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夜里的散文

2023/02/15经典文章

关于夜里的散文(精选10篇)

一个人的独舞

文/潘云贵

入夜时,我喜欢独自一人行走在清冷小巷里。

伴一轮清辉皎月悬挂在疏朗枝头,风过之处卸下许多玉兰香气。沉浸其中,自得一份轻傲与洒脱。

这是纯属一个人的清爽与闲适,多了一人,便觉得其味淡去不少。再多一人,清甜的孤寂便索然无味。这是喧闹中的人群所无法进行的自省。

我对夜的上瘾程度不亚于对甜食和栀子的迷恋。三者一样勾人心魄,让我这活在俗世里的小厮欲罢不能。通常趁着晚间七八点出门,在马路两旁、街道交错里漫无目的地穿梭,一个人带着对前世的溯源和于今生行走的朝气劲儿享受夜的洗礼。出门前,常会脱下暗色校服,换身休闲衣物,短发用清甜柠檬发液洗一遍,也不搭理,任风吹干,造型。这是我执意要追求的自我,也是想让春日园子里那排刚抽芽的丁香树知道的真实。这般年少青衫薄的年岁,活得孤寂而雅致也不失为一种年轻之美,愿意对自己负责,不求人贴心懂得。

夜游症的程度,是与日俱增的。这一点,我承认。但我从不认为这便是病了。症与病是有区别的。病是身体机能的消耗损伤,抑或是神经严重错乱而沦落得不易被人操控。而症,于我看来,是种不易改替的习惯,将伴人一生,一时间的愈合与缺失,也不行,否则一个人内心的自由又会少去大半,这是一种悲剧。

想来患上夜游症已有大段时日,原因简单,只因了茫茫学海、座座书山,让自个儿透气不来便选择这一种方式的释放。朋友常说我是在发疯,晚自习的大把好时光就这么被自己糟蹋了。他们说出这话,多半是对我的关心与劝告,但也不排除青春期男女对叛逆的妒忌与对乖顺的屈服。我谢过之后,便又独自开始夜里的旅程,一小段一小段,踱过白昼的虚浮与聒噪。夜里走路的人是清醒的。

走过的路不同,看到的夜景亦是风味各异。

旧家的羊肠小道是常走的。白色细石铺设,月光下倾洒一地的盐粒一般,够两人并肩通过,大型车辆自然是通不过。在其一侧,有一条清澈沟渠流经。另一侧则栽着青裳树,满树叶片抖动的声响落雨一般好听。春末树上常开的是红花,偶尔夹些瓷白,点缀得恰好,有迷离与颓懒的眉目之感。香味自是不用说的,透着一股幽芳,沁入骨子里,发软发甜。流水经过,常放悠悠的慢调,年暮故人一般的叙述口吻,但也听得有些惊心。毕竟这是一种流逝,生命里路途真切的消退,我们应该深感敬畏,这亦是一种尊重,不仅是对自我,也是对年老的亲人而言。

虫子窝在草根里小声叫囔,有童年熟悉的味道。一些时光便也沿着掌心纹络依次开来。六岁时,因贪玩习性而迷路于深山,亏了阿姐漫山遍野的哭喊,才在月落时摸着她干涸的声腔到了家门,自然逃不过父母的一阵打骂,疼痛之后又回了原状。八岁时和阿哥傍晚出门去捉天牛、萤虫。龙眼树在那个时节开满白花,我们哥俩爬了一座又一座的果园却也没见着几只像样的虫子,扑空不说,又弄得满脸泥淖误了时辰,那饭菜自然是凉了。回去父亲的脸常是板得青青,母亲叨叨喃喃过后,竹鞭子亦是躲不了的。后来的一些夜晚变得宁静而漫长,原是童年已在嬉戏玩闹间被自己弄丢了,找也找不回,空如汪洋的中学时光便洪荒而来。

洪水里,自己开始机械地重复与成长,所能享受的味道所剩无几。风穿过黑黑的短发,穿过宽松的衣物,有点凉。我看到一枚星子在树梢后面隐隐闪着,刹那间还真想流泪。

后来到了在外求学的小半生,便耗在了都市的夜晚里。柏油路、各种大小街巷亦成了常走之路,兜转其中,乐趣亦是不消减的。霓虹是城市特有的标识,车水马龙,商场灯火通明,歌舞夜夜弄春宵,是不宁静的美。路上骑车而过的少年,多是三三两两骑过,也有一人如我般独自勘探夜路的长度。牛仔裤白衬衣,白得泛了黄,又在风里吹出一把寂寞,这与我是相像的。不过我的表情是路灯明晃晃的淡然,偶尔亦绽着微笑,而他却不同,漠然又略微呆滞的神色,像是翻卷的槭树叶,簌然而下,这是年少必经的焦灼与无奈。这般想来,我倒是喜欢避开这群单车少年,徒步走幽幽巷陌去慢想体悟,看早春的丁香结露而开,在细小枝桠间轻盈芬芳。月光点点照在上面,小小的苞簇动,扭摆,风正微凉,亦带着暖香,温热经行人的身子。我便爱了这般曼妙之感,放在胸口,醉了时光。

但毕竟这是在一段不合时宜的夜游,挨班主任的批是正常的。他慈眉善目,拿来期考成绩册,一页一页倒也耐心翻着,跟我聊起现而今课业紧张,自己的成绩何故下降,不该,不该。末尾添上一句,今后晚自习不得再缺席。但选择夜游的权利一直都在自己手中,旁人是无法掌控和剥夺的。特地在班主任眼里表现出几晚的屈服后,自己又照样我行我素,洋洋洒洒地夜行。这是青春的执拗,也是自我的皈依。

走在异乡的夜里不想故地,是说不通的。我常常也会在梦里行走,像还活在那些已经远离的光阴里。通往祖母院落的幽径是常出现的,长着青青翠竹,有薄荷、三七的香气,还会看到一棵又一棵的合欢树,在梦里开成一树一树皎洁的月白。那时也常在梦里听到《牡丹亭》,是吱吱呀呀的昆曲,出生江南的祖母特别喜欢听。祖母说入夜时每一朵牡丹花下都藏着脂粉味的妖精,专吃四处闲逛的小孩。她说得生动,语调阴暗,节奏跌宕,说评书的自然也输于她。而我毕竟是年少,无所畏惧,对夜还是有着澎湃的向往。

这些应是年少青春的路标,让我无法忘记,也不可能忘记。在很多个暗夜里,它们潜入我的内心,如蛇一般,慢慢靠近,缠绕着而又柔软地抚慰。我是这般贪念其中。一个人的夜游症,就好像一个人的独舞。绮梦一般,有内心真实的自由与温存。

这一匹匹我饲养的白马,在夜里任我驾于其上信马由缰地跑,越过冗长烦闷的时期终将抵达一片辽阔的草地和雪原。过程漫长,却又暖着胸怀。

夜游,想必自己这辈子都难以戒掉了。它是一种症,也是一种瘾。

夜里,漫无边际的思绪

文/飘零

当天际挂上星辰,夜晚便如期而至了。这又将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正如无数个这样的夜晚一样,想睡的人都已经睡去了,只有不想睡的人还醒着。寝室周围的辽阔,如同梦,荡漾着人心中彷徨的过往,不着痕迹。窗外射进一抹清辉,洒在我的瞳瞢里,我起身来,透过窗子仰望夜空,突然发觉异域的天空多了些故乡天空里没有的东西,凝视着广袤无垠的天宇,我入了神…

想着有时,独自一个人漫步在初学的大学校园,清淡的空气中夹杂着些许的陌生的味道,那一刻总会想念起母校那股熟悉的味道,是那般的让人感到亲戚和温暖。每天,校园里的那些高大迷离不知掩盖了多少平凡的寂寞,透过川流不息的缝隙,我看到了晕暗霓虹下那些不属于我的繁华和奢侈,不禁在心底问自己:这就是我几个月前梦想中的象牙塔吗?

记得,曾在那个浴血奋战的高三。老师常说:“大学是人间的天堂。”而当我真正拼命的挤进来时,我才知道现实与想象是真的有差距的,而且那个差距是让人难以跨越的。这让我想起了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小说《玩笑》中说的一句话:“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的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是吧!其实高考就像是自己扔的两次硬币,一面是太阳的喜悦,另一面是地狱的请柬,如今,我拿着请柬走到了这里,我又是否可以在这里找到通往天堂的大门呢?

几个月的大学生活让我清楚的知道,我的大学是喜忧各半,忧的是那些迷茫的眼神,不知所措的人群,和被虚度的光阴;喜的是那些陌生的微笑,似曾相识的背影,和被张扬的青春。日子流水无痕,踏着时间的列车呼啸而过,来不及原谅过往,就已匆匆乘上下一站的列车,只是不知乘上它会开往何处。

告别家后,一个人生活的日子。不适应的太多太多,小到脱离题海的校园大到无人问津的生活。或许真的是一种生活久了,又或许时间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它教人学会习惯,习惯一直以来孤独锋芒刺骨,习惯在被窝里用惰性来埋藏青春,习惯了毫不吝啬的放开理想,习惯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在这些不得以而为之的背后,我想到了我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想到了第一次离家时心里暗下的决心:在那个诺大的城市里我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现在看来似乎不是我在征服这个城市而是这个城市在慢慢的征服我。

努力了这么多年的梦想,最后真的只能在那些无聊的时刻,伴着凝固的记忆,破碎在这样美丽的夜晚吗?心底的回答一直还是否定的,只不过是想走的路走不通,走得通的路不想走!所以便成了现在的无路可走罢了!

压抑乏味的日子好像渐渐的代替了我对大学所有的幻想和憧憬。生命中的那盏莲灯,在日渐消磨的沧桑中,也照不见我前后崎岖的人生。所以只能在黑夜里摸索着前进。但在那个否定的回答背后,我看到了自己信念的火焰并未泯灭。只要它不泯灭,就一定会重新燃起,变成燎原之势。那么,已经决心告别那些没有色彩的日子,我该收拾起散落一地的梦想了,只是不知还要多久才能看见黎明?

游离在这样的夜晚,我领悟到了以前那些夜里未曾领悟到的东西。

万籁俱寂的夜里,火车飞奔而过,它掠走了我所有漫无边际的思绪。

自然之事

文/简媛

乡村之美,在于自然,这自然是生长的肆意和情感的真实。原本高大挺拔的玉兰,因归于瓦砾屋檐之间,略显局促,却彰显出方寸天地的静谧。这是村庄偏隅,光在屋顶瓦砾上闪烁,玉兰承接光,光穿透枝叶落于地上,呈现出难得的幽微。

又见长在村野池塘高坡上的茶花,有着城里难得一见的身姿。定是主人从不修整或约束它,它亦无需和同伴站列成排,规整一致,而是任由阳光、雨水催促长成自然的姿态。

儿时,我们在乡野里追逐,光着脚亦能跋山涉水。这样自然会受些皮肉之苦,可我们从不抱怨,觉得那就是生活的自然状态。如此累月,也就历练出我们品性里的坚韧。就像我们经常在黑暗中行走,能自然看清夜路一样。

凌晨四点,窗外有女人在吼叫,听不清其词,却感受出声音里的毁灭与绝望。正是世间万物清静的时候,亦是万物畜势待醒的时候。她的声音,成为此刻的刻意,让醒着的我感觉出人世的某些悲痛。怎么就在夜里喝茶了呢?我后悔不迭。回忆夜里情景,三两好友,交谈甚欢,就着气氛我端起了茶杯,禁忌被情绪淹没。于是在这个黎明到来之际,我听见了世间的这个声音。自是不美妙,却让我感觉出清醒,在任何时候,违背自己的自然,就会受罚。

想到在峨眉山等待日出那个清晨,我和家人先天就住到了山顶。满心欢喜等待日出。谁料次日雾太浓,别说看不见红日,连山也成了囫囵一团。那番沮丧定是要坏了心情的。可先生说,这般所见也是难得,你看,人人都成了腾云驾雾的仙子。

如同喜悦与豁然,流泪亦是自然之物。站在云南元阳梯田前,想到从前在此山坡上开垦万顷梯田时的艰辛。而春耕、秋收时,人们汇集于此,又是何等壮观。我一时心潮澎湃,通灵般,泪水自然从眼里溢出。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的夜晚,我站在阿尔卑斯山的对面,看见山顶上的雪在黑夜里闪烁,银白的亮光与天相接,像是从天空中发出的光亮。"好美!"我喊出了声,如同一个无知的少年朝着受尽磨难的旅者吹出的口哨。这个寂静的小山坡上,一切沐浴在银白的夜色里,坐落在山坡上的木房子,将它们笼罩的光影投在公路上;沿着墙根跃枝伸向天空的三角梅,摆在窗台上的天竺葵和矮脚牵牛,正散发出清香。在这个夜里,似乎有一群精灵在舞动。我开始深深地呼吸,张大嘴尽情吸气,如同清晨沐浴在阳光下的枝蔓。我醉心于这夜色,不远处房子里传出歌声,像是专为我而唱的,我陶醉了,一时竟忘了身处异国他乡。

我也唱了。那些跑来的音符爬上我的嘴唇,虽然声音很低,但我听见它们跳跃在我嘴唇上,像白天在琉森湖边看见的麻雀,整齐地排在湖边的树枝上,等着突然响起的声音而从那里飞落。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感到心虚,觉得浑身无力,我只想找个地方坐下,哪怕就坐在这泥地上,呆在那里,从眼前呈现的景物中去感受我曾经失去的一切,去感叹此刻我所拥有的美好。又仿佛一些奇妙的声音正从某个我能确定的方向传来。那种感觉就像聆听上帝的声音。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法国作家写的书,书中说,当他身处阿尔卑斯山时,能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寂静,就像所有声音都消失了一样,就在那时,他听见了山的声音。

一切都是自然的遇见。回到我这趟乡野之遇,想到一个话题:我们为什么要呵护野性?是否因为太多景区追求的精致设计疲劳了我们的审美,而那些真正让人心动的美是否正存在于某些突然的遇见中?

眼下是四月,万物生长,是自然的姿态。我或喜或悲,或祈祷戓诅咒,都改变不了这样的姿态。如此,不如岁月静好,随遇而安!

昨天夜里的意境

文/任惠敏

这个夜晚,家中如此安静,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

躺在大床上,许久了,还是没有入睡。已经翻过来翻过去多次,枕头都跟着翻过了,照旧没有睡意。

我用脚丫钩开窗帘的一角,一束路灯的光芒投射进来,正好照在墙上我的大照片上。她不老,我在老,心中想。墙上还有一大束风干了的情人草,是藕荷色的,插在一个镂空的白玻璃花瓶里,是悬挂在墙面的。密密的草儿有两尺多宽的茂密,隐约中如一片柔柔的瀑布。

我不由得欣赏起它的素雅,这般庸常又这么让人喜欢。今夜,让我意想不到的走近了它。

我的眼睛越来越亮起来,哪里还有睡意?

我穿上睡袍,下床点亮了所有的灯。身影在一排排书橱和衣柜的大玻璃上飘移,仿佛房间还有一个女人似的,也是那样的淡如轻烟。

白天的时候,我每天都要进来好多次。要给热带鱼换水,要给花草喷水,要给鸟儿洗澡、喂食……可是在这样深的夜里走进来,还是第一次。

现在这个季节,大街上到处是落尽花叶空枝头,而我的花房,植物浆汁的恬淡气息在融漾着,一片葱葱郁郁,如一首小诗。

因为我的打扰,惊醒了所有熟睡着的鱼儿,它们游荡在一条长形的鱼缸里,那是一条河,云集了许多品种的孔雀鱼。它们一醒来就如孔雀开屏那样展示着宽宽的尾巴。游来游去,一道闪光接着一道闪光。小小的鱼儿尾巴竟有半寸宽。我尤其喜欢那种蓝底白点的,还有大红绸子颜色的,它们拖着长裙,如梦如幻。

这时乌龟也醒了,沿着花盆边儿爬行。从芭蕉木下爬到绿萝边,再沿着盆景绕来绕去。它本该是冬眠的,也许是家中暖和,它乱了季节,每天都要出来散散步。

此时,鸟儿叽叽喳喳地叫起来。笼子里面有两只白玉鸟儿,是金黄色的,个子不大,却叫得极欢,婉转的歌声有时比音乐还好听。我顺手给它们送了一勺小米。

我最喜欢的是那缸小荷,那个缸漂亮至极,是从景德镇买回来的。形状是一枚巨大的荷叶,四周往上一收,形成容器。它的周边全是蕾,浅粉的,浅黄的,一朵接一朵,真是好看。

水里小荷每一颗有孩子拳头般大,是绿色的,慢慢地浮在水面。茎上还不时有新芽冒出,成长得真快。里面还有几只淡绿色的小青蛙,每只指甲般大小。它们从荷叶缝隙中蹦来蹦去,很是亲热。

还有两盆比较难看的花,卷着叶子,那么瘦弱。但是只要留心,它们每年也开一次花呢。花儿很小,也不芬芳,那种自卑,越发刺痛我。我把它们摆在阳光最充足的地方。

花房里没有窗帘,偶尔望到了天上一轮月儿亮亮堂堂。

我赶忙关上灯,果真月亮走进来了,将花儿、草儿的影子扬了一地。

一会儿工夫,月儿落在地上一个圆圆的玻璃鱼缸里,两条红色的鲤鱼像两条船儿,载着月亮在飘荡。虽然动却无声,是那样地美,它让我慢慢地陶醉。

只可惜,月也在走。好景难留,一片夜,茫茫。

夜里,花房讲述了另一番景致,美成一抹浅潮,柔成一谷翠绿,静成一湖丽水。它带给我用手可以摸得到的情致,让我看到了梦乡。它给我增添了稚气,让我盈盈的笑容更加清纯和美好。如果没有今夜,我永远无从知晓美好背后的故事。

虽说已是冬季,但夜里的月光还是那么柔和。

晚安,月亮。

昨天夜里我得到了意外的享受。

感受心灵

文/嫣然伊笑

秋末冬初的夜晚,寒风瑟瑟。漫步湖畔,不时有叶儿飘落着,听

树叶落地的声音,心中有一丝怅然,也包裹着一丝宁静……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习惯了一个人黑夜里独自漫步。体会心中那种苦而涩的味道,就象是一只迷失方向的候鸟,在冬天那块铅灰色的云下,却怎么也冲不破密封的天空。只有在万物沉寂的时候,才能静视自己的内心,以及内心上覆盖着的那一层沉沉的灰尘,和难得的那一份纯真。

常常莫名其妙地伤感,以及伤感而产生的郁闷烦燥。但是我却再也无法与人交流,总是在静静的夜里,一个人面对着喧嚷的网络,当感到寂寞和心伤已增加了另外许多更深切的内容时,我才知道,自己并不象想象的那样理性。

呆呆地望着屏幕,在寂寞中静静地坐到深夜,竟然不想说一句话,打一个字。脑海会时时涌现你的名字,但在无望的期待中,让情感中最为冷漠的那根脉络陪伴着我的凄清。寂寞如我,好似一股漫涌的泉,是树枝上酣睡的小鸟,是横格纸上成为方格的墨水,静静地在深夜里流淌……

也许我在有意的逃脱那份爱恋,逃脱心中的那份若有若无的情思,当我伸出双手时,已经没有了任何有力的回忆。我觉得茫然、空泛。如荒草让我不多的时光在那种无聊中虚浮而过,让虚无的思想更加虚无,留不住情感,留不住美丽时光,甚至留不住一份美好的记忆,也许除了一个人自怨自艾外,我竟然是一无所有……

曾经的日子,就象面颊上的泪一起随风风干,或是化为几株枯树。做着曾经枯黄的象征。当一切伤感的往事被我记起时。感觉竟然凭添了一份幽静,一份凄清……

夜,越来越黑了,看着深夜里那婆娑的树影,不禁让我记起了“野旷天低树”的凄凉来,整理着理还乱的心情。竟然一阵迷离……

独行让我如此无助,就这样一点点一点点重拾记忆,一点点一点点被痛苦吞噬。

夜,还能托起我受伤的心疼吗?

文字,在冬夜里跋涉

文/长中短发

冬天与春天相伴,开始就结束,结束又开始,牵连挂念。和煦的阳光和冷峻的月成为佳偶,不也时聚时分?文字在描述着缤纷的华彩。多少男女历经了灯红酒绿、夜色不眠,也尝尽了五味。随着岁月的穿梭,许多故事开始上演,奔向跌宕起伏的高潮,惊醒了无数酣睡的双眼,同时,许多故事正迈向蛇尾,悬念丛生,让人兴奋,也会让人落泪,甚至也会让人深陷踌躇。

因为文字,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那么陌生,有时让人热血沸腾,激情飞扬。拉开记忆的大门,许许多多的奇迹都必须经历“寒冬”,历经考验。我们不知度过了多少的“春景”,也品味了不知多少“寒冬”的萧条。人生的路程,就在“春”与“冬”里交错,在交错中摸索前进。在文字里,它们也许淡然无色,也许熠熠闪光……

多少个冬夜,莘莘学子们在粉红的灯光下刻苦攻关,努力拼搏。时钟在滴滴答答地轻语。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们在积少成多,积沙成堆。在每一分钟的艰辛里,因为文字,才有了智慧,脑海仿佛醍醐灌顶,突然一缕白光闯进思维的轨迹,升华了自己,走进不知世界那块处女地。

从朦胧的襁褓到快乐的幼儿园,从懵懂的小学迈进求知的初中,从勤奋的高中跨入知识的殿堂,在春与冬相伴间,已然风华正茂的青春,乃至硕士博士,皮肤皲裂了又焕发红润,这里,有无数文字的相随,也有无数“寒冬”的陪伴,人生就在无数寒冬里不停歇地希冀。不但在“春季”里冲刺,也在“寒冬”里行走,走过人生的春花,也曾走过人生的秋实,布满荆棘的和四面楚歌的路径,为鸿远的未来埋下伏笔。

也许,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与“寒冬”打交道,误入“冬夜”的冰封里。在迷茫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由得顾左顾右,瞻前顾后,不知进退。在路上,文字曾经与冬的寒潮对语,也曾经被银装素裹无边无际地掩埋,但是,在摸爬滚打中,失败退却成一时的无奈,惊讶于挣扎的荒凉与萧瑟,被浓浓的、深深的和稠稠的“寒冬”摧残、折磨,以至于无法自拔,深陷其中,真是“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寒冬”里,文字也找不到一盏希望的灯火。虽然经过了不顾生死的拼搏,却在失败的路上跌倒,个人的文字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迷失在“黑夜”的昏暗中。但是,所谓勤能补拙,“天才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灵感。”在文字的路上,也许会在经过“春天”的辉煌后,也会陷于“寒冬”的阻挡。在心烦意乱里,在噩梦里,苍白的、朴素的和粗糙的字词无法表达内心的思想,面对冰封的城堡无法攻克。人生变得索然无味,一片寂寞;人生无语面对苍穹,一片颓废。

没有红艳艳的太阳的光明,没有轻盈如纱的明月的无垠光晕,对于部分人,生活毫无目标,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心灵受伤了,容颜憔悴了。因为文字的停止耕耘,人生变得慵懒,风景一片枯黄,毫无惹人怜惜的、向往的和盼望的绿色,毫无触目动心的、动情的视野,不能牵引挥笔而就的灵魂的眼神。于是,没有文字,生活毫无色彩,日子淡然无奇。

“坚持不一定成功,不坚持就一定失败”,曾经多少次,文字的世界黯然失色,四周被白色包围。于是,浅陋的人生只好在“冬夜”中沉降。只是,人生也因为文字的指引,获得了生命的色彩;人生因为文字,汇成一条希望的河流,顽强地、执着地和奋力地追求着。枯黄的景象随着日夜的交替,在春天里终于吐露新芽。嫩嫩的、细细的生机在一刹那间扑入心胸,激活了思维,走出了“冬夜的冰凉”,觅到了春天的温暖。人生即使行走在严寒的冰天雪地里,有朝一日,也会迈入春天的莺飞草长、鸟语花香、晴空万里的新意。

在冬季里行走,仿佛在黯然的囚室里,极慢地、极慢地摸寻打开成功的钥匙。当一切的败笔已经结束,已经死亡,唯一的、追求的理想开始升腾。因为从小就参加学习,因为命运的,上天注定让人生与文字结缘,终于厚积薄发,长久的、黑漆漆的和潜伏的准备,让文字踏过面临的坎坷,战胜困难,迎来黎明的曙光,迎来欢呼的明天。

在“寒冬”里的文字,恰似一道闪电,照亮了沉睡已久的长路,虽然有冷酷的风肆虐,有限制的支援和冷漠的擦肩而过的无缘,但是,只要忍受得了孤独和落寞,只要有默默的、甚至幼稚的、浅显的描述,只要真心实意常在,只要真理在远方招手,探索的脚步就不会停下。即使要度过漫长的、寒冷的和惊心动魄的“寒冬”,人生也会不怕衰败,不惧路远,不畏疲劳,不思严寒,不虑风雨,也只管勇往直前,哪怕化为灰烬,也会无悔无憾,一生毫无愧疚。

寒冬至,春之不远,冬天与春天相伴;文字,也在冬季里跋涉。

夏夜蝉声

不知为何,昨夜竟梦回儿时在树林里捕蝉的场景,当然也有那一声声美妙而又吵杂的蝉声。或许夏天跟蝉是必然的联系,或许我真的已经很久没听到过蝉声了,甚至在我土生土长的农村。现在似乎开始怀念蝉了。

记忆的年轮把我的人生时光回滚到了一年前那段夜夜鸣蝉的下乡生活。

那是大三的暑假,我第二次参加了学校的三下乡活动,地点是韶关沙坪镇——一个很穷、条件很恶劣的山区地方。我们的队伍驻扎在当地的小学,背后就是一座小山。可能是山里常年生风不止,也可能是条件真的不够,学校里竟找不到一把电风扇,学生宿舍用的也是昏灯暗光。

第一天的晚上,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环境不适应,大家很晚了都还没入睡,我也不例外。本来旅途的劳累足以令人安然地入睡,本来日常宿舍里我可以不管噪音依然可以迅速跟周公摆开棋阵的,但这时候不行了,夜里的蝉声一下一下地拨动着我的亢奋的神经。说实话,我在农村长大的,有过白天捕蝉听蝉的不少经历,但夜里的蝉声还是头一回听到。

深居大山,虫鸣鸟叫充斥着这里的整个空间,但夜里的蝉声显得格外明嘹。 “长气歌唱家”非它莫属,一声声的叫声从没间断过,声音更是那么的高亢;蟋蟀等小虫也甘愿一直以低平的“唧唧”“嘶嘶”伴奏音奉陪到底。

夜里不只有大自然的演奏者,还有我们这一群手舞足蹈的听众。山区里的生活真的不同,它真的可以让你十足地融入到自然里。听着虫鸣鸟叫,我们还要应对飞进房子的各种飞蛾、萤火虫。由于我们没有搭蚊帐,所以每天都要用扇子不停地扇风、赶虫。

接下来的日子,我习惯了夜里的鸣蝉声。有时候大家一起站在操场上,一边听着蝉声,一边抬头观望那满天的星星,那些在家乡从没看到过的繁星,密密麻麻,甚至可以看到星云。这样的情景永远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到后来,夏夜蝉声不是噪音,而是我的催眠曲。听着一声声的蝉声,让我想起了儿时捕蝉的情景,还有更多更多的趣事,回忆返到很远很远。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曾经写到了蝉声,但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夜里有鸣蝉?其实不用怀疑。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的,就像童年农村生活的趣事。然而随着人慢慢长大,社会的不断变迁,我们的记忆不断淡化,我们的后代似乎也只能产生这样的质疑:哪里有蝉呢?夜里有蝉声?

正值仲夏,但我至今没有听到过一声鸣蝉。没有了蝉声,我只能在梦境中寻找响彻夜晚的鸣蝉,从而勾起我对那段大学下乡生活的回忆。

夜里醒来

文/逸潇

本来想着夜里美美睡一觉,可是我醒来解手无意中看了手机,发现了一个令我惊喜不已的文字。

是的,你可以说我等待已久。但其实也有理解失误的地方。

我相信,你说过的话你一定会兑现。不酝酿成熟的东西你不想拿出来,你不愿意制造一个令自己不满意的半成品。

其实,我没有你想象中的急。

可是我内心里感受我想偶尔写出来,你知道,我喜欢用文字抒发内心。一为锻炼文笔,二来把浑浊的不平静的心情从从容容整理出来。

真的,我长这么大,你是唯一我特别欣赏的人,特别难忘的人,特别书生味道的人,又是单身,很敏感很纯粹的人,种种这些,刚刚满足我天性,我灵魂的需要。

我不想说的太腻,不想写的暧昧,但是我不能不把心里话说出来。

真的,这份温暖,这种适情适性的感觉特别令我喜爱。人是感情动物。可是现在像你我一样的感情动物正在变质,衰落。

大富大贵是大多数人的方向。可我始终不是。别人可以说我清高,说我傻气。可是我不会理会。因为我终究和别人不一样,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你是人海里一本书。现在像你一样拥有这种脾性的人少之又少,可是毕竟我有幸遇见。

书,随时可以翻动,可以阅读,对我从不拒绝,总是温暖如初。即使长久地遗忘,被束之高阁,落了岁月的尘灰,也不生气。

我想来想去,你就是这样一本书。一本温馨的散文集。不似徐志摩的灵动浪漫。没有鲁迅的冷峻犀利。像丰子恺的风格?也不是,丰子恺是成人堆里最童真最孩子气的。算了,像梭罗的《瓦尔登湖》吧!温暖,恬淡,清新自然,令人爱读,读的爱不释手,过后回味无穷。有时间就想重新翻看。当我想你的时候就像翻看我曾经喜爱过的旧书。

今天,你把我写出来。我一字不落津津有味地看了。你可能具有写小说的天分,从从容容,像涓涓细流,把感情,把文字静静地,美美地从心里流淌出来——这对于我无法想象。

我激情,但不从容。没有你从从容容、细致入微的文笔。

好了,先写这么多。我想多睡一会,养养精神。最近一直没有睡好。不知道因不因为你的文字令我失眠。管他呢,即使失眠,也和幸福有关。

我没有像你一样文绉绉地形式告别。就这样了。

感谢黑夜

文/王凡

每天晚上熄了灯,无论是躺在床上还是在黑暗中静静独坐,我都对黑夜充满了感激之情。

多少年来,在白天,我总是被太多的人和事缠绕,倍感疲惫和神伤,只有到了晚上,一个人悄悄的躲进漆黑的夜色里,才觉得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比如现在,夜已经很深了,家人都已经沉沉入睡,我合上书本,熄灭了灯,身体便被浓黑的夜色重重包围。窗外,初上的月亮发出暗弱的光芒,近处的树木朦胧可见,一只不知名的夜鸟在不停的叫着,为寂静的黑夜增添了一丝生机。在这万籁俱寂的黑夜里,我凝神细听了一会儿,发现它的叫声里充满了孤独和忧伤,仿佛我现在的心情,我不禁感到非常的诧异,难道鸟儿也会因为身处黑夜而和人一样有着难以言说的感伤吗?

白天,当你在为事业或生活而忙碌奔波之时,你肯定不会感觉到黑夜的好,尤其是华灯初上的晚上,当你走在大街上,城市辉煌的灯火把你照得通亮,你走到哪里都好像没有了隐私,赤裸裸的暴露在灯光之下,那种感觉对我来说同样很差。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当周围陷入一片黑暗,一片寂寥之时,人的心灵才会安静下来,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找回自己,找回那个在白天里并不真实的你,这是我常常对黑夜心存感激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这个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天下煦煦,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试问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在黑夜之中静下心来,梳理自我,三省其身,洗涤心灵呢?我看见更多的人有的只是在黑夜里醉生梦死,迷失自我。所以,平时如果没有朋友聚会,喝茶聊天,以一种休闲的方式品评生活,我一般都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一个人静静的读书和写作,宁愿当一名旁人眼里的书呆子。

其实,我并非是一个不懂欣赏夜景的人,夜色有时是美不胜收的,有时候在夜里看书看累了,我就会站在阳台上,一个人静静地对着灯火辉煌的城市看上很久很久。在迷人的夜色里,如果你是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过一种健康的人生,那样我也并不反对,但如果是纵情声色,夜夜笙歌燕舞,在我看来,这种夜生活的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但奇怪的是,人有时候在夜色之中往往总是把握不住自己,你愈渴望着清醒便愈觉得迷离,那种情景就像你伸手去捕捉夏夜里的流萤,本以为那一点光亮已经被你握在手心里,可是它竟然一闪一闪的飞走了,于是你便被黑夜诱惑着走入一种诡秘的氛围,挣扎不出来,心里游荡着不可名状的思绪,并经常为此烦恼和困惑,还带着某种说不出来的苦涩。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常常百思不得其解。也许只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人本来就是存在欲望的,只不过这种欲望在白天显得并不强烈,只是到了夜里才释放了出来,而且显得特别的强烈而已。也许我们想把这个世界看得透彻,看得清晰,总觉得在白天观察得还不够,因此到了晚上还想身体力行,想看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可是,一旦他们的定力不够,便很有可能在黑夜的诱惑下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值得庆幸的是,这么多年来,我在黑夜之中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既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变得消沉和堕落。

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坐在黑夜里沉思,我觉得人有时候只有在黑夜里静静沉思,才能看破白天许多你看不破的东西,才能做到心定神闲,收放自如。我们曾经读过朱自清的《荷塘夜色》,这篇散文可以说是一篇现代文学佳作。作者在一片月色之中,迈着轻轻的脚步,踩着叹息在荷塘四周徘徊,夜深人静,他不禁浮想联翩,发出了人生的喟叹。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不是黑夜为他提供了安宁和灵感,使他思如泉涌,妙笔生花,那么它是否能够成为近代名篇也尚未可知。因此,人有时候应该学会拥抱黑夜,感谢黑夜,它会使你不由自主的变得聪颖起来。在漆黑死寂的夜里,如果你凝神观照,你可以听得见一切你白天听不到的细微、精妙和深远,支撑起你的不仅是一副灵敏的听觉,还有一双警惕的眼睛,比平时更加敏感的心灵,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人在黑夜,真好。

必须承认,我写作的时间大多是在黑夜。每当夜幕降临,白天的大部分喧嚣都消失了,四周一片寂静,这对一个人聚精会神地构思是大有裨益的。我想,世界上大多数从事写作的人,他的好作品应该都是在夜里创作的。漆黑寂静的黑夜给了人们无数的灵感,你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不受打扰,面对黑漆漆的夜空,你的目光可以看得很远,可以抚今追昔,激扬文字,抒发你的心中所思所感,所爱所恨,这时的世界将为你真实地呈现。对一个终生提笔写作的人来说,黑夜已经成为他最亲密的伴侣,每当黑夜来临,他就犹如走进了幽静的小径,虽嫌有点寂寞,但创作的幸福感是远远大于寂寞的,因为他正在做着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这种快乐太真实太深入,旁人是难以感受得到的。

这时,朦胧月色从夜浓厚的黑色中挣脱出来,一缕细微纯净的光芒落满了大地。但黑夜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这点朦胧的月光没有还击的余力,不过如果仔细分辨,那漆黑里确实又折射出清幽、柔美的光芒,在无声的流动着。我知道,一切都被黑夜霸占了,一切远远近近的物体都被它紧紧的包裹,让人看不清它们本来的面目,只有等待天亮,这些漆黑才会悄悄的溜走,还给大地一片光明。但是我真的不想回到白天,因为一旦白天到来,人的生活又会接着忙碌起来,视野当中又会出现太多的事物,令人应接不暇,视觉上也感到疲劳,只有到了夜里,才能“万物静观皆自得”,真正的感受到一个漆黑世界的无穷魅力。

风这时渐渐大了起来,我借着黯淡的月光看了看窗外的夜色,远处的天脚隐约透出一丝亮光,月亮突然在薄云里一闪,似乎给观察带来一丝机遇,我似乎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是的,这个世界里的许多事物往往在白天你是看不清楚的,即使看了,看到的也只是一种假象,在黑夜里反而会看得更加清楚。因为光线越是明亮,人越变得没有隐私,你越是孤独,越是忧愁,正如你每天行色匆匆穿越光明的白昼,总觉得没有收获什么,反而觉得失去了太多。因为明亮的光线,拥挤的人世,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的灵魂显然是一种重压,一种侵犯与消磨,而黑夜的宁静和寂寞却能补偿你,安慰你,洗涤你,还你当初的真实和轻松。

听,夜鸟又开始啼叫了,大概我与这鸟特别有缘吧,每次听见它的鸣叫,便觉得自己的思绪有些发散,还带着一丝淡淡的激动。在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能够在视线里看到的森林是越来越少了,没有了森林的荫庇,鸟对我们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位城市的稀客了,一听到它的叫声,我就仿佛跌入无穷的惆怅里,就会想起生我养我的村庄、丰收的田园以及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林。于是我凝神细听,一时思绪缥缈,竟不知自己身处何处,心系何方。童年的时候,在村庄的周围,每天都能听到鸟儿快乐的歌唱,那时听到鸟儿的鸣叫,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如今离开村庄多年,在城市里生活久了,鸟儿的叫声也渐渐远离了我,有时想听一声鸟鸣竟然成为一种奢望。记得有一天,几只从空中掠过的鸟儿发出了一阵叽叽喳喳的鸣叫,女儿竟惊奇地问:“爸爸,是什么声音这么好听?”可怜!她仅仅在幼儿园里听到过老师模仿的鸟叫声,却很少听到真正的鸟叫声,我不禁深深的感到愧疚了。今晚的鸟儿也许是明白我的渴望吧,也许是它正想找一个知音倾诉,就这样,我在房间里静坐,鸟儿在窗外的树上鸣叫,夜色也显得更孤单、更寂寥了,仿佛世界一下子都被时间掠去了,仅仅留下孤独,让人茫然不知归于何处,走向何方。在漆黑的夜里,如果熄灭了灯光,那就意味着光明的那扇门便紧紧关闭了,如果你是清醒的,那么你就可以带着自己的灵魂,迈着自己的脚步,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其实仔细的想一想,白昼虽然辉煌,但终究是属于大多数人的,只有黑夜才是属于自己的。黑夜的出现往往宣告了睡眠的到来,如果你能沉沉睡去,白天产生的欲念、愿望、忧愁、痛苦都会被睡眠掩盖,人的灵魂在睡眠中就可以得到片刻的安宁。如果你不想睡也行,只要天上横着一轮明月,桌上放着一壶浓茶,枕边再放上一本好书,你的感觉就会好得不得了,这时你就可以开始凝视自己,聆听自己,开始自我体验,自我确认,你的胸怀就会变得坦坦荡荡,心无旁骛。

人在黑夜里是平静的,又是不平静的。黑夜能使人身心放松,卸下身上重重叠叠的生活负累,深深地呼出一口长气。也只有在寂静的黑夜,你才会有时间去想一想过去的一些人和事,想想自己的未来,才会时不时地释放自己久违的青春,感受自己早已淡忘了的激动。如果你是多愁善感的,你的心里就会涌来一卷一卷的轻叹微吟和一重一重的迷惘和惆怅,许多世人不再关注的话题又摆在你的面前,你又要重复一遍过去的疑惑,人生是什么?虽然你一时无法做到真正忘我,但是只要灵魂经过了黑夜的洗礼,心灵的枝叶接受了黑夜的露水的滋润,生活中的污点就会慢慢消失,露出本来纯洁的本质。

也许人生最精彩的诗篇都闪烁在灯光华彩里,也许田园与乡愁是人一生摆脱不掉的追求,也许黑夜过去,白天又将来临,但只要在黑暗之中为自己做一个虔诚的祷告,我相信,她便能帮助你愈合时间的伤口,浸润干枯的思维,拯救颓废和堕落。

今天,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告别黑夜,迎来一个又一个白天的时候,也许我们会自认自己已经告别青春和幼稚,已经把生命中的黑暗和梦魇抛在了后面,走在了时间的前面的时候,仔细想一想,在永久流动的时间里,我们送走的不仅有白昼,还有黑暗,还有我们自己渐渐苍老的脸庞和日渐萎缩的身躯,因为黑暗还象征着生命的最后结局——死亡,这点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不过,假如在人生的某个时段,我们能够借黑夜巨大的睡床歇憩自己的翅膀,借黑夜的一份清纯和幽静与自己的灵魂作一番长谈,也许我们可以收获一个又一个人生美妙的瞬间。

因此,我要感谢黑夜,感谢这片漫无无际的巨大的漆黑和宁静。

雪夜里的温情

文/刘进

阴沉了一天,傍晚终于飘起了雪。起初,像尘埃像盐粒,没过多久,碎纸屑般的雪花飘飘洒洒,逐渐覆盖了地面,染白了路上两旁的树丛。

从城里赶回家,下了车,天色已晚,独自行走在茫茫的雪夜里。暗银色的原野里,看不见一个人,我加紧步子,想抓紧赶到家里。走到前一个村子时,由于太疲惫,一个趔趄,脚突然一滑,整个身子滚进了路旁的沟壑里。顿时,双脚陷入了水里,从小腿到腰间都沾满了稀泥,寒意刺骨。我挣扎着爬上来,十分委屈,不知何去何从,只能用棍子刮身上的泥土。

村子路口,一位老奶奶正在挑水,她抬头看了看我,慌忙赶过来,离多远,就扯着嗓子向我喊到:“小伙子,是不是摔跤了,没事吧?”带着喘气声,她来到我面前,看见我一身泥,双脚湿透,心疼地说:“这么冷的天,这还得了!”不等我说话,她一把拽住我的胳膊,拉着我快步向她家走去。

来到她家里,她赶紧把炉子移过来,让我坐在凳子上,把脚伸在炉子边烤。她又拿来一条毛巾,帮我擦掉裤子上的泥。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她是个孤寡老人,一个人生活。她如同我的奶奶一样,对我嘘寒问暖。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雪花飞舞,旋转,飞扬,风不停地吹打着门窗。房间里,却温暖如春,炉子散发出的热浪,传遍了整个房间,传到我心里。良久,鞋子完全烤干了,我准备要走,她又端过来一杯热水,让我喝点再走,一杯热水下肚,满满的暖意。和她道谢,她递给我一把伞,笑着对我说:“不碍事,不碍事,有啥麻烦的,伞你先用,先赶紧回家去吧,还有一段路要走。”

回到了路上,雪已经很厚,走路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走着走着,我又回想起在那位老奶奶屋里的情景,心里无比的温暖。我撑着伞,看着无数的雪花在我眼前急速降落,再也没觉得冷,真的一点也没有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