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社会的散文

2023/02/10经典文章

关于社会的散文(精选12篇)

耐得住烦

文/阿滋

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吧,曾经看到一帮年轻人,喜欢穿一件很“酷”的T恤,上面印着很张扬的大字:“别烦我!”

真想问一问,“别烦你,那你烦了别人没?”倘若人不得烦你而你尽可烦人,倘若“烦人不烦己”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模式,世界岂不乱套了?

人之为人,总得与他人、与社会、与周遭环境发生关系,没有哪个人是与上帝独往来的“单子”。有“关系”就会有矛盾,有纠葛,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烦”是一种人生常态,“别烦我”反而是一种“变态”。

面对“烦”,你或许可以选择逃遁,到深山古寺修禅,到世外桃源逍遥。可是请别忘记,赖以“修禅”“逍遥”之所,都得历经把粗砺的自然物逐步“人化”的功夫,都得历经数不清的“烦”。跑到一个荒无人迹的海上孤岛去“打坐”,去“与天地独往来”,恐怕世间没有多少这样的“高人”吧。

我们都是红尘中人,烟火人生中,总得有所作为。所谓无所为而为的玄远,放到现实生话中,总有些不着边际。而要有所作为,“烦”是避不开的。越是伟大炫目的工程(物质的或精神的),越是包含了许多繁琐的枯燥的劳动。只是,胸怀大志者,能遇烦不烦,于微尘中看到天地,于枯燥中发现“诗意”,就如专心修炼者,在打水扫地中体悟“禅意”。

社会转型期,矛盾多,麻烦多,特别需要一大批耐得住烦的社会精英。任人唯贤之“贤”,当应包含“耐得住烦”。耐不住烦,往往也吃不了苦。这种人有功利之念,无敬畏之心,非暴(暴躁)即懒(懒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写这篇小文,本应“旁征博引”,搜罗更多“佐证”,可我终究没能这样做,因为怕麻烦。可见,耐得住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但愿曾经的“别烦我”们,历经岁月沧桑,能蝶变为耐得住烦的堪担重任者。

感触…

文/子云

也不知道怎的,现如今,我这个人是越来越喜欢伤感的东西了,没当看到闻到伤感的事物总是感慨万分,心里总有说不完的感触,好像是在我身上发生的一样。我喜欢二胡,笛子,箫,因为,在我的眼中它们都给我莫名的伤感,我更是喜欢笛子,特别喜欢吹奏伤感的曲子,仿佛听着伤感的曲子就能看清自己。

我经常和同学谈及此事,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明白,更有胜者还嘲笑我,我也只是一笑带过,不做理会。从上大学以来我就喜欢上了散文,小说。这说的小说可不是什么玄幻啊修真啊什么的,这些书我是不可能去看的,更没有心情去看。在我买的书中我比较喜欢那本《日本经典散文》,给我的感觉像是自己踏进了一片森林,那样清新,特别是里面写的非常忧愁的一篇文章,我看的更是热泪盈眶。还有很多书,从开学到现如今我看了不下6本书。

现在正在欣赏一本名字唤作《冰心散文》,初看了几篇,我顿时感慨万分,感慨当时的社会,感慨当时的当政,感慨当时的国民。当时的社会是麻木的,是没有血肉的,因为他们大多数都安逸现状,不求多的,没有思想,迂腐不化。就拿《冰心散文》里的一篇《去国》来谈谈,男主人公去美国留学8年,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回到祖国,祖国却给他冰雪交加让他无果而终的又到美国,他走时曾这样说“去罢!……只是……可怜啊!我的初志,绝不是如此的,祖国啊!不是我英士弃绝了你,乃是你弃绝了我英士啊!”当我看这时,内心也不经为之而惋惜。但惋惜又什么用,那只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

又如《冰心散文》里面的一篇文章《庄鸿的妹妹》,女主人公说“我们两个人将来必要做点事业,替社会谋幸福,替祖国争光荣。你不要看我是一个女子,我想我将来的成就,未必在你之下。”,而她的祖母却这样说“你姊姊一个姑娘家,要那么大的学问做什么?又不像你们男孩子,将来可以做官,自然必须去念书的。并且家里实在没有余款,你愿意叫她念书,你去变出钱来。”我看了后替女主人公感到骄傲,因为她不是为了自己的福利而学习,而是为了民族的兴亡而学习,我从内心向她致敬!试问!现在的女孩子又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呢?为钱?为利?为名?还是为嫁得豪门?也许我太偏执了,回过头来看女主角的祖母,我个人认为她实在是迂腐不化,这样说他不为过,好句——你姊姊一个姑娘家,要那么大的学问做什么?要是现如今的社会像她说的理论主义一样的话,我想这个社会不知要倒退多少年,过多的责怪也没什么用,因为当时的时代就是那样,只是麻木的人不清醒罢了,也不愿意清醒!

哎,都说书是心灵的窗户,但是我总觉得书给了我无限的忧愁与不安,是我的心态不正还是我的心不够清明?谁能给我一个答案!?

比照旧式女子

文/何晓欢

今天,又重拾这个词“旧式女子”。旧式女子,装束上是低沉的。素雅的连襟盘扣,透着古韵的指尖轻轻抚琴,在烟雨中静静哀怨。旧式女子不该穿新的、发亮的衣服,应该是水洗过的、质地优良的布料,穿着舒适而合时宜。她们若是闲来想起阅读,必然也是阅读宗卷,最好是透着墨香的手写版。她们吃的是偏素食,生活节制而又警醒。对待感情相当洁净自律而又痴怨。旧式女子有传统的美和清韵。

比照旧式女子。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用“女子”去形容一个女孩或者妇女。在浮躁的社会里,都统称为女人。现代的女人是相当跳跃的。看时下街头,女性的装束要么走得千篇一律的“流行风”,要么是过于招摇而浮华的“艳俗风”。你在穿着上很难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究竟是炙热还是清凉,这些装束更像是一种社会重压下的“防弹衣”。自然,旧式女子的圈子是小的,她们更多的是足不出户,静坐家宅,少了社会重压,有了闲情逸致。社会在进步,进步的背后自然也会有颠覆性的退步。电子时代的横行,人习惯于电脑办公,除了签名已经很少写字。这就是现代女子无法跨越的社会背景下渐渐脱离的传统。什么都是速食,包括感情。你很难要求一个现代女子只凭灵魂的吸引来谈感情。因此,那些极少部分追求唯美感情的人被社会和世俗排挤在外,而那些追求实际,懂得安身立命的人生活得往往比较好。

比照自我,外在是现代女子,内心是旧式女子。从事稳定而有意义的工作,努力奋斗以此养活自己,懂得不进步就会被吞没,被生活抛在荒山野岭。不会让灵魂的缄默表现在外,相反开朗而热情。因为人与人的交际,你不得已而戴上假面具。外在是要强悍的,因为存活着,除了练就坚强,别无选择,学不来也做不来旧式女子那份温婉而又脆弱的惹人爱怜。比照内心,是旧式的。生活方式喜欢独我。吃清淡的食物,保持阅读和写字的习惯。喜欢素色的、棉质的衣物。喜欢独自行走,但是对行走中的人保持警醒,不轻易攀谈与接近,知道危险的定数往往在思想的松懈之时。对待感情,不要求物质,没有公主般的眼界,只求内心有停留的感觉,善良、温柔而又安静的。内在是个沉默的孩子,因为不懂表达,通常独自埋头写字,遇到不解的在书中追求答案,不曾将积累的不解与身边的人交谈。一来没有同类,二来自觉不安。内在是旧式女子是因为孤独而谨慎。

听着琵琶轻抚的弦乐,有了旧式女子的心境,愿今夜有个旧式的梦境,引领我一场旧式的命境。

每个青春都有故事

文/阿航

近年来,知青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一些社会学者、作家,乃至知青本人,都对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作出各种分析和评论。这当中,知青本身的参与,显得最为活跃。他们聚会怀旧、出书演戏、返乡寻踪,表达出对自己青春岁月的深切怀想。

读了由颜阿龙、吴挂珍主编的《青春岁月》纪念册,深受感动和启发。这是由一批从绍兴去大兴安岭下乡知青自己写的。他们年过六旬,已升为爷爷、奶奶,但是,忆及自己青春的艰难岁月,仍然充满激情,充满对大兴安岭这片神秘土地的感恩,大森林中艰辛的生活,让这些南方的小伙、姑娘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知青们以自己的下乡经历,向社会展示青春岁月的壮美图景。26位作者,代表了筑路四连160多位知青,回忆描述了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高寒禁区战天斗地的场景。高粱、小米、白菜汤,冰雪、帐篷、大皮帽,密林深处挥锹抡镐,野岭山脊开路架桥,这对那些十七、八岁的江南水乡的少男少女,是多么严酷的考验?但是,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并在这样的考验中得到了磨炼,成为不怕吃苦、不惧辛劳的硬汉子和铁姑娘。他们说,这一经历是一生的财富,使我们从容面对今后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如果说,当年的他们曾经掉过泪,那么,现在的回忆中,留下的是壮美。就像大兴安岭知青广场上那一座石雕,展现了知青的坚毅、勇敢和无所畏惧。

这也是知青们对自己感知人性、成熟心智、认识生活,形成自己人生观的真实记录。他们告别父母时,聆听了一个孩子似懂非懂的无数嘱咐。但是,到了森林雪原,一切对生活的认识、对人性本真的体悟,都是在人与自然的搏斗中、在艰难困苦面前、在人与人交往中表达的友善、帮助、关爱中得到的,它比父母的嘱咐、叮咛要更加刻骨铭心。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善德、孝义、互帮,成了知青们一生行世的基本理念。有了这样的生活理念,他们在返回家乡后,便受到社会各方和同事的欢迎,使知青在社会成员中,具有鲜明的行为标识。也正有了对人生这样的洞察,使一些知青成长为各业精英。

这也是送给知青的孩子们及其同代人的珍贵历史读本。知青们大都在回城后生育了孩子,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父母们的加倍宠爱,有不少在呵护、娇纵中长大,他们较少知道艰难困苦意味着什么;较少知道他们的上一代,在这个年龄时,在艰辛环境的成长中付出的泪、汗、血,乃至生命。较少知道父辈们的坚强和善良,是在艰苦的磨炼中获得的。现在,有了这样一个读本,他们的孩子们,就会从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一个人的成长不要惧怕和回避困难,了解一个社会总是欢迎善德、互帮、敢于担当的人,使新的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长。这也是知青们对社会的又一新的贡献。

我十分喜欢主编的这句话: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青春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当人们听到社会上一些夸大知青的遗憾言语时,这一段寓涵生活哲理而又真实积极的话,可以让所有人都感受到知青们心智的成熟。

跨越千年的美丽

文/张欣雨

悠悠千年的中国封建时代,一直没有形成如欧洲中世纪那样的漫漫长夜,这是因为有一道明媚的阳光不断洞穿那黑暗的夜空。阳光黑暗相互倾轧,虽说阳光时明时暗,但始终没有让中国社会陷入永夜——这道阳光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意。

道德的黑夜是可悲的。当人们不复昔日的淳朴善良时,这个社会是令人沮丧的。在社会道德方面,中国历史上有过相当矛盾的改良。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个学派的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对社会、对人的行为作出了规范,构造出美好的蓝图。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尚,也促进了自由思想的传播。第二次是南宋时期,朱熹等人把儒学发展到了理学的高度,虽说加剧了社会的死板化、框架化,但这种对儒学的创新无疑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的行为,阻止了社会的混乱,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道德的创新如茫茫大海上竖起的一座灯塔,用长盛不衰的光芒照耀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政治的黑夜是可怕的。它是导致社会长夜的根源所在。自商鞅变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以来,历朝历代都未停止过对封建制度的思索和改革。从秦到唐,新兴的封建制度使国家逐步兴盛,如一轮朝阳灿烂了东方的天空。唐代以后,渐趋衰落的社会虽然有各种治标不治本的改革,但总归取得了一定效果的改良。从宋代王安石开始的改革派,用他们微弱但绵延不绝的光芒阻挡着长夜渐近的步伐,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中国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不竭动力。

政治的创新犹如一辆破旧的纺车,吱吱呀呀地摇出了千年的静谧与动荡,但却并非暗无天日的时光。

文学的黑夜是阴冷的。在汉代,由于受到楚辞的影响,形成了华而不实的“赋”。在这个时候,司马迁用朴素无华、灵活自如、摇曳生姿的语言,如夏日的一缕清风扫去了文学园地的浮华。到了唐代,浮华、铺张的文风又一次兴起,文学的创作跌入格式化的深渊。此时出现了韩愈、柳宗元这样的大家,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发起“古文运动”,重新唤回朴素的文风。这种古朴的文风由此形成气候,虽然之后浮华也曾沉滓泛起,但朴素终为主流。

文学的创新如一株蓬勃葳蕤的吊兰,生动自然,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绿意。

正是这种创新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美丽,一代代的智者用生命与智慧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这种创新精神,保证了中华民族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种漫漫长夜,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香火不断,代代相传。

只有发现与创造之花才是永开不败的花朵,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美丽!

朗读畅想

文/谢永帅

元旦将至,新年的脚步缓缓地走来,窗户的阳光直射进来,虽然杭州城这几天是入冬以来比较冷的时候,感觉寒风刺骨,特别是手特别的冷,而且是冰冷的那种

由于昨晚睡得较晚,早上一醒来已差不多7点半,今天是个休息日,没事翻开手机,搜索了下朗诵视频,搜到董卿小姐在厦门大学演讲视频。喜欢董卿小姐不是喜欢她的外貌,而是她的才气和口才,一个人的内涵比她的容貌更能让人敬仰和佩服。

董小姐在演讲里说她是上海人,来到厦门,感觉变成了北方人,其实上海是介于北方和南方的交界,就好比长江一样,把我国分割成北方和南方,而黄河更代表北方,董小姐说自己很喜欢厦门,喜欢厦门的海,喜欢海浪的声音,喜欢厦大的读书声和海浪相交替的声音。是的,厦门是个非常漂亮、非常现代,而又不失文化的地方,它有中西相结合的建筑,特别是鼓浪屿,也有名人的足迹:林语堂、鲁迅、冰心、陈嘉庚、易中天、钟南山等等,其实一个地方的闻名,它的漂亮是一方面,而它所承载的文化更是一方面。就好比我们城市的建筑,都是高楼大厦,如果没有一些古建筑的保留,就会显得太单一,就好比人一样,都整成一个样,就显得太俗气了。

说到演讲能力和影响力,董小姐无疑是非常强的,她的演讲很能引人入胜,在平凡中让人学到很多,而她也带给人们满满的正能量,这大概是一个有文化有涵养的人真情流露。不像现在有些企业家、资本家讲的,讲的一套,做的一套,有点忽悠人的感觉,更不像有些名人,连基本的人设都出了问题,做了对不起大众的事情。

有时候一个真正有素质、有学识、有涵养的人,她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社会的检验,也会对得起人们对她们的信任和崇拜,同时也需负起这个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特别是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贫富差距增大,而作为社会底层的更多的是无耐,而作为现代的那些资本家,更需要一种责任感和社会感,而不是在那里装腔做势忽悠人,当然每个人的想法和内心都不一样。

就好像董小姐在演讲时的想法,我们是无从猜测的,但有一点是肯定,她肯定是想展示最好的一面给人们,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带给我们。

新年将至,愿我们在朗读声中,越来越好

河流———载信仰流向远方

文/高子旋

作为汪峰的歌迷,从最早听的专辑《怒放的生命》到如今的《河流》。这10年间,见证了汪峰个人的成长,时间的流逝带给了他更多的除了名和利以外的东西。有喜有悲,但更多的是彷徨和呐喊。面对困惑时的选择以及向人性与社会发问。

汪峰把人生比做了一条河流。2005年汪峰发布了《飞得更高》,那时的他抱着吉他,豪情满怀: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这首歌像极了青年时的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就好比刚从高原上发源的河流。身上积蓄无数的力量,带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不顾一切的跑着,充满着朝气与活力。

然而,残酷的社会总会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给你重重的一击。

2011年汪峰的《存在》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我们渐渐的长大了,进入中年,逐步走向社会,发现存在于儿时心中那些理想化的愿景在现实面前已荡然无存。就像河流进入了中游。面对着世间的种种不公,面对着数不尽的磨难,面对着各种名与利的诱惑。有人迷茫了,有人麻木了,有人选择了名利场,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沦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该如何存在?”这或许就是现在每一个中年人的真实写照,每一个中年人的困苦,每一个中年人都应有的发问。白岩松说过,如果这个社会是极端的好或者极端的坏也罢。但是这个社会存在了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以至于人性都变的如此复杂。

而这首歌以一种看似负能量揭开社会黑暗面的发问,告诉我们要按照自己的初心充满正能量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按照自己的不为其他任何东西所左右的方式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2015年汪峰又发布了新歌《河流》,这首歌一改之前摇滚乐的风格,是那般的舒缓。人生步入老年,好比河流的下游,宽广,积淀,包容。在历经了无数的大风大浪后,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一生。这之中,有后悔,有自豪,有遗憾,但不管怎样都少了一分纠结,多了一分释然。而汪峰也告诉了我们人生真正的存在。“这么多年我,竟然一直在寻找,找那条流淌在心中的河流,我知道也许它,不在任何地方,或是就在我心底最疼痛的故乡”勿忘初心,就如河流的干流,一直坚守自己“入海”的梦想,从未改变。

其实时间仿佛一段段纤细的丝线,缠绕心头,慢慢体会那一指温柔,是纯洁的美丽,是璀璨的奢望。有人在笑,然而背后却有着多少的苦涩;有人在哭,哭得又是那般痛彻心扉。我们每天都在承受着现实与梦想间毫无防备的碰撞带来的结果。而在这之中,又能看到多少人发自内心的笑?这不是一种悲观,更多的是一种悲悯。就像坐在一列火车上,沿途的风光一瞬一瞬的浮现却又一瞬一瞬的销匿。这之中,总包含了些许无奈与遗憾。

或许这就是生活。

家风

文/漠风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漫长的言传身教的过程。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好的家风,教给子女的是优良的品质,传给后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风的熏陶,有家训的指引,有家规的约束,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才会风雨无阻,一路前行。

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虽位高权重,但他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告诫其子:俭以立名,侈以自败。后来便撰写了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司马光借鉴了诸多达官显贵之子的堕落与腐败的教训,吸取经验,从严教子,使得其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我们熟悉的三字经里曾有这样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良好的家风,与我们的父母息息相关。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有好的父母就能树立起好的家风。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虽然我的父亲母亲不识字,但是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他们就对我说:“不要出去招风惹事,更不能和别人打架,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贪图人家的小便宜……”虽然是些普普通通的话,但我一直按照父母的吩咐,认真地做着每一件事,直至我长大。

现在我也结婚生子了,我和妻子一样,时常用父亲和母亲教育我的话教育儿子,虽然儿子不懂,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他会懂,他会和我一样做好自己的事。其实,家风有时就是一席话,一席让我们铭记一生的话,虽然不是哲理,但它却是为人的道理,一直引领着我们前行。

家风是一种传统美德,好的家风对社会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优良的传统,更需要这种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家庭里每一个成员的品德都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民风,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更需要我们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家风,需要一代代人的文化传承,需要时光的沉淀与积累。只有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小家风,才能更好地塑造我们的民风,中国风。

有人说家风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待人忠厚;有人说家风是勤劳踏实、节约朴素、正直清白;还有人说家风是诗书继世、谦虚谨慎、精忠报国。我说家风是一面鲜艳的旗,一面承载着道德、文明、诚信、礼仪、和谐、团结的旗。相信有家风这面旗的引领,我们的家会更幸福,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

谈“爱”

文/谢隆新

每个人都在经历和体会各式各样的爱。幼年时,得到父母长辈的爱;成年了,得到爱人的爱;年老了,得到晚辈的爱。而父母爱着子女的同时,子女也在爱着自己的父母,长辈疼爱晚辈的同时,也赢得了晚辈的尊敬。现代社会,尽管子女多远离父母、远离家乡,而心里始终有一份对父母的牵挂,对故乡的思念,这就是爱的相趣性。

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和名字。母亲对子女的爱叫“母爱”。这种爱是一种本能的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纯洁的爱。父亲对子女的爱叫“父爱”,一首歌唱得好,叫父爱如山,说明父亲的爱在儿女心中的份量。晚辈爱长辈叫“孝顺”。官员心系百姓、造福一方叫“责任”。老师爱学生、医生爱护病人叫“奉献”。企业家为社会募捐叫“献爱心”。超出了亲情之间的爱叫“大爱”。还有一种爱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味娇养放纵,连原则都丧失了的,那叫“溺爱”。还有人只讲亲情之间的爱,对社会、他人冷漠相待,这是一种“狭隘的爱”。

爱能改变一个人,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物质上的帮助。爱能激励子女成长,利于家庭和睦,为社会增添正能量。老师爱学生,会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和渊博的知识影响和教育学生。官员爱百姓,会处处为百姓着想,为人民带来福祉。但爱也是要讲究方式的,爱得不当,也会改变或毁掉一个人。家长对子女太溺爱,反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官员失去了公允,就会增添很多社会矛盾。老师不注重教育方式,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爱讲究的是付出。有的人一生只接受别人的爱,不去赋予别人爱,这样的人枉为人生。有的人不思进取,对父母一味索取,父母老了反而不闻不问,不讲良心,这叫大逆不道。有的人好逸恶劳,反而抱怨社会对他不公平,这叫麻木不仁。

有时候,爱与恨相反。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热恋中的男女,一但感情破裂,反而滋生恨意。朋友之间一但反目,反而成仇。所以我们要谨慎交友,不能轻易付出我们的爱。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休养,才能减少和化解心中的怨恨,增加爱的情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崇高的东西。爱像春风细雨,爱像涓涓细流,爱像久旱后的甘霖,像孙悦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敞开胸怀,多付出一点爱吧!

生命的摇摆

文/段奇清

花染烟香,柳摇风翠,摇摆是一道风景。

树枝在风中摇摆,袅娜多姿;花儿在风中摇摆,妖娆妩媚;小孩子一边走路一边摇摆,是那样活泼灵动,是那样娇俏可爱。记起一首儿歌:“三岁伢,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那摇动的是无限的未来,那摆舞的是整个世界!

一次与朋友闲聊,朋友语出惊人:“现在成人中有好多人不会摇摆了。”见我不解,他慷慨陈词,掷地有声,“在那决定国计民生有关政策的会议上,对于上级领导的观点,有几人会摇头的?皆点头如小鸡啄米!在那些学术研讨会上,对权威人士的意见,只见拍手称是,有几人摆手表示不同看法的?凡是对一件事的表决,你点头,我点头,你拍手,我拍手,蔚为大观;摇头、摆手倒成了一种稀罕的景象。”

友人的话,虽说只是一己之见,不过,还是让我陷入了沉思:一些人不知摇头、摆手,是避免伤了和气,为了让社会聚集更多的精气神吗?是担心破坏了平衡,为了让社会的步子迈得更稳健更轻快吗?

不免想起了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

人走动时,为何要摇晃身子摆动胳臂呢?对于这个一直让科学家们好奇的问题,而今终于有了答案。来自美国与荷兰的三名生物医学专家,对人走路时的动作进行了精细的测试。他们制造了一个机械模型,来模拟人的上身尤其是胳臂摇摆的姿态,然后让十名志愿者尝试正方向摆臂的摇摆行走,以及将两臂环抱或放在身体两侧的不摇摆行走。他们的活动代谢成本根据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量来计算。

出人意料的是,人摇摆时并不多消耗能量,因为晃腰摆臂时完全不需要相关肌肉的扭转力。不摇摆时反而要多消耗12%的代谢能量。行走时的摇摆还能缓冲上下起伏动作,也就减少了腿肌肉的能量。如果一个人走路抱起双臂,这种称为垂直地面反应的运动,其运动量就陡然增加了63%,能量代谢会增加25%。

原来不愿摇头摆手,害怕起摩擦“多消耗能量”而影响了社会的“行走”,其实是一种“反自然”的行为。科学家们说,晃身摆臂并非只是我们四肢爬行祖先的特殊运动遗产,它更是人体步态能量系统的一部分。

社会不就是一个扩大了的人体吗?

为了保持社会步态能量系统平衡,为了使之节约能量,为了让其“行走”得更快,对于一些事情,我们不能光顾拍手称快,点头叫好,我们须得按照内心的要求,遵循自然节拍,来摇动我们头颅,摆动我们的手臂。只有这样,才是一种真正减少社会摩擦和振荡的行为,才是一道对自己负责、对人类奉献的亮丽风景。

文化

文/马未都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旦融进世界文化潮流,我们就会发现一些自己的积习。比如我们民族不善“直白露”的内心表达,自古表述情感就十分含蓄。在我们这一代人往上,表达爱意都拐弯抹角,不会直接说“爱”。

我和父亲感情极深,但直至他老人家临终我都没能说一句“爸爸我爱你”,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不出口。我二十几岁时看西方电影,看见外国人搂着白发苍苍的父亲说“爸爸我爱你”,心中感慨万分,所以从那时起就下决心在儿子身上改变这一切。

当儿子可以交流的时候,我就和儿子深情地说:“儿子,爸爸爱你。你得说,我爱爸爸。”不懂事的儿子就此和我共同与传统的含蓄文化抗衡,天天上演外人看见很肉麻的一幕。

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文化博弈的试验。我知道这种生硬的表达与我们传统文化的内心相去甚远。我们的社会总体不是这样的,我们要把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埋得越深越好,经典的画面是后人对着已故去的亲人的墓碑或遗像默默诉说。

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之下,我让儿子对我表达爱意,可以算是一种强行推广。我们希望改变固有的文化传统,让爱阳光。我们认真履行了这个方式将近十年,终于有一天有了结果:儿子读小学四年级的一天,我把他摁在床上,深情地说:“儿子,爸爸爱你!”儿子毫不犹豫地对我说:“少来这一套!”

试验至此结束,改变在文化背景下崩盘。文化作为社会最大的背景,无处不在,与之抗衡往往徒劳。儿子发现他所处的社会不是爸爸灌输的那样,这个社会没有这样一个“直白露”的环境,仅十岁他就可以判断文化的真实价值。“少来这一套”,语言直接,但较之强行推广的方式更具价值。

乘兴而返

文/**晴天**

否极泰来,岁月安好。知时知命始为务本。共时历时天地之虚,升迁晋级人我之实。造物感化所以由来。当今市场,商品化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兼有城镇化。这样以来,使得众人在专注社会影响和不断适应市场管理的条件下,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大家和衷共济,给力和谐!

古人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之说,今人不妨说“乘兴而来,乘兴而返”.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我想,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伟大的荣耀和好运。不是吗?

春光明媚,期待将来的一天赶快到来,能够亲眼所见的辉煌,能够激励下一代学习进步,创业有成。梦想自己有一天成为某位著名人士、代言人,某位知名企业家、业界精英等等。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远送自己的儿女读名牌大学--自己梦寐以求,能为儿女的荣誉和成功而感动,也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这益发让我明白什么是乘兴而返,什么是没有遗憾。

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山东高密人)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幸福不幸福,他直截了当的说我不知道。简短的三个字却给旁观者莫大的启发,不禁引起人们对幸福的意义的探究和思考。时下人们真的生活的很幸福,在这里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好领导。当然,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像想象中的那样幸福吗?其实,问我我也会不由自主的摇摇头,回答不知道。每当我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我都绕不开同样的一个问题,不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幸福不幸福。我觉得这是我知道的最好的也是最能够说明乘兴而返的例子了。

走进新时代,树形象促和谐。一个崭新的社会走进人们的视野,网络时代以突飞猛进之势引领我们一路向前。回想过去,连生火做饭都要摸黑的年代,连生活需要都无法满足的时代,需要付出多少艰辛汗水,需要多少天省吃俭用,谁能想到这样的生活的困难,天下的父母又是怎样供养的子女。正视现在,社会进步飞快,室内一切正常着,室外谁晓得发生了什么,放眼世界哪里刚止息干戈,哪里又争端再起……只知道,下一秒快到止息了心跳。与其过着网购的逍遥日子,不如乘兴而返,寻一隅休养生息之地,自造一大居家。

展望未来,真所谓大商有道,驰名天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有支柱产业,家有生存之道。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力监管,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渐完善,都促进了社会进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实质性的体现。相对而言,国民经济一度飙升至世界第二的水平,国民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奔小康,将来的日子越过越好。

创品牌,务实业,以理念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在竞争激烈的日子里,我们为自己而战!在逝者如飞的岁月里,我们为成功而战!

也许,当你驻足时,在成就之日,值得去欣赏和选择的正是乘兴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