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美味的散文

2023/02/11经典文章

关于美味的散文(精选10篇)

美味冰激凌

文/吴熙

今天,我从电视里看到了许多冰激凌。这些冰激凌的造型各种各样,有的像飞流直下的瀑布,有的像一颗颗五彩缤纷的圆石,还有的像一条条绸带……它们的颜色更是五颜六色,有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甚至还有红中带粉、白中带黄的呢,让人一下子就有了食欲。

它们的种类可是无人能比的呢。竟有烧烤冰激凌、炸冰激凌、煮冰激凌呢,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更神奇的是,这些冰激凌还能变成甜点、料理、咖啡、牛奶、果汁、可乐等饮料和简餐。

在那里,每一个冰激凌就是一个艺术品,因为它们十分精致,令人不敢相信它们只是一个个冰激凌。那些能工巧匠们还发明出了生日蛋糕冰激凌,这种冰激凌不论是颜色还是外形,跟真的生日蛋糕一模一样。

一个小小的冰激凌竟能创造出这么多令人想象不到的东西,真是创意无边呀。

美味铁板烧

文/张怡

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市区,中午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一家西餐店,在这里,我第一次吃到了色香味美的铁板烧大餐!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什么是铁板烧,直到找到位置坐下来点了餐后,才注意到有个厨师,他手拿两个短柄的菜铲,先把食用油倒在铁板上,用铲子轻轻铺匀,等油热了以后,厨师把整块的牛排肉放在铁板上翻动,烘烤,只听见“吱——”的声音,香气就飘了起来。厨师在牛排上轻轻地划开了几道口子,再继续翻动、烘烤,我想这样是为了让肉入味一点吧。等肉的颜色烤到棕色,香味也就更浓了,厨师在上面撒了些作料,牛排油光闪闪,看上去更好吃了。我已经等不及想要品尝了。厨师把肉翻动了几下,还烤了一些洋葱、胡萝卜,天哪,这可是色香味俱全啊!

等厨师把这大餐放在我的餐盘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动了。这鲜嫩的牛排配上酸酸甜甜的罗宋汤,肥而不腻,咸淡适中,荤素结合,营养美味,真令人难忘啊!

最爱端午三美味:粽子、盐蛋、艾叶粑粑

文/袁丽霞

湖南的端午要多热闹有多热闹,除了赛龙舟外,端午的美食也热闹得很——连三岁小孩都能数出七八样端午美食,比如粽子、盐蛋、皮蛋、大蒜子烧肉、水煮鳝鱼、红苋菜……众多端午美食,热腾腾香喷喷摆满端午每家的大餐桌,我最喜欢的还是粽子、盐蛋、艾叶粑粑这三样最具端午味道的食物。

端午粽子飘香

粽子满溢湖南人追求的端午时节家的味道。

有人爱在粽子里放腊肉,有人则在粽子中把豆呀枣呀花生栗子呀,杂七杂八放上一大堆,我们全家人最爱的却是黄澄澄最简单的碱水粽。母亲、外婆、奶奶包的粽子,我觉得最好吃,因为粽香里渗出故乡的家的味道,只有远离故乡的人,才能吃出那独有的深情来。

我们家,端午节的准备工作就是从包粽子开始的。快到端午时节,母亲会约上三两邻居好友上家一起包粽子。翠绿色的粽叶一片或两片在大人们手里轻巧地转成漏斗状,插入一根筷子,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塞紧,捆扎,好像很容易。我也学着拿起粽叶,一阵手忙脚乱,却裹了这里露出那里,而大人们在说说笑笑中,面前的粽子早已结成长长的一串。

煮粽子最让人等得心焦,一般要等到第二天清早起床,桌上才能摆好妈妈熬煮了一夜的粽子。迫不及待剥开粽叶,露出金黄金黄的粽子,蘸上白糖,送入嘴里,甜甜软软,满口清香。

近年来的端午节,母亲都会托人带来她包的碱水粽,儿时的场景此时会一一再现,随着自己年岁增长,那些与端午粽子的记忆会愈发清晰起来。

时光让一枚蛋变咸

端午吃盐蛋,是湖南人过端午的重要食俗之一。

端午的时光会让咸味的盐,透过青色鸭蛋壳渗入蛋白,让蛋黄冒出油光。一般来说,在湖南人的家里,在端午前一个月,不少人家便开始准备做盐蛋了。

今年端午前的两个月,我对来自乡下的一筐鸭蛋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朋友发来一段做盐蛋的视频。此前没有亲手做过盐蛋的我,发现要做出好盐蛋,需准备两样重要材料:白酒和盐,此外另加上卫生纸和保鲜膜。鸭蛋经清水洗净晾干,白酒里洗个澡,然后放进盐里滚几滚,粘满盐粒后,需用卫生纸包裹。再入白酒消毒杀菌,趁着酒液未干,再滚一道盐。经过这样层层酒洗盐覆,最后包保鲜膜,全部装入大塑料袋密封好,放置通风阴凉处。我分别在十天、三十天、四十天时试吃过这些盐蛋,发现时间越长,蛋黄越沙。

只不过盐蛋放置的时间长了,蛋白咸度会增加。

此时,我取出盐蛋黄和其他食材同炒。蛋黄和玉米、茄子、丝瓜、苦瓜都可搭配。我最初试验的是丝瓜炒蛋黄。盐蛋煮熟,取出蛋黄碾碎,丝瓜切条备用。油热时,翻炒蛋黄,炒香后,加少许水煮开,放丝瓜继续翻炒,直到蛋黄粒和丝瓜全都相融。出锅时,滴几滴生抽,加不加盐,试完味再定。丝瓜炒咸蛋黄,如在最好的年华里青年男女的相遇,蛋黄的沙、丝瓜的鲜滑都达到极致,特别下饭。蛋黄做了菜,蛋白也不能浪费。把蛋白切成碎末,最好拌白米稀饭。或者用蛋白来炒青椒,都能很好地稀释蛋白的盐分。

忘不了端午艾叶粑粑

端午前几天,菜市场摆满了艾草和菖蒲,主妇们买菜时带回两把,大门口插上一把,窗台上插一把,驱蚊辟邪。

艾叶除了香气好闻,药用价值也不可低估,散寒、止咳、抗过敏。嫩艾叶还能做艾叶粑粑。端午做艾叶粑粑,这是我们家乡在端午节保留的美食习惯,在我们家乡,端午时节的艾叶粑粑比粽子还受欢迎。

这个端午,我为家人正在做艾叶粑粑,我也希望未来我的女儿也会做艾叶粑粑,而女儿的女儿也能继续做艾叶粑粑——端午的饮食文化就这样一代一代相传。

原来美味在这里

文/姜忻佩

7月19日上午,我们在报社集中后,坐上大巴车来到一座大楼的门口。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五个大红字“港城大牌档”,原来我们是要在这个饭店里体验亲自动手做美食。

报社领队开始布置任务啦,每个组选一个家庭去体验“亲子做菜”,其他家庭包馄饨。我们组的周洁爸爸胸有成竹,自告奋勇地说:“我们去做,我们做的味道肯定会让你们满意!”周洁和她爸爸带着我们的期望去后厨做菜,我就和其他人准备包馄饨。

服务员阿姨给我们端上了托盘、馄饨馅和面皮子,我们三五成群开始包馄饨了。妈妈们怕我和郭存远不会,就手把手地教我们:先把皮子摊在手心里,再夹上馅,对折捏捏,再对折,把两边折上中间捏住,像把馄饨的“两只小手”握在一起。好啦,一个漂亮的馄饨在妈妈的指导下做成啦!几乎同时,小郭也完成了第一只,我们俩“耶”地欢呼起来,第二只,第三只……我们越包越带劲,馅和皮子也越来越少,终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馄饨都包好了。数了数,我和小郭都包了11个,哈哈,我们好开心呀!这时候,周洁和她爸爸也烧好菜端了上来,是“蒜苗炒肉片”,好香啊,我真想先去捏一块吃吃。接着,其他家庭做的菜也一道一道上桌啦,有青椒土豆丝、酸菜鱼、红烧鳊鱼、糖醋排骨、红烧鸡块等,每一道菜都香味扑鼻,美味好吃。

之后,我们品尝了港城大牌档的特色菜,每一道都特别好吃。港城大牌档传承港城本帮菜原汁原味,坚守淮阳功夫菜精细做工,原来真正的美味在这里!

今天的夏令营活动不仅让我感受了制作美食的快乐,还了解了港城美味的来源、品尝了港城特色家常菜,收获真多!

美味的酸笋炒肉

文/曾愚涵

酸笋炒肉是我们家最美味的一道菜,一片片白白的肉,一条条光滑、新鲜的酸笋,红红的辣子、绿绿的香菜,再加上这道菜散发出热腾腾的香气,一看就让人想多吃几嘴,美美来一顿。

酸笋炒肉要拌饭吃,如果你不拌,吃上几口,就会觉得一股辣味涌上来,让你像哈巴狗一样,张着嘴巴,不停地向外吐舌头。这种憨厚的样子谁愿意做,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否则这顿饭只能改为“喝水”了。

酸笋炒肉的味道可好了。先夹一块肉,舔一下,一股酸酸辣辣的味道溢满了嘴巴,嚼一嚼咽下去,你会感到无比的美味,让你才吃第一口,又想吃第二口、第三口……吃完肉再来品尝酸笋吧!闻一闻,香气扑鼻,仔细品尝,开始有一点甜甜的感觉,接着甜中带辣,慢慢地变得更辣,更爽了。

酸笋炒肉以盐、酸笋、肉、小米辣、香菜、酱油、大蒜和姜为食材,炒的时候要注意:肉和酸笋要一起炒,不然就没有刚刚说的那个美味了。

食为家乡美

文/闲云野鹤

家乡,永远是我一生最为眷恋的土地,那土地也不管它有多么贫瘠,她依然是我一生中最美丽的记忆。我的家乡红城,曾经土得让外人直呼她乌兰大屯,可我却爱这称呼,这称呼让我倍感家乡的质朴、安逸、祥和。家乡,有着让我难以忘怀的山水草木和诸多的民俗风情,这当中,必然少不了家乡的美食美味了。

说起家乡的美食美味,无论吃遍天涯海角,都不能满足我的食欲;无论吃遍山珍海味,依然有饥肠辘辘之感。也许带有偏见之人会说,那是你吃当地饭菜习惯了。这有一定道理,也不全然。家常便饭那是习惯,而美味则不然,家乡的美味就像开在草原的野花,绽放着独自的芳香。因为家乡虽小,那美食美味的文化却源远流长,是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经流淌在我的血脉里了。所以热爱家乡的美食绝非单纯的习惯,这种眷恋家乡美食是缘自对它独特加工制作工艺而产生的色香味的依恋,是对家乡美食文化情感的依恋。

我的发小工作以后就离开了家乡到了通辽,按说地域差别并不大,可他们一家三口每次省亲回到家乡,亲朋好友相聚,点菜时他都特别交代点一盘锅包肉。开始我多有疑惑而不解,后来他妻子对我说,我们在通辽所有去过的饭店,都点过锅包肉,就是做不出来乌兰浩特饭店锅包肉那味道。她还说,在乌兰浩特,只要有点档次的饭点餐厅,那锅包肉就能让我吃到家乡的独特风味,才能满足我对锅包肉的食欲。后来我去外地特意尝试过,家乡的锅包肉,的确有它自己的风味,虽然从地域讲都是东北菜,可家乡久而久之流传的工艺自然就形成了狭义上的风格味道,这味道就留在了家乡人的舌尖上,留在了你的嗅觉里。

家乡的美食还有它独特的民族风味,因为家乡聚居着17个少数民族,这当中,印象最深的当然是蒙古族的美食美味。蒙古族风味美食如今已是红城最具特色的美食了。那烤全羊烤牛排能登上国宴大雅之堂的暂且不说,让我情有独钟的是蒙古馅饼。我第一次吃到蒙古馅饼,还是我在懵懵懂懂的少年时代,在乌兰大街赫赫有名的民族饭店吃到的。让我记忆如初的是那馅饼的皮,薄如蝉翼,透着外面的皮里面的馅清晰可见,仿佛水晶一般玲珑剔透,一张张叠罗在盘子里,十分诱人。用筷子挑起一张软软的柔柔的,咬上一口,嫩嫩的香香的,简直无法想象是怎么烙出来的。少年的美味初尝,那香味想起来似乎依然萦绕在我的口腔里,不可忘怀。

如今已入天命之年,工作学习去外地感受异域饮食的经历可谓颇丰,不管多么丰盛的饕餮宴会,留给我的大都是视觉的猎奇和刺激,无法满足我对家乡锅包肉、羊汤、蒙古馅饼如数家珍一样美食美味的渴望。

屋后的香椿树

文/彭庆东

“房后一椿树,春菜不发愁。”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每年春雨来临的季节,故乡屋后的两棵碗口粗的香椿树便丰盈着我们家少油缺菜的饭桌。

儿时的乡村,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香椿树,香椿树的生命力极强,无需呵护,便沐雨而生,迎风而长。待来年大地回春时,农家的海碗里便多了一道珍馐美味。

长到一拃长的香椿就该采摘了。趁着椿芽的露水,母亲踩在高凳子上,用特制的镰刀钩住香椿芽,手一拧,就将一把把的香椿芽捋了下来。我们几个兄妹叽叽喳喳地跑来跑去,抢着捡起地上的香椿芽,然后扎成小捆,丢在竹篮子或草筐里。院子里听到的是笑声,闻到的是饭香,椿树的香气变成了满院的喜气。

吃了一冬天的土豆萝卜,一看到新鲜的香椿,口水就忍不住地在嘴里吞咽。不过,头茬的香椿是舍不得吃的,常常被母亲拿到县城的集市上换点油盐酱醋,二茬、三茬才舍得入口,再往后的茎硬叶老,就不能食用了。

香椿吃法有很多,凉拌热炒做汤均可以。最传统也是最香的做法就是香椿炒鸡蛋,也是母亲的拿手菜。可惜当年家里的鸡不“争气”,产蛋量偏低,即使下了蛋也要攒起来卖了换点零花钱,我们很少能吃到。平时,母亲会将春椿焯好沥净水,调上蒜泥、盐及姜丝,做成凉拌香椿芽。如果能与豆腐同拌,再滴几滴香油,那吃起来更是鲜嫩可口,堪称农家春天里的一道美味。香椿采摘得太多了,便把它腌起来,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母亲把香椿芽细细切碎,加上精盐装到瓶子里,再倒入凉开水没过香椿,将盖子密封。一周后发酵,即可开瓶食用,我们叫它脆椿。发酵后能将香椿的美味发挥到极致,越吃越香。如果把瓶子放置在通风凉爽的地方,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生活艰难,时光易逝。清苦的日子因为有了香椿的调剂,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了。

成年后,对香椿的喜爱更加浓烈。一看到它,儿时的往事就像挡不住的春天一样,扑面而来。每当香椿上市,不管多贵,我总会毫不犹豫地买回家,用母亲当年的做法烹调一番,寄托我的对母亲的怀念。

美味腊月

文/李运明

腊月是年的序曲。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心里就多了份期盼,盼着年快点到来,年到了,就有好吃的了。这么想着,就禁不住要舌尖生香,舌下溢津了。

吃了腊八饭,来把年货办。收拾好腊八的粥碗,平素没事很少赶集(赶集就可能要花钱哦)的父母就不会错过每一个集日了。他们今天买几个碗,明天买几双筷,这集买一把葱,那集买几头蒜,陆陆续续地把年货买进家来。每天放学归来,看到父母买回来新的碗、筷、勺、盆和烟、花、纸、炮,尤其是看到屋里高挂着的肉和盆里养着的鱼,心里就由不得一阵雀跃,觉得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出门见了伙伴,都要忍不住互相炫耀一番自家办的年货。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早早地吃过早饭,父亲和母亲就开始打扫灶屋了。先是父亲腰系围裙,头顶草帽,用扫帚把灶屋上上下下打扫个干干净净。接着是母亲把锅前灶后擦得一尘不染。收拾停当,一小挂鞭炮炸响,父亲和母亲开始虔诚地拜请灶王爷,恭请灶王爷在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时候,我们往往已经放了寒假,就等着灶屋飘香了。

从第二天开始,父亲和母亲就按照既定的日程忙碌开了,今天黏米花糖,明天蒸馍,后天炸麻叶、馓子,然后一天磨豆腐,一天杀鸡,一天做肉,安排得周详而紧凑。每当这时候,我们都舍不得出门了,期待着母亲把做好的美食早一点端到我们面前。母亲有点儿迷信的,这时却偏偏要把我们赶到外面去玩,以免我们说出亵渎神灵的话,作出于神灵不敬的事,而招致诸如面不发,油溅锅等不祥的事。可我们却禁不住往家里蹭,在灶屋门口闪来闪去的,蹭不两次,母亲就会严厉地教训我们一通。其实,母亲还是体谅我们的,一俟美味出锅,她总还是先递给我们一盘,让我们先尝为快,以慰馋虫。

母亲忙碌完毕,洋溢出的笑容一下子拂去了满脸的烟火色和眼角的疲惫。做好的美食放在大红陶盆里,盛在塑料袋里,父亲和母亲舍不得吃,而我们禁不起诱惑,想吃了,可以随时去拿着吃。所以,对我们来讲,与其说是期待着年的到来,不如说期待的其实是那些过年的美食。记忆中,一年里最美好的就莫过于腊月这一段齿颊生香的时光了。

养儿方知父母心。如今,一到腊月,妻子就开始念叨着儿子放寒假快要回来了。这几年儿子一直在外求学,妻子念叨着他爱吃这了爱吃那了,就先买回来或做出来,把冰箱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就等着儿子回到家来。儿子虽然一人在外,年龄较小,但是一般没说过想家,可是有一年腊八时却说想家了。问他怎么了,他说把学校六个食堂所有的菜品都吃了一遍,想吃妈妈做的饭了,这居然让妻子激动得半宿睡不着。儿子回来了,他大快朵颐,势如饕餮。我问他,和学校食堂里的饭菜比,哪儿的好吃。他非常认真地说,当然妈妈做得好吃喽!

其实,妻子的厨艺是很平常的,我问:“***妈做的怎么就那么好吃呢?”儿子想了想,说:“也许里面有太多的爱吧。”

霎时间,我想起小时候腊月里留给我的美好记忆了。儿子的话可谓一语破的,揭开了腊月美味的真谛:有爱,就有好滋味!

老去的味道

文/卢永

年近了,同事间聊到与年有关的话题多了起来。毕竟是饮食男女,不觉中就聊到了吃,出乎意料的是,就连年纪最轻的吃货小杨也认为,现在吃什么都觉得淡,都觉得没味道。虽然嗜辣、嗜香、嗜甜成瘾,重口味成了舌尖上最普遍的口味,可其实并没吃出食物真正的味道,食物原本天然的美味儿走远了。

记忆中,最爱吃的饭菜还是农村土灶做出来的。村人们每家每户都有两口铁锅,一大一小。锅盖则是用柳木或水杉木做成的。不管是铁锅还是锅盖,一用就是十几年甚至更久,似乎所有食物的香味儿早都渗入了铁锅与锅盖里,不管是熬粥、蒸馒头或是炖肉,做啥啥香。农村人的饭食并不需要太多的佐料,一切几乎都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浑然天成。做饭菜用的柴火是砍来的干树枝或者田中收来的农作物秸秆,水则是地下井水。

春天,一两场雨过后,韭菜就长得有筷子那么高了。被农家肥滋养的韭菜,叶片肥嫩碧绿,根茎粗壮,用镰刀割下,清水略加清洗后,就可以以备食用了。《红楼梦》中,就连不食人间烟火的林黛玉也吟出“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诗句来,可见韭菜确乎入得人眼。不管是将韭菜切成长段与鸡蛋一起翻炒,还是做成鸡蛋韭菜馅的饺子,都十分美味,哪怕是将鲜韭菜撒把盐腌制一两天,作为早晚食用的小菜,也十分可口。而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韭菜盒子。将韭菜切碎,和鲜鸡蛋一起搅拌,撒入盐,包入擀好的圆形面皮中,对折,捏紧边皮,在热锅内烙熟,就成了半圆形的韭菜盒。韭菜盒外面的面皮筋道,里面韭菜鸡蛋馅柔嫩清香,那美味,很是让人回味。而野荠菜,更是大地赐予农人的可口美食,母亲尤其喜欢用荠菜包饺子。入春不久,野荠菜刚刚长出几片叶子时,最为鲜嫩。此时,母亲往往会挎着竹篮,在田间地头寻挖野荠菜。乡村人,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肉食,但村人们往往会从集市上买来动物油,大火炼成熟油后,炒菜时放入一些,来补贴“油水”。而炼油剩下的油渣,也并不扔掉,切碎后,和新鲜的荠菜一起搅拌包饺子,真是既解馋又美味。说实在的,到了城市后,我曾吃过多种素馅肉馅的饺子,但说不清为什么,我却再也没有吃到如同儿时油渣荠菜馅美味的饺子来。

夏秋两季,是蔬菜丰收的季节。辣椒、茄子、豆角、苦瓜、丝瓜、南瓜等等蔬菜在菜园子里争相丰盛,村人们虽守着几亩薄田,就地取材,粗茶淡饭的过活,却也自得其乐。当然,最让孩子兴奋的莫过于年、节时,村里宰杀牲口,大人们提着分割的肉,回到各自的家,点燃柴火,蹲在锅灶前煨肉的情景了。当锅灶下的火苗染红大人的脸,铁锅内的肉滚开,发散出诱人的香味时,孩子们早已流出了口水。而一家人围坐在方木桌前,大口大口地食用肉食,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我一直觉得,柴火铁锅烧出来的饭菜最是美味,不管是电磁炉还是电饭煲,这些现代化、快节奏的产物,靠大把的调味料,来提升味觉感受,只会让我们的舌尖越来越钝化,越来越粗糙。正如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大厨师老朱所说:“人心粗了,吃得再精细有什么意思?”是啊!生活在都市快节奏当中的我们,早已习惯了重口味,习惯于流连于饭馆、街头,甚至连把忙碌的心放空,为自己和家人做一顿慢饭的心情都失却了,哪里还会体味生活真正的乐趣呢?转眼年又至,愿我们都能找回那曾经魂牵梦绕的舌尖老味道,找回朴素但温润的人间情味。

美味的家常小菜

文/陈睿洁

港城大牌档位于西门路,由国家特级厨师牛振宇创办,主营港城本帮菜,家常菜,精选淮扬菜以及苏沪浙知名菜品。因参加小记者亲子做菜活动,我来到了这里,尝试着自己动手包馄饨,和爸爸一起尝试烧酸菜鱼,并尝了港城大牌档的特色招牌菜。

在厨师们准备材料的同时,我们先包了馄饨。把馄饨皮放在手中,再放入适当原料,可是它却像顽皮的孩子,无论怎样管教都无法安安分分地呆在原地,看看别人包得整整齐齐、大小相同的馄饨,再看看我包得东倒西歪的馄饨,我决定回家一定好好学习怎么包馄饨,这毕竟也是一门生活常识课。

包完馄饨后我和爸爸来到了厨房准备烧酸菜鱼,望着晶莹剔透的鱼肉在盘中打着卷,就好像已经闻到了香味,先炒酸菜,很快浓郁的香味便飘逸而出,加水放鱼等一系列动作完成后就要耐心等待了,最后在上面洒上一层红油便完成了。白嫩的鱼肉让人禁不住咽口水,想要立刻大快朵颐。细滑的鱼肉在唇齿间留香,还带着一丝酸辣,逐渐在口腔中漫延。

随后我们还品尝了港城大牌档的各种招牌菜、家常菜。淮扬煮干丝,切得极细,厨师精湛的技艺让人钦佩,特有的口感萦绕舌尖给人独特的感觉。还有炸得金黄的锅巴,上面裹了一层蛋黄,耀得人睁不开眼,但尝起来却比普通锅巴酥脆可口,最令人难忘的是巨型的淮扬狮子头,几个青翠的菜娃娃绕着一个巨大的红烧肉圆,十分壮观,但却充满了肉的厚实感。带队老师和报社记者都忍不住对着它来了个特写。自然我们也尝了自己亲手包的馄饨,味道让人无法忘怀。

家常小菜,经厨师一点拨,却也成了山珍海味,原来生活中处处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