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赞美家乡的文章

2023/02/04好文章

赞美家乡的文章(精选15篇)

最美的地方是家乡

文/海上雁

时逢四月,春光正浓,树木葱茏,四处鲜花芬芳,清明后的雨露滋润着乡土,走在田野里一眼望去是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那一片金黄色的花海看不到边,成群的蜜蜂在花众间飞来飞去,润酿着甜甜的蜜。田埂间的小草绿的可爱,道路便刚修葺好的水渠沿着马路一直向前延伸着。 虽然隔了很久没有回家过,原本对于家乡的印象有点模糊,这次回家,感觉家乡还是那样的美丽,却比以前更加繁华。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学校、医院、交通、公园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她毗邻长江,物产丰富,秀丽的风景,天然密布的水网,让池州这座小城,因山而美丽,因水而得名。

休息的时候,我和表弟便骑电瓶车到平天湖赏光,一条条白色的水泥路穿过林荫之中。一路上时不时可听到长着长长喙的鸟儿听到啾啾声响。有的嗖一声便从近处枝头飞起,一展它那缤纷的羽翼,凌空飞了一段距离,便在稍远处的枝头上落下。来到平天湖的湖边,湖畔靠岸的水滩上竖着一排排的木栅,近处湖水微微震荡,不断地拍打着这些木桩,发出澎湃的声音。放眼望去,整个湖面一平如镜,烟波浩渺。唐朝李白曾夜游平天湖,留下‘’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登酒船‘’的名句。微风吹来,湖面上轻轻泛着细小的涟漪,几只野鸭在湖中悠哉悠哉地游来游去。巍峨的齐山,倚在这片明净的湖水旁,湖水中留下墨绿的倒影。在这风景宜人的地方,行人却不多,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然的恬静风光。这般原生态的景观,更让人有种远离城嚣的放松和舒适感。湖面略比杭州的西湖开阔一点,只是少了那一排排杨柳的映衬而已。平天湖是齐山风景区中是最为美丽的风景,而又在齐山的环绕之中。她的恬静自然,就像一个婴儿熟睡在齐山母亲的怀抱中。湖上也有一些游乐场所,如湖上游艇码头。还有一座餐厅,座落靠近岸边的湖水之中,楼房共有三层楼的样子,外观看起来像一艘巨大的船只,船弦上架起一座木板桥,中间是一排排的木板,两边用铁索拉起一直通向岸边。这座水中餐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都湖中的景色,比起平天湖周边坐落在树林间的名叫“水云涧”的餐厅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天,我一个人去百合公园去游玩,这里是市区的一个休闲公园,清晨的时候,很多老年人便在这里活动活动筋骨。公园里一座座小桥、一条条石子路从湖面上跨过,相互勾连成一体,石子路及桥的两边路边都种着一排排的杨柳。一条条纤细的柳叶在风中轻轻舞动。公园的一边,湖水中种了一片荷叶,绿色的荷叶如同撑起的一个个小伞似的。寻思月圆之夜上来到这片公园游玩,多少有点荷塘月色的滋味。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这水或深或浅,深的地方,长有水藻,一片墨绿色,浅的地方,生长着青青的水草,水草稀疏的地方清楚地印着天空中的蓝天白云。公园里有很多精致的小亭子,累了便可在小亭子里石墩上小憩一会,感觉特别的轻松,很多烦恼在此刻都烟消云散。公园的西面是大九华宾馆,东面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当夜晚的时候,大九华宾馆和中国人民银行楼面的霓虹灯流光溢彩,彰显这座公园东西两面的最高建筑。西北角是池州市政府并依稀可见远处的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建筑。公园的北面是座小山,远远看去葱茏一片,象牙塔在这座山腰上笔直地耸立着。

百合公园的南面是建设东路,路边开着很多店铺,卖衣服、卖化妆品之类的。顺着建设东路往西走,不远处便来到天方茶艺馆的门口。屋檐下的蓝色匾幅中题着“天方茶苑”四个大字,走进去便跨上一座石桥,石桥底下是一条小溪,清澈的溪水从桥下穿过。从弯弯的石桥走下来,里面是些古朴的建筑,正面一座高高的石坊上题着浓墨色的四个楷体大字“清溪映月”.再往南走便是一座南北东西交错桥,桥体都是混泥土修筑而成,东西向的桥体坐落在下面的溪水之上,成为南北向桥的支架。桥的两边是整齐的木栏杆。凭杆低头可见悠悠的溪水从脚底的小河流过,穿过这座石桥,流向遥远的东方。走过这座桥,在我面前的便是“曾记茶社”,想必是品茶的好地方。池州的山美、水好,自然生长的茶叶鲜美,沏的茶水清香。肖坑绿茶便是这一带比较有名的茶叶了,产地在贵池南面的山区。因为海拔较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而日照较少,土壤肥厚,故肖坑绿茶以色泽鲜艳、香气浓郁而著称。因为营养丰富,虽经久沏而味不退,不是黄山毛峰那般清淡。茶叶颜色鲜艳,比起福建的铁观音,又要显得秀气得多,如同小家碧玉一般。

池州山水秀丽,自然这里的风景名胜不胜枚举。这里的旅游业虽不似江浙一带那样繁荣、不似四川、云南那样有名,然而却有着自己的地方特色,那就是更多地保留着远古自然的风味。位于石台县的牯牛降,其实有着西黄山之称。这里长年雨量充沛,大小溪流纵横山间,途中遇到石壁断崖,便形成一道道瀑布。牯牛降的山路崎岖而多变,转弯的地方特别多,故家乡人便有句戏言道从山脚到山顶一路要经过九十九道弯,可见路的难走。山中的天气也是变幻莫测,故有“山中一日游,十里不同天”之说。山中的牯牛湖,湖水湛蓝一片,不禁让我想起云南丽江的蓝月湖,湖边山林葱翠,景色宜人,堪称皖南的九寨沟。

短短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坐上开往上海的大巴车。大都市的繁华却不曾让我忘记家乡的美丽,还有那浓浓的乡情。多少次在我梦里梦见你,梦见你那弯弯的明月,梦见你那潺潺的小溪。望着窗外那如画般的风景,我希望家乡的未来会越来越美丽,家乡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回到家乡的怀抱,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投一份微薄的力量,希望那时候的家乡就像上海一样经济富裕、科技发达、社会和谐。

家乡的丹江大桥

文/田原

我们家祖居陕南商州。前些日子,我有幸目睹了故乡丹江立交大桥的通车典礼。那隆重、那热烈、欢乐的场面令我久久难忘。远远望去,一座钢筋混凝土铸造的立交大桥,犹如一条跃出水面的蛟龙,腾空而起。这是父老乡亲们多年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奔走相告的乡党,高兴啊!

通桥典礼那天,乡亲们一大早便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向桥头,鞭炮声锣鼓声震天动地,人们欢呼雀跃,欣喜若狂,那热闹场面不亚于纪录片里1949年百姓庆祝翻身解放的镜头。

“唉!要是早些年建起钢筋水泥桥该多好!”90岁的奶奶颤颤巍巍抹着泪说。我懂奶奶说这话的意思。

我听父亲说过,大约半个世纪前的一个夏季,爷爷送年仅13岁的叔父去商州城读中学。当爷儿俩刚刚走到丹江河中心,突然发了大水,水头高过人头,他们被无情的恶浪卷走了。乡亲们三日后在百余里外的“月儿滩”上找见了爷爷和叔父的尸体。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每忆起此事,奶奶都要掉下伤心的泪水……

“十月一,孟姜女送寒衣”。父亲还说,每年农历十月过后,是丹江上搭木板桥的日子。搭桥时青壮年们趟着冰冷刺骨的河水抡着大木锤往泥沙里打木桩,然后一步一颠地抬了木板架在桥桩上,再用铁链链了桥板,以防发洪水时被水冲走。桥搭成了,人踩着晃晃悠悠的桥身,望着桥下的激流,心提在嗓子眼,一不小心就得“下扁食”(方言:掉入河水中如煮饺子)。有的妇女过桥时,用带子把婴幼儿绑在背上,像乌龟一样从桥上慢慢地爬行,那种悬乎场面令人心惊肉跳。到了冬天,桥上落一层霜,滑溜溜的,行人更是提心吊胆,步履艰难。父亲讲到这里,我突然忆起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正是丹江木板桥的真实写照吗?

如今十年功夫故乡的丹江陆续架起了一座座宽敞坚固的钢筋水泥大桥。从此结束了千百年来乡亲们艰难过河的岁月。我曾经屈指数了,从商州城到我的家乡,短短20里地竟然架起了七八座水泥大桥,这是改革开放与西部大开发的成果,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崭变通途”啊!

站立在丹江桥上,望着南来北往的如织人流,心中感慨万千,丹江大桥哟,你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好运,家乡人民对你的情意就如同这一江清水长流不息!

家乡的嫩玉米

文/赵攀强

玉米在陕南算是粗粮,可嫩玉米却是宝贝,吃法多样,味道香甜,人人喜欢,我对其情有独钟,与它相伴走过了许多年。

玉米是夏秋作物,播种面积大,生长周期短,产量非常高,是老家旬阳地域的主粮。每到小麦收获之后,地里都会种上玉米,从幼苗到放喇叭叶,再到抽穗拔节,往往只需几个月。夏季气温高,玉米长得快,夜晚走过玉米林,你会听到“格吧格吧”的声响,那是玉米正在疯长。当玉米长到过人高,叶子伸到胳膊长的时候,人们在玉米林里锄草,好像钻进了蒸笼,热浪翻腾,汗如雨下,叶子划破皮肤,刀割似的疼痛,那滋味好难受。等到玉米开了顶花,结了棒子,长出胡子,灌浆到六七成熟的时候,就可品尝嫩玉米了。

最简单的是烧玉米,在自家玉米地里,顺手掰下几穗嫩玉米,剥去绿色外衣,露出黄亮亮,金灿灿的玉米棒,埋进柴火灶下的草木灰中。这种草木灰,虽然是柴火燃烧后落下的余烬,但还有火星和温度,很烫的。我们用火钳夹住玉米棒,在草木灰中来回婆娑,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烧出好多玉米花。然后取出来,弹掉上面的灰烬,就可以剥着吃了。这种烧玉米,热乎乎,香喷喷,甜滋滋,口感极佳。每当放学,饭还没有做好,我们就跑到玉米地里掰下嫩玉米,烧着吃,那真是一种口福和享受啊!

烤玉米和烧玉米是一个道理,但做法有所不同。把剥去外衣的嫩玉米,放在柴火灶或者炭火盆的侧边,用明火烤,边烤边要翻转,一边一边地烤,等到棒子上的嫩玉米变成焦黄色,上面出现许多玉米花,闻着香气扑鼻的时候就能品尝了。这种烤玉米比烧玉米更卫生更好吃,但是火候不好把握,稍不注意就会烤焦。现在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有人推着流动的烤炉,卖烤红薯和烤玉米,看来这些大自然的美食,不光我爱吃,其他人也是爱吃的。

蒸玉米在农村可以当主食,剥掉玉米棒的外衣,抹去胡子,清洗干净,放在笼里蒸。用这种方法蒸熟的嫩玉米,水分浓,糖分多,质地软,不好剥,只能双手并用,拿起来啃着吃。那种嫩香,那种滑溜,那种浆甜,令人久久回味,百吃不厌。蒸玉米和蒸红薯一样,一次可以蒸很多,可以尽饱吃。现在的饭店,往往把蒸红薯和蒸玉米,还有蒸洋芋,切成小块,装成拼盘,作为一道小吃上席,使这些农村美食走进城市人的生活,吃法文明多了。但我觉得这种吃法不过瘾,还是喜欢童年老家那种狼吞虎咽啃玉米的吃法。

煮玉米是农村最常见的吃法,记得儿时在老家,嫩玉米出来的时候,母亲几乎天天要给我们煮玉米。母亲煮玉米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嫩玉米从棒子上剥下来,与南瓜、绿豆一起放到锅里煮,一煮就是一大锅,当主食,每人能吃几大碗。听说这种南瓜绿豆煮玉米可以防暑降温下火,是夏季的家常饭和“常备药”,尤其是放凉后稀里呼噜一大碗,最解渴。另一种是把玉米棒放在清水锅里煮,也可以放在稀饭锅里煮,待煮好用筷子捞出来,就可以啃着吃了。我们经常在城里的菜市场看见有卖玉米棒子的,妻子就给我买回一些放在锅里煮着吃,真的,太好吃了,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嫩玉米还可以打成浆,烙浆粑,或者蒸浆粑吃。有的直接用油桐叶包住玉米浆,放在锅里烙,或者放到笼里蒸,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浆粑叫甜浆粑,香甜可口,很好吃。有的在玉米浆里放进南瓜丝、辣椒丝、食用盐,搅拌均匀,再用油桐叶包裹,放在锅里烙,或者放在笼里蒸,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浆粑叫咸浆粑,既咸又辣,口味重,更好吃。有的把切碎的酸菜放进玉米浆里,做出来的浆粑叫酸浆粑,别有一番风味。有些高山地区,气温低,玉米不得成熟,人们干脆将地里的嫩玉米全部收获,打成浆,放在大木梢里窝,往往能吃一对年,这种浆粑也叫酸浆粑,我吃过,味道挺不错。有的地方还把玉米浆烙成玉米饼,味道甜美。现在的人们懂生活,会享受,他们还将嫩玉米制成玉米汁,作为饮料端上酒店的餐桌,人人爱喝。他们也将嫩玉米当作辅料烹饪玉米炒虾仁,或者制作干锅玉米虾,成为酒店的一道名菜,小孩子特别爱吃。

每到夏秋时节,陕南老家的田野上到处都是玉米林,风雨欲来,哗啦作响。尤其到了结出棒子,长出胡子的时候,一排排,一荡荡,一片片,好像荷枪实弹的卫兵,守护在家乡的大地上,威武雄壮,气势非凡,成为风景。看到这些自然的精灵,百姓的希望,无不使人振奋和惊叹,觉得又是一个丰收年。家乡的嫩玉米,好香甜!

背包里的家乡

文/赵倩

国庆假期结束,乘高铁回西安。去车站去得早了,无聊,就四处看人。

从宝鸡站出发的旅客,不用说,大都用塑料袋装了一大包擀面皮,还有带着一兜子苹果的、带着一兜子猕猴桃的、带着一兜子核桃的。有人提着一个红色的盒子,几只玉兔正在盒子上围着圆圆的月亮跳舞,是“十五”的月饼。反正都是不太值得从一城带到另一城的东西,又怕是推辞了好几遍、心热热的必须带回去的东西。

一个中年男人,提了一兜包子,一看就是自家磨的面蒸的,颜色黑些,包子皮也硬实些。皮已经晾得有些干硬了,包子的芳华收敛了起来。但是不用说,锅里热五分钟,这些包子就能再次热气腾腾地散着香气活过来。

我兀自开始猜,这包子什么馅的?肯定不是韭菜馅的,不好放。是粉条豆腐的吧,我们这儿的人,顶爱包这种馅儿的包子。我妈爱包,我姨爱包,我婆婆也爱包。要能再加点儿地软,蘸醋汁吃,可太好了。

我又猜,这一袋子不知道能吃几天。反正一顿一个人能吃三个。我上了心,稍微数了数,少说有三四十个,最少得蒸两锅。

猜到这儿了,又不能不想,谁给他蒸的包子。你说这世界上,能耐着性子给你蒸两锅馍的人有几个。

说起来我包里还有我妈塞的几个花卷,蒸得极大,我们把这叫“牛粪”花卷,形象得很。这次的花卷蒸得好,发酵得也好,样子也好,我妈极得意,说:这花卷,就是看女子的花卷!

“看女子的花卷”是啥?

在走亲戚真的还靠“走”的年代,我姥姥每次来我家,都要给我妈带一篮子自己蒸的花卷。看女子是大事,那花卷必然是精挑细选过的,样子最好看的,芝麻和辣子撒得最匀的。那些裂了口的、样子不周正的,必然是选不上的。这看女子的花卷一送就是半辈子,送到我姥姥过世。

所以,我妈给我装花卷,我就乖乖地把包打开装了,一句都没有唠叨“又让我把石头往山里背”这种话。

这几年,我突然和我妈达成了宝贵的共识:

我妈说,带几个西红柿,你们在西安买的大棚货不好吃。我说,对。

我妈说,带一袋子苞谷糁,你们在西安买的不新鲜。我说,对。

我妈说,带一把鸡毛菜,是你大姨刚从地里拔来的,比你们在西安买的菜嫩。我说,对。

我妈矢志不渝地觉得宝鸡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我也同意。

史铁生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要我说,人的故乡,也是一种“世间唯有你好”的固执的关于口味的迷信,你的味蕾被你从家乡背来的家乡味唤起,也是你回到了故乡。

别嫌重,随便背点啥回来吧!背点啥,就是把一小片家乡背在了身上。

家乡茶事

文/蓝柳絮

我的家乡并不产茶,所说的茶事纯指饮茶。

家乡人对茶的钟爱,一点也不亚于龙井、武夷山、普洱等着名的茶乡,这里男女老幼大多喜欢饮茶,尤其是蒙古族群众聚居的村落,更有很多嗜茶如命的“饮”君子。众多铁杆消费者,兴旺了茶市,成全了经销商,县城里专营茶叶的茶庄就有十几家;附带经营茶叶的超市、店铺更是多得无法统计。即使是偏僻山村里的小食杂店,也会把茶叶摆在显眼的位置。在乡亲们“开门七件事”里,茶始终占据着重要席位,平日不可或缺,备年货时更是买上几斤好“叶子”,留着正月待客。

家乡人喝茶,偏爱的是红茶。滇红、祁红等都是消费者心仪的上榜品牌。喜欢喝绿茶、花茶的人不多,虽经媒体和商家的多方引导、推荐、促销,绿茶花茶的销量还是赶不上红茶的一个小零头。

少年时读《红楼梦》,对妙玉谈饮茶的一段话印象颇深:“岂不知,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那时私下里以为饮茶应该是很文雅、很小资的行为。后来看惯了家乡人喝茶,就逐渐颠覆了心中存留的印象:乡亲们喝茶,喝相粗犷,往往是用很大的水壶,倒上滚烫的开水,沏成酽红的浓茶,“咕嘟嘟”倒满一大茶碗,龙吸水般地“滋溜溜”一口喝干;三五碗下肚,全身冒出汗来,顿时看他们露出通体舒泰、浑身轻松的表情。

可见,饮茶方式的不同,与饮者生活环境和饮用需求有关,并无雅俗之分。闲适清雅的“妙玉”们,自然有时间和心境、情趣慢慢地品,让他们端起大碗牛饮会有失大雅、大煞风景;而出力流汗、时间又金贵的劳动者风风火火地喝下几大碗才觉得痛快,让他们擎起牛眼小盏,细酌慢品,也会像一双大脚穿上绣花鞋一样,显得不伦不类、忸怩作态了。

习俗沿袭,使饮茶成了很多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饮红茶的人,会生出茶“瘾”,资深“瘾君子”们讲:倘若有一顿不喝,就会浑身发紧,没精打采,干活也打不起精神来。这些瘾君子往往还都“水量”惊人,一位同事曾亲口给我讲了一段饮茶的“糗事”:正月里闲暇无事去茶友家串门,茶友高兴地放上炕桌摆开茶具,地下炉子里火旺旺地烧着,水壶里的水欢快地唱着,俩人兴趣盎然地喝着,茶友的爱人满脸堆笑地为他们续茶添水。待兴尽起身回家,仁兄吓了一跳,满满的一桶水已经见了底。

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到一所农村初中教书。上班前父母“教导”我到了单位要勤快,于是我就在一天的下班后,用了一小时的时间,把办公室里的饮水工具统统清洗了一遍,让那些杯杯盏盏都变得清洁如新。本来我以为会得到大家的夸奖,可第二天我却发现好几位同事脸色很难看。后来一位好心的同事偷偷告诉我,那些“老茶民”的杯盏是不能刷洗的,杯上的茶垢有个专有名词叫“茶膻”,据说茶膻越厚,杯盏越珍贵,沏上茶越香醇。

仔细研究了当地的地理、历史,我才对家乡人饮茶习俗有了粗略的了解:辽西地区十年九旱,干燥是气候的主旋律,多是夏秋干热,冬春干冷,而红茶有润肺去燥、解暑清热功效。加上还能去油腻、助消化、兴奋神经、缓解疲劳等诸多好处,赢得家乡人喜爱也在情理之中。而由于这里邻近内蒙古,很多原住民又是蒙古族,保留着饮用奶茶的习俗。但毕竟生产方式已由畜牧为主转变为农耕为主,加上鲜奶的缺乏,就因势过渡到了饮用红茶。清朝中期后,开放“蒙禁”,很多山东、山西汉族农民“闯关东”来到这里,带来了鲁、晋地域的茶文化,促进了饮茶方式的融合,也促进了当地饮茶习俗的嬗变。

改革开放前,我的家乡很穷,很多家庭买不起高档一点的茶叶,廉价的茶叶理所当然地成了畅销品,几元钱一斤的茶叶末“滇碎”成了很多人无奈的选择;甚至连被“茶民”们戏称为“筢搂”的最劣等的“茶叶”,也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现在,生活富裕了,不仅“滇碎”、“筢搂”们绝迹了,中档以下的红茶也不怎么畅销了,茶庄里卖得最好的都是一级、特级的好“叶子”。

乡愁

文/左又谷

尽管自小就随父母在外地生活,但我一刻也未曾忘记我的家乡,那葱茏的山、那碧绿的水、那辛勤朴实的乡亲。怎么可能忘了呢?它孕育了我的生命,给了我最初的世界印象。我走到哪里都闻得着寒冷冬日夕阳西下时那股炊烟味,听得着在院子里等待喂食的鸡、鸭、猪、羊的“叫响乐”,看得着烈日炎炎下父辈们面向黄土背朝天、满身湿汗不停歇的场面。我的家乡,偏远落后,没有风流人物,没有名川大河,历史的笔墨从未触及此地。但是它有最肥沃宜耕的土地,它有最清澈见底的溪流,它有一代代善良勤奋、自强不息的子民。

最难忘的自是家乡的人啊。儿时的玩伴,天天在外耍到被大人骂还不愿散开。过家家、捉迷藏、跳皮筋、抓螃蟹,玩的是惊天动地、步步惊心、乐趣无穷、不厌其烦啊。从未感到过孤单,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孤单。玩累了回家喝口母亲在火炉子上熬得热粥,满腹米油香,躺在暖烘烘的热炕上,沉沉睡去。待醒来后,简单吃一口刚蒸热的松软馒头就着一块咸菜疙瘩,便在母亲的挽留中急急的拉帮结伙去了。在梦中还会经常见到那一张张挂着鼻涕的小脏脸及玩游戏时认真的表情,笑着醒来时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那时候的那种毫无杂质的最简单的开心再难寻,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不知在何方。人这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段就是童年,而我那格外匆忙欢快的童年记忆全来自我的家乡。

每到大年三十,全家人齐聚一堂,在奶奶的四合院里点燃六叔从城里带回来的烟花,何其绚丽,何其耀眼,整个村庄似都在这片光明之下。村中的一部分大人孩子也都跑来围观,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奶奶那苍老黝黑的脸上,此时会绽放出满足而骄傲的笑容。这一环节过后,母亲和婶子们便忙活着煮饺子、做菜,而父亲叔伯们就坐在桌子旁抽烟侃大山。待饺子熟了,媳妇们边往上端饺子边一起讨伐自己丈夫懒惰的作风。奶奶一声快吃吧,埋怨闹腾声止,饭局开始,伴着屋外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在浓浓的饭香中,儿子们给老母亲夹菜、媳妇们各管各娃,一派家和万事兴的场景。后来随着奶奶的愈加衰老和孙子辈的成家立业,竟再没过一个人员齐备的团聚年。奶奶去世后,老家更是从此远伫在了记忆之中。可是当年那温馨劲,每每想起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亲人们,兄弟姐妹们你们生活是否如意,有没有像我一样怀念曾经那些顿年夜饭呢?

家乡,多少游子魂之所绕、梦之所牵,你是根,是家乡儿女永远的依靠。因着我对你的思念,我的笑容里永远有一抹擦不掉的哀伤。因着我对你的眷恋,再美的地方在我心中也远不及你。你可感受的到,那些离开故土在外营生的游子们在异地他乡,在无数个不眠之夜,虔诚的为你祈祷,愿你变得富足昌盛,愿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一生安康。

家乡的味道

文/钱忠群

每次去市里开会,“奉贤”的座位旁边总是很亲切的两个字:崇明。好几年前我在文化系统工作时,我和邻座的崇明兄弟一样,总是比其他区县的同志要早到,一个是怕路上堵车,提前两个半小时就出来了;一个怕轮渡停航,提前一天就到市里了。我们总能不约而同地找到很多共性的话题,有时要么相互揶揄,要么互相吹捧几句,但更多的是彼此的勉励,大有“惺惺相惜”之势。

这几年工作单位、从事的部门换了几茬,也就认识了不少邻座崇明的朋友,特别是隧桥通车以后去崇明的机会也多了,除了工作原因外,我去崇明大多与喜欢吃崇明土菜有关,为什么要加个土字呢?因为那里有我认为比较纯正的本帮菜,更通俗点讲就是本地农家菜。而奉贤这两年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开饭馆的大多也是安徽人、四川人居多,北方菜和湘菜丰富了我们的菜系结构,甚至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即使本地人开的菜馆也或多或少迎合外来客,而崇明就可以吃到没有被改造过的当地菜。大前年的国庆,应崇明诗人茂盛的邀请上岛,之后一个叫“锦绣”的饭庄一直撩拨着我还算挑剔的味蕾。前年、去年的国庆,我相约一拨兄弟去那里,我点菜一贯秉承“肉食主义”精神,“五荤六素”在我的食谱里基本上是十荤一素,这盘素菜搞不好也就是白菜炒肉丝之类的,我还像当地人一样一一为大家点评。但两次下来,都没有第一次饭那么轻松地征服我,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有第三次去的冲动。

像很多旅居国外多年的中国人,回来总会调侃这样一句话:出了国,胃更爱国。今天的崇明菜与老崇明印象中的可能是“物非人非”,但至少还维系着我这个本地人对地方菜最初的依恋。记得有位崇明的领导这样推介崇明:我们的空气是可以当饭吃的。我也相信经过崇明的水、崇明的土壤和空气的洗礼,崇明菜也会释放出它独特的味道。

对大部分市区人来说,对奉贤最初的印象也就是菜花节、伏羊节,现在有了东方美谷。在他们眼里,奉贤也代表了上海的农家菜。菜花节、伏羊节也好,大抵也与吃有关,为什么这么说?伏羊节很明显,三伏天,吃羊肉喝烧酒;菜花节正是大家踏青的好时节,“来菜花节,品农家菜”成了一些久居城市的“阿拉上海人”“三月下奉贤”的一个理由,青团、米糕,菜花螺蛳、腊板鲫鱼,样样都不能少。伏羊节就是披着节日外衣的农家菜盛宴,“羊头汤”是伏羊节的菜魁,一般用来招待重要客人。“羊头汤”有讲究,首先要选用未经冷冻的本地散放羊,煮的时候必须放适量的羊杂,特别是羊血,起锅前再放上一大把本地大蒜茎叶,那色香味没的说。“伏羊节”十年下来,也演变成了到奉贤吃羊肉的习俗。现在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严寒,奉贤的农家菜桌上除了白切鸡,都会有羊肉,热气的或白切的。

其实崇明菜、奉贤菜也好,伏羊节、菜花节也罢,我们怀念的都是渐渐离我们远去的乡愁,我们的味觉也或多或少接受了乡愁的滋养。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不管变化多大,家依然在那里,但我们的故乡,我们记忆中的家乡、那陪伴我们童年少年的清澈的沟渠,那掩映在菜花丛中的一抹老宅,都已不复存在。我们说的城市化不是消灭农村,而是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干净、更诗意,真正成为“都市里的村庄”。因为农村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爱吃的农家菜,更有我们挥之不去的乡愁。

在家乡过端午

文/月出东斗

六月中旬,在夏季昼间最悠长的日子里,我们回到了北纬47度的家乡鹤城,这座离北极光不太远的城市中。

曦光透过窗帘,鸟儿在树间婉转。住在湖畔中庭妹妹家的我们也被这鸟儿的啁啾一一叫醒。

这是端午节的清晨,早早的,如一切农历节日一样,传统的习俗并未因时代的日新月异而废弃,在每家每户的各自空间里一切照旧,一切因袭着传统程序。

为女儿的手腕系上昨晚就放在枕边的五彩丝线,这是大姐已经为女儿准备好的,还有香荷包,红色金丝彩缎葫芦造型,缀着粉色、绿色、黄色的琉璃串珠,连衣裙没有扣眼,不知系在哪里,女儿说系在手机上,手机不离手,如同衣服不离人一样,这是不变中的变化。

妹妹在厨房已将鸡蛋煮好,去了苇叶的粽子放在盘子里,特有的清香飘出厨房,在客厅里弥漫开来;妹夫已将楼门斜插上了一束菖蒲和艾蒿,将屋内的几处门楣挂上了彩色的纸葫芦。

我们用艾叶泡水象征性地洗洗眼睛,洗洗耳朵,洗洗双手,扒个鸡蛋,吃个粽子,一如从前,然后,我们去龙沙公园踏青。

这是清晨五点钟的光景,穿过小区一侧是灌木矮墙,一侧是绿茵茵草地通向龙沙公园的小径,三两分钟便来到了一道铁栅栏前,妹妹用电子门卡打开栅栏上的小门,我们便进入了公园。

进入公园,便踏上了湖畔的林荫大道。岸上,柳荫垂垂;水中,睡莲片片。微风中,花香缕缕;林地间,燕雀呢喃。

踏上湖上曲桥,望眼四围,我们欣赏着美丽的龙沙公园。湖心岛,湖岸上的苍西古榆,湖光绿色,让人心旷神怡,在绿色中点缀着黄色琉璃瓦的飞檐楼顶,美丽得让人情动于中。

许多年了,从女儿进入中学以后,我们就没有全家一起逛过公园了,虽然,迁居北京的这些年以来,全家一起逛公园的时候也不少,什么陶然亭了,颐和园了,青龙湖了,玉渊潭了,龙潭湖了,地坛了,不过,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还是停留在女儿童年时“六一”逛公园的日子里,那也是在鹤城的日子里。

湖中划船是女儿的最爱,每每都是丈夫陪女儿划船。可是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女儿却提出了我们全家一起划船的要求,为了不使女儿扫兴,挺着晕船的折磨,在湖上的船中强挺了四十分钟,当船靠向岸时,我几乎是从船上爬到了岸上,然后,踉跄地走到岸上柳荫下的长椅前,天旋地转,几乎不能再走动一步。

女儿坐在我的身旁看着我,她的愿望似乎满足了,可我的晕船也并没让她全家划船的兴奋得以延续。她拿出背包里的水瓶让我喝水,童稚小脸仰头担心地看着我。

恍惚间,那一张童稚的小脸,被一张姣好的脸庞所代替,那是女儿在招呼我,说要拍一张全家的照片。

妹妹为我们在湖边拍了不少的照片,留下了美好的瞬间,也留下将来作为回忆的佐证。

在最贴近自然的节日里,我们踏青,我们拍照,我们欣赏着花草树木,欣赏着湖光水色,欣赏着绿色之上蓝蓝的晴空,欣赏着公园里简装便鞋踏青的游人……

家乡的冻豆腐

文/何礼仁

我的家乡在东北辽阳,位于辽宁省中部。在故乡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做冻豆腐,冻豆腐炖菜的醇香会飘荡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成为一道有特色的风景。

做冻豆腐是有讲究的,太嫩的豆腐不容易冻实,相比之下老豆腐更适合做冻豆腐。家乡的冬天天寒地冻,母亲把老豆腐切成小块,放在篮子里,挂在室外。为了豆腐能冻得更实,母亲还会在夜里起来两次,给豆腐表面浇点水,等到第二天清晨,硬邦邦的冻豆腐就做好了,砸到地上可以发出“叮当”的响声。

现在,很多火锅店里的冻豆腐都是没有经过化冻的,食客把冻豆腐直接扔进火锅是很不科学的,没有化冻的豆腐不但卤水未除尽口感差,而且也不利于冻豆腐吸收火锅里的汤汁。食用冻豆腐时,应该先把它们拿到温暖的地方慢慢化冻,待冻豆腐松软后,把里面的水挤干净,再把豆腐放进清水中泡上一刻钟,将其捞出来再挤一次水。如此这般就可以把豆腐里的苦水去尽,冻过的豆腐内有大量的孔,呈蜂窝状,特别能吸收汤料,拿它涮火锅,口感很有层次,味道也鲜美。

冻豆腐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叶酸、矿物质、植物卵磷脂。常吃冻豆腐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人体代谢脂肪的速度,预防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对身体大有裨益。

白菜炖冻豆腐是家乡的家常菜,可以说我是吃着母亲做的白菜炖冻豆腐长大的,这道菜的做法非常简单,锅中倒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葱姜蒜爆香,放入白菜炒五分钟,放入冻豆腐,加入肉汤,再加盐、酱油、水,炖十分钟,连同汤汁一起起锅。这道菜肉香渗入到冻豆腐的孔中,入口醇香不腻,味道十分好。冻豆腐在家乡是“百搭菜”,与许多菜都能一起或煮、或炖、或烩。母亲做的鲢鱼烩冻豆腐特别好吃,冻豆腐富有弹性,汤鲜清澈,开胃爽口。母亲做的酸菜粉丝煮冻豆腐鲜香滑爽,汤醇味酸可口。此外扒冻豆腐、清蒸冻豆腐、三鲜冻豆腐都是家乡人餐桌上的美味。

自从离开家乡后,我就很少吃到冻豆腐了。前些天心血来潮想吃冻豆腐,我只能把豆腐放进冰箱里速冻,一天后我从冰箱里拿出来,迫不及待做了一道冻豆腐炖白菜。也许是没有经过家乡冬季风雪的历练,也许不是出自母亲的那双巧手,我做的冻豆腐炖白菜总是没有当年的那种味道,我有些怅然若失。

大不同

文/陈绪伟

开着奇骏车的谭章,行驶在高速路上,趁着国庆节回家乡,看望离别已久的乡亲们,还想为家乡建设再多捐些钱。

扫视车窗外,一路风景如画,他感叹昨日今朝大不同了。车离家乡越来越近,他脑海就浮现出六年前国庆节,开车回到家乡的情形。那时,砂石公路只通到乡政府门前,熟悉的乡亲们早已在那等候。一下车,大家热情地围着自己转,刚取出车里一份份礼品,马上就被“瓜分”了。眼见当时乡村的苍凉,生活贫困的乡亲,他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

谭章家乡的村,不仅边远偏僻、交通不便,而且还是县上有名的特困村。他离开家乡,到南方去创业,历经艰辛和拼打,终于业已有成当了老板。随他而去的父母,经常提醒他:“做人莫忘根本,富了不忘乡亲”。于是,他隔三差五回一次家乡,既看望乡亲,又带些人外出创业。特别是六年前,他回到家乡,捐资修建了一座通乡混凝土拱桥,彻底解决了村里娃子上学、乡亲们出行的困难,所以很受家乡人爱戴,得到了镇里县里领导的赞赏。对此,他非常心安理得,也暗自窃喜。

一天半的路程,奇骏车开到了乡政府门前,一个指路牌,让谭章刮目相看,宽阔的通村水泥路,直接延伸到偏僻家乡的村址。早就手机联系了的乡亲们,今天在这里却一个也没见到,心里不免有点失落。眼前乡政府原来的小院坝,如今变成了宽敞的休闲广场,一排排常青树,随风似乎在向他招手致意,低落的情绪多少有些安慰!他继续开着车,驶向那条熟悉而又陌生的通村大道,一路秋风徐徐,窜入鼻孔一股股稻香。透过行道树的间隙,那过去的村落、院子、农户,清晰记得的泥巴墙、草屋、瓦房,都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并排、成街式的两层、三层,甚至是六七层新崭崭的楼房,矗立在金色田野与山水丛林中,好像精心设计的园林式城镇那特有的景观。

车开到了村部,“嘀嘀、嘀嘀”,谭章特意按了几下喇叭,兴致冲冲地下车,等待乡亲们热情地迎接他。然而,没有一个人赶来。不一会儿,有几个乡亲来到村部,见他笑脸地招招手,“你稀客啊,回来了!”打个招呼,还没等他提出礼品,就进村部办事去了。他那热乎的心,又一下子凉了半截。村干部听到他回来了,赶忙出门亲热地招呼他,请他进村部坐坐,这才让他那冷落的心情,渐渐又热乎起来。可是,谭章万万没想到,当他提起几袋礼品,走进村部送给那几个乡亲时,不仅却被婉言谢绝,他们还麻利离开了村部。他欲把这些礼品,递送给村干部时,“昨日今朝事不同呃!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村部都有监控哦,不能让我们犯错误哟!”村干部严肃认真地劝解道。这一下,让谭章感到很尴尬,失落的情绪似乎到了极限。心想,这也才六年没回家乡,当年热情的那个场面,如今咋都不见影儿了呢?!

疑惑而目瞪的谭章,被村干部看出来了。村支书麻利说,“有请先坐下,喝口热水茶”,随即双手递去一杯茶。缭绕的热气,似乎温暖着秋凉,也热乎着心情凉冷的谭章。他没落坐,眼见村部原来的柴凳子,变成了牛皮靠椅,心里不免疑惑乡亲们的现实生活,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状况。村主任猜到了他的心思,笑容满面地指着墙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说:“昨日今朝大不同啰,家乡村这几年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这全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好,去年村上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乡亲们都脱贫致富了,该过上小康生活了呵!你带的那些礼品,村里超市都有,今非昔比呃!”说到这里,一位老大爷走了进来。他认得,是原来住一个院子的张叔,手里拿包红彤彤的“大中华”,弹出来一边散烟一边说:“我就知道,今年国庆七十周年,侄子该回家乡看看了。昨日今朝大不同啰!你的车不仅能开到村,还能开到老家院子里呢!坐小车不是啥新鲜事,你看我就是坐儿子的车来接你的。”说着,拉起谭章的手,就往村部门外走。

谭章坐上张叔的车,沿路仔细看着家乡的变化。一路上,张叔喜笑颜开地说:昨日今朝大不同啊,你看村部东边的一片新厂房,原来那是十年九不收的雷公田,现在办起了专业养殖场;指着梁上一片林子说,原来种啥都不长的荒草坡,现在变成了板栗园;又指着岭子上一大片原来荒掉的黄板梯地说,这前几年就变成了中草药种植基地;再看老院子两边河沟的几百亩水田,现在是公司承包,生态有机稻谷种植示范园,农户既收土地费又给公司打工,挣双份钱呢……张叔正说得起劲,开车的儿子插话道:这几年,不仅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好,而且县里、镇里和村里派来的扶贫干部也扎实;既苦抓真干实帮,又挨家挨户宣讲新民风,扶贫更扶志呃。穷怕了的乡亲们,赶上了好时机,这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干劲,就特别大……

谭章一边洗耳恭听,一边刮目相看,这道路、这山林、这田野、这房子、这车子、这家乡人,真的是昨日今朝大不同,今非昔比了!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说。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了美好生活,更让他无比自豪。刚才那一切的失意失落和疑惑,就都一扫而光。

车在老院子停下,谭章和张叔下了车,就见三五成群的乡亲,陆续走过来了。提着竹编篮子的,拿着藤编花瓶的,捧着木雕画屏的;也有提着几挂腊肉的,抱一大罐自酿拐枣酒的,还有背上一口袋新大米的,一个个带着浓厚的亲情,赶过来看望他。他们自信满满地说:这些工艺品,都是公司加农户咱自己的手艺;那些土特产品,也是企业加农户我们自己生产的,请拿到南方去品尝品尝,也帮家乡推介推介。可当谭章打开车门,想把准备好的大礼袋送给乡亲们时,他们却摆摆手一溜烟地走了。谭章见此情形就急了,提着几袋礼品追了几步,却被张叔大声叫停了:“谭家侄娃子呦,追啥呀!昨日今朝大不同啦,老黄历该翻过去了嘞!你那些东西,如今家家都有,而且存的还多呃……”

凝视满屋家乡的工艺品和土特产,谭章无比感慨:“昨日今朝真是大不同了”。

记忆中家乡美味系列之烙馍

文/枯藤残鸦

烙馍,虽然也是贾汪三大面食之一,但在我们老家农村,却比不得煎饼那样深入人心——餐餐必备,如果哪个嘴刁的男人娶了个手脚麻利的女人,他也会隔三差五,惬意的享受烙馍的美味。说起来,烙馍在农村不能常登餐桌,这并不代表它的美味逊于煎饼,主要在于它的制作比起煎饼,相对繁琐:需要一个人擀坯子,一个人在鏊子上翻,而煎饼把大鏊子放下,点上火一个人即可。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吃烙馍,一定得趁着农闲时候,母亲早早起来,先活上一大块面,放在一旁醒着,忙着在院子里支鏊子:寻上三块大小相仿砖头或石块,成等边三角形放好,把用铁或铝倒成的状如锅盖的鏊子支上去,鏊子的三个脚一定要支在砖头和石块上,如果感觉不稳当的,还需要再找一个瓦片垫上,而一旁的我们总是不用吩咐就会主动背上粪箕子,跑到家前或院后草垛上扯上满满一下子柴草,堆在鏊子前备烧火用,再我们很小的时候,要想吃顿烙馍,母亲总要提前一天和东院的婶子或西院的大娘说好,请她们来帮忙,两个人说着笑着,手脚麻利不一会一摞香喷喷、热腾腾的烙馍就出炉了,一旁的我们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期待着“嘎嘎”的诞生,母亲每次总会把最后一个面剂子,擀成小鸭子的形状,熥熟,我们雀跃着,迫不及待争抢着 “嘎嘎”, 由于太烫了,抢到手的人只好一边用嘴吹着,一边从左手倒腾到右手,一不小心,又落到了别人手上,一时间满院子充斥着我们的嬉闹声,这时候的母亲总是站在一边笑吟吟的看着我们。

小时候我们姊妹四个对烙馍 “嘎嘎”的喜爱,毫不逊色于现在小侄子对美羊羊和喜羊羊的着迷,我不晓得烙馍“嘎嘎”是母亲的独创,还是老辈就留下的念想,小时候总是不解其意,现在想想一定是因为它状如小鸭嘎嘎叫,故而得名,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我们没有电视,没有图书,更谈不上拥有精美的玩具,而一个充满着爱心的 “嘎嘎”给予我们童年的却是幸福的回忆。

而我与烙馍,还曾有过一次记忆犹新的故事。

小学5年级,父亲望女成凤,把我转到了教学质量相对好的镇上中心小学,不能住校,我就寄居在大许街上的表姨家,平时跟着本家姑姑在大许高中蹭饭,晚上在表姨家休息,碰上阴天下雨,偶尔也在表姨家吃上一、两顿饭。表姨在镇里开了一个轧面房,两个孩子又小,一天到晚忙活,十三、四的我,嫣然成了他们的小帮手,给我备着一把钥匙,放学回来,帮助喂圈里的三口大肥猪或是给简单做上一顿饭:熬一锅稀饭或是擀点面条,最让表姨高兴的是我能帮她翻烙馍,表姨早起活好面,她擀皮子,我翻饼,配合的很好……由于我手脚麻利,人勤快,表姨也很乐意我偶尔的蹭饭。那时候人小心眼蛮多,往往是如果今天我给表姨帮忙了,晚上叫我一起吃饭,我就高兴的去,如果值日或写作业回来晚了,即使肚子再饿,表姨夫再喊,我都不出屋。

记得很清楚的一次:小生初考试,我早早起床,合计着先到到街上简单吃个早点,就去考点。正收拾着准备出门,厨房里正在忙活的表姨喊我,让我帮着翻烙馍,看着时间还尚早,我赶过去帮忙,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熥好的烙馍已经一大摞,而案上的面团还有一大堆,看着表,离考试规定的8点钟还有不到15分钟,我心慌起来,手里的烙馍也逐渐变了样,一会半个糊了,一会半个生了,表姨发现了我的异常,问我怎么了,我还不好意思说,只是支支吾吾,说该去上学了,表姨说上课不是8点半吗,早着呢,我小声的回答今天要考试,提前半小时,表姨不以为然,是什么考试还要提前呀,眼看着就要迟到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提高了声音“今天是毕业考试,我是在别的考点”,表姨一听急了,埋怨起我,你也真是怎么不早说,现在连饭也吃不上了,怎么办,赶快卷个烙馍走吧,我拿起一个烙馍,边吃边一溜小跑,离考试还有5分钟,气喘吁吁的我终于走进了考场,那次毕业考试我取得了大许镇第三名的好成绩。而儿子今年也是小升初,为了儿子,老公全力以赴,每天早晨变着花样的准备早餐。同样的童年,却有着不一样的生活,这就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今天幸福的小皇帝,哪里会想到他的父辈、母辈甚至于他的爷爷辈曾经走过的心酸日子呢!

家乡挺拔的玉米林

文/河南岩石青松

清晨,空气湿漉漉的,格外清新。白雾在远处的青山翠谷间缭绕,串串晶莹的露珠,在路边的叶片上闪烁,清风徐来,露珠欣然舞蹈。弯弯的小石桥下,清澈的小溪水淙淙地流淌着。红墙蓝瓦的村庄,丛丛翠竹紧紧偎依,绿树红花烂漫点缀。农家小院里,飘来说笑声、唱歌声,还有久违的鸡鸣狗叫声。

逃离炎热的城市水泥丛林,回归故乡。敞开胸怀,迎着山间清凉的夏风,独自行走故乡的田间小路上,烦躁郁闷的心绪,顿时觉得宁静、惬意。

就在不经意间,一大片玉米林傲然走进了我的视野。极目远眺,挺拔的玉米林,棵棵伟岸挺立,整整齐齐,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延展到天边,宛如层层叠叠翠绿的海。走近玉米林,那宽广的叶子,一左一右很对称地向两边伸展开,好像向过路行人挥手敬礼;那粗壮结实的秸秆上,举起一两个坚挺饱满的玉米棒子,张扬着丰收的希望,如同凯旋归来的勇士,胸前挂着一块耀眼的英雄勋章。玉米棒子尚未成熟,上面的红缨子毛绒绒,像戏剧里武生的红胡子,分外惹人的眼睛。 一阵风吹过,婆娑的玉米叶子,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一位德高望重的将军,正在检阅他威武雄壮、整装待发的部队。就是这挺拔的玉米林,就在夏末秋初之际,站成北方原野上一道绿色壮美的风景,使过路行人情不自禁地产生敬意。

故乡挺拔的玉米林,常常牵动我浓浓的乡愁,摇曳我的少年时光。小时候,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玉米林里,捉迷藏,表演“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的儿童剧。经常在玉米地边放牛时,与小伙伴们一起,捡拾干树枝作为柴火,烧烤玉米棒子吃,烤熟了的玉米,香气缭绕,香甜爽口。到了玉米即将成熟的季节,勤劳的父亲,经常带着我和弟弟去“喊山”。所谓“喊山”,就是山上的野猪、獾猪、箭猪等动物们,常趁着月明星稀,人们睡熟的时候, 偷偷下山潜伏到玉米林里,偷吃玉米棒子,每个夜晚几乎要糟蹋一大片玉米棒子。这时候,村里人带着自家的狗,敲着脸盆、铜锣,放鞭炮,大声吆喝着,使野猪们受到惊吓,逃离玉米地,以减少庄稼的损失。记得在一个夜晚,一轮金黄的圆月高挂在天空,山村对面的山峦上披着皎洁的银纱。父亲带着我到村后的玉米地去“喊山”。我家的大黄狗在前面带路,田野里很静,萤火点点,只听见溪流叮咚,偶尔飘来几声稀疏的蝉叫蛙鸣。我们脚步轻盈地来到我家玉米地边,父亲不让我们发出一丝声响,屏住呼吸,侧耳聆听,只听见挺拔的玉米的“噌噌”正拔节的声音。突然,玉米地来传来“刷唰”的声音,声响愈来愈大。打开手电筒,只看见远处玉米林,有几棵玉米秸秆直晃动。这时,大黄狗听见声响,“嗖”地窜入与玉米林深处,随之传来大黄狗的“汪汪”的叫声。于是,我和父亲一边敲着铜锣,一边大声“嗨呦嗨呦”地喊叫,铜锣声、喊叫声,不时在山谷里回荡。野猪在玉米地,被大黄狗追赶的“嗷嗷”叫,加上我们的敲锣声、喊叫声,野猪受到惊吓,匆忙逃窜到对面的半山腰上。现回味起来,那时和父亲一起去玉米林边“喊山”,是多么有趣呀!

玉米林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挺拔的脊梁。遥想爷爷辈们,当年在艰苦的抗战时期,挺起胸膛,无论在白山黑水间,或者在广阔的华北平原,挺拔无垠的玉米林,以坚韧不拔的性格,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挺起坚强的胸膛,构筑起绿色的钢铁长城,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使华夏民族终于傲然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

驻足在故乡的玉米林前,我豪情满怀地举起右手,庄严地向挺拔的玉米林,敬礼!

品味民谣 领略家乡巨变

文/刘泽君

我的家乡在重庆市巴南区接龙一农村,那里产粮也产民谣。一些生动形象、押韵好记的民谣,常常让我领略到,改革开放以来民谣发挥的正能量,为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记得解放前,家乡人挂在嘴边的民谣是:“吃的是羹羹,穿的是襟襟。大人挨饿能忍受,小孩一饿就哭喊。”“今年巴望明年好,明年还穿破棉袄。”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向往着“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日子。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农村的穷困面貌迟迟无法改变。那时有这样一首民谣:“我们队长大老魏,满心要学大寨队。一片心血全白费,社员两年没分配。”穷到什么程度呢?“一年忙到头,累得像头牛。年终搞分配,两毛刚出头。”为什么如此呢?是因为“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走我也走,工分三六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家乡民谣也增添了全新的内容:“大包干,大包干,收的粮食堆如山。集体个人都在富,国家忙着盖仓库。”群众是“穿新衣,盖瓦房,光棍汉带新娘;忙生产,干四化,齐心奔小康。”

随着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来。农民对生活的需求也高了:“吃的讲营养,住的讲宽敞,穿的讲漂亮,用的讲高档。”农民的经营意识也发生了变化,相继走进了商品交流的大市场,并尝到了甜头,从内心深处流露出喜悦:“鸡鸭鱼猪一养,收入赛过大首长。”

昔日的接龙是行路难,运输难。境内几乎是泥土小道,晴天飞沙扬尘,雨天一脚稀泥,搬运物资免不了肩挑背磨。而今接龙镇的交通有渝湘高速路,道路横穿而过,全镇内村村社社通公路,人们还回想起那时受交通不便之苦,运输之难,“昔日是爬坡上坎,肩挑背磨一去不复返。”公路的畅通,让接龙人民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乘坐的客车,品牌多、档次高、座位舒适,外加空调、电视,乘车不觉疲劳,反而是一种享受,常听人们赞扬:“改革开放就是好,镇内汽车嘟嘟响。坐上汽车去观光,到处美景欣赏了。”

一个新型城镇的崛起——接龙。原接龙老街地形狭窄,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同意迁往塘边坝,建立一座接龙新城镇。

“人间多美景,华夏满春晖。”接龙山区随着改革开放和城乡经济发展的浪潮,从1988年10月开始,经过年年岁岁的寒来暑往,山区人终于闯出了通往希望之门的大道,建起了新型的接龙集镇。民谣唱:“狭窄旧街废弃了,崭新集镇多宽敞。赶场流动人如海,物资交流多得惨。”

你看,新颖的集镇布局,建筑风格,令人眼前一亮。集镇四面环山,林木丛生,苍松翠杉,蔚为天然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集镇那“两横两纵”的街道,人车分流,集镇中心区鳞次栉比的建筑异彩竞放,一幢幢造型别致、多功能的高楼正在连成一个城镇带,这些都预示着山区镇也要向城市化迈进。
还有这个集镇的街名,也命得很有趣,两句概括为街名:“二龙接缘两条路,金新花纹四条街。”二龙即是:龙峡路、龙金路,四条街是:金桥街、新正街、花茶街、文安街。

农民心头的喜悦,也在他们的春联中表现出来。在老家我就见到这样的对联:“穿新衣住楼房人均吨半粮 忙生产快发展实现翻两番”,横批是:“政策加科技展翅高飞”。

为了故乡的希望

文/卢洪生

龙井是我的故乡,龙井小学是我的母校。离开母校,已整整六十年了。而今,她不叫“龙井小学”,被称为“港口镇第一小学”,又名“黄雪冬希望小学”。

改变了这所小学名称的人叫黄雪冬。他是为故乡慷慨解囊捐资办学的第一人。他为这所学校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与心血,这所学校也因为有了他的奉献而光彩夺目,人们对故乡未来的教育事业充满希望。这里同样是他的母校。他从这里起步,升入中学,走进大学,南下珠海,成为母校在外创业有成并真情回报故乡的企业家。

初到南方,当有的人在为珠海、深圳的繁华热闹、面貌之新叹为观止的时候,就像当年陈胜的佣耕故友赞美陈胜“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一样,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享受一下这里的现代化生活。可黄雪冬却已经在思考:怎样让我的亲人、我的家乡父老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呢!心有梦想的黄雪冬,从做BP机的公司售后服务技术主管开始,到派驻外省担任办事处主任,再回到珠海自主创业,生产、销售手机,再扩大到同时运作两家公司。他一刻也不敢停步,也一刻不能停步:开发的产品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与原产品的要求之间跨度之大,创业运作资金的需求之大,管理层面必须学习与践行的理念难度之大,可不仅仅是大学教科书的内容所能解决的。他将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到了极致,把与时俱进继续学习付诸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将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公司人员的培训、管理处理得得心应手,使公司的运转与市场对接协调有序,好评如潮。个中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只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也许很难理解当局者的艰辛。”而他压根是个不喜欢表白、不事张扬的人。于是,他掘得了第一桶金;于是,慢慢地,雪球越滚越大;于是,那个总是萦绕在他脑海里的念头,不仅是“又浮现出来了”,而且,他要将它变为现实。

不是他赚的钱多得没处花,他毕竟不是王健林,不是马云,不是比尔·盖茨;是他懂得有了钱该怎么花:自己有钱了,一定不能忘了家乡父老!虽然自己的事业正处在创业、扩大再生产阶段。他变着法子为村里、为学生花钱:让学校实行多媒体教学,为学校建图书馆,为学生量身制作校服,为全村的150名共产党员、在校的200多名小学生免费每人配发一部手机;村民的孩子换肾,他慷慨解囊;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架桥铺路、安装路灯、村民创业、建休闲设施、绿化美化环境等等,他闻风而动,不下20几次捐资;甚至修建、改造祠堂这些村民有呼声的事情,他也乐于施善。几年以来,这些捐款竟达70多万元。

不过,当黄雪冬为减轻自己父母的压力,让他们安度晚年,将自己的一双儿女带在身边读书之后,他深深感受与对比了发达地区与家乡教育的差距,一个回报家乡的崭新构想越来越清晰了,而且义无反顾:要使家乡父老真正脱贫致富,走向希望,过上小康日子,最重要的是必须办好家乡的教育;学校与孩子有希望,故乡才有希望。时值地方党政与教育部门正要改建与扩建龙井小学,资金缺口不言而喻。黄雪冬听说之后,一鼓作气捐出了100万元!一所崭新的希望小学在到处都是村民崭新楼房的龙井村矗立而起了!可是当学校各项现代化的教学配套设施完成之后,竟发现这所学校缺少一条宽敞的道路供师生进出;而修建一条近百米长的宽阔大道,不仅需要筑路资金,更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征地费呀!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关头,黄雪冬又千方百计筹措了40万元,解了铺路的燃眉之急。

无法准确知晓他的初心,也无法深究他是如何做出这样的一种断然决定,更不必去想象他是为了出名呢,还是为了事后当地党政为弘扬他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而给他戴上的修水县“党代表”、“政协委员”的头衔,但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一个穷怕了的修水山里人,会疯狂到用两百多万钞票去“换”这样的两个“红顶子”!九年中,黄雪冬为家乡捐了近220万元!这可是相当于现今一个中学高级教师将近四十年不吃不喝的工资总额啊!可他“衣带渐宽终不悔”。

人们也许要问,黄雪冬还会继续他的善举吗?村民了解他,学校的师生感谢他,当地的党政领导赞扬他,他的名字与深情融入了这所小学,走进了家乡父老的心中,也汇入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他太钟情于这片故土了!他对学校的师生说:“你们所需要的,就是我应该努力的。”他也并非圣人,“当初捐善款做善事,也有点舍不得,那可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真金白银啊。后来发现,为家乡付出了,让别人有幸福感了,自己就很舒服,就越来越有感觉了。”此刻,我记起了晏殊的那两句诗:“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唱遍阳春。”还需要黄雪冬的郑重承诺吗?“语多难寄反无词”。

今天,这“阳春”之曲已然成为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希望之歌。我在渴望,像黄雪冬这样的“阳春之曲”的领唱者越来越多,故乡的人们在期待。

难忘家乡的秋天

文/梁建军

少年时,正值上世纪60年代“文革”时,学校放假时间长,一来怕无事生非,二来也可节省些口粮,父母就把我们打发回老家了。

家乡的秋天是彩色的,红的高粱、黄的谷穗、白的棉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到田里帮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摘棉花、豆角、蓖麻……还可接触好多可爱的小生灵,平添了许多欢乐。秋天,大地养育的果实也成熟了,天天有新的收获,虽然粗茶淡饭,餐桌上却丰盛了许多。

奶奶60多岁,裹着小脚,常年穿条裹着裤口的黑布裤子,天冷时就穿黑布大衣襟褂子,天热就穿白色的。奶奶人精干、爱劳动、出勤率高。那时我十来岁,就跟着她们女劳力出工。妇女队长是我的本家姑姑,黑红的脸庞,大大的眼睛,泼辣能干,也不嫌弃我们。女劳力工分少,活也轻,主要是摘棉花、摘莲豆、掰玉米、掐谷子、掐糜子……都是些细致活。十几个女人到了一块儿,欢声笑语远远就从青纱帐里传了出来,说说笑笑,出活快,不觉累。那时我学到了不少农业知识,认识了不少庄稼。

大自然也让我们结识了许多小动物。下地时我们带个瓶子,边劳动边捉蚂蚱、扁担(一种长形的昆虫,会飞),回去喂自己养的麻雀。有时为抓蚂蚱或蝴蝶、蜻蜓,跑得远了,或把庄稼踩了,就会受到奶奶呵斥,老人家心疼庄稼,更怕我们不安全。草丛中常会蹿出壁虎、田鼠,或惊飞了地里觅食的鸟儿,总会吓人一跳,若碰上游走的菜花蛇、土蛇,那就半天缓不过神来。回了院里,第一件事就是喂麻雀。麻雀没长毛没睁眼时,就被我们从窝里掏了出来,一听到我们的声音,就张大鹅黄嘴儿“啾啾”叫着要食。养大了,就恋人,羽翼丰满时,一进院子就“啾啾、啾啾”叫着飞到人身上讨食。

快乐的还有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丰硕果实。南瓜熟了、玉米熟了、红薯熟了……餐桌一下就丰盛了许多。那年月,平日里晋北农村的餐桌主要是红黄两色食物,红的是高粱面壳壳,黄的是玉米面窝窝,菜都是自家院里种的,西红柿、豆角、茄子,有啥吃啥。有时,红面壳壳蘸些醋调和就能下饭,醋也是自己酿的。秋天来了,饭菜里增加了蒸南瓜、蒸红薯、煮嫩玉米、煮毛豆。南瓜最好吃的是带梗的那一块,好拿,又甜。把半老的玉米在小石磨上磨成糊状,放在玉米棒子的嫩皮上蒸出来,叫“玉茭板板”,香甜可口。谷子收割了,碾出小米后,要尝一下新米,做顿“捞饭”。奶奶把米在开水里煮一下,捞出再放篦子上蒸,盛在碗里后撒点盐,滴点香油,香喷喷的实在解馋。秋天葡萄下来了,果子、梨也成熟了,生活不再那样单调,田野里色彩斑斓,餐桌上丰富多彩,这大概就是对一年在地里劳作人们的奖赏吧。

几十年过去了,每到金色的秋日总会想到那段愉悦的日子,怀念在那块热土上爷爷奶奶的教诲陪伴。感谢那段时光给予了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