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体的文章
关于身体的文章(精选11篇)
余生,健康就好
文/九满
人这一生,只有今生,没有来世。所以,活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珍惜身体。若没有了健康,只能躺在病床上,吃药打针,忍受病魔。还有什么兴趣谈人生荣耀,欢乐、智慧、学识和美德都会黯然无光,不见影踪。只有身体好,才能享受这精彩的世界,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了适应这个社会,为了金钱、地位、权力,我们曾为之哭为之笑,不得不和现实妥协,放弃一些梦想,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人活一世,如果总是被欲望支配着,总是为金钱而烦恼,总是为追寻名利而苦恼,为得到和失去而纠结,就会心累,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不是我们不爱钱,钱,当然是越多越好。土里刨食,是条汉子;病床上数钱,那绝对就是一个傻瓜!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
健康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第一步,生命,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根本,也是快乐的源泉,如若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多余。
人生不长,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健康康地活着,平平安安地过着。挣钱再多,名望再高,一旦身体垮了,一切都随之崩塌。
钱财,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有自己的身体才是一辈子的。钱财没了,可以再赚,生命没了,不会再来。
金钱、地位、权力,也只是过眼云烟。生命在,一切都在,生命无,一切全无。
做人,别总是太傻。
凡事都需有度,读书、工作,都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一旦消耗过度,只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莫大的伤害和负担,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唯有健康的活着,才有希望。钱财,没有生命重要,名利,没有身体重要。为钱财透支健康,不划算,为名利有损生命,不值得。
再精彩的人生,也有落幕的时候。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健康才能快乐,健康才能无忧。
挣钱再重要,都不要透支健康。
生活不易,一生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善待自己。
自己的日子,自己做主,怎么开心,怎么过。所有的日子,不为难自己,不苛刻自己。
我们必须一切以身体为重。不必要的脸色,不看,不必要的应酬,不去,伤脑筋的钱,不赚,伤身体的活,不干;清闲的时候,就呆在家里看书、喝茶、听音乐,在公园里悠悠,保持健康的心态。
友情再深厚,也难永恒,也可能有分离的那一天;再美的阳光,也会有日落西山的惆怅;即便是一座巍峨的雪山,也有雪崩的可怕,还有地震的毁灭。看开一点,该放弃的绝不强留,该珍惜的绝不放手,与其华丽撞墙,不如优雅转身。
我们必须和一切没用的事情告别。家庭权威、社会地位、财富状况、人脉关系,统统的都靠边,它们都比不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多享受一天阳光重要。
累了,就给自己的身体放松一下,好好歇一歇。背不动的,要放下;伤不起的,要看淡;想不通的,可以不想;得不到的事物,就随它去。事情,做了就是做了,感情,爱了就是爱了,失误,错了就是错了,难过了,想哭就流泪好了……
人这一生,短暂如流星,瞬间即逝,不知不觉中,就过完了,悄无声息间,就结束了。请不要再以我很忙,我没空,我抽不出时间,作为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不去运动的借口和理由。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把握,但是我们可以珍惜每一个当下,好好照顾自己。
一个人的身体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爱人和儿女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健健康康地活着!一个人能否尽到做子女、伴侣和长辈的职责,关键还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陪他们走过人生最重要的关隘,能够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为了那些爱着我们的人,还有我们深爱着的人,我们必须好好地活着。
余生,善待自己,知足地活,心宽地过。
存在
文/王春鸣
我一直很想问问你们,你们的右手食指还好吗?因为不断刷屏和滚动鼠标,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感觉到这根牵连着味觉的手指,从指尖开始僵直,像一条蚯蚓被铁丝穿了过去的那种僵直,偶然也疼痛,是那种想蜷缩起来的疼痛,于是整夜,其他的手指都陪它握成一个拳头。
因为穿着人字拖爬了一次山,回来以后,大脚趾也一直疼;就不过熬了半个夜,说了一些脏话,一串口腔溃疡竟从舌尖排到舌根。从各种神经末梢开始,我的身体告诉我它存在,它不好。我对我的身体说:你觉得这样有意思好玩吗?还不快停!
我心里想的是很久很久以前,那时我还没有做母亲,我的身体从来没有承受过重负,我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偶尔因为饿感觉到有个胃而已。当然,我常常紧张、激动、幸福,于是心跳得很厉害,我知道它在胸腔的左边。很久很久以前,春天阳光最温暖的时候,我也不过觉得,那身体它如果存在,就是一朵花的分量而已,一朵飘飘然的鸢尾花,颜色也轻,花瓣也轻,送它盛开的茎叶也轻。
小树在隔壁问我:“妈妈,你喜欢困倦吗?我不喜欢!因为不困就不用睡觉了,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我知道他做作业做得要梦游了,每天那么多的时间用来做作业,剩下的一点儿还得交给困倦,不情愿。我说我也不喜欢困倦,可是我喜欢睡觉,除了做梦我没有别的幸福了。
我躺在床上,借着痛和不舒适,感受自己的存在,风扇叶子像流水声,呼呼地旋转,新的楼盘,在小区后面又开工了,那些吊车,在天空里横过去横过来,指手画脚的,我无论是走过去还是远远地看着,都担心它们忽然砸下来。这个不断长高的城市,我们为它保留下来的东西早就少得可怜,吊车开得那么高,挖掘机捣得那么深,它的神经末梢,到底在弥漫着什么病痛呢?这世间万物,如果哪儿都疼了,还会感觉得到自己的存在吗?
春天依然一年年来,但是越来越脚软走不动的样子,而夏天,像电子屏幕一样让人的眼睛感到枯燥和干痒。怀念极了小时候流水账的作文:“今天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十篇作文里起码六篇都是这样开头的,这样的天空因为司空见惯就像身体一样被无视。想到这里真可怜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他们的流水账作文是怎么写的,总之这样诗意的开头已经是一种传说了,好久没有白云,停在我的窗口。
感觉到这样的存在是因为久久不散的心痛,各种不适从神经末梢到达那里,像一群兵聚集在战场上。在这个夏天,有一些孩子长大了,有一些人消失了,但是心脏里还是藏着一个空空的电影院,那些过往,那些无人观看的情节,那些没有办法生长也没有办法死去的旧时光,在风一样的巨幕上,来来回回,一遍遍,一遍遍。
打扮一下回去见父母
文/王月琴
父母老了——耳背了,眼花了,背驼了,越来越唠叨了;做儿女的也“老”了——抬头纹、眼角纹、法令纹日渐清晰,加之身体本来就弱,工作压力又大,经常,到了父母那儿,全身心地放松,口无遮拦地向父母撒娇:腰疼腿酸了,上班电脑看久了眼睛模糊疼痛了,前天的化验结果不好了,这段时间失眠严重了……
我一吐为快,并不知道父母因此付出了多少担心和忧虑。直到有一次,我为“道德讲堂”准备吟诵经典,当我看到“弟子规”中“入则孝”那一段文字时,心中起了不小的波澜:“身有伤,贻亲忧”——子女身体有一点小伤,都会给父母造成忧患。我自幼体弱,身体一直不好,给父母带来了多少忧虑?我经常在父母面前的那些“直言”,又给父母增添了多少忧虑?!我亏孝道了!
此后,我在父母面前不再提身体不好的事情了,可是老人总是能“读”得懂我的身体状况,只要我感到身体不适,到了爸妈面前,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赖也赖不掉,我只能反问:“我真的好好的,你们从哪儿看出来我身体不舒服了?”他们回答我:“‘养鸟知鸟音’,养了你这么多年,我们能不知道?你脸色这么差,眼睛没神采,说话没力气。”
我鼻子发酸,眼睛发湿。爸爸妈妈,我真的是个不孝女,你们都年逾古稀了,还在为子女操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希望子女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不希望子女有病有灾,不希望子女忧愁烦恼,我要健康快乐地出现在父母的面前。经过不断地“操练”,渐渐地,父母已经“读”不懂我了,我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每次去父母那儿之前,我认真梳洗,薄施BB霜,轻点口红,穿上既修身又衬肤色的衣裙,调整好情绪,乐呵呵地踏进家门。
现在,爸妈看到我的眼神再也不是忧虑、同情的了,而是欣慰、快乐的了,更有意思的是,现在,轮到他们在我面前“撒娇”了:
“妈肩膀疼,帮我揉一揉!”
“今天你来炒菜,我们要尝尝你的手艺!”
“双‘十一’快到了,帮你爸挑件外套!”
……
亲情的温暖,是世间最贴心、最宜人的温暖,在亲情上哪怕一丁点儿的投入,都会换来令人愉悦的回报,因为亲情是最无私、最无价的。
打扮一下回家见父母,用点心思,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换来爸妈无忧无虑的笑声,就能照亮老人晚年的幸福!
疼痛
文/沙爽
那一天,毫无来由的,我左耳后的神经开始抽痛。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分为五个等级:0度、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我耳后的间歇性痛感,只能列入Ⅰ级。但是它像一只恶作剧的兔子,每隔十几秒钟到一分钟,就突地跳出来,在虚空中做出各种鬼脸,然后悄然隐入黑暗。它出现的部位,接近颈部大动脉,耳后淋巴结也在那儿。究竟是什么病灶引发痛感?百度给出的答案让人触目惊心:面瘫前兆;三叉神经痛前期症状;中耳癌……人到中年,镜子里的这张脸几近分崩离析,左半张脸和右半张脸,再也不肯把自己当成对方的镜子——这是不是意味着,潜在的面瘫早已发生,而我始终浑然不觉?
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列入“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其余四项分别为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这四者指标明确,少了哪一项,都可认定生命死亡。
但是疼痛不太一样。疼痛源自知觉,缺乏非此即彼的明确分野。一个简捷的例证是:当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进入静脉麻醉状态,他仍然有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但是唯独没有痛觉。或者,一部分植物人也与之相类——在某些情境下,生命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否会自行开启对疼痛的屏蔽功能?
我始终记得那一年的夏夜,我弟弟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不醒。我和母亲在床前陪护。旁边的病床上躺着另一个男人,从头到脚缠满厚厚的绷带,在绷带细密的缝隙之间,不时传出重伤野兽般低沉绝望的哀号。据说男人被卷进了工地上的搅拌机里。他的妻子被夜色和山路阻隔,而他的生命,已提前终结于医生们的摇头叹息。护士说,他已失去全部意识,但是我疑心,巨大的疼痛仍不时渗进意识的裂隙,从他的腹腔深处挤压出这让人战栗的悲鸣。那个夜晚因而深埋于我生命最暗黑的记忆。是的,头顶的日光灯太白太亮,使窗外的夜色成为虚无,而玻璃窗变成一面清晰的镜子,照见身后病床上雪白的人形。他的白与床单的白融为一处,仿佛要消隐在那虚白之中。但是无论面对哪个方向,你都无法假装看不到他的存在。就如同,无法假装看不到他正被剧痛围裹,或者说,他正独自环绕着他的剧痛,宛若被自身重力吸附在一起的两颗行星。这是没有意义的等待,没有意义的承受。放弃吧,你想要告诉他。这等待的代价过于巨大,你为他的固执而感到悲痛。以至于,你忍不住想要帮助他结束这痛楚,即使明知道无法逃脱罪愆。以至于在离开那个房间之后,你有一种从地狱中脱身的轻松,并为此而暗自羞愧。
那么,什么样的忍耐才是有意义的?多长久的余生,才值得以忍痛来交换?
后来的某一天,我在半夜时分惊醒——来自胸腔的疼痛出现在睡梦之中,但是突然的醒来,有一部分是源自惊恐——在半睡半醒之间,我意识到自己患上了致命的急症。那痛是一把钝刀,从胸腔的深处斜斜捅到腹腔,然后撤回去,又捅回来。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难道,会是心绞痛?
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这样孤独而突兀地死去,平生第一次,我感到了恐惧。那一年我25岁,自以为对生死并不介意。但是在那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恐惧和疼痛让我身体僵直。我不敢动。如果我起床,走到卧室门口,开启吸顶灯,这一系列动作会不会让我体内的那把刀子变得更为巨大?
黎明的天光到来得如此缓慢……我还活着。而疼痛仿佛随着熹微渐明而渐渐隐退,或者仅仅是,距离医生们上班的时间越来越近,疼痛所能制造的恐惧随之缩小了。
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我觉得硫酸钡泛起的古怪气味也不再那样让人恶心。在仪器里,我体内隐秘的疼痛显现出它的影子。某些缺口、斑纹、凹陷,像月亮上的环形山,连接成广阔的平面。渗出的血液呈螺旋状镶嵌在食物残渣中间,构成这疼痛中最直观的部分。在医生的探问中,它们被回想起来,让我知道,鲜红的血液经过肠道中的数小时旅行,会凝固成柏油般的浓黑。这是否意味着,疼痛的后续时态已脱离了现在时的原貌,看起来并没有初始时那样惊心。对于医生住院治疗的建议,我拒绝了,理由是儿子太小,需要看护。
而事实是,仅仅一周之前,刚满15个月的儿子患了肠梗阻。他吃下我递给他的一个柿饼。未经咀嚼的饼块越过胃管,堵塞住了纤细的肠道。连续两天,他无法排便,也不再吃东西。他有限的词汇量表达不出身体内部的感受,疼痛,这个外部词汇所代表的意义,还没有与他的大脑联结贯通。他坐在医院的病床上,那么小而无助的一个人形,年轻的医生们进来查房,一眼看到他,就忍不住微笑。他们俯下身体问他:“肚子疼吗?”他摇摇头。“感觉好点了吗?”他还是摇头。
此后直到成年,他再也不吃柿饼,甚至对柿子的味道也产生排斥。通常来说,15个月,大脑的长期记忆细胞尚未生成,但他的身体以某种我所不了解的方式,记住了这一场病痛,甚至包括痛楚起点处的食物——如同所有生物通过基因传承下来的记忆,既无法否认,又难以证明。
大概每一位母亲都经历过那种焦灼。面对生病的幼子,母亲的天空是塌陷的,从宇宙深处激射而来的粒子击打在她的内心。那些在仪器中显影的孔洞、凹陷和褶皱,于儿童病房里的48个小时中业已生成。而疼痛是滞后的,像某些种类的癌症,往往到了晚期,患处才会以迟到的疼痛发出预警。
生命在疼痛中开启,只有死亡能将它治愈。
失与得
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说它是场大病吧,却无生命之忧;说是场小病吧,却折腾了我两个多月不能行动自如。从最初的疼痛难忍,到逐渐恢复,这期间让我身心俱疲,身体的疼痛引起心情的抑郁、伤感、叹息……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好端端的、活蹦乱跳的、喜好运动的“花木兰”就变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了呢?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病痛的折磨也让我再慢慢行走中多了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以前做任何事都是风风火火的,想尽快把它做完,都很少看见我慢慢的淑女般的走路。现下走不快了,尽管已基本恢复,可是和一个健康的人总是有些区别了,给孩子承诺去青岛旅游,因身体状况而迟迟不能成行;和朋友爬山却因体力不支而错失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唉,现在总算想明白了,人生在世,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努力地工作,拼命的挣钱是为了什么?除了在工作中,事业上体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外,更多的人则是为了幸福快乐地活着!什么是幸福快乐地活着?我觉得应该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喜欢的人!仔细想想,也就是这样。以前我总想着,等孩子上大学了,等我有钱了,有时间了,我每年都要出去旅游,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现在孩子大了,上大学了,也有能力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了,身体却不行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样想了,心情到开朗了许多,身体已经亮起了黄灯,心情如果因此也亮起了黄灯,那岂不是得不偿失,损失更大了?放假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在郁闷痛苦中度过了一个月,我不能把我整暑假都这样白白浪费了。不能出门,那就在家做些事吧。去买了一幅十字绣在家慢慢的绣。一只青花瓷的花瓶中插着一支怒放的红梅,旁边是文房四宝,上边写着“业精于勤”,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真让人赏心悦目。经过一个月的穿针引线,终于大功告成,装上镜框,真是为家添色不少!虽然不能出去旅游,却也省好多钱,用这些钱为家换了一套沙发,添置了一对藤椅。现在每天坐在藤椅上品茶看电视真是惬意!
人生恐怕就是这样吧,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总是有失有得,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面对,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当你斤斤计较失去的东西,你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精神和心情,所以,当我们面临困境和烦恼时,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去思考,把“失”变为另外一种“得”呢?
不大不小的病让我清醒,更让我庆幸,毕竟我生命无忧,只不过是为我的健康之路亮起了黄灯,同时也让我慢下来去思考,去享受我的人生。在生活中感受亲情,感受友情,感受生活的多彩!
从现在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个亲人!
让“阳光”照进生命
文/张聪蓉
我们院子里有对老年夫妇,两人腿脚因为病痛行走不便,外出全靠拐棍,步履艰难。尽管如此,无论是逛农贸市场,还是在公园里散步,两人总是笑眯眯的,仿佛身体、生活中没有任何苦痛。
因为腿痛难忍,走起路来就像针扎一样,过了几年,两位老人都把拐棍换成了轮椅。他们坐着轮椅照旧一起上农贸市场买菜、去公园散步。
面对亲朋好友们关切地询问,两位老人乐呵呵地说,人活几十年,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困难,不能逃避,要迎难而上。“就好比我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可越是这样,越是要积极地面对现实,不苦恼,不退让,不怨天不怨地。心宽一寸,病退一尺嘛!”
院子里还有两个年龄差不多的老人,都很喜欢抽烟。5年前他们一起去检查身体,都发现有严重的肺气肿、气管炎,医师要他们戒烟。其中一个认识到了抽烟的害处,下了很大的决心把烟戒了,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结果肺气肿好了,气管炎也大大减轻。另一个却相反,把医生的意见当成“耳边风”,烟照抽,每天两包。身体每况愈下,常常牢骚满腹,消极度日。这样一来,这位老人的病越来越严重,每年都要在医院住上一阵子。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靠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一个人没有好的心态,心里没有阳光,光靠外因是很难起作用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有了好的心态,就像一束阳光照进生命,人自然就会有强盛的生命力。
茶壶变形记
文/李思仪
我睁开惺忪的眼睛,本以为躺在舒服的床上,万万没想到,周边全是瓶瓶罐罐。低头一看,我正立在一块茶巾上。啊!我居然变成了一个茶壶。
看看自己,大而圆的把手,穹顶形的盖儿顶上盘了个独髻,看着还挺精神的。细细长长的嘴噘得高高的,圆滚滚的陶瓷肚光滑锃亮,上面还画有几枝傲雪欺霜的红梅。再看看周边,其他器皿都比我矮一个头、胖一圈,看着它们,我就觉得自己是茶桌上的皇后,它们是我的臣民。
这天,我同往常一样站在铺好的淡蓝色台布上,身体里泡着菊花茶,整个身体都充满了菊花那清新淡雅的香气。但是,我隐约感觉这一次的水温有点高。这时,主人拿起我,随即叫了一声:“好烫!”一下子松开了手,伴着“哐啷”一声响,我掉在了地上,壶嘴跌断了,把手也裂了,盖子摔得粉碎,我睡在地上,痛得昏了过去,身体里的菊花撒了一地。
晚餐过后,我被主人扔到了家门外的一个角落里。靠着冰冷的墙角,我难过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以前,我是茶桌上最耀眼的物件,也是主人最器重的物件。如今,我成了一堆残破的陶瓷片,沦为了“平民”,再也不能站在高高的茶桌上了,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一个散步路过的行人不经意间瞟了我一眼,立即朝我走来,发现我是陶瓷片后赶忙将我拾起并往回走。我很好奇他要带我去哪儿。回到家,他将我放在桌子上,用一种叫砂片的东西在我身上磨啊磨,我的棱角被磨得圆润光滑,虽然又痛又痒,但发现自己有了新姿态后,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个人将我磨成形后,便把我贴在了墙面上。从此,我有了一个新身份——装饰品。
我每天俯视着大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冷眼旁观着路上的事。我又能沐浴阳光了,这让我有一种回到从前的感觉,那便是美好幸福……
一个人把生活变好的6个习惯
文/李思圆
学会定期储蓄
一个人的收入再高,也不能乱消费。
不妨每月学着记账,学着节俭,学着列出自己的开支明细,或是每月从工资和收入里,分出一定比例用来定期储蓄。
有了一定的储蓄,就能更从容地应对各种意外和不确定。
学会经济独立
一位作家说过一句话:“人追求的当然不是财富,但必要有足以维持尊严的生活,使自己能够不受阻挠地工作,能够慷慨,能够爽朗,能够独立。”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的独立时,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
挣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要的东西可以靠自己买,喜欢的生活可以靠自己去实现。
经济独立了,会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能把更多人生的自由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学会早睡早起
如今许多人,作息不规律,早晨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时间一长,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麻烦和不便。
其实,无论工作再忙,也不应该过度加班和熬夜。无论心里再难受,也不应该拿不睡觉去伤害自己的身体。
有人说过一句话:“今日的事情,尽心,尽意,尽力去做了,无论成绩如何,都应该高高兴兴上床恬睡。”
不要拿身体去做赌注,也不要拿身体去拼命。
坚持锻炼身体
有一句话说:“人类最好的医生就是空气、阳光和运动,它治疗的不止有身体,还有内心。”
无论多忙,每天腾出一些时间去锻炼身体。可以早起跑步半小时,也可以利用饭后散步半小时,或晚上去健身房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慢慢地会发现,爱锻炼的人不仅身体变得愈来愈好,许多的不开心和疲惫,也可以在运动中得到疏通和缓解。
学会控制情绪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也许是工作上的不顺利,也许是生活中的不愉快,或是情感上的不美好。
有时,我们或许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为了一些小事发脾气、闹别扭,甚至会跟他人发生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冲突和矛盾。
当我们冷静下来会发现,许多无关紧要的人不必去理会,许多微不足道的事也不必去计较。
当一个人控制好了脾气,也就控制好了这一生。
保持乐观心态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许多苦和难。但如果太执着,太强求,就会感到痛苦。
有一句古话说:“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离开的人,与其挽留,还不如洒脱地放手,也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和可能。
做错的事,与其抱怨,还不如学会及时反省,不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和遗憾。
让过去的从此过去,该来的也总会来。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必去纠缠不放,也不必过度担忧,从从容容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外婆的脚
文/李雁
多年前,家里有只小木盆,圆形,直径大约三四十厘米,因年代久远,已看不清抹过的桐油的亮泽,只可看到外圈被铁丝紧紧地箍了几道。我想着它最初做成时,在阳光下散发着桐油的香味,木质的纹路一条条清晰可见,它一遍遍被桐油涂抹着,一次次在阳光下展示原始的森林的气质。在我对它有印象起,它就是外婆的洗脚盆。
它的小巧,很适合年迈的外婆,端起它不用太费力。还有,它的大小很适合外婆的小脚。所以,在木质盆已被淘汰,被颜色各异、图案繁多的塑料盆所替代时,它仍一直陪伴着外婆,未曾离开过一天。我想,它的厚重和踏上去的实在与归属感,一定让外婆觉得亲切。
外婆洗脚没有确定的时间。我最记得的是,午后,冬日的暖阳照射在阳台上,外婆就用木盆倒上水,端到阳台,开始了她专注的洗脚。配着木盆一起被使用的,有把小木椅,一把小剪刀,修脚的用具。外婆的三寸金莲没有历代文人描写的秀美,那双脚是畸形的,除了大拇趾与常人无异,其余的脚趾全被外力野蛮地向内侧弯曲,失去了脚天然的形态。那些畸形的脚趾就如伸入地底的树根,为了更稳地站立,使劲地向更深处探寻,不惜扭曲自己的形态。她的脚背高高地拱起,犹如平地上突兀地耸起一座小土包子山。脚踝细而无力,让人担心它怎样支撑起一个身体。
外婆的脚让我想到鲁迅笔下的圆规,也许小脚女人都是以圆规的姿势站立的吧。因为不规则,因为外婆的脚趾不能如常人自由地张开、伸展,所以她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洗脚,水温从滚烫直到冰冷。她要用小剪刀、修脚刀慢慢地剔去厚厚的茧及角质。她用她昏花的眼找寻影响她走路及舒适的因素,却往往在找寻及剔除的过程中将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常常有鲜血从脚底滴下,叫人不忍目睹。她却多年热衷于此,一直到再也不能自理。
外婆不能自理的日子里,终日或坐或躺在床上。她的床对面是一张衣柜,上面有一面穿衣镜,常常映照出她头发蓬乱的样子。而她的问话更是让我们既吃惊又好笑:这个人是谁啊?其实外婆在尚能自理的时候,思绪就开始混乱了,她会对一个家人问:你是谁?怎么老呆在我们家里?她的痴呆,总被我们的笑声带过。她再也不会端着小木盆坐在阳光下修理她的脚了。
我曾为她擦背,为她洗黑白相间的头发,为她剪去已长的发梢,却从未为她洗过脚。那段日子,是母亲用木盆打好水,用温热的毛巾擦洗她的身体。一日中午下班回家,我看到她坐在父亲为她做的简易马桶上,身上已被粪便弄得污浊不堪。我心里酸酸的,费力抱起瘦弱的她,把她放在床上,为她洗净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因为手脚笨拙,我做的并不好,屋里一片狼藉,母亲回来后又收拾了一番。这是我唯一一次为外婆换衣服,虽说她已不大知道。在我抱起她时,她给我的是一脸的茫然,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般的神情,目光呆滞又充满着依赖。
外婆是在夜半时分离开人世的。弥留之际,头脑混沌的她清晰地吐出最后一句话:舍不得!呼出最后一口气,外婆便溘然长逝了。我、母亲、姐姐关上房门,为外婆洗澡。当母亲脱下她的衣服,露出皱褶的、皮包骨的身体时,姐姐失声痛哭,我和母亲的泪水顺着脸颊流淌。母亲按地方的风俗为外婆换上了寿衣。记得最里边是一套纯白的衣裤,外面是旧时妇女穿的裙子,头上戴着一顶黑色呢绒帽,脚上穿的是她自己做的如小船形状的鞋,可她的脚已经不能完完全全地塞进去了。
外婆一辈子没舒舒服服地走过路,在最后的时刻,竟穿了双不合脚的鞋上路了。我看见她在这条路的另一头,在如花的年龄,穿着大红的衣裙,坐在花轿里,拥有一双小巧玲珑而充满活力的脚,浑身散发着木盆初成时的质朴的香味,在红盖头下羞涩而幸福地微笑着。
不忘初心,你就是你
文/xd830517
不忘初心,你就是你
看到一则小品,一个劝捐员志愿服务者,在劝说濒临病危的病人捐献器官的工作,被人们不理解,在劝捐员的坚持和病人家属的口角,甚至是动手的过程中,劝捐员的衣服被扯破了,劝捐员的身体上有着手术刀疤痕的几条痕迹。他说自己的生命是别人给的,器官换了,身上的疤痕就是见证。当自己本该结束的生命还在延续时,就要把劝捐员的工作做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
当前医学的先进,出现了人体器官的移植,甚至有人还断言,今后可能会换头换心脏。我在思考,如果换了头,你还是你吗?
我想,是不是你无非有两个层面的考量,一是身体,二是思想。
身体是不是你本身原有的。身体是一个整体机能,各项不同的器官的共同协调,有序工作,才能确保身体整体的有序运转,个人生命的健康延续。但是由于生活中的不如意,出现了个别器官有异,不能正常运转,人的整体马上就会失去其相应的功能。比方说,牙齿不行了,吃东西就成问题,胆不行了,就不能吃油腻的东西等等,道理显而易见,有病了得治,不然就会有问题。
所以在医学上,出现了器官移植的手术,可以让人和生命再延续好多年。 让人的生命在有限的多一些的时光中,为社会为家庭多做一点贡献,当然要认可并大力推崇。
思想是不是你初心所坚持的。但人是高等动物,身体要注意,但更要注意思想。不然鲁迅先生原本学医的,都改成用笔杆子讨伐国人的思想,用来拯救人的灵魂比医治身体来得更加高效。
就像忒修斯悖论所言,当你在生活中不断的自我改变,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已发生变化时,你还是不是那个你?
不忘初心,你就是你自己。人的一生经历很多,在经历中,人都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变化,有的坚持自我,变得越来越好,有的因利欲熏心,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可见,思想的正确与否,将关乎着人成长进步一辈子的大事,两都相较,思想还要重要一些。
只要不忘自己的初心,守住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被外界社会的诱惑所误导,坚持自己不会在物欲中迷失本心,坚持做好最原本的自己,守住人生底线,经受住人生风雨的洗礼,一步一步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发展,你仍然还是你,而且是越来越进步的你。
愿
简单的看了10年写的,11年,我的生命里发生了那样刻骨的事,改变了我的一生,我的意愿,我长久以来的信念,却不曾留下过支言片语。
我是不爱了,不懂爱了。不懂你给我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对你,终了伤透了心,才断了最后的念想,才放自己走向别的地方,把对你的爱,一并埋葬了。
6月1号,儿童节,我把烟戒了。没有尼古丁,白日里我的身体总是无可避免的困倦。喝了一杯又一杯的咖啡来提神。夜里,无酒精却又睡不安稳,总似在梦中,却轻微一点声响即醒。身体在适应着吧,戒了烟总是好的。11年F嫁人了,是XX,现如今她已有8个多月身孕。12年,H生了个女儿,小名叫朵朵,我还没见上一面。12年老姐也怀孕了,嫁了人不盼过富贵的日子,但希望她生个孩子健健康康,夫妻恩爱就是福气。老姐是容易知足的人,一定会幸福的。
倒是我,以前无论怎样任性,都觉着自己一定不会太差,只要肯定下心来嫁人生子,也一定能过衣食无忧的简单生活。却原来,将就真的很难。特别对于我这样的人,又怎么肯与一个爱不了的人相守一生。试来试去,也失了信心,太想要的,总是不易得到的。
果真是成了财迷,日日想着如何能身家百万,好让姐姐回来身边生活,堵了妈妈碎碎念之口,了了家人愁钱的日子。到那时,我便可来去自由,再无束缚,只因他们安好。
怎么有的女子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听着就 潸然有泪下。
但我只盼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