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家风散文

2023/01/16好文章

家风散文(精选17篇)

礼仪家风代代传

文/卢建斌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遇上好邻家,披红又插花,”可见邻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曾清楚地记得在爷爷那辈,他就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友好相处,并将礼仪相处,友好相待,互相帮助,宽容相济作为家风家规来要求家人。为此,大到邻居过事帮忙,小到洒扫门街无不言传身教,为子孙树立楷模。爷爷教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更比饶字高”,日常生活中,只有学会了忍让和宽容,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处好邻里关系,过好平安和谐生活。在今天想来,爷爷的话语真的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爷爷如果活到现在,就超过百岁了。他曾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难处,要学会体贴人,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想事做事,并尽量去帮助人。他的一次亲身经历令我至今不曾忘记。那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闹饥荒,用关中农村的话就是遭年馑,饥饿困扰着每一个人,晚上经常有偷粮食的事发生。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爷爷突然听到家里有响动,急忙披衣下床,只见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在揭开麦缸的盖子,准备往口袋里灌麦,爷爷并不生气,他说:“娃呀,慢慢灌,别跌了”。小伙儿不由得内心震惊,感觉就好像是在自己家灌麦一样,羞愧地低下了头转身要跑。爷爷还是拦住他,硬让他灌了一些麦子带走。用爷爷的话说,小伙能那样做可能是实在没办法了,能救人处且救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咱也不缺那一点。

在爷爷的熏陶和感染下,我的父亲更是继承了和众乡邻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好传统。父亲是名教师,喜爱写毛笔字,村民无论谁家过事都让父亲写对联,父亲写对联都是根据乡邻的不同家境去拟联,然后去写,因而很实际,深得乡邻喜爱。记得那年,父亲任教的村中“耍社火”,父亲提前通知了乡邻,让乡邻们都赶去看热闹,感受十里乡俗的民风民俗。父亲去世多年,乡邻们始终念念不忘,路上碰见我总是提起父亲的好,让我很愧疚,总觉得自己跟不上父亲的脚步。

礼仪家风一辈辈传下来,我更是体会出日常生活中和乡邻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美好和悦。邻里、同事见面多问好,有事相帮忙,这是多么和谐啊!不仅如此,我更是用实际行动感化家人,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乡亲们的和气。人与人相处,万事和为贵,你敬我一尺,咱还人一丈。这样人人彼此礼让相待,家风村风乡风岂不其乐融融?

当家风波

文/裙子

当家理财这码事不知什么原因,在一般家庭里往往是女人的事。在我记忆中,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尽管母亲精打细算,但到了月底总免不了要硬着头皮向邻居借点钱来弥补开支。现在我也当家了,虽然没有缺穿少用的烦恼,但母亲省吃俭用的习惯给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平时我总是要考虑一个实惠而合理的总体安排,在各项具体支出上我一般不赞成赶浪头,新上市的东西总要缓缓再说,可以穿的衣服就不去及时更新。于是连连得到了我先生的责难——说我像个“巴子”,还说要是他来管账,保证皆大欢喜。

看他不当家不知米贵,一副见人挑担不吃力的样子,我就自动提出“辞职让权”。

那天,他乐呵呵地接过一个月的开支,充满自信地开始行使他的“权力”。

听听他的“施政纲领”似乎也很有道理:什么“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啦,什么艰苦朴素和适当放开互相配合啦……讲得头头是道,让人听了还真以为他曾经学过家政似的。

接着,我家的餐桌上不时有点“时鲜货”了;下班回家,一条漂亮的真丝围巾在我眼前一亮;周末逛过了公园,他又提出到“小吃街”坐一坐……可是好景不长,半个月后,他自己感叹道:“还是吃得实惠点好。”走过书店,他抚摸着一本心爱的书,横看竖看最后又把它放进了书架。老板在他身后喊叫:“喂!老朋友,你存心要,九折就拿去。”他不敢回头,生怕被人抓住似的。

晚上,我要求参一下“政”,看看他的“库存”。他执意不肯,后来等儿子一入睡,我对他软磨硬缠,他这才摊牌了,悄悄对我说:“关键时刻还是你来扭转乾坤吧,我不敢再潇洒了。”说着拉开抽屉,里面他的“潇洒”成果真叫人吓一跳,收支相抵——至少缺了一个星期的日常开支。

我绷起脸,正想发作,但看看他乞求的可怜模样,心又软了,掏出刚发的一笔奖金放进抽屉里,说:“今后还是充分发扬民主,大家一起商量共同来当家吧!再说,儿子也大了,他也可以提出意见嘛……”

正说着,儿子从被窝里探出头来说:“本来就是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嘿,这小鬼原来正偷听着呢!

节俭家风代代传

文/鲁迁

太阳一出满天红,

勤俭节约记心中。

吃不穷,穿不穷,

计划不周一世穷。

这是自幼习读诗书,刻苦成才的母亲编写的一首儿歌,算是一个家规,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德高望重的母亲,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把我姐弟六人培养成人,其中还出了三个大学生,在街巷传为佳话。

1966年我喜结良缘,我和妻子以母亲为榜样,勤俭持家,精打细算,不仅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教养成人,并帮他们成家立业,还出资帮助妻弟妻妹盖楼房。节衣、节电、节纸等良好风尚,已成为我家的传家宝,好家风。今儿,专谈环保节水的事儿。

我在西安土生土长74载春秋。家住小车家巷大杂院内,作为长子,母亲同我生活在一起。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我家一直饮用苦涩的井水。

1962年古老的巷子,修建了自来水站(一个公用水龙头)。尽管水费便宜,又敞开供应,但在家规的训教下,我家三代人除做饭、喝水用自来水外,洗菜、淘米、洗衣、浇花等全用井水。

改革开放喜迎低洼地区改造,1987年举家迁入了大车家巷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的新居。尽管我家厨房、卫生间有好几个水龙头,用水十分方便、快捷。但我家依然精打细算节水如金。譬如用洗脸水擦桌椅,用洗衣水涮拖把,用洗菜水浇花,淘米水倒入常备的节水捅里(再用其冲厕所)。

家风的潜移默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熏陶和身教,我及儿孙也传承着环保节水的优良传统。我每晚一脸盆热水三用:一用是倒出三分之一的水,泡卫生巾清洗方便之处;二用是洗脸;三用是把洗脸水倒入洗脚盆洗脚。儿子、儿媳不怕麻烦地将东北屋厨房的洗菜水、淘米水、洗碗水穿过三个门,一一倒入西南角卫生间的节水桶里,又不厌其烦地将厨房里洗衣机洗衣用过的水,一盆又一盆地倒入卫生间门前的大洗衣盆里。我那上三年级的小孙孙,从学前班起也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再也不玩水枪打水仗了。每次将洗脸水、洗脚水,不是倒入节水桶,便是用来冲马桶。

嘿,还别说,三代人节水如此,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一月节省2吨水,27载,就是324吨水。

也许从小受母亲写儿歌的影响,激励坚持写了一辈子童谣的我,目前还为环保节水创作了一首儿歌《低碳环保节水歌》:

万物来自不容易,日子理应珍惜过,

淘米之水涮拖把,拖净地砖冲厕所,

洗脸之水擦桌椅,洗菜之水浇花朵,

勤俭节约传家宝,环保节水记心窝。

我被誉为环保达人,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及省市电视台都多次报道我家节俭、环保低碳的事迹。这都得益于我们节俭用水的家风传承。

用家风铸就国风

文/孔令建

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懿德丰盈的家风,必铸就馨兰般的人生美景。所以,有家风与没家风,是两回事。钱再多,没家风,子孙一样败光;没钱,但传承了好家风,生命也会发光。家风无关乎物质,穷人与富人,都可以讲家风。家风与精神有关,它是衣柜里一块典藏的粹玉。

咱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懿丰盈的好家风。无论是身居高堂,还是枕席露野,都不忘祖宗遗留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这是司马光的人格正气,祖辈们视之为碧霄;“一食千金,吾不忍食,吾不忍睹”,这是曾国藩践行节俭之道的百年回响,先人们捧之为琬琰……正是这些先祖用中华民族最清正的遗风,在家室中垒起一道道天高之善,海阔之德,才使整个华夏大地,流泻着一股厚德载物的清波遗韵。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又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茫茫天地之间,家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风败坏,社会风气必匪。所以,注重家风的构建,是命旅中头等大事。家风是一首多声部的乐曲,好学尚德,是家风;孝悌淡泊,是家风;勤俭节约,也是家风……无论你在生活中唱响哪一个声部,都必将对你的后代产生深远影响。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哲学家爱德华,在家族中树起了勤奋好学之风,后世子孙竞相承传,结果有13位盘居大学校长,100位高就教授,80位摘冠文学家,60位成了医生,还有1位问鼎过副总统;而另一个酒鬼兼赌徒珠克,一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他的鄙践与纨绔,不幸成了后世竞相仿效的玉律,结果在他的后代子孙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400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7人犯过诈骗罪、盗窃罪、杀人罪。正与反两方面铁的事实,给视家风如草芥,或者将家风败坏、身陷权势嚣、货利浮、声色舞的家长,敲了一记贯顶的钝击!

家风绝不容忽视,更非“雕虫小技”,它是森林里的一阵怒涛,是大海里的一股飙风,能力透纸背,狂吹四野,以水木清华的气流,迅速覆盖茫茫天地,给人类以清冽、以润泽。所以家风就像一粒种子,撒播于华夏大地,必成国风,成森林。家与国,从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古语有云:“身修而国治”,如若我们家家户户,以身作则,存真理、摄正义、留仁爱,练达而不失扑鲁,严谨而不掉疏狂,坦荡高尚,则“国治”无疑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咱中华民族,自古有厚德载物之风。泰山脚下,长江黄河之畔,那万千灯火下“昭昭如日月之明,离离若星辰之行”的懿德善心,曾在时代的烟云中,从家延伸到国,激迸出一阵阵钟鼎巨鸣。到过岭南九江烟桥村的旅游者,必见村中的麻石门楼上,刻有“烟桥正道”几个升斗大字。据清末流传甚广的一本宣讲小说《吉祥花》载述,该村何君和,“慷慨好施,自奉俭朴,家虽贫能识大义”。德性自能流芳,有其父必有其子。曾授兵部主事的何文绮,深揖其父何君和之风,一生倡导利物济人,晚年憩归,谆谆诱教乡人,致令学生朱次琦这位岭南雄儒,掬其绳墨芬芳,在襄陵为官之际,心系民瘼,造福一方,到离任时,竟是千巷联袂,万人相送!辞官后的朱次琦,又将其厚德精神灌输给学生康有为。雄才大略的康有为,更是将师德发扬光大,在国难民蹇之际,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发动维新变法,解黎民于倒悬,其滔天巨德,正是从“烟桥正道”这条陋巷里的家园中始,升腾到京华的皇殿终。这个经典的例子,更加说明了家风与国强民伸,始终唇齿相依的。

在当今提倡民族复兴之际,让我们齐齐唱响家风的主旋律,用良好的家风,铸就伟岸的国风!

家风无声化春雨

文/秦志峰

“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是父亲的口头禅,也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座右铭。

爷爷秉性耿直,开朗,为人好抱打不平,做事一丝不苟。我几岁时,家里有几分自留地,养着十多只羊,花甲之年的爷爷,放羊,拾柴,种自留地。几分自留地硬是被爷爷割成了一块一块的菜田,这一垅是土豆,那一脊是茄子,埂坡上栽着洋葱,西红柿,豆角结的一打一打的繁。爷爷种的菜瓜,瘦弱的瓜秧上菜瓜一长就是一尺多长,每一次的菜瓜摘回来,洗净切成段,吃起来又脆又甜,即解渴又充饥。那些年爷爷的菜瓜既是蔬菜又是主粮。爷爷为人豪爽,每次有邻里路过菜田,总是大方的赠送一些蔬菜给人家。爷爷也是村子里闻名的老好人。爷爷以身作则,做什么事都是尽职尽责,放羊不光赶着自家的,邻居谁有事请他帮忙代着放羊,他都不推辞。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困难之时帮人一把比啥都强。”爷爷也是庄子上出了名的公道佬,他就事论事,向理不向人。谁家婆媳不和,夫妻闹仗,乡里乡亲的吵架拌嘴的,都是爷爷评的理和的事,爷爷在庄子上威信很高,从来做事都是以自己为先,他爱说“自己能过去别人自然就过去了”。爷爷的五个儿子谨遵自己父亲的家训,一个个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维护着家族美好的传统。

爷爷走了,父辈们继承了“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优良传统。父亲不好言语,他一生默默坚守着家族长子的责任,对兄弟们和自己子女们从来都是有一口好吃的,省着让一家人都尝点。他教育我们的同时从不忘自己的父亲,“向你爷爷那样做一个直骨人,做一个让人人都想的人……”这是父亲教导我们兄妹时说的最多的话。我父亲虽然不识字,不懂秦唐汉史,但是他的人生哲学,他与家族荣辱与共的理念,他所说的家族凝聚力都是以一个长子,一个大哥,一个父亲的形象以身作则的。父亲的节约,惜物,做事情的严谨,做人的耿直,是我和我的叔叔兄弟们最最实用的榜样。

记得弟弟七八岁吧,因为邻居家小朋友的玩具枪特牛,弟弟人精明又会动脑子,便和小朋友玩纸牌打赌,最后小朋友输了就把自己的玩具枪输给弟弟了,结果人家大人因为此事出口不训骂脏话。爸爸让弟弟给人家道歉把枪还给,弟弟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就是不道歉,记忆里那是父亲第一次出手打自己的孩子,弟弟流着鼻血给人家道了歉。父亲心疼抚摸着弟弟红彤彤浮肿的脸缓缓的语气铿锵有力:“儿子,爸爸今天打你,不是你做错了什么,是你根本就不应该那样做,别人的东西再好咱都不能稀罕,你爷爷一辈子再穷都不拾别人地头的一根柴,一定要长记性……”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着一个大家庭的兴荣,教育着自己的五个孩子。

如今,父亲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的孩子也都成了人,而我们家族的这句“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家训却永远不会老,六十多岁的父亲没有和他的兄弟们红过脸,对他的子女更是没有用父权掌管过所有事,父亲默默无闻,父亲任劳任怨,父亲一直用行动诉说着一个人生哲理,我们作为他的孩子,更是把这些优秀的美德看在眼里,记住在心里,用在最真实的行动上,不贪图别人的便宜,节约节省,乐善好施,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家风无声化春雨,滋润心田辈辈传!

家风润物细无声

文/李敬

最近,“家风”一词“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进入大家的视野,顺着这股春风,我也审视自己的家风,发现我们家里没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家训,也没有成文成条的家规,只有一辈辈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后人。

爷爷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乍一听是告诫我要站得端、做得正,细想起来就是教育我要行的正、立旳直,也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爷爷还常说“面子多大祸多大”,这是告诫我要有自知之明,莫贪图虚名死要面子。奶奶常说“人勤地不懒”“春天刨一镢,秋天煮一锅”,这是教育我要勤劳;“吃了不疼瞎了疼”,这是教育我不要浪费。“人要吐口唾沫砸个坑”是我爸爸常说的一句话,这就是教育我要说话算话。我妈妈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教育我要勤俭节约;“莫饮过量之酒,莫贪不义之财”,“交上皇粮不怕官,孝敬老人不怕天”,这是教育我要遵纪守法,孝顺老人;“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这是教育我要谦虚谨慎;“亲戚朋友脸换脸,邻里百家碗换碗”,这是提醒我与人相处之道。

这些通俗的话语就是我们的家训,我们的家风就是在这些朴素的话语中形成并一代代相传的。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禾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啊!好家风伴我成长,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信,给了我独立……

粽香传家风

文/马亚伟

父亲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远亲不如近邻”。在父亲看来,左邻右舍就是自家的亲戚,要和他们亲如一家。

每年端午节,母亲都会包很多粽子。母亲包的粽子特别好吃,东邻的孙爷爷、孙奶奶很爱吃。孙爷爷老两口无儿无女,孙奶奶上了年纪以后,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端午节就不包粽子了。父亲得知后,每年都会派我给孙爷爷老两口送粽子吃。父亲还会嘱咐母亲,给孙爷爷他们要包个儿小的粽子,老人年纪大了,一次吃不了大个儿的粽子。粽子煮出来,父亲拣出其中样子小巧好看而且不漏一粒米的,他说:“送给别人,一定要送最好的!”

我把粽子送过去,两位老人非常高兴。孙爷爷为孙奶奶剥开一只粽子,孙奶奶咬一口,笑眯眯地说:“好吃!还是那个味儿!”没多久,孙爷爷院子里的桃子熟了,那是一种叫做“五月鲜”的桃子,鲜美多汁。孙爷爷提上一篮子,给我家送来。父亲说,孙爷爷是个好人,年轻时特别能干,以前帮过我们不少忙。小小的桃子和粽子,传递着一份浓情。多年里,我们两家互相照应,亲如一家。

那年开春的时候,母亲和西邻的李婶家因为浇地的小事发生了几句口角,两人从此互不理睬。快要过端午节了,父亲去外地采了很多新鲜的苇叶回来。我问:“爸,怎么采了这么多,我们家包粽子用得了这么多吗?”父亲照例是把其中最好的拣出来,扎成捆儿。他说:“去,给你李婶送去。”我把嘴一噘说:“我不去,李婶跟个母老虎似的,那么厉害。”父亲嗔道:“不许胡说!邻里邻居,难免有个小矛盾,互相让一步就没事了。”

我把苇叶送给李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真是谢谢了!我正要去买苇叶呢,买的可不如这新鲜!”就这样,我们两家人和好如初。李婶包了蜜枣粽,还给我家送来,她笑呵呵地说:“这蜜枣比大枣甜,尝尝吧!”那是我第一次吃蜜枣粽,母亲包粽子都是用自家枣树上打下来的枣子。蜜枣粽果然甜极了,就像两家人的感情一样。

如今,父亲在老家生活,和四邻关系和谐融洽。如果父母来我这儿小住,老邻居们就会常打电话来,说想他们了。我在城里虽然住楼房,但从来不会“只扫自家门前雪”。谁家有事,我会主动去帮忙,还会把从老家带来的新鲜蔬菜、水果给邻居们送去尝鲜。邻里关系好了,大家住在一起心里都舒心。父亲用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邻里和睦的意义,这是家风,也是美德。

家风

文/漠风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漫长的言传身教的过程。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好的家风,教给子女的是优良的品质,传给后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风的熏陶,有家训的指引,有家规的约束,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才会风雨无阻,一路前行。

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虽位高权重,但他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告诫其子:俭以立名,侈以自败。后来便撰写了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司马光借鉴了诸多达官显贵之子的堕落与腐败的教训,吸取经验,从严教子,使得其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我们熟悉的三字经里曾有这样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良好的家风,与我们的父母息息相关。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有好的父母就能树立起好的家风。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虽然我的父亲母亲不识字,但是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他们就对我说:“不要出去招风惹事,更不能和别人打架,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贪图人家的小便宜……”虽然是些普普通通的话,但我一直按照父母的吩咐,认真地做着每一件事,直至我长大。

现在我也结婚生子了,我和妻子一样,时常用父亲和母亲教育我的话教育儿子,虽然儿子不懂,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他会懂,他会和我一样做好自己的事。其实,家风有时就是一席话,一席让我们铭记一生的话,虽然不是哲理,但它却是为人的道理,一直引领着我们前行。

家风是一种传统美德,好的家风对社会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优良的传统,更需要这种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家庭里每一个成员的品德都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民风,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更需要我们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家风,需要一代代人的文化传承,需要时光的沉淀与积累。只有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小家风,才能更好地塑造我们的民风,中国风。

有人说家风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待人忠厚;有人说家风是勤劳踏实、节约朴素、正直清白;还有人说家风是诗书继世、谦虚谨慎、精忠报国。我说家风是一面鲜艳的旗,一面承载着道德、文明、诚信、礼仪、和谐、团结的旗。相信有家风这面旗的引领,我们的家会更幸福,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

家风民风度春风

文/戴健

新年新月新气象,家风民风度春风。莫道春归无觅处,雪影寒梅春意浓。

立春那天,合肥迎来久违的好天气。一觉醒来,推窗极目远眺,天蔚蓝蔚蓝,水碧青碧青,周边楼宇轮廓棱角分明,眼前梅花盛开粉白有致。好天气带来好心情,于是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满天重雾,转眼间又出现鲜明美丽的太阳!”

难得有闲暇陪儿子看电视,恰此时央视新闻频道正在播出新春各路记者采访有关“家风”的新闻。已是初中生的10岁儿子问,奶奶常教导我们的“要学真本事”,是不是我们家的家风?我说是,儿子高兴了,“我们也在传承家风耶!”

我的母亲一辈子苦没少吃,童少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抗战初期“跑鬼子反”,小学尚未毕业的她随外公外婆,一家人自芜湖“抢渡长江”,过裕溪口、巢县、合肥、六安、立煌……在麻埠和古碑冲深山里“蜗居”的那段时光,她这个合肥城内的姑娘居然学会了开荒,种菜种粮。这点“手艺”在三年困难时期派上了大用场,她起早贪黑在派河边整地培墒,收获的山芋南瓜玉米等极有效地填充了孩子们干瘪的肚皮,使我们安然度过了那场大饥荒。

古人说:传家两字耕与读,兴家两字俭与勤。凭着“家学”的那点底子,新中国成立前夕母亲参加革命直到离休,都在好好干工作而且一直鼓励我们兄妹几个“要学真本事,好好干工作”。她从生火做饭引出“火要空心,人要忠心”和“福从口入,祸从口出”;待人接物她讲“叫人不蚀本,只要舌头打个滚”和“千差万差,来人不差”;持家过日子她又说“学会照搭兑,一生不受罪”和“青菜豆腐保平安”。父母言,大智慧。于是,上小学的我拓土坯一分钱一块、妹妹摇纺车纺线绞手套头一分钱一双,挣得了学费。16岁起我又自学裁剪为全家做衣裳,弟弟则给全家理发,我们这丁点毫末技艺,至今还派上用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始终坚信意外财与我们家无缘,从不幻想中奖,这也是我不买股票彩票的原因,惟愿脚踏实地,从知识中汲取力量,在勤奋中增长才干。“下过乡、吃过糠”的我辈如今小有所成,下一代也在健康快乐成长。儿子已在12家媒体或出过图像,或发过文章,或介绍报道,或接受专访。这个寒假,他主动找出我的自传抄写以练习楷书隶书,或许也是想从中领悟家风吧。我对他的发展取“无为而治”,从不逼迫,让他在玩中学,一切凭自己的兴趣,不参加任何补习班。只盼他在行千里路、读千卷书、写千篇文的过程中提高。

家风者,家庭风气、风格和风尚集大成也。我家的家风是合肥民风的缩影,而合肥的民风则在民谣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父子相会,夫妻团圆”;“莫与人家比过年,要与人家赛种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等等——体现的是“舆情”。旅美社会活动家吴世珊给我寄来题词:“身在海外,心系故园”;旅台歌视明星吴静娴在暌违40年后返乡,挥笔写下“山美水美人更美”——体现的是“乡情”。杨振宁记得他小时候合肥家中的春联每年都是“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他的父亲杨武之少时一度迷上赌博,某夜晚归,其叔杨邦瑞独守客堂,只轻轻问了句“天已不早,汝身上冷否?”已然响鼓轻捶,杨武之自此终身不赌,卓然而成大数学家——杨家体现的是“亲情”。合肥民风在杨振宁身上发扬光大,他给长子取名“光诺”,他获诺贝尔奖后杨武之手书“有生应感国恩宏”,胡适引荀子《天论》赠字:“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行文至此,月逢上弦。我流连于梅园,浮想联翩,好一个雪后初晴的暄宵!“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新年新月新气象,家风民风度春风。莫道春归无觅处,雪影寒梅春意浓。

常念清贫传家风

文/刘东华

名门家风,大多有一套对本族人严格要求的行为规范,这些做人的操守,是一个家族的前辈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人生感悟,总结出来的持家之道,供后人遵循、借鉴。我们寻常人家,虽然没有名门望族那样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家风家训,但长辈们依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育后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后辈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

我们家的家风是“常念清贫”。我父亲这一辈人,兄弟5个,爷爷去世得早,奶奶和我大伯父带着一大家子人过日子,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父辈们都有过外出逃荒或者做工打拼的生活经历,大伯父为了拉扯兄弟们,一辈子没能成家,孤独终生。大伯父年老时,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家看望他,买给他的食品、水果他不舍得吃。苹果放久了,渐渐出现霉变,一点点坏掉,他先捡坏的吃,把霉变的地方削掉,就这样,一个一个轮着吃坏苹果,让我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大伯父自学文化,会打算盘,曾在村里做过会计,很有见识。前几年,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但他仍时时提醒后辈们,生活要节俭,别忘了过去的贫困,要懂得惜福。

我父亲现在80多岁了,退休在家养老。退休金足以保障他的生活,但父亲依然简朴。他的棉衣穿了多年,外套也洗得发白。我们给父亲买了新衣服,他不舍得穿,在衣柜里放着,他的理由是:“衣服多得穿不了,何必都占着呢。”简朴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尽管无奈,但我们也只能遵从父亲的意愿。平时聊家常,父亲提及最多的是当年的贫困。因为缺衣少食,他十多岁就出门做工,没有棉鞋,赤脚在雪地上走。“现在这么好的日子,不要忘了本,想想当年的贫困,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恩。”父亲谆谆教导。

这种常念清贫的家风,无形地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人到中年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这种家风对我的影响。常念清贫让我从小就有一种进取心,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敢懈怠,力争做到最好。常念清贫让人不生贪欲,我曾在一家经营不错的企业中担任职务,因有清贫之心,所以能洁身自好、不生贪念,虽有钱财过手,我也做到了两袖清风。常念清贫才能不羡奢华,这些年我越来越喜欢简单清静的生活,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写作上,生活充实而美好。我们这一代人不再像父辈们一样缺衣少食了,但“常念清贫”的家风让我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能安于平淡,不被欲望裹挟,去追寻身心的宁静与安乐。

一枚党徽成家风

文/郭华悦

父亲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党徽。

小时候,常看到父亲从抽屉里拿出党徽,细细地看,充满感情地抚摸着。孩子们好奇,每次都想拿过来玩,但屡屡遭到父亲的训斥。父亲对这枚党徽,视若珍宝。而一说起和党徽有关的故事,更是如数家珍。

这枚党徽,是父亲入党时发的。当时,父亲是大队的书记,领导着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奔小康。父亲不怕苦,不怕累,有脏活累活,总是一马当先。每天,父亲第一个出工,最后一个回来,堪称是村里的劳模。

后来,村里有了一个入党的名额。经过讨论和民主决策,最终父亲得到了这个入党名额。那一年的“七一”,父亲在台上宣誓,接过党徽和党员证,眼里噙满了泪花。

至今,谈起入党时的情景,父亲仍感慨万分。对于父亲来说,入党不仅意味着对自己的肯定,也不仅意味着身份的不同,更多的,是让父亲有了身为天下先的责任,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如今,上了年纪的父亲,对于劳动的热爱依旧不减当年。父亲常说,身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更应发挥带头作用。每次说这话,父亲的眼光,总会下意识地看着抽屉的方向。我知道,父亲一定是想起了抽屉里的那枚党徽。

后来,我成家立业,也有了个儿子。儿子懂事后,问起那枚党徽的故事,于是,我将父亲曾讲给我们听的故事,又讲给了儿子听。儿子似懂非懂,但我知道,在父亲和我们一代代的熏陶下,儿子总有一天能领会这枚党徽里所凝结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这是父亲教会我们的,也是党徽里蕴含的意义。就让这枚党徽及其代表的精神,成为我家代代相传的家风。

母亲的话语 我们的家风

文/朱晓

母亲离世已近两年,悲伤、思念之余,我常常想起母亲生前常说的一些话。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许多智慧,也形成了我们的家风观念,为子女精神品质的培养积累了一笔无形的财富。

“日子不是一天省出来的”是母亲唠叨了一辈子的话。母亲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豫东农村,幼年时经历过吃糠咽菜、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这让母亲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小时候,家里常见的景象是,一碗剩饭剩菜可以连续加热吃上几天,一件衣服可以来回改动经历几个孩子的童年,甚至是一盆洗菜的水,母亲也会思量着如何物尽其用。

日子过得宽裕之后,我们对于母亲吃剩饭剩菜、珍藏旧衣物的行为觉得很不以为然,甚至有时候还经常会用健康养生、极简生活的新观念“打击”“嘲笑”母亲的行为。但是自从自己成家立业、掌管了柴米油盐之后,我才渐渐体会出母亲对于节俭的理解是多么深刻。生活中的“节流”不仅体现在一餐一饭、一水一电,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

“做人要凭良心”是母亲的又一句名言。母亲一生与人为善、待人宽厚,她为人处世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要让自己的良心安稳。记得在我上中学时,母亲有一次在大街上被一个乞丐模样的人施了迷药,骗走了家里一万两千块钱。母亲是没有工作收入的家庭妇女,这一万两千元在当时相当于父亲一年的工资,也是姐姐大学四年的学费。清醒之后,母亲号啕大哭,痛悔不已。过了很长时间,母亲才从被诈骗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以为母亲这辈子要视乞丐为“仇敌”了,没想到后来数次在家门口、街道上遇到乞丐或流浪者时,母亲依然会送上几个硬币或者一个热馒头。用母亲的话说,一码归一码,见到比自己苦的人不帮一把,良心不安。

“头三脚难踢”也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这是我们当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万事开头难。我们的家庭子女较多,所从事的职业也各种各样,有人务农,有人执教,有人创业,也有人从事科研,但是无论哪个子女在哪个行业遇到了困难,母亲就用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凡事认识到起始阶段必有难处,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就变得坦然许多;认识到难处也只在起始阶段,我们也就增添了几分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母亲的这一句俗语鼓舞着我们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跨越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坎坷。如今,尽管母亲已经不在了,但是每当遇到思想上的困境或者行动上的障碍时,我依然能想起母亲的这句俗语。

节俭、善良与坚韧是母亲的风格,长久以来也形成了我们的家风观念。幼年时,母亲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的生命;成年后,母亲塑造的家风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如今,我也组建了小家,也已为人母,我相信母亲曾经塑造的这些家风观念在每一个小的家庭中都会像“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

嵇康的家训遗言

文/吴容容

家国天下,家是国家最小的自然单元,治国如治家,家风往往影响着国风,国风返过来又影响家风。

何谓家风,一般指一个家庭中基本的原则和标准,有的家庭中,父辈将这些标准总结成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词语,让孩子从小就记住。也有的家庭,父母并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些话,但是孩子在父母的言行中耳濡目染,也能体会到父母的原则,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净与脏,每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都有一个相似的标准,或者底线。

有意思的是,晋代的狂士嵇康在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家诫》中,却与他一生中行事的原则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晋代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不但普通民众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就是当时的一些文人名士,也难以坚持自己的人格、过一种平静恬淡的日子。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人狂傲放浪,把当时的一些高官和名流都不放在眼中,因而得罪了很多人,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嵇康死时,儿子只有十岁。临死前,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我想,他应该明白,此时的儿子其实还不懂信中的内容,所以才会写成文字,而不是只口头叮嘱,写成文字,就可以让长大之后的儿子一再阅读,从而能更牢固地记住。

嵇康要告诉儿子的,只是这样几件小事:好几个人从长官那里离开时,不要走在最后,免得别人认为你存心走在后面向长官告密;聚会时有人争论,你要马上离开现场,因为你不管站在哪一边都要得罪人———两边都不站?那就要同时得罪两边的人了!再有,有人劝你饮酒,哪怕你不想喝,也要端一下杯子,这样才能不让人记恨……这些处世之道,嵇康都是懂的,他在众人面前那么狂傲,都是故意的,他的生存中,其实也是充满了痛苦与无奈的!

他不希望儿子也像自己这样,所以劝诫儿子要恭谨小心地为人。

希望儿子过得比自己好,是天下所有做父亲的相同愿望。不愿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又是多少父亲的心声呢?愿与不愿间,都是满满的父爱!

舌尖上的家风

文/刘卫星

我的家乡在黄海之滨的苏北,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落。我的家族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据家谱记载,我们家的家训是“重祠宇,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训子孙,务本业,禁词讼,诫酗赌,诫不端,崇节俭”,这十句家训,言简意赅,一直是我们处世立身的根本。大学毕业后,我来到陕西工作,家族中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在全国各地安家立业,祖辈传下的家训也时常萦绕在心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家族舌尖上的家风,因为这小小的舌尖家风与家族的家训一脉相承,于细微处时刻为我亮起人生路上的灯塔。

舌尖上的家风是讲规矩、懂礼仪。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特别严厉的,家里吃饭有很多规矩得遵守,比如不能把筷子竖插在碗中,这个禁忌似乎在很多地方都有的,因为人去世的时候才会把筷子竖插在装满米饭的碗中;夹菜的时候不能拿筷子满盘子地翻,挑挑拣拣,要夹自己跟前的菜,不能夹别人面前的菜;还有夹菜的时候筷子要拿稳,不要让菜掉到桌子上,要是掉在桌上了,还得夹起来吃下,不能浪费……这些规矩,我们自然是要遵守的。但我印象最深的规矩还是开饭的时候要等家里的老人入座动筷了,我们这些晚辈才能动筷子。记得小时候吃饭我常常调皮,不遵守规矩,每当这时父亲就会脸一冷,把筷子往桌上一拄,然后用筷子的另一头在我脑袋上敲一下,教训道:“要懂规矩讲礼数,吃要有吃相,爷爷奶奶年长,是咱家的宝,我们要尊敬,得让长辈先动筷……”

舌尖上的家风是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在我们的家族里吃饭从来都是不能剩饭的,特别是到别人家做客更不能剩饭,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要“光盘”。我的祖辈都是庄稼汉,整个家族的老老少少都靠着家里的田地生活。小时候,我经常和家人下地干农活,一粒粮食从选种、播种到收获,实在是一个漫长的精细活,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无论是在自家吃饭还是去别人家做客,不剩饭既是为了珍惜劳动果实,更是勤俭持家的风尚。我们从祖辈那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勤俭持家的家风,更懂得要乐善好施。儿时常听父母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都吃不饱,村里讨饭的人也特别多,那时一亩地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但是只要有可怜的人来家里讨饭,爷爷奶奶一定会精打细算,从家里人的口粮里匀出一些给他们,宁愿家里人少吃些,挨下饿,都一定要帮助那些讨饭的人渡过难关。

舌尖上的家风是孝道亲情,家人团聚。在村里,我家跟五叔家是紧挨着的,爷爷奶奶和五叔一家人住一起,平时两家要是炒了什么好吃的菜,总会互相端一盘过去,这不正是现代城市里崇尚的“一碗汤”的距离嘛。这些年,我们家族里的年轻人都四散到全国各地工作了,平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但家里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就是每年春节,我们小辈兄弟十几个人分别出点钱,大年初一这天,请厨师到家里做上五六桌菜,我们这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围坐在一起,欢聚一堂。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喝着小酒,小辈们向家里的老人磕头问候,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长辈们听一听孩子们这一年在外面的工作与生活;而兄弟姐妹间就更有积攒了一年的聊不完的见闻与话题,真是好不热闹。每当这时,一年在外的烦恼忧愁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心里总是暖暖的,回家的感觉真好。

舌尖上的家风很小,但却时时提醒我要铭记“重祠宇,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训子孙,务本业,禁词讼,诫酗赌,诫不端,崇节俭”的百年家训,更让我懂得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讲规矩懂礼数;无论贫富都应该勤俭持家、乐于助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要记得家的方向。

年夜饭中传家风

文/王国梁

毫无疑问,年夜饭是我们中国家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顿饭。这顿饭是团圆饭,家里所有的成员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吃饭。三代或者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男女老少都挤在一张大桌上,欢欢喜喜开始吃饭。这时候,每个大家庭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家风。

记忆中,我家年夜饭的气氛总是特别热闹。我的家人性格都属于外向型,喜欢高谈阔论,而且嗓门都大,吃年夜饭的时候,小屋里的欢声笑语好像永远都停不下来,气氛非常热烈。每年的年夜饭对父亲来说,都好像召开一次意义非凡的会议,他要定好基调,确定主题,把控全局。我们的家风,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传承。

年夜饭准备好了,满桌的美味佳肴馋得我们口水直流。不过无论我们多馋,父亲都不允许孩子们先跑到桌前吃饭。等到祖父、祖母都落座后,大人们再依次坐下,最后才轮到我们坐到桌前。大家坐好后,父亲和母亲要亲自给祖父、祖母倒茶、倒酒、盛饭,他们从来不敢有一丝马虎。每当看到母亲郑重其事的样子,我就想起父亲的话:“咱家祖祖辈辈都把孝当成头等大事,从来没出过不孝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就不配当人!”吃饭的时候,必定要等祖父和祖母吃第一口,我们才能吃。

丰盛的年夜饭散发着香味儿,但我们还要耐心等一会儿,因为父亲每年这时候都要发表一番“演说”。这样一年一度的演说,是父亲的年终总结,他会把一年来家里的情况做个简单总结,然后向我们姐弟提出明确要求。我一直觉得,那样的时刻是郑重和神圣的,所以父亲说的话我都能记在心里。父亲站起身,亮开嗓子说一句:“今年呢……”我们立即竖起耳朵听。父亲每年的“演说词”大同小异,一定要强调一个“勤”字。关于勤劳的谚语,我都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什么“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勤天下无难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父亲是小学老师,口才很好,总能够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父亲几句简单的话,明确和传承了我家的家风。村里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的人勤勉,能吃苦,这都得益于家风的传承。

开始吃饭了,一家人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弥漫着。小辈给长辈盛饭,长辈给小辈夹菜,气氛和乐融洽。我们把自己经历的趣事和乐事讲出来,把一家人逗得哈哈大笑。家人性格豪爽,笑声特别响。小屋里飘出阵阵笑语声,除夕夜显得格外温馨。

我记得有一年家里遇到了难事,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父母咬咬牙,依旧把年夜饭准备得非常丰盛。那年吃年夜饭时,父亲慷慨激昂地对我们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咱不能遇到点事就趴下,人得抗住事才行。放心吧,明年咱们的好日子就来了!”父亲的这种乐观坚韧的精神感染了大家,也深深影响了我们姐弟。至今想起来,我都觉得从父亲身上汲取的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其乐融融聚一堂,年夜饭中传家风。我也会像父亲一样,把家风传承下去。

春联中温暖的父爱

文/倪邦瑞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些年头了,一想到父亲,我就想起父亲给我写春联,想到春联中那浓浓的父爱,那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那种能延续“香火”的家风门风。

父亲是名中学教师,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在四乡八邻小有名气,儿时每逢春节或喜事,总有人上门求字,父亲从不吝惜纸墨,笑盈盈地挥毫奉献。

我们兄弟几个成家立业以后,每年一到腊月,父亲就开始张罗给我们写春联。

他写春联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抄袭别人现成的作品,而是传承“忠厚为人、诚实做事”的家风,根据我们兄弟的工作性质进行创作。无论家外的世界风云如何变幻,父亲始终闲庭信步,坚持按照自己的思维为我们创作春联,虽然立意不是很高,谈不上什么出类拔萃,但一字一句包含着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和企盼,一笔一划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老大是教师,父亲写给他的春联总少不了“为人师表”、“辛勤园丁”、“传道授业”等关键词汇;老三是工人,父亲在春联上常常写出“挑大梁”、“主人翁”、“爱岗敬业”等字眼;我是党员又是机关干部,父亲的要求就更严格了。

记得我从镇里调到县直机关工作的那一年,父亲给我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坚守一份清贫乐在其中”;下联是“服务一方百姓常知不足”;横批是“廉洁从政”。春联贴在门上,如同座右铭,时刻提醒我,点拨我,让我享受着勤奋工作、服务人民的乐趣和尊严。有一年,我当上了一个小官,父亲自然是很高兴。腊月二十九,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大地银装素裹,到处洋溢着年的味道。妻子说:“爸爸的腿骨折刚刚好,现在又下这么大的雪,恐怕不会像过去一样给我们送春联了……”我想也是,就准备去买春联。

“嘟、嘟嘟……”这时候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只见父亲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帽子上、衣服上、胡须上都是雪。他从怀中取出写好的春联对我说:“今年手脚不太利索,春联写迟了……过年了,什么都能少,这春联可不能少呀!”我和妻子展开春联,父亲对儿子的希望跃然纸上,红纸黑字写道:“为官当自律”、“廉洁方从容”,横批是“路在脚下”。我久久地凝视着父亲带着体温的春联,心头一热,差一点没流下眼泪。傍晚时分,因为雪大路滑,等了好久都没有车,父亲执意要走,我送他到楼下,望着他一瘸一拐、渐渐远去的背影,还有雪地里留下的那一行深深的脚印,这时,也只有这时候,我才真正读懂父亲春联中所蕴含的与时代一脉相承的家风,才真正读懂父爱伟大浩瀚的深刻内涵。

父亲生病手术以后,母亲让我们都回家过个团圆年,好安慰父亲那颗病痛的心。由于工作忙,我和妻子带孩子大年三十才赶回家,远远地,我看见父亲佝偻着腰,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拿着毛笔,趴在堂屋的大方桌前写春联,那样子很艰难,但写出的字依然刚劲有力,饱含深情。我走上前搀扶着父亲说:“爸爸,您老身体不好,这春联以后就不用写了,反正买也方便。”父亲说:“那哪成,写春联不仅仅是写几个字,而是写意写情写家风,写心里话,这和买来的不一样……”父亲一气呵成写好了大门的春联,上联是“风调雨顺”,下联为“国泰民安”,横批“春满人间”。父亲对我说,这幅大门春联就作我们家的传世春联,恒久不变,希望我们子子孙孙延续下去。

第二年夏天,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副大门春联成为他留给我们的最后的精神遗产。这么多年,每年春节,我都把父亲的绝笔春联重写一遍,工工整整地贴在大门上,祈祷大自然“风调雨顺”,祝福神州大地“国泰民安”,共享“春满人间”的幸福与快乐。

父亲的愿望已经或正在实现,很多时候,我默默地对父亲的在天之灵承诺,您留给我们的春联,您给我们传下的好家风,还包含着淳朴的民风和伟大美德的国风,我们将世世代代写下去,传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家长的身影也是家风

文/丁梦然

和许多家庭一样,我家每天也在传递着爱和感动。

记得小时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总为吃饱穿暖奔波,爷爷在集市的食品厂,奶奶做饭洗衣,爸爸妈妈整天在生产队干活,从没有陪我们孩子的时间。那个时代,孩子最大的奢侈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丰盛的美食,穿上美丽的新衣,享受到父母的陪伴。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奶奶每天三顿想方设法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爷爷和爸爸蒸个鸡蛋,烧点儿好吃的。那时,家里好吃的,都留给家里的男人和劳动力吃,孩子只能分尝一点点。我们很不理解,也很想吃,甚至想“偷吃”,但奶奶见了,总说“那是留给爷爷与爸爸的,爷爷爸爸病了,你们就什么都没的吃”。不像现在,什么吃的、玩的先“孩子”,后“大人”。这让我明白了“先大人、后小孩”的尊老家风。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也非常孝顺,爸爸晚上一有空就陪奶奶说话,妈妈每天最后吃饭,从未与奶奶争执过,大事小事都由奶奶作主……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总见他们忙碌和谐的身影。所以,他们的影子对我影响最大。

到我们这一代,对孩子也是言传身教。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我们也看书写作或做家务忙碌,从没不良嗜好或生活习惯,告诉孩子做好人,做好事。每当家里吃一些好吃的,都叫孩子先分给奶奶,到哪里都叫孩子喊上奶奶。孩子对奶奶与我们非常尊敬与民主,什么都懂得分享。

我传承了父母的影子,也希望我的影子影响儿子的身影。因为家庭的和谐,社会的文明,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女儿、儿媳、母亲,我的每一个举动,都影响家里的人。家里人的性格、气质的培养,品德、世界观的形成与家长密不可分。

良好的家风就像一棵大树,子孙都在它的荫蔽下振兴家族,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