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月色的散文

2023/02/13经典文章

关于月色的散文(精选12篇)

邛海月色

文/罗瑜权

月光下的邛海,就像一位素颜的少女,恬静、文雅、秀丽,静静地躺在安宁河谷,静静地躺在泸山脚下。今夏,有机会送援助凉山的民警到西昌,于是有了机会到邛海,一睹它的芳容。

邛海,一个被称为“海”的湖,与西昌有许多渊源。西昌古称邛都,邛海古称邛池,西昌因邛海而温婉泽润,秀美俊气。沿着城南大道,穿越市区,我们到达城东南的邛海边,走上湖边步行道。已近黄昏,夕阳的余辉静静地洒在湖面上,湖光山色,碧水泛波,波光粼粼。湖面一望无际,没有看到泛舟的渔船,没有看到跳舞的大妈,没有听到嘈杂的声音,许多市民在邛海边健步行走,这里成了人们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经过一座木桥,看到一个荷塘,荷塘内荷花盛开,层层叠叠的荷叶,长势茂盛,微风吹来,随风摇曳,沙沙作响。行走在木桥上,分散在荷叶中含苞待放的荷花总会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盛开的荷花在碧绿的邛海映衬下别样红,看到此景,禁不住地拿出手机拍照,留下美好的时光。

邛海周围的山,连绵起伏,或深沉,或稳重,不卑不亢,各具其神,各具其态。周围的树,林木郁郁,茂密苍翠。在群山环抱中的邛海清澈盈盈,优雅恬静,湖光山色,碧水连天,让人视野开阔,令人神清气爽。

我们从观海湾,经过邛海公园,到达风情小镇,一路赏景,来到月亮湾塑像前。夜色已深,湖风迷人,路上的游人还不少。湖边的客栈灯红酒绿,摊点烟雾缭绕,许多旅客坐在湖边,吃着烤鱼、醉虾、彝家酸菜鱼等邛海湖鲜美食,吹着风,欣赏周围的美景。

邛海赏月,乃人生一大快事。如果走累了,可以坐在湖边石头上歇息,一边赏月,一边观景,微风吹拂,十分惬意。湖边走廊也便成了市民散步的胜地、消暑的乐园。

邛海月色,诗情画意,让人惊叹。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西昌后对邛海的景色大加赞叹,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则认为,西昌邛海可与瑞士的日内瓦湖相媲美。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邛海太大,我们仅仅走了一小部分。那个夜晚,我真想在静静的月光下慢慢地绕湖行走一圈,静静地享受一个安静的夜晚。

一吻天荒,不诉离殇

文/浅月若寒

那一世,我为莲子,你为花客,掬莲在手,一吻天荒。那一季的烟雨太过迷离,朦胧了月色苍茫,你打江南走过,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这一生,我为女子,你为公子,倾城相遇,不诉离殇。以诗为鉴,以词为盟,以月为媒,以星为证,今生愿为你费尽思量,共谱一曲莫失莫忘。

我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花开花落为你守候五百年,只为再相遇结一世情缘。今生在最深的红尘与你重逢,纵然你在天涯,我在海角,此岸我为君倾城,彼岸君为伊憔悴,此情可问天,无悔亦无怨。

今生,我是想你的天。在每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洒下一片月色伴君梦里缠绵。从此我的生命里多了一份悸动,存了一份温暖,亦如相遇的场景,唯美如一幅诗韵画卷,沉醉了我红尘千年。

今生,我是你的红颜。相遇、相知、相惜的深情渐渐升华成一阕阕唐诗宋词,予彼此心中深深珍藏。闭目总会想起初见的唯美惊艳,高山巍峨,流水潺潺,幽林溪涧,一曲知音弹了千年无人来和,原来是你来的太晚,忧伤了我的指尖。你如约而来,赴一场红尘旧梦,只一眼,便似万年。一场美丽的遇见,落墨在我心底,成了我此生最深的痴恋。

红尘流年,浅浅擦肩,缘分不问时间,我深信你我之间缘分非浅,但曾相逢便相知,任思念一步步沦陷。花开时执笔抒情,花落时吻遍落花,用思念丈量你我的距离,惟有页页经卷,款款深情,伴我思君朝朝暮暮。

月色朦胧,我在秋夜里种下一季思念,拥风吻雨,以我温热的情驱散你无尽的孤独和哀愁,今夜你的心又在何方漂泊?可有一缕相思予我心有灵犀,梦中缱绻?我把思念绕成树,抛下一丝一缕红线,等你来牵,问君是何年?

只因人群中多望了你一眼,从此难忘你容颜。你可知莲苦?独自饮下相思的毒,葬于落红化春泥。你若知莲苦,那倾世一吻可否换来一世相守?且不问前尘转身,且不诉前世别离,今朝伴君前,四目交合,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若思念是美,我愿在每一个晨风暮雨中拥你入怀,倾听彼此心跳的旋律;若距离是美,我愿在每一缕日光月色里静静想你,感知彼此相通的情愫;若前生有缘,我愿每一年为你花落花又开,世世芬香铺红径,暗香萦绕香雪海,等你来采摘;若今世有缘,我愿虔诚为你许下心愿,你的一世安暖是我一生期盼,你的笑容是我心中不变的思恋。

只愿你把我收藏,在你温暖的情怀里,只想依偎在你温柔的目光,在你深深的牵挂里,种下甜蜜而忧伤的眷恋,相伴老去。

文/浅月若寒 QQ:1393044552

朦朦月色话警心

文/杨俊生

我的三十八万余字的长篇小说《沿河湾的月亮》,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朋友捧着我的新书,问道:“你的第一部书书名是《李庄躺在古沿河上》,第二部书名是《太阳挂在河边》,为什么总有一条河啊?”

“这条河弯弯曲曲布满江淮大地,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二十四个太阳,整天全是白昼没有夜晚,太阳整天烤着,人们生活非常艰难。为了减轻人们的痛苦,二郎神就和他的好朋友后羿拿起弓箭和神鞭追撵太阳,二郎神的神鞭留下无数印迹,地上就有了河。后来才明白,妈妈是希望我将来长大了能有一颗疾恶向善的心。原来这条河其实是自然雨水成年累月冲击出来的。千百年来,它川流不息,滋润大地,我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方志上讲叫古沿河。这条河流在我心里,我喜欢这条古老的河。古沿河流淌着美好的记忆,给我带来新的希冀。”

前年秋天,我的长篇小说《太阳挂在河边》作品研讨会在美丽的寿子湖畔举行,局长走到我跟前,以很期望的口气跟我说:“你是公安作家,能写一部公安题材的小说吗?”我没有多考虑,当即答应了。那以后至今,我完全沉浸在小说的创作中,恐怕在退休前不能完成任务,日夜兼劳,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成书,终可给领导一个交代,此时我的心就像当年嫁女儿那样,充满着喜悦和恋恋不舍。

我们的人民警察,他们生活的一大特点,一个字“忙”,另一个字“累”,再加一个字“险”,有时还有一个字“忧”。为了社会的安宁,春夏秋冬他们顶烈日披霜雪陪伴星星陪伴月亮,经常餐风饮露,生活没有规律,长期处于“被安排”状态。他们是一群血肉之躯,有朝气,有激情,有理想,有抱负,也有苦恼,常年的超负荷工作拖垮了身体,甚至牺牲了生命,耽误了家事,招来了埋怨。为此他们内心困惑、压抑,但每逢听到国家领导人在新年献词里那句:向全国广大公安干警致以亲切的问候,他们忍不住骄傲地笑了,顿时觉得生命的价值是崇高的,忘记了一年的辛苦。

《沿河湾的月亮》叙述的是在农村改革大背景下,一个农村基层公安派出所发生的故事。

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我的内心是淡定的,内心力求一个“真”字,没有刻意的放大和缩小,平淡见真奇。宗华是无数个默默为人民公安事业作贡献的家属代表,同时也是一个极普通的人物,正因为她戴陶才感到后方牢靠,邵钦一生淡泊名利,默默无闻,殉职在他心爱的社区警务室,老所长退休二十年依然坚持义务为沿河镇老百姓看更巡逻……我本来想在小说里给戴陶安排一个局长的位置,给罗军或张凯安排一个英模的头衔,后来我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才三十出头的年纪,月夜里正行走在追捕的路上,这一路还会发生很多故事,前程是他们走出来的,我无法预料。

“目送戴陶他们跨过沿河湾大桥,向右朝月亮升起的地方走去。”写完最后一句我手停留在键盘上方哭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满脑子都是工作忙碌的画面,我的心定格在那里,人民警察工作是美好的,两年后我将要退休了,真想再有机会为人民公安工作二十年。

望着窗外朦朦月色,又一辆警车驶出院落,战友们再一次出警去了,我也该开始思考我的下一部作品了。

南湖月色

文/丰翎

我曾经去过周庄,这是我人生中去过的第一个古镇。那是1998年春天,只记得沈厅摩肩接踵的游人和全福寺祈福的钟声。和周庄匆匆邂逅,我如同一位不曾真正了解她的过客。这十几年间,我去过很多有名的古镇:丽江、西塘、宏村、平遥……踏遍千山万水,在十七年后的一个立秋之日,我再一次走近她,万般柔情涌上心头,化作心底里一句悄悄的询问——“这些年,你还好吗?岁月的风霜,让你改变了吗?”

白天,我们的足印在周庄的青石板路和一座座石桥上摩挲,纷飞的思绪在一个又一个古宅里飘过,夜晚,悄悄降临了。吃过晚饭之后,周庄旅游公司的徐经理说,要陪我们去看看周庄的夜。从沈厅酒家出发,很快就走到一个名叫“莼鲈之思”的度假酒店。“莼鲈之思”是一个关于周庄的悠远故事,西晋年间,有一位叫张翰的文学家,他为人纵放不拘,因为厌倦了官场的纷争,便在秋风起菊花黄的时候,辞官归隐,他说,他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了,于是在周庄的南湖岸边,常常能见到他垂钓的身影。

莼鲈之思酒店的门口,有一只双层铜铸的聚宝盆,这象征周庄财富的聚宝盆里有水在淙淙流淌,从上层缓慢流向下层。徐经理告诉我们,这水流从周庄的镇中心引来,一直流经酒店,最后汇入酒店对面的南湖。当我还沉醉在对周庄水的唯美想象中,就被迎面吹来的风陡然唤醒,我被倏然而至的南湖夜景惊呆了!这是怎样一种令我猝不及防的美——辽阔、浩淼、烟波荡漾!开阔的南湖之上横亘着绵长的全福长桥,在银色灯光的投射下,就像一条水晶巨龙在夜晚的湖面闪烁着璀璨的光华。远空之上,一轮月亮高高悬挂,月色迷蒙,如同透过一层朦胧薄纱,淡淡地向湖面洒着清辉。南湖的水波摇曳,将月影在湖面上揉成点点银色的碎光。这已经是2015年8月的月亮了吧,可是为什么我会产生恍惚的感觉,这是穿越了千年光阴,张翰在南湖之上曾经仰望过的那一轮圆月吗?

南湖两岸风景各异,左边是粉墙黛瓦,树影婆娑,在银色月光的照射下,农家民居就像是吴冠中的黑白水墨画,清淡幽雅。南湖的右边是湖心亭和望湖楼,一座是典型的苏州园林八角亭,一座漂浮在水上如同静静停靠在湖边的船舫。两亭遥遥相对,默默守望,它们是不是正在等待旅人在此栖息和休养?两亭屋檐上悬挂的红色灯笼是它们真诚而又炽热的心吧。

这样的南湖,桥梁、农庄、屋舍、亭台,所有的灯光点缀都只有银色一种颜色,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周庄,质朴、素雅、清宁,这应该就是周庄本来的模样吧!这样的不施粉黛、无人惊扰……

正思想间,我们已经移动脚步,走到了横跨在南湖湖面之上的情人栈道。我不知道,这条栈道为什么叫情人栈道,是不是因为它特别的曲折委婉,九曲十八弯,好像情人间千回百转倾诉的衷肠和思念。我的鞋跟在情人栈道木质台板上,轻轻敲击出的“咚咚”声和栈道台板之下浩淼南湖水的“叮咚”声交响着,这样的声音在寂静的南湖月夜听来,真的就像是情人初见时的心跳,热烈中,还掩藏着一些欲语还休的羞涩。

兜兜转转,又看了几处风雅景致,我们又来到了周庄古镇的中心,熟悉的小桥流水、枕河人家,青石板上,依然是三三两两走动的游人。好像刚才我们所见的一切都不曾发生,皆是幻梦一般。

十七年后,再回周庄,从当初的懵懂到如今的通达,我成熟了很多。重来周庄,不会像十七年前那样浮躁,看到的也只不过是周庄的表面。这一次的周庄深度体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发现应该就是这南湖的月夜吧,这处和莼鲈之思的尘封历史连接得如此紧密的景致。在疲惫的人生旅途上,在纷扰喧闹的人群中,我们渴望和张翰一样,做最真的自己;我们渴望在名利追逐、世俗捆绑之外,拥有南湖边片刻的风清月明,还有那可遇不可求的知己和爱情;在周庄的古朴清幽中,让心灵重新荡涤回淡泊和宁静。

周庄南湖的月夜啊,是这样的让我一见倾心。淡淡相识、浓浓相知,离开之后,又如此深深地想念……

剪一缕月光入怀

文/魏巍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静谧的夜晚,听着《荷塘月色》心里泛起一缕柔情。遥望窗外,一弯明月盈盈挂在湛蓝的天空,喧嚣一天的都市沉睡在浸了月色的夜晚,宁静、柔美。

是谁在窗前弹奏一曲《二泉映月》?又是谁在如此幽怨的曲子里轻撩闲愁的面纱?浸了月色的夜,润了冷藏一季的相思。

推开那扇星窗远远地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那缕昨日的忧伤,虽然才下眉头,在皎白月光下,却又上心头!多少世事化为尘烟,千年变幻、沧海桑田,只有那一弯月亮在纤纤彩云里深情注视着人间,羞涩难掩。曾记得那个约定,约定在开满莲花的荷塘边,走进彼此的眼眸。

缓缓流淌的时光,在这个如梦的夜晚,多少风雨飘摇,走近那片荷塘,等待那个约定。一个浅笑、一次回眸,凝结了多少相思。

邀一颗星辰,踏碎一地月光,走向那片池塘,走向满身月华你的背影。那背影,孤独如初,熟悉如初,洒脱如初。

缓缓站定,站在藏着思念的月色里,荷塘对岸传来一阵幽幽箫声,低沉的箫音似在诉说着相思情怀!

慢慢转身,时间在那一瞬间凝固。柔柔目光里,落满了如练的光华,思念就这样不经意间悄悄袭来,润着淡淡的清香,在唇边溢转。沐着明月,笼着薄薄的轻纱与眩目的镂锦,深深浅浅、远远近近,凝眸浅笑,轻盈安详。

那一弯月色,皎洁恬淡,闲居苍穹,笑看喧嚣尘寰。千帆过尽,那个吹箫人是否还会忆起那片荷塘?

月光禅

文/张梅

一轮圆月,如一枚静静的巢,遥遥挂在蓝而幽的天上。

回想我们人生之初得到的诗词浸染,大多离不开那句“举头望明月”,诗仙青睐皎皎明月,举杯邀月,舞之唱之。清愁也好,浅恨也罢,都化作行行诗句。儿时不知愁,每每中秋佳节,登上楼顶,从华灯初起直等到月上中天,举头,明月高悬,低头,月色似霜,喜的是赏月吃月饼菱角,愁的是老师布置了赏月的日记,只痴痴地望着月光,苦思冥想,待母亲在楼下遥唤,才悻悻而回,月光带不回,只好在日记里写下几行流水账。

后来,常在月下走,月儿伴我行,月亮在月初,显得瘦弱,是吟着“寒潭渡鹤影”的黛玉,瘦却有风骨。月光穿过风,穿过稀疏有致的树叶,洒在地上,风吹动树的时候,斑驳的月影满地晃动,像水波纹。在异乡的夜晚,齐腰高的田地里的草木窸窸窣窣作响,一节节土路像羊肠似的蜿蜒,月亮把远处的村庄映照得如同版画,于是少了怯意,反倒觉得草木们细幽幽地吐出好闻的气息,精灵般的萤火虫明明灭灭,沉静下来的不只是原野、草木、村庄,心间,也满是月亮的清凉。

树梢之月,如豆蔻少女,如小荷初绽。最美莫过柳梢月,有诗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去年在秦淮河夜游,恰逢月夜,沿河彩灯不断,水色潋滟,游船返程,过乌雀桥,这一段没有各式花灯,只船驶过的水声,水上浮着薄薄的月色,不由得仰起头看月,两岸柳影婆娑,只是没有旧时佳人,香鬟丽影,踏月款款而行。

最凄凉的要数缺月挂疏桐,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映照在失意人眼中之月自然也有一份凄凉之感。秋夜,遇到巷中梧桐,月色高远,空旷,恰好被桐的疏朗接住。听一曲吴景略弹奏的《梧叶舞秋风》,声音悠远寥廓,月下梧桐有儒雅之气,枝干宁静,月光飘逸、纯净,吴先生也有儒雅之气,他指下的秋,应该是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说,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这种秋意,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明月松间照,在松畔望月,松香融入月光,缓然抵达宁静从容的境界。父亲从泾县山区买谷雨茶,回来叙述山林之幽,雾气沉郁,月静春山空。山林之月,无灯光与之争辉,更显空灵,更有禅意。

傍晚时分,人声喧杂,暮霭未暗,月亮如同淡淡的水印。记得有一日,开会晚归,拉着孩子加紧脚步往家赶,孩子嚷着肚子早饿了,指指天边,说,妈妈,你看月亮都出来了。月出惊山鸟,彼时的我如山鸟,扑棱着翅往巢里钻。等忙完晚饭,到阳台收取白天晾晒的衣物,被眼前之月怔住,驻足看月,想想不是中秋啊,每月都有月圆时,只是忙碌中忽视了它的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一旦有了仰望的情怀,视野变得开阔了,心胸变得旷达了,东坡先生一语不知惊醒多少望月人,哪一段人生不是坎坷曲折,在月相的变化中一切得以释然。此中有真意,无需细言,只存心间。

中秋,一斛月色写相思

文/安康古月

中秋的月,是一首让人浮想联翩的诗。
赏月,我们相遇在一首唐诗里。
缘份的天空下,我们举杯,痛饮寂寞。
一杯酒,一份离别的乡愁。
一杯酒,一朵谈雅的花朵。
回家的行囊,挂满岁月的枫树……
沧桑的枝丫,缓缓流逝的秋色。
晃若一杯酒,灯火深处的人家,醉意阑珊。

那年,乡村的月很美,我们是诗意的年龄。
读诗,我们相逢在诗意的月光里。
你青春的长发,像墨汁,染黑了想像的夜晚。
陶醉在写给你的诗篇里,思念如洪流。
从内心,破堤而出。
桂树的香,你的身影,花落满地……
只有纯净的乡村时光,依然浅搁诗页里。
浓浓墨香,月光放纵的银白。
让我忽然想到,抒发诗意的铜雀台。
大乔和小乔,在秋风的阵阵寒意里:
悠悠远去……

又到中秋,天空的月儿,圆圆的。
只是赏月的人,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就像孔雀东南飞,绵长的相思,潜滋暗长的忧伤。
期盼你的回归,就像杜甫回到他的茅屋。
留下的诗话,成为诗人内心的绝唱。
抚琴,吟诗,把诗意放逐于乡村的夜晚。
直到月色茫茫,直到楼空人去。

今夜写诗,月光从窗棂照进我的小屋。
照进中秋,照进诗人饮酒写诗的长夜。
窗外,桂花的香,让人兴致高昂地,抬头仰望。
圆月,驱散不散一个寂寞的人内心的黑。
晚风从我脸颊拂过的时候,有一枚孤独的月亮,升起。
然后,停在我们一起读过的诗句里。
停在当年,与你吟月弄诗的回忆里。
今夜,这诗意的光,格外得亮。
只为,拨亮相思的魂:为你写诗。

中秋今夜月色最美

文/刘国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又是一年中秋朗月时,多少风华绝代、花好月圆,多少欢庆喜悦、尽兴温馨,都浸润在今夜的团圆宴中。

在这个普通的四合院中,住着不同的四家人,也有着不同的故事。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每家的八月十五,家人不一定都能团聚,但是我们多少年来,都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便是四家人中秋之夜在院子里,拼上几张桌子,搁上几把椅子,大家一同围坐着桌边,吃着拿手菜肴,啃着月饼鲜果,饮着美酒,聊着闲天,叙着家常,好不温馨,观赏着圆圆的月亮,眼见就是一大家人团团圆圆,这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今年,我姐的宝贝女儿到英国留学去了,打开互联网,开通视屏,面对面的聊,看似远在天边,却近在屏前。我和姐姐围坐在父母身边,幸福洋溢在老人的笑脸上。张大妈和张大爷与我父亲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们非常羡慕我父母有两个守在身边的女儿,非说着要我或姐姐做他们的干女儿,几十年老邻居了,始终爱个女孩,其实我们不是一家人也早已胜似一家人了。老两口的大儿子在西藏戍边,儿媳在当地做军医,多少年了,很少能和父母一同过中秋佳节。我知道此时张家老两口是想孩子们了。于是我拨通了张大哥家的电话,是嫂子接的:“爸妈对不起,不能陪你们过中秋节,他还在哨所查岗,我也是临时接到命令马上收拾东西要出发了,等我们回来再回家看望二老……”老两口默默听着,眼里含着泪,为了今天天下人的团圆夜,有多少人却不能团圆。张家做交警的小儿子执勤回来了,因为他的晚归,我们罚了他两杯酒。李大爷家今年人最全,他阔别多年的小弟弟也从台湾回来了,月是故乡明,今天李家是最快乐的。王奶奶是孤寡老人,八十八岁了,前两年街道安排老人去养老院了,今天我们特意接她回来一同过中秋节,以前在这个院里我们大家都是轮流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早已是一家人。幸福传递在我们每个人脸上,我们不约而同举起了酒杯:让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干杯,为千家万户的团圆干杯,为那些为了让我们能团圆默默付出牺牲的可爱的人儿干杯……今夜月色最美。

望那遥远的天穹悬挂着圆月,银白色的光芒照耀在庭院里,散射着皎洁雪白的光芒,如同父辈眼里慈祥爱意的光芒,照耀着家家户户。今夜,大家与月共欢,把盏同饮,同庆此刻;今夜,大家与月共舞,拥抱离别之苦,同聚团圆之……

旧时月色

文/项顼

入秋。夜晚一阵一阵的秋风秋雨,想起姜夔的《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一时悲从心来,人生只剩几何?于无眠之夜,只得在枕上听秋风和绵绵的雨声。

初秋。黄昏过后,夕阳西下,满天红透了彩霞,照得满地一片金黄。直到最后的一抹夕阳消失,虽已是人到中年,但还是看不到夕阳的最美。很快,天便渐渐的暗淡了下来,直到完全的黑了下去,过了许多时,月亮才慢慢的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露出来。也许是初秋,月亮还不是满月,是一轮弯弯的月亮,天空有几许浮云,大概是之前下雨的缘故。

入秋以来的这几天,刚立秋就下雨,一直连绵不断下好几天,接连下了几天的秋雨,随着秋雨的到来,竟增添几许的凉意,秋月更是隐藏在深燧的天空,不肯出来,如是没了秋蝉的鸣叫,没了秋月的秋天,愣是找不到这金秋的韵味。

直到初秋将尽。秋雨似乎才会洒尽,阳光又回到人间,这时,当夜晚的月光洒满大地时,抬头一看,已是满月,只是这初秋的月光,还透过一层淡淡的薄雾,显得格外的幽柔,不似夏天的月光那样的清彻透明。

月光静静地洒在大地上,天空星疏月淡,我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点燃一支香烟,香烟的为火光在月光下忽明忽暗,一缕烟丝随风飘逸,不觉想起那些亘古不变的诗句:

“峨嵋山月半轮秋,高高秋月下长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昭人?”

曾几何时,看月是何等的美事,阳光教人成长,月光则更多的是教人沉思。

旧时看月。月光明亮深邃,神奇的月光照在浑黑的大地上,心中朦胧之感油生,成天价的就着月光,和邻居的伙伴玩游戏,任母亲如何呼喊也不回家。刚收获过庄稼的宽阔田野,成了小伙伴们游戏的战场。稍大,总想知道月亮会是什么样,月亮里有人吗?那里的人又怎样地生活,有传说中的仙女吗?许是七仙女在月亮河里洗澡嬉戏吧,牛郎和织女真要到八月十五才能相会,好慢长!会快乐吗?嫦娥在广寒宫里寂寞吗?

旧时,家住荷塘边,到了初秋,树叶便黄,秋收到后,玉米长得一人多高,知了息了。到有月光的晚上蛐蛐便不住地叫,一家人端凳子坐在门前的梨树下,树叶随风飘落,此时树上的梨也黄,透出阵阵梨香,又到该吃梨的时候,月亮倒影在荷塘里随波飘荡,月光照在荷叶上泛着青光,笑声、欢快的语声不绝于耳,温馨之情熔化暗淡的月光。从前的月光是那样纯净,那时还没有电视和手机,有月亮的夜晚,大人和儿童都从家里出来,或坐或站都在月光下玩耍,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做游戏,唱童谣,其中有一首记忆很深:“月亮堂堂,酥麻央央,毛家大姐,出来烧香,烧死毛大姐,气死毛三娘。”这是现代人无法体会到的幸福。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和,此事古难全。”今夜,月依旧人全非,儿时伙伴已各自为生活奔波异土他乡,荷塘仍碧波荡漾,父母在经历人间的众多苦难之后,离开儿女,回到天堂。抬眼望着那忽近忽远的一轮弯月,一丝丝的淡云飘过,月光照在大地,照在生者的心田,逝者的灵魂。此时、此刻,父亲母亲在那寂静的山林里,您们是否感受到了这初秋的月光,感受到我凄苦、孤独的思念。

这初秋的月,还是泛着旧时的光。透过薄薄的雾谒,发出淡淡幽暗的月光。还是这一抹月光,牵住着我数十年的亲情。

心中,有一片月色

文/詹海林

大地浮下一片墨色,一弯新月渐渐露脸,仿佛豆蔻年华,羞涩而清新。

书写文字的人,是夜里独自赶路的人。踏着一地月色,与风相随,驱赶着想象的马匹,远方又远方。

其实,再远的远方也有一个目的地。那儿,仿佛是个安静的小镇,临溪的客栈,粉红的灯笼发出沉静的光芒,照耀着跳动的溪水。而红色只是小小的一块,长长的溪流,月光像一片片银箔,洒落水面,一路东流。

当弘法寺的晚钟远远地传来。我已经沐浴完毕,坐在客栈的窗口了。

手握一本经卷,在油灯下,透过文字的表象,是浮云众生的三界之外。碌碌尘世,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曾几何时,那么执着红尘情缘,忧虑衣食,心灵之苦,仿若黄莲。与人言谈生计,禁不住长吁短叹,此生为人肯定是投错胎了,如果是一只小鸟,虽然觅食不易,要经受冬季雨雪,但是驱逐长风之时,何等快乐!

树高三丈,春花秋实,雨露阳光,蜜蜂飞鸟,具是前生注定的朋辈。日复一日,淡了流年,老了岁月。始终都要放下执着,百枝花开的喧闹,浮华终有落尽时。当心灵还执迷于过路的目光,已不是一株树应有的修为。唯有夜阑人静,月色如水,白天的尘埃不再纷扬,才可以明白此生永远的相伴是暮色。风吹荼蘼,那一抹淡淡的幽香,是生命的礼赞。

从此心里,收拾一片安静的月色,相伴于枕席。如果需要一次长途的旅行,也要把月色折叠于行囊,在异地他乡的客栈里,记得歇息时拿出来,静静地诵读。并非因一片月光,就忘记情缘,当记住的还会记住,犹如身体里灿烂的玫瑰,花瓣如此洁净,并非所有的艳丽都是俗不可耐的,那感觉只有用心体会。有一些已经化作枯叶,深埋于尘土之下,就不该去挖掘了,当安息时让其安息,何必扰攘它的沉睡。纵然不舍,那也是过去,东流水,千年万年,去了海洋,又化作云朵雨水,淅淅沥沥,敲一夜屋瓦,这就是轮回。

几时开始,在许多热闹场合,酒酣耳热之时,不再喜欢喋喋不休,更多于一份沉着和冷静。在狂风暴雨时分,不将浮躁填充心田,冷眼这凡间的变化无常。须知患得患失,是伤害心灵的毒素。轻舟经过浊浪排天的河,也该顺应天意,不须彷徨恐惧。心中那一片月色跟随着你,永远不会消失。

拥有一片月色的人,是富有的人。栖息心灵的茅屋,没有失落和冷清,白云在天上为你驻足,禅院梵音给你一块灵山静境。不轻易喜怒,内心的泉流涓涓顺流,幽花细草送来天地清气,鸟声如梦,和风如歌。

潭美至,周末雨潇潇,浸泡在文字的茶香里,独自沉思独自逍遥。愿你也有,一片永不离弃的月色。

永远的月色

文/河北刘春风

一篇《荷塘月色》,记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片永远的月色,可是,不知为什么,这种美感,总是一种想象的蒙龙的,那种实在的东西,我却从来也没有看见过,大约是我所呆的地方太小太偏远了吧。

说起荷塘,对于一个北方的人来说,并不是多见的,尤其象是我所呆的农村里,从来是没有过荷的,就是村西曾有过一片水塘,也不过是长一些芦苇,就是这些,也在后来的日子里,改造成了稻田,于是,那里就再也没有了这种东西,而那水塘也成了老年人记忆中的一个所在,现在的孩子们连想象也难了。

其实,对于我而言,正如现在的孩子们一样,面对着这一望无际的稻田,再怎么想象,也不容易想得出这里的芦苇塘了。而我,纵能想象出那荷塘的美,那月色的美,也只能是一种心驰神往了。

不过,对于月色,谁也不会没见过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月色,同一个月亮把那光送给普天下的人,也送给了不同时空的所有的人,正所谓一月照秦汉,各有一轮圆。

我不知看过多少月色,却都印象不是特别深,不过,有的月色却也难忘。曾记得小时,有一次,不知是因了什么事,那时,我必须连夜到离我家三十来里的老姥爷家里去,可是,在夜里走那些山路,必竟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容易事,可是,当时的我,在大人面前不敢显示自己的胆小,一咬牙就应了下来,于是,我拿着一把镰刀,上了路,从村里出来,一直走哇走的,一到村外就有些胆怯,紧紧的握着那镰刀,看着路边那些黑黑角落,总是提防着从那里突然窜出来的什么,比如狼呀什么的。

后来,一轮月亮从山背后升起来了,顿时,我象是有了一个明灯,路上的东西看得清了,而那路边的东西也看得清了,月光直泻大地,把地上山上的一切照得那么清楚,我能看得见那些角落里其实不过是一丛树木,一堆乱石而已,别说是狼,连个狗也不是。我有些感激月亮,看看她,她白白的脸盘,看着我,我这时才觉得,她就象是个伴儿,为我照亮这路,为我壮起这胆,而且,我发现,不管我走到那里,山岗上山洼里山脚下还是山沟里,她总是在那里高高地向下看着。当着我终于走到了那三十里外的老姥家里时,已是深夜了,于是在那里受到了大家的夸奖,可是,我心底里知道,要不是月亮,也许我真的会丢下那镰刀而跑回村里也说不定呢。

不知是这次经历还是那经历中的那种特殊的感觉,从那以后,我对月色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喜欢月色。虽然那月色并不如太阳光那么强烈那么温暖那么鲜艳多彩,只有那淡淡的银白色。

再后来,我回村里参加劳动,那时,为了家里建房,必须准备大量的石料,家里正是靠着山的小村,自然不会去花钱买的,再说,那时的农村里也没有多少钱,要造房,当然要自己去准备了。我当时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了,于是,我就在每天夜里到离村子三四里外的山上去弄石头,当年在修建滦河大桥之时,那些工匠们为了保质保量,从这山上采了大量的石头,至今,那山顶上仍可看到那些修桥之时采石而留下的深深的大大的楔窝窝,可能当时没有用炸药,全是凭着那些铁楔,硬是从山上“切”开了一块块石头,切成了一块块桥墩用的条石,而那些不足尺寸的则弃之一旁,于是,成了村里人建房时的好东西,只是,这些石头与土混在一起,年久之后,要找出来必须扒开那些土,而且从山坡甚至山顶上一块块地借着坡度往下滚,形成了一条条的滚石道。于是谁家盖房就早早的去那山坡上弄。只是,那滚也不容易,一块石头往往是滚不多远的,要从高高的半山坡滚到山脚下,差不多要倒上几十个个儿,才能弄下来,因为要上班挣工分挣口粮的,只好是夜间上山去干了。

为了防身也为了便于抠石头,带着一把小撬棍,我就天天上山,那时,最盼望的就是月亮,一来,有时那半山坡上或许有人,或许就是一个人,那时,要是没有月亮,且不说看不清路看不清石头,光是害怕就是让人难受,看那里全是黑乎乎的一片,心里总是不好受的。一旦有了月亮,不光是照亮了山照亮了路,也照亮了我的心,当着看着那满山的清清如水的月光时,我真的有着一种兴奋激动,真的想是久渴的人看见了那清清的水,想捧起来,往脸上浇,往身上洒,往嘴里灌,喝他一个饱……

许多年之后,我走过许多地方,也看到了许多关于月色月光的诗歌散文,对于那些诗圣诗仙诗人名家散文名家的诗歌散文,让我感到了一种美,得到了一种享受,可是,当着我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月色时,我却对着这月儿有着一种亲切。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地感悟到:其实,人生中,往往人们更需要着一种关注关照的,那怕是默默无声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那受到关照的怕是永远也忘不了那情那景罢。

所以,我也永远忘不了人生之旅中的那永远照耀的天之光。

月光之夜

文/姜志宝

挂在天空的月亮,让银灰色的路面多出了几条影子,在影子之间又多了几份情趣。当打开情趣闸门时,路面上的影子,还在继续前行着。

路面很宽阔,似乎又漫长。匍匐在路面上的影子,在月光照耀下,几乎发生了一些变化。隐隐绰绰的树枝横跨在路面上,像是飞鸟的一双翅翼,一起一伏似乎作好了腾飞的准备;大约树干的横截面过于张扬,挺拔的身躯在月光照耀下,飘飘然仿佛与路面上的影子叠加了;逗乐有趣的野草,它们大约是疯长的缘故,伸长了懒腰,在路面上的影子之间不断地摇摇晃晃;浑身是胆的一只山鸟忽然从天而降,传播出了一声尖叫时,路面上的影子闪了又闪,原来是山鸟飞过树干,跳过树枝,从空中落在了路面影子之中,山鸟这一系列动作才出现了一幅生动画面。

随着路面影子减少和路面的延伸,出现了一片良田,在月光的照耀下,它像一面镜子浮现在眼前。一片良田延伸到了山腰,山腰挺拔的力度,让挂在山腰良田美景仿佛是天上的星星在闪光。放开视野透过月光看良田美景,良田的曲线和直线距离,几乎与月光融合在一起了。

在月光的世界里,良田曲线被月光一路点缀,让良田变得十分美丽。因为随着月光的变幻,游离在月光世界里的曲线美,却把良田带进了幸福的世界。这种曲线美不断延伸的结果,却代表了良田丰富的思想内涵;因为良田即是播种世界的根基,也是离不开收获世界的希望。一颗汗水沉淀在良田里,也许会让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一种抽象汗水的升华,它凝聚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在月光世界里不仅仅是给予了一种良田曲线美,而且也暗示了人类在创造美的同时,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月光世界里,良田直线距离挂满了月光闪光点。密密麻麻的闪光点组成了一片闪亮世界,良田在闪亮世界里,像是挂在天空的月亮那样博大精深。它的光线照耀在神州大地上,大地在闪光,山峰在变亮,森林在成长,河流在欢笑。良田直线距离在月光世界变得如此神奇,也多亏了良田本身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因为良田不仅承载了生命个体繁衍的责任担当,而且也承担了继续创造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种希望。如若良田里多了一份收获,不是奇迹也是奇迹,又因为它在月光世界里,为人类留下了许多思考价值。

在月光照耀下,还有一处荷塘与良田美景相连。荷塘周围环境壮观,不仅有良田美景相陪伴,周围还有近在迟咫的群山怀抱相围绕。从荷塘水面升高的银灰色的光辉,似乎与空中月光色彩相碰撞,出现了耀眼的光芒。有些光芒落在大张荷叶上闪烁不停,有些光芒落在小张荷叶上向四周扩散。这时,荷叶下静悄悄的一只青蛙,忽然划破了水面,跳在了大张荷叶上,带去的水珠在荷叶内自由翻滚。

亮晶晶的水珠在荷叶上陪伴青蛙的时候,青蛙像一座山似的静卧在荷叶上,但青蛙两只出神的眼睛,把视线聚焦到了月光的交点上。在青蛙的视野里月光把月色调和得非常有情趣。一种月色蔓延到庄稼地里,像是一片林海在成长;一种月色出现在山腰上,像是绿色的海浪在翻滚;一种月色出现在山顶上,像是一只雄鹰在飞舞;一种月色出现在荷塘里,像是蓝蓝的天空在漂浮。当青蛙准备收回视线时,一阵阵漂浮的月色光源,不仅在荷塘里装扮着世界,而且也让广阔的原野披上了一层层华丽的盛装。

静卧在荷叶上的那只青蛙,这时似乎终于看到了月光里的神秘世界,似乎也享受到了月光带给它的温暖和快乐。于是,青蛙带着快乐和幸福,在浓浓的月色中摆动着身体,亮出了一个弹跳冲天的姿势,落进了荷叶深处。但紧跟在青蛙的背后,还传来了水珠掉进荷叶水面的响声。

在月光下透过月色看荷塘,在荷塘水底世界里,不仅出现了天空的月亮和星星,还有山峰,峡谷,森林和野草出现。野草画面优美实在,是因为它披上了一层月色;森林一片壮美,是因为月色在闪光;峡谷一面显得幽长,是因为有月色在歌唱;山峰挺拔了身躯,是因为月色品德高尚。在美伦美奂的荷塘水底世界,它又像一面闪光的镜子,让天空上的月亮和星星,地面上的山峰和野草,森林和峡谷,从一个画面走进另外一个画面,从一个世界走进另外一个世界。这些生动画面不仅连接了月光下的良田美景和荷塘月色,也连接上了多姿多彩的月光世界。

在月光世界里发出的光和热,如果温暖了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那么它就会带着月色光源照亮了神州大地,让大地更壮美,让绿水更清澈,让荒原更秀丽。但皎洁的月光还是那样勤奋努力,它不但迈着矫健的步伐,而且还带着闪亮的光辉,在路面上继续延伸,在荷塘上空继续升华,在良田美景上继续蔓延……