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的散文
关于精神的散文(精选11篇)
浣溪思绪
文/柳智勇
一方水土
一个小山村名曰院边、浣溪,乍闻就颇感几分不俗,更何况那里坐落着五十多座、有二百余载至今保存完整的古民居。怀着诗意栖居的想象,在一个秋阳的日子,我同一行采风者走进了这位于霞柘韩三县交界处的柏洋乡坑口村所辖的僻幽之地。
村庄矗立在半山腰,四面峻岭紧抱相拥,山脚下的溪水深深浅浅地流响,我们仿佛踏着《浣溪沙》词牌的韵调,来到山路与溪口的平缓处,眼前即幻化出夕阳斜影下三三两两的秀媚女子在溪边浣衣,而此时如约般的牧羊少年或荷锄的小伙,与之动若初心,别有幽情。而那抬头的凝眸中低眉的娇羞,漾开一溪盈盈的笑靥……
都说浣溪出美女。正如现在村人还津津乐道于以往裁缝女受远方近邻“好逑者”钟情的故事。然而,这如一种沁心的暖色调,让行客初来乍到内心就被晕染成一脉亲融于此的温情。在山野清新气息轻拢下的古民居,像静默中骨力深稳的长者,让人在伫立中触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定力。仿佛是秋阳滤去了它身上的尘埃,显得简净朴厚而幽思绵邈,与周遭谐融于虚静恬淡的生息中,村里人虽少,但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疏疏朗朗地栽种着各异的杂木,果树上垂挂着熟透的果实,鸡鸭在丛中生趣地觅食……在红绿掩映中,村旁铺展出的一条鹅卵石小径,勾连着不同形状石子垒砌起的矮护墙,由此与房屋构成的空间中牵搭起瓜棚豆架,还有那天井边出落的娴雅鱼池,这一切都透显出农人的生活安然恬适和自然品味。置身其境,我顿然感到一种生命的沉浸:这里的空气是鲜的!水是甜的!绿是油的!涌上心头的满足感让我直想要大声喊出快意时,倏然间,仿佛是山谷在回应着:且慢!且慢!这时老支书心有所悟地领着我们走进他的祖厝——当年全村最为壮观气派的唯一三层楼房。在“秘室”里他取出用红绸布层层包裹的匣子,里面珍藏着墨泪洇湿的文字记录:1934年建立坑口区委、苏维埃政府,其辖的院边村民五百多人,倾尽全村五十多名青壮年,从1933年就跟随马立峰、陈挺参加红军游击战争;嗣后,于1938年继续跟随叶飞北上抗日,幸存者仅六人;1955年,霞浦县人民委员会授予院边村二十多户人家为“光荣烈属”、“光荣军属”称号……
凭藉英灵的精神指认,我们来到了他们生前的故居,在每一个厅堂正中端挂着的“光荣烈属”、“光荣军属”的木质牌前虔敬默想……正因了冥冥之中的英魂守舍,使这座村庄虽寂静而不落寞,房屋虽古旧然不颓败。
原来,浣溪灵山秀水的村脉里,溶进了其光荣历史的精神谱系,而今天面对祖先灵骨,作为后代子民应如何赓续英雄信仰,重新回归精神原乡?
蓦地,我不禁心头揪紧:浣溪,你现在是否失落了什么?而今天我跋涉而来是为了寻找亦或要发现什么吗?
我不由自主地登上高处,举目环顾四周,显然,冲撞视觉的土灰色的废置小学校舍与赭红色的吴氏庙堂和民居的古色却有着观瞻上极不协调的反差,然而,我内心又渐趋平复,在心底的调色盘上,将三色溶注成一种凝重的色彩,而这不就是沉积在浣溪土地深处最原本的底色吗?
且不追溯往古,也不曾忘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浣溪虽处山水阻隔,因了行路难成了一方天然静谧的安宁之境,是耕耘童心的灵秀之地,那些岁月,周边大大小小村庄的学龄儿童,勤于脚力汇集于此一心受教,鼎盛时学生近二百人,师资近十人,重教兴学使小天使的理想远行,浣溪因文明教化而驰誉山外,而今村公路与县城接通,村民却感“路难行”而纷纷举家外迁,但又人心浮云,羁鸟恋归,举全村民众之力集资达一百多万元兴建煌煌吴氏祖庙,在勒姓刻名的集资榜上人头攒动,无一或缺,可谓聚人气矣!那是魂归故里吗?对于浣溪这块土地,终究使之世代子民无奈的困惑着难言的缠绵着……
站在祖庙前——村口大树旁的“浣溪村”的石碑前,极目天外,我心怃然,不禁思绪翻涌,心潮难抑……啊,乡愁!
红色高塘
文/张满银
日子如流水一般在不经意间一划而过,年少时对生活的憧憬与幻想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像肥皂泡沫一样破灭,顽强的意志和粗浅的学识也消磨殆尽,日渐平庸,如今虽能实实在在、规规矩矩地在道德与社会规则的约束中日复一日,但常常觉得没有了分明的棱角,缺乏了往昔的激情,而怀旧的心情却时常在脑海中泛起,如同深秋的晨雾一样飘渺、恍惚……
18岁那年怀着对绿色军营的美好向往,我来到了秦岭北麓的一个小镇高塘,那里有高远蔚蓝的天空,有款款流淌的遇仙河,有文明全国的渭华起义纪念馆。记得刚到部队的那一天,看那披着军绿色帆布的汽车和那雄壮威武的四十管火箭炮,整齐如一的列队表演,紧张激烈的打靶训练,心中已然描绘了自己美好的未来。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紧张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从身体和心灵重新塑造我的人生。听首长们经常这样说:“军营是一座大熔炉,进去的是铁出来的是钢和炉渣。”为了让这块铁出来不是炉渣,我经历了百般苦练。1999年深秋的一天,在渭华起义纪念碑的广场前,我面向党旗举起了神圣的拳头,铿锵有力的向党宣誓――18年前的一幕幕感觉就在瞬间。
如今的我是平凡的。我甘愿平凡、但不想平凡的溃烂,我庆幸我又来到了我的第二故乡高塘,守护着故乡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保障着故乡高速公路的畅通。为故乡的人民早日脱贫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这些力量也许就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但对我来说可能是我对故乡人民的一种报答。岁月更替、经历现实、静心思索才发现,红色高塘所给予我的是抹不去的青春情怀,那样的激情其实还在,从未褪去。
初心引领航向,使命振奋人心,新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未来的缤纷画卷,有赖于每个人手中的画笔。我唯有一心干事业的精神状态和勇于负责的工作作风在渭玉路政这个崭新而富有朝气的地方生根发芽,愿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支撑下为渭玉路政的管理建设增砖添瓦;愿自己的誓言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得以实现;愿秦岭北麓的红色高塘更红更美!
那些传承的工匠精神
文/张展
新房子装修好后,我和妻子准备购买一些实木家具,可又怕上当。恰好同事小钱的亲戚是专门制作实木家具的,便托他带我们去看看。没想到,这些手工制作的家具最少要提前半年下单才能拿到。想到新装修的房子要空着等待半年家具,我和妻子便有些犹豫。
周末我们兄弟姐妹约好到父母家团聚,大家问起我们什么时候搬到新房子去,我和妻子说了买家具的纠结。大家听后纷纷给我们出主意。有的说还是实木家具好,健康环保;也有的说还是买现成的吧,多享受半年呢,还美观。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我和妻子更是拿不定主意了。
这时候,母亲指着她房间里的柜子说,“你可不要小看慢,慢工出细活啊,工艺我不懂,可是道理我懂。看这个柜子,还是当初我二舅做的,虽然做的慢,但是一道工序也没少,没用一根钉子。别人都说他做的慢,等不及去买的那些柜子用,可是没用几年早就都破烂的不能用了。这个柜子还结实得很,而且上次你表兄来做客,看到这个柜子的材质做工,说它现在很值钱了,这个像不像你们说的那些传家宝?”
大家听完母亲的话,开着玩笑说当初不如让二姥爷多做几件。母亲笑了笑,继续说道:“多做不就是快了吗,和那些做工粗糙的又有什么分别了?”大家听完都沉默了,每个人都在想着生活中的快与慢。有些事情其实是可以慢一些的,如开车,我们要慢一点,就会更安全;如学习,慢一点就会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胜过囫囵吞枣;在工作中也不能盲目追求快,慢一点踏实一些,工作效率反倒会更高。
看着被岁月打磨的那个柜子,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出高贵典雅的韵味。我决定等上半年的时间,去拥有一套可以传世的手工实木家具。
我不禁想起了工匠精神,在流水线作业的今天,记忆中的那些艺术大家哪一个不是在“慢”中领悟和成长。书法家研究笔锋、戏曲家琢磨唱腔、剧作家修改作品。有时候,慢反倒是一种快,在研究笔锋中、在繁琐工序中、在精雕细琢中,慢而细致,最终成就了自己。
当这样一套家具放在自己家里的时候,对自己的为人处世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醒。
雷锋精神的光芒
文/张永生
又是一个春光明媚,晴空万里的三月。春风拂面,杨柳依依,到处呈现出一片绿意。在这个惬意舒服的三月里,自然会想起一个人,他就是雷锋。
第一次知道雷锋这个名字,是在我六岁那年。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独自在家的我鬼使神差地来到了父亲的书房。推开门,一缕阳光正从对面的窗口斜射进来,正好洒在父亲藏书的角落。循着这一缕光线,我充满好奇地翻找着里面五彩斑斓的书籍。但在这一大堆书里,竟然没有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我正欲离开,眼前突然一亮。只见一本书的封面上有一位头戴棉帽的年轻人,正对我露出爽朗的笑容。通过旁边的拼音,我记住了这本书的名字——《雷锋的故事》。于是,我稍微整理了一下被自己翻乱的书本,便赶紧捧着《雷锋的故事》走向光线明亮的窗口。虽然书里面的大部分文字当时我都不认识,但通过里面的插图可以知道,这个叫雷锋的人,做了许多的好事。
上学期间,为了“学雷锋做好事”,我和小伙伴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都爱低着头,小眼睛滴溜溜的在地上四处找寻。于是,老师的抽屉里开始有了铅笔头、橡皮、圆规等学习用品,还有用旧了的毽子、沙包以及弹珠儿,甚至还有一些零钱。老师也会根据我们的表现在教室后面的板报栏里,为我们写上几句表扬的话,时不时贴上一朵小红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再加上小红花的鼓励,我们的热情更加高涨了,经常争着帮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老师告诉我们:“不但要在校内表现好,还要在校外做好事,比如碰见老奶奶要扶着过马路啊,帮农民伯伯推车啊,看到摔倒的人要及时扶起来等等。”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老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雷锋精神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雷锋短暂一生中的22个年头里,并没有硝烟弥漫下的英雄壮举,他所做的大部分事情是我们经过努力后都能做到的。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凡的成绩;他全身心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愿做建造社会主义大厦的一砖一瓦,甘当无名英雄,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为社会增加财富,甘当默默无闻的老黄牛……
从雷锋这些平凡的事迹中,我感受到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体会到一种对事业的伟大追求。就让我们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与时俱进地学习雷锋精神的精髓,用雷峰精神洗涤我们的心智,用雷峰精神影响我们的观念,用雷峰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让雷锋精神的光芒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春光。
精神胎记
文/韩传栋
我一落地,就烙上了“栖凤楼”的精神胎记。
我的先人们在这里休养生息,我也在这里生活了20年。20年的风雨故园情,20年的芳香泥土心,20年的风雪人生路,“栖凤楼”是和脐带与乳汁一样铭刻生命深处的记忆。古时我村没名,一老人早起起来拾粪,他走到村头的梧桐树林中,见一只稀奇的鸟落在了枝头,当时他不知是什么鸟,加上黎明的朦胧,只顾一路尾随而去,鸟听到脚步声展翅飞去。待天亮,他给人们讲他遇到的这只鸟时,大家都说是神鸟,是鸟中之王的凤凰,一位粗通文墨的老先生脱口而出——栖凤楼。一言九鼎,掷地有声!
20世纪60年代一个初冬,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的到来,没有给父母增添多少欢喜,父亲一直再盼个闺女,因为他已经有了四个儿子,而仅有一个女儿。第一声啼哭因为饿,娘没有奶水就用红薯把我喂大,此后就是依仗红薯的滋养,我长高了,长胖了。童年时,“农业学大寨”的热浪正高,一年四季,诚实的田野上都是乡亲们劳作的身影,汗水构思着富裕的诗行,但年复一年收获的依然是贫穷。虽清贫,一根木棍、一头牛犊、一只野兔、一只小鸟、一条小鱼、一把麦穗、一穗玉米、几把黄豆、几块红薯……都是我和小伙伴的天堂之物。冬天的夜晚,最惬意的是牛屋里火堆旁听大人拉呱,闻炊烟的味道,如果在喂牲口的草料中能筛出一些玉米粒、黄豆粒,或从家里拿几块红薯放在火堆里煨熟,然后能分些许尝尝,那简直是人间盛宴啊。
后来,靠着父兄的体温长大的我,走进了城市,但进城后,常常会怀念小时候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煮饭的日子。饭香,炊烟也香。守住一缕缕温暖的炊烟,也就守住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守住了一缕缕乡情。我想炊烟一定是母性的,是原生态的,它袅娜地上升,系着整个村庄,也图腾了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不干的汗水。看,田埂上荷锄归来的男人们朝着各自所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而那些贪玩的孩子们却仍没有回家的意思。他们是看见炊烟肚子就不饿了,还是在等待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响彻整个村庄的呼唤?每次回家,一进家门,母亲就会急急地生火为我做饭,不管我饿不饿,都坚持这样,不一会儿,一缕温暖的炊烟就会从我家的房顶上升起,轻柔地抚摸我,这如约而至的气息,朴素而淡雅,久违的沐浴,驱除了我的风尘,让我幸福如水。
我曾经说过,我是家乡放出的一只风筝,而风筝线永远系在娘的手上。娘健在时的一除夕夜,我们弟兄几个围坐在娘身边守岁,喝着滚烫的烈酒,拉起了家常,醉意朦胧中让我感到:酒,还是家乡的醇;菜,还是娘做的香。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晚来天欲雪,犬吠深巷里。这些乱七八糟的古诗突然涌出来,与娘的百年老屋浑然一体,使我不知今夕何夕,不知古人为我还是我为古人。“想不到老了又过上了好日子,我很知足,黄土已埋到我胸口了,我活一天赚一天,不想恁多。”一辈子与泥土打交道的娘,说出话来竟是这样超然物外,让我敬佩而又汗颜。家乡父老最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在生活的某些细节上,也许你们“混混沌沌”,但对生活的整体把握上,你们潇洒自如游刃有余,是圣者,是高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留在记忆里的故乡是单纯的,与时间无关,与金钱无关。在外久了,想起故乡,心中都是一片灿烂的慰藉。每次回家离开时,我总要到屋后的小河边坐一坐,尤其是近年,因为娘也随爹静静地躺在了离河边不远处的麦地里。我录下想听的声音,想家了,就拿出听一听!
冬日里的一抹斜阳
文/惠敏
一抹残阳,挂在了西方的天空,微弱的光辉照在了苍茫大地,只是那颜色永远火红,红似一个明亮的火球,在冬日里透不出一丝丝热气。在四周山水掩映下,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墨绿色的青山似乎是火球永恒的依靠。
斜阳下,乡村里大群的牛羊赶着回家。在鸟鸣声极少的冬日,一切是如此地寂静,连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站在田埂上的你也能听得很清晰,阳光倾斜下如此灿烂的言语,终究无人能读懂 ,它一点点地往西移动,在彩云漂浮的最多的地方,一些光芒偶尔被隐藏。
毕竟已经无人去追赶落日,也很少有人欣赏冬日斜阳的美妙姿态,只有外出沐浴阳光的老人背靠在藤椅上讲着过去的故事。浪漫的一抹斜阳占据在某些人心里,成了一种精神享受。世人却不用疑惑的眼睛看着他们,他们永远都清醒着,他们的思绪,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需要发泄,是的,他们就像那抹清静的斜阳,独自闪着光辉,写着心爱的诗歌,享受着一场场精神盛宴。
名、利、财与那抹斜阳无关,它悄悄地带给人间愉悦与温暖,它独自用自己的美陶醉了所有的河流,从而也渲染了河流的美,它缓缓地平移,渐渐将光芒散去,就像曾未在人间出现过,它静静地消失,就像某些诗人被疾病悄悄夺走了生命,而令一批诗人即将诞生。
世上所有的精神产物,也一定向那太阳一样每天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向冬日的斜阳一样悄悄隐退,然后 慢慢传承下去。
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
文/和谷
近年我常住乡下,观察父老乡亲的生活处境,从史志中梳理乡邦文献,试图描摹百年故土真实的面孔,乡愁便滋润了笔下的文字。
愁,把秋放在心上,是心里牵挂着成熟的庄稼。人生如四季,青春不再,老之将至,想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愁,忧也。不仅仅是为旧时的窑洞瓦屋,或石磨油灯,或牛圈猪栏唱挽歌,更是思考,如何在都市物欲膨胀、道德滑坡的现象之外,重温农时节令、风土民俗,找回简朴的纯真和善良的心性,贴近大自然,回归从容与自在的心灵。尽管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但心里是宽慰的。
乡土,是与城市相对而言的。有乡才有愁,而没有老家的都市情感失落者的乡愁,是远逝的熟人社会的记忆,是虚拟社会中失落的现实经验。环境的差异,促成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农二代对农事已感到陌生,乡村知识分子找不着北,关乎食品安全的农牧业屡受质疑,不啻一场社会灾难与危机。文化传统和价值伦理的复归,是社会历史变迁和人生履历中的招魂曲,从而明白你是从哪儿来的,又要到哪儿去,这依然是对土地的情结,人之初的情结,是对先贤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敬畏。
陶渊明种豆于南山,埋下了乡愁的种子,梦境《桃花源记》传诵至今。诗佛王维身在官场,心存自然,在辋川山水间修身养性,是一种生命本真。我曾客居海南岛,尤能体悟到唐朝李德裕“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的诗意,连小鸟都依恋故土,何况怀乡之人。苏东坡也在海南岛待过四年,诗曰“我本儋耳人”,却死在了归乡的路上。
鲁迅是中国现代乡愁书写的开启者,有对已逝美好事物的眷恋,更有自我认同的断裂。我的老师李若冰的《柴达木手记》是新中国勘探者的墓志铭,在他晚年时我陪他重返故地,万人帐篷城已被风沙掩埋。时下常在博客中与旅美的老友刘成章照面,其《家山迷茫》有如泣血的歌唱。
散文写作中的乡愁,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挽歌,更应该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不应该是过去时,而应是现在时和将来时,有闪回,是原生态,是写实,非虚构,也有梦想。城镇化中的乡愁概念是情感归依,同时也是物质文明的取向。留住乡愁,保存乡村文化记忆,使之融入城市多元化的文脉,才可能有诗意的栖居。
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从古到今,个人的生存方式虽有不同,却都离不开与现世的关联,散文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平衡,这是中国散文传统的审美特征。一部现当代散文史,是时代精神原乡的缩影,是以真切的生命体验所书写的。回到生活本身,才有立足大地的散文生活,这也正是生活艺术的本质。
笼统称为散文的打趣、插科打诨、逗乐文字多见于微信、博客,它们远离中西散文的传统审美特征,呈碎片化语境,导致群体阅读记忆的丧失。当然也不可否认,仍有思想敏锐、文采清丽、风格优美的好散文在新秀的笔下,于一片迷茫的泥沼中透出光亮。衡量散文作品优劣的标准有很多,但有一点,好散文应是由文化基因与经验所衍生的。散文的经典化要经历淘洗与提纯的历史进程,但往往是在一片喧嚣之后。
怀念鲁迅
文/鲁中阳
最近一个时期怀念起鲁迅先生来,对先生的崇敬之情与日俱增。
众所周知,先生是文学巨匠,小说、散文、诗歌均有超人建树。在诸多文体中先生优以杂文见长,其杂文像投枪像匕首尖锐锋利。先生早先是学医的,是偶尔遇到一件事,感到国人太麻木怯懦,才决定弃医从文,以期用笔写文章唤醒昏睡中的同胞。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厉先生废寝忘食呕心呖血笔耕不缀。先生下笔如神医治病一样,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字字珠玑,句句良言,文文切中要害,篇篇有千均之力,读后使人似有大梦初醒的感觉,如醍醐灌顶,精神振奋,芧塞顿开。
先生文风犀利,嘻笑怒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一条主线贯穿文集始终。中心思想非常鲜明,意图十分明确。这就是: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先生不但是一代文豪,同时也一位思想大家。
先生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先生去世后遗体上覆盖着“民族魂”的旗帜。或许是受先生不屈不挠意志和顽强抗争精神的感召后来的抗战中涌现出无数前赴后继气壮山河的英烈。
感恩苦菜
文/李正云
我感恩苦菜,是因为与苦菜有一段很深的“情缘”。
小时候,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虽然三年暂时经济困难过去了,但整个国家仍然是一穷二白。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盆里的豆腐渣吃光了,缸里的咸菜瓜子啃没了。这时候,田野里各种野菜还未“苏醒”,只有苦菜悄悄地从地皮里面钻出来了,几天的工夫,就团棵了。人们从田野里、山沟里挖回来,去掉枯叶泡洗干净,放在盘子里就可以吃。苦菜叶胖胖的,嫩嫩的,卷在煎饼里,抹上点面酱,吃起来十分可口。若把它切成碎沫,放上豆面,做成“小豆腐”,那就更好吃了。有心计的人,还能把苦菜凉干炒成苦菜茶,长年泡饮,可以清热、解毒、消炎、明目。“寒食节”的时候,人们往往把苦菜放在盆里泡上三天,而且要蹲在“磨眼”上,据说这样吃苦菜不得病,身体健康。那时我正上小学,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挎着篮子四处去挖苦菜,还唱着“苦菜有苦根,吃着苦菜长大了身”的歌。我们之间还经常比赛谁挖得多。挖多了,一是有一种成就感;二是回到家里能使全家人都吃顿饱饭,受到家长的夸奖。
我感恩苦菜,是因为它的内在精神和品行实在令人折服,给人以很大的启示。
苦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有少许土壤、水分,它就生根、发芽、开花、结实。路边上、田野里、山沟里、河滩上、树林里、甚至悬崖绝壁上,到处都有它的身影。春天,窄暖还寒的时候,其他植物还“冬眠未醒”,它就已经茁壮成长;牛、羊、兔等野生动物和家禽把它的“上身”啃光了,它再重新发芽,继续生长;夏天的雨水把它周围的土冲走了,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细根还在土里,它也顽强地活下来;冬天来临,其它植物早已枯黄,被风吹得无影无踪,只有它还傲霜斗雪、生命不息,而且此时更加甜脆。就这样,它“流传”后代,千年万载。
苦菜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谦虚的胸怀。它没有“香菜”、“甜叶菊”那么好听的名字,它的名字上冠有一个“苦”字,往往使人害怕或心生厌烦之感。对这一点,它从不苦闷、彷徨;春天,它作为最早的报春的使者,从不居功自傲;夏天,一场大雨过后,各种花草茂盛地生长起来,它被淹没在绿色的“海洋”中,从不寂寞;冬天,那些经不起考验的花草早已销声匿迹,只有它“笑到最后”,仍然在枯草丛中红着脸、低着头,不邀宠、从不献媚。
苦菜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虽然它“貌”不惊人,花朵只有铜钱那么大小,但它却默默无闻地用它的躯体回报着大自然,从不提什么要求,不需要人们种植、施肥、浇水、捉虫。
我感恩苦菜,感恩具有苦菜精神和品行的人。
苦菜是极其平凡的,却又是非常了不起的;苦菜是极其渺小的,却又是非常伟大的;苦菜是“等闲之辈”,却又是贡献巨大的植物。我感恩苦菜,赞美苦菜;然而,我更加感恩和赞美具有苦菜精神的人。
生命单纯,精神高贵
文/伊沫
最近一段时间读周国平先生的散文,感触特别深,以至于对个人的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认知和追求。他倡导的人应该追求灵魂意义的生活,学会独处与自己对话,适当远离喧嚣的世界。
生活中,微信朋友圈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文章和心灵鸡汤,有一篇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样一篇分享,看完后犹如当头一棒使人警醒。也确实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拼搏的人,每天的生活节奏非常非常的快。简单的来说,就站在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早上七点起床迅速洗漱打理好就去赶公交挤地铁,到了公司开始每天熟练重复的工作,直到下班再次挤地铁赶公交回家,到家之后要把晚饭以及第二天要带的饭做好,然后洗漱开始自习加班,到了周末又去上培训班或者参加聚会,甚至过年为了加班费和发展也不能回家团聚的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很多人都会说:为了赚钱,为了不落后,为了更好的生活……有时候我也会反问我自己:刘艳莉啊!你这么好强,这么拼是为了什么?我想的是,对于一个在深圳打拼刚步入社会不久什么都不会的外乡人,我每天除了努力工作之外,我不能让自己松散,没有时间玩耍享乐,要不停的充电不停的学习,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强大,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养育了我二十多年的父母啊!
网上不是流行这样一句话吗?“最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确实是杀伤力十足的一句箴言。但是朋友们,你知道吗?还有更可怕的,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内心最重要的是什么。昨天晚上我还躺在床上想这个问题,我对自己假设,如果我很快就要死了,那么仅限的这点时间我要去做些什么?反复的问反复的答,最终得出的结果是:我想回家看看我的外婆,陪陪我的父母,和我曾经热恋过的到现在也不能忘记的人聊聊,然后一个人去想去的地方走走,再然后写下自己的心情,那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说真的,这个答案起初是出乎意料的,但细想了之后也觉得是人之常情了。这样的结果反映一个普遍事实,我们从没有真正的停下来,灵魂从未得到独处,我们就是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可还记得小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很单一,他不一定就能实现,不一定在将来会给我们带来利益,也不一定是伟大富有意义的,它仅仅只是来源个人心里单纯的喜好向往。而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这样单纯干净的灵魂追求。可现实中,我们每天把自己弄得很累很忙。这让我想起了开篇微信分享故事里的小白,她总是喜欢让老师给她推荐一些电影和书,还要求是格调很高的。她每次看完后呢,都会发一条微博,下面无数个赞。可她每次看完从不记得内容。还有一个学生小路,特别喜欢去自习室,然后每次在朋友圈都会看见她的文字:最近很累;快考试了,最后几天拼了;早出晚归……她写下的生活,总是那么波折、努力。她给别人看的日子,都是那么具有正能量。
其实我们中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看起来起那么早去工作补习,却只是在课堂里补昨天晚上的觉;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来去了健身房,却只是在和帅哥、美女搭讪。其实那些在各行有所成就,但看起来并不怎么认真的人,很多人把他们定义为聪明、幸运,其实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只是他们的努力没有让别人看到,他们的那段时间没有被干扰,他们懂得跟自己独处。
是啊,我们总是看着别人成就了,却对成功的定义也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成功?有钱?有权?有健康???不然,其实每天能陪着家人,身心健康衣食无忧,这也是一种莫大的成功。其实成功没有特定的标准,它也只是来源于个人灵魂认知的追求。
所以当下,最要紧的是让自己静下来,听听内心的深处,究竟什么最重要。要迫切的学会灵魂独处,追逐精神生活。为自己单纯的生命停下脚步,静待另一个精神高贵的灵魂重生。
月之所在是为乡
文/茨平
在一个夜晚,我走出蜗居的小屋,信步走到公司大门外的华劲大道上。道路两旁有路灯,还有长势葱郁的小叶榕。今晚有月亮,一抬头,那月亮就挂在天空中。现在,我走在月光之下,老家年迈的父母,是否坐在门前那株桂花树下轻揺棕叶扇?在另一个城市打拼的儿女,是否推开后窗仰望着这一轮明月?
什么时候开始有月亮,这似乎是个很傻的问题。然我却一直固执地认为,月亮是从秦朝那个时候才开始有的。“秦时明月汉时关” ,诗人为什么这么写?而不写商时周时春秋战国时,也不写更遥远的尧舜时期?每毎呤念“秦时眀月” ,我仿佛看到一群汉子,他们站在修筑长城的工地上,他们头上有月亮,他们目光投向远方。目光所投向的那个方向,有他们的妻儿老小,有间遮风挡雨的茅草房。一句话,那儿有他们的家,然他们却不得不背井离乡。我禁不住泪潸然。
李白是最喜欢出游的人,浪迹天涯,拎几壶老酒,一路走一路喝一路歌,那些山山水水都沾满了酒的味道和诗的气息。然而有一回,千杯不醉的他喝醉了,竟把床前的明月光误以为地上起了霜,一抬头看到那轮明月哟,一低头就思念起故乡。金杯不曾空对月,喝醉了酒的人最容易把隐藏很深的真情释放出来,放浪形骸的诗仙也忍不住打开思乡的闸门。
唐朝那个骑驴的诗人,在月光下款款走来。佳句早已偶得,只是有两字不知作何取舍。是“僧敲月下门”好,还是“僧推月下门” 好?正反复推敲之时,撞上了大文豪韩愈。韩愈想了想,说:“还是‘僧推月下门’ 恰当些。”这个典故,好象是在告诉我们,作文造句,须反复推敲。而我此时,一下子参透了韩老先生的心境。“推” 和“敲” 虽是一字之差,却是两重意境。别人的家门,那是要敲的。即使进去了,也只是叫投宿。只有自己的家门,只须轻轻一推。进去了,那叫找到了归宿。想想,一个在外云游的僧侣,在此月光之下,到家了,那是何等的温馨。
家,抑或说故乡,从来都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形式上的内容,有几间遮风挡雨的房屋可供歇息,有妻儿老小,有温暖有欢悦有爱,有家长里短,有锅碗瓢盆和灶台。另一层是精神上的。精神以形式作依托,精神同样需要遮风挡雨歇息,同样需要温暖欢悦和爱,同样需要归宿。何处是家园,哪里有故乡,对一个精神流浪的人来说,月亮,此时更具另一番象征意义。
所以,今晚有月亮,今晚不止有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