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风雨的散文

2023/02/06经典文章

关于风雨的散文(精选12篇)

风雨回龙山

文/湖南-刘文跃

开篇

“蜿蜒磅礴,首耸竹田,腹盘粟溪,尾连大石窟,脉自五牛山逆转,故曰‘回龙’。”你的缘源,我的足迹。

(一)

久久重阳?九九重阳。一个传承了千万年的符号,在今日许下你和我的愿望,还有不变的恋情,观青龙回旋,看白云飘荡。

九九重阳,登高眺远。登高,视野开阔;眺远,心境敞亮。青山在,人未老,每一天都是你的九九,每一日都是我的重阳。

说好的风和日丽呢?这只猪猪不乖,昨天的短袖让今天穿上外套,回龙山畔细雨轻轻,水雾憧憧,湿润了你的瞳眸,朦胧着我的眼睛。

白云在哪儿?白云在远方,一团团,飘荡在峰峦密林,一簇簇,笼罩着佛音禅唱。明天是寒露,我在这儿,你在那里!

(二)

苍穹下的神州,以回龙为名的山峦有五处,湖南拥二之数,一在资兴,一在宁乡;以白云冠名的寺庙有六座,其一落籍宁乡;回龙山上筑造白云寺,鳌头独占惟有宁乡。

回龙,因山形地貌以个性独特而名。沩水之滨的回龙山,逶迤曲折,蜿蜒迂回,姿态恍然蓄势青龙,栩栩如生,欲乘御赐“回龙望祖”腾越,一路向西,归列雪峰。

回龙山方圆30余里,群峰苍翠,绿树蔽天,有全国百大名寺白云寺,高耸在海拔365米的主峰。天籁浮空,我傲立一身风骨,你彰显万般柔情。

回龙山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常有霁风雾霭拂面,常有白云停驻成窠,清代乾隆皇帝曾亲手题扇:“青林带绕青林寺,白云寺建白云窝。”

(三)

紫气东来,星拱北辰。那一年,白云寺兴了;那一年,白云寺衰了;那一年,白云寺毁了;那一年,白云寺活了。

瑶池西望,龙回南楚。自幼出家,中途返俗,年迈回归,在废墟上重建白云寺,法号上道下初的那位老者耗尽了最后一点精血,极乐涅盘。

“上报四恩,下济三苦”,超度生灵,化解怨恨,祈愿世界和平,家靖民祥。信仰,也是一种力量。这不是我的妄评,却永远是你的期盼。

潘基质老人曾言:“事有必至,理有尽知,任世事如何变幻,真理总归要克服邪恶,诚信总归要战胜刁咬,这就是灵气。”回龙山钟灵毓秀,白云寺底蕴厚藏。

(四)

来吧,我们走起。穿广场,越山门,佛笑盈盈半山亭,进寺门聆听晨钟暮鼓,上主峰品鉴飞渡烟云。你龙盘虎踞,我自在怡然。

仙岩瀑布,蟾谷嘘虹,云关锁翠,鱼山夜月,枫叶吐雾,菱塘晚风,石磴穿云,远岫横琴……在可惜与不可惜之间,只因阴雨笼罩,你的神奇景致和我有缘无缘。

观音智降诸天,白马深潜密林,吕仙降妖,菩萨救火……是戏说,是神话;灵龟朝佛,万蛇奇谭,英雄历险上甘岭,华侨心系回龙山……是故事,是传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风雨回龙山,兴衰白云寺,深厚了文化积淀,深受百姓虔诚钦敬。万载吉祥福地,千古醇醉众生。

(五)

用花岗岩雕塑的阶梯拜道,从山脚向山顶延伸,直直地攀登,曲曲地移动,“阿弥佗佛”,一个声音在虚空中流动,在你我的识海里昂扬。

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门楼,山边入口耸立着一座门楼,拜道尽头耸立着一座门楼,没有比例,大小高矮依次递减,哪座才算真正的山门?笑靥无言,生活就是郑板桥。

二条拜道遮遮掩掩上山顶,临近寺院合二为一。拜道弯弯,很长,起点自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很短,我紧走,你慢行,也就二十来分钟。

前方,数不胜数的石阶在视野里消失;身侧,有名无名的树木在轮转走马灯。我的发丝被山风零乱,你的衣衫任雨滴缠绵。

(六)

诸天殿前,院坪右侧的花坛内,这颗玉兰树已经夭折,微风旋枯槁,细雨浸没落,残留下大约一米来长的桩柱,正在黑与白之间走向腐朽。

靠近桩头盈尺处,有一丛木耳环绕滋生。或许是土地的馈赠,或许是苍天的恩赐,或许是命运的祈祷,新生,总是与寂灭同步,相依相随。

虽然已近深秋,近日的气候却还在留恋夏日的温度,这些木耳似乎受尽了劫难,干渴得缩紧了躯干。在很多时候,生存,不仅仅只是为了活着。

寺里的大师傅小和尚很忙,忙着打坐礼佛诵经,忙着迎送信徒居士。这一点儿沾染了香烛气息的木耳做不成素斋,口福了我,一个凡尘俗客。

结语

左宗棠没了,“南楚灵山”柳骨颜筋;于佑任老了,“回龙古寺”龙飞凤舞。

这里是回龙山,这里是白云寺。等待风雨中,你不来,我不去!

别样的风采

文/南宫寂明

别样的风采

昨夜,大风忽起,带动着阳台上的衣服如断线的风筝般在狂风的苦苦支撑,飘荡无所依。有的已经不起狂风的肆虐,已飘落到阳台上。室友们急忙快步到阳台上关上铝合金的窗户,推拉式的窗户很容易关上,阻挡了外面的风雨。但仍能听到狂风呼啸而过的怒吼。寝室外接连传来一道道声响如雷的关门声,更是不断的提醒着人们:今日是立冬,冬天的步伐已降临到这座被誉为火炉的省份。这里的天气永远都是那么的极端。经过炎热的酷暑,人们尚不能好好享受到秋高气爽的温和气候,便已迎来了冷酷的冬天。

稍后,雨点便敲打在窗户上,形成一滴滴水珠,再汇集到一处,快速的滑下。楼顶的排水管道更是不断的传来哗哗的水声。告诉我们这场雨来的是怎样的大。头上打开的节能灯白色的灯光照亮了因风雨而变得阴暗的寝室,给人们稍稍驱离了一点点的冷意。灯光在灰色的冰冷的水泥地面上留下了我们自己常常的剪影。

听着外面雨声,我不由想到了几日前才知道花名的娇嫩的花朵。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下,那些需要精心呵护的花儿又将经受怎样的摧残。在我上学的路上,总会经过那株花。

有人问:“那是什么花?怎么会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粉色的,一种是白的。”

“那是木棉花吧?”

立即就有人反驳说:“木棉花是那种大红色的,就如火烧般耀眼的颜色。”

“那种粉色的花朵是不是跟金银花的金色花一样是白色的花过了一夜,要凋谢而表现的一种生命逝去的现象。”

“不是。你看,那花的花苞有粉色的和白色的,与金银花不一样。它是本身就有两种颜色。”

直到有一天,学校给每颗树挂上了牌子才知道,那是木芙蓉。大家纷纷惊讶:“这就是木芙蓉,一点都不好看。那花瓣感觉都拢在一块儿了,太紧凑了。”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大自然并没有停止进入冬天的步伐。天空仍然在下着小小的密集的雨点,落入了昨夜的一场雨在地面留下的大大小小的水坑里。然后聚集在一处,造成更多的积水。打着伞,出了寝室大门,迎面吹来了一阵风夹杂着细雨,不禁让人打了个冷颤。路上,我以为我见到的必是一番花残的凋零之景。却不料仍有芙蓉昂首翘立在枝头,迎面那霏霏细雨。芙蓉经过昨夜雨水的滋润,非但没有呈现出凋零的景象,却使那紧凑的花瓣绽放开来。整朵花像是从水中浮现出来,显得晶莹闪亮,尤其是花蕊上盛了这天地间洒下的甘露,整朵花犹如包裹着一颗珍珠,芙蓉呈现出别样的风情。难怪李白会留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这天地间天然纯净的雨水雕饰了这落入凡尘俗世间的花儿。

天的不测风雨雕琢出了芙蓉雨水滋润下的别样风情,人的旦夕祸福不也是雕琢出了人生别样的风采。

窗花

文/张旅

雨,连绵不绝的雨从空中坠下,击打着地面,飘落在我的窗前,水花溅到我拍的脸上,那种冰凉的感觉,让我感受到这酷夏的美好。

雨越下越大,我微微抬头,想看看天空愤怒的样子。这时,在不起眼的屋檐角落,一只橙黄色的蜘蛛顶着风雨在不停的织它的网。它是多么可怜,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它只能选择织网,因为惟有织网,才能维持生存。风一次次的将网吹散,雨一次次的将网破坏,可怜地蜘蛛在风雨的摧残下,不断地修补破损的网,为了生存,蜘蛛不断地与大自然做着斗争,蜘蛛是伟大的。

狂风怒吼着,一次次的将蜘蛛从网中吹下,它靠着自己娴熟的本领不断地固定着身体。风雨破坏它的工程,它就用顽强的毅力扩张着蛛网。转眼间,蛛网的面积几乎覆盖了半个窗户,那精美的造型,多么像一张美丽的窗花。

风雨似乎感觉到了力量的存在,这种顽强反抗的力量,使他们大为震撼,迫使它们不断地加强着攻势,而蜘蛛在风雨的进攻下似乎也看出了规律,它通过改变自己织网的位置来适应这种自然给它的摧残。雨如铁球一般砸向我的窗户,飞溅的水花飘到蛛网上,凝成一颗颗美丽的小结晶,像空中闪烁的星星。透过窗,我看见了这幅美丽的图画,我感觉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灵的伟大。

风似乎也不示弱,迅速加强了攻势,那冷到彻骨的风像子弹一般向蛛网袭来,在这一瞬间将蛛网“穿透”,蛛网像舞裙一样飘落下来,划过我的视线。我的心情顿时沉重,已无心享受这美丽的雨夜带给我的凉爽,目光停留在这只顽强的蜘蛛身上。蜘蛛似乎并不慌张,在它看来,大自然对它的摧残还远不止这些,蜘蛛不慌不忙的整理者那张已被吹落的网,以便再次将他粘在窗户上。

风雨再次感受到了这种顽强的精神,这种可以与自然做斗争的精神。风雨减弱了攻势,而蜘蛛也似乎看到了希望,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顽强的防守过后,蜘蛛终于启用了自身积蓄已久的力量,顽强的蜘蛛在大自然的摧残下完成了伟大的工程。

此时,我看见了一张美丽的窗花,一张拥有对称结构与精美造型的窗花﹑一张由伟大精神与弱小生命所制造的窗花,从它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伟大。

雨还在下着,微风拂过,窗花微微颤动,如舞裙般轻盈,这美丽的瞬间,让我难忘。雨夜,在这美丽的夏雨之夜,铸造了一张美丽的窗花。

且淋雨去

文/李民

仲夏晨醒,难得微微凉。连日心里颇不安宁,且享这天色微阴的清凉,湖边走一走去。

树,蔽日参天,草,翠润丰茂,满眼的青绿拥抱着我,萱草金色的喇叭朵尚有余韵,玉簪雪白浅紫的花却已凋残,应季的八月菊,在草丛中灌木后闪着笑靥,红黄粉绛自有一番清丽。小路蜿蜒,地砖润泽而红,得益于这几年城市道路、公园等相继进行海绵化工程。鲜艳的红绿色彩对比,让我忽然忆起大观园中题匾“怡红快绿”的情节,颇合心境。

前有堆土而成的小山,几十米高。丘上遍植红桃翠柳,春日倒也略有苏堤况味,眼前早谢了红桃,有累累绿实坠枝,绿色小桃绒毛上凝结了晶晶亮的小珠。沿着小路,缓缓登上土丘,眼前有斜斜的雨丝飘过,扬手迎一迎,水汽蒙蒙。

沿着曲曲折折的林间小路,绕过密密丛生的修竹,一池夏莲惊艳。翠盖朱华,亭亭净植,这奇异的水生花,本就不沾染一些儿淤泥尘埃,和风微雨中,翠绿的莲叶上几粒珍珠轻轻滚动,珠落玉盘,相映生姿;粉色的莲花蒙了雨水滋润,平添了几分明艳,那个江南涉江采芙蓉的女子,也当有着一样明艳的面容吧;一只莹蓝的蜻蜓俏立在莲花蕾尖,三两只莺雀藏身池边低垂的柳条里,嘀哩嘀哩地吟唱,也算是“莲深闻鹧鸪”了。微笑着,望着一池莲花,心里渐渐生出一份澄明喜悦。

雨大起来了。栾树与樱花连理覆盖的枝叶再遮挡不住,雨滴接连落到白衣上,洇出一朵一朵的花。海绵化的人行路不会积雨,路边植草沟渐渐有了一小洼一小洼的水。雨水从帽檐开始不断凝结、滴落,衣衫上雨的花朵隐去了,连成一片。怎么不能去路两边的店铺躲雨?是心中有了被雨抱着又抱着雨的欣喜罢了,今幸淋雨,今且淋雨。想起东坡居士“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洒脱坦荡,想起毛泽东主席迎着风雨跑向岳麓山巅的壮怀豪迈……我,许多年了,未曾抱雨,究竟是失去了淋雨的能力,还是迷失了淋雨的勇气?

夏雨忽至而易散,不知不觉雨停了,太阳又露出云层,映得标牌上“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几个大字闪闪发亮。立足平凡脚踏实地,一草一莲都是胜景,心怀天下仰望星空,一风一雨皆为历练。如果人囿于墙角蜗名微利,人生没有格局,自然经不得风雨;如果人融入社会国家,心怀民生天下,当然会拥抱风雨,有一番大自在。

一起来吧,且淋雨去!

与风雨共舞

文/张恩浩

令我心动的雨季又这样翩翩而至。

记不清从何时起,我对风和雨情有独钟。不论是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还是横扫天地的狂风暴雨,我都会为之感动。

那些年,我经历了人生几次大的变故。母亲在我八岁那年故去,父亲又在我读高二的时候离开人间。那时我们姐弟三人的天空仿佛塌了下来,再没有什么人为我们遮风挡雨了······

没过几年,曾经象母亲那样为我们操劳的姐姐又因病英年早逝。这一连串的打击对于我来说是何等残酷!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面对生存的课题。

从此,一个没有爹妈的孩子便孤零成一棵纤细的小草。再没有细心呵护和真情温暖,相伴的常常是鄙视和冷眼。于是我逃避欢乐,逃避关怀,甚至惊悸于村子里办丧事的唢呐声——我害怕自己不够坚强、因触景生情而流泪……

每当下雨的时候,我便常常抱着自己的肩膀躲在一个角落里发呆。心里幼稚地想,下雨便是老天在陪我一起哭泣。由此,我对风雨心存感激。因为,在那样的岁月里,似乎只有风雨对我不嫌不弃,静静地倾听我与我的心灵独白,慈祥地包容我的孤独和脆弱,友善地任我宣泄疯狂的情绪,并为我弹奏着只属于我的心曲。拨动我的心弦,抚摸着我的伤与痛,任我恣意地填词谱曲。

听着那嘀嘀哒哒的雨声,感受着心与雨的交融。

在迷朦的雨雾中,我仿佛看见大学毕业的母亲,为了爱情从遥远的大城市哈尔滨,跟着从抗美援朝回来的父亲落户冀东农村,风里来雨里去为乡亲们看病,却因“文革”受迫害而暗自垂泪的削瘦面孔;仿佛看见脱去军装的父亲,顶着雨,披着窄小的塑料布,在校门口接我的身影;仿佛看见身体单薄的姐姐顶着雨深一脚浅一脚从田里跑回来,又忙着为刚刚放学的我和妹妹做饭的情景……这些画面早已同风雨一道定格为我心中的黑白照片,并伴着我的梦从黑夜走向黎明。

我孤独着,彷徨着,迷茫着,像雨中摇曳的小草,努力把泥土抓牢。于是我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小 草

我只是一棵小草

其实我微不足道

在百花盛开的季节

我是如此渺小

没有人吻我

我领略着风雨的喧嚣

只有人踩我

我的痛无人知道

即使这样

我依然骄傲

因为我才是早春的

第一枚符号

我抚摸着自己的伤口,让自己学会坚强。我知道没有伞的日子却不可能没有风雨,再大的痛也只能自己疗伤。

时间久了,痛苦已经慢慢在我心中结痂。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花开花落,风雨依然来袭。虽听雨、读雨的兴趣未减,但感受却有所不同。

记不清多少个下雨的日子,我驻足窗前,尽情欣赏着大自然的杰作。看闪电为乌云剪彩,听雷鸣为风雨助威。我既惊叹于暴风骤雨所驾驭的排山倒海、气壮山河的雄风和“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气概,更感动于轻风细雨所特有的款款深情。有时谛听雨点敲打不同器物而发出的悦耳交响,犹如琴瑟拨动,指泻清泉,音符飞溅,如醉如痴……

在读风诵雨的激情中,悲伤的感觉逐渐减轻,顽强乐观的豪情如雨后彩虹油然而生。我不再责怪天地的不公,不再抱怨别人的歧视与嘲讽。看着在雨中挣扎的小树,望着在雨中翱翔的燕子和雄鹰,我激动不已,忘情地跑出门去,与风雨共舞,狂人般地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然后,变成雨中的雕塑,陶醉于风雨的洗礼之中。

拖着瘦弱的身躯,我在多雨的人生路上艰难地跋涉。我曾一次次跌到,又一次次爬起来。在跌到与爬起的过程中,我领略着生活的真谛,感悟着人间的冷暖,并把烦恼和欢乐悄悄地写进日记。

我十分感激那段岁月里身边的好心人。一块红薯曾让我从昏迷中苏醒,一件旧衣服足以维持我的自尊,几句关心鼓励的话语曾鞭策我觉醒和振奋。

捧着煤油灯的亮光,我用功读书,用艰辛的努力弥补那段辍学耽误的时光。渐渐地我由成绩较差的学生,成了优等生,成了县级优秀学生干部和地市级“三好学生”。清明时节,我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祭品告慰九泉之下的父母和亲人,寄托哀思,连同那纷纷春雨。

我过早地成熟,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负。虽然因为生活所迫,我早早就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但凭着坚强和努力和还算不错的文笔,我从没有路灯的乡间泥泞的小路上走进县城,走进机关,成了部门负责人,也拿到了大专文凭。

虽然现实生活中也曾彷徨,也曾困惑,也曾痛苦,也曾无奈,但我能笑傲人生,直面风雨。

我不敢怠惰,不敢妄自菲薄,不敢游戏人生。在勤奋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在国家和省市刊发了作品数百篇,并多次在全国和全省获奖。

“夜,风雨已经过去,星星撒了一地。蝉声溺死于辉煌的小夜曲,蛙鼓泛起夜的涟漪……”这是我写过的一首诗,也是我那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今年春节,我回家拜年。一位乡亲惊喜地认出了我,惊讶地问,“我的天!这些年你是怎么活过来的呀?”

我淡然一笑说,“其实,这没啥……”因为我不想把痛苦展示于人,更不想让痛苦束缚住我前进的脚步。放下痛苦的包袱才是明智之举!

感受风雨,如同感受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一生风雨一生晴

文/郑亦淇

一讲到中国古典文学,便会想起苏东坡,想起他那沁入人心的诗词,想起他的一生风雨一生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澈合称“三苏”。其在散文诗词,书画艺术及政治学术上都有颇高造谐。历朝天子对他怀有敬慕之心,天下名士对他赞赏有加,万千百姓对他爱戴尊敬。可他还是屡遭贬谪,半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他从未恨人,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之,一笑置之。正是他这种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令我为之倾倒而爱慕。而这份态度,在其《定风波》一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阙写途中遇雨,首句“穿林打叶声”暗示骤雨来势之凶猛,所以“同行者狼狈”,而“莫听”二字显其超然物外之意,将雨的来势汹汹视为乌有,风雨再烈,“余独不觉”,仍然欣然吟诵诗歌缓步向前,“何妨”更显其潇洒安闲,泰然自若,甚至透露出一份俏皮,一种无畏的挑战。虽简陋如“竹杖芒鞋”,东坡却笑说这“轻胜马”,传达出笑搏风雨的喜悦豪迈之情。“谁怕?”二字有力反问,更突出其骨子中那份倔强。其实,东坡写此词时已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近三年,处境险恶,就如那狂风暴雨四面危袭。而末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便将东坡一生坎坷磨难以及其无畏官场黑暗之镇定从容,坚守本心之坚定尽行囊括。而其自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原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正是这“任平生”之洒脱旷达。

下阙则写雨过天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喻这风雨后仍有不停的寒冷侵袭,更摧毁人之意志,然“山头斜照却相迎”,又忽现那人生希望让人奋勇向前。末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写骤雨过后重现平静之景,实写无视一生坎坷之情。这时东坡已年过40,其“人生如梦”感慨背后是半生漂泊困苦之凄凉,是华发已生却报国无门之痛苦。但东坡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此,无论历经多少沧桑苦难,打压失意,却对复杂人生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余秋雨说,此时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东坡并非无情无感之人。他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情思,有“念故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的情怨,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深。但真正的大师,熬得过岁月,遍历人世沧桑,依旧从容淡定。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让他成为第一流人物,让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倾倒。

风雨桃花山

文/湘客

多少次在梦里寻找那条溪沟,那座溶洞,那片桃花林。初来桃花山,以为是到了陶渊明先生写的《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能看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花源。

这里,是石首桃花山。

当你,鸟瞰桃花山的走势,从城区望夫台一直往东,她自然形成了一条南北宽长的平原河带,走近桃花山又变成了险危的峡谷,特别是油菜花黄、稻谷丰登的季节,宽长而险危的峡谷金色灿烂,随风飘荡,波澜壮阔,把你荡到一个遥远时代,猛然间觉得看到了远古长江的古河道。

古长江,常年河妖作乱,江水泛滥,两岸百姓,苦难不堪,只有筑祭神台,烧香化纸,还将活生生的金童玉女和精美的青铜器抛入江中,祈祷神灵,保一方平安。在桃花山脚周代遗址不远处,发现了大量腐朽炭化的古树和厚厚的落叶层,从树的年轮推断分析,已有几万年的历史,出土的一枚镈钟,成为石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那么,桃花山的从前是一片浩瀚的原始森林?由于山川迁移,翻江倒海的地壳变化和不可抗拒的地震、地陷等自然灾害,将这片森林淹没,沧桑岁月又使桃花山沦落成海洋中一块礁石一座小岛或是九曲回肠中的一条小溪。这是遥想,历史尚未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桃花山,挺拔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突出的山峦,显得格外巍峨,溪水曲回,怪石嶙峋,流水湍急,郁郁葱葱的树林,亭亭玉玉的的水竹、窝竹、楠竹、凤尾竹,哑口库水清澈见底,丽人倒影历历,崖如斧劈,遮光蔽日的树、竹、云使太阳停留时间极为短暂。全年湿漉漉的山体,四季小草青青,路泥苔滑;起伏的山峰连绵不断,远处相望,恰似一条卧龙伏地,口中喷出泉水,顺势流入美丽富饶的杨叶湖;一位擅长风水的建筑设计师,隐隐透露出对自然的无奈,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当你穿越两省相依的华容道;当你休憩在若如仙境的生态园;当你停立在红军树下;当你环抱千年银杏树;当你仰望风摇神奇的鸡脑石;还有那流芳千古的陶朱公(范蠡)和贵妃墓的故事……

总之,关于桃花山的传说很多,她象一首诗,回味无穷;她象一首歌,久唱不衰;她更象一壶沉缸千年的美酒,无时不散发着诱人的芬芳。

风雨茶亭

文/廖双初

茶亭是山间路途的温暖。

在我们南方的一些山谷或者坡顶,在前后很远都没有人烟的地方,有一栋长长的木楼或青砖瓦屋兀立中央,道路穿堂而过,这往往就是茶亭。茶亭的建筑样式大多粗朴,也不雄伟,极少雕廊画栋,它不过是供路人稍事休息的场所,无须过多装潢,多以实用为要。走累了,你可以在这里歇歇脚,房屋的两侧备有固定长凳,坐也好,躺也行,它能帮你补充一些体力。口渴了,可以喝喝茶,这里有专门负责烧制茶水的老者,待人绝对热情。在寒冷的冬日,你还可以暖暖身子,火塘里的火整天都是通红通红的,不会有熄灭的时候。至于如果是遇到了风雨,那茶亭当然就是最好的避风港了。

有这样一个茶亭出现在旅途中,无论如何是让你感到很亲切的。

每一个过来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些许体会。在赶路的过程中,远远地当看到茶亭就在前方的时候,心就特别容易激动,尤其是当临近茶亭之时,步子会迈得更快一些的,嘴里还会不由自主地念叨:快了,快了,到茶亭了,可以休息一会儿了。此时,茶亭就成了你旅途中一个非同寻常的目标,是在你走得疲惫不堪后找到的一个温馨依靠。

在去我三姐家的途中就有一个茶亭,正好位于安化唐家观古镇与钟鼓山国家粮食储备库之间的花园冲地段。记得小时候去姐姐家玩,当走到这个茶亭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已经走过了路程的一大半了,心里遂生出几分踏实来。常常会在茶亭稍坐一会儿,再继续赶路,这样就轻松多了。这个少小时候的体会,我现在好像还能感知几分它的妙处。

处于山间僻壤的茶亭是不寂寞的。经常有那么的人经过茶亭,无论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大家扶老携幼,在这里驻足,在这里交流,无拘无束,谈笑风生,说着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说着一些远古的、陈旧的、新鲜的、有趣的事儿,在短暂的休整中打发着快乐的时光。爽朗的、揶揄的笑声,给寂静的山水增添了人气,让林中的鸟儿欢腾跳跃,山水也因之生动,自然与人就和谐为一体了。兴许这么聊着、聊着,你原本有些灰暗的心境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疲劳的感觉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茶亭就是这样一个场所,聚集着来自四面的人流,交融着来自八方的信息,让你结识新朋,不忘旧友,远比如今闷在一个人驾驶的汽车里过得痛快。我想,生长在大山里的茶亭,就如人生的一道道驿站,困了累了,在这里休整,又从这里出发,朝着你要去的地方继续行进。

只是,坚守在茶亭的人,却是不容易的。他们往往年事已高,以至风烛残年,有的可能还是孤身一人,形影相吊,他们的家也许在远方,也许就是这个茶亭,他们是山中岁月真正的守望者。他们年年岁岁甚至一辈子守候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迎来匆匆过客,又送走匆匆过客,独自煎熬着北风萧萧的寒夜和“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日子,为过路者营造温情,把孤单与落寞留给自己。对于他们而言,风霜雨雪实在算不了什么,难耐的是有时候找不到一个能够与之说话的人,但不论怎样,他们强挺着,凭着一副热心肠、一颗善良心,也凭着一种社会赋予的责任感,他们没有辜负广大乡民对他们的期望,日日夜夜履行着这特殊的使命。他们的坚守与付出,对于处在旅途中独行踽踽的人们显得无比珍贵、不可或缺,因而令人肃然起敬。

这样的茶亭,都无一例外地带有社会公益性质,日常运转大多依赖乡民赞助或地方上开支。听老一辈的人说,为了保证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过去绝大多数的茶亭都有一片独立的山林,有的还拥有不菲的田产,收入全部用于茶亭开销。这是约定俗成的,也是人所共知的,即便是盗贼也不会打茶亭山林的主意,因为如果让人知道了,是会指脊背的,那可不是一般的指,而是千夫所指了,谁受得了呢?而在农村,有着这样的公益收入多好,这样就可以为最一般的民众实实在在办点事了。这种普惠式的实践模式今天仍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然而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山间路途的多数茶亭早已寂寥破落了,并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它的消亡,尚未消失的,都被冷落在山之一隅,如同天涯海角,几乎没有人想来理睬它们了,它们不得不承受真正意义上的孤单与寂寞。我所知道的,在安化南金乡去往古楼乡的公路边上还保留着一个茶亭,孤零零地立在高高的山巅,屋瓦零落,墙体斑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残留的标语依稀可见,隐现这里曾经的喧闹,也给人无比沧桑之感。由于公路改道从旁边侧身而过,去茶亭就得绕道,现在恐怕极少有人再去亭中光顾了,更少有人会在乎它处境与内在的凄凉。好在一侧目我们还能看到它的模样,它仍在与风雨做着顽强的抗争。但到底能在这个世界存在多久,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它还能有一些时日,由于没人去维护,也许它会在明天的风雨中马上坍塌。而南方更多的茶亭,却早已在时光的悄然流逝中渐行渐远了,我们已很难再看到它们留下的踪影,即便幸存着,也因为地处偏僻,离人越来越远了。现代社会修建公路的理念无一不追求短、平、快,自然就疏远、冷漠了藏匿在大山深处的茶亭。

随着岁月的延伸和山区交通状况的改观,山间茶亭将会慢慢老去,直至完全消失。但人间风雨是不会消失的,跋涉者的步伐更不会轻意停顿,我期盼昔日的茶亭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将其精髓永远传承,以安慰我们多少有些疲惫的人生旅途。

心若菩提,凭吊一场友欢

文/动漫娃娃

秋月迷人,满地忧伤,撷一片记忆的衣袂。彼岸的你,纵倾半世流离纸鸢,一指风华。末央夜,夜雨呢喃,看人间烟火,魂断世间冷暖?焚烟湮,弦音未尽。寄素笺,笃情半世重而珍。那清晰的梦里,把轻暖的忆念,卷书雕刻山高水远,凭吊一场友欢。

——题记

泡一壶茶,在暮秋等你。碎梦怀觞,心事沉甸,扶不起一句低眉的花语。凝眸处,茶汤氤氲融散开来,谁化作白影早已离去。微风凭栏,看白天送走夕阳。尘世太多的悲欢离合。落幕的繁华,空落尘埃扁舟子,泪如雨下,煮字祭踪迹,遨头多暇,命友寻芳,谁伴你九霄路上?缘来缘去,一指情愫三生朱阁锁。看四季轮回,紫陌沧桑是离散。若言悲,心有千千忧,执笔离殇记心悸。

忆念萦纡,在秋风里悠来荡去。你的故事飘落心湖,泛起微微生动的涟漪。六年花开六季,一杯忘川,踏粼学堂,谩觅执卷书轻语呢喃,你无邪静贤,那身影,那笑声,那轻唤,太多的总角不会省略。盈盈忆念中,珍藏下曾经年华最美、满目琳琅的花期。回眸,拾捡一段素美馨暖的葱茏往事,聚落成记忆中的美好。岁月不曾斑驳,于心底流出那首老歌,有你,轻轻来和。你,没有说永远。我,也没有说再见。

触指一季,风雨悄语又一年。流年祭,意阑珊,影在杯中徘徊夜不眠。枯藤老树霜华染,你奈何桥头影已远。光阴的弦歌中,带着对你的忆念,轻盈行走。晓镜初歇,轻影解语,纵豆蔻词工,难赋深情。一拂袖,你挥缕缕芳香独自飘然。始终,你都在我看得见的地方。不言,不语,安静的微笑着。眺望春风的来路,有些际遇,看的无比轻薄,唯与你眼神会意的惊艳,一瞬,便是永恒,心心相惜。

人面何在?桃花依样。我在漠北,你在对岸。一江相隔,变成了无法涉足的遥远。一念素白,在繁花中轻盈流转,乘风来去。世间有太多事,静默,却是最好的安抚。一路走来,你的感知与呵暖,你的文雅与谦逊,让我学会了安静释然,知理达观。是心有灵犀么?当那温馨的声音仿佛传入耳畔,眼底柔润出一滴滴泪。一缕七色阳光,氲散了你的眉间朱砂?而我,只为一颗执着的心挂牵,却不会打扰那静美的想念。

浮生若梦,一纸轻澜。我曾想为你写点诗句,终是无法落笔。你未走远,情亦不散,用心感知,不语不言。想来,岁月落尽霜华染,天涯何处陌前缘?彼岸遥远,魅影疏浅,堪受夜露悲凉。相遇青城,折不完的牛桥柳,饮不尽的女儿红,去不了的忆思垢。烟消云散,醒知梦一场空。一缕清风略施浅黛,独恋秋日黄昏,晓看斜阳浅落,一只大雁衔去天边云彩。我想,你也一样会一生深记。

静夜寂寂,一杯茶,已经喝到无味,忆思依旧。若,花飘水自流,雁字回时,一墨笔砚仍守候。漫漫尘路,林花落处,遇见与别离,原来是如此寻常。风雨缱绻,你撑一把伞行走旧城古巷。如果你,依然还迷恋尘世间,谁的一季间静悟安详,不怨风雨,握紧残损的脉络,不断不变也缠绵落心。倚阑干,照芳树,我愿定于心上守护着这颗树,让它免遭狂风的蹂躏,冰霜的袭击,得似古桃流水,茂盛依然……

当下的心境,潮湿了思绪。捧书卧云塌,悲伤在流转。思绪逆袭了尘风,墨氤融汇铅华,似梦似幻若查,又想起你的朱颜。有那么一份情,不必执手相看,不必日月同安,只需淡淡地在时光的两端依心同行,感知彼此的牵记就好。时光纪,多少成追忆。千盅酒,一念缱绻梦搁浅。坠花湮,一曲萧歌诉悲离。一些经历,你教会我一种心怀海阔的宽容,对生活深切的领会,舍弃,珍惜,惟念心安怡。

忆思畔,枕一袭薄凉;泪凄婉,一杯忘川隔世缘。一切甚感太匆匆,虽说不会再同城相遇,然而,过往中牵暖时间的路途,在心里,无比久长。回眸处,寄一曲挽歌。你是我生命欣赏的漫画,蝶翼华染。仔细想来,人生本是红尘过客,你来过这个世界容华一刹,那缕传世的青烟轻弹世间冷暖。浅酌吟秋弦,酿一曲十月流觞;祭一场哀伤,移一株空谷梦幻。岁月无声,友情有寄。

风雨廊桥木鱼岛

文/紫瓌

木鱼岛原只是长江沿岸上那千万个并不为人知的山峰之一。三峡大坝的建成,江水的蓄积成湖使它大部分山体没入了水中,仅留的山脊三面环水,便成了一个半岛。半岛正指对着三峡大坝,直延至江心。

在高峡平湖初成的那些年月,岛上是荒废的,便终年地荒芜一片。后来,它那兀立于江面的山脊渐渐地终吸引了移民中有垦地种植爱好的开荒者们,木鱼岛遂能在每年的春天的时光里,慢慢就呈了一片片各自为阵的油菜花的金黄美艳。

初始,其美艳尚并不足以为人们所瞩目,油菜花只是默默地在每年的春日里,染蘸着春光,在徐家冲水湾对岸的岛上遥遥地伸延着,一年一年地扩大着绿影,漫展着灿黄的华艳;最是美艳的,也只不过是娇羞地把身影投映在了江水的绿波里,随了涟漪、和了光影轻轻摇曳。便也就在有的时候能吸引了常来的钓者偶而瞬目地一瞥;间或,也会挽留住偶至的踏青人略略地注足留观。直至户外野炊之风盛行至此地,岛上的荒芜才渐渐地吸引来人们常至的兴趣——成群甚而结队的人们相邀着前去岛上野炊与烧烤;再后来,驴友徒步、自驾游等自助旅游的蓬勃兴盛,再加之其正面相对三峡大坝的这一地理的特点,木鱼岛不仅渐渐地已为移居本地的居民们所熟知而渐甚喜爱起来,更使得旅游观光者近几年的莅临日盛!

而这些都似乎还并不能体现出木鱼岛内在的那骄人的一面,甚或是呈一个能略展其正面相对三峡大坝的价值的形式或方式。木鱼岛它依旧便还只是,兀立在三峡坝首平湖水面上的荒芜的一个山脊!

可到了2020年疫去后的年中,早已习惯了宅家的人们再在沿江步道而行时,却突然地发现,木鱼岛变了!

除了水碧,岛也绿了;除了岛绿,花的繁艳也在岛上随处地亮了;除了岛绿花艳,步道也通畅了,步道的凹凸也被平整的曲径扭转得别致了;除了岛绿花艳路径的别趣,通向岛深处的沟壑更是变了模样,木鱼岛上突然就似飞来了一座漂亮的廊桥一般,以前那生硬失修、已略显破败的钢筋水泥混凝桥,已被一座宽敞漂亮、颇有情趣的风雨廊桥所取代了!

突如其来!有如二十余年前,沧海变桑田般的演变出木鱼岛一般。

据说廊桥长有99米,宽有10米,廊顶是以青瓦覆盖。廊桥的桥体依旧以水泥钢筋为主体,桥上的廊亭则是原木立柱,雕栏为饰,地面清一色的石砖铺就。那原木径约尺许有余,高达数丈(据说清一色地从俄罗斯进口),笔直的柱身上布满仿若烧灼成的黑色的纹理(传言那是经特殊处理而成,既漂亮又能防虫害),外涂亮丽类若原色的漆层;与原木同一的,雕栏、横杆、廊顶铺放青瓦的格衬,还有与桥面雕栏连成一体的供游人休息的两排座椅,也都是涂就的这种亮丽类原色的漆层。整个的廊亭,端庄、大气、敞亮,透出一种古色古韵的美。如是的廊桥,仿佛一下就使岛内侧的徐家冲河湾内的寂水刹那间便兴奋了起来,流光水色,山形迷离,人影憧憧,尽皆印在了河湾如镜似的水面上;也使岛的外侧的长江江水的水寂飘摇灵动了起来。空域间流动着人声、时常翔来划去着的鸟语声、偶而隔空悠悠传来的汽笛声,都仿佛漂漫在水光潋滟的幻彩中。

浩淼的江面,坦坦如镜的湾水,便不再为木鱼岛山形的生硬而隔绝。借了桥身的伟丽,藉了桥影的涟漪,在远近水光的潋滟里,在层叠山色的迭举中,连动成了一个生态的整体,真真地就生出了天地人和的灵性,孕育出山水虫鱼的和谐。

静水莹绿,苍翠山青;人游闲情,鸟翔自由;间有汽笛悠远悦近,时现鱼跃观览风情。这一切,仿若便映出了一幅漫动着的画趣。也使世事沧桑的变迁有了一些许的诗意;那突兀于江心的孤凸荒芜的山脊,顿时生变出繁复的生机,盎然勃盈。

不再是孤寂冷僻之处了,木鱼岛!恰是了美景观瞻之所!皆因于了岛上风雨廊桥的来到。木鱼岛,已全在了悄没声息中俏丽!美滋滋儿然的风情。

如是。我全可以把你当作了一幅画了,远远地端详。看层叠的远景托衬着描画你的细腻,看灵动着的涟漪陆离了你离远的风情。那是一种真切的迷濛啊,使我并不敢近身前去。去打量你,看你的敞亮的桥廊承载着怎样的风和雨……

可我还是难耐不忍。那天,去了岛上,走过了岛上风雨的廊桥,登上了岛尖处伫立的亭阁,坐在冬季里黄绿色的草地上听到了春风的絮语……

静听风雨

文/醉红儿

雷声轰轰,闪电啪啪,将安静的夜劈闪着。莹莹光韵里,一个身影静静地坐着,看着雨点打在大地上,哗哗啦啦。暗里,一双眼透着迷惘,凝望着雨点儿打在窗台上,水湿淋淋的流泻,水中冒出一个个泡儿,洇起了水花,水星子在暗夜里飞。

偌大的天地,唯闻雨声淅沥哗啦,电闪雷鸣。风,携着湿凉凉的气息扫进门来,掀起帷帐轻轻摇曳。那双眼在水光里闪了闪,转向了天穹,冥暗间,空茫茫的声音在幽幽地响起。

听到了那雨声静叩帘门的轻响,徜徉在水声滂滂的幽寂里。

拉开了帷幕,一个女孩走了进来,暗雾重重,一条盘曲的蛇,昂扬着高高的三角头颅,吐着腥红的舌芯子。慢慢地萦回在半空,再慢慢地低了下去,最终俯伏在浓雾里。

女孩,轻轻地走近,静静的站立,片刻后,她离去,切切地缠住父亲。父亲带着她去山头。一个山坡上,从密林间走出人儿,手中握着一大把枝枝叶叶。其中有杉树枝、枫枝叶、青蜜枣,还有藤葛上缀着红红的晶亮的果子的植株等许多暧昧得叫不出名字的物种药材。

女孩并不清楚那些药草,只知有许多的是平时见惯的东西,而今,它们被齐齐地采来握在手中,一大把的,似一捆柴。父亲告诉女孩用那些东西给那条蛇浸泡药浴,可以让那蛇回转过来。

许久,画面停顿,被浓黑的雾杳匿。然,女孩终于嫩涩地付之于行,最终那条盘曲在雾里的蛇又幻化消隐于雾中。

低低,雨声敲落,时空里传来那份轻轻的诉说,迷惘地扬起了水沫星子。雾,依如那时浓郁得将人笼罩,将影消蚀。

唉,你太多愁善感了。

那声轻轻的叹息似乎贴着她的耳朵而来。然,只是片时,她忘了。不想去解释,解释那份活着的心性为何那般的突兀与别扭。

……你啊!怎么一点都不会为自己筹划?

你不是会筹划吗?一切都交给你好了,放心的,以后我有了钱也给你,我吃什么穿什么你给买就好了。

……看着那盆色泽鲜艳的餐中食,看着她大块朵颐地吃着。

他愁着:你真能吃。

你以后要别饿着我——尤自吞咽着,翻动着嫣红的唇憨傻傻地口齿不清。

……那时,依稀记得那个身影总是在暗中叹息。

而她却在夜的清风里婉约着那份轻浅:一生,不贪恋任何,只求这一份好,跟着你,随着你,陪着你,在你人生低谷时,在你艰难困苦时,相伴相缄。

——我娶你。

……不会打理生活,不想管家。

唉,随你吧,不想管就别管好了。

她嘻嘻地笑,似个偷吃的小孩,轻悄悄地踮脚走过黑夜。一生就那么轻轻浅浅地付与了时光,在岁月的岔路口,把自己迷迷糊糊的卖了。

那般黑的夜色,冥想起逍遥的时光里,一抹蒙胧的影倏忽飘过——女孩子不能太忧郁,否则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法生活的——活泼开朗的女孩在明媚的世界里很多——乐观和活泼开朗是有区别的——乐观的女子也很多——真正的不是很多——乐观也是在经历过后才能达到那种境界的——你不可能一眼就能找到一个自始自终是乐观的女子的,那样不是她无心就是她无情——乐观更不是无心无情——……蹈着清风,理智在那线清光里游离而去,循着雾的形迹,那抹影铿然的寻找阳光去了。

然而,她静静地凝立于时光里,看行人匆匆,再匆匆。很是奇怪,她缘何总是如此的清浅而幽静,却无风无雨可以打破那份岑寂。喟然明了,那里迷雾重重的世界里,总有她迷雾幢幢的魅影倏忽飘荡着。

无人能走近的世界里,因而也不再希冀着懂得。

她在梦的晨曦里,咬着牙呼喊着:妈妈,能不能别让我再做梦了。

妈妈的凝望里有着深刻的怜惜,也只是浅笑着说:那是一抹希奇古怪的胡思乱想罢。

嘟哝着,是他的声音——总是那么奇里古怪。

呵,她终于懂得,明了。她的古里古怪成就了梦的奇里古怪,梦的奇里古怪也成就了她的古里古怪。

释然中,便怔愣在梦的迷境里,寻那梦的出口,总是恍若烟云,茫茫然的浮白掠过脑际,似一股股青烟,寻不到任何的终局,觅不到任何的路径。呢喃在血脉的跳动里,是那份深沉的迷惘,雾蒙蒙地挑起了心性的轮回颠倒。

还有谁能么细细地聆听她的诉说呢?在浅白红尘里,深恋那抹翳云浓重。

雷声隆隆,电闪刺刺,她看到了那段被尘封的时光里,那个被隐匿的身影,年轻时丰神俊朗,然后开始慢慢变老,沧桑,在刚邂逅时,他就早已是沧桑的田海。她之所以那么纯真而又持久的想望,只因他的苍凉气息,是携带着大海与田园的气息——浓郁的忧伤与深重的悲凉,漾着丝丝柔美幽谧的茵萋与清冽醇笃的苍寒。

交织着一份情愫,就那么执着坚贞着将青春撒放。她记着带给她的那份煎熬,似一团糨糊黏糊着她的生命历程。

经过漫长的守候,她终于知道,他是她生命里的唯一,给她带来希望,也会倾尽他所有的耐心与耐性聆听她的点滴,永不厌烦,可是也总带给她彻底而纠心的失望,如烟雾轻轻飘散在生命的途坎中。

从此,生命似青径,记忆似青河,永远汩汩流淌,也永远踽踽徜徉明月与清风。

雨夜的风吹过,荡起她一阵的凉柔。那漠测的眸子,愈加迷离而深邃。

倏忽,清风挑起了她的神经。她在轻轻地浅笑里,寻着了一丝痕迹——生命从一开始就是一团雾,愈夜愈浓。

在跳动的珠玉声响里,轻轻吟呓起梦的浅眠。那里,总有一个女孩,在默默地行走,静静地观望,痴痴的守候。有那么一抹惶惑,也有那么一股倔强在冲击着惶惑。于是,前路愈深愈寂,愈寂愈幽。

她看到了那追赶的人,惶惶不可择路的奔跑,越过阡阡埂陌,终于,草坡处一座茅屋将身藏。梦里听到了妇人的喁喁语声,似游鱼戏水,在清凌凌的水中,幽雅又兀然。她侧耳倾听,又愤然的离去。

呵,离去,生命的复转陡合。她谙熟了这一抹活着的生命的体系。尽快地运用到自生身上。一遍遍地说着:走开,离去,去寻找属于你的。

然后,她的生命里闪现出许许多多的背影,传来许许多多的叹息。

泪光盈盈里,她听到自己沉重又轻弱的叹息,心旌惘惘。原来,从一开始就是自己离去了自己——魂的脱离,身的固守。那么矛盾又和谐地重组着一阕弦音。

雨水淋淋,泼洒着靡泪涔涔。那是天与地的泪水吗?烟青色,你的守候站立了几多岁月,你将一抹浓青的色泽涂沫成淋淋水光,莹莹水润。剔透着年华的羽翼,丰蕴着季节的慈蔼。

飘若游丝系雨夜,涔涔流水,寂寂心扉,轻轻扣怀,那雨是清叩一重山水,一重烟岚。

我候着夜的到来,挽我沥清的梦。梦来,我绕烟丝,将生命缠,梦去,我抽却几许元神,供时光滞留。

风雨萧萧秋已至

文/曹梦昕

一场蒙蒙的、连绵的秋雨,打落了不少枝头绽放的粉色木槿花,有的就只剩下了根根竖立带绿叶的枝条,不见有半朵花的留存。灿烂了整个夏季,不管是否有人欣赏,它们在属于自己的时节,已经尽情展示过自己的美丽,经历过夏的炽热,接受过阳光雨露的恩泽,秋风吹起、秋雨飘落,它们也就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零落成泥,期待明年的再次盛开。

杨柳依旧依依,在这个初秋的时节,挂满绿叶的垂柳枝条,在风中摇曳轻摆;宽大的杨树叶片,依然苍翠地站立枝头,它们在静候与枝分离的那一刻。

秋天来了,虽仍是满目的苍翠,那随风左右摇摆的枝叶,在高空的映衬下,却显示出了些许无奈与悲凉,因为枝与叶的分离已进入倒计时。

宽大的杨树叶片,被秋风吹翻了身,背面挂的那一层霜色,使原本绿色的树冠变成了银白,也昭示着它暮年的来临,在秋风不停的撕扯里,在秋雨不断的敲打下,即将叶落归根。

比白杨树个头矮一大截的洋槐,小小的叶片,已经呈现出金黄色,与成熟、收获的季节相辅相成,只不过庄稼得到了果实,而它们走完了叶子一生的历程,飘落、腐朽罢了。

秋雨依然连绵。肃杀、无情的秋风,撕扯着自然中的万物,在它的不断吹打、挑衅中,叶片与树枝即将告别。叶片不再登高,充分接受阳光雨露的恩泽,播洒生机和绿意,而要结束与枝条同呼吸、共命运的日月,逐渐在秋风、冷雨的不断推拉中走向分离。是彼此的互不挽留?还是相守的缘分已尽?都不是!而是外界巨大的压力,使它们无法再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只得一方零落成泥,另一方赤条条、枯瘦光秃地巴望,而独自走向严寒,相助无望、互帮无力,只好无奈地投入属于各自的命运之中,接受四季的再次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