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年的散文
关于新年的散文(精选12篇)
忆儿时新年
文/付新红
新年来了,儿时关于年的记忆重又变得清晰。小时候,父母一年到头土里刨食,拉扯我们兄妹四人,生活很是拮据。所以,我们小孩子特别盼望过年。
每年三十儿晚上,我和妹妹会提着父亲为我们制作的小灯笼出去玩,总是让小伙伴羡慕不已。初一早上,农村有起五更的习俗,凌晨4点左右就开始有人放炮。5点左右鞭炮声连成片,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刻。小孩子也早早起床,穿上向往已久的新衣。男孩子随大人一起到长辈家拜年,可以挣到几块压岁钱或是几包鞭炮。女孩子聚在一起比较谁的新衣服最漂亮、衣兜又多又大,因为,那样串门时可以装更多好吃的。拜完年男孩子最喜欢玩的是放炮,把一包鞭炮拆成一个一个的放,那样放得时间长。遇到哑炮他们也舍不得扔掉,把哑炮从中间掰断,然后拿点燃的香头儿引燃里面的火药,“呲——”地一声,放射出炫丽的火花,换来小小的喜悦。
刚过完年我就问父亲:“还有多少天再过年呀?”开始对下一个新年的期盼。
红色抒情
文/张悦然
我非常不乐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又留在热带,留在炽热的太阳下面过年了。
当这次的新年一点一点来到的时候,我发现我唯一的小小的愿望就是走出去看到些中国红。仍旧记得,第一个在新加坡过的新年,我一个人坐在樟宜机场看飞机起落。座椅旁边的架子上有一种中国红色的明信片。我拿了很多张,这样的贪心。我觉得它们和我外婆最宝贝的那件缎子旗袍一样柔软光滑。
和朋友小舞去了叫做Bugis的商业区。这里有个很凝重深沉的中文名字:武吉士。有个着名设计师设计的音乐喷泉,有些卖珠帘衣服的年轻孩子偏爱的商店,还有就是眼下这个刚刚搭起来的卖中国年货的地方。
我看到了很多的中国红,渐渐感动起来。都是些在中国看来最朴素的食物,被放在系着红色缎带的篮子里,像裹在襁褓里打扮得好好的去见亲戚的小孩子一样:山东的花生,天津的十八街的麻花,还有没有祖籍的饭团一样的年糕。年轻容光焕发的主妇们,围在这条红色小街里,热忱地挑挑拣拣。她们真的是单纯的喜欢这些食物,喜欢它们光艳纯朴的色泽,喜欢它们身上那股中国特有的芬芳,如果还多些,那么她们还喜欢着丈夫和孩子们在享用它们的时候的无比欢欣的脸庞,喜欢他们将用来评价这食物的赞颂之词。食物几乎是她们对新年热切欢迎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呢呀。
我倒见过Bugis附近有一个可以求签的中国庙堂。先前以为只是一处风景,可是去年过年的时候偶然看到,才知道原来还是非常多的善男信女们的心灵归属。每逢除夕夜的12点,这里会挤满了人。他们手里举着一簇菊花,一步一挨地在这庙堂前面的大街上挪动。多么长的大街啊,菊花一直高高地举在头顶不肯放下。最后才来到庙堂里,烧一炷不知道承载来多少希望的香。在袅袅的香火,淡淡的菊花香气中,人们久久不肯散去,只是注视着这座看来年纪很轻的崭新的红色寺庙。这是我这样一个在中国城市长起来的孩子未曾见到过的场面。我一时无法相信这是那个我在白日里看到的节奏飞快的现代化大都市。
没有热闹的拜年,没有精彩的晚会。
不知道从那一年起,新加坡人开始看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非常喜欢。我的一个新加坡朋友说,她每年都要录下这场晚会,她不明白为什么见到的中国人都批评这样好的晚会呢。我想起新加坡长盛不衰的娱乐节目是从西方学了来的“如何成为一个亿万富翁”,真的觉得我们的春节晚会好极了。
是个乏味的新年。在这个漆黑的新年前的夜晚,我和小舞从距离住所很远的武吉士带回几株红酽酽的桃花。我举着长长的桃花上楼,我忽然想起来我儿时燃起的那一挂挂腊梅红色的鞭炮。我抬起头,看到桃花的蕾,明艳艳地红着,忽然觉得像是被点着了。
啊,带我飞上去吧。然后,然后落在中国。
新年瑞香
文/任崇喜
新年来到,瑞气临门,吉祥如意。看到瑞香的花朵,嗅到浓郁的香气,人们知道,春天的大门就要打开了。
瑞香的名字,据说与北宋的一个僧人有关。地点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宋朝的一天,一个喜欢云游的僧人在庙后石凳上入定,梦中被浓郁的花香陶醉。他醒来后四处寻觅,在草丛中发现一株小树,绿叶笼罩、芳香袭人。他将这株小树移植盆中,供于佛前,为其命名“睡香”。
“山深月冷梅花尽,压尽群英是此香。”此花开时,正值新春佳节,人们认为此为花中祥瑞,所以将“睡香”更名为瑞香。宋代诗人王十朋说:“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闻。江南一梦后,天下仰清芬。”
瑞香的名字,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了。“大历十才子”之首的钱起就写过《瑞香花》:“得地移根远,交柯绕指柔。露香浓结桂,池影斗蟠虬。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此外,那位颇有传奇色彩的陈子高也写过瑞香诗,只是不知道这位“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的男人,在无奈的人生游戏中,怎样看待如花一样的生命?
瑞香在宋代颇受欢迎。诗人杨万里描摹过它的神韵:“外着明霞绮,中裁淡玉纱……香中真上瑞,兰麝敢名家。”朱敦儒这样说:“紫帔红襟艳争浓,光彩烁疏栊。香为小字,瑞为高姓,道骨仙风。此花合向瑶池种,可惜未遭逢。阿环见了,羞回眼尾,愁聚眉丛。”
一天,苏轼与友人在杭州真觉院聚饮并赏瑞香花。苏轼即兴写下《西江月·真觉赏瑞香》:“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红。此花清绝更纤。把酒何人心动。”夜半时分,月下的幽深小院,有清风徐徐吹来,城楼上的画鼓响了三通,灯油也快燃尽,文友饮兴尚浓。他们把瑞香花插在黑头巾上,连陪欢的歌女们都争抢酒杯畅饮。苏轼乘兴又作《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妙语一时飞动。”一首小词,把当时社会的宴饮生活写得活灵活现,情趣盎然。
瑞香属常绿小灌木,叶子和桂花、冬青差不多而略细小。如果把瑞香放在春天的百花园里,实在貌不惊人,但在万花凋零的冬日,它便显得卓尔不群。尤其是盆景,更有一番潇洒神韵。
瑞香又名“风流树”“瑞兰”“蓬莱紫”“千里香”“雪花皮”“山棉皮”等。深绿的叶丛中,瑞香花恣意怒放,花开满枝,一团团,一簇簇,光艳夺目。花被筒状,上端裂成四瓣,乳白色,夹带一点紫,形若丁香。印象中,有一种蔷薇叫“十里香”,桂花也有被称为“百里香”的,但与瑞香霸气十足的香气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瑞香含苞待放之时,浅紫色的花团掩映在枝叶之间,每个花团都有数束纤细的花蕾。瑞香花香浓烈,几乎可称为桀骜不驯。“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占断梦里春。窃花莫扑枝头蝶,惊觉南柯半梦人。”诗人戏称瑞香花香袭人,在幽室中坐禅的佛僧也会为之心慌意乱。
让人想不到的是,如此芳香的花儿,竟然还有个很粗俗的别名——花贼,说它偷得百花之香集于一身。李渔甚至把瑞香贬为“花之小人”,其理由是此花“能损花”,还解恨地说:所幸瑞香开在冬春之交,群花摇落,诸卉未荣,能够与瑞香相遇的,仅有梅花、水仙两种,“故罹其毒也亦不深,此造物之善用小人”。其实只是,瑞香的肉质根部有甜味,且散发香气,容易引致虫害毁根。
以色、香、姿、韵四绝着称于世的瑞香,在春节期间开放,花开满枝一团团、一簇簇,繁花似锦,清香浓郁,为新春增添祥瑞之兆。它契合了人们“瑞气盈门”“花开富贵”的美好愿望,因此历来被视为吉祥之花、富贵之花,深受人们推崇。
走进新年
文/李笙清
时间的齿轮,轻轻碾过三百六十五个日夜,在日历上谱写新诗。沙漏里回声隐约,新年的向往就已越过岁时的节令,在岁末的枝头,开放成俏艳傲霜的腊梅。
一年四季,春华秋实,阳光和风雨,始终伴随着季节嬗递的脚步前行。回眸之间,仿佛扶犁耕耘冻土的早春,蓑笠上的雨水还未风化,季风的笔,就已将一个个鲜活的章节抒写完毕,让人捧读之间回味无穷,心潮荡漾。
洒下一路汗水,才会结出累累硕果;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甜蜜。逝去的一年,当我们站在岁末的站口,回首身后,会发现每一片庄稼都浸透着汗水,每一粒稻谷都充盈着欢笑,每一个日子都是一个饱满的音符,任由季风温柔的手指激情弹拨,组合成一曲快乐、和谐的交响。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走进新年,归去来兮。旧的一年里,无论是成功与失败,还是欢笑与失落,都不妨当作一种人生的历练。生活需要正能量,我们需要储蓄更多的希望,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雨水一样。当我们走进新年的这一刻,就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何必沉湎于过去之间。请翻开人生新的一页,忘掉曾经的痛苦,铭记哪怕短暂的辉煌,将目标定格在新的人生起点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翻开新年的第一张日历,就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春天的门。就在春播秋收的写意画卷上,涂上了第一笔生动的色彩。
新年,伴随着火红的朝阳升起,在大自然的钟声里,充满生命的力量。让我们敞开新年清新亮丽的窗口,感受来自春天的气息,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拥抱眼前的美好时光。
听:新年的第一支序曲,正以舒缓的韵律,越过森林、湖泊、大海、高原……在季节的耳畔悠悠奏响。看:新年的晨曦,正以瑰丽的色彩映红苍穹,带给人间新的气象。还有新年的第一缕清风,拂过青青的菜地、广袤的原野,拨响明天希望的琴弦。
走进新年,中国特色的春运序幕,已在料峭的寒风中徐徐拉开。团聚的渴望,返乡的期待,延伸出一条乡情的路,开始牵绊着亲人的目光。那回响在村庄的唢呐声,激情、高亢、悠扬,已吹响迎迓春节的旋律。
回眸过去,畅想未来,让我们用洁白的瑞雪滋润沃土,酝酿一首丰年的诗章。
走进2016,让我们张开双臂,热情拥抱新年的到来。
墙上的新年
文/疏泽民
农家人喜欢串门,走进邻家客厅,最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墙上的新年。
可不是么,墙上泛黄的山水画不见了,被虫蛀成千疮百孔的挂图不见了,缺了角的年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年画、崭新的中堂、崭新的挂历,贴满了整面墙。人靠衣妆,墙靠画妆,崭新的年画贴上墙,屋子里顿时蓬荜生辉。
年画是农家新年里奢侈的装潢。腊月里,集镇上摆出不少卖年画的摊子。摊主将不同主题、不同图案的年画用木夹吊挂在拉线上,就成了显目的招牌。庄稼人赶集,看中了哪一张,谈好价,付过钱,便将年画卷成圆筒,外面裹上废纸,用线绳扎紧,放进竹篮里,或吊在扁担上。买回来的新年画,总被孩子偷偷展开,瞧一瞧栩栩如生的图案,闻一闻散发着油墨味的清香,便盼着新年早一天到来。
贴年画选择在大年三十。先将墙上的旧年画揭下来,用图钉将新年画钉上墙。一般将大幅面的山水画贴在堂屋正中间:一人在凳子上按图钉,另一人后退到大门边,看是不是缝中,有没有贴正。排好了正中位置,其余的年画就围着它对称排列。
挂中堂的,通常是庄子里的大户人家。中堂差不多有一扇门板那么大,上下带轴,两边配上同样带轴的对联,挂在堂屋正墙,显得气派。中堂的图案通常是山水画,或是松鹤延年图,或是喜鹊登梅、丹凤朝阳彩绘。孩子们对中堂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中堂两边的年画,尤其是一幅多图、如连环画配有文字说明的年画,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一张图就是一部电影。孩子们最喜欢看的,是革命历史题材和武打电影的年画,如《江姐》《智取威虎山》《红旗渠》《上甘岭》《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等。去邻居家,在亲戚家,见到这类年画,便端条板凳,跪上去,趴在墙上,摸着画面,一张图挨着一张图仔细看,看完了图画,就读配图文字,一直读到年画右下方的版权说明、定价、印制日期,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农家有孩子在学校读书的,墙上往往多了一项内容:奖状。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单科或综合考试成绩排上前几名,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都能获得一纸奖状。奖状通常贴在中堂的左右两侧下方,一旦贴上,便不再更换,只有添加或移位。奖状是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一种证明,在农家人眼里,它是最值得骄傲的年画。
后来,农家的土坯房换成小洋楼,水泥白粉墙替代了泥土墙,白净的墙壁,再也不用年画去装潢,若张贴年画,反而弄脏或弄坏了墙面。堂屋的后墙上,挂起带时钟的牌匾,或是用相框装裱的油画,经年不换。而更多的人家,则什么也不挂,一面白墙显得素雅而简约。走进农家新楼,看不到墙上的年画,也就感受不到岁月的更替。
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年画,曾经带给我们无限欢乐和喜庆的年画,如一面旗帜,在岁月的深处猎猎招展……
新年徜徉在小街
文/兰草ygl
似乎小街预支了一年的安谧,剩下的都是新年的喧闹。
徜徉小街,被熙熙嚷嚷的人流拥来挤去。一群少男少女手舞足蹈地围在花花绿绿、浓浓淡淡的贺年卡前,不由得心头一动。
年年送往,岁岁迎来,星移物换,岁月流年,小街早早地把一个未来放到你的眼前,陡然生出一种沧桑感。
新年,悄无声息地来到小街,热烈又浪漫。“新年开业大吉”的大红喜字与装帧精美的山水、人物画与冬季时装竞相辉映,橱窗里的圣诞老人与街头一串串红灯笼似的糖葫芦,让小街添了几分喜庆,叫卖声、议价声、谈笑声不绝于耳,勾勒了一幅万象更新的图画。
小街,把商业的繁华几乎都集中在这里了。
小街之美,美在比肩而立的大大小小的商店,跨跃了时间空间,把所有的美丽都拼贴成画,无情地切割着蔚蓝的天空,把街路挤得窄如狭谷。徜徉过去,似乎是在翻阅一部巨着。
一幢幢具有现代设计风格的商店、酒楼点缀其间,富丽堂皇,别有洞天,骄傲地托出小街繁荣振兴的倩影。老楼新店交相辉映,似一支舒缓和谐的乐曲,时装模特一般,一个比一个迷人,一个比一个漂亮。
最耐人寻味的是小街成片成街的置换开发,一幢幢精品商厦挺然而立,向人们昭示着小街的美好远景。踏过去,无意间便悄然地迈过了整整一个时代。
几百米长的小街,商店一个挤一个,广告牌是小街一张张雅致的名片,橱窗是商店妩媚的眼睛,没有哪家商店不重视门面的,全都面目焕然。好的橱窗就是一幅优美的广告,尽管它刻意突出的是商品,但分明能给人带来温馨和舒畅。从街头一一品过去,或雅或俗,各显神通,洋溢着百货云集、万商竞争的商业气氛。
小街的美更美在建筑深处的人文情态。在这些错落有致典雅绮丽的建筑中,蕴藏着无数动人的生活和至深的情怀。在这些大大小小店铺经营、发迹、潦倒、新生的喜怒哀乐中,小街的形象凝聚起来。
寸土如金的小街是商业舞台,也是擂台,演出繁复多姿。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大潮的市场攻势来势汹涌。昔日在这条街上长年经销的老牌产品,有的已显露出龙钟老态;称雄多年的名牌产品,有的也已黯然失色。危机是实实在在的。
开明的小街訇然启开街门,给品牌商品一席之地,让进口商品扩展份额,不论什么货,只要顾客首肯,都可以立足。小街以其博大和豁达迈出了忠实进取的步伐。于是大大小小的精品屋悄悄驻足于小街。华贵雍容的服饰、名牌高档的西装,眼花缭乱,就象一个国际博览,让人晃有隔世之感。即使不买,也可以受到陶冶,懂得当今社会如何装备自己。
小街是色彩缤纷的世界,有看不尽的精美和斑斓。色彩最艳丽的是彩云般的服饰装束。人们早已不满足昂首挺胸的流行时装,希冀着与众不同。高贵的、质朴的,港台的、欧式的,千种诱惑,万般风情。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望不尽的色彩,潇洒、飘逸、俊美。
琳琅满目的商品,目不暇接,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那个用圆竹装璜的小店,仿佛让人置于万般风情的南国。橱窗里一套套色泽艳丽、款式新颖的童装,把游人拽进小店,争相购买。新年是上帝赐给孩子们的一个幸福期待。女老板精明能干,新年前就从天南地北购进大批童装。她懂得,让可爱的花朵打扮得更加漂亮,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充满色彩。隔着一垛人墙观望,就可以听到营业员“您买点什么”那笑悠悠的问声和盈盈笑意的目光。一张笑脸,一句普通话,热情和真诚无时不让人沉浸在宾至如归的温馨中。
小街最熟悉的面孔是那对不知姓名的老夫妻,饱经风霜的脸上铭记着岁月的辛劳和致富后的喜悦。记得去年光顾这条小街的时候,他们还冒着严寒在露天摆摊,做针头线脑的小生意。如今挺起门房,潇潇洒洒地经营起精致的礼品来,想念与被想念、都是美丽的事情,送上一份薄礼,寄上一份深情。此时的礼品小店就是顾客晴朗的天空和耐人寻味的风景。
小街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商品经济竞争之地。有一家皮鞋摊床,皮革的质的不错,价格也很便宜,可惜还是两年前的样式,墓志铭般的永恒,难怪无人问津。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早已不单纯是经济耐用,少了相互模仿,多了几分艺术多变的自我。
有奖销售柜台热闹非凡。人们花几元钱买点日常用品,便获得了抽奖的权利。其实,中不中奖无关紧要,关键是试试运气,图个吉祥如意。
走在小街,你真切地感受了什么叫喧闹,甚至觉得喧闹也是一种美,小街一年比一年繁华,人们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足,小街将自己实实在在地展览给世界瞧,这比所有的报道和介绍更为真实可信。
要领略小街的风采,最佳时刻还是夜暮垂落华灯初上的夜晚。先进的泛光照明技术,为小街披上了五颜六色的金衣玉带。霓红灯、泛光灯各领风骚,竞相争美,碧光溶溶,灯光如画。橱窗、广告牌,眨着赤橙黄绿的奇妙光环,象顽皮的孩子。小街宛如一部气势恢宏的灯光交响曲,韵律起伏,高潮迭起。这条明亮的地上银河,连同夜中星辰一起,流泻在人们心里。
小街把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织在一起,汲取文明又沉淀了文明,在越来越古老的同时变得越来越年轻。
倘佯小街,几分惊喜,几分惶惑,几分感叹。
新年,这个怀旧和更新的别名在小街显示得这么鲜明,这么具体,给小街带来了火红的生意,也提示人们崭新的生活已经开始。感叹流水似年,不如珍惜光阴,把握自己。
告别小街,你向小街投去一串美好的祝福。
我的新年愿望
文/沈逸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2015年已在欢笑中远去,2016年悄然来临。新的一年,又有新的愿望可许了。我还有好多愿望埋在心里呢!今天就来说几个吧。
我希望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解放军叔叔们能在过年时和家人团聚!
我希望世界上没有争吵,没有战争,天底下没有小偷、强盗、坏人,让世界和平安宁!
我希望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们都可以上学,不再过贫苦的日子,不再把上学当做他们的梦想!
我希望采矿和建筑行业的危险工作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这样工人就不需要身涉险境,亲人们也不用为之担忧。
我希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城市美容师们能够暖暖和和地度过。
我希望漂泊在外的人能尽快返家,开开心心地和家人在一起过大年。
我希望可以收到一本沈石溪的小说《斑羚飞渡》。
最后,我希望自己的新年愿望都能实现。
新年愿望
文/蝶恋花.杏花雨
新年是季节的萌芽,岁月的希望,生活的航向。憧憬和梦想在此刻汇集,愿望和期待在此刻启航。
当青春被岁月摧残得渐渐模糊的时候,当容颜被年轮辗轧得沧桑衰败的时候,知道了人生的无奈和生命的凄凉,于是倍加珍惜时光,更加珍爱生命。青春留给了我太多的遗憾和梦幻,承载太多的愿望和期盼。
愿望,是一种全新的希望。期盼,是内心深处的呼唤。
岁末还没来得及盘点什么,年初还没来得及许下期盼,新年的气息早扑面而来,春天的讯息却突然降临。
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过年,用积攒的“毛毛钱”买几支爆竹在门前燃放,看着一个个像星星的火把划过山间,愿望就会如爆竹璀璨,似火把明亮。儿时的我根本不懂得,只是知道这眼前的爆竹、山间的火把承载梦想、放飞希望,于是随机许下愿望,渴望穿上崭新的衣服、吃上好吃的食物、用上渴盼的东西,长大当上军人、成为作家……现在想想,儿时的那些愿望其实是一盏明灯,似个个火把,点亮我成长的道路,照亮我人生的方向。
许多年后,常会为当初那些愿望感动叹息,泪湿衣襟,情怀波动。从军入伍、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后,渐渐发现自己其实一直与儿时的愿望不离不弃,终圆保家卫国、一身戎装的“军旅梦”,文学创作、修志编鉴的“作家梦”。每个愿望的实现犹如攀上一个山峰,每个许愿的期盼犹如冲刺另个山峦。
愿望是对生活的寄托、与心灵的约定,期盼是对美好的向往、与春季的约会。
轻轻敲醒春的睡梦,慢慢开启理想之航,让美丽的愿望披上新装,让人生的航船乘风破浪。
儿时的新年
文/蔡淼
儿时的生活水平虽然没有今天富裕,但是苦难之中掺杂着幸福的亲情,让人刻骨铭心。
每年临近腊月份村里就开始忙碌起来,家家户户轮流去找杀猪匠约定日子开始杀猪。当然了,杀猪是一件大事情还免不了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辈子看黄历。要说年前最为忙碌的人便是杀猪匠了,从进入腊月基本上要忙到年前三四天的样子。冬天的早晨,寒霜附于大地之上,天气干冷阳光羞涩。但是七八点的样子就会打破安谧。村上的劳动力就会陆续到某一家开始帮忙杀猪,这是村子里约定俗成了的规矩。不用通知,进入主家堂屋喝上几杯茶水,侃会儿大山。随后大家分工明确,在杀猪匠的指挥下齐心协力一上午的功夫完成一家的任务。主家则招呼村里的婆娘开始做饭俗称杀猪饭。屋里屋外,热闹非凡,东家长李家短的说开来不时加一些荤段子,跟在自家一样。大家帮忙将肉用盐腌制并挂于厨房,用柴火的胭熏制一冬腊肉就形成了。在吃饭前大家会帮忙把主家所有的活分配干净,随后大家洗手抽烟准备吃饭。院坝里搭上五六桌将今天宰杀的猪肉分炒几盘,常见的有酸菜炒肉,萝卜炖肉(骨头),白菜猪血等荤菜,以及自家菜地刚刚摘下的时令蔬菜。接着落座,大家开始吃开来,一般早晨不喝酒,不是山里人不喝酒而是忙完这家还要去下家接着杀猪。杀猪这活其实是个苦力活,但是大家都非常高兴,猪的太小与否是与主家勤劳与否直接对等的。到晚上在那家杀猪大家就开始敞开肚皮喝酒了。虽然辛苦,但是在大家的心底,这个年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注定红红火火。
在大人们忙活的时候,我们那些小娃娃就躲在屋子里。一是大人不让孩子们看见杀猪的血腥场面,一些胆小的孩子甚至会因此晚上做噩梦。二是因为外面太冷,主家会为我们这些特殊的来客准备一个火盆,大家围绕在一起取暖。如今这样的场面是见不到了,进城的人越来越多,养猪的人越来越少。
杀完猪,忙活完晾肉熏肉熬油等活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真正为过年准备起来。男劳动力去房屋后面的树林里砍柴火,女人家则在家里面打扫房子,把家里所有的衣服被子都洗的干干净净。接着就是要买红纸请人写春联,我和爸爸就到村上唯一上过高中的王叔家去求字。带上一包白沙牌的烟,王叔喝一口茶后挽起袖子拿一枝毛笔,不一会功夫对联就写好了。带回家用布带子包起来。有时候我也会偷偷地去看看那些字。
我的记忆里忙完这些过年活基本就快临近小年了,一般会在小年的前一天去集镇上买年货。少不了的花生、瓜子、糖、鞭炮和为老人小孩买新衣服等等。那些年家里穷不能买早了,买早了家里怕孩子们馋到了过年就没有了,正月间亲朋好友上门拜访没有拿得出手的就尴尬了。过完小年每家就要开始做豆腐了,农家自己泡豆子到豆腐完成要一天的功夫,豆腐做好了一般离年前还有好几天就开始炕豆腐,到除夕那晚再吃。到腊月二十五六的边上大家开始把自己家喂养了一年的公鸡杀掉,开膛破肚收拾干净晾起来等到除夕或是年后招待客人。腊月二十七,妈妈会一早起来烧一块上好的腊肉和猪头,提前把这些肉整理干净。后面两天一般要去拜访男人家直系亲属,比如爷爷奶奶叔叔之类的,家里人领着我和妹妹去给长辈拜年。年后再去女人家亲属拜年,当然礼物必不可少。
终于到了年三十了,父亲兄弟几个一大早就来到我家,进屋之前在院坝里点响鞭炮。鞭炮一响我们就开始贴对联,那个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胶水。就用土豆粉和开水搅拌成糊糊,贴的又紧又牢。父亲陪着几位叔伯开始侃大山,婶婶们就进厨房帮妈妈做饭,我们几个小孩就守在灶台前帮忙烧火。到了吃饭间摆好碗筷,给三五个碗里盛上少许饭,酒杯里倒上酒。大家就主动推到院坝里,这时我听见父亲喊祖人吃饭,农村把这称为叫饭。父亲告诉我这叫不能数典忘祖。
中午闲暇时间大家就坐在院坝里晒太阳,碰上下雪的时候大家就在屋子里烤火。当然父辈们也是健谈的,他们的嘴上是停不下来的。不是讨论着国家大事就是在说一些村里的趣闻轶事。
最为热闹的就是晚饭,天渐黑之时妈妈会把家中年前所有准备的食物全都端上来,一桌子基本上放不下。然后一桌子围的紧紧的,亲人们的脸上都挂着欢笑的花朵。过完这个年正月初五之后壮劳动力就要外出打工了,所以这次团年饭算的是家里面的重要大事。在饭桌上要请辈分最大的爷爷讲话,当然无非就是一些对新年的盼望还有就是教导父亲伯们要把光景过好要把子女教育好。要把家照顾好。从我记事起每年爷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家和万事兴。
如今再回到村里,父母脸上的年轮越来越深。声势浩大的杀猪场面没有了,几位叔伯也已经进城了。再也听不到爷爷那句家和万事兴了。好在一家四口能在一起吃个团年饭,倒也蛮是幸福的味道。
朗诵新年
文/聂顺荣
岁月的河流,沿着既定的方向流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反复周而复始,从不更改方向,从不放慢步伐,也不加快节奏,不为谁停歇也不偏袒于谁。
不知不觉又聆听到新年向我走来的脚步声,心中满是感叹,感叹时光流逝的总是太急,感叹时光总是如此决绝,感叹旧年的计划还没有实现,那么多美好的理想还来不及一一兑现就将被写入历史,成为一生永远也无法治愈的伤。无论如何,面对悄然而来的新年,除了迎接,我还能怎样?面对新年的第一缕曙光,除了颂美,我又能怎样?
于是,忘却过去365个日日夜夜里的苦恼和忧愁,也忘却慰藉灵魂的成功和快乐,鲜花和掌声,抛弃心里所有的纠结和郁闷,伸出双手,与新年握手!展开怀抱,与新年相拥!让新年的喜气带给我来年的事业丰收,带给我生活的富足和身体的健康;让新年的阳光烘干我潮湿的心扉,温暖我整个冬天饱受的寒冷;让节日的灯笼点燃我浓烈的激情,点燃我追逐远方的信心和意志。听着风似乎在朗诵这伊始的新年,我满怀豪情,也想扯一朵云彩,装点我被世俗涂染的心空,让云彩净化我沾满污垢的心灵;我也想借一株小草,朗诵生命的奇迹,朗诵大地的无垠,朗诵高山的壮美,朗诵花朵的瑰丽,朗诵新年的快乐!快乐的新年!
朗诵新年,朗诵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书写在人世间的大美诗篇,朗诵新年的第一个早晨在树枝上鸣唱的群鸟,朗诵新年的第一朵漾涌在孩子脸庞上的甜蜜微笑,朗诵新年的第一丝晓风奏响的悠悠歌声。
不谈字正腔圆,不谈抑扬顿挫。朗诵新年是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朗诵新年是对过往最释怀的表达,朗诵新年是对未来最真挚的祝福。
站在新年的门槛,总结过去的点点滴滴,心怀坦荡踌躇满志,展望未来规划蓝图,满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满心的期待如诗如画。带着生命的旨意,以幸福的名义,朗诵新年!
每个人的新年
文/安庆李声波
匆匆又一载,得失莫忘怀。抚却奔波苦,笑看好运来……,蛇年到了,我顺诌了上面短信,发给朋友,也留以自勉,等到这个冬天的几场飞雪中探出头来,满眼就灿烂起鼠年的阳光了。
短短又一年的好时光。一年,不足以沧海桑田,却可以变迁很多事物。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得像电子流动,电源一通,正极、负极、电阻、用电器……来去匆匆,不亦乐乎,一年的变数流量,抵得上古时若干年。日子越过越琐细,总是越解越迷惑,用着近于苛刻的青春考核,兑现年迈之后的点滴幸福,人们每日摸爬滚打,日理万机,真正积淀下来的又有多少呢?
可他们总还能体会到,人生的行程毕竟太过漫长,即便用尽所有的激情壮志也不能一口气走完,总还得走一段停一停,找个路口歇歇脚……可是春节,便照旧扮起这样一个角色,一个还算不错的休憩之所、情感驿站,毕竟千百年来,它已停泊过无数颗装满各种滋味的心灵。过年,不论乡村、城市,空气里都漾起一种不可言说又挥不去的奇妙情愫。
人们的生活可能不比从前那样过于留恋美酒佳肴,但吃喝毕竟还是一大项。大快朵颐之间,仿佛在卖力昭示“过年”的永恒意义之一种。印象中,粗茶淡饭似乎可以使人清心寡欲,其实不然,珍馐美食才更容易刺激嗅觉,诱发食欲。
人们的观念变化了,可能不再把过年看得多么隆重,守岁也不再是神圣之举,但祖辈造传的基因不容许他们对年过于轻狂,人们的骨子里,就连小偷也歇手,尽管头几天里还曾大显神通,但在这一夜,他们猫身不动,乡人谑之曰:小偷也过年,而更多的佳愿在年夜得以彰显。积攒了一年的豪情,不能喊,好在有鞭炮,轰轰烈烈炸响心中那份痛快;羞于说,就用庄严的祭礼表达内心那份虔诚。
也可能,古老的年已跟不上现代人疯长的思维和飞快的步伐,正气喘吁吁,尴尬狼狈,看着人们把自己一点点弄得面目全非,变味了。不能否认,那为数不少的人当中,可能有你,可能有我,一个“迫于生计、身不由己”的堂堂借口,就可以教我们在年的衣襟前后奔波穿梭,比往常更忙碌更徒劳地为前程抛砖引玉,为后路铺金设银,把好端端的年煎熬成一团焦灼的欲望之火,却照不见自己日益流向更甚的庸俗和卑微。也许,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还是会渴望借用缝隙间一点幸存的“年味”为自己打点行装,修茸烦恼,整理头绪,沉淀思想,预备在下段行程里走得顺一点,把风雨、得失、苦乐看得从容一些……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都强调“新的一年,是关键性的一年……”其实无论高官小民,每个人的新年都弥足珍贵,充满希望和未知,哪一年不是他们生命之链上无可替代的一环呢?
俗说早就说:年好过,日子不好。于是就有希冀和憧憬翩翩而至,那是年轻人开之不败的花;就有回忆和怀念悠悠而来,那是老年人嚼之不尽的果;我想这就是生命孕育的花和果。 ■李声波
(新安晚报安庆记者站)
新年贺卡
文/李学强
在上中学时,每到元旦,同学之间互赠贺年卡,祝愿彼此在新的一年学习进步,吉祥如意。卡扉页上印着“恭贺新年”,里面是同学熟悉的笔迹。美好的祝福让寒冷的冬日充满了温馨,小小的贺年卡,虽不值钱,却情意无价。
岁末年初,硕大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学校收发室窗前摆满红红绿绿的贺卡。身着绿衣的邮递员在大课间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他送来一摞贺年卡片,要寄出的拾掇整齐放进邮包。
收到外地同学寄来的快乐便忍不住在嘴角荡漾。坐在课桌前,把贺卡拿在手中,迫不及待地打开封皮,亲切的问候和祝福瞬间映入眼帘。一遍遍读那些贺词,仿佛看见友人正在纸卡上书写;体味着真诚的话语,就像见到友人久违而亲切的面容。阳光透过玻璃窗洒下,小鸟在枝头上歌唱,春天好像悄悄来了,心头潜动一股暖流。
一张贺卡邮走了,心也如白鸽般随之放飞,心头那种牵挂和愉悦,真是难以言说。
本校本班同学也互赠贺卡。每每下课铃声响起,学校门口卖贺卡的小摊前,人头攒动。挑选好贺卡,回到教室,坐在桌前,紧攥钢笔,满怀喜悦,在精美的贺卡上写上自己最真挚、最美好的祝愿。然后当面交给对方,接受者心有灵犀,报之友好一笑。寒冷的冬日,心情不觉一下变得温暖。
收拾小屋,竟然翻出几张当年的贺年卡,拂去蒙尘,字迹依然清晰。一张写道:“你瞧雪花/飘飘洒洒/美丽的迎春花/开满了山崖/开满了河畔/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那一朵朵清新/与我们同行。”另外两张写道“让彩色的花朵/送去我的祝福/让平安绕你身旁/一朵朵都是喜悦。”“一片绿叶/饱含着它对根的情谊/一句贺词/浓缩了我对你的祝愿/又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新年岁首/祝成功和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一张小小的贺卡,在学习任务繁重之余,在新年佳节来临之际,用来表达新年问候和祝福,承载着青涩的情感,增进了同学间友谊,如此纯洁,那么真挚。可以说,新年贺卡是学生时代一帧美丽风景,是人生旅途一段历久弥新的记忆。
如今,贺卡在网络上虚拟存在,点点鼠标,对方便即时收到;手机彩信也只需动动拇指,可以群发。画面精美,只是颇像游戏。字冷硬机械不说,看完删去,无从回味。多想念人们亲笔书写的字迹啊,字也许不太美观,但见字如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同事教做新年贺卡,彩卡纸制成,淡绿的封皮,色彩朴素清雅,梅花点点新红,稚嫩纯真。梅是春的使者,疏影凌寒,让人感受到阳光和春风的快意。快乐的音符标注一旁,吹响新年的乐章。雪花大片落着,滋润着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