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青蛙的文章

2023/01/09好文章

关于青蛙的文章(精选19篇)

夏夜蛙鸣

文/陈强

故乡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一生美好记忆的地方,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在天涯还是海角,家乡海边的红树林,那片松树,那支支仙人掌,那片洁白的沙滩和沙滩上满地爬走的蟛蜞,还有那阵阵的蛙声,总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家的旧屋后面背海,离海边只有几十米,常常听到涛声喧哗,看到浪花飞溅,帆影飞鸥。前面有一片田野,庄稼青绿,稻穗金黄飘香。每当夏夜,传来阵阵蛙鸣,打破了海边夜晚的静谧。小时候,我经常坐在院子里的苦楝树下乘凉,一边听奶奶讲故事,一边听着四起的蛙声,那蛙声有从田野那边传来,有从井里响起,有从水塘那边响应,蛙声有高有低,有起有伏,声声入耳,富有节奏与韵律,给人们一种愉快感与音乐感。每天晚上,婉转的蛙声,倒像一支催眠曲,我们像枕着蛙声入睡,犹如枕着一首田园诗,就会忘掉一天的疲倦,渐渐地进入甜美的梦乡。

家乡的青蛙种类不少,有黑斑蛙、金钱蛙、青斑蛙等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青蛙,它们颜色与花纹各有相异,叫声也各有不同,在鸣叫的时候,青蛙好像天性灵敏,要是听到行人的脚步声,看到灯光,就会立即停止,而且总是在同一时间,那么整齐和统一。这些青蛙大都生活在稻田里,也有一种青蛙,长期生活在井里,也不知它们平时吃些什么。有一次,在一个细雨过后的夜晚,我走到稻田边时,看到许多青蛙正在田边自由自在地鸣叫,像唱着一支小夜曲,而且差不多每一米远就站着一只,也有站着一对,像情侣,又像一支小乐队在表演。我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多的青蛙。我捡起路边一张废弃的渔网,又折了一根竹枝,很快就做成一个小网笼,对准它们一个个罩去,不到一支香烟的工夫,就捕捉了几十只。可当我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时,妈妈看到我抓到这么多的青蛙,立即冲着我生气地说:“青蛙是我们农民的朋友,专捕食害虫,保护庄稼生长,万万不可捕捉,反而要加以爱惜和保护……”在妈妈的劝说下,我只好将所捕捉的青蛙全放生在村外的田野里。

孩提时,我记得家乡的蛙鸣总是在夏夜里,大多都是在雨后的黄昏时分。开始时,先是领头的单声引唱,然后,其它的就慢慢地和唱起来,它们从低到中到高,从低沉到清脆到婉转,有平有仄,有起有伏,像高山流水,轻妙与悦耳;又犹如涛声,汹涌而来,声声响亮。有时,夜空的星星一闪一亮,好像给蛙声衬托。整个夜晚,每当一声蛙鸣,就会引起无数只青蛙唱成一片,此起彼伏,融为一体,仿佛搭起乡村夏夜大合唱的戏台;那悠悠的细雨,拉着长线,不急不缓,像一根根琴弦,与蛙声合奏起,把村野推进一个迷人的音乐世界。那激昂的蛙鸣,给农人唱出了大自然最美妙的赞歌。

蛙鸣是家乡的一种乡音,是夏日的一支轻音乐,它们不辞劳苦地伴着虫语鸣唱夏之歌,点燃乡村农人生活与劳动的激情,奏响了夏季五谷丰收的序曲。蛙鸣是我心灵深处的呼唤,它像一首优美的旋律,燃烧起游子心中缕缕的乡愁。

蛙声篱落下

文/路来森

青蛙是益虫,青蛙的叫声,也叫人觉得欢喜、吉祥。

我八九岁时,家里盖了新房。新房位于村子的西南端,房前是一条东西向的小路,小路的南边就是一片麦田,绵延向南,与更南边的白浪河相连接。每年,小麦打苞的时节,白浪河的青蛙就叫了,母亲听到后,总会喃喃道:“蛤蟆打哇哇,再有四十天吃馉飵(水饺)。”那意思是说,青蛙叫了,小麦成熟的季节就快要到来了。母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堆着幽微的喜悦,那份喜悦也感染了我们,内心里便也充满了期盼。仿佛青蛙一叫,这一年的丰收,就注定了。所以那蛙声,听来亦是觉得特别悦耳。

日子,也确然是好。那段时光里,特别是晴朗的黄昏,我常站在自家门口看门前的景象,听远处的蛙鸣。眼前,是碧绿的麦田,煦暖的风轻轻地吹着,麦浪涌动;涩涩的麦草香散溢开,空气里满是温馨的思绪。黄昏时分,青蛙的叫声从远处的白浪河传来了。蛙声,掠过麦田,在麦尖上跳跃,一波一波的,似跃动的音乐的旋律,曼妙动听得不得了;麦色青青,蛙声里,仿佛也有了一份清脆澄碧的味道。

多少年后,我都一直认为:初夏的蛙鸣,是一年里最清脆,最响亮的蛙鸣。

不过,蛙声最烈最具有震撼力的季节,还是炎夏时节。炎夏时节,雨水丰沛,乡村的大湾小湾都积满了水,于是,青蛙满湾,蛙声遍地。

白天里,也许是天气炎热的缘故,青蛙叫得还不怎么响亮,疏疏落落,有气无力的。可是,一进入黄昏情况就不同了,一蛙鸣起,众蛙齐应,于是,蛙声弥耳。许是青蛙太多了,蛙声已然失去了它的节奏感,叫声不绝,只是让人觉得无处不蛙。“黄昏烟雨乱蛙声”,那一个“乱”字,说的真是好,满河湾里,都是蛙声,咕咕哇哇,你辨别不清那声音究竟来自何方,只觉得蛙声是从四面八方拥挤而来。那声音时大时小,时疏时密,时远时近,时高时低,时清时浊,那些个夏日的黄昏,因之而热闹,因之而繁富,更因之有了一种特别的音乐的感觉。

有许多个乡村的夏夜,月朗星稀,我夜半醒来,室外的风,煦煦地吹进室内,月光照满床头。这时,我睡意全无,痴痴地望着眼前的月光,常常会因此陷入某种沉思之中。我想到很多,但想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一刻,我拥有了一份难得的心灵的宁静,并欢喜地沉溺在这份宁静之中。可正当我深深陷入的时候,远处,却骤然响起了蛙鸣声。一声声,清脆逼耳,敲打着那个夏夜的宁静。这个时侯,我总会禁不住抬起头,望着窗外。我觉得,蛙声就是从那月光的银辉里倾泻下来的,于是,那蛙声便也有了一份银白色的明亮。我在蛙声里,看到了远处的那条小河,看到了月光下河流上漾着的清波,河岸边摇曳着的青草……那个夏夜,那条河,因了青蛙的鸣声,成就了一个童话的世界——那般明亮,那般纯净,那般幽美。

然后,我枕着蛙声睡去……

夏日的蛙声,亦时有幽微之处。

连绵的阴雨,会使村野到处注满水,连村头篱笆边,浅浅的水沟里也溢满了水。于是,浅浅的水沟里也便有了青蛙。但不多,只有三两只。可三两只就很好,或许还会有那么一只跑进菜地里,卧在菜畦中。依旧是叫,黄昏时分,或者夜朗星稀的夏夜;可叫声疏落得很,似缓缓捶响的鼓,舒缓幽微地,传送出很远,很远……

张籍说:“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那“蛙声篱落下”,大概就是此般况味了。真个叫好!

荷塘蛙声

清晨,初夏的小雨零零星星的开始从空中落到地面,落到荷塘水中。“哇哇---哇哇---”,“呱呱呱---呱呱呱”---,荷塘边的蛙声吸引着我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接着蛙声齐鸣,高低音齐放,高低音混杂,宛如一场夏季里的室外音乐会,仿佛乐手合奏着一首首激情高昂的乐曲!

雨中的夏晨,宁静而又凉爽,微风吹过,送来一阵清凉,送给我无限的惬意,让人惬意悠然!我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籁音!

遥望荷塘,像一块褶皱的青绿花布,溶淬在绿山和芳草地的低洼处。

走近荷塘,欣赏到了青蛙在水岸之间欢跳飞跃的场景,“扑通”跳到池塘里,荷里塘荡起一道道清清的波纹。

喜欢宋人曹豳的诗句“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非常有诗情画意,而且淡雅闲适。

蛙的歌鸣鼓噪,始于田园,寓入诗画,可掬之态,可亲之声,既生动了农事的浩繁博大,也生动了文风的质朴清纯。

蛙-----最早是壮族先民瓯部落的图腾,春秋战国时代,在西瓯人中已占据保护神的地位。直到近现代,一些地方的壮族人对蛙仍然敬若神明,认为它是雷王公子被作为天使派到人间来的。所以壮族先民铸造的铜鼓鼓面上常有蛙的立体雕塑,东兰、巴马、天峨、凤山等地还保留有祀蛙的“蚂节”。

“蚂节”也称“青蛙节”、“敬蛙节”、“蛙婆节”等。“蚂”为方言,即“青蛙”。节期在农历的正月。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便奔赴田野,拔草翻石,四处寻找冬眠的蚂,第一个找到者被尊为“蚂郎”(即天女之婿),并成为节日的首领。

蛙,是勤奋的,蛙声是热烈的,很像啼血的杜鹃,为了农人和田园,它执着地呼唤,日以继夜,不曾歇息。黄昏时分,落霞如火,蛙声亦如火。在乡间听四野蛙声一片,那感受便又有了一种诗的韵致,想象着那田野间的梦境该有多美,多么清纯。这便是蛙声给我的美感。

在雨中,看着塘边浅水处那小精灵一样的黑黑的蝌蚪,清凌凌的池塘,碧绿绵绵的水草,一群光脊梁的儿时伙伴,这幅美妙温馨的图画,永远是我记忆里的天堂。听着蛙声,却别有一番风景,特别亲切。此时思绪渐渐,想起了曾给孩子讲过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同时,也勾起了我对童年故乡的回忆,家边那个很大的河塘,每到盛夏,河塘里很多鱼虾和青蛙,这个河塘便成了孩童们的游水去处。每到夜晚,更是大人小孩下水嬉玩避暑的最佳之处。

随着“呱呱---呱呱---”,“哇哇---哇哇---”的蛙声,想起了童年下河塘捉鱼虾,捉小蝌蚪(蛤蟆咕嘟)的场景;想起了童年的歌;想起那天空纤云的星空;想起那月光如镀的夜色;去听取那乡村的蛙声……蛙声,是青蛙送给人类最美妙良好的祝福,它预示着纯朴自然、祥和安宁、憩静和平等人类祈盼的福祉。

想起童年,当年的河塘蛙声,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渴望无忧无虑,期盼和谐美好的佳景。

如今,身居小城,又因气候干燥,雨水渐少,只有在公园的荷塘中,才能听到当年恢弘的蛙声。昨晨的雨中又闻蛙声,内心那种对大自然的悉息,依然难以忘怀。

永恒的爱…

文/雨石

常笑自己太多情。

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就喜欢醉心于各类“牛郎织女”故事的想象之中。常常痴痴地想,为他们喜,为他们悲伤。

分明有一回就为了一对青蛙的爱情悲剧难过了好一段时间。那时住的老屋后面有个园子,园子的角落处有一方小池塘,池边有三五棵垂柳,池里零零落落地飘着几张荷叶,倒也有几分景致。于是便经常在夏日午休过后独自一人来到柳阴下纳凉。荷叶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多了一对青蛙,它们每每引吭高歌,一唱一和。于是我开始为它们编织起了爱情故事,编到后来,自己竟也成一只青蛙了,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然而,就在一天的午后,当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赶来时,发现了那只青蛙妻子已经被一条恶蛇紧紧地缠住了。对于毫无防卫能力的青蛙丈夫来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人被恶魔一点点地吞食下去而毫无办法。我猜想它那时一定很痛苦,很绝望。我仿佛看到它的心在流血。而我竟然也毫无办法。多少年了,我还在为那件事自责着。此后,我虽然还经常来看看那只孤苦伶仃的青蛙丈夫,但每每听到它的悲鸣,我的心中便有了无限的凄楚。

长大后,步入了文学的殿堂,细腻敏感的神经有幸经历了无数经典爱情的洗礼。每读一个故事,善良的我总希望结局是美满的,于是,总要伴着一份担心直到故事的终结。但那些作者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偏不让我如了愿。掩卷之后,心中总不免充满了极大的悲伤,遗憾怨恨叹息久久挥之不去。

悲剧读多了,到后来竟至于起了疑心:世上还有幸福美满的爱情么?不妨引几则故事,以看究竟。

《杜十娘》讲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富家公子李甲与北京名妓杜十娘的爱情悲剧。两人一见钟情,发下山盟,订了终身,后来历经万般艰难终于走到了一起。洞房花烛之夜,杜十娘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之以终身的郎君而沉浸在无比幸福和激动之中,不禁回想起自己在烟花柳巷悲痛的卖笑生涯,每日过着受尽凌辱的卑贱生活。十娘为自己第一次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欢欣,她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的向往。就在人们满以为会收获一个圆满的爱情的时候,情况有了变故:在两人归家的途中,李收到了家人坚决反对的书信,接下来盐商孙富见色起意,李甲终于没能经受住考验,为了两千两的银子竟将十娘卖于盐商。获悉情况的十娘悲痛欲绝,在怒斥奸人和负心汉后,毅然抱着百宝箱投江而死。

《王娇鸾百年长恨》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姐王娇鸾在后花园玩耍,被多情公子周廷章窥见,小姐惊慌逃走,匆忙中遗失的香帕落入公子手中,小姐遣丫瞏索要手帕,公子不予,反而以诗挑逗。二人往来唱和,遂成私情。后来,公子周廷章因父病返乡省视,不料家里已经为他订下亲事,周廷章闻知女方财富貌美,遂不顾前盟,另行婚娶。王娇鸾得知情郎负心,投缳自尽。

以上两则是典型的“痴心女子负心汉”模式的故事:男女主人公好不容易走到了一起,本该高兴了,可是最终一方(大多数为男方)没能经受住权势、钱财、美色等诱惑的考验,使原本美满的爱情化为乌有。联系现实观之,特别是当今社会,金权至上,世风日下,山盟海誓是何等的苍白!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的是唐朝风流皇帝李隆基在失去了爱妃杨玉环之后的无限悲怆。身为一国之君的李隆基,后宫佳丽数千,唯独将宠幸集于杨一身,两人之间演绎了不少的爱情佳话:华清池出浴、贵妃醉酒、霓裳羽衣舞、千骑运荔枝……堂堂一国之君,如此钟情于一个女子,确实难能可贵!李隆基本是唐朝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英武有才略,是他将唐朝带进了开元盛世。但自从有了杨贵妃后,他开始纵情声色,荒于国政。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迫于天大的压力,玄宗不得已赐爱妃一死!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性格极其暴躁的猛夫,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姬,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戎马倥偬的岁月里,虞姬始终是项羽最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才越战越勇,所向披靡。后来,垓下兵败,四面楚歌,一时间兵去军散,败势已成定局,虞美人仍能坚守在他身边,不离不弃。面对即临的灭亡,项羽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一直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此时,一旁的虞美人,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吟完诗后的虞美人为了不拖累爱人,竟然拔剑自刎。项羽见爱妻已死,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这两则故事并非完全虚构,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世人历来对这两个人物的是非评论颇多,在此姑且不论。单就他们对爱情的态度而言,我认为他们是坚贞不渝的,是值得尊敬的。是啊,没有谁背叛谁,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是无情的现实,是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使悲剧更显悲壮的意义。本来是最有希望成为永恒的爱的,结果又被无情的现实给粉碎了,留下了千古遗憾!

带着这份读书后的困惑,我开始思考:这些悲剧,并非作家们有意和我们作对,它们才是生活的真实的反映,虽然结局为我所不喜,却有着极强的震撼力;而那些皆大欢喜的喜剧,生活中是极少见的,只能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这样一说,似乎显得我太悲观了,仿佛只能看到悲剧而发现不了喜剧。事实上,如果我们肯去掉过多的理想主义成分,重新解读“真爱”,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竟然又到处可见真爱了,那些朴实厚道的农民,那些辛勤本分的村妇,推而广之,所有真纯善良的人们,他们身上或许没有发生多少浪漫动人的故事,他们可能也不会说出什么山盟海誓和甜言蜜语,没有庸俗的眼光所认同的轰轰烈烈的爱,但恰恰是他们能一生牵挂着对方,一生关心着对方,最终让“无言”之爱寿终正寝。

所以,我认为,一旦走进彼此的世界,就该坚守信诺,多为对方着想,勿贪勿求。真爱不必轰轰烈烈,真爱其实就在彼此的心里。

但愿世间的有情男女,能够珍惜今生缘,将真爱演义到永远!

故乡的那条河

文/yanpeng

记得小时候,家的东面,有一条小河,没有故事里的那么清澈,甚至还有些脏,但是那条河却承载了我的快乐。

每年夏天,雨水甚多,冲断了泥泞的道路,充满了河流,在整整一个夏季,我与我的同伴的愉悦时光,都溢满那条河流。首先想到的是青蛙,在压抑了一个冬春,夏季的来临时他们躁动的季节,彼此起伏的蛙鸣,仿佛整条河流都沸腾了。“听取蛙声一片”已经无法形容,无论走到哪里,在河边、在田野,都少不了蛙鸣。我们就这样追寻着蛙声,拿着用自行车条改装的小钢叉,绑在竹竿的另一端,仿佛是手握利剑,静静的接近青蛙,然后结束他们的生命。对于钢叉挑起的青蛙尸体,并无多的用处,都是直接丢弃或者拿回去喂鸭子,对于这类小精灵的屠害,并未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内疚,相反,那是证明我们的方式,来用青蛙的尸体见证我们做的钢叉是多么的精良,一切都是建立在堆青蛙生命的索取之上。

对于青蛙的捕捉,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青蛙对于我们来说并无多大的用处,但是对于河里的鱼,我们会乐此不疲,整个夏季都与鱼有关。对于村里的河流是怎么形成的,无从考究,但是以河流的走势与分布,应该是自然形成,所以河流少不了细枝末节,作为孩子的我们,并无多少方便的工具,唯有从家里拿出来的铁楸与脸盆。铁楸的作用是把较小的水流阻断,然后用脸盆把阻断处的水泼出去,这或许就是竭泽而渔。由于力量的缘故,我们选区的区域,都是一些小鱼在里面,最大的也不过3厘米长,并不具备使食用价值。结果的好坏,并不会阻挡我们的热情。捕捉到的小鱼,首先要做的就是小伙伴们均分,你一条我一条的选取,然后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战利品,高兴的拿回家圈养起来,希望有一天他们能长大,但结果都是被调皮的猫捞吃了或者自然死亡。大人们并不多欢迎我们往家带鱼,因为我们在捉鱼的时候,会把我们的衣服搞脏,且鱼的腥味,也不大受欢迎,多少的呵斥与责备,并无法阻挡我们的热情。

有了小河,总是少不了游泳,没有人教会你游泳,一群光着屁股的孩子,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年龄与个头教小的孩子,在浅水区扑腾,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则在深水区炫技,或倒立、或潜水、或狗刨,每个人都身怀绝技,旁晚回家,身穿湿漉漉的衣服,依然少不了被呵斥,仿佛每天的呵斥声,就是对当天我们快乐的肯定。

现在,不知是雨水的缘故,还是河流的缘由,从没见过河里有水,干涸的河床长满了青草,没了河边的柳树,游走了的鱼儿,消失的青蛙。我不知道现在乡下孩子的玩具是什么,他们还会游泳吗?还见过河里游的鱼吗?

每年回老家几次,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儿时的画面离我们那么近,身体确实那么远。我们每个人都在由着劲比拼,我要财务自由、我要大房子、我要豪车……貌似定义一个人的好坏,都是由他身边的物质所决定的。其实根本原因,是年龄与周围决定了我们快乐的源泉,我们所拥有的物质,从局部体现了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回不去的儿时,也无需回去,因为我们总要往前走,依自己的年龄,去做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蛙声处处

文/张军霞

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清晨打开露台的门,立刻听到蛙声一片,我整理了一会儿花草,关上门回屋时,女儿却跟我说:“妈妈,不要关门,我还要听青蛙唱歌呢!”在大人听来,几乎快要等同于噪音的蛙声,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悦耳的音符,这种纯真美好的感觉,我童年时也曾有过。

那时,故乡的村外没有河,只有大大小小的池塘,每年夏天,塘里总是蛙声不断。白天人们都忙,它们的叫声常常被忽略,晚上大人孩子一起到巷口乘凉聊天时,耳边“呱呱,呱呱”的蛙声,清脆响亮,此起彼伏,仿佛青蛙们铆足了劲,正在开一场盛大的田园音乐会。

这时,住在巷子最里面的田婆婆往往会说:“太吵了,吵得人想睡也睡不着。”田婆婆不识字,却特别会讲故事。听到她这样的叹息,我们小孩子往往团团围过去:“婆婆,讲个故事呗!”夏天的傍晚,田婆婆讲过各种版本的青蛙故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青蛙和大雁之间发生的趣事。故事说,有一只小青蛙和两只大雁都住在沼泽地里,秋天大雁要南飞,青蛙想跟它们一起走,就找到一根木棍,让两只大雁起飞时咬住棍子两端,它咬住棍子中间,这样大雁就可以带着它一起飞了。这个办法不错,于是大雁和青蛙开始一起远行。它们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人们总会惊讶地大喊:“喂,看呀,大雁用一根棍子带着青蛙在飞呢!竟然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大雁真聪明!”青蛙听了这话,心里很郁闷:这分明是我想出来的主意。但它必须紧紧咬住棍子,只好忍住不说话。等到它们飞过一户办喜事的人家时,被厨子抬头看见了,他又一次惊呼大雁的聪明。这次,青蛙实在忍不住了,大声朝那厨子喊:“这办法是我……”话没说完,青蛙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故事讲到这里,田婆婆常常停下来,问我们:“你们猜,青蛙后来怎么样了?”我们抢着回答,有人说它肯定掉到了厨子的汤锅里,也有人说它摔死了。田婆婆挥着手里的大蒲扇说:“青蛙就掉在咱们村外的小池塘里了。不信,你们听,它叫得正欢呢!”说到这里,田婆婆打一个长长的哈欠,我们也都各自回家睡觉,梦里常常还是蛙声一片,也还在跟小朋友们争论,青蛙到底有没有掉到汤锅里……

如今,我在城市安家,邻近公园边,蛙声倒是常有,只是我常常忙碌,难得有心情欣赏,倒是女儿一边听着蛙声,一边哼起了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有一张大嘴巴,两只眼睛长得大……”是啊,蛙鼓如潮,夏虫呢喃,这才是夏天最动人的乐曲。

种一片蛙声

文/秦澍瑶

一场雷雨如闪电般划过村庄,来得声猛,去得也匆忙。随着雨声的渐稀,那些沉溺许久的蛙声如同弹珠似从积蓄雨水的田野中蹦出,让村庄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听,这是什么声音?”已经十三岁的女儿惊喜地说道,“好像鸟鸣般悦耳。”

“是蛙声!”妻子说。

“多少年都没有听到蛙声了!”我在一旁附和着。那一种久违的感觉,犹如遇见故人般亲切,让人心中有些小窃喜。

淅淅沥沥的雨声,掩盖不住兴奋的蛙声。那一声声呱呱鸣叫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打破了雨天的静谧,又如水面泛起的层层涟漪,让每一个听闻者都有所惊喜。它清脆悦耳,嘹亮宏阔,犹如一个歌唱家,让人丝毫没有内心的繁杂,听得满心欢喜。这一种美好的感觉似乎从来都没有过。

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儿好奇地拉着妻子,去寻找这些田园歌唱家的身影。看着她们母女二人撑着伞在路边向田地里东张西望的样,路过的村人好奇,以为寻找什么宝物,当得知是寻找青蛙时,村人哑然失笑,原来见多识广的城里娃没有见过青蛙。不怪村人误解,就连听着蛙声长大的我,在城市生活的近二十多年时间,也未曾听过一次蛙鸣。这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天籁嗓音,不会与嘈杂的机械为伍,也不会和轰鸣的车流争宠,它只会像谦谦君子般,淡泊名利地隐在乡村的田野里。

对于在乡村长大的人来说,蛙声可以说是童年记忆中最原始最深彻的歌谣。记得每当夏雨骤歇乡村见晚时,青蛙便如放出笼的鸽子呱呱而语。那不紧不慢的节奏,舒缓悠扬,让人丝毫没有呱躁的感觉。被雨关在屋子憋了半天的村人,纷纷走出屋子,打着招呼,谈论着刚走的风雨。腿脚麻利的人已经捡回了被大风刮下的树枝,有胳膊粗,可以当柴火烧,那兴奋劲如捡了个大元宝似的。路边地势低洼的玉米田里,水汪汪一片。不仅田地里有积水,就连村子里也平添了许多小水坑。“小沟一夜深三尺,便有蛙声动四邻。”闻水而动的青蛙,就像平日里隐匿在家的村妇,坐在自家门前拉家常般自如。那些清澈透亮的歌声,“呱呱呱”“咯咯咯”“哇哇哇”,此起彼伏,如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极富韵律美和穿透力。晚风从高低错落的村庄吹过,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蛙声,如十面埋伏般壮观,抑或阳关三叠似的一唱一和,别有韵味。

很久以前,少不更事的我,听到蛙鸣总会和小伙伴们去戏弄它们。还未走近,那歌声便戛然而止,只待走远,才再次弹奏。犹如乡间的隐士,只会把最美的一面呈给世人。为了搜寻到它们的身影,我曾反复折腾,只是它们还未疲倦,而我已经累得够呛。即使偶尔寻到一只青蛙,用碎石扔去,它们也只是跳进水里,但歌声并不停止。一次被老师撞见。他说,你们忘了《小蝌蚪找妈妈》那篇课文吗?小蝌蚪就是青蛙,它们是庄稼卫士,要吃好多害虫。老师的教诲让我对青蛙有了更深一层次认识。

有蛙声的日子,乡村的夏日便有了诗意。“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在唐朝诗人贾弇的《孟夏》中,蛙声便是醒世良语,换种眼光,人生便有层次。“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露坐》),一片热闹的蛙声,让失意的陆游看到了雄壮。“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热情的蛙声,让等人焦急的赵师秀在独乐中,看到了人间温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的《西江月》那是怎样的美呀!一片蛙声,便是一幅美图。就连川端康成也说:“一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蛙声不仅填满了诗人的心,也收藏了夜的秘密。就在这蛙声相伴的流年里,我经常幕天席地,听奶奶讲嫦娥吴刚的故事,陪着母亲顶着月色去稻田看水,跟着父亲砍回一筐筐猪草。在蛙声中我知晓了蒲公英的夏季,也如蒲公英般的长大。

只可惜,曾经寻常的蛙声,在化肥农药齐上的农耕叠变、水田蜕变旱地的气候异常中,逐渐销声匿迹。村人们抱怨,庄稼亏了人心,让人入不敷出,不为吃饭而愁的村人最后索性让田地赋闲起来。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是人们太过于精明,亏欠了土地。

没想到,撂荒的田地,在一片雨声的召唤中,却找回了青蛙,还有喜鹊、啄木鸟、布谷鸟,甚至还有山鸡、野兔。那一种大自然的和谐气息一旦在村庄漫延开来,那么村庄就成了神仙居。不为温饱而愁的村人猛然发现,他们误打正撞地种出了一片蛙声,种出了另一种生活。原来他们的日子不仅要种庄稼,还要种蛙声、种鸟声、种生态环境。

没有青蛙鸣叫的这个夏天

文/妖孽小骚玉

午后,没有知了吵醒酣眠;夜深,没有蛙声伴随入梦。这个夏天,我涌入茫茫人海,落寞却不无助。

梦想就像美丽又伤感的诗,梦里越是斑斓灿烂,现实愈加凄凉无力。最近看了宫崎骏大师的收官之作《起风了》,感慨颇深。电影从梦开始,以梦结束,梦境中的色彩与想象是非常绚烂和自由的,但几乎每个梦都伴随着坠机、死亡和毁灭。主人公堀越一生都在追求制造飞机,但又怕其会被利用为杀人工具,这“被诅咒的梦想”充斥着矛盾与感叹。堀越的爱情亦如他的理想那般,都是随时将消失的美丽,却都让他无法自拔。梦想腾空万里,划过天际,却又逆转直下,化为一片残骸。

梦想这个东西是很矫情的,没有他亦是很可怕的。我感慨堀越对追求梦想的执着,钦佩他一次次面对失败仍然怀揣美好的勇气。强烈的现实和梦境对比冲突终于也刺透我的暗淡,慢慢透进一点光来,早该对曾今的失败从容了。电影《致青春》里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或许会变成自己曾今最看不起的那种人。而我,实实在在感受了这句话,心有余悸地可怕。

“我希望你能活出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体验过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能为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重头再来。”——《返老还童》里的台词,自勉!

一定要打鸡血地告诉自己:我要追求不平凡!所以,我鄙夷那些对《平凡之路》的歌词产生共鸣的人,也不喜欢电影《后会无期》。从未有过不平凡的人能体会“平凡才是唯一答案”?朴树和韩寒都是经历人生高峰的人,不是一两句话让你觉得有道理,你就盲目崇拜。别让你的野心埋葬在别人的辉煌里!别在最该奋斗闯荡的年华,选择安逸!趁着年轻,走不平凡之路,与那些阻绊你的人后会无期,这一路必定孤独,但一定不寂寞。

很多事情,不用抱怨,不用烦恼,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没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是不喜欢让自己失望,所以不得不孤独。

终是抓不住8月的尾巴,但庆幸拥有这个夏天,谢谢在这个夏天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我想我不必去看透人情世故,因为褪去稚嫩依旧可以单纯。选定方向就该执着向前,努力活着一定比堕落要强,因为这是对给予我梦想的人们必须的回报!

夜深人静,依旧听到了蝉鸣,熟悉的夏天的味道。

楼下的蛙声

文/朱雪飞

一过惊蛰,楼下的那口小小的池塘就热闹起来了,青蛙和蛤蟆似乎在一日间苏醒了。白天,小孩子们围着池塘找青蛙、抓小蝌蚪,是一番热闹。夜里,楼上楼下“听取蛙声一片”,是另一番热闹。

这蛙声,有人欢喜有人愁。

爱听这蛙声的,自有“青草池塘处处蛙”的雅兴。不爱听这蛙声的,那就成了“阁阁无端聒耳鸣”的噪音。

楼上有位太太,听不得这蛙声,多次向物业管理公司投诉这青蛙。物业公司只得请了几个工人来,用抽水机把那池塘的水抽干,又在池塘里洒了一些药,对青蛙和蛤蟆进行了“夷灭九族”的大屠杀。那些青蛙和蛤蟆的尸体暴露在抽干水的池塘和岸上。不知这位太太看到这些鲜活的小动物变成干尸会有何感想。此后的一两年,没再听到青蛙和蛤蟆的合唱。池塘确实安静了不少,白日里孩子们也少去了,他们失去了这个抓小蝌蚪和青蛙的乐园。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又有了蛙声。一到惊蛰,蛙声一片。这些蛙从哪里来,不得而知。我猜是哪个孩子在市场买了小蝌蚪放生在池塘的。这位听不得蛙声的太太不知是否已经搬家,反正这几年没再发生赶尽杀绝的大规模屠杀。青蛙和蛤蟆们暂时是安全的。

也许是自小在农村长大的缘故,又或者是神经线条粗壮,我不讨厌这蛙声,不会因为这蛙声而睡不着觉。儿时老家的黄梅季节,田野里的蛙声比这城市里的蛙声还要高亢,可从没人嫌这青蛙叫声太大,让它们歇歇,没人会投诉“这青蛙叫了一夜”。这蛙声在农人们的眼里,就和风声、雨声、流水声、春天的鸟叫、夏天的蝉鸣、秋日的虫语一样,都是天生的声音。他们既没觉得悦耳,也不认为刺耳。他们从小习以为常,若听不到这声音,反而是奇怪的。

只有远离了土地的人们,才会心生起喜或厌来,才会分出雅和俗来。

只是可怜了这些青蛙和蛤蟆们,生命无端受人们心情的影响,要么被宠,要么被杀,自生自灭也变成了一种奢求。

笨蛙与蠢蝎

文/尤今

读及一则有趣的寓言。

蝎子想过河,但它不会游泳,请求青蛙驮它。青蛙起初不答应,因为怕蝎子螫它。但是蝎子反问道:“如果我这样做,大家不是会同归于尽吗?”青蛙认为有道理,就爽爽快快地背着蝎子过河去。万万没有想到,才游到河中央,青蛙就觉得背上给蝎子狠狠地螫了一下,它痛不可当,结果呢,双双都沉到河底了。青蛙在沉下之前,不甘心地对着蝎子大叫:“为什么你要这么做?”蝎子回答:“没办法,因为我是蝎子。”

这则寓言内在的含义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和一位思维敏锐的朋友谈起这则寓言,他笑道:“青蛙笨,蝎子蠢,两者是绝配。”他进一步分析道,利益当头,性命攸关,本性绝对是可以暂时加以压抑的。毒而不精的蝎子,没有顺应环境自我控制、没有认清目标做出调整,最后,赔上性命,咎由自取。至于青蛙呢,完全不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古训,明知蝎子有剧毒,却依然懵懵然轻信其言,最后,赔上性命,怨不得人。

笨蛙和蠢蝎,半斤八两。

人生,有着大大小小许多战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蝎子连自己的本性都控制不了,何能言胜?青蛙呢,知己不知彼,自然败得一塌糊涂了!

朋友接着把这寓言引申到现实的例子里,他滔滔不绝地说道:“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睁眼不见陷阱的青蛙,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可笑又可气的真实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你看看,一粒小石头,被吹嘘为可治百病的魔石,明明是不堪一击的谎言嘛,居然可以让许许多多老人好像扑火的灯蛾一样,前赴后继,上当了一次又一次!”

更荒谬的是,有人拨电话给老叟或老妪,诳称亲戚病重,要求他或她将数千元现钞用报纸包了,丢进楼下的垃圾桶里。老叟和老妪不见其面,只闻其声,竟然便好像中邪一般,言听计从,照做如仪。多年积蓄,就在这种愚不可及的盲目信任下,化为虚无缥缈的烟雾。

他人有难,拔刀相助,当然是值得鼓励、值得喝彩的义行,可是,没有查究真相便贸贸然地伸出援手,那种善良,等同“愚善”,不但帮不了人,还会连累自己。

青蛙在驮着蝎子过河的时候,如果能穿上一件“百毒不侵”的盔甲,在帮它的同时也防它,就算后来发现“善无善报”,也不会祸延自身而沉尸河底呀!

善良,也需要动用智慧的。

青蛙夜上卧室来

文/杨银华

那晚户外乘凉归来,夜色已深,遂由客厅回卧室入睡。谁知刚一关灯闭眼,却听得屋内墙角处一阵“窸窣”之声。

我想,又是那讨人嫌的小鼠从门下窄缝钻入,嗑书咬纸,扰人清梦。因为原先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赶紧开灯布阵,准备捉拿一番。

我悄悄下床,先将门下缝隙用毛巾堵严、断其退路后,就手举拖鞋,蹑手蹑脚地直奔传来响声的墙角纸篓而去。谁知挪过纸篓、准备举手拍打时,却见一只已长成个头儿的青蛙蹦了出来。我先是吓了一跳,随后平静下来,情绪由憎恶转化为好奇和新鲜。

我将青蛙小心攥好后,重新放进院内的花丛菜畦中。想来,这青蛙定是在灯亮门开时,由客厅进入卧室的;待到熄灯之后,可能因不忍黑暗而躁动。农舍虽在乡下,但院落远离田间,青蛙何以夜入卧室呢?原来,进入夏天,总有些农家孩子从村外坑塘逮来青蛙后把玩摆弄,我若看到,就会千方百计把奄奄一息的青蛙要过来放生。于是我家院子里,就有了伴人生息的数只青蛙。没想到,那一晚竟有一只青蛙到卧室里面“看”我来了。

隔两天的晚饭后,我在院子里的灯下侍弄家里的盆花,拔一盆伞竹下的小草时,竟有一只青蛙蹲卧在盆中“过夜”。若是蛇蝎之类,我肯定得惊恨交加,而这次我爱怜地抚摸着它的头背。它竟也一动不动,似曾相识一样;于是我也一动不动,继续欣赏着它。直到小孙子得知后,从室内出来观看,青蛙受到惊吓才蹦出花盆,进入绿荫丛中。

曾经听说过“动物报恩”的奇闻,青蛙难道也有这样的“灵性”?黑暗除给人以恐怖外,也给人以冷静和冷清;习惯于夜色的青蛙,莫非也要“弃暗投明”?不管咋说,我原先救了它的命,它如今慰藉着我的心。

温水煮青蛙是真的吗?

文/董泽中

在许多书籍和杂志上看到过一个“温水青蛙”的实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人把一只青蛙丢进烧沸的大油锅里(有的版本是说大水锅),青蛙在生死关头会用尽全力跳出大锅安然逃生,而把青蛙放在冷水锅里,然后在锅底用炭火慢慢加热,青蛙居然开始享受“温暖”,当水温到达它熬受不住想跳出时,一切为时太晚,最终这只青蛙葬身在铁锅里面。

这个“实验”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重压之下的人往往能发挥潜能,逃离厄运,而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的人,却往往会醉死蜜中!

寓意很深刻,但我不禁想问,这个实验到底可不可靠呢?我几乎不需要任何专业学识,仅凭着我在乡下40年的生活经验,就可以断定,把一只青蛙抛入一锅沸水里的那一瞬间,这只青蛙会立刻一命呜呼,青蛙的皮肉是非常嫩的,在碰到沸水后的瞬间它就熟了一半了,如果是沸油,那更是不用多加揣测了,它不仅会立刻毙命,而且四肢等纤瘦处还会立刻炸硬炸脆,根本不可能跳出锅子,至于把青蛙放在一大锅凉水里再点火加温导致它慢慢地死去这一说法,则更是荒诞不堪,经不起推敲。

青蛙是一种非常排外的动物,它并不喜欢与人类共同相处,它不像家养的宠物,把它放到哪里都行,可以这么说,你把一只青蛙放入一锅水里,无论锅中是热水还是温水、凉水,只要你一放手,它都会立刻跳离,因为它对“锅子”这个陌生的环境并没有安全感,它是不可能停留在锅中等着你再去点火加温的。好吧,就算这只青蛙特别愚钝,没有跳离,你也顺利点了火,给水加温,但请注意,青蛙是一种体温调节能力极差的变温动物,它们冬天怕冷,夏天怕热,所以冬天要挖洞冬眠,夏天则喜欢蛰伏在草丛里,说白了,青蛙是一种既怕冷又怕热的动物,就连暴晒在太阳下的田水、塘水都会让青蛙觉得不适,所以,一旦把锅子里的水加温到38摄氏度以上,青蛙会立刻因为觉得不适而跳离,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等到自己被煮熟了之后才想到要跳离的。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本能,就像人渴了会去找水喝,而不是等到渴死了以后再想到要喝水。

所以,这个温水青蛙的实验只有一个结局,而且刚好与这个普遍流传的实验相反,扔进沸水中的青蛙会马上就死,而慢慢加热的青蛙是不会被烫死的。由此,我们不难得此一个结论,这个所谓的实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是虚构的,是一些写作者、论教者杜撰起来的。放眼看去,现在这类“实验”简直已经到了铺天盖地的地步,而且往往以“感悟”“哲理”自居,例如有的说剔除了某条毛毛虫老大的嗅觉神经,结果这条毛毛虫找不到食物饿死了,其它的也全饿死了;有的说把一只领头羊的眼睛蒙住,结果这只领头羊找不到草吃,其它的羊也就找不到草吃了。事实上是怎么样的呢?领头羊找不到草,其它的羊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忍受一下,但是很快会分散开去自己找草吃,这也就是为什么牧民在放羊的时候要骑在马上紧紧跟随了,因为一个不小心羊群就会走散。

眼下,铺天盖地的“感悟”、“哲理”文章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不可忽略的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用这类靠自己想像出来的荒谬的实验来说事,这些荒谬的实验往往有两种结果,一是贻笑大方,二是误人子弟。写作者为了要说明一个道理,通过自己熟悉的自然现象、生物行为等特征来阐述一个道理,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反驳的,但是靠合理想像,虚构一些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且胡乱以“XX大学的实验”为名,以提高自己这个虚构的实验的“权威性”,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久违的蛙鸣

文/高谦

清明前夕,我与家人一道经过中埠镇附近的一处水塘时,突然听到青蛙的鸣叫声,时高时低时远时近。惊喜之余,顺着声音寻觅而去,它却不叫了,我的眼睛浮于水面的绿色中查看,心想它在哪里?还像我儿时看到的样子吗?于是记忆的闸门一下打开,又回到如诗如梦的童年时代。

小时候,我的老家西侧有一个水塘,大家都习惯叫它西湾,这里芦苇丛生水流潺潺碧波荡漾,四周长满茂密的柳树、杨树。盛夏时节,我与小伙伴们常去西湾边玩耍,头枕着细软的青草,眼望着皎洁的月亮,耳听着美妙的蛙鸣,感觉那么清晰那么悦耳,“咕咕呱、咕咕呱……”接连不断的叫声,时而高昂,时而低吟,跌宕起伏,婉转沉雄,粗犷清亮,震耳欲聋。犹如一场蛙鸣盛会,更像一场雄壮的交响乐,让我们感到自己就生长在大自然里,字里行间分明还带有植物、动物和泥土的气息……听够了,当我们站起来,蹑手蹑脚循着声音走了过去,突然发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是绿色花纹的背,两只微凸的大眼睛,后腿伏在芦苇丛中,前腿撑着前半身,一下停止了叫声,机敏地看着我们,等到我们靠近时,它便后腿一蹲跳到水里,游出好看的姿式,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那个时候,即便是晚上回到家中,我也会静静地躺在床上,听着青蛙美妙的“歌唱”,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像催眠曲一样,我枕着蛙声入眠,不一会儿便进入甜美的梦想……当然儿时最有情趣的事情莫过于从事捉青蛙的游戏了,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当人们吃过午饭后休息片刻,我与大鹏、狗蛋、刚子、强子等小朋友一道,却依旧精神抖擞。大家光着脊梁,穿着裤头,唱着不知名的歌儿,雄赳赳气昂昂来到了西湾旁边。只见大鹏动作利落地折了一根长长的芦苇,然后用其中的顶端做一个网套。做完后便小心谨慎地蹲在西湾水边,我们簇拥着过来屏住呼吸,看着他非常熟练地把套下到青蛙的头上,自然青蛙被惊动吓跑的居多,但一旦碰上那些反应迟钝的呆子,大鹏使劲一拉,青蛙便被套上岸了,我们几个赶紧把它捉住,此时的心情犹如一名将军指挥了一场成功的战役,可谓收获满满心花怒放。捉到的青蛙,在我们手中相互传递着抚摸着,有一种凉凉的、黏黏的、滑滑的感觉。此时这只可爱的小精灵瞪着大大的眼睛警觉的看着我们,有时候也会鼓起肚皮发出一阵“咕咕呱、咕咕呱……”的叫声,不过想溜却没有那么容易……一天时间,等到我们玩够了过瘾了,强子便接过来,一下把它扔进西湾中央,当我们看着青蛙两腿使劲一蹬,在水中荡起了阵阵涟漪……心中的那份骄傲与自豪真是无法溢于言表。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时常给我们讲,青蛙是脊索无尾蛙科动物,它的成体用肺呼吸,幼体俗称蝌蚪。一只成体青蛙一年可消灭15000只害虫。由于它外形绿黑色,半圆形的头,玻璃球的眼睛,因此农家人称青蛙为农田卫士。在计划经济年代,庄稼的收成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有青蛙的功劳。但是自从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知从何时起,有些人却渐渐喜欢上野味,比如田鸡、野鸭、竹鼠、果子狸等,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有甚者相互攀比以此为荣。一些捕捉者更是利欲熏心,将田鸡(青蛙)等大肆捕获后,卖给饭店,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再加上农药化肥的频繁使用,青蛙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段时期,我所涉及的乡村田野,几乎再也看不到青蛙,听不到它们的叫声了。

所幸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现代化目标之一,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所幸的是,自从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注重抓好环保治理,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全国各地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各级政府也开始下大气力对河流水域进行综合治理,水质和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于环境改善、水质清洁,近年来各种珍贵鸟类又重新现身。而人类的朋友——青蛙又活跃在河塘水池里面。诗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景,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漫步在夜色里,我想绿色乡村少不了蛙鸣,因为那是纯美的大地之歌,那是遥远的天籁之音,同时更是田园温暖而又纯净的梦境。从这一点讲,保护青蛙,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做好生态平衡,可谓任重而道远,仍有许多工作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做好!

蛙声一片

文/王玉珍

立夏之后,风挟着丝丝凉意,令人舒爽。晚上躺在床上,蛙声阵阵入耳,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河水清澈,常年细流。每年春天,水里都有许多青蛙卵,透明如水母,中间是密密麻麻的小黑点。

不几天工夫,大脑袋、长尾巴、浑身黑黑的小蝌蚪便挤满了小水潭。平静的溪流因为有了这些小生命而更加鲜活了。它们喜欢聚在一起,黑黑的一片,如果受到骚扰和惊吓,就迅速分散,躲进草丛。

小蝌蚪笨笨的,很容易被我们装进瓶子带回家。它们圆圆的脑袋拖着水袖一般的尾巴,在瓶子里追逐,很好看。而每当大人见到时,就会训斥,说玩蝌蚪会害眼病、烂手等,因此小蝌蚪又被我们送回小溪中。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里,我才明白大人们保护青蛙的良苦用心。

从小蝌蚪到青蛙的变化,很有趣。圆脑袋、长尾巴中间多了两条后腿;慢慢变成了四条腿;再后来,尾巴短了;最后,尾巴消失了。小溪里,流淌着我们追寻的目光。

蝌蚪长成青蛙,它们水陆两栖,夏季暴雨过后沟满河平,也不能对它们构成威胁。水边的草丛里、田地中,甚至大门口,也成了青蛙的乐园。

夜晚来临,尤其是雨后,蛙鸣为静谧的山村之夜平添了几分乐趣。呱呱、呱呱呱……你唱我和,此起彼伏。高亢的、浑厚的、绵长的、轻细的……青蛙们的音乐会,还会在人们的睡梦中继续。

蛙声在耳边响起,想起我说“青蛙在池塘”,儿子说“妈妈,我也吃糖”的对话,我的嘴角掠过微笑,不由得想起童年的美好。

月圆的故乡秋更美

文/戴高山

中秋节的那天,放一天假回家,睡了一个上午的觉。中午吃完午饭,觉得没什么事可做,就提着相机,到田间里走了起来!

闽南的太阳还是很强烈的,依然可以把你白色的皮肤晒黑,但对于一个农家孩子来说,这点阳光算不上什么。虽然说是中秋,的确,秋天已经过了一半,但天气还是相对酷热,这种秋后热在南方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其实这个时候的南方沿海依然处处绿色盎然,不管是水稻,还是地瓜;或者是田薯,还是落花生。它们都正当壮年,绿油油的一片又一片,让人感觉生命的勃勃生机!

我很喜欢绿色,更喜欢绿色的生命,绿色是自然赋予人类最伟大的生命。没有绿色,任何生命的颜色都将黯然。而基于绿色生命的季节,她不只是春夏才有,秋天也有,甚至我们的冬天,都有着绿色的生命。因此,绿色是无处不在的生命。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之中,虽然秋冬明显会显得有些落寞和暗淡,但她们的生命却依然故我地长绿着!

当我们看到遍地的水稻、落花生、地瓜、田薯,还有高粱玉米,看到它们绿色生机的叶子,难道,你不感觉生命的秋天,依然绿得迷人吗?绿色总是在今天围绕着你,她们不是昨天,却依然会是幸福的明天!

乡村的另一道风景就是无处不在的鸡鸭牛羊。在这普普通通的生活景象中,也许你平常从不会注意,也从不会感觉它们的悠闲自在和美丽。然而,当你有一天,让它们落入你镜头的时候,不管再怎么平常的生命,它都有一种纯朴的美丽和悠闲的风趣。

我在朋友家的门前拍摄了一只觅食的母鸡,它的专注和自在,它的悠闲和快乐,让我想起人生的另外一种生活。其实,我们应该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简单点,过得单纯一点。虽说:“子非鱼,安知鱼乐”,这只母鸡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快乐。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一定要的东西,那就应该舍弃。还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必须要的东西,那就应该专注获取!用太多的思虑和太辛苦的生命来换取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人生总会过得很累的。

羊的生命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命,它们与世无争,却能遍食百草,生命的适应力相当强。在这个世界上,老虎、狮子之类欺负人的猛兽,大概都进入了濒危时期,只有羊还快乐地生活着,并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生存的法则不是你有多么强大,而是你有多么能适应环境,能生存下去!

这时,一只蜻蜓进入我的视线,蜻蜓喜欢在一个高处的地方悠然自得。所以才会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句。红色的蜻蜓在绿色的水稻和青色的青山脚下,已然是十分显眼的,更何况在绿荷粉茎之上,当然更会打动诗人的心了。村民们用丝网围起来的小菜园,种着空心菜,小葱和生姜,豆荚和青椒,还有不少小白菜之类的叶类菜种。目前,花菜、包菜和芥菜以及大白菜的种植,为期还早。

田里的大青蛙都让人类和农药消灭光了。虽然青蛙是益虫,但人类和农药似乎都只能对付这些老实的益虫。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在田里捕到大青蛙,抓回家炖烫喝。但现在,能看到的都是养殖的青蛙,我们的餐桌,一筷下去,能吃得到的,都是些加上生长激素的养殖食品。人类的贪婪把大青蛙都消灭了,就剩下这些小青蛙了。这种小青蛙非常小,个头还不到小指头大小。他们在田间跳来跳去,皮肤又和地面颜色和青草颜色相近,所以很难找得到镜头,才对准,一不小心又让它跳走了。

青蛙的眼睛对移动的东西很敏感,但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我还小的时候,比这种稍微大点的青蛙特别多,一到晚上就“呱呱”地叫个不停。我们当时家里养鸭,鸭子特别喜欢吃青蛙和蚯蚓。蚯蚓是要晚上到沙滩上去捉的。我们提着手电筒或者马灯,然后小心翼翼地到蚯蚓聚集的地方去找。

晚上在带湿的沙滩上,蚯蚓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洞里偷偷地爬出来,探头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一旦听到响动,它们就会迅速地缩回洞里。所以捕捉蚯蚓的时候,走路是要小心翼翼的,慢慢靠近蚯蚓然后伸手拉住它的头,将蚯蚓提出来。

而捕捉青蛙却另有绝活,得先做一个塑料袋,袋口用铁丝打圆撑开,留下一个直径四五寸见方的口子。并将多余的铁丝圈起,做成一个手柄。然后,再用一根小棍子(多半是竹棍子),弹性较好的,一头系着一根缝衣线,另外在线的一头系住一条青蛙腿,然后手提棍子的一头。黄昏的时候,我们走到田间的沟边地头,在草丛茂盛的地方,将那只握棍子的手不停地抖动着,那条青蛙腿就像飞动的昆虫舞起来,青蛙看到了,就会跳起来咬住它。当看见青蛙咬住蛙腿之后,稍稍用力一提,放入塑料袋里,青蛙就被捕了。用这种办法钓蛙,一个傍晚可以钓好几斤活蹦乱跳的青蛙。

这里的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村头厝尾到处都是果树。而最为显眼的,是龙眼树。今年的龙眼生得很密,是个大丰收年。但可能因为雨水较少,所以龙眼的个头不是很大,有点偏小的感觉,这样会影响到龙眼的肉质。龙眼树的枝头是沉甸甸的,无数铜铃般的果子挂在枝头,在绿色的叶子和金色的果实之间,丰收是一种让人感觉兴奋的和谐。

木瓜也结得一串一串的,那果子还是绿色的。木瓜成熟之后,果子也是金黄色的。但这个时候的木瓜,个头还不是很大,不是很成熟,所以它们的果子是绿色的,它们正在等待着成熟的完美。当我举起相机的时候,中午的太阳从木瓜叶片穿过,照到我的脸上,脸上,依然有一种热烘烘的感觉。我擦一下汗水,继续往前走。

随处可见的瓜果在房前屋后不断展开,中秋不但是绿色的,是丰收的,还是鲜花色彩多的季节。丝瓜攀越上了围墙的栏杆,把花和果实都送到上面,自然而美丽。白色的瓷柱,绿色的叶子和绿色的果实,还有黄色的花朵。在另一边,南瓜绿色的叶子和黄色的花枝,在猪舍边的地上,占据了一大片地方,随处可见大如盘磨的瓜果,在瓜叶间若隐若现。

相对于南方沿海来说,秋天依然是花开的季节。除了瓜果之花,还有无数的菊花,以及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的花卉。这些花散落在各个村头厝尾,这一簇那一堆的。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白的如雪,黄的如袍。虽然这些花都是在午后拍的,有点枯萎,但却依然美丽,依然令人兴奋。

所以我常想,光是从平静中享受秋天,已经足够让你陶醉了。更何况当你身处在农家田舍,思想上过着一种田园生活,你就会想到人间的幸福,其实就在这绿水青山之中。世界是喧闹的,而且世界总是在喧闹中找到文明,我们无法规避喧闹,却能选择幸福!幸福是一种宁静,一种温暖的和谐之美!而这种温暖却是这些稻草的绿色,果实的金黄,花卉的缤纷色,牲畜的自在,人们的相亲……

所以,这个月圆的故乡,秋更美……

夏天是个热闹的舞台

文/谢祺相

夏夜是讲故事的好时机,孩子们围坐在爷爷身边,听它们讲述神仙妖魔、英雄美女的美丽传说,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而同样喜欢听故事的还有萤火虫,它们听力极好,离得很远地听,听到精彩处,它们会情不自禁地飞到近前,也想变成故事里的主人公。萤火虫微弱的光,照亮爷爷的脸膛,照亮孩子的双眸,这其乐融融的场景,令萤火虫如痴如醉。

青蛙是最称职的鼓手,尽管乐声比较单调,但情感一如既往地热烈。青蛙的鼓声,简短激越,在季节听来,蛙鼓就是铿锵有力的进行曲,是不停前进的动力;在老人听来,蛙鼓充满人生的曲折和悲欢,既有哲理又符合自然;在孩子们的耳朵里,蛙鼓是游戏时的伴奏,是玩耍时最迷人的童谣;而在青春洋溢的年轻人听来,蛙鼓也能听出爱情的味道,热烈而缠绵。假如青蛙的鼓声再加些小河的流水声,夏日风被树梢的挽留声,那就更加和谐完美。

知了喜欢唱歌,它是树上的流浪歌手,有着演艺者清高和自恋的特质。知了的歌声并不悦耳,但却有着特殊的演唱内容,只要你竖耳倾听,很快你就会听懂。知了的歌声应当属于流行音乐的范畴,却用着民歌的技巧,许多孩子们会跟着哼唱,却怎么也唱不出知了那沧桑的味道。知了的歌声听得久了,你会觉得夏天的炎热也不过如此,理想的执着令人钦佩,季节的轮回清晰可见,生命的意义卓尔不凡。作为知了的听众,你一定不会是一个愚钝的人,就像听高僧讲经,就像听仙人说法,在简单明了的歌词里突然顿悟,原来生活就是这样热烈迷人,每个人都在瞬间成为智者,对所有的困惑蓦然知了。

其实,夏天就是一个热闹的舞台,萤火虫打起灯光,青蛙组成乐队,蝴蝶和蜻蜓来伴舞,知了深情并茂地演唱。你说,这些夏日的精灵,是不是你所见到最出色的演出团队?

原来是你

文/莫为

总是小心翼翼的,害怕一不小心伤害到别人,其实是怕伤害到自己,不想管太多,却总是想太多,我这种纠结的心境,也就你能明了。你总是躲藏在阴凉处,像山林里的喃呢精灵,更像一个乖娃娃。

我提着小竹篮奔走在田间地头的时候,你总嘲笑我把自己晒成了黑妹,像个丑小鸭,我踏步向前走,心里暗自说我还有变成天鹅的机会,而你永远一个样。你把我抓的青蛙放跑了,还理直气壮地说我虐待动物,明明是你说要烤青蛙。厨房的木桩上有个小洞,你掰下一小段蜡烛当燃料,有找来一个勺子当做烹饪的锅,倒上油,折了根棍子当锅铲,几根青椒,学起奶奶炒菜,弄了个涕泪纵横。被奶奶喝令停止后,转移到大伯搭建的木板堆里,小个子藏在里面不会被发现,却能看当近处大人们忙绿的身影。偶尔从木板堆里飘出阵阵青烟和香气。

老家就我一个小孩,临近的两个大姐姐和小妹妹,以及每周末回来的哥哥成了幼年最好的玩伴,最多在一起的还是你。大姐姐家的屋后有一口泉眼,一年四季涌流不断,顺着山壁的沟渠汇集在大池子里,填满这家的池子,又匆忙奔往山下的溪流。蔽荫处的泉水甘甜而清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山泉,带给我的故乡富饶的山林,丰收的田地。

我一个人的时候,你陪着我溜达在山林、田地间。我不说话,你不说话,听着山林中鸟儿的鸣叫,追寻着它们,惊起一阵纷飞,闪动在一米米倾泻而下的阳光里。也惹来一群饥饿的蚊子,一脸大包小包,我从山顶飞奔而下,听见身后松涛阵阵,看到前方竹叶飘飘。清晨,雨后的竹林里闪动着晶莹的水珠,你淘气的晃动我身边的竹子,竹叶上的雨水纷繁落下,砸响了山林,惊醒了鸟雀。不畏衣衫湿透的寒冷,和脚底粘着厚重的泥土,行走在高高的灌木丛中,寻找那期盼已久的馈赠—破土而出的竹笋,挂满枝头的野果,躲藏在草丛中的蘑菇等等。

收割后的稻田里,没有蓄水,留下干枯的稻杆间,长满了嫩绿的草儿,为了家里的小白兔,我们蹲行在稻杆间拔草,知道其中几种草的称谓已然不易。竹篮被塞得提不动了,光着脚丫,抠挖着湿粘的泥土,拍拍打打,建了个房子,盖上稻草,修了座水塔,蓄满清水,夕阳西下,挎着一竹篮朵拉着脑袋的小草儿,屁颠屁颠地回家去。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鱼苗被放入池水中。池底的淤泥翻滚而起,螃蟹躲藏在池壁的石缝中,蜻蜓的幼虫还在悠游,青蛙仔池塘边上叫嚷,受到惊吓咚隆入水。提一个土箕,卷起裤腿,沿着池壁穿梭在瓜棚底下。从山顶引流而来的池水,冰凉的漫过我的小腿,直逼髙卷而起的裤腿,想要捞到大螃蟹,早已顾不得水深。太阳回家了,你嘲笑我疲惫不堪,一无所获,我们嬉笑怒骂着,直到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

夜里你总吓我,害我不敢睡觉。拿出妈妈给我买的洋娃娃,从衣柜里倒腾出自以为不要的衣物,给她裁剪衣服,不理会你的吓唬,专心致志地缝制小衣裳,穿制首饰,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了,我才捂着被子睡去。

羡蛙之蛇

文/陈福荣

蛇看到造物主让青蛙长出了两条腿脚后,妒意陡生,不由得直嘀咕:“它有脚可以跳着走;而我没脚,只能爬行,还有我的活路吗?”

“你想错了,事实上你反倒占了上风——我安排的一条食物链里不就是允许由你吞吃青蛙吗?”造物主对蛇说。

蛇听了,顿时豁然开朗。因为它明白了一个道理:表面风光的东西往往缺乏底气的支撑;而外表柔弱者也有可能深藏着鲜为人知的力量。

青草池塘处处蛙

文/好梦易随流水去

昨夜睡得迷迷糊糊起来上厕所,听见阳台外传来几声蛙叫,仔细再听,却再无声息,大概睡糊涂了,错觉。突然就这样想起家乡的夜,“呱呱”“叽…… 叽叽” 此长彼短的虫声蛙声,从春到秋,从黄昏到黎明,从池塘到半山层层水田,从小溪到屋角那丛蓬勃的杂草间,一声一声,一串一串,或者伴着虫声,或者和着雨声,在童年绵延的梦里,恣意欢歌。

“青草池塘处处蛙”于深夜听这蛙叫,我脑子里第一个能想起的词,黄梅时节,我已经不记得了,到底是什么时候?当我这样想时,我已再次躺回床上,脑子里最深的印象却是儿时钓青蛙画面。

在那些春意盎然的日子,一瞬早雨,天边明净如洗,山峦儿绿得发亮,空气中带着雨后的青草味儿。田间地头上刚上工的农人,手边上的卷烟一圈圈白色的烟被清风一吹,打着旋儿散在空中,已套上犁的牛,站在田头,甩着尾巴,出神地望着远方……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尽管是农忙时期,可是小孩子们还是很轻松的。看那三五一群、站在田头上、小溪边、水渠旁的孩子,全神贯注地看着各自手上拿着一支一米来长的竹杆,草丛间、枝头上的小鸟欢快的歌唱,也丝毫吸引不了他们。

走近一点,这些拿着钓杆的孩子们却不是把竹杆放在水里,饵也并非是系在鱼钓上,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钓杆还一上一下在晃动着,一块灰色的“饵”在青草丛中跳跃,这是在钓青蛙呢。不多时,一只笨头笨脑的青蛙出现在草丛间,眼睛盯着那块不断晃动的“饵”,左右看看无危险,然后一跃而起,一口咬住那块“饵”,迅速退回草丛间,此时孩子反应过来,一提竹杆,一只青蛙已钓了上来。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也非常喜欢这种活动,一来钓青蛙比钓鱼容易,二来春天的时候野外的青蛙非常多。不过虽然钓青蛙很有趣,但钓了青蛙回来,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差不多都是玩几天就扔了,或者给奶奶喂鸡,但是有了茅影后,青蛙就成它的美食了。再后来慢慢地知道青蛙是益鸟,就很少玩这种游戏了,只有在茅影精神不好时候抓些青蛙喂它。

眨眼间,茅影都离开六七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去回忆,觉得就像过了一辈子那么长。太长了,许多事不再回忆,慢慢地就陌生了,许多人,不再联系,关系就淡了。等闲变却故人心,再纠结这件事,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好吧,每个人都有初遇情结。

连日的暴雨,整个城市都水气氤氲,幸而街道两旁的植被无不一绿得发亮,平日浊闷的空气也变得清清爽爽,水淋淋湿漉漉的都城添一份生气。任思绪梦游,听雨点淅 淅沥沥打在玻璃窗上,觉得终究缺一点韵味,在那些蛙声遍地的春夜,忽然一阵细雨,听雨点沙沙洒落的瓦顶上,沙沙地落在树叶上,或长或短,或轻或重,或急或 缓,无论节奏或是旋律俱是如此美妙,消失了的,总是可爱的。

黄梅时节家家雨,突然想吃酸梅子,还有那小小的山桦李,枇杷上次回家时吃过了,唯有山桦李,几乎每年都记得却吃不上,也不知道记忆中的那几株山桦李熟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