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莲花的文章
关于莲花的文章(精选19篇)
青莲
文/帅美华
一
盛夏,携友入东林,天王殿前,四个池子呈田字形分布,池内翠叶满荡,莲朵亭立。友“啊”的一声惊呼,捞出相机,上前便拍。她左倾右侧,欹着护栏,挨着荷叶,或站,或蹲,为拍叶下之花,甚至单膝跪于石上,眼眸凝注,嘴里喃喃不绝,“你看那朵,好像刚流出的水蜜桃汁。”“这一朵,真如假的一般。”“池心那枝,仿佛画里画的。”
美到极致,也许就是一种虚幻。她快速摁动相机的按钮,想抓牢眼前这如虚似幻的真实。
莲池旁,有一古樟,枝叶婆娑,树皮灰皱如硬鳞,主干粗若洪钟巨鼓,三人合抱未见得拢。一黑壮汉子立于树下,黑色T恤的短袖上别着红袖章。他护卫着这四池莲花,并不时提醒近水拍照的游人,小心滑入池中。
男子三十多岁,自言姓关,黑龙江人,来东林做义工已经半年了,离乡弃业,栖隐佛寺,他身后有着怎样的情路坎坷和佛法姻缘,我不得而知。他只说,在这里,他能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宁。“刚开始的时候,是有些浮躁,我就看印光法师的书,慢慢的,心就静了下来。”他推了推鼻梁上的宽边眼镜,望向莲池的目光温和柔软,与那彪悍的北方身形极不相称。
莲花果然绝美,花瓣繁复,层舒慢展,鲜丽空灵。除纯红和净白外,还有“美人面”和“落霞映雪”,中国水墨的意韵,前者如美人晨妆,在盈白面颊轻轻晕染上淡淡胭脂;后者是用笔尖在白色瓣沿勾勒出浅浅一线嫣红。
数量最多的还是白莲,钟楼前的两个池子纯一色的皓白盈然。青绿的萼片,洁白的花瓣,像待雪而发的绿萼梅,高拔出尘的素和洁。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池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白居易歌咏过东林的白莲。盛唐的白莲亦如盛唐的气象风采卓绝。
元朝的白莲依旧灿烂,1321年,庆哲大师赠莲种学成归国的日本学僧澄圆,白莲在日本生根、开花,繁衍。
“文革”期间,僧人被逐,莲池废为水田,东林寺白莲绝种。一九九零年,日本净土宗返赠祖庭莲籽和莲藕。东林莲池复兴。
昔去扶桑,今还震旦(古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当年远公亲手植下白莲,他是否想到白莲像人一样,也要经历她的白云苍狗,世事浮沉和荣辱兴衰。
二
通往文佛塔的石级陡直,从下望去,似一架悬挂在青翠幽篁里的天梯,夕阳的斜光从密密的竹叶中透进来,明亮,柔和,“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我想起王摩诘的诗,此情此景,一定曾在他的眼中流泻过,此时此刻,我是否踏上了一条他曾走过的路途?“松风吹解带”“弹琴复长啸”,在旷古的幽寂里,仿佛飘飞着轻盈的灵魂,如烛如萤,幽光微照,明灭不息。
石阶两侧的大理石护栏顶端每隔几步就雕有一朵莲花。我手扶着莲花,攀上文佛塔已是热汗淋漓,气喘吁吁。
一位身穿浅灰色居士服的中年女人面向佛塔,踮起脚尖,双手合掌,高举过头顶,手掌分开,掌心朝下拍向肩膀。双手再次合拢,从胸前滑向腹部、膝盖,到脚尖,掌心着地,像两条平行线磨擦着地面,身子跟着匍匐下去,像蛇蝮一样,完全贴伏在地。手掌翻起,握拳打开,像一朵莲花开放在地面。
额头叩击三次后,双掌又一次拍向肩膀,手臂伸直,沿着两道优美的弧线从头顶划向胸部,撑起身子。
她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地做,如入无人之境,整个动作干净流畅,如风行水上,鱼游深海,使人忘记她脚底身下是坚硬、粗糙、冰冷的石块。在她面前,文佛塔上仿佛有莲花盛放,祥和、美丽,神圣、庄严,和她的手掌莲花连通在一起,向着无尽的时空无穷地伸展。我走近她,听见她嘴里轻轻地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声,深情、婉转,像赞颂,像呼唤,像祈祷,又像呻吟,亦如她身体的动作,重复往返。她一定也看到了明灭的光亮,在她的世界里如烛火,如萤光,幽幽照临。
她信她的光。她渴望被那光亮全然地包裹,直到自己完全地消失。
每个有灵魂的人都有他所追寻的光,这光可能是爱,是美,是创造,是身心完全交托,空无之后的永生。
三
从文佛塔下来,见一年轻的僧人沿级跪拜而上,宽袍广袖,身形瘦削,经过他身边时,他正掏出毛巾擦拭额上的汗珠。我禁不住上前低声问道,师傅,请问塔前那个居士行的是什么佛礼?他说,那叫大拜。见我紧握手机,刚刚又对他拍了又拍。他又说,拜佛能消除业障,你拿着手机到佛寺来照来照去,等于白跑了一趟。他的意思是我来到佛寺却不拜佛,错失了一次消除业障的好机会,替我惋惜。
母亲是信佛的。小的时候一进入什么寺啊,庙啊,哪怕小得只剩一尊泥塑,她都要按下我的头颅。出门前就千叮万嘱,在菩萨面前不要多言妄语。如果我稍稍有什么不恭敬的行为,她马上向菩萨告求:菩萨莫怪,菩萨莫怪,小孩子不懂事。家里有什么人生病、不舒服,她也反复念叨“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仿佛真有什么菩萨能听见她的哀告和乞求。
稍稍长大的我,对她的行为不屑,更不耻。我讨厌那一万个,一亿个“菩萨保佑”后的懦弱、贪婪和功利。芸芸众生又是那么多,菩萨即使不吃不睡,能一一满足那些贪求的心吗?菩萨到底该满足谁的请求呢?
与其求菩萨,为什么不求自己?年少气盛的我虽没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胸怀和豪气,但我相信我的命运是掌握在我的手中,我才是它唯一的主人。
及至自己做了母亲,面对一个由自己带来,却不由自己主宰的鲜活生命,我才知人生有万般的无奈,很多东西是自己所不能支配和左右的。看着在巨大高考压力面前,一次次将掌头挥向自己的女儿,我彻底崩溃了。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人人都在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作为一个母亲,我没有能力为她撑起一方没有风雨的天空,我又为她将来的生活担心忧惧。算命、求签,想预知某种天机;虔诚地匍匐下去,低声切切地呼求“菩萨,帮帮我,菩萨,帮帮我!”这时,我才彻底看清了自己,自己并不坚强,也不高贵,血液里流淌着同母亲一样的懦弱和卑微。
作家王璞在她的《灰房子》里提到她的母亲,“自己也有了家室儿女的牵挂,我也终于明白了当时令母亲崩溃的那一种恐惧。连死亡都能勇敢面对的母亲,却无法面对断送儿女前程的现实。”
每个平凡的个体,在命运的洪流前,如草芥,如虫蚁,是那么的弱小,又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他真的渴望抓住点什么,来坚定生之勇气和信心,哪怕那是虚无,他也会想尽办法告诉自己有什么一定存在,如彼岸的莲花,永远地开放。
四
再回到莲池,光线渐渐淡去,对面的香炉峰依然是千年不变的如水洗过的青黛色。看着池里的白莲,与钟楼壁檐上勾画的白莲,还有莲池西南新塑的白莲,遥遥的呼应,我知道我和母亲都太执着于眼前,并未真正懂得佛的真谛。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更达观地看取这个世界,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这世界总还是有一些东西是恒定不变的。
远公说,神之传于异行,犹火之传乎异薪,薪异而火一,形易而神同。这满池的从异域归来的莲花不就是最好的证明。远公种下的白莲,瓣长而广,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又称青莲。四个莲池正中建有一个白色的小塔——青莲塔。
青莲不只是物质的莲,更是精神的莲,她像远公堂前的六朝松,已迈过了无数的生死轮回。她今天存在,明天还会
存在,她盛开在此岸,她也盛开在彼岸。
大安法师说,对于念佛行人,他每天要遭遇这个死,每天都记住这个死,要把这个死作一番超越,一番转换,死的当下就是生,生就是我们法身慧命的诞生,死就是我们这一期业报身的永远的离开。离开这个四大构成的虚假的身心,去获取像阿弥陀佛那样的大菩提心、大平等心、大智慧心。这是我们最稀有的准备,最崇高的准备,最殊胜的准备。如果每天每时每刻都做这样的准备的话,那这个人就有着莲花的品格,微妙香洁,出污泥而不染,就是这个世间的最圣人,妙好人,不可思议的人。
孔子回答季路,未知生,焉知死?
拒绝入白莲社的陶渊明双手抱住酒坛吟诵道,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渺小若微尘的我,只想静静修炼,以莲为心,继续在这人世间起伏飘荡,时有靠岸之心,时有银辉满舱。
心如莲花出淤泥
朋友去游历名山,当他踩着苍苔湿露,披荆斩棘,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山顶的时候,他被眼前美丽的风光陶醉了。
站在山巅,所有景物,尽收眼底。奇峰怪石,苍松翠柏,千年古树,烟雾缭绕,霞光穿透云层,丛林尽染,美得令人心旷神怡。
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不爬到山顶,怎么会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他唏嘘不已,感叹不已,拿着照相机横拍竖拍,似乎想拍尽所有美景。审视一番,欣赏一番,玩味一番,天色向晚犹不自知。
下山后,他才发现,原本热闹的景区早已是人迹稀少,游人寥寥,原本想搭乘的那班车也早已不见了踪影。他抱着照相机长吁短叹,愁眉不展,自怨自艾。从山下回到自己临时居住的小旅馆,至少有5公理,步行回去至少要一个小时,更何从早晨到现在,他在山上已经耽搁了一整天,几乎已耗尽了全部的体能,哪还有力气走回去?
他坐在路口石头上,开始生自己的气,恨不能抽自己一个耳光,贪恋美景的结果,竟然忘记了跟人家约好的时间,被丢弃在山里,倘或山里有凶猛的野兽动物,自己还不成了它们的盘中美食?
正想着,一个卖山珍的老人收好摊子,回头问他:“小伙子,天都黑了,还不下山,在等人啊?”他气乎乎地说:“没车了,怎么走啊?”老人说:“没车就走回去,生气有用吗?”他说:“走不动了,我气我自己糊涂,竟然忘记了跟人约好的时间。”老人乐了:“就这事还值得你生气啊?我问你,你上山干吗来了?”他说:“旅游,看风景,愉悦心情。”老人说:“这就对了,既然是旅游,怎么旅都是旅,坐车和走路有什么不同?既然旅行是为了快乐为了愉悦心情,你何必自己找气生,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呢?”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真的迈开大步,徒步回山下的小旅馆,尽管山里的夜黑漆漆的,可那是他第一次在山里走夜路,不一样的经历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比原来设想的,提前一刻钟回到山下的住处,躺在小床上,透过窗户,看着窗外的一弯毛月,他的内心宁静、踏实
回家后,他用毛笔写下“禅心如莲”四个大字,挂在书房里,我问他因何,他笑,说:“我只是想时刻提醒自己不生气,更不能跟自己生气。”
想想也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去寻找快乐,结果本末倒置,惹了一身气。不如别人时,会心生嫉妒,失去从容。发生意外时,会心生慌张,失去镇定。疼失亲人时,会失去理智,心生绝望。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设想,失去从容只会令自己更加的不如别人,失去镇定,只能使事物更加走向反方向。心生绝望,于事无补,幸福才是所有人的愿望。
莲之所以为莲,是因为莲不慕牡丹之雍容华贵,不慕百合之馥郁馨香,不慕兰花之优雅美丽,不慕秀竹之修长挺拔。莲之所以为莲,是因为莲安静地做着自己,守望自己,内省不浮。
滚滚红尘,灼灼白日,能够安静地做着自己,而不被其它所左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了内心安静宁和,也需要通透达观的智慧
禅心如莲。
禅,是梵语的音译,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悠回九转拿不起放不下时刹那间的顿悟。是一件事情想不明白想到头疼想到脑袋大想到不再想时忽然某一天的醒悟。是深山古刹静守时光心无杂念拈花微笑的淡定。
莲,则是那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是晨昏里安静地走在上班下班的路上看见新鲜青菜面露喜悦的人。是生活着,爱着,喜悦着,摒弃内心的挣扎,邪念,和虚容的人。
生活着。美好着。就是最好的。
出水芙蓉
今天在白龙山下的这个院子里,又见到了莲花池,莲花池直径不足两丈,中间是堆砌的高耸的假山,池子仍是密密实实地满布莲叶,贴水铺开着,有两朵硕大的红莲挺出叶面,恣肆地盛开着,在一池墨绿里更显得一尘不染,别有风致。
想起去年初夏,来到这个院子,看到这一池嫩绿的莲叶,一下子动了怜香惜玉的感情,这么好的花,要是把它养在大缸里,放在屋里观赏,该多么好哇。这也并非我的突发奇想,因为我曾亲见人家将荷花养在大缸里,大缸半截埋在土里,白花绿叶,楚楚动人,当时就颇有向往之心,希望自己也拥有这么一缸,红肥绿瘦地时时赏玩。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征得主人同意,我从池子里薅了两块根(也可能学名叫茎),宝贝似的,喜滋滋地带回家。原先住平房时有一只水缸,一直倒扣在阳台上,这时可派上了用场,我把缸翻过来摆好,刷得干干净净,又从小区花坛里撮了三铁撮子好土,装了半缸,又装满清水,然后把莲根小心地按入泥土。一切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它发芽开花。刚开始是一天数遍地观察,先是浑浊的水尘埃落定,半缸水变得清澈透明。后来泥土表面有虫子爬搔的丝丝痕迹。天天看,觉得没有什么异样。后来变得两三天过去看一看。忽然有一天,从泥土里冒出一点芽,一尖翠绿顶破了泥土,这给我一个惊喜,希望它快快长大。但是接下来,这支芽懒懒散散地慢慢往上抽。我也变得懒散,甚至忘记了观察。一个月后,这支芽终于长出水面。我还纳闷,种下两块根,怎么就长出一只来啊。不管它,且等它开花。果树开花不是还要疏果嘛,花越少,果越大。这一支独秀说不定将来开朵大大的花,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呢。
我坐等清水出芙蓉的佳景,脑子里还时不时地迸出一些动人的描摹佳句来。但是,很不幸的,那出水的叶子由小分币长成茶壶盖大小,就停止了生长,最后花期也过了,也没有预约的花开出来。
终于我失去了耐心,我将花连根拔起,一块根已经彻底腐烂,一块根只长出了一个可怜的叶子,在散步的时候我把它扔进了西河,心想也许它更适合生长在河里。
培植莲花的事就这么暂告一段落。
过了几天,忽然发现家里蚊子多起来,晚上经常被叮得夜不成寐。我还埋怨老婆,肯定是又敞开纱窗忘了关闭。买了杀虫剂,睡觉前到处喷喷,仍是打不败。
有一天老婆在阳台上惊叫起来,让我快去看。我跑去一看,原来栽种莲花的水缸,拔掉莲花后就这么扔着,里面长满了蚊子龟,学名叫孑孓的。半缸水已经沤了,发绿,并且发臭。透过阳光,看见成百上千的孑孓,在水里活泼泼地高速游动。这水缸莲花没栽成,倒成了孑孓繁殖的乐园。
我倒掉了水缸,让它继续扣在阳台的角落里。终于蚊子也渐渐地绝了迹。至此,我终于明白,美好的东西,爱她,不必非得独自拥有。
所以今天我在白龙山下重睹这一池莲花,想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告诫,欣赏之余,只是细心地拍了几幅照片,毫无牵挂地离去。
最后一个莲蓬
文/孔祥秋
十字路口,有软软的叫卖声,好听。果然是个俊俏的女子,红裤紫衫,似一朵莲。她不卖莲花,她卖莲蓬。
莲蓬倒不稀奇,只是近来很少见了。城东原本有一处莲池,前些年我常去那里走走,看水、看莲、听蛙鸣。这几年干旱,浅浅的水里也就稀疏地拱一些莲叶出来,莲花更少,莲蓬自不必说了。不过,前几天,朋友约去外地的一个大湖,说那里有千亩的莲田。我本是特想去的,怎奈前些天伤了膝关节,也就没能和他结伴。夜里,朋友在那边打来电话,说莲花早已凋败得不成样子了,只看到了一片莲蓬。言语满是遗憾。
他和我,多年不看莲花,真的是忘了花期的盛衰。不过,错过了荷花,见得大片莲蓬也很不错啊。若是我去,定会折一些回来。很多的时候,果比花,不是更多了一种滋味?
女子的莲蓬,当是新摘的,鲜绿的样子特招人稀罕。三元一个,我有意买三个。不为别的,就想尝尝莲子那个鲜味。十元钱,女子给了四个,三大一小。我说声谢谢,就急急地剥三五粒,果然鲜爽。
莲子,倒也常见,平素里熬粥,总是要放几粒,但那是干透的,是另一种味。鲜的莲子,似乎只在老家的时候吃过,那时我还小。一晃,竟然有些年头了。
我家小区旁,是新开的一处楼盘,正在施工。为省脚程,我便想从这里穿过去。忽然有人叫我的小名,在我愣怔间,一个女子从脚手架上跳了下来,满脸激动的样子。待她摘下安全帽,我依然没想起她是谁。见我迷惑的样子,她说我是你莲姐啊。我一下子不好意思了,她竟然是乡下邻家的大姐。当年,她家门前的水塘里满是莲花,清香溢满了村里的三街九巷子。她是村里唯一叫莲的女孩子,果然就沾了莲花的灵气,出脱得就是一朵莲花。我家奶奶喜欢莲,她也常常剥了鲜莲蓬给奶奶和我吃。那年初秋,莲将一包莲蓬递给我,转身匆匆地走了。
奶奶说,爹娘逼莲嫁人,她,跑了。直到我离开老家,再也没见到过她。
莲,真的是老了,却还在这工地上干着泥水活,很让我感慨。她却一脸的幸福,说大孩子在部队,小的也在北京读研了。莲姐已经不是当年花开样了,一身汗渍的迷彩服,让人想到了莲蓬。饱经风霜的她,当然不再是那新绿的莲蓬。可正是这老了的莲子,却把苦心深藏,成就了轻熬慢煮的家庭美味。
爱莲花的人,更应该懂莲子。
四个莲蓬,小的我吃了,另三个带回家,一个给妻子,一个给孩子。最后一个,放在茶几上,绿绿的,像一个玉的摆件。忽然我想,这个莲蓬是不是刚才应该给莲姐啊?她应该更喜欢这莲蓬,那毕竟是老家的味道。想到这里,心里怅怅的,很有些愧疚……
莲花之约
文/青了橙
远郊植有大片莲荷,莲开的季节,每日有大批游人前往赏花。看着朋友在空间里微信上晒着美丽的莲花,问朋友莲的盛况,朋友说是前几日去的,说莲已过了最繁茂的花期,有不少已结出了莲蓬,再过些日子可能要全谢了。我便日日生出对莲的臆想,一遍遍地对着心里的莲花说,请你慢慢绽放,等等另一双目光。
放下了杂务,带着一颗轻盈的心,去赶赴一场莲花之约。下了公路,在一个乡村老伯的指引下,上了一个高坡再走一段平坦的乡间小路,眼前便展现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我瞬间被惊呆被迷醉了。
在如烟轻薄的晨雾里,有着大片大片相连的荷塘,荷塘中满池碧绿的荷叶象是浴后的绿衣仙子,又象是一柄又一柄紧密靠拢的小绿伞,亭亭地立在晨光里。小绿伞上面开着一朵朵大小不一的红的白的莲花,那红的花红得如霞似锦,白的花白得如粉似雪,一朵朵静静地立在荷塘里,美丽得让人心悸,而在我看来,却又寂寞得无法言说。在这清幽的早晨,空气里都弥漫着莲荷的淡淡清香,微风轻轻拂过,荷叶上晶莹的露珠便自然地滚动着,象是对我示意,欢迎我的到来,又象是自如地舞蹈,对着轻风细语。而边上就有两三个莲蓬悠然地立在这叶与花中,嫩嫩绿绿的,上面有着细微的小孔,有的还有着没褪完的花丝。于是举起相机,想把这些美丽一一地定格在镜头里。
走过荷塘深处,与一朵花对视。这是一朵迟开的花,只见她含苞待放,几片花瓣层叠地包裹着花蕾,象个顶着盖头的新娘,露出一双娇羞如水的眼睛,红艳艳地直逼人的心间,美丽得简直让人忧愁让人叹息。这一朵迟开的花朵沉默地立在这里,可是等待我的到来,与我对语?可是让自己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一双愿意读懂她的目光?我的心瞬间盈满了感动,这遇见的一刹那,我看见了所有的美丽芳华。透过这朵花,也仿佛看到了世间所有的花朵开过后,时光留在生命里的厚重,还看到了人世的慈悲,象是忽然懂得了佛家所说的“心若莲花”,还有佛法中“合掌为朴素的礼敬,微启又如莲花”。这一朵花开就是一个季节,是一种人生呢。于是,我合掌低首,眼前的这朵莲就象是一首婉约的清词,此时一瓣瓣地开在我的心扉上,开在做为莲的生命里,这个最好的时光。
太阳朗朗地照过来,晨雾悄悄消散,放眼远望,满塘的莲荷此刻都如睡醒了一样,各展姿态。花有花的水灵,叶有叶的清雅,一池的生机与美丽。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时边上有几只蜻蜓轻盈地飞过,为静默的荷塘增添了动态之美。置身莲塘中,一时间我的脑海中跳出了“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诗句。想自古到今,这些莲花幽幽地盛开在多少诗词歌赋里,牵系着多少文人雅士的情怀。这朵空灵的花儿向水而生,又着实有着不染浮尘的高洁之美,代表一种出尘入世的人生,有着非凡的人生意境。
人过中年,心性亦会变得寡淡,太热烈的美总会让人心生不安。我在想这一片蔚然如画的景致,一池的繁华在不久后也终归会落入寂寞,再无人来观赏。但于我来说,秋荷应该更具一番萧疏凛然之美,三两枝枯梗,在八大山人点墨中入画,简疏清骨之风跃然纸上,寂寥的秋天里这曾经的满池风华又是另一种万千气象。当哪天路过菜市看到一个个绛绿的莲蓬一节节白胖的莲藕,那些洁雅的莲花不又呼啦啦地开满了心房吗?
愿自己在碌碌庸常的日子里,只抱以一种淡然的姿态,不求华丽,让一颗心在凡尘里如莲花般盛开,生命也一定会如莲清雅,岁月亦洒满芳菲……
映日莲花
文/吴玲
写荷是不讨巧的。可是宿州二日,先是在新汴河游赏了薄云霁月下的莲池,接下来又乘兴前往洪泽湖,兴观芦蒲与芰荷。两厢对照,心下思忖:此行,若无映日莲花便短了许多意趣。 昨夜屋外簌簌飒飒,转又滴滴答答,一夜的雨,是江南“梅子黄时雨”的雨,让人有置身世外之感。晨曦微露,仍没有消停的迹象。闭着眼睛,想来在这密密仄仄的细雨里,那新汴河与洪泽湖里的荷俱是碧叶风举楚楚可人,抑或愈显一份“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逸,“濯清涟而不妖”的素洁了罢? 前几天几人读红楼,在就花居的庭园里,琴与茶自然是少不了的。
看见乍开或正盛的佳卉,有姬小菊、涌金莲、三角梅、蓝雪、马鞭草、百子莲、猫尾草、鸢尾、紫薇、木槿等,偌大个热天,园子里满开这些极美极妍的花儿,由不得想起小时候的光景来。 彼时,住在偏僻的乡下,既贫且钝。乡下四季分明,所见的菜蔬和农作物都很亲近,模样是烂熟于心的。而那些不计其数的花花草草呢,它们是不能吃不能喝的,贴近的程度自然就大打折扣了,叫得出名字的无非是榆、槐、椿、泡桐、巴根草、稗子、豌豆、指甲花、美人蕉之类的。不像现在,读书品茗赏花,是趣味,却也有些附庸风雅的味道了。
而荷就不同了。从前的夏天,荷塘到处都是。草是香的,天是蓝的,风是软的。荷花盛开的时候,日头最毒,天气最热,知了叫得最欢。我们贪恋荷塘的清凉与野趣,为碧荷的美,为晚霞里的红蜻蜓,为青荇淤泥下的菱藕,又可戏水,捉鱼,摸田螺,该是多大的诱惑。疯足了,耍够了,摘一柄荷叶顶在头上,顾不得嘴巴乌紫,一边光着脚丫子走,一边还不忘“咔哧咔哧”地嚼,任凭它藕丝牵衫。少年不知愁滋味,童稚的快乐与满足原就是如此简单。夏天一转眼过去了。童年一年年就这样过去了。忽忽,几十年过去了。
众荷喧哗的时节,常常会选择一个人,去看荷。北京的颐和园、杭州的西湖、南京的玄武湖皆是赏荷的佳妙之地。亦见识过湖州莲花庄、水墨南浔小莲庄里的荷,湖光山色亭台楼榭作了大自然的背景,远山如黛,一泓碧水里,田田的叶子间,一枝或数枝莲,袅袅婷婷清逸出尘,仿佛天地间即刻安静和清爽了许多。 印象中江南园林里的荷是断然少不了的。我所在的城市,公园里亦有将荷种在偌大的陶缸或矮罐里的,一年四季,皆有别样的风致。当然,这些都不是我童年乡下所见的荷了。那时的荷塘,乌油油地绿着,荷叶阔大肥美,气象深幽,那莲,白的、粉的、嫩柳、鹅黄,一枝枝清艳夺目。清晨,翠绿扎眼的叶脉间,有晶莹的露珠滚动,许多个小太阳在露珠里闪闪发光。
母亲搬离坍废的村庄时,我于老屋不经意的墙旮旯,竟也觅得一只种了荷的宽口大缸,是母亲的旧物,哪里舍得弃置不理,掏尽乌油油的泥巴,洗去污渍。梦想有一天书房的露台上,植一盆荷亭亭碧翠,也有一两枝莲翩跹欲舞。
话说此趟洪泽湖之行,我们是乘着画舫于湿地里赏荷的。洪泽湖于丙申冬月来过一次,是许辉先生的文学纪念馆揭牌之日。记得云君曾笑言道:“‘蒹葭苍苍’的气象算是见识了,只是错过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画境,未免可惜了。” 因从新汴河驱车往泗洪,又沿途谒见大运河遗址与虞姬墓,时近晌午,我们乘坐的画舫终于驶进了内湖。但见岸上渔樵清歌金花照眼,湖中则曲桥蜿蜒芰荷飘香。四下里眺望,荷花与芦苇成了万倾碧波中真正的主人,让人对接天莲叶由然生出膜拜与虔诚来。举船皆屏声静气时,忽有一鹤俯冲下来又迅疾振翅远去,忙忙地追随,旋又见舵手掉转船头,驶向密仄仄的河汊深处,则更是芦蒲夭淼百鸟和鸣了。
倏尔,从蒲苇丛中腾空窜出一团“篝火”,顷刻又飞出一阵“枪林弹雨”,众人因不得空听船娘讲解,都被唬了一大跳,本来是站在船首尾观风景的,这么便急忙往舱里躲闪,画舫亦随着摇晃起来。原来此处便是模拟当年新四军狙击日军激战场景的。亦有中途登舟下船的,水路窈窕中,看莲的心便多了几分敬畏与庄重。 许辉文学馆就坐落在洪泽湖湿地公园古徐水街。许辉祖籍泗洪,成长于宿县,皖北大地丰厚的人文底蕴滋养了他平厚宽博的文学情怀。《涡河边的老子》、《走读淮河》、《河西走廊》等著述可视作作家用生命为他的母亲河树史立传的文化思考。如此,嫣然回眸时,那花与人,人与文,皆在满目的绿苇红荷中交相辉映怡然生色了。
多年前,我们的安徽老乡张恨水曾戏谑莲花应为杭州市花,理由是,杭州以西湖名满天下,莲是与湖有关系的。而且更可象征杭州的闹中见静。此见不差。
守候一湖莲花的温柔
文/雨过河源隔座看
在红尘凡间里挣扎,累了,找个安静的地方喝茶,厌了,找个清新的地儿呆会,烦了,找个可人的地方倾诉衷肠。像现在,骄阳如火,热浪袭人,原本烦闷难以排遣的心绪,更是让人心神不定浮躁不安,索性,一个人,驱车来到云龙湖畔荷花岛,但见清风别苑荷花盛开,一湖莲花,一缕清风,一阵清凉。顿时,精神一振,一振清爽。
白色的睡莲,金色的日莲,粉色的黛莲,红色的千瓣莲,静静的绽放着它的美丽,婀娜多姿,妩媚无比。羞涩处如小家碧玉,张扬处如大家闺秀,优雅点缀在一湖绿色当中,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千姿媚态,近在眼前。
我不是周翁,竟然也能品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境界,见荷花那样的挺拔,那般的纯洁,不禁肃然起敬。那纤细的枝干上,承载着无限的妩媚在风中摇曳,那样的亭亭玉立,那样的刚正不阿,那样的不屈不饶;那硕大的荷叶,碧绿,柔嫩,不怕骄阳似火,不怕风吹雨淋,依然那样的坚韧不拔,以自己独特的姿态生活,安然静谧,超然脱俗,宁静致远,娇弱中透露出坚强,不屈中蕴涵着坚贞。
也许火红的八月一过,这一湖的美好将顿然消失,想到“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寂寥,想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凄凉,更加珍惜眼前的拥有和享受,亦如人生短暂,青春无悔。这一刻的美丽,像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酣畅淋漓的唯美,定格为永恒,载入记忆的史册!
因了那句,长久的守侯,只为那片刻的温柔,让?我突然想起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一对母女,这一湖荷花的妩媚竟开正好印证了主人翁夏紫薇的才睿人品,还有,她的母亲夏雨荷,高风亮节,独守一生,名字如诗,诗意如画,似这过眼的美景,独守一湖莲花的妩媚。
难得好风景,难得好心情,愿人人尽享这世间美好。
生活是茶
文/诗心云意
茶是生活,生活是茶。
生活是忙碌的,生活也是艰辛的,一个人在红尘中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但我们能守护住自己的一颗心,清净自在,不被他人所左右。就像茶一样不能和其它饮品混着喝,只有单沏才得其味。
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才会喝茶,耐不住寂寞的人是品味不了好茶的。其实有时我们喝的不仅仅是茶,还有感悟和心境。
茶道的繁琐似和我这个俗人不相干,就是一瓶开水、一个玻璃杯、一撮绿茶。
茶叶放进杯里,倒入开水,绿叶翻转浮沉,宛如人的一生;童真的无暇、少年的执着,中年的探索,老年的沉淀。
学会喝茶,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生活得好坏只有自己知道,茶味的真意也只有自己知道,茶喝在自己口中,当下的体验也只有自己知道。
喝茶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渴了累了喝上一杯香酽的热茶解解乏,如果可以,再配上几个茶点,就能消除一身的疲惫融化心头的冰霜。
如果邀上几个谈得来的佛友,大家一边品茶一边交流学佛心得,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可是,人生有多少这样的好时光呢?
每次喝茶前,我都会默诵大悲咒祈求菩萨加持茶水,这样的茶沁入身心,感觉身心宁静、自在安详。久而久之,业障减轻、智慧萌发,对待生活也渐渐豁然了。
污浊的淤泥中能开出洁白的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茶一如莲花可以宁静我们的身心。我一直想栽几棵茶树,采茶做茶,除了自用还可以结善缘。但是像我这样的人恐怕难有此福报,那我只有祈请菩萨加被,发大慈悲赐予大悲茶水来清洗我心灵的污垢吧。
思念的莲花
文/素依清颜
一、
天在将夜未夜之间,下着连绵不绝的雨。她开了壁灯,屋子里被昏黄而朦胧的灯光笼罩着,仿佛整个世界很柔和,仿佛夏日的夜很温驯,而雨,只是一曲伴奏的和弦。
她依偎在落地玻璃前的摇椅上,看着窗外的雨,闭着眼睛,仿佛世界在这一刻停顿了,她乐于在下雨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听雨,听风。广播里,传来了暖暖的声音,她听着那温情的祝福,才惊觉,原来又是一年的父亲节。
她在心底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度过了多少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而每一年的父亲节,都让她痛彻心扉,都让她悔恨不已。有谁知道,自从父亲离去以后,她就一直活在深深的自责之中?
有时候,她真的害怕听到“父亲”这两个亲切而温馨的字眼。每逢听见“父亲”二字,她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好多好多的往事。而所有的往事,都随着时光、随着父亲归于尘土,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悔恨,与她相伴。
广播里头,是主持人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听众写给父亲的心声与祝福,她认真地听着,泪,悄悄滑落。此时此刻,谁能明白她的心情?此一刻,主持人在念着听众倾诉的那一个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与父亲有关,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温馨,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让人向往。而她,她的心,却像是被什么触动了。她真的好想和他们一样,有机会跟自己的父亲相聚,有机会给父亲送上祝福,哪怕只是一天,或是一小时、一分钟,她亦会觉得无比满足。只是,她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父亲,在天堂里面,会看得见她么?会听得见她心底的说话么?
她站了起来,落寞地站在落地玻璃前,看着雨丝渐渐朦胧成父亲的容颜,她伸出手,想去触摸,可是终究什么也抓不住。父亲已离去多年,却总是清晰如昨,她知道那并不是幻觉,而是,父亲一直藏在她的心里,从没消失。多少个日日夜夜,她想起父亲时,便只是觉得,父亲还停留在相邻的都市里,只是很久、很久没有回家。如果可以,她宁愿父亲还逗留在他乡,也不希望他去了天堂。
只是,父亲,已经和她隔了天隔了地,纵然她一直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也还得忍痛接受。她一动不动地站在落地玻璃前,沉浸在自己的思念里,父亲已在天国,她如何还能触摸得到呢?
她的思绪,随着纷飞的雨丝,跳跃着,像是飞到了很远、很远以前。
二、
此时的她,眼眸里又涌起了一层薄薄的泪雾。父亲节,多么温馨的节日呀!她想把世间所有最美好的祝福都收集起来,然后寄往给天堂的父亲,可是如今,即使她做了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到底,父亲在世时,她从来不懂得珍惜,她只会冷眼相待,她只会用违心的话语刺激父亲,她只会指责父亲。如今回想起来,她还记得当初自己的目光和言语有多么的凌厉,她一直都知道,她的目光和话语,可以让父亲痛彻心扉。可是那时,她却觉得痛快。
而父亲,即使被她伤透了,也从没怪责过她。在她的面前,父亲一直小心翼翼地,甚至近乎讨好她,其实她有什么资格去责备一位生她养她的至亲呢?直至父亲离去了,她才懂得,正是因为深爱着父亲,她害怕失去父亲的爱,才一直与父亲针锋相对。
多少年的往事呵!她一直沉浸在这些往事中,纠结着,自责着,而时光,依旧慢慢流转,却没有唤醒她。
雨,还在缠缠绵绵的敲打着,落在她的心里,让她觉得,有一种淹没的沉重。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真的愿意,珍惜和父亲相处的分分秒秒。
而岁月不留人,当诸事终于静息,当一切的人事已渺,他已归于尘土。而她,甚至来不及告诉他,其实她真的爱他。
她在落地玻璃上轻轻地呵了几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在玻璃上画下了一个大大的心的形状。一滴泪落在她的手背上,她浑然不觉。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走到梳妆台前,从她那个精致的百宝盒里取出一些旧物。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用过这些在百宝盒里沉睡的旧物。不是因为物件本身的价值,而是这些礼物,里面包含的情意太重,总让她思绪万千,掀起许许多多的回忆。而这些回忆似乎太沉重,沉重得让她无力负荷。
她捧出一条金项链,那是父亲在很久很久以前送给她的礼物。她突然觉得空气很沉闷,心里有一种泪不出的难过。原来,每一场生命的洗礼,既是因缘,也是无常。
她尚记得,那日,他说,如若日后他不在,也好留个纪念。
此一刻,她轻轻地念着:当时只道是寻常。原来彼时,他早有预感,他会离去;原来彼时,他把最深切的爱都寄托在这一条金项链之上;原来彼时,他心中装满了爱的天籁,而她,却听不懂。
三、
那是一款异常华美的金项链。拿在手上,只觉沉甸甸的。极有光泽的颜色,上面系了一个翠绿无暇的玉观音坠子,碧玉珠圆、色泽光润。
后来,心平气和之时,她亦曾想,父亲素来喜欢收藏玉石。这个玉观音,怕是他的最爱了吧?这里面,蕴含了多少他对女儿的祝福?又蕴含了多少他对女儿的爱?
其实她与父亲亦曾有过一段温馨美好的日子。那是她十岁之前,那时父亲还没离家,一家人过着贫困但快乐的日子。那时,她是父亲的掌上宝贝,父亲宠着她,爱着她,每天都牵着她的小手,到东江边散步、拾贝壳,给她讲故事。
那时,因为父亲的爱,她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父亲需要到虎门办事,她不依不饶地缠着父亲,要父亲顺便带她到虎门的姑妈家玩。或许,那天,父亲的工作原是繁忙而挤不出空隙的,但父亲最终还是答允了她的要求。可是到了最后,等父亲办完了事情,天已晚了,父亲害怕赶不上回家的车,于是,他牵着她的小手,告诉她说自己来不及实践诺言。而小小的她,那时尚不懂事,只是一个劲地哭鼻子,最后,她的泪水软化了父亲,父亲给她买来了她最爱吃的荔枝罐头,还掏出身上不多的钱,包了一辆车,送她到了姑妈家。
许多年以后,她尚记得那一天的荔枝罐头,那是世上最美味的佳肴。亦是许多年以后,她无意中知道,那时家里贫穷,父亲把用身上仅余的钱,全都付了车费,只为了让她开心。
她十岁的那一年,父亲为了生活,离家到了异乡谋生。再后来,父亲的情感偏离,她的泪水再也无法感化父亲。于是,执拗的她,开始痛恨父亲。她从不知道,恨父亲,其实只是因为太爱。她走进了死胡同,她刻意否认了过往的爱与温暖,她告诉自己,她自小便与父亲关系淡薄。于是,因为她与父亲皆是性子倔强之人,亦不善于表达情感,那份父女之间的深情挚爱便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与针锋相对。
在她懂事以后,她早早便认定了,父亲是不爱她和母亲的;她早早便认定了,是父亲使她的生命有了缺失,包括爱、温暖以及物质;她早早便认定了,是父亲使她的心敏感而脆弱;她早早便认定了,是父亲使她过早地立于黑暗的边缘;她早早便认定了,是父亲让她不相信世上有美好的爱情。
而她,终究错了。当天人永隔,当父亲和她再也不能执手之时,她的心是那样的疼。她多想,有一场粉身碎骨的救赎,好让她,弥补错过的爱和温暖。
四、
而那日,父亲送她金项链的时候,一字一句的交代,语气十分平淡。她竟是,听不出他言语间的苍凉,亦感觉不到其中的深情。她觉得,金项链在现代女子的眼里,不过是俗气的物品。而于她,更是与寻常物件无异。所以,她一直放在梳妆台的百宝盒里,从没佩戴过。
后来,父亲匆匆离世,她才恍然明白,那闪动着金色光芒的项链,是父亲把他认为最值得珍重的东西,以最世俗的方式,给她以最诚挚的祝福。亦是不善言辞、不谙表达的他,曾经想让她知道的,关于父亲对女儿的,最深切的爱。
如今,斯人已去,往昔一切只能成了追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再翻出旧物,睹物思人,竟是这样的苍凉、如斯的惆怅!
而到了这一刻,也不过只能轻轻叹息: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曲终人散的时候,她痛心地追忆。她终于明白,尽管父亲在情感上出轨,但他对她和母亲始终背负着一份责任和亲情。只是这责任过于沉重,让他无力承担;而他的亲情,却被她毫不珍惜地丢弃了。
也是在曲终人散的时候,她才恍然明白,她是多么多么的爱他,哪怕他真的背叛了她和母亲,哪怕他曾经对她们有过怎样的犹豫和决绝。
可是,她却已经无法告诉他,他的离去成为了她今生永远无法平息的疼痛。
而她,所能做的,不过是睹物思人,不过是借着键盘,把一抹哀思、一束心花,献给天堂的父亲。
她终于明白,这条金项链的重量。她终于明白,他在她心中的份量。她终于明白,这份爱是那般的沉重,教她今生无法释然。她亦终于明白,有一朵思念的莲花,永远在她的心间绽放……
她走到落地玻璃前,再次呵气,用力地写上两个字:父亲。
盛开在香格里拉的“莲花”
文/刘一骄
香格里拉,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英语里它代表“遥远而迷人的地方”,在法语中的意思是“人间仙境”,西班牙语为“天堂”,而汉语则解释为“世外桃源”。
对于香格里拉究竟在什么地方,有很多不同的回答。而在我的家乡四川,就有一个地方,叫做香格里拉镇。借着暑假的机会,我便到了那里游玩一番。
小镇不大,不足一平方公里,却密布着60多家酒店、客栈。据说每年有90多万游客光顾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游客来此呢?自然是朝着不远的稻城亚丁去的。那里被称作“香格里拉之魂”。
在香格里拉镇上,有一家名叫“四季莲花客栈” 的地方吸引了我。多么有禅意的名字!以此为名字的客栈定然不简单,我期待地准备进客栈游览一番。在通往客栈的小路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鹅卵石。踩起来“吱嘎吱嘎”的,别有一种触感。右手边是一片隐在栅栏中的矮花。有的花瓣,是紫色勾边,白色内里:有的花瓣,是白色勾边,紫色内里。还有的,是或紫或白的纯色。它们一朵朵都娇小玲珑,惹人怜爱。在绿色青草的映衬下,使得游人赏心悦目,我不禁更加充满了对客栈内的想象。
到了“客栈”的门口,映入眼帘的是黄色纯木质架空楼梯,以方正的棱角,回旋的方式通往二楼。在这座楼梯的下方,是一片大水池,其中“栽”满了荷花。它们有的低垂着头,有的仰望天空,有的慵懒入眠,有的亭亭玉立……千姿万态,难以言尽。把把绿伞将屋内妆点得生机勃勃。左手边的一个大袋子吸引了我。上面贴着的一个卡片写着,“青稞袋”。这可是当地藏家的东西,它出现在这个古色古香的酒店里,意欲何为呢?右手边的墙壁上有两张图片。第一张是一幅画,画的是一个胖乎乎的佛陀,第二张是一张照片,内容是一个拿着镰刀正在割青稞的妇女。这些也都是藏族的文化。难道这是一家以藏族文化为主旨的客栈?很有可能。毕竟莲花正是佛教中占有浓重一笔的圣物啊!
就在下一刻,一张茶桌出现在了我的视线里。茶桌?这不是汉族的东西吗?公道杯、茶壶、茶杯、分茶器……泡茶用的器具一应俱全。茶桌边的汉式楼梯旁放了一条黑乎乎的东西,斜斜地靠在墙壁上。一问,才知道那也是楼梯,不过是藏式的。我咂舌,这楼梯由一根圆木凿成,每一级楼梯的台面只有一个大指甲盖宽。要上这楼梯还要练好芭蕾舞!这又是什么情况?客栈的老板告诉我们,这是一家兼具藏文化与汉文化的莲花主题客栈。老板的爸爸是藏族人,妈妈是汉族人。怪不得这一家客栈会交融风格迥异的两种文化!
带着浓厚的兴趣,我仔细观察了茶具。纯黑的茶壶上,一朵雕刻的莲花若隐若现。白净的茶杯底,一朵“莲花”亭亭玉立。茶桌上也有一幅巨大的莲花国画,整个喝茶的地方都与莲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老板还告诉我们,这里的灯也是特制的,与他们“莲花”的主题遥遥呼应。我抬头一看,那盏灯是扁平的长方体,似乎是用洁白的布绷起来的。在那张白布上,也生着一朵荷花。举目望去,整个客栈的天花板上缀满了一朵接一朵的荷花。真是走进了荷花的世界!
果真是莲花客栈,这么多莲花聚在一起,都快要闻到花香了!客栈的每一处细节都在告诉来到这里的人:我们的客栈是莲花的天地,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沉醉在莲花的清香中。为什么客栈的细节做得这么动人呢?我后来知道,这间客栈,总共有二十个房间,仅装修就足足花了300万元!多么惊人的付出!这些客房已经不仅仅是客房了,简直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试想,当饱受旅途劳累的人来到了这样一家客栈,尽享这里的藏文化,汉文化,品茶,赏花……简直是家一般的待遇。
在这盛名远扬的香格里拉内,有着这样一个莲花客栈,也诚然是在圣洁之地的一朵“雪莲花”了。
故乡的花开
文/刘汉俊
读过一篇英语小散文。大意是,作者幼时随父母从比利时回到位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我们在都德的《最后一课》读到过这个地方。父亲送他一棵樱桃树,灼灼的花、灿灿的果,结在他童年的记忆树上。若干年过去了,迟暮之年的他考虑再三,决定把家从日内瓦迁往美国纽约的多布斯费里。他和妻子准备到郊区买一处房子。他们举着伞,在雨中踽行了多时,找不到家的感觉,渐感失望。突然,在一处庭院前,他一下子顿住了:院里立着一棵开着密密花儿的樱桃树!老两口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处房子,从此住在了这里。
我能够理解这位老人的心情。他辗转了大半辈子,童年的某个情结一直潜植在他的心底。暮之将至,心灵的翅翼渴望回栖在初春的枝头。那棵树,树上的花,拴住了他。一旦情思被具化,思路被连通,心灵的底片便即刻清晰起来。于是,简单而丰富、曲折而笔直的人生路上,呼啸的高铁就戛然停住,下车。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旦出生就进入了死亡的倒计时,一离开起点,就向终点飞奔而去。这是所有物种的命运。这位老人是幸运的,他把起点和终点重合在一起,暮年时分找到童年的画面,在一棵树、一树花上找到归宿,是一种圆满、一种福运。与滔滔长河、茫茫浩宇相比,在以光年计算距离的空间里,人的一生连一粒微尘都不是,连一滴墨点都留不下,人生苦短,微信难求,但是这位老人把微尘放大成树,把墨粒点染成灿烂的花,找到了人生归航的系泊处。
不经意间,这位老人的樱桃树,催生了我心底上那一片的李树、梨树、桃树、枣树、棠棣树,那一树的花开,一片的花香……
我的老家是鄂东南赤壁市大田畈的莲花塘刘家。莲花塘的桃花涧山腰上,有一片竹林围着的菜园。园中央一棵梨树,长势雄健茂盛,枝干根根向上。晚春时节,梨树开花,风吹梨花雨,落地一片白。菜园是我家的,梨树当然也是我家的。由于怕孩子们等不及果实成熟就糟蹋它,大人早早地用刺蓬围住了主干。直到阔叶间成熟的梨儿肚皮撑白了,早馋得不行了的孩子们踮起脚,用长竹篙东一个西一个地敲得差不多了。但每每树顶上总会有三两只硕大的梨儿够不着。胆儿大一点孩子冒着屁股受尖刺之痛,爬上光溜溜的梨树干,起劲一摇拽,一不留神一只只肥梨“嗖”地一声从枝叶间坠下,“嘭”地砸在树底守望的脑门上,来不及哭就笑了。
枣树是没人爬的。赭色的尖刺坚硬而锋利,扎进肉里,有一种彻心彻骨的痛。因此,枣们在没成熟的时候逃避了许多蹂躏。只有鸽子不怕它,还敢在树冠里做窝,这件神奇的事一直困惑着我的童年。后来有人说,鸽子是为了躲避人的侵犯,才在荆棘丛中寻找安乐窝的,这叫最危险处最安全。黄黄的枣花在密密的荆棘中灿灿地开着,谁也不敢惹它。花多而果少,枣儿们总是等不到脸儿红就给打光了。
莲花塘水草丰沛,果子树成片成林,最多的当数李树。山冲屋后,婀娜的李树依依丛丛,素净的李花挤挤密密,黑色的树干粗糙皲裂如网,虬枝离奇,枝丫交叠。抓住某根粗枝一顿狂摇,便下起了李花雨,天上一阵雨,地上一片白;真正果实累累的李树,多生在港汊泽畔、塘边井口;青的绿的红的黄的李子们成串、满枝,点缀在茂密的枝叶之间,把枝条都压弯了。李树好攀,树不高,枝干多,登之如拾级而上,一脚勾稳斜枝,信手揪来一颗李子,拂去一层白霜就入了口。再一顿狂摇,地上顷刻间就见了青,树枝也秃了。
莲花塘的桃树数量不多,几乎生长在最好的位置。树态有些矜持,枝干精致光洁如同打了一层防护蜡。与梨树的团叶、李树的短叶相比,桃树的叶儿略长略窄。茂密的树冠,像少妇顶着刚烫的发。花期一到,枝放艳丽,蕊吐芬芳,满枝的桃花放肆地开,难见几片绿叶了。满溪满沟地簇拥,漫山漫坡地绽放,似绿水青山间的霓裳少女,用粉红点燃了春天的风情。桃花多而密,果儿却不多,但只要有果,就一定是绿叶不掩丹霞。李熟枝残,桃熟流丹,半边红半边青;看一眼,心花比桃花怒放,咬一口,心里比嘴里甜蜜。山里农家生孩子取名儿,没有那么多讲究,看啥就叫啥,拈来就上口,带着泥土的味道,我的小学同学中叫“桃儿”“桃英”的女生就有好几个。房前屋后,若是哪家的桃儿红了,便早有人眼馋心馋、手馋口馋了。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常常梦到突然发现绿叶里掩藏着嫣红的桃儿,或者是遇到纷纷扬扬的桃花雨,那是躲都躲不开的桃花运。有一年天热了,我和小伙伴窜进谁家的院墙,吱溜溜地爬上桃树冠,突然吱呀呀一声,木门开了,谁家老奶奶搬了竹椅在树荫下歇着。这可苦了我们,不敢下树,摘的几个毛桃塞在短裤背心里,毛茸茸的奇痒难耐。终于等到老太眯着了,赶紧如猿猴探涧般蹑手蹑脚地溜之大吉。跳进莲花塘,衣裤一褪,醮着塘水啃青桃,嘻嘻哈哈,得意忘形。
桃红李白梨儿青,幼时贪恋的是果,记忆里留存的却是花,尤其是雨中的花。第一次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才七八岁。记得是一大早走过岭上,前夜走过的梨树下一夜之间变成一片白,白得像老师的白粉笔,雨意迷迷蒙蒙地浸渍着,感觉空气都是梨花白、梨花味,像是明清的一幅写意画。有时一场夜雨,大人会说,睡吧,明儿早起看桃雨。果然,第二天清早上学的路上、村口、山坳里花粉潇潇,落红一片,踩着的,是一脚春泥。
梨花、李花、桃花、枣花是不怎么香的。莲花塘的花儿们争奇斗艳,但要比拼香力,当数兰草花、栀子花。这两种花儿并不十分妖艳,却是香力逼人。山里孩子多有嗅觉灵敏的鼻子,在万绿丛中能一鼻子找准花香的源头。闻香寻花,眼比脚快,绿纤纤的叶儿、黄嫩嫩的蕊儿,一定有一株或几株兰草花在叶丛中、山石旁、峭壁下,静静地等你。叶儿不硕大,花色不艳丽,那逼人的幽香却能撞击你的嗅觉,直抵你的心扉。兰草花脚下的泥土并不肥沃,不一定有高高的流泉、巍巍的大树作依衬,但风雨不凋其香,贵贱不移其位,岁月不改其志。花不在多,只需两三丛,便是香满山坡、洗肺洗心了。幽兰不择土壤,不居繁华,不着艳丽,不攀高枝,甘守贫瘠与荒凉,甘于寂寞与孤独,却留清气在人间,是花中的君子、草中的仙子,幽兰君子性、虚竹学士风,是文儒之士、品高之人、雅量之仕追求的修炼境界。从上小学起,老师们总是把兰草花作为我们写作文的题目,意在告诉我们,兰草花是我们的老师。与兰草花的幽香相比,栀子花有着不可抵挡的清香,香气扑面而来,让你能感受到一种洗心革面的力量。栀子花白得没有一丝杂质,花瓣或开或闭,开着香力四射,合着香气不减,色不俏艳却很坦白,花不热烈香却浓烈,让你无法抵挡。藏就藏在深绿灌叶丛的树心处,不伴花柳,不事张扬,只见叶浓,不见花开,让你醒悟到低调的力量、内敛的力量、朴素的力量。采一束兰草花插在有水的瓶里,斗室生香;摘几枝栀子花挂在衣角前襟,是最好的装饰物、最好的香水味。故乡的兰草花和栀子花,得雨露之滋养,脱草木之胎,乃天地之精华,是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是哲思的珍卉、智慧的奇葩,有人生的味道。
年复一年,花开花落,果熟果落,村里没人在意,没有林妹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叹,没有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就像村里的庄稼、村里的毛头小子,一茬又一茬在成长,留不显迹,走无涟漪。我应该也算是其中的一茬,只不过移栽到了北方的京城,但根须依然连着水草肥美的南方,枝丫依然向着遥远的山冲,仍然是莲花塘的味道。
我奢望着,什么时候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院落,院里亭立着几株桃、李、梨、枣树,一丛的兰草花,一树的栀子花,让我在静谧中,听那夜夜的花开。
等待来生一朵莲花的接引
爱,因其是一场不可得的守望,是一个终将寂灭的过程,反而铭刻成生命中的刺青,让爱者于爱中尝尽百味,也勘悟了悲喜,爱恨,甚至了脱生死。爱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修行。
--题记
谁能在暗夜里将自己杀死呢?谁有这样的勇气将此时之前的种种灭掉呢?谁能不着痕迹的将泪水流往心底却绽开明媚的笑呢?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都能够狠得下心来对自己痛下杀手。
冬夜的空气湿润寒冷,黑魆魆的远山早已抱着破碎的星辰入梦,一扇窗的开阖,仍是那一双手,仍是那一抹幽影,仍是那遥对夜空的独吟,蓝湖的两岸,水草丰沛的昨日,绿柳也曾垂钓着涟漪,那一圈圈扩散的圆在风里不断的变换等距与周长,仿佛不可窥探的菲薄的命运。
一直,一直在独自的行走,走过昨日,又将向明日纵深,既定的命运轨迹在脚下延伸,任何步履,或轻盈,或沉重都不可延迟前行。那么,该遗忘么?该遗忘背负在身如同纤丝盘乱的记忆么?而遗忘是一件多么奢侈多么幸福的事呵。
陌上踽踽,也曾赏过暮霞飞烟,月映江楼,也曾望得一担星辰,薰风两袖,陌上遇你是命运挥鞭擦过虚空的回响,于尾音处凝结成绾我三千青丝的发簪,然,与你终是渐行渐近,渐行渐远的错肩而过,任夜风也衔不回遁走的跫音,抽簪解发之际一处留白归于永寂。
来去,远近,深浅,浓淡,冷暖,悲喜,爱恨,生死,这些都是剜心的词语,一组两字,背道而驰,也许我们各占了一字,读之让人心生凄恻,却又束手无策。
正如回到现实的陌上,你有你可堪固守的城堡,而我也有我栖息的归巢,且只远远的看着吧,且以冷静,以调侃的玩世不恭来合拢这段绮靡并充满忧伤的册页,那么,打一张时钟的暗影为封条,就此不再翻阅,直至分秒堆叠成冢时再镌上一朵姿态静止的莲花于青碑之上。当你想起我,抑或我亦忆起你时,倘若月色正撩拨着未曾消散的余音,而清风也蠢蠢欲动地吹开半页泛黄的纸张,彼时你自不必惊慌逃避,你只需向幽冥穹顶借半盏月色调和花间清露洒于脚下方寸,我便知这念想已穿越重重屏障与我月下的身影交叠。
爱,因其是一场不可得的守望,是一个终将寂灭的过程,反而铭刻成生命中的刺青,让爱者于爱中尝尽百味,也勘悟了悲喜,爱恨,甚至了脱生死。爱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修行。夜很黑,正如想你的每一个时辰,即便是在阳光掸过的窗台上我也会蜷缩在自己的影子里想你。
--若要说:“心上有人,不苦!”那又骗得了谁?
若要说:“心上有人,着实苦!”又是谁把苦予你吃?
若还要说:“身心俱放,即不苦!”明明是自解又自缠!“情”之一字重若泰山,谁提得起?“情”之一字又轻如鸿毛,飘掠心影之时,谁忍放下?
--因“情”衍生“爱”,因“爱”固生“情”纵横交错中,谁为本心,谁为附丽,谁又能从始至末视之成空,不生遗憾,不留一丝念想的全然放下呢?是以,我不能在暗夜中杀死自己,我也没有勇气灭掉记忆,我会将泪流往心底,然后对你明媚的笑,因为,我爱你,虽然此生我只能站在你的彼岸静静地看你。
那么,许我以余生的虔诚向佛祖祈祷,让记忆长成你的故乡,当我紧紧的垂下眼睫回到记忆中时即可与你四目相望,我们不言语,就这样在虚土上静默地等待来生一朵莲花的接引。
诗和远方
文/徐斌
我喜欢种菜,骑行,看电影。
韩国电影《诗》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影片的主人公美子,年逾花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除照顾上初中的孙子外,还在一户人家当钟点工。但她报名参加了诗歌学习班,并写出一生中唯一的一首诗:“是告别的时候了……”
《诗》是一部探寻美的电影。用美子的话说,“爱诗就是去寻找美丽的东西”,而写诗,自然就是探索美的历程。电影的最后,当参与轮奸女同学并致其自杀的孙子被警察带走,人性中最基本的善恶观念和对生命的尊重化成了诗,成为美子苦苦追寻的美好。
骑行延伸了我的脚步,拓展了我的视野。我借助自行车的两只轮子,走遍周边,环游巢湖,寻访徽州古道。又看骑行电影《转山》《破风》《轻音乐》《车轮滚滚》,神游世界,每每仿佛身临其境。
而在菜园,我也怀揣梦想,追求诗和远方。近三年来,我种过许多蔬菜,写过许多蔬菜,有些写了几遍,但今天写的两种,是我没有种过但心仪已久的。它们是诗,也是远方。
先说秋葵。
我初次结识秋葵,是在吾乡的台创园。无论远看近看,都像一株棉花:主茎直立,又生侧枝数条,木质;叶片心形,有巴掌大;花朵或黄或红,形似木铎,如同轻吟的《诗经》;果实立于主茎与杈枝夹角,像略略弯曲的羊角,像细长的尖辣椒,像春水春草颜色,外敷浅浅绒毛。
听朋友介绍,才知道它的俗名叫羊角豆,又叫洋辣椒,性喜温暖。原产地有两种说法,一是埃塞俄比亚附近以及亚洲热带,一是我国,《辞海》有记:“黄蜀葵,一名秋葵,原产我国。”我不管它的祖籍,有用就好。
我也吃过,比如凉拌秋葵、清炒秋葵、秋葵汤,都有点黏;还在超市买过油炸秋葵,碧绿,崩脆。听说也能生食,但没试过。百度上说,其黏液中含有少量类荷尔蒙的天然物质,能够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享有“植物伟哥”的美誉。
我一直想自己种,看它长高,看它开花,看它结出像男性生殖器似的果实;朋友也答应给我种子或者幼苗。但愿明年春天,我能实现这个美好愿景。
再说莲花姜。
去年国庆,我到骑行皖南,欣赏黄山美景,在屯溪老街吃毛豆腐、臭鳜鱼等等,第一次吃到莲花姜。紫红色,像莲花,像生姜,像洋葱,像竹笋,有点儿辣,有点儿甜,就六块钱一斤。我从饭店老板那里买了两斤回来,用玻璃瓶腌着,吃了半个月。
就想到家住皖南的几位大学同学。当年相聚芜湖,同住四合院,在一起读书、闲聊,跟他们学吹口琴,学拉二胡,毕业之后各奔东西,接触渐少。到了皖南,吃莲花姜,想起远方,想起他们。我想种植莲花姜,也是为了种植友情和梦想。
偶然读到余秀华的诗《一颗玉米籽在奔跑》,非常喜欢:
快过一场秋风,快过一列火车/快过玉米棒子的追赶/不能阻隔于河流、和鱼的汛期/不能耽误于山坡,和一场红枫的事故/不能在一阵雁鸣里徘徊/是啊,这么小/世界多么大/要赶在天黑前跑到生命的另一头/要经过秋风的墓穴,经过雪,经过春天的疼/一刻不能停,一刻不能停/经过城市,经过霓虹和海水一样的失眠/经过古堡,和玫瑰的死亡/它时刻高举内心的雷霆,最朴素的一粒金黄
这首诗歌传达出一种新生的喜悦之情。在我看来,诗人也像这颗玉米籽,在努力地奔足跑。你看记述诗人生活的纪实电影《摇摇晃晃的人生》,也确实如此。我也是。
让思念飘落,化为莲花一朵
在佛前,莲就是我解我心语的花。
在尘世,梅就是我清笛吹寒香如澈的花。就让我莲心绣禅,采集荷盘清露,酿一盏莲花佳酿,
封存在岁月深处。
--题记
小轩窗下,柔情把暮色点燃。清天似水,一寂夜色如皋,微琐寒窗。婉约间轻掀帘帷,看窗外薄雾氤氲。雨后青山黯然,只是季节的本色。
迷漫的檀香,浸染了心音无悔,镜里羞颜,宁静而致远。
在静然里舒袖,漫展素笺,长风散落纷然的晚烟。往事幽深如清泉,在掌心缀成朱砂痣,沉寂于岁月的末端。在归去来兮之间,一季的似锦繁花倏忽凋零。风华月影下,我提笔蘸墨,熠熠心绪化作一地的断章残句,支离破碎。一方尺素,柔指轻点,敲击的心跳,垒砌出前世未完的期盼。那倏然散入零落的诗行,若隐若现,思念如卷。
一翦尘缘的影灭,摇落一窗轻澜的往事,在时光的轻纱流霜中,渐行渐远。寂寞如斯,心里摇曳的一纸柔情,在千里烟波的河畔,化为云烟,升起无尽相思。垂眉听尘,如约深透。
拈几许往昔的温柔,听愈行愈远的跫音,凝神恍惚,情愫在冥冥之中跌宕低落。缄约的诺言已羽化成今世绵长的期待,飘忽流动间,蜕化为一翦禅意。
东风悠悠,拾一瓣浅梅芳香,清涧幽谷缀字,结一韵细雨绵绵的竹桥。阑珊灯火里倚栏,轻轻扣问碧波清韵下的柳行。在蒙蒙烟雨里,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守护了一冬的心事,冰雪消融之后,浮出水面,在阳光下雨露里一个劲疯长,湮没了最初的渴望。倦眠了一冬的思念层层剥落,如花般含苞而绽,馨香瓣瓣,灵秀淡雅。
细雨微凉,飞絮绕香,千丝蒙乱,随风而落,一点点浸湿扉页里泛黄的记忆。晶莹的露珠,在暖暖的晨光里,也折射出如画的情节。 寸缕的清风中,我心如莲,静寂无言。沉醉在今夜如水的月下,慢慢知道,西行生命旅途的花开花落。
知意的弦,在南国豆粒沁红的烟色中,黛青的百壑,泼过素宣,勾勒夜的眉眸。雨落,花随……
温润纤细的春雨将这片海一样的深情悄拢于指尖,拈花微笑,立于时光的断崖之上。每一朵都被浣洗得水湄空灵,每一瓣都丝绸一样清滑微润。风过,纷纷扬扬漫洒的,不知是细雨如丝,还是飞花似梦。抑或是凌波仙子的绝世芳华,于这样清幽静雅的时刻,也翩跹着轻舞了一回。
岁月在指尖跃动,勾起一丝流年的剪影,思念如蝶,随风飘然而舞。掬一抹轻柔月光,捻一瓣幽兰花香,碎一地悠悠心语;执一世恋恋情长,轻轻回望,依稀懂得,聆听雨儿的叮咚,感受花开的声响,锦瑟流年,定要安好如初!
星芒辉映千里,竹枝下,溪谷贝语滴檐,无尘的箫韵自眉角眼梢坐守茶意,以浮生的旅程淡淡雕刻年轮,山无诗,水无诗,初春无诗,只在幽谷牵手碧月的随性念想,静听一谷花开花落。
红尘静落,青烟袅尽;菩提树下,茹素如约。我十指紧扣,虔诚的祈求佛祖,再许我一世。来世,芸芸红尘中,你渡我,可愿?
莲花之心
文/格桑拥珍
妈妈告诉我,世间最美的莲花,就开在心间。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晴天,有着明媚的阳光,有着无边的蓝天,凉风微微拂过,带来青草的芬芳。我牵着妈妈的手一起去九龙县城的敬老院做公益活动。
到了敬老院门口,只见门外的浅草里开着几朵黄色的野花,除此几乎没有任何的生气,仿佛是一座荒废多年的古堡,早已被清冷和孤寂占领。
走进大门,几个形同枯槁的老人从我们面前走过,他们晒得黧黑的脸膛上很难看出更多的深意。见到我们的老人只冲我们干巴巴地笑笑,一双眼睛如同夜晚的湖泊。
一种莫名的情感占据了我的心脏,细细密密地扎着我灵魂最柔软的地方,原来那是一抹突如其来的心痛。
我默默地看着老人们,直到妈妈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原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今天要送给老人们的慰问物资,它们被分成一包一包的,用红纸扎好,看上去极喜庆。妈妈从中拿出一包递给我,朝一旁的一位老人努努嘴。
我会意的朝妈妈笑笑,并走向那位老人。老人看到我走来,那张密布皱纹的脸瞬间有些绷紧。我又是一阵心酸,在这里的老人,不是没有子女,就是被子女抛弃了的,也许他们还疾病缠身,他们来到这里,有房子住,有吃有穿,但精神却很寂寞,早已失去了活力的快乐。
我想尽我之力,给他们一些温暖。我冲那位老人笑笑,伸出右手,去握住她枯瘦的右手,那手冰凉,粗糙,又硌人,就如同一块饱经风霜的石头。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一丝波澜,就像一颗小石头,忽地跌进一片湖时荡起的波纹。
我把红纸包递给她,她接过东西腼腆地笑了,接着对我说:“谢谢。”
听到这两个字,我感到有什么东西在我心底破土而出,萌出嫩芽。我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那种快乐撞击着我的灵魂,替代了之前的心痛。
我又去妈妈那里取来红纸包递给另外一些老人……
派送完东西,当然活动还没有结束,妈妈和她的伙伴们还为老人们请来了县里小有名气的舞蹈队,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欢快的音乐响起,演员们翩翩起舞,此时的敬老院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们脸上都露出了甜美如幼童的笑容。
我也一样沉浸在这种欢乐之中,心中的萌芽已抽出绿叶,长出花苞。我想我懂得了何为爱,何为快乐,陪伴即是爱,给予即会快乐。
我看到有几位老人一边看节目,一边偷偷抹眼泪。我也留下了眼泪,真想走过去抱抱她们,安慰一下他们和此刻的自己。
我刚走近其中一位老人,她就把手伸向我问:“你们以后,还会不会再来啊?”那是暗哑的声音。我一愣,但很快便肯定地回答:“当然,我们会再来的。一定!”
其实就算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会尽力去给需要的人带来温暖,因为,我好像已经喜欢上了这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这个时候,心中那个花苞忽然颤抖了一下,开出一朵纯洁的莲花……
活动结束了,老人们都起身送别我们到门口,那浅草中的几朵黄花显得有些生机了。而我心中这朵莲花,仿佛已照亮那些困境中的人们,还有他们坚强的笑容!
心随莲花开
文/徐红波
不懂佛教,也说不上信仰,可面对中国佛教的起源地、“中国第一古刹”、第一个官办的寺院标本,我还是好奇。
去白马寺很方便,酒店对面正是这趟空调公交车的起点站,一块五,四十分钟就到景区门口了。
走进寺庙,就置身于浓郁的香火味和低沉环绕的梵音中,心突然沉静下来。没来得及看庄严的天王殿,眼神就被地上朵朵盛开的莲花牢牢锁住。它们不是开在水里,而是经久不衰地开在被香客们虔诚的脚步蹭得发亮的青石板上。从入口一直通向大殿,让人心无旁骛,跟随佛的指引,迈向心灵的极乐世界。我小心地踏在上面,有种步步生莲花的奇妙之感。
寺内绿树成荫,掩映着杏黄色的院墙,茂林修竹,沉静清幽,可谓“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昔日王侯将相、布衣小民俱往矣,已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刹在晨钟暮鼓、沧海桑田中屹立如初。游人虽仍熙来攘往,但不过都是在重复昨日的故事罢了。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白马寺六景有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让我惊叹的是大雄宝殿中的十八罗汉,据说是国内采用“夹纻干漆”方式制作仅存的一组罗汉像,极其难得,每具身形、面相、神情各异,有怒目而向,有深沉含蓄,有嘻哈寻常,有温柔慈悲,有凝神静息……除了不同的服饰,佛是如此平常,如此生动,亦如每个平凡的我们。
最后步入一个高台,名曰清凉台,果真名副其实,外面阳光灼热,此处却清幽淡雅。这里据说是汉明帝读书消暑之处,后来成为两位印度高僧译经传教之地。一棵古柏承受不起岁月的侵蚀,几近倒下,另一棵却顽强地扛起它,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此时,在苍翠的古柏上盛开着朵朵凌霄花,古木娇颜,可谓神来之笔。
寺内烧香许愿者众多,我们没有烧香,可看到烧香者虔诚专注的神情,还是深受感染。若是事事如意,又怎会祈求神灵?因为缺憾,因为不得,因为无奈啊……每个香客凝重的背影里都有一段不寻常的人生。他们或许也心知并不能改变现状,但至少为自己寻得心灵上的寄托和希望。
地上莲花依然遍开,朵朵石莲曾接纳过多少无依无助的人,曾让多少浮躁的心灵沉静,曾为多少迷失的灵魂指点迷津?或许只有佛知道吧!
直至今日,我落笔写下这些文字,想起青石板上盛开的莲花,心中仍是一片平和。
游莲花山
文/风采依旧
今天星期六,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外出散散心。妻说去东莞公园,我说去长安莲花山。最后我们通过网络初步了解了一下这两个地方的信息,决定选择去莲花山。
莲花山又名“长安郊野公园”,是长安一处有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有名的“长安高尔夫球场“旁边,海拔550米左右。
我们从山脚出发,起初还是宽阔的水泥路,一路上游客川流不息,下山的游客个个汗流浃背。行了大约20分钟,来到一座小寺庙前。寺庙右边是上山的必经之路。上山的路分为“东径”和“西径”。我们在山脚下小憩了片刻,便从“西径”开始延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了。
莲花山的山路全是人工砌成的台阶,一共有1570多个。虽然路不是很难走,但坡度非常陡,且没有多少平缓的路供登山者以喘息的机会。我们大约走了200个台阶,妻子就有点体力不支,再走约几十步已是举步为艰了。她索性坐在台阶上不走了。倒是儿子体力充沛,一直催促妻子快走。妻坐了片刻,又缓缓向上攀登。就这样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这时候妻子已经是再难挪动一步了。
借这个机会,我们向山下俯眺,山脚下蜿蜒崎岖的小路上登山者三五成群的上下川流。给寂静的莲花山增添了几分生机。旁边的高尔夫球场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于青山绿水之间。再远处就是与莲花山为邻的莲花山别墅群,俯瞰红瓦白墙,错落有致,周围绿树环绕,真是环境优雅,美不胜收。难怪古代的文人墨客常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这其中的乐趣与奥妙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我们在半山腰休息了好长一会儿,经过商量,决定顺着原路返回。
倾此一生,为你写诗
文/浅吟*诗君
尘世美,知君为谁醉?胭脂生泪,一纸落红,化蝶纷飞。乱世年间,谁许了谁?流光恨远,谁为了谁?
无情劫,知伊为谁解?白衣胜雪,半面妆颜,皎洁如月。岁月静好,谁入了劫?浮华以往,谁未了结?
半渡红尘,云水之畔有个如此明媚的女子,宛如莲花的开落,在千娇百媚中遗世而独立,正如你是唯一,也是永恒。
于曼妙时光中浅浅一笑,从此,不为今世,亦不为修来世,天上天下,只愿遇见你。
——题记
(一)浅吟低唱,一梦浮生
一幕一幕的前尘往事如风雪过境,千鹤纷飞,莲花开了人却已不再。风月里,抚一阕琴,吹一支箫,赏美人如花,看江山如画,不禁泪落。
前世,我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往何处去。清风明月的夜晚,我独坐在莲花池边,伴着莲花池中那一池静谧无波的清水,水中莲花若隐若现。她们偶尔绽开美丽高洁的的花瓣,对我展露那明丽的笑颜,更多的时候没入水中,唯留一池静如明镜的深水与天空相望。
远处苍白的天空仿佛没有尽头,就像我的一生,星云皆是寂寞缔造出的环境。生命就是一场风花雪月的痛,在寂寞的环境中一切的痛都不可能。
落花成伤,琴弦在我的手中挑弄出细水长流的缠绵,探起头,不在沉醉于幻想之中时,看见了你,如烟如云,向我缓缓走来。怀着隐晦不明的情愫,将你这个美丽如朝霞的女子留在了我心里,莲花池中,我采下一朵莲花,别在你耳边,只为渡一世情缘。
当梦幻如烟云散去,我不记得我们如何相遇,我只记得,当我抬起头,你就站在我的面前,仿佛站立千年万年,只为等待命中注定的人来牵起你的手。
如此这般,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满池的莲花开成最艳丽的颜色,袅袅如烟云的莲香弥漫。我环抱着瑶琴,腰间别着清箫,一个人面对彼岸的花影与月影。我想念你,却不知你在哪里?便只能在此等你。
心中一直怀着美好固执的憧憬,命运的引线在我的手中,即使是属于天空的飞鸟,也要接受我的牵引。把你捧在手心,小心翼翼的珍藏。我若放手,又怎忍心你去流浪?
一日又一日,一夜又一夜,从最初的单纯欢喜到最后的悲伤落寞,我知,深陷已至深。世间女子都爱花,你发间的莲花的香气若近若远,我出尘亦入尘,执着于莲花的清幽,想在你看到这满池的莲花时,为你浅吟,为你写诗,就这样,与你相依。如此,就够。
眷恋的心,还在不住的寻觅,于千山万水中抬起眼眸,看见你,嫣然一笑,宛若莲花生。我知道你会从云海深处走来,于是,我安静地站在原地,等下去,终还是遇见了你。
从此,你的眼里有我的柔情,随时光缱绻,面面生花。柔美楚楚,我升起一丝怜惜。我将你和着莲花一起拥在怀中,不离,亦不弃。
也许,爱情开出的花,太美,太妖艳,这样浪漫至死,开到茶蘼,最后凋谢。用莲花编织的誓言,连同我们的初见,放归轮回,正如你站在奈何桥的彼岸,一眼万年。
有多少人,执着红尘念念如斯,又有多少人,相逢一笑深情湮灭人潮。没落在浮华的烟云里,千年后的莲花池边,可有一位男子执笔千年,只为深深倾慕的女子?
双目一磕,仿佛便看见了在月色旖旎下便便起舞的绝色女子,柔声清唱,体态轻盈如花,迷炫如蝶,我为她抚琴,在歌舞升平的星夜,杜鹃啼泪,恍然惊梦之美。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我想你绝世的风姿只为我一人而存在,却不想你为我受千年的惩罚与寂寞。前世,满池的莲花结成莲心,在轮回未尽时,为你浅吟低唱,从此不再相忘。
浮生如梦,一梦千年。优美如江山如画,但愿来世,我仍是如此而已。
(二)从此以后,相思无期
千年如梦,梦如飘红。残年薄暮,晚树盈烟,枉年孜然。是谁许了千年的风月?一如千年后,风月无常,月明如初,照不到地老天荒。
经年如昨,烟花终是乱了一场风华,柳晨袭风去,韶华如雪凝。索静中,我看到一片蔚蓝的海,碧波宁静,日光涌动如清泉,白云袅袅,似烟似雾。
你是否站在这片蔚蓝的海中,摆动着飘逸的长裙?镶上蕾丝的衣边轻轻一舞,便是倾城的姿态,便是绝世的柔情。
皎洁的月色如丝绸般旖旎,月华如水,似谁的眼眸,顾盼生姿?天地一片静美,你的容颜沐浴着日月的光华,如凝脂般细腻,也如我的心事,婉约得有谁能深知?
放目远眺,晴翠的山峦,霏微的雾霭,还有那双飞燕掠过湖面掀起的清浅细纹,深深触动我的心,就像往日的场景,那么美,那么温馨。
眼眸中的韶华流转,谢落一地哀伤。如若我的一生就此停住,面朝大海,耳边是微微吹拂的风,轻且暖,我该何去何从?
跋涉过千山万水,始终没有寻到我想要的答案,追寻着宁静的归依,而我所看得到的在你的目光深处,有你的前世,亦有我的。
笙歌散尽,云烟穿过风中的回忆,瞬间弥散,散落一池涟漪,不为人知。欲说还休的愁,在发丝中轻饶泪落的脉络,烟花散落一地,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容颜,趟过岁月,在时光的长河中晕染出沧桑的轮廓。那年,执着的心在颤抖的画笔中滑落,那张绝美的容颜终成了缠绕一世的牵绊。
一别经年,久别重逢,故约不在。如不是你眉间的朱砂痣,点着殷红,怎会相信,指尖风化成沙的你,还是如当时初见的容颜,一颦一笑,依旧妩媚。
冥冥中,提起曾滑落的笔,画夹开启,却无从落笔,如烟花只许刹那芳华,时光却弹指红颜老,谁会记得那些在花开时节匆匆凋谢的花蕾。错过的不是归人,只是过客,正如你一直是我生命的过客,前世是,今世,也是。
红尘中漫步,轻行叹息的梦,沿途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的风景,厚重的画夹,此刻在暗花妖娆的彼岸,开出虚无的曼珠沙华,在无边的黑暗里一丝一弦叩击出迷离的梦幻。偷偷擦去眼角的一行清泪,抖落在宣纸上,晕出一片春色,融进少年的心里,跨过千年的等待,只为寻伊人一纸温暖。
无边无尽的思念泛滥成灾,决堤的泪水从黑白的琴键上滑落,相思如梨花的纷飞,飘落无痕,亦无从所知。只为伊人断肠,前尘往事如烟,惹红尘芳菲一片,绕几世缠绵。谁许了烟花乱,寂寞绕指尖,似谁的流年,只留一纸魂断?
红尘事里,谁的相思最美?从此以后,相思无期,若知如此,何必当时。
(三)紫陌红尘,一字情深
紫陌红尘,谁知冷暖,谁为谁索颜?悲喜无尽的时光,在谁的指尖如莲绽放?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想来难赋深情。银盘里,琥珀融掉的残香,又在谁的眼眸中氤氲成雨?
转身擦肩的回眸,我们会遇见谁?灿如朝日的年纪,我们会记起谁?终究谁也不是谁的谁?谁也无法成为谁的谁!遇见的是缘,错过的是缘,等到缘来缘去都尽散,往事如烟,又邂逅了谁的温暖?
行走在悸动的青春里,于风月轮回中,驻足,回眸,每一次目光的游弋便注定了今生最美的寂寞。寂寞很美,但别迷恋,爱与不爱,时间会给最好的归宿。
断桥彼岸,花开最艳,谁在谁的手心画了一个圆圈,虔诚的祈求上天,永远不分开。此去经年,没有了你在身边,从此缘海不晴天。
盛极一时的青春,等你姗姗来迟时,又会蜕变成何种场景?我在记忆的原地,守着一个季节的凋零,等到桃花褪尽残红时,也没有等到你的出现。
依靠在明亮的窗边,微风吹动着蓝色的窗帘,天空在我的眸中搁浅,红尘里,有些事情在劫难逃,喜欢望着天空,也许只是为了心中那不曾敞开的心门,只为千年前那走进我心中的女子,我的心,只是寂寞而已。
这少年的心事,如流水,如飞花,那么凄美,那么缠绵,却无人可知。下一个季节,我又会在何处寻你,你又会在何处浅笑如兰,我无从可知。
落寞的年华,青鸟停住,习惯了写诗写词,只是因为心中有太多难言的寂寞。在天空下,我只是个忧郁的孩子,只是个如烟雨般青涩的少年,你会在谁的流年里出现,我又会成为谁的少年,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知。
也许,当我在漫漫红尘中将你寻到时,你的容颜请允许我镌刻在我的诗里,清浅淡雅如莲花,眉宇间有千山万水,曾今沧海,如今烟云。
千帆过尽,人海寂灭。彼此相望,不需千言万语,琉璃灯如咋,在你我的上方碎落,末世的风城,是否还有你的温暖,你的发香,我还在留恋。
也许,少年的我,无法再如当年,那般俊秀飘逸,也没有当年,那灵动的才气,有的只是,因为思念了一千年,而日渐干渴的心。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你的心,是否还如莲花,幽然安寂?
江南小巷里,还有那馨香满园的莲池,我的思念横过江南的上空,伴着吴侬软语的呢喃,是如此的温暖,你却没有听见。断桥的烟雨,落入宣纸,那一纸繁华是落不尽的花红,是看不够的绚烂纷飞,那一纸寂寞是飘不去的相思,是抵不过的柔情脉脉。
倾尽我的前世今生,只愿在今生将你寻到。倾尽轮回,只愿为你画眉。倾此一生,也只愿为你写诗。天上人间,你便是这红尘最美的情诗,如此妖媚,如此暖人。风月间,请允许我调墨挥毫,将你的如莲的姿态刻入我的心里,留取经年。
紫陌红尘,一字情深。我的思念化作纸上的飘红,化作纸上一行一行的情诗,当你轻声将我对你的思念念出声来时,你是否看得见,我为你写诗时那如此寂寞,如此孤单的眼神。
今生,我只是少年,只会写诗,便只愿为你写诗。
来世,愿还是少年,为你弹琴,再为你浅唱低吟。
四月待尽,五月如初,经年未变。满目的熏香在纸上勾勒出绝美的弧度,拈一支素笔,在流年的扉页里,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只愿意做个淡雅如兰的男子,在笔墨横绝的深处,守着莲花开。
无法斑驳的岁月里,这就样,为你写诗,为你相思,如此,就好。
入秋说
文/程广海
“渔娃娃,水上漂,
摘莲蓬,采菱角!”
这是我们儿时经常唱起的儿歌。我的家乡就在微山湖边,在故乡的秋季,姑娘们、小媳妇头戴斗笠,划着自家的小船穿梭在宽阔的湖面,她们鲜艳的上衣被微风吹起,摘莲蓬、采菱角、挖藕时的喜悦笑脸,曾给我儿时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莲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名称也很多:荷花、莲花、鞭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莲科。《诗经》中又称荷,楚词中叫芙蓉,另外还有的叫玉之、六月春、净客等。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出了夏日荷塘的清丽景色;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莲广泛地被用着文艺题材,被历代文人骚客赞美。其实,莲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更是值得称颂的!
说道与莲相关的美食,人们吃到最多的是藕。藕,即莲藕,一年四季均可采挖。藕呈圆柱形,外皮粗厚、光滑,为灰白色或银灰色,内部白色,有大小不同的孔眼,质地脆嫩。所以一般是把藕切成薄薄的片,在开水中焯一下,加以姜丝或姜丁后,配以香醋、香油、葱丝凉拌,吃起来脆生生的的,非常爽口,这个菜,最适合喝白酒的食客。
莲藕既可作水果生食、炒食、蒸食,又可加工制成藕粉,营养丰富,是妇幼老弱皆宜的滋补品,还可加工成蜜饯糕点、蜜汁甜藕等食品,作居家旅游之零食,色、香、味俱佳,莲藕还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血、清痴解渴、醒酒等功效,熟藕养血、健脾、开胃、滋阴,藕节含单宁酸,能止血,可治各种出血症。
莲藕用来做菜的菜肴很多,其他的如糖醋藕片、莲藕排骨汤、、炒藕丝等等,但凡人们能想到的藕的种种做法和吃法,食客们不会轻易放过品尝藕的机会。
江米藕也叫桂花糯米藕,是一道清甜滋润的凉菜,特别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做法也不是多复杂。首先用的藕要选用粗壮肥硕的,藕段必须是完整的,以便往里填充江米,把藕断切好后备用。然后开始浸泡江米,大约一个小时候,浸泡好的江米放入白糖或红糖,就开始填充了。往藕里面灌江米,填充江米要七八成即可,如果过于饱满结实,在蒸制的时候,江米会从藕眼里流出来。最后,把填充好的藕段放入蒸笼,旺火蒸制一个小时,江米藕就熟了,取出来切片后,即可食用。
在我吃过有关藕的美食中,炸耦合是我的最爱。具体做法:先将猪肉剁成肉泥,在肉泥中参如葱花、料酒、茴香面、老抽,待上一个小时,各种原料入味后,切成薄薄的两片藕片将肉泥加在中间,然后,藕片挂上事先用鸡蛋和好的芡,放入锅里用六七十度的温油炸即可。
与莲有关的美食中,莲的茎也是可以吃的。在莲花苞蕾刚刚开放的时节,取此时的茎最好,必须当天食用,否则,莲的茎就快速老掉了。为保留其青翠的外貌和爽脆的口感,需用猛火快炒。
莲的茎清炒为妙,最能体现其野味,保留其营养成分。我去年在杭州吃过一次,里面放了肉丝,肉丝有些硬,吃起来不免有画蛇添足之感。一如莲清纯的美丽,其自身的暗香,就足以让人感叹,过多的粉饰,则破坏了莲的原味。
可以说莲全身是宝。 莲子鲜可生食,也可做汤菜、甜食、糕点或蜜饯,其味清香,营养丰富。干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物。
现代中医认为,不仅莲子有养心安神、健脾止泻的功效,莲的其他部分如地下茎(也叫莲藕)不仅食用,也可药用。莲藕味甘、性寒、无毒。生吃能清热润肺、熟能止泄固精,对身体大有好处,所以古人把莲藕叫做“灵根”。
莲花出污泥不染,有“花中君子”的美称,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颂扬,莲花既可作饮汁,清暑解渴,去暑开阳,又有活血祛痰、化瘀止血之功效。
“软炸荷花”是一款取材新奇,成菜美观的菜式。采用鲜荷花的花瓣漂净,裹上蛋清糊炸后,撒上胭脂糖而成。成菜颜色淡雅,白里透红,食之酥软芳香,甜美爽口。多用作夏季筵席上的时鲜甜菜。
莲叶叶大而圆,翠绿如盖,采集鲜叶晒干后泡茶,格外清新凉润,预防中暑有奇效。其药性为味甘苦,性平,为收敛药。
荷叶的另一种吃法是油炸。主料是当天摘取的新鲜嫩荷叶尖,即还没有开放的荷叶,大约有五六公分的长度备用。辅料是微山湖出产的乌鳢鱼,把乌鳢鱼肉剁成肉泥,轻轻取开荷叶的尖,把乌鳢肉泥卷入荷叶里面,最外面用提前煎制好的鸡蛋皮卷包裹一层,下油锅烹炸。包裹的鸡蛋皮卷不仅起到了保护荷叶尖的作用,还增添了几分香气,使菜的搭配多了一些色彩。炸出的荷叶鲜嫩翠绿,乌鳢鱼肉泥松软可口。
李渔一生嗜花如命,说夏天如果看不到莲花,就像要了他的命一般。这虽然有些夸大,但也看出他对莲花的喜爱。所以李渔说,莲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古今有许多名士钟爱莲花,以莲的纯净品德来自喻自勉,淡泊名利,洁身自爱,这样的人生态度,自然会健康长寿。从古人对莲花的认识和食用,可见莲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也是多么不可或缺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