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地的散文
关于大地的散文(精选12篇)
枝上杏花开
文/赵克红
当季节的脚步终于淌过漫长的冬季,那一波波涌动的春潮,挟带着一个个振奋人心的花讯,使大地欣然复苏鲜活起来。人们纷纷走向户外,与春天约会。
朋友约我去孟津城关镇水泉村看杏花,那里漫山遍野的杏花已绽放枝头。打开车窗,清新的自然气息涌进车里,大地宛如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彩画。这里宁静而安详,蔚蓝色的天空上点缀着几朵悠悠的白云,路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绿油油的麦田,在阳光下洋溢着盎然的生机。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的植物,争抢着向人们报告春的消息。
为了观赏到更多杏花,我和朋友站在一处高坡上,放眼望去,那千树万树的杏花,汇集成了花的海洋。那杏花,如一块块壮阔的云锦,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浪。杏花朴素而恬淡,它从不掩饰对春天的热爱,在寒气将去未去之际,用积蓄了一冬的力量肆意盛开,为早春的大地增添一份浓浓的春意。它们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形成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漫步杏园,有丝丝缕缕的清香飘过,温馨怡人。不少游人在花前流连、拍照,脸上洋溢着喜悦。三三两两的蜜蜂正忙着采蜜,麻雀也叽叽喳喳赶来凑趣,我站在杏花树下,透过疏密有致、缀满杏花的枝丫,看到一片澄碧明净的天空。
我想起了梵·高的名作《枝上杏花开》。那年春天,杏花开满了枝头,这天,梵·高收到了弟弟的来信,这久违的音信令他欣喜若狂,创作的灵机随即迸发,以蓝天映衬杏树花开为题,画了一幅《枝上杏花开》的油画,作为送给他侄儿的一份礼物。这幅油画用层次不同的蓝色作背景,杏花簇拥在枝头,像是一阵春风就能将这些盛开的花带走了似的。画面意境幽邃,简洁明净,不染一丝尘俗。而枝头盛开的花瓣,在碧蓝的背景下各姿各态、优雅绽放。几支弯曲而又舒展的枝干,与天空的底色相融在一起,那淡泊雅致的意韵,在蓝色的天空下充满生机,让人仿佛能听见花开的声音,闻到淡淡的花香,感受到岁月的静美。这幅画,给了我很强的视觉冲击,它一下定格在我的心中,使我无法忘记。
杏花的美,是充满魅力、无法抗拒的。水泉村漫山遍野的杏花,以一种神奇的魔力,给早春的大地铺上一层妩媚的暖色,一树树的杏花整齐排列,愉悦了赏花者的心灵。
眼前这杏花,花萼粉红、花瓣雪白、花蕊鹅黄,在春风的吹拂下开得无拘无束。每一朵杏花,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都在表达着对大地最为炽热的爱意。人们在杏花前流连忘返,吟诗咏叹,极尽风雅。鸟儿在树枝间欢喜跳跃,那叫声,与枝头的杏花以及头顶上浅蓝的天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近旁,几个小女孩在杏树下嬉戏,脸庞被杏花映得粉嘟嘟的,真的是人面“杏花”相映红了。
不知不觉中,天空竟下起了毛毛细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是杏花浸湿过的雨,清爽纯净;风,是杨柳筛滤过的风,温暖舒适。
风过处,杏花纷纷在空中飞舞,恰似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展示着一种无可言喻之美;又像大海激起的波浪,甚是壮观,伴随着花海浪波的,不仅有色、还有味,那是杏花特有的清馨淡雅的味道。而散落一地的花瓣,每片都带着树的灵魂。我俯身拾起几片,放于掌心,一种莫名的惆怅在心中萦绕。但转而一想,大自然是伟大的,杏花自有它生长的周期与规律,它该盛开时盛开,该结果时结果,虽花开短短几日,却以它的美装点了春色,惊艳了无数赏花的人。
春雨润绿
文/张宝联
一夜春风,掐灭了冬日太多的苍凉和压抑,吹醒了早春太多的晨曦和回忆。它不仅把涌动着的春情荡漾给原野,将含情的春韵弥漫给山川和大地,也吹来了北方的第一场春雨。
春雨,如烟、如丝、如幻,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水面上,雨丝如千万朵细碎的琼花热情开放;水塘中,雨丝似千万条小鱼游走跳跃。这时,水塘中,二十多只鹅鸭欢快地追逐着,嬉闹着,鸣叫着。看水面上,水沸,鹅白,草青,鱼跃。那情,那景,如丝、如画、如舞、如梦……
我来到雨中,张开双臂,仰面朝天,任凭细细的雨丝落在脸上手上,痒痒的麻麻的;落进口中,凉凉的甜甜的。猛回首,不远处的电线上,整齐划一地排列着二十多只麻雀,像极了列队操练的哨兵,时而唧唧喳喳地鸣叫一阵子,时而用小嘴巴惬意地梳理着并不漂亮的羽毛,时而飞起拍打几下被淋湿了的翅膀再重新飞回原处,他们仿佛在交流倾诉着什么。那风声,雨声,雀声,鸭声,甜韵、淡雅、婉约、温情!
春雨,不像夏雨,磅礴汹涌;不像秋雨,连绵不断。春天,林木、庄稼、小草、花儿,都在漫长的等待中细细品味着每一天的焦渴,都在翘首盼望着春雨的光顾和惠泽。春雨把大地浸润得松软了,改变着原野的面貌和颜色,也在改变着春天的内涵和韵律。
春雨,是律动的音乐,是绘画的高手。在山谷,它淋浴着密布拥挤的大片树林;在林苑,它让枝枝梢梢都长满新绿,都开满鲜花;在水边,它点醒了青蛙扬颈长鸣,传递爱意;在草丛,它引逗雏鸭雏鹅们撏叼着鲜嫩的草叶往嘴里送食……
凡春雨路经之处,它都把滋润洒满旮旮旯旯,它都把嫩绿铺满边边角角。它那种坚韧不拔的个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总会激励着流水欢唱着涌入大海,总会鼓舞着万物演变得绚丽多彩。每当它回首观望一路走来的风景,那便是天蓝、水清、树绿、花香、蝶舞、蜂鸣……
春雨,在春季的最底部,在阳光的最底部,它把滋浸万物、润美大地作为自己的天职,每年的春季,她都会写一片赤诚永驻在春天的底片上,她都会谱一首乐曲永植于大地的心灵里!
三月的平原
文/李炳锋
啊,三月的平原表情是复杂的。它依然保持着冬天传承过来的宁静,但当晴日午后安坐在大地之上平静凝望,就会发觉袅袅地气的蒸腾,这是大地复苏的征兆。这三月当然指的是阳历的三月。阳历的三月,阳光,明亮,美好,单纯,向上。
三月的平原春寒料峭,原野上站立的那些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依然是光秃秃的。但仔细看去,看似枯瘦的枝条上已吐出了深棕色的树芒,就像晚秋入地前那些毛茸茸的虫蛹借枝条还魂一般。看到它们自然就会想到秋,和正在与春办着交接的冬。春天是由秋冬过度而来,春与秋冬一脉相承。与高高大大相依相拥的是那些体态婀娜开放在大地上的柳树,长长的柳条在风中飘摇着,上面已经有清浅的点点鹅黄,发出了它们报春的第一缕信号。槐树、柳树们相依相扶着,经历了一次次寒暑冷暖的过往,经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的更迭,更像是一对对相依为命的夫妻。
三月的平原是土黄的。这土黄是北方原野的底色,世界上没有比这种颜色再质朴厚重的了。一看到土黄的颜色,马上就联想到黄土高原,联想到奔腾的黄河,联想到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以及她所创造的文明。这是亘古的颜色。在大地土黄的肌肤上,那些贴在地皮上的草儿依然是枯黄的,或者说也是土黄的。一群群羊儿在低头觅食,没有脱毛的绵羊也泛着土黄色,与大地的颜色保持着一致。羊儿摇着尾巴不停地在游走、不停地觅食。是啊,大地依然沉睡着,可吃的东西少得可怜,怪不得祖祖辈辈的人称这个季节是青黄不接。只有等到一群群燕子从南方飞回的时候,等到浩荡的春风不分昼夜地刮起,等到柳絮纷飞过后,大地彻底苏醒过来,繁花满树,草长莺飞。那时的平原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绿,羊儿牛儿就会跑到路旁、沟里、堰上拼命地吃草,个个吃得肠肥肚圆。
在羊群的不远出,我看到了一抹绿色,那是刚刚返青的麦苗。这些经历漫长冬季煎熬的,即将摆脱寒冷纠缠的青禾们正在地皮上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风的号令。等春风刮起的时候,它们只需几个昼夜就能把地面掩盖,就能长成一望无际的绿海。在麦苗返青的时节,农人们对它们是倍加呵护的,因为其中倾注了三季的心血,倾注了满怀的企盼。你看吧,即使是那些饥不择食的羊儿也是丝毫不敢动麦苗的。动了,立即就会招来一顿鞭打。
三月的平原依然是沉寂的,但在沉寂的田野上已经有了三三两两劳作的农人,已经有了一排排黑黑的粪堆,那是农人对土地的奖赏;你看那一道道土堰上已经躺着一个个树墩,那是农人平整土地时留下的作品;你看那不远处已经站立着一个个男男女女,他们脚穿高腰的水鞋,挥舞着铁锨正勾画着一年的希望。这些由中老年人及妇女构成的劳作者,正用心中最坚定的信仰做着对土地的坚守。他们心里是清楚的,外出打工也好,城市化进程加快也罢,绕来绕去才知道——水泥、钢铁、马路永远是不能吃的,唯有一日三餐是最实实在在的事儿。食物来自于大地。这也是他们经常告诉外出闯世界的孩子们的道理。所以说,他们对待土地是虔诚的,就像敬畏上帝一样。只有善待土地,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在一个个劳动的男男女女的不远处,平卧着两个圆圆的坟头,从花圈的新旧度上可以判断出地下埋着的是刚刚故去的人。在农人的眼里,世界上没有比生死再平常的事了,他们人人像清风般度过自己的一生,来无踪去无影。是呀,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的生死就像平原上那自生自灭亡的草儿一样。所以人活着就在大地上劳作,人死了也回归大地,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没有任何大惊小怪的。
凝视着这些大地上的劳作者,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啊,农人的面目几乎都是一样的,稀少的头发,粗糙的皮肤,黑黑瘦瘦的脸膛,黄黄的牙齿,略带呆滞的眼神……除长年累月地在田地里劳作外,他们还偶尔出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卖菜卖瓜卖粮。还有,他们还会出现在城里人在酒店或殡仪馆举办的红白事的仪式上。在这种充满光鲜或庄严的场合,他们会显得有些尬尴,有些拘束,有些笨手笨脚,但他们的出现,会马上让所有在场的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城市是由农村演变而来的,所有的城里人都是来自于农村。情谊可以割断,但血脉是永远割不断的。
在三月平原上那平坦开阔的道路上走着,轻柔的风梳理着我的思绪,顿感心旷神怡。这时,迎面过来一群黑压压的孩子,是一帮刚刚放学的学生。他们说笑着,打闹着,车子骑得飞快,就像天空中穿行的雁阵,更像河里游动的一支鸭群。看到他们,我内心激动开来。从那一张张单纯、稚嫩、春天溪水般清澈的脸上,我仿佛读出了什么,是无邪,是幸福,还是希望?领头的两个男孩,各自从车子上抽出左手和右手来,热烈地议论着、争执着,他们或许正在讨论着老师刚刚讲过的一道数学题,或许正议论着世界上刚刚发生的大事,也或许正在议论着自己的未来吧。就在他们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了的瞬间,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那白驹过隙般稍纵即逝的时光。人生的童年多像这三月的平原呀,青涩却又充满着希望,单纯却又无比的幸福。三月,就是个充满期待的季节啊。等待花开、等待柳绿,等待纸鸢起、等待燕归来,等待春雷炸响、等待草长莺飞,等待将冬日黑白的底片洗印出春天璀璨的七彩。
顺着孩子们来时的方向,在一览无余辽阔的原野上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建筑,可以说它是大地上能看到的最美最新的建筑了。走进写着“辛马河小学”的建筑,我们来到一楼,一位面带书卷气的男子正在挥毫泼墨,只见他凝神聚气后写道:“柳絮,杨树芒,正集储着力量。待到春风吹又起呀,将是生命的怒放!”
“好,好!”如雷的掌声响起。这掌声随着一缕缕清风飘向远方……
草色遥看
文/曹春雷
早春时节,春色难觅。放眼望去,大地依然灰蒙蒙的,看不出一点儿春天已经到来的消息。房檐下,依然垂挂着长长的冰凌,像一把把锐利的剑,刺向大地。小河里的冰依然厚厚的,如一层沉重的铠甲,裹住了一河原本欢腾不息的水。鸭子们呢,还是徒然地站在岸上,望冰兴叹。
一个乡下孩子站在檐下,歪头看着身边端着枣木烟杆的祖父,疑惑地问,爷爷,不是说已经是春天了么,咋还是冬天的样子呢?他这样问,是因为他迫不及待地想在春天里放风筝了。祖父悠悠然吐出一口烟圈,笑呵呵地说,别急么,你到坡上看看,草都已经返青了呢。孩子马上出了院门,左拐右拐,很快就站在了田野上,俯下身去,拨开一丛枯草,草根已经嫩黄嫩绿了,如春天的眼,眨呀眨的,朝他笑。他恍然大悟似地说,原来,春天先到这里来了呀。
是的,春天是先到草上来的。因为春天知道,比起人来,草对她的渴盼更热切。草们顶着一头枯黄,将身躯萎缩在冰冷的泥土里,太久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时间。寒冷的时候,人们可以躲在温暖的屋内,出门时用棉衣包裹自己,但草不能,它们只能守在原地,向泥土借取一点暖意,才得以熬过这漫漫寒冬。
当春天从遥远的地方开始启程时,草们已经暗暗积攒了力量,只等着春风的召唤,在某个温暖的时刻,喷薄而出。“喷薄”,是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对一棵草来说,它蓄势已久,为了这一刻全力以赴。但刚刚破土而出的草,它的绿意,对大地来说,仍然渺茫如云烟。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到。
这时候,最好是来一场雨,一场酥酥的小雨。雨若有若无,朦朦胧胧。远远望去,地上浮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便欣欣然起来,感受到了律动的春意。于是,便想走近了,去看个仔细,却发现地上稀稀落落的,只是一片极为纤细的草芽,那种淡淡的草青色,此时却看不到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种清新悦人的早春之景,唐代诗人韩愈只用一句诗,轻而易举却又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其实,更隽永的,是这首诗的后一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是呢,正是一年春好处。从这时起,春天的列车,便朝着姹紫嫣红的深处驶去。春光这么美,坐在这列车上的人,须要且行且珍惜。
家乡的四季
文/山中野老
我的家乡是位于闽东的一个不出名的小小的乡镇,那里风景优美,绿树成阴。
春姑娘鼓着小嘴巴使劲的吹的风,在春风中,树枝抽出了嫩绿的枝桠,小草懒洋洋地睁开眼,仿佛在看外面新奇的世界,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的、黄的、蓝的、白的、紫的……
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点缀着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哈哈春天可真热闹!
夏天小孩来了,树更绿了,那一棵棵树宛如钢铁战士一般站立着,花儿们也更加芬芳诱人了,有的花儿还孕育着诱人的果实。池塘里也是生机盎然,原来小荷偷偷的开花了,荷叶是绿的,就像是一顶大伞,荷花是红的,白的,可美极了!小孩最喜欢去溪上摸鱼,一条条鱼在水中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一被我们捉上来,就“活蹦乱跳”,真有意思!
秋天,是金色的海洋,什么都好象是金黄的,树叶有黄的,小草有黄的,蔬菜菜也有黄的,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着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农民们在这个季节可乐了,因为他们辛勤培育的粮食成熟了,他们都希望有个丰收的时候!
冬天来到了,霜天随着寒冬来了,村子,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人们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大地覆盖着厚厚的白霜,轻柔、松软、洁白无瑕,放眼望去,茫茫大地,银装素裹,北风吹来,万树银花,洁白的霜此起彼伏。千姿百态,如同 “千树万树梨花开”。
景色可美了。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乡镇,但那四周环山永远是我最可爱的家乡,可爱的人们。
我爱那个生机勃勃,充满欢笑汗水的家乡。
迎新春
文/刘金富
雪花飞舞送冬去,腊梅飘香迎春来。
穿越时间的丛林,涉过岁月的大海,一年的时光,又被我们匆匆的脚步丈量完。
站在年末岁首的交接点上,再回首,我们曾在流走的一年里品味了失败的痛楚,饱尝了成功的甘醇。体会了奋进的艰辛,感受了攀爬的疲惫。在人生的风浪中,一路行走一路歌。在酸甜苦辣中迎来每一个黎明,在悲欢离合中送走每一个黄昏。
这一年,无论是硕果累累,还是两手空空,我们都得庆幸和感激。庆幸我们的生命绕过了频繁的蹉跎继续绽开绚丽之花,感激我们的生活在历经严寒酷暑后又将迎来春天和煦的阳光。
当我们迈进新的一年,开始崭新的征程时,让我们用一颗诚挚的心去感恩陪伴我们走过一年的一切。
感恩于高远的天空辽阔的大海,是大海蓝天让我们的梦想翱翔得自由自在。
感恩于宽广深厚的大地,是大地无私的养分让我们的生命茁壮和健硕。
感恩于含辛茹苦的父母,是父母的心血温暖着我们远行的脚步。
感恩于任劳任怨的爱人,是爱人辛勤的汗水为我们消融行进中的冰雪。
感恩于真心纯洁的朋友,是朋友真诚的搀扶让我们击退奋飞中的风雨。
感恩于活泼可爱的孩子,是孩子天真的童心让我们品味上天赐予的幸福。
……
让我们捧着一个感恩的心走进新年,带着感恩的心去学习、生活、工作。感恩于有恩于我们的每一个人,感恩于哺育我们大自然,感恩于历练我们的火热生活……
暴风雨
文/史忠和
狂吼了两天的大风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今天更加的变本加厉起来,带着尖厉的嚎叫,挟着灰尘,裹着扫落的树叶,肆无忌惮地像要摧毁一切。
狂风夹着骤雨,肆虐着大地。河水前呼后拥荡起来了,大树左歪右斜摇起来了,茅草忽上忽下抖起来了。蓝天失色,乌云翻滚,积压头顶, 仿佛只须伸一伸手就能触摸得到,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果不其然,瞬间,瓢泼大雨在天地间织成大珍珠似的雨帘,哗啦啦的倾泻而下,铺天盖地,斜斜地扫过来打在窗户上,发出很钝的啪啪的声响,然后顺着玻璃滑下来,划出一道湿淋淋的印痕。雨注如竹,在地面上冲起一朵朵小花,盛开的雨花重重叠叠。整个天地一片白茫茫,看不清雨外的世界。不敢想象,是谁拉倒了江河,碰翻了湖泊。乌云裹着狂风,狂风夹杂着暴雨,大地在颤抖,房屋在摇晃。疯狂着,张扬着,毫无顾忌的,狂扫一切事物宣泄着自己的力量,势不可挡,威力无穷。植物在挣扎,拼命抓住大地;动物在雨中飞奔,逃离大雨的侵袭。风越刮越大,大雨越来越疯狂,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狂风追着暴雨,暴雨赶着狂风,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房子上、树木上抽打。乌云,肆无忌惮的翻卷腾挪,毫无顾忌地聚散合离,聚集着千军万马,浩浩荡荡;风,刮起个云天雾地,席卷这万里长空,卷起这千里浪涌,震撼这波涛澜就;雨,浇出一个淋漓尽致,下出一个畅酣淋漓。
整整下了一个上午,风沉默了,雨也许累了,压在大地上的乌云终于渐渐地飘了起来,雨也开始稀疏,天渐渐的开始亮了起来,鸟儿又开始鸣叫,几只燕子也在高空中欢快的自在的飞翔,崭新的农舍,碧绿的树木,在我的眼前呈现着着,我想此时大地万物都应该是快乐的,就象我此时宁静快乐的心情!干渴的土地湿润了,沟渠也灌满了水,路面清洗如镜。时而露出的蓝天,显得更加蔚蓝和清新。时而又乌云滚滚东去,雨间歇的飘落。突然一声大雷,震得房屋颤抖,世界便静寂了,只听见哗哗的雨声和一阵阵有气无力的风声,地下的积水正在向低处汇合。我闲步在积水处,以一种蔑视的目光仰头看看天空,下吧,暴风雨,猛烈地下吧,尽管你再来势汹汹,即便你再狂妄至极,即便你再满世界咆哮,即便你再疯狂肆虐,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我相信,万丈光芒会把你们顿时彻底的驱散。
天开始放晴,原野更亮了,绿叶在流淌着生命的信息。空气是那样的清新,使人们忘记了刚才恐怖的一幕,在贪婪的呼吸着。只有那被狂风暴雨折断的树枝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横躺在水沟上,记下了大自然的威力。
傍晚,太阳露出了笑脸。路上行人开始络绎不绝,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落在地上的声音节奏单一、柔和。狂风没了踪影,雨早已逃遁。眼前的整个世界充满着无限生机,明天定会是个风清日丽的好天气,风雨过后是彩虹,我期待着!
阳光放大的田野
文/孔伟建
九月的阳光,放大了田野。我喜欢九月被阳光放大了的田野。
中秋节,我要回家,不止为了团圆,更重要的是,我要踏进九月的田野,去呼吸只有大地丰收时才能散发出来的气味,去感受大地分娩时的丰独特气息,去救赎自己越来越懒的灵魂。我要去看看田野里的稻草人,是否还在坚守着不变的守望。我要看看我曾经无比熟悉的土地,如今是否变了模样。
土地,千百年来不变的土地,依然故我。土地,要被耕种,才能体现其自身价值与存在意义。大地回响,不管耕作工具如何发展进步,那些虔诚的农人,对土地的热情依然浓烈如初。
春种秋收,土地厚道。只要你流汗了,付出了,土地就会对你有所回报。民取于土,我对此笃信不疑。土地,依然是我们生息繁衍的盘桓之地。
我带着孩子,顶着秋阳,去田野里找寻属于我家的地块。孩子从小没种过地,我担心他遗忘了五谷的样子。我要利用假期时间,在他记忆之中种下点庄稼——丰收的庄稼。
玉米、大豆、棉花、谷子,高低不一,在时令驱使之下,都现了果实,静待收割。我一一指着给孩子看,这些存在于大地之上的养育了千千万万黎民百姓的作物,成熟之际,还是那样谦卑地低着头,朝向大地,向大地致敬。当年,我就在秋阳之下,汗流浃背地躬身收种,我知道丰收的确来之不易。
此时,秋阳朗照之下,部分成熟的地块已开始收割,跟我相熟的乡亲父老见了我,开始打招呼。寒暄过后,他们依然埋头干活。他们知道,我已习惯了坐办公室,过秋了,只是来看看而已,干不得活了。我一边搭讪,一边想着自己的从前,那些跟他们一样在地里干活的岁月。
人误地一时,地误认一年。这些与土坷垃打了多年交道的乡亲,对此深信不疑。而今,他们皮肤依然黝黑,依然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我,却背叛了土地。
他们,依然守着四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体验着大地的耐心。
我站在被阳光放大了的田野里,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
脚下,秋草衰败,秋虫唧唧。我俯下身去,指着荒草,告诉我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很长时间里,这些野草,这些根植于大地之上的野草,曾经养育了多少大大小小的牲畜啊,这里面,有我家里的老黄牛、大山羊,而今,它们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可野草,还在。
家里,两块玉米地,已经收完一块。拉回来的玉米棒子,在院里堆着,母亲蹲在棒子堆前,一个个地剥玉米,将它们的层层包裹解开来,让苍天大地看见它们裸露的样子。母亲年过六旬,发已半白,她全神贯注剥玉米的样子让我动容。我想站在母亲身边,留个影,影像里,有金黄的玉米,有日渐苍老的母亲,有丰收的气息,有阳光的味道,还有他的越来越懒惰的年已不惑的儿子。
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
当我面对着九月的阳光,面对着被阳光放大了的田野,我体会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动人之美,还有一种安静的力量。我常常扪心自问:你能走出故乡吗?你能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地生活,让自己拥有安静的力量吗?
大地游踪之与上九村对视
文/孔伟建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暮春时节,三月初三,上巳吉日。我随县诗词楹联代表团到邹城市石墙镇参加第二届上九村赛诗会。在这个叫上九村的石头村里,不觉有些沉醉了。
我似乎在赶赴一场久违的约会,赶到之时,浓雾尚未散去,些许遗憾,很快就被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美景驱散得无影无踪了。
我不愿跟着大队伍跑,更愿意一个人到处走走看看,我要找回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所爱,那些吸引我眼球的东西,那些能带给我遐想的东西。
1000多年来,上九村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吧,只是,属于它的主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人,怎么活得过建筑呢?
上九山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初年,呈方形,主街不规则,多属低山丘陵地带。明洪武年间(1368年)郑、聂、满三氏由山西迁来定居,因周围有大小九个山头,故取名为上九山村。因坐落在山上,人住石头房、脚踩石头路、院墙石头垒,俗称石头村,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村落,被誉为“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民俗文化博物馆”,现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传统村落,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央视百集系列片《记住乡愁》拍摄地。村内完整保存着三条明清时期石头建成的街巷,古石院300余个,古石屋1200余间,如玄帝庙、老古井、日月潭、国学堂、萧进士故居、南山寨等。
老屋、老街、老石头、老作坊、老碾盘、老物什,万物一旦沾了老气,就有了光泽,充满神秘。这么说,当我亲近这些老物件,实际上是沾染了它们身上的某种神性,在它们面前,我总是如此虔诚,我的脚步不敢造次,我的言语不敢造次,我要轻轻地与它们交流,听听属于它们的独特言语。
千年古村落里,百年古建筑随处可见。那古墙石屋石街,就地取材,用的是山中石头,那石头,经岁月打磨,斑驳苍老。那依山而筑的高低错落的房舍,被婉转委曲的小路穿针引线般地串在一起,浑然天成。这些浸透了人世沧桑的古屋,风风雨雨百春秋,一瓦一石依然在。
石墙把村落划分成一方方院落,木门,栅栏,篱笆。隐秘,规整。春天里,长青藤、爬山虎、媚眼含羞的花儿正在回来的路上,它们会很快披上阳光的外衣,沿着石墙老迈的纹理一路攀爬,一路缠绵,直到攀上墙头,把一袭绿衣披在它身上,把娇艳的花朵开在墙外。
漫步于古村之中,我总有一种穿越之感,有种今夕何夕之感,我走在别人的故乡中,走在时间深处。但是,身边的行人、旅客、穿梭的人流车流,提醒我这是活生生的当下。现实之中,来去匆匆,一晃而过,我们错过了多少宝贵的细节啊。
石不能言最可人,石头记录岁月,石头传诵历史。这座石头构成的小山村,注定要跟石头结缘,是石选择了上九村,也是上九村选择了石。石头的每条缝隙间、每条褶皱里都写着沧桑,写着过去,同样,连着现在和未来。石头不声不响,却又无所不知,它通晓一切,经历了一切,也记录了一切。
环绕上九村的几个山头都不算高,在其中一座山头的半山腰,在一方叫玄武大帝庙的庙宇之中,我听到了当年神灵是如何拯救当地黎民的一个传奇。据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曾将大炮对准上九山村,无奈怎么瞄也瞄不准,只得作罢。从此,日军少一恶行,生灵免遭涂炭。时隔多年,听此故事,我的内心仍被不断地撞击着,穿越了70年的风雨岁月,直抵那炮火连天的八年雷鸣。对于那场可歌可泣战役中诞生的无数感人故事,我要将此视为其中之一。时光流转,沧桑变迁,腥风血雨的日子,已成为镌刻在纪念碑上的记忆,而对于历史的再现,可让我们更清醒地珍惜今天、面对明天。
拂面的春风,暖暖的春阳,头上的蓝天,脚下的老街,身边的老房,简陋的茅舍,潺湲的潭水,丰茂的水草,不止的蛙鸣,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泛亮的石街。一家一户,大门之上,通红的春联还未褪色。老油坊、老染布作坊、老酿酒作坊,这里一家,那里一家。老粗布、柳编等传统手工艺品,遍布街巷。行走其间,但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但闻乡音袅袅,不绝于耳。这不是时时处处在撩拨乡愁么?这不是现实版的武陵桃源么?
当日,恰逢第二届上九山村三月三赛诗会。诗会开幕之时,天公作美,雾开云散。此时,惠风和畅,文人雅集。主会场设在日月双潭边,舞台古朴,古韵袅袅。台柱两边,楹联遍布。潭边杨柳依依,石桥巧布,流水潺潺,水草轻柔,蛙鸣阵阵。来自省内外的诗朋联友云集于此,吟诗作对,诗酒唱和,多么风雅。择一宽大板凳,坐在舞台之下,耳边是琴瑟和鸣,诗声朗朗,身边是群山环绕之下的农家屋舍,不禁生出今夕何夕之叹。暗忖:这是东晋时期王羲之兰亭流觞的翻版么?
九山梦约蓬莱客,三月诗扬邹鲁风。如何让子孙后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乡俗,什么是乡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想,这就是了。
这个春天,我在上九村寻找诗和远方。我想,乡愁和乡俗是需要载体的,载体何在?对于一个古村落,如何处理好固守传统与接纳当下的关系至关重要。建筑形态和风貌保护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方面,但更关键的是对其人文脉络和村史人文的保护。没有历史文化,建筑只是一具空壳而已。我想,山东省启动乡村记忆工程建设,其中的记忆二字是颇值得玩味的。挖掘整理民俗文化,挖掘老手艺,保住老艺人,让每个元素都浸润着民族记忆,都踏上历史脚印,才能让传统村落得到活态保护。
在上九村,我沐了传统国学之泽,看了烟火人家的素常生活,看了老古井,拜了玄武大帝,看了毛驴拉磨,推了石碾子,与很多远去的日子、与那个日渐远去的从前的我欣然重逢。顿悟:去任何地方,再多的走马观花也不及在一个古村慢悠悠地走过留下的印象深刻。
浮生一日,来去匆匆。游客如我者,在这个惠风和畅的春日,与上九村对视着,百看不厌,不忍踏上归程。作为一名诗词楹联爱好者,归去途中,戏作打油一首,算是交给上九村的一份作业吧:胜日寻幽上九村,今夕何夕误凡身。九座山头围村住,千年历史何处沉。石不能言最多情,人多恋旧此间寻。曾追浮云八千里,今守本心方知稳。
情系江河
文/贺生达
我为你魂牵梦绕,我为你奔走一生。
而沉默的你呵,从未为我流露过一个粲然的笑容。
我依然不倦地跋涉,我仍旧不悔地寻梦。怀着亘古不变的执着,呕心沥血,我默默地追寻你匆匆的背影。
卡日曲下那不息的奔腾,源远流长,哺育了五千年不衰的灿烂的黄色文明;格拉丹冬下那不倦的汹涌,浩浩荡荡,滋养了华夏儿女不屈的阳刚血性;塔里木河畔古朴的黄昏,孤烟圆日,点燃过多少文人墨客悲壮的诗情?漓江水秀,荷托轻舟,悠悠荡动着不绝的莲歌桨声……
江南水细,总让人想念黄昏里慈母抒情的悠扬呼唤;塞北河狂,总让人记起风雨中严父伟岸的背影。
江河哟江河,总把最美最好的东西珍藏在激流的底层。
抚摸一次江河,就开阔一次心胸,就迸发出更深的热爱,就激扬起对你更浓的感情。
在你义无返顾的激越中,我才真正感悟到什么是生命永恒。你吐纳寒暑,裁剪时空,代谢绿黄,穿越雨风。
你是奇伟的脉搏,跳荡着大地的生命。背负阳光,肩挑星月,你走过的地方,总有柳绿花红,果香瓜甜,牛哞马鸣,轻歌曼舞,是如许的令人神荡心动。
在你飞流直下的壮举中,凝目你的坦然、你的从容、你的威严、你的魄力,总把我深深地打动。穿过枪林,淋过弹雨。霹雳袭击过你,狂风蹂躏过你,异域的铁蹄践踏过你。可又有谁改变你奔腾的秉性?有谁弯曲过你直挺的意志?有谁听你哀告过一声?嘴巴,紧紧锁在沉默之中。沉默展示了你的风采、你的尊严、你的力度、你的雄风。
在你悦纳万物的宽容中,远眺你潇洒的萍踪,我真正感觉到你就是大地的血液,因了你的滋养,平原才舒展开紧皱的眉峰;因了你的衬托,青山才抖露出威仪的身形;因了你的给予,荒芜的土地才郁郁青青;因了你的存在,才有那温馨的家园、和谐的笑声。假如没有了你,大地将会失色,高山也会变形,整个宇宙将会死样的寂静。
我爱江河,你教会了我执着,教会了我虔诚,教会了我不屈,教会了我宽容。
徜徉在冬天的思绪
文/东江娃
冬天的黎明,有着成群的鸟儿在不断鸣唱着歌儿,在那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地飞过天空。而在那远山里,有风儿将山路也被吹成了弯弯,被晨雾飘渺着一路的秀丽或者清新。然而,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却偷偷从云霞旁探头出来,像小孩做出调皮的鬼脸。在老农的身影里,太阳激动了那颗驿动的心,血液边开始沸腾。太阳的色彩,在老农的血液里燃烧。
或者,站在田垄之中,宛如律动的诗行,在纵横交错中而拥有鲜活的韵味,工整地对仗着老农勤劳的身影。而沿着牧童的笛音走进那片山林,班驳纷呈的色彩里,长出一片生命的奇迹。树木及花草生长的叶子和花朵,都充满着力量和希望,也充满着生命的活力。那远道而来的清风,林间的情景迷住了我的思绪,在婉转的鸟儿欢唱中,让纯净的颜色、淡淡地吻着我的眷恋。
也曾像是在摄影者的镜头里,以初冬的眼睛守望着那树木的形象,不加修饰而且朴素自然。能够在憧憬的情怀中,树林伫立在大地上犹如一尊尊雕塑,在晴朗的天空下的雪后山野,洁净、优美。坐在初冬的风景里,遐想着自己是一叶风帆,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在洁白的雪涛上滑行,那双桨像音符一样在初冬的风浪里,化为了一祯风景画。
在漂泊的思绪中,记忆也铭刻着初冬的歌声,飞扬在空旷的田垄上。而冬天依旧是蕴蓄的季节,像种子深深地埋在地下,默默孕育着来年的耕耘和收获。树木的根须在泥土中扎得紧密,为了吸取养料和水份,让万物在深沉地思考孕育着春的萌发,而那初冬的气氛里,凝固与洒脱也就成了一个过程。
冬天的日子里,容易让人感到遥远的往昔,想起了那霜天残月、孤舟渔火及寒夜鼾声。随着在那深沉的夜色里,初冬的情景就犹如一段故事、一段风景,或者就是一种人生、一种追求。毕竟冬天实实在在地来了,北国的雪花没有羞涩和缠绵,勇敢地使命般地飘来,直奔大地。而大地为之袒露着胸腹,那六角形的洁白精灵便注入在大地的体内,一个绿色的季节从而开始被孕育。
此时,大地的思绪也变得纯洁起来,绿色的季节,也将把情怀等待在大地深处。连同初冬的情景,向往着、眷恋着那盎然的世界。初冬的寒风,清冷得像纸一样轻薄,也看不见远方轻轻地卷起大地的一角。坐在阳台的木椅子,犹如坐在时间之树变形的年轮上,思考着一条翻滚的生命的河流,仿佛在起伏的山峦像波浪一样呼吸。
北国飘动的雪花,像是信笺来自女孩的手上,来自她那温暖而纤细的指尖,在冬天的起点里眺望着未来的期待。或者,在那有过的春天里,微雨中倾听岁月的足迹踩过一段记忆,走进冬天却因为怀里的寒梅,留住了爱人的青春与背影。当随着风儿赶往陌生的城市,那路途的遥远一如思恋的激动,在茫茫的原野里,只能在邂逅着微笑的花朵。
冬天,在我的怀念中或是在寂静中拾缀着爱的音符,编织着爱恋的协奏曲,在心底里反复演奏,而当醒来的时候也许是一种退潮的声音,也许是雪线涌上窗棂。然而南方的和风清冷里,童话世界似的装载着爱恋的方向,随着季节的交替叙述着故事的完整,把爱恋深深地珍藏在思绪的尽头。?
白鹭俪影
文/丽泽岚影
秋分刚过,中秋紧临,在雷雨连绵之后,大地草原似乎更加青翠碧绿。暴雨过后,大地处处积水,草地更是泛滥一片,在水草交融之中,记忆中的沼泽景象,似乎又再度呈现在眼前。
清晨七时许,蜿蜒进入民生校区,眼前校园一片绿意。大树参天、绿绒铺地,小桥、湖水、凉亭在视野中延伸,无限诗意满园铺陈。依循以往的模式,轻启所有车窗,悠闲扫瞄窗外景色,在漫步式的行进之中,享受难得的清晨兜风。这是一天的开始,心中总是充满清新与喜悦。
三三两两的晨间运动者,尽是中、老年人,独不见年轻一族。随着车行速度,眼光横扫两侧绿绒草地,不经意地瞥见一个不一样的活动白点。放慢车速回眸一瞥,却惊讶地发现它竟然是一只久别的白鹭鸶,正悠闲地漫步青草绿野之中。稀疏青草几乎淹没其双足,只留白色倩影凌草漂浮。六年了,那一群早已从我记忆中远扬的白鹭鸶,竟然又再度出现在眼前,记忆迅速重现,而清晰的场景仍宛如昨日一般。
初次在校园遇见白鹭鸶,系在五育楼前停车场初次构建之际。这块空地有个经年潮湿积水的区域,它是建筑五育楼时的临时水井所在地。随着五育楼的完工,这个水井乃被封闭弃置,只是由于此地地下水层较浅,仍会不时地冒出少量地下水,因此形成了一片小小的沼泽区域。由于它的存在已有一段时间,各种蜉蝣生物自然衍生,也因而引来了三只白鹭鸶来此驻足觅食。每逢清晨及黄昏,总见白色俪影徜徉其中,构成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
犹记得小时候,每届秋收季节,在收割后的稻田上,总是布满着数不清的白色斑点。成群结队的白鹭鸶家族,在高佻的白色身影以及曼妙的飞行英姿衬托下,为这个原本枯黄、疲惫的大地,增添无限生动的画面。幕落帐启,虽然舞台场景有别,主客演者更替,但是大地生生不息的景象,却仍令人赞叹与激赏。依循这自然的轨迹,探寻着原始心灵的真谛,着实能让大地生命更加多采多姿。
然而,随着停车场的施工,沼泽不见了,而这三只白鹭鸶也随之失去踪影。事实上,沼泽乃是白鹭觅食区域,林木恒为鹭鸶栖息之所,建构白鹭人家,必得两者兼具缺一不可。终究,良禽择良木而栖,凫鹥因沼泽而食。如果仅图虚浮表象,欠缺内涵实景,纵使曾经亮丽一场,也将终归于枉然!
为了解决长年排水不良的问题,今年停车场再度被翻修,而成群的白鹭鸶,也很凑巧地又再一次结伴光临。多年未见,白鹭鸶风采依旧,在绿意视野之中,依然显得相当突出与亮眼。更可喜的是,今年的白鹭家族,已由原本的三只扩增为十只左右,其族群气势显然已非昔日所堪比拟。
鹭鸶三五群聚觅食,绿地点妆动态白点,或漫步啄食,或展翅突飞,总会在这秋季落叶的萧瑟时分,泼墨出那份动静交互下的无限生机。晨昏作息井然有序,伴随学子起居生活,可惜的是如今的校园,白昼朗朗书声不见,深夜宿舍键盘之音常闻,在这晨昏颠倒之中,应会让这群来自原野的白鹭鸶家族心生迷惘。
鹭影双双,传奇升华书香地;仙踪翩翩,因缘点落良师园。传奇源自环境,因缘系于偶然。细品〈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哲理,当对沃土勤培、深耕稳扎的意境有所神悟。终究,创业不易,期待循序渐进;志业有成,且莫向下沈沦!
白鹭再度莅临,圆了惊鸿一瞥之梦;俪影依旧翩翩,轻启因缘起落情怀。静心冥思,惊觉往昔岁月匆匆;摭拾偶然,编织未来希望愿景。晨昏依旧,因缘常临,在这岁月交替、季节更迭的大地脉动之间,期盼建构一个无情岁月的有情空间。
惊鸿虽一瞥,投影已入梦。又届秋冬岁末,昔日白鹭业已展翅离去,梦中俪影何时御风再临?帘幕轻启,动静交替;心系因缘,缘起缘落。许一个未来之梦,但愿来年岁末,大地更迭时分,再续鹭影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