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老师的文章
赞美老师的文章(精选20篇)
今天教师节
文/心随昕意
今天是教师节,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今年的教师节,昕安分了些,没有像以前那样给老师准备礼物。其实之前我想提醒她,让她不要再给老师送礼物了,因为没有那个时间,并且还可能遭到高三班主任的批评。不过后来我也忘记了,结果今天问她时,她说她没有买任何东西,只是全班同学每天凑3元钱去超市买了12盆小绿植送给老师们,并且是得到班主任的准许的,送给所有的任课老师及高二时的老师。我说这样挺好的,既不浪费大家多少时间,又表达了全班同学的心意。
昕说上午上体育课时,同学们到操场上跑了一圈,然后老师给他们解散,各人干各人事去了。昕和另一位女同志去找了高二时班主任,老师正好没课,就和他们聊了一节课。昕见到老师首先祝老师节日快乐,同时说自己没有准备礼物,连一张明信片都没写很不好意思(同去的那位同学送给老师一张明信片)。老师当然不会介意,说没事呀,能找他聊聊天就很好了,然后老师又鼓励他们要好好努力学习之类的话。
始终觉得昕需要彻底静下心来才能够一门心思地去努力学习,但是由于以前她的交往圈太广,从网上到现实生活中,从大孩子到小一些的孩子都有不少,想一下子彻底清静真的不容易。昨天晚上接昕下晚自习,我看她拎着一个大的蓝布袋,里面放着东西。我问地拎着什么,她说是一位学姐到学校看她,送她的漫画类的礼物,包括画、书皮、纸袋等。我真不好说什么,只是希望别人送了也就送了,不要再拨动她的心弦,内心远离。
现在好像还做不到,我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状况,一定不要急躁,自己要内心要保持平和。
今日早餐:胡罗卜、青椒、鸡蛋煎煎饼,梨、百合、银耳、冰糖白米粥,火腿。
今夜有约
文/马海庆
一场师生聚会,在阔别三十年后如约举行。同城,同乡,同届,竟能在瞬间的召唤中如约而至,无形的电波将一颗颗思念的心串联。老师来了,一声声呼唤交替传递,一如少年的奔走相告,无论谁有多忙,都决不说忙,今夜见老师!然而,三十年间遗下的思念太多太重,在今夜这列呼啸而过的超时又超负荷的生命街车上,又怎能载得动呢?
老师,这些年你过得好吗?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怎样才算最好的表达,多么希望啊,你仍是三十岁那般的风华正茂,可是,岁月还肯为我们留下这份情吗?亲爱的同学,你们这些年也过得好吗?让我把今夜这个主宾的位置再作一次讲台吧,但我深深知道,自己早已失去了教诲你们的资格。小草已长成参天大树,当年的少男少女也早已融入了智慧或精英社会群体,但无论今日何等身份,我都依旧称你们学生。上课吧,让我再为你们点一次名———
魏荣芬,你的笑一如昨天,都集中在眼睛上,你接替我步入讲坛,形象气质展示着女教师的绰约风采。当年一篇作文让我发现你,写的是父亲秋收后在场上打豆子,把农民的辛劳,家乡的可爱,粮食的粒粒辛苦都融进了一个乡村女孩那颗纯净的心海里了啊。
姜海红,你来了,进门时你带来一阵温馨的风,那还是昨日的春风,在你的脸上柳枝一样拂过。不要感叹,你们哪个不比老师优秀?师生聚会没有谁比谁怎么,唯有友谊,唯有在怀旧中感受幸福。是你教我唱《十五的月亮》,当年一首响彻大江南北的歌,可惜我们没有歌唱条件,要有,我是希望班里再出一个董文华的。
谢丽辉,三十年前一个穿着花格格上衣,配一条纯蓝裤子的小女孩,在重逢的一瞬间依旧让我眼前一亮。而今,你外表虽不张扬,却也力争扬帆上流,靠着实力打拼,事业应该做的不错。默默的,今夜无声相送,虽没有山一程水一程,却也令我心中燃起了千障灯火。
温士伟,气度高亢,不乏女中英杰潜质,今夜约客凭你操盘。满腹诗书经纶,读汪国真、席慕蓉、林徽音,拳拳一颗文化冰心,却忍心在事业的大洋里任它飘逝了,惜哉!当年一篇写父亲咳嗽的作文,展露了你文学的心香一瓣。事业安慰你,你把人生唱得嘹亮,听你,我找回了十八岁的妙曼人生。
温弟杰,初见时以为,长发飘逸的你,疑是那位影视剧演员走错门了。假如我是导演,正在筹拍一部电视剧,那么,我可能会在一瞬间的初见里,就将女主角慷慨的给你!当我们都不胜酒力时,你驾车相送,让我想到了木兰围场那样的英姿勃发。
姜志,面对委屈能不做声不辩解,一个忍辱负重的孩子!痛悔,老师所谓的权威不可滥用,孩子们金子般的童心不可欺,为师谨记。早年听说你去了湖北,浪迹江湖,人生多艰,记得你可以学海漫游,然人生处处青山,任你葱茏。
张贵星,少年即活泼友爱,你那个小船,差点让老师都能上了呢。记得你有一个心爱的小刀具,那是你的爱物,没收了我却怎么都鼓捣不了,你竟说,来,老师我教你,你狡黠的笑了,我们大家都笑了,我怎能忍心去夺一个孩子的爱物呢?今夜你有话,那是金子!
马付俊,刑警二十年,今夜有你,我们更安宁。如果观相有些科学,那么,少年时我可能就锁定了你将来行伍的潜质。毕业合影,你劲松一样肃立后排,两手端垂,两腿立定,目光炯炯前视,一副军姿。公安冷峻只是外表,其实,你们内心同样有古道热肠。
郭东,少年即富有号召力,劳动修身,成就厚道,如果秋天意味了成熟的人生,那么,你的秋天可能要来得早了些。学生中与你联系稍多,你的笑始终贴在我记忆的标签里。今身浮官场,小心冰薄,世间学问多可做透,唯官场学问难以破解。今夜你不放我,星级酒店怎生享受得了?
顾银晓,昔年矜持,而今海侃,少时敢于质疑老师,认定真理不放松。天下最小的主任封了你最小的官,一路走来却再无能耐让你升迁。今非昔比,质的飞跃让我大跌眼镜,酒酣言辞美,可谓商海弄潮人。
韦建芝,迟到了,但心情永不迟到,这节课为你延长,风尘仆仆,你赶上了今夜好时光,将尾声推向高潮。当年教学大调研,抽走了你的语文卷,优异的成绩曾经记下班级殊荣。卖棉艰难日子,曾劳你助力,犹记。
同学们,下课了吗?没有,这节充满了情感和记忆色彩的人生大课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时!还有约好了没能到场的那些同学,一样在我们的名册上,在我心灵的蜡版上。如果师生情感是春天,那么记忆就是这春天里的花,而常常开花的记忆里,又何尝没有果实的甜美呢?你们永远是老师心中的花,万紫千红,让我心中春色永驻!雨笠烟蓑,青灯黄卷,我曾经耕耘,园丁之美,就在于那一片绿绿的春天永不褪色哦!
今夜有约,今宵难忘,你们说,遇到我时才知道什么是学习,过奖了,不敢。可是,当我真正找到你们的时候,天已经亮了,那个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夜就这样无情的失去了!我们都打不过时间,如果,生命肯再给予一次机会,让我重上讲台,那么,我坚定的相信,你们生命的那棵大树一定会更加的枝繁叶茂!不枉做一次老师,感谢遇到了你们,滴水之恩,不胜涌泉之报,老师心灵的灯火早被点亮,窗外正是皓月当空,心语是空山的流泉,我心依旧,明月照我,心语伴我,真情醉我,就为,今夜有约……
练字遐思
文/蒋延珍
这次下决心练毛笔字,实际是因为看到网上有国画教学,跟着学习涂鸦,偶尔也画出几幅自鸣得意的画,却不敢题字。因为一幅好的国画作品,需要字、印、画的绝佳组合,方称完美。
读书时练过毛笔字,却没认真坚持。在我的朋友中有不少能干的书法老师,于是我广发求教信息,决定从零开始,坚持练习隶书楷书,圆我追求美术书法的梦。
我的同事胡老师,通过二三十年不懈坚持,一路走来,从最初的字迹潦草,到现在能行云流水般书写各种字体,让我羡慕不已。胡老师曾经帮我的画题过字,也劝我练练字,我总缺少恒心。这次我主动问他寻找书写工具,因我辨别不了材料的好坏,所以他把字帖笔墨纸一起找给我。他的笔很好写,我练习两张后居然得到先生夸奖。真是太感谢胡老师了,他一再叮嘱我下了决心就要坚持,保持兴趣不能再半途而废。
现代人有了电脑手机后,往往不太重视流传千年的文房四宝,更别说练字了,我的学生大多如此。前些日子布置作业,根据新闻,写关于疫情中最感动的人事短文,上百篇作业交来,有些作业完成得不错,但有的作业根本无法辨认,鸡抓过一样。我强调一定要把字写好点,今后都是网阅,如果网传不清楚就很影响老师评判,影响中考成绩。学生平时练字那是图完成任务,写字练习收效微乎其微。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一位写作厉害的杨老师,他曾经是个医生,爱好写故事,可字确实欠佳,于是他一下班就去麻烦科室的同事,集体帮他誊抄手稿再邮寄出去。他一天写几篇,洋洋洒洒写作,以至于办公室抄写组马不停蹄。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杨老师发表作品数万字,离不开同事们的鼎力相助。他拿到稿费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大家吃火锅,大伙享了口福,乐此不疲。后来有电脑了,杨老师安上了手写板输字。杨老师发表了几百万字的作品,而且他投稿校对很认真,堪称范本,几乎没有错误,这么多作品用手写板慢慢敲出来实属不易。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我牢记着郑板桥先生的话,每天练画和字。我相信,如果从现在开始在这片领域播种,那么一米阳光里五彩斑斓的美好世界,定会早日呈现!
登山顶与爬土堆
文/徐徐
人人都想登顶,但登什么样的顶,才算真正的登顶呢?各有标准。
少时,每到假期,我便把家里的老牛,牵到村外一个小山丘上去放。
山丘上有个圆锥体的土堆,高六七米。据说,以前曾是个瞭望烽火台,是整个山丘最高的地方。
每次放牛时,我都会拨开乱草荆棘,费上一番气力,爬到土堆顶上去。站坐在土堆顶上,可以俯瞰山下的风景:绿油油的田野、白练般的河流、正在弯腰弓背劳作的父老乡亲……
在土堆顶之上,我会很兴奋,跟那些胆小、从未上来过的小朋友相比,我觉得自己看到了他们未看到过的风景,牛儿的活动情况,也能了如指掌,因此收获了满满的自信。
但更远一点,便是连绵的群山,每个山峰都很高,远远超过土堆的高度。有年六一儿童节,村小的老师带领我们去登山。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其中的部分人,才气喘吁吁地登到山顶,另一部分同学,则因体力不够,中途便由另一名老师带回去了,没能登顶。
山顶的风景,确实不一样,视野开阔,可一览众山小。远处的河流,更加美丽好看,犹如一条条飘逸的长长白缎带,无比柔美。跟我在土堆顶上看到的,大不一样。
我当然更喜欢登那样的山顶,但机会很少,要不是有老师的探路带领、同学们的陪伴,我是绝对登不上去的。
世上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纠结,是因为他们总认为只有登上名山、高山之巅,才算真正的成功,才有资格谈自信。
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一生能登上高山之巅的机会极少。因此,倒不如去爬一爬矮一些、用些力就能爬上的土堆顶,在稍高一些的地方,收获些小小的自信,让人生实现一次次小小的欢喜,岂不也很好?
爱到软弱
听过这样一个母亲的故事。多年求子不得,中年喜得一女。每日里捧在手里怕碎,含在嘴里怕化,真真的是掌上明珠。常常是两口子领着女儿,左手爸爸,右手妈妈,中间一朵鲜灵灵欲放的花。
生活中更是有些奢侈,只要女儿一个要求提出来,那做父母的,就算是千年万难,也要想办法满足宝贝的心愿。女儿也自然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先不用别人做,自己到先把自己娇贵了三分。
说溺爱也好,娇宠也罢,女孩儿就这样在爸妈幸福目光的注视下慢慢长大。先是初中学习程度不够好,做父母的费了不少心血,结果不了了之。重点高中上不了,父母干脆托关系花钱让她走了一所中专,本指望学一门技术,未来也有一条吃饭的出路。最后事与愿违,女儿不仅不学,还三天两头的逃课。中专没上两年,到了另一个城市去打工。那做父母的,虽唉声叹气,但也无可奈何,早早地为她打通了关系,最起码,在熟人的地方打工,孩子可以少受些罪。再后来,又是孩子的交友问题……母亲说起这些,倒没有多少埋怨的神情。只是,一遍一遍地说:“还是做父母的,做点让步吧。”这话像是说给别人,更像是自言自语。
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和同事正坐在一起。李老师明年就要退休了,有一个女儿还在上大学,生活自然过得紧巴而清苦。谷老师两个孩子,一个高中,一个大学,日子也不富裕。彼时,坐在阳光里,李老师一边摸着她新买的衣服,一边说:“唉,也不省着了,昨天去集市上买了两条运动裤,两件内衣,花了近七十元呢。”阳光里,李老师一脸的满足和幸福。我差点掉下眼泪。我想起,那次她无意中说起,自己的女儿仅在一次回家的途中就给自己买了六七十元的零食。我想起,李老师的儿子在省城里新买了房子。我想起,李老师每个月拿着两千多元的工资……
我想起,我的母亲,那个虽也温柔但个性极强的女人。要强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争胜了一辈子。唯独在我的面前,丢失了所有的骄傲。那时,我青春正盛,像一只长满刺的刺猬,疏远着母亲。她努力地接近我,我的叛逆与高傲让她一次次受伤。记忆里,怎么就没有她放弃的时候呢?
现实的生活中,与其说母爱伟大,毋宁说母亲的爱,很多时候,爱到了软弱。因为爱,只有退步。
飘雪的春
文/雪山故事咖啡
深冬的早晨,南方的室内呵气冒出白雾,眷恋温暖的被窝,思念起春风肆意吹拂的季节,恍惚间想起了一位小学语文老师。
老师的名?雪春,我想应该是一个飘着小雪的春天降生而命名。
小学,在穷乡僻壤的村小学混过,直到毕业才愕然发现离中学录取分数线差之毫厘,却隔着与第一名的同学一个考上初中,一个继续留级复读。
复读的那一年,遇上了雪春老师,因为那一年她嫁给了与我同村的国企上班的小伙子。
那一年,她要求所有同学都住校,不顾白天晚上给我们恶补。
也就是这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冰雪美丽,执着上进的民办教师,那一年破纪录使二十多名同学全体考上镇中学。
也是那一年,只因她执教语文并班主任,我开始喜欢文字组词造句,开始写诗……
后来,在镇中学,第一次作文比赛夺冠,我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后来在校文学社任社长及主编,我把第一期校刊寄给她;第一次写诗投稿发表,省吃俭用买了一本诗集寄给她……
那些日子我每在文学上有一点成绩都想与她分享,感恩她……
我们书信往来,互慰鼓励,每一年她所执教的班,成绩总在学区排名第一,后来她有了女儿。
四年后缀学,赋闲在家的我,到穷山村的小学代课,与雪春老师了同僚,我们情同姐妹,放学后经常去她家里玩。
农村的生活单调也有生机,因为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成绩得到了无数嘉奖,慢慢的业内有些名气。婆婆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也经常听到她们争吵婆媳间的争吵。
后来离开了山村去沿海打工,回家后发现她已经不住原来的农村老家,到镇上的中心小学上班,转正成一名人民教师。
后来,听到他丈夫去世的消息。
听她婆婆说是因为丈夫下岗后,得不到妻子的精神慰籍,抑郁症自杀而死。
那一年,我见过老师一面,脸上有火烧过一样的黑斑,且爬满了皱纹。印象中爱笑精致的女子完全被击垮了。当时找不到词来安慰她,默默地陪她坐了一会儿离开了。
前年夏天,在县城街心偶遇老师,离上一次见面时隔十几年,没有喜悦,没有悲凉,流金岁月,把老师打磨成融进小城里稀松平常的妇人。
站在街边寒暄,女儿大学快毕业了;现任的丈夫也是一名教师,细心疼人;县城买了房安了家。
分别后,感慨那些年,老师认真的拼博她的每一步。农村的姑娘嫁给国企职工,工作一点点往上争,往上爬。
趟过生命的长河,见证老师这些年的跌宕起伏。她那些努力争来的,经历失去,打碎。无常人间,爱与恨,得到与失去,沉浮于时光的印记里,终于感悟平静的生活才是最安心的归属。
明日,冬至,一年里最冷的时节,纵然我再不喜欢这座南北之间的城市,不论气候,城建,民生建设……
可我依然感怀那个飘雪的春天诞生的美丽爱笑的女子,认真工作,努力生活的老师。
如果缘分不让我们遇见,我就不会对文字敏感而热爱,就不会喜欢看书写字,想像不出那样的我该有多粗糙……
愿岁月温柔待雪春老师,苦难远离,吉祥如意!
心怀感恩,致我的大学
文/张冲
应该说,我已经二十岁了。三年初中,四年高中,五年小学,寒窗十年欢乐与苦痛参半。这十年最让我感动的是父母,老师和朋友的恩情,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一直都怀着感动前进,时常欣赏沿途的风景,没有过长久的停留,当我真正的走过高中之后才发现有很多的感情需要我去铭记。
我挚爱我的父母,他们是我今生最重要的人。我尚未报答他们一丝丝的恩情,却要他们为我的人生再费心若干年。我曾以为随着我的长大他们会愈发轻松,其实不然。越长大的我越感觉到爸妈的重要,他们帮助了我太多太多。我的离家求学从十二岁始,至今八年有余。当我发现终于可以理解父母懂父母的时候,而脚步却离他们越来越远。报考的时候,妈妈建议我填报郑州的学校,而我的十二个志愿全都填报了外省的院校。落户济南是一个偶然,却离家不远。童年天天的相见拉长成了半载一次的重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手机贴在耳边的感觉,喜欢上了听爸妈说话的声音。原本未曾在意的“商丘”二字,今天看来,它在中国地图上是那样的鲜明而醒目。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模糊了高中的生活,连说话也竟然是一口尤为自然的普通话。当一个人在外闯荡的时候才深刻的感受到,会讲一口纯正的家乡方言是一件极为自豪的事情。所以,来济南我是自信的。妈妈希望我在大学好好学习,同时早点找个女朋友,不想让我再一个人在外地奔波流浪,那天我无比感动的对妈妈说我会尽早让她满意的。爸妈最让我动情的地方就是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子女的的生活操劳。他们看自己很轻,却把我们看的很重。现在能报答他们的只有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一点,坚强一点,让他们少一些担心。
我可以忘记那些年华里的辉煌却不可以忘记那些给过我影响的老师。田艳玲老师在数学上启蒙了我,让我爱上了数学。何磊老师让我以新的眼光看待学习和生活。 曹秋霞老师帮我走出自闭开始崭新的旅途,让我的人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陈晓霞老师是我初三班主任,她让我做团支书管理班级一切事物,让我牢牢记住了担当和责任。班凤丽老师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繁华和温润,李留准老师陪伴我的高二生活让我始终有种家的感觉。姜玉杰老师陪伴我的高考复习生活让我从没有感到过恐惧……感谢这些老师,我今天所学所感绝大部分得益于他们的谆谆教导。
我可以忘记那些年华里的欢乐却不会忘记那些陪我一起走过的同学。仲世强是我初三时的榜样,直到最后他第一我第二,我还是没有赶上他。王博和徐江飞是我高一同学,和他们在一起我体会到了少年应有的天真烂漫,但也不能否认那时候我有过不想长大的嫌疑。高二我自愿当了宿舍长,决心在学习上把宿舍带向光明的未来,后来我们宿舍着实成了一个快乐热闹的大家庭。高考复习阶段有杨波涛和班浩宇我们三个依然保持同勉励共进退的天然默契。都说高考检验了爱情的坚定,但高考之后当我再次面对友情时更加的笃定。我今天能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生感悟还要感谢我的这些同学。
高考之后,我的好朋友都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刘京去了北京,仲世强去了上海,敏姐去了天津,表姐去了石家庄,班浩宇去了福州,李轩去了扬州,李翰林去了广州,王博去了郑州,王万里去了安徽,徐江飞去了西安……虽然很多时候我是那么的想念他们,可偶尔想到我的好朋友遍布全国并且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拼搏就会有种特别的感觉。我们相互约定共同努力,将来一起建设我们的祖国。即便是山水不相逢,我也坚信友情是棵常青藤。
我已走过那个伤春悲秋的年龄,也几乎不再听伤情的歌曲,我不知道长大是否就意味着不断改变。但很多时候面对自己的一些回不去的改变常常显得漠然和无措。很多曾经坚守的东西终究变成了难忘,从此当日于今日真的隔着时空与心灵的双重距离。好多次我都相信自己有超常的记忆,相信很长时间以后再次回想起来会感觉如初,但在今天看来,是我错了,我可以一次次的回首过去,但我永远都不能再次体会到当初的那种感觉了。
让我们不管以后,记住以前,把握现在,积极面对生活,心怀感恩,勤奋上进,让那些认识我们的人因为我们的存在而留有一些感动。让那些支持我们的人为我们取得的的成绩而欣慰。
心怀感恩,奋斗不止,致我的大学。
清心茶馆
文/桃花岛主
近来,因为心里想着美的东西,有缘得遇很多美人、美事、美物。
在晓荷堂偶遇清心老师,她的服饰、神情、言谈举动,立时让我感觉眼前的美女不简单,是个人物。
清心老师说她也喜欢串珠子玩。我身边刚好带了一个玉佩,早先大嫂送的,相伴十几年了,线绳已旧。当下拿了这枚玉佩,请清心老师帮我设计编制一款项链。
项链编制好了,等不及星期天,和几位有缘之人,赶往一江之隔的清心茶馆。
清心茶馆好雅致。一茶一壶、一桌一椅,因为主人的修行,处处透着禅意。
在茶馆品茶。更可品的是人。清心老师的一言一行,清雅如莲。怪不得有人称她为神仙姐姐。看着美人、品着好茶,妙不可言。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清心老师,我用“妙人”。印象中,还是第一次选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位女性。我想,女人对女人的喜欢,应该更加纯粹些。
清心老师为我这块小小的刻有莲叶形的玉佩配了细细的咖啡色橄榄珠和红黄两色珊瑚小珠等,衬着湿润的玉色,沉着安静。欢喜之至。
当天微信上晒了清心茶馆,晚上即有微友迫不及待地相邀去喝茶。于是和清心老师约定,第二天晚上再去品茶。
这一次同行中有锡城的茶艺老师,清心老师亲自为我们泡茶。第一道为清香的绿茶,第二道为暖胃的红茶,第三道和第四道分别为不同山头的潽洱茶。宾主之间边品茶,边切磋交流,颇为尽兴。
清心老师开茶馆十四载,阅人无数,修行多年。茶好,人美,言善,喝茶之人受教良多。第二天一早醒来看微信,茶聚六人中,三人已改微信名,另有一人茶醉,梦境生花。可见清心老师的魅力!
参禅悟道,这些玄虚的东西,我并不喜欢。我只爱眼前这样情怀美好的女子。
终其一生,自己也修炼不出神仙姐姐的模样,只希望能修得一种清风明月的心境,在尘世中,让自己的心,不再浮燥,安稳妥贴。
感恩诸多机缘。
一颗宽容的心
文/茁茁妈妈
儿子常常能给我一些意外的惊喜。
有一回儿子在附中创新中心上课,放学后自己乘公交回附中取回昨天丢在那里的衣服(儿子每天放学都自己坐公交车回家,早上我送去去学校)。
坐车回附中的途中发生了件小意外,另一名其他班的孩子在儿子要下车时冲过去拦着车门不让儿子下车,儿子非常恼火,让那孩子让开,那孩子更来劲,儿子向公交车司机求助,司机不理,然后把车门关上了,儿子到了下一站才下车,不得不再乘车赶回来。
儿子说起这件事情时问我:“我可以打他么?我当时特想打他,而且他个头还这么小,我一下就把他放到,可是我怕一推他就把推到车门外面了,他万一受伤就麻烦。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个问题,我说儿子做得很对,但是接下来怎么办呢?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么?我的建议是让儿子明天找老师,告诉老师这件事情的经过,请老师警告一下这位同学的行为,下次不要再做这样不文明的事情。
儿子想了一下和我说”行“, 不过晚饭后,儿子又和我说,我打算明天告诉老师前先去找那个同学一下,告诉他我很生气,希望他以后不要再这样,要不我就和他彻底翻脸,而且让老师处理这件事。如果那个同学答应以后不再这样,我就不和老师说了,还是留点余地吧。
儿子比我想得大度,他甚至比我大度,我很开心,儿子的人缘一直都是非常好的那种,以前在小学里评三好票数也是第一。
五年级下的时候,因为五年级上学期儿子已经被提前点招进了清华优才,班主任常在班里表扬我儿子。有一次班主任再一次说”等XXX(儿子名字)走了,班里就没啥明白人了……”
可能老师这样的语言让有些学生反感,后面有个女生在一张纸上画了个小人身上是我儿子名字,上面插了把刀,还写了些诅咒的话,给旁边同学看,有些同学看了就把这事告诉我儿子,并把纸交给我儿子,儿子的铁哥们还是挺多的,儿子看了很生气,就拿着纸找了班主任,班主任问儿子是谁写的时,儿子犹豫了一下,说不知道。
然后儿子回到班里当着许多同学的面对那个女生说:“我这次就放你一马,没和老师说你的名字,你这样太无聊了,又和旁边同学说,老师问的时候大家还是饶她一命吧” 班主任回教室果然问了这张纸条的事,大家没有说出女生的名字……
这件事情过去很久我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说到那名女生的事,我记得那个女生小时候学习挺好的,还问了问,儿子把这件事就和我说了,当时他的一个好朋友也在,证实了这件事。我当时刚听到这事就一肚子火,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这么恶毒了呢?儿子却安慰我说,你管她说啥,让她好好阿Q一下就是了。
今天的事情,儿子再次感动了我。儿子,你是好样的,你的大度会少了敌人,有更多朋友, 会让自己少些偏见愤怒,多些开心快乐。
为谁温馨为谁忧
文/老吴所求
又快到教师节了,我不禁想起去年过教师节的情景。
尽管晚休的电铃扯着嗓门声嘶力竭地驱赶着校园的兴奋和聒噪,但是对于刚收假返校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他们并没有使校园迅速恢复老师们所期待的平静。推门声、水龙头下的浣衣放水声、断断续续的歌声、室外溜达的学生的唧唧喳喳的私语,使星夜笼罩下的校园增添了几许松散和无序。
也许是开学伊始一切尚未步入正轨,也许今天是一个本该如此的特殊的日子。
是的,又是一个教师节了。
当我伏案灯下时,几个学生叩开了办公室的门,齐刷刷地站在我面前诡秘地笑。他们变魔术似的将一大提礼品高举在我的眼前。见我一脸不知所措的尴尬慌乱,弟子们倒满脸的从容和城府,七嘴八舌地轻轻松松地说笑起来了。
“X老师,节日快乐!这点小意思略表寸心,不成敬意,还望老师笑纳。”“嗨,X老师,都什么时代了,如今都兴这个啦。”“放心吧X老师,我们这不是行贿,是尊师。拜拜!”
没有心灵之间的沟通和碰撞,甚至没有一两句朴实的家常和幽默的玩笑。都走了,我的学生都走了。蹲在桌上的这一大堆刺眼的礼物似乎在讥我轻我笑我贱我,让我不敢正视。
夜深沉,风乍起。操场上,踽踽孑行的我久久沉思。
那是第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的一个风和日朗的正午,当我跨进教室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讲台上摆着一个大竹筒,竹筒里插满了一簇黄白相间的叫不出名儿的野花,是少男少女们从山坡野洼采来的。透着淡淡幽香的花丛中夹有一个浸透稚气的字迹工整的小纸条:“老师,在您的第一个神圣节日到来之际,请接收(受)我们真诚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节日快乐!”晚上,我又从几个学生的作业簿中得到了同学们有心献上的一片片馨香的红叶和一张张素淡的自制贺卡。 我的心无比地满足和温暖。这一份份朴素而又特别的节日礼物有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它顿使我如此深刻而又具体地感受到“平平淡淡最是真”的内蕴。身为人师的我从心底漾起一种未曾有过的幸福温情和融融暖意。
可是,可是现在呢?如今我的这一茬学生的确聪明多了早熟多了老练多了也开放多了。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原本不该失去的纯朴自然的天性、活泼浪漫的灵气和洁白无瑕的童心。一种莫名的失落和悲凉涌上我的心头。我觉得,如今我的学生有如天空中那一只只断线的风筝,正在渐行渐远地离我而去,离我远去……
此时,秋风掠过岑寂的校园,树叶沙沙作响,时而如亢奋高昂的交响曲,时而似凄恻悲怆的独奏。我的心很沉很重。这些年来,我们苦口婆心、煞有介事地固执而又自信地以为把太阳底下这最圣洁的事业干得有板有眼、得心应手,却全然不知自己尚未真正走进这些少男少女们心灵的一隅,更是忽略了他们刚刚扯起的心旌在滚滚红尘中,也会渐渐染上世俗的污垢而让他们变得油腔滑调世故圆滑甚至玩世不恭。
那么,迫在眉睫的还是勇敢地肩负起我们的担子,走好前面的路吧,为了孩子们心灵中那一片明澈的天空和脚底下那一方圣洁的净土!
又快到教师节了,我不禁忆起第一次过教师节的情景……
在小三村
文/黄建林
1
几个峰回路转,巍山坝子就抛在身后,不知在那个岔口,导航一沉默,我们就走上了一条尘土飞扬的路。问了路人,说同样能达到,只不过更绕了很多。在天边夕阳最后一抹晚霞消失之际,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小三村,在一位热心村民的引导下,如愿找到闭学军老师的家。
原本此次和作家许文舟老师巍山之行是准备到啄木郎村去寻找茶马古道的,不想到巍山,许老师的另一个朋友茶金国却给他介绍了闭学军老师,说是他建设了自己的传承馆,我们到来前一天,还举行了活动,很是不错。就这样,许老师在电话里联系了闭老师,才有了小三村之行,让我了解了彝族的一些风俗和真切的体验到彝家热情好客、淳朴善良。
闭老师有事外出,早已给家里交代了会有客人来访。
车子停稳,闭老师的妻子闭竹花就迎了出来,还不等我们开口,就打开了传承馆的大门,热情地介绍道:“楼下是传承馆,楼上是茶室。”传承馆面积不大,正中供奉着彝族祖先的神位,升斗里装着五谷,上面插着一些红红绿绿纸做的旗帜。进门的左边有三个模特,穿着彝族服饰,算是简易的彝族服装展,右边是一个火炕,墙上挂着孥子等一类过去彝族人用的老物件。大概看了一遍之后,来了一个精瘦、留着山羊胡须的老者,他是闭老师的父亲,叫闭正诚,今年81岁了。他将我们引到二楼茶室,刚坐定,闭竹花提来开水,用陶罐给我们泡了热茶,随后,闭老师的母亲也上楼来和我们打招呼。闭老师的孙女和孙子也到茶室里来了,茶室一下热闹起来。闭竹花说要去给我们做晚饭,我们说已经吃过了,他一再说不用客气,一会就做好了,我们反复强调真的吃过了,她才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又给茶室里端来一盆火,其实,这个气温已经没有必要烤火了,但这盆火却让我感受到彝家的热情和温度。
我和许老师边翻开茶几上基本关于彝族的书籍,边交谈,从中知道,闭学军老师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最拿手的是舞大刀,他的妻子闭竹花是县级传承人,刺绣、歌舞都是一流好手。闭老师的父亲曾经担任过村里的毕摩,每年重大节日,领着整个寨子举行祭祀活动,为村民祈福消灾,在村里德高望重。他年轻时到外地从事过很时髦、很先进的工种——驾驶员,如今这个81岁的老人还能说出“雪佛兰”一类进口车牌子。有一次,回家过年的孙子想看看这个老驾驶员的技术,硬是把他推上了驾驶室,他人说坐上去就开走了,技术没有回生,整个小三村都为他竖起大拇指;闭老后来还在县城里从事过会计。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哺育自己的彝族文化,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研究。他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心得整理了出来,还请人用电脑打印出来,他对彝族文化的传承良苦用心。
闭老师的母亲叫闭岸黄,这个78岁的老人,给我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轻缓顿挫,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不说话的时候,就这样笑眯眯的看着你,老人一生没有走出过大山,也不能识文断字,却端庄、大方,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她说,丈夫在外的年月里,她为了这个家,吃了很多苦。
闭竹花因为要招呼两个小孩,提前给我们交代了我们今晚的卧室,已经装备了拖鞋、洗涑工具,细到厕所的灯的开关,太阳能热水的方向。
两位老人精神健硕,慈祥、和蔼,他们之间交谈都用彝语,和我们交谈时用汉语,声调轻缓,抑扬顿挫,很是优美。说到二月八祭祀,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一再说因为疫情,响应政府号召,小三村今年的祭祀没有往几年热闹,能简化的都简化了。就说打歌把,过去是四方寨邻都聚拢来,芦笙一响,打歌就要到天亮,但今年没有邀请临近的村寨,时间也只到半夜。但祭祀环节是不能马虎的,这天村寨中的男性必须集中在土主庙,搭建松蓬,杀猪、宰羊,把猪烤熟之后,有年轻后生先爬上树,放下绳子把祭品吊上去,在高处祭祀,表示对祖先的虔诚。祭品就位后,毕摩为村民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安康、六畜兴旺。毕摩念完祷词,就用神木占卜,预知吉凶。说到祭祀的经文,闭老敏捷地出门下楼,不一会就抬着一本砖头一样厚的书和一个红色的盒子进来,书是大理州编撰的关于彝族祭祀活动内容的书,闭老熟练的翻开书,告诉我们第几页到第几页的内容,全是由他提供的。说罢,又从红色盒子里倒出占卜用的神木,一共三副,其中一副稍大,做工精细,刻了八卦图案,一副稍小,没有八卦图案,两片合起来成羊角状,第三副更简单,仅是把一截树一头削尖,然后一劈两半,但功用都是一样的。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十点多了,担心扰乱了闭老的生物钟,而闭老却说:有得话说就不瞌睡,平时没事时睡得早一点。
这一夜,我听得入迷,感觉有些神秘,有些新奇。
初次相见,却与闭老一家早已相识一般,这种感觉很是奇妙和美好。
2
第二天一早,意识才苏醒,还来不及睁开眼睛,就听到的是院子里蜜蜂嗡嗡的声音,想起昨夜进院时,大门那边不知什么树,铺了半个院子,花香和蜜蜂声定由此而来。洗涑完毕,闭竹花嫂子就为我们沏好了茶,不一会儿又为我们做好了早点——巍山饵丝,葱花一类的作料竟然不比早点铺里差。吃早点时,她的婆婆进来了,她赶忙起身为她装了一碗,老人很自然的接过去,一起吃起来。
从昨晚开始,我就觉得这个家庭有一种看不见的秩序和氛围深深的吸引着我,是什么在维护这种秩序,并由此营造出和谐而又极具亲情的氛围?就连我一个初来乍到的人,到此也并不觉得有陌生感,真的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种氛围中让人感觉自然、舒服、亲切。
吃好早点,闭竹花的孙女闭娜穿着彝族服装出现在院子里,一看就是被她奶奶追起来的,嘟着小嘴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这是一个聪慧、而又有个性的小女孩,从她和奶奶、祖母对话的语气中,她毫不掩饰她的不高兴。闭竹花一边用彝语开导她,一边对我们说,这个小孩子已经会绣花、会唱山歌,并给我们看了闭娜唱歌的视频,天真的脸庞如璞玉一般质朴,清脆的童音纯洁干净,旁边她的弟弟小闭索不时用大刀敲地面的声音更增加了神秘感。她的奶奶拿出针线箩给我们展现彝家的刺绣,她高龄的祖母也拿出自己的针线箩开始刺绣,小闭娜也慢慢的拿起工具,开始刺绣,一针一线,有模有样,祖孙三代在一起刺绣的场面让我有些感动,惊奇的发现,刺绣也是一种慢生活。
在时间的长河中,很多民族文化不就是这样,靠一针一线慢慢的缝合而传承下来的么?
接下来发生的事有点出乎意料。看到我们在给姐姐拍照,小闭索到传承馆穿上他的羊皮领褂,抬来比他还高的大刀舞弄起来,毫不胆怯和做作,一招一式很认真,大刀就砍在水泥做的楼板上,没有一个人阻止他,舞着舞着,他左脚提起来踢在刀背上,这一招让我看到了行道,不愧是大刀舞者传承人的孙子。这一舞,这个幼小但坚毅执着的身影让一个民族形象日渐鲜活饱满起来。
3
我们提出想到土主庙看看。闭竹花担心公公上坡吃力,主动说她带我们去,平时祭祀的时候,妇女是不能到哪里去的,所有的祭祀都由男性完成。这没有太多男尊女卑的意思,闭竹花给我们的答案是祭祀中有的男性习惯光着身子干活,看到妇女穿光鲜漂亮衣服就会害羞。我觉得这个解释说得通,而且彝族妇女的服饰确实不利于做杀猪宰羊一类的活。
说是土主庙,其实就是几棵参天古树。最下面用石头磊了半截墙,正面有几个松枝搭成帐篷状的应该就是松蓬吧,看样子应该是用来转祭祀的食物的。我特意看了一下,在一棵树的高处,真的有一个小平台,他们把祭品放到高处,除了虔诚,一定还有其他的寓意。 据有的资料记载,二月八除了祭祀祖先,还有祭祀树神,在遥远的某年二月八这条,彝族的祖先利用茂密的森林,用智慧打败了敌人。在小三村
祭祀是一种怀念和感恩;也没有比树木更好的庙宇了,让祭祀的先祖、供奉的诸神都亲切、自然,这又未尝不是对大自然敬畏之情的虔诚表达呢?
闭竹花走到石头墙外就停下了脚步,就算不是祭祀的时候,她也恪守着族规。看着这几棵神树,她一定也想到很多吧!她的童年,她和闭老师的爱情,现在她一定还想到她的儿孙们,她为了这个家、为民族文化付出了很多,她娘家姓凹,嫁入闭家后随俗从了夫姓,因为改了姓名,办了两次结婚证,她开玩笑说自己结了两次婚。
看我们拍得差不多了,她说给我你们唱一首歌吧。她扶着边缘的一株苍天古木,仿佛能从这古老的树木中获得灵感和力量,目光投向远方,略一思索,开始了专注的演唱,歌声悠扬,曲调略带哀愁但不伤感,我听不懂内容,但我知道意思,歌声是一种倾诉和表达,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在其中,对亲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也在其中。
4
歌毕,我们开始往回走。闭竹花阿嫂火红的服饰在葱茏的树林间异常醒目,古木高大,人作为个体与之相比是渺小的,但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群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彝族同胞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闭竹花不断的说,她的嗓子不好,他的公公婆婆年轻时唱得才好呢。回到家,我提出想听听两位老人家唱歌,老人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唱了,恐怕唱不出来了,但还是很高兴的同意了,在传承馆里二老分别坐在火炕的两端,闭老还特意穿上了绵羊做的羊皮领褂,他们先是对白一样的交流了一会,然后闭老开始唱,接着是女方唱,二人一唱一和,歌声舒缓轻柔,再配上二人布满皱纹的脸上自然、灿烂的笑,我突然想到一个歌名——《老情歌》,这才是正真的老情歌,一个81岁的老人和另一个一个78岁的老人柔情蜜意一点都不亚于年轻恋人,只有蜜一样甜蜜的爱情才能滋养这样能让时光温柔以待的笑容。唱完后,闭奶奶说他们唱的意思是:虽然山高路远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欢迎你们常来。
我听后深受感动,马上对情歌有了新的定义:有情有义之人所唱的歌。
听完二老唱歌后,一桌丰盛的饭菜已经做好了。饭桌上,有两个细节又让我感叹了一番:开席前,桌上放着两把陶壶和六个杯子,一壶是酒,一壶是茶,从中可以一斑窥豹的看出彝家周全的传统文化;另一个细节是我吃完一碗饭准备放下碗筷时,闭竹花阿嫂又给我添了一勺,说是彝家的规矩,饭不能只吃一碗,我想这个规矩的初衷也一定是一番好意。
小三村属于山区,与外界沟通交流不多,这里很多中老年彝族同胞也没有很高的知识文化,但举手投足之间却从容大方,真诚热情,这种气质的底蕴不禁让我想到南诏古国和大理王朝,据说彝族同胞的服饰颇有宫廷服饰的风格,这些现在偏居一隅的彝族同胞的血液里是否流淌着这两个王朝的基因?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迷,但弄清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历史学家的事了,我惟愿他们的曼妙的歌舞和热情淳朴的民风永远传承。但愿多年以后再遇见小闭娜,对自己不乐意的事情,她仍能嘟着嘴表示自己的不满。
当然,更希望她门永远开心、幸福。
我的童年
文/赵国之人
我的童年
上面说到的只是我三岁时的记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几件小事,我还依稀记得,当然先后秩序,我已经无法分辩了:
有一次,母亲抱着我,同父亲一起到红楼影院看电影,当灯光暗下来,幕布上出现不动的幻灯片时,我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当周围一切都黑下来,幕布上的影子活动起来的时候,我突然扎进母亲的怀里,嚎啕大哭起来。母亲只得把我抱出来,结果全家谁也没看成。
又有一次,我检到一个比巴掌稍大些的圆铁片(也许是洋铁皮罐头的盖子吧),独自在胡同里滚动着玩,我弯着腰为它加力,我突然感到手掌钻心地痛,手上滴滴达达地流出血来,手掌上靠近中指的地方,划了一个圆弧形的大口子,肉皮向外翻着,直到现在你们还可以在我的手掌上,找到那次划伤的疤痕。
又有一次,我在大姨家门口玩耍,看见挑着担子的卖凉粉儿的小贩,大声吆呵着走过。大姨掏钱买了一碗凉粉,喂一岁多的弟弟吃。我一看,急了,怎么?这一次,没有我的!我躺在床上,仰面朝天,手脚用力地敲打着床板。大姨跟妈妈笑起来,一边哄我,赶紧又买了一碗,这场风波才算了结。
住北屋的邻居,跟我同岁的小妹妹——小楼,在街上撒尿,我好奇地撅着屁股去看,她怎么没有撒尿的小鸡鸡?觉得很奇怪,立即跑去悄悄地告诉了母亲。
“她是女孩。”母亲听了告诫我说,“以后不能看女孩子撒尿!”我从此记住了:(世上)分男孩、女孩,女孩跟我是不一样的。
远房的亲戚,一对年轻的夫妻来访,执意带我去北海逛公园,园门广场的旁边是个无门的院子,人们都要先走进去,大概是去买票吧。看起来园门比现在大些,一迈进园门的中间是圆形的门房,收票的人坐里面,可以清楚地盯着进进出出的人们。
我们顺当地进园了,走过长长的汉白玉石桥,迎面是一座大庙,紧挨着它的西侧,有一个大笼子,有两层楼那么高,像小院子那么大,十来只猴子在里面假山上玩耍,这比大街上耍猴的猴子好看多了。我久久地站在大笼子跟前,呆望着上窜下跳的活宝们。
当我回过神来,突然发觉周围没有了一个认识的身影时,我害怕极了,这可是我第一次来的陌生地方。哭,不行,别人把我领走怎么办?只有自己一个人壮着胆子,照原路找回去。还好,那时路上的车很少,无论是汽车,还是人力车、自行车。
进门一见着大姨和妈妈,憋了好久地冤屈一下子爆发出来——大哭一场。“真行!能一个人单独走回家,真有出息。”随着大姨和母亲不断对我的夸奖,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然后按大姨的嘱咐,当那对丢孩子的大人进门时,我应藏在门后,当然“计划”没有得逞,没等他们把走散的过程讲清楚,我已经憋不住劲,从门后跑了出来。
1948年春,妈妈生了老三,那是一个小妹妹。月子里的妈妈,就躺在惜薪司27号窄窄的小南屋东头的床上,屋子里没有几件家具。
妈妈让刚过4岁的我,把煤球炉子上熬熟了的稀饭锅端下来。那是一个约直径20厘米大小的双把儿提锅,锅里的大米粥正咕嘟着泡儿。当我端起来的时候,才发觉它很烫,没有端到地面,就松手了。小锅掉在地上,还算幸运,锅没翻,可米汤飞溅出来,溅到了我左脚的脚面上。只一滴,疼得钻心,立刻烫起了水泡,痊愈后在那儿留下了一个永久的纪念:左脚面正中间一颗“牛痘”般大小的“花”。
小妹妹的阿了屎尿的“介子”(妈妈对尿布的叫法),就泡在小院当中的大盆里。还不知道香臭的我,捏着半个馒头,蘸着盆里的黄汤,就往嘴里送。刚巧,父亲从大门外走进来。他发现了,进屋拿了个鸡毛掸子,“我叫你不知道香臭!”他一面说着,一面朝我头部打来,脑袋上马上鼓起了一个包,我疼得哇哇地哭起来。
父亲的肺病加重了,不住地咳嗽,痰里还带着血,住进了中央医院(现在位于白塔寺附近的人民医院)。月子里的母亲狠狠心,撂下刚刚出生的小妹妹,天天提着搪瓷的提盒,步行两里多路,给父亲送三顿饭,哪还有工夫给小妹妹喂奶,未满半月的她,被独自锁在小南屋里,妹妹病了,混身抽搐,这个小生命未满十天就离开了我们的家,离开了这个世界。
有人送来了个薄扳木匣子,请个人把她连同木匣一起扛走了。父母还未来得及给她起名子,连同她的模样都没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一丝一毫的印象。
从小,我从心里就很怕我的父亲,总像老鼠见了猫,躲得远远的。发现他从绸布店回来了,坐在屋子里,我就弯着腰悄悄地从门前溜过。我不记得他曾对我笑过,哪怕是微笑。
还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时间大约在1948年的秋天,天上薄薄的云,天气不热也不冷,我正一个人在西安门大街93号门口西侧的便道上玩耍,紧挨着那个天主教会三层小楼的西边,支着一个白布棚子,棚子下摆着一付剃头挑子。我看见一个成年人掏出手枪,朝几米以外的正在为人剃头的师傅瞄准。突然,枪响了,那个剃头的师傅立即倒下了。
枪声就响在我的耳边,凶杀就发生在离我十步之内,我真吓坏了,拔起腿来拼命地往家跑,一头扑进母亲的怀里。
不一会儿,我听到了大人们的议论,那个开枪的跑了,剃头师傅死了,正在剃头的人吓坏了。
几天后,又听到了事发的原因:开枪的是个军队的马弁,军队开走了好几年。他的女人跟这个剃头的过了好几年,马弁现在回来了,偷偷地让那个女人回到他身边,几次都没有谈成。于是,起了杀心,发生了使人胆寒的悲剧。
我八、九岁时,父亲曾当着我的面轻声背诵过一篇什么:“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一挂大车漫无边际地走着。……”他那对自己无望的病痛,和对家庭前途无尽的忧愁,感染了我,它几乎跟随了我一生,那是我心灵中抹不掉的烙印。
另一次,他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要有出息!学习不好,长大了就只能像小棍儿(我家的近邻,家里穷得叮当响)一样!
其实,他注意在启蒙时教我记忆、思考,常指着“月份牌”(就是一天一页的日历),告诉我:初一过了是初二、初三……阴历一个月,小“尽”二十九天,大“尽”三十天。
我在学龄前就能从一数到三十,也直观地体验了“数字的顺序特征”。
数学具有显而易见的逻辑性,理性思维难道是李姓老祖宗留传给予我的好传统(姑且称作大理寺的传说吧)。对数学的偏爱可能要伴随我的一生——十七年的学生时代,十七年的三线建设,十七年的工商工作,可能还有十七年的退休生活。是父亲在我儿时的学前教育使我受用一生。
父亲的肺病加重了,经常咳血,被庆昌祥绸布店(座落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区内)的东家辞掉了管帐先生的工作,尽管为掌柜的卖了十余年的命:白天站柜台,上板后(不许说关门,不吉利!)记好这一天的帐。半夜,插上门,还要去掉布匹头部位的商标,盖上伪造的“着名”商标(戳子)。
长期的这样没日没夜地干,不生病才怪呢!
在那物价飞涨的时期,只给了十几匹布了事。没有了工作,加上疾病缠身,一家四口没有了经济来源,在北京是无法生活下去的。
回老家去,回乡下去种地、养病,这不失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1950年大年刚过,家里就要我上学了。村小学校位于村子的中部,教室是借用金老太太家一排五间的北房。尽靠东头的一间是老师的起居室,中间三间连通,是一至四年级的合班教室,用黑墨涂抹的木制黑板,就挂在教室的西墙上。
学生课桌是五花八门的。低年级学生,都围坐在从庙里搬来的供桌四周,高年级的学生用的桌子,是由各家搬来的各种规格的条桌。全校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学生可是大小参差不齐,年龄最小的学生六岁,例如:我刚满六岁,年龄最大的学生大约有十八、九岁了,属于扫盲性质的。
老师姓吴,她留着齐耳短发,穿一身土布灰军装,看起来,也就二十几岁出头,比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大不了多少。老人们称她“女八路”。
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先讲低年级的课,接着布置他们作练习;后讲高年级的课,再布置练习。“读”书的时间,全体学生是统一的,一旦老师宣布:“下面念书”,男女声混在一起,高低声混在一起,真是“乱成一锅粥”,离开半里地都能听得见。
一上午,中间只休息一次,中午放学,学生回家吃饭,老师轮流在各家吃“派饭”。下午再上一节课。半下午就放学了。(石板、石笔)放学后,那些大个学生经常在老师屋里呆着不走,直到家长喊他们回家吃晚饭的时候。
你别小看这个小学,功课的种类是不少的,低年级除有语文、算术之外,还有“大仿”、“小楷”(须个人买米黄色的毛边纸订练习本);高年级要增加珠算、“尺读”(应用文的写作规范)两门课。“大仿”是“拓”着红色的字帖,用中号“羊毫”笔“描”写,让学生体会运笔的奥妙;“小楷”是用小号“狼毫”笔(据说,笔尖里掺着几根黄鼠狼的毛,能使笔峰有弹性),按照着做好的十二乘十八的方格框抄书。老师判作业时,用毛笔蘸着红色墨水,在他认为运笔比较规范的笔划上,画一个漂亮的圈。
学生们比谁的大字写得好,只要比一下谁的红圈多就是了,“小楷”的判法也用小毛笔画圈。“尺牍”这门课是讲如何写应用文,比如:写信对长辈、平辈、晚辈的不同称谓,写信开始、结束的不同用词;竖式信封的写法等等,还有各种应用文的规矩(1953年以后,这门课就去掉了)。
我还记得上一年级时的语文课本,一翻开书的第一课,在第一页的左上部,是竖排的三个算盘珠大小的字:上学了。中间还有一课: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上二、三年级时老师教的注音字母,念经似的大声朗读“波、坡、摸、FO,DO、TO、NO、LO”,第八个音老读不准,开始老读成“LEI”。以后我进京上五年级时才重新学的汉语拼音,逐渐学会了说普通话。
我刚上学时,是在每年的冬天结束一个学年的。春节前,期末考试成绩,是要张榜公布的,全校学生是按成绩的多少,依次排列的。最后一名的右下角,照例是要用红墨水笔画上一个“L”——中止符,老百姓都开玩笑地说,XXX今年坐上了“红椅子”,那可是对全校成绩最差的学生的特殊“称号”。
吴老师只教了我一年,就调走了。新上任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中等个,留着很帅的分头,还显眼地镶着一颗金牙。从二年级一开学,教我的就是他——这个姓赵的中年老师了。赵老师对同学很严厉,许多同学都很怕他,尤其是,淘气的、不用功的和成绩差的同学。他惩罚学生的办法,一是用“戒尺”打手心,二是罚站。还好,我倒没有挨过他的打,没有罚过站。不过,他很注重自己的仪表,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他,一身的穿着打扮,都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他还能写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
初识孟小宝
文/朱嘉翔
初识孟小宝是在上初一后的第一堂语文课上。
清脆的上课铃响起,我们702班所有人的眼睛齐齐望向教室门口,聚光灯下,主角粉墨登场:一位矮廋精干、黑框眼镜、梳齐刘海的“超龄女大学生”,戴着“小蜜蜂”扩音器、夹一本书眨眼间就站上了讲台。“什么?怎么不是漂亮的文艺范儿语文老师啊?”我有些失望。
“首先,让我们相互认识一下。”老师扁扁嘴,微笑着巡视我们,足足静了半分钟,我心里暗想,“妈呀!还加了个全休止符呢!”。等大家眼睛都疑惑地瞪得很大以后,她突然转过身面向黑板,用粉笔叮叮咚咚砸出来排球大的三个字——孟振群!“哇!确实够振的。”我吃了一惊。
孟老师继续说道:“承蒙上几届同学的关爱,私下给我取了个绰号——”她突然停顿了一下,挥手在黑板上龙飞凤舞了三个大字:“孟小宝”!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看看老师,又看看黑板,暗暗想到:“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啊。”
我听过好几位语文名师和报社大记者的讲座,虽然孟老师没他们名气大,但是她讲课活力四射,尤其调动了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同学们都越来越喜欢孟小宝了。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又看到了她许多与众不同的一面——
小身材大能量。在一堂语文课上,我们2班的“皮蛋哥”插嘴捣蛋,逗得全班哄堂大笑。孟老师见状,一个健步蹿上前去,惊天动地怒吼一声“皮蛋哥!”吓得“皮蛋哥”,一屁股坐在地上,全班大惊失色。“谁要在我课堂上捣乱,别怪我不客气!”顿时,全班鸦雀无声。霸气侧漏有没有?
虽然孟老师上课严厉,但私下里跟各科老师以及同学们交往亲熟。她喜欢拍照,尤其喜欢把手放在熟人头顶摆拍“九阴白骨爪”造型,QQ空间里经常惊现游山玩水的老孟白骨爪各科老师,新见一张图片:一群大笑的男生把孟小宝围在中心,老孟淡定地白骨爪剪刀手笑男!
其实,孟老师也有温柔的一面。一次,我和几个同学一起放学走路回家,孟老师骑电动车路过,亲切地问:“×××,要不要我骑车带你回家?”“什么情况?”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个同学住在孟老师家隔壁。
这就是我既威严又温柔的语文老师——孟小宝!
我妈妈真好
文/罗斌
妈妈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尽管还不到40岁,头上已有丝丝白发。因为爸爸在村上工作,家里的活便被妈妈“承包”了。春去秋来,粮食种种收收,妈妈好辛苦哟!妈妈一刻也难得闲着。有时我想帮妈妈干活,可她总是说:“写作业去,看书去!”生活在妈妈的身边,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妈妈的温暖和爱抚。在我的眼中,她是世界上最可亲可敬的人。
去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们在校外操场上考数学。那天没有一丝风,火球般的太阳烤得人直冒汗,我的脑门子晒得直发烫,浑身的汗水象虫子在爬。做了几道题,受不了这份“洋罪”,我便把卷子折起煽起风来。
“罗斌”,老师喊了一声,吓了我一跳,老师接着说:“***给你送的草帽。”老师说着把草帽扣在我热得发蒙的头上。
什么?妈妈送的草帽?我忙朝东边的田野望去,不远处,妈妈正扛着锄头朝田里走去。噢,一定是妈妈刚才路过这里时,把自己的草帽留给了我。我的心顿时被揪了一下,目光被妈妈那熟悉的背影吸引过去,我仿佛看到妈妈一步一弓的拉锄,一边一把一把地擦汗。我的喉咙像塞了一团棉花。
妈妈,为了儿子,您头顶烈日拼命地干活,您放心吧,我一定会考出好成绩,报答妈妈对我的一片爱心。想到这儿,我又认真地做起了试卷。“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一听到它我便会想起妈妈对我的关怀和挚爱。
秋季,学校组织订阅报刊杂志,我也向老师报了两份我最喜欢看的杂志《金色年华》和《小学生作文向导》。上三年级以来我一直都在订。可是,这次回家我压根没敢提这事儿。
其实,妈妈最支持我买书籍订报刊了,她常对别人说:“我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知道没文化的艰难,现在娃儿们上学了,我全力支持他们读书识字,我就是少吃点少穿点也得让他们上学念书。”去年核桃、茶叶卖的钱少,哥哥又在县城读高中,用了很多的钱。妈妈有胃病都不轻易上医院看病拿药,我又怎能给妈妈再增加压力呢?于是我打消了订报的念头。
期末考试前一天,生活委员发送来新的杂志,我正想向同桌借一本看看,班主任李老师给我拿来了两本精美的杂志。我挺纳闷的,李老师笑着对我说:“这是***为你订的,她说这是送给你的新年礼物。”“我妈?她怎么会……”我惊讶地问李老师。
原来李老师遇到妈妈,便向她提起我不想订杂志的事儿,妈妈毫不犹豫地把她看病要用的钱给了李老师,让他一定要给我订,还嘱咐李老师先别告诉我,到时候给我一个惊喜。
我手捧着两本饱含母爱的杂志,想想妈妈拖着瘦弱的病体没日没夜操劳的情景,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我真想高声呼喊,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妈妈真好!
你好,八月长安
文/江火也会流萤
生于八月,愿一生长安。这是作家八月长安对自己笔名所做的注释。而我,也是愿现在八月,我们长安。
七月已逝,尾巴的末梢或许都未曾触摸。
是啊,我想起了我很久之前的梦想。七八岁的时候,我还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我还是一个人,好吧,就是被欺负的对象,这样来说,要通俗一些。所有的人都不曾注意我,在角落里的小孩谁会多看两眼?
那时候,学校乱收费,母亲去找校长理论,其实只是一支铅笔的事情,然而我那时就已经感受到,老师的不怀好意——在母亲离开后,(当然,她拿了新的铅笔给我。)那位老师,也就是幼儿园的校长,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数落了我。她说的话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大意应该是说,其他人都没来再要铅笔,只有你要。为什么别人一支铅笔可以用很长时间,你不行!我低着头,其实心里是有些埋怨母亲的,要不是她,老师怎么会当着大家的面说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交了大概10块还是20,就只发给我们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大概还有两三个田字格那种本子,现在的市场价为:铅笔:1元/支,橡皮:5角/块,本子:5角/本。我是14年前上的那所学校。现在那里早就没有了当年的痕迹,水库保护,周围的建筑全部拆除。
然后我想到了那时候我的梦想,那时候的我啊,没有人喜欢我,老师也不曾劝那些欺负我的小朋友住手,小的时候真的一点事都不懂,我没有同桌。也不觉得孤单。后来,班里来了一个精神有些不太好的女同学,老师让她跟我坐一起,我什么也没有说,大概那时我还不懂得什么叫做精神不太好。她是遗传病,妈妈患有那类疾病,遗传给了她。我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她做我同桌之后,再也没有人来找过我的麻烦,原来不是我的原因,只是大家都不想离她太近,害怕被她打。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做好同桌该做的事情,她也从来都没有大声的对我说过话,我觉得那段时间,是我最开心的时间。
其实说到现在,还是没有说到我小时候的梦想。这个问题,却是她先问我的,在上课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问,我一撇脸,看到正在讲课的老师,眉头稍稍皱了皱,却没有出言阻止。看向她那张充满期待的脸,我迅速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小心翼翼地,轻轻地写下“老师”这两个字。
然后,她转过脸去,好像在认真听课,我则收起那张纸,想了一下,还是把它攥紧,下课就扔进了垃圾桶里。
我的儿时的梦想,好像就埋藏在那个早已腐化的土堆里了吧。
后来,我上了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家都不再欺负我,我也不是那个胆小怕事的小女孩了。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是我很感激这些人的到来,没有她们四个,我依然是那个孤单的我。
但是我努力跟其他人打好关系,最起码让我认识的人不再讨厌我,远离我。还好,大概是因为大家都长大的缘故,没有人会毫无遮拦,而且我也不是一个惹人讨厌的人,所以跟周围人的关系都还不错。学姐曾说我这个性格的人,会觉得所有人都不错,那是因为我很傻,根本就威胁不到其他人的利益,自然没有必要跟我交恶。
喜欢的人,说是埋在心底,那只是我的以为。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暗恋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受不了苦,却还是默默地苦了4年。那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其实有的时候,我还是很理智的,只可以喜欢,不能够爱。当然,他也没有让我失望。只可远观。只是对我而已。可是 我不在意,正是因为他的优秀,才让我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那时候梦想其实很傻,我只想做他的同桌,每天清晨的阳光照到他,我在他的后面,看那些飞扬的尘土也是好的。然而,这个梦想却因为后来的分班被华丽丽的打破了。
他好像也曾问过,你有想过以后吗。以后吗?以后的日子没有你,我还不是照样过。可是,这说的好像有你没你都一个样一样。当然不一样。
上了大专之后,时间变得很杂乱,有时候很忙,有时候又一天都没有事情做,在那些无聊的时光里,我靠在图书馆北边的书架上,手指轻轻触摸那些泛着油墨味的书籍,我想着,要是能把这里的书都看完就好了,那段时间,我的阅读速度是每个星期两本书。可是到今天,那个房间里的书,我读过的恐怕还没超过万分之一。
时间无时无刻在流逝,人却只能在后面紧紧追随。跟时间赛跑,输的永远是人。
八月的日子过得那样的紧,每天都在面对着电脑,听着周围人的喧闹,却忘了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还是会听老妈的唠叨,现在的她早就不会像当年那样,因为不公平就去学校找老师理论了。现在她大概认为,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我不知道这是对是错,而我无力解释这其中的弯弯道道。无论我怎么解释,都会回到一个起点:我长大了,而妈妈老了。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没有太阳的时候,教师这个职业,还是光辉的吗?
我的梦想也许早就随着那堆土壤腐烂到分解成为植物的养料了吧。但是,我很庆幸,我曾经有过梦想,虽然没有一个实现。但是,梦想,如果不是梦,就不需要想了。
感谢那些曾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们,祝愿八月长安。
重逢在灿烂的季节
文/雪霓裳
今夜星光灿烂!今夜注定无眠!同学们,你们是否如我一样,遥望星空,带着微醺、带着兴奋回味着相聚的喜悦……
虽然经年不见,电话也没存留, 当铃声响起,无需寒暄,一切尽在不言中,感觉暖暖的, 这就是朋友!!!同桌依然是那样的豪迈和爽朗,当通知我要聚会时,期待占据了整个心房,挥之不去…翻开那一页页的记忆,找寻着那不多的照片,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跃入眼帘,一幕幕少年的情怀眼前浮现…一遍遍幻想着曾经的追梦少年,楚楚少女如今会是什么模样?27年了,到时谁又能认出谁来???
怀着激动、忐忑、期待的心情步入酒店大厅。当年的少男少女,如今都各为人父人母,虽然岁月无情的变迁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那久违的笑脸仿佛一切又回到从前。大家惊喜、拥抱、感叹、侃侃而谈。今晚才知道我们是首届毕业也是首届同学聚会,大家觥筹交错,敬老师敬同学,奔走合影好不开心,把酒言欢声音喊哑了也不在乎,以至于剩下满桌的菜肴。是啊,三十年了!就让我们开怀畅饮,就让我们举杯高歌,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让遗憾恩怨随流水……让无悔温馨留心间……就像老师说的今天是感恩的聚会,感恩老师,感恩这次聚会的组织者,三十年了能把当初两班的毕业生以及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两届校长、书记都聚集在一起太不容易了。感谢同桌剑英劳心劳力地组织联系我们,席间不停地奔波接同学接老师联系各个环节,咱心有余力不足啊,亲爱的,辛苦了,希望你再接再励当好这个秘书长,为我们86届创造更多的骄傲和辉煌!也感谢幕后默默策划帮忙的各位同学们,特别感谢倡议者郑幼林同学的全面出资!!!
聚散终有时,离别道珍重,明日天涯…带着缱绻唱一曲《祝福》,祝愿我的老师们快乐健康!祝愿我的同学们幸福平安!愿友谊地久天长!朋友我永远祝福你!无论生活的忙碌、岁月的交替、时间的变迁,我都期待着相聚能够重现在下一个春暖花开之日。
那一年我24岁,今天你24岁
文/文竹2012
——为儿子24岁生日所作
那一年的12月4日相距今年整整24年,24岁剖腹产后,我们母子情被婆婆狠心割断,但是孩子你是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怎会忘记呢?,天儿:你可知妈妈心底的牵挂?自古都是母念子,何时有子念母恩?
想你念你的这二十四年,8760个昼夜。也许自古英雄多磨难。但我不是英雄,心无思何须歌,心无念何须鸣?!此时念我儿却是鸦雀无声……难产,病倒,无奈离开幼子,婆家条件好,为了争夺儿子的抚养权,提出不要抚养费。短暂的一年零2个月的婚姻,痛别爱子……
我的学生回忆我那段时光,都说竭老师以前上课都是笑意盈盈,阳光满面的。但是突然不爱笑了。课间我捧着舒婷的诗集默默读着,那时我很相信那句俗语“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我也曾在雨中一路歌声,陌生的街道陌生的路人。亦都不在我的视线中,呼啸而过的列车悲鸣的声音,我特别愿意听。沿着铁轨一路向前疾走,远处传来火车呜鸣声,我快步闪出轨道,看火车头探出责怪的头影。
市政府的民主路上,明亮的街灯,顺着笔直的线独行,身后紧追不舍的是妹妹拎着录音机,妈妈怀里是有我体温的军大衣。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的夜晚,家家红灯,那火红的的对联,我漠然的浏览,在除夕夜我无目的独行。
我曾经用大姐艳红公公的军用望远镜,望向那个窗口,那铁门我永远敲不开,每次去看儿子都是恶婆婆的一顿血淋淋的谩骂!我也不会骂人啊!一次我特意穿上结婚时的衣服,敲门,这时门开了,你的爸爸李经京出来了把我一阵拳打脚踢,一身的灰尘!
我的心彻底凉了!没人性的东西!小学直到孩子上学前班了,我们母子才真正的见面。已经怀有身孕的艳霞和妹夫高玮,用镜头记录下了分别7年母子见面的照片(也怪本来准备一卷照片的,莫名其妙的是就洗出来4张,这一点作为特种兵军人的妹夫深感抱歉)我并没有像妹妹想的那样,看到日思夜盼的儿子歇斯底里狂哭,我轻轻地蹲下来仰头仔细端详着我的儿子,儿子很乖的让我拥抱着,头紧贴在我胸口。眼神里想着心事的样子。画面里两位老师在抹着眼泪。之后,只要有时间我就到学校看儿子,记得有一才买了很多好吃的,你的奶奶,不让要,全分给了班级同学。衣服篮球复读机自行车玩具手表零用钱一大书包的书新鲜的哈密瓜……妈妈从下学到初中高中没有停止对你的关爱。也没放松过与你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沟通。妈妈曾经组织老师们一日游。妈妈真的用心良苦。
还记得那次解放小学组织你们到太子河放风筝比赛吗吗?我请了半日假。陪你玩。你的风筝小燕子飞得最高!挂到高高的电线上了,你很焦急,我说没事,妈妈照样再买一个给你带回家放。
亲爱的儿子——李竭天,今天是你24岁生日,儿的生日,母的难日!
妈妈——竭艳玲于2013年12月4日提笔
后记:想借此地问下前婆婆说:当年你当着街道警察的面说:儿子始终是你的儿子,小时候,你就别看了,长大还给你!现在我儿已经成年26岁了,敲门不开,依然是破口侮辱我竭艳玲的人格!我真的相信,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古了!善良的学识渊博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公公,早早离开了人世。而您却骂人的力气还是那么底气十足。你儿子活到52岁了,还是单身……他再也找不到我这样善美于一身的人了。您不反省吗?
亲爱滴编审:感谢您的阅读!5月12日母亲节我病倒了,嗓子火辣辣的疼,不停地咳嗽。我知道都是因为上门看儿子,被恶婆婆谩骂了有关。不过请您放心,我现在吃过药,好多了。祝福您工作愉快!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文/岁月静无言
今天参加了迎江区2015新进教师培训,虽然去年也曾参加了这项培训,但因为工作不久,实际上对其中一些教导并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经过一年数学教师及班主任工作,如今再次接受培训,自己结合一年以来的工作经历,触动很大。
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为自己找一个借口——拙于言辞,我不太会表达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喜爱,也不知如何表达对学生的喜爱。在我心里,我只是千千万教师中的一个,我对于我的学生们,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学生们对于我,是阳光。
现在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我,如同每一个新老师一样,对教师这个行业充满热情、朝气,我并不是有着活跃的外在,张扬爱说的个性,我也不敢保证几十年后的我不会像大多数的老教师一样,褪去了当初的热情或者说是激情,但每次看到学生们,他们就如同阳光一样照亮着我,温暖着我内心,在学生们的面前,我发现我是一个不一样的、爱说爱笑的我,是这一个个阳光的生命,为我的工作注入不绝的动力。我想起今天培训时教导我们寻找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我想说:我一直是幸福的、每天看着他们我便是幸福的。
下午新进老师代表与我们分享一年的感悟,其中一个新进老师今年调回市区,在回原来学校办交接时遇到曾经的学生们,录了一段手机视频,视频可能看的不太清晰,听到的声音也只有重复的“曹老师我们想你,什么时候回来?”这句话,或许看起来这段长长的反复的视频并没有多感人,但是我深深的被它触动了,外人听起来只是普通的重复的声音,但经历过一年的师生生活,那是一句句真切的呼唤,我相信,在她的耳中,能分清每一个孩子的声音,回想起与他(她)相处的点点滴滴,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词语,一声“老师我想你”就是最珍重的师生深情。看到这个老师静静地听着视频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她几欲落泪,她也是一名幸福的老师。
我从小学起便想成为一名教师,从毅然的选择师范到回到自己的母校,一切是如此的自然顺利,正是这样的顺利,我更应该珍惜我这伴随我十几年的梦想,带着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无论前路怎样,一路前行。
六尺青布
文/贾玉新
我对衣服的颜色向来是不大讲究的,什么黄色呀,蓝色呀,灰色呀,对我来讲都不太重要,只要舒适得体就行。唯独对青色的衣服,尤其是青色布面的棉袄情有独钟,常常是穿上身就不想脱下来。
记得那是1963年初冬,刚进11月,一场大雪便下得天昏地暗。皑皑白雪覆盖了村庄、山峦,河水结成了厚厚的冰。这突然袭来的寒冷,让心灵手巧的母亲忙得不可开交。她左掂对、右拾掇,总算让父亲和哥哥姐姐们穿上了棉衣。轮到我了,可家里实在找不出一块像样的布料来了。母亲只好把自己穿过的一件旧秋衣和父亲的一件旧褂子拼在一起,权当棉袄给我穿。即便这样,没有袄面怎么穿出去呀?正当母亲犯愁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杨希春老师顶风冒雪,家访来了。杨老师看到蜷缩在炕里边、穿着单衣的我和母亲手中正在缝制的“棉袄”,什么都明白了。杨老师安慰了我们母子几句,就起身离开了。
过了两个多小时,杨老师又披着满身雪花回来了。她一进门就拿出一块布料,递给母亲说:“这是准备给我儿子做棉袄的六尺青布,他的旧棉袄补补还能穿,这块布料就先给玉新做个袄面吧。”母亲连连摆手说:“这可使不得,你家布票也不多,还是留给你家孩子用吧。玉新的袄快缝好了,虽说没有袄面,将就穿也挺好的。”杨老师不顾母亲的推辞,放下布料走了。望着杨老师远去的背影,抚摸着崭新的布料,我的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鼻子酸楚楚的,心绪难以平静。年幼的我虽然不懂太多道理,但我明白,这块布料上面有杨老师和家人的付出,有杨老师对我的深情关爱,更寄托着杨老师对我的殷切期望。
第二天,风停了,雪也不下了,可是天却更冷了。我穿上青布面的新棉袄,背上书包,欢快地向学校跑去。此时的我,身上暖乎乎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穿过的棉袄已记不清有多少件了,但是唯有这件六尺青布做的棉袄让我记忆犹新。我永远不能忘怀的,还有敬爱的杨老师。
秋来,做几件事去
文/张金刚
似乎只是一夜风、一场雨,便暑去凉至,忽然秋天。沐浴在通透明丽的秋阳下,有几件渴望已久的事想要去做。
到京城开启一段走心之旅。清爽的午后,逃离小城,驱车至北京已暮色黄昏。余晖下的老胡同,飘摇着纯正的京腔京韵和炸酱面的浓香,穿越般的年代感,恍如隔世。寻一餐馆,来上几碟,暖心对味儿。后海酒吧灯光迷离,随意走入一家,静坐偏隅,伴着舒缓的音乐,独饮一杯;继而漫步街上,在人海中放空穿行,叩问初心。秋来,清醒,找回迷失的自己。
躺卧衰草静看一幕流云。秋山,泛黄的茅草,顺着秋风飘忽东西,如潮翻涌。山顶,枕双手,躺入草海,仿佛化身一根衰草,随风舞蹈、欢歌。天蓝得邪乎,云白得彻底,风过云流,云具象了风的影子,风成就了云的变幻;愿逢一场火烧云,色与形的万千气象,令人叹为观止。云动草摇,恍惚间,我似大地母亲的婴孩,在柔软的摇床中沉沉睡去,不愿醒来。
伴着秋虫欢鸣仰望一季星空。蟋蟀是秋野小夜曲的主唱,清脆响亮的歌吟,让秋夜不再寂寞,却又愈发寂寥;偶有萤光点点,如童话般迷醉。漫天星辰,从未如此浩繁、晶莹、渺远。在楼顶、在旷野、在窗前,静静地仰望星空,看繁星闪烁,辨星座轮廓,随流星许愿,寻找最亮的一颗,遥想最亲的故人。星空如此高远、深邃,让我宁静深思,而又心燃烈焰。
走向田野赴一场秋花盛会。山坡上,小雏菊你挨我、我挨你,编织成一大块延展的花毯。采数朵,捆成花束送给心爱的人;花晒干,缝进枕头伴着花香安眠。还有红紫蓝白粉各色牵牛花,高山路边傲然怒放的格桑花,生来就很居家的大丽花、鸡冠花、万寿菊……绚烂秋花一场过后,便是长冬,怎不叫人怜惜。
回归农村体验一把丰收之趣。辛勤的农人,盼秋盼得久了,忙秋忙得欢畅。金灿的玉米,火红的辣椒,淡黄的谷穗,棕色的板栗,白白的花生,五彩的南瓜、豆类,晒满了屋顶。晒秋,晒出一年的收获,晒出亮丽的村景。与乡亲们一道在田间劳作、秋收,亲近土地,似是回到童年。累了,吃一顿锅贴饼,喝一碗南瓜粥,睡一回老土炕,心里倍感踏实、自足。
心怀感恩拜访一次母校、老师。秋来,开学季,思念浓,想起母校回忆满满。初中母校,在一座山岗上,因已衰败,唯愿远观,仰头注目那两排瓦房,眼里噙满泪水;师范母校,已成纪念馆,物是人非,走在廊檐下,依稀可闻青春的歌声。吕老师,已近耄耋;顾老师,两鬓染霜;谷老师,风采依旧;祖老师,别来无恙?母校、恩师,哺育了我,在秋天里深情鞠躬。
找点空闲陪父母吃一顿团圆饭。异乡安家,老家渐远,但父母留守,心便永系故乡。得闲,归乡。父母倾其所有,准备一桌饭菜,还是不变的家常味道。饭间,话语不多,却又心灵相通。睡在透着母爱的蓬松的被子里,与父母并躺在炕上,唠唠家常,心也随之安顿下来,一觉到天亮。父母早已熬好粥,等着我。秋来伤怀,更愿陪着父母,因他们的生命已入深秋。
还想,下班后,宅在家里,伴着音乐与香茗,静读一本好书;约上三五好友,在早早暗下来的傍晚,坐进一家小店,小酌闲聊至夜半;在公园的小径散步,在长椅上发呆,看树叶飘零成堆;寻访一个古村,坐在石碾旁、豆角架下,听老人讲过去的事情;如诗秋夜,岂能辜负,灯下漫笔,让思绪飞扬,在生活的苟且中,心向诗意和远方……
秋来了,我并无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为,却有许多细碎平淡的小事想做。想做就去做,秋天短暂,不等人的。做到了,那便是人生乐事,幸福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