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意义的散文

2023/02/09经典文章

关于意义的散文(精选11篇)

如斯莽苍,这番行走

文/吴忌

每次遇见散文家光其军,我就情不自禁想起诗人王子龙。因为王子龙先生有诗集《光走多远》(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可巧,光其军先生姓光,且喜欢行走,读他行云流水的散文,天南地北,行踪倏忽,悠远而诡秘。我就有按捺不住的追问,“光走多远。”

王子龙先生在诗歌《光走多远》里写道——

至今我想起,为什么老年的歌德

寻访深山的木楼

读到少年的诗歌而泪流如涌——

等到松涛平息,诗说:俄顷,

你也要安息

一天的时间从光开始

甚至一生的时间

甚至松树间说话的星星

跋涉了多少世纪的山水?

让我们看见

我曾经在老屋的泥地上

注视瓦缝下渗出的光柱

这绝妙的躯体我试图握住它

而握住的是满手零碎的光

如果我松开了抓光的手,如果我

放弃了仰望,这飞翔之物

就会离开,连歌德也离开

成为书中忧伤的文字

而光的年轮何曾停息

万物以生命发光,然而我不知道

这飞行之物,它究竟在追赶什么?

我无力握持的光,我体内的光

当一切安息,它又能走到多远

我这样联想,有我内心的逻辑。“光”不只是光其军先生光彩照人的姓氏,更宽泛的语义就是我们看得见的光阴。“一天的时间从光开始\甚至一生的时间\甚至松树间说话的星星\跋涉了多少世纪的山水?\让我们看见”。于是我就“看见”了光其军的散文集,《光阴的流水》。

这部散文集是不是一本“游记”呢?

还是先看看书中所呈现的文字吧。一直在故乡“守望家园”的光其军,近年以来“牵着心的行走”,那些“石桥上的时光”因此得以“隐秘的呈现”。(所引皆为散文集《光阴的流水》之分辑标题。)无论行走莽苍,还是叙述世事;无论描摹山水,还是独抒性灵,文字一概从容不迫,转折柔韧,颇有韵致。阅读之后,我恍惚也随之辗转于山川的起伏与曲折,心胸幽藏了那些山石、湖水与瀑布,那些毛岩、古寨与禅寺,那些老街、板桥还有铁锚,那些羊群、牵牛还有咖啡,那些花木、藜蒿以及灿烂的油菜,等等皆有无穷的趣味。

大概因由光其军文字的细腻与沉潜,才使读者觉得诸般人事虽纷繁而悠远,倒也值得感概,甚至感伤。无论《开小店的女人》,《修车的老胡》;还是“芒砀山”的刘邦,“九华山”的金乔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然在那“光阴的流水”之中。读过光其军的文字,自然就走过了光其军走过的这些山川,进而沉浸在作者流畅的语言里,性情安好,乐而忘返。

我以为好的散文,包括游记,总会使读者获得更多“生存的空间”,获得更多“生存的意义”。光其军的散文正好就有这样的性质,且它们一律被赋予了“光阴”的背景,被赋予了“流水”的隐喻。

我所阅读到的光其军的游记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记游,虽然他的游览或者行走并没有与常人不同的“特别之处”,大概一切风景都是雷同的风景,诸般风情也都是世俗的风情。但作者总想使文字的记叙超越于一般意义的记录或叙述,往往文字比风景更幽深一些,更沉潜一些。我发现光其军每到“目的之地”,他“行走的目的”才刚刚显现,他会不自觉地“慢”下来,“安静”下来,思想和情绪慢慢氤氲开来,覆盖眼见的一切,由今往古,往古而今。这样一来,当下的山水景物,幽思的人物往事,就都在某种暧昧的光阴里回春,复活,回暖。进而就有了历史的鲜活,有了人来人往的当下气息。而他所隐喻的流水潺湲有声,自有不可忽略的思想。

我一直以为,不管是谁,游走都是容易的;但游记却不易。因为游走可以漫无目的,所谓信马由缰,随遇而安;或者有目的而无须具有思想的意义,仅仅作为一种健身运动。但游记却不可毫无目的地记流水账,文字或者文学的意义在于其严肃的所指。尤其当我们将私人性的游记文字公之于众,成为大众阅读的书面“作品”,那么写作者就必须有严肃的思想使命。否则,任何笔墨与纸张的涂鸦就是浪费,也是对于他者时间与生命的侵犯。但光其军的记游回避了这种行走和叙述的庸俗。因为,他每到一处都有对于“游”与“览”的意义发现,也即,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物,在光其军的叙述里都被说出了意义。

比如“石桥上的时光”,我们谁可看见?谁又看得见那些时光里曾经的存在之物?但光其军看见了,“石桥上,远去的故人,远去的事物,氤氲了云烟,模糊了历史”;还看见了“因水的柔软,那坚硬的石块,也因此而柔软了”;且石桥,“软在了河水里,软在了意象里,软在了精神里”。当一个旅行者看见了这样的“石桥”以及“流水”,这个旅行者也就是柔软的了。他必然随之而进入某种柔软的精神境界,获得某种柔软的美感。这里的时光并不因自然贴近流水就具有“流水”的哲理,而是因为光其军行走至此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它们才具有了“流水”的隐喻内涵。(《石桥上的时光》)这种发现,属于光其军和他的文字。

再如,当作者来到南浔,他发现南浔的“黄昏”与“清晨”是不一样的,“时光”里各有各的事件和物像,各有各的历史过往与现实存在,也即它们各有各的美感和意义。正如“水墨”的深浅各异;正如“阳光”的清浅不同。当他发现“几位女子依旧走在摇曳的灯光里,看不清楚女子的模样,但窈窕的身姿,与古镇也有不对称的美。”而“目送着女子远去,回头踏着夜色,冷不丁一想,南浔不正是在夜色里,给自己磨墨,在作一幅深沉的画吗?”(《黄昏,南浔流泻的渐深水墨》)而且,“还是这两个老太太引人注目,不知什么事,竟让她们笑的如此欢畅”。这让作者感慨“岁月无情”,且“从笑声里,读出了什么才是欢乐里的时光。”(《清晨,南浔流泻的清浅阳光》)当一个旅行者以陌生人的身份抵达某处“异乡”,并且观察所遇之一切,这就不仅仅是旅行者对风景的“侵入”了,同时也是风景对于旅行者的“侵入”。他们各在彼此之中,从而彼此感念,情景交融,进而产生新的风景,预示新的意义。而这种“新”风景也仅仅存在于“这一篇”独特的文字里。而这篇文字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某种新的“文化”属性。

这就是那些优秀游记的意义。正如王羲之来到春天的“兰亭”;苏轼趁着夜色泛舟白露横江的“赤壁”;即便朱自清只是在朦胧的月光里绕着清华园内的荷塘走了一圈,那些地方的意义就与这个人到来之前大不相同。行走或许并不具有特殊含义,但行走之后的文字可能就有惊世骇俗的美。

我不是说光其军的记游文字已经达到了苏轼他们那样的境界,这是另一个话题。光其军自然知道向这方面努力。在此,我愿意用光其军的文字阐释光其军的生活,他要比当年苏轼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他们“幸福”许多。而“幸福”,对于普世之生活者绝对是一个褒义词。当然,对于旅游也同样是一个褒义词。而眼下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那样的幸福之中。因为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有巨大的经济意义。这简直就是一个旅游的时代。但一个作家对于旅行的表达则完全不能这样。我们总是希望看见“看见”那些一般人看不见的存在,并且用游记“写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因为,这样的游记,这样的思想,可以使读者获得更多生存的空间,获得更多生存的意义。

我乐意用这样的批评期盼于光其军先生。

呼应本文开篇的追问,“光走多远”呢?昨日,我也是远行了一番的。我去到李白“捉月”的当涂。当然,我并没有半夜里捉月,也没有在冬日明媚的阳光里去采石矶凭吊暮年的李白。我只是在庸俗地陪一伙朋友酾酒临江,满足一场久别重逢的欢欣。这样喝酒自然不如李白当年,我并没有喝出后半夜月光四溢的梦想,也没有喝出“对影成三人”的热闹或者孤单。倒是在宿松籍诗人石玉坤先生面前陡然记起他的一本诗集,名叫《大地的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我觉得,这为什么不就是“光走多远”的答案呢?

光其军在这本《光阴的流水》里,写作的也正是“大地的远”。其所言语,那些行走,那无尽的莽苍,始终都在大地的远处,辽阔而幽深。这是一个坐腻了办公室的小职员壮年之后深刻的彻悟。正所谓“生活在别处”,生活在那阳光地带的文字里。于是光其军走了出去,并写下了这些追思往古,渴慕先贤,情满山川而愉悦于我等的文字。这令我肃然起敬。

迷路的遐思

文/姚源清

阳春二三月,最惬意之事,大概要算出郊漫游了。

记得还在省城读大学时,每到这个时节,总要在繁杂的学业中抽出闲暇,开始一场漫无目的地旅行:随机搭上一辆长途公交,任由载行,随后半道下车,把自己遗弃在某个不知名的荒郊小站。

不问目的,也没有原因,甚至冒着迷路的危险,相比浪漫而有趣的旅途而言,这样的旅行着实乏善可陈。不难想象,在一个讲求结果和效率,尤其功利主义和实用哲学盛行的时代,这种迷路式的漫游是不受待见的。毕竟,在真实的生活与安全的生活之间,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后者,而迷路无疑冒犯了多数人的抉择。

然而,正是这种不合时宜的迷路式漫游,却让我深感冲破樊笼,大有在陌生境遇里遭遇自我的感慨。我一度认为,旅途便如修行,是一个叩访困惑、扩充生命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也在于此。众所周知,杜甫十九岁便开始漫游,此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李白二十四岁后,同样“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漫游和出走之所以被他们视为与读书同等重要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继承了叩问人生和生命意义的传统,并试图冲决精神深处巨大的孤独和茫然。

我不是游侠,也不是游荡者式的诗人和哲学家,我之所以喜欢迷路式的漫游,仅仅是因为迷路状态下的停留、审视和遐思。迷路不等于迷失,事实上,没有谁比迷路之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旅途本身的意义。如果说马不停蹄让人丧失思考,那么迷路至少让人保持了对存在的感知——它迫使个体对世界和人生重新进行认识和诠释,使其更为如实地观照自我。唯其如此,我们才可能有勇气直面生命中的困惑、脆弱和彷徨,也才有可能邂逅到那些被忽略的不经意之美,进而体会“忘路之远近”后“忽逢桃花林”的人生乐趣。

本雅明说,“人要学着迷路”,我姑且将其理解为:比起目的地,我们更需要关注事物和过程本身。就此而言,没有经历过迷路,所谓的完美旅途并无意义。故而,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一个人安静地伫立在岔路口,对几树桃花发会儿呆,想想,也挺好。

遇见,是美丽的意外

文/傲雪红梅

荧屏前,遇见你,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是我不曾到过的地方;屏幕前,遇见你,仿若发现了世外桃源,那是我梦中曾经去过的伊甸园;网络里,遇见你,我想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从此我的脑海里多一对想象的翅膀。

轻轻地走近你,宛若惊鸿,隐约间,仿如闻到了一抹似有若无的桂花清香。

读你,如江南的山水写意,不经意间就这样悄然洇开于眼前;读你,宣纸为舟,泛波于千年前宋词的烟波浩渺中;读你,一篇篇心灵感悟,一首首诗词歌赋飘逸的穿越亘古到青衫长袖,这些简单苍白的文字,经过你的精心的设计,配乐,加图,排列之后,陡然间就有了自己不一样的色彩。

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于这样的境界里遇到你,读你时,泡一杯香茗,放一首班得瑞的乐曲,一捧月光在屋子里萦绕回旋,所有的时光在另一种人生里漫步,这也是人生的一种至高享受。

想象里,清风明月,西窗下,古铜色的窗棂后,你坐在流年的尽头,羽扇纶巾。

那一岸的晓风,那一弯的月儿,那一岸的青舟,在键盘上一曲曲琴瑟唱合着,深入浅出,恬淡婉转从容,令人流连其中。

淡至无痕,却是醉人心房,清幽淡雅,沁人心脾。

用文字倾诉人生的沟沟壑壑,一些很天然的思绪,在这里开花结果,本质,却很纯粹。

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很多东西都是虚无的,只有文字给人带来的快感是永恒的,没有什么可以和文字竞相媲美,文字的永恒是心灵独唱者最终的追求。

于是你为这些心灵的歌唱者提供了这样一个家园,喜欢读这里香软的文字,痴迷于那凄楚哀怨的情怀里,很多时候,读着你精挑细选出的这些字章,我的心灵会猛然的颤动,就如读到诗经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不禁哽咽。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感在延续呢?说不清道不明,但却让人无法脱离的境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自古文字大多都是以爱情为主,诗经里的文字也不例外,经常会看到有人留言:文字要有意义。

什么叫做意义?

我以为:只要你的文字,有人喜欢读,不管什么类型;只要你的文字,可以直触人的心底,让人看后记住了里面的某个词句,产生了共鸣;或者是让人读后顿悟,懂得了一个道理,或者是读后泪流满面。

这就是文字的意义,文字是有表情的,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不同意义的字,正好敲开了某些封闭已久的心灵,不同的字对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后果,不同的字引领不同的人进入不同的境界,难道这不是文字的意义吗?

一曲琴音,翩然而来,拾一段心情,刻画一段相遇的惊喜。

读你,读你,让人久久不舍离去……

丰盈未来的日子

文/徐静媛

好久了,心情很压抑。“生命意义何在?”这一有关人生的课题,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小草绿大地,野花秀山川。而我,还有所看到的一部分人,却饱食终日,不知道何为活着的意义。

麻将馆里人满为患,高档饭店灯红酒绿,再看一个个低头族,他们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轻狂恣意……我曾问过好多熟悉和不甚熟悉的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可他们半睁着迷离的醉眼,说,瞎活着呗,今朝有酒今朝醉,哪天玩完哪天了,要什么意义?

车祸前,我每天兢兢业业上班,课余时,全心侍奉双亲,关照兄弟姐妹,觉得很充实,没有去想关乎生命意义的深层问题;车祸后的前些年,我经过涅盘,走上了写作之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和写作,意欲用自己稚嫩的笔为杖,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激励他人乐观坚强的生活,觉得虽体残而心未废。可近一年来,如涸泽之鱼,没有了创作热情,便觉没有了生活意义。夜晚在自责中寻找出路,一遍遍告诫自己要努力;白天便又苦于没有感觉,写不出满意的文字而恍恍惚惚。当下的境遇里,在我的意识中,好像唯有写作是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别的便是在耗费生命。就这样在苦恼、郁闷中蹉跎着光阴,不知何时能突破瓶颈。

一日,与母亲畅谈,深受触动。

87岁的老母亲坚持自己生活,不愿跟儿女在一起。她每天看书,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搞清字义,还要抄录下来,以防忘记,密密麻麻记满了两个笔记本;家里养了三十几盆花,竟不满足,还要在屋前小区的空地种花,从家里提着水壶等物什一趟趟地浇水、施肥,满头汗珠下是一张憋得通红却开心满足的笑脸;每次上街或来闺女家,都要不怕麻烦地换一身自认为体面的衣服。那种对生活的热爱,我难及一二。我叹服母亲的人生态度,她说,我老了,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了,但是,我每天开开心心的,保养好身体,不给孩子们添累赘,你们就能安心工作,乐观生活,好好为国家做事,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有价值的事了。

听着母亲朴素却富含哲理的话,我深受触动。一个老人都能时刻想着服务于小家,报效国家,那些整天沉浸在“欢乐谷”中声色犬马的人们,不知听后有没有一丝丝的触动?当然,个人有个人的活法,我无权评说对错,但我相信,虚度年华的他们,内心定是无以言说的惶恐落寞。

我的余生应该继续好好写作,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写作之余,要做好女儿,做好妻子,做好母亲,做了姐妹,做好朋友的不同角色,尽可能多地去陪伴母亲,让老人安享晚年;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老公和儿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尽我所能为亲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

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所在!

萤火虫的意义

文/竹扇后的笑

高考落榜的那个苦涩的夏天,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显得十分陌生,一切都和繁华的城市有着天壤之别,一切都没有城市里的喧闹,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特别的宁静。仿佛这眼前之物都已被水浸过似的,毫无尘世的繁乱,有的只是一种大自然的清新脱俗。但,在我的眼里,这一切却又增添了几分陌落。

我最先见到的人是年迈的爷爷,他站在家门前,身着一件灰色大褂和一条朴实的黑色长裤。岁月这把无情的刀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条又一条的皱纹,着实让他显得老了许多。

夜幕降临,爷爷带我去到了儿时看萤火虫的那片野草地。

微风拂面,树叶丛发出“沙沙”的响声,乡间的萤火虫渐渐布满了整个天空。爷爷望着这些萤火虫,问我这些萤火虫代表着什么?我摇了摇头。爷爷笑着说,这每一只萤火虫都代表着一个人。我有些不解,便问,哪只萤火虫代表的是我。爷爷指着一只正在飞,但却没亮起“灯”的一只小萤火虫,说这就是代表我的萤火虫。又意味深长的说,你将来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即使现在没能“亮”起来。但只要有恒心,肯下苦功,那么就总有成功的一天。走吧!回去吧!

我跟随着爷爷朝回家的方向走去,远远地,我回头看见,刚才那只代表我的小萤火虫渐渐飞高了。突然,一个黄色的亮点出现在它的尾巴上!那一刻,我作出了决定,我要重考!我不能就这么放弃!

如今回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感慨万千。人的一生是那么地漫长,难免在你前行的路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小石子,需要你在摔倒后,反省为什么会摔倒。

在遇到这些小石子的时候,有一种人会停在原地。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去面对这些困难,从而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而另一种人会拾起它,并立刻把它丢掉。但这种人往往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们虽然克服了困难,但却并不吸取教训,所以经常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还有一种人,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勇敢的面对困难,并反省为什么会遇到困难。时间久了,他们的“口袋”装的就都是那些曾经遇到的小石子。那么,他们的智慧和勇敢也会增加,给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想想看,你又是哪一种人?

让美好的自然留驻长久的文学意义

文/王剑冰

在我们庸常的认知里,自然当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原始状况下的生态。然而实际上我们遇到的自然,是经过人类改变了的自然,比如绿化荒山,开挖河流,修建庙宇等。

按说,自然与文学是两个范畴,但是自然往往催生文学。文学不像自然,属于一种客观存在,文学是一种感情借助文字激发的主观实践。自然所释放出的美感与伟力,往往成为文学的主要体现形式。一个喜欢文字享用文字的人,面对各种各样神奇而神迷的自然美,不可能只陷于惊叹而不使这种惊叹进入文字。这样,自然与文学就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人们对自然的热爱,最初的表达或就是歌舞,而那些歌语应该属于文学的范畴。有了文字,记载下来便是文学。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同生活一样紧密。历史上留下的名篇《岳阳楼记》《石钟山记》《游保禅山记》《永州八记》等,多与自然有关。他们把自然同人生结合在一起,生发自己的性情与感悟。

我们知道,北魏后期的郦道元所作《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华夏山川自然的着作,其含量和影响已远远超出原本的《水经》,我们不仅可借研究当时的自然和经济状况,更是将其看成一部优美生动的文学范本。“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这样的语言随处可见。

到了明末,又有一个人在高山大野间穿梭不停,他的行为没有功利性,甚至没有什么目的。对了,这个人就是与自然超前深入接触的徐霞客,人们称他为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我曾经很艰难地爬上了江西的武功山,应该说这么多年过去,上山的路发生了很大变化,起码修整得很好了。到了山上我知道,当年徐霞客是在春节期间登上了武功山,那个时候,已经有爆竹了,爆竹声声还是没有阻挡住徐霞客的意志,想起来不由由心底发出敬佩。那么,我们又想了,如果只是探行而没有笔记,徐霞客就只是停留在了探险和旅行的层面上,然而徐霞客却带有了更为具体的自觉性,这个自觉性即是将那些脚步留驻长久的文学意义,历四十年,写下二百六十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尽管多有遗失,唯余六十余万字,我们仍称其为“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着,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我们看《游天台山日记》中记载的旅行,画面感极强:“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其游记中如何行,如何宿,如何观,都很细致,而这种细致不是流水账的细致,而是文学的细致。表明徐霞客始终有一种文学的任性。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同样如此,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记录在案,比如他写当时中国各地发现了一种黑石。这种黑石像木炭一样容易燃烧,火焰比木材还要好,甚至可以整夜不灭。一经燃烧,就会发出很大的热量。他写国内并不缺少树木,不过因为居民众多,灶也特别多,加上人们沐浴又勤,所以木材的供给会感觉不足,但是这种石头却可以大量地获取,而且十分廉价。这就是对于当时中国实用煤的记载。还比如他对麦菲里王国在山谷中寻找金刚石的描写,都十分细腻生动。马可?波罗文字中的极富文学色彩的表达,使他成为无数踏堪中国的知名者。

如果我们后来看不到《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与多少自然地理有过亲密接触,也无从知道当时自然的模样。一个人拥有了文学的能力,他所进行的事情会很好地展现出来。

当然,这且不是“主流”文学家所为,我所说的主流文学家应该是属于李白、王维、苏轼、欧阳修、柳宗元之类,他们更为自觉地亲密自然,将文学与自己的生活氛围紧密结合,心态坦然于自然景观,使文学与景象互映互彩,并放大思想的光芒。

当今,现代社会与田园生活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已经将回归自然作为了一种精神与生活的追求,你发现没有,当我们有时离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顺着一部文学书籍回归自然的故乡,哪怕那个故乡并非我们真正的故土,比如《瓦尔登湖》,我们会沉淫其中,或会忘掉文学的表层,直接进入自然的深处。会思想的梭罗,在一百年前就为我们订做了一份文学的营养大餐。

由此可见,自然与文学,实在是一个好话题,文学是离不开生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离不开自然境物,文学同样离不开自然境物。值得强调的问题是,我们以文字的方式展示或描写自然,应该切记“文学”二字,否则便失离了我们的主题。我觉得,我所强调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地以游记形式出现的文本。对于自然间的游走,现在是越来越方便了,也就不免有一些文字出来,但是这些文字不一定是文学,文字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方式或使其成为艰涩枯燥的流水账,或成为情浓意切的灵魂之舞。将景与人相衬,将自然与社会相映,融入境遇与人生的哲性思考的文字,才可称为文学的宾客。自觉地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示生命体验和精神追索的文字,是成熟的理性的文字。

自然是不断变化的,我去周庄时,周庄早已经不是沈万三时期的周庄,它的沈厅曾经作为了一个手工业作坊,而张厅也成为一个众多住户的大杂院。它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改变才为今天的模样。我所描述的,是以文学的目光和感情同一个古老周庄的对接,实际上那个真实若隐若晦,感觉也若即若离。所以我认为,本真的自然是稀少的,我们眼中的自然只是当下的一种现状。以文学之心还原其本原,以文学之笔保留其现状已很不易。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有文学的一份责任,尤其是现代发展进程中,由于不负责任的开采、拆迁等行为,使得我们生存的自然与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文学更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表现审美。我曾经去过黄河柳园口,那是一个秋天,远远看去,黄水齐天而来,像漂涌着千万个坟头,那种壮观,让你想到,在这样的水中,多少人物、多少世纪都被埋没其中。然而又过去二十年,我再去看的时候,柳园口已经水流细细,没有了大波大涌。不禁让人感怀。我在今年六月去了一次淮河险工之地三河尖,三河尖是三条水系相交的地方,地势独特。人们依水而居,既能借助水又能利用田,风景很美,周围有很集中的集镇,供销社什么的都有。但是怎么就变得成了河水泛滥之地了呢?这次去,那些街市都消失了,高树间是破败的砖石。渺渺天地间,只有一群群的坟头,孤立在那里,倒像是静止的水浪。曾经热闹的生活景象,只留在想象中了。是什么使得原来的生态改变了模样?历史并没有走多远。所以我想,我们文学的积极意义,还应该展现其维护、引导、矫正的立场,以使我们现在的自然有一个人类理想的本原面貌。

别让贪婪吞噬生命的意义

文/冯琳然

这几天,我阅读了《失落的海底城》这本书。书中的船王亚瑟是个长生不老的人,他虽然已经是个百岁以上的老船王了,但看上去还是像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有很多疯狂、贪婪的人一直紧盯着他,希望能揭开他永驻青春之谜。最后,亚瑟一直隐瞒的身世在一次亚特兰蒂斯之旅中被揭开,但贪婪者却因此而损坏了古文明的支撑点,被无情的海水淹没。

正是因为贪婪者有了长生不老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才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与善良正义的内心,最终自食其果。虽然亚瑟是不老船王,但他在隐瞒身世时说过:“长生不老根本就是人类的痴心妄想,这只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是呀,其实真正长生不老的是人类的内心!只要希望不泯灭,生命就会延续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永恒!贪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面对诱惑,我们应该及时收手,千万不要为一个小小的贪念浪费时间,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以此来减少一个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少一些贪婪,那么世界将会太平、安宁许多!希望有些人能早日觉悟,正确判断对与错,别让贪婪吞噬那颗善良的心、那正义无忧的灵魂。

花开的意义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那片棉花还会开出如此洁白的花朵呢。

那是些什么样的棉花呀!周遭是泄不出去的积水,飘满了绿意浓浓的浮萍,由于长时间的浸泡,连水都变色变质了,散发出阵阵刺鼻的异味儿。它的下半身是齐腰的积水,上半身却已是果实累累,一个个棉桃终于在秋阳下绽放了,盛开出一朵朵洁白而美丽的圣洁之花。四瓣的、五瓣的,挨挨挤挤,氤氲成一片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想必是谁,在融融春日里开垦出那么一块荒地,就那么随意地种上了几分地的棉花。每日里打药、施肥、除草、整枝,到金风送爽的时候,满心祈望着能有个好收成吧。想想等那洁白如雪的棉絮换来大把的票子,或者变成老人孩子身上暖和的棉衣,印证着往日流出的汗水并没有白流,心思并没有白费,心情是何等地惬意呀。

可是,一场场秋雨,却把它们置身于退不去的积水中,长久的浸泡,片片绿叶终于还是屈服了,低下了头,焉了,又谢了。原以为,它们不久就会败落,就会消亡,葬身于水的淫威之下。谁承想,棉花身下是泥潭,是污水,是绝望,身上竟然会结出累累果实,开放出如此饱满而热烈的花朵。绝望中,它开的是那样耀眼,开的那样圣洁,笑的是那样开心。它分明是在吟唱着一首不屈的生命之歌呀。

它不是白莲,却胜似白莲。

它原本该生长在光照充足、土壤疏松的地方,不该生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却不自暴自弃,却能开花,结果,向人们奉献出如此丰厚的果实,这是一种怎样惊心动魄的一幕呢。

那么,人在苦难处,或绝境中,又该怎样呢。

因为看了一期央视《向幸福出发》的节目,使我认识了那位破萤化蝶的24岁的“断臂王子”金凯。金凯10岁就失去双臂,没人告诉他失去双手该怎么写字,也没人告诉他下半辈子该如何度过,他没有绝望,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内心练习街舞、练习模仿、练习可以让自己生存下去的所有东西,他告诉自己:身为男子汉,不准倒下。他不但可以用脚夹着笔写字、夹着勺子吃饭,还可以用脚熟练地穿袜子、刷牙、洗脸、发手机短信、玩电脑游戏。他用才艺和人生态度,充分证明了身体残缺的人也能用心灵飞翔……

同时,我还认识了独腿男人黄成胜和他的独臂母亲。在慌乱年代,母亲被炮弹击中,失去了左臂。儿子黄成胜因为小儿麻痹症摔成骨折,造成了截肢。就这样,黄成胜就在家专心照顾母亲。每天就坐在地上擦地、切菜,然后再挪到凳子上炒菜。母亲腰不好,黄成胜还帮母亲按摩捶背,还经常给她擦洗身子。逆境中,母子俩反倒愈活愈坚强……

从他们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力量,领略到花开的意义。

烂漫书怀

文/胡艳冰

【原创】作者胡艳冰

爱上读书是近几年的事。闲暇的夜晚,我喜欢泡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独坐灯下。

窗外树影摇曳,室内茶烟缭绕,如天公作美,能下起丝丝缕缕的清新细雨就更好了,雨天读书更有一份恬淡幽深的意境;听风听雨如诗,静看书中人生如戏;细品古人情怀,生活不再寂寞。此时,笔墨倘若能下酒,读书便可作一场宿醉,天晴醒来,眼中的世界定会有所不同。

上学的时候,我并不喜欢读书,常常自问:读书所为何事?读书有意义吗?这应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都是从校园一路走来,那种一为升学,二为考试,三为交差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读书实在是机械枯燥,悲苦至极,这大概是所有经历学生时期的人,都感同身受的。

曾看过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在1493年写就的诗《不寂》,诗的前半句是:“孤坐忽不乐,挑灯当我前。素书横几案,欲读已茫然”-------当时,写下这首诗的文征明年方24岁,是正当要博取功名的年龄。在一个夜读失眠的夜晚,坚持苦熬的文征明发出了“欲读已茫然”的慨叹。这何尝不是古往今来,所有莘莘学子都曾经历过的读书境况呢?林语堂说:“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但现实是客观的,这就是人生青少年时期为读书而读书的最初意义。

书伴随人的成长,读书的心境也会随着人生境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爱上读书是在生活的不紧不慢中。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业务考试、职称考试,甚至学位考试也是上班族常常应付的压力。但毕竟思想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观念变化,角度迥异,环境不同------读书学习变成了一种自律性。待渐入中年,无论是官是民,是明星是生意人,都尽有忙处亦有闲时。如何支配忙里偷闲的业余时间,人的各种嗜好开始显露端倪。当然也不乏个别交友成群培养出来的爱好,比如,“打麻将”,“下棋”,“游泳”,“看球”等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不可否认,读书也是很多人的最爱,我便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读书如品咖啡,喜欢喝的人,说咖啡香浓,不喜欢喝的人,说咖啡苦涩。也许这就是个人喜好或者是心境的不同吧。这个时期的读书意义,不是寻求什么“黄金屋”和“颜如玉”,而是把读书当作人生一大享受。一册好书在手,用心灵去品读。古人云:“书中日月长”!在一篇篇饱含墨香的文章里,思绪神游,可追随秦汉的冷月,步入唐宋的乐舞,听明清悲歌,踏足五千年历史沧桑------行走在文字中,情感与思潮会视通千里,思接万载。由此可见,读出“自我”是人到中年的读书意义。

清人张潮的《幽梦影》中有则妙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以月喻书,其意至深。同是一轮月,却因年龄阅历不同,观月地点有别,赏月方式各异,而眼界收获也自然不同。年轻时读书,不能甚解其味,中年读书,收获精髓,参悟真谛;老年读书,读的是一种心境,犹如人在高处,一览无余,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景色,赏千重风景,品万种人生。

从晨钟暮鼓到日月流转,时光在指缝中流过,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苏东坡说:“人生忧患识字始。”从识字开始,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对于读书人来说,性情心态在不知不觉中,便少了几分茫然浮躁,多了几分儒雅轻松,知识的增长似无声的春雨润物,潜移默化地渗透脑海;又似春蚕食叶般尽情被自我咀嚼吸收。

一本好书会带人慢慢走进知识的芳圃,采撷智慧的精华,品出思想的魂蕴。走出书本,掩卷沉思,细数不清心灵上有多少浩叹与哲思?但至少还有回味在记忆中流动。

读书,不是人生中唯一的一种意义,但我们的生活,会因这无限的意义,变得丰富多彩。

蛴蟆节

文/廖天元

五年前正月十四下午,我在办公室准备一个会议的讲稿,有朋友打来电话,邀我到一个小镇参加一个活动。

本不想去的,说什么去送蛴蟆,连蛴蟆两字都不会写,况且那个地方远得有些离谱。

但最终没经得住朋友的“劝唆”,一下班,便被拽上了车。省道318线左一个弯道右一个弯道展示着它的深邃。渐渐天黑,发现公路上有很多人手拿纸糊的灯笼,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的向前走着。

车至目的地,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诧异。公路两边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高举着蛴蟆灯,口中整齐划一的喊着口号。红红的灯光辉映着他们微笑的脸庞,从头到脚都仿佛洋溢着幸福的味道!接过朋友准备的蛴蟆灯,我们也加入送行的队伍!看前后长长的火龙,心里纯净得像天上的明月,似乎所有的焦躁烟消云散,只有对美好生活的无比憧憬和向往!

我很想弄清“蛴蟆”的意思。

命运其实最有意思!我想不到,这个“送蛴蟆”的习俗三年后会再次来到我的身边,让我不得不去探寻出几点意义来。

2013年底,我到嘉陵西路的一个小镇工作。这个地方,人们对蛴蟆节有着痴迷的狂热,新年一到,人们的心思就聚焦到正月十四这独特的一夜!

事实上,嘉陵所谓的西路,再延至西河流域,早就盛行送“蛴蟆”,历史可追寻到“爷爷的爷爷”那一代。

我觉得应该做点啥,于是请来西华师大一个教授,和老百姓交流蛴蟆节的渊源。老教授博学多才,他说,这个蛴蟆节,除了普通意义上的祈福,还应该与张献忠的史实有关。

在本地农家屋顶,我还真的发现了张献忠时期烧制的青瓦,只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它和老教授的话无缝对接。也许,那只是民俗专家和历史学家的事?

野史好多都说不清楚,只能是也许。当我似乎明白蛴蟆的意思后,居然还有些失落和抵触。它分明只是给人提供了一个狂欢、祈福的机会,其它的,对普通你我,又有多大意义?

蛴蟆节的狂欢从中午开始。狭长的街道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舞龙耍狮,踩高跷,滑旱船,各种民间艺术纷至沓来,让人大饱眼福。

高潮在入夜。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的涌来,天一微黑,便点燃自制的灯笼,高举着朝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走去。月光和灯光交织,歌声和笑声互和。长长的火把像蜿蜒移动的巨龙,壮观得令人惊叹!走在队伍前面的,往往是八九个壮汉抬着的巨型“蛴蟆”。那差不多是镇上的乡亲花四五个昼夜扎制而成。颜色逼真,体型硕大。抬着的乡亲边走边吆喝:“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有人摸一摸自己的腰,再摸一摸这巨大的“蛴蟆”,哎呀一声:这下,我这腰椎盘不会再疼了。

事实上,我是很想把这个蛴蟆节搞出点意思来的,比如开发点旅游产品,比如把时间从一天延成两天。有一天,我和部分社区干部及村干部商量,满以为他们会对我的主张欣喜若狂,想不到一个干部问我,这样会不会变味?快乐就好,管那么多的意义有什么用?

快乐就好!不要那么多意义了,简单也许就是最大的意义。我也不再饶舌,就此放笔,放蛴蟆灯去了!让我祝愿这个小镇永远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富强昌盛,国泰民安!

旅行的意义

文/潘玉毅

读书的时候,但凡写稿子赚了些钱,我就会背起背包到邻近的省市去转一转,美其名曰:“穷游”。那时候交通设施相对落后,没有高铁也没有动车,去稍远的地方,通常要坐很长时间的绿皮火车,走很远的路,那时候的人心也没有现在这般浮躁,尽管路途遥远、囊中羞涩,我依旧玩得十分开心。

有人曾经问我,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长见识,还是为了在旅行途中邂逅一个人发生一段故事。我很想告诉他,人不是为了意义才去旅行的。无论临时起意还是渴盼已久,我们会选择去一个地方多半是因为心中有所想。

至于旅行是否可以增广见闻,开拓视野,你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人的眼界与境界有关,境界不高,你就是去再多的地方,看再多的风景,视野也未必会变得开阔;而境界高了,就算看书,也可以穿越时空,看到我们此前从没看过的美景。

其实,旅行和读书本质上是相通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胸中脱去沉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当然,在不同的人眼里,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我从未曾想过这么复杂的问题,不过如果去的地方很远,我通常也会带一本书同行,在火车上、汽车上打盹儿的时候,偶尔拿出来翻一翻,感觉很好。可能,我之所以喜欢旅行也就是为了这样一种很好的感觉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