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粽子的文章
关于粽子的文章(精选10篇)
阳光人生
文/冰羽沫
夏意儿念中学的时候,家离学校远,住宿。
每日黄昏,放学了,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校园便变得空旷而宁静。她会抓一本书,去操场边。黄昏温柔,金粉一样的光线,落在一棵一棵的树上。是些荷花玉兰,五月开花,能一直开到九月,这朵息了,那朵开,碗口的花,白而稠。就那样开得烈烈的,又是悄悄的。她会倚了树,背书,心淹没在那些金粉里,美好,安静。
某一日,她的安静,突然被操场上一阵一阵的欢叫声给打断了。那是一些男老师,在操场上打篮球。在那些男老师中,她一眼看到他们年轻的语文老师,正迎着夕阳的方向跑。他看上去,像骑着一匹金色骏马的王子,英俊极了。她只听见自己的一颗心,“嘭”的一声,开了花。
自那以后,她开始留意他。他的声音好听,他走路的姿势好看,看他的一颦一笑,那么近,又那么远。她的心,开始了忧伤。学习却格外努力起来。最喜欢语文考试或作文,每次在全年级她都遥遥领先,在他的眼睛里,有了骄傲。他跟别班的语文老师说,我们班的夏意儿,语文好得没的说的。她站在他边上,听着这话,微低了头笑,心快乐得要飞。他转身看她一眼,点点阳光洒过来,他说,继续保持啊夏意儿。她认真地点头,把这当做是她对他的承诺。
端午节,她特地跑回家,央母亲包多多的粽子。母亲问,要那么多吃得下吗?她说,带给同学吃呢。母亲包粽子时,她在一边相帮,挑又大又红的枣,一颗一颗洗净了,和在糯米里。母亲笑话她,这么小的丫头,就知道吃了。她不言不语,只是笑。第二日,天微微亮,她就赶到学校,他的宿舍门紧闭着,想他还在睡吧。她把精心挑出的一袋粽子,轻轻放在他宿舍门口。
后来他在班上,笑问全班学生,那个同学给我送粽子了?学生们愕然,继而都望着他笑着摇头。她也在其中,笑着摇头。他的目光,落向她又掠过她,他说,粽子我吃了,非常好吃,谢谢你们啦。
课后,同学们很是热烈地讨论了一回,到底谁给老师送粽子了?谁呢?她静静坐在一边,耳畔只是他的笑,他吃了她送的粽子呢。她因此而幸福。
元旦的时候,却传出他结婚的消息,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每个同学看上去都兴兴奋奋的。女生们争着打听他的新娘漂不漂亮,男生们则商量着给他买礼物。她一个人,跑去操场边,莫名其妙大哭一场。
再见到他,是几天后。许是新婚,他的脸上,有遮不住的甜蜜。学生们叫,老师,要吃喜糖要吃喜糖喔。他笑着答应,好。下课,他站在教室门口,叫,夏意儿,你来帮我拿一下糖。她坐在位子上没动,回应,我肚子痛呢。他关心地走到她跟前,笑着问,没关系吧?要不要去看医生?她慌乱地一摇头,说,没事的。他后来叫了另一个同学去,捧来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喜糖,她把发到手的喜糖,转手给了同桌,说,我从不喜欢吃喜糖。同桌信以为真,很高兴地接了去。
她的语文成绩,自从一落千丈。
他很急,找她谈话。极温暖地看着她笑,他说,夏意儿,你知道吗,你是我任教的学生里,最聪明灵秀的一个,我希望我能有幸送你走进重点大学,那里,有属于你的金色年华。她的心里,突然就落下千朵万朵阳光,玉兰花般开放。
一颗爱的心,就此轻轻放下。后来夏意儿顺利考进重点大学,遇到了一个爱她的,亦是她爱的人。真的如他所说,她有了属于她的金色年华。
爱在母心深深处
文/小健
雨天,母亲的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节!雨,下了一整夜,滴在房檐上的声音,匆匆又响亮,我在睡意朦胧中,听到雨声急急,老天恨不得把百里之内的倾盆大雨灌溉给大地,以慰屈原在天之灵。雨声越来越清晰,关于屈原的故事,在我脑海里瞬间掠过,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惆怅。雨声彻底把我唤醒,往窗外望去,树木层层似麦浪般翻滚,极力扭着它的身躯,向我点头又摇头,花儿在狂风暴雨的洗礼中四下飞散,雨,密密集集,雨点清晰可辨。天,一片阴沉,一股莫名的哀伤如雨在心里飘洒,冷冷清清,这雨要下到何时?
母亲4点多就起床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洗米、搓绿豆皮、煮粽叶、切肥肉、冬菇、蛋黄、拿出早已洗净的棕藤,一切准备就绪,母亲就坐在小凳子上,包起了粽子。在母亲的手中,包一条粽子,犹如穿针引线般熟练。拿起一片叶子,弯成漏斗的形状,抓一把糯米,均匀散放在叶子底部,再铺一层绿豆,挑选肥美的半肥瘦猪肉,往中间一放,按两下,把切好的四分之一蛋黄放置中间,两头镶嵌冬菇,上面依次重复开头的步骤,又依粽叶的边缘绕多几层粽叶,轻轻拍一下粽身,好让米厚实些,再将粽叶往左向下相折。拿起绳子紧紧绕上两三圈,打结,就完成了。
不到一小时,一条长方型,又大又粗的粽子就放入高压锅依靠一百度的水温来浸泡和煮熟。母亲包得乐此不疲,一条接一条,脸上挂满了汗珠,滴到眼角,渗入眼睛,我知道那种感觉是疼得火辣辣的。此时,隐隐觉得心痛,赶忙拿毛巾拭去母亲脸上的汗珠,轻轻按摩一下眼角。两小时过去了,粽子已熟透,母亲关了火,过半个小时拧开锅盖,用长长的筷子和左手一起把热腾腾的粽子放在风扇底下吹干,接着又开始包第二锅。
香气四溢,粽叶的香气飘满整个客厅,鼻子简直享受了一场浓得化不开的芳香盛典。此时,闻着这正粽叶子的香味,早已饥肠辘辘的我忍不住解开了绳子,撕开了粽叶,呀,那糯米粘得严严实实,粽叶上几乎没有残留的糯米。香气再次扑鼻而来,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是糯米夹杂着粽叶的香气!这粽叶,是母亲从乡下带回来的,是母亲亲手洗净煮过的,是她亲手晾晒的,这个味道,是那么熟悉,那么沁人心脾啊!咬一口,飘来绿豆的香气,再一口,是蛋黄的纯香,又一口,是浓郁的冬菇味,最后,连着肥肉的香气一口咬下去,所有的香气集中在一起,让我回忆了以往母亲包粽子的情景。
小时候,家里穷,买不到上等的糯米,粽叶也是在就近市场买的,没有冬菇、蛋黄、虾米、瑶柱、腊肠,就只有绿豆跟肥肉,在那个岁月,粽子已是比较奢侈的食品了。可是,母亲依然年年包粽子,不仅是在端午节。往常,我们是吃不到肉的,煮粥,也是放少许的米,多多的水,米,由我来吃,水,由父母亲来喝,只有小半碗黄豆拌着吃。我们全家都喜爱吃粽子,为了填饱肚子,为了能吃到香香的粽子,母亲一年都会包几次。一家人围坐在小小的桌子上,吃着母亲包的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感觉很温暖很温暖!
等我长大一些,家里的经济稍好,母亲包粽子越发频繁,糯米也买最贵的那种,粽叶,都是从乡下带回来的,馅料也丰富了许多,我们一条接一条的吃。经济再富裕一些,母亲就包了许许多多的粽子,分给邻居、同乡、亲朋戚友尝尝,每家总能分得七八条。邻居们吃了,竖起大拇指,赞扬母亲的手艺好,也回些小吃给我们尝尝;同乡吃了,感激涕零,说让他们想起了自己已过世的母亲,有好亲切的家乡的味道;亲戚朋友吃了,都乐呵呵的,边吃边笑得合不拢嘴!
“健,我送些粽子给黄阿姨吃!”母亲甜美的声音覆盖了我的回忆,回过神来,便说:“可是正下着大雨呢!”“不怕,很快回来!”望着母亲打着伞,一家一家的送重重的粽子,我的眼睛湿润了,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
一股愧疚涌上心头。我从来没有为母亲包过一条粽子,只知道吃,只知道年年端午想想屈原那另个心情沉重的故事,可是实在的事情却没有做多少。是的,今天,我第一次吃着粽子,感动得落泪!这些香气,是什么味道?原来,它是母亲的味道,它是母亲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味道,它是母亲大爱的味道啊!
我是不是应该也为母亲包一次粽子呢?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您叫我怎样感谢您,您叫我怎样报答您,您叫我怎样在您划满伤痕的内心轻轻抹一道暖暖的颜色。
多少次听着您的叙述,我的心开始害怕,开始心酸,开始内疚,不知道是不是我良心发现。您说,您剖腹产后因乳房涨痛发烧。那时,正是春节的第一天,爹要照顾我,忽略了您,您疼得死去活来,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断呻吟。疼了许久,您再也忍受不住,想一头跳进屋里旁边的鱼塘,死了算了。可是,您一想到我,想到我从小没有母爱的痛苦,于是,咬着牙,死撑着,直到一位住在近处的远房亲戚,刚好来探望您,才把您送进了医院。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您教我怎样回报您,您教我怎样抚平您的伤痛。那时,我还是一个连奶都吃不上一口的婴儿,我怎能替您分担?如果我不出生,您就不会乳房涨痛,不会因此而发烧头疼,更不会因此而引发全身疼痛。
难以想象,一位平凡母亲,不仅以剖腹之痛,也就是要以十级之痛,生下他的孩子,还要因十级之痛的后遗症,为了他的孩子以后不缺乏母爱,忍受比十级之痛还要痛上万倍亿倍的痛苦,这是每一位母亲都能做到的吗?娘足足在床上呻吟了三个月,而我因为没奶吃足足哭了三个月,好像是娘欠了我似的,好像我也是个可怜的小人儿,其实,我是不吃奶的,只爱吃糊糊,因此也没受什么罪。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您叫我怎样才能让您幸福一些?那一张照片,在我手上抚摸过无数次,我看了一次又一次,心疼一次又一次。那时,您才三十五岁,可看上去,却像六十岁的老婆婆:原本油亮的头发变得枯黄易碎,每天起床,梳过头的梳子全是枯黄的头发。床上,地上,洗手间,掉的大多是您易碎的发。蜡黄的脸,强颜欢笑,忧伤而充满疲惫的双眼,我才疏学浅,不知道怎样来形容我那可怜的亲亲的娘,许多人以为,那时三十五岁的娘是我的姥姥。
娘,不说这些好不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不要提了,您也就要忘记了,我不要再假仁假义了!
不啊,娘,您的这些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到死,我都不会忘记。
娘,我知道您心里比黄连还苦,好苦,好苦,好苦,好苦。
爹从来都不爱您,从来都不帮您,是您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不是说爹没有功劳,只是他的付出太少;他的任性太多;他的固执太牛,他的自私太大,他的扭曲太弯,他的爱太少,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
他爱过您吗?没有,在我的印象中,他根本没有爱过您。我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他对您无理的怒吼,都是对您严苛的要求,都是对您无端的指责。若果您没有做到,他就会粗口连篇,脏口乱骂;若果您据理力争,他就好像老子有理天下第一,把家里的饭菜碗筷桌子凳子到处乱扔,甚至负气出走。
这样让我担惊受怕的日子过了十几年,而每次收拾残局的都是我。
我上初三的时候,爹因为与人打赌,自己从事业单位下海到私企是决对能生存的,娘这下急了,因为她知道,事业单位就是铁饭碗,以他的性格,爹是不可能在私企生存多久的。果然,两年后,爹下岗。娘单位最后一次福利分房,因爹的极力反对,弄得娘晕头晕脑、伤心欲绝。那天晚上,我被娘跟爹的吵架声吵醒。娘因力劝爹同意她换福利房,被爹一脚踢到床下。当娘跑到大厅,被爹用脚猛踢,我立即上前阻止,大声对爹哭道:“不许你打我娘”。从此,我便有了睡眠障碍,也因此烙下精神病根。不久,我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扰和价值观的扭曲,得了精神病,住进了精神病院。
娘,我一生亲亲的娘,您预感的所有苦难都来了。顶着一切压力,您依然强打精神卖力工作,您带着一颗无比悲伤的心,一颗无比疼痛的心,一颗无比绝望的心和一个无比孱弱憔悴的身体,在每一个炎炎烈日下,在每一个凄凄风雨中,从学校走回家,再从家里走到医院,为我带来可口的食物。而我,可曾想过您?
娘,您还要受多少苦?早期因做实验笨中毒,常年白血球低于2000,抵抗力非常弱,做什么都比别人累许多,发烧都比别人痛苦许多;中年因外公中风瘫痪,您心绪低落,焦躁不安,得了严重甲亢,一下子受了四十斤,上楼梯,走路都异常困难,煮饭,搞卫生也还是您一个人带着重病来做;您前半生子宫有个肿瘤,每次月事都十分痛苦,后来中年子宫卵巢内膜移位,不得不切除。
娘,您这一生被切了三刀。剖腹产一刀,乳房一刀,子宫卵巢一刀。一切,皆因我而起。而我有报答过您什么吗?
娘,您这一生因我的病而种下了多大的心病!因我的病而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达到的努力!因我的病而承受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悲痛与绝望!娘,我得这病一晃就十六年了,最近这五年,我的病情又得不到控制,娘,我没病以前只会像爹一样骂您,而从来不打您,可是为什么这五年,您每有一次不合我意,我就重重打您几次!娘啊,我不是人!
娘啊,不是说好的,我们两个相依为命,这份承诺,我们不知相拥哭泣着说过多少次!
娘啊,不是说好的,我要好好锻炼身体,等您老了,我还要好好照顾您啊!
娘啊,不是说好的,我们是唇亡齿寒的一体,谁没了谁,都不能快乐的活在世界上!
娘啊,不是说好的,我慢慢地学会做家务,你在一旁细心指点,等我学会了,您也放心您仙逝后我一个人能好好活在世上了!
娘啊,不是说好的,您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不要发火,我要学会承担更多,因为您老了,还要为我做许多事情,您的脑袋十几年不停地为我在转,已经到了上班忘记带钥匙手机;忘了把冰箱门盖严;忘了把菜刀的位置放准确;忘了许许多多细小琐碎的事情,希望我能理解。
可是,娘啊,我就是那么不懂事,就那么爱生气,就是那么不孝顺,为什么每一次您下班回来迟了一些,我就会拿这个大做文章,指着您的鼻子在您前面吼呢,甚至对您大打出手?娘啊,您身上的伤,竟然是您最爱的女儿给您的!
娘啊,对不起,这一次真的对不起,爹已经不理我们了,难道我还要让这个家雪上加霜吗?难道我还要把本应对您的爱一次又一次生生夺走吗?难道我不应该把本应该属于爹对您的爱补回在您身上吗?
娘,莫哭,爹,您回来,让我们彼此照顾,彼此相依,彼此相爱,在您们风雨飘摇的晚年。
娘,莫哭,有我在,我会照顾您,我会为您抹去眼泪,为您煮饭,为您风湿的手按摩、涂药膏。您的手骨折了,我会带您看病,即使一看就要花上六七个小时,可是这次,我没有发脾气,不有怨言,我心安了,理得了。
娘,对不住,请再相信我一次,因为我知道,因为我深深明白,您为我付出有多深!
雨儿情,母爱深
(一)初夏,雨轻轻漫漫的撒向人间。那样轻柔、凉快。天空的的云朵穿上了淡黑色的衣服,遮住了太阳的炙烤。一滴,二滴,三滴,在雨中撑着伞,雨儿噼噼啪啪地坠落在伞上,敲击出轻快的音符。
岸边的垂柳,风吹起了它的长发,柳儿对镜梳妆,那淅淅沥沥的雨滴,润了它的肌肤,醉了它的心房。不知何时起,柳儿对着岸边的小溪,一遍又遍细数着美好年华。
雨儿伴着风,吹不尽的温柔似水。当柳儿还是一棵小小的长不起叶子的小树时,雨儿就在那咋暖还寒的春季,用它滋润甘甜的泪珠,洗去沙尘留在柳儿枝上的伤痕;用它情意绵绵的生命之泪浇灌柳儿干枯的根须;用它情深意长的无私之泪浸润柳儿的成长之心。
月月年年,韶光流逝,雨儿对柳儿的情意,柳儿是否铭记于心?是否能感受雨儿那母亲般的疼爱与温柔?春天,雨儿来了,悄悄的用它的乳汁哺乳着尚在襁褓中的柳儿。在人间,何尝不是如此?
婴儿躺在床上,蜷缩着身子,甜甜的睡着了。不一会儿,他的眼睛缓缓的睁开,两只小手紧紧握成了拳头的姿势,身体微微的抖动着,张开了嫩嫩的小嘴,依依呀呀地似要哭的样子。母亲被婴儿的声音唤醒了,很自然的拉开了衣服,露出一个乳房,充足的奶水,使得乳房像一座耸起山峰,白色的皮质,高耸的乳头,圆滑的“山体”,诱得婴儿艰难的转向那“山体”,双手撕扯着母亲的衣服,待到小手触到母亲的乳房,小嘴触碰到母亲的乳头,美味可口的乳汁,从母亲的体内流向婴儿的身体中,不知那吃了奶水而再次熟睡的婴儿可否能够感受母亲对它无怨无悔、情意深长的爱意?
(二)初夏的杨柳是袅娜而清脆的。风儿低低与它密语交谈,那闲来的雨又润泽了它去,每一处丝丝缕缕都如此惬意而舒爽。可爱的叶儿调皮着微笑,调皮着舞蹈,一如碧玉,闪烁着清辉。
柳儿又长了不少,在那天空海阔、云朵悠悠、溪水潺潺、百花齐放、鸟叫虫鸣的美好时光里,柳儿也一样享受着天赐的悠然光阴。柳儿轻轻摇,雨儿悄悄下。在人间,何尝不是如此?
婴儿长大了,日日随着母亲过着平静又安乐的日子。母亲给她买了裙子,是粉红色的,蕾丝边,胸口上绣着几朵大红花,红花旁边几只小鸟栩栩如生的扑闪着翅膀。她穿上衣服,对着镜子,呵呵的笑了。“妈,这衣服真好看,明天上学同学们又要羡慕我了。”她留了长发,天生的卷发、葡萄般水盈盈的眼睛,使她看起来像外国明星依卓拉。
母亲很疼爱她,总爱带着她到校园的青草野花、荷塘绿林旁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看啊,她拿着放大镜,一只眼睛闭着,另一只眼睛睁得圆圆的,穿着那条粉红色的裙子,半蹲着,认真的观看绿草的动静。母亲憔悴而消瘦,脸色蜡黄,原本乌黑厚实的头发变得稀疏、干燥了,母亲得过乳腺炎,做了手术,当时几乎整个乳房都要被切掉,真是痛苦得生不如死。母亲是做实验的老师,又因为笨中毒,一生都会有得癌症的可能……一生坎坷,一生泪流不尽,春风,几时可以将母亲的头发吹得像年青时一样乌黑浓密?红花啊,几时可以将母亲苍白的脸点缀一些红润?母亲笑眯眯地蹲在她身旁,不时的拿着手帕给她擦汗,不断的提醒着:“累不累,累就休息一下”“热不热,热就到树头休息一下”“渴了吧,喝点水”正午,太阳将万物炙烤得像生了火一样。一上午的等待终于没有白费,放大镜底下的草儿起火了,实验成功!她高兴得手舞足蹈,母亲却累得要晕过去了。
(三)炎炎夏日,风雨飘摇,柳须飘飘,长似凤眉,柳叶青青,如线如针。柳儿对镜梳妆,看到水中的自己,不禁两片红云飞到脸上。风儿看见了,缠着柳儿不放,它要为柳儿穿上绿色物衣裳,要和柳儿不停的跳着动人的舞曲,要将热情的爱慕深情献上……雨儿变了,变得时而温顺,时而蛮横。有时,给柳儿一场温柔的安慰,为它流下同情的眼睛;有时,给柳儿一阵狂风暴雨,柳儿的身躯,也差点受不了雨儿的折磨。
雨儿尚且如此,更何况在人间呢?
女孩长大成人,出落成水灵灵的美人儿。家,再也不是她停留的港湾。每天,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将头发染成黄各种颜色,化浓妆,抹红粉,涂艳唇,戴耳环,穿得挺暴露,整日抽烟喝酒,将自己买醉在酒吧歌厅里。母亲,真的老了,关节炎、眼疾、肠胃病、手术后遗症……为女孩的前途担忧,为女孩的恋爱担忧,这女孩的品格担忧,为女孩的终生幸福担忧……
那日,女孩一夜未归。深夜12点,母亲给女孩打了十几通电话,可无人接听。母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着电视一遍又一遍的乱按,对着无聊的电视节目,母亲拿起女孩父亲的相册,抹了一次又一次,泪水,在幽暗的灯光下,一滴滴缓缓滑落在相册上,仿佛相册里的人也跟着流泪似的。
母亲擦干眼泪,准备如往常一样上床睡觉,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突然在电视上看见一个女孩,穿着红色的衣服,被抬上救护车,电视里,传来女孩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关于她的种种消息,跌落在江边的电话,突然传来刺耳的铃声,母亲一看号码,正是女孩的手机号码。
女孩溺水,幸好抢救及时。醒来,母亲坐在身旁。女孩望着母亲的面容,心里一阵阵疼痛:一夜没睡而蓬乱稀疏的头发,鬓角染了霜似的根根银发;永远也舒展不开的眉头,眼睛里长满了红色的息肉,鱼尾纹深深地褶皱;苍白的脸色里泛着蜡黄,嘴唇已不是年青时的红润。母亲紧紧的拉着她的手,她盯着母亲的手:瘦得剩下一堆骨头,没有一点肉,皮像纸一样,随时可以褶皱,手上青筋暴露,老人斑因年轻时摘除了子宫、卵巢而年前布满整个手背。
女孩看着被岁月折磨成这样的母亲,心里羞愧难当:“妈,我错了!”“都是妈不好,妈再也不骂你了!”
(四)又是一年初夏,女孩一边牵手着母亲的手,一边荦着丈夫的手,在安静的校园里散步,没有雨,因为这一次,女孩要做母亲的雨,为母亲的后半生撑起一片幸福的天空。
爱的味道
早上起床,母亲给我煮了银丝面、白粥、芹菜红萝卜炒粉,这些都是我爱吃的,只是感觉它们太普通了,都有点吃腻的感觉。
听说阿姨们请吃饭,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问母亲,是哪家店呀,她说是仙踪林。以前多次逛街经过那里,总是停下脚步,犹豫又徘徊,高昂的价格使我望而却步。这次,我可以尽情的点餐,心里窃喜,好兴奋啊。
仙踪林,多好的名字,多美的意境,是神仙经过这里也会留恋那诱人的美食吗?正想着,推开仙踪林的门,一阵凉气迎面扑面扑来,夏日的闷热立即消散!眼观四周,清新优雅的室内设计,给人一种绿意盈盈的享受。不错,是初夏的感觉!白、浅绿、米黄三种主色调构成夏威夷绿色的海风。
翻开菜单,各种小吃、饮料、主食都以最鲜艳最完美的形态和色调呈现顾客眼前。茶,是这里的主打饮品,绿茶、红茶,加上各种果汁,可以调配出美味可口的果茶。看啊,色泽是多么的甜美诱人,使人垂涎三尺,的确,是夏天的味道,可口的果茶加上冰块,金黄色的柚子茶,使人联想到绵软细沙的海滩;青绿色的芦荟茶,仿佛感觉置身于海风飘飘的椰子林;碧蓝色的不知名的茶,让人脑海中浮现一片清凉的风平浪静的大海…
咖啡,奶茶也是这里的主打的饮料。咖啡,这种在回忆中象征着小资情调的饮品,已渐渐成为我们这种平民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东西了,它不再奢华,似乎代表着精致和典雅,第一口苦涩,是味觉上的不适应,第二口苦涩,带着一点点的甜味,苦伴着甜,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味道;第三口,便觉得香浓可口,顺滑如丝,应该是加了纯白的牛奶,这时,你便完全爱上了它。
这里的主食也很不错。香喷喷的台湾卤肉饭;口感爽滑的鸡肉芝士意大利面,咖喱炒海鲜饭…吃着意大利面,舌尖碰触着浓郁的奶油味,香是香,可是却觉得过于油腻;用刀叉卷起意大利面,却不小掉了几条在桌子上,送入口中,感到有点硬硬的,虽然有弹性,却不如家里的银丝面带着中国面的味道;咀嚼着油炸的鸡胸脯,香的是表层的面粉,而里面的肉却味同嚼蜡!
此时,我不禁怀念起母亲给我煮的各种食物。那金灿灿油亮亮的白切鸡,人称“二黄头”,是老鸡,先将热水煮沸,放入“二黄头”,开中火慢慢熬,等到半熟,给它翻个身,关火,盖上盖子,用余热将它闷熟。大概40分钟,揿开盖子,一阵浓浓的悠香飘万里,未吃其肉,已先闻其味,先闻其味,已知其肉质之肥美。等热气散去,切好,摆放整齐,我忍不住先尝一口,皮脆肉嫩,又弹性十足,皮下的一层脂肪,入口即化,香甜可口!
此时,回忆的砸门渐渐打开,母亲焖的山水豆腐,堪称一绝!买回新鲜的豆腐,立即切成正方块粒,放入花生油,用大火将水分烧干,盖上盖子,等烧了几分钟,放入酱油,用中火烧七入分钟,放入切好的蒜头葱花,一碟香软美味的红烧豆腐就可上桌了。那股香气,让人联想到了烤肉的香味,趁热尝一口,口腐块在嘴里滚烫着,翻来覆去,香气也跟着在味蕾里回荡,油的香,豆腐的香,火候的香,蒜和葱花的香气,在牙齿边滑过,便掉进胃里去了,那香气,在别了许久之后也会回荡在嘴边!
我又想起了母亲做的红烧肉。将一条肥瘦各分五层的本地猪肉切成长条壮,放进锅里去水,再放入酱油、盐、切碎的姜淹上几个小时,然后用大火在铁锅里爆炒,放入一块红糖和少许水,等糖融化了便大功告成!放入口中,入口即化,香气四溢,咸甜相宜,颊齿留香,回味无穷!
这时,我才悟出,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家里吃饭,只是偶尔选择在高档的餐厅小尝几口。家里的饭菜新鲜,更实惠,而餐馆的食物更昂贵,更不卫生。在家里,吃的是三口之家的快乐、温馨,在餐厅,吃的是雅致舒适的环境和热闹的气氛。
曾经看过《爱的蜜方》,最后男主角回答女主角的问题,爱的蜜方有三种,一种是对客人的爱,是一种令客人幸福的饱足感,可以代表这种蜜方的是店里的老汤,它蕴藏着一切艰辛与美好;一种是对家人的爱,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是一个爱你的人我你爱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无论你在外面发生什么事,都张开双臂欢迎你的避风港,而能代表这个秘方的是父亲为儿子辛苦搭好的小木屋;一种是对情侣的爱,是一种对彼此毫无条件的信任与付出,能代表这个秘方的是台湾的牛轧糖,它传递着浓情蜜。
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仙踪林的味道是味觉上的幸福感,而母亲做的饭菜是浓浓的爱的味道,关怀的味道,爱的味道,是一种爱的幸福感!
我的母亲是一支荷
(一)母亲的布
母亲的手很巧。穿针引线,纺纱织布,样样精通。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用缝纫机为我衣服的模样。
我小时候,母亲总是坐在缝纫机前不知疲倦地踩着脚踏,而我,总是出神地看着她的背影,听着缝纫机的“吱呀”声。
她的发是那样柔顺黑亮,随着身体的轻微晃动而有节奏地起伏;她背部的曲线是那样玲珑而凹凸有致,一条长长的辫子,随着她的美妙的歌声,轻轻地朝上下左右摇摆。
那时候,她在我心中是仙女般式的年轻女子,贤良淑德,温柔美丽,待人和善亲切。不时地,她回头朝我盈盈笑语,那笑容,让我融化,让我倍感甜蜜;那声音,甜美而高亮,即是哄我入睡的摇篮曲,又是平复我烦躁心情的“灵丹妙药”。
那时候,我在她的潜移默化下,仿佛打通了天灵盖和任督二脉,还未待她细细讲解,手把手教,就已经会挑选颜色、打线、裁剪,不过个把小时,一个小巧而精致的橙红色金线小枕头便在我手下大功告成。
那时候,母亲的背影、音容笑貌,都深深地画在我心里,一笔一画,都轻柔甜蜜。
于我,她是一支夏日里亭亭玉立的荷。
(二)母亲的泪
小时候,我从未看见母亲流泪,无论我的饮食起居还是待人接物,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身体心灵的方方面面,都洋溢着母亲爽朗的笑声以及我对它们的深刻回忆。
长大了,看了我刚出生时母亲得了严重乳腺炎的照片,我的心第一次揪着痛起来。那时,母亲头发枯黄,骨瘦如柴,面容里藏着很深的痛苦,在她的笑容里,一个仿佛经历过苦大仇深、沧海桑田的六十多岁老太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被定格在旧相片的悲欢岁月里。
我长大了,她却变得不再美丽动人,剩下被烟火熏得视力模糊、息肉横生的双眼,被生活压弯的腰板,被愁苦拧紧的眉头,被风霜染白的头发,被悲伤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千疮百孔的心灵。
我长大了,她老了;我长得粗壮,她变得瘦小;我好不容易向她投入深情的一瞥,她却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流泪。
我一天天成熟,她一天天枯萎;我一年年带着愁苦的心奔向没有方向的未来,她一年年为我的心病而泪流满面、嚎啕痛哭。
(三)母亲的希望
如今,我站在中年的端口,遥遥地看着我那年迈的老母亲,感觉是那样熟悉而陌生,那样可怜又可悲。她仍然为我缝制衣服,只是动作不再利索;她仍不时回头深情看着我,只是眼里有一种我读不懂的沧桑;她仍不时朝我微笑,只是眼里盈满泪光与忧郁。
如今,她的白发一根根掉落,她的皱纹爬满额头,她依然眉头紧锁,她的眼深深地凹陷,充满着迷茫,一眼便可看穿她脆弱不堪的心灵,看不穿的是她积累了悲愁万年的心湖。
如今,她的背,佝偻着,像一座小小的山峰,杵在那里,随着身体笨重地移动着。她的笑声,由清澈、甜美、爽朗变得残败不堪,我才明白,她的笑容,如冬日里的落日下的残荷,再也回不到从前的美丽与芬芳。
如今,她除了残破的躯体,剩下的就是眼里的慈祥与希望。而我,似乎明白了,我是她所有的希望,而我,正以迎接的姿势,努力成为一支夏日里坚挺的荷。
端午
文/兰心
又是一年端午节,父母不再像往常那样张罗着包粽子了,估计是年岁大了,手脚不利索了,精力也不行了。本来打算第二天回家给父母亲送些粽子的,中午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说姐姐已经捷足先登把粽子送回了家,叫我千万不要再买粽子了,怕吃不了坏掉,让我和孩子回去就好,弟弟也特意从深圳打电话回来关心父母亲端午节的安排,怕年迈的父母过节的时候没有人陪。
很久没有去看望父母了,因为一些琐事,但这也绝对不能成为忽略他们的理由和借口,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自责的,刚一进门,小花儿就撒欢的围着我们蹦来跳去,小花儿是我们家的小狗,今年三岁了,已经是一群小狗崽的妈妈了,儿子是小花儿最喜欢的对象了,激动的状态真的是难以形容,父母亲正在和邻里们一起打牌消遣,父亲难得能够清闲,因为到了做晚饭的时候一般都是父亲在干活,母亲在聊天,难得我回来,父亲就安排我做晚饭,虽然我并没有买多少东西会回来,但是父母还是唠叨说东西太多了,他们是无论如何吃不了的,父母真的是老了,上次给他们染过的头发又开始白了。院子里的蔬菜水果倒是被父母打理的充满了生机,我最喜欢的提子今年如愿的结果了,红果树似乎是累了,往年硕果累累今年挂的果儿少得可怜,妈妈说走的时候一定要给我拔一些小葱,因为今年的小葱长势真的喜人,第一拨丝瓜也被妈妈毅然的从秧子上摘下来,尽管它们还没有长的很成熟,每次离开家的时候拿走的总比送来的多很多。
姐姐买的粽子很香甜,为父母姐姐总是会很费心思,晚上我陪父母住了一夜,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家的感觉,这个从小魂牵梦萦的地方。
夜里睡得很踏实,很久没有睡过这么安稳的觉了,似乎都没有梦。第二天父亲很早就起来做好了早饭,每次父母总会把家里的好吃的留到我们回来吃,吃饭的时候接到了哥哥的电话,哥哥也是在端午节当天赶着回来陪父母的,父亲说哥哥最近回来的比较多了,也许是年纪大了些,生活条件更好了些,所以腾出了更多的时间来看看父母亲。本来早饭是没有给哥哥准备的,但是父母亲非要省下自己的早饭留给哥哥,还不停的督促我和孩子吃饱。临行前,母亲正在和邻居的嫂子自豪的炫耀孩子们回来的情景,一向很强势的母亲变得越来越容易满足,依依不舍得告别的父母和我挚爱的家,路上遇见了哥哥,非要塞几个粽子给我,惹得我只想流泪,家人就是这么好。
每个家庭都会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里有很多平淡感人的事情吧,虽然没有像我这般赘述,但是一定都是暖心的。
端午亲情 粽子飘香
今年的端午节前一天,我们全家三口到老家,和姐姐及妹妹一家欢乐的度过。和每次的相聚一样,我们姐妹兄弟聚在一起时,总是回忆小时候在一起的欢乐时光,难忘的亲情,回忆着我们共同的父母,想起童年那些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时光的岁月似水流过,转眼间,我们的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周年,而母亲也离开我们五年了。自父母过世后,你姐弟各自忙于工作,难得聚在一起,每当聚在一起时,彼此叫着小时候的绰号,回忆小时候的故事。记得每年的端午节,家里都是一番热闹,父亲早早的泡米,泡粽子叶,包好粽子蒸在锅里,满屋子都香味飘飘,而且,我家和别人家不一样,不仅有粽子,还有粘米做的切糕,这切糕的制作挺讲究,做不好外边熟了,里边还是生米,而父亲做的切糕,里外嫩香,吃上去可口味浓。记得和父母兄弟姐妹度过的日子,粽子飘香一年又一年的端午节,香甜着我们童年端午节的记忆。如今,多年来,每每端午节,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粽子,不知怎的,眼前总会浮现当年在家里吃粽子吃切糕的情景,父亲母亲慈祥的面容,是那么的可爱可亲,我的嘴边永远地飘起了粽子清香的味道。仿佛那些香气怡人的粽子和切糕,仍在我齿间流动着香甜的滋味。
那时候的逢年过节,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父亲和母亲是那样热爱生活,精心的哺育培养我们姐弟,对生活充满了乐观,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我们,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随着生活步伐的加快,父母衰老,先后故去,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味道,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家,另一种日子虽说比几十年前富裕,却感到苍白,没有了那种纯情,真情,团圆和温馨,平安和快乐。
今年年初,妹妹打电话,说犯了心脏病,医生说需要做心脏的支架,我当即让妻子打电话,让妹妹来市里最好的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看一下是否需要下支架,妹妹还不到50岁,下了支架就永远不能取下来。姐姐陪着妹妹到市里,我找到医院的朋友,为妹妹做了心脏的全面检查,医生说不用下支架,心脏有些小问题,吃些药会调理好的。我是始终不相信妹妹会病的那么重。当妹做完检查回家时,她像换了一个人,除去了心里的“病”。
端午前一天,我们相聚在一起时,大家都异常的高兴,一起逗外孙,一起喝着美酒饮料,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共同回忆着养育我们的父母,共同享受着节日的欢愉和快乐!那些纯真的感情,善良朴实的父母,从小就感染了我们,一直温暖着我们,伴随着我们,让我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让我学会用真情去温暖世界,温暖亲人。
我想,这是我人生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母亲的粽子
文/杨建全
母亲已经离开我们近三十年了,少了母亲的佳节总让人有很多的失落,特别是每年的端午节,我总会想起母亲包的粽子,那味道至今不能忘怀。
在端午节来临的头天早上,母亲会在阁楼的柜子里,拿出长长的、发黄、略黑的粽叶,将它泡在大木盆里,而后拿刷子细细地刷洗干净,晾晒在竹席上,再去拨净新大蒜的外皮,一个个红红白白、干干净净的蒜头,像一张张笑脸般地躺在面盆里。到晚上天擦黑,母亲会舀出等量的糯米挑出里面颜色不洁的颗粒和未脱离干净的谷粒,然后在锅里倒进水将糯米放进去开始煮。晚上她基本不休息,隔一段时间会爬起来在锅底添柴火或者往锅里加水。第二天早上这些糯米会变成糊状的、相互拥抱着的饭团,母亲再用手将它们一粒粒的分开,然后裹进粽叶里,架起大笼将成型的粽子放进去大火开始蒸。
这个时候太阳从东方刚刚爬起,母亲会轻轻地摇醒沉睡中的我们,分头去田间、地头找夏枯草、牛打仗、艾叶及菖蒲,这些东西必须在露水未干的时候采回家,那样的新鲜集聚了天地的灵华才会成为整个夏日我们的夏凉茶(夏枯草、牛打仗是可以熬煮后防暑降温的饮品,而艾叶、菖蒲熬水后是用来治疗身上皮肤病的最好药材)。我们将这些东西采回去,在门框上架好,粽子的香味从厨房飘进我们的鼻子里。母亲会将煮好的老鸡蛋、大蒜头端上来,让我们先解解馋。当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完,粽子也及时会出现在饭桌上。母亲一篮篮端上来,我们一篮篮吃下去,她看着我们囫囵的吃相,脸上总是乐开了花。
粽子会在那天中午让我们一个不剩地塞进肚子,第二天起床那种入口即化的余香还充满唇齿。母亲做的粽子和别人家是不一样的,别人家做粽子会将糯米泡在冷水里浸泡一夜,第二天再上笼蒸,但她却要将糯米煮上一昼夜,待一颗颗米粒完全煮烂,用手捏米心没有一点硬硬的感觉才会去包、煮、蒸。在近20个小时的慢火、文火、大火的翻煮后才会将糯米的香味完全挥发出来。我屡次问母亲,为什么我们不学别人家的那种做法?妈妈笑着说,傻孩子,有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做人做事功夫到家,自然会与众不同。我一直不明白,待我走上工作岗位,经历了青葱岁月的磨砺,在人、事上撞得遍体鳞伤,我才明白母亲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人生实际不就像母亲做粽子吗?火候到家,功夫到家,用心到家,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浴兰时节
文/子薇
太阳洒下明晃晃的光辉,热烈里藏着霸气,到了中午,把坐在树荫下的人们都逼出一身细汗来。布谷鸟的歌声清晰动听,有着抒情的明媚婉转,还有着贴近土地的朴实纯真,它们在替庄户人家着急呢。我听上去,那歌声的内容简约却不简单,“收谷,布谷,一样不能耽误。”紧收麦子慢收秋,所有的传统节日里,端午时节当是乡村里最繁忙的当口。地里等着人们收割的一望无际的黄澄澄的麦子,把脖颈早都盼望得酸胀弯曲,直到再也撑持不住,齐扎扎地低下头去。日子是金色的,沉甸甸金灿灿的麦子,清风拂过,麦浪翻腾,那般富于力度的华美和艳丽,可以与梵高笔下的向日葵相媲美。
端午时节,汇入欧阳修的笔下,又是另一番景象,“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夏走到端午这儿,很有了些浓墨重彩的意思——从叶到花,从谷到果,都带着沉甸甸的质感。生如夏花之绚烂,但偏偏的,屈原在这一天走向了汩罗江,走向了苍茫,走向了永远。
熟透的桑葚仿佛一只只袖珍玉米,所不同的是,那种浓郁的紫,泛着靛蓝色的光芒,不用去尝,甜味便已经爬上了味蕾,一路攀援上去,把人带进蜜一般的境地里。荔枝的外壳,呈现出桑葚青春期的酡红色,娇艳欲滴,牵引着我们的双手,一粒粒地拈起,剥开,莹润如玉的果肉丢进嘴里,吐核,再也停不下手。
睡莲已经显露芳容,琵琶半遮面,欲绽还休,它们于一柄柄碧色伞丛中探出身姿,亭亭玉立。我们家楼下的院子里,泼天泼地的石榴花,红艳艳的,那般浓烈的色泽,合当挤出汁液来,染指甲,涂粉唇。合欢花仿佛商量好了的,齐齐跳荡于银湖畔的枝头上,把一树树的精气神都提了起来,扶摇而上,直抵苍穹。木槿花多是粉红色,一朵一朵地夹杂于绿叶间,花瓣层层叠叠。紫薇的调子搭得很高,花朵们簇拥在一起,气宇轩昂地立于梢头,简直要独揽一季风光。滨江公园处,栀子花一路开过去,香芬缭绕,而曾经,临近端午时节,每一天,总有一朵栀子花盛开于母亲的鬓边。
五月五,麦子黄,包好粽子过端阳。青青的苇叶,散发着初初长成的少女的体香,让人闻着生出莫名的喜悦。那是母亲去离家有着些许路的水边采摘回来的,洗净后放进锅里煮,历练锤炼的苇叶青涩气尚在,但韧劲已经被镶嵌进了骨子里。我在武汉上学的第一个端午节后,哥哥给我的信里说,“下晚,母亲在昏暗的氛围里裹着粽子,背越发地佝偻……”读至此,我的眼睛便红了。我似是看见母亲站在离家不远处的路口,如同一株苍老的树,一双浑浊的眼睛里,盛满了期待……
包好如山的粽子,母亲是半夜便要起床煮的,端午那天的早晨,我们被浓郁的粽香醺醒,起床后,看见煮好的粽子盛放于大号的笸箩里,旁边还有与粽子一同煮好的鸡蛋、咸鸭蛋,稀饭兀自在锅里沸腾着。母亲从田畈里摘回几株带着露水的艾蒿,插在门楣上,扫把那么高,黛色,浓浓的植物草香,飞扬跋扈地钻进鼻子里。傍晚,我们一家人由母亲叮嘱着拿艾蒿浸泡过的青绿色的水洗澡,这大约便是“正是浴兰时节动”的由来吧。此兰非彼兰,它是指各色田间山头的药草呢。
而今,超市里琳琅满目、包装花哨的各色馅儿的粽子,端午节买回,不过应应景,那种鲜香的诱惑,早已逃遁得无影无踪。它们,只是一味食品,里面缺少了什么,仿佛是乡愁,又仿佛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粽香情
文/孔邑
看母亲包粽子,是件很享受的乐事,绝不比吃粽子逊色。只见母亲用灵巧的双手从盆里捞起两片粽叶,夹于左手中指和食指间,在右手的帮衬下,凌空轻轻一旋,粽子的外壳霎时便成型了。细心专注地装进由糯米、红豆、腊肉等馅心,用另一片粽叶将开口处封严,母亲便利索地拽来事先备好的麻线,一端用牙咬住,一头用手抓着在粽子上来回绕几圈,扎实捆牢,打个活结,一只有菱有角硬梆梆的小脚粽子顷刻就诞生了。
“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情相似。”又到端午节了,想起记忆中那些艾叶飘香的日子,内心就充满了温馨,尽管时光流逝,沧桑变迁。但我心中依旧重复着那些难忘的故事,在恬静中细细品味人生的甘苦。
家乡的端午节,不止吃粽子、戴香包,还要喝雄黄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但只能大人喝,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说这样能驱邪解毒。大人们常说《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黄酒才现了原身,东邪西毒都是害怕雄黄酒的。小伙伴们总是以脸上散发的浓烈的药酒味来互相嬉闹、玩耍。
小时候家里姊妹多,家境也不宽裕,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当养护工的父亲每月寄回的微薄工资和母亲闲时织滑帘赚取的工钱补贴家用。平时只有粗茶淡饭果腹度日,波澜不惊的日子平静恬淡得就象一湖秋水。不过一年中,总会有两个日子令我激动与亢奋,那便是春节和端午。芬芳的季节很容易令人产生遐想。进入农历的四月后,便满怀着憧憬在期盼那激动的时刻。只记得每当麦田飘香、挥镰收割时,吃粽子的梦想就可以实现了,那个时候,田里的农活是很忙的,正是麦浪翻滚、麦香弥散的季节,大田里收割的小麦序幕已经拉开,生产队是没有放假一说的,于是,每到端午的前两天晚上,母亲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食材。
看母亲包粽子,是件很享受的乐事,绝不比吃粽子逊色。只见母亲用灵巧的双手从盆里捞起两片粽叶,夹于左手中指和食指间,在右手的帮衬下,凌空轻轻一旋,粽子的外壳霎时便成型了。细心专注地装进由糯米、红豆、腊肉等馅心,用另一片粽叶将开口处封严,母亲便利索地拽来事先备好的麻线,一端用牙咬住,一头用手抓着在粽子上来回绕几圈,扎实捆牢,打个活结,一只有菱有角硬梆梆的小脚粽子顷刻就诞生了。母亲边包着粽子边说,包粽子和捆粽子都是技术活,包得太松粽子不密实不成型,包捆得太紧,粽子煮不熟……
家里人多,消耗量大,母亲每回总要包上二三十斤糯米,通常在吃罢晚饭便动手了,一直包到半夜坐着累得腿麻背疼直不起腰,可母亲总是笑呵呵地操劳,从未听到过半句怨言。母亲说:“包粽子是为了过节,也是一种念想!”也许,母亲把对远在高原当养护工父亲的思念也紧紧地包裹在那粽子里吧!
第二天一大早,当粽叶清馨的香味,浓浓的米香瞬间就弥漫了全屋,刚出锅的粽子水渍渍、鲜绿鲜绿的,剥去它绿色的粽衣,露出嫩白嫩白的米粒,发出淡淡的幽香,闻着扑鼻而来的香气,咬一口,那纯厚的粽香,过节的滋味即刻从舌尖弥漫到全身,那凝聚着浓浓的母爱,散发着淳朴的芬芳,铭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尝过鲜后,母亲总会让我和姐姐给左邻右舍送粽子,当时我极不情愿, 因为在资源奇缺、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品尝到粽子绝对是令人羡慕的奢侈事情。而只念过两年书的母亲,不善言辞,却用这种平淡而又朴实地做法,表达她对人的友善。甚至在多年以后,我远离家乡,到高原当了一名养护工,每到端午时,母亲都会多包一些粽子,千里迢迢地捎带给我,并嘱咐我要给单位远离家乡的同事尝个鲜。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还”,而如今,粽子飘香的五月已成为甜蜜的记忆。也许,在母亲的心里,包粽子是庄重的习俗,是一种怀念,是对他人的友善;在我的心中,包粽子却是母亲操劳的身影,是浓浓的亲情,是如今萦绕心头的对母亲的思念。虽然我再也吃不上母亲包的粽子,但是那绵厚的情思, 时刻陪伴着我、温暖着我,历久犹存,挥之不去,永远牢记于内心深处。
那个遥远的端午
文/吴尚
端午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打开电视,观看了中央电视台4套节目《文明之旅》栏目——“五月五话端午”的访谈节目。当主持人问到受访者一生中对过端午节的时候,哪一次印象最深刻时,她的问话把我拽进了对旧时的回忆之中。
那是四十年前的一个端午节。那次端午节可不同,听说县政府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准备在青通河举办一次龙舟比赛,到时候的场面一定非常热闹,我也有观看龙舟比赛强烈的欲望。
那天我早早地起床,试探地问母亲:“妈妈,我想看划龙船去?”母亲一边做着家务一边平和地问道:“跟谁一起去?”我蛮有信心地回答:“与克平和国华一同去。”母亲知道克平和国华他俩常常与我一起粘知鸟,淘鸟窝,钓青蛙,也不做什么坏事,不是个坏孩子。于是就说:“路上小心,站在远地方看,不要往人堆里挤,吃完粽子再走。”听到母亲的许可式的告诫时,我的心一下轻松许多了,缩紧的眉头一下舒展开来了。
端午节吃粽子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因为每年端午节裹粽子是母亲必做的一件事。我很快地剥开一个粽子,用一只筷子插入粽子大头,蘸上母亲早已准备在碟子里的红糖,吃将起来。粽子还没有吃完,就听到门外国华和克平的喊声。听到他们喊声,我手里拿着粽子,嘴里嚼着粽子,飞快地从屋子里跑到门口。对他俩说:“去的,去的,你俩等等我。”我将最后一点粽子包在嘴里,将筷子递给母亲:“妈妈我去看划龙船了。”生怕妈妈改变主意,飞快地跑了出去。家门口传来母亲的喊声:“你们路上小心一点。” 我们仨已经冲下山岗了。跑下山岗,我们并没有向高阳桥方向奔去,而是一边走一边分享着克平手里拿着的一串蒸熟了的蚕豆。
太阳才一竿多高,远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地在晨雾中显露出来,由灰蒙蒙逐渐变成了墨绿色。路边菜园墙边的栀子花有的还是苞菓,有的从碧绿的尖尖的树叶丛中伸出,向路人绽放。在微风吹拂下,送来阵阵清香。
我自认为到高阳桥还很早。可是,等我们到了高阳桥时,插着“红、黄、绿”等各色彩旗的高阳桥和河岸两边已挤满了人群。男人们穿着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蓝和黑色的平布单卦,还有几个穿着灰色卡机中山装,也许是机关干部之类的人物。女人们可不一样了,虽然大多穿的也是布衣,但他们穿的花色品种相对较多一些,有的是蓝底百花,有的是蓝底小红花,有的是白底淡蓝花。那时人的思想相对保守些,没有人会穿上大红大紫的衣服,姑娘也很少有穿裙子的。
我挤进人群发现河水比以前深了许多,一眼看不到河底,河水绿荫荫的。以前河水清清的浅浅的,河面窄窄的,河床黄灿灿的沙子大多都裸露在外面,河岸两边的居民为了省事,常常从河道中间穿梭自如。我站在河岸边并没有看到河里有龙船,心里有一种突兀的感觉。一打听,才知道龙船在上游的南门桥附近。起点设在南门桥附近是因为上游的河道交宽,便于几条龙船同时出发。从南门桥到高阳桥中间,有一个八字型拐弯挡住了两头的视线,所以我们是看不到龙船的。我们仨在河坎上找好了“座位”坐下,迎接着龙船的到来。
太阳渐渐地升高了,天空上的云朵在不停地游荡着,天气随着太阳的升高越来越热了,河岸两边的人群也越聚越多了,汗珠在人们的额头渐渐地密布起来,汗水渐渐地湿透人们的背脊。交谈声、叫卖声、嬉笑声此起彼伏。
此时,从南门桥方向传来“咚咚咚,咚咚咚……” 的锣鼓声,河岸两边的人群一下骚动起来,我也随着人群站了起来,朝着上游望去。望了好一会儿,只听见锣鼓声,却不见龙船的到来。我们的心随着锣鼓声的停止而歇了下来。坐下来,听大人们说,“他们是在练习。”就这样,锣鼓声响过几次,我们的心就被骚动过几次,而在此期间,有人故意大声叫喊着“来了”,当然他也招来别人的嘲讽。
正当我们在渴望地等待时,只听从南门桥方向传来一声枪响,这是发令枪的响声。紧接着“咚咚咚,咚咚咚……”的锣鼓声和“加油”的呐喊声从远去传来,声音越来越响。不一会儿,一条龙船转过了拐弯,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紧跟其后。那锣鼓点子越来越急促,两岸的人群一边呐喊着一边向终点这边涌来。
随着龙船的靠近,我才渐渐地看清了龙船的的模样。县城的龙船与电影和书本的龙船不一样,它只是用一般的渔船改装的。船的两头扎饰着龙头和龙尾。龙头和龙尾均用木雕成,涂了颜色,龙船两边也同样彩绘着各种颜色,龙头两边还插着五颜六色的三角旗子。每条龙船的颜色都不一样,水手的着装与龙船的颜色一致。每个龙头背后站一个头扎围巾的人,有节奏地用劲地敲打着鼓面。船上的水手根据鼓点拼命地划着,步调一致。
龙船在水手们的奋力划动下,你追我赶快速地向终点驶来,静静的河水开始涌动起来。河水在龙船的快速的划动下,掀起两条波浪向两边分开,大浪随着龙船陆续地扑打着两岸,溅起白色的浪花。锣鼓声,水手们的号子声,河岸上的呐喊震天撼地如同大潮一样,使人们心潮澎拜。两边河坎的人开始站起来了,为之欢呼雀跃。
当第一条龙船穿过终点线时,从桥中间展开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字样。顿时,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呐喊声响彻云霄,回荡在整个县城的上空。
那时, 母亲说“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后来逐渐对屈原才有所了解。诚然,历史的记忆,积淀成民族文化。人们用一种竞技的方式来纪念具有民族英雄色彩的人物,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不断传承下去,给百姓增添了节日的乐趣,也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
黄米粽
文/崔向珍
仲夏时节,金色麦浪包围了村庄,苇塘里的芦苇和蒲草长得比大人都高出了许多。一阵风吹来,麦浪起伏,芦苇飘摇,蒲草飘香。
母亲把黄米泡在黑瓦盆里,把褐红的小枣也泡在黑瓦盆里。黄米是自家地里种的,小枣是自家树上结的。米和枣都是用来做粽子的,小时候的日子穷,在北方大米特别稀罕,更别说糯米了,其实有黄米粽子可以吃已经非常幸福了。
有了米和小枣,就差苇叶和茅草了,母亲把采苇叶和剪茅草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带上磨得锃亮的剪刀和镰刀,去东边的苇塘里剪苇叶、割茅草、采香蒲。我们把剪下来的苇叶放到花布书包里,整齐地排好,带回家。苇塘边有细长柔韧的茅草和清香袭人的蒲草,我们用镰刀分别割上两捆,背回家。母亲把苇叶和茅草仔细地清洗干净,放在大铁锅里煮过,苇叶由碧绿变成了墨绿,茅草由淡绿变成了深绿,散发着好闻的青草香味。
母亲坐在院子里的那棵老树下面,在斑驳的树阴里不紧不慢地包着粽子。四五个苇叶层叠,金黄的小米衬着墨绿的苇叶,在母亲的手中变成了三角形的粽子。每个粽子都用茅草系得结结实实的,整齐地码在大铁锅里。煮粽子是很费时间的,火候不能太大,袅袅的烟气裹着诗意的糯香满院子飘飞。在亲切诱人的味道里,我们兄妹四人兴奋得如同过大年一样,满院子疯跑。
我们馋诞欲滴地围着灶台,焦急地等待着滚烫的粽子出锅。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停止往灶里填草,再眼巴巴地看着锅盖上方的热气飘散,粽子终于可以吃了。
母亲把粽子放到白色的粗瓷大碗里,米香和草香交织在一起。绿色的苇叶一层层剥开,金黄中嵌着枣红的粽子出现在我们眼前。做教师的父亲在满屋飘散的粽香里给我们讲屈原,讲《离骚》,讲江南水乡的汨罗江,讲那些奋进的龙舟和密集的鼓点,讲那些永远流传的故事。
炸肉圆
文/朱桂芳
终于会炸肉圆了。
以前,肉圆都是母亲炸好了带给我们姐弟四家吃。母亲知道我们上班忙,来不及烧多少菜,总是炸很多很多的肉圆捎来。尤其是冬天,菜汤下肉圆,方便又实惠,成了我家饭桌上的主打菜。
娘家老屋拆迁后,母亲搬进安置的套房。没了大锅大灶的她,手脚被捆住,再也不能自由煮粽子、做面饼、炸肉圆、烀包子。母亲不甘心,逢年过节前便带上柴草去叔伯二舅家搭伙。叔伯二舅家,住在双岗河边,三间两厨的砖瓦房,大锅大灶,宽敞得很。
叔伯二舅的一双儿女在上海成家立业了。平素,就他和二舅母俩人在家过日子。二舅母,敦实厚道,明理善良。自从我娘家拆迁后,大凡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到来之前,必会邀我母亲去她家裹粽子、做米饼、炸肉圆。我母亲则会在三轮车上装上豆秸秆、菜籽秆、枯树枝以及裹粽子的粽叶、糯米,做米饼的面粉,炸肉圆的肉蛋,烀包子的食料,高高兴兴地去了叔伯二舅家。
姑嫂二人,说说笑笑,一个站锅,一个烧火。不久,在缭缭绕绕的雾气中,甜蜜蜜的粽子、白胖胖的米面饼、香喷喷的肉圆、圆溜溜的包子出锅了。一旁打下手的叔伯二舅,忙着将出锅的美食装进竹篮,还一边夸赞母亲的好手艺,一边要母亲甭见外,只要想给外甥外甥女们做吃的,尽管来他家就是了。
可好景未必能长。年初,叔伯二舅家也拆迁了,母亲再无施展才华的场所。端午节,母亲为没能给我们送上粽子而不安。我们劝说,粽子都得用糯米裹,糯米太黏,吃多了不好;中秋节,母亲为没能给我们带来米面饼而遗憾。我们劝说,现在熟食店有米面饼卖的,想吃多少买多少。时下,眼看到了冬季,母亲又为我们没有肉圆下锅开始操心。
母亲说,炸肉圆,说难也不难。休息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炸一些贮在冰箱里,想吃就拿,多方便呀。在母亲的多次鼓励下,我决定自己学炸肉圆。母亲听了,很是高兴。
于是,周日,我煮了糯米饭、买了肉泥、剁了葱花和姜末,备足鸡蛋和色拉油,煞有其事地准备炸肉圆。
先电话咨询母亲操作流程,再手机百度了注意事项。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搓、炸、翻、夹,一篮黄灿灿的肉圆炸成了。
吃鱼没有取鱼乐。抽出若干方便袋,20个一袋装好,母亲、婆婆、姐家、弟家各一袋,不多不少,剩下的一袋自家留着。接下来,便是一家一家地派送。出差归来的先生见此,笑曰,就20个肉圆,还得家家跑一趟乎?我答,快乐来自分享,我送的不仅仅是肉圆,是心意,是亲情,是满足,更是快乐。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