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的散文
关于七夕的散文(精选10篇)
两情若是久长时
文/谢凤姣
七夕,曾经是一个美丽而浪漫的节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的一首《秋夕》,用活泼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七夕夜晚人们的活动,甚至更加轻松明快:不是坐看,而是卧看,那份惬意,跃然纸上。
那样的夜晚是属于女子们的,她们会对月祭拜,向织女乞求智慧与巧艺,并暗暗祷告自己婚姻美满。她们仰天观望,会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她们悄悄躲在葡萄架下,或者其它瓜果架下,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千百年来,有多少诗人、词人在他们的诗词中吟咏七夕、寄托情怀。
杜牧那首《秋夕》的轻快自不必再说,还有他另一首《七夕》里的幽怨:“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白居易的深情:“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李商隐的祈愿:“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刘禹锡的隐痛:“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卢纶的惆怅:“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以及李清照的忧伤:“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所有的离愁别恨,所有起起落落的情绪,都来源于那个牛郎织女的故事。被阻断的爱情与亲情,隔着银河对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所有的期盼都在七夕这天。对于恩爱的夫妻来说,这一天何其短暂,而对于金哥、玉妹这一对稚子来说,对母亲的思念又何其漫长!
历尽情劫的织女,心上已经遍布疮痍,可是,她却在这天晚上默默向人间洒下希望。我想,她应该有一颗温柔博大的心,不愿见世间女子如她一样伤痛,所以,她在天上默默保佑她们,祝她们美梦成真。
银河隔断了那对夫妻,却隔不断他们天长地久的情义。也许正因为他们证实了情比金坚四个字,所以才会令世间女子心生羡慕,渴望自己得到美满的爱情,却不要像牛郎织女那样,遗恨无穷。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固然是对爱情最美好的期盼,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却是更加理智的诠释,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理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七夕成了中国的情人节。在漫天飞舞的短信中,在浅斟低酌的红酒里,没有了古人的乞巧、拜月、祷告,一切都变得那么现实、那么简单。
可是,对爱情的理解,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大家都是一样的。
如果日日相守,却将情感挥霍在彼此怄气、争吵、抱怨中,让自己的心渐渐冷漠,渐渐干枯,再也没有爱的滋润,这朝朝暮暮只会是一种受罪,一种相互折磨。
天上的牛郎织女,他们隔着银河相望,他们不用为油盐酱醋烦心,不用为花销斤斤计较,他们没有房贷、没有车贷,他们不会整日为工作焦头烂额。生活中的我们,明明白白只是俗人。贪嗔痴怨、七情六欲,谁也逃不脱红尘的羁绊。
于是便有了脾气、没了耐心;多了纠结、少了谅解。负面情绪日积月累,感情渐渐分崩离析。
我想说,浪漫,其实并不难,感情,其实需要珍惜、呵护、保养。希望在七夕这天,天下的情人们都能走到户外,看一看天上的牛郎织女,想一想“两情若是久长时”的道理,让彼此的心更静些、更近些……
一个人的七夕
文/花清渊
已经立秋了。秋天已经来了五六日,却丝毫未感受到秋天带给我的凉意,或许地球变暖的节奏已然加快,夏天便悄悄的挤占了秋天的领地。今年的秋天,不是夏天,却胜似夏天。秋天是想表达她对人类的多一度热爱吧,在天地间尽情挥洒她的这份热情。
已经是秋天了,此时已经是秋天的傍晚了,天空里还挂着火红的大太阳,尽管它日暮西山,换了红颜,可她还是那么执着的散发着余光。阳光透过窗纱,照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墙壁上的温度计,涨得那么高。不过它是徒劳的,没人关心它有多少度。因为热腾腾的桌子,椅子和热得烘屁股的地板,告诉了这个世界是多么火热。
天气任然酷热地炙烤着屋檐下的花草以及我断断续续的思绪的溪流。曾几何时,在我的梦里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条荒弃的火车轨道,在茂密的杂草掩映下,早已布满铁锈的铁轨,影影绰绰的延伸远去。我踏着轻盈的脚步,沿着砧木,向荒芜的远方走去,偶尔回头张望,偶尔在一处美丽的风景下闲庭信步,偶尔匆忙向前赶着趟……我无法知晓,前方 等着我的是什么?或许在轨道的尽头,是个码头:海燕肆意翱翔,海滩一片金黄,海水清澈如阳光;或许,它的尽头是漫无边际的沙漠:沙尘飞扬,驼铃在远处"铛铛"作响;或许我想得太多,它的尽头,只是没有尽头。
梦里,是忧伤,还是快乐?那"铛铛"的驼铃梦里响起,我是否有勇气与苍鹰一起翱翔,或者,我只是胆怯的坐在沙滩上,掩面惆怅。就这样过去了吗?遥远的梦啊,我的梦想,理想,思想,该如何安放?火热的拳头伸出去,迎接它的是滚烫滚烫的岩浆。
今晚,平淡如水的一如既往,却又不失一如既往的平淡如水。今晚过后,不管你是默默无闻的路边野草,还是千姿百媚的庭院鲜花,都要迎接七夕的到来。或许,在这个世上,对万物真正平等的是时间,是岁月,是光阴。不管你在海上还是天上,不管你是猩猩还是藏羚羊,不管你是讨厌还是渴望。七夕,终究还是来了 .
每当七夕来临的时候,总想说点什么,不是附庸风雅,只是纯粹的心灵释然的冲动 ,语言的悸动。这种悸动,只有自己知道,只是夜深人静时对自个儿诉说。我常常执着与自己的神往与祈求。就像小时候遇到心动的贴画,宁愿忍饥挨饿也要将它买下;就像小时候偶然看到喜欢的电视剧《秦始皇与阿房女》,便逃课到邻居家蹭着电视看;就像小时候那"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音乐响起时,便已不能前行……我一直在努力的寻觅着,上山的路,横跨的河,在一片雾气氤氲中寻觅着那模糊的光和影。光和影是虚无缥缈的,只是不愿这样放弃。或许在不远处的出口,光和影就在那小小的角落里。也许,这就是我的神思与祈求。
邂逅是美好的。还记得第一次相见的夜晚:月光皎洁似水,星星闪亮如眼前的灯笼,花津湖是那一般的清澈。夜是静谧的,树是安详的,月亮是怡人的,星星是可爱的。而你是美丽的,如那晚的夜色般迷人,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邂逅是美丽的,在拥挤的人群里檫肩而过的回眸尽管一瞬间,迸发出的星光确实永恒的回忆。期盼是美好的,尽管渺茫,最远不过银河。但我相信,鹊桥未宿命安排的一次次美丽的思念之泉。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今晚的七夕是一个驿站;期盼下一个驿站,到达了下一个驿站,便是期盼最美丽的相见。这个七夕,一个人过,默默思念,淡然伤感。直待"柔情是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夜深了,晚安,七夕。
遥递相思 愿鹊寄霞
七夕夜雨
文/王卫民
干旱酷热的夏季,在人们怨声中悄悄退去,秋天的脚步橐橐而至。水汪汪了多日的老天爷,像在等待着什么似的,总是不愿意把雨落下来。七夕的洛河潺潺涓涓,多姿柔情的河神柳摆动着腰肢,多么像洛书中走来的少女,款款迎接着文朋诗友,把万种风情献给七夕之夜。
“玫瑰之夜,洛南有约”诗歌朗诵会在洛水之滨,玫瑰小镇如期举行。
徜徉在玫瑰小镇,霏霏细雨把发梢打湿,把心田滋润,别致的农家小院,灰砖白墙,每一家门前都有一畦花圃,多为月季。赤、橙、黄、绿,花瓣儿顶着露珠,花蕾向客人频频点头,几株豆荚蔓上紫色的花中翠绿色的豆荚,在叙说着庄户人家的勤劳。绕花墙爬到高处的葡萄架竟攀上了丝瓜蔓,黄黄的丝瓜花拽着小丝瓜,拼命的往高处伸,把那一嘟噜一嘟噜葡萄惹怒了,紫着脸,一声不吭。记忆中的杂草丛生,水沟污流,充斥着牲畜排泄物和茅房气味的乡村不见了,黑黢黢土墙爬着蛛网,那扇千疮百孔的柴窗,向远处张望的老人,还有屋檐下挂着的远行的草鞋,祖辈那一张永远也直不起腰的犁去了哪里?是疑惑,还是欣慰。
湿漉漉的秋野,远山近岭雾岚氤氲,连片的万寿菊园欧式小别墅,阡陌中的小桥流水,如梦如幻,简直是行走在油画中的田园里。撅一枝串串红,送给从空中掠过的秋燕。捋一捧水艾叶,把脸埋进去,体悟、回忆成长中儿时在乡间的情趣。
从一户农家门前走过,脚步只是稍缓了一下,一老者从台阶上下来,让坐倒水。他年过七旬,依然健郎,说儿女都住洛州城去了,他和老伴舍不得这老屋,看得兴奋中他仍有的叹息。
玫瑰小镇是洛南古城镇的雅称。很早以前今天的洛南县城就在这里。脚下的泥土,沙河里流水,都曾把那段久远辉煌的历史托起。那时的古城背依长虫山,与蟒岭相邻,北望华山劲松,可闻渭水黄河涛声。漫步在时空隧道,古老的劳动号子,野性的呼唤,红男绿女月光中畏在橡树林喁喁情话,把人类始初文明不断演绎。古镇远去,青山依旧,故土依旧,空中白云千载悠悠。只是河水不再清澈,袅袅炊烟再次升起的时候,丰盛餐桌的哪一碗能吃得放心。松明子油灯没有了,可纠结与焦虑甚或抑郁,哪一刻能比昨天的人心里更豁亮。曾是五谷稼穑的地方,竖起万间广厦。蛙鸣没有了,仅有的几只萤火虫不再被孩子惊奇地去追,楼角的水泥缝中偶尔几声蛐蛐叫,也显得没信心而孱弱无力。
新的文明把小镇展示在世人面前,新的时代理念必将把历史带进明天。诗人们的诗卷里,把对小镇的赞美,对玫瑰的描绘,对七夕的歌颂,时代凯歌的高亢早已字如珠玑。
暮色中的小镇安详而神秘。七夕故事流传久远,在今天依然动人。灿烂的万寿菊,五彩的玫瑰园,含黛的远山轮廓把天际拉到眼前。那道天河,咋还不见牛郎的身影,织女星已在俯瞰人间。诗人们以诗的名义而相聚,乡邻们则是另一种情愫而赶往这里,涌往广场。一时小镇的每一个巷道院落,只要有乡邻碰面,都是关于七夕的话题。须臾间,广场上人头攒同,打伞的是在寻味着一种情趣,有伞不打,夹在腋下任凭风斜雨细。如此宏大的诗歌朗诵场面,古镇史上可能是第一次。诗人来自四省十五县,规格之高,影响之大,再过多少年,一定会有人像今天的诗人谈论古人一样,定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华灯初上,玫瑰小镇沉浸在浅秋的夜晚,滴着水珠儿的树枝上,无法入眠的秋蝉,最先吟唱着那支永远没有结尾的歌。秋田里的蟋蟀无法读懂这个夜晚,直到灯火阑珊人散去了,它们还在瞿瞿地叫。
雨由傍晚开始,渐渐大了起来,灯光映照下,雨点渐渐连成了线,急促而匆忙的落下。七夕夜雨,就像在相拥中相互的倾诉的情人泪,化作倾盆雨。雨中的灯光有些迷离而曼妙,偌大的广场一时又成各种颜色雨伞的世界。台上低吟浅唱,诗人们被雨水淋着凝重的脸庞。台下座无虚席,雨滴儿落在雨伞上,又从雨伞上滑到身上,人们心在鹊桥,牵扯挂着雨夜里的织女牛郎,谁还顾得上湿了的衣裳。诗人们借七夕的传说,把时代讴歌,把生活吟唱。充满了诗意的玫瑰之夜,人们被诗的情绪感染,被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鼓舞。掌声、歌声、淅沥的雨声,小镇之夜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诗人们用诗把小镇描绘,借一株小草,用一腔热忱把美好寄托。字里行间的山水人情,哪怕是一声蛙鸣,哪怕是一缕炊烟,无不是对生活和爱的向往。
雨实在太大了,女诗人长睫上的雨珠儿闪着光斑,长裙拖地,像出水芙蓉。雨伞下,观众紧紧裹着单薄的衣衫,寒意瑟瑟却没有埋怨,且看兴正浓。假设是乡场,集早已散了,假设是一台戏,早已掩锣息鼓。是什么魔力把人们笼络,是什么魔咒把人心凝聚,是七夕的美好,人们不愿离去,是诗的魅力把人们凝聚。朗诵会结束了,小镇人久久不愿散去,雨中在舞台前拍照留念,再过几百年,发黄的照片会有多少关于七夕夜的话题。诗人们故意淋着雨,让一颗滚烫的心,多留点儿记忆。
人间七夕吃个瓜
文/李晓
每年七夕将至,我就侧耳聆听天河上的水声荡漾,遥想织女正在虹桥架起的天河边梳妆打扮换洗衣裳,大地上的牛郎也挽起裤腿从稻田里起身,准备乘风上银河与织女相会。
我在幻想里无数次抵达这样的场景,天河深蓝,喜鹊呢喃,织女与牛郎相见的那一刻,是不是也像木心所说,小跑着前去相见拥抱。在人间大地上的车站码头航空港,我有很多年没见到这样的情景了,一路小跑着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去相见,那已是渐渐消失了的旧日记忆,只能在古诗词里老电影里去重温了。
我是一个常常靠想象喂养灵魂的人。一年之中的七夕,我也要启程,去与一些老灵魂相遇。这些老灵魂依次闪烁:杜牧、徐凝、范成大、秦观、苏东坡、柳宗元……
我与这些老灵魂的遇见,是在“天街夜色凉如水”的夜色里,“坐看牛郎织女星”。读着这些古文人的七夕诗词,听着遥远天河的水声,遥望着牛郎与织女披一身天露漫步,然后话别,一年之中相见欢相见难的七夕就这样转瞬落幕。
其实我也是人间一牛郎。我在城市里望见了云层里的炊烟,在黄昏马路上望见了暮归的老牛,我精神生存的境地,也随时保持着匍匐稻田的姿势,耕耘着我的精神田园。
这沧桑人世,毕竟需要节日来装点,节日让山川温柔人心温润。七夕,这个古典的节日,它的故事发生在天上,却降落在大地,让人铭记与念想。
当我还没遇到爱情时,七夕那天,总喜欢仰望天空,希望真的能够看见喜鹊排着队飞过云霄,飞到我想象中的天河上面。常常是,听见了云层里的隐隐雷鸣,或者雷声牵着闪电,却没看见喜鹊列队上青云。
人到中年,发觉爱情其实是世上很世俗也很寂寞的事儿,却也有浸润于心的点点滴滴。我所住大楼里有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从10年前开始,每年七夕,只要不下雨,他们都要到楼顶花园,泡上清香的茶,吃着点心,相互偎依着望天上星光,让一起经历的往事在七夕夜里源源而来。那些往事哪怕再艰难,一旦经过了时光的浸泡,苦味淡了,留下的是微微一点的甜。
还有我的友人王小宝,他是一个乡下瓜农,人品如土一样憨厚。这些年的七夕夜里,他都要喊上几个人,带上老婆,去他地里吃西瓜、菜瓜、甜瓜,然后,就在地边搁了凉床,在星空下睡一夜,清晨的露水,把眉毛也打湿了。王小宝说,这样的露宿,能让两个人的感情保鲜。
在光阴的河边,一些日子结了霜,一些日子像草一样枯了。今年,我与妻子结婚25年,彼此都被日复一日的粗糙生活磨砺着,眼袋浮出,感觉看人时的眼神也浑浊了许多,而她的光滑肌肤从绸缎变成了棉布。有天半夜醒来,她抱住我说:“我怎么对你没了从前那种感觉?”我迷迷糊糊望着她,以为她在梦呓。我打了一个呵欠,歪过头去,沉沉地睡了。
在我的鼾声里,她一直睁着眼到天明。那天清晨醒来,才发现她一直没睡。出门时,妻子小声喊:“你还没刷牙呢?”这是我的生活里,唯一一个记挂我有没有刷牙的女人。我突然想转身回去,拥抱一下这个需要一点“浪漫”滋润的小女人。
一个夜里,几个男人在外面喝酒,喝至微醺,大家不约而同聊起一个话题:房子宽了,心却远了;钱包厚了,关系却薄了;食物丰富了,感情却寡淡了;微信里亲热撒欢,现实里冷淡隔膜。如果一个男人在外面历经了风霜雪雨,尽管挣来了房子车子,存款上百万上千万,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局,那又有啥意思?
有天我溜到大街上打量行色匆匆的路人,发现他们都风风火火地赶路,要不就埋头看手机,我听到打电话的人,几乎都在说钱的事儿。观察了好多人,居然没一个抬头望一望雨后湛蓝的天空。我一瞬间明白了,是我们生活得心事太重,欲望太重,灵魂总跟不上身体跌跌撞撞的脚步,难怪有人说,多数人死于贪婪,死于自己的恐慌。
前不久的一个夜里,妻扑到我怀里柔声说:“你不要那么累了,不要总想着挣钱,我只是想你能够多陪陪我,一年之中,你算一算,你陪我吃了多少顿饭。”想想自己平时,穿梭在人流灯影中,常常以男人的所谓事业上的应酬,辜负了灯火下等我一起回家吃饭的那个女子。
哎,今年七夕,我就陪妻去王小宝的瓜田里,一起吃上一个瓜,望一望天河问一问牛郎织女,要不要也一起吃个瓜呢。
七夕古风
文/林长华
七夕节是富有浓郁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国式情人节,在笔者家乡福建东山岛,则弥漫着独具情趣的保健遗风。
节日前夕,几乎家家户户都购买中药使君子和水果石榴。节日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海岛特产的螃蟹、海螺、小鱿鱼,或鸡蛋、瘦肉、猪小肠。吃罢晚饭,长辈会让小辈拿着石榴放在门扇与门槛之间压破,全家人分食。使君子和石榴都具有一定驱虫功能,因而备受欢迎。
记得童年时,祖母见笔者望药生畏,为了给笔者驱虫,她别出心裁用去壳的“使君子”放热锅炒熟,然后研末拌入鸡蛋蒸熟吃,那口感至今让笔者难以忘怀。
东山岛人许多民俗活动都要用上石榴花枝这种当地人心目中的吉祥物,大多数家庭喜欢在庭院种植石榴,既美观又实用。“石榴”可供入药,树皮、根皮、果肉、果皮对伤寒、痢疾、绿脓、结核杆菌和皮肤真菌有一定治疗作用,特别是石榴根皮碱有很好的驱虫作用。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海岛人生活与石榴密不可分。
说来有趣,东山岛人每年七夕节晚餐,习惯用糯米煮食红糖干饭,据说能对诱虫吃药起辅助作用。相传此俗为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吴夲所提倡,宋景佑元年,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闽南名医吴夲(音滔)目睹家乡大人小孩面黄肌瘦,大都患有虫病,就先从驱虫入手,倡导乡人在七夕节购食使君子、石榴、槟榔,民众遵嘱去做,竟然起到意想不到的驱虫效果。治好虫疾,形成节俗,由此东山岛人也尊称吴夲为“先生公”,于明代天顺二年(1458)建真君宫(俗称“先生公庙”)奉祀。
东山岛四面环海,是个重点渔区。七夕这天,渔家人总忘不了准备两样东西,一是前面所说的石榴,二是自家捕捞的小鱿鱼。小鱿鱼蒸熟后连同石榴放在盘碟,摆到床前,敬奉“床公床婆”。床,是哺育人们成长的摇篮。当地人用石榴敬奉“床公床婆”寓意多子多孙。
传统的七夕节俗是最具亲和力、人情味的大众文化。在热衷过新节、洋节的当今,有些传统节日被漠视,少了几分气氛,几分情味。然而,在东山岛七夕节不但古风未泯,而且过的有益有趣。
又忆七夕话乞巧
文/王霞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吟起这古老的童谣,已是珠泪纷坠,心中是暖暖的酸楚。
又将七夕,我想起了母亲。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熟知习俗,每一个节日、时令,都被母亲的兰心蕙质演绎得活色生香,回味绵长。
七夕这天,母亲大早上就开始筹备乞巧的什物,这些东西主要是瓜果梨桃,还有一些家做的点心,叫巧果;一个平常不用的小铜盆,新新的针线。针是半寸长的绣花针,极细,线也是绣花线,一股批成三到四根。
晚饭后,父亲把高脚桌搬了出来,母亲把供桌陈设好:一只小小的陶香炉前是针和线,还有盛了半盆清水的小铜盆。这时,邻居家的小女孩们也都跑到我家。母亲燃上三支香,带我们先朝西方拜新月,那银亮的一弯低低地悬在不高的院墙之上,如一只笑眼。深邃的夜空是深深的蓝,如同天鹅绒似的,璀璨的星群,随意地洒落上面。
拜祭时,我们念诵着篇首的那支儿歌。拜后,母亲就把针线分给我们。我们可以对着月亮或照着水盆,把线穿进细小的针孔里。真的不好穿啊,因为是批开的线,不很直,还毛茸茸的。我会把线头放进嘴里润一下,然后轻轻地顺着劲儿捻一捻,照着亮处,把线稳稳地穿进针孔。有时候手心里都会出汗呢。针穿好了,就要轻轻地把针平放在水面上。线尾尽量靠着盆边,如果够长,可以搭在盆沿上。谁的针先穿完,谁就是“针”巧。然后就比盆底月下的针线影子,细巧精致的像鸟兽剪刀的,就会很得意,这就是乞到了巧;要是粗粗大大、笨笨拙拙的,就很沮丧、就觉得自己真的很笨。母亲总是能把各种样子都给个好听的,或者是可爱的名儿,让那沮丧的孩子又欣欣然。
之后贡果就都分给孩子们,那些不太开心的总能得到多一点。
撤了供桌,我们就围坐在葡萄架下。母亲说,这会子牛郎织女在说悄悄话呢,要安静才能听得到呢。我们就都屏住了呼吸。
北方初秋夜,爽朗静谧。除了高远深邃的天空,钻石般的星月,还有无数的秋虫,银铃般的吟唱;阵阵微微的秋风,悄悄地掠过茂密的葡萄架,发出沙沙的声响。就有人小声惊呼:听到了!于是,纷纷争辩:我也听到了!
母亲就开始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回回不同。一回是牛郎遇织女,一回又是王母娘娘划天河,再一回,老牛舍皮助牛郎……我们听得入了神。直到月上中天,家家大人来接孩子,还要说会子话,才三三两两散去。
今夕何夕?“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
时间就是指间流沙,任你百般不舍,也得眼巴巴地看它不动声息地消逝。如今,母亲的身影还是那么清晰,可我却已到了母亲当年的年龄。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窗外月华如水,金钩斜卧。微微风过,隐隐的秋意涵在其中。本应安然的我,却总是有一丝丝挥不去的淡淡忧伤。
爱得可怜?
文/俊逸愚人
爱得可怜?
题记――为牛郎织女的这种可歌可泣,可怜可惜的爱情大呼特呼!
听人在聊七夕情人节,有人讲:“牛郎织女那种爱是爱的可怜,拿到现在是有点宝气,双方由于经不起异地恋的煎熬,肯定都各自寻找情人,打发寂寞。”
一篇题为《八月,妃子笑》的散文,飘飘然滑落眼睛,作者引经据典,剖析入微的阐述帝王之爱有几分真来几分假?现如今这类真真假假的所谓爱情何尝不是大有人在。这更加突显牛郎织女的至真至朴的爱情尤为伟大。
七夕节原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爱情的姻缘巧配,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而如今已改成情人节,掺和2月14日的洋节一起成为给夫妻以外的情人幽会送玫瑰的节日。每当这天,也有些没收到约会玫瑰的女士们也不时悲叹一句:“一个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记得小时候,七夕时分天空总是睛朗居多。每到晚上,就会躺在竹榻上遥望天穹上的银河以及织女星和牛郎星,听奶奶讲那个美丽而又凄婉的爱情故事,听妈妈讲那现实中终年两地分居的夫妻,女方如何独自操持家庭,坚守他们纯真的爱。而那时的七夕夜,脑海中浮现的总是湛蓝的天空中,风轻云淡,闪烁繁星,一切都是美好的。
现如今,品尝过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滋味后,才知道,生活中的美好是如此的珍贵,也读懂了牛郎与织女故事中的那一丝丝惆怅。许是心境的变化,带来的是天气的变化,以后的日子里,七夕节还真总是伴随着雨丝。这些雨丝是在为牛郎织女可怜的傻爱而哭泣?还是为被玷污了的玫瑰花式的爱情灵魂一个洗涤?
雨丝,绵绵密密地下过不停,飘过银河,飘落大地,仿佛要为这千古流传的凄美爱情见证。我渴盼自己的眼睛、耳朵能跳过玻璃,跳越雨丝,跳向银河。看看被这跨越银河的爱恋,无怨无悔的执着而感动的上天,以及被感动的喜鹊们是否都在搭建鹊桥,让他们俩如约相聚相伴,享受这短暂的一天。听听他们俩鹊桥上互诉相思苦的窃窃私语。然而我期待的目光搜索到的是五彩斑斓的夜景,在雨中忽明忽暗地回荡整个城市。听到的是城市灯光下的那一句“七夕节不准你呆在家里,要来送花给我”。却找不到那些搭建鹊桥的喜鹊星星,更不用说牛郎和织女星。也许,城市的灯光太过耀眼,繁华,感染了那些搭建鹊桥的天使们,她们一定也在这七夕节结伴闲游了。牛郎织女也由于看不惯现代这种微风吹过窗纱,心期隔了天涯的爱情而独自流泪去了。
一首民乐合奏的《梁祝》,醉人的旋律,仿若那淅沥缠绵的雨丝、点点滴滴,滴入我的心田,静静地,柔柔地,在这个七夕夜晚散溢出来,像一杯历久弥香的美酒。我想移动公司应将这首《梁祝》作为手机铃声赠送给牛郎织女,好让他们这种爱得可怜的深情,来一次时空上的漫步,相拥幸福的哭泣耳语吧?
写到这里时,已是深夜,我毫无睡意,独自一个人在暗暗窃喜。庆幸文友们将我网名戏改为爱得可怜,好让我也沾沾牛郎织女这种纯洁凄美的爱情光,这在当今实属罕见。
(写 于2012年七夕情人节)
七夕鹊语
文/李红利
当我爱着,牵肠挂肚,小心思、小苦恼、小忧郁交替噬咬。牵牛爬过矮墙,细雨在季节里淋漓。当我哭,坐立不安,敏感与你的一颦一笑,你字里行间的冷和雾气蒸腾,身后,薄薄的月光如雪片纷纷扬扬。
送你一首美丽的诗,每个字都打磨得圆润透亮,每个词都鲜花盛开。附着着哲思和灵魂,沾满爱情的蜜。
春天的时候,我的诗和小草一样高。现在,它们在田野里等待秋天。不求长成参天大树,只想听一枚果实落地时幸福的回响。
七月初七是我的生日,神话赋予我一双翅膀,不用匍匐就能抵达天堂。当月色又一次漫过脚踝,打湿素裙,淹没头顶,我去天上,搭一座爱情的桥。
相遇在七夕
文/水乡玉荷
静静地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着,伸手掬一捧雨丝,雨敲打在掌心好痛。
这个日子,躲在这无人进入的院子里,如此地静,听不到城市热闹的喧嚣,见不到拥挤的车水马龙。只有窗外的雨和芭蕉在对歌,那些盛开的花儿,有哭有笑,都在雨中悄悄说着情话儿,仿佛这场雨是催开她们压抑一世的花苞儿,偏那桃红的花朵在雨中如胭脂的泪,盈盈坠落,一脸忧伤,阵阵的雷声隆隆地呐喊着,竟让那些平静的小草在雨的流动中,泛起绿绿的波涛。
雨中,只见那只美丽的蝴蝶无处逃逸,她像飞蛾扑火一般,在雨中挣扎着,雨水毫不留情地折断它的蝶翼。
相遇在七夕,你说,仰望星空,我是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你把明月收藏于心。你说,心随你走,你把白云拥入怀中,快乐的时候,在一起过青梅煮酒的日子。如今,这些往事都像流星雨,划过耀眼的瞬间,消散而去。
不知是谁家的音响传来《求佛》的歌声,我听见那男孩忧伤地唱道:“为了你,我变成狼人模样,为了你,我穿上厚厚伪装,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求了几千年……”歌声在这雨天穿墙而过,更让人有了淡淡的伤感。
花开有声思故人,江水河畔情深深,这样去问候一个人,是从来没有过,她的才情、她的品貌,让人仰慕着。家乡的清泉、慈爱的外婆,还有小河边的蝴蝶花赋予她的灵秀是她的骄傲,总以为有了这样的才情足够她矜持一生,总以为黄海的博大能容下自己那颗纯洁的女儿心,可是那些讹人的纠结让她不得不无奈地漂泊,当她漂泊于江南水乡,漂泊于江尾海头,着一身水蓝衣裙,飘一头秀发临江而立,江水浩渺无际,江风拂花香满衣。
远古的歌声由远而近,一管笙歌踏浪而来,眼眸流动深情的人竟让她情不自禁地沉沦,随歌而舞的女子是你要寻的人儿吗?你说,前世有约在此邂逅,小女子的才情让你入心入梦。是缘非缘我说不清,我只知道我怎么也走不出你的视线。
多情自古伤别离,是我的忧伤触动你易感动的心扉吗?还是我文字的灵性让你欣赏?我文静淡泊的气质入你眼帘,你睿智俊美的面容入我诗。你一双浓眉下深邃的眸子点点星光让我难忘,虽然我想回避,却躲不开你透彻我心底的目光。清辉轻拽思想羽翼,在苍穹里寒影独舞,想对你温然浅笑,想对你独自痴语,想执你温暖的手,看云淡风轻,看花开花落。
人生有太多情节,你曾经说,大爱无语,我曾说懂得,可是我真正又能懂得你几分,当梦醒,当现实接踵而来,我们却不能走进向往的情节里。删去所有的记忆,哽咽的泪水如雨打梨花,原来忘记竟是这样割心痛肺。
你说,明月知你心,我们一路走来,就这样了结吗?你朗朗的笑声变成了哑哑的呓语,我不知你有没有失眠,不知你举没举杯,你说原来想一个人竟是这样食之无味,刻骨铭心。你不想放弃!
五百年的约定是别人的故事,我们却是彼岸不相干的水草,招摇过后是纠缠不休的痛,今晚,让我捧一把闪烁的星星,抛向披满月色的你,让它装饰你明天美丽的梦,从此,两两相忘!
七夕漫语
文/陈频
“金七月,银八月。”老百姓都这么说。
七月的田野,稻穗灌浆,绿豆摇铃,辣椒缀红,葡萄挂紫,到处洋溢着一派丰收景象。
七月的天空分外明净,堆在天空上的云彩白的如素,紫的若绸,层层叠叠,瞬息万变。所以,孩子们有了七月看巧云的习俗。
美丽的田野,明净的天空,确实为七夕偷窥牛郎织女相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早早地在扁豆棚里、葡萄架下,用高粱叶、葵花叶铺成一片绿茵。华月初上,一群女孩兜着花生,捧着莲子,揣着香瓜,悄悄地钻到里面。没有嬉闹,只有细语。坐着的,用双臂在背后支撑着身体;趴下的,用两手紧托着腮帮。坐的趴的,全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天空,尤其是那横亘在蓝天上的天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能够看到牛郎挑着儿女,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那一瞬动人的场面。
除此之外,女孩们还另有心愿。一是因为织女有一双巧手,浆纱、织布,无所不能,而今带来瓜果,又虔诚地膜拜,只希望将来自己也会巧妙起来。七巧,乞巧也。二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女孩,希望织女保佑,将来能够找到一个如意郎君。一切的一切,全都变成了潜台词。大家必须保持肃静,总害怕惊动了牛郎织女这一刻值千金的相会。
真是奇怪,七月七的晚上,往往是晴空变脸,顷刻间涌来几朵乌云,遮住了银河,蒙住了月亮,顿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善良的人们认为,那是上苍有意地将他俩的相会由幕前转至幕后;至于那雨,肯定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洒下的泪滴。
孩子们不需回家避雨,大家都知道,马上就会雨过天晴。流眼泪,只是一会儿。
合肥人对七月七,好像多了一份感情。五月端午节为孩子们佩戴的饰物——桃木短剑等,似乎就是为了七月七搭鹊桥,提前做好的物质准备。
七月七的清晨,年轻的母亲们从孩子的项上、手腕上,解下这些用红丝线串着的“宝物”。搭着梯子,放在高高的围墙上,好让喜鹊叼着,去天河上架桥。
这一独特的做法,引起了我的兴趣,查阅了不少的民俗资料,为合肥仅有。合肥人善良又多情。
说来也巧,我的大孙女就出生在七月初七。那时儿子媳妇尚在两地工作,过着牛郎织女式的生活。儿子让我给孙女起名字,我不假思索地说,乳名叫作巧巧,学名称作丝雨。如此命名,我想儿子和媳妇一定会明白我的心思。所幸的是,他俩终于调到了一起。
而今身居闹市,高楼挡去了月色,街灯淹没了星光,很难再看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的迷人画面。不过,走在灯光亦如银河的大街上,总可以看到一对对伉俪、一双双情侣,相依相偎,窃窃私语,不知怎么心中就会有说不出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