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小孩的故事

2023/02/25经典文章

关于小孩的故事(精选5篇)

卖水果的老人

文/张伟霞

在我们小区门口,常常看到一位卖水果的老人,面前放着几个白色塑料筐,里面摆满了各种时令水果。

他卖的水果,个大、饱满,价格比水果超市便宜许多,也不缺斤短两,因此,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购买。

老人六七十岁,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相貌不俗,我想应是退休干部吧!

有一次,我在老人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兜苹果,老人一边将塑料袋放在台秤上,一边招呼我:“刚进的库尔勒香梨,甜着呢,拿个尝尝!”我一看,这梨个个金黄透亮,咋尝啊!见我犹豫,老人不由分说,拿起一个梨递给我,说:“尝吧,不甜你咋会买?”

由于经常光顾,这一来二去我们便成了熟人。听老人讲,他是信阳人,儿子儿媳都在洛阳上班,退休后来这边照看孙子,现在孙子已经上幼儿园了,他在家闷得慌,想着摆个水果摊,散散心。

南门口向阳,背风,冬天天气晴好的时候,常有老人、带小孩的妇女坐在墙边晒太阳。

这时,常常有淘气的小孩跑到摊前,瞅瞅这个,看看那个,老人抓起一把蜜橘塞给小孩,小孩捧着橘子甜甜地说:“谢谢爷爷!”这时,老人一边吸着烟,一边含笑地看着孩子说:“吃吧!吃吧!”眼里放出温暖的光。

中午,下班回家,看见老人的水果摊前围满了人,心想,是不是刚进了什么新鲜水果?便好奇地挤进去,只见摊前放了一堆小孩衣服,有上衣、裤子、棉鞋,几个妇女正在挑选。老人拿起一件八成新的橙色羽绒服说:“俺孙子的衣服,现在小了不能穿了,都是从专卖店买的,这么贵的衣服,扔了可惜……”

后来,有好长时间没看到老人的身影,我想,可能是因为天冷的缘故吧!

有一天,无意中听门口保安说,老人的孩子孝顺,不愿让老人出来受这个罪。我听后突然心情有些复杂,不知是该为老人高兴,还是该为附近居民失去这样一位有爱心的老人而失落。

送餐小哥

文/宜苏子

这几年,摁摁手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口腹之欲,这得益于送餐小哥。

我所认识的送餐员小莫,肩上挑着蓝马甲,骑个小电摩,带一大保鲜箱,突突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天到晚奔波,如同疾速的鹏鸟。

小莫通常在早上11点多出门,他的身影像一阵风,一会儿出现在城东,一会儿又出现在城西。冬天裹着一身冰雪,夏天甩下一路汗滴。他灵活地绕过熙攘的人流车流,抵达一座座楼群。然后提上餐盒,噔噔噔,一路小跑,以一种紧凑的节奏,把订餐送到客户门口。

叩门要恰到好处。力道宜轻,节奏要稳,保证客户听得到,又不至于引起反感。门开处,得到的可能是一句真诚的感谢——辛苦了。也可能是冷言冷语。无论什么,小莫都得带着一副职业的微笑,操蹩脚的普通话,用温和的语调,规范地给人家报单,请人家查收。

30出头,是一个不敢懈怠的年龄。小莫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老人要看病,小孩要喝奶粉。所以,小莫的一天里,连气都喘不匀。两个衣袋,分别插着手机,嘀嘀嘀,声音不停响着。就是扒拉一口饭的工夫,眼睛也要盯着手机——抢单啊。这年头,拼的就是速度,晚一秒,错过一单,就少赚三五块。所以,铃声仿佛就捆绑了神经。铃声震一下,神经也跟着一抖擞……

月亮倦了,星星睡了,当时钟指向零点,小莫方能把疲惫的身子,安放在家里。这时,等待的父母已经睡意朦胧,孩子也昏昏睡起。送餐小哥,身体方才放松下来。虽然工作辛苦,但看着安睡的孩子和慈祥的父母,小莫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蓝颜、许你受伤后的依靠

文/整个初夏都沉寂了丶

任何时候,小猪猪难过了,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她最好的朋友笨小孩、他们一起笑一起哭,走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

读书的时候,十五六七岁,正是花雨季,情窦初开,同学们总爱弄点小颓废、小伤感、空间里面飘满的的情情爱爱,为无聊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丝丝色彩,正因为如此,暗恋成了必不可少……

小猪猪也一样,暗恋着同校级的那个白白净净的那个男孩,知道她秘密的,只有笨小孩,笨小孩替他保密,替她出主意----

小笨孩替小猪猪挤食堂打饭菜,两人一起喝奶茶,一起逛街,一起淋雨,一起感冒,一起逃课,一起打游戏……

小猪猪在学校也算得上是一个小靓女,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两个是一对,因为除了笨小孩,没人可以接近她,小猪猪说,‘笨小孩是我的蓝颜知己,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对我好’ 笨小孩听到这话,每次都感动的鼻涕泪下,但只有小猪猪知道,没了笨小孩,他肯定不会这么快乐的过每一天,因为他就像一米阳光,时常温暖着她……

陪她一起打探那个男孩的喜好,替她送上爱意的早餐,其实早餐还是笨小孩做的,还有陪她看男孩打篮球,替她安排很狗血的路上那个相遇,来个碰撞,很多的很多,……

暗恋了一个夏天的小猪猪,竟然在初秋来临时收到了她暗恋的那个男孩送来的玫瑰花,小猪猪很幸福的和那个男孩在一起了,而笨小孩却依然守候在小猪猪的身边,小猪猪却渐渐的忽略了笨小孩,从此笨小孩便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但他却没有忘记小猪猪的话,你是我的了蓝颜知己,所以他还是一直默默的关心菏着小猪猪,看着她幸福……

某天,小猪猪失恋了,她一个人徘徊街头,觉得天很黑很黑,她伤心的一个人漫无目地的走着,天渐渐下起了小雨,此刻的小猪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拨通了笨小孩的电话,笨小孩第一时间找到了正蹲在街角的的小猪猪,什么都没说,只是安安静静的把肩膀借给她,等她完全哭够了,安慰她,你还有我,别难过,然后送她回家,从那以后,小猪猪再也没有暗恋过谁,他们又像以前一样的一起过着开心的学校生活……

多年以后,他们毕业了,所有人认为,毕业后,肯定不会像以前了,朋友会分离,情侣会分手,然而小猪猪和笨小孩却没有,他们依然一起笑,一起哭……

某天,笨小孩恋爱了,小猪猪以为笨小孩不会和她像以前了,但事实没有想他想的那样,笨小孩还是对她很好,不管他女朋友怎样,他还是一样没变……

虽然他们见面的时间少了,但还是天天联系,从来没有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天的早上好,晚安成了必不可少……

许多年以后,小猪猪结婚了,笨小孩也结婚了……

可是他们还是经常联系,一起分担生活的喜怒哀乐,他们说,我们的友情是一辈子的,永远都一样,直到老***去都不变……

这就是蓝红颜知己,比爱人退一步,比好朋友进一步……

小说二题

文/程汝明

( 一 ) 砸字
访友至c城。晚间散步街头,见一群人拥立架下,架上有人在砸墙。
问:砸什么?
答:砸字!
为什么砸?
它心坏了!
字有心么?心在何处?余欲再问,砸字人锤锤狠下,天上地下一片轰响。
……一白衣女子,飘然而至,曰:题字人,乃此处一“父母官”,因贪巨款,日前下獄,故其字,连夜砸之!
余欲再问,不见女子踪影,唯满街灯火明灭,车行匆匆……
梦也?
幻也?

( 二 ) 吹打

在一餐厅用餐,忽听街上有鼓乐声。
出门看,见一群小孩在打鼓,一群小孩在吹号。小孩身后,几个戴墨镜长发青年,抱吉他,边弹边吸烟,边甩鼻涕。长发青年身后,有挺肚的,有不挺肚的,高高矮矮一群人,胸戴红花,跟着走。
我问餐厅老板:“这伙人干什么的?”
老板说:“今天,他们那开业。”
“开业,就要吹打?”我又问。
“不吹打,怎么开业?”老板反问。

时年岁末记于c城.

乡村剃头匠

文/刘强

“剃头啦,剃头啦!”一声声吆喝,伴着几声犬吠,院子里的大人小孩便会跨出门槛,寻着吆喝声走去。一眨眼工夫,剃头师傅身边就围了一圈人,递叶子烟的,划火柴点火的,端扳凳的忙个不停。剃头师傅摸摸这个小孩的头,扯扯那个小孩的耳朵,打趣逗乐子。待一袋叶子烟燃尽,拿出小木箱里的刀剪,栓好遮挡碎发的围帕,开始替人剪起头发来。

这是我小时候亲历过的情景。川东北一带把理发师叫剃头匠,剃头匠这个职业,算不得高尚,也不算低贱。反正有艺在身,天晴下雨不得出工干农活,走到哪吃到哪,不愁饿肚子,很是让人羡慕。

大集体生产那些年,手艺人外出挣钱得给队上交工分钱,又称之为口粮钱,年终将钱折算成工分,才能分到粮食。那时的劳动价值低,一个劳动工日只有几角钱,一个人一年的剃头钱八角左右。一般一个大队只有一个剃头匠,负责给所有生产队近千个男人剃头剪头,年终每个队按人头结算剃头费。剃头师傅除了上交队上的工分钱外,手中还略有结余,在那个年代,兜里有几个现票子,也算是“富甲一方”了。

土地承包下户后,剃头费也发生了变化,一般采取包年的方式,年终剃头师傅上门到每家每户自行收取。加之改革开放,乡场上的理发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多了起来,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去了,剃头匠生意开始变得萧条了许多。不过学了这门手艺,丢了不做不划算。好在包年费逐年在递增,做,总比不做好。

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过去的剃头匠都挑着一个担子,担子的一头装着一口小铁锅,下面有炉灶用木炭生着火,专门烧洗头用的热水,另一头则装着脸盆、剃头工具等。解放后,剃头匠的行头就变得简单了,一个布袋或一个小木箱,一块磨刀石和几把刀剪,挎在肩膀上,入院串户就轻便多了。

剃头匠这门手艺,很有一番讲究。小孩出生满月或满百天剃“胎头”要请剃头师傅,需提前几天找他掐算选日子。剃胎头那天得烟酒侍候着,还要给“喜事”红包,一元二、十二元、一百二十元不等,根据主家的大方和经济状况而定,剃头师傅也不会去争究,只要过得去就行。剃头师傅将小孩头上剃下来的胎毛放在手中揉捏成团,如果成圆型,则标志着小孩好带,无病无灾。团好的胎毛用线串着挂在梁柱上,意思是小孩长大后会远走高飞有出息。所以,凡是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对这项仪式都很看重。

要是谁家的老人去世了,也得去请剃头师傅上门,为死者剃头净身穿衣,称为“白事”。必须给红包“冲喜”,一般离不了“三”,一元三、十三元、三十三元,或者一百三十元。凡是白事,往往都是上了岁数的剃头匠才接这些死人活。在为死者剃头净身时,剃头师傅还煞有介事地用手比比划划,口中还念念有词,一为生者避煞驱邪,二为死者亡灵超度。

乡村剃头匠最让人看好的手艺,就是刮胡须,是城里的理发店和发廊无法比拟的。刮胡须前,剃头师傅将毛巾在温水中浸湿后挤干,在你的脸上轻轻地反复揉搓十几次后,随即拿出剃刀在胶皮上反复抹几下去汗渍,便左手撑住你的头,右手刀走偏锋,从你的脸上、嘴上、额头、后颈、背沟和耳后轻轻划过,一阵轻微的“刷刷”声响起,你的面部神经就会自然松驰,一种舒服感透过全身,让你顿时神清气爽。

乡村剃头师傅最擅长的还是掏耳,这岂止一个“绝”字了得。他们没有医院五官科的凹透镜设备,也不需要手电光照明,全凭感觉在操作。掏耳前,剃头师傅将你耳朵轻按几下,随后用剃毛刀在耳朵内转一圈,去掉耳毛后,才开始掏耳。当细长的耳匙刚伸进你的耳内时,瞬间有种“嗡嗡”的声音响起,尔后耳匙在耳内上下左右蠕动,顿时,一种酥麻感遍布全身,让你欲罢不能。再用柔软的耳刷来回搅动,清扫耳垢,最后又轻按几下耳朵,掏耳就结束了。剃头师傅掏耳的手艺精就精在拿捏适度,既舒服又不伤耳膜,手到垢除,一点没有疼痛感。能达到如此境界,可见非一日之功矣。

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农村人进城买房的多了,居住在乡村的人越来越少。加之乡村剃头匠手艺青黄不接,年老的不能做歇了业,年轻人不愿学也不愿做,而今的乡村,已很难再见剃头匠的身影了。

尽管如此,但乡村剃头匠走村串户的吆喝声,早已镌刻在儿时记忆深处,此时想起,仍然感觉是那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