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月亮的文章

2023/01/08好文章

关于月亮的文章(精选20篇)

我在月亮之上看风景

文/爱姬阿伦特

星星点缀的苍穹,是想象宇宙浩渺最适宜的地方。远处,有一道光在星星的棉被下,在群山上流淌,于是山峦群峰胸怀宽广,是地老天荒的扩大,将群星璀璨衬托的更遥远,苍穹更浩瀚。星星眨眼,有流星雨流泻在山巅,于是一个故事在另一个故事里沉落、淹没,一段情在一另一段情中生根发芽,一份爱在一份爱里次第开花。蓝色深邃、浓密,似柔软的棉被,星星在里面沐浴清风,而那棉布是梨花树下,蜜蜂合着妈妈纺车的嗡嗡声响转出的一团团棉线。

月亮是温暖明亮的船,我坐在弯弯的月亮湾里听音乐,看风景。听流星滑过诉说天上宫阙高楼,白云悠悠微澜,神仙吟唱歌舞,看人间有情,世事轮回,爱恨情愁,人生有崖。

这样自在地敲打文字的时候,眼里氤氲着丝丝雾气。再看屏幕竟是梨花带雨。在充满希望又容易伤感的季节,在乍暖还寒的冷风里,放开裹足不前的脚步,直面扑面而来的凉风,有一条围巾在女人脖颈上飞起。那粉的、轻柔飘起的纱,在早春还显得单薄纤细,却正好映衬着人面桃花的脸颊。灰青色的棉麻阔摆长裙,在脚步间徐徐波浪前行,衣袂飘飘,幽香暗袭,宛如姑娘羞涩清澈的媚眼,观清水河畔杨柳嫩芽初上的惊喜,依依惜别旧日的情怀。在红肥黄瘦的喧闹里,一边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温馨,一边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浪漫。

一捧清泪如流星滑过天幕,在遥远的天际坠落,山高,路遥,水深,草色清香湿润。在古老的村庄,在繁茂的森林,在广阔的草原有莫扎特不多不少的音符轻轻跳荡,风淡云轻,清爽恬适,安然静谧,勃勃生机。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湿漉漉的清明,草色青青,杏花乱飞,桃花眯眼,面对生面对死,生死茫茫,酒肆清香袅袅。

在三月风筝飞满天的时候,你放眼四望是春意盎然,繁花似锦。我尽收眼底的却是春雪飘飘,冷风扑面。原来,苍穹之下是不一样的风景线。我在画中行走,你在画外踱步,我看你在画中流连,你看我在画外怅然。有那么一刻,你相信缘分,我也相信缘分,所以才在画里画外相对无言,默默相守,看人事过往,风景摇曳,群星闪亮。

不寂寞,不孤单,享受寂寞,安于孤单。湖面之上的月亮,有飞角鹿在一旁,低头闲思,嗅闻草香清露,默默无言,生有多长,死有多久。月亮静谧,荣光俏丽,喜看花开,悲悯花落,静静无声,未来有多远,回忆有多长,两不生厌,悠悠相伴。

原来温暖很简单,如果你愿意,就是一个陌生守着一个陌生,一个遥远守着一个遥远,如果你愿意,就是一个熟稔守着另一个熟稔,一个默然牵着另一个默然。

湖水宽大,湖面平静。是我的好奇,传递绳索要拉你上来?还是你的好奇,要攀上旋梯登上月亮?是我低头瞬间的一丝秀发滑落,还是你衣袂飘过,月儿在湖面碎成银光闪闪的微波,伸向悠远。

我的水月亮

文/紫云烟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仰望天上那轮圆月。那朦胧的清辉,轻柔的洒下来,那么柔软妩媚,犹如你的眼睛。

记不清,你是什么时候披着月光来到我身边的。你一袭淡紫色的长裙,立在江边,对我浅浅的笑。因何相识,因何相聚,已不重要。在我的世界里,和你在一起,才是最美丽的极致。今晚,你是我的月亮,无需誓言,也无需天荒地老。

你长长的头发,松松款款垂在肩上,笑而不语。我握住你的手,你的手,如同月光一样的清凉。你说,你喜欢月亮。因为月亮永远是给予,从不索求。

那天晚上,没有风吹来。整个世界,都陪我们静守着一份安逸。

拥有你的日子,连风的气息都是甜的。

你是涉水而去的。还是那身淡紫色的衣裙,还是月光如纱的夜晚。月光撒在水面上,点点银光,若你莹莹的泪痕。

我想紧紧握住你的手,你的手,依然清凉如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了无痕迹。而你,一个擦肩而过的笑意,就刻在我的心底。如同一枚印章,如此清晰,明了。

风起了,月亮在江水中的倒影,碎了。你依然安静无言。爱人啊,你能不能再陪我一起,欣赏天空的那枚圆月,能不能再陪我一起吟唱那支清歌?

爱人啊,你行程匆匆,一路是否还有一地银光相陪?这一江碧水,水波微澜,除了细碎的月光在水面上轻轻扩散,我为何再找不到你纤弱的身影?

我开始了悠长的思念。思念你淡紫色的影子,思念你瀑布般的长发。

又是清秋。

都说时光飞逝。其实,飞逝的只是我们,而时光,一直安在,没有改变。我无法阻止夜风的惊扰,我的水月亮啊,一直不停的摇曳,闪着莹莹的泪光。

爱人啊,没有风起的日子,你能不能听到我为你低吟浅唱,那首你最最喜欢的歌谣?

爱人啊,秋风又起,你能不能看到我清凉的泪光滴落,打碎江水中那枚圆月?携一壶清酒,把酒临江,已是酣醉。吟一首离歌,抒发情怀,已是泣不成声。

江面摇曳,我的水月亮,碎了。

风雨,能带走黑夜。露水,能润湿青草。而我的思念,何时能寻回天上的月圆?

仰望月亮

文/陆肖鸣

四十岁的光景,有身份有地位,收入稳定,一名讨人喜欢的妻子,一对端正开朗的儿女。这种安稳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普世中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人生模式。

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翁查尔斯。 斯特里克兰德,却在这个本应“不惑”的年龄被梦想击中,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家庭、婚姻、妻儿,踏上了追寻梦想之路。对于一个中年人而言,一切从零开始,自然是条噩运之路。绘画是查尔斯心中的月亮,而他一走了之的不负责任与对朋友的毫无人性,用当今最为流行的“人渣”二字来形容最为贴切。

他告诉前来劝说的我:“我就跟你说我得画。我没办法克制自己。一个人掉进水里的时候,他游得好不好并不重要,他就是得游出来,不然就等着溺水。”他对绘画的热情与狂热,让我在惊异中似乎读懂了他不顾一切追寻的理由。四十岁的他重新拾回的梦想高于一切,甚至高于他的生命,梦想就是他的爱人、他的事业、他的孩子!他人的鄙视与失望,他人的不解与误会,他在前四十年所应付与度过的人生,他生活中所有凡俗的一切,曾经井然有序却枯燥无味,瞬间已成过眼云烟!

一夜之间,他将自己从一个成功的股票经纪人,变成一个身上仅有100英镑的流浪汉!是的,那时的查尔斯仅是一个绘画的狂热爱好者,没钱,没有艺术成就的流浪汉,住在龌龊肮脏的居所里。画布与颜料是查尔斯最青睐的情人,只要可以肆意地追逐自己的月亮,每天吃什么、用什么、住在哪里,查尔斯都毫不在意!只有身无分文购买画布与颜料时,他才会为人人追求的“六便士”吃饭钱出一把力气,而一旦拥有了短期内可以应付的“六便士”,他就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重新投入到他的画作中去。

查尔斯只在乎绘画的过程,也只享受绘画的过程,每一次创作结束便将画作放在一边,再进行新的构思与创作。他从不在乎别人对他画作的评判,不屑于将自己的画作给别人欣赏,也不在乎别人对他生活的侧目,更没有想过售卖自己的画品为生!似乎他天生就是因画而生。创作,收藏,再创作,再收藏,这就是他作画的乐趣,他的整个人生方向。

“而攫住斯特里克兰德的狂热,是一种创造美的热情。它让他不得安宁,一直驱策着他四处奔波。他是永远的朝圣者,被神圣的乡愁所缠身,他体内的恶魔毫不留情。有些人追求真理的欲望无必强烈,为了达到目标不惜粉碎自己世界的根基。斯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的人,只是对他而言,美取代了真理。我对他只能寄予深深的同情。”查尔斯在塔希提岛的朋友布鲁诺船长开诚布公的这段话,客观且深刻地评价了斯特里克兰德的一生。其实斯特里克兰德的乡愁,并不是一般人心中的乡愁,他的乡愁,是一处可以让他自由栖息,自由作画,毫无牵绊地追寻月亮的原乡。为了心目中的原乡,他一直不停地寻找,从伦敦,到巴黎,从马赛,再到太平洋上的小岛屿。当他遇见塔希提岛的那一刻,竟一见如故,他终于寻到了自己的原乡,并决定定居于此。

这样一个疯狂的画家,爱情之于他是种累赘,他需要的是生活保姆,唾手可得的模特;他需要的是愿意为他,为他的创作牺牲的女人!查尔斯在仰望月亮、追逐月亮的时候,身后也有仰望他、追逐他的女人。她们被他迷恋,无怨无悔地为他付出。经年之后,不懈追求梦想的查尔斯终于追上了心中的月亮,在他拥抱月亮的时候,每一幅画作后面,都有女人的影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只不过面对时,查尔斯更加坚定地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方向! 尽管查尔斯最后在病痛中离世,甚至,在面临死亡的时间里,他一如既往,平静地以画疗病。

月亮这个皎洁无瑕的梦想,有多少人在夜空下默默地、遥遥地仰望着它?有多少人想拥它入怀?可有多少人为了它愿意放弃“六便士”的味道?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惊叹号!

母亲的月亮

深秋的月亮,已是很凉很凉的了。

到了晚上,母亲就在山坡上洗月亮。那时候我很小,母亲用很大很大的木盆,在山路拐弯处的水囤提水,水囤很深很深,母亲挑水的勾担,是比扁担短一些,两端安装着一尺长的铁链子,铁链子下边分别是勾着水桶的铁钩子,挑水的时候,勾担往肩膀上一放,两只手一前一后扶着铁链子,母亲说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勾担在肩膀上摇摆晃动。每当母亲走来走去挑水,就象白天山间飞来飞去的蝴蝶,那样子极为好看。母亲在水囤里取水也是很棒的,勾担勾起水桶,在2米多深的水囤里轻轻一晃,水桶的口就朝向了水面,母亲的勾担随着水桶自然落进水里后,然后向上一提,三两下就把水拔出了水囤。这个取水的技术一直到我初中毕业也没有掌握好,白天时不时地把水桶掉进水囤,让母亲费很长的时间才把水桶捞出来。

母亲把红薯放进很大的木盆,把堆成山的红薯一块块洗的干干干净净,我就在那里玩木盆里的水,去拍那水中的月亮。我没有捞出水中的月亮,可母亲在月光下已经洗净了很多很多的红薯。水中的月亮是那么的圆,无论我怎么去拍碎她,她马上就变圆了;水中的月亮又是那么多,母亲怎么洗也洗不完。

家乡的月亮是母亲刨出来的。母亲的刨子是一米长的木板,有红薯大小的宽度,木板中间有一个方型的窗口,窗口上安装有锋利的刀片,洗干净的红薯在上边上下滑动着,红薯就被刨成了十分均匀的片片。月光下,母亲手中的红薯一块块消逝着,刨子下边一片片的红薯片就堆成了小山。每当我望着母亲刨出的红薯片,心里就会有一种感觉,她刨子下边一个个圆圆的红薯片,多象天上的圆月亮啊。母亲刨红薯的手很快,当我提着篮子来到母亲身边的时候,上一篮子的红薯已被母亲刨完了。母亲在一个地方刨了一会儿,就会换个地方,一直把很多的红薯刨完,她才会停手。

当我长大的时候,也来刨红薯,我的手就没有母亲利落了,虽然我戴着手套,也经常把手指刨出一个个血口子,让母亲心疼的流下眼泪,嘴里数叨着再找出手帕帮我包扎伤口。母亲说,红薯片晒干以后,就可以去磨面,可以给我蒸红薯窝窝头,给我做红薯面条了。

母亲是在山坡上种月亮。当她把红薯全部刨成片片之后,母亲就开始去把一堆堆的薯片摆放在山坡上的草地上。她虽然搬的有板凳,但是很少去坐,只见母亲一只手托着薯片,另一只手飞快的向地上摆着,不一会儿就是一大片。象雪一样白的薯片,一片挨着一片,整整齐齐的在母亲的手里逐渐产生、扩大,在绿草地上蔓延、伸展。夜已经很深了,原本黑黝黝的草地,在母亲的手里渐渐发白,变亮。

母亲一边在山坡上摆月亮,一边给我讲天狗吃月、嫦娥,玉兔,蟠桃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我现在还能很完整的把母亲的这些故事重复下来,甚至她在哪个地方停顿,还有那些叹息声,我都能一一的模仿。山坡上的月亮滚落了,山坡上的月亮瞌睡了,母亲却仍在忙碌着,有时候一直干到天亮,天上的月亮有时候只露出半个脸庞,而母亲种植的月亮却是那么的明亮、圆润。

我总想飞快的赶上母亲,就一股脑把成堆的薯片胡乱摊开在草地上,乱七八糟的不仅占用了很多草地,还有不少的薯片都摞着粘连在一起。母亲不仅要重新摆一遍,还气的一直在数叨我,什么摞着要发霉啊,还有那么多的薯片怎么摆放啊等等。母亲说:薯片要两、三天翻一次,这样才干的快一些;薯片最怕下雨了。我不知道有多少次和母亲一起,在风雨来临之时,去把满山坡的薯片收拾进袋子,等待天气放晴的时候再重新去摆好。白天我去望山坡上的薯片,如绿毯上开满白色花朵的绸缎;无论再黑的夜晚,我转过山尖,就能感觉到那片银白色的光芒扑面而来,犹如进入皎洁而又充满温暖的世界。

今晚又是中秋节,圆圆的月亮已升起来了,那月亮皎洁的让我心碎,更让我心冷,天上的月亮啊!你可是我的母亲洗出来、刨出来、种植出来的么?

中秋话月

文/黄久如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不用养老院抢什么秋膘,老人们已经陆续在增添衣物了。初秋,是苦夏的人们心之所盼,而人们更为津津乐道的还是仲秋,因为这个时节秋高气爽、清凉舒适,而且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就在此时。每到这个时候,文人墨客便围绕中秋之月大舒其才,在下虽然年迈笔秃,也愿意掺杂着自己一些粗浅的理解与感触凑个热闹。今年,我从立秋就开始动笔,把古人咏月的情怀稍做梳理,慢慢说它一说。

旧历把春节、端午、中秋定为三大节日,中秋有祭月的习俗。小时候我家没有那个条件,自然就吃不着月饼、石榴之类用于祭祀的果品,只有在姥爷膝前听故事的份儿:在很久很久以前,有穷国的首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了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此药后,身不由己地飘入月中,月宫内只有桂树和玉兔,她感到非常寂寞。不久后吴刚来了,他在学仙时犯了错,被罚到月宫砍伐那株高五百丈的桂树,可树太高,随砍随合,他只好一直砍下去,永无终止。“你看那月亮中的影子,不就是吴刚、桂树和玉兔吗?”姥爷边讲故事边煞有介事地指点着。姥爷讲的虽然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但这传说却是古往今来众多诗词名家的创作源泉。

毛泽东是古诗词行家,他运用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撰写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作品。他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为悼念杨开慧、柳直荀写下“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他写嫦娥为悼念革命烈士,舒展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硬是把神话传说中的吴刚、嫦娥写活了,真是神来之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空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著名的咏月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中秋月下欢饮大醉后怀念弟弟苏辙时所作。全篇感情饱满,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擅长描摹自然景物、文风清新活泼的杨万里也不甘落后,他在《好事近·月未到诚斋》一词的下阙中,采用白描的手法,粗线条地勾勒出八月十三之月色,令人一目了然。上阙虽然开门写“月”,直接点题,却不见月:“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人感受到诚斋竹月之清朗,川谷月色之绮丽。词人走出书斋,追踪清风明月,一幅素雅的“赏月图”如在眼前。这才是八月十三的月色啊,民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说,更给十五、十六的月夜美景留下无限的期待和想象空间。

唐代诗人刘禹锡是我非常喜爱的文学家。他在中秋赏月时吟出“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的佳句。诗中引用的“合浦还珠”的历史典故似乎有诗人自己的影子。合浦是汉朝的一个郡,以盛产珍珠闻名。由于贪官滥捕滥采,珍珠产量越来越低。孟尝任太守后革除弊端,合浦的珍珠重新焕发光彩。诗人别出心裁地想象,若清官孟尝在世,水中定会孕育出月亮般硕大皎洁的珍珠来。这样的比喻极富想象力,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宋人姚孝宁在《念奴娇》中引用了嫦娥奔月的典故:“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他把月亮的升起比做嫦娥驾着冰轮碾过天幕,独到的表现手法令人折服。

爱在童谣里

文/刘子扬

三岁左右,就用含混不清的口齿唱着儿歌:鸭儿哩哩,走路拐拐,没得妈妈,晓得回来。心里明白,要像小鸭子一样别什么都依赖妈妈,学会独立做自己能做的事。后来,在搜集民间歌谣的时候,发现流传的童谣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版本,就像这“鸭儿回家歌”也有“鸭儿哩哩,走路拐拐,没得妈妈,各人晓得回来。”和“鸭儿哩哩,走路拐呀拐,不要妈妈,各人晓得回来。”等不同的唱法。一般都有自己的的方言词语。

稍大一点,早晨起床或傍晚时分,独自坐在当屋或者坝子里,摇头晃脑地唱着: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嫂嫂起来打鞋(hai)底,婆婆起来蒸糯米,放牛娃儿闻到香,打起锣鼓接嬢嬢,嬢嬢走得摸,跶到牛屎坡,嬢嬢走得忙,跶到牛屎塘,嬢嬢嬢嬢你莫哭,转个弯弯就到屋,白米干饭老腊肉(ru),把你嬢嬢胀得哭。唱这首童谣的时候,只觉得家人们是多么的勤劳,小孩子是多么的快乐和逍遥。到后来还明白那时生活艰苦,有好吃的都要同亲友分享,那糯米、那白米干饭和老腊肉是稀缺的美食,不可以独享的。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群孩童高声唱着: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桥脚(jio)歇,桥脚有根红颈蛇,把我耳朵咬成两半截,边走边流血,回去(ke)妈也诀(“骂人”的意思),爹也诀,诀起我心里过不得。

这童谣真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那时的我们还真不知道,只觉得唱起很顺口,很好玩。其实现在才悟出它包含着浓厚的亲情之爱。你看:给姐姐打剪刀送去,我受伤了,爹妈心痛了,骂人了,这骂一定是爱!

有时天黑回家,望着天上的月亮,不自觉的就唱起: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背笆篓。接着又唱:月亮光光,姊妹香香(姊妹耍得好),香香辣辣,买枇杷,枇杷苦,买嘟嘟(很好玩的东西),嘟嘟烂,买鸭蛋,鸭蛋壳,买菱角(go),菱角尖,买上天,天又高,买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蓝,买只船,船又漏,把资本主义弄来斗。

啊,想起儿时的时光,真是无忧无虑,这些童谣烙印了时代的痕迹,也反映出那时人们的简单与朴实。

每当周末或暑假,一大群背着背篓割草或者打猪草的大小孩童排成很长的一路,此起彼伏地唱着童谣,这时的童谣比较成熟,有颠倒歌:日白(吹牛)就日白,六月天气落大雪,三天到广安,两天到湖北;牯牛下个儿,三天就犁得,灯草做牵索,一天犁到黑;楼上掐蚊子,楼下都是血,合筛抗(盖)蚊子,气都出不得。有顶针歌:九九八十一,下河摸团鱼,团鱼要钻洞,我去学裁缝,裁缝难穿针,我去学医生,医生要按脉(mie),我去学打铁,打铁要捞(举)锤,我去学做贼(zui),做贼要摸路,我去学织布,织布纺线,我去把席办,办席要磨刀,我去把砖烧……有起兴歌:豌豆管管掉下岩(ai),嘎嘎(外婆)的生我要来,打烂嘎嘎的红花碗,嘎嘎看到不做声,舅娘看到鼓眼睛,你鼓眼睛我不怕,我和舅娘打一架;粑粑菜,开黄花,哥哥来了杀鸡鸭,老汉来了打酒吃,嫂嫂来了不管她。也有搞笑歌:大舅舅,二舅舅,脱了裤儿打斑鸠;大舅娘,二舅娘,脱了裤儿晒太阳。

真是太多了,应有尽有。

到过年的时候,我们会唱:胡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老汉想吃噶尔(肉),娃儿想得挂挂钱;过年过年,勾子(屁股)向到外前。

童谣伴我成长,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它们反映了时代,反映了生活,反映了愿望,虽然随着经济和物质的进步,它们几乎不再传诵,可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我于1986年开始做了民间歌谣的搜集工作,其中绝大部分是童谣,仅广安区采风所得就有200来首,真是太令人惊喜了。

感谢童谣伴随我的童年。

红月亮

文/梁媛

夏夜,我出门散步,被一个橙红色的月亮吓着了,那么大的一个,亮澄澄的,悬挂在黛青色的天幕上。“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诗来。只是眼前的月亮,不像是白玉盘,倒像是一只橙红色的气球,那么的大,那么的明艳。

月球自身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当太阳光经过地球上的大气层被折射到地球背后影子里去的时候,它们都受到大气层中极其微小的大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黄、绿、蓝、靛、紫等色的光波比较短,在大气中受到的散射影响比较大,大部分向四面八方散射掉了。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月球因此变成红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慢慢变成黄色、银白色。

眼前的红月亮,自然是折光所至,却美得不可方物。我笼罩在它的光影里,浮想联翩。小时候,我曾望着这轮清晖,做过多少晶莹的梦。清代德隐说:“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我很喜欢他说的这个“素心”,经月光的洗濯,再染尘的心,也会渐渐变得明净吧。只是,我们一日一日穿行在俗世的庸常里,一颗初心,似乎早已迷失在岁月的波光涛影中,头顶上方的这轮明月,有多长时间不曾仰望了?一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这样的月亮,辜负了多少这样的良辰美景?

月光如纱,轻轻抖落,几颗星星,在天幕上闪着微弱的光。近处的湖水,波光迷离,远处的灯火,影影绰绰。初夏的风,一波一波拂来,是恰到好处的清凉。空气里,流动着夜的体香,树木的、花的、草的、露珠的。偶尔一两声虫鸣蛙叫,更显得夜的宁静。

“妈妈妈妈,快看哪,红月亮!”清脆的童音,划破了四周的静寂,也唤醒了沉思的我。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看上去五六岁的小女孩,正一手牵着妈妈,一手指着月亮,欢天喜地。月光下的她,扎着朝天小辫,穿着白色衣裙,活泼可爱。欢喜过后,她安静地站在草地上,站在一圈月色里,静静地望向月亮,虔诚的神态,真像是一个小天使。我看着看着,忽然感动,为她一颗小小的心里住着的美。成长的路上,她会记得今夜的月亮吧,这么明亮的一枚红月亮,曾如此惊艳过她的目光。而我,也会永远记得她,她仰向天空的小脸,多像一个小月亮。

怀念我的外婆

文/huiyu1102

月光幽幽,洒在小路上,汇成一条河,星星映在河中,泛起点点的波光。

小路上,一位老人微微弓着背,用手轻轻地拍打着背上的小孩子。那孩子便是童年的我。那时的我总爱在外婆的背上数着天上的星,沐浴月亮的光。

经常走在月光铺洒的小路上,我常常问外婆:“婆婆,月亮在睡觉吗?”“是啊,我们得轻轻地走,别吓着她。”“那星星是在陪她吗?”稚气的我总是问个不停。“星星是月亮的梦,月亮总是转啊转,所以需要一个繁星满天的梦来陪伴她。”外婆的声音柔柔的、甜甜的。而我也同月亮一起沉沉睡去。等我醒来,总会看见外婆捧着一碗白糖水笑吟吟地看着我:“宝贝,快喝吧,看,这里面有月亮!”小小的我捧着大大的碗,望着映在碗里的月亮,趁外婆不注意,将糖水洒在地上,单纯的我认为这样就留住了月亮,也留住了那段时光。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忙于学业的我很少回到家乡了。而外婆总是在有月亮的夜晚,蹒跚地走在那月光铺洒的小路上,期盼着那个小小的身影在山坡上出现。

当我再次走上那熟悉的小路时,内心却惶恐不安,白天的小路没有月光,只留下苍白的萧杀和悲凉。

走进小院,已经来了许多人,我焦急万分地拨开人群挤进屋里,外婆依旧望着我,笑吟吟地。手里捧着一碗白糖水。她半躺在床上,轻轻地蠕动着唇,我端起碗,她笑了。我却哭了,哭得泪流满面。我紧紧地握着外婆苍老冰凉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时光荏苒,我又很久没有回家乡了,城市的月光很柔媚,却被高楼挡住了,显得那么灰暗,我想,是该回去看看了。

再一次踏上那条月光铺洒的小路。月光从老槐树中透出来,映出点点的光斑,那光斑一闪一闪的,我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耳中回荡——孩子,你回来了呀。记得吗?我就是你当年留下的月光。

我怅然,一遍又一遍走过那铺洒月亮的小路,一遍又一遍地踏过月光。

走在那月光铺洒的小路上,怀念我未留住的童年,未留住的月光,怀念我亲爱的外婆。

我在叶芝的诗行深处

寻觅岁月遗漏的声音

沾满尘土的留声机

缓缓转动着让人沙哑的记忆

成长默默带走太多的光阴

你尾随着那光阴一路倾听

可天堂的尽头里

你已经化作朝圣者的灵魂

离我远处

不曾留下叹息

时间的钟摆

不知不觉抛弃了你

以及你陪伴的点滴

我多想你还在那原地

陪我眺望那远方的风景

乡下的月夜

文/赵同胜

久居城市,雾霾频扰,便会想起乡下的月夜。

那时的农村,虽穷困潦倒,确有新鲜的空气。尤其是月夜,好像用肉眼就能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

富有富的日子,穷有穷的过法,娘的愁苦虽写在了脸上,可嘴上却说,小孩子莫管大人的事,一边去玩吧!少年不知愁滋味,总能释放属于自己的天性。于是,便撒着欢地跑到当街,放纵属于自己的快乐。

40多年前,没有月光的夜晚,村里显得异常死寂,除了间或的犬吠声,绝然听不到任何的声响,黑黢黢的夜,一如那时的日子一样,愁肠百结,凄苦万端。

有月亮的日子,愁结好像一下子被打开,村庄也会打破原本的寂静,大人们借着月光,席地而坐,讲着古时的小曲和时令的笑话,谈着孩子们听不懂的晦涩话题,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哄声一片,村里因此多了生机,也添了活力。

大人们有大人们的乐事,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情趣。满街乱跑,追逐嬉戏,虽最常见,却少了技术含量。不甘“平庸”的孩童,变着法地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记忆中玩得最多的是“藏猫猫”,人多时,就分成两大拨,人数几近相同,先确定一个“桩”,或大树,或木桩,或石碑……玩的规则:一拨守“桩”,一拨攻“桩”,守“桩”的人拼死也不让攻“桩”的人触碰到桩子,攻“桩”者先是藏匿,等待守“桩”的人找寻,伺机发起攻击。守“桩”的人抓住攻“桩”的人,只有朝身上连拍三个,就算将之俘虏;攻“桩”的人只要触碰到“桩”,即为胜利。不过游戏结束还要算总账,计算触“桩”和被俘虏的人数,触“桩”者多即攻防获胜,被俘虏多者即守方获胜。这游戏也会有“意外”,但凡出现不守规则的情况,总会闹出天大的笑话。有时候,守方人等见天色已晚,便会耍“嘎”,悄无声息各自回家,而攻方的人员或藏在地窖,或钻进干草堆,因不知外边的情况,傻乎乎地猫在里边一动不动,已然挨到了后半夜,觉察外边没了动静,才知上了守方人员的当;有时守方人员严阵以待,左等右等不见有人攻“桩”,未料想攻者早已悄然回家,呼呼大睡。

这样的游戏,每每想起,都会忍俊不禁。

纵是月夜,也有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八月十五。老家管月亮叫月亮底儿。或许是喜欢月亮底下那种明亮清辉的感觉吧,于是,就这么叫了。小时候,不知道月亮还有那么多的诗意,只知道八月十五来了,娘就会趁着月光,在院子里摆上一个桌子,放上月饼、苹果和梨,说是敬月亮神。此时,谁都不许开口说话,气氛显得静谧而神圣。小孩子看似一言不发,但心里想的却是仪式快点完,好分食那些好吃的东西。果真分了,却舍不得吃,藏起来,慢慢品尝。其实,那时候的吃食品质很一般,可存留在记忆里的味道却香甜无比。

乡下的月夜,承载了太多的回忆,有苦涩,有甜蜜。此种乡愁,曾经拥有,或不再有,只能化作梦中的期许,用心把它珍藏起来,在细细的咀嚼和品味中感受生活的意趣。

中秋月

文/游刚

相信每个人,都对中秋的月亮有着无限的眷念和向往。 小时候,也唯有中秋的月亮,最让我们欢喜。因为白露一过,中秋节就快要到了。这时大人们白天在地里忙着收庄稼,晚上就着月色,在院坝里忙着送粮食入仓。成堆的玉米需要脱粒,成堆的稻子需要用大风车筛出杂草和稗子,成堆的红薯需要分类装入地窖……关键是,父亲会在石头做的碓窝里舂糯米,准备着过中秋节的糍粑。父亲甩着有力的膀子,将杵锤狠狠地砸进碓窝中,发出咚咚地响声;奶奶和母亲在推磨,母亲推动石磨,那姿势像在舞蹈,奶奶将麦子一勺勺添进石磨中,看着石磨轰隆隆地将麦子碾成面粉;姑姑坐在窗前的油灯下穿针引线,偶尔看一眼山巅上的圆月,她又在给远方的人儿绣鞋垫了……月色中,村里处处回响着砸糍粑的咚咚声、石磨的轰隆声、还有风车转动的吱吱声,此起彼伏,共奏一曲乡村大合唱。 而月色中,乡村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天然的舞台。我们在村子里追逐,打闹,躲猫猫,追萤火虫,捉蛐蛐,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唱“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欢叫着,嬉闹着,小狗小猫也加入我们的行列,不顾一切的疯玩。直到月上中天,大人们呼唤着吆喝着孩子们回家,留下一轮月亮静静地照看着所有人的家。 待到中秋节,月亮圆圆地挂在山头。爷爷总会在院坝里摆出八仙桌,把精心准备的美食全部堆上,燃上香,让所有人拜月。尤其是小孩,不拜月就绝不允许吃东西。我们吞着口水,忍耐着内心饥渴的小虫子,任爷爷令我们站成一排,然后像他一样,满脸虔诚地向月亮躹躬,作揖。爷爷做一遍,然后转身看着我们再做两遍,直到他满意为止。爷爷再将桌上的空酒杯,慢吞吞地倒上酒,嘴里叨念着一句我们听不懂的句子,大概是祈求月亮神保佑全家安康、来年五谷丰登之类。爷爷还会将桌上的碗添上一些糍粑,将酒沿着桌子洒一圈,这大概是在祭祀祖先。这样的仪式总是那么漫长,不知过了多久,月亮都躲进云朵里,爷爷才允许一大家人围上桌子吃饭。我们小孩自然欣喜若狂,围着美食狼吞虎咽,直把肚子撑得圆如月亮。 少年时,中秋看月,是一种诗意般的情愫。记得一次中秋,是在校园外的小树林里,我那时正在读琼瑶的小说《月朦胧,鸟朦胧》。秋夜里,明月挂在林梢,自己一边回味着小说里的故事,一边把自己想象成为主角。正当我在月下徜徉之时,却发现小树林里,竟然还有一个美丽的少女。在朦胧的月色里,她有着乌云般缱绻的头发,一袭云朵般的白裙,我看不清她的面容,却清晰地看清她朦胧而秀美的身段,她时而踱步深思,时候望月舒展双臂,不知她是在等待谁,还是在如我般被月色沉醉。我不忍前去打扰她,远远地看着她,默默地记住了她那月下的身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此后无数个月夜,脑海中都会浮现那少女的倩影。 如今,中秋看月,是对往昔深情的怀想。在都市里,再也无法看清那月亮原有的澄明、秀丽,城市的灯光与喧嚣,还有那高耸入云的建筑,总会遮蔽月夜的天空。只是每到中秋,心中就会更加挂念那轮远天的明月。如果再轻轻吟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就会有阵阵隐痛,伴随着无尽乡愁浮上心间。每逢这时,就越加期盼中秋那轮圆月,能如愿地升上中天,用那圣洁的清辉,去照亮遥远的故土,照清父母的旧居,照进父母的鼾梦。还无端地祈求温柔的月色,一定要照暖自己这孤寂、失落、迷茫的心房,就像怀念慈祥的祖母,祈求她能继续给我轻轻的呼唤,深情的抚慰。

中秋明月家人共赏

晚上快十一点了,儿子练习完乒乓球回家,按照白天的约定,我们一家人决定到清江边去赏月,关掉电视,最好看的《中国好声音》决赛也懒得看了,一台晚会,广告太多,华少还搞到的哪么赤裸裸的,喋喋不休的在说着广告词,真是影响听歌的兴致。

食品很简单:一包花生,一袋葵花子,三个月饼,一瓶啤酒。我们一家人兴致勃勃的下楼,热闹的街市已经变得安静了,偶尔一辆车缓慢驰过,万家灯火,每个家庭的灯光透透射出一种温馨的光,也有欢声笑语飘落。

我们来到清江边,在亲水平台的长廊上找了一个石桌,儿子兴奋的摆上食品,给我们每个人倒上啤酒。先前并不明亮的月亮终于钻出云层,月光如银,撒泼在静静的清江水上,远处的鸣凤塔,摇曳着倒影在清江里,一个明净的夜晚。

儿子迫不及待的举杯,要和我们碰杯,我们高举酒杯,我来了一句:“举杯邀明月,共饮有家人”(我自己改了),儿子也来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婆也来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约而同都说了一句与月亮相关的诗句,一家人相视一笑,齐呼“中秋快乐”举杯庆贺。

微风吹拂,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味,我们吃着月饼。儿子突然惊呼“看,好像一只免子!”我们抬头看去,只见一片白云,真是像一只兔子,月亮正运动在其头部,就像兔子的眼睛,云彩有浓有淡,很是神奇。我笑着说“嫦娥姐姐的玉兔跑出来了”很短时间,又变了像一匹马、、、、、、在云朵的衬托下,月亮时隐时现,多了一些妩媚,我的心也多了许多平淡和安静。

每年的中秋节,无论是在哪里,我们全家人总会找一点时间,在室外备上一些食物,品食品,看月亮,和儿子天南海北的讲一些话,一家人其乐融融,感觉到很是幸福!

时间如身边的清江水,静静的!我们的心情如月亮,明亮的!

老婆说:“回家看下好声音的结果吧?”我收拾完垃圾,抬头看了看缓慢移行的月亮,想起了很多人、、、、、祝福!

明月寄相思

文/芳草

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幽远的夜幕深邃而辽阔,初秋的凉意徜徉在微风里,银白的光芒流淌了一地,远处的山恋烟雾般缭绕……

“月到中秋分外明”。同一轮圆月,从家乡山顶上升起来的月亮要更圆更亮些,沐浴在温柔的月光下,像沐浴在母亲慈祥的目光里。门前那颗歪脖子柳树,在有我之前就婀娜多姿。苍劲的枝干春天抽出新鲜的嫩芽,在月下飘逸轻舞。护宅的老柳树依旧健在,而爱护我们的母亲却走了。

小河的流水欢畅依然,不知疲倦。明晃晃的圆盘落在水中,于安静处欣赏自己不变的容颜, 于湍流处调皮成一朵朵闪亮的浪花。蹲下身来,我看见母亲朦胧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月下捣衣声隐隐约约传来,我在母亲脚边嬉水,一次次圈晕月亮迷人而羞涩的脸,直到我的裤脚湿漉漉地上岸。一回头,月儿又掉水里了,母亲说,那是月亮在照镜子呢。

夜色中的村落,安宁而祥和,远山静谧,秋风送爽。黄澄澄的稻田沉寂于月色中,有宁静淡泊的美;菜园子里,瓜果满枝头,熟透的果实挺着丰腴的身子,饱含着甜甜的汁液;院墙内,疏影婆娑,月影斑驳,我躲在桂花树下,贪恋地吸着花香,母亲把我从桂花香里带到人间,于是遇见桂花便觉得亲切,像是见了亲人。

母亲走后,父亲常用深情的目光怀念母亲,向我唠叨,母亲从年轻时嫁过来就没过上好日子,一贫如洗的家靠勤劳的母亲一点一点撑起来,几多辛酸,几多泪水…… 这些是我们到现在都很难体会到的艰辛。母亲的不易总藏在心里,她用一颗宽容的心勤俭持家,孝敬长辈,照顾子女,善待他人。如今想来,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都恍若眼前。

母亲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过得开心吗?我常常问自己 。当时的我们都不知道那是母亲回光返照的迹象。中秋前夕,子女们都陪在她的身边,尤其是看到哥哥弟弟从远方归来,母亲的精神特别好,不停地说着话。她说她的身体就要好起来了,心中有佛,菩萨会保佑她的。我们都点头相信。母亲度过了那个团圆的中秋佳节,哥哥弟弟返程。谁也没有料到,一个星期后,母亲便撒手西去。

我思念着母亲,抬头凝眸明月。良久,一颗硕大的露珠,仿佛从遥远的月宫溢出,滴在我滚烫的脸颊,慢慢滑落……

母亲的月光

文/小小麦子

母亲说,月亮是大家的。从此,我再也不敢独享月的任何一丝光亮。

那晚,母亲曾站在月光和树影间,依依不舍地遥望父亲最后一次把锄头探进熟谙的土地。

可在黎明来临之前,她如一片落叶飘零,后来太阳照着她身边的沃土,包括许多长满的艾草和坟堆厚实的思想。

今年,当秋叶不得不离开依恋着树梢时,我又想起了母亲,以及庄稼的影子和滑落的汗珠。以至于在今生转弯的路口,不小心滑倒在梦与醒的边缘,在没有人将我扶起。于是,我才领悟到了月光洒落人间的是一片无言的挚爱。

并确信,善良且真诚的月亮必定有道亮丽的风景。

关于把忠诚与血、热忱与爱化作一缕缕光的月亮,我不知道是等待还是追赶。

有月时,村庄就变得明亮,母亲再清瘦的背影也变得温暖。

无月后,村庄还会伸出年迈的手,和那些枯瘦的挽留,以及母亲体内鲜红欲滴的血液,迫使我用尽毕生的气力,挂起一弯清明月,好让月亮清过的无数次生活情节,闪现真实的光芒。

许多年过去了,月光中的事物,仍在通往乡村的路上积淀着阳光。又是秋天,泥土中深远的辙迹是看不见的,只见我母亲沧桑的背影……

人,除了躯体存在于尘世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颤动和灵魂的复苏?今夜,与时光衷心地握手,并开始揣度思想的深度和月亮的光芒,使我清瘦的怀想渐渐丰满起来。

有人说,我的前生是一小撮村庄的泥土,我的来世是一丘哺乳村庄的麦田。而母亲为了那粒仰慕过的粮食,躬身泥土,背负骄阳,最终耗尽了她一生的心血。

每当月晕隐入村庄,果实流入苍茫,总遗有些麦穗,在村庄外呼唤着我的乳名;总有倒伏的小草在骄阳的扶持下,欣喜地孕育着下次的重逢。

月亮纯净的血液溶进了多少天地精华山间灵气,只有村庄知道;母亲种植了多少庄稼,化解了多少风霜雨雪,只有儿女记得。

月亮是幅画,不需要任何人为的矫饰,也没有任何世俗的侵扰,那朴素却又生动的姿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无语地诠释着人间的至爱之情。

月亮必定有道亮丽的风景,里面的许多事物一经怀念,即将呈现真容,并且抚摸我昔日的伤痛,那郁郁的痴情,深深的执着,温存过谁孤独的生命?

还让没娘的孩子弯下腰,以跪拜大地的礼仪,在飘然如练的月光里,轻轻地捧起一朵故乡的野花,插在母亲的坟墓之上,好让馨香与草根一起,走进泥土的更深处!

雪后夜空,月亮是你,星星如我

文/王磊

你眼睛会笑,弯成一弯月亮,周围点点繁星是我,闪着小小的眼睛守护着你。

——题记

一年又一年,又是一年岁末时。或许是年龄渐长,年的味道在一点点变淡。生活在繁杂的都市,来来往往,熙熙攘攘,不曾在心底有一丝丝的归属感,总在城市中慢悠悠的飘着。过年了,没有对了年的期待,却有了对你的期待。

你总说,我是个傻瓜,可你曾知道,你说傻瓜,我都是幸福的。生活里,几人可曾说过我是傻瓜,所以,我倍加珍惜这个傻瓜的称谓。因为傻,就更加珍惜和守候这段琉璃岁月。傻,更是因为有你。

在时间的洪流中,我就像一朵浮萍,循着生命的轨迹,随意地漂流。一路上,我遇见过高山,仰望过云霞,感受过清风,亲吻过鱼虫……很多次,我都想停下来,守着自己喜欢的那一场相逢。如今,相逢不期而至,相爱却如此珍贵。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我有一个愿望。我想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只属于你和我,然后紧紧地拥抱着,不必说多余的话,不必想其它的事。就只是安静地抱着,让你感受我的真挚与温暖,让我将那短暂的瞬间,印刻在心里,留作天长地久的画面。虽然每一次都没有寻到合适的时间,与你完成这一场缱绻缠绵,可是都没有关系,毕竟我也知道顺其自然。不急不慢,一生相伴。

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从不会追根求底,给爱人许的是自由与温暖,为爱人做的是包容与宠爱。

每每想起,你的眼睛会笑,弯成一弯月亮,轻轻柔柔悬挂在那儿,照亮我的世界。而我是点点繁星,眯着小小的眼睛,一闪一闪守候着这枚月亮,从日落月起到月落日升。

点燃半支烟想的是你弯弯月亮般的眼睛、倒半杯红酒想的是你下弯的浅眉、烟雾缭绕夹杂着红酒的香气中想起你瓜子般的脸庞…… 那一段又一段生活里的小片断、一段又一段或甜蜜或忧伤的爱情故事,如窗前的月色、如泉边的小石,被梅寒细心裁剪了下来,捡拾了来,然后娓娓在你我的面前道来。似不在红尘闹市里,亦不在喧嚣浮燥的心里。那些故事,简单纯粹,直抵人心。

待来年,花开天蓝,风起云漫,我想轻轻地与你诉一场温柔。不需要手牵着手,不需要心连着心,只想看着你,便已然满足。因为我早已懂得,所有的言语,也及不上深情的回眸;因为我早已懂得,既然很在乎,何必太青春,所谓这半生爱刻骨,半生爱傻瓜。

满月下的爱情

文/腾云草

记得八月十三日那天的夜晚,月很美。她乔装打扮,穿上了那层层叠叠如羽毛般洁白的云衣。即使是这样,也无法掩盖她那灿金色的光辉。或许是我盯着她太久了吧,她娇羞地将自己藏在了那轻柔的羽衣之下,迷失了的我,这才从茫然中醒来。再过两天,就可以回家了,又可以见到慈爱的爷爷奶奶、宠我的伯伯姑姑以及那可爱的小堂妹,一想到回家看到每个人感受到团圆之喜的笑容,嘴角便微微上扬。

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感觉心情无比舒畅。

时间过得很快。踏进了家门的第一步,扑面而来的,并不是浓浓的团圆气息,而是如同古老损坏了的挂钟一般的死寂。

或许是习惯了吧,当我得知表姐的婚礼就在明天的时候,并没有像以前一样的大吵大闹。

可到了晚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是我太在乎了吗?不能同最亲的家人们团聚?我不敢多想。起身,趴在了窗口,透过那有些脏乱的纱窗上千千万万的孔,把千千万万的金色光芒拉进了眼里。月依旧在高空散发着令人神往的纯结气息,却没有理会窗内那失落的人影。我也只能窝在有些发冷的床上,静静期待着黎明的降临。

表姐今天很美。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她,在今天,穿上了洁白似羽的婚纱。长长的裙摆衬托着那美丽的笑脸,就像前几天那散发着耀金光辉的明月。而我,光荣地担当了摄像师这一职务。我很尽职,一张又一张地拍摄着那喜悦的笑容、洁白的牙齿。我静静地拍摄着一个又一个的合影,可我渐渐地发现,这些人中,我的同龄人中,大我的,都比我大上七八岁,小我的,一般都是襁褓里的小婴儿,他们很自觉的组成了他们自己的小团体,愉快地大笑着。我也就识趣地做着我自己的事情,只是心里,有点小小的不愉快。

当我将最后一条中秋祝贺短信发送出去的时候,婚宴早已开始。我无心去听他们的喧嚣,匆匆吃了几口,便去寻找天上那至圆至洁的月亮。很早就听爷爷说过,中秋的那天,多半有云,有时甚至有雨。我望向了天空,果不其然,原本金色的月亮,在薄被般云层的遮掩下,呈现出血一样的暗红色。我急忙低下了头,不忍去看。

“现在表姐和表姐夫在干什么呢?应该坐在老树旁,幸福地聊着天吧。”我无聊地想着这与自己完全无关的问题,重重的失落感附在了心上。与其呆在外面,倒不如呆在里面,心里可能还好受些。

正当我准备往回走时,一个粗犷熟悉的声音响起了:“在这儿看月亮啊。”我转过了头,浅浅月光营造出来的模糊中,我认出了那是爸爸的脸。

“又是一个多云天啊……”爸爸也望向了那暗红色的月亮。我下意识地答了一句:“看来爷爷对小时候的你也说过。”“是啊,他老人家还最喜欢唠叨着‘拨开云雾见光明'.月的本质,是美好的,只是被云层遮住了而已。”

这个道理我懂。

但人就是这样,看不到的,永远都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失去了选择的机会。

“今天晚上七点半,就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咱爷俩在这儿等会儿?”

“好啊。”我并不惧怕等待,只是有点怕等待之后的结果。

“是不是觉得很孤单?”爸爸问我。这时,天上的云好像散了一些,导致周围的环境比刚才更亮了一些。

我下意识地望向了父亲,吓了一跳。我已经很久没有正视过他的脸了。现在一看,倒感觉有些不认识了,父亲怎么老的这么快?脸上的肌肉已经开始下坠,头发开始脱落,那几根晶白在浅浅的月光照耀下散发着的灿灿的光辉,照得自己心惊。他整个人,早已不见曾经的刚毅。

“你难道没有发现你姐很聪明吗?”爸爸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中秋代表着团圆,而我们大家,不正因这场婚礼,团聚在了一起吗?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是多么高兴啊!”

而我的心里却无奈地重复着:“即使不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也无所谓吗?”

“伟啊,你觉得一会儿云会散开吗?”爸爸微笑着望向了我。“或许吧。”我抬头望向了那厚得像冬天深色棉被一般的云层。

最后,到了七点半,那张精致透亮的金色脸庞终究没有出现。

今天是十月一号,也是我国庆长假回家后的第一天。

我想了一个星期都不明白的问题,又浮现在了脑海。于是我向表姐发去了一条短信:“表姐,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你当时要选择八月十五这一天来做你的结婚日期呢?”虽然我可能知道那个答案,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其发了出去。

那熟悉的“嘀嘀嘀”声响了起来。我打开了短信。

出乎意料的,表姐发来的,并不是我认为的原因,并不是那句所谓的“吉日”.

“小笨蛋,亏你还学理,这点推理能力都没有吗?给你个提示:’中秋之意‘.”

我不明白表姐的意思,

突然,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父亲的那句话:“和家人在一起时是多么的高兴啊!”

表姐,你真是高明。

我待在学校的那几天里无意间听到了,当时说到的吉日,并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而表姐的寓意,其实很简单,她只不过是想在中秋节的那天,一定度过那与最爱的人相守在一起的结婚纪念日。

在这一刻,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

我看到了美丽巨大的月亮。而我化身成了她身上的一缕月光,飞到了一个神圣的地方。

辉煌的殿堂,彩带飞扬,美好的音乐在耳畔响亮。帅气的新郎,美丽的新娘,在各自表达着至忠不渝的愿望。

满月下的爱情,穿透了厚厚的云层,将天空染金,把星光点亮。

有一个女生叫丽君

文/九满

没有想到,今年五月,我见到了久违的“班花”——丽君。

那天晚上,我携妻子与老同学志平早早地赶到梅溪湖商业广场,参加长沙的同学小聚。

月亮羞答答、满脸红晕的从长沙城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姗姗而来,渐渐地亮丽,渐渐地退却羞涩,与我对望,深情而优雅,欢快而沉静。

我们边等待边欣赏湖边美景。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晶莹皎洁,像一位少女轻轻揭开了脸上神秘的面纱,露出美丽丰满的脸庞,不知怎的,那双迷人的眼睛,我感觉今夜特别大、特别圆、特别亮。她倚着深邃的天空,透过云幔的窗口,温柔地微笑着,那清丽的目光深情地凝视着我们,并把她那温柔的清晖尽情地撒下,将整个梅溪湖商业广场银装素裹。

多美啊!今夜的月亮,它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多少个像今天这样灿烂的夜晚,我怀着好奇的童心,跟大人们一起坐在藕池河边,凝神地张望着,希望在它身上找到传说中人们所向往的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脑海也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占据,一直伴随着我去规划人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去面对同学活动中那并不完美的迎来送往。然而,在这灿烂的夏夜里,我仿佛感到一切并不象张九龄老先生所说的那样,月是那么圆、那么美,并骄傲地展示在我的面前,把我那浮躁的心湖激荡。

今夜,我依然像小时候那样深情地望着月亮,像如痴如醉的恋人紧紧地追随着它。尽管远处的汽车喇叭声、男欢女叫声喧哗嘈杂,月光却始终陪伴在我身边,并随着我的脚步缓缓地流淌,让我陶醉在它柔美的清晖里,悄悄诉说无限的感激。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月亮里边暗影绰绰,我睁大眼睛仔细辨认,仿佛看到嫦娥仙子脚踏白云,怀抱玉兔,正随着月光在那幽幽星空轻移玉步,长袖曼舞,不停地向滚滚红尘中的我们舞蹈出自己绝世的婀娜多姿和花容月貌。

看着天空皎洁的月光,我又想起了丽君那大大的眼睛和飘飘长发。我想,遥远的月亮上一定有一个和她一样漂亮的丽君,正用温柔的目光抚摸着我的梦,抚摸着那些青涩的时光……

梅溪湖水畅快地流淌着,无忧无虑,在浅滩上跳跃着,泛起几波白浪。好像知道我将朝见“班花”似的,满世界的青蛙和昆虫热情地为我奏响起一曲又一曲的城市之歌,为我欢呼,为我打气。一切的一切,将我出门时那紧绷的心弦逐渐放松,让我附和着远处的歌声哼起来:“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九满!”丽君突然从梅溪湖那边钻出来,远远地跟我打招呼。

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沦陷了,端庄、斯文,阳光般的笑脸来得自然而然,来得令人满意。美丽的大眼睛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像子弹一样瞬间击中了我,让我用零点零几秒时间就读懂了什么叫“风韵犹存”。

我很惊讶:年过五十的丽君,竟比学生时代更加迷人,更加风韵焯人,不愧“班花”的光荣称号!我的心被一股滚烫包裹,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多情的目光朝她泼去,竟忘了我的热情和礼貌。

交谈中,丽君始终柔声细语,一句话一挥手无不透出一种成熟女性的内在美,让我对她又有一种非同一般的感觉,感觉她身上有着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气质。

于是。我的心里便开始惶惶的……但是,我的心依然随着她的脚步,在那充满月光、快乐、幸福的广场上飘荡。

大大咧咧的我,突然蹦出一句:“丽君,我们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没有想到,现在的你,比学生时代更加动人!”她的脸红了,欲挪一抹秀发遮掩,又转身背朝我,她那羞涩的美,从我眼前飘过。

一个文静、淡雅、睿智的成熟女性。

言谈中,丽君将同学情怀化作涓涓细流流入我的心田,去滋润、去抚平、去慰藉我的心灵,让我从中感受和领略许多丰富、深远的意蕴,并享受她那沉冗冗地关怀。

我突然自得起来。猛一抬头,湖对面的那些山,好像睡在月光里,四周的屋宇,也好像浸在月光里。天上牛乳一般的月光,眼前天使一般的丽君,让我的肉体和精神都溶解在月光和丽君轻柔的声音里。渐渐的,我听不见流水,看不见月光,忘记了自我,渐渐的,我沉浸在丽君美妙的音符中,沉浸在明月的光里……

隐隐,我有一些崇拜的意味。

我们边走边聊,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地到达梅溪湖商业广场,一番寒暄之后,一起去广场边的山外山湘菜馆聚餐。餐桌上,同学们一边享受美食,一边交换各自的信息,叙说别后的惦念,那种氛围其乐融融,就象一家人……

渐渐的,我感受到了现实中的“班花”、“美女”……原来,时间磨砺的是人的外形,内心深处的同学情愫和久远的记忆是无法抹去的。无论人世多么残酷无奈,同学之间的情、美、善是永存的,至少在我心中留有那无法褪色的底片。

酸菜·月亮

文/天涯明月刀之剑门农夫

翠花又开始卖酸菜了。

翠花从小就跟奶奶一起卖酸菜,爸妈在她三岁时就双双遇了车祸,一去不回了,那个时候八十年代,司机也一逃了之。见了奶奶天天哭,小翠花也天天哭,再加上营养不良,眼睛竟然渐渐坏了。按理说三岁多大的孩子不应该这样懂事,村里人都说这是老天作孽,翠花是个百年不遇的孝子。自那以后,翠花每天就只能靠着奶奶的肩膀,在村东头的大槐树下,睁着漆黑的眼眶想月亮。她总是晃动着小脑袋,摇着羊角辫子一遍又一遍不停地问:"我爸呢?妈呢?月亮呢?"大人们过路逗她,问她看得见不?翠花总是回答:"看得见,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亮。"小孩子们总来欺负她,围着她又跳又闹:"瞎翠花,啃南瓜,一啃一个大马扒。"有那调皮的,还故意把翠花的头巾扯下来,挂在树上,翠花摸不到,只能在树下哭着一直等奶奶。

翠花当然没有上学,每天跟着奶奶上街卖酸菜,奶奶吆喝一声:"酸菜呐!"翠花也吆喝一声:"酸菜呐!"脆生生地,惹得众人心疼,乡里人朴实,都争着来买。后来,奶奶年纪大了,翠花也大了。

从十五岁起,翠花就自己卖酸菜了。谁说瞎子就不能卖菜,翠花的菜总是最清爽,最可口的,这一要归功于摘菜的奶奶,二要归功于翠花洗的仔细,总要多在水里淘几遍,她说:"这是下肚的呢!"奶奶累了躺在炕上,给翠花指点,生火、下菜、过滤、屯缸,镇上虽不只她一个卖菜的,总数她卖的最好。翠花起初卖菜也没少遇到麻烦,看不见找钱收钱,都靠旁边摆摊的提醒,稍有空时,也有那不给少给的,她却从不抱怨,更没有破口大骂,只是暗自伤心:谁叫自己是瞎子呢?后来,镇上人们一传论,都说这女娃子命苦,就再没有了那不屑的人。却又有人多给一块两块的,翠花眼睛看不见,但记性却好,晚上回家跟奶奶算好账,第二天一定还给人家。

翠花慢慢长大了,圆圆的粉红的脸,弯弯的眉,小巧的下巴,苗条匀称的身段,就只一双眼睛是浑的。人们见了都说:"多可惜的一个孩子。"奶奶看着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翠花,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

翠花还是喜欢一个人坐在大槐树底下,朝着天空望着看不见的月亮发呆,渐渐地,她沉默寡言了。跟他自小一起长大的姑娘小伙们不再欺负她,他们也经常在这大槐树下谈琴,跳舞,唱歌,翠花只是静静的听,也很少笑。有时他们以为翠花反正看不见,还偷偷的背在树后面亲嘴,翠花是没有看见,可她啥都听见了。只是不出声,等别人浪漫完了,就一个人独自摸回了家。

翠花十九岁那年夏天,出了一件事,她两个多月没有来卖菜,镇上人们听说了,都替他担心,怕她挨不过这一遭。

镇上有个孙婆婆,儿孙一家都在上海,平常也爱买翠花的菜,暑假她念大三的孙子回来看她,每天帮她买菜,她特别嘱咐一定要买翠花的菜。

小伙子人挺诚实,看见翠花辛苦又惹人怜惜,经常帮帮忙拿菜、洗菜的,慢慢地,天天对着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有点心猿意马了,开始是一天多给些钱,后来干脆向翠花表白,再后来就赖着跟翠花一起卖菜了。起初,翠花是死也不肯相信的,奶奶也劝他说:"闺女啊!做人要本分。"翠花也明白,自己一个瞎子,人家是大学生,健健康康的帅小伙呢。

可是,又有哪个女孩子心里不高兴别人喜欢她呢?而且小伙子真的是情真意切,明天跟翠花一起上山下河,扯菜、洗菜,天天都是甜言蜜语,这种爱情的魔力终于让翠花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自己、还有那双无神的眼睛。奶奶胆战心惊的问她:"万一……,到时后悔不?"她笑着哄奶奶:"放心,他对我好着呢。"

那天吗,小伙子专门带她去给上海的父母打电话,翠花在旁边听得出,电话那头的未来公公很高兴,小伙子说找了一个美丽漂亮、心地善良的好姑娘,还帮他照顾奶奶,翠花也高兴,可是她高兴的忘了,没有听见他说自己是个瞎子。

爱情总是让日子过的飞快,转眼,九月了,小伙子要回上海了,可是翠花却发现有了身孕。小伙子说别担心,现在读大学可以结婚了,马上就回去跟爸妈商量,又专门给父母打了电话,说准备国庆就结婚,搞个双喜临门。翠花也没有听到那边有啥意见。

在车站,小伙子深深地亲了翠花的脸,爱抚地摸着她微微隆起的肚皮,对翠花说:"放心,你等我的好消息。"

翠花吐得越来越厉害了,可是许久也没有接到那个远方的他的电话。翠花心里其实意见雪亮了。终于,在腊月的一个傍晚,镇上的公话响了,翠花接过来,只听见那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翠花没有哭,只是深邃的眼眶里滚出了咸咸的液体,她息数把他们咽进了嘴里。小伙子说寄了五千块钱,让把孩子拿掉,其他的翠花都没有听清楚了。

翠花回到家里,一声不响,几天不出门,晚上还是一个人到大槐树底下,凝望着久违的天空。奶奶拄着拐杖来了,轻轻的把翠花的头揽进怀里,哽咽着叹气:"我苦命的翠花啊!"

翠花把那五千块钱取出来还给了孙婆婆,不久也被接去上海了。

一年后,翠花生下一个姑娘,长着跟翠花一样水灵的大眼睛,而且还是亮堂堂的。

翠花依旧卖着酸菜。

翠花依旧喜欢在打槐树底下看月亮,不过,身边多了一个跟她二十年前一模一样的影子,还调皮的逗她:"妈,你看,今晚的月亮多圆!""嗯!"翠花答到,眼里闪过一道亮光,难道,她真的看见了什么?

月是故乡明

文/清城-扎克伯格

渐渐地,秋的意味变浓起来了,空气中隐约能捕捉到一丝硕果的芳香,苍穹中不时飘摇着金蝶般的枯叶,缓缓传来一声雁鸣。外出求学才一周,可我却感觉仿佛过了一个月。思念就像一条青藤,肆无忌惮地蔓延——我怀念家中温馨的氛围和可爱的家人。不知在这收获的季节里他们是否都收获了甜美的果实?我想到:自己又采摘到了些什么?

“稻花香里说丰年”,此时该是家乡作物金黄垂穗的时期了,田野上该是稻浪滚滚了,只不过那稻谷还泛着青,青黄交织也挺美的;林间该是落叶满地了。只不过树上还挂着许多绿叶,绿色宫殿中的褐色之路别有一番趣味。三五个知己散步在村里的每一处,都能闻见淡淡的稻秸香河清新的野花香,脚下踩着树叶,软绵绵的,“沙沙”作响,随零碎的步伐演奏一曲《秋日的私语》,鸟儿也“叽叽喳喳”的与我们一同唱和。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片和谐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只可惜我与美丽的故乡分开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越来越薄的日历本时刻提醒着我:时间如逝;那越发温和的阳光低声轻昵:炎夏即将过去。想到秋天,便察觉日历本上赫然显着:八月十四!呵!再翻一页日历便是中秋了,“家是温暖的港湾”,虽然我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中秋节的计划,但我心里却极渴望快点乘着月光回到我朝思暮想的避风港——家。

月圆人团圆,过去的十六年中,每一年我都在盼等中秋的到来,总觉得这一天的月亮最美最可爱,而我也会一直痴望着宛如圆盘的月亮,痴想着在月圆的时候,会看到沉寂的月亮中,娇小玲珑的玉兔偎依在幽美哀伤的仙子脚旁,那吴刚不知疲倦挥斧砍着桂花树,天上飞落下花瓣,空气中充溢着纯纯的花香……尽管现在意识到那一切只是幻想,但我却不肯放弃想象,因为我想保留一份难得的属于家乡的童真。

在学校的天空上很少见到月亮,即使月亮出来了,也像被蒙上了一层素纱,月光清冷为阴森,让人浑身不适。校园泮池里的鱼儿不曾与水中明月亲吻,池畔的灯光使它们彻夜不安。鱼儿也想家了它们把思念的话语吹成一个个泡泡传出去,可泡儿碰到池壁便破裂了。鱼儿坚持不懈地吹吐着。我仿佛听到鱼儿说:远方的家人,你们收到我的思念了吗?月亮出来了,虽然很惨淡,但却寄托着海角天涯人同样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分明觉得月光像家人的无私关怀一样浸浴着我,我相信家乡的亲人走进月光中时肯定也感觉到我的思念。

忽的,一枚落叶悠悠飘下来,躺在了我的肩上,这也许是家人寄来的“牵挂快递”。我恍然意识到,在这个累累硕果的秋天里,我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亲情和思念。

你在哪里

文/快乐生活

终于忙完,这一个星期就忙一件事,为单位解答一个棘手的问题,整整一周时间跑上跑下,晚9点终于可以休息了,约朋友喝一杯解解乏。

突然间脑海冒出一个问题:你在哪里。

其实也不是新鲜的问题。很小的时候就有孤独的滋味,有时和弟弟听奶奶讲故事,有时和伙伴拿棍子玩蚂蚁,也有时一个人呆呆地看月亮,月亮如钩;这时就会问起:你在哪里。

奶奶说月亮里住着一个男人,他总是砍树,却砍不断一蔸桂花树;还有一个漂亮的女人,不和人说话,就抱着一条狗。当时小小的我很担心,桂花树香喷的他为什么要去砍?还老是砍不断?漂亮的女人为什么住月宫里?就一条狗陪着不说话?一直担心了很多年。

后来奶奶不在了。奶奶去时我已长大,懂得了伤心也很伤心,也没有人再和我说起月亮的故事。为了逃避害怕的孤独,我找到了另一半,我想我不再是一个人了,应该开心了吧。也开心快乐,我想这就是我的每一天吧,我盼望着你能抚摸我。

可是柴米油烟的熏燎,醋溜盐渍的浸泡,生活变成了嚼腊,嚼着就变成了生活。争吵沉默,沉默了再争吵,然后和好如初;仿佛算好了日子,捱过一小段进入下一轮的生活;后来我就知道了,我命中注定孤独。

找不到了,我来时的路。

遗产

文/方英文

今年适逢闰六月,搅乱了时间,导致我疏忽了母亲去世五周年忌日。

母亲去世那一刻,我守护在身边。医护人员不住地摁啊敲啊,终于抢救无效,眼睁睁看着心电仪滑落成一条水平线。我没有大哭,悲伤与欣慰交织一团。倒是事后的这几年里,一想起母亲便忍不住流泪。而在当时,我确实是欣慰大于悲伤。母亲就孕育一次,养了独独一个我。在历尽艰辛、告别人世之际,她引以为自豪的儿子陪护在她的身边,她的所有亲友都在现场。如此谢幕,也算是幸福吧。她没有一丝痛苦,其神其态,唯有安详二字。

时在夏季,母亲在冰棺里睡了三天。入殓时,身体平展了,再也没有了佝偻,坦然而文静。让我万分惊讶的是,她的面容是那么白皙,那么从容。而且异常清雅,美好!如同月亮。十二夜晚的月亮,或者十八夜晚的月亮。母亲持斋一生,从没有胖过。她好几次告诉我,说她只要梦见我,一概是我儿时黏糊在她身边的情景。她说她怀孕我时,梦见月亮跌入襟怀,“碎裂了无数银片儿,飞溅得满身都是,闪闪发光呢”。

母亲个头不高,五官周正,气质精干,性格强硬。我们院子里三户人家,我母子俩一家,我两个叔父两家。叔父婶娘都是拿工资的公家人,唯有我母亲是农民。两个婶娘,长得蛮漂亮。我心里难免抱怨,妈呀,你当农民也罢,为何不长漂亮些呢?这种潜意识里的不满,自然没法说给任何人的。但几十年后我才忽然醒悟,母亲当时就观察到了儿子的心思,因为她非常聪慧呢。她夜里念小说给我听,不认识的字了就记着,第二天问我两个婶娘。她们竟然也不认识,手边又无字典可查。母亲又将她自己认得的字,故意装作不认识,拿去请教婶娘,结果婶娘也不认识。母亲跨进门槛,很得意地小声道:“还讲究都是老师呢,不知咋教学生的,真是白拿工资!”母亲大概以此提醒儿子:人不可貌相。

容貌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母亲记着这件事,总觉得对不住儿子,亏欠了儿子。她健在时毫无办法,死后却焕发神力,给她的儿子,给所有送别她的人,回赠一副秀婉自在的容颜。主事人下令“盖棺——”,我说等一下,因为我看见母亲的嘴角一根发丝,一寸来长的发丝。我轻轻地伸手前去,手心手背与胳膊,顷刻被渗冷合围——那是方才离开冰棺的余温,让我想到十二年前到过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我轻轻地捻出发丝,轻轻地放在枕上。抬头扫了一眼哭声如河的送别者,多半是女性在哭,包括两个流泪的婶娘。

母亲让我最后一次看她,毫无疑问,她比所有在场的女性都漂亮。棺盖缓缓落下,爪钉砰砰敲牢,再也看不见母亲了!但是母亲的遗容,不,那是母亲留给儿子的遗产,却永远碑刻在儿子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