气息。这是什么呢?我扭头四处寻觅。结果,我什么都没有看见。继续朝前走去。我在山梁那边朝阳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大片盛开的兰花。这儿一株,那儿一株,树根处还藏着另外一株。一株又一株的兰花都绽放出了娇艳的花朵。定睛一看,这些盛开的兰花,全是香味迷人的蕙兰。一枝枝兰花的花朵,在阳光下轻轻地摇曳着。经过仔细辨认,那些盛开得娇艳的花朵,这儿一株是绿蕙,那儿一株是赤蕙,还有几株是黄蕙。在这些迎风摆动的花枝中,居然发现了一株素心蕙兰。这意外的发现,让我喜不自胜。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犹如一股股清洌洌的山泉漫过心田。身后的山坡上,是一些还没有发新芽的花栎树。一阵春风慢慢地吹来,花栎树的枝桠发出低微的呢喃声,仿佛在和山风撒娇似的。我蹲下身子,低下头,伸出手,拉住一枝兰花,把鼻子靠近,闻了又闻兰花的清香。一朵朵娇嫩的花瓣,在细碎的光辉下,显得更加清秀妩媚。

从繁忙到快乐的路口,一转身,就会看见它在身后不远处站着。

我左右环顾一下,居然发现山岗上,有几个交叉的路口。身后,是来时的路;前面的路,伸向山岗那边的村庄;右边的小路,延伸到了对面的山岗;左边的小路,可以下到山谷底下,连接着另一条小路。

一个荒草满地的岗上,竟然踩踏出了四通八达的路。这些路,都是人用脚踩出来的。走的人多了,踩的时间长了,便成了路。路的形成,取决于人的意志。只要想走路,就有路可走。不想走路,遍地都是荆棘丛生。

在人生的路口,我早已厌倦了繁忙,喧闹,复杂,欺骗和奸诈,却永远向往着森林,草地,阳光,花香和溪流。遗憾的是,身处红尘闹市的我,并不是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溪流,闻到花香的。理想和现实永远隔着一个路口,不能平行,只能交叉。

夕阳的余晖下,我独自在山岗上,闻着兰花的香味。接下来,我又采集了一大捧兰花,准备带回家去插到花瓶中。欣赏它妖娆的花瓣,领略它独特的花枝,赞赏它王者之香的气味。兰花开满山岗,香味弥漫生活,希望装满口袋。面对着一片盛开得阿娜多姿的兰花,我确定自己就是自己生命的寻芳者。让芬芳的香味与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我那天开始萌发的心愿。芬芳馥郁的山岗,让充满激情的生命更加饱满、更加丰富,甚至有趣。

再次,踏上征途,与下一个希望,相会,相识,握手。一次次,一回回,在迷茫的路口,看见希望清清爽爽的模样儿。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希望,布满了人生的路口,弥漫在花香满怀的路口,吸引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内心深处那种久久无法平息的憧憬,被一股股兰花的香气给安抚了。

迈步前行吧!与理想结伴而行的人生,将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从此刻开始,与希望携手,与梦想并肩,与坚持相依,面带微笑,然后,昂首阔步,铿锵有力地向明天的路口走去。

走着,走着,春就来了

文/琴儿

暗藏了许久的玄机,被红对联红灯笼,被红红的鞭炮炫目的礼花,一语道破。

一支支饱蘸深情的墨的毛笔,横竖撇捺,平起仄收,或刚劲泼辣,或意犹未尽,草书、隶书、篆体的汉字,于一张张鲜红的纸上,或浓如山黛,或轻似描眉,水墨的情意,热辣辣的祝福与期盼,就这么慢慢地渗入光阴,落在纸上,张贴在家家户户的门楣。

红通通的灯笼,悬挂于林立的高楼的窗口,悬挂于乡村的大街小巷,成了夜浪漫的点点繁星,点亮了人间亲情爱恋的温馨缠绵。鞭炮,爆响。烟花,腾空。喜庆和孩子们的笑声串在一起,团聚和大人们的笑脸串在一起,幸福和老人们的慈爱串在一起,淳朴的生命在欢庆,烟火的温情在鼎沸……

红红火火中国年,汇聚成浓得化不开的热烈与柔情,令人动心、动情,激动与幸福如海浪一般,涌过一波又起一波。

我屋子的门前,有一个平台。靠着平台,是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玻璃窗上,粉蓝色的纱帘静静地垂落。静谧的晨,阳光渐渐洒满我的平台,穿透我的纱帘,用它的手轻轻抚摸我的面颊我的衣衫。春光,再也不舍得掩藏,不疾不徐的,一点一点明晰,一点一点繁茂,一点一点淹没掉尘世的喧嚣,一点一点凝结成一脉清越的明澈。

听班得瑞的《春野》,琴声穿透光阴的墙壁,从郊外来,从远古来。闭上眼,我似乎听见了泥土正在苏醒,花儿正在吐蕊,鸟儿正在振翅,虫儿正在呢喃,山泉正在汩汩流淌。甚至土地的呼吸声,甚至雨水的滴答声,甚至阳光的跳跃声……花的清香,水的清澈,草的清新,天的蔚蓝,云的轻盈,一切一切,都在我的倾听中铺排开来。整个人,似被荡涤掉了所有的尘埃,清灵如面前绽放的那一朵朵翡翠一般的兰花。

这盆兰花,名唤“绿翡翠”。狭长坚硬的叶丛中,呼啦啦窜出挂满铃铛的花枝来。风铃儿一般的兰花,状如竖翅嗅香的蝴蝶,每一朵都灵秀得可爱。最要命的是那兰花的色,五朵粉粉的绿瓣在外环绕,中间是瓶状的栀子的白,最中间两束鹅黄的蕊,整朵花玲珑俊秀,剔透晶莹,俊秀得很,又乖巧得很。旁边一大盆紫色的蝴蝶兰,华丽豪放,一大朵一大朵的,开得张扬而热烈。然而与“绿翡翠”比,明显透露出些俗与浅薄来,底气不足得可怜。绿萝一点都不懈怠,昨天才展开一片大叶,今天的一杆枝又鼓胀着,期待分娩出新叶来。与这些花儿相依着过年,是我这段时间最愉悦的事。

琴声一路轻扬,与窗外的阳光,与窗内的花儿叶儿,携了手,化成一个个清脆的音符,流淌,回响,奔流,乍泄。舒缓,清丽,明媚快乐又禅意暗藏。

旧的时光走远了,新的日子走来了。更替与交接,只一瞬间的工夫。光阴,就像捧在手里的细沙,总会漏掉些什么——美好抑或抑郁,忘记抑或怀念。有些事,过去了就算过去了,有些人,走散了就不再等待团聚,删繁就简,轻装前行,走得才会轻快些吧。日子过得真快,这不,昨天,还是白雪皑皑的冬,走着走着,春就来了,那杏白桃红,又将翘首枝头。那绿盈红肥,又将漫山遍野。

走着,走着,春就来了。走着,走着,花就要开了。

我站在低处,安于细节,等待,又一次春暖花开。

我抬头仰望,呵,又是一年明媚春光。

忍不住,伸出手,接一捧阳光,轻声呢喃:你好,春天!

初夏,玉兰香

文/木子秀

白玉兰树属于木兰科树种,它是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常年青葱,枝干呈浅褐色,高大挺拔,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长枝疏。有的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夏时开花,花团锦簇,远观洁白无瑕,清香四溢。

夏初将至,白玉兰花仿佛把蕴含于天地间的灵气在这个蝉鸣唧唧,荔枝艳红的时节一一绽放,它迎着风儿展开,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迸的浪花。当一阵风吹来,落花缤纷,那片片的花瓣儿仿佛像雪花般纷纷扬扬飘然而下,像蝴蝶般随风飞舞,刹那间,便满地落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花泥更护花”,便是那遍地落英的最好写照。玉兰花未开时,蓓雷含羞,仿似银毫,好像随时准备着在纸上妙笔生花,泼墨挥毫,一首:“高枝朵朵艳木莲,密叶层层赛卢橘。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便浑然天成。玉兰花的绽放不显山,不露水,外形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向四方伸展,清香阵阵,沁人心脾。那洁白的花萼,像圣洁的精灵,高雅地绽开着,每一片花瓣都凝着一层淡淡的从容。那一朵朵的玉兰花,迎风摇曳,亭亭玉立,就像身着旗袍的江南女子,优雅地从古老的小巷款款而来,移步出清莲,白色的衣衫,细碎的步阀,若瓷如玉的温润和馨香淡定而清晰,让人不去看着阳光就感到温暖如斯。沈周的《玉兰》,“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阑轻解白霓裳。”钩画的玉兰花不正是如此吗?

我家楼下,很多玉兰树,笔直,笔直的,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家园。夏夜时节,我总爱徘徊在玉兰树下,玉兰花那清甜芬芳的香气,温柔地散开在夜风中,它的香气不像丁香花那样浓郁,它只是在夜的怀抱中静静地绽放,徐徐铺开,暗香浮动。皎洁的月亮下,月色如水,星光熣灿的夜空中,繁星点点。高高的路灯下,那柔和的光晕照射在玉兰树中,仿佛为玉兰花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袅袅娜娜,宛若仙子。

在月亮的清辉中,玉兰花脉脉含情地与夜空中的星星深情相望,就像树下那相依的恋人呢喃燕语。夜色中的玉兰花那片片精巧的花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

玉兰花高洁如莲,明净如梅,它除了能让文人书生吟诗作画外,还有趣的不小心堕入人间烟火,变成榚点,佳肴。用面粉,鸡蛋裹着玉兰花,在油锅中煎炸片刻,便成清香宜人的“玉兰榚片”。

我喜爱玉兰花的高洁,雅致,但更为它那种从不依恋世间的繁华而感动。玉兰花花开过后,便从容,淡定地随风飘落,就像一曲过罢,便华丽转身,化作花泥,重新回到大地的怀抱,只留下一抹永恒的芬芳。

写于家中2013年5月21日

蕙兰芳香

文/罗登求

草长莺飞的三月,山山岭岭的春兰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让我们在深呼吸中享受着悠然之美,得意之美,和谐之美。

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那满目的绿色层层叠叠,翠色欲流,与蓝天白云构筑着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是春天的杰作,也是自然的杰作。

兰心蕙质,那淡雅的花瓣,绰约的风姿,让我想起花仙子的内在的美。她与满目的红杜鹃成为人们的新宠。春鸟和鸣,一涧溪水从兰花的身边哗哗地流过,摇响在这个狂野而又浪漫的季节,把我们对她的崇尚与形象完美地连在一起。

我们是兰花的朝圣者,一束兰,一片兰,在我们摁下快门的那一瞬定格在视线里满足一种永恒的渴望。而与心岸交汇处,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让柔柔的山雾紧裹在一起。

山风轻轻柔柔地拂过,我们细细地品赏着,写在脸上的快意幸福地包围着我,那馥郁的花香牵制着我,不识自我,不知归途。

晚霞飞云般地擦过山峦,映射在那遍地兰花的山冈,我的梦幻般的翅翼,与晚霞一起飞翔。用一种醉态把悠然摇曳的兰花当作秀色可餐的食物填饱贪婪的饥肠。我与兰花竟在画中反反复复地出现,我成为主体的兰一抹不起眼的一片叶和一撮土,用心呵护着山野精魂,把一个春天,一段恋曲,一个梦幻,一种痴迷植进大地的扉页里,时时刻刻完成一个完整而又不曾残缺的命题,去挽留春天中的美好记忆。春天即使过去,对兰花的切切思念永远丰富着我的整个夏天、秋天和冬天。

玉兰花开

文/雨中的海棠

其实一直不是很喜欢玉兰花,总觉得玉兰花没有灵秀之气,厚重的花瓣没有轻盈感。花开时,枝条横斜杂乱无章,花朵就显得凌乱无序。

直 到那一夜的那一幕,给我留下深刻了印象,想起来清晰如初见。那是种植在八大关小公园里的一株玉兰,小小的花园只有这一棵玉兰树。那条马路是韶关路,两边种 植的是碧桃。那天偶然经过这里,夜幕已降临,蓝黑色背景下,这株玉兰的枝桠被夜色笼罩,只有白色的花朵玲珑,美得心醉。我徘徊树下,那花朵的剪影在夜色里 分外清丽。许多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那时的情景。走远了,回头看,月悬中天,那一树白玉兰,如只只白鸽欲飞。而夜晚遮住了凌乱的枝条,只留下亭亭的花朵留 在我记忆深处。

之前最爱樱花,海棠,蔷薇,这样娇小玲珑的花,尤爱浅浅淡淡的粉色。迷上摄影后,爱上所有的花朵,才发现所有的花朵都是美的,一切在于自己的心境。当你静下来细细去欣赏,所有的花朵都在用尽所有的力量,绽放美丽,不管是名贵的花草,还是不知名的野花。

玉 兰花其实很特别,她从冬天到春天,用长久的积蓄,用厚重坚硬的外壳包裹娇弱的花苞。初开时,怯生生的娇羞,如闺阁小女子。沐浴阳光雨露,她俏立身姿,一身 白裙,一件紫衫,美得清新淡雅。慢慢地舒展身姿,则让自己去做一只白鸽,那束缚她的树企图留住她,而她让自己自由,旋转白裙紫衫,凌空欲飞。渴望自由,渴 望像一直飞翔的白鸽,凝视她时,我忽然觉得我真是喜欢玉兰花,含蓄、张扬、自由。长久的等待,换来短暂的惊艳。凝聚了一冬的深情,在春日里怒放,凋零。一 枚枚洁白、粉紫花瓣投身大地怀抱,与心中至爱的土地相拥,用尽全部深情与爱恋。

春天是个期待、短暂、惊艳、欣喜、失落的季节。长久的期盼,换来短暂的美丽,可这一刻的五彩斑斓,绚丽缤纷,赏心悦目值得我们等待,春天从来都没有辜负我们。

实一直不是很喜欢玉兰花,总觉得玉兰花没有灵秀之气,厚重的花瓣没有轻盈感。花开时,枝条横斜杂乱无章,花朵就显得凌乱无序。

直 到那一夜的那一幕,给我留下深刻了印象,想起来清晰如初见。那是种植在八大关小公园里的一株玉兰,小小的花园只有这一棵玉兰树。那条马路是韶关路,两边种 植的是碧桃。那天偶然经过这里,夜幕已降临,蓝黑色背景下,这株玉兰的枝桠被夜色笼罩,只有白色的花朵玲珑,美得心醉。我徘徊树下,那花朵的剪影在夜色里 分外清丽。许多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那时的情景。走远了,回头看,月悬中天,那一树白玉兰,如只只白鸽欲飞。而夜晚遮住了凌乱的枝条,只留下亭亭的花朵留 在我记忆深处。

之前最爱樱花,海棠,蔷薇,这样娇小玲珑的花,尤爱浅浅淡淡的粉色。迷上摄影后,爱上所有的花朵,才发现所有的花朵都是美的,一切在于自己的心境。当你静下来细细去欣赏,所有的花朵都在用尽所有的力量,绽放美丽,不管是名贵的花草,还是不知名的野花。

玉 兰花其实很特别,她从冬天到春天,用长久的积蓄,用厚重坚硬的外壳包裹娇弱的花苞。初开时,怯生生的娇羞,如闺阁小女子。沐浴阳光雨露,她俏立身姿,一身 白裙,一件紫衫,美得清新淡雅。慢慢地舒展身姿,则让自己去做一只白鸽,那束缚她的树企图留住她,而她让自己自由,旋转白裙紫衫,凌空欲飞。渴望自由,渴 望像一直飞翔的白鸽,凝视她时,我忽然觉得我真是喜欢玉兰花,含蓄、张扬、自由。长久的等待,换来短暂的惊艳。凝聚了一冬的深情,在春日里怒放,凋零。一 枚枚洁白、粉紫花瓣投身大地怀抱,与心中至爱的土地相拥,用尽全部深情与爱恋。

春天是个期待、短暂、惊艳、欣喜、失落的季节。长久的期盼,换来短暂的美丽,可这一刻的五彩斑斓,绚丽缤纷,赏心悦目值得我们等待,春天从来都没有辜负我们。

春天就像生命中的爱情,充满激情、美好而又短暂、却可以生死相许。人生如果没有爱情岂不白来一遭?四季如果没有春天,那这世界会少了太多的色彩和美丽。每到春天,舍不得浪费时间做别的事, 只想尽可能不错过春光。迎春和玉兰是春天开得最早的花,迎春玉兰都开放了,春天最美的日子就要来到。

走出去踏青吧,随我去看春光无限,把我眼中的、心中的春天带给你。

美如西兰花

文/青丝

入了冬,朔风一起,腊味的香气开始在城市巷陌间飘散开来。串挂在绳子上晾晒的腊味,仍然保留了农业时代的特色,重咸、肥腻,如果炒食,就少不了蔬菜辅佐。西兰花与腊肉是最能展现市民生活美学的绝配,犹如搭台唱戏,有着一种互为映照的默契。腊肉演的是老生,以脂香油润为主导,西兰花演的是青衣,以清新嫩脆为唱词。彼此珠联璧合,实现了绝妙的角色互补。

西兰花是少有能够应付煎、炸、烤、炒、凉拌、做汤、煮粥,且可甜可咸的蔬菜。这种多面特质,也为它赢得了一个“蔬菜皇冠”的称号。每次看到西兰花,我总会联想到古罗马士兵头戴的帽盔,球冠向上蓬起,有一种英气勃发的张扬意味。而且西兰花的原产地确实是在古罗马,是典型的地中海植物,被引入中国不过百来年时间,大规模种植更是近几十年的事。大概是名字里有个“西”字的缘故,过去西餐厅,最喜欢用西兰花做配菜。如把浇了卤汁的意大利面条盛在碟子中央,旁边铺一圈焯熟的西兰花,或者黑椒牛扒用几片西兰花作为点缀,就能显得更具情调、更有档次,让人吃得洋气十足。

从本性上说,西兰花是颇有些嫌贫爱富的,如果素食,其魅力不免要打个折扣。像焯熟了用蒜蓉凉拌,或者加上蘑菇、红萝卜之类的杂蔬一起素炒,西兰花虽然也不算有辱使命,但也不会太出彩。只有与鱿鱼、虾仁、鸡肉这些“土豪”,乃至海参、鲍鱼之类的“暴发户”为伴,才会成为西兰花托付情思的香巢。

这种调和原理,一如很多蔬菜用动物脂油烹炒,味道会更好一样,西兰花也必须裹染肉食的醇厚浓香,同时奉献出自己的清新韧滑,才能组合出甘鲜、弹牙的美妙滋味。所以,用腊肉炒西兰花,是搭配效果最为显着的味觉体验。腊肉泌出的多余油脂和咸香,染到西兰花上,令青翠的花蕾散发出明亮而美艳的光辉,不仅降低了自身的咸度和油腻,由此温软香润、味道得宜,也令对方少了一份青涩,多了一份鲜甜。这种互补又互为烘托的关系,就像有土豪需要美女在身边撑面子,也有美女需要土豪的财力来为己装扮,彰显气质。双方心照不宣的隐秘交换。

我曾认识几个在英国留学的学生,每天放学都是回到住处自己做饭。出门在外,凡事皆须从简,他们常买两颗西兰花,一颗切片佐以虾仁烹炒,浇在热米饭上做盖饭,一颗打成蔬菜泥,做奶油浓汤。不到半小时,一顿集合了中西吃法的简餐即大功告成。不论身在何方,也不论是家常小菜,抑或精致美食,有了西兰花的襄助,总能展现出一份妥帖而亲和的温情,露出生活的美好容貌。

玉兰花开满城香

文/魏泽清

桃李、海棠、樱花早随春风春雨零落成泥,而此时广玉兰粉墨登场,在细雨中恣意绽放……

初夏的雨还是这样的温婉细腻,随风潜入窗棂。潜入窗内的不仅有风雨,还伴有缕缕清香,循香而去,走进附近的公园,原来浓香源自盛开的广玉兰。此园花草树木繁盛,多姿多彩,此刻唯有广玉兰最为耀眼。广玉兰朵大俏丽而洁白,一阵风袭来,便有清香扑鼻,滋润心田。

微寒的细雨洗濯葱翠的花草,也洗濯人们心中的烦躁。桃李、海棠、樱花早随春风春雨零落成泥,而此时广玉兰粉墨登场,在细雨中恣意绽放,无拘无束,硕大的花朵白瓷碗一般,洁白无瑕,为初夏的合肥增光添彩,为清淡的五月带来更多的欣喜和遐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有了培育玉兰花的记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中的万古绝唱,以玉兰来比喻人格之高洁。玉兰最先种植在寺院里,纯净素雅的玉兰花与清静幽寂的佛教文化相融合浑然一体。自唐代始,玉兰与海棠、迎春、牡丹四大名花,被奉为“玉堂春富贵”,衍生为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荣华富贵之景象。

广玉兰树形优美,花大清香,树冠呈卵状圆锥形,小枝和芽均有锈色绒毛。清康熙《佩文斋广群芳谱》记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明沈周吟咏玉兰:“翠条多力迎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多为赞美玉兰的娇媚与圣洁。

说起合肥市树广玉兰,还与淮军有着很深的渊源。100多年前的中法战争中,我淮军将士奋勇当先,克敌制胜,立下了辉煌战功。清政府论功行赏,赐给李鸿章等淮军将领108棵美国特使带来的广玉兰树。于是,这批广玉兰树就千里迢迢运回了淮军的老家合肥。由于淮军将领都是从圩子起家的,因此立功的将领在自己的圩子里栽上慈禧太后御赐的广玉兰。故此合肥栽种广玉兰已有百余年之历史。广玉兰雄伟壮丽,叶厚光亮,茂盛多姿,绿荫如盖,昭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此后,每逢春夏交替之际,淮军故里合肥的大街小巷、公园、河岸便开满了洁白的广玉兰,广玉兰也成为合肥市的市树。广玉兰花开绚烂,不仅仅是合肥市荣耀的象征,更是对万千淮军将士的纪念与缅怀。

李鸿章去世后,李鸿章享堂里栽了两棵广玉兰和两棵石榴。巧合的是百年后,合肥市的市树恰巧就是广玉兰树,市花之一就是石榴花。而刘老圩、张老圩、周老圩的广玉兰皆为清政府所赐,是全国最早一批种植的。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则是描绘玉兰花兼具丰腴秾丽和轻盈飘逸之美。广玉兰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进入盛花期,合肥主干道上千株广玉兰的清香,融合端午的粽香,渗透进合肥大街小巷,弥漫成一种特有的合肥味道。只是今年的广玉兰开得稍早一些,等不及端午的到来就相继绽放,满城的微风细雨中飘逸广玉兰的芳香,氤氲于霏霏细雨中。

色如玉,香如兰。每年硕大而洁白的花朵倾情绽放,也许是大自然别出心裁,以这种隆重的方式不忘对淮军将士的祭奠吧;也许是广玉兰深深扎根淮军故里合肥,倾情绽放得更热烈更执着,弥漫的香味更浓烈更深沉吧。

相约看兰花

文/孔祥秋

城里,毕竟是少了花草,对于季节的感觉也就迟滞了许多。“荠菜,荠菜喽”,那天街上一阵鲜亮的叫卖声,猛地惊醒了我。原本约了朋友一起去看兰花的,再懵懂几日,怕是迟了。

我说的兰花,是早春里山野间的,那种自然率性的花叶,不是那窗前案头的兰,更不是移至于国外的洋兰。说来我更喜欢兰草的说法,兰虽有花之形神,却更有草之根本,不浮不浊不油不滑,淡然荣辱,漠对溥凉,立身清寒,自成我香。

古人最初是以野生兰为爱的,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兰花的根本。后来因宫廷之诏令,开始了人工培植。虽然说兰于何处也不失本真,可许多的事物一旦与宫廷有了牵连,也就有了变异的味道。比如说那些青春男女一入宫廷就没有了纯本的色香,一言一行好不让人闹心。说到宫廷,这里不得不说到越王勾践,他能在大辱中卧薪尝胆,想来与诸山上种兰有关。败国之君,躬耕四野,得志气于民众,遂成吞吴之功。青奇之身,却能仆身泥土,正是兰花的品性。但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一种遗憾,越王毕竟得兰花熏染的时日太过短暂,当他再入宫廷,成就春秋霸业的时候,已经了无质朴之心,亦无文静之思了,也就狂躁大开,演绎了兔尽狗烹的残杀。至此,再无一点兰花的品性。

宫廷之地,谁能依然恪守兰花的操守,于华贵之地根心不曾腐败呢?皇王殿堂,再无人生本香,也是。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兰花宜家室,现身于诗文之家也就理所应当。但吴同麓的这首咏兰,却从另一个层面让人感叹兰在厅堂的无奈和寂寥。窗开了,才有“蝶飞来”,那更多的时候也只是独立案几,不得雨露的。虽说是“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但终是敌不了“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的野外兰花更得自然之美,尽享蜂蝶之趣。更有脑肥肠满之徒,真真一个矫情,本是闪瞎人眼的堂皇居所,竟然谓之草堂?更是挂一幅兰花,大腹便便地于墨轴前哼哼唧唧,如此就是所谓的风雅?就那油头粉面的态形,与兰草何成映照?端端就是一个笑话。

此次与朋友相约看兰花,虽然是有附庸风雅之嫌疑,却实实地没有摇头晃脑之酸心。毕竟我自小生长在乡村,本就是一副泥土的德性。这多年却在城市里漂来荡去,很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污浊的吐纳,更让我时时浮躁在心,无一日清静,无一时沉稳。那日和姐通电话,她在那端好久没有听懂我说些什么,我的谈吐竟然少有原乡的音调了。放下电话,诧异自我,我这是怎么了?忽然间想起父亲还在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啥时候别忘了自己姓什么。这虽然是村乡里的粗话,却是至理的鞭挞。由此,我又想起南宋遗臣赵孟坚来,他多以画“露根兰花”,来寄寓亡国之悲。我这里当然没有失国之伤痛,但毕竟有了丧家之心性。如果说宋翁尝因外力而无奈,我却因为内心而无耻的。我不是断兰,却似是无土之草了。

兰,在野,当为泥土之香,雨露之情,无关登堂入室。花开农历,美在田家,正是早春之清神正心之芳姿。都以自身的情怀安身立命。真真切切地展心性,自自然然地吐心声。

于兰,不知谁就题了一个雅字,真是故弄笔墨。立于田野,不疯张不低俗,不妖媚不娇柔,无处不淳朴,真真用不得一个雅字。最爱西北风的曲儿,那兰花花的调儿唱的是兰的最真。不管是阿宝、王二妮等等,那些西北曲调的兰花花都是我喜欢的调门。高一声的风,低一声的雨,都是那鲜亮亮的枝叶,新盈盈的花朵。是盛开而深深扎根于黄土中的兰花,清贫却有精气神儿。

的确,兰没有醒目的艳姿,疯张的花朵。红我真,绿我本,蓝我清,白我纯……都与心一个颜色,君子的品德,贯彻四季。虽然会与时光一点点老去,但老就老,不以脂粉遮盖什么。哪怕皱褶三千,也还是真真切切的自我!兰无烈香,清而远,被世人称为“国香”,可见得人心者还是这自然清香。

兰为君子,洗练的叶子,简明的花朵,不纠结,不缠绵,是为随性天然。而所谓的文墨之美的“兰章”,还是友谊之真的“兰交”,也该都是无雕琢、无粉饰、无矫情、无虚伪的天然。姹紫嫣红万朵,诗词歌赋千册,细细想来,大家最爱的还是那素面的颜色,素心的语调吧?兰草形神,恰恰正是。“香逾澹处偏成蜜,色到真是欲化云”,澹为简,真为本,清热解毒之兰草,让人们回归如水的清凉和清澈。

传说中的十二花神,屈原是兰之花神,这实在是正合了兰的精神。既有爱国之志,又有高尚气节。若是我等国民,都有了“国香”兰花的品德,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国度?

几位相约看兰花的朋友,都说正等着出发呢,我放下电话非常地激动,但愿这次兰花之约,能让在世俗中越来越污浊的我们能寻回一些东西,不仅得兰花之香,更得兰花之魂。从此,于为人处事,该有兰花的举止,一步一朵兰花的开放,一步一羽兰叶的舒展。

乡间兰花,永远是那真真实实的格调,照耀我故乡的田野与村庄,清淳无尘,当是国土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